发布时间:2023-06-11 09:21: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字媒体技术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数字媒体专业的实际情况,简要介绍了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给出了数字媒体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实施方案,并在课程设置方面给出了安排细节,供同仁们研讨。
关键词:数字媒体;课程体系;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背景
数字媒体技术是基于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对媒体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改造和创新的技术,在影视特技、数字动画、游戏娱乐、演艺业、广告设计、多媒体制作、网络应用及教育、医疗、建筑等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增值潜力,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型支柱产业的核心技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数字媒体专业的设置以及课程体系建设成为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
目前国内开设“数字媒体技术”或“数字艺术”等相关专业的高校非常多,既包括传统的传媒类、艺术类大学,也包括一些综合性大学和职业院校。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针对数字媒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2003年开始筹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方向,2005年成立了数字媒体技术系,06、07年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列入正式本科招生计划,目前该专业的在校本科生300余人。
本文介绍的课程体系参考了国内外多所大学的现行课程计划和多个成熟的课程体系(例如SE2004、CFC2004等),于2004年开始在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逐步实施,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一个教学周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力培养软件开发和数字媒体开发能力,以数字媒体技术和软件核心知识为基础,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技术为主、技术与艺术并重。在课程设置与具体实施上强调加强基础理论,拓宽专业基础,注重能力培养。主要涵盖数字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研究,数字媒体类软件的分析与开发,包括计算机游戏设计与开发、网站开发与维护、动画设计与开发、媒体内容处理与制作、数字媒体系统管理等。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将具备数字媒体软件项目开发和工程管理方面所必需的软件开发与应用能力、外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员交流与沟通能力。
3设置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和北京市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结合目前产业发展对于人才的技术需求,我们坚持“打牢基础,突出技术,适应市场”的基本原则,以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导向,其目的就是要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迅速满足产业和技术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目前,由于数字媒体的发展,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有偏向于数字媒体创意和设计的,有侧重艺术表现的,有侧重技术实现的……同样,数字作品表现手法也是千差万别的,可以是平面作品,也可以是电影表现,也可以是在手机或屏幕上展示……根据我们学校的特长,将培养学生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从事数字媒体工作的、专门的技术开发型人才。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将以技术为主线,渗透一部分与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内容,加强学生的基本艺术修养和欣赏品位;突出与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的课程,特别是突出当前流行的开发方法和技术。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首先要为学生打下必要的技术基础。这些课程除了数学、英语、政治等课程以外,还保留了传统计算机专业和软件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例如“计算机科学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数据库原理与设计”等),以保证学生可以充分掌握并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在此基础上,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新增了多门必修课程(例如“数字艺术设计基础”、“3D数学与算法”、“动画原理与实现”等)和选修课程(例如“动画脚本与渲染”、“游戏架构与设计”等)。同时为了适应课时的要求,压缩整合了一些传统课程(例如,“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是“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等课程的整合;而“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接口与通信”等课程的整合)。这样,就做到了既覆盖基本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学科基础,也突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
4课程体系及实施方案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3个层次:必修课程、实践周课程和专业教育选修课程。不论是哪类课程,在具体课程实施时都遵循“以教学活动为中心,以形成性考核为基础,以过程化质量控制为保证,实现教学设计的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 必修课的设置。必修课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的第一层次必修课部分。表1列举了部分必修课的情况。
(2) 实践周课程的设置。实践周是指每学期初和学期末专门留出的给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的时间,相应的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该类课程全部都是实践类课程,由任课老师和指导老师共同承担,学生一般分成若干小组,完成一个实际或者虚拟的项目(例如,开发Flash多媒体课件),从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部分课程与业界公司共同开设,学生将分组完成公司的小型实际项目(例如,开发游戏原型或者完成商业网站的部分功能)。
(3) 专业教育选修课的设置。专业教育选修课分为多个系列,主要包括技术基础、媒体技术、游戏开发、数字艺术、Web开发、软件工程、网络与安全和电子商务等,表3列举了其中的几类。设置专业教育选修课时主要考虑了课程的多样性和系统性,力争通过一系列的选修课程,使学生成长成为相关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例如,游戏开发类课程涉及6门选修课,结合必修课、实践周课程和其他类别选修课,可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游戏开发人才。
5结束语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急迫而持久的工作,在教改深入发展的推动下,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将会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本着满足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理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
程体系将会向更加思想开放、技术领先、方案可行的方向发展,真诚希望得到同行专家的指正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4. ACM and IEEE-CS,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EB/OL]. /ccse/,2004-8-25.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性质及学生特点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
引言: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众多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进行了应用,保障了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其中,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来讲,主要采用的是信息化教学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性质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进行全面性的研究和分析工作,使得新型的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方式被重新进行设计,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众多新型高素质、高效率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性质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
时代的发展使得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性在增强。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来讲,它在新的形势下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方式、艺术类课程知识来进行融合性的教学,最终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实践类型应用人才。原因在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与艺术类课程需要进行有效融合,使得数字媒体技术课程内容获得丰富。但是,许多学校以及众多的教师没有开展好这种融合性的教学,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自主性,培养自己的才干和素养,使得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新型复合数字媒体人才[1]。
二、进行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
2.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需要应用有效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使得学习的质量和水平获得提高,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和进步打好基础。比如:我们以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中的《版式设计》为例子进行具体的说明。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将众多的课程元素融入到《版式设计》学习中,使得学生不断对于其中的知识进行学习、探究、拓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品味,使得他们充分对于这些资源内容进行积累,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渐渐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版式设计》中知识的实践化应用。同时,良好实践化设计比赛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将会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需要定期举办有关方面的比赛,使得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提高自身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综合素质[2]。
2.2优化教学的方法
对于教师来讲,需要应用多种方式来进行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最终使得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具体来讲,第一,有效的应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展好微课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应用直观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才干。比如:我们以PPT的设计为例子进行具体说明。教师应用以上的方式可以对于PPT设计中的风格、样式、首页、页面之间衔接的特点等进行有效性展现,如:设计的形式法则、编排设计的特点、视觉的流程等进行有效性展示,使得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实践化学习。这种方式的应用易于学生理解、学习和沟通,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从前到后、从简单到容易进行有计划的学习。第二,教师需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有效性学习,增强对于学习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实践化应用。
2.3调整课程的目标
教师需要对于原有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比如:充分的结合众多的实践例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学习的质量和水平。如:我们同样以版式设计课程为例子进行具体说明。教师可以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方式将众多的影视剧和动漫作品作为教学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思考、然后进行这些素材的有效性版式设计实践,训练学生的实践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这种实践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性巩固,提高教学的效果,充分实现新型的教学目标,即培养数字媒体技术课程实践化人才。结论: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路进行探索,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技术的功能和作用,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学生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学生的职业发展打好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剑.高职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S2:119-120.
关键词: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TRIZ理论 创新能力
TRIZ(Teoriya Resheniya Izobretatelskikh Zadatch)理论是一种知识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创新方法,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能够提高人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人们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工具。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成立于2010年,立足社会需求,扎根学生实际发展,旨在培养具有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我院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了TRIZ理论进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1. TRIZ理论概述
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以G.S.Altshuller为首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了近250万件发明专利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发明专利进行了分析和分类,总结出创新原理,以解决新出现的发明问题。运用TRIZ理论解决发明创造问题一般可分为分析技术系统、确定技术矛盾、解决技术矛盾三个步骤。
针对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TRIZ理论提供了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套工具首先帮助人们克服思维惯性,如九屏幕法,让人们既关注问题本身,更了解问题发生的环境因素和问题内部的各个子问题等。其次,系统分析法帮助人们分析各个子问题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定位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最后,S曲线和金华法则帮助预测技术、产品发展规律等。TRIZ理论包含的方法和工具很多,通常挑选其中部分方法进行逻辑组合,形成一套适合解决相应实践问题的完整算法[1]。
运用TRIZ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为:首先可以将具体问题抽象成TRIZ模型,然后运用TRIZ理论的标准方法和工具, 例如发明原理等, 从而得到该问题的普适解,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个普适解进一步转化为特解(领域解)。经过上述一系列步骤, 得到的特解就是具体问题的TRIZ解决方案。这样, 原有的技术系统得到了进化,原有的冲突得到了解决, 即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产生了发明和创新[2]。
图1 TRIZ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2.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教学现状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学科,应用性、实践性很强,传统的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该学科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的专业教育。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合适的课程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自主性发展。教学体系中除了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限选课程外,大量开设专业任选课程,大致包含游戏设计、影视后期、影视广告三个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灵活自主地选择课程。
其次,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时间,实施全实践教学。我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全部安排在多媒体机房开展。在授课过程中,学生边学边练、教师边讲边演,师生实时互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分析问题,提供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在辅导过程中,对学生展开分层次指导,最基本要求是重复教师的案例,同时强调教师提供方案的优化角度,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最后,结合数字技术专业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的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新教学方法的引入和熟练教学方法的修正。在具体授课过程中,课程组教师积极引进和改进案例教学方法,尝试全案例教学法;同时,考虑到案例教学虽然以其特有教学理念和方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创新需要一种科学方法来指导。TRIZ理论与传统创新方法相比,优势在于揭开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快速确认可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活泼、自主的学习与创新兴趣。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法过程中,课程组教师引入TRIZ理论进行指导,有效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3. TRIZ理论在数字媒体及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在信息工程学院,但该专业的实践课不同于该院开设时间较长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课,更加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课程组在专业课程中引入TRIZ理论指导,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做、只注重技能培养的情况,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TRIZ理论在教学内容规划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是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的,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院特别重视课程改革,关注优质课和精品课建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我院近年来新开的专业之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内容的审定要结合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课程组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中,引入TRIZ理论为指导,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引导和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多种不同于教师课堂讲授的创新的方法完成一些案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除此之外,教学内容还要注重广度和深度[3]。广度方面,每一门专业课教学内容的制定都要围绕专业体系,使学生每学完一门课,就能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能认识到已学专业课的作用,并使用创新理念把易学知识灵活应用于专业发展。从深度方面,运用TRIZ理论为指导,尽量挖掘一门课程的知识点在诸如室内外设计、游戏设计、影视后期等方向案例中的灵活应用。例如,在制定《计算机图像处理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时,课程组通过关注该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其他专业课的关系、课程知识点在其他专业课程中的被需求程度和应用程度等,让学生站在专业体系角度认识该课程的地位和知识点在专业的应用范围;在具体的课程环节,注重案例的安排,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一个知识点在不同案例中的灵活应用方法,并让学生运用TRIZ理论进行思考和讨论,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TRIZ理论在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常用的有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项目驱动法等。
我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组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转变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换为知识点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探索新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采用以全案例教学法为主、启发式教学和任务驱动法为辅等的综合教学法,并引入TRIZ理论指导,提升教学方法在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的作用。例如,在《计算机图像处理基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在不同案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鼓励学生对已有方法进行改进,引导他们依据TRIZ理论尝试新的案例解决方案。
(3)TRIZ理论在成绩评价方式构建中的应用
传统的实践课成绩评定方式是比较松散的,一般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迟到、早退情况、操作的熟练程度、作品提交情况、课堂的活跃度等给出。
引入TRIZ理论后,实践课内容和授课方法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成绩的评价依据和评价方法也要相应地做出修正[4]。首先,评价依据要有所改变,以往的评价依据更看重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新的评价依据在适当保留以往的评价依据外,还应着重提高实践方案的完善和创新程度、成员之间的合作程度、作品的完善程度等,整体上更加看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其次,评价方法也由教师一人评分变成由团队间互评、团队内成员互评和教师评分三部分,更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4.结语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不同于其他的理工和文科专业,具有技术为主、艺术为辅的特点,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规划必须结合专业特色,突破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惯用技法,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并引入TRIZ理论为指导,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培养出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多方面拥有良好素养、具有数字媒体技术制作和开发技能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微.什么是TRIZ理论[J].安徽科技,2012,(11):20-22.
[2]江敏,刘立军.基于“TRIZ-CDIO”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35):8435-8437.
[3]张学龙.《系统工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TRIZ理论视角[J].科技经济市场,2013(7):70-72.
一、日出江花红胜火:多媒体资源优势独特,作用突出
1.优化了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书本、黑板、图片、录音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少,不灵活,也费时费力不方便。多媒体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的优势可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资源,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和非文字信息,使学生摆脱传统模式中听讲、记笔记、写作业的学习状态,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听说读写训练机会。
2.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中常涉及到一些自然景象、异域风情、逝去的事物等,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让对之陌生的学生亲眼看见;一些历史的变迁、事物的变化,也无法让学生深切感受。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比作瀑布,该是怎样的气势非凡,灿烂辉煌?作者又细腻地写了每一朵花,那如帆又如笑容的细致美好,该是怎样的亮丽可爱,玲珑剔透?凭空想象,无可依托,然而此情此景呈现于屏幕,那种生机,那种飘逸,在眼前清晰可见,于是,略加点拨,作者那观花赏花间的曲折心情则随之而明,细微可感。
3.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学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常常与兴趣和情感相联系。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的动因常常是那些具体、直观的事物。”运用多媒体,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刺激,使大脑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有效地激发其学习热情,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如《苏州园林》一课的讲授,因为我们师生都是北方人,学生从来没有去过江南,他们很难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园林美景,加之又是说明文,很快会失去探究欲望。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他们和作者一同漫步在苏州园林之中,随着画面的呈现,地点的转换,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半江瑟瑟半江红:资源利用如果不当,存在弊端
1.教师主导作用的弱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借重多媒体技术,以课件代教案,不备学生,不练教学基本功,课堂上只点击鼠标,变换屏幕内容,没有和学生目光上的交流,情感上的碰撞,弱化了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缺乏灵活性,课堂应变能力差。如此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
2.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下降
大量、频繁地使用课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多媒体的眼花缭乱所吸引,反而干扰了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分散了精力,不再深入地阅读课文。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再创造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自己感悟语言文字的机会,失去了思维创造性的重新建构,不再独立地思考问题,不再主动地向老师请教,教学不再相长。
三、映日荷花别样红: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有效教学
1.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课件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媒体优化组合,因课程和内容而宜,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在课件中将各种表现与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适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媒体形式加以介入,形成优化的媒体资源。课件设计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某一方面的能力,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通过教学,激励发展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促成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要避免被课件所左右。
2.适时和学生进行沟通
教学过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体验,真正赋予课堂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在使用多媒体时,教师要关注学生,注重师生间的情感碰撞和交流,充分在师生之间构建信息的互动,资源的共享,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3.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因此,语文学习的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保护好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到长久的保持。
4.留给学生思考和反馈的时间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一个正常人在45分钟的时间内,能够接触和理解的知识和要培养的能力都有个限度。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更多的信息会造成学生学习质量的严重下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科学地控制资源信息量,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和活动空间,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
四、万紫千红总是春:学生参与开发资源,前景广阔
关键词:交互设计;逻辑;课程衔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234-01
一、逻辑意识研究的必要性
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三种形式。
那么在交互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又为什么要将逻辑意识导入到课程中呢?
艺术类大学生,在高考前基本都学习过素描、色彩、速写、设计,这样的几门课程,并且将这样的几门课程作为艺术类考生进入大学测试的标准。在四门课程中,其中,素描、色彩、速写,都是培养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而只有设计是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在进入设计学院以后,我们主要培养的是设计方面的人才,而在设计中,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进行形象思维的表达。通过研究表明,国外就连写作课原来都教学生逻辑思考,而非我们中国教的文采和套路!在新西兰的写作课上,学生的作文是关于一个大学生追求女生的经过,来描写各种不同的谬论和推理。同时否认和辩驳这些推理的不合理性。然而在中国,我们初中,高中的教育很多时候培养的是学生如何通过高考这个独木桥。特别是艺术类学生,很多时候本身对理性思维都是有一定排斥的。
二、逻辑进阶式教学上的体现
(一)授课时间的分层
首先在时间安排上,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认知上的培养,高年级学生主要是逻辑合理性上的培养。注意把握学生学生的年龄阶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学生在社会生存的环境下,随着时间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丰富,对逻辑思维都是有一定影响的。根据学生的年龄引导,来完善教学。低年级可以采用让学生操作。边说思路或教师先说出关键性指导词,然后由学生接着说的方法进行。中高年级教师讲完案例后可逐步让学生自己有根据有条理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并说明理由。
这样训练显然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叙述思考过程。当然,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过程是―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不能一下要求学生说得有条有理。也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说得有条有理。但只要坚持训练。逐步地会有较多的学生能够进行有根据的思考和有条理地说明问题。
(二)知识点的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交互设计作为现代数字媒体类学生的专业模块课程,它包含的课程走向,其中在《设计思维》课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即发散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等,通过这些方法的介绍,让学生在理论上有一定的认识,而这些,学生基本还处在认知阶段,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在《视觉传播》课程中,主要针对讲授传播学的理论知识,数字媒体课程中,传播学属于核心授课内容。要教会学生的是传播的方式,包含人与人的传播,人与机器的传播,机器与人的传播等。这门课程,同样是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对逻辑思维有一定的认知。
在《数字界面设计》课程中就进入到深一个层次的阶段,该门课程主要要教会学生简单的逻辑界面,更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界面如何进入,如何退出,有一条比较正确的逻辑线。如果一个界面只有进入,再进入,而没有返回层级的设计,就是失败的。在《媒体交互设计》课程中,授课重点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人机工程学,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和机器打交道,而机器又是在和人打交道,人的逻辑行为和习惯是什么样的,这是需要我们进行计算和测量得出的。那么这两个阶段都可以称之为是判断阶段,判断这个逻辑线是否正确。这是对这个阶段学生逻辑的基本要求。
在《消费心理学》课程中,培养学生通过假设思路,去进行人心理的预测,在这个阶段,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通过从市场流通角度去观察的人的心理行为。从而使产品更容易被用户所欣赏和使用。在《媒体数字技术》课程中,要求学生将上个阶段的内容付诸于实际,能实际做出成品。
最后通过《媒体创意表现》和《专题设计》的课程,让学生的这套逻辑体系在市场上进行测试和检验。只有通过了市场的实际检验,才能发现不足,才能不断的进行修改,再检验,在修改,再完善的过程。
(三)进阶式的教学模式的体现
科学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的途径,那么交互设计课程从课程体系上将其分成了四个阶段。
在认知阶段,要求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培养,这时学生的思维是由点成面状的,可以没有一条十分清晰和明确的主线。在判断阶段,就要求学生能有基本简单的思维主线,一条即可,要求主线是通畅的。在合理阶段,就要求学生能有完整的思维主线,多条中可以自由出入的。在检验阶段,主要是市场的检验和实际的检验,看产品是否能受大众喜欢。通过进阶式教学模式的学习,为学生量身打造合理的教学方式。
一、依据课程的特点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工具,它的确有许多优点,但如果不考虑课程的特点而滥用,便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课程的特点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特点主要有3个:一是教学内容涉及面广而杂。它包括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电机与变压器、电工仪表、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5个部分的内容。二是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内容中既有不少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又涉及不少实用电路及具体的电路元器件。三是电路中电磁物理量的隐形性,从而使得电路理论极具抽象性。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这些特点,过去只有在传统教学媒体的条件下,仅凭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和黑板上的写写画画的确很难让学生理解这其中的奥妙。即使利用实验室对相关理论进行一些验证性的课题实验也难以解开学生心中的某些疑团。然而,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确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课程中具体性、隐形性、抽象性问题。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产生与运动情况;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中控制电器的动作变化情况;三极管电流放大过程中电子发射、复合与收集的运动情况;基本放大电路中各点的瞬时电流、电压是如何围绕着静态工作点随着输入信号变化而变化,以及当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导致输出波形失真等。这些内容,以往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描述时感到既费时又费力,而现在将这些内容做成仿真课件,采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图、文、声、像集于一体,其画面生动形象,可使学生对这些内容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概念。教师对这些内容讲解既轻松、省时,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既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程教学气氛,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这其中的奥妙,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又如,一些如电动机、变压器、仪器仪表、电气控制元件等电气产品,教科书上的图形不仅有限,而且呆板。在以往,教师为了让学生认识这些实物,常常带着实物或教学模型到教室给学生展示,虽然有一些效果,但因为这些实物笨重、解剖麻烦,效果并不理想。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拍摄一些外形及剖视的实物图片,或网上搜索一些产品实物图,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展示给学生,可给学生以直观和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不仅可以拓展学生认知多种类型产品的视野,还能让学生了解其内部结构及动作原理,这对于学生认知事物的能力和对相关理论的理解都很有作用。
由于多媒体技术集声、像、文字、动画于一体,具有形象直观、兴趣性强、生动活泼等特点,可使教学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可显事半功倍之奇效。因此,教师首先应该依据课程特点,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或难以做到的事。
二、为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上述依据课程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除此之外,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还有制作和播放一些复杂的电路图,如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多位计数器电路、DA及AD转换电路等,都比较复杂。在以往的教学条件下,教师讲解这些电路图时,要么采用挂图,但挂图一般幅面较小,线条较细,学生看起来吃力;要么靠教师在黑板上画,费时费力,还会导致课堂气氛冷清,教学效率低下。然而采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电路图事先做好课件,使用时播放,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图像清晰、美观,既便于学生观看,又便于教师讲解,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其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这既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在某种意义上讲,不仅可涵盖传统教学媒体的所有功能,且有不少传统教学媒体所不具有的功能。因此,在有多媒体技术教学条件的地方,一些传统教学媒体如挂图、模型等已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有一些如黑板、实物、标本等教学媒体也因多媒体技术而使用得少了许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教学媒体要被多媒体技术完全取而代之。首先是传统教学媒体(如教师的讲授和板书)具有使用方便、灵活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学习状态随机应变,及时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能够灵活地营造课堂氛围。而多媒体教学基本上都是按事先制作的课件依次教学,教学过程中难以根据教学情况适时变化。其二是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肢体语言丰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性较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及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比较突出。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操作电脑播放课件,主要面对投影屏幕或电脑屏幕,面对学生的时间少了,肢体语言少了,加上光线暗淡,使得师生间的交流大打折扣,易形成课件主宰课堂的现象,势必影响到教学效果。其三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板书过程可给学生以跟随思考的时间,尤其在电路分析、公式推演及例题讲解时,这种思考时间是必不可少的。而多媒体教学因投影方便,转换迅速,易导致学生无暇思考,造成学生对所讲内容一知半解。另外,有些学生好奇心强,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开始感到耳目一新,很有兴致,新鲜过后就开始淡然了。为此,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有两个方面应不用或少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一是在讲解基本概念,电路图也不复杂时,学生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和板书可以理解的内容。例如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放大电路的静、动态分析与计算,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分析,数字电路基础等内容可不用或少用。二是在公式推导和讲解例题时尽量不用。
由以上分析可见,尽管多媒体技术有诸多优越性,也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也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而应该是在充分考虑课程特点、教学效率和学生实际这3个方面的基础上有效使用,也就是说要采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长,以互补二者之短。当然,要真正把握好这个“度”并不容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以求不断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 性质及学生特点 信息化教学 设计方法
引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众多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进行了应用,保障了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其中,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来讲,主要采用的是信息化教学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性质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进行全面性的研究和分析工作,使得新型的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方式被重新进行设计,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众多新型高素质、高效率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性质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
时代的发展使得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性在增强。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来讲,它在新的形势下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方式、艺术类课程知识来进行融合性的教学,最终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实践类型应用人才。原因在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与艺术类课程需要进行有效融合,使得数字媒体技术课程内容获得丰富。但是,许多学校以及众多的教师没有开展好这种融合性的教学,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自主性,培养自己的才干和素养,使得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新型复合数字媒体人才[1]。
二、进行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
2.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需要应用有效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使得学习的质量和水平获得提高,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和进步打好基础。比如:我们以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中的《版式设计》为例子进行具体的说明。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将众多的课程元素融入到《版式设计》学习中,使得学生不断对于其中的知识进行学习、探究、拓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品味,使得他们充分对于这些资源内容进行积累,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渐渐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版式设计》中知识的实践化应用。同时,良好实践化设计比赛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将会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需要定期举办有关方面的比赛,使得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提高自身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综合素质[2]。
2.2优化教学的方法
对于教师来讲,需要应用多种方式来进行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最终使得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具体来讲,第一,有效的应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展好微课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应用直观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才干。比如:我们以PPT的设计为例子进行具体说明。教师应用以上的方式可以对于PPT设计中的风格、样式、首页、页面之间衔接的特点等进行有效性展现,如:设计的形式法则、编排设计的特点、视觉的流程等进行有效性展示,使得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实践化学习。这种方式的应用易于学生理解、学习和沟通,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从前到后、从简单到容易进行有计划的学习。第二,教师需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有效性学习,增强对于学习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实践化应用。
2.3调整课程的目标
教师需要对于原有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比如:充分的结合众多的实践例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学习的质量和水平。如:我们同样以版式设计课程为例子进行具体说明。教师可以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方式将众多的影视剧和动漫作品作为教学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思考、然后进行这些素材的有效性版式设计实践,训练学生的实践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这种实践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性巩固,提高教学的效果,充分实现新型的教学目标,即培养数字媒体技术课程实践化人才。
结论: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路进行探索,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技术的功能和作用,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学生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学生的职业发展打好了基础。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数字水印;版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TP309.7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多媒体课件已在现代课堂中担任了重要角色。为了保护制作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对多媒体教学课件实施版权保护。
1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
数字版权保护(“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简称DRM)是用来保护数字产品版权的一种技术手段。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多媒体保护,如加密电影、音乐、音视频或流媒体文件;另外一类是加密文档,如DOC、XLS、PPT和PDF等。事实上,一切形式上的数字化内容由于都有可能被非法复制和传播,比如商业化的操作系统软件、办公软件、数据库软件,软件开发工具、文档和图纸等都有数字版权保护的必要。DRM主要是以一定的计算方法,从技术上锁定和限制数字内容及其分发途径,从而防止数字产品被无授权的复制。常用的技术主要有数字水印、数据加密、数字签名和数字指纹等。
2 数字水印概述
数字水印通常是把某些不可见标志数据嵌入到数字内容中作为水印,使得水印在数字内容中不可感知和足够安全,只有通过专用的检测工具才能提取。为了保证数字内容失真而不被人的视觉或听觉察觉到,必须应用某种显性或者隐性的感知准则。数字水印算法要结合加密方法以提供其安全性,这些加密方法由数字标识、随机数字序列、文本和图像等多种模型构成。一般而言,数字水印算法包括数字水印嵌入和数字水印提取两个过程。其中数字水印嵌入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水印嵌入过程
数字水印嵌入算法可以分为两大类:空间域算法和变换域算法。在这些算法中,最低有效位算法是由L.F.Turner和R.G.vanSchyndel等人提出的,是国际上最早的提出数字水印算法,它可以隐藏较多的信息,是一种典型的空间域算法,但如果遭到各种攻击后,水印容易被移去。Patchwor这种数字水印算法是由麻省理工大学(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多媒体实验室Walter Bander等人提出的,目前主要用于打印票据的防伪。其缺点在于只能隐藏较少的数据量,抗攻击能力较弱,敏感于仿射变换。而目前研究最多的算法是基于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的频域水印算法,它可以与MPEG、JPEG等压缩标准的核心算法相结合,能较好的抵抗有损压缩,具有鲁棒性强、隐蔽性好等特点。数字水印的提取和检测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水印的提取与检测过程
频域法检测水印的原理是将原始信号与待检测信号同时进行变换域变换,比较两者的区别,进行嵌入水印的逆运算,得出水印信息。如果是可读的水印,那么就此结束,如果是不可读水印,如高斯噪声,就将得出的水印与已知水印作比较,由相关性判断,待检测信号含不含水印,故水印的检测有两个结束点。
3 数字水印技术在多媒体课件版权保护中的应用
3.1 基于DCT变换域的数字水印算法设计
本文采用基于DCT变换域水印嵌入技术实现版权保护,具体实现过程是:
先将表示载体图像数据的矩阵进行DCT变换,得到相应的DCT系统矩阵,选择待嵌入水印的系数,由于DCT系数反映了图像的能量,从而实现嵌入水印的目的,然后再进行反DCT变换,取整即可得到嵌入水印后的载体图像。其中水印嵌入过程为:
设原始图像I大小为M×N,水印图像J大小为P×Q,其中M、N分别是P、Q的偶数倍。要将水印图像J加载到原始图像I中,算法如下:
Step1分块:将I分解为(M/8)×(N/8)个8×8大小的方块BI(m,n);亦将J分解为(M/8)×(N/8)个(8・P)/M×(8・Q)/N大小的方块BJ(m,n),其中1≤m≤M/8,1≤n≤N/8。
Step2DCT变换:对每一个BI(m,n)实施DCT变换,即有DBI′(m,n)=DCT(BI(m,n))。
Step3加载水印:对每一个DBI′(m,n)和BJ(m,n),xi为从DBI′(m,n)的中频选出的加载的位置,1≤i≤(8・P)/M×(8・Q)/N,ri为水印BJ(m,n)的位置坐标,1≤i≤(8・P)/M×(8・Q)/N。DBI"(m,n)(xi)=c×BJ(m,n)(ri),其中c是加权系数,用DBI"(m,n)(xi)来代替DBI′(m,n)(xi)得到加载水印后的图像DBI"(m,n)。
Step4逆DCT变换.对每一个DBI"(m,n)进行逆DCT变换,即IDBI(m,n)=IDCT(DBI"(m,n))。并将各方块IDBI(m,n)合并为一个整图CI′,就得到加载了水印的新图像TI。
数字水印提取过程为:
对加载了数字水印的载体图像TI,要提取其中所加载的水印,其实质就是上述加载数字水印算法的逆运算:
Step1分块将TI分解为(M/8)×(N/8)个8×8大小的方块BTI(m,n),1≤m≤M/8,1≤n≤N/8。
Step2DCT变换对每一个BTI(m,n)进行二维DCT反变换:BTI′(m,n)=IDCT(BTI(m,n))。
Step3提取数据,对每一个BTI′(m,n),按照式BJ(m,n)(ri)=1/c×(xi)BTI′(m,n)得到BJ(m,n)。
Step4合并,将上面所有BJ(m,n)合并成一个整图J。
DCT作为常用的一种编码方法,并由于数字图像JPEG压缩标准也是建立在DCT变换基础上,所以DCT是一种具有很好的去相关能力和能量压缩能力的变换,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它与其他算法结合进行版权保护,成目前数字水印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如果在网络上,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版权保护要求为:(1)先需要采用加密算法对课件内容进行加密,并根据需要将课件主题、版权声明、权限许可证、版权人姓名、版本号、颁发服务网站地址等信息附加在加密文件头部。(2)为了储存和颁发权限许可证,实现权限管理器许可证服务,课件版权拥有者需要配置一个权限许可证颁发服务器。(3)借助互联网或其他媒介,将加密包装后的课件以Web站点、光盘、E―mail等形式。(4)用户访问加密包装后的课件时,系统必须能够让他首先从权限许可证颁发服务器上获得权限许可证,以便得到权限许可证中的密钥,通过相应的解密算法对课件进行解密,并根据相关权限控制信息(如访问次数、起始时问、终止时间等)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系统才能让用户根据权限许可证所规定的权限访问课件。
3.2 应用实例
作为一款流行的工程设计和系统仿真软件包,Matlab用于数字水印技术研究有着独到的优势。启动matlab软件,按上述算法编制好应用程序,事先准备好一张取名为“xbmu.JPG”数字水印图片,对多媒体课件中的“第一章”文件夹里的名为“12.jpg”的图片,利用matlab程序把该图片加入数字水印。具体实现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数字水印图像
4 结束语
近年来,数字水印技术发展很快,主要是通过对媒体数据进行时域或频域的各种复杂变换,以增强嵌入信息的健壮性。数字水印技术虽然能检测水印达到版权鉴别的目的,但是该技术只能在盗版发生后提供版权鉴定,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防止盗版。也就是说,数字水印技术只能做到“事后追踪”,却达不到“事前防范”的功能,需要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其他技术实现版权保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