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2 16:01: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环境治理信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公司治理;环境信息;煤炭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4)03-0068-06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但在生产过程中引发的土地、水体和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煤炭行业能否实现低碳环保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环境信息披露为煤炭行业绿色增长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企业自愿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显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接受程度以及树立良好形象的意识,有助于政府环境监管、投资者决策以及公众环保参与( 等,2013)[1]。
近些年,我国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规定,以规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颁布《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并于2008年公布《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将煤炭行业列入核查范围。2010年,环境保护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并于2011年出台《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严格的规制政策有助于引导煤炭企业更加全面深入地披露环境信息,自2008年7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①被强制要求社会责任报告以来,2012年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中的12家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另有一些通过年报披露环境信息。可见,外部政策压力使得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对披露质量的研究还很欠缺。
那么,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如何,外部压力能否对披露质量同样产生积极的效应?与此同时,公司治理作为解决问题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其从公司内部能够对环境信息披露行为起到怎样的作用,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我国A股煤炭行业上市公司2008―2012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在运用内容分析法评价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基础上,从外部压力与公司治理两个角度实证检验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改善煤炭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关于外部压力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学者们主要通过环境监管法律法规的出台来检验政府的施压结果。1998年澳大利亚以公司法的形式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Frost(2007)[2]研究发现,在该规定出台后,相关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均明显提高。等(2013)[1]指出,制度压力对组织生存合法性提出挑战,迫使其寻求合法性并与社会期望保持一致性,上市公司会借助环境信息披露实施相应的应对策略以达到获得、维护和修复合法性和继续其经营活动的目的。我国现行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已经形成制度压力。稻田健志(2011)[3]对比研究中日环境信息公开的压力来源,发现中国企业重视法律遵守的理由是行政部门的影响力较强,企业要应对其压力。除政府之外,学者们还关注了媒体、社会公众等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行为施加的外部压力(Freedman et al,2005[4];王建明,2008[5];沈洪涛 等,2011[6])。
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从维护或修复合法性角度出发完善信息披露,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Cormier et al,2005)[7]。已有文献主要从股权特征、董事会特征等方面研究公司治理对信息披露的作用效果。早期研究表明,国有股控股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从而诱发内部人操纵会计信息,降低了信息披露质量(刘立国 等,2003)[8],而且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并不是国有股股东的主要信息渠道(Eng et al,2003)[9],因此国有股权性质不利于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但近期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因此受到更严格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和更高的媒体公众关注度,因此要比非国有企业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卢馨 等,2010[10];沈洪涛 等,2011[6])。对于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研究结论差异较大,有学者认为随着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数量的增加,董事会服务效率提高,有助于完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Johnson et al,1999[11];Akhtaruddin et al,2009[12];沈洪涛 等,2010[13]),也有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过大、独立董事数量过多,协调沟通的成本和难度增加,导致决策效率下降,反而降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Beasley,1996[14];孙永祥,2001[15];肖作平,2011[16])。
总体而言,现有研究已经发现外部压力、公司治理能够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产生影响,但大部分文献仅从单一的角度展开研究,并未从“外部、内部”相互关联的角度,探讨它们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共同作用的效果。本文将外部压力、公司治理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二者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三、研究假设
(一)外部压力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
1. 市场化进程。作为新兴市场国家,我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差异明显。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法律制度环境、环境保护意识的差异,导致各地区的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和当地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管压力的不同(沈洪涛 等,2012)[17]。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民众的环保意识更强,对环保的要求较高,污染企业面临的外部压力更大,相应地会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越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2.政策实施力度。有研究表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状况优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沈洪清等,2010)[13],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者对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执行力更强。上海证券交易所强制要求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更多,每年评比颁发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奖,而且继设立信息披露直通车和上证e平台之后,2013年11月又成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咨询委员会以推进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实践证明,随着环保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强,公司面临的环境信息披露压力越来越大。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政策实施力度越强,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二)公司治理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
1. 股权特征。适当的股权集中为大股东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督提供条件,有利于约束管理者的信息披露行为。因为一旦发生重大环境问题,大股东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股价和声誉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沈洪清等,2011)[6]。此外,如果控股股东以外的其他股东足以与控股股东相抗衡时,他们就能够约束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积极寻求话语权和信息获取权,从而要求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马连福 等,2007)[18]。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股权集中度越高,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假设4:股权制衡度越高,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2. 董事会特征。董事会规模越大,越能聚集具有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的人才,从而帮助和监督公司管理者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独立董事独立于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利益,对环境政策法规有更好的理解,因此更能客观地做出决策,督促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和环境信息披露义务(史建梁,2010[19];刘儒旺,2012[20]);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增强了董事会的监督效率和透明度,使企业自愿披露更多的信息。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董事会规模越大,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假设6:独立董事比例越大,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和数据来源
根据证监会《2013年3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本文选取2008―2012年A股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进行以下筛选:(1)考虑到2008年以后新上市公司可能缺乏以前年度的信息披露,将其剔除;(2)剔除2008年以后新增煤炭业务的公司。由此获得22家上市公司,其中上交所15家,深交所7家,共110个研究样本。所需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和上市公司年报、社会责任报告手工搜集数据。
(二)变量定义
1. 被解释变量。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指数(EDI):按照现行规定,环境信息披露是公司的自愿行为,并不属于强制披露范畴。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出发,确定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可比性4个方面作为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一级指标。完整性指标根据环境保护部2010年出台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中要求披露的8项内容,真实性包括客观性和可信性两个方面,准确性分为量化性和明晰性,可比性由纵向和横向可比组成。
对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评分方法,本文借鉴已有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为保证指标得分的可加性,各二级指标最高赋值1分。在此基础上,4个一级指标的得分是由所对应的二级指标得分之和除以二级指标个数,例如,完整性一级指标得分就是8项二级指标的得分相加除以8。将4个一级指标得分直接加总,即为某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指数(EDI)。指标具体赋值要求见表1。
2. 解释变量。(1)外部压力:通过两个指标衡量。一方面,采用樊纲等(2011)[21]公布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指数衡量市场化进程(MAR),但该数据只公布到2009年,2010―2012年数据是通过计算平均增长率的方法得到。另一方面,政策实施力度的强弱可通过上市公司的反应加以体现,本文选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情况作为政策实施力度(CSR)的替代变量。
(2)公司治理:分别选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2~10个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作为股权集中度(TOP)和股权制衡度(ZHD)的衡量变量,董事会特征变量选取董事会规模(BOD)、独立董事比例(IND)来衡量。
3. 控制变量。借鉴已有研究,将公司盈利能力(ROE)、财务杠杆(LEV)作为控制变量,以控制公司特征,同时将环境信息披露的年份(YEAR)作为控制变量。
(三)模型建立
根据上述分析,为检验外部压力、公司治理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本文构建回归模型(1):
EDI=?琢+?茁1MAR+?茁2CSR+?茁3TOP+?茁4ZHD+?茁5BOD+?茁6IND+?茁7ROE+?茁8LEV+?茁9YEAR+?着(1)
五、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1.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指数(EDI)分析。为保证内容分析法的准确性,本文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指数(EDI)得分结果做了信度检验,Cronbash's α的值为0.974,说明评分结果是可靠的。样本期间我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8年的0.971 6上升至2012年的1.358 0。但是相对于满分4分而言,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还不高,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完整性是4个一级指标中得分最高的,5年平均为0.55,准确性得分0.377 3,真实性、可比性分别只有0.159 1、0.134 1。
2. 变量描述性分析。表3是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指数(EDI)的均值为1.220 5,极大值为3.5,极小值为0.375 0,表明行业内各公司之间差异很大。市场化指数(MAR)的均值为7.730 6,标准差为1.729 7。政策实施力度(CSR)的均值为0.418 2,说明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比例达到41.82%,标准差为0.495 5,可见各个公司所面临的外部压力也有很大的差异。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OP)平均为49.98%,股权较集中;第2~10大股东持股比例和(ZHD)的均值为14.85%,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差距较大。董事会规模(BOD)平均在11人,独立董事比例(IND)为37.14%,符合证监会的要求。
(二)相关性分析
从表4可知,自变量之间的Pearson系数大部分在0.3以下,只有股权集中度(TOP)与盈利能力(ROE)相关性系数最高,达到0.461。但只要相关系数不超过0.5,就不需要担心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问题(崔学刚,2004)[22]。而且,通过考察方差膨胀因子判定模型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计算出的VIF均小于2,可以认为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变量选取合理。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针对回归模型(1),采用OLS方法进行多元回归。为了缓解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采用White检验进行了修正。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市场化进程(MAR)、政策实施力度(CSR)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分别在5%和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支持研究假设1、2。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公众的环保意识与维权意识更强,政府的监管力度更大,所在地的上市公司面临更多利益相关者的披露压力。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实施形成的压力能明显促进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提高,这说明环保法律法规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落实,唯有不断采取积极措施落实各项政策规定,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才能达到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目的。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不支持研究假设。程新生等(2009)[23]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30%~40%时,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最高,以后随着持股比例增加,信息披露水平呈下降趋势。本文研究样本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值达到49.98%,而且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绝大多数都是国有股股东(样本公司的比重为85%),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没有产生激发国有股东积极行使监督权的作用(伊志宏等,2010)[24]。
股权制衡度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股权制衡度能明显改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支持假设4;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分别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上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支持假设5、6。第2~10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有效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状况,遏制公司“一股独大”以及“内部人现象”的出现,增加公司信息透明度。董事会规模的扩大和独立董事比例的增加,提高了董事会激励与约束效率,为公司治理机制注入新鲜血液,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运作有利于降低大股东与经理层合谋的动机与可能性,使公司倾向于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进行以下稳健性测试:(1)调整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方法,通过专家打分法(向13位高校从事环境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的专家发放问卷)确定4个一级指标的权重,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得出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指数的得分;(2)在回归模型中添加其他可以表征外部压力的变量“是否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稳健性结果显示,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可以认为,本文的结论是稳健可靠的。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自从2008年部分上市公司被强制要求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以来,披露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本文以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2008―2012年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价,并实证检验外部压力、公司治理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样本期间,我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公司间差异较大;(2)外部压力对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提升作用,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颁布和执行成为公司绿色行为的重要驱动力;(3)有效的公司治理能明显改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尤其是股权制衡机制、董事会和独立董事作用显著,但控股股东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提高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 强制要求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环境责任报告。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应进一步细化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结合中国实际与《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1)》的指标体系以及披露要求逐渐接轨,定期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指数,建立排名制度和曝光制度。财政部应出台《企业会计准则――环境事项》,明确环境信息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方式,增强环境信息的可比性和规范性。
2. 修订《环境保护法》、《公司法》以及《会计法》等相关法律,加入对重污染行业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加大环境信息披露的执法力度,确保政策法规能够落到实处,对于重大环境信息不及时披露或者故意隐瞒漏报等违法行为加大惩治力度,建立绿色进入壁垒和退出机制。
3. 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引导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增大民营资本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真正形成股权制衡机制。实施董事会下设环境专业委员会制度,增加独立董事承担相应的环境信息披露以及环境治理责任的规定,并要求在董事会报告中公布实施情况,发挥公司治理对外部压力的响应机制,促进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责任的履行。
注释:
①7家公司分别是:冀中能源、西山煤电(深交所要求深证100指数的公司必须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兰花科创、兖州煤业、上海能源、中国神华、中煤能源(上交所要求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的公司必须披露)。
参考文献:
[1],李建发,张国清.制度压力、组织应对策略与环境信息披露[J].厦门大学学报,2013,(3):33-40.
[2]Frost G. The Introduction of Mandatory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Guidelines:Australian Evidence [J]. ABACUS,2007,43(2):190-216.
[3]稻田健志.企业环境报告书导则与其推广――基于中日制度的比较研究[J].商业时代,2011,(26):87-89.
[4]Freedman M, Jaggi B.Global warming,commitment to the Kyoto protocol,and accounting disclosures by the largest global public firms from polluting industries [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5,40(3):215-232.
[5]王建明.环境信息披露、行业差异和外部制度压力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沪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8,(6):54-62.
[6]沈洪涛,等.绿色金融政策、公司治理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以502家重污染行业上司公司为例[J].财贸研究,2011,(5):131-139.
[7]Cormier D, et al.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Quality in Large German Companies:Economic Incentives,Public Pressures or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European Accounting Research,2005,14(1):3-39.
[8]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3,(2):28-36.
[9]Eng L L, Mak Y T.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03,7(22):325-345.
[10]卢馨,李建发.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研究――以2007年和2008年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3):62-69.
[11]Johnson R A, Greening D W. The eff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types o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9,42(5):564-576.
[12]Akhtaruddin M, et al.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 in corporate annual reports of malaysian listed firms[J]. Journal Of Applied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9,1:1-19.
[13]沈洪涛,等.合规性、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J].中国会计评论,2010,(3):364-376.
[14]Beasley M 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6,71:443-465.
[15]孙永祥.所有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J].经济研究,2001,(1):45-53.
[16]肖作平.公司治理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影响分析――来着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11,(6):34-40.
[17]沈洪涛,冯杰.舆论监督、政府监管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2012,(2):72-78.
[18]马连福,赵颖.基于投资者关系战略的非财务信息披露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J].管理科学,2007,(8):24-34.
[19]史建梁.董事会特征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相关性研究[J].经济问题,2010,(5):57-60.
[20]刘儒旺,王海滨.国有企业环境责任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视角[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71-76.
[21]樊纲,等.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 2009 年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2]崔学刚.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4,(8):72-80.
1.1总体设计原则(1)采用MSSQLSERVER2005作为整个系统数据的存储。⑵采用Framework2.0作为系统应用的开发平台。(3)采用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使用双重的基于用户权限和职位权限的验证方法对用户操作权限进行管理。(4)采用统一的界面布局风格原则,保证用户操作的一致性。
1.2总体技术路线
(1)采用基于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架构设计。基干XML、WebService、Ontology等技术的集成框架包括集成总线及AdapterService、元数据库及集成协调器与供二次开发的API及WebService工具集,它实现了数据互操作,软件互操作与语义互操作。(2)面向海量数据业务的镜像式数据缓存管理。(3)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IS)收集、管理、查询、分析、操作以及表现与地理相关的数据信息。GIS在环境事故应急中有明显的技#优势。(4)智能模型库、模型库管理系统、模型字典的应用。由干本系统模型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强等因素,按传统的技术不能很好的满足本系统的应用,因此本系统将智能模型库、模型库管理系统、模型字典等相关技术应用于本系统,智能模型库是以决策支持技术为基础,以模型为核心,以知识为驱动,集强大的模型管理、模型运行和智能分析功能于一身,将GIS与专业应用模型有机结合,无缝集成。
1.3技术关键
本系统以GIS技术为支撑,综合应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GPS、RS等技术,实现GIS与环境质量分析评价方法、模型的环境质量管理和决策支持应用系统的无缝集成。
2系统内容和功能模块
承德市环境质量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一个数据中心、六个子系统。系统界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左侧树形目录;另一部分是功能模块界面。
2.1数据中心主要是对日常业务数据进行处理
其功能包括监测项目参数设置、基础数据管理、中间数据处理、数据的读入写出。
2.2六个子系统主要包括(1)监测数据查询统计子系统:对基础数据进行统计、汇总、计算,形成各种作需要的统计数据,并进行分类查询。分为基础数据查询、饮用水源地计算结果、地下水计算结果、河流计算结果、噪声计算结果和大气计算结果6个子模块。并通过GIS在相应监测点位上进行信息展示。(2)环境质量分析评价子系统:环境质量分析评价分为水环境、气环境和声环境三大类,评价方式根据水、气、声的不同评价指标。评级方法均采用国家环保部颁布的评价方法,分析方式包括趋势分析和对比分析。(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子系统:通过对生态评级指标的分析利用地图直观显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4)大气质量日/预报子系统:市、县级监测站通过本系统可以实时进行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及预报的上报和审核工作及统计查询,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县级站与市级站环境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的同步上报,并与官方网站对接,实时信息。(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子系统:通过对数据中心中涉及到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监测项目的监测数据和环境信息的处理,通过数据处理系统按照考核制度要求的各种上报表格格式显示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方便管理部门实时掌握考核指标的进展程度。(6)业务及地图子系统:通过GIS地图可以查询、搜索监测点位附近环境信息,包栝周边污染源分布、污染源周边的生活设施、监测点位设置情况等。通过周边信息定位空间要素和综合分析数据变化原因。
3系统创新点
(1)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污染物分布与扩散的仿真模拟。(2)可结合地图对环境测点历史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将地理信息与大气、水等环境要素的监测数据结合在一起,结合空间分析模块,对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以反映出区域污染的程度以及空间分布情况。统计结果可以图表方式(饼图、直方图等)显示在地图上,统计结果和图片均可导出。直接应用于报告书的编与。(3)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县级站与市级站环境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的同步上报,及数据审核,数据直接储存进入数据中心,不必重复录入大气数据;并与官方网站对接,实时对外质量信息。(4)实现与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对接,通过数据处理系统按照考核制度要求的各种上报表格格式显示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数据表格可以导出,避免人工录人造成的误差,方便管理部门实时掌握考核指标的进展程度。(5)本系统基干ArcGISSerVer开发,对于数据保存具有稳定性,同时在本次系统的数据J^FSQLServer2005数据库格式的数据通过备份的形式转化为DBF数据表,可直接上报。也可以将以前的DBF格式的历史数据导入本系统进行分析管理。
4应用效果
[关键词]大学创新能力;制度环境;组织创新力
当前大学处于一个被称为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吸收、运作、转换与创造成为个体、组织及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米歇尔波特(MichaelPorter)也在钻石体系四大要素中的生产因素,强调生产高等专业教育人力的大学院系的重要性——能提业高层次及持续性的竞争优势[1]。在全球化以知识为本的经济社会中,经济及国家竞争力系于创新,而创新有赖于新知识的创造与利用。大学作为新知识与技能的首要来源,不论在教学或研究方面皆有创新的品质,通过对研究人员与学生训练的积极改变,使其具备创新的技术与能力,教师及学生都能成为创新的承载者,进而对区域发展与国家竞争力产生积极的影响[2]。有鉴于此,有必要辨识大学组织所面临的挑战,并探究大学所处的内外部制度环境要素,这将为建设大学创新能力提供方向和路径。
一、大学创新能力的涵义
与大学创新能力相关的概念包括创新力和组织创新力的概念。从词源学看,创新(create)的拉丁文是creare,意思是产生或者引起生理上的意识,也具有发生或者产生的意思。使用词源学作为导引,创新力作为一种创造力,和各种形式的思维能力,例如观察力和洞察力、猜测力区分开来。而组织创新力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成员的角度,这受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例如英国学者加菲尔(Jaafar)认为关于创新力的理论基础有三:原过程认知理论、发散思维理论以及联想谱系理论(意思是联想以前没有意识到相关的事实,使之建立关联的过程)。此种以个体为中心的界说方式,在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间甚为流行,例如有关性格因素的探讨,或是研究认知能力与人类创造行为的关系,研究并发展客观的评量工具来加以测定,或进一步地提出提升创造能力的训练课程[3]。
传统的个体导向研究过度重视人的因素,在八十年代逐渐受到学界的质疑,并开始将焦点转移至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不同的酬赏给予方式、作决定的选择性、竞争的环境、他人的评价等等,将使受试者的创造表现受到影响。艾姆比认为,组织创新力是许多个体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下合作工作,产生有价值的、有用的新产品、服务或者程序[4]。因此,组织创新力的概念就意指在组织背景下的行为以及行为的产物。维德曼等人把组织创新力定义为一系列广义上的创新,创新以广义上的组织的变化为特征。对组织创新力的理解包含创新过程、创新产品、创新的主体、创新情景及以上因素的相互作用[5]。
相对于组织创新力研究成果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大学创新能力的研究还处于襁褓之中。除浙江大学于2006年在国内首次的国际大学创新能力客观评价报告之外,相关的研究成果非常少见。但徐小洲教授课题组报告未对大学创新能力做概念界定,而是直接以创新实力、创新活力和创新影响力三项大的指标来评价大学创新能力[6]。此外,张慧洁教授从大学的特点与规律上探讨了大学创新力的要素,论述了这些要素形成的原因,大学创新力与知识生产力、综合竞争力的关系,不同层次大学创新力要素的内容、结构、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创新力形成的制约因素——内部系统机制、外部系统机制、体制、制度、文化、管理、政策之间的关系。本文则借鉴组织创新力研究的成果,把大学创新能力界定为大学现行的组织、规划、用人、领导与控制等各项活动的管理创新能力,以及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创新能力,而且组织创新已被成员所接受。
二、大学创新能力建设的影响要素
1大学外部制度环境的维度
(1)教育政策对大学创新能力的抑制。近些年,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大学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处于扩张时期,政府出于提高效率的需要,对各种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分类指导政策,虽然对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变革,增加了地方政府的统筹权,但是拨款、科研、评价等政策缺乏针对性的分类,仍存在着简化对象的倾向,这在客观上造成了院校的趋同。此外,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诉求明显,这也会迫使政府的教育政策要体现出平等主义倾向,这也造成了院校的趋同[7]。而且,政策上的区别对待仍然可能导致院校趋同,因为对高水平大学的重点资助可能激发其他学校追求更好的心理,容易使得学校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而放弃自身优势,向某一类型大学看齐。教育政策向精英教育的倾斜,缺乏对其他类型和层次的院校的鼓励,造成了处于中下层的院校缺乏政策动力。由此,在目前本身就缺乏市场竞争传统的高等教育机制下,大众型高等教育组织的主动性被进一步抑制了。而重点建设政策向各层次的师范院校释放的信号是,越是学科齐全的综合型、研究型院校所得的资源就越多,获取资源就越容易。由此导致教学型学院和教学科研型大学为了有更多的资源维持生存和发展,就自然努力向上一层次的大学发展。除此之外,专业设置政策也是导致大学趋同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规范指导作用,带有很强的指令性和权威性,学校招生必须按照专业目录的规制进行。这样,各层次的院校专业设置必然有很大的相似性,其连带效果是,致使各层次院校的教学计划、大纲、对学生的要求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此,造成了大学的高度趋同,“千人一面”致使大学创新力难以实现。
(2)大学评价对大学趋同的诱导。社会机构和官方的大学评价或大学排行榜对大学组织结构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调查高考生对大学排行榜的认知发现,大学排行榜对考生起到了报考大学的参考标准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各高校千方百计吸引满意的生源,这是当前大学社会排行榜之所以受到大学重视的原因所在。此外,由于本科教学评估指标并未根据院校类型进行区分,所以评估指标中的内容被各类型的学校所重视,其引导大学趋同的作用不言而喻。尽管评估指标中设置了办学特色一项,试图对所有的被评院校在办学特色方面都以相同的指标进行评价,但可能会出现一个悖论。这正如王英杰教授所说:“我们期望通过评审‘特色’,使大学办出特色来,但是结果可能是大学的‘特色’都相同。实际上,一所大学在办学思想、发展战略、校园文化、培养目标、教学和课程等方面中的一个方面有特色就很不容易了,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评价结果中体现出来,这样就可能促进大学办出特色来。”比较当前的大学社会评价的指标,我们发现科研、规模、学科齐全和师资等指标都使研究型大学在大学排行榜中占有先天的优势。其导向作用是所有的大学只有向研究型大学发展,才能在排行榜占优,从而吸引优质学生和更多的资源。目前社会评价的问题是,虽然有多种类型的机构,但是评价方法大同小异,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最终的导向是院校的趋同。
从外部制度环境的维度分析发现,无论是某些教育政策还是社会评价,都无形中对院校办学定位带来了消极“导向”作用。虽然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目前的资源配置政策使低声望的院校面临着向“上层"发展的压力。特别是在官方的和非官方的高等教育分类法和大学排名出现之后,分类和排名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院校对自身排名和身份的关注。面对环境压力,院校通过升格,或者通过合并、改名等形式,不断追求更高的地位和身份,由此造成了当前高等院校趋同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2大学内部制度环境的维度
(1)大学组织资源动员的不足。组织资源是影响大学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因素。组织资源不仅包括办学条件等实体要素,还包括对个人的动员。只有具备充分的资源动员能力,大学组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目前的问题是大学对政府的依附性导致组织自身的主体性不足,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比较差。大学总是依靠政府给予办学资源,由此也影响到组织机构的设置,导致大学普遍采取科层同构的组织形式。这是单位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会导致大学组织在其他资源方面(社会资源、校友资源、个人捐助)获取能力不足,筹款能力低下。单位制下成员的依附性导致激励困难,成员总是试图获取更多的回报和个人资源,而事实上,只有组织得到足够的贡献,并且能提供足够的回报以获得这些贡献时,组织才具有主体性,才会继续存在。
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大学自身也在进行一些变革,国家对大学组织的直接控制减弱,近些年人们讨论的大学自治、教授治校、人事改革、学生权力等都从侧面反映了单位制下的大学组织中的一种不平衡状态。组织中的教师和学生在获取资源时处于不利境地,一方面是合法化权力得不到组织确认,另一方面不能依靠原有权力形成非制度化的关系,这些都影响到了教学人员和学生参与组织资源分配。这种由于分配的失衡,给大学组织激励带来严重的问题,使得大学组织在成员资源的动员和获取上能力不足,使大学组织不能有效地运用物质激励、团结性激励和目标激励来动员成员资源,而这将直接影响大学创新能力建设。
(2)大学过度科层化。从大学组织属性看,它不同于工商企业组织和政府部门,尽管也具有科层组织的部分属性,但就其主要的活动内容而言,它是属于专业化的、学术性的机构。正如著名的社会学家彼德布劳(PeterM.Blua)所指出:科层化的刻板与纪律性同学术组织是不相容的,它要求自由地采取一个更富于弹性和想象力的途径从事教学活动,即激发学生去探求事物本质的兴趣;大型的学术机构,不同于一般组织,它要求具有更复杂的管理。对预算和日常程序的过分关注往往易为学术探求带来危险;无疑,大学在诸多方面同企业组织根本不同,这里没有8小时工作制,没有直接的监督,没有清楚的效益测量评价以及其它;尽管教员彼此间存在等级以及对学术事务的影响作用不同,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彼此监督的等级关系,所有人员都是操作者[8]。问题是中国目前的情况和布劳的论述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中国大学存在过度异质化的科层问题。大学作为一种单位存在,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大学校长由教育部或者省级政府任命,也具有一定的行政职务级别。尽管经过20多年的改革实践,确立了高校的法人实体地位,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办学自主权等,但旧体制积留下来的官僚组织特征依然比较突出,组织内部的研究自由和教学自由受到太多的约束,高校作为专业化组织的学术属性不能得以真正、充分地体现[9]。科层制的异化造成了大学组织中官僚主义严重,抑制了大学学术属性的发挥,严重阻碍了大学的创新力建设。
在20世纪80年代,大学组织结构与政府机构具有较强的同构性,在21世纪初,大学组织结构的多样性增强,反映了社会的直接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政府放松管制和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大学越来越追求效率。在既定投入条件下,努力扩大产出,或在既定产出条件下,尽量减少投入。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成为大学组织结构变化的一个显著方面。大学组织机构变化透视出大学逐渐趋于效率主义的价值取向。其行为强调绩效和政绩,而大学组织的另一个维度——学术结构,则强调追求真理,遵循学术发展的逻辑。这客观上加剧了学术文化和行政文化的冲突[10]。大学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冲突,造成了组织核心目标的偏离,大学校长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去协调两种力量的平衡,无疑会使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创新受到影响。目前,中国高校存在的过度科层化的问题将成为大学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障碍。
三、结论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革新与多元社会需求的变化,大学作为知识首要来源的角色遭到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外部制度环境对大学的创新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而且,大学组织资源动员力不足以及组织内部的过度科层化也相应地影响了大学的创新力。大学创新能力的建设既需要各院校自身的努力,同时在宏观上也需要一个有利的制度环境。
首先,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要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如何保证大学的办学自主权问题。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改变政府对大学实行计划管理、大学是政府的隶属机构而不是利益主体的局面,使高等教育形成“卖方市场”,增加大学的危机意识,从而形成大学自主进行制度创新的动力,形成自主性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同时,财政、科研拨款、专业设置以及大学评价政策要根据院校不同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组织理论认为,任何组织的存在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目的和特定的职能定位,并以此作为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和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根据。只有完善外部制度环境,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组织自身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
其次,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外部制度环境的变革必然要求大学内部治理构与之相适应。内部治理主要是指大学举办者对大学经营者(主要指校长)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激励约束的一整套具体制度安排[12]。一方面,大学校长要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冲突中起到平衡和协调作用,应就学校本身的组织能力与定位运筹帷幄,进行策略性的规划,以促进创新作为。另一方面,大学需要对内部的单位制度进行改造,使其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要在组织内部构造良好的激励体制,把物质激励、目标激励和团结激励结合起来。创新力的增长与管理者的支持和干预程度,以及创新主体被管理者所理解、尊重而得到的学术劳动的安宁程度成正相关。正如原哈佛大学校长德里科博克所说:大学的进步除了图书馆、实验室和其他研究设施之外,还要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授们能够在一个不受约束和外界干扰的自由环境中开展工作”,因为在集权化的限制与指令下,人们不能发挥出最佳的工作状态[12]。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将为创新主体提供一个适切的利益分配机制,并促进创新主体与人才群体效应环境密切融合,为大学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制度基础。
【关键词】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管理体系;创新方法
自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之后,我国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监测力度以及监测质量管理力度也越来越大,相关部门甚至引进并采取了更加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使得我国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事业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人们对环境监测的重视度,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便显得有些不足,一些部门人员因没有意识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其在工作中忽视对质量的管理,从而拉低了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整体的工作质量。为此,要在现有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上做出改进,进一步加大监测质量的管理力度,保证质量管理与环境监测的相适应,杜绝环境监测质量工作滞后现象的发生。
一、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逐渐走向了制度标准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其完善度相对较高,适用性也相对较强。但随着人类文明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环境监测自引入了更为先进的监测技术与监测设备之后,人们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便有所忽视,而将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环境监测上。这一情况直接导致质量管理与质量监测脱节,进而使得总体的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发生滞停,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遭遇瓶颈。下面结合我国国情,对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状况进行分析。
1、环境管理和经济增长没有得到同步发展
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了,社会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增长,但由于社会进步过程中人们过于注重经济增长,忽视了环境的管理与保护,所以造成了现在环境保护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的局面。在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工业、建筑业等行业在生产、建设中制造了很多废弃物,并且相关部门并没有采取措施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处理,所以造成环境被废弃物污染,影响人类生存并危及人类身体健康。现阶段,尽管我国相关的环境保护部门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抑制和治理环境污染,但总的来说,多年时间积累下的环境污染并没法在短期内得到彻底根除,即使引入了环境监测管理机制,但因为这一体制的运行时间不长,尤其在质量管理方面,人们的管理意识并不高,所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制在实际运行时并不能充分发挥其管理作用。
2、质量管理人员能力低,缺少质量管理积极性
除了制度还尚处试行阶段以外,相关机构或部门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低,实际工作时易忽视质量管理,缺少质量管理积极性也是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相关部门在配备质量监测或质量管理人员时,并没有严格化人才的录用与选拔,所配备的部分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水平,有的甚至不具备相关的专业证书……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国内现有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并不能很好的胜任质量管理工作,从而导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滞后。
二、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新构想
针对上述所讨论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滞后问题,在分析其滞后原因之后,现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以下几点创新对策:
1、完善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法律保障体系
从大方向考虑,想要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除去细节问题以外,最直接的方法是借用法律手段,利用法律法规来约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行为。具体措施有,组织建立专门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并制定出台相关的环境监测条例以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条例,利用法律条令来对环境监测进行定位,并借助法律法规来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规范管理行为,从法律、制度以及人员三个方面来保障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质量。
2、改进并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法律保障机制仅仅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功能作用是威慑,是约束和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行为,让其能够重视质量管理。而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起主要指导作用的,仍然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完善并创新原有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一套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同时也是创新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构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可建立为以下这一模式:国家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国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技术中心-区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技术中心。
3、构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体系
目前,虽然有一些环境监测站是以计量认证或国家实验室认可的要求在实施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活动,但是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既要保证监测仪器的准确、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更要确保监测方案的科学性、监测点位的代表性、现场采样的完整性等等。因此必须根据环境监测的白身特点、客观规律和管理执法需要,建立适应环境监测工作实际、贯穿环境监测全过程的完整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体系,并使之成为各级、各类环境监测机构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必须遵循贯彻和具体落实执行的管理程序和行为准则。
4、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中提到,国内相当一部分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并不高,综合素质也相对比较差,再加上环境监测工作以及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极为复杂,所以导致其在实际工作时并不能完全胜任,最终也就造成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滞后。面对这一情况,在创新质量管理体系时,除了要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之外,还要注重对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具体措施有:多多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培训活动,并注意在培训中引入实际问题,利用实际问题来对其进行指导;积极做好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工作,让他们明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技能训练,提高其管理能力,使其能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促进我国环境的有效治理。
三、结束语
在创新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的的现状来做好环境监测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要以科学管理为基础,通过管理监测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高效的工作制度,健全有效机制展开环境规划,增强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柏仇勇,黄卫,姜勇.创新我国环境监测体制和机制的构想[J].中国环境监测,2007(06)
环境管理的产生源于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能源紧张、资源耗竭、自然灾害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强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能已成为各国政府有效处理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几个世纪以来,环境问题从产生到发展,范围在不断扩大,程度在不断加深。为什么长期以来人类没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遏制环境问题的蔓延呢?经济学家认为,当决定使用资源的人忽视或低估环境破坏给社会造成的代价时,就会出现环境退化,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一)市场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从而导致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它们的环境成本。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负外部性是指人们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产生的负效应。它既存在于生产领域,也存在于消费领域,如工矿企业的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行为,居民在使用汽车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及排出的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对他人和周围的环境均有负效应。这些负效应并没有计入到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并没有由行为人承担,而是转嫁给了他人和整个社会,从而构成负外部性。在存在外部负效应的情况下,由于外部成本不能被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市场机制并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使得市场并不能达到对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引发“市场失灵”。
2.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公共物品就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非排他性指可以供多人享用,无论个人是否支付费用,都无法排除他人享用;非竞争性是指享用人数的增加不会影响其他人的享用。环境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没有排他性,想要使用它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没有竞争性,一个人享用并不减少他人对它的享用。公共物品可以免费使用的特性使得环境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3.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清。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前提之一是资源具有明晰的、专有的、可转让的产权。在我国,环境资源的产权名义上是清楚的,由国家和集体所有,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具体的产权代表,产权不清、产权虚置的情况却大量存在,资源浪费与破坏现象严重。此外,有些环境资源难以确定产权,如大气、水、环境容量等,由于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财产,也由于它们特殊的物质形态,使得法律意义上的权属难以确定,市场机制难以引进,也就难以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二)政府失灵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只要政府出面,通过各种措施就可加以改进。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但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与“市场失灵”一样,也往往存在“政府失灵”,当政府的干预政策不能纠正甚至反而造成或加剧“市场失灵”时,就会发生政府干预失灵。在环境保护领域,导致政府干预失灵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上存在弊端,表现在:
1.环境监管中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职责权限划分不清。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是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即行政等级,如省、市、地、县等)、分部门(即政府部门,如交通部、建设部等)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我国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经过了从部门分管到统分结合的两个阶段。统管部门是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它们之间是行政隶属关系,即上级和下级关系。分管部门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某一方面环境污染防治或对某一类自然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统管与分管部门在环境监督管理中的法律地位平等,二者之间不是行政隶属关系,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它们在环境监督管理中都是代表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其执法地位都是平等的,只是在环境监督管理中的分工有所区别,即监督管理的对象和范围有差异。这种环境管理机构设置模式的优势在于,既能发挥各个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又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进行整体协调。然而,由于环境保护专门机构的地位和权限与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平行,加之部门立法、地方立法的权限与关系不清,以至于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权力设置的重复或空白,只有分工缺乏协作,既不能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又不能形成整体效益,造成统管与分管部门权限不清,关系不明,统一监管难以实现。
2.机构设置存在交叉重叠。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从部门分管发展到统分结合。在环境管理模式转化的每一阶段,国家只着重于成立或撤销环境管理机构,而不注意它们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从而出现了某些机构重复设置、职能交叉的现象。如在自然保护方面,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设置有专门的自然保护司,而国家林业局也设置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其实,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仅是自然保护的一个方面。这种机构的重复设置必然造成职能的交叉和重叠。又如对水资源的保护,目前的水管理体制依然存在“多龙治水”的现象。“多龙”,是指有权管理水资源的部门众多,水利部门、建设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地质矿产部门、市政管理部门、环保部门都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进行管理。除此之外,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部门,渔政监督部门也都享有一定的管辖权。这些分别对水体的利用和保护拥有国家管理和监督权的机关,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往往使得工作中对同一客体的保护难以达成共识。权力分散、政出多门造成相互间的冲突与矛盾,各部门间职责权限划分不清,且相互间出于部门利益关系难以协调,执行分工职能时难免发生越权与冲突现象。由于政府内部部门职能的错位、冲突、交叉、矛盾,引发了国家公共利益与部门行业利益的冲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国家环境管理的制度选择
面对复杂的环境问题,国家环境管理要做出多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安排,其中主要的有两种:环境行政管制和环境经济激励。
(一)环境行政管制
行政管制也称为命令控制方法,是政府通过运用 规章制度来对环境污染外部性进行直接干预,如发放许可证、颁布环境标准等。管制的优点在于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污染者别无选择,要么服从,要么面临法律仲裁或行政程序的处罚,最后的环境效果具有确定性。长期以来,我国在环境管理方面采用较多的就是这种以政府直接管制为主的管理措施、管理制度。现行的一系列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等为基本内容的环境管理体系,基本上是以行政管制为主的管理体系。
政府的直接管制对中国的环境管理是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的,它避免了大量因市场失灵而导致的环境问题。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政府的直接行政管制存在的诸多弊端也在逐步显现,表现在:第一,灵活性差。对于新的生产工艺、新的环境状况或企业间存在的技术差异、控制费用差异,管制方法想做出相应调整需要一段适应期。这是因为,命令与控制的本质是制定规则,而制定良好规则的前提是掌握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了解公共行业和生产技术的细节。而在短时期内,获得所有相关是比较困难的。第二,成本高。政府部门监测和执行的管理成本较大,经常难以执行。第三,缺乏对控制污染方法改进的激励机制,不能为开发减轻环境损害的新技术提供激励。第四,罚款的设定水平过低无法阻止违规。第五,可能会引发其他违法行为,如以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取较高的不正当收益。违法者通过向政府行使贿赂来获取有利于自己的监测结果,从而逃避应交纳的排污费或罚金,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还会增加廉政成本。
(二)环境经济激励
所谓环境管理的经济激励,是指依赖于经济刺激而非规章制度来起作用的一种政策工具。经济激励是一种间接调控措施,是通过市场机制,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及开发活动改变人们的相关费用和效益,使外部环境成本内在化,从而激励人们保护环境和资源。经济激励主要包括四种手段:
1.押金退款。购买具有潜在污染性产品的人将支付一笔附加款,这笔附加款将在他们把产品或其包装返回到认可的回收或适当处理中心时退还给他们。
2.补贴。通过采取拨款或贷款等形式为实际或潜在的污染者提供财政资助,用来鼓励其削减污染。
3.环境税费。环境税收或环境收费可被认为是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及环境污染行为支付的“价格”,是政府为实现环境保护目的或筹集环境保护资金而征收的一系列税或费。
4.排污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的原理在于:首先,确定某一区域环境容量即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其次,把环境容量或排放总量分割成若干排污指标,通过颁发许可证的方式分配排污指标,并允许排污指标在市场上交易。环境容量也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它为人类活动提供消化吸收污染物的条件。从属性上讲,环境容量本身难以具体分割和确定权属,不能在市场上交易。但是,排污指标具有确定性,通过界定环境容量和排污指标,抽象的环境容量转化成具体的排污指标,排污指标分配后,持有人对它就拥有了一定的排他属性,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排污权交易的意义在于允许排污者通过市场转让节余排污指标,刺激排污者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实现总量控制,从而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相比较于行政直管,经济激励有许多优点,表现在:第一,成本较低,它可以减少政府政策推行的成本。它不需要设置庞大臃肿的部门机构,不需要花费高额的执行监测费用。它以市场为基础,通过间接调控改变市场信号,影响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引导其改变行为方式。它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预期的目标,这对资源有限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第二,灵活性更强作用范围更广。它可以通过市场,把保护和管理环境的责任从政府转移给环境责任当事人,从而使环境管理模式更加灵活。它应用的范围也更为宽泛,不论是在末端治理还是在清洁生产领域都能得以有效利用。第三,经济激励由于充分利用了市场力量,透明度更高,相比行政强管提供的违法机会就会减少,所以,它可能既更有效又更公正。
三、国家环境管理的制度创新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环境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国家在选择环境管理手段、进行制度安排时要注意制度的创新。
(一)环境管理行政制度创新。
1.坚持统管与分管相结合,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国家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不同,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模式亦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分散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与统一监督结合的模式。分散管理模式的管理权由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行使。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各行业主管部门熟悉本部门的工作,容易把行业管理与环境管理协调起来,不足之处在于这些行业主管部门既有业务目标又有环境目标,出于部门利益可能会以牺牲环境利益谋求业务目标的实现。集中管理模式的环境管理权由从事环境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统一行使。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有一个专门机构对环境实施全面统一的管理,不足之处在于此专门机构由于不太熟悉其他行业部门的业务,难以和其他部门协调,难以有效的推行既定的环境政策。分散管理与统一监督相结合的模式是把环境管理权赋予与环境相关的各行业部门,同时创设一个中央机关负责实现环境质量标准并协调环境保护各机构之间的工作。我国采用的乃是此种模式。采用统管与分管分工协作、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是由环保工作的广泛性、复杂性、综合性和跨地域性所决定的。一方面,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对环境的管理统一指挥、宏观调控;另一方面,环境的复杂性又要求相关各部门都必须参与到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中来,因为仅靠单一的主管部门不可能完成环境保护这样一个长期宏大的工程,所以,环境管理必须坚持统管与分管相结合。此外,在坚持统管和分管相结合的基础上,还应当进一步理顺统管和分管部门的关系,通过立法加强统管部门的统一性、权威性,完善统管部门对分管部门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任追究制度。
2.完善环境监管体制立法,实现机构设置与职责配置的法制化。世界各国均注重环境监管体制的立法,无论是机构的设置,还是职责的配置,均有详尽的成文法规定,以避免和消除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任意性和盲目性,而我国目前还无环保机构的组织法。立法的欠缺是导致环境管理工作低效率的首要因素,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在通过立法手段确立主管部门的统一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明确各分管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的标准和原则,明确不履行职责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责任追究的方法和途径。
(二)环境管理经济制度创新
1.强化经济手段的运用,加强经济手段使用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是在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主要以行政管制为主,经济手段地位薄弱,因此,无论从制度设计的理念还是制度本身,体现的都是“环保靠政府”的管理模式。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单纯依赖行政规制手段,依靠政府管理,会造成行政成本高等后果,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我国的环境政策必须从以规制为主向规制与经济手段并存的方向发展。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经济手段应用范围较窄,手段较为单一。如押金退款制度,在部分西方国家作为一种污染控制手段应用较为广泛,但我国环境保护法领域目前还没有建立该制度,在理论研究中也较少涉及。即使是已有的经济手段,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缺乏必要的条件也存在很 多问题。经济激励手段的有效实现还要依赖于一些重要的条件,如不受干扰的市场竞争的存在、灵敏的表明稀缺的价格信息、安全可转让的产权等,以及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来为使用经济手段提供法律权威。同时还要求政府行为的合理化,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来引导、规范各种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市场运行。
关键词:信息技术;五年制高职;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121-03
物理学是一门在科学实践基础上归纳、总结而产生,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物理教学是以概念分析、逻辑分析为主,辅以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的方式传授知识。五年制高职院校生源系初中毕业后直接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理解能力、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相对不强。高职院校与普通高中相比,基础课教学课时大幅减少。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是教师利用几个简单的物理演示实验和粉笔在黑板上讲解学生难以完全理解的教学内容。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成为物理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
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在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渗透到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传统的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份教案的教学方式正逐渐被新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所取代。信息化教学的引入不仅导致教学手段的变化,还产生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改变。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提高物理实践的认识、物理抽象概念的形象化、拓展教学空间等具有重要意义。物理信息化教学可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
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 在信息化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或播放一些相关图片、动画、视频等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使原来枯燥乏味难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以直观生动的形象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在平抛运动教学中,以滑雪运动员从水平的雪道上滑下,并在空中完美表现的视频画面为引子,提出:“滑雪运动员做的是什么运动?”等问题,引出平抛运动的概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启发学生思考。
模拟物理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很多物理实验是无法进行的,只有依靠教师讲述。一些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由于受常规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危害程度等条件的限制,实验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利用信息技术中Flas模拟实验,展示一些重要的、在目前客观条件下难以完成的实验,可以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例如,利用Flas介绍原子核的裂变过程,介绍复杂的核反应过程,使物理现象和分析更加直观易懂。利用视频画面介绍原子核能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利弊,如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日本大地震福岛核电站泄漏给日本人民带来的危害,以及合理利用核能为人类造福等视频画面,增强学生合理利用核能的意愿和环保意识。而有些物理实验,在过程中产生的动态效果肉眼看不见,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理解。例如,讲授电磁感应现象内容时,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教学难点。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利用物理实验器材演示(或学生小组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然后分析讲解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原因,归纳总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信息化技术条件下,该节的教学过程是:在实验演示的基础上,通过Flas模拟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过程,并通过Flas模拟出演示过程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和感应电流磁场的磁感线变化情况及随磁场的变化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的变化。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直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物理模型,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就突破了教学难点。
剖析物理概念,变抽象为形象 在物理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方式,可以形象地阐释物理概念,使物理规律的解释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在《机械波》教学中,学生对横波和纵波不易区分,更无法想象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的运动情况。而现实条件无法演示机械波传播过程中质点的运动。利用课件不仅可以模拟横波和纵波的波形,更能利用动画模拟机械波传播过程中质点的运动情况,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如,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规律时,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是两个运动规律的合成。利用仿真物理实验课件的动画能较好地说明这个情况。
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 在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多元化知识库、资源库、信息库。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局域网创建物理学习网页,将教学内容和相关拓展知识整合到网页上,学生可通过网络自主阅读和浏览,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主动性进一步得到加强。在学习网页上可以建立以下几部分内容:(1)物理实验室。建立虚拟物理实验室,通过链接,学生可以在网上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模拟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或者现实环境中无法完成的物理实验,如天体的运动、理想分子气体运动模型、波的干涉和衍射等,再现物理情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2)知识和应用。介绍物理定律的总结归纳过程,介绍物理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好地理解定律。例如,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制作潜水艇望远镜、光导纤维;利用电磁感应制作发电机等,让学生通过图片阅读及动画播放,理解物理定律的原理和应用过程。(3)评价与互动。教师专栏,主要包括电子试卷及教师论文和教师观点等。学生专栏,包括学生对物理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建议、对物理教学的观点等。教师制作电子试卷,让学生在网上答题,学生可以通过测试进行自我评价。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解答,对学生做出评价。学生可通过网页对教师的授课做出评价。学生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网上答疑,加强师生的交流。学生还可以发表自己对某物理问题的看法、建议、思路,利用物理原理进行小制作、小发明等,展示自己的才华。(4)课外阅读。放置科学家探索研究经历等史学材料,供学生浏览。学生通过自学,一方面,能够对物理现象有更深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提高不畏艰苦、严谨细致的科学素养。
激发探索精神,培养综合能力 信息网络环境向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课堂和更多探索科学知识的机会。利用网络,可以搜索到海量的物理基础知识、物理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条件提出一些研究性课题,使课内外的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例如,在学习“半导体材料”内容时,布置“半导体材料在电子行业的应用及展望”这样的课外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网络,以小组分工协作的形式查找、整理资料,对信息进行加工再处理,然后以科普小论文的形式提交。教师则可将科普小论文到学习网页、校内学生刊物及班级黑板报上。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从中学到丰富的课外知识,开阔视野,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物理教师面临的挑战
信息网络时代,信息化教学势在必行。为适应信息时代科技发展和学生求知的需求,物理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教学理念面临挑战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物理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摒弃以往机械、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应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思考和行动的出发点,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提升授课技巧,使教学过程更具科学性。
教师能力面临挑战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的手段与资源较以往明显增多,使得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如何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成为考验教师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能力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1)信息资源认知的挑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包括了网络平台、海量数据库、信息处理技术等内容,并且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社会发展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地掌握新的现代信息技术。(2)信息资源利用的挑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物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和课程资源。如何利用现代网络,从中获取各类公开教学资源、各类更新的物理知识和物理知识的应用情况等,需要物理教师摸索和实践。如何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手段需要物理教师积极探索。(3)信息资源开发的挑战。信息技术开发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物理实验过程、物理学习过程、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物理教学的相互交流等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开发运用信息资源是物理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面临挑战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一是学生涉猎知识的渠道不断拓宽,各类知识和问题不再只限定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不断适应,提高综合能力。二是学生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互动,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三是各种观念不断更新,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教师可能面临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在当今环境下,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探究学习,充分利用、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新环境,才能做好物理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苏志坚.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物理教学研究与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112-113.
[2]闫鹏飞.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的探究[J].科技信息,2011(22):478.
[3]周香,李随源.浅谈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使用[J].教育与职业,2006(36):145-146.
[4]殷春英.物理多媒体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考试周刊,2009(34):165.
[5]孙瑛,刘刚.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教学[J].教育探索,2006(9):65-66.
关键词:环境质量 综合信息管理 GIS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230-0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保事业的深入,社会公众对环境质量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为了满足这些需要,我们对于大量的监测数据,要具有快速查询分析的手段,有相关的技术平台,要以监测数据为依据,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综合分析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及趋势,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要对辖区的环境污染“说得清楚”,说清区域(流域)或局部监测点位(断面)环境质量变化的主导因素,说清环境质量时间、空间变化及其原因。基于以上原因,综合性的环境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成为目前环境质量信息化的迫切要求。下面以承德市环境质量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例提出一些系统开发技术理念,仅供参考和讨论。
1 系统开发要求
本系统要求突出以环境质量管理为主线,基于环境质量人工和自动监测数据,结合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相应模型,提供环境质量数据的展示、查询、统计、分析、评价、一体化平台,一方面可以提升环境质量管理的决策支持水平,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时掌握环境质量的污染现状及时空演化趋势,为环境规划提供支持,同时通过环境质量信息及时、准确的可进一步提高公众服务能力。
本系统通过物联网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监测数据信息化、程序化、流程化管理,实现数据库中心建设、数据共享和数据挖掘与应用等作用。解决目前单机版数据传输类软件所存在的弊端。例如:系统之间数据不通,形成多个“信息孤岛”。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管理部门和公众之间信息交互手段落后;支离破碎的环境数据,分散于各业务管理部门;条块分割式的管理造成了数出多门,不能有效整合多个独立运行的系统;环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水平较低,难以充分满足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持服务的需要。
2 系统关键技术
本系统旨在建设以GIS技术为支撑,综合应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GPS、RS等技术,基于环境质量分析评价方法、模型的环境质量管理和决策支持应用系统,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如下。
基于ArcGIS SerVer开发:ArcGIS Server是功能强大的基于服务器的GIS产品,用于构建集中管理的、支持多用户的、具备高级GIS功能的企业级GIS应用与服务,如:空间数据管理、二维三维地图可视化、数据编辑、空间分析等即拿即用的应用和类型丰富的服务。
GIS和环境质量分析模型的无缝集成:系统基于环境评价模型以及环境空间表达的特征,实现了GIS和环境评价模型的无缝集成。通过GIS和环境分析方法、分析模型的接口技术,可实现区域环境本底状况的多元表达和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并为区域环境管理提供多种决策分析工具,为环境决策以及环保的产业结构化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实现对城市区域环境管理新模式的有效探索。
从系统设计角度来说,本系统具有以下独特的特点,均属于领先技术,在国内环境质量管理软件中率先应用。
2.1 系统接口设计
基于业务数据库技术,把GIS数据、MIS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文档数据(Word、文件扫描件等格式的数据)有机关联与包装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对象数据集,做到对各种业务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业务联动;对于WebGIS系统实现对业务信息查询表单的调用;业务查询中,涉及到地图定位的,可以调用WebGIS系统的地图,实现业务要素的空间定位。在本次系统建设中集成了河北省绿色GDP及常规环境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将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格式的数据通过备份的形势转化为foxpro格式的数据表,可直接上报。
2.2 系统易用性设计
(1)界面总体风格一致。通过技术一体化设计,保证了系统界面风格的一致和操作的简便。(2)简化操作。对于复杂操作具有向导提示功能,提供信息的复制、粘贴和从相关内容直接提取信息的功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对数据的手工输入有容错性检查。(3)系统帮助。在系统的每个主要的操作界面上,为系统提供了帮助功能。
2.3 系统高效性设计
系统按照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思路进行设计和编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提高系统效率的措施,例如采用高性能的数据库,将临时数据、现实数据和历史数据分别存储,对SQL语句和存储过程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和优化,对一些耗时操作进行算法的优化。
2.4 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
保障数据的一致性与完整性。对于输入的数据,为其定义完整性规则,如果不能符合完整性约束,系统给出相应提示并拒绝该数据。保障数据的共享性与相对独立性。提供灵活的配置,使各个子系统能够独立运行,而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系统数据的交换,提供数据的共享,也相应保证了系统的强壮性。严格权限管理和计算机操作培训。通过系统的工作流权限管理和严格的上机作业操作管理,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2.5 系统扩展性与可持续性设计
强大的系统扩展性。提供多种系统配置工具,方便系统管理人员按机构及业务的变化对人员、权限进行调整。同时,系统在设计上充分考虑系统数据的扩展性,以满足将来系统不断扩展的需求。良好的系统可持续性。系统和数据库支持系统年数据量不断增加的需求,同时支持多用户并发的性能要求。
3 结语
本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实时收集大量准确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支持。突破环境管理时间和地域限制,最大程度地保障环境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通过建立环境实时监测和环境监测数据综合管理系统,有利于对环境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并通过环保信息的公开和政务的公开使环保工作增加了透明度,加强了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全民的环保意识,从而更好地推进了环境管理。
参考文献
在知识性和控制性上的交互作用显著。第二,不同性别和城乡来源在心理一致感总分和意义感上存在交互作用。第三,大学生家庭环境和心理一致感相关显著。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环境;心理一致感
【中图分类号】G710
1引言
在过去多年的大学新生心理建档、新生心理访谈和日常的心理咨询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来源于他们的原生家庭,如来源于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氛围、家庭结构、父母的养育方式等,这些因素是影响学生生理、心理以及个性的发展和人格形成的重要部分。
心理一致感是个体内部的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结构,是个体的总体心理倾向性,影响着个体对生活总体认识、判断和感知,其形成和一个人的经验有着密切联系,综合体现在个体应对内外环境应激、发掘自身资源以及对生活的总体感知1。心理一致感的研究基本证实个体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发展最快,个体的成长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对这一心理倾向必然有着深刻影响,而国内关于家庭环境和心理一致感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研究家庭环境和心理一致感之间的关系,探求有益于大学生健康保持的影响因素,积极评估内外界环境的应激,提高大学生的心理一致感水平,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4省市9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兼顾不同专业、性别、年级,随机整群抽取,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48份,其中有效问卷1052份,问卷有效率为87.67%。
2.2研究工具
2.2.1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
大学生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年级、性别、城乡来源、是否独生和专业等基本情况。
2.2.2心理一致感问卷
本研究采用的是Antonovsky开发的13个项目的心理一致感问卷,其中4个测量意义性,5个测量可理解性,4个测量可控制性。
2.2.3家庭环境量表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第三版(FES-CV-Ⅲ),共有90道是非题。此量表包含10个分量表,但由于独立性、情感表达和道德宗教观三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差,因此在统计数据时,只使用了其余7个分量表,共63个题目。
2.3数据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16.0进行处理,主要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
3研究结果
3.1大学生家庭环境的特点
3.1.1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和城乡来源大学生家庭环境的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家庭环境的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和控制性上有显著差异。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在娱乐性和控制性方面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成功性方面低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性别和是否独生对娱乐性的交互作用显著,性别和城乡来源对知识性和控制互作用显著。
3.2大学生心理一致感的差异状况
3.2.1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和城乡来源大学生心理一致感的差异研究
研究显示出,性别对可理解感和心理一致感总分的主效应显著,男生的心理一致感水平高于女生,而且在可理解感维度上显著高于女生;性别和城乡来源对意义感和心理一致感总分存在交互作用。
3.3大学生家庭环境、心理一致感的关系
3.3.1大学生家庭环境、心理一致感的关系研究
将大学生的家庭环境的各因子与心理一致感的各因子及总分之间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出,家庭环境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和心理一致感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矛盾性和心理一致感及各因子存在十分显著负相关。
3.4.2心理一致感对家庭环境的回归分析
由家庭环境和心理一致感的相关分析可知,家庭环境各维度中除了控制性维度外其余各维度与心理一致感呈显著相关,其中矛盾性与心理一致感呈显著负相关,其余因子与心理一致感呈显著正相关。现在以家庭环境中各维度为预测变量,心理一致感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家庭环境中的四个因子(亲密度、知识性、组织性、矛盾性)对心理一致感的预测力较好,能够解释心理一致感总变异的27.6%。
4讨论与分析
4.1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和城乡来源大学生家庭环境的差异分析
研究发现,除亲密度外,性别对家庭环境的其他因子的主效应显著。知识性、娱乐性在是否独生上主效应显著,城乡来源对成功性、娱乐性和控制性的主效应显著,性别和是否独生上交互作用显著,知识性和控制性在性别和城乡来源上交互作用显著。
4.2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和城乡来源的大学生心理一致感差异分析
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一致感和可理解感水平在性别上主效应显著,性别和城乡来源在意义感和心理一致感总分上交互作用显著。可能由于男性和女性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生理、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被给予不同的养育方式和期望,男女两性的差异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机制2。男性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个性品质大多包括性格倔强、理智的情感以及对竞争和刺激的偏爱,而女性则是比较温柔,情感丰富。3。
4.3大学生家庭环境、心理一致感的关系研究
对大学生家庭环境和心理一致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环境中矛盾性与心理一致感显著负相关,其余各维度除控制性因子外,成功性、知识性、亲密度、亲密度、组织性和心理一致感显著正相关,矛盾性与心理一致感存在显著负相关。
以前研究发现,家庭环境的亲密性和组织性对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有正向预测作用4,个体在家庭中对亲密度和组织性的感受越多,对外界社会支持也会有越多的感受。本研究也认为,家庭环境融洽和谐的学生和父母以及家庭成员间有着更多的交流,同时感受到父母很多的关爱,使得在生活中感受更多积极面,父母注重家庭成员对知识和世界的探索和学习精神,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外界的支持越多,个体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理解更倾向于积极,心理一致感水平也就越高5。
5参考文献
1Antonovsky,A.Thesenseofcoherence.Anhistoricalandfutureperspective[J].IsraelJournalofMedicalScience,1996,32:170-178.
2方刚.性别心理[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5:24.
3朱丽亚・T伍德.著.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M].徐俊、尚文鹏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