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1 09:21: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管理科学的基础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博弈论在应用型本科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中的应用
1.教师和学生之间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指各参与人对彼此的策略集、支付函数有准确了解,博弈行为同时进行。其学生和教师的博弈过程为:教师根据学生的教学效果好坏来决定是否要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的资源优化。假设管理学科的学生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后认真学习教学效果提高,其收益为F1,而学生在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后不认真学习教学效果没有提高,其收益为F2(F2>F1)。教师进行管理学科专业课程资源优化的收益为F3,教师如果不进行管理学科专业课程资源优化,学生和教师收益都为0。而教师继续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资源来进行教学,产生的收益F4(F4<F3)。教师与学生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收益矩阵见表1:
表1 师生间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收益矩阵
在表1中,F2>F1,所以当教师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整合优化时,由于教学环节任务多,学生要集中注意力听讲,而且要认真完成实践环节和理论环节的作业,要查找很多资料,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学生会选择不认真学习。由于完全信息条件下,教师会预先想到学生在课程资源整合后会选择不认真学习,为了避免做无用功,教师便会选择不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的整合优化。这时,上面的纳什均衡为(不课程资源整合,不认真学习,教学效果不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收益为(0,F4)。但是,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教师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资源整合优化并且学生愿意认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时,学生和教师的收益为(F1,F3),此时双方的收益远比纳什均衡(0,F4)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双方。在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条件下,得到的只有一个纳什均衡(0,F4),因此,可以借助外界力量来打破这种不利的均衡,来达到教师和学生双赢的局面。
2.教师和学生之间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指在动态博弈中,行动有先后次序。设学生需要教师整合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的资源为A来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认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为i。教师根据学生认真学习与否来选择是否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的优化,如果教师进行了课程资源的优化,学生可以选择是否认真学习优化课程。如果学生认真学习优化的课程,那么教师和学生都获利,教师收益为Ai,学生收益为I,此时博弈结束。如果学生不认真学习,教学效果没有提高,教师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同时教师也会付出相应代价C,那么教师的收益降为Ai-C,而学生因不认真学习而受到的相应的惩罚为P,则学生的收益为I-P,反之,如果教师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则教师收益为-A-Ai(教师多花了精力还没有提高教学效果),而学生收益为I+A+Ai。如果教师不整合优化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D,那么教师就进行传统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教学效果为q(q<i),则教师收益为Dq,而此时学生没有任何收益,博弈结束。
图1 师生间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图
用逆向归纳法来求解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即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通过该方法可以看出上面博弈的均衡为(Ai,I),即教师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学生认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这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教师和学生共赢的局面。然而,在现实的教学管理中,一些学生为了获得I+A+Ai的收益,会不认真学习,使得教学效果不提高。此外,如果教师选择与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进行采取措施管理,那么当C>>Ai时,教师进行管理这一威胁便成为不可置信威胁,学生知道这一威胁后会选择不认真学习,而教师事先会想到这一结果,因而在最开始就会决定不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因此,学生要在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上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将无法得到解决。
3.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指至少某一个局中人不完全了解另一个局中人的特征,即不知道某一参与人的真实类型,但是知道每一种类型的出现的概率。在不完全信息下,教师并不知道管理学科的学生是否认真学习专业基础课,但教师知道学生认真学习的概率为p,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概率为q,且p+q=1,同时,学生需要教师整合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的资源为A来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认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为i。认真学习的学生收益为Eg,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收益为Eb,且Eg>Eb。同时,如果教师选择不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整合优化,教师将进行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其收益为R,而且R<Ai。教师和学生博弈的收益矩阵见表2:
表2 教师与认真学习的学生的收益矩阵
从表2中可以看出,教师和认真学习的学生之间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来提高教学效果的博弈均衡为(Eg,Ai)。
表3 教师与不认真学习的学生的收益矩阵
在表3中,教师和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之间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来提高教学效果的博弈均衡为(Eb,-Ai-A)。因为Ai>-Ai-A,所以教师的最优选择是对认真学习的学生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教师事先并不知道管理学科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学生是否是认真学习的,则需要计算教师选择进行优化课程资源的期望收益。设教师选择进行专业基础课程资源优化的期望收益为E1,选择不进行专业基础课程资源优化的期望收益为E2,那么E1=p*Ai+q*(-A-Ai),E2=R,只有E1≥E2时,教师才会选择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整合优化,即p*Ai+q*(-Ai-A)≥R,也就是当p≥(Ai+A)+R/(2Ai+A)时,教师会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整合优化,反之,教师将不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课资源整合优化。
4.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指在动态博弈中,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由于行动有先后顺序,后行动者可以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为,获得有关先行动者的信息,从而证实或修正自己对先行动者的行动。假设存在认真学习和不认真学习的两类学生,学生认真学习的概率为P,不认真学习的概率为q,且p+q=1。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教师并不知道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学生中哪些是爱学习的,哪些是不认真学习的。因此,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行动来判断学生是否认真学习。师生间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过程是:首先,自然选择学生类型,认真学习的学生概率为P,不认真学习的学生的概率为q;其次,学生先行动,选择是否要学优化课程;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行动修正先验概率并决定是否进行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如果学生选择学优化课程收益为B,不学习优化课程收益为0,教师选择进行课程资源优化,让认真学习的学生来学优化课程的收益为E,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来学优化课程的收益为-e。如果教师选择不进行课程资源优化或者学生不学优化课程,那么教师将继续用传统教学方法上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此时的收益为R,如下图所示:
图2 师生间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图
图2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教师根据学生的行动不断修正掌握的信息。假设跟教师学习优化课程的学生为S,根据贝叶斯法则计算认真学习的学生(G)和不认真学习的学生(B)的后验概率为:
P(G/S)= ■,P(B/S)= ■
其中:P(G)=p,P(B)=q。学生如果认真学习了优化课程后都有一定的收益,因此无论是认真学习的学生还是不认真学习的学生都会选择学习优化课程,也就是:P(S/G)=1,而且P(S/B)=1。同时:P(G)+P(B)=p+q=1,则有P(S/G)=P(G),P(S/B)=P(B),则教师收益Rm=P(G)*E+P(B)*(-e)=p*E-q*e,只有当Rm>R时,教师会选择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整合优化策略
首先,通过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整合优化模块课程体系设置,形成管理学科专业群的共同专业基础模块课程教学平台。其次,加快形成专业基础模块课程的教学大纲、案例集、PPT制作、视频、习题集及试题库等精品教学资源共享。通过优化整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资源,实现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优质资源共享。最后,应努力夯实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薄弱环节问题,以大力彰显管理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应加快推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步伐,通过建立支持共同专业基础模块课程教学平台运行的更多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美]约翰.纳什:《纳什博弈论论文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3]张凤:《面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课课程群建设与优化研究》,《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4]李斌辉:《博弈论视野中的新课程改革》,《教育情报参考》2009年第12期。
[5]李太龙:《博弈论通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北京教育(高教)》2013年第6期。
关键词:管理学基础,效果,教学方式,竞争机制
为了扩大中职学生的就业范围,扩宽学生的就业岗位,我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了相应的学科,比如: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应用文写作等,从而迎合社会对人才的综合需求。由于这些课程处于相对尴尬的位置,学生对这些课程缺乏浓厚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又常常是传统的讲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近几年的这些课程的教学工作出发,就《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学方法有较深刻的体会,并在教学方式上做出一定的改变,效果显著。
一、中职《管理学基础》教学效果不理想成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学生意识上不够重视课程。
《管理学基础》这门学科既非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又非公共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非专业课程在心理上有难免的“小视”,其表现可以在课程上体现。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整节课下来要不是鸦雀无声,要不就是一问三不知。从学生那毫无神采的眼神中不难推测他们的思绪已经神游了。除每周的课堂外,没有其他的空余时间用到这门课程上,平时作业也大量出现雷同现象。
2、学生对其在认识上有偏差,并对自我缺乏信心。
普遍学生认为这门学科是对管理者而言是非常好的,但是对学生自己却没有用处;并且有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能达到管理者的水平,只能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工。就这样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方面
1、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厌烦上课。
《管理学基础》课程中理论教学多,授课教师授课方式大多数是理论和案例相结合。虽然有案例作为补充,丰富课程,但是往往这些教学案例是企业公司的例子,学生又缺乏对企业的了解,从而使得真实的案例变的空洞了。学生无法把理论知识与案例联系起来,学习便产生障碍,引发对课程的厌倦。
2、缺乏实践基础,教学欠深刻。
从事《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虽然有着高学历、重点大学毕业,但往往这些教师缺乏实际专业工作的经验,从而教学过程缺少生动鲜活的例子。甚至有些中职学校任课教师非专业课教师,他们对本专业的研究不够深入,只能讲个大概,却缺乏深刻。
二、教学方式的新尝试
(一)课程内容以简单易懂方式讲授,从现实生活中寻求相交点。
任何一门学科最好的教学方式无非是简单易懂,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管理学基础》课程虽然理论性强,但是只要留心的发现,生活处处都是其体现。比如在讲授“管理者及管理者的类型”时,最简单最形象的例子就是班级里的管理者及其类型。教材中管理者可以按纵向的管理层次和横向的管理领域进行分类。这时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将班级的管理者按纵向的管理层次划分,分别为高层管理者:班长;中层管理者:生活委员、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等等;基层管理者:各科课代表及小组长;这例子也可以让学生按横向的管理领域进行划分。课后的练习可以布置学生对学校管理者进而划分。这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例子,不仅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学生较易理解,从而融会贯通。
(二)开放教学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打破传统固定的教学场所。
《管理学基础》教学课程中,允许学生采用自由组合、自主调动位置;可以围成圈坐,可以一字摊开坐;对坐姿不做过多强求,舒适得体即可。这种课堂方式能很好吸引学生的兴趣,便于对课程的讨论,小团体中相互学习,促使学生接触更多的思维方式。教学场所丰富,以课室为基础,外加校园各处,积极争取到企业实地观摩学习。
(三)项目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的学习体系。在《管理学基础》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效果明显,学生学习兴趣高,掌握程度深。“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在《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制定企业工作计划”内容,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种策划一个节日的活动,写出一份计划书,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计划书涉及的各要素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现实的人 立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的提出彰显了人学思想的时代气息,是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传承了把“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的人学思想,体现了社会发展理念的人本关怀。更重要的是,它以“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前提。
“现实的人”是人学思想的出发点
“现实的人”是人学思想的出发点,马克思在批驳德国哲学的理想主义倾向时指出:“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当然,历代思想家和哲学家中提出以人为出发点的也不只有马克思,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就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但费尔巴哈谈及的人只停留在抽象的“人”上,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来观察人,他“没有看到真正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马克思伟大之处在于他把人与其社会性、现实性联系起来。在他的视野之中,人首先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可见,人学思想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
科学发展观把“现实的人”作为理论基点
科学发展观继承与发扬了人学思想,而且把“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点,并予以其时代意义。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所关注的“人”也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不是生活在古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人,而是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人;不是生活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人。一句话,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人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即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和立论基础。
首先,科学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所付出代价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念。二战后,发展几乎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在发展初期,世界各国都把发展视为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被看成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沉重教训就是把发展视为经济增长,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是其主要目标和核心理念。这种发展观的本质是以物(商品、货币)为本,人成为了物的附属品和牺牲品,物则成了人的命运主宰、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追求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个人物质财富的增加,支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凸现了严重的弊端和危机。然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没有解决好“人”的问题。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过于抽象地谈论“人”,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经济建设,把人道主义化;我国在改革开放前,曾把“人”的问题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而加以批判,谈“人”色变。同时又忙于搞政治运动,而忽视作为人的物质文化基础的经济建设,从而抑制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纠正了近代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偏差,它强调的是科学发展,着眼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着力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的发展问题;它强调经济建设不能为发展而发展,不能为了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形象工程”的政绩而发展,而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祈,为了促进人的个性和能力从而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发展。
其次,调整社会关系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必要外部条件。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谐的社会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缺的社会条件,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中才能实现,即在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党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原有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之上,加上了社会建设的内容,并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如果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把人变成了实现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从而造成了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的人的劳动及人自身的异化现象,造成人的畸形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调整不适合人的发展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结构,把对人的关爱放在突出的位置,满足人的需要,解决人的现实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再次,关注弱势群体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重要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在理论层面涵盖了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而在实践中更应该强调和关注弱势群体。只有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关注弱势群体,改善其生活与生存条件,提升其生存与发展能力,体现出政府和社会对处于不利境遇的社会成员的关心与帮助。因此,要转变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提倡公平意识,制定相应的法律手段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之理想的基础工程。其实,在视域中,“现实的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因素,没有现实的人,社会只能是空洞的抽象。正是由于科学发展观把“现实的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立论基点,才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现实感和社会感召力。
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
人的需要是人反映现实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因。因而,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就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马克思认为满足人的需要是人行为的动力,“……一个行动纲领,如果不同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即使他在理论上是基本正确的,那也毫无实际用处。”同时,马克思还认为,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需要是和人的本性联系在一起的。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的需要。马克思十分赞同费尔巴哈关于“没有需要的存在是多余的存在”的观点,并将其加工扩充为社会实践本质的理论。满足需要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原动力,任何无视人的需要的主张都是不切实际,甚至是虚伪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前提和内在动力。认为,需要是行为的动力。“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每一种革命和革命的结果都是由这些关系决定的,是由需要决定的。”“……一个行动纲领,如果不同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即使他在理论上是基本正确的,那也毫无实际用处。”
马克思、恩格斯从多方面阐述了需要的动力作用,说明了人的需要的重要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正确了解人的行为的动力,研究“现实的人”的需要。然而,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人们为了能在自然和社会中生存下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一些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品,这种需要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类较低层次的需要。享受需要是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形成的一种层次更高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一种旨在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恩格斯曾说过:“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享受需要是人的正常而又普遍的一种需要层次。发展需要是人为了自身的完善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为了增强人的自由个性而产生的需要。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入的增加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们的生存需要将逐步下降,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将逐步在人的需求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①因此,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动力。
总之,在人学视域中,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正在于它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选择了“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而“以人为本”的人正是“现实的人”,科学发展观是以“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前提的。(作者为广西中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物理教学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如何才能设计出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切实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教学
1、课前预习,大胆质疑
所谓问题就是思考的动因,是探究问题的起点。只有让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他们才会积极认真地思考,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许多物理现象,学生在生活中都曾遇到过。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直接地以教材作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作为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其探究问题的兴趣、启发其积极思考,并鼓励其大胆质疑。例如:在教液体压强的时候,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1)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你见过活的带鱼吗?为什么?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为什么?
学生都知道带鱼很好吃,在市场都见过,但是都没有见过“活”的带鱼,这是为什么呢?对学生来说相对神秘的潜艇,为什么用那么厚的钢板制造呢?这些常见的问题在没有学习之前无法给出让人信服的解释,这就激发了学生寻求答案的兴趣。
通过一系列这样的问题,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初步理解,而且还可以将这些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分析和总结。同时,学生还可以将预习中所发现的新问题记录下来,以备在课堂内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
2、课堂教学,积极思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有些物理规律比较抽象,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教师提问提得好,学生才会集中精力去思考。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还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找出教师的不足之处,并且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也可以鼓励他们用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大脑,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题型、物理规律的认识和印象。
物理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的,所以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时候,除了书本知识,还要同一些小实验相结合。在上课的时候,鼓励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小实验。因为通过学生亲自做小实验,能够更好的开拓他们的视野,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快乐的学习中探究新知识。
例如惯性实验:拿出一只圆柱形的玻璃杯子,一块平硬纸板,一个玻璃弹珠。先把装有适量水的玻璃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平硬纸板平放在杯口上,最后把玻璃弹珠放在纸板上,然后将钢制锯条垂直竖放在水平桌面的边缘,这时候请一位学生上来操作,让他用一只手按住钢制锯条下端保持不动,用另一只手拉开锯条上端,放手后让锯条击打硬纸板,看到的现象是硬纸板飞出,玻璃弹珠则掉入水中。这个实验所需的器材很简单,任何一个没经过特别训练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通过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寻求答案的积极性。另外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忠实于实验数据,重视客观事实,避免主观臆造,理论联系实际,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很重要。针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帮助,而且要有耐心的指导,也可以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教他们。这样不仅缩短了他们之间的差距,而且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物理书本知识与实验知识相结合,能更好的体现物理现象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
3、课后练习,强化释疑
对学生在课内学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思考题,或通过实验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与评议,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对习题要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究。首先,我们在选择例题时要有针对性、基础性、典型性,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加以解决。其次,通过改变习题的已知条件或结论,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共同合作,教师要适度的进行点拨,指引探索方向。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对探究规律进行整理、概括,纳入知识方法体系,总结探究学习方法,提高应用能力。对已学知识加以巩固,多做习题,加深理解;学生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举例,自己再运用物理知识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现象,进行思考、探索。不仅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为以后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个人教学的几点体会
1、要让课程面向学生、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初中物理大多是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而其中又蕴藏着无穷奥秘,所以我们在上课时所举的事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提高学生观察、注意、记忆、实验操作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物理现象,充分发挥自身的记忆能力,指导学生对每节课、每一周、每一个单元所学的内容,采用自己熟悉的记忆方式进行整理和巩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必须重视“实验操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3、精心选题,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题的能力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要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一定要精选习题。这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了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实践教学效果较差。在“工学结合”的思想指导下,不少高职院校虽然积极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管理学实践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较差,主要表现在:1、校企结合难度大。主要原因是找不到校企结合点,学生到企业不能真正顶岗实习,大部分到企业实习的学生只是在企业做普通工人的工作,成为企业急需的临时工(有时是因为订单多、赶货而急需更多的工人),谈不上管理技能的训练。2、校内实训薄弱;在利润驱使下,大部分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表面上很重视管理学的实训,但真正能投资模拟管理实训室的学校较少。3、实训教师极其缺乏。大部分高职院校都缺乏有经验的管理实训教师。
(二)互动式教学理念没有得到正确贯彻。互动式教学相对于单纯的接受式学习来说,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专题讨论、辩论、演讲、小组学习、社会实践等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目前,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中还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行。
二、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
现存的这些缺陷必然要求对管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高职工商管理教学能够设计出更符合职业需求的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案,具有浓厚的工商管理教学特色。针对上述问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管理类营销专业应培养“实用型人才”,非学术型人才;以培养中基层管理人才为主,毕业生能够作为现实工作中业务主管、部门经理等职位的后备人才,通过一段时期的适应和锻炼,胜任这些工作。这些方面的才能和素质,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主要是指适应社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强有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因此,既要注意培养具体的管理方法、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管理环境,学会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充分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包括PPT课件、Flas、相关音像和录像资料等开展教学活动,利用电子教案、情景剧、管理游戏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环境和条件的改善,一方面可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料来源;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丰富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游戏、活动等多种类型的交互式教学,能够适应高职层次的教学需求。
(四)将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课堂。管理学理论是一门发展非常快的学科,为了处理好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前沿性,也为了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选择一些知名企业作为管理学科学生的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组织和安排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企业和社会接受实践的锻炼;另—方面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和企业家走进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管理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五)注重师生互动与交流,形成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管理学课程的特点,适应管理职业的要求,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管理游戏、管理沙龙等。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改革 教学 师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本科教育越来越普及,一种新兴的即独立学院在高等院校中迅速崛起。它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活力,同时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不断扩大,那些既具有设计思维同时又有牢固的绘画功底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成为了用人单位的首选。在艺术院校的教学当中,基础课教学都是为专业课服务的,而独立学院的基础教学,无疑是专业课乃至步入社会的一块硬伤,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没有后劲,它严重阻碍了学生在专业上的发展。
1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1.1综合素质不同,绘画基础参差不齐
由于独立学院在学生入学时门槛较低,进入独立学院的学生一少部分为升学压力较大的部分省市的考生,而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短期速成班培训后考进来的,绘画基础的好坏更是参差不齐。在同一班级中不同省份的同学能力差距很大,加之教学空间以及教学资源有限,很难做到不同层次的同学在教学中都得到满足。若在课堂中教师授课内容简单,绘画基础好的同学得不到想要的知识,可能导致对课堂失去兴趣;反之,基础好的同学在教学中得到满足,那么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基础课教学就成了沉重的负担,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甚至弃学的现象。
1.2学生对绘画基础不重视,认为设计只是电脑的活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我是来学设计的,绘画基础没什么用,以后设计都是靠电脑完成,学好软件就住够了。殊不知好的设计方案都是有无数遍手绘设计草图在先,最后定稿再用电脑完成。
1.3基础课没有和专业课形成有效对接
基础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专业方向不同,基础课设课也应该不同。不同艺专业方向的学生,教师在基础课教学中采用案、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2针对艺术专业基础课教学出现的诸多不良因素可采取的措施
其实,面对独立学院绘画基础课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在各大高校强调加大改革力度的同时,作为独立学院的教师,我们也在积极的探索,尝试着找出符合独立学院状况,能够应对独立学院绘画基础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2.1采用分级教学
对于独立学院学生绘画基础能力较低、绘画语言参差不齐的问题,分级教学法是极为可取的。将学生按照不同基础状况分编到不同层次的班级去。要想实施好分级教学,这个基础很重要,它需要学生统一进行测试,使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级。在班级整体水平差不多的前提下,教师就可以根据班级的特点,优化调整课程设置,选择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讲授。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初几开始学起,教师也多从基础入手,如几何形体训练等,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明白原理,有效的得到提高以适应专业课学习。而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内容的扩展,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2培养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对他们的就业目标进行分析,是制定教学计划的一项重要依据。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需要。在很多优秀的艺术院校当中,传统的艺术教学是工作室制,也被称为“导师制”,也就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导师制真正的优势则是工作室中优秀师长学弟学妹的影响,学生从师长那里获得更多的则是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这项能力,学生能力的提高便得以顺利实现。
2.3加强基础课教学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养
一、教与学的关系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只看到教师忙碌的身影,学生只是乖乖地坐在座位认真地记教师所讲的知识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只是为了迎合教师的教,这是典型的“一言堂”“满堂灌”,课堂成了教师的“讲堂”,这与现代教育理论相违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受到压制,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搞清教与学的关系。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要搞好小学语文教学,全面培养学生能力,首先就需要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与探究的时间与机会,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摒弃课堂教学的主宰者,知识的传递者与权威者的角色,要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教师从高高在上的教者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学习的共同参与者;学生走上讲台,以主体地位参与教学,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所不断追求的,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思维得以激活,创造力得以培养,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为学而教,课堂真正成了学堂。
二、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都非常重视备课,这也是预设的过程。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课前对教材、对学生进行精心研究,提前制定教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才能顺利地展开教学活动。对预设的重要性这一点已得到广大同仁的认可,但在传统的教学中过于重视预设的重要性,而对课堂的动态生成强行压抑,在课堂上教师严格地按照预定的教案进行教学,课上不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一点疑问,不给学生质疑的机会,甚至也不允许学生有这样的行为。教师临时应变能力较差,当课堂上出现突出情况打乱教师预定的教学计划时,教师就会显得手无足措,只能强拉硬拽地把学生拉回课堂,导致教师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学习思路都出现了中断。传统课堂中只有预设的精彩,而没有生成的精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无法预约的精彩”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视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既要注重课堂预设,又要造就生成的精彩,因此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非常重要。预设与生成是一对辩证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又需要生成,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造就真正的精彩的课堂。预设是对文本的尊重,体现了教学的计划性与封闭性,而生成是对学生的尊重,体现了教学的动态性与开放性。我们要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引导课堂生成,同时又要利用课堂生成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三、现代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
论文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新课程改革;教学;关系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和灵魂。”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更新理念,主动实践,积极处理好教学中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使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一、“课标”与教材的关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学大纲”教材不同,因为“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原则不同:课标只提出了教学内容的框架,而未列知识点,更没有像“教学大纲”那样对教学内容概述线索、陈述结论。“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课程目标”,其“内容标准”不是硬性地罗列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而是以这些知识反映和支持其“课程目标”。
目前,正在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不少教师的教学思维还停留在大纲时代,“穿新鞋,走老路”,他们心中没有“课标”意识,缺乏对“课标”的深入研究、深刻理解与把握,往往仍用“教学大纲”的观念处理手中的“课标”新教材。由于生怕在高考等各种考试中“吃亏”,因此,对课本上的知识点事无巨细、“滴水不漏”一律讲解,这完全是“费力不讨好”,严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可见,在一部分教师的心目中,“教材”仍然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垄断地位,他们是仍在继续“教教材”,而决不是在“用教材”。
“课程标准”是教学实施者进行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唯一根据,教材文本只是具体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容的主要课程资源之一。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要对手中的“课标”新教材,取“为我所用”的态度,树立“尊重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理念,灵活、创造性地用好教材,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利用其所提供的弹性空间,围绕模块特定的内容,对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相关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相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等进行整合,即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意识的开发、改造、丰富和完善,使之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赖以拓展思维实现超越的坚实平台。
有必要指出的是,教师在避免“教教材”的同时,还要避免“去教材化”倾向。“去教材化”倾向表现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既然教材是可有可无的教学资源,索性不研究教材,把过去的“以本为本”变成了完全脱离教材,以致使历史课堂变成了“故事会”、“资料展示厅”、“电影欣赏课”,课堂上根本不用教材,一节课下来,学生的课本都始终没打开。凡此种种,都浪费了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教材。
可见,依靠教材而不依赖教材,超越教材而不脱离教材,才能真正用好教材,历史课堂才能充满灵动和张力。
二、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产生的新认识、新概念,二者的关系是很多教师迫切关注的话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有生成的精彩。但是教学不能只依照“预设”操作,不能只按教案展开过程,教学更应该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完全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课堂教学就好像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在旅程中发现意外的信息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如果我们的教师一味按照预设施教,无视课堂的动态生成,那么就只能落入僵化、庸俗、沉闷的泥潭。
例如,有位教师在讲述“日本无条件投降”时,播放了日本广岛、长崎遭受美国原子弹轰炸后惨烈状况的视频。学生观看后,有的说:“美国原子弹投得太及时了!”“日本人得到这种结果真是活该!”,对于这一出乎意料的课堂“杂音”,教师竟未回应,而是按照课前预设将教学导入了下一流程。
这一教学案例中的课堂“杂音”,其实是很好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而不应任其流失。学生认为日本被美国原子弹轰炸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这样的价值判断是不正确的。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决不能够缺位,而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二战中,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无辜受害者,美国投放的原子弹同样给他们造成了伤害;是军国主义分子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战争的道路,战争是人类共同的灾难,我们要以史为鉴,增强国力,追求和平与发展。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教师没有及时抓住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形成对战争与和平等相关问题的正确认识,殊为可惜。
我们强调动态生成,也要防止随意盲目生成。一方面,我们必须考虑生成时间的制约性,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来启发、引导生成,否则,必将远离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不能将生成视为一种教学“时尚”,不能一味追求动态生成,否则,将会既偏离了生成的本质,也难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体:预设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动态性与开放性,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教学预设对于教学生成,应像海绵一样虽具有定型,却富有弹性:教学生成对于教学预设,应像风筝一样虽随风飘扬,却心有牵挂。如是,历史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思维碰撞中才能生成智慧的火花,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才会不期而至。
三、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倡导学生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开展探究学习。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一般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的支持下,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进行的。其实质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在课堂上的这种学习过程,一般包括这样几个步骤:生成问题——激疑启思——合作探究——交流碰撞——引导深化。当然,它可以有多种具体的行动形式。例如,可以是在正常教学进度下进行的、含有问题探究的常规性学习,也可以从问题、立场、角色等方面分组探究;另外,它也可以根据需要而转化成课后更长时间的研究性学习等等。
运用探究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接受学习运用得好,也可以让学生学得主动有效,而探究学习运用不当也可能使课堂杂乱无章、离题万里。接受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式学习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学习方式之一,有着其他学习方式所无法替代的独特性和存在的必要性。无数的教育教学实践已经一再证明,面对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知识),在极为有限的学校教育的时间内,许多内容是不可能完全单凭着学生,通过“发现”、“体验”等方式系统掌握起来的;而接受式学习则因其在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把握基础知识和促进基本能力的发展方面所拥有的独到之处,而依然在传承人类文明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在新课程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等特点,在接受学习中引入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融入接受方法,从而使两种学习方式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这一专题时,教师可以先按接受式学习的要求,讲解“课标”中的“内容标准”所规定的课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活动。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世界的宏大背景中认识和把握世界格局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力避就事论事,从而取得切入点具体、背景宏大、含义深刻的学习效果。在探究和研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利用新闻媒体、报刊、重大事件报道等媒介,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通过讨论会、板报等形式,发表对相关历史问题的看法,不断提高学生收集和整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历史观察力和历史理解力,巩固其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四、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但是,原有的历史学习评价体系却存在许多局限和不足,例如:注重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学生的潜能与发展;注重以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形式,方法单一,忽视其他的评价形式与方法;注重以分数为表现形式的定量评价,忽视以评语为表现形式的定性评价;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中的他评,忽视被评价者的自主评价,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相隔离,双方缺乏交流与沟通。传统的历史课程学习评价理念是建立在以选拔为主、分数为主、结果为主、他评为主的基础上,从而导致应试教育成为传统历史课程教学的基本导向和价值取向。
新课程下的历史学习评价,“必须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因此,新课程的历史学习评价方法应结合具体的评价内容,体现出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从过分强调量化的测试型评价转向重视质性分析的非测试型评价。需要强调的是,质性评价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评价,它常常与量化评价的结果整合应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将有利于我们多维度、多层次地获得学生的学业绩效信息,使我们的评价更真实、更符合学生的实际,真正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改进历史教学。例如,建立历史课程学习档案就是一种不错的评价方法。历史课程学习档案一般由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建设。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考试成绩、史记习作、地方史调查报告、史实模拟和示意性等展品或电子媒介等制作、历史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师生和家长有关的评语等。在高中学习阶段,每一个学生都应建立起完整历史课程的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发展进步的过程与结果。历史课程学习档案是一种可以对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进行长期、稳定地综合考察的有效评价方法。它能够为历史教师提供其他评价方法无法提供的学生历史课程学习与发展的很多重要信息,并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对本课程学习进行持续性反思,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