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1 09:22: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美丽的乡村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业农村面貌,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下面结合自己所包村实际,就美丽乡村建设谈几点体会:
***地处**镇北部,东邻*路,西靠*路,*路贯穿全村东西境域,区位优势明显。现有住户*户,居民*口人,村庄占地*亩,现有党员*名,村民代表*名,村两委“一肩挑”配套齐全。该村东西线主路4条,2.1万平方米,南北里巷占道9条,5.7万平方米,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立足本村实际,合理布局,全面规划,建设工程以污水管道、村街硬化、环境美化为重点,全力组织实施。
一、明确建设任务、完善工作机制
凡事先抓规划,先做布局,做到统筹统领,村党总支部成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工作组,一肩挑任组长,责成2名专职干部全力推动此项工作,按照村庄范围,首先把村庄内主干道和里巷进行区域划分,坚持挂图作战,制做村庄工程建设示意图,将重点工作标图立项,依据工程进展情况,对所属点位责任区的工程任务进行标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到有效指导,准确跟踪。
二、开展环境大清整活动,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根据本村范围大、主干路沿线长、人口多的实际状况,自今年3月起,雇用挖掘机、翻斗车等机械,对全村坑塘、街道、里巷环境全面进行综合整治。不留死角完成柴草木棒清理和生活垃圾运输,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施工。到目前已完成村街里巷硬化2.2万平米,植树300株,设置污水管道1100户。使村街环境得到改善。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参与;城乡统筹;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D6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7-0067-09
本次调查由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小组办公室委托开展;得到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430)的资助,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0ZD&018)的一项成果。调查问卷由袁方成副教授设计。本次问卷调查得到浙江省安吉县、永嘉县和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农村综合改革部门的大力支持。调查问卷在博士生周纯义指导下,采取Epidata软件,由华中师范大学2012级、2013级地方政府学硕士生录入。特此一并致谢!
一、调查的缘起及基本情况
早在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立足县情,提出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两年后,“美丽乡村”建设升级为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近年来,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成绩斐然,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如今,安徽、广东、江苏、贵州、广西等省区也在积极探索本地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但在许多地方,“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主导并自上而下推动的,它是否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期待和要求呢?对于基层干部、群众而言,他们又是如何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他们的所思所想是什么?
为了了解当前基层干部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看法和要求,课题组在2013年暑期跟随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小组办公室领导到浙江省安吉县、永嘉县和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等地调研时委托当地农村综合改革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79份,其中,安吉县样本数为167份(占44.18%),永嘉县样本数为45份(占11.90%),高淳区样本数为166份(占43.92%)。
表1是这次被访者的基本情况。被访对象涉及乡村干部、农民、农村事业单位职工等不同职业群体;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3.5岁,以中青年为主(21~50岁之间的占72.87%);家庭平均年收入79072.37元,人均年收入24926.04元,但收入结构总体趋向分散,人均年收入不足1万元和超过4万元的分别占14.16%和11.50%,因此本次调查的数据反映了基层干部、群众不同阶层的需求、态度和观点。
本报告主要以这次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在对基层干部群众态度、需求和“美丽乡村”建设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二、农村卫生环境
从调查来看,在一些“美丽乡村”建设的县区,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较好治理,但部分农民囿于既有的生活习惯,并没有按照要求处理生活垃圾,仍然存在随意弃置生活垃圾的现象。与之相比较,农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治理较差,而乡村工业污染情况尤其严重,成为当前农村卫生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一)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一定处理
这次问卷调查的三个县区较早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其农村卫生环境得到较好治理,被访者对本村的卫生环境状况评价较高,3/4的人表示满意。不过,也有21.66%的人评价一般,3.74%的人不满意。①
这些调查的村庄,绝大多数都对生活垃圾进行了处理。其中,不少村庄有专门的保洁人员进行垃圾清理。对被访者所在村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问卷中设置为多选题)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选择“设有垃圾处理池”一项的被访者有55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4.75%;选择“设有垃圾收集箱”一项的被访者有21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8.45%;选择“有专门的保洁人员进行清理”一项的被访者有249人,占被访者总数的66.76%;选择“其他”一项的被访者有2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6.43%;选择“没有对垃圾进行处理”一项的被访者有32人,占被访者总数的8.58%。
被访者家庭的生活垃圾也进行了一定的处理。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一些农民因为仍然延续着原有的生活习惯,并未对自家的生活垃圾进行任何处置。例如,10.16%的被访者是将自家的生活垃圾随手扔到路边、沟道里或门外空地上。①6.37%的被访者将自家生活污水泼到院子里,更有26.60%的被访者只是将它排到室外,未作任何处理。②
(二)农业生产性废弃物有待进一步治理
尽管这些地方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一定治理,但是农业生产性废弃物的处理仍然不尽如人意,需要进一步加大治理。譬如,使用过的农用薄膜,29.44%的人将它混同生活垃圾扔进垃圾箱,未作特别处理;还有8.51%的人将其直接丢弃在田地里,5.05%的人从田地取出后随意弃置。③
又例如,相当多的秸秆(稻秆)只做简单处理甚至未做任何处理。27.85%的人将秸秆烂在田里做肥料,15.65%的人在田里焚烧秸秆,5.84%的人随意弃置秸秆。④这些随意弃置的秸秆,不但影响农村卫生环境,而且极容易引致火灾,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而焚烧的秸秆,则直接污染空气,成为近年一些地方频遭雾霾的“元凶”。此外,还有5.85%的被访者承认,将自家饲养的禽畜粪便随意弃置。⑤
对于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11.44%的被访者认为,它使人畜饮用水受到了影响,但还能使用;高达13.56%的被访者认为,它使人畜饮用水变质,不能使用。⑥
从这次调查来看,农业生产形成的废弃物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三个“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县区尚且如此,我国其他农村地区的情况想必更加不容乐观。
(三)乡村工业污染应该加强治理
相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乡村工业污染的危害更大。而且,调查显示,乡村工业污染并未得到有效治理。在有乡村工业的村庄里,只有30.24%的被访者表示,本村的工业废弃物经过了严格处理;13.29%的被访者表示,这些乡村工业废弃物没有经过任何处理;37.12%的被访者表示,这些工业废弃物虽然经过了简单处理但仍有污染。此外,还有19.35%的被访者不清楚情况。
三、村庄文化生活
调查数据表明,被访者的日常文化娱乐活动包括看电视、看书或看报、玩电脑、玩手机、听广播或听音乐、跳舞等健身活动、看戏或看电影、打牌或下棋、打球等体育运动、KTV唱歌、参加祷告、礼拜等宗教仪式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被访者做的最多的是看电视(占59.32%),其次只有14.41%的人看书、看报,仅有5.51%的人去KTV,4.66%的人做祷告或礼拜,3.81%的人玩手机、玩电脑,2.97%的人跳舞等健身活动。说明人们日常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单一,而且,基本上是一种私性文娱活动①,当前农村公共文化生活尤其匮乏。
调查的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情况。从调查来看,只有38.61%的被访者表明本村经常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活动,26.94%的被访者反映本村很少开展公共文化活动,24.72%的被访者表示只在某些节日开展公共文化活动,9.72%的人说本村从未开展文化活动。
农村文化生活贫乏与当前农村的文化设施匮乏不无关系。从调查来看,59.60%的被访者反映本村有文化广场,另外将近一半的人反映本村有社区图书室、运动场、户外健身设施等(参见表2)。不过,人们去得最多的地方主要是文化广场(占比42.54%)(同时,文化广场和公园也是被访者最希望政府建设的②)。此外,仅有13.60%的人光顾运动场,9.65%的人去社区图书室(参见图2)。这表明,目前农村的文化设施不仅少,而且仅有的文化设施使用效率也非常低。它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局限于卫生环境的整治,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对于是否有必要保护本村的特色文化,高达83.65%的被访者认为有必要,只有6.27%的被访者认为没必要,还有10.08%的被访者认为无所谓。当然,人们之所以赞成保护本村特色文化,其目的是不同的。有不少人认为,保护本村特色文化,有利于乡村经营项目的开发,把保护特色文化视为乡村经营的一种手段;也有部分人认为,保存本村的特色文化,有利于人们加强对村庄共同体的认同,提升家园意识。
从调查来看,在安吉、永嘉和高淳这些“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区,当地政府对本地乡村历史遗迹遗存均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一半左右的被访者认为,当地政府对本地的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采取了保护措施,对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也进行了一定的保护和开发。还有部分地方建设了民俗文化公园。①在这些地方,它们被当地政府纳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统一规划、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四、美丽乡村建设
从调查来看,71.93%的被访者反映本村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另外,也有11.76%的被访者明确表示本村没有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还有16.31%的被访者不清楚情况。对于已经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人们大多给予了积极评价。73.17%的人表示满意(其中39.35%的人非常满意,33.82%的人比较满意),22.75%的人认为一般,仅4.08%的人不满意(其中,2.33%的人不太满意,1.75%的人很不满意)。
依据被访者的需求排序,在当前,他们希望“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应注重生态经济建设,其次依序是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建设、生态文化建设②。也就是说,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人们所注重的依然是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改善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他们的首位要求。
同时,被访者又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中最具示范意义的是“生态旅游”(占比36.89%)和“环境保护”(占比35.45%)。仅有11.53%的人认为是“特色产业”,16.14%的人认为是“居家环境”。这在某种程度上跟当地所选择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及其宣传有关。从我们的实地调查来看,许多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也主要是在生态旅游上做文章。很显然,“美丽乡村”建设并不局限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其根本目的不是为城里人提供休闲娱乐之地,而是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那么,结合本地实际,如何发展本村经济呢?60.86%的被访者选择扩大本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48.26%的人选择发展“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还有45%的人认为应该促进本村规模生产经营,建立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特色品牌。③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72.39%的被访者赞成对本村垃圾进行集中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68.36%的人赞成改厕并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60.32%的人赞同对本村企业、农家乐、农户污水、烟尘等排放物进行治理,55.11%的人同意建立健全环卫保洁制度,配备专门的环卫保洁人员,42.9%的人认为应该加强森林环境保护与加大绿化面积。(另有1.88%的人选择“其他”选项,在问卷中,改善本村生态环境的措施这一问题设置为多选)。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75.80%的被访者同意完善本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67.37%的人赞成整治本村水利设施、加固山体和改造危旧房,52.66%的人建议重新规划村内房屋布局、统一美化村庄建筑外观,51.99%的人同意引导本村人口集中居住、推进中心村建设,38.20%的人对规范村内宣传与广告牌设置持赞同意见(有5.57%的被访者选择“其他”一项)。
在保护本村文化方面,67.73%的被访者建议引导村民向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转变,62.67%的人赞同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培训活动,59.47%的人希望保留本村的历史遗存并建议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保护,59.07%的人同意对村民开展“民主法治村”、“平安乡镇”等活动,提高人们的民主法治观念,此外还有接近一半的人主张发展文体教育事业、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所占比例为48.53),有6.67%的受访者选择“其他”一项。
调查表明,75.07%的被访者认为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符合村民的利益,超过一半的人(所占比例为54.25%)认为建设的项目没有超出现有的村庄能力范围。另外,36.16%的人表示村民可以自愿决定建设项目,32.05%的人经过了村民商议,26.58%的人允许在可接受范围内分摊资金和劳动力,但仅有13.97%的人表示项目建成后经过村民商议进行管理。这说明,一些地方比较重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民主决策,却相对轻视对建成项目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进行管理。
从调查了解到,被访者认为推进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应加强财政支持、提高村民参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发动以及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加强后续日常管理。如被访者中有282人选择政府财政投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占被访者总数的75.00%;受访者中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保障依赖于村民参与程度、组织领导方式、宣传动员力度、社会资金参与、科学技术支持、后期日常管理以及绩效奖励与奖惩激励的各有214人、209人、177人、173人、154人、142人、66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56.91%、55.59%、47.07%、46.01%、40.96%、37.77%、17.55%。另有66人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保障一题选择“其他”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2.33%。
从调查来看,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上级政府补助(占79.48%)、村集体组织投入(占66.49%)、部门项目资金(占56.21%)。①因此,如何积极引导社会、企业加大投入,是“美丽乡村”建设亟待探索解决的一项课题。
60.78%的被访者赞同政府补助、部门帮扶、社会捐赠、企业赞助、乡村自筹和农民筹资筹劳相结合的筹资方式。不过,也有26.61%的人依赖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投入。对“以村民分摊为主”、“以社会捐赠和企业赞助为主”、“以村集体组织自筹为主”、“不需要村民出资出劳就行”以及“其他”方式持赞同意见的被访者人数相对来说较少,各有8人、11人、2人、23人、1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2.24%、3.08%、0.56%、6.44%、0.28%。
五、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新事物,从调查了解到,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不符合“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倡导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但是,不可否认目前仍然有相当一些农民因为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随意弃置生活垃圾和生产性废弃物现象随处可见。这在传统的小农社会里或许不会产生问题,因为在这样的社会里,农民的生活垃圾和生产废弃物基本上是生物性的,可以自然地溶解、分解,甚至成为农业生产的自然肥料,成为再生性资源。但是,在一个日益开放的工业化社会里,农民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塑料等化工产品以及大规模耕作,使得农业生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不可降解或者不能尽快分解还原,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尤其是在一些农房聚集的地方或新建的农村社区里,由于人口的高度集中,如果这些生活垃圾和生产性废弃物不能及时得到处理,环境卫生问题会更加严重。
2.乡村社会个体化阻碍“美丽乡村”建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乡村社会日渐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农民公共意识大大衰落。农民不但从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全能主义国家中相脱离,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从地方性共同体、家族、家庭乃至亲密关系中解脱出来,把日常性生产和生活关系转变为即时易关系。这些从旧有社会性关联中脱离出来的个体,他们行为关照的对象由传统村落社区、社会主义集体、家族乃至家庭转变为个体自身。他们对村落社区的认同越来越淡漠,跟集体几乎没有任何利益联系,“为自己而活”是其信条,除此以外别无价值信仰。人们主要关注自身利益,却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1]。
从这次问卷调查来看,这种个体化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民文化生活个体化。农民的文化生活不但单调,而且基本上是一种私性文娱活动,村庄的公共文化生活日益衰落。其实,农民文化生活个体化只是当前乡村社会个体化的一个侧面而已;二是乡村卫生环境治理呈现“差序格局”。一般地,农民比较重视自家的生活卫生,却不顾及自家门院之外的卫生环境。对于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乡村工业废弃物的治理依次变弱,呈现出“差序格局”。在一个日渐个体化的社会里,“公地悲剧”越发突出;三是农民难合作。如今,农民越来越难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村庄公共建设,即便像“美丽乡村”建设这样关涉农民利益的事情,许多农民也只是一味地仰赖政府的投入和外力支持。四是农民公共意识淡漠,对村庄公共事务、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日益冷漠。
3.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调查了解到,在许多地方,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的。譬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财政投入,建立部门协同、层级联动机制,将它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体系等传统行政动员方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没有积极地去探索如何激发乡村社会内部动力和活力,通过农民群众的有效参与,建立“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机制;没有积极地去探索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引导社会性力量的必要参与,形成多元参与、共同建设“美丽乡村”新格局。
尤其是,政府主导有余、农民参与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以致部分农民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养成“等靠要”思想。这就难免会出现“美丽乡村”建设“上热下冷”、“外热内冷”的现象,甚至出现“干部热情高,农民冷眼瞧,农民不满意,干部不落好”的情况,其主要症结就在于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4.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单一。在许多地方,“美丽乡村”建设目前仅仅局限于农村卫生环境治理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认识。而且,还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护”、“重经济、轻文化”、“重硬件、轻软件”、“重外观、轻内涵”以及“重基础建设、轻制度创新”等现象。“美丽乡村”建设不等于村庄整治,更不等于乡村旅游开发,也不简单是改善乡村公共服务,而是乡村社会“人”、“文”、“地”、“产”、“景”的综合性建设,是建设美好乡村的系统工程。卫生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产业发展固然重要,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同样重要;不仅要让乡村美观、让农民富裕,还要增强农民对乡村的认同感、归属感,把“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
“美丽乡村”建设还要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着力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上积极探索,真正融入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最终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5.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同质化严重。从调查来看,绝大部分受访者都赞同保护本村的特色文化,而且在安吉、永嘉和高淳这些“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区,当地政府对本地乡村历史遗迹遗存均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是,毫无讳言一些地方“美丽乡村”建设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问题。首先是由于认识的误导所致。对于什么是“美丽乡村”,有不少人片面地以城市人的眼光、思维去想象、设计所谓的“田园风光”,或者简单地以所谓的“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甚至以“消费主义”的“美学”去曲解乃至剪裁“美丽乡村”。以致一些人认为,所谓的“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把农村建成欧陆风情小镇。其实质,乃是将文化问题简化成美学问题,即“装饰和美化问题”,而不是从人们如何使用生活环境并与之发生关系的人类学角度去考虑[2]。之所以产生诸如此类的误解,最根本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尊重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尊重农村特色、尊重农耕文明。
六、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1.重建乡村公共生活,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一个真正的美丽乡村,应是农民所向往的幸福家园。然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以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农民从乡村社会旧有的社会关联中解脱出来,乡村公共生活日益衰落,人们的集体观念和公共意识随之消解,这些个体化的农民只注重个体的利益,而不再关心集体的或公共的利益,它势必影响乃至破坏“美丽乡村”建设。显然,这种个体化的乡村不是人们所期待、所向往的。因此,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注重乡村公共生活的重建,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重建乡村公共生活,除了要建设乡村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开展公共活动以外,还要建立公共参与机制,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乡村公共事务、公共建设中来。
2.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建构群众民主参与机制。村庄不仅是农民的居住地,也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家园,农民才是“美丽乡村”的主人。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单靠外力输入是不可能持久的,关键在于要激活“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发展活力,最根本的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在本地的农民提升幸福指数。评价“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标准是增进农民民生福祉,让农民真正享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经营,自始至终都要建立农民民主参与机制,从而保障政府规划建设的“美丽乡村”和农民心目中想要的“美丽乡村”相统一,而不是政府的一厢情愿,更不能沦为显现政绩的形象工程。通过一定的群众参与机制,切实让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真正拥有“美丽乡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真正共建与共享“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3]。
3.积极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鼓励吸引工商资本、银行信贷、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大,不能靠政府用重金打造“盆景”,不能靠财政资金大包大揽,否则不可持续,也无法复制推广。建立有效的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等多种方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部门投入整合、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项目(譬如乡村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实施,要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交由企业或市场去运作,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村庄内部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和运行,也须积极发挥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乡村社会组织,探索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社会民主治理机制,最终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4.尊重乡村特色,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无论是聚集发展型、旧村改造型还是景区园区带动型、古村保护型“美丽乡村”建设,都要注意尊重农民意愿、尊重乡村本地特色,切不可简单地用同质化的建设标准裁剪、改造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命力在于乡村特色的保存、彰显和弘扬。
5.不断提升内涵,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向前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在抓好村庄整治、乡村外形美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提升“内涵”美。“美丽乡村”建设要“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也要以硬件建设为引导,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金融体制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改革等软环境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凭借“美丽乡村”的内涵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力与生命力,供给“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6.坚持城乡统筹,把“美丽乡村”建设跟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与城镇化相脱节,也要城乡统筹,实现以乡村推动城镇建设、以城镇带动乡村发展的联动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既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抓手,又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统一纳入到“美丽中国”建设大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吴理财等.公共性的消解与重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237-240.
[2]Colin Mercer?穴1999?雪?熏Cultural policy?押research and the government imperative[M]in D.Boswell and J.Evans?穴eds?雪?熏Representing the Nation?押A Reader.London?押Routledge?熏398.
[3]吴理财、吴孔凡.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4,(1).
①此次问卷调查将被访者自家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设置为多选题。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被访者中选择“扔到路边、沟道里或家门外空地”一项的有3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0.16%;选择“扔到田地里”一项的有3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8.99%;选择“扔到垃圾池(桶),自己处理”一项的有6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7.99%;选择“卖给收废品”一项的有9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25.93%;选择“扔到垃圾池(桶),并有专人收集清运”一项的有271人,占被访者总数的71.88%;选择其他方式的有1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3.7%。
②此次问卷调查将被访者自家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设置为多选题。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被访者选择“泼到院子里”一项的有2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6.37%;选择“浇到田地里”一项的有19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05%;选择“通过排水沟排到屋外”一项的有100人,占被访者总数的26.60%;选择“下水道收集后排到村外”一项的有5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5.47%;选择“排入自家挖的污水下渗池”一项的有7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20.74%;选择“下水道收集后并统一净化”一项的有19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1.73%;选择“将污水集中,喂养家畜”一项的有21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59%;选择“其他方式”一项的有1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3.73%。
③将被访者家里使用过的废弃农用薄膜的处理方式设置为多选题。其中被访者中选择“直接丢在使用过的田地里”一项的有32人,占被访者综述的8.51%;选择“从田地里取出后随意弃置”一项的有19人,占被访者综述的5.05%;选择“交给薄膜收集站统一处理”一项的有62人,占被访者综述的16.49%;选择“混同生活垃圾扔进垃圾箱”一项的有111人,占被访者综述的29.44%;选择“卖给收废品的”一项的有79人,占被访者综述的20.95%;选择“其他方式”一项的有22人,占被访者综述的5.84%;选择“家里不用薄膜”一项的有141人,占被访者综述的37.50%;
④对被访者家里收割后的秸秆处理方式的调查(问卷中将其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除文中所示外,选择“交给秸秆收集站”、“发酵秸秆产生沼气”、“使用秸秆烧饭”、“其他处理方式”以及“家里没有秸秆”的各有30人、30人、61人、20人、153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7.96%、7.96%、16.18%、5.31%、40.69%。
⑤对被访者家里的禽畜饲养点(场)废弃物的处理方式的调查(问卷中将其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选择“加工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料”一项的被访者有51人,占受访者总数的13.56%,选择“建立禽畜粪便收集站”一项的被访者有34人,占受访者总数的9.04%,选择“发酵禽畜粪便制造沼气”一项的被访者有38人,占受访者总数的10.11%,选择“将禽畜粪便堆积作农田肥料”一项的被访者有101人,占受访者总数的26.86%,选择“随意弃置禽畜粪便”一项的被访者有22人,占受访者总数的5.85%,选择“其他处理方式”一项的被访者有28人,占受访者总数的7.45%,选择“家里没有禽畜饲养点(场)”一项的被访者有179人,占受访者总数的47.61%。
⑥针对被访者家里因使用农药造成的影响的调查(问卷中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除文中所示外,选择“使用规范、保护得当,对人畜没有危害”、“使用的是无害农药”、“没有使用农药”选项的各有113人、89人、157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30.05%、23.67%、41.76%。
①为了便于描述当前农村文化活动,笔者将它划分为“公共文化活动”和“私性文化活动”两种类型。前者一般是指超出家庭以上的单位(如村庄、社区、政府或民间组织)组织的具有公共性的文化活动,如庙会、歌舞会、民俗表演等活动;后者主要是以个人或家庭私性活动场域为单位而进行的文化活动,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文化需求,不能给其他更多人提供文化享受的文化活动,如看电视、上网等。请参阅吴理财、夏国锋:《农民的文化生活:兴衰与重建――以安徽省为例》,2007年第2期《中国农村观察》。
②59.2%的被访者最希望政府在本村建设文化广场或公园。
①针对受访者所在乡村历史遗迹遗存的保护情况的调查(问卷中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有194人选择“保存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例如祠堂、牌坊、古桥、古塔、革命旧址等)”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52.72%;有218人选择“保存古树名木”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59.24%;有148人选择“保存当地民俗文化(如节日习俗、婚丧嫁娶礼仪、宗教等)”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40.22%;有73人选择“建设民俗文化公园”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19.84%;有28人选择“其他”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7.61%;有28人选择“没有采取措施”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7.61%;有19人选择“不清楚”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5.18%。
②问卷要求被访者对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几项“美丽乡村”建设内容进行排序。为此,将排序第一、二、三名分别赋值3、2和1,经过计算,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的排序分值分别是2.52、1.86、1.24和0.37。
如何对待自己。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提升自己。要真正理解文化,就得理解人的双重性。二是有自豪感。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一个村落的居民养成自尊、自立、自强的品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如何对待别人。孔子在说尧帝的时候,用了“其仁如天”这句话,把尧的思想总结为“仁”这一个字。可见以仁待人,一直是我们中国人信奉的处世哲学。具体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有两个层面:一是如何跟别人友善相处、合作共事,以及如何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二是如何对外来文化,包括外地文化、城市文化、西方文化。
如何对待生态。这里说的生态,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譬如在保护自然生态方面,尧治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在其他很多地方是写在了路边的广告牌上,在尧治河,则写在了大地上,写在了每一个尧治河人的心上。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 少数民族村落 发展困境 文化传承
自2008年国家出台了《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国家农业部下发了《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我国各省市乡镇开始了“美丽乡村”建设,在不同类型地区试点建设1000个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乡村”。党的十以来,更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工作期间,都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主要有苗族、土家族、侗族、回族、瑶族等。不同的民族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受地理人文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聚落空间和建筑风格。作为居住生活的场所,少数民族村落属于物质文化遗产,但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载体,它又承载了太多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少数民族村落的本质属性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双重属性。在少数民族村落中,村落建筑作为物质文化的本体,同时也兼具多样的非物质文化,两类遗产相互融合、相互依存。谈及发展与保护,必须从整体着手,不能单一而论。
2、少数民族村落应具有强大生命力。少数民族村落的建筑不同于古建,不是“保护文物”,而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地,是不断更新、不断发展、不断改变着的,是活态的、立体的。它的改善直接关系到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3、精神遗产的内涵。少数民族村落的精神遗产,不仅包含各种“非遗”,还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俚语方言、传统技艺、等等,这些精神文化内涵依存于少数民族村落,并且使村落变得更加鲜活。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过于强调少数民族村落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进行了统一性的保护与开发的工作,却忽略了其作为空间发展体的具体问题,比如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聚落构成和建筑风格的地域性、生产模式的更新等。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针对当下的问题,力求在生产、生活、生态三者之间完成系统的建设工程。然而,少数民族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着特殊性,既要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生活方式的延续,也要重视少数民族村落的保护与规划建设。本文从文化传承和生活延续的双重角度,解析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村落的发展困境,为寻求其活态传承的具体路径提供依据。
二、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村落的发展困境
1、边缘性。少数民族村落的边缘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空间上的边缘性。湘西地区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怀化市、张家界市和邵阳市西部部分区县以及永州市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湘西地区是中国七大古村落聚集地之一,大型的古村落群,保存完好,形态丰富,密集度高。但此区域地处偏僻闭塞的山区或半山区,人口密度低下,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同时受制于地理位置与现代交通不足的阻隔,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难以有效参与区域分工,也很难接受经济发达区域的辐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村落在全省经济发展结构中属于弱势和边缘化地位,民族地区村落生产自给自足,并且受到历史、民族文化、民俗习惯等的影响,农村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和公共产品供给十分滞后,严重依赖于国家及地方财政政策性扶持。近年来虽然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被拉近,但在快速建设过程中,同时产生了大量“城市移民”,使得村落文化渐渐被城市文化模糊。
2、生活方式与生产模式更新动力不足。少数民族村落具有明确的农耕性特点,村民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围绕耕种特点和季节特性,组织劳作,劳作过程机械使用率较低,因此农耕劳作与村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同时使村民被固定在他们生活的土地上。自给自足式农耕经济产品单一、市场参与度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在其更新模式上,以自发性改进为主,得不到太多现代农业科技的支撑,进步缓慢,村民收入水平低。由于村民长期生活在民族传统村落中,经济发展思路狭隘,新产品的开发缺乏特色和市场适应性。另外,湘西地区属于复杂的山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土地贫瘠、农业气象与地质灾害较多,自然生产潜力较小,这就大大限制了现代农业在此区域的推广,必须因地制宜找到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发展特色农业、民族旅游业、休闲旅游业等,克服自然环境条件所带来的局限性。
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了巨大进步和提高,被不断更新的生活方式也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便利,然而在少数民族村落中,传统建筑与现代生活的矛盾性,使得这些更新和变化被阻碍。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财力和人力,通过先进的设计手段和科技手段,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同时满足村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
从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来看,生产生活的不断更新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有效的经济投入和农业科技的应用,然而从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村落的发展来看,这三种推力都相对缺乏,更新动力不足。
3、空心化问题显著。首先是人口空心化。在经济发展滞后、生活方式更新迟缓、生产模式单一老旧的背景下,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在村落中的常住人口少,传统家庭成为空巢,剩下老人跟孩子,而且部分村民在城市闯荡取得成功后,带着全家迁往城市。再者,当前少数民族村落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导致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人口素质成长机制的缺失也成为人口空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口空心化问题影响村落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人口的流失意味着没有人保护村落、没有人传承文化。
其次是村落空心化。这是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对于村落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的一种破坏。改造、新建、开发会不同程度地改变村落的空间形态,直接破坏村落空间的原始形态,另外,村民从村落转移到城市,老房子]有人居住,村落也失去了原有的生气和人气。这些老建筑失于修缮,无人管理,渐渐遭到废弃,纵使有着多么珍贵的历史价值,也失去了传承村落的内涵。
4、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少数民族村落发展的核心就是文化的传承,只有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把握住村落的生命力。文化的传承长久以来依靠地域环境、民族民俗、生产活动、社会交往等内在原因而不断演进。在现代科技文明和经济建设的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的弱势地位越发明显,虽然近些年国家和政府加大力度保护传统文化,但我们仍旧面临着严重的文化传承断层的危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论十大关系》中有句话: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但在以汉文化为主导的格局下,少数民族文化不断被同化,日常生活中的民族文字、语言、服饰等往往被汉字、汉语言、大众服饰所替代。由于汉文化区域在经济上相对发达,在多民族交流融合的过程中,汉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导致民族特色日渐减退。
第二,现代科技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改变人们的生活,在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中,少数民族村落或多或少进行吸纳和借鉴。民族文化符号、民族民俗、民族技艺等在真实的生产生活中文化内涵不断弱化,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被大大削弱。
第三,传承人的严重缺失。人是文化传承的主体,在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面前,年轻人更青睐舒适、前卫、高效、富裕的城市生活,对民族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更不愿沉下心去传承。
一、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围绕“12925”主要目标,以“六改六建”为主要内容,制定了“四新”推广方案,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以七家镇茅荆坝乡和新杖子乡两个典型片区为例,七家镇茅荆坝乡作为承德市隆华县热河皇家温泉美丽乡村片区,结合该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单式、复式产业链的深度开发,使其成为承德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承德市新杖子通过“一村一策”的实施,有效依托果品产业、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交通区位、特色文化等独特优势,打造出以“京郊花果山、祈福养生地”为主题特色项目,确定了“一心一带四板块”的布局,打造出4A级“京郊花果小镇”。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两个典型片区的深入分析可见一斑,但是,美丽乡村建设一直在路上,面对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升级、资源开发、政策保障等问题成为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新的研究课题。
二、a业支撑瓶颈分析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有赖于产业的转型升级
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有赖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承德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解决建设资金投入问题,不能仅靠政府补贴和企业反哺,必须构建乡村财源基础,而财源基础的根本在产业;另一方面,承德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农民更好分享改革开放成果,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更好地为美丽乡村建设争取民意支持,农民的支持是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持久深入的内在动力。
(二)美丽乡村建设缺少产业联动
产业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规划设计、建设实施与提升阶段均应高度重视其核心地位和作用。例如,在规划阶段应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建设实施中应该注重特色产业的培养 ,在产业提升阶段更要注重一二三产业联动,充分发挥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促进承德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府对乡村产业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有待加强
目前,承德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还相对滞后,政府大力的政策支持和大量的资金投入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但是,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层面,专项资金的投入还远远不能解决目前乡村产业建设的问题,承德市能争取到并加以整合、捆绑的项目和资金也不是很多。面对财政紧张、配套困难、资金不足成为制约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中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产业支撑对策及建议
(一)产业转型升级
首先,以优化结构为主,挖潜提升种植业。切实打破地域界限和乡村限制,建立“一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其次,明确各产业发展方向,坚持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路子,以标准化生产推动品牌建设,并加大对品牌产品的宣传力度。再次,以创新机制为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二)一二三产业联动
坚持以农为本的发展战略,跨二进三,实现“三农”跨越式发展。围绕承德市生态牧场、有机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绿色林果、淡水养殖等各个特色产区进行深入开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真正做到了农业“接二连三”,一二三产联动。同时,深入挖掘各县区地域文化,立足于文化消费的民族性、生态性和专业性,并通过不断挖掘与传承,打造体现承德文化特色的书画村、满族文化村、生态屋、野生博物馆等各具魅力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现象。
(三)强化政府对乡村产业建设的支持与引导
政府对乡村产业建设的支持与引导对全市产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要对全市产业发展格局进行整体的部署与安排,并能够因地制宜地做好产业规划与指导。其次,政府应该尽快出台乡村产业培育与发展专项计划,成立乡村产业培育专项基金,制定相应的推进措施和税收信贷政策,引导资源更多流向乡村。最后,政府应加大对各区域产业培育与发展方面的考核力度,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及奖惩措施,努力调动基层领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产业支撑作用
旅游业作为承德市的支柱产业,在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中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一方面,要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使其发挥其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优势,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消费是一个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活动,这些在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满足各种消费人群的需求,使其发挥“一业兴”带动“百业兴”的作用。
(五)准确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
记得有一位知名专家宣称中国是一个国家四个世界,我国的北京、上海等都是现代化的大都市,高楼大厦林立,但是我国同时还存在很多农村,其水平跟非洲差不多,有时甚至比非洲还要落后。我国目前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区别并不在大城市,如果拿北京与巴黎相比,北京人就很自豪,因为他们认为巴黎太小了,只相当于北京的朝阳区那么大,北京比巴黎更繁华;去过新加坡的北京人也特自豪,因为他们发现这个国家还没有北京的海淀区大。单纯从大都市来看,中国的现代化程度跟发达国家相比差别并不大。但是我国的农村,如果你到欧洲去、到日本和韩国去、到美国去,会发现这些发达国家的农村与城市差别很小,甚至比城市美丽多了。许多发达国家的乡村是一个能有乡愁的地方,是让大家流连忘返的地方,是礼拜六、礼拜天驾车去了就不想回的地方。但是我国的乡村如果你去了会产生去了再也不想去的想法。以北京郊区为例,记得我曾去过北京海淀区后山凤凰岭的农村,离中关村也就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你就会感觉乡村没法去。为什么?因为当你一进入农村的凤凰岭,手机信号就不正常了,一直时断时续的。道路也差很多,进入乡村的路一般都高低不平,基础设施很不健全。发达国家的乡村刚好反过来,不少是美丽如画。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我国时并不是一直都在大都市,而是选择到乡村去会见,这样做是对最尊贵的客人之礼仪;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会见最亲密的外国总统时,也一般会选择到他的克劳夫农场去。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很看重乡村,把乡村变得特别美丽,而我国农村居民大都逃离乡村的主要原因。
制约我国乡村不美丽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我认为有十大障碍,其中宏观政策层面的障碍有六条,村庄层面的微观障碍有四条。我也确信在未来的20年里,中国乡村建设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如果我国下一步发展重点转向乡村,把原来被遗忘的角落慢慢建设起来,20年之后我国乡村一定会是另外一个景象。当我国的农村建设得比城市还要美的时候,中国可能会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了。
阻碍中国乡村不美丽的十大障碍是什么?首先是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障碍,这个障碍直接决定了资源的投放。宏观层面的障碍有六条,具体包括:
中国乡村不美丽的宏观政策障碍
1.村庄房产不准在村庄外交易,这等于把乡村发展建设的咽喉给扼住了。
我国农村的三块地已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很遗憾的是,我国农村村庄的房屋还是规定只能够允许在村庄内交易。其实村庄内每一家都有房子,谁还肯买别人的房子?这样的一个规定基本上堵死了农村房屋的价值提升,使乡村房屋变成了沉睡的资产。其实我国整个农村的村庄所占有的建设用地,跟所有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与面积差不多。我国的城市建设用地上的房屋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效应,而农村居民虽然拥有同样大小的土地,但基本是还属无产阶级。因为农村的房屋基本上是不可交易的,没交易基本上就难产生任何经济价值。
记得20多年前,当时我准备毕业留校当老师时,不少人告诉我,你很有可能面临20年内一直没有独立房子只能住筒子楼的困境,因为不少已工作十几年的老师还是住在筒子楼。没想到毕业两年之后学校就分给我一套房子。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是我赶上了好时候,当时国家在推进城市的房改,允许城市居民可以进行房屋交易。而此之前居住的房屋都是单位分配的,无法从外部购买,也不准买卖,这样导致外来资本无法进入城市房地产市场,只能等着分房子。那时候的城市房改其实就是把原来垄断的不可交易房地产打破,允许各种社会资本进入到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允许城市房屋进行交易,城市居民就可以买房子了。有了房子的城市居民现在都变成了有产阶级,北京四环内的家庭如果有十几套房子,就可能变成亿万富翁了。如果规定城市的房产不可买卖交易,城市居民的资产估计要大大的缩水了。城市居民之所以能成为财富阶层,基本上得益于城市房子不再是单位的垄断,是可以进行买卖交易的。但很遗憾的是,我国农村的土地是所谓的集体所有,相关规定农村的房屋只能在集体组织内部进行交易。这个规定把很多大量城市居民退休了想到农村买房养老的后路给斩断了,也导致农村村庄房屋建设没有外来资本投资,农村人的房子没法进行交易、没法进行买卖。举一个简单的反例,北京的中轴线一直往北的小汤山附近,有个村庄叫郑各庄,这个庄村书记二十多年前胆大包天,把村庄一部分土地拿来建了房子交易,现在这个村庄就变成北京市最美丽的村庄了。这样一个脱离原来脏乱差,把村庄改造成现代化的都市村庄,美丽如画,却被界定为非法。为什么是非法的呢?因为相关的规定说农村人在自家村庄土地上建的房子就是小产权房,不能进行交易,不给产权证。
因为我国有一个这样的政策,农村的土地如果想建设房子,必须被征用,然后交给城里的开发商,跟农民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这样的制度不改,基本上把社会资本投往农村房屋建设这条路给堵死了。这是我国目前乡村不美丽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最基本的问题与障碍。这个障碍是目前美丽乡村的最大障碍,等于把所有城市居民、外来人口想到农村投入的路给堵死了。目前这个路开了个小口子,也有的地方偷偷在做,做的地方农村不少变得美丽了。最近一两年我到了很多地方,乡村建的美丽的地方基本上都在打球,都在偷偷搞。如果不允许城市居民到农村买房,把这个路给堵死了,农村想变美丽就比较难了。不过还好中央最近已经开了一个小口子,正在对农村的宅基地进行试点改革。也许以后农村建设用地可以像城市建设用地一样,同权同利同价进行交易。如果某一天农村建设用地真正向城市建设用地一样入市的话,拿出一块进行建设,我国乡村一定会有很大的变化。
2.农村人建房子99%的村庄目前还无法贷款。
农村房屋建设、村庄建设不能利用国家银行的抵押贷款,这是农村房屋质量很差、乡村不美丽的核心原因之二。城市的居民买房基本上靠贷款,贷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三十年每年还一点,房子建得很漂亮,农村人要建房子建村庄大部分农民没有办法贷款。我国大部分农村基本上是两口子结婚生个儿子,用十几年时间攒钱建个房子。房子质量是什么样子?我国城市房子是70年产权,一般50年房屋质量可能就不行了。你知道农村房屋多少年淘汰一次吗?十年。十年农村的房子就重新建,你可以想象一下我国农村房子的质量状况。农村房子质量不好的原因是建房子还主要靠农民自己攒钱,无法依靠外来贷款资金。最近去云南红河州调研,发现当地在推广农村建房抵押贷款活动,经过三年的建设,有相当一批村庄旧貌换新颜,房屋质量得到根本的改善。这也是近些年为什么全国很多年轻人往云南跑,往大理、丽江、红河州跑的主要原因,农村再不是过去的破破烂烂了,取而代之的是山清水秀风光好,再加上民族风情,乡村变得别有风味。云南红河州对乡村改造有个很棒的理念,那就是要对农村发展进行一系列的政策改革,包括让农民村庄建设的时候可以进行抵押贷款。我也希望这样一个好政策能够更快一些在全国推广开来,因为现在99%的农村建房还享受不到这个政策。
3.对美丽乡村建设投入的资金太少。
国家近年来对农业投入迅速增加,但是对乡村建设的投入,按照农研会的余展老师提供的数据还不到1%,国家投入太低,地方政府也投入很少,是乡村不美丽的原因之三。
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整个农业的投入不少,但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农村的投入基本上还是集中在农业上,比如大江大河的改造、各种高产、稳产田的改造、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甚至不到1%,真正用在美丽乡村上的投入太少了。韩国当年的新村运动就是对村庄建设直接投入巨额资金,使韩国农村大变样。每个村庄可以得到一笔钱,由村庄决定进行本村的村庄建设,村庄可以根据其特点,把本村改造建设好。
我曾去过北京密云与河北相邻的一个村,近几年国家与北京市的各级投入近五千万,大量的资金投入后村庄大变样,这个村庄建得相当漂亮。最近去福建三明调研,看到不少村庄有很大的改变。询问当地有经验的官员,他们认为一个村庄如果投入千万左右,这个村庄就会有质的改变,村庄就会变得特别的漂亮。我们国家有不到70万的村庄,如果每一个村庄每年都投入上百万,经过十年的建设,我国的农村一定会彻底大变样。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德国,德国在二战后农村也像我国目前的农村一样,破破烂烂的,乡村居民都往城市跑。德国政府经过几十年的投入建设,现在德国农村已经大变,用如诗如画来形容不为过。村庄改造不能仅靠农民自己投,国家也要投相当一部分钱。这样大的投入才能真正改变村庄,让村庄变得很美丽。所以如果想让我国的农村变得美丽,如果纯粹等农民自己去投入,除了个别的超级村庄外,大量的村庄是不可能的。未来应该改变三农的投入方向,从过去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农业,到慢慢转向村庄建设。如果三农投入农村建设占一大半甚至80%,我觉得美丽乡村就大有希望了。
4.我国有管农业的部、管工业的部,但是却没有管乡村建设的部。
美丽乡村建设缺乏一个主管部门,我国的农业部基本上管农业生产,原来的乡镇企业局改为了农产品加工局,虽然有一个部门在管乡村休闲旅游观光农业,还和农业连在一起了,旅游观光农业和村庄建设是有很大联系的,但毕竟还不是村庄建设。建设部虽然叫城乡建设部,但其主要的精力还是在管城市建设,农村村庄建设不是其主要业务;农村的土地建设又归国土资源部管。所以从主管分工来讲,虽说我国的乡村建设很重要,管理部门虽然也很多,但这几个部门还没有一个部门负责总管,真正的乡村建设其实是没人管的。整个乡村的规划、建设、发展这一系列的工作基本上是分散到各个职能部门去的,农业部门主管农业生产,旅游部门管吃、玩,国土部门管土地整治,这样没有一个总管,整个村庄建投难免就被遗忘了。我国乡村建设缺乏统一协调,导致很多村庄建设庸俗化,不少农村都是破破烂烂的建筑,一点美感都没有。本来我们想象的乡村自然风光建设,乃至各种各样的生态环保,都没有。联合国每年都在评选最美丽乡村、最美丽城镇,入选的村庄大都是真正结合乡村的东西做的如诗如画的。我也希望有人可以提供这样的平台,经过十年的努力评选一批、宣传一批,早日让那些美丽乡村让国人知道。
5.乡村仅仅看成农民住的地方,实际上乡村应该跟城市连起来,是城市居民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地方。
实际上农村不仅仅是农村居民居住的地方,还有一个很大的功能就是城市居民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地方。现代社会对人的压力很大,有一部分人脑子出问题,工业化后变得抑郁了,如何办?据说这个比例在城市居民要达到10%的比例。过去这些人是要被送到精神病院去了,效果如何呢?可能进去前是五段,出来后就变成十段了。去意大利调研发现意大利罗马郊区有很多养猪场、养鸡场,他们把精神有问题的人送到农村的养猪场、养鸡场,待半年一年后就自己好了。所以城里人整日在水泥房子里待太久了会很压抑,本来工作压力就很大,污浊的空气,难畅通的交通,各种各样不洁净的食物,不少城里人很希望在生活的空闲时间到乡村看一看,但是很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是没法看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农村建设和旅游观光度假休闲没有结合起来。如果把这个功能也作为农村发展很重要的职能,让城市居民来参与建设,乡村一定会有很大的不一样。
6.未来应该成为城市相当一部分居民养老产业的聚集地。
城市现在已经变成了老龄社会,目前在城市想住养老院北京好的要排50年队,如果农村能够大量开发,让城里60岁老人退休后到农村养老,在农村再活25年,把乡村的一部分变得城里老人养老的地方,效果一定不一样。最近到德国的小镇,看到居民的房子花园都很大。随便走进一个大花园,进去后遇到一位老人在搞花,对我们特别热情。他原来在德国的中心城市工作,退休之后就在农村买了一个房子,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他的花园房子建得非常的漂亮。但是一旦过了80多岁以后,他就会把房子卖掉,重新回到城市去。因为人老了之后养老院医疗设备还是城市好,所以最终见上帝的时候还是在城市。但有20年时间在农村小镇生活。这些人在城市积累了很多资金,在农村待了20年会对村庄投入很多钱进行改造。德国农村改造建设得那么美,跟这一拨人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国老龄化社会来临,如果能够把乡村这个职能给考虑进去,农村可以成为城里老人退休后养老的地方,一定可以吸引一笔相当大的奖金,农村人员的结构也因此得以改变。
中国乡村不美丽的微观障碍
以上是制约我国乡村美丽的六大宏观障碍。从微观上看有四大原因:
1.我国村庄太多了,接近67万个村庄,规模太小,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从微观上看村庄自身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我国的村庄67万个行政村,数量还是太多,尤其是南方的自然村,规模太小,也太分散,不太容易进行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果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不但能够聚集人气,也更容易进行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江苏等地近年来一直进行的村庄合并,有一定的道理。通过把分散的小村庄进行合并,比较容易形成农村小镇,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建设。
2.村庄建设缺乏组织性。
目前我国的农民按有些专家的意见,是呈现原子化的状态,也就是说村庄农民间呈现一家一户的状态,基本上像是一盘散沙,很难进行合作。这也可能是多年的联产承包所无法避免的后遗症。再加上大部分的村庄没有集体资产,村庄内的基础设施很难得到建设改善。村民的分散也难形成合力,这样难以有效地形成集体行动,导致村民们各自为政,村庄的统一规划建设无法进行。
3.我国村庄缺人,缺能人。
现在我国大部分的村庄基本上呈现空心村的状态,农村年轻有活力的都外出打工了,只留下“386199部队”。我国农民2亿多人在城市打工,在城里住老鼠窝,而在家里的房子却让老鼠住。村庄建设需要人才,更缺能人。如何解决目前这种困局,国务院已印发农民工回乡创业文件。如果我国城里的各种各样的精英每年有几十万到乡村去,差别就会很大了。
4.村庄建设缺乏标准,什么样的村庄都有,但是这些村庄基本上都是很随意的村庄,缺乏一种分工。
现在农村的房屋建设标准也太乱,导致村庄缺乏美感。近期对云南红河州的美丽乡村建设调研,发现他们根据本地的条件,提出的标准很有意思,那就是:白天看绿化,白天村庄一看绿莹莹的;晚上看亮化,如果到村庄去晚上黑洞洞的你就不愿意待,晚上看到灯火通明才好;刮风下雨看净化,我们知道为什么到农村去有时候一刮风下雨就露馅儿了,村庄生活的地方跟生产地方一定要分开,所以刮风下雨看净化,干干净净的。街头巷尾看美化,最后一个是举手投足看文化。一个乡村真正想吸引别人来得有内涵,很多村庄有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要把历史发掘出来,这些都缺乏,就难以吸引别人来观光。
他一度担心失传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儿调”,现在正逐步发扬光大,每晚在村中心广场上排练的就有近百人。
作为传承人,他打心底里高兴。
“儿调”因山歌唱词中有“儿”而得名,包括生活歌、山歌、情歌、对歌、号子等类别和难以计数的曲目,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它仅存于石柱县境内,并和当地民歌相互融合,形成了“土家儿调”。
过去,由于唱它的人少,市场化难度大,几近失传。
转机缘于政府的适时介入。从2013年起,石柱县每年投入资金用于“儿调”的发展与传承,并在部分小学建立了传承基地进行课堂推广,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
“儿调”是重庆广大乡村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
当下的重庆新农村,随着群众文化“村村有组织、户户能参与、天天有演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常年不断线”的目标确立,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新景致、农民生活的新内容和表达欢愉之情的新方式。
那么,在这些新的景致、内容和方式背后,重庆的乡村文化繁荣又有着怎样的“源动力”?
新观念――农民的自信舞出来
深秋夜凉。
重读年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这些字眼,温暖着在主城一家文化单位工作的李静雯的心。
李静雯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老家,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天山堡。这片宁静乡土在历经环境整治、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精准扶贫等蜕变后,焕发出别样生机。
乡村的夜,不复记忆中的寂静。
每当夜幕降临,天山堡村中心的小广场上,就会亮起明亮的灯光。待音乐响起,早已梳妆打扮好的农妇和土家汉子便在小广场上汇聚起来,随着节拍翩然起舞。
他们的脸上,带着从未有过的从容和自信。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清代《溪洲竹枝词》里的场景,莫不如此。
“几年前,村民健身就用传承下来的摆手舞代替坝坝舞了,现在参加的人越来越多。”李静雯说。
前段时间,李静雯回了一趟老家。她发现,随着村民生活条件的好转,他们的文化娱乐形式有了很大改变,“看电视、打麻将的少了,健身、跳舞的多了,特别是对文化的传承更加重视了”。
2015年6月,酉阳县土家摆手舞大赛举行。大赛现场,绚丽的服饰、动人心魄的音乐、生动的舞姿,无不展现着酉阳美丽乡村中村民幸福生活的情景。
“同样是舞蹈,但它和坝坝舞不一样。”在李静雯看来,二者虽然都可以看作全民健身的一种形式,都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但摆手舞的繁荣则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乡村文化的繁荣和村民的精神面貌,以及社会各界对巴渝文化的传承。
“舞蹈是一种展现美的形式,只有充满自信,才能用肢体表达美。”透过酉阳摆手舞,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公共文化服务处处长文科看到了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以及背后所显现出来的乡村文化生活的繁荣。
新方式――文化的鸿沟填起来
用舞蹈来健身,曾是城乡文化差异的重要标志。
早起或晚饭后,外出跳一段,是很多城市居民的选择。
在过去的农村,早起干活,为生活奔波,晚饭后早早熄灯就寝。乡村的文化生活,相对单调乏味。
当农民唱起“儿调”,跳起摆手舞,意味着什么?
“城乡一体化。”文科的回答掷地有声。
过去几年,重庆共建成“美丽乡村”近1000个,村文化服务中心、健身广场、农家书屋、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等更是数不胜数。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正不断向农村延伸,城乡差距日渐缩小。
当“美丽乡村”建设让全市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之时,一个个散落在乡间的村文化服务中心则承载着文化的音符,渐成重庆农村百姓不可或缺的脉动。
“在‘儿调’、摆手舞里看到的是农村文化繁荣和农民的自信。而在村文化服务中心里,看到的则是当前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乡文化建设因为自信而日益缩小的差距。”文科说。
当村庄的文化、历史、特色、名人得到重视,并被挖掘和整理,陆续搬进村文化服务中心,这种乡土文化自信也随之激发。
“包括‘新乡贤’‘最美家庭’等以农民为主角的评选,都能让农民的自信迸发出来。”文科认为。
“先祖由湖广于大元入川,故土造就了祖辈们的勤劳与淳朴。苏氏族谱有宗规十七则明令载有‘耕读当勤、赋税当纳、邻里当和’家训……”
这是永川区何埂镇仓宝村苏祖才老人将“家风家训”搬进村文化服务中心为村民讲课时的场景。
2015年4月,永川区启动“新乡贤”文化建设,年近七旬的苏祖才老人成为913名“新乡贤”之一。
在一年多时间里,老人通过讲传统文化、家风家训等,给村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在永川区,913名“新乡贤”,成为乡村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
时任永川区委书记熊雪说:“这股以农民为主角的新生力量,是缩小城乡文化差异、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播繁荣农村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新路径――多元的供给足起来
2016年7月的最后一天,作为“文化下乡”的一部分,荣昌区“送电影下乡”惠民活动来到古昌镇冲锋村。
傍晚7点30分,村子中间的一块空地上挤满了人群。
区里的数字电影放映队给村民带来了经典影片《湘江北去》《西柏坡》,以及科教、政策类影片《走进农村合作医疗》。
“年轻的时候没有电视,能看场露天电影就是最好的享受了。没想到今天还能重温看露天电影的感觉。”62岁的村民李洪萍满脸喜悦。
这样的喜悦,让重庆市文化委副巡视员谢宾颇为自豪:“农村复兴,当从文化复兴开始。物质要富裕,精神更要富有。”
据谢宾介绍,在全市,这样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还有721个,他们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乡镇综合文化站有1025个,它们为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依托和组织指导。农家书屋在全覆盖的基础上,又新建了100家数字农家书屋。
“‘文化下乡’和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只是文化生活的一方面。”谢宾说,“农民有了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多元化的社会公共文化供给才会越来越重要。我们应不断丰富农村的公共文化供给,以提供更多样的文化选择。”
前不久,秀山县钟灵镇陈家坝村的村文化服务中心来了几位县里的书法家,村民们每天都会去找他们学习书法。
“秀山是书法之乡,我们不会书法怎么行。”有村民表示。
从2016年起,梁平县金带镇双桂村的农家书屋每天都会向村民开放,养生保健、农业科技等多种读物都可在这里借阅。
“看书的人挺多,接下来村里会考虑再增加一些书。”村综合服务专干李茜茜说。
如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正在广大农村基层落地开花。
新呈现――美丽的乡村活起来
当文化的清泉流进乡村时,乡村变了模样,村民也变了模样。
铜梁区涪江边上的高楼镇,数百农民忙时种田,闲时舞火龙。他们不仅庄稼种得好,而且把火龙舞遍了大半个中国,并舞出了国门。
永川区自启动“新乡贤”和“最美家庭” 等以农民为主角的文化建设以来,农村的矛盾纠纷和量直线下降,社会风气更加和谐美好。
近年来,开州区长沙镇也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相继建起了长沙广场、滨河走廊、桔林公园等休闲健身场所。
“我们虽然住在农村,但享受的是城市待遇 ,住楼房,逛市场,出门就有小广场,健身器材、休闲广场一应俱全。”村民们很是高兴。
长沙镇的转变是重庆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自2013年以来,重庆围绕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美化乡村环境、丰富乡村文化、构建和谐乡村四个方面下功夫,努力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市、区县两级示范村近1000个,形成了点上有特色、面上有规模、整体大变化的“美丽乡村”发展格局。
2016年8月27日傍晚6点,开州区长沙镇齐圣村。
以点突破打造一个新亮点
从2012年下半年起,六枝特区郎岱镇阿乐村开始有了“名气”:青山环抱、绿树茵茵,一栋栋农家“小别墅”掩映其间,魅力阿乐吸引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农家乐、农家旅馆大受亲睐。
短短不到两年,阿乐村这个曾经落后、闭塞的小山村,摇身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新农村。
走进该村,超市、村民上网室、民俗陈列馆、腰鼓队、舞蹈队……眼前呈现的一切都让人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给阿乐村人带来的实惠。
去年初,六盘水掀起了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的,阿乐村成为美丽乡村的打造试点。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及六枝特区委、区政府要求把阿乐村打造成为六枝特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样板,从单纯的民居改造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升级。
于是,在规划建设中,六枝特区以阿乐村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借助黄果树瀑布及牂牁江等旅游资源,着力打造阿乐乡村旅游品牌。
随着阿乐村农民文化主题公园(湿地公园)、“阿乐泉”古井改造、农家乐样板示范户、停车场、农家旅馆、农业观光大道等旅游工程项目建设的推进,阿乐村观光旅游产业初显雏形。
同时,六枝特区在该村建起了2000亩油茶基地、500亩魔芋种植基地、500亩的中药材基地、400亩的精品水果基地和1200亩高标准蔬菜基地,进一步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在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推动下,阿乐村迅速成为六枝特区乃至六盘水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张“烫金”名片,成为六枝特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一时间,前来考察、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串点成线打造一条示范带
六枝特区决策层并没有吧眼光仅仅盯在阿乐这个单纯的点上,他们在筹划着打造一个示范带,以示范点调动农户积极性,促进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以示范带调动各方支持,积极促进规模效应形成,通过“双调动、双促进”推动全区美丽乡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六枝特区既抓村庄整治的外部硬件建设,又抓农业产业化实现增收致富,更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及村民的素质提升,使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综合发展。
首先,成立专门机构,对示范带上的各个点进行规划指导,协调相关资金、项目,实现村庄整治与产业发展双结合。
其次,组建领导专班,由一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带领一个工作组点对点进行重点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积极整合资金捆绑建设,把危房改造与“四在农家”建设捆绑实施,给予每户农户6000元危房改造补助,并借助贷款三年贴息、“3个15万”等优惠政策,既实现了对农村危房的改造,又扩大了新农村的建设面。
六枝特区还积极进行生态移民整村推进以及工业园区拆违集中改造,把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村寨整体搬迁到公路沿线、街道,纳入美丽乡村打造范围。
此外,以地方特色文化为重点进行深度挖掘,提升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鼓励企业和农民主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
六枝特区通过进一步加强对乡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自驾游客和散客深度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补雨村、阿乐村、西陵村、扁槽村等新农村不仅单独成为乡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而且还连接成了一条新的旅游路线。
截至目前,全区已形成“五线八点”的格局,即贵烟线、水黄线、六纳线、六六高速、六镇高速五线;牂牁江、梭戛生态博物馆、陇脚布依生态园、木贡温泉、黔中水利、懒龙桥水库、旧院水库、西戛八个自然风光及生态移民工程点。
由线及面打造一片新农村
据六枝特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去年至今,全区共投入资金数十亿元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包括民居改造、村寨道路硬化、乡村旅游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去年共改造、建设乡村民居1.5万余户;今年将要改造、建设民居3万户,打造美丽乡村206个,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全区共硬化通组公路209.75万平方米、串户路80.77万平方米、绿化58.68万平方米,修建垃圾池336个、公厕344所、排水沟667条,有力地改变了村寨“脏、乱、差”的情况。
目前,六枝特区已有75%以上的行政村基本建成通村水泥路,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促进农民增收,该区通过对“小农水”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进行整合,逐步形成了“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田园化生产格局。创新思维,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结合乡村旅游大力发展茶叶、魔芋、绿壳蛋鸡(鸭)、梅花鹿等特色产业,加快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步伐。
此外,六枝特区全面推进“村村通”、“户户通”等工程,为19个乡镇接通了数字电视,修建“农民文化家园” 40个、村级精神文明活动中心 17个,组建文艺队伍127支,使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充实。陇脚乡补雨村党支部书记郭荣文说:“每逢喜事或节日,村民们都会相互邀约载歌载舞,共享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