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进出口贸易会计

进出口贸易会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1 09:22: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进出口贸易会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进出口贸易会计

第1篇

瓶颈期的到来

进出口贸易融资主要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截至2009年6月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出口贸易融资余额同比增长1.2倍,占广东进出口贸易融资余额的八成多。在国有商业银行进出口贸易融资快速增长的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出口贸易融资却仅有小幅的增长,外资金融机构进出口贸易融资大幅下降。进出口贸易融资主要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仅与国有商业银行外汇存款多、市场占有率有关,而且还与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切实加强对外贸行业的支持力度有关。

从贸易融资开展情况看,进口贸易融资规模远远大于出口贸易融资规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口贸易融资发生额与出口贸易融资发生额的比率最低约为2倍多,最高达到8倍多。进口贸易融资规模远大于出口贸易融资规模的原因在于:一是2009年3、4月以来,市场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增强,以人民币质押进口押汇和远期售汇组合产品再次受到客户的欢迎,这种组合产品带来的进口押汇业务增长快速;二是大宗商品和资源类产品价格下降,进口增多,带动进口贸易融资增多;三是相对普通商品出口收汇受制于境外客商资信程度而言,进口商品往往有实物抵押在境内银行,风险相对可控。

中小企业对贸易融资的需求强且范围广,但贸易融资金额较小。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客户的贸易融资需求主要有以下面方面的特点:一是需求更强、金额较小。这是因为中小企业自身规模有限、缺乏抵质押物,而贸易融资产品与基础交易相匹配,较一般贷款更关注交易自身的货物流、资金流,有物权、应收账款等保障,可较好满足中小企业“短、频、快”的融资需求。二是业务需求范围较为广泛。中小企业对贸易融资业务需求除满足资金融通、加快资金周转等资金性需求外,更加关注可满足其避险性需求的业务品种,对银行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较强。

进出口贸易融资报价下降。银行收益减少。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内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因素,国内银行纷纷将外汇资金从境外银行调回国内,国内外汇资金出现较为宽裕的局面,另外,全球各国政府及央行采取了向市场注入了巨额资金且降息的措施,美元LIBOR利率持续下跌,国内贸-易融资报价跟随国际银行融资市场价格的走低而下降。同时,本地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各行对于竞争性进出口客户的报价急剧下降,各行贸易融资利差大幅缩水并导致了进出口贸易融资产品经营收益下降。

部分银行坏账增多,部分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在贸易融资坏账方面,部分银行贸易融资的不良率有所上升。进口贸易融资坏账的原因主要是受一些大宗商品。例如金属、原油等国际价格出现巨幅波动,进而造成客户的违约风险加大。出口贸易融资产品坏账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变化使得境外进口商终止订单以及境外进口商未能在赊销期内完成商品在境外的销售实现资金回笼所致。但部分银行贸易融资坏账未见增多反而有所下降。

问题多多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逐步走向低迷。欧美、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陷入经济衰退,社会财富大幅缩水。消费需求明显不足,严峻的国际形势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极大;中击,尤其是对外贸经济影响更加严重,不少出口生产和加工企业,订单锐减,被迫减产甚至停产。企业生产不景气,对银行的实际资金需求也在减少。2009年以来虽然经济有回暖迹象,但是企业真正的贸易融资需求仍不够理想,不少企业贸易融资主要以低风险业务为主,目的是利用利率和汇率形成的盈利空间节约财务成本。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客观上增大了银行的贷款风险。目前外部经济环境尚未有明显的好转迹象,如何既有效控制业务风险又实现贸易融资快速健康发展,是银行贸易融资管理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问题。因此在目前形势下,银行支持外贸企业开展融资,存在着支持怕融资出现风险形成不良、不支持怕业务上不去同时影响经济发展的两难境地。

目前,部分中小涉外企业存在着财务报表不真实、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增大了银行对企业风险分析判断的难度。银行出于对融资资金安全的顾虑,对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客户发放贸易融资显得较为谨慎,要求其提供有效的足额担保。然而中小企业的担保难以落实,最终导致了这部分客户的融资困难。

随着银行对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视程度和考核要求日益增加,银行之间对贸易融资业务的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价格战日趋激烈,一些银行的贸易融资利率一低再低,陷入恶性竞争局面。如何促进业务规模和收益的同步提升也成为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中的难题。

由于贸易融资与外汇政策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外汇政策的调整,相应对银行贸易融资的业务操作带来一定变化。部分政策对银行贸易融资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的创新存在一定制约,如短期外债指标政策使得银行外汇资金来源受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贸易融资规模的扩大;出口贸易融资只有出口押汇才能结汇,其他产品不能结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贸易融资产品的推广。

政策建议

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外贸回暖,刺激外贸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增长。针对目前外贸出口企业订单减少,经营面临困境,有效信贷需求减弱的情况,建议继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可以考虑对纺织轻工行业的鼓励类产品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加快外贸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升级,促进外贸回暖,刺激外贸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增长。

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贸易融资的扶持力度。建议进一步拓宽国家信用支持的渠道,除了传统的出口信用保险外,扩大保险的范围,创新保险的方式,比如对银行的贸易融资提供贷款保险和再保险。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国际信用支持。加强会计审计监管、完善企业风险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切实协助银行加强信贷资金监管。防范信贷风险。

建议银行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银行应改变原有只关注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审贷模式,以标的业务的盈利能力和交易对象信誉为参考对象,严格控制交易流程,以项目收益为还款来源开展融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力度。

第2篇

【关键词】南纺股份 财务舞弊 风险导向审计

一、背景

(一)公司基本情况

南京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纺股份”,是由原南京市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于1994年5月由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7,766. 28万元,主要从事纺织品、服装、机电等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南纺股份设有21个业务部门和9个职能部门,拥有27家控股子公司和12家参股公司,子公司涉及纺织品和服装、医药和机电产品生产和贸易、展会以及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

(二)中国证监会认定公司存在的违法事实

根据证监会《处罚决定书》显示,南纺股份为了能满足继续上市的条件,公司自2006年起连续虚构利润,2006年~2010年分别虚构利润为3109万元、4223万元、1.52亿元、6053万元以及5864.12万元,虚构利润占其披露利润的百分比从130%到5500%不等。扣除造假虚构的利润,南纺股份2006~2010年的实际还原利润分别为-668.65万元、-1430.59万元、-13620.47万元、-4470.40万元和-5969.01万元――公司事实上已连亏5年。

二、造假手段

(一)总述

南纺股份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身为国资企业的高管,为了完成业绩考核指标,守住现有的职位,在无法通过有效的战略布局和管理方法提升公司业绩的情况下,通过粉饰报表以此来吸引外部投资者的目光、达到原始投资者的预期,则变成了看似“高效、低成本”的方法。南纺股份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财务造假,其核心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利润,以掩盖其经营状况不断滑坡的事实,亦或是掩盖其通过出售优良国有资产,股份倒卖等方式,进行利益输送,掏空上市公司,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

(二)造假手段剖析

虚增合同收入。依据2011年南纺股份董事会对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及影响的讨论结果的陈述,公司依靠单纯的虚构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单据,通过增加企业的应收账款的方式,虚增公司企业净利润。截至2010年12月31日南纺股份多计营业收入增加未分配利润金额合计14,912.32万元,因追溯调整营业收入同时冲减应收账款合计14,912.32万元。此追溯调整事项将减少2010年营业收入2,489.13万元,减少2010年年初未分配利润12,423.19万元。

三、利用风险导向审计识别财务舞弊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南纺股份是一家国资企业,主要从事纺织品、服装、机电、化工等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受到人民币汇率的不断攀升,出口退税率下调,贷款利率上浮等诸多不利的因素,外贸行业的盈利压力持续增大,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放缓,国内经济减速,贸易环境严重恶化,加上生产资料、劳动力价格上涨,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利润严重压缩。南纺股份作为专业的进出口贸易公司,面临着升级、转型的压力,企业进行了三方面的战略部署,首先,优化传统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优化客户资源、开拓新市场,提升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其次,整合现有资源,扩大内销;最后,强化事业管理和整合,提升企业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项目回报率。虽然无法从年报中得出南纺股份的财务业绩考核的指标,作为国资企业,高管必然承担着经营目标和业绩考核的重任。

(二)针对销售和收款循环的审计

南纺股份销售和收款循环的审计过程中主要存在着虚构收入,导致应收账款虚高的风险,针对这一风险,可以利用对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真实性的细节测试对这两个科目进行审核。注册会计师可以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分录,追查是否有发运凭证,甚至追查到存货的有序盘存记录,对于公司管理层有意造假的舞弊行为,公司会对内部单据进行系统性造假,审计人员还可以通过外部单据,如外部运输单位出具的运输单据,客户签订的订货单据等,查出企业造假的蛛丝马迹。

通过虚构客户,伪造营业收入,常常有大额的应收账款堆积在账面上,审计人员应当复核应收账款的发生额和营业收入是否合理,计算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检查应收账款的账龄。应收账款的函证是必要性的审计程序,向债务人发出积极式的函证,对于回函金额与账面不一致的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从而识别企业财务造假虚增应收账款的舞弊行为。再者,企业可以通过应收账款的期后回款来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对于长时间挂账的应收账款,调查其长期挂账的原因,从而发现企业舞弊行为。

四、结论

南纺股份高管串通舞弊的行为给国家和投资者带来了经济损失,其有意的财务造假行为也给审计人员识别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设置了较大障碍,同时会计事务所连续五年为南纺股份提供审计服务,而且作为会计事务所较大的客户,对会所的独立性造成不利影响。如果会计事务所从风险审计的视角,

随着企业的发展,应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利用现代的审计方法以适应适应企业的规模的变化。利用风险导向审计,可以有效的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为发表合理的审计意见提供保障。

第3篇

【关键词】进出口业务 会计工作 结算

进出口业务会计工作和本国内部的商品流通业务会计相关工作的内容比较相近,都是围绕商品购进,商品存储以及商品流通展开的。但是与国内商品流通相比,进出口业务会计工作有自身的特殊性。它在出口销售收入、进口成本的核算以及商品库存的清点、汇兑损益的清算和出口退税的计算等方面存在比较多的难点,为了保证进出口业务会计工作的精确性,我们要综合分析外贸业务会计工作的难点。

一、外贸业务会计工作的特点

(一)复币式账户

复币式账户的存在是外贸会计工作区别国内商品流通业务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是为了更加直观地反应外贸企业的进出口相关业务的收入、花费以及结算。会计核算一定要设置相应的外汇收入账户、外汇支出账户以及外汇结算账户,比如说“预收外汇账款”和“实收外汇账款”,所有的这些账户都是复币式结构的。所谓的复币式就是要同时反映人民币以及外币的详细金额。

(二)核算汇兑损益

外贸业务如果会涉及到贷款业务时,一般情况下采用外币进行结算。按照现行的《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在我国人民币才是真正的记账本位币种。但是很多外贸公司存在会计上的相关收入以及支出的时间和实际的收入、支出的时间存在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如果汇率发生变动就会产生一定的汇兑损益。这样以来,会计核算就要做好相关记录工作,主要是记录核对汇率的变动对企业带来的损益。

(三)双重成本和盈亏

双重成本和盈亏的存在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和外币之间存在汇率差异。所以外贸业务会计工作不仅要核算相关的销售成本以及利润,同时还要计算相关的出口外币成本以及进行外币赔赚额。这是企业经营决策和评价企业进出口效益的重要标准。

(四)要遵守双重法律规定

这里说的双重法律规定主要是指不仅要遵循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还要严格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综合业务的考察。外贸业务中的进出口业务无论在货款结算、关税计算还是价格设定都要符合国际惯例。这是保证进出口业务规范的重要措施。

(五)国家政策以及贸易方式影响会计工作

我国外贸公司除了进行单一的进出口贸易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贸易方式。比如来料加工、样品加工、原料加工、换货贸易和以产顶进等。不同的贸易方式有不同的优惠政策,这样以来相对应的核算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我国外贸公司的相关业务还可以被划分为自营性质的进出口业务以及性质的进出口业务,两种不同的进出业务涉及到的核算内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六)相关标准与国内商品流通业务不一致

目前我国运营的会计政策规定,自营性出口以及性出口销售收入的相关入账时间要以商品装运出口,并取得各项运输相关单证,以最后向银行交单的时间为准;自营性出口的销售收入的入账金额以离岸价为标准,也即是说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发票价格,离岸价是销售收入的最终确认标准;性出口要根据成交额的的一定比例收取的相关手续费用作为收入;核算进口业务的成本时,各种进口商品的国外进价要以到岸价为准,并且要以 企业收到银行转来的整套进口凭证,经过审核确认信用证与合同内容相符不存在任何差凑,并且通过银行把相应的汇票转达国外出口商的时间围着你。

二、外贸业务会计工作的难点

(一)汇兑损益的确认

复币式账户可以反映进出口外汇收入和结算工作,那么会计工作一定要尊新外币业务的会计工作原则。复币式账户要按照外币的原币金额登记账户,如果要将外币折算成人民币,可以采用业务进行时的汇率,或者是采用业务进行初期的汇率。一定要定期(一般是每月底或者是每一个季度的季末或者是每一年的年末)按照期末的汇率调整各个外币账户的期末金额。也就是说外币各个账户的期末外币余额按照期末时的汇率进行折算,折算的金额和原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是汇兑损益,以差额作为会计分录调整期末账户余额的标准。

(二)出口退税的核算

出口退税是国际上通行的相关税收准则。出口退税的最终目的是激励本国产品出口,提高本国的出口收入。以含有任何税收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这样可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实力。目前我国也实现相关的出口退税政策,但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内的经济现状,我国根据出口企业的相关性质以及具体出口货物,制定了不同的退税政策和科学合理的退税率。所以出口企业首先要依据本企业的性质以及本企业出口的相关货物确定本企业比较适用的退税政策,随后再根据本企业的性质选择科学合理的出口退税的计算方法。目前我国主要有两种退税计算方法,分别是先征后退;“免”“抵”“退”。

(三)出口销售收入、进口成本以及商品库存的核算

出口商品的销售收入是以离岸价作为基础的,但是在国际贸易中不仅有离岸价(FOB)还有到岸价(CTF)以及CFR这两种价格。如果交易价格是CTF和CRF时,一般会以CTF或者是CFR价格作为基础价格入账,而企业实际支付的CTF或者是CFR价格条件下的相关海外运费以及保险费用时,加之红字及直接冲减了销售收入,所以要调整收入价格,调整到以FOB价格为基准,不能在进行收入确认时再调整价格。部分外贸企业不仅从事国际贸易还要兼顾国内生产以及贸易,所以在核算时要把内销以及出口业务分开核算。如果在核算时无法确认货物属于出口还是内销,会计人员应该先把这些货物计入出口库存帐上,如果货物最终是用于内销,就要从出口库转入内销库中进行做好相关的存帐工作。

外贸业务中主要涉及到进出口的外汇核销业务以及相关信用证结算业务。进出口的外汇核销业务是国家为了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稳定本国货币采用的一种措施。国家对外汇收支以及汇率等进行干预。目前,我国的外汇管理法规定相关单位的外汇收入要卖给国家银行(国家批准或者是另有规定除外);在外贸业务中用到的外汇要按照国家的规定从银行中购汇。进出口外汇方面的核销就是外贸单位无论是出口外汇还是进口付汇都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办理核销手续。

外贸业务的信用证结算方式主要有汇款、信用证以及托收。使用比较普遍的是信用证。信用证的结算要以银行作为业务往来双方的担保人,这是一种银行信用,双方都能从中得利。这是一种比较完善信用程度比较高的结算方式。所以我们每一个会计工作人员不仅要了解相关结算方式的优缺点还要根据业务的特点选择最优结算方式。

三、结束语

进出口业务是不同于国内商品流通业务,其会计核算工作的重点以及难点也就不同于以国内贸易的企业。为了提高进出口贸易的经济业务核算的真实准确,并保证进出口会计业务工作的规范性,我们要综合考虑新形势下进出业务的特殊性,做好会计工作。外贸公司要结合本单位的行业特点、产品特征和进出口货物的特点规范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1]范雅萍.浅谈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01).

[2]赵丹.新时期网络会计发展若干问题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1,(09).

[3]迟福林.中国加入WTO与改革的新阶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4]方红.现代会计内部控制的特点与实践[J].宜春学院学报,2011,(03).

第4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结算风险

一、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方式

(一)汇付

汇付是指进口商通过银行把货款汇入出口商所在地银行,由该银行将款项解付给收款人的一种支付方式。汇付有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方式。在汇付的结算方式下,银行只提供服务而不是信用,卖方交货后买方付不付款,买方付款后卖方交不交货,完全取决于双方的信用,因此汇付属于商业信用

(二)托收

托收是指出口商开出以进口商为付款人的汇票,委托并通过当地银行向买方收取货款的支付方式。其中作为主要货款结算方式的跟单托收可分为付款交单和承兑交单两种。托收作为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结算方式,出口商需承担较大的收汇风险。托收实际上是出口商为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向进口商提供的资金融通的一种结算方式。

(三)信用证

信用证是指银行根据进口商的申请及指示,向出口商开具的载有一定金额、在一定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信用证作为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纯单据业务,银行是否付款,只凭单据,不问货物。即只要出口商提供了与信用证“表面相符”的单据,银行就需付款。信用证一般可分为跟单信用证和光票信用证,可撤销信用证和不可撤销信用证,即期信用证和远期信用证等。信用证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提供付款结算保障的功能,二是提供融资手段,利于资金融通的功能。

二、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风险

(一)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进口国政府行为所导致的出口商无法按时收回货款的风险。如进口国政府禁止外汇汇出,取消进口许可证,乃至爆发战争等,从而使进口商无法用外汇付款或收货,最终导致出口商无法收回货款。

(二)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是指因进口国社会的动荡而导致出口商无法按时收回货款的风险。如进口国出现骚乱、种族冲突和大规模罢工等,破坏了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的正常运转,进而影响到进口商向出口商付款。

(三)会计风险

会计风险测度的是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账户的影响。一般而言,企业的外币资产、负债、收益和支出等,都需要按一定的会计准则,折算成以本国货币来表示。当汇率变动时,即使企业外币资产或负债的数额未发生变化,但是在它的会计账目中,本币数目却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因此,会给企业账目上带来一定的损失或收益。

(四)信用风险

信用活动的空前发展是与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外贸易正是围绕着“信用”这一核心要素而发展的。在当达的交换中,没有“信用”为基础,就不可能有贸易的产生和双向流动。但另一方面,信用活动总是伴随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在以信用关系规定的交易过程中,交易的一方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在国际结算中,客户信用风险是指进口方拖欠出口方货款产生应收账款风险的可能性。因此在国际结算中,客户信用风险又称应收账款风险。

三、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管理

(一)宏观层面的风险管理

国家风险是不可完全规避的,因为其中很多因素属于不可抗力,比如突然

的动乱或战争,政府的更替及政策的改变,但通过一些规避手段,国家风险可

以被降低,从而使风险达到最小化。对国家风险的防范主要从风险发生前、风

险发生中和风险发生后三个环节进行管理,也就产生了相应的预防性策略、经

营性策略和补救性策略。

1.预防性策略

外贸企业在从事进出口贸易前,要对进出口贸易的合作国进行国家风险的

评估。了解所在国的政策及经济环境并做出评估,可以大大减少国家风险的发

生概率。根据欧洲货币指数、商业环境风险指数和国际国家风险指南等指

标,对贸易目标国的国家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也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进行

分析,其中包括风险与收益的对比、贸易目标国政府的支持力度、当地同行业

市场规模和当地消费者偏好等。

2.经营性策略

由于c一个国家进行进出口贸易充满风险,如果该国的政治状况不是很好,可以考虑多元化经营,即与多国同时进行贸易,分散国家风险或在不同时期与不同国家进行进出口贸易,减少甚至抵消国家风险

3.补救性策略

虽然外贸企业采取了各种防范措施,但国家风险并不以公司意志为转移,一旦风险发生,最重要的是采取积极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风险的损失。一般情况下,当贸易目标国政府对外贸企业实施没收、征收或国有化之前,往往会对有关企业予以警告,因此,应抓住机会说服目标国政府取消对外贸企业处理的政策,或提出一些妥协方案供其参考。

(二)微观层面风险管理

1.设置专职机构,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就是要从根本改变销售和管理决策严重失控的局面,在企业内部形成科学的制约机制,以新增设的信用管理部门掌握和评估客户资信状况,对每笔交易的价值和风险进行独立的、科学的、定量化的审核,并以此对应收账款发生和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控。这种制约机制不仅可以使企业的交易决策权限和拖欠风险职责更加明确,以有效地控制应收账款而且会使企业的销售管理体制从目前的以对外销员的管理为主拓展到最终以对客户的管理为主这一现代销售模式上来。

2.加强客户资信管理,重视国际资信调查

客户资信管理主要是搜集储存客户信息。因为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的主要来源。对客户信息的管理是了解客户资信状况和信用风险控制的基础,应通过专业咨询机构对海外客户进行全面、认真、仔细地调查,及时掌握和了解其经营情况、资信及偿付能力,为扩大出口、安全收汇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所有往来客户逐一建立档案,设基本资料和往来资料两部分。基本资料反映客户的整体实力,包括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等往来资料则反映与客户的交易记录及内部评价,包括与客户的交易时间、金额、付款情况等

参考文献:

[1]朱意秋国际贸易结算方式选择量化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2(05)

第5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商业银行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贷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具有综合性效益,是现代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增强了在谈判中的优势,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同时,它也是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鼓励出口的积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而且对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在这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国际贸易融资的合理发展运用,将对企业对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普遍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得到很大发展。据统计,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经稳居世界第三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1至2006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9%,2007年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0%,全年实现贸易规模1.7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使得企业对银行融资需求增加,为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仍然较慢,从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银行贷款余额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对应地贸易融资的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国外的一些银行该项业务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1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①本文作者:赵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研究生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2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3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4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式简单,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基本仍维持传统融资方式,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而较为复杂的业务如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则开展有限。随着银行业务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国内银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务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日益显现,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已经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5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

受传统授信业务理念影响,国内银行融资业务对象集中于优质大中型企业。目前,各大银行对优质大企业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已经逐渐趋向饱和。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

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银行应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通过业务了解客户及客户的交易对手,分析其实际履约能力,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提供依据。

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判别标准。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及该业务所能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要求都有区别,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银行应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

(2)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丰富业务内涵。

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可由企业联保或提供个人担保,或开展与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有条件提供抵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第四,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

(3)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风险,是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提条件之一。如确定融资条件和标准,建立风险指标监督体系,使用外汇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风险;完善分层授权设置、加强密码管理;严格审查真实贸易背景、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和审批程序处理;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追踪业务状况;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集中商业银行内部有限的信贷业务专家,成立独立的信用审批中心,以评估客户的信用;集中目标结算和贸易融资人才资源,成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部门以专业处理贸易融资业务及其可能形成的业务风险,利用人才优势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种业务风险。

(4)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首先,应在传统的国际结算业务,如L/C、托收、信用证等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对国际市场的分析,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如保理、福费廷等新业务在我国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应适当引导客户对贸易融资的产品需求,逐步推出国内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等有市场前景的业务品种。其次,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再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定单融资,动产质押开证、进出口保理、全球互联网托收、网上开证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解决客户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增值服务。

(5)依托全方位多系列的产品,培育多元化的贸易融资客户。

第6篇

关键词:进出口外贸会计核算;特点;难点;外汇核销;信用证结算

1 进出口业务会计核算的特点

进出口业务会计核算与国内商品流通业务会计核算的内容相近,主要围绕着商品购进、储存、销售三个环节进行 但由于其业务是跨国境的商品交易,所以与国内商品流通业务的会计核算也有许多不同,主要区别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设置记录外汇业务的复币式账户

为反映进出口义务的收入、支出、结算,其会计核算要设置记录外汇收入、支出、结算等账户,如:“应收外汇账款”、“预收外汇账款”等 这些账户要求是“复币式”结构,也就是要同时反映外币和人民币金额

(2)要核算汇兑损益

进出口业务贷款一般用外币结算,而按现行《会计法》规定人民币是记账本位币,由于会计上收入、支出的确认入账时间和实际收、付时间的不一致,在汇率变动的情况下便产生汇兑损益,所以核算上要记录、核算汇率变动对企业损益的

(3)要双重成本和盈亏

进出口业务会计核算不仅要核算销售成本和利润,还要计算“出口每美元成本”和“进口每美元赔赚额”,用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考核企业的进出口效益

(4)既要遵循我国规定,又要遵守国际惯例

进出口业务在货款结算、价格条件、关税计算等方面要符合国际惯例,否则容易引起贸易纠纷,遭受损失。

(5)受政策和贸易方式影响较大

在我国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除进行单纯的进出口贸易之外,还可选择各种贸易方式,来料加工、来样加工、进料加工、易货贸易、以产顶进等,各种贸易方式又有相应的优惠政策,核算上也有差别 另外外贸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可分为自营进出口业务和进出口业务两部分,它们的核算内容也有差异

(6)在销售收入、成本的确认时间、标准方面与国内商品流通业务有关规定不同

我国现行会计政策规定:自营出口、出口销售收入的入账时间以商品装运出口。取得各种运输单证并向银行交单的时间为准;自营出口销售收入入账金额统一以离岸价(FOB)为标准,即不论发票价格(成交价格)是哪种,都要以离岸价作为确认销售收入的基础;出口则以成交额的一定比例收取手续费作为收入 在进口业务的成本核算时,进口商品的国外进价一律以到岸价(CIF)为基础,以企业收到银行转来的全套进口单证,经审核与信用证及合同内容相符,并通过银行向国外出口商承付或承兑远期汇票时间为准,进行进口商品购入的会计确认

2 进出口业务会计核算的难点

(1)出口销售收入和进口成本的确认及商品库存核算

前面讲到出口商品销售收入统一以FOB价作为确认收入的标准,但实际上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有FOB、CIF、CFR三种价格,当交易价格为CIF、CFR时,通常先以CIF或CFR价格入账,而实际支付CIF或CFR价格条件下的海外运费、保险费时再以红字直接冲减销售收入,将收入调整到以FOB价格为准,而不是在确认收入时就进行价格调整 同样在核算进口商品进价成本时也是先以成交价格记入成本,实际支付FOB或CFR价格条件下的运费、保险费时再将这些运费记入成本,这样将成本调整到以CIF价格为标准 所以收入、成本的确认可为一句话,即商品进出口业务中发生的国内费用计入“经营费用”,发生的国外费用冲减商品销售收入或计入进口商品成本 在进行对外销售结汇发票账务处理时,按照国家会计政策,对于即将发生而没有付出的海运费和佣金,应该进行预提,直接借记“其他应付款—海运费”或“应付外汇账款”贷记红字冲减“自营出口销售收入”。

许多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既从事国际贸易,又经营国内生产及贸易,核算上要求将内销与出口分开核算,当不能确定生产的或购入的货物是用于出口还是内销时,应先记入出口库存帐,内销时再从出口库存帐转入内销库存帐 借记“其他库存商品”贷记“库存出口商品”

(2)汇兑损益的确认

反映进出口外汇收入、结算的“复币式”账户,其处理应遵循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原则 复币式账户要求在按外币原币金额登记账户 将外币折算为人民币时可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也可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 要定期(每月底或每季末或每年末)按期末汇率调整各外币账户的期末金额 即对外币各账户的期末外币余额按期末时的汇率进行折算,折算金额与原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为汇兑损益,按差额作会计分录调整期末账户余额

(3)出口退税的核算

出口退税是国际上通行的税收规则,目的在于鼓励本国产品出口,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 我国也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但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的资源状况,按照出口的不同性质和出口货物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税收政策和退税率 出口企业首先依据自己企业的性质和出口的货物确认本企业适用的退税政策 然后根据出口企业的性质选择出口退税的 实施的退税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征后退”;一种是“免、抵、退”。

3 与进出口业务会计核算紧密相关的业务

(1)进出口外汇核销业务

进出口外汇核销是国家外汇管理的一部分 国家为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本国货币,必须对外汇收支、外汇买卖、外汇进出国境、汇率等实施干预和限制 现行外汇管理法规规定:各单位收入的外汇除国家批准或另有规定外,必须卖给国家银行;所需外汇应按国家批准的计划或有关规定,向银行购汇 所谓进出口外汇核销就是:各单位的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按国家关于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管理的规定办理核销手续的业务 进出口外汇核销的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在企业所在地外汇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第二步,申领进出口外汇核销单,在货物进出口时填报,进出口口岸海关进行审核签证,进出口货物没有外汇核销单海关不予办理进出口报关手续

第三步,持经海关审核签证后的进出口核销单,连同报关单、进出口发票和收汇结汇单或购汇付汇单到外汇管理部门办理核销

出口收汇核销同时也是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的必须条件,没有收汇核销的出口货物不予办理出口退税 所以进出口外汇核销单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单证之一 进出口外汇核销业务工作视企业的进出口业务量的多少,可由专人负责,也可由会计人员兼职

(2)进出口信用证结算业务

目前国际贸易常用的结算方式有三种:汇款、托收、信用证 汇款和托收这两种结算方式只在一定条件下使用,汇款适用于预付货款、支付佣金、运杂费等,或少数鲜货、紧俏商品的货款结算,托收适用于买方资信好或卖方商品滞销时的货款结算 而信用证结算方式,是以银行作为买卖双方的中间人或担保人,属于银行信用,对买卖双方都有利,是国际贸易中主要的、比较完善的结算方式,被广泛 作为财会人员不仅要参与选择安全的结算方式,还应了解信用证相关银行(开证银行、通知银行、议付银行、付款银行)的资信,选择资信好、服务好、熟悉信用证业务的银行办理信用证业务,保证本企业货款、货物安全收回

第7篇

关键词:贸易顺差;规模;结构;中国;经济增长

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家对外贸易不断增加,在一段时期内,我国贸易顺差的扩大对于我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贸易顺差增长迅速,远远超过了预期的范围,这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严重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

一、我国贸易顺差的规模

1.我国贸易顺差的规模的变化及发展。根据调查显示,在2005年的统计数据中我国贸易顺差高达一千亿元,在2006年突破了17600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774亿美元;在2007年初,贸易顺差就已经叨叨1120亿美元,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83%;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累计总值为22000亿美元,与2008年相比降低了13%,略微高出2007年的贸易总值。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贸易顺差的国模正在不断的扩大。

2.我国贸易顺差的规模增大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一旦贸易顺差过大就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巨额贸易顺差的情况下,主要研究我国贸易顺差规模扩大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

(1)我国贸易顺差规模的扩大增加了与贸易顺差来源国之间的矛盾。我国贸易顺差规模的扩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际交往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对欧美等国的贸易顺差,导致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日渐趋紧,增加了与顺差来源国之间的摩擦。例如,美国利用大额的贸易顺差向我国施加压力,设置贸易的壁垒,主要表现在劳工标准、知识产权等方面。

(2)贸易顺差规模扩大导致人民币受到升值压力,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随着贸易顺差规模的扩大,我国的外汇储备快速的增长,导致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明显失衡。

(3)贸易顺差规模的扩大加剧了地区间收入的不平衡。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出口企业工资上涨水平增多、增快,进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收入水平。但是在西北地区进出口贸易较落后的地区,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也较低。这就大大增加了地区间收入水平的差距,进而从整体上影响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4)贸易顺差规模的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规模的增加使我国国内经济风险不断增加,严重阻碍我国的消费水平。并且贸易环境的恶化,国际上也向我国施加压力。

二、我国贸易顺差结构研究

1.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根据调查显示,外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我国贸易的顺差和逆差都与外商投资企业有很大的关系。2005年外伤投资企业对贸易顺差达566亿美元,2006年外商投资造成贸易顺差910亿美元,增长了63%左右。

2.劳动密集型商品巨大顺差与技术密集型商品巨额逆差共存。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且价格低廉,素质较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劳动力资源上占有很大的优势。在2004年我国制造业的工人工资为0.7美元每小时,美国为22美元每小时,日本为21.5美元每小时,是中国的几十倍。

3.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是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持续呈逆差增长,我国货物贸易的顺差扩大,成为推动我国贸易顺差增加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统计,1998年到2006年间我国贸易顺差累计达3880亿美元,货物贸易顺差占4469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为590亿美元。

三、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1.调整发展战略,扩大内需。在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条件下,必须对发展战略进行积极的调整,将出口贸易向提供内需方面发展,并通过扩大内需来改变对外贸易顺差过大的局面。首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预防性的存储;其次,根据外资企业的产业政策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再次,对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将国民收入的比重向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倾斜。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服务贸易。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对资本流出和流进的渠道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强对外的投资。将国家的部分资金进行调节,形成有效的对外开放格局。

3.开发具有附加价值的商品,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我国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实现从规模型增长向效益型转变;其次,放宽对资本流动的管理和限制,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4.优化贸易结构,协调进出口发展。一是提高商品附加值;二是对我国国内服务市场进行开放;三是商品出口降低关税;四是限制高污染、高耗能的出口商品;五是选择高科技进口产品;六是逐渐取消外商投资优惠政策;七是取消出口税收优惠。

四、总结

我国是世界上的贸易大国,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贸易顺差规模逐渐增大,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际经贸的发展,因此,在全球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必须优化贸易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使我国对外贸易稳固发展。

参考文献:

[1]万红先.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M].合肥:中国科技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132-134.

[2]蓝光琴.国际金融[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07):145―149.

[3]黄汉民,钱雪峰.中国对外贸易[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20):160-172.

第8篇

【关键词】外贸会计实务;特点;操作规范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对外贸会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是对外贸会计实际操作能力方面,要求操作人员不仅具备基本的外贸会计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所以,认清我国外贸会计的特点、明确外贸实务操作规范的保障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外贸会计实务的特点

我们在分析外贸会计实务特点的时候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外贸会计实务技能的理论知识特点,一个是外贸会计实务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特点。这两点也是外贸会计熟练运用的基础。首先是外贸会计实务技能的理论知识特点,主要体现在外贸实务需要运用很多实例去了解会计核算的方式,而对于那些政策性比较强,操作难度比较大的报关的关税、消费品的消费费、增值税免抵退、出口退税等相关税收知识,以及对外管局和银行提供的财务报表、企业间的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式等都有详细的介绍,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其次是外贸会计实务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特点,主要体现在外贸会计实务的操作流程,外贸会计不仅需要掌握内销会计的操作流程,还要了解用什么时候的汇率来计算外贸收入、退税额按国税局出口退税率中规定的对应税率来计算、收入汇率与实际收汇的汇率差额确认汇兑损益以及每个月向国税局申报出口退税等,加上外贸操作还具备很强的法律性,要掌握国际相关法律法规跟国内会计法律法规的差别之处。此外,还要对外贸会计实务的操作业务有个清晰的了解,不同的外贸会计实务操作人员由于自身业务的熟练程度不同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外贸会计执行力。所以,这些也是影响外贸发展的因素之一,必须给予重视。

二、外贸会计实务操作规范的保障策略

1.加大外贸会计人员自身职能的转变力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创新与发展,要认真看待外贸会计人员的职能转变训练模式。如何更好的对外贸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已经成为转变外贸会计人员自身职能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职能转变之后的技能培训工作,有助于会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也能够更好的适应会计人员岗位可能发生的变化,运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来解决会计人员的业务培养问题,转变外贸会计人员的自身职能,强化外贸会计人员的应变能力。要从根本上提高外贸会计人员的实务操作能力,就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培养外贸会计人员的岗位技能,还有国际化标准下的会计核算等工作,运用国际化的会计理论知识培养从业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根据具体的操作能力和岗位使用能力来判断个人的业务能力,对于综合性比较高、有提升空间的人员予以相应的激励。

2.建立健全外贸会计实训平台

对于外贸会计实务的学习人员来说,建立健全平台也就是加强其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对外贸实务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有个清晰的认识,在脑海中有个准确的衡量标准。要积极建立外贸会计人员的健康发展制度,明确其可持续发展规范。而各个高等院校在培养外贸会计人员的时候,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强化企业跟学校外贸会计人才的合作,打造外贸会计实务操作的训练平台,为学校外贸会计人才的实用性做好准备。在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培养的过程中尊重企业的意愿和实际需求。不影响外贸会计学生实际发展空间的前提下,有所吸收的采纳企业提供的用人建议和培养建议。在对外贸会计人员训练的时候要在每一个时间段开展一次实际训练,从而提高这些学员的积极主动性。事实上,在校企合作建立健全实训平台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在更深的程度上,可以适当考虑定向培养的方式,注重外贸会计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全面涉及,而企业的培养则可以适当的根据自身的用人需求进行调整,对学生的外贸会计实务实践知识进行培养。不断加强就业人员的责任感以及价值观,站在实用性这个出发点来考虑自身应用能力的改善,开展的发展规划也要具备应用价值,从而培养出一批具备规范性与可操作性的外贸会计人才。

3.建立健全外贸会计实务操作规范的监管制度

要想外贸实务得到更加顺利的发展,就要建立健全外贸会计实务操作规范的监管制度,从而更好的为进出口贸易服务,也能为对外贸易提供动力源泉。也可以说,外贸实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的外贸会计实务操作规范的监管制度,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外贸会计实务操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能提高外贸会计人员对于资金的责任感。比如,在对外贸资金的监管制度中,就要对外贸会计实务的具体操作规划与责任进行规定,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考核标准,用这个标准去考核外贸会计人员的工作指标,考评数据主要的来源是资金使用与出口退税的退回,之后从综合考评结果中把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计算到考评体系中。强化外贸会计操作规范的监管,还要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遵循激励原则,对于外贸会计实务操作的正确行为进行奖励,错误行为给予处罚,运用奖惩制度来激发外贸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扩大外贸产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培养新型外贸会计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要加强外贸会计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建立健全外贸会计实务操作规范的监管制度,从而为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薛见萍.外贸企业会计内控研究[J].现代商业,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