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1 09:22: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财务与财务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问题、看法、观点的粗浅看法
2、会计的实质,会计控制
3、财务学与会计学的历史不一样
4、业务分工不一样
5、目标不一样
[论文]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问题,虽然人们争论己久,但从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对此,我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会计与财务管理有本质的区别:
会计的实质,是对经济活动能动性的反映与控制。会计能动性反映,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会计反映必须以客观经济活动为对象,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真实、及时的记录和计算,以获得丰富的感性资料,这种感性资料只是会计对客观经济活动的感性认识。然后还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感性资料进行会计分析和判断,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会计信息,即会计的理性认识,其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会计反映过程中第一次质的飞跃。实现这一次飞跃,只是完成了会计反映过程的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从理性认识回到实际,指导实践,即通过这咱具有“理性认识”的会计信息来指导企业经济活动,调节企业管理行为。
会计控制,主要表现在,对会计本身通过财经法规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控制。直接控制,主要指对不合理、不合法的业务,通过“不予受理”而实施会计制裁;间接控制,主要指通过设计控制程序,完善会计方法,建立健全会计管制体系,来不断调节企业管理行为,促使企业经济活动泥永不偏离“经济上可行”的轨迫。
财务管理的实质一般涉及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两方面。财务活动主要指企业的资金起动,包括:①资金的筹措;②资金的使用;③资金的投资;④资金成果的分配。资金筹措,是指正是通过各种渠迫,包括财政拨款,银行贷款、企业积累、公司债、普通股、优先股等把资金集中起来、这实质上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例如,企业向社会发行股票是一种社会收入的再分配。资金使用的实质,也是一个资金分配问题,也就是说,为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将从各种渠道筹集的资金进行分配,投放到各种形态上,如存贷、现金、应收标据、固定资产等,资金的投资的实质就是投资决策权,如果没有投资决策权,就无力对投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投资决策是财务管理者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决策的好坏将影响公司未来多年经营获利的状况;资金的分配,实际上是指劳动成果的分配,即企业当期所实现上总产品价值的初次分配。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资金运动中与各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包括与国家、其他企业、企业内部各单位以及企业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但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应该把企业产权机制引入财务管理内容之中,同时理顺日趋复杂的新的财务关系。
二、财务学与会计学的历史不一样:
以历史上看,财务是由会计工作的附带部分演变发展起来的。理财活动由来已久。但作为一门学科它不象会计学那样古老,而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主要原因是理财活动未能向会计工作那样人所有者的活动中分离出来,而是使用者分离,对筹资等行为进行研究,才出现了财务管理学科。第一部财务管理学著作是美国人格林著的《公司财务》。财务管理学虽然产生的历史不久,但发展十分迅速,经过三次大的调整和补充,西方的财务管理学已形成较完备的学科体系。
会计的历史可谓渊远流长,从“零星算之,总合算之”到四柱清算直到西方较严密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从流水式的付记帐法剥到科学的储贷记帐法,己经成为一套完整、科学的学科体系。
三、业务分工不一样:
财务管理学研究的是资金运动,以企业为主体,包括资金筹措,使用,投资和资金成果的分配四大内容,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是并列的,财务关系的调节体现在财务活动之中,即体现在筹资、使用,投资和资金成果的分配活动上,它是各财务活动的抽象,而非并列关系。
会计的职能是反映和控制、是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下、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真实的反映。通过对原始“凭证的审核,记帐凭证的控制的填制、成本费用的核算以及报表的编制等活动,来实现控制和反馈。
从两者不质上的区别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业务分工。西方的股份公司已将财务部与会计列,财务部的职责是负责资金的运筹,由财务经理把关、负责资金的筹措,使用,投资和利润分配;与税务,银行、租赁公司及其他企业联系,经常就公司的日常现金状况及资本营运状况进行分析。会计部由主计长负责,主要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包括工资的支付,现金的
计算及内部审计等。
四、目标不一样:
西方财务管理的目标,历经了筹资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停留在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上,带来的忽视风险,短期行为等弊端己严重阻碍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是我国国有企业今后的改革方向,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服从这一目标。
关键词: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关系 小微企业
一、财务管理环境的概述
(一)财务管理环境的含义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企业的经营者为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需要不断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估,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现实给出相关意见和解决办法。企业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企业内外各种条件的统称,然而影响企业财务机制运行的各种内外因素所构成的财务管理环境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事物,其多变性、复杂性显而易见。
(二)财务管理环境的分类和主要内容
为了能够正确认识和分析财务管理环境这一复杂整体,传统上大致将财务管理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人员素质等方面,这是从企业为主体的角度对财务管理环境进行的分类,而与其相对的外部环境则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等。部分理论也将其划分为宏观财务管理环境与微观管理环境,宏观财务管理环境主要包括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微观管理环境则是指企业的组织形式、生产、销售和采购方式等。由此可见,财务管理环境的分类是按照企业管理经营活动中不同主体的利益进行的划分,从而对其复杂的内部结构与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笔者认为将财务管理环境划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更有利于对我国小微企业的现状和财务管理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我国小微企业的界定和财务管理环境
(一)小微企业的界定
2011年7月我国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首次将小微企业纳入企业分类标准,并规定了小微企业在各行业中的不同标准: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工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房地产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 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可见,小微企业的经营种类多种多样,涉及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小微企业发展的特点与现状
由于小微企业独特的组织建设和经营模式,其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了投资小、经营简单、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普遍合伙等特点,也正是因为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特点,才形成小微企业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一方面小微企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桎梏。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主要有:企业经营规模小,融资困难,经营范围受地域限制较为严重,生产成本逐年升高,国家经济扶持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本身的素质相对较低,这些方面都制约着小微企业的继续发展,而这些困难归根结底就是小微企业理财的环境问题。由此可见,正确认识和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决定小微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
按照财务管理环境的分类理论可以将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划分为内部管理环境与外部管理环境,以企业为利益主体角度划分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更能全面地诠释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的财务管理环境。
1.内部环境。(1)企业的组织形式。由于小微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组成人员的数量较少,投资额不大,一般小微企业的组织形式采用的多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有限责任公司等方式。上述几种小微企业的组织形式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资金的灵活运用,同时也决定了小微企业财务管理内部环境的特点,由于小微企业的启动资金较少,往往企业的经营者就是企业的所有者,所以其组织结构也相对简单;同时小微企业的人员限制决定了企业多以家族性的形式存在,组织管理相对比较薄弱。(2)企业人员素质。小微企业经营人员少,多为自主创业人群,或者为合伙经营,企业内部雇佣关系不明确。小微企业经营者自主创新意识比较浓厚,相对团体合作与责任心较差,企业经营重心主要在企业生存上,很少顾及企业形象,加之规模小很难吸引人才,并且小微企业相对欠缺经营管理的正式培训,所以从总体上看,小微企业的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2.外部环境。(1)政治环境。我国相对稳定和谐的政治大环境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国家相继出台的政治经济改革政策为小微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国家对于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与此同时,国家鼓励自主创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政策更是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财务活动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状况。主要包括经济运行体制、经济运行周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政策、金融市场、通货膨胀等诸多方面。宏观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个体的经营和发展,并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决策。小微企业的宏观经济状况总体呈良好态势,国家为扶持小微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政策,此类经济发展政策主要集中于财税和金融支持政策,财税方面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关税以及收费减免等政策,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国家还出台了扩大抵押权范围的金融支持政策,与此同时,国家还出台了相关的财政支持政策,国家成立小微企业专项发展基金,为鼓励小微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国家还成立小微企业奖励机制,同时鼓励各级财政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由此可见我国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视,上述经济发展政策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经济发展环境,从而推动小微企业的有序、良性发展。(3)法律环境。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会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多方利益主体在经营管理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利益主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同时也形成了企业复杂的财务关系,在复杂的财务关系中为保证利益主体各方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企业经营活动中需要对各方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企业经营活动中利益主体多以契约形式构建其财务关系,构建财务关系契约的合法有效性则需要法律、法规强有力的保障。小微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应遵循企业组织法规、税收法规、财务法规等法律规范的约束。因小微企业的独特性质,将小微企业从企业类型中分离出来,并为鼓励和促进小微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我国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颁布了针对解决小微企业发展困难的财政税收政策,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一方面保护了小微企业的权益,另一方面也对小微企业的经营行为提出了一定的约束和要求。政策与法律的实施都进一步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发展,随着小微企业的发展,新的经济状况的产生,其法律、法规也将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诸多的财务管理环境影响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它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有利的发展条件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对企业发展造成阻碍,因此对财务管理环境的分析应该与时俱进,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认识和分析,以指导企业的决策和发展。
三、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与财务关系
多种所有制经营的经济制度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春天,也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发展的经济环境,由于小微企业发展的特点,所以其在财务活动中构建的财务关系也具有独特的性质。财务管理环境影响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和建设,同时影响着小微企业各方利益主体构造的财务关系。企业中的同一利益主体在不同财务管理环境中会呈现不同的状态和特点,同时做出不同的决策,进而形成对企业财务关系的调整和变动,可见,在小微企业的财务活动中,财务管理环境与财务关系是决定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经济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着政府在企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伴随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的角色由全面控制转向为宏观调控,其调控手段也从单一的计划命令式手段转换为以法律、经济政策等为主要方式的调控手段,其调控手段的具体内容将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同时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由此可见,政府是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是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中的重要方面。
小微企业顺应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而产生,并在我国政府行政手段的支持下蓬勃发展,为促进小微企业的良性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与小微企业相关的发展政策,颁布了维护小微企业利益主体的多种法律制度,此内容涵盖了从小微企业的建立到发展的方方面面,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政府利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方式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与此同时,政府与小微企业在财政、税收等经济活动中结成了不可分离的企业财务关系,小微企业经营者应清晰地认识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
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与财务关系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和作用。两者贯穿小微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与小微企业紧密相连。小微企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内部机制与外部现状都不尽完善,小微企业经营者应该对企业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的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关系做明确的分析,同时不断加强企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利用有利的财务管理环境建立良性的财务利益关系,从而为小微企业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和利益。Z
参考文献:
1.田景梅.浅谈财务关系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J].财务关系,2002,(21).
1.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比较复杂,需要多个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而目前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组织结构不合理,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作。例如,企业的财务会计在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采购部门的信息数据不能够及时传送过来,或者传送的数据与财务管理工作的数据要求存在差异,给财务工作带来了难度。这种长久以来的体制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和处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以及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也就无从着手。
(2)财务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思想不科学
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而财务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手段等,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而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结合市场动态,也没有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因此用老旧的管理思想来指导当今的财务工作,不仅给企业带来了亏损,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投资风险。例如,如果财务管理人员不对合作企业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就给予盲目的赊贷优惠,那么很可能在进行资金回笼的时候,出现一大批坏账和死帐,这对于企业来说是致命的。
(3)财务信息化运用效率不高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信息是不可缺少的,而财务信息量的庞大同时也给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虽然如今大部分企业都利用会计电算化来进行财务管理,但是在信息利用方面也仅存在于少部分,并没有运用到实际管理中,而且在企业实际管理中的信息传递并不安全和可靠,所以在会计电算化中无法进行信息的及时查询,从而让财务信息化运用效率达不到想要的结果。
2.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现状
(1)财务风险处理机制不够完善
财务的风险控制核心在于实事求是。就目前国内的企业来说,母公司独掌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大权,一些子公司要么不具备财务决策的权利,要么财务决策的权利名存实亡。这种过度依赖母公司的财务风险处理机制既给母公司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不利于子公司的发展。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二者都应该有适当的管理权限和范围,这种机制上的不完善急需要进行处理和解决。
(2)缺乏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所谓的财务风险,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因为企业没有对自身的经济投入和产出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而造成的。例如一些企业的外部赊账情况比较严重,在企业进行追涨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资金难以回笼,这就会影响企业下一个项目的开发,使得企业的发展陷入僵局。这种风险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财务风险预测。
(3)财务风险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由于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此在风险控制上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今很多企业财务风险内部管理制度都出现了比较杂乱的状况,就如在利益分配、权责制、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都规定不明确,这就让企业财务风险不能及时进行控制,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损失。
二、改进意见
1.企业财务管理促进措施
(1)完善企业财务组织机构
首先,要给予财务管理部门一定的权利和空间,并要求相关的部门进行积极的配合,确保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下去;其次,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流程要细化,例如财务的预算评估部门、财务的核算部门;融资部门、信贷部门等每个部门要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范围。由于财务工作比较敏感,同时关乎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各个部门的财务数据和报表要进行反复的核对与校正,同时,所有的财务数据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于企业内部自查或者是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查。
(2)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
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市场的动态、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等都是相互影响和依存的,因此,无论是何种企业,只要是参与了市场的竞争,就必然会存在风险,而且风险是贯穿于企业的发展全过程的。对此,企业要对可能存在和发生的风险进行防范预案,一旦出现了资金融资困难或者是财产损失,能够第一时间的进行资金管理,并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确保企业能够渡过难关,取得长足发展。这种防范意识应该是一直存在的,无论企业发展是否处于顺逆境中。
2.全面提高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水平的有效性建议
(1)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基本认识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不断的从其他企业中学习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手段,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全面提高对于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工作的认识,在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对于财务管理者而言,更要定期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和能力培养,并定期进行业务考核,全面提高他们对于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工作的认识,并将这种思想意识带到工作中去。
(2)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意识到财务风险控制工作重要性,并不能保证该项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还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结合自身企业的经营模式以及企业的核心文化,并联系当今市场的发展变化,建立其完善而具有特色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使得广大财务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 财务内部控制 企业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健全的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财务信息化的发展为内部控制目标的拓展和价值提升提供了便利,但财务信息化对业务流程的改变,也对内部控制各要素产生了新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信息化环境中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的影响,以及如何构建信息化环境下财务内部控制系统。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与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以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新技术,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利用财务信息平台整合信息,为企业的运营决策、管理决策、战略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
财务内部控制则是财务组织为保护企业资产安全,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和正确,促进财务管理政策得以有效实施,提高财务活动效率,控制财务风险,防止舞弊行为发生并进而实现财务目标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由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风险评估(risk appraisa1)、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y)、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监控(monitoring)等五个基本要素构成。
成功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为企业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整合,促进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而成功的内部控制,对于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质量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信息化健全与完善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内部控制制度又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支持与保障。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
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在财务工作过程、工作环节、工作方式上有所改变,还对财务组织结构、财务运行机制以及财务人员的管理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我们分别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方面简述信息化环境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要素的影响。
1.信息化对财务控制环境的影响。控制环境是对企业财务内控系统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称,是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基础。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将发生财务管理结构扁平化,决策者和执行者沟通更直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层次明显减少,但责任更加明确,效率更加提高;另外,扁平式财务组织结构将使财务内部控制方式和管理观念发生改变。
2.信息化对财务风险评价的影响。在信息化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都发生了变化,伴随业务流程的改变,系统的开放性、信息的分散性、数据的共享性,极大的改变了以往封闭集中状态下的运行环境,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风险控制内容和方法。
3.信息化对财务控制活动的影响。控制活动是企业为了保证指令得到实施而制定并执行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是针对实现组织目标所涉及的风险而采取的必要防范或减少损失的措施。而信息技术的引用增强了财务控制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高效性,加强了财务内部控制的预防、检查与纠正的功能。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共同控制为主,控制程序也应当与计算机处理相适应。
4.信息化对信息与沟通的影响。在信息化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准确获取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财务信息,并在财务组织内部进行沟通,以使财务人员清楚地获取有关其控制责任的信息,履行其责任。
5.信息化对财务监控的影响。财务内部控制的程序化使得财务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并增加了差错反复发生的可能性。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财务内部控制具有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更应注意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的时候,及时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
三、信息化环境中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
由于信息技术的更多应用,赋予了财务内部控制新的内涵,发展成为以系统安全保障与稽核牵制相结合的控制体系。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可分为系统控制与管理控制两大部分。
1.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是指与程序设计、运行维护、数据处理过程、网络维护与管理等相关的可靠性控制制度。在系统控制中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内部控制相结合,主要涉及到系统安全和系统运行两方面内容。
2.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组织规划、资源使用限制等原理,制定诸如业务流程、工作程序、岗位设置、职责分工、授权批准等一系列财务内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信息化要重新优化配置资源,企业内部控制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1)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培养企业整体的信息技术能力
企业为了适应控制环境的变化,就需要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培养企业整体的信息技术能力。
(2)建立和完善合理风险评估体系
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环境下,风险评估就是将流程控制、系统控制和管理控制形成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再结合企业的资源和运行情况及外部环境进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为企业内部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建立起相应的风险评估反馈机制。
(3)控制手段中应充分引入信息技术,增强财务内部控制
一个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预防性的、检查性的和纠正性的控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广泛地使用信息技术为支持决策和改善业务与信息过程提供了战略机会,也提供了预防、检查和纠正错误或舞弊的机会。
(4)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
随着计算机在财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管理部门对由计算机产生的各种数据、报表等财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些财务信息的产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预防和减少计算机犯罪的可能性。
(5)定期评估重新设计规则
新的技术带来了新的大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的风险,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必须经过经常评估和更新。控制程序和企业具体环境相关,当新的业务和信息流程提出后,控制目标应当保持不变,但为达到该目标的具体控制措施必须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不要让财务内部控制程序限制能使企业运行更加有效的技术的使用。
四、小结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财务内部控制框架的内部构成产生了新的变化,改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与管理理念,给提高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效率、增强财务内部控制效果,带来了新的机会,也产生了潜在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吴俊峰.财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价值实现的三点体会.财务与会计,2007,(6):56-57.
[2]蒋占华.内部控制与财务信息化关系研究.财会学习,2007,(9).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 财务内部控制 企业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健全的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财务信息化的发展为内部控制目标的拓展和价值提升提供了便利,但财务信息化对业务流程的改变,也对内部控制各要素产生了新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信息化环境中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的影响,以及如何构建信息化环境下财务内部控制系统。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与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以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新技术,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利用财务信息平台整合信息,为企业的运营决策、管理决策、战略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
财务内部控制则是财务组织为保护企业资产安全,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和正确,促进财务管理政策得以有效实施,提高财务活动效率,控制财务风险,防止舞弊行为发生并进而实现财务目标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由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风险评估(risk appraisa1)、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y)、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监控(monitoring)等五个基本要素构成。
成功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为企业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整合,促进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而成功的内部控制,对于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质量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信息化健全与完善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内部控制制度又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支持与保障。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
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在财务工作过程、工作环节、工作方式上有所改变,还对财务组织结构、财务运行机制以及财务人员的管理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我们分别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方面简述信息化环境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要素的影响。
1.信息化对财务控制环境的影响。控制环境是对企业财务内控系统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称,是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基础。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将发生财务管理结构扁平化,决策者和执行者沟通更直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层次明显减少,但责任更加明确,效率更加提高;另外,扁平式财务组织结构将使财务内部控制方式和管理观念发生改变。
2.信息化对财务风险评价的影响。在信息化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都发生了变化,伴随业务流程的改变,系统的开放性、信息的分散性、数据的共享性,极大的改变了以往封闭集中状态下的运行环境,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风险控制内容和方法。
3.信息化对财务控制活动的影响。控制活动是企业为了保证指令得到实施而制定并执行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是针对实现组织目标所涉及的风险而采取的必要防范或减少损失的措施。而信息技术的引用增强了财务控制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高效性,加强了财务内部控制的预防、检查与纠正的功能。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共同控制为主,控制程序也应当与计算机处理相适应。
4.信息化对信息与沟通的影响。在信息化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准确获取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财务信息,并在财务组织内部进行沟通,以使财务人员清楚地获取有关其控制责任的信息,履行其责任。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财务信息系统具有开放化、实时化、电子化的技术特点,在财务内部控制系统中展现出新的特点并发挥出新的作用。
5.信息化对财务监控的影响。财务内部控制的程序化使得财务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并增加了差错反复发生的可能性。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财务内部控制具有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更应注意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的时候,及时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
三、信息化环境中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
由于信息技术的更多应用,赋予了财务内部控制新的内涵,发展成为以系统安全保障与稽核牵制相结合的控制体系。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可分为系统控制与管理控制两大部分。
1.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是指与程序设计、运行维护、数据处理过程、网络维护与管理等相关的可靠性控制制度。在系统控制中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内部控制相结合,主要涉及到系统安全和系统运行两方面内容。
2.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组织规划、资源使用限制等原理,制定诸如业务流程、工作程序、岗位设置、职责分工、授权批准等一系列财务内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信息化要重新优化配置资源,企业内部控制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1)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培养企业整体的信息技术能力
企业为了适应控制环境的变化,就需要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培养企业整体的信息技术能力。
(2)建立和完善合理风险评估体系
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环境下,风险评估就是将流程控制、系统控制和管理控制形成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再结合企业的资源和运行情况及外部环境进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为企业内部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建立起相应的风险评估反馈机制。
(3)控制手段中应充分引入信息技术,增强财务内部控制
一个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预防性的、检查性的和纠正性的控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广泛地使用信息技术为支持决策和改善业务与信息过程提供了战略机会,也提供了预防、检查和纠正错误或舞弊的机会。
(4)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
随着计算机在财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管理部门对由计算机产生的各种数据、报表等财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些财务信息的产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预防和减少计算机犯罪的可能性。
(5)定期评估重新设计规则
新的技术带来了新的大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的风险,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必须经过经常评估和更新。控制程序和企业具体环境相关,当新的业务和信息流程提出后,控制目标应当保持不变,但为达到该目标的具体控制措施必须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不要让财务内部控制程序限制能使企业运行更加有效的技术的使用。
四、小结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财务内部控制框架的内部构成产生了新的变化,改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与管理理念,给提高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效率、增强财务内部控制效果,带来了新的机会,也产生了潜在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吴俊峰.财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价值实现的三点体会.财务与会计,2007,(6):56-57.
[2]蒋占华.内部控制与财务信息化关系研究.财会学习,2007,(9).
[3]夏金海.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财务信总质星.商场现代化,2005,(10):4-5.
一、财务柔性的内涵和获取方式
(一) 财务柔性的内涵
柔性,是指在环境变化下的一种选择性和适应性,是一种自我调节能力,能够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柔性理论最初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运用于生产和管理领域,并逐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财务柔性,与柔性理论相同,也是为了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是指企业通过持有闲置现金、储备剩余举债能力,在面对未来不利冲击和有利投资机会的时候,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及时地获取和调动财务资源,避免冲击或者抓住机遇,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能力。从内涵来看,财务柔性强调了预防和利用属性。基于此,企业柔性财务管理,也就是企业利用财务柔性进行财务管理的策略。
(二) 财务柔性的获取方式
1. 现金持有。企业持有现金主要是基于交易、预防和投机这三类动机。为了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需要而持有现金,这是交易动机;为了防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不可预料到的意外情况而持有现金,属于预防动机;为了确保企业在未来遇到有利投资机会时不至于因现金缺乏导致出现投资不足情况而持有现金,这是投机动机。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企业不仅能够利用所持有的现金满足其资金需求,还能够在发生有利投资机遇时,抓住投资机会提升企业竞争力,在发生不利状况时,降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为了预防与利用的动机而持有超额现金,能够为非预期的现金需求提供财务柔性安排。
2. 保留举债能力。由于成本和税的因素,过度持有现金会造成成本较高,因此,最好的财务政策是能够长期采用低杠杆目标来保持债务融资能力,也就是说,短暂的债务问题可能会为企业获得重要的财务柔性能力。企业当前的借款成本,是为了满足未来发行债务以避免无法借到所需款项而造成投资扭曲的机会成本。但是这种机会成本体现了各种负债筹资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若是企业过度使用当前的举债能力,那么很有可能会面临将来投资扭曲的风险。因此,企业若是希望能够在未来不确定性发生时较快利用举债能力筹集资金,当下就应当采取高负债柔性的财务政策。
3. 股利政策。企业往往能够通过股利支付政策影响财务柔性决策。若是企业目前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现在投资所需的现金量,则企业可能会选择将多余现金支付给股东或储备以备将来之需。但是,若企业面临高成本的外部融资或投资机会时,可能会选择低股利政策,将现金储存起来。
二、财务柔性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 缓冲作用
基于现金持有的预防动机,当企业处于内外部环境变化时,事先具备一定现金储备的企业能够更好的应对环境转变,促使企业顺利度过危机时期。因此,为使企业具备防范环境变化的财务柔性,企业必须储备一定的企业财务柔性资源,有利于企业缓冲不利冲击的影响。另外,具备财务柔性资源,不仅能够缓解资源约束,柔性资源突破短期瓶颈还会改变企业管理者的心理预期,有助于改善企业非效率的决策行为。这样看来,具备财务柔性较强的企业,不仅能够缓冲当下的财务危机,更能够为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 适应作用
财务柔性使得企业能够在环境发生变化时,通过调度所储备的柔性资源,适当调整企业的管理决策,如对企业财务杠杆结果的调整,对持有现金进行调整等,以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
(三) 创新作用
财务柔性的创新作用是指当企业处于内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系统通过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财务资源,引导企业适应外部环、改变内部条件来应对危机。当企业处于内外部环境变化时,能够将财务柔性资源重新加以配置,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整合,将整合后的财务资源应用于企业需要调整的各个方面,确保企业顺应环境变化,应对环境变化,提升企业价值,打下良好的战略基础。
(四) 提升作用
财务柔性是企业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企业为预防经济低迷、抓住有利机遇,会保持一定的财务柔性,而面临的融资约束又影响了企业的财务柔性,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会选择合理的财务政策优化自身的财务柔性,降低融资约束程度,提升企业的投资能力。因此,企业储备一定的财务柔性,能够增强其适应内外部环境的能力,抓住有利机遇,创造企业新的竞争能力,提升企业价值。
三、企业柔性财务管理的运用
(一) 柔性融资管理
融资管理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来说非常重要,是企业从内外部各方面获取资金的关键,企业之所以会进行融资活动,或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是为了偿还债务,或是为了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等,但无论企业出于什么样的融资目的,都必须仔细研究影响融资的各种因素,及时调整融资策略,以应对不同的融资环境。柔性融资管理,是指对筹资数量和时间上的管理,以及对资本结构上的管理。对筹资数量和时间上的管理,要求企业根据环境形式在合适的时间调整资本需要量,增加或减少企业的筹资数量。对资本结构的柔性管理,是要求企业的资本结构具有弹性,不仅要使企业原有的资本结构能够实现灵活转换,如企业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的转换,也要通过运用不同的融资方式,或是增加权益融资,或是增加债务融资等,调整企业现有资本结构,最终达到相对于企业来说的最优资本结构。
(二) 柔性投资管理
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应当留有余地和弹性,提出多种应对方案和措施等,实施动态投资管理。这些方案和措施,不仅是指企业在投资规模上具有柔性,也指企业在投资构成上具备柔性,或是增加某一投资,或是减少某一投资,注意相互搭配,确保企业在投资调整时能够灵活应对。
(三) 柔性营运资本管理
营运资本的管理就是对企业的流动资产进行管理,柔性营运资本管理就是对营运资本进行柔性管理:一是对流动资产规模的柔性管理: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规模越大,变现能力就会相应越强,获利能力却越弱,反之亦然;二是对流动资产内部结构的柔性管理:流动资产内部结构是指企业的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短期有价证券等的构成及其占比,企业应当根据各种因素及时、适当调整流动资产内部结构,避免结构失衡,确保各构成项目比例适度;三是对流动资产各项目的柔性管理:对流动资产各项目具有不同的柔性要求,例如为防止意外事件对现金收支的影响,需具备一定的现金储备、保险储备,或为防止存货需求增加,需具备一定的存货储备、保险储备等。
(四) 柔性收益分配管理
柔性收益分配管理,是指企业在确定收益分配政策和进行分配数额上,采取不固定原则,保留出一定的调节空间。例如,当企业实施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时,企业会留有较大的弹性空间。
一、发挥管理会计职能,全面引领管理转型
经济发展“新常态”之下,需要引领财务人员转变会计观念和职能,向真正的“管理会计”转变。以预算管理为抓手,全面落实公司战略规划;以成本管理为基础,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以资金管理为核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财税筹划为工具,合法拓展价值创造空间;培养和借力并重,提升财务人员整体能力,助推公司经营发展。作为当前对管理会计人才需求的变革,高端财务人员的定位要从局限于会计核算、筹集资金、对外报告等职能向企业战略规划、投资并购、运营管控、业绩管理、财务监督与内部控制等重大领域转变。在保证财会队伍基本素质的前提下,根据战略需要,进一步加强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利用公司国际化发展平台,把更多的具备国际化管理经验和英语水平的财务人员推向国际化经营工作中,通过实践工作加速培养。
二、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助推公司战略落地
株洲所作为一个十分典型的国有现代战略管控型大型企业集团,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卓有成效的践行了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果。为了加强战略管控,平衡资源配置,把握发展风险,公司在“十一五”初期开始导入全面预算管理工具。通过科学的体系设计、运转试点和全面推广,在编制方法、预算指标、滚动管理、预算信息化、预算制度、人才团队六个方面开展了体系建设,实现了“横向协同经营、薪酬、科技、投资、财务五大职能,纵向贯穿集团全级次单位,年度完成编制、分解、执行和考核封闭体系,全过程实现信息化操作、兼顾职能管理和项目管理矩阵要求的战略管控型大型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公司战略引领、运营监控、投资分析、科研投入、人力薪酬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管控和资源配置作用,具有较好的典型意义和借鉴价值。
首先,开创实施“业务驱动型预算管理”,促进业财有机融合。其次,创新实践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科学诠释全面预算的“全面原则”。再者,设计滚动预算管理机制,有效监控全面预算管理过程。最后,建立全面预算信息化系统,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全信息化操作。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设高效财务管理机制
1.在中车总部的统领下,以标准化和信息化为依托,株洲所克服体系复杂的困难,有序、规范的对外报出财务会计报告,历年获得无保留审计意见,为股东、债权人、国家管理机关等会计信息使用方提供准确、相关的会计信息。
2.以制度体系为载体,优化财务内控体系。以株洲所各单位执行良好的制度为标杆在全所推广,建设可输出、可移植制度体系。对涉及共性的、战略层面的制度逐步统一,包括预算管理办法、会计岗位职责、会计工作流程、内部交易价格、存货管理办法、应收账款管理办法、资产编码管理办法等;对涉及个性管理、操作层面的,不能统一的制度,建立控制标准和管理原则,如成本核算细则、预算管理细则等。
四、拓展融资平台,保障“十二五”资金供应
1.确保完成“十二五”资金保障任务。“ 十二五”期间,公司融资近280亿元,比规划目标260亿元多出20亿元,总量保证公司资金供应。理财获利明显,有意识的利用闲置资金开展理财工作,保守的估计,“十二五”期间,公司获得理财收益3亿元。“ 十二五”末,资产总额460亿元,负债272亿元,资产负债率59%处于行业优秀指标水平,资金结构保持稳定,财务风险总体可控。
2.以资金需求为驱动,以资金信息化为手段,完善以资金收付系统、资金调度系统和分析系统为中心的资金管理模式,优化资金结构,盘活沉淀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集团总部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坚持目标控制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坚持风险防范与动态控制相结合。通过资金集中率月度跟踪考核、资金计划管理等一系列手段,资金集中管理调剂效益凸显,内部资金池“十二五”累计实现收益2.5亿元。
3.依托现有的时代电气(香港)和时代新材(上海)两个融资平台,打造通畅、统一的融资平台,“十二五”期间获取增发融资额近50亿元,提高集团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降低集团外部金融市场交易成本,增加集团的收益和资本积累速度,产业发展协同效应显现,最终形成显著的竞争优势。
五、完善精细化成本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盈利能力
1.因地制宜管理制造成本。公司作为同心多元化企业,各产业产品工艺特点各不相同。“十二五”期间,需要根据经营特性、管理需求打造成本管理体系,管控能力提升较快。电气传动与自动化、轨道交通产业基于企业ERP平台,初步完成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实现柔性的报价体系和毛利分析机制,导入了“基于IPD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高分子复合材料应用、新能源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制造成本核算和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基础工作推进有序,核算基本规范,全员成本意识强,产品成本管控力度强。
2.不断深化可控费用管控。可控费用与收入配比,“十二五”初末对比,基于新产业比例扩大和通胀因素,公司产品附加值下降,可控费用管理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对冲了不利因素。重落实费管责任,“十二五”期间从“粗放管理”过度到 “责任归口”,逐步调动全员积极性,有序协同,齐抓共管。重建设制度化,完成了费用管理制度,费用管理逐步从“一支笔”管理过渡到“制度化”管理。大部分单位实现了费控信息化,做到费用报销流程、预算、标准控制的同步化、实时化和透明化。
六、加强财税政策筹划,开创财务盈利新模式
1.财税价值创造作用突出。公司作为事业单位转制企业,长期重视财税政策研究,一方面是通过项目取得财政拨款,支持产业发展,一方面是通过税法研究,获取税收优惠。“十二五”期间,共获得财政拨款27亿元,获得税收优惠21亿元,分别超过净利润的30%和20%。
2.“十二五”期间,建立了公司纳税政策研究小组,结合公司业务特点和国家税政现状,对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四技收入营业税优惠、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免交关税和增值税优惠、双软退税的优惠等政策开展了专题研究。以此为基础,各单位集思广益,共同研究政策,资源共享,共同筹划,打造一个株洲所集团层面松散互动、协同筹划的纳税管理平台。
七、财会人才量质同步增长,打造成为专业化财会团队
1.财务人才量质同步增长。株洲所财务队伍中拥有中车集团管理专家3人;会计领军人才3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2人;ACA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1人;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2人;中国注册会计师18人,高级职称人员38人,共计拥有各类高端人才63人。
2.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十二五”期间株洲所产业规模飞速增长,业务形态也不断变化,营业收入由“十一五”末的104亿元增长至“十二五”末的295亿元、增幅度达183.7%;从业人员由9,676人增长至17,673人、增长82.6%;财务人员共增加142人、增长59.7%。财务人员占营收比例由2010年的万分之2.3下降至万分之1.3,人员配置优化,管理效率提升。
3.高端人才储备实力大增。“十一五”末株洲所财务高端人才仅21人,五年间大幅提升,至2015年末达到63人,达到了总人数的16.6%、提高了7.8个百分点。在人才类型上扩充了国际化财务领域的高端人才储备,在高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实现了历史突破,有力的支撑了公司产业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4.专业管理复合人才倍增。在总部财务人才队伍建设长期发展规划的引领之下,株洲所高学历、高职称、国际化背景专业技能人才迅速扩充。2015年末硕士以上学历财务人员49人、占12.9%,较2010年末增加42人,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高级职称财务人员38人、占10%,较2010年末增加26人,占比提升5个百分点;精心锻造、培养了42名掌握和具备国际化财务综合能力的青年才俊。截止到2015年末,列入职业经理人通道财务人员24人,比2010年末的12人增长了一倍,并向总部、规划、审计等部门输送了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传统财务管理;柔性财务;比较;探讨
一、引言
企业在持续发展历程中逐渐提升了财务管理的重视度,和传统管理范式相比,其柔性管理的范式在很多各方面都具有优势。因此,企业在现阶段发展中管理者对传统和柔性管理的范式作出鲜明对比,让柔性管理的范式在现代化管理之中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所服务。在对二者管理范式对比中,其管理制度、方式、性质以及侧重点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故在对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改革时,务必要明确两种范式间的区别以及特点,同时对其进行优势互补和整合,旨意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改革具有的整体适用性。
二、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区别
(一)特点
传统管理的范式主要是注重企业实现低成本的运营及发展,也相应走向规范化。在重视层次结构的同时,各部门间有了相对清晰的界限,且以集权式为主落实管理,着重强调该管理制度具有绝对服从性,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去构建相对规范的秩序,由于对个人背景的重视,令管理者的素质、能力皆处于“不协调”的状态,因此更强调了其在专业素质上的发展;然而,柔性的管理范式主要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倡导企业对柔性化管理理念的运用。与此同时,将柔性管理的理论作为财务管理的基础,结合其具有多样性的市场发展战略,在企业中实现“一体化”管理模式。该管理范式的使用在方式上具有网络化特点,各部门间被抹掉了明晰的界定,进而创新了部门间协调式管理,突显出管理范式的灵活性特征。它可参照实况改革企业管理制度,令其管理模式顺应当前市场环境的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各企业在内部实施控制相关制度,也是为了帮助本企业提升防御资金风险的重要能力,最大化确保其财务信息具有较强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而彰显出财务信息在管理中的可靠性。在传统范式的管理下,把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风险控制工作交由国家部门进行监督与管理,企业内部主要负责分析财务资金的统计以及核算,由于管理者缺少对财务风险的意识,在乱用职权下产生了资金外流财务问题。但在柔性管理的范式下能够加强其财务内部的控制,企业部门与管理者之间实现了相制衡的管理职能构建,落实了人人监督的管理规划。
(三)财务信息系统
传统管理方式下的企业财务其范式主要是以手工记账为主,进而实现其财务信息的传送、分析以及存储等,其缺点就是具有较低的管理效率,经常出现篡改财务信息的问题,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管理中引进互联网先进技术,给柔性式财务管理在范式上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及推广空间,它能够巧借科技在各领域中发展的有力优势,价值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令诸多财务工作能在互联网环境下完成,对信息系统进行了加密。因此,仅在管理的控制钥匙下实现了对系统保护的目标,从基础上保障了财务信息的安全。同时,也要求其管理者具有较强领导能力以及熟练掌握操作互联网的技术。
(四)控制点防范机制
柔性的财务管理范式主要能将企业的运营成本、风险等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对这些控制点进行防范,还要依靠于防范机制的运行,把企业经济在市场中的变化有力融入在财务管理之中,令其摆脱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进而将现代化的管理在市场中充分展现出来。例如: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推广、交易,协助企业以较快速度参与到市场经济之中,从而吸取了更有优质、有力的资源,提升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性。
三、企业实施柔性财务管理实行的准备工作
第一,企业若要有效实施柔性管理,就需转变企业传统管理的观念,即运用市场的财务导向取替以生产为主的财务导向,从产品价格以及质量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将客源量的争取作为重要手段,在财务管理观念中更加倾向于对顾客关系的管理。与此同时,要求企业务必把传统管理之中“资金”的价值管理观念摒弃掉,进而转变成“以人为中心”管理的观念,也就是在企业管理中极力展现出以人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在各项管理活动中经常阐述其管理具有的实际效用。通过对企业员工加强有效性的管理,充分调动所有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进而为企业实施的财务管理创设优质的管理环境。
第二,企业应该重点把传统式纵向的管理组织转变成纵向的管理结构,以此全面加强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观测,企业在提升内部信息的整体效率同时,间接加强了各部门间的协作,从而企业实施柔性管理能够为其提供具有灵活性、高效性的员工协作。另外,当前企业需将传统控制型的管理转化为具有引导性的激励式管理,该管理完全扭转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再对各部门和员工实行具有强制性的财务管理,只有采用有激励性的管理政策,才能引导、鼓励企业所有员工在工作中不断自主的挖掘出自身潜能,令企业在管理上明确了其核心价值的有效性,推动了企业在管理基础之上获取了较优质的发展。
四、财务管理柔性的表现
其一,有利于促进企业更快构建财务文化。企业在现代化管理中,其管理的表面是基于资金进行管理,但其实质却是对人才实施管理。这由于管理者在行为上受主观思想控制,为此财务管理务必要落实柔性范式管理的发展规划,提升其以人为主引导管理的价值观念。一个企业的财务文化实施展现了管理文化,其方式也是构建在管理者主观意识基础上,进而形成一种具有管理性的艺术。只有以人为本构建企业财务的管理文化,且加强了对价值观念的多方式引导,才能在管理中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在发挥管理者创造力的同时,确保了其财务文化实现建设的重要性,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下提升了企业自身竞争指数。企业通过强化自身财务风险意识,从中培养了他们在财务信息中的管理才能。
其二,有利于企业财务部门构建具有完善的人才管理系统。人才管理系统是我国企业在经营中实现发展的关键。其财务管理在落实中包含企业项目资金以及人才等管理,因此只有对人才加强管理以及应用,才能在根本上令企业以较强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中得以生存。
五、结束语
通过分析企业财务在传统管理范式、柔性管理范式两者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自身特点、内部控制的制度、财务信息的系统以及控制点的防范机制等。随后探讨了企业要想在财务管理中实施柔性范式应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当前财务管理具有的柔性表现。在管理战略是实现了转变,运用激励式管理观念调动管理者以及员工在运营工作中的切实积极性,具有新颖性的柔性管理范式顺应了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生存的重要需求,促进企业构建具有安全性的财务信息。(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林倩.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比较[J].中国外资,2012,10(23):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