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1 09:22: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学生教育心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中学生早恋动因的心理分析
尽管促使中学生早恋的因素很多,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可以概括为三方面,即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1.生理因素
生理发育的成熟和性意识的觉醒是中学生早恋问题出现的生理前提。中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2―18岁之间,他们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高峰期。生理上的快速变化和渐趋成熟促使他们渴望与异往,知识的丰富,性意识的觉醒唤起他们朦胧的早恋心理。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开放环境的扩大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生理成熟期也在逐渐提前。这是中学生群体中出现早恋的生理原因。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中学生恋爱问题产生的内在动因。中学生生理上的快速变化和趋于成熟必然会影响其心理的发展。在中学生群体中,与异往主要有以下几种心态:
(1)渴望纯真的友情与爱情。这种情况大多数出现在经过较长时间了解和相互往来的异性同学之间,他们大多数既渴望纯真的感情,又希望学业有成。
(2)怀有探奇求新的神秘心理。这类学生的年龄一般都比较小,对异性怀有神秘莫测的心理,渴求探知对方的心理奥秘。
除上述两种正常的心态外,应该看到少数学生在与异往中存在许多不健康的心理,这是他们在外界或内在因素的作用下,性心理超前激活、膨胀、变形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心理:
(1)变态的竞争心理。中学时期本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求发展的最佳时期,但在中学校园里却发现部分同学存在希望有很多男生或女生追逐以证明其漂亮、潇洒的“慕虚荣”心理,表现出一种不甘落后的竞争心态。这也是近几年来中学生恋爱成风的主要畸形心理之一。
(2)炫耀心理。中学生向往美好而朦胧的爱情生活,这本是可以理解的,但部分中学生过早地或不适当地把谁先找到对象,谁的朋友风度潇洒、超群出众作为炫耀的资本。
(3)从众心理。这是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群体心理。有的学生本来没有打算在校期间谈恋爱,但由于周围的同学有“成双结对”的早恋“榜样”,因而影响或触动了部分无心向学的学生。有些学生谈恋爱的原因仅仅是怕被人讥为“书呆子”而有失身份,才跃跃欲试的。
(4)“自我价值的试探”,这是一种最为严重的畸形心理。有少数中学生谈恋爱并非出于渴望纯真感情的实现,而只是把异性的追求或对异性的追求作为体现自己能力和试探自我价值高低的一种手段。他们甚至认为,自己在中学就能谈上朋友,说明自己有本事、有能耐。
3.学校与社会因素
学校和社会中的某些不良刺激是中学生“早恋”现象出现的催化剂。从社会环境来看,我国过去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一直处于性禁锢的压抑状态下,学生对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基本常识缺乏,对爱和性有强烈的好奇心。改革开放以后,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有关西方性解放的思潮不断渗透到我们的中学生思想之中,以描写爱情、性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一时间充斥了我国的文化、艺术领域。不少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对爱情生活非常渴望,并希望尽快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化的爱情生活。再从学校的环境来看,中学男女生经常在一起学习、一起娱乐,共同的志向和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近年来,“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之精神文化生活的单一,使部分中学生感到精神空虚,于是想通过恋爱来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
二、中学生早恋的社会心理机制
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出现是其生理、心理和社会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就某一学生而言,其恋爱动机产生的机制又各不相同,通常会有以下几种类型:
1.身心发育成熟冲动型
身心发育成熟冲动型是指学生的恋爱动机的萌发主要源于生理发育的成熟和心理发展成熟或心理发展超常。一般来说,生理发育过早、年龄较大和心理发展超常的学生较多地遵循这一类型。尤其是当前大部分中学生都服用各种营养品或药性补品,使得部分中学生生理发育过早。心理发展的超前,性意识的超前兑现也是出现这一类型的主要动因。
2.身心发育成熟从众型
身心发育成熟从众型是指学生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在某种心理的支配下,由于受其所在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影响而产生恋爱动机的类型。在中学生恋爱过程中,从众主要表现为循环反应和链式反应两种形式。所谓循环反应是指某一学生的行为感染了另一学生,而另一学生的行为反过来又强化了其行为的过程。链式反应是指某一学生的行为感染了另一个人,而另一个人又感染了其他人,这样接二连三使许多人都受到感染。
3.身心发育成熟文化型
身心发育成熟文化型,是指学生在生理发育成熟的基础上,在一些社会因素的刺激下,由某种心理状态而转发的恋爱动机的类型。社会因素是学生“早恋”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诸如外来文化的冲击、性观念和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另外,社会上分配不公现象的存在,使他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不少中学生感到读书无用,生活单调乏味,因而试图通过恋爱来消磨时光。
三、科学地对待中学生的早恋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出现是个体生理发育成熟的表现,同时又是心理和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我们不可能禁止它,我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才能真正消除其不良影响。
1.加强对中学生交往与友谊及恋爱观方面的教育
中学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普遍存在着不平衡,表现为其心理成熟的滞后。一方面他们渴求与异往,另一方面又缺乏对友情、爱情的真正理解和对异性的必要了解,因而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往往带有幼稚性、浅薄性和随意性。显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异往及性知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人生观、恋爱观。这些观念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对人生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其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性知识教育,帮助他们科学的认识自己,了解异性,文明健康地对待生理现象,尽量弱化他们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
2.加强环境管理,造就一个有利于中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学校应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教学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们的重视。研究表明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心理素质占据核心地位和起重大作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1999年8月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成为中小学开展心理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教育已经开始走进中小学教育体系的轨道。
1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校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力度偏弱。长期以来,心理教育一直未被列入中学教育课程结构,也没有相应的目标体系、教材和人员编制。许多学校虽然也开设了与心理教育相关的课程,但大部分形同虚设,或是没有固定课时安排,临时调整;或是没有专任教师随意指派。这样既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加以引导和治疗。其次,“应试教育”带来的误区。在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下,教育行政部门以学校升学率的高低为准绳,评价学校优劣,造就了一批只会抓升学率的校长和教师。校长和教师也按传统思路进行“苦教”,要求学生按老方法“苦学”。这样成千上万的中学生身不由己地卷入“升学大战”,与接踵而至的各式试卷频频交手。程序化的应试现象,不仅淡化了素质教育,而且对许多学生造成严重的精神压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学生,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
其次,家庭教育配合不够。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父母亲大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尤其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家长们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类拔萃。因此,他们不惜重金从小对孩子进行多方面培养,千方百计开发孩子的智力。到了中学阶段,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购置了大量的辅导材料和学习设备,而且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他们在高度重视孩子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的家长与孩子之间连一点交流和沟通都没有,更不用说解答孩子心理发展中萌发的问题了。父母的这种重智力轻心理的教育结果,使孩子变得自卑、胆小、沉默寡言,性格孤僻,心胸狭窄,知识单一。
2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构建
2.1 开设心理教育课。中学开设心理教育课,让学生掌握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解决在学习、生活、工作和休闲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开设心理教育课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心理教育课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通俗、系统地介绍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重点介绍青少年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协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容纳自己,调控自己。心理教育课强调学生的参与、自我教育和自主活动。我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收集自编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师参考书、定教育人员、定课时(每周一课),其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活动内容也十分丰富,包括知识讲座、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操作训练、作品交流、小组讨论等。心理教育课以中学生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获得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
如:今年刚开学,我们班来了一个新生,胖胖的,很帅气的一个男生。可过了两周,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发现了该男生玩自己的生殖器,我很惊讶,也很担心,这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一、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
第一步,我把他的家长请到了学校,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家庭情况一切正常。第二步,访查了他要好的几位同学,得知该生近段时间爱上网,会不会是在网上看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呢?
二、和学生谈心
将该生叫到办公室很诚恳地和他谈心。他很害怕,也很羞涩,一直将头埋得很深,不敢看我。从他的表情上,我看出了他的自尊,看出了他强烈的道德意识,简单地询问后,我告诉他说:“要做一个健康的人就要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发育。网络像一把双刃剑,能帮人,也能伤人,关键是看你如何正确使用……”一席话,让该生认识到了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对身心健康发展的危害。
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与生物老师沟通,特意上一堂人体结构与性的生理课,让他明白这是人生长过程中正常的生理现象,没什么丢人的,不用有心理负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四、教给学生正确调整的方法
先调整生活方式,要求他在校加强体育锻炼、多参加课外活动;在家多做家务,多看一些有益的书籍;再调整学习方式,要求他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让他感觉每一天都过得充实,不空虚,这样,心态自然也就调整好了。身体健康了,学习成绩也就上去了。
五、老师也应正确对待
要懂得尊重学生,不随意传播,以免伤及学生自尊;不能因此而歧视该生,应在感情上多与学生沟通,多与该生谈心,在学习多鼓励和支持他,在生活上多帮助他,帮他树立自信心,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我的,老师是喜欢我的,老师是相信我的,我能做得很好。”给予学生希望,切忌一棒子打死。
过了两周,我发觉该生活泼多了,学习也认真多了。一些坏毛病也改了。再次找该生谈心,他开朗地笑了。从他的笑脸上我看到了他的进步,看到了他心理的健康。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3-00-01
据调查显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其学业情况、生活态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有着一些变化,加之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遇到的问题,会变成一种无形中的压力,进而引发心理问题。若是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极易对其一生产生不良的影响。近几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一、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20%左右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且逐年呈现着上升之势。一些中学生或是由于家庭的压力、或是由于社会的压力、或是由于人际交往上的困难等,时常会出现焦虑、自卑、孤独、神经质等心理健康問题的发生,并伴有行为问题。可以说,当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明显,他们已经成为了心理健康的“弱势群体”。鉴于此,无论是社会层面、学校层面,还是家庭层面,都需要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为他们排解与疏导心理问题。
二、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从当前的走访调研发现,有很多中学生存在着心理困扰,若是不能够及时得到疏导与排解,极易演变成心理问题。一般来说,当前的中学生主要在学业、人际交往、情感、网瘾等方面存在问题。
1.学业方面
当前的中学生在学业方面存在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成绩不理想、学习动机功利化等原因造成,一般表现为在学习上缺乏计划性,在考试中存在焦虑的情绪等。长久发展下来,很多中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也有可能导致升学失败的结果,最终对其心理造成严重的打击。
2.人际交往方面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渴望与人进行交流,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由于其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极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进而发展成为害怕或恐惧与人交流。这种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能够使得中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他们很容易产生孤独、逃避的心理,在行为上相应的也会有着抑郁、消沉的情况,进而影响其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
3.情感方面
据调查显示,情感问题是引发处于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心智尚未发展成熟,较为敏感,情绪也较为激动,他们很容易出现在情感方面的困扰。另外,存在消极情绪也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使得他们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总体来说,中学阶段的学生在情感方面呈现着敏感而又脆弱的状态,情绪较为不稳定。
4.网瘾方面
当前,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中学生能够很便利的接触网络。很多中学生从网络中寻找快乐,沉迷于网络,进而造成明显的心理损伤。可以说,当前中学生网瘾问题危害严重,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具体来说,网瘾主要表现在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强迫信息收集等。这些网络成瘾的中学生陷于网络,无法自拔,进而引发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如逃学、人际交往障碍,甚至是犯罪等。
三、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处于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的,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育工作,必须要高度重视,更富耐心、细心,以期及时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最终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1.重视家庭心理教育的基础作用
一个人,生活最长时间的场所就是家庭。因此,家庭教育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作为父母,首先应当为中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平等对话关系。另外,父母应该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方式,搭建民主的教养方式。对于中学生犯的错误,应当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对,而不是以强迫的方式要求他们去改正错误,以期使得中学生在生活与成长的氛围中感受到关心,内心充满着爱,增强安全感与自信心,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父母还要不断的提升自我修养,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中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2.开设学校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层面,应当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的作用。相关专业教师要从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了解其内心世界,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首先,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为中学生们讲解心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进而提高中学生自我心理维护的能力。另外,学校应当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以排解他们的心理困扰。咨询的渠道可以尽量多元,可以通过个别咨询、电话热线、网络咨询等,为中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课程教学进行渗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发挥社会心理教育的保障功能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帮助。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关心、帮助中学生健康成长,努力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全社会应该加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力度,介绍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方法。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投入,协同学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各类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心理问题,急需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来帮助中学生及时排解心理困扰,消除心理疾病,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最终引导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妮乐.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2]徐建民,康丽芳,许悦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0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Positive psychology perspectiv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ang Li
【Abstract】Tradition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with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s the guidance, focusing on students' negative psychological level, ignor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ositive quality education effect is poor. Positive psychology from the positive factors of human itself, through constantly inspire internal positive force and excellent quality, to help people to discover their maximum potential. To guide the curren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ith positive psychology, will inject new vigor and vitality.
【Key words】Positive psycholog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1. 引言
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可塑性最强。因此,在该群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传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问题为导向,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忽视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教育效果欠佳(陆小峰,2012)。积极心理学以性善论为逻辑起点,以发展为导向,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和力量,挖掘人类的潜能,以促进个体更好地生活与发展(宋玉冰&张海燕,2011)。这种崭新的心理学思潮必将为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方向。
2. 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最早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研究取向,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股心理学思潮[1]。“积极心理学”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54年Maslow的著作《动机与人格》中。而“积极心理学”思想的首次定位是在1997年,完成这项伟大使命的心理学家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Seligman博士。2000年,Seligman及其同事Csikszentmihalyi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2002年,Snyder和Lopez主编的《积极心理学手册》的出版正式宣告积极心理学形成。
积极心理学在顺应时展趋势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吸取了人本主义、后现代建构主义的精华,确立了自身的三大研究领域: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研究,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构建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二是积极的人格特质研究,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智慧和灵性等;三是积极的组织系统研究,包括研究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以培养公民的美德,使公民具有责任感、有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
3.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极其必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这是顺应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需要。正如Se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
第二,这是贯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的需要。2002年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之不谋而合。
第三,这是化解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困境的需要。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以“人性恶”为哲学基础,关注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极易对学生产生消极暗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人性善”为哲学基础,旨在开发人的心理潜能,塑造人的积极品质,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2]。这种教育理念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问题,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加积极,它必将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回归到正确的发展方向。
4. 用积极心理学指导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往往以心理问题为导向,意在帮助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摆脱心理困扰,成为无心理问题或者无心理疾病的人。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等于没有疾病,个体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意度、福乐、希望)等积极体验以及个体积极的人格才是心理健康最为关键的指标。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研究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入手,通过不断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拓展为:激发青少年内在的激情,帮助他们发展综合技能,承担起生活的责任,成为有社会能力和富有同情心、心理健康的成年人。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积极心理学三大主要研究内容为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组织系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以此为蓝本。在积极的主观体验板块,着力探究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对生活的乐观与忠诚到底是什么,它们将如何获得,如何维系;在积极的人格特质板块,重点发展中学生的智慧与灵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意志力、爱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宽容能力等;在积极的组织系统板块,综合探讨家庭、学校、社会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充分发挥三者合力,促进中学生美好品质的内生与发展。
(三)变革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
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般以认知讲授、咨询辅导为主。在教育者看来,似乎只要将基本的知识、理论讲了,学生就能明白并能灵活运用。实则不然,这主要是由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不足和活泼好动的天性所决定的。积极心理学
在仔细考量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此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力图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集体演讲、角色扮演、心理游戏、心理拓展训练、团体心理辅导、朋辈积极教育、自助式心理暗示、自助式心理激励、自助式心理社团等都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良好手段。
(四)改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必要重新审视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树立教师和学生互为主客体的理念。就教师而言,他们积极影响学生,也受学生的积极影响。就学生而言,他们不但接受教师的积极影响,也可以通过挖掘自身潜能,培养优秀、积极的品质对教师施加影响。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要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二者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素质 创新人才 团体咨询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是十分迫切和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建立以发展层面为主、障碍层面为辅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目前,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关注的重点是帮助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消除障碍,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把学校心理素质教育重点转移至培养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充分发挥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应作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1. 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
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矫治心理疾病和开发心理潜能三者的有机结合,而以人的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为其最高归宿。学校学生的特点和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以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核心。因此,应将心理咨询引进中学校园。通过教育与服务,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减少由于心理素质冲突引发的适应不良,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格成熟与完善,最终有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建立以发展层面为主,障碍层面为辅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认识上要明确发展的要求:发展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归宿。在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把发展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作为重要任务。第二,心理素质教育应面对全体学生,不应只面对“有问题”的学生。每个学生都要经历发育成熟、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的统一过程。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明确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全体中学生。第三,强调发展层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并不是忽视障碍层面心理素质教育,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将由障碍层面为主发展到障碍层面和发展层面并重,并最终以发展层面为主的模式。
二、重视个性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热点问题,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除社会环境、个体遗传因素外,学校教育的影响十分关键,尤其是心理素质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1. 心理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关系
人的创造能力是智力因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和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影响还要大。实践证明,个性特征越突出,创造能力就越强。有心理学家认为,个性是创造力的核心,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特尔曼在研究800名天才后发现,成就最大的20%的人和成就最小的20%的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个性品质的差异,他甚至把一个人成就的75%归结于人格因素。
所谓人格即个性,是指一个人的各项比较重要的和相对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人在生理基础上,受到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而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正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所以,心理素质教育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这一点来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心理素质教育的新内容。
2.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教育,严重削弱受育者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说:“目前,应该说忽视个性发展与忽视全面发展两种倾向都存在,但主要倾向是对学生个性发展重视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在创造型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教学目的上,我国重传道授业,西方注重培养能力;在教学方式上,我国强调灌输,而西方注重启发;在授课方式上,我国注重讲授和解惑,而西方注重启发和诱导。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上都应加以转变。
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1)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激发创造动机,(2)调动学生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4)尊重并培养学生个性,(5)让学生学会协作,并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6)创造民主、活跃的学风和积极进取的氛围。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行动中的认知、情意和行为水平。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强化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教材进行记忆策略训练以提高学生记忆力等。
1. 心理素质教育是各种教学自然、有机的组成部分
各科教学过程包括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以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教学与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所谓“发展”,赞可夫认为就是指各种心理因素(情感、意志、兴趣、性格、观察力、思维力等)的发展,他把教学与心理发展看成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学生的发展要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生的发展水平提高了,才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他的观点提示我们心理素质教育是各科教学的自然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教师在传授知识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他们的思想、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师意识到没有,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心理也在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在未受控制的情况下,既可能向积极的方面变化,也可能向消极的方面变化。其实,有经验的教师有意无意、或多或少都在教学中做过这些工作。只是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更加自觉地、有意识地、系统地运用心理学理论于教学实际。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心理,激发学习潜能。教师在教育学生正确掌握记忆、思维,优化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应改变教学过程中“满堂灌”的方式,注意遵循学生学习心理规律,恰当运用“情境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特别是激发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心理活动协调、统一,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其次,对学生给予及时的评价与鼓励。评价与鼓励的目的在于淡化自卑,强化自信,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奋发向上的氛围。学生在接受教师评价和鼓励时,会发现自身的价值,明确努力方向,从而增强自信心。最后,注意教师的“角色”作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都表明,教师的仪表、体态、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很大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有深刻的影响;教师的品德、能力、兴趣、情绪、气质、心理状态等都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首先应优化自身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用自己合理的需要、正确的动机、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个性去影响学生。
四、充分挖掘团体咨询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我国的学生心理咨询活动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现已初步形成规模和特点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心理咨询的形式按人数可分为团体咨询和个别咨询。长期以来,心理咨询主要以个别咨询为主,工作内容主要以障碍性咨询为主。事实上,团体咨询可广泛运用于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尤其是发展层面的心理素质教育。
1. 团体咨询的内涵和功能
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往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从而调整、改善与他人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咨询具有教育的功能,团体咨询的过程被认为是一种通过成员的相互作用,来协助他们增进自我了解、自我抉择、自我发展,进而自我实现的一个学习过程。团体咨询具有发展功能。应该说,团体咨询的最大功能就在于它有益于人的正常健康的发展。团体能给予正常学生以启发和引导,满足其基本需要、社会需要与自我需要,促使他们了解自我,改善人际关系,学到建立充满信任的人际关系所需的技巧和方法,养成积极面对问题的态度,对自己、生活、未来充满信心。可以说,团体咨询积极目的在于发展功能。团体咨询的种类很多,根据、遵循的模式及目标可分为发展性团体咨询、训练式团体咨询和防治式团体咨询。发展性团体咨询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式,特别在学校教育中倍受关注。发展性团体咨询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团体成员的主动参与,表达自己,从而找到大家共同的兴趣处目标,重点放在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发展性团体咨询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不断遇到困难,如果克服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人便获得心智成长。团体咨询的发展功能体现在:(1)使个别已失去的社会功能与技巧得到集体修正,(2)使成员能够掌握社会技巧以便自我解决问题,(3)团体可以帮助成员迈向自我完善、发挥潜能的境界。
2. 我国团体咨询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尝试
我国在团体咨询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得到了很好的成效。如樊富珉在《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了团体咨询的应用领域和活动方式等;田万生也提出了“发展性集体心理咨询”概念;南京铁道医学院开展了团体咨询在大学生适应不良新生中的应用和团体心理训练;南京大学也开设了“大学生行为指导”课程,等等。但是这些尝试多是与大学生有关,我们希望这一活动能广泛走进中学校园,为更广大的中学生服务。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杨宁.试论学校创造教育.1999年.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良性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认为,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突出以活动为主,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以学生的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在活动中建立起学生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成长。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化倾向
现在的很多中学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一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像讲授数学、语文课那样,热衷于讲解心理学的概念、理论, 方式单调、乏味,学生则在课本上勾勾划划,课下认真背书,完成作业,更有甚者,还安排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课的考试。殊不知,心理健康课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烦恼,以及出现的诸多不适应的发展倾向,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让他们轻轻松松学习。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
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治疗”和“指导”意识较强,选择心理障碍的较多,选择发展性问题的较少,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肆意医学化,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有些学校让校医充当心理辅导人员,像医院里记录病历一样来对学生情况进行登记。不少学校的领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错误的宣传,使学生认为只有当心理有疾病时才能去心理咨询室,这种医学化的倾向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事实上,中学生生的心理从总体上来说是健康的,只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适应性的问题,不能和医学意义上的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简单地混为一谈。
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倾向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倾向主要表现为,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课,配备了教师,但是由于教育者自身教育观念的影响,往往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一般的品德课工作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再加上宣传上的不力,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课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前来咨询的学生寥寥无几,仅是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硬件”之一。
三、如何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
1、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者的队伍建设
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要有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目前,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在起步实验阶段,各个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相当缺乏,专职教师一般为1―2名,而学生达几千人。教师既要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又要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还要开展各种心理训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心理服务的需要。
每个学校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人数是有限的,但兼职教师的发展空间很大,班主任、品德课、政治课教师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兼职教师。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把兼职教师的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继续教育的计划。通过培训,使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要有效地开展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具体操作,必须建立一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模式。
首先,校长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以班主任为基本队伍,以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为中坚力量,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来进行,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利用班主任工作、学校、班级或团队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除此之外,还要与学校外部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相结合,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
另外,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的多少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又可分为面向全体学生和面向个别学生两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采取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建立心理档案、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等形式;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采取个别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
矫正等方式。
3、借鉴成功经验,用理论指导实践
经过近20年的研究实践和探索,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功经验。许多学校在如何编排适合学校特点的大纲和教材、如何成功上好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如何有效地组织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何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如何做好各类学生问题的个别咨询工作和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如何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效。另外,西方许多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近百年,发展比较超前,尤其是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各类问题诊断测验、各类学生不良心理的有效干预和课程设置与管理工作方面都有十分突出的成绩和成功的案例。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借鉴这些成功经验,总结其成功的基本方法,并结合一定的心理学理论更好地指导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这样可以避免盲目摸索和过多失败的尝试,更快地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的人首先应是一个心理健康的、具有良好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标志,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新课题。中学生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探索。
参考文献
[1]吴文菊 赵玉东,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培养
我国的《教育法》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地把心理素质培养作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规格标准之一,《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首要的指出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至为重要。心理素质包括的内容应有:学习心理品质、情感特征、意志品质、人格特征、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对待升学与择业的态度、理想的树立、对现实及自我的接纳等。如果从情商理论去深入理解在心理素质中占重要地位和起着主要作用的情绪情感,情感性心理素质至少还包括:对情绪的自我认知感觉能力;对自己情绪的管理和控制,及时摆脱焦虑、灰暗与不安的能力;对自我的激励,克制与延缓满足、保持热忱的能力;对他人情绪的认知能力;对人际关系的调整、学会竞争与学会合作的能力。健康心理素质主要应包括如下方面:正视现实;正确的自我观;有健全的情绪生活;能与他人建立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学习和工作;行为协调反应适度;心理特征符合年龄特征;健全的人格。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其全面素质会产生重要影响,会对学生可否主动,积极的提升个人素质有重要意义,另外也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完成担负着社会使命的重要任务。
针对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应着重培养中学生以下几方面的心理素质:1.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素质。中学生的自我发展就要体现在心智潜能的开发上,其中包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灵活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2.人际交往的能力和素质。中学生应努力培养并形成正确的交往动机和积极的交往态度,掌握合理而得体的交往技巧,提高情绪和行为的自控能力,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保持科学与健全的态度,并与社会道德观念保持一致。3.良好的现代意识和素质。新世纪的中学生应具有积极进取、敢于开拓和创新的意识,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4.健全的人格素质和道德素质。应培养中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具有坚韧不拔、言行一致、情绪乐观稳定等优良的心理品质,勇于承担挫折和挑战,并不断调节好心态和行为,形成健全的人格。使自己逐步具有强大的人格和道德力量。
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目标:根据当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中学心理教育现状,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应采取以下措施:1.广泛开展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对中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心理素质教育训练。从中学教育的实际来看,开设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实在是必不可少而且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其教学内容应有较强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包括认知训练、耐挫训练,自信心训练、人际交往训练以及情绪调节训练等等。有的学校若不具备开专门课程的条件,亦可为学生定期开设心育讲座,刊出心育专栏等,尽力把心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2.在各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教育,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重要途径。所谓学科渗透,是指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为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方法和过程,如运用强化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运用记忆策略强化学生的记忆力以及通过学习心理辅导提高学习效果等等。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积极而又稳定的心理状态,必将促进学习质量的发展与提高;反过来,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又为心理素质的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而有效的空间。实践证明,学科渗透心理教育可以构成全方位、立体化、多侧面的教育网络,有利于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营造出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3.建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站,积极开展心理咨询的服务工作,运用疏导、劝慰、分析、宣泄等适当途径和方法,可帮助部分学生改善心理状况,调节其情绪,达到重新认识自我,提高心理素质水平的目的,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过程中,要注意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档案,并恪守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对重点对象做好跟踪调查,做好服务工作。4.开展各项集体活动,强化自我教育水平。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良好的集体活动氛围,积极的群体人际交往,都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为,从而扬长避短,逐步培养和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和水平,将外部的教育要求自觉内化为内在的心理需要,使学生在心理品质形成和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落实。
通过以上训练充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发挥健康心理素质正能量,从而达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