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2 16:01: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内蒙古;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近年来国内开始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和条件的依赖性非常高、农产品质量特征的隐蔽性与区域性及我国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等状况,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成为农产品品牌发展的理想选择。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个地域内农业生产经营者使用的公共品牌的标志,它是以特色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的地域聚集为基础的。创农产品区域品牌,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内蒙古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并且形成若干家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总体来说,农产品区域品牌还处于成长阶段,其品牌的带动和协同作用还不很突出,因此有必要结合目前内蒙古农产品及其区域品牌的发展现状,选择适宜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战略,凸显农产品的竞争优势,促进和推动内蒙古农业经济的发展。

1 明确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经营主体

鉴于内蒙古农产品品牌和农业组织的发展现状,现阶段应结合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培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实施主体,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成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主导力量。

1.1 由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来担当区域品牌的经营主体

维护好农产品的共有品牌,一方面需由农产品协会严格监督,由农产品协会建立统一的生产和加工标准,指导农户统一种植管理,统一收获分类,生产出品质稳定的农产品,然后再统一包装,统一市场推广,以共同的品牌进行销售,避免农产品分散经营所带来的品质多变的问题;另一方面一旦发现农产品品牌被侵害或假冒,可由农产品协会代表农民去争取法律援助,及时制止不正当竞争,以有效保护农产品品牌的市场信誉。

专业合作社使广大农民结成资金、技术、信息共享的利益共同体,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可较好地解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难以进入市场及适应市场变化的问题,大大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共同打造优质品牌,有效地改善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如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至2011年,全旗已有奶牛养殖合作社45个,因地制宜,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和奶户的意愿,坚持奶户+奶牛养殖合作社、奶牛小区+奶牛养殖合作社多样的形式,并积极地发挥着协调、互助、双赢的作用,奶牛养殖合作社已成为奶农致富的新捷径。

1.2 农产品品牌化经营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

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但品牌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企业自身的产品、品牌形象是区域品牌发展的基础。农户以股份制或订单的形式与龙头企业形成利益联结体,各生产者按照企业的要求组织生产,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并对产品进行质量监控、市场推广等。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基地或生产者,具有较大的辐射作用与带动能力。如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福建省的超大现代农业集团、黑龙江省的北大荒米业集团等,这些企业均有数万亩生产基地,能使几万、十几万农户参与订单生产,使农民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内蒙古区域性的名、特、优农产品不少,但对这些产品的品牌化建设还处在成长阶段。龙头企业可以结合自治区地域特有的历史文化塑造农产品品牌形象,把品牌建设作为企业占领市场、赢得消费者好感、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关键。龙头企业要让农户在品牌化经营中切实受益,让农户体会到农产品品牌效应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使农户树立品牌意识,在农产品生产中配合企业实施品牌建设战略。

2 建立和完善以质量标准为核心的体系

实施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关键的就是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产品的质量构成了品牌的核心。

2.1 质量是区域品牌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商标是品牌的标志,农产品有了自己的商标,只是品牌战略的第一步。要使品牌成为名牌,还需要下大力气对农产品的产品质量进行提升。任何农产品,无论外表多美观、包装多精良,若没有产品品质的保证,最终都会被市场所淘汰。因而质量是农产品品牌的本质和基础,而提供质量保障的关键是以质量标准为核心的三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只有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全过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才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安全性,进而获得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提高品牌农产品的社会信任度。并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对农产品质量从生产到销售整个环节予以监督及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使农产品具有高标准的质量、严格的市场监督、规范的生产流程。让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完整的品牌质量系统,才能促进区域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创造出优质品牌产品来。

2.2 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成长为名牌产品的前提

在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农产品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三大体系建设,重点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管理。通过对以质量标准为核心的体系建设,组织专业合作组织进行农产品质量认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名牌农产品,利于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并使之成为名牌。

第2篇

论文关键词:东营市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区域经济

 

一、引言

国际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获取中间业务利润和向国外拓展营销的重要手段,对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有效增加银行利润、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传统存贷利差不断缩小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国际业务对于改善银行收入结构、推进银行战略转型具有现实意义,是银行迎接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挑战、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东营市处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双重国家战略叠加地区,这一大背景为东营市商业银行发展国际业务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市场源泉。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加快国际业务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客户特别是高端客户不断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不仅能够带动东营市商业银行人民币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更有利于该行调整客户结构、控制金融风险、创造新的业务发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从而使其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东营市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经营现状及问题

(一)东营市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现状

东营市商业银行是于2005年9月挂牌成立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10年末,全行资产总额达到221.01亿元,各项存款188.17亿元,各项贷款130.7亿元,全年累计实现经营利润5.19亿元,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分别达到29.13%和1.70%,不良贷款率0.66%。各项综合指标体系在山东省城商行系统中名列前茅区域经济,经营指标体系位居全国同质同类银行前列,先后获得多种荣誉称号,更在2010年被评为“2010年度最佳中小企业服务银行”。

2007年7月,东营市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国际业务部并对外营业。经过四年的发展,其国际业务的开展不断完善,积累了大量经验。目前,该行的国际业务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国际结算、外汇票据的承兑及贴现、同业外汇拆借、外汇担保(融资性担保除外)、结售汇、代客外汇买卖业务以及经批准的其他外汇业务等cssci期刊目录。其国际业务的主要指标包括:国际结算量、外汇存款、外汇贷款、结售汇、外汇利润、中间业务收入等。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可以基本反映出一家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水平,其中国际结算量和外汇利润这两个指标是国际业务的基础性指标,能基本反映出一家银行国际业务在当地同业中的竞争地位。

表1 2008-2010年东营市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主要业务指标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国际结算量(亿美元)

1.92

2.75

6.2

中间业务收入(万元)

413

481

1041

资金存放利息收入(万美元)

5

7

2

外汇存款(万美元)

897

913

1814

外汇利润总额(万元)

481

841

1376

外汇贷款(万美元)

1010

994

1015

对外贸易融资额(万美元)

62

第3篇

关键词:区域特色农业;外向型农业;特色农产品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初步取得了成效,但是优质专用品种生产还较分散,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格局还未形成,地区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就是把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做大做强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这对于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扶持重点项目

一般来说,特色农业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特色农业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即以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农业技术为支撑,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特色农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我国制定和实施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加快培育优势产区,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在规划期内,重点发展10类114个特色农产品,制定和完善特色农产品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启动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立一批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基地,开发驯化一批特色农产品名优品种,推广一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适用技术,大力扶持特色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构建特色农产品质检体系、营销体系和信息平台,培育一批知名的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逐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公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确定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地道中药材、特色草食畜、特色猪禽蜂、特色水产等10类特色农产品。优先规划优势区,重点予以扶持建设,尽快提高这些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植区域特色支柱产业。

外向型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在坚持科学发展关的基础上,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一村一品”为主要内容,通过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以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和专业村、专业乡镇,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区,从而进一步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拓展国内外市场,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产业,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产业基础。在国家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发展优势农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带动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可以开辟新就业渠道,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从总体上看,我国特色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促进贸易平衡的重要手段。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了《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规划(2007-2010 年)》。《规划》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划分,明确了各自的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来源包括中央补助投资、地方补助投资、企业自有资金及其他投资四个部分。中央补助投资重点支持五类示范项目:一是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围绕本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壮大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实力,发展“龙型”经济。二是外向型农业示范项目。促进农业扩大对外开放和出口,发展设施农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是农业适用新技术综合应用项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品种和先进工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大力发展优质高效低耗农业,发展循环农业,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等关键技术,保护生态环境。五是农业多功能性拓展项目。支持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项目发展,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多功能性开发。

二、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自2004年到2007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增长幅度放缓,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削弱,而且农产品出口在外贸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也呈下降趋势。由于投入不足和政策扶持少,我国发展特色农产品出口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1.生产规模小,产业链条短,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由于地域广阔的农村,还处于半自给、半封闭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状态,半自给、半封闭的小农生产方式与大规模产业开发的矛盾是农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产品加工相对滞后,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的问题所在,体现为农产品整体质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农产品销路不畅等矛盾和困难。由于这些地域是农业产业化潜力和开展的重点区域,小农生产方式无疑是大规模产业开发的一大障碍。

2.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全球特色农业发展的趋势主要是规模化和专业化,而我国的农业发展技术含量低,相关的科研投入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优种率低,生产加工工艺落后。2002年2月,农业部提出了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四大战略,指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以质取胜,加强、扶持与鼓励竞争并重等四大发展战略,特别指出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科技贡献率。

3.市场发育滞后,特色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长8.3%,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但出口企业规模偏小,最初的巨额利润刺激众多民营企业加盟,容易引发无序竞争。

4.行业标准缺,严重制约了特色农产品的品质管理和市场规范。我国产品安全事件不断出现,国外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实施严格监督,产品质量依然是影响我国特色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农药残留、化肥残留量等是主要因素。目前,虽然我国逐步对产品质量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监控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还较为严峻,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现象还比较突出,阻碍了农产品的出口和外销。

第4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战略研究

一、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

第一,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转轨、产业与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对职业、就业资格准入制度建设的大力推进,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目前已经基本构建了比较完整、比较规范、比较合理的,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兼顾的,多种形式办学的职业教育体系。

第二,随着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加快,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都积极调整当地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政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运行机制和办学体制趋于灵活、多样化,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结构、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逐步走向适应,使得西部地区发展具有西部地域特征、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逐渐成为现实。

第三,随着社会进步和各行各业对于实用性、职业化人才需求的增多,西部地区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逐步加强,各地区和各行业都想方设法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逐步提高,其空间分布和地理分布及专业分布推动了职业教育总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第四,社会分工的细化和职业的频繁更替逐步加深了西部地区各行各业对于职业化、实用性人才的多层次、多规格的需求,社会各行各业日益重视职业实用性与职业教育的终身化与高层次化,而职业教育立法所取得的成就有助于各行各业对于职业化、实用性人才的合理性需求,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

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由于对职业及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未能引起西部地区一些领导和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各级职业教育之间衔接不连贯而导致发展不均衡,初等职业教育和初级职业培训占很大比重,中等职业教育逐步被压缩,高等职业教育比重也较大,但办学质量和效益都不高。这种职业教育体系是很难适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要的。

第二,职业教育是彰现现代教育经济功能的主要突破口。由于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所限,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结构及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远远不能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职业教育缺乏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效结合。

第三,农村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的一项难题。农村和农业类职业教育相当薄弱,无论是教学设施,还是师资水平、管理水平,都远远比不上城市职业教育,城乡差距在拉大。同时,由于发展条件所限,职业教育通向农村的途径和道路依旧十分艰难,很多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在30%左右,70%的未升学者只能外出打工或在家务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

第四,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还没有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多种形式办学的新格局;中等职业学校条块分割严重,布局结构不尽合理,校均规模还不大;高等职业教育的体制改革使得教育资源得不到优化,办学效益不高,容易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职业教育投资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西部地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五,各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较慢,基础较差,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沿袭普通教育的模式,并按科学门类与学科自身的逻辑结构来设置课程,结果是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人才流动和企业以及用人单位的需要。在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方面,模式简单、呆板,方法陈旧、单一,改革的力度不大,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收效甚微。

第六,“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职业院校的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强的操作能力,又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由于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师资来源比较单一,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和教育制度还不完善,各层次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非常缺乏,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相对较低。2000年全国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44.33%,而甘肃省只达到32.96%。

第七,经费投入不足和办学条件较差一直是多年来制约我国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多数职校办学条件改善步伐缓慢,不少学校实验基地和设备不能适应教育工作需要,有的学校必要的教学环节不能得到保证。

第八,由于执法力度不够等原因,劳动准入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实施,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私营企业继续招聘未经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低素质劳动力,不仅占用了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也为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职业与就业资格准入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亟待进一步规范。

三、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1.战略原则

(1)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在以西部大开发为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原则上,积极协调职业教育内部、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之间以及职业教育与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在推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生态、科技的协调,始终坚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各级各类教育、科学技术等相关因素的协调发展。

(2)科教兴国、不断创新的原则。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当代先进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发展原则;坚持“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根据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把科学技术和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生产性、技术性、工具性和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快科学技术和职业教育创新步伐。

(3)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社会公众等方面对职业教育需求及就业信息反馈的灵活性与积极性;政府和各行各业都要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强化行政监管职能,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积极调动企业、民间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4)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利用职业的流动性和职业教育全球化的特点,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及现代远程教育对外开放与国际 转贴于 合作的力度、深度,积极引导职业教育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寻求多种合作和多样参与,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推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在国家已经将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纳入“十一五”工作重点后,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要强化管理,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选择能够促进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优先发展,重点突破,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6)公平公正、机会均等的原则。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同时,要提高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资源和信息的公开化、合法性、透明度和公众知晓率;在实现西部区域内职业教育发展形式多元化和办学模式开放化、多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育民主和教育机会均等,以确保人人都可以接受到良好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7)适度倾斜原则。国家应对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给予适度的倾斜。比如,加大对于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减免教育附加税,费改税,以期增加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对外资的吸引力和对本土教育资源的保护,而这类教育政策支持应该成为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政策与措施的主体。

(8)同等优先原则。在全国各地区都存在同样的教育政策需求,但需要具备严格的条件的情况下,国家对西部地区给予“同等优先”的支持。这类政策尤其体现在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金融领域和高利润行业,在不违背商业原则和国家政策及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仍然有政策利用的空间。虽然这类政策成本和风险较小,但对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程度却不小。

2.战略管理

(1)观念到位。树立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的观念,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认认真真地把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劳动力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大事来优先考虑。要教育广大群众克服“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消除鄙视职业教育的偏见,提倡教育民主和教育机会均等,努力营造一种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参与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2)政策到位。政策是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各级政府能否重视职业教育的实践所在。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发展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目前国家已经将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列入“十一五”工作重点,并启动了“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振兴工程”和“2003~2007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2002年和2004年国家召开两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于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安排。

(3)经费到位。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导致了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缓慢,职业教育的投入也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都必须首先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才可以确保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其次要转变职业教育经费筹措观念,建立以国家为主体,地方、企业、个人、民间组织及国际组织广泛参与、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职业教育融资投资体制,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

(4)师资到位。目前,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师资来源比较单一,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和教育制度还不完善,职业教育师资,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实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高级教师比例偏低,一些中等职业院校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低,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亟待提高。据统计,西部地区各省、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平均约为32%,“双师型”教师约为10%。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5)技术到位。由于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迟缓,加上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教学设施陈旧、老化,很多教师和管理人员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程度较低,大量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工具及一些实验仪器被搁置,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拒绝使用这些先进的教育手段,并且认为这些“新玩意儿”没有给他们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带来多大的改进。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只有适应西部地区职业流动与更迭,适应职业教育正在发生的包括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及教育理念在内的深刻变革,才能为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教育技术支撑和资源共享服务。

(6)制度到位。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制度由于受思想观念和行业资格准入以及经济发展条件的束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影响了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因此,在行政许可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必须对西部地区现存职业教育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和全面创新,为促进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良性的制度设计并由此引起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整体创新和整个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现代转型。

四、促进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策略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都经历了职业教育培训规范化阶段,即国家对职业教育统一进行管理,而后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同承担职业教育。因此,西部地区的各级人民政府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帮助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调动和保护社会各个方面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2.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开创西部地区职业教育事业新局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要面向市场。走向市场就必须实施资源重组,通过联合办学等渠道来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功能和办学水平。淡化各层次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及普通教育的界线,按照行政隶属或专业分类,进行有效、优质教育资源的合并、重组,并在实践教学中进行相互渗透,优化组合。根据目前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发展现状,建议采用多种方案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以促进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深化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积极进行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转型。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不断强化市(地)级人民政府在统筹各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责任。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可以由省级有关部门与职业学校所在市(地)联合共建、共管,增强其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以政府宏观管理为主、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4.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

发达国家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国家全面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以期建立完善、科学的职业资格体系。对于西部地区而言,要使劳动者具备职业技能和创业精神,就必须在一些相关行业和关键性领域内逐步推行职业资格和就业资格准入制度,使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及就业教育在整个西部教育发展体系中并重。同时,要不断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之间的密切联系,逐步完善职业教育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5.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现阶段,西部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省级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区职业院校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并依法督促各类职业学校举办者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监督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建议中央在实施“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振兴工程”的同时,在中央财政中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用于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课程教材开发和多媒体教育资源建设以及骨干和示范职业学校建设。

6.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

在师资建设方面,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和“双师型”师资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政府和职业院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提高学历层次。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深化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在职业院校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管理人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职务聘任制度。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网络。

7.加强职业教育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大职业教育执法力度

以法治教,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法规制度是职业教育迎接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挑战的重要措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在职业教育立法上可以得到体现。在这方面,美国、日本、前苏联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早的国家都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制定《职业教育法》,旨在建立健全职业技术教育保障体系和政策机制,对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事实证明,为职业教育立法,加大职业教育执法力度,能有力地保证职业教育的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第5篇

关键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高职教育 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下简称“蓝区”)建设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现阶段蓝区涉海人才主要集中在海洋基础科学和传统涉海专业,服务蓝区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区域发展的需要。蓝区高职教育承担为区域建设输送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因此,探索蓝区高职教育的发展战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截止到2012年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共有32所高职院校,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4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5所,民办高职院校5所。从高职院校的分布来看,32所高职院校大都分布在沿海高端产业带,经济欠发达的滨州、东营两市高职教育资源明显不足。不仅如此,蓝区高职教育还尚未形成完整的职教体系,缺乏一定的凝聚力,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发展还在起步阶段。此外,高职院校现开设专业并未很好地与蓝区产业结构相匹配,据统计,蓝区高职院校以制造、财经、电子信息、土建和文化教育这五类专业设置较多,涉海专业多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严重缺失。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地域上包括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7个沿海城市。目前蓝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蓝区市场的需求情况并不乐观。高级技能型人才在蓝区人才市场上供不应求,某些专业供需比高达1:6.8。据相关部门报道,目前蓝区高级技能型人才缺口率高达50%以上,现有制造业人才数量只占所需人才的25%。蓝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区域内高职教育却明显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高级技能型人才短缺势必会影响蓝区进一步发展的进程。然而,由于历史人文等方面的原因,高职教育仍被视为弱势教育,是一部分高考分数局限的考生不得已的选择,高职教育服务蓝区的重要性还并未被大多数人所认同。

笔者认为,针对以上所提出的蓝区高职教育地理位置的不均衡、高职院校开设专业和学科匹配度较低、高职院校彼此独立和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等问题,蓝区高职教育应当规划以下发展战略并保证其顺利实施。

1 政府主导下的优先发展战略

蓝区政府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政府对高职教育资源进行宏观规划和分配,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政府应重点带动滨州、东营两市高职院校优先发展,加大对该区域高职教育的拨款力度。滨州、东营地区高职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应当通过政策与资金倾斜不断缩小区域间差异。其次,政府应重点带动标杆高职院校更上一层楼,促使标杆高职院校进一步突破和创新,带动其他高职院校发展。第三,政府应扶持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民办高职院校相对于公办高职院校来讲具有更强的灵活性,政府应加大民办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其办学水平,加快企业办学的进程。

2 高职院校联合发展战略

目前蓝区高职教育还不能完全满足区域发展的需求,高职教育资源短缺,分布集中。由于受长期封闭式的办学制度的影响以及害怕有限教育资源流失等原因,蓝区32所高职院校仍然各自为政,没有实现联盟发展。蓝区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应合理整合规划高职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在蓝区7市实现无障碍流动;进一步加快蓝区高职教育跨市招生的步伐,建立高职院校之间合作和资源共享的平台,促进院校间合作,例如加快相同类型高职院校、相似领域高职院校和邻近区域高职院校这三类高职院校的合作联盟,互通有无,整合职教资源共同发展。

3 借助蓝区高层次本科院校战略

高层次本科院校是高级人才聚集之地,占据相当一部分优质教育资源。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同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承担蓝区经济建设的任务,二者若能增加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必将促进蓝区高等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高职院校和高层次普通本科院校应当主动结对子,互派人才;高层次普通本科院校也应向专业或地域相近的高职院校施予援手。事实证明,只有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共同协调发展,才能相得益彰,更创辉煌。

4 蓝区职业教育一体化战略

目前蓝区职业教育尚未形成体系,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上下衔接的通道并不成熟。高职毕业生继续深造的途径大多数通过专升本升入本科院校,并没有技术型人才专有的向上发展的平台。因此,应当实行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对接,探索高职毕业生进一步发展的新路径,加快发展一批应用型本科和应用型研究生院校,建立一条上下贯通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此外,应进一步扩张“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的规模,促进中高职课程、专业的衔接,为蓝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奠定基础。

5 涉蓝学科重点培育战略

蓝区涉蓝人才缺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高职院校涉蓝学科的稀缺。但是,目前蓝区高职院校的优势学科只有很少一部分涉及涉蓝学科领域,优势学科大都以传统学科为主。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必须适应蓝区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需求,结合高职院校自身专业优势,重点培育涉蓝学科,加大涉蓝学科专业的课程设计和招生规模,以海洋专业为特色,为蓝区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汤春林,赵爱威.高职教育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J].职业教育研究,2005(12).

第6篇

关键词:资源型区域 转型 路径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154-02

一、引言

21世纪的发展是一个依赖科技和创新的发展时代,当前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在进行着重大的调整,这些新特征、新变化对未来我国城市的发展有了新要求。由于受到传统的发展模式的影响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发展仍依靠资源的消耗以及政府财政的大规模投入来推动。但是,当前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开始弱化,而生态环境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约束作用日益突出;资源、社会、环境等方面承受着巨大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而言已是刻不容缓。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西方学者对于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的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的西方国家城市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时候开始。按照不同时期国外学者研究的特点,可以将他们对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0―1970年,主要表现为研究对象往往是某一单个的资源转型城市。第二阶段是从1970―1980年,这一时期研究者开始从总体上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研究。第三阶段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学术界开始对资源型城市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在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学的促进下,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学者对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越来越宽泛涉及的领域更加多样。

由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晚于西方国家,国内学者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晚于西方国家。我国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资源型城市的相关分支课题在我国受到重视。主要研究方面包括: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综合研究、研究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问题和成因、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资源型城市存在的社会研究等。21世纪后,从原先对普遍的资源型城市的研究转向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其发展和转型中面对的问题研究。例如,刘纯彬、张晨等人在2009年通过研究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型。傅继成在2007年对黄石的经济转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转型的方向、动力,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实施措施。

三、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概念和条件

1.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的相关概念。资源型区域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区域经济社会的资源依赖性。在这类区域中,可耗竭资源的开采是区域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人口就业主要集中于资源产业。资源型区域转型是区域发展摆脱自然资源约束的过程,是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政治转型等多领域系统变革与创新的复杂系统工程。从经济角度看,资源型区域转型的目的是要突破自然资源产出是经济发展必要条件的制约。这要求区域改变资源采掘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实现支柱产业多元化或去自然资源化。支柱产业多元化是指改变支柱产业单一的状况而培育和建立多个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去自然资源化是指支柱产业类型由可耗竭的自然资源采掘业转为依赖非耗竭资源产出的产业,比如高技术产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等。由上述可以看出,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是指在区域的发展过程逐渐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支柱产业由不可再生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向资源深加工或其他产业转变,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的条件。

(1)国家的政策支持。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能够集中全社会的物力和财力来保障政策的实施,所以我国的政策支持对于我国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促进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政策,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是在2009年国务院开展了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和产业转型试点工作。国家在税收、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就业和地方政府的GDP考核上都给予了更加优惠的政策。例如,在GDP考核上对于一般城市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基本成为考虑政府工作绩效的最主要的指标;但是,在资源型转型发展地区对于GDP的考核的比重就有所下降,这样需要当地政府敢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而不必担心暂时的经济发展减缓。

(2)社会的普遍支持。由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对于资源的依赖过重,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一方面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也使得区域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例如在山西因为煤炭的开采,大量的地表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同时空气中的PM2.5含量也急剧上升;而在南方的一些地区由于有色金属资源的开采城市酸雨现象经常发生;此外河流也被严重地污染。人们正是在遭受了众多由资源开采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后也越来越支持政府实现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从而还人们一个碧水蓝天同时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普遍支持也极大地推动了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

四、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7篇

一、传统区域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中区域发展目标导向相对单一

区域发展应该是多目标导向的,但是在区域发展实践中,受政绩考核和财税制度的影响,区域发展往往更重视经济发展目标,而对社会发展目标、生态发展目标等有所忽视。在实践层面,往往将区域发展理解为区域经济发展,将区域经济发展理解为区域经济增长,将区域经济增长理解为GDP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区域发展目标考核的单一化致使不同区域在发展实践中陷入GDP增速和规模的大比拼之中,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加剧、社会发展滞后等,致使中央政府对区域发展生态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导向很难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二)我国板块经济中区域空间单元过大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四大区域板块,这四大区域板块空间单元都比较大,跨好几个省级行政单元。如此大的区域板块,其内部异质性非常高,既有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有十分落后的地区。比如西部地区除了有面广量大的贫困落后地区外,还有成(都)德(阳)绵(阳)地区、西咸新区、重庆城区和两江新区等无论是经济基础、产业实力还是社会发展都是比较发达的地区,其发展水平已经可以和东部很多地区相媲美。以如此大的区域板块为空间单元推进区域发展会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由于板块内部异质性非常高,会削弱区域政策的针对性。二是即使能够解决四大区域板块之间的区域协调问题,但是由于板块内部的高度异质性,也会对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严重挑战。

(三)行政区经济影响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

在我国传统的区域发展模式中,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以行政管理区域为基本空间单元开展经济活动,这种行政管理区域可大可小,在我国主要是省级行政区、地市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甚至可以包括乡镇级行政区。在我国由行政区衍生出了行政区经济,一个根本前提就是行政力量对经济活动具有强有力的直接或间接干预作用,致使某些经济活动难以完全遵循市场规律进行空间配置,而只能按照相应的行政区为空间单元开展经济活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联系不是以行政区为界限进行划分的,经济主体是要遵循市场规律进行空间布局并与相关经济主体发展关联的,而这种联系往往又是跨越不同层次的行政空间单元的。在经济活动出现跨越行政区界限的时候,在我国现行的体制机制下,有可能会损害某些行政区利益的最大化,于是在我国就出现了行政力量对经济活动的不正常干预,比如行政区之间为了比拼GDP的资源大战,后延续成为行政区之间的市场大战。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行政区经济之间已经很少有以政府名义公开制定的人为经济藩篱了,而是更注重加强合作,通过合作竞争获得更大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行政区经济之间没有了利益冲突。在当前,国有企业的空间布局优化调整仍然面临相应行政力量的强有力干预,各种可能造成行政区所在地GDP、财税变动或影响政绩考核的经济活动亦会受到行政力量的种种干预。

二、主体功能区理念对我国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

(一)根据自然条件适宜开发的理念有利于区域合理化发展

根据自然条件适宜开发的理念适应了我国国土类型复杂多样的实际,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合理化发展。我国国土空间类型多样,区域间差异性很大,而且生态脆弱的国土空间占据很大面积,这些现实决定了我国区域发展只能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进行适宜开发。我国国土空间虽然十分广阔,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土空间都适宜集聚大规模的人口和产业,而是要根据其自然属性,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开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发展模式与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使区域发展更加合理化。

(二)区分主体功能的理念有利于区域分类发展

我国区域类型丰富多样,这也决定了不同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不同功能,有的区域需要大规模集聚人口和产业,承担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有的区域则要加强生态建设,承担生态屏障的作用。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就是要通过明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使所有区域的发展模式能够与其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使区域发展模式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区分功能,分类发展。这有利于把转变发展方式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使应该得到保护的地方得到更好地保护,应该得到开发的地方得到更好地开发。

(三)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的理念有利于区域生态化发展

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短期最大化,一些区域在开发的过程中没能很好地考虑自身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而是大规模肆意粗放开发。由此所带来的后果也非常严重,比如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河湖干涸、沙漠化石漠化严重、地质灾害频发、地面沉降、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许多国土不仅成了不适宜人居的空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丧失了应有的生态屏障功能,并由此对自身以及较大毗邻区域范围内的发展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的理念,则使得区域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顾及自身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区域生态化发展。

(四)控制开发强度的理念有利于区域集约发展

相对于我国人口规模而言,我国适合大规模开发的国土面积很少,这决定了我国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控制开发强度,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但是在区域发展实践中,粗放式发展模式还很普遍,比如目前存在的大规模填海造陆、各式各样的新区建设、各类开发区的一区多园等,占地往往都在几十平方公里甚至上百平方公里。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存在过度占用土地问题,使耕地及生态用地保有量不断减少,对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产生严峻挑战。主体功能区提出的控制开发强度的理念,将会有力扭转这种粗放开发的势头,促进区域走向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五)调整空间结构的理念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空间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空间的构成及其在国土空间的分布,如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的比例,以及城市空间中城市建设空间与工矿建设空间的比例等。空间结构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空间载体,空间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及资源配置效率。我国目前空间结构还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分布与资源分布失衡,生产空间特别是工矿生产占用空间偏多,生态空间偏少。二是耕地面积减少过多过快,已逼近18亿亩的“红线”,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面临重大挑战。调整空间结构的理念就是要前瞻性地谋划好我国未来十几亿人口、上百万亿元的经济总量在陆地国土空间和海洋国土空间的分布,并与2.8万亿立方米的水资源、18亿亩的耕地以及其他资源相协调,使有限的国土空间不仅成为当代人的发展基础,也成为后代人的发展基础。

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下我国区域发展模式重大转变

(一)由注重“板块区经济”向注重“类型区经济”的重大转变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就是要按照不同区域类型来调控区域发展和制定区域政策,在推进板块区经济向类型区经济转变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过程中,针对主体功能区中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种类型,国家分别从财政、投资、土地、人口、产业、环境、民族、应对气候变化等不同领域提出了差别化的政策。这种按照不同类型从不同领域制定的差别化政策,与我国以往按照东部、西部、中部、东北等大的区域板块制定的区域政策,可以说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过程中,需进一步厘清其与既有相关区域政策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财政、投资、土地、人口、产业、环境、民族、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以及传统的“老少边穷”、资源枯竭型城市、库区等问题地区,使主体功能区政策与原有区域政策有效衔接。

(二)由注重“行政区经济”向注重“经济区经济”的重大转变

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过程中的产物,从构建社会主义全国统一市场的角度看,今后要尽快推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消除各种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为经济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改变地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方式。要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方式和方法,强化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社会责任、产品质量等方面对企业的监管,减少或取消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从目前来看,政府在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还有不少的“缺位”,而这恰恰是要按照行政区的范围界限明确政府权力、义务和责任的。其次,要切实减少要素流动的行政壁垒。构建社会主义全国统一市场,有利于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全国利益的最大化。第三,可选择部分地区先行推进。目前可以选择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突破行政壁垒的要求比较迫切、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经济冲突比较明显的地区先行先试。通过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经过调整完善后再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目前,为了推进经济一体化,我国出台了若干国家层面的跨越省级行政单元的区域规划,这些区域规划在某种程度上亦可以看作是一种经济区的规划。这些规划在如何推进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好经验。

(三)由注重物质文明向注重生态文明的转变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我国在区域发展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尊重自然规律的理念得到很好的体现,在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中,首次对单纯强调物质财富增长的GDP说“不”,而是更加强调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这种重视生态尊重自然的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保持我国区域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我国很多重要的生态保护区、生态敏感区,长期以来由于过于强调GDP增长,对当地生态造成了很大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灾难。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此类地区列入了限制开发区域或禁止开发区域,突出强调此类地区的生态功能,在配套政策和绩效考核上,也是针对此类地区生态保护的主体功能而设计的,提出了“生态也是财富”和“保护好生态也是发展”的理念,为此类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同时提出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并且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保护地区将能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渠道获得国家更多的财政支持,为当地生态保护建立长效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由区域空间无序开发向区域空间有序开发的重大转变

第8篇

关键词:教育学区 城市化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020-03

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宜春的城市化也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宜春市要实现至2012年中心城区人口要达到50万人,城区面积要达到60平方公里的发展目标要求,不仅要有开拓性的视野和发展魄力,更要在现有“两坚持”,即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并驾齐驱的发展路径和坚持生态城市的发展定位基础上,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打破常规,结合学区建设,以此带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一、宜春以学区推动城市化战略的模式选择

当前,城市化一个重要的有利支撑条件在于学区建设。如果宜春能把学区建设纳入到城市化的轨道中去,将是落后地区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有效捷径,特别当宜春市二、三产业还未取得突破时,还不能有力支撑城市快速的扩张的情况下,由学区建设来充当城市化的排头兵,将具有非常现实和重大的意义。因此,宜春市政府在规避“急功近利”的学区建设本然冲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基础上,科学定位宜春学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将对宜春城市发展奠定良好的动力基础。

1.非农流动人口学区化。政府通过超前的规划、大规模的城市基础建设和相对温和的旧城改造运动,大量将老城区商业繁荣地带进行地产升级,增加其营生成本,而对学区附近商圈实行税收、财政补贴和金融支持等优惠政策,吸引游离于城市管理之外、却大量存在于老城区的流动人口进行被迫式的迁移,在短时间内推动学区人口的增长,做活人气、商气,最终搞活“学气”。

2.非农“单位”人口学区化。这是当下中国最流行的城市建设“腾笼换鸟”模式,即地方政府采用无偿划拨或有偿转让形式低价取得居于城市郊区的土地,由政府兴办的投资公司对新区进行统一规划和划片开发经营,建设集行政、贸易、教育、交通、环境、居住为一体化优势的城市新的行政中心和新的教育片区,并以“集中办公”、“提高办事效率”的名义,将大量存在于老城区的机关事业单位整体搬迁到行政中心,大量的机关事业人员以相对市场价的优惠价格购买新行政中心的商品房进行全员迁移,而后由政府统一对原机关所在地地块进行招拍挂。在获取大量经济利益的同时,在短时间内推动学区人口和学区受教育人口的快速增长。

3.非农“城中村”人口学区化。城中村是中国特有的城市发展符号,是历史的产物,其居民是城镇户口,其管理却是游离于体制管理之外,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盲角。于是,政府在改造城中村的过程中,先进行学区超前规划,建设高品质学区,实现城中村受教育人口的“离地离学——离地不离学——就近入学”转变,顺利完成城中村人口的集聚、分离和重新集聚。

4.迁移人口学区化。即地方政府先进行投资,兴建学区和经济活动区,然后通过大规模的接收外来移民如三峡移民以及所属区县偏僻山区和地质多灾区的农民整体迁移。随着移民的不断入驻,学区将不断扩展,逐渐演变成一个涵盖生活区、经济区、教育区、娱乐区和生态景观区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学区,实现移民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以此吸引更多的人迁移至此,实现城市人口的扩张。

5.郊区人口学区化。受制于土地限制的城市化运动,其扩张的突破点在于城市的——郊区,特别是随着城市房地产的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居住环境的热爱,郊区更是成为城市人口投资置业教育的新宠。政府在打造郊区经济的同时,采取政府投资为支撑、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教育学区,建设高品质学区,并对郊区受教育人口实施教育优惠政策,打造学区经济,推动郊区与城区的一体化发展,并在短时间内连成一体,充实城市发展内涵。

6.产业人口学区化。即政府从发展经济区和吸引产业工人特别是优秀技术人才的角度,由政府财政出资在产业人口密集区兴建教育学区,解决产业人口关心的下一代受教育问题,实现就近入学,及双职工家庭无法两头兼顾的矛盾,而无后顾之忧。而且随着学区条件的不断改善、完备,将吸引投资者和外来产业人口更多地涌入,使经济区逐渐演变成城市新区,并由于经济区本身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优势、环境保护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学区成为城市人口教育、就业、生活、工作、娱乐的首选之地。

7.商圈经济人口学区化。即地方政府为打造商圈经济、文化产业和解决商圈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在商圈中心或,特别是将原占据城市商圈繁华地带的机关事业单位迁出后留下的地产房产,进行学区化改造,使其成为基础性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集聚的高品质学区,在提升商圈教育品质的同时,提升商圈的吸引力、档次、内涵和人气,助推城市人口的扩张。

8.大学城。大学城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资源整合模式,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知识型学区和现代大学组织制度。其通常是由政府主导或企业主导,采取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模式,以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教育协同发展为目的,集教育、人才培养、产业和生活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城市学区。由于其本身是人才、知识、技术的聚集地和发散地,通过大学城易于在周边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从而强化自身的产业聚集效应、辐射效应、溢出效应和长尾效应,成为城市产业与人口的聚集区。

二、宜春以学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