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1 09:27: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研成果转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大批项目已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总的形势是不容乐观的,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每年约有五万件左右的科技成果,绝大多数没有及时应用或转化成生产力,其转化率只有10%多一点,而达国家通常为60%左右。这说明大量科研经费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力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同时也表明,我们在这方面的潜力还很大。
1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
1.1 科研评价机制不合理,选题立项脱离市场需求,缺乏实用性
选题是科研程序中的首要环节,也是科研成果能否顺利推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有市场需求的成果才有推广成功的可能。由于大多数科研人员在选择科研课题时往往只追求学术层次和学术效果,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分析。结果是基础理论研究多,开发性科研研究少,真正能直接转化、应用于生产的科研成果就更少了。在高校每年开发出的数以万计的科研成果.员然有一部分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却不能填补生产中急需技术的严重短缺。
1.2 科研体制不健全,转化资金短缺,转化后续能力不足
高校科研成果产生后,一般都还处在理论和实验室阶段,都是知识形态的科研成果,最多也只是具有某种不完全的“物化”载体的知识形态的成果,即样品、样机、初步设计等。这种科研成果还不能直接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必须解决生产放大、工艺设备设计、成果商品化等一系列问题,才能最后实现转化这就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近年来,政府对高校下拨的科研经费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对于政府、高等学校和研究者来说,大部分成果中试与成果商品化需要的的巨大资金和风险难以承担。因此,都把希望寄托给企业而企业却又认为,从市场上买回的技术,应无需经过转化就能直接投人生产变成产品,不愿大量投人具有较高风险的转化经费。没有企业和风险投资机制的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后续能力就严重不足。
1.3 专业化的中介机构质乏,服务能力低下,转化渠道不畅
高校外的中介机构大多是各级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科研进步而出资设立的,具有浓厚的官办、半官办色彩,依靠政府部门为其出项目出课题,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中介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同时由于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有些科研中介服务机构出现为假冒伪劣铺路搭桥,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双方当事人利益的行为。由于我国高校、企业与中介服务机构之间还未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帮助、风险与利益共担的新型关系,虽然每年通过中介服务机构举办各级各类的技术洽谈会、成果拍卖会上千次.但是真正对科研成果转化富有实效的却寥寥无几。
2 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对策
2.1 充分认识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与科研竞争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科研的核心问题已不仅是追求科研成果的先进性,而是追求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市场化。高校作为我国当前科研创新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国际变化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高校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都要提高对科研成果转化的认识水平,彻底改变那种“从事科研是为了,是为了评职称”的错误观念以及研究内容仅仅取之于文献,而研究结果又仅仅用之于文献的做法。高校领导应把科研成果转化的工作放到其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地位去考虑,将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放在与教学基础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具体组织和实施科研成果转化的规划和建设,为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的环境,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2.2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高校科研评价指标体系
当前重立项、重论文、重奖项的不合理评价指标体系导致科研人员只注重学术价值,对成果的市场开发前景、推广的可能性和对科研成果产业化很少关心,其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大量的成果被闲置。因此,必须克服目前科研人员围着论文成果转,高校围着项目经费转,而将国家需要、市场需求抛在一边的不合理状况,尽快对科研人员不同的分工和行为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建立科学、客观、可操作的、合理有效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可侧重于考察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2.3 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积极组织社会资金参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风险投资是发达国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它能降低单个企业和高校的转化资金压力和转化风险,加速科研成果的孵化出壳。在目前国家资金整体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建立起国家投人引导,企业投人为主,外资、个人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风险投资机制,是加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必然选择。在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过程中,政府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应积极组织国内外的知名企业、投资机构、中介机构走进校内,并为此制定种种政策,引导企业参与,促进产学研结合。对已介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企业,要在新产品试制、试销过程中给予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和倾斜。政府也应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直接对那些虽然经济效益不高,但社会公益性强,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项目进行风险投资,促进转化。
结束语
总之,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不是一践而就的,要通过政府、高校、社会和个人的长期努力。这当中国家的宏观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是搞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转变观念,树立起知识即经济的意识,建立起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客观条件;投融资渠道的畅通、企业的支持、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及高校科研和管理人员锐意进取,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是搞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梁多煦,黎晖.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广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6).
关键词:民办高校 科研成果 转化机制 平台 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c)-0145-02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现代中国,要发展社会生产力,需要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就一定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
1 科研成果转化背景分析
1.1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国外科技发达国家,从事科研的机构,无论是民间机构还是国家研究院所,很多科研项目就是基于应用需求而迅速立项,研究,试制,批量生产,尤其对现代电子技术产品,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特别短,国外这方面,研发阶段周期也有很多相关政策,项目组有长期战略性策划,长线基础准备和短期产品研发合理匹配,一方面有技术人员从事基础研究,进行理论模型研究、材料研究,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实现,各个产品设计环节从事研究的人员、资金都匹配到位,这位短线产品设计,迅速投入市场奠定的雄厚的基础,是国内研发机构无法比拟的。
国外发达国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高、很多人的追求层次也高,对探索自然,追求真理,探求科学,有着极高的兴趣和追求,有些机构和个人,把对进行科学研究作为人生的目标,把对人类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作为判定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尺,所以很多年轻人乐此不疲的进行科学研究,并把研究成果积极转化为产品,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这种前提下,科学发展,科技发达,技术进步。
国内目前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员主要是科研院所、大学院校的专职人员、教师,从事的研究工作大部分是国家计划内的项目,科学研究是最为工作来完成,被动性质比例较大,无论是横向基金项目还是纵向合作项目,单纯进行科学研究,探索自然奥秘的因素较少,应用价值受限制。另一方面,对于社会需求的,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急需攻克的技术难关,由于利益驱动、技术壁垒的客观存在,科研人员进行具有应用背景和需求的研究的热情有限。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较少。
1.2 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受办学条件、办学层次、国家和地方政府扶持政策限制,民办大学在初期的教学型运行模式中科研成果在数量和水平上都处于较低水平。仅在近几年来有所改善,一方面随着国家对民办高校的重视程度提高,相关扶持政策的支持力度也有所加大。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在探求自身发展过程中,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引进了一定数量的高层次教学、科研双师型人才,使得高校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快速开展。但是目前民办大学科研成果的现状是有论文而实际得到的少;而得到一定程度应用的,又少探理,难以提高应用层次,在应用中,遇到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应用前景不乐观或难以推广。
2 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症结分析
目前民办大学科研成果转化难、转化少,主要症结在于:
2.1 科研项目来源有限,项目扶持经费少
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截至2014年吉林省民办院校获批的不超过一位数。能获批省科技部项目,对于民办高校更是一个具有较高荣誉的大事。所以尽管各民办高校出台的科研考核办法规定中对于申报成功省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奖励幅度还是较大的,但是能够审批的数量还是少之又少,可见民办高校申报级别较高科研项目的难度之大。
一方面是目前民办高校能够申报获批的国家级基金类项目少之又少,即便是各种省级的科学研究项目能够申报下来的也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即使申报成功,给予民办高教的项目经费也是极为有限,很少有超过6万经费的,这有限的资金扶持还需要分批划拨。
2.2 科研成果有限,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建设了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然而这些重点建设的质量工程教学机构,所进行的工作主要还是围绕这课堂教学理论进行,能够通过科学研究形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却很少。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果在一定阶段内无法研究出有影响的成果,重点实验室的存在代表不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只能成为一个招牌。造成这个结果,一是学校需要引进不仅学历高,更要有较高科研能力的人才,使得重点实验室能够在规定的阶段有相应的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产生,起到重点实验室应有的作用。二是民办高校教师中不乏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教师,但是繁重的教学任务,各种流于表面的考核,使得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中。科研水平很难有用武之地,更难说水平提高了。
三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中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一部分教师,来自于改制的科研院所、大中型国有企业,虽然进行了十几年的项目研发,试制,生产及安装调试,但是转入教学后,主要精力除了要用于完成教学任务,还要为完成各种考核,把很多精力用于诸如,完成量化指标工作任务。能够用于进行科学研究的精力和时间少之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进行较高层次和水平的科研工作。
2.3 科研建设内涵流于形式,缺乏成果转化的价值
很多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普遍存在流于表面光鲜,追逐完成量化指标。热衷于教师的科研论文在全国甚至世界核心刊物上发表,但这样只能是一定程度上反映科研理论水平,并不代表其价值和水平,科研工作真正的价值要看科研成果是否得到转化及转化后的实效,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个问题在企业中毋庸置疑,但是在高校中,追求的目标和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很多高校的科研项目仅仅停留在实验室成果,最多是实验样机阶段,很难达到量化生产阶段,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缺乏成果转化的价值。实际上科学技术要服务于社会,变成先进的生产力,即使是理论研究,也要为更深入的研究起到基础铺垫作用。
2.4 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科研人才缺乏热忱
目前民办高校科研工作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尤其是适逢民办高校转型转设,各种量化工作细而繁杂,无论是学校管理高层、科研管理层,还是教学单位,对于科研工作的具体实施、量化,都处在被动地完成工作层次上。年轻教师需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完成教学工作。只有在为职称评定积累材料时才拼命申报科研项目,项目结题成果绝大多数是论文形式。量化层次难以划分。
同时民办高校受办学条件所限制,在科研成果转化管理上很难作出与公立大学相近的奖励奖励机制。
3 结语
通^分析国内外科研成果转化现状,研究了国内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困难的症结所在,在当前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式下,民办高校应该抓住这个契机,研究对策,把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落到实处,使学教融合,学思结合,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促进教师科研水平提高,为建设一流民办院校打下良好基础。
华农大和温氏集团产学研历程
从温氏集团和华农大产学研合作的规模和层次来看,先后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
温氏集团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书,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取得集团10%的股份,成为当时集团内最大的股东。学校派出5~7人组成的专家组进驻集团,动物科学系主任作为温氏集团董事会成员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专家组成员主要担任技术指导工作,并兼任副总经理、经理、场长、厂长、所长等职。学校则聘任温氏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校外指导老师,形成了“校企一体”、“校企互补”的紧密合作形式。
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十五”末)
动物科学系与学校其他有关院系通过原始创新和组装集成进行科技创新。为温氏集团提供了包括饲料加工技术、鸡种培育技术、肉鸡饲养技术、动物营养保健技术、疫苗防治技术、禽病处理技术、兽药制造技术、分割鸡生产技术、配套服务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的适用科技成果,并协助企业建立了温氏食品集团南方家禽育种中心、育种场、家禽研究所、鸡基因库,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发展阶段(本世纪“十一五”)
2006年华农大与温氏集团开展第三期合作,并签署《华南农业大学与温氏食品集团合作协议》,由以往温氏集团和华农大动物科学学院为主体的合作,提升为与华农大的全面合作。
华农大和温氏集团科技创新的成功实践
华农大与温氏集团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担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缩短创新时间,加强基础研究与科研成果转化,由此提升温氏集团技术创新能力和华农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办学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最终加快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建设“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
自1992年起,温氏集团以技术领域的合作为重点,以吸引华南农业大学教师到公司担任管理要职、建立技术职称评定体系、以华南农业大学作为股东成立股份公司、建立温氏研究院等多种产学研合作形式为依托,先后与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等十几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成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经省科技厅、发改委、经贸委批准成立省级食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经省经贸委批准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经国家人事部博士后工作管理办公室批准成立温氏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设立温氏科研基金。为提升集团公司的科研力量和水平。企业设立温氏科研基金,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提取O.5%用于资助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活动。温氏科研基金由技术发展委员会协调和管理。基金除了资助集团内部科研人员进行研究以外,还公开向社会招标,对生产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或潜在的重大问题进行攻关。
建立通用研究平台。集团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成立了专门的肉鸡、肉猪、种鸡试验场所等科研基地作为各项科研项目的载体。各实验室(饲料质检中心、生物工程中心、疫苗质检中心、生物制品研究室、信息中心)配备了如NIR近红外测定仪、原子吸收仪、液相色谱仪、热能测定仪、PCR仪等大量先进的科学仪器。目前正在筹建的P3试验室,能满足开展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到动物群体水平等各类研究项目的需要。
对优质肉鸡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
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系统开展特色优质鸡品系和高效配套系的选育、集约化生产条件下饲养技术研究、优质鸡营养参数研究、优质鸡全价配合饲料技术研究、饲料添加剂配方技术研究,选育优质肉鸡品种、攻克关键技术、开发相关产品,并在生产中将这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科学集成、相互配套,组装成优质鸡产业化关键技术群,研究成果“优质肉鸡产业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立完整的家禽繁育体系。一方面通过收集丰富的育种素材,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肉鸡种质资源库,收集的育种素材包括清远麻鸡等42个品种品系,并对这些育种素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测定了生产性能,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丰富的遗传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已建立和培育了专门化品系30多个;此外,还建立了优质肉鸡的繁育体系。
建立完善的家禽饲料生产体系。对各种优质肉鸡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进行系统研究,确定了优质肉鸡的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等营养参数;对各种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制定了25种饲料的企业标准;全面系统地评估了优质鸡料中的各类添加剂的性价比及合理用量;通过全期饲养试验分类别系统研究了小麦等不同原料在不同生长阶段肉鸡料中的合理用量,在保证肉鸡生产成绩正常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养殖成本。
建立科学的家禽生物安全系统。学校通过技术支撑,建立了适合一体化养殖企业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家禽生物安全系统。一是建立四级技术管理体系:第一级为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专家教授为主,其他大学、科研院所顾问为辅;第二级为集团生产部;第三级为二级公司生产技术部;第四级为各分公司肉鸡饲养技术服务部。二是对种鸡场及养户的场址及鸡舍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实行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三是建立抗体监测、评估、交流体系。四是实施科学的免疫程序。
建立科学的家禽食品安全系统。引入IS09001质量管理标准实施质量管理,对传统的“公司+农户”管理模式加以创新,将若干养殖户组建成一个现代养殖户,内部施行全进全出、相互协作、共同劳动,提高生产、流通和加工环节的组织化程度,严格控制畜禽疫病防治环节,杜绝畜禽产品受到致病微生物和药物残留等污染现象的发生。
优质肉猪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
华农大和温氏集团系统开展种猪育种和品系培育、猪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技术以及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猪的集约化饲养技术和疾病控制技术等研究,在畜禽生产生物安全系统建设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肉猪繁殖体系。通过引进世界肉猪优良品种,开展大规模商业育种,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肉猪繁殖
体系。育种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建立多个种猪育种中心、2个广东省原种猪场和6个种猪繁殖场,培育了8个高效瘦肉型种猪品系,4个优质种猪品系,其中“华农温氏猪配套系I号”已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猪专业审定委员会审定。
建立了优质的猪系列饲料生产体系。通过研究不同品系猪(种猪和肉猪)、不同阶段猪的营养需要和饲料配合工艺,成功研制出适合“温氏”猪的优质全价配合饲料、“温氏”乳猪料和小猪料,建立了优质的猪系列饲料生产体系,猪营养与饲料技术水平跨入国内先进行业。
建立了种猪、肉猪疾病综合防治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体系。深入研究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种猪、肉猪各种疾病的发病规律和预防治疗方法以及产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疾病综合防治技术。建立了猪重要传染病的快速诊断方法,系统研究了各种疫苗的抗体消长规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华农大和温氏集团科技创新的启示
温氏集团的成功,是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功范例,也是校企产学研合作的典范。通过分析华农大和温氏集团产学研合作历程和科技创新实践,不难发现合作双方在平台建设创新、合作模式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科研导向创新、合作文化创新和合作领域创新等方面都值得借鉴。平台建设创新
华农大和温氏集团校企产学研合作开展科技创新,既不完全依赖学校科研平台。也不完全由企业自建科研平台。而是既充分利用学校科研平台,也投资自建通用科研平台,同时还联合申请各级政府的科研平台建设资金。既有食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也有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还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渠道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科研平台。为产业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合作模式创新
华农大和温氏集团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是一种股份合作的新型合作方式。华农大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取得集团10%的股份,成为当时最大的股东。派出的专家组长期在温氏开展工作,全面参与家禽育种、饲料营养研究、鸡病疫情监测和疾病防治、经营管理、技术培训等各项工作,并担任企业部门经理、副总经理、公司顾问等职务,此外双方还共同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省科技攻关等重大重点项目。
管理技术创新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科学技术。实现企业管理建设创新。企业产品达到国际优秀企业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技术性能指标和质量指标上完全达到一致性,同时使公司管理从粗放式转向集约式,从手工操作转向电脑全方位操作,并不断提高公司规范化、文件化和自动化程度。从而达到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的提升,进一步确立现代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科研导向创新
校企产学研合作一方面始终坚持原始创新,充分发挥好高校基础理论优势,从繁殖体系建设技术到饲料生产技术体系、饲养管理技术再到疾病综合防治技术,有多项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则是充分发挥好高校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企业管理资源优势,以解决生产实际困难为导向,不断形成创新产业技术体系。
合作文化创新
华农大与温氏集团合作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种股份合作的新型合作方式。而且,华农的教授、专家等高技术人才在温氏集团担任职务。既把华农大的技术成果、精神作风带到温氏集团,也把温氏集团的文化和做法带回学校,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研基地发展等提供新型模式。华农大和温氏集团两种文化和精神的碰撞。促进了双方的发展。高校从企业汲取了新的营养,企业拓展了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地方性本科院校 科研成果转化 提高途径
地方性本科院校是地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实现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伟大战略的高技术人才集聚地,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科学技术攻关及产品开发等科学技术研究中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贡献,为地方传统经济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加速发展起到了积极支撑作用。近几年,国家、地方各级政府都越来越重视科学研究,投入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值也越来越大,积累的科研成果也越来越多,但科研成果转化率方面仍然未见好转,导致科研成果库存现象非常严重。本文根据地方性本科院校以及地方企业的各自需求,围绕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影响地方性本科院校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成果转化率的主要途径与实施方案,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全面综合改革提供参考。
一、地方性本科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
(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利于成果转化
由于受20世纪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形成了一套“又红又专”的专业体系。现有的专业体系专业面过窄、专业划分过细,导致专业之间的授课内容重叠现象非常严重,且专业与专业之间界限也不明晰。2015年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类92个、专业506种,其中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这样,通过这种本科专业体系培养出的专业人才知识面过窄、视野有局限,进行产品开发时缺乏“系统”“产品”的完整性概念,无法独立完成产品开发,需要多个不同专业的技术人才协同才能完成产品开发,协调的过程越多、越复杂,开发产品的质量越难保证。因此,这样培养的人才所研发的成果,其视野非常有限,基本局限在“技术”层面,不具备成果转化的品质,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产品”,难以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二)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利于成果转化
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并未将科研成果转化面的课程纳入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完整性来看,所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对科研成果转化的理解存在偏离现象,简单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转让混为一谈,甚至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将科研成果转化目标简单地理解为知识产权转让,这样必然会对科研成果转化起到消极作用,不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由于缺乏对科研成果转化内涵的实质性理解,因此教学计划中并未列入有关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课程。这样地方性本科院校设置的课程体系不利于培养在校大学生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的人才必然缺乏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制约了科研成果转化成效。
(三)科学研究体制机制不利于成果转化
高科技需要高投入,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之所以能迅速产业化,离不开对产品开发和商品化的有力支持,不但重视开发前期的技术研究,同时也重视开发后期的产品开发,研究的成果为产品,具备成果转化的品质。发达国家对研究、开发和商品化的资金投入一般是1:10:100的比例,而我国却是1:1:10的比例。从科学研究的三个阶段来看,我国重视的是研究投入,而对产品开发和商品化投入重视不够。我国的产品开发投入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这样研究所得的研究成果基本属于“技术”层面,要把这些“技术”转化为“产品”,需要投入10倍于研究经费才能形成产品,而要将这些“产品”转化为“商品”,还是需要投入10倍于开发经费才能转化为商品。目前,科研项目经费基本用于“技术研究”,而对“产品开发”和“产品商品化”投入的研发经费很少,这样“技术”型成果严重制约了成果的转化。
(四)社会服务体制机制不利于成果转化
近几年,地方性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结合越来越紧密,并且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支撑作用,促进了地方传统经济转型、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校企协同发展的“双赢”态势。但是地方性本科院校与地方企业的关系非常脆弱,相互间的权责不明,各自担当也不够。科技人员与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基本局限在共同申报项目上,项目验收完毕合作即告结束,根本谈不上校企共同研究与协同开发,形成的成果也基本局限在论文与专利,形成的技术质量也不高,达不到产品开发的要求。
同时,既然科研成果的质量不高,很少企业愿意出资将共同研究的成果“技术”转化为“产品”,或将“产品”转化为“商品”,最终导致实体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不强,也就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约了传统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成果转化率提高的主要路径
(一)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应着眼于“系统”
为了克服我国高校专业划分太过于细的问题,借鉴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专业划分原则,建立基于一级学科的专业划分体系,一个一级学科对应一个专业,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专业的数量,拓宽培养人才的知识面,提升培养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不应划分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等四个专业,该一级学科下只设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以“系统”“产品”开发为目标制定融入船、海、机和电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融入船、海、机、电的专业知识,利于培养人才专业知识的拓展和系统意识的提升。
关键词: 地方院校 生物类专业教学 科研成果转化 生命科学
1.当前高校在我国事业单位分类中的定位及科研成果转化所面临的困境
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标算起,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改革已经走过了19年历程。中央编办会同有关部门于2008年8月11日制定的《关于事业单位分类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根据现有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将其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公益服务的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个大类,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其中,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是指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者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根据其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不同情况,可具体划分为三个类别,即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公益三类。公益一类即从事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等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如义务教育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公益二类即面向全社会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如普通高等教育机构、非营利医疗机构等。公益三类即提供的服务具有一定公益属性,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2010年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校每年授权的数万项专利技术应用率不足25%,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比之重点院校,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科研成果转化率更不理想,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还未能充分发挥其促进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实力增长的作用。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科研人员学术意识强,市场意识淡薄;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应用高科技成果缺乏主动性;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体系不健全,包括人才流动不顺畅、信息流动不畅通、技术市场体制不健全,等等。高校的科研工作在传统的科研管理体制下,存在多数专利技术的针对性差、自身转化力弱、对外转化难等实际问题,这是制约高校专利技术和研究成果转化的瓶颈。
高校作为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国家允许其部分市场配置资源,但其整体的“非营利性”定位也是确定的,不允许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上,因其管理上存在先天的缺陷,以及高校的角色定位不清等问题还未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2.地方高校生物类专业教学及科研成果转化实践与探讨
地方院校因其历史问题及归属问题与中央部属院校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央部属院校有中央政府做后盾,具有极高的实力和人气,不论是投资赞助,还是项目研究,它们都拥有多方面的社会资源。然而处于地方政府引导下的地方院校,自身占有的资源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质量上与中央部属院校都有很大差距。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正在成为新的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如何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建设地方院校的生物专业,特别是专业特色的确立、课程体系的优化、科研成果的推广等内容。
地方院校生物科学类专业应紧紧围绕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围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和科研工作的动力,促进育人上水平、科研出成果。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立足生物类专业资深优势和特点,积极为广大教师的科研成果寻找出路。在此目标与背景下,通过与社会科技中介机构联合依托生命科学自身师资科研力量,合作成立相关生物科学及应用研究机构。以科技资源集成为目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科技中介机构联合,通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整合、集成、优化科技资源,提高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具有应用性、开放性、公益性特点的公共服务平台,从而积极地服务地方经济。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新、最好的一条途径。一方面地方政府在下达一些纵向科研课题时,就得考虑其推广应用前景及与当地企业合作加速成果转化等因素,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科研人员接受了科研课题,也应从转化应用入手,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使当地企业的科技水平得到相应提高。
服务社会有助于推动地方高校的发展。在为地方服务的过程中,可能整合产生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创造良性的学科生长环境,也有利于传统学科高新化,优势学科强势化,新兴学科集聚化。
生物科学及应用研究机构是地方院校生物科学类科研成果转化的一种新的尝试,高校与政府、企业全方位合作,本着密切联系、高层会商、互惠合作等原则,开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技术合作,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高校生命科学科研工作者结合当地生命科学经济发展需要及产业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攻关,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为当地经济建设献策献力,做好科技服务工作。
以“推动学科建设,彰显办学特色,服务基层社会,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目标,为使科研成果转化得到落实,切实达到服务学生、教师、社会的目标,就要准确了解企业和高校的新需求、新期盼和新困难,及时跟进,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为推进地方院校生物类专业教学及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旖旎,杨斌黄.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和对策.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09-110.
[2]朱恪孝.经费结构视角:地方高水平大学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中国高教研究,2008,(7):36-39.
[3]郭丽君.地方高校发展的困境与战略选择――基于政策博弈的视角.现代大学教育,2009,(5):102-106.
[4]麦均洪,马强,张乐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3-77.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要方式
①政府驱动方式。以政府行为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投入和宏观管理,由有关科技人员具体组织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如组织实施各类推广计划项目等;②自主转化方式。以成果提供方为主体,以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基础,相对独立地进行成果转化;③工程项目推动方式。以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速生丰产林工程、林业血防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开展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作;④合作开发方式。由科研单位提供科研成果,由政府或企业提供资金共同开发,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⑤科技服务方式。通过小康工作队、科技下乡、科技特派员、科技培训等形式,科技直接服务林业建设;⑥引进、吸收、消化方式。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成果或设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或开发新产品。
湖北省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制约因素
1运行机制不健全,转化动力不足
①对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认知不深刻。一些地方对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重视不够,政策落实不力;②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主要是靠政府主管部门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推广应用,科研部门主动与生产单位结合的少,由于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缺乏成熟的林业技术市场,资金融资渠道单一,很多成果因为转化所需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不足而难以运用到生产一线和带给广大林农;③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不足。“重科研、轻转化”的现象依然存在,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推广科技成果的积极性远没有有效地调动出来。科技人员的待遇偏低、工作环境艰苦,导致工作不安心、知识更新缓慢,往往“身兼数职”或另谋出路,科研机构面临人才的大量流失。
2科技成果推广者职能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①林业推广体系不健全。作为推广体系中直接为农民服务、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最基层单位———乡镇林业站,经费严重不足,其职能形同虚设。很多推广机构存在机构虚化、人员不到位、任务不明确、责任不落实现象。因项目难争取、经费缺保障,各级林业科研机构经常面临无项目、无经费的情况,日常办公和科技推广经费大多未纳入财政预算,办公设备陈旧、科研设施落后,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自身发展难题上;②林业推广队伍不稳定,林业推广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人员数量少、后备力量差。如咸宁市林业系统科技人员只占林业职工总人数的18%,有些地方科技人员无法落实,其中35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少之甚少,约占科技人员总数的13%。
3林业科技成果应用者成果应用能力较差
①林业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生产率的提高,与林民素质关系极大,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林农,缺乏依靠科技提高林业经营水平的意识和能力,造成科技成果推而不“广”;②林业企业产品单一,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依靠先进科技创造的增加值比重较少,我省林业企业产值中80%以上是反映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或林业初级产品价值,精深加工产品很少。
4科技成果本身不成熟不配套,易于转化但缺乏市场前景
①林业科研人员的科研选题受到政府目标的影响,对于林农的生产需求及市场对林业适用技术的需求缺乏了解。政府、林业科研、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和林农的技术需求相脱节,供求矛盾凸显;②易于转化并有市场前景的林业科技成果缺乏,特别是新品种选育等能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科研成果十分缺乏;③林业科技成果单项技术多,技术配套性不强,这些成果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新形势下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与建议
1优化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①对于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进行奖励表彰,将科技成果转化业绩纳入科技人员及有关组织管理部门入员的年度考核、晋升、奖励的重要内容,使科技推广人员的收入与其推广成果所产生的效益紧密联系起来,努力调动科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给专职从事成果转化及推广服务的人员提供适宜的综合保障,给予稳定的经费支持,解决他们职称晋升、工资、福利以及自身的再学习培训等困难;③结合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对以多种方式开发经营林业项目及示范基地的科技人员,各级林业部门可优先安排林业用地,实行优惠地价,适当延长项目用地的使用年限,优先安排采伐指标等予以扶持;④创新科技人员的服务方式。鼓励其以辞职、兼职、在职承包等形式合理流动,允许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实行弹性工作制,鼓励离退休的科技人员创办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咨询服务中介机构。
2建立多方联动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按照“稳定队伍,完善设施,改善手段,提升能力”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省、市、县、乡四级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林业企业、学会、协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逐步构建起以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3建立多元化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保障机制
林业科研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财政是林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林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一是继续保持国家财政对林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应该把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用于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二是加强林业企业对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对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的企业,在立项、信贷、税收方面应给予政策上的优惠,让企业承载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使命;三是积极发挥金融支持科技的功能,使金融界成为成果转化的“孵化器”,通过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健全风险投入机制,加速成果转化速度。
4加强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
壮大科技人员队伍,尤其是加强对年轻人员的引进,同时加强现有林业推广人员的业务培训,拓宽其知识面,使其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信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林业推广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5加强林业科技管理,提升林业科技成果质量
①加强科研立项的前期论证,引导科技人员在市场和生产实践中找课题,切实解决林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对那些技术先进、应用性强、有明显经济效益、并能自创条件尽快完成研究任务的选题优先批准立项;②加强项目过程管理,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督促,确保项目按期完成。根据林业生产的特点和林业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完善研究方案,使研究成果不但价值高,而且易转化。在成果鉴定时,严格按程序执行成果鉴定,决不让不成熟的成果或没有任何价值的研究结果通过鉴定;③完善与科技成果相匹配的标准和技术规程,提高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科研成果;商品化转换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一、前言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升级,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享受科技带给我们的优质生活,同时也期待更加完美的科技产品。这种强烈的市场需求,给科研机构以无穷的动力。但是将科研成果商品化的实施过程存在着不小难度。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大企业是否掌握高新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最根本的标准。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需要不断的更新技术,升级产品,但科研成果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偏差会给企业带来负担。所以在这里,我们科学的研究新技术商品化转换的方案,以此来减小商品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二、科研成果商品化转换的对策研究
科技成果商品化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当前我国科技战线面临的紧迫任务。这里所说的科技成果商品化主要是指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工业性的商品生产,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工业制造技术问题。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对于落实把科学技术放到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的战略方针,对于深化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对于推动机械电子工业高技术、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对于调整产业结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将在下面的研究当中一一分析,科研成果商品化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部分。
1.科研和经营
企业管理者主导技术变革的两个方面:科研和经营。
一般来讲,开发的商品应该有相对应的使用人群。有针对性的进行商品的开发,综合科研团队和使用人群双方对产品的各种要求,同时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研究,使得产品更有适用性。
科学研究围绕着市场需求来进行,科研与经营即相互孤立管理,又相互协调生产。假如科研严重影响经营,那么可能会使得企业负担过重,科研目的是为了得到更优秀的技术,不计成本,但这样的经营方式不适合企业,势必误导企业决策。同时,当经营管理严重制约科研时,科学研究会被束缚,科学本身是综合性的,假如被条条框框所制约,效能会变的很低。所以我们的观点是:科研与经营相辅相成。
2.市场营销观点
新技术的开发阶段,让使用者参与其中,通过听取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对产品进行完善。使用者参与的时间,形式,人数,各个企业都不尽相同。例如:逻辑电路设计公司,他们在针对逻辑电路进行设计的初始阶段就需要使用者参与其中,使用者必须对产品不同阶段的状态和优劣做出评判,随时和研究者进行交流。研究者整理相关意见和数据,对产品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完善。
从市场营销方面来看,新技术开发的准备阶段也同样重要。向投资者介绍和宣传这项新技术开发的必要性和商品化之后的丰厚利润。帮助投资者了解这项核心技术将为企业带来发展的新动力。从战略眼光来看,企业将会因为开发新技术,而在未来牢牢抓住市场份额。只有得到资金支持才能使得科学研究成为现实,那么准备阶段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3.信息收集
营销是产品推向市场成败的关键,为此营销团队需要收集关于产品的重要信息,进行整理后,制定长远的规划,确定企业今后的发展战略,单从这方面已经体现出信息收集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应该了解和掌握新产品在各个阶段的情况,新产品研发,新产品制造,新产品营销等。做为企业的灵魂,管理者对企业信息必须了如指掌。因为信息是企业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就必须有足够的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决策基础所以企业需要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迅速掌握情报,并从众多情报中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根据这些信息作出判断最终作出决策。管理系统规模越大,结构越是复杂,对信息的渴求就越加强烈。实际上,任何一个组织要形成统一的意志,统一的步调,各要素之间必须能够准确快速地相互传递信息。管理者对组织的有效控制,都必须依靠来自组织内外的各种信息。信息,如同人才、原料和能源一样,被视为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成了管理活动赖以展开的前提,一切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信息,一切有效的管理都离不开信息的管理。为使管理者充分获得企业信息,并对信息做出评价,这就需要“信息循环”。循环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反馈信息再收集。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一个循环体系,帮助管理者时时了解企业现状。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在于,整合企业各个部门的现实情况,统筹性的进行管理和运作。使得面面俱到,维稳全局,将企业发展放在战略高度上。
4.多样的内部市场
上层管理者主导企业全面工作,解决企业面临的综合问题。中层管理者负责更加具体化的工作,比如,新技术开发团队管理于新产品相关的各项事物。利用企业完善的“合作性内部市场”,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利益共享。在合作主导型内部市场上,突出各部门的协作,减少或者忽略竞争。在此类结构内部市场上交易的中间产品或服务,不存在外部市场,或者虽然存在外部市场,但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战略或资产专用性特征(如地点专用性)要求内部市场必须与外部市场相隔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邯钢“模拟市场核算,成本否决”所形成的内部市场。为了摆脱困境,邯钢从1991年开始使用模拟的办法,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但邯钢的内部市场以“保持现代化工业企业专业化、科学分工协作、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优势”为前提,内部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为此,邯钢对内部市场的交易伙伴、交易数量以及交易价格等均实行较为严格的控制。
在新技术开发即将成功的时候,技术开发团队将产品的性能,核心技术,等一系列与新技术相关的内容对企业管理者做出介绍说明,使得管理者能在接下来的市场推广中做出决策。开发团队同时需要迎合企业各个部门的要求,从而形成竞争性内部市场。企业各部门衡量新技术的优劣,投资收益率,回收期限等。内部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对于企业发展、改善绩效、提高最终产品的竞争力等非常重要,而合作的重要性则相对较低。此类结构的内部市场可能会由于多种原因而出现。首先,执行成本领先竞争战略的企业往往赋予相关部门以中间产品或服务采购的自,如果中间产品或服务的内部价格高于外部市场价格,这些部门就有权弃内求外。为了确保内部销售,上游部门不得不与外部竞争对手展开竞争,由此形成竞争主导型的内部市场。
当下的企业的内部市场,在不同的阶段,为了不同的重点都会有所变化。这就形成更加综合的“复合型内部市场”。
科研成果商品化转换,从科研到推向市场,具有投资大,所耗时间长,战略意义重大等。所以对这项浩大的项目,企业要非常慎重。而内部市场,恰恰能成为我们实验新技术最好的基地,研发机构将新技术推广至一线工厂,工厂对该技术做出反馈。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在不同的阶段,针对新技术的特点做出调整,使新技术将来更具适用性。
三、结论
为更好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工作的发展,加快其发展步伐,除了按经济规律办事,并充分运用好当前国家已经制定的有利于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各项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外,同样希望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1.投资政策。要注意把科技发展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为国民经济技术改造服务的主战场上来,重点解决工农业发展中大规模商品生产的现代化问题。为此,在科技发展方向上,要将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结合起来,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强化制造技术的开发,强调科技成果商品化对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并相应调整投资政策、使科技投资向商品放生产技术方向倾斜,以确保科技与经济的真正结合。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高校作为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发源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依托。从目前形势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经普遍受到关注,但是高校科技成果与区域经济对接的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高校大部分科研成果被搁在实验室里,停留在论文或报告上,不能取得实际的经济效益。
高校应如何整合已有信息资源,坚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科技成果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加大风投、基金及银行资本介入的力度,提升高校适应市场需求研发高新技术成果的创新能力,增强高校为省内产业集群服务的能力,是高校科技转化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高科技成果的发展是决定一个地区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之一,作为高校科技成果研发项目首居前列。由于科研和生产部门之间相互脱节,缺乏沟通与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一定困难,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15%~20% ,部分研究的成果与人类文化发展脱节,更谈不上转化应用,同时也容易造成人力物力浪费。众所周知,有了先进的科技成果,有了新的发明创造,不等于就能自然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只有实现了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生产相结合,才能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才能把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落到实处。
二、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分析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因素很多。问题的症结在于“基础理论研究、工程研究、产业化运作实施”三者严重脱节,没有以市场导向、共同的利益为驱动,造成高校科研成果束之高阁。
高校科研转化出现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①目标不一致。研究人员追求先进性,开发人员考虑如何获得开发经费,如何结题,报奖,并不真正关心成果的应用。企业关心高效产品,但是却难以得到适合市场发展的产品;②信息不通畅。现在的科技成果与企业的结合基本上是个别科研人员和企业领导个人努力的结果。有的企业希望投资,却找不到投资方向,有的科研人员有好的成果,却找不到资金进行产品转换。即使最终实现结合,也不一定是应用完善的最佳产品,或者由于没有跟进而失去市场商机;③没有利益驱动机制。产学研三者的利益脱节,没有构成闭合回路,形成不了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科技成果是科研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根本出发点。下面从科技成果的产生的三个阶段(项目立项、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分析入手,整合科研成果各环节中的“人、财、物”资源,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1.市场需求的信息资源整合
以市场为导向,确定科研工作的研发目标和技术标准,确保科技成果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市场性。
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科研选题应该在充分做好市场分析的情况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以往的科学研究立项时,科研人员习惯于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重理论轻应用,把研究论文当作科学研究的最终成果。实际上,如何将高校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以实现科学技术解决生产环节中的实际问题,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
2.科研环节中的信息资源整合
明确科研需求,指定科研目标后,应尽快组织人、财、物等资源,开展科研工作。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交叉学科、多学科问题,在科研工作中已不可避免。在具体科研环节过程中,高校应整合不同的学科、方向以及不同的科研团队,发挥各自研究的特点,改变科研工作“孤军作战”的尴尬局面,整合研究队伍,凝聚研究方向,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完成既定科研目标。同时,在科研环节中,高校的人事、财务、设备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也应积极配合科研人员,整合相关科研基础条件,真正实现科研环节中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有效运行。
3.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信息资源整合
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既是技术、工艺、管理等各类知识的载体,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稀缺资源,更是转化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具有高素质、专业型的技术经纪人。高校中的教学科研人员大多缺乏市场营销经验和公关能力,因此需要组建一支掌握科技、经济、法律、管理、外语和信息等多学科知识和专业技术的高素质的科技转化队伍。首先主管部门要重视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环节,进行人力分配和相应债权利制度,明确其攻克方向。
4.转化信息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
高校应根据所拥有科技成果的特点,主动参与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以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国内外科技成果资源,针对性地整合各个平台的资源信息,并进行归纳、分类处理,及时、有效地向高校科研人员提供信息服务,从而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结语
总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的信息资源众多,权重投资人、成果发明人和高等学校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大落实各项政策的力度、建立成果转化基金、完善信息化网络服务功能,力争用二到三年的时间,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要素与金融资本共同推进的辽宁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平台,完善运营机制,提高辽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水平,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使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辽宁社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