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法律基础知识的教案

法律基础知识的教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2 16:01: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法律基础知识的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法律基础知识的教案

第1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法律基础知识课 应用 

法律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中职学生进行相关法制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提高法律素养。而中职法律基础课在培养学生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方面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是使之真正发挥主渠道作用的重要环节。而案例教学对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是普遍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安排并应用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释义 

所谓案例,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法律基础课的学习兴趣。 

知识的获得依赖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案例教学适时地引入案例,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这样会使学生感到回答法律概念和条文比较枯燥,但学起来并不乏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由被动的接受型学习状态转为主动进取型学习状态。生动有趣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新鲜感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丰富。 

(二)案例教学法符合一般性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对法律的理解。 

法律法规的规定既抽象又原则,案例是理解法律的基础,案例教学以具体的案例进行教学,使得抽象的规则具体化,原则的法律生动化。课堂上运用的案例有助于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使学生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也恰恰为学生理解法律提供了基础。因此,案例教学符合认识由感性到理性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 

(三)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法律基础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法律知识,是为了在生活中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处理和判断有关问题时,能够活学活用所学的法律基础知识做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案例,通过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而且使学生了解了法条指定的初衷,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条文的具体含义。 

三、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的选择 

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 要在吃透教材精神的基础上, 根据教学目的,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案例。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围绕教材所阐述的基本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 

教学实践中, 教师不应为迎合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兴趣片面选择一些热点问题或现实性、针对性强但却脱离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案例, 防止偏离教材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的现象。应当在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下, 选择成熟、典型、针对性强的案例, 尽量避免选择尚不成熟或自己把握不准的案例, 以免误导学生。

(二)贴近现实生活。 

许多学生对法律基础课兴趣不大。老师讲到的案例大多成了调剂学生情绪的平衡器, 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其原因之一就是贴近现实生活不够, 导致学生在心理上缺乏亲切感。法律是在动态中运行的, 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选择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包括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 哪怕是很小的事件都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 培养他们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或他人合法权益的意识。 

(三)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法律是一个以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为主线, 各知识点和各基本原理相结合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学实践中, 选择案例应注意知识点与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的结合。 

四、案例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要考虑整个法律基础 课的教学内容, 因为不是任何法律知识均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的, 案例教学法

也不是研究法律的唯一方法, 因此教师应首先确定哪些教学内容适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同时, 案例并不能代替系统理论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案例应与系统讲授相结合, 分析案例必须服从于教学内容的需要,使之成为系统介绍法律知识的良性载体, 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目的性。 

案例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博得学生暂时的关注, 因此不能为了讲案例而讲案例。运用案例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从而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应始终将教学目的贯穿于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否则可能会出现学生记住了案例的故事情节, 却不甚了解或忘记了其中要说明的法律原理。 

(三)法律基础。 

课课时较短, 一般为32学时左右。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 教师一定要注意课时的安排, 所选择的案例、所设计的问题及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都要充分的推敲, 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参考文献: 

[1]魏敏.浅谈法律基础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1(3) 

第2篇

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的利用案例进行法律理论知识的传播,帮助教师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但必须把握好必要的几个环节。具体的来说,教学的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进行对案例的搜集工作。具体的搜集过程是要建立在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上,要在参考完基础知识后,选择合适的案例来进行教学。与此同时,还要进行案例的教案设计,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案例之中的基本知识,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之中,迅速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其次,要进行课堂辩论环节。这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的中心任务是教师通过案例的具体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从案例的情境之后走出,对案例之中的具体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可以组织相应的模拟情境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案例的具体内容,分析自己在遇到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怎样去做。教师要针对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法进行评判,判断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否符合法律的基本原理,并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对学生提出的方法的评价工作。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评判的过程之中,重点强调出案例之中的知识点,总结出最正确的解决方式。

二、中等职业学校法律基础知识课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

为了在课堂上能够迅速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进行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要从日常生活之中的案例入手,并选择和教学内容相贴进行的案例。在这样的选取原则下,所选择出来的案例的针对性就更强,学生也就更容易接受并灵活的从这些案例之中吸取经验。具体来说,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之中,一是考虑从法律书籍之中进行案例的搜集,一般情况下,法律书籍之中的案例都有很强的教学价值的经典案例,可以选择的幅度也很大,这也是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的过程之中最主要的选择方式;二是从经典的法制频道之中进行案例的选取(例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栏目),这些栏目之中的案例故事性强,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教学内容;三是从报纸书刊上进行案例的选择,在进行这种方式的选择过程之中,要充分的重视到事件的时效性。

三、通过组织模拟法庭来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

为了充分的发挥出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组织模拟法庭的方法,来为案例教学创造一个虚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的参加进去,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效的发挥出其教学效果。组织模拟法庭要从以下几步做起:首先,教师要进行案例的选择,并根据案例的基本内容,进行对模拟法庭的设计。在进行案例的选择的过程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拿出意见,选择一些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案例来进行组织;其次,要进行相应的模拟法庭的组织设计工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出合适的同学扮演法官、公诉人员、被告、原告以及证人;然后,要进行开庭阶段的情景模拟工作,这一部分也是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就要严格的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内容进行;最后,教师要对模拟法庭之中的具体内容和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点评,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出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法律运用能力的地方,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

四、结论

第3篇

从培养既要精经济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看,目前中职学校在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在此特提出改进意见或措施。

一、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因专业不同而有差异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这样教师就没有做到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的加以介绍。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介绍各类市场主体、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介绍合同法等市场运行方面的法律、法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相关课程的安排要合理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而目前中职学校所开设的《法律基础》这一公共基础课,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却一般在三年级开设,时间间隔一年以上,这无形中破坏了这两门课程的继承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法律基础》的开设对日后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有很大的帮助,但这两门课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衔接。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课后,但间隔时间不宜太长。要同统计原理、会计原理等课程同步开设,以经济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为后续。此外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开设不同学时数的经济法课程。

三、教材的选取要考虑到“先进性”和“适用性”

能否使用优秀教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先进性”和“适用性”是教材选用的基本原则。“先进性”是指教材内容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知识,反映其相互联系及发展规律,既要有突出的学术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适用性”指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份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前市场上经济法的版本众多,有为法学专业适用的经济法,有适用财经类专业的经济法等,各种版本良莠不齐。因此,在选取教材时要考虑到专业学生的特点,谨慎选择。

四、采用案例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方法

由于中职学校会计、营销等专业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法学的系统教育,对于高度概括、原则和抽象的法律规范往往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单靠教师一味的说教来讲解,学生会感觉十分枯燥,无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案例教学是将案例讨论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法律条文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案例多是为了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从周围的实际生活或者书刊报道中选取,在讲授完理论部分后,结合所讲内容,可以采用留思考题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讲评,由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教学将教学方式由单向转变为双向,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组织模拟法庭,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变黑板教学为电子课件教学,可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结合,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经济法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几个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较多,在黑板上书写浪费大量时间,而采用电子课件教学可节省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此外,法律知识日新月异,发展较快,电子课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应采用多种方式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76-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说课流程分为课程设置、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条件以及特色与课程创新四部分。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对课程性质定位、作用和课程目标的设定。

1.课程性质定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程是、教育部要求在全国高校统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的主干课程之一,是高校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本课程是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课程,和后续课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相衔接,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2.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根据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职业特性结合起来,着重培养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知识和法律基础知识两个模块的知识,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掌握相关法律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教会学生正确看待各种生活问题、人生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发展的能力。

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法律素质,培养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们认为,素质高低决定大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素质目标是本课程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

为了达到学习的目标,必须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

二、教学设计

1.设计理念。以生为本,使学生“思想上有感悟,心灵上有触动,行动中有体现”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跨界教育”,它同时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属性。在课程设计理念上,必须“以生为本”,按照时代对高职学生应具备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要求,开展实践教学和开放性教学,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对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认同,从而做到“思想上有感悟,心灵上有触动,行动中有体现”。

基于这样的理念,必须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

2.学情。在学情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与一般本科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在知识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表现为基础差。能力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本科大学生一样,对新环境好奇,思维活跃,但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在态度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自主性差,思想上追求进步,但价值观方面容易偏离主流方面,意识形态领域容易迷茫。在素质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的大多数政治信仰缺失,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承受挫折能力较差。

3.教学设计。从上分析可以看出,《思修》课的教学重点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的难点就是如何践行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认为在课程设计思路上,应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贴近,四个提高”的教学思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以高职院校的学生为中心,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个基本点的有机统一,发挥教师课堂教学主导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实践特色,实现《思修》课“知”与“行”统一。“三个贴近”就是贴近专业、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专业,就是为专业建设服务;贴近学生就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贴近社会,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变传统“填鸭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最终达到“四个提高”,即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收力和感染力。

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贴近,四个提高”的教学思路,根据大纲的要求,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思修》课程的内容包括前言,主体知识部分(分为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三大部分,共八章内容)和结束语,体现了一种先成人,后成才的逻辑关系。可以看出,课程内容理论严谨,针对性很强,但教材知识点相对孤立、分散,在涉及到不同学生不同专业时,某些内容可能与学生的专业内容相重叠,如我校学生大多是法律类专业,《思修》课程的法律知识与法律专业的课程相重叠,这就需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取舍和整合。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贴近”的设计思路,可以把教学内容整合为三大模块九大专题,三大模块是指把《思修》课程主体知识部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大知识模块,在思想教育模块中分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教育三个专题,在道德教育模块中分为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三个专题,在法律教育模块中分为职业规范教育、我国法律制度、弘扬法治精神三个专题,共九个专题。这样,在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讲解,如对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选择性的取舍,精讲少讲甚至不讲,针对学生对社交礼仪知识的缺乏和渴望,我在讲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社交礼仪的知识渗透到整个教学中,以此提高学生的行为修养。

按照两个基本点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必须给予实践教学足够的重视。为此,应该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应相应增加教学实践内容。按照三大模块九大专题的体系,我设计了相对应的六大实践专题。即“大学生活规划”、“我爱我家”、“大学生诚信调查”、“我身边的公德故事”、“职业生涯规划”和“模拟法庭”六大专题。这些专题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完成,可以根据成果评出相应的奖项,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本课程以职业素质为核心进行了创新和改革,除采用传统的理论讲授、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还积极探索了“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和启发,帮助学生加深对思想道德修养知识与法律知识等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把理论融进生动鲜活的案例中,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掌握知识。在案例选择方面,应着眼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注重案例的教育性、趣味性和典型性,挑选出一些典型的、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展开教学和讨论,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灵活多样。

“情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就是结合相关的音像资料,巧妙地把音频、视频、图片等教学情景融合进去,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易于学生吸收和掌握知识。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实践项目,把项目作为载体,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和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真正体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应按照理论教学模块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项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实践教学法”就是围绕教学总体目标,把实践教学融合到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确定系列主题展开实践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用”、“知”、“行”相融,达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可设计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大部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例如,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讨论分析,进而以校园不文明行为为研究对象,设计出对策并观察效果,再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意义的经验在社会上推广。

5.课程评价。在课程评价上,分为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和针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两部分。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建立“理论考核+行为考核”的考核模式,把(出勤+听课状态+平时作业)10%+实践教学10%+日常操行表现10%作为行为考核,结合理论考核来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以客观反应学生的实际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在教学效果考核中,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教+督导评教进行考核。

三、课程实施条件

1.教材材料。在教材选用上,我们使用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国材,(2013年修订版),保证了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教材辅助材料,除了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教学辅助用书《思修教师用书》、《思修学生用书》、《思修疑难问题解析》等,还搜集了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李开复的《与未来同行》、《一网情深》和金正昆的《礼仪金说》等。

音像资料。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图片、视频、音频资料,比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离开雷锋的日子》、《阿甘正传》等优秀电影,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法律讲堂》等栏目的经典案例。通过感官激发和各种真情、真景、真事、真人的介绍和描述,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触动和思想上的感悟。

精品课程资源。《思修》2009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2年通过专家验收,已顺利结项。该课程有系统的教案、课件和独立的网站,栏目齐全,注重内容更新,资源丰富,且仍在积极建设和不断更新完善中。

2.师资队伍。担任《思修》课堂教学的教师队伍充分体现了年轻化、专业化的要求。年龄范围在30~46之间,在学历方面硕士6人,博士1人,在职称方面3人副高,从教实践都在6年以上,其中6人获得过校级优秀教师。除此以外,教研室通过集体备课、学术交流等活动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3.教学场地。学校给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学校还有3个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借到与这门课有关的诸多书籍,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特色与创新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学理念创新。坚持以“生”为本,突出高职特色,注重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第二,课程创新。课程建设的目标具有示范性。成功申报精品课程,获省级优秀课程。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和表演;第三,教学模式创新。超级链接“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整合,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完善考核机制,最终达到了“四个提高”,受到学校、同行和学生的好评。

第5篇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改革与创新

所谓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运用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学习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所以加强应用型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中之重。

为了全面落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也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基础》课程组针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当前《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目标

(一)《基础》课目前存在的问题

《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高校公共必修课,目前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统编教材,但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课程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

1.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传统,是仍旧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教材本身理论性较强,在授课中如果照搬教材照本宣科,就容易导致学生厌倦本门课。怎样在遵守教育部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灵活使用教材,妥善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建立起一套符合应用型人才需要、突出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又全面体现课程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地增强本课的教学效果是当务之急。

(二)《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创新要达到的目标

1.全面落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深化教学改革,使《基础》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符合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塑造出政治素质高、社会公德好、法律意识强的应用型人才。

2.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全面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精炼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专题教学,强化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不仅专业技术强,而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应用型人才。

3.解决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不够、时效性不强的问题,全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彻底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用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丰富的影像和音像教学替代简单说教式教学,使《基础》课教学生动起来,使枯燥的理论鲜活起来,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脑入心,最大限度地发挥该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具体内容

(一)教学内容改革

改革计划将国家统编教材的理论性、指导性、实践性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形成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体系。在不脱离原《基础》教材基本要求和精神的前提下,以教材为蓝本,结合我校学生思想、能力、学习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并针对我院校学生特点进行专题教学,使教学内容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该教材拟定为九个专题,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增删,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简安排,突出重点和难点。同时形成该课程的教学教案、大纲、课件。这种专题式教学方法能够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二)教学方法改革

1.开展丰富的实践形式教学,增加教学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主要分为课外实践和课内实践两种,课外实践一是学生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和讲解,回来写参观体会的方式,使学生从实践中深刻感悟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二是利用寒假时间安排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在下学期开学上交调查报告,由教师进行批阅并推选出优秀实践报告装订成册;课内实践则是利用每次课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根据教学内容有组织地让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讲解或辩论,每学期开展演讲比赛,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实践形式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以案例分析教学法为主导,在教学中广泛运用案例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实行每个专题运用两个典型案例,开展一次课堂讨论,每节课给学生一个研究问题,并汇编典型的教学案例、典型的讨论题目和典型的课件,在任课教师中推广运用。加强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每位上课教师都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三)选编一本教学经典案例

每一专题精选教学案例,所有案例都经过任课教师精心选择,在选择和利用案例教学时,教师主要本着四个原则进行。

1.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典型的事件便于学生抓住本质和共性的东西,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处理较复杂的事情并学会举一反三。

2.选择的案例以正面为主。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之间的比例要适当。在一般情况下,宜选择正面案例,但是为了形成对比,让学生明确知道什么是错和违法,也可作为正面案例的对照而同时选择反面案例。分析反面案例时最终要回到正面阐述,向学生说明这是个别现象,社会主流是好的。

3.案例应具有客观真实性,但不一定完全是事物原型的简单重复,可以是源于实践而经过提炼的案例。经过艺术加工,使其更能突出地反映客观存在,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思考。

4.教师利用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并非简单地重复案例,而是先给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之后教师加以点评,引出要讲解的知识点,这样既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案例,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创新

在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中,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特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边探索边总结,总结出如下创新点。

(一)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相结合

为解决教学内容多、授课时间短的矛盾,为此,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章、节讲授教材的教学模式,进行专题教学。在专题教学中,一是抓住和突出重点进行教学,解决内容多、课时紧的矛盾。二是更紧密地联系社会、企业现实,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和企业,体现课程的深刻性、针对性和现实性。三是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整合教学内容,目前专题教学分为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教育、法治观教育四个领域,九个专题。

(二)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以案例分析教学法为主导,在教学中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实行每个专题至少运用三个典型案例,并汇编典型教学案例在任课教师中推广运用,同时要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运用形象生动的音像材料,配合和补充理论讲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资源,通过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变难为易,突破课程教学的时空局限;通过创设情境,增强课程教学的说服力;通过寓教于乐,帮助教师讲深、讲透理论,促使学生爱听、想学。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第6篇

关键词:四步教学法;设置问题;质疑

课堂不仅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场所,而且也是教学活动的舞台和教学互动的主渠道。如果能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共享讲台,把讲台作为师生互动表演的舞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才会使课堂学习变成一种乐事。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笔者在讲台这个特殊的舞台上历练多年,简单地总结了一套的四步教学法,现写出来,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设置问题,引导学习

即教师在备课写教案时,在充分研究、熟悉教材基础上,不仅要确定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及其教学重点、难点,同时要精心设置课前、课中思考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形成学习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环节。如我在备写法律基础知识民法篇《民事责任》教案时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细致研读和分析,并引用了两个法制案例,根据案例设计了五个思考题:

1.民事主体在什么情况下应将承担民事责任?

2.构成民事责任行为应是一种什么行为?

3.如果不存在损害的事实,行为人是否要承担民事责任?

4.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

5.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有哪些?

案例1:陈某下班经过一小吃店,要了半斤白酒和几盘小菜。刚喝了一口酒,就觉得不对劲,喉咙像被火烧了一样,疼痛难忍。经医院检查,食道被严重灼伤,造成食道下三分之一狭窄,将影响到今后进食。后经查明,店主因天黑看不清,误把装在白酒瓶中的强酸当白酒卖给陈某,导致陈某食道被灼伤。

思考题:

(1)本例中的小吃店店主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为什么?

(2)如果陈某及时发现瓶中装的不是白酒,没有造成损害的事实,店主还要承担民事责任吗?

案例2:王某承包了一个200亩的荔枝园,经过精心管理,果园的荔枝丰收在望,王某心里喜滋滋的。水果经销商苏某来果园参观后与王某即时签定荔枝的销售合同,并预付王某5万订金,约定一个月后进园摘果。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眼看收获在即,一场台风把已成熟待摘的荔枝果刮得七零八落,按合同约定,王某肯定是无法按时按量履行合同了。

思考题:

(1)本案中王某需要承担不能履行合同的赔偿责任吗?为什么?

(2)如果王某不能按合同约定向苏某供应荔枝果,苏某的5万订金能要回去吗?

这一步具体做法是:把课前的思考问题或课前案例及案例思考问题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对本堂课教材内容和课前案例进行阅读。学生阅读时教师可以在课室内来回巡视,以观察学生状态并做出简单的阅读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用笔标注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点。这阶段用时不可超过20分钟,应把握在20分钟内完成。

二、让学生自由讨论,允许提出质疑

这一步是待学生阅读完成后,给予10分钟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用10分钟时间以讨论组为单位选择不同课前思考问题进行解答,讨论组之间也可以对各组的解答提出相互质疑。在这期间,教师要注意听和记录各讨论组在解答问题中出现的一些误解和错误,对一些独到的见解要及时补充到教案中。如《民事责任》一课中,学生对承担民事责任的条件构成提出许多质疑,有学生提出:“没有损害事实的存在的不法行为是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是不是意味着一个人的行为尽管是违背社会公德的,只要不出现损害事实,他就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需要承担责任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用了一个生活的例子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一个人没生病的时候,他需要吃药吗?当然不需要。可是,如果他不注意身体保健,不讲究卫生,不注意劳逸结合,甚至沾上一些不良的习惯,他就有可能生病甚至病得很重,等到病重了,吃药却未必有效了。”这个简单生活例子告诉我们,没有损害事实存在依法是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但是人们不能以此为理由随性而为做出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必须懂得约束自己行为,依法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在案例讨论中,可让学生分成持不同观点的两个组进行各自的论述与举证,教师只作提示,不加以评论,让学生从各自的论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做,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变成一个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快乐舞台。

三、精讲总结,演好主角

待第二步完成后,教师就回到讲台上,把学生的注意力调整到自己身上,以板书或课件为脉络,将本堂课的知识点以及重点、难点串讲,画龙点睛,突出重点,再释难点。如《民事责任》一课,我重点讲述三个内容:一是我国民法规定构成民事法律责任的行为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行为的违法性;有损害事实的存在;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违法行为人有主观过错。二是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有三个:过错原则、无过错原则、平等原则。三是免除民事责任的情形:因不可抗力造成损害事实的;因受害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损害事实的;因紧急避险或正当防卫造成损害事实的。这一步约用时35分钟。

四、练习反馈,巩固知识

这一步主要是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课堂练习题或测试题,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出来或以作业纸形式呈现,让学生当堂回答或完成,以检测教师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个环节时间约10分钟,这期间,教师也要巡回于学生中间进行观察,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讲解,当堂完成教学任务,不留问题。

第7篇

关键词 高职 旅游管理 特色课程 旅游法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构建以旅游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突出旅游职业能力培养的特色课程体系,对专业课程的改革,已成为高职旅游专业教师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旅游政策法规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然而传统理解上法学又不像其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强,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进行教学改革,突出课程特色。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1改革课程培养目标

传统的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的教学目标偏重于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开拓分析问题的思路。学生学以致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有待加强。导致多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印象就是纯理论,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意识到该课程在其旅游职业生涯中起到的作用。课程改革,首先就要改革课程目标,突出课程特色,使学生充分认识课程的作用。课改后将原课程名称更换为《旅游政策法规应用》,课程目标从原来单一的知识目标拓展为若干子目标。包含专业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及职业素养目标几个部分。改变传统学科教学的课程培养目标、内容体系,构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社会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旅游产业链“吃、住、行、游、购、娱”活动为主线,以大旅游的概念重构知识体系,传授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针对性,又有较强适应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同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兴趣。

2改革课程内容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且不能单纯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的。所谓职业能力应该是指综合的、称职的从业能力,包括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全部内容。旅游活动不仅仅涉及到单一的旅游行程,打破原有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以项目驱动教学,以旅游产业链“吃、住、行、游、购、娱”活动为主线,以旅游活动、旅游交通、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景区、旅游休闲等产业群为主体将知识重新整合,力求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在实践的模拟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以培养综合能力为本位,强调课程设置的职业性,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的合理与优化。

(1)旅游政策认知,包括国家宏观环境、旅游行业及产业政策的认知、探讨。

(2)旅游法律基础知识认知,旅游纠纷的解决途径的概括性学习。

(3)合同法。包括旅游合同的签定、变更、转让,各旅游企业间违约责任的承担,合同纠纷的解决、国内旅游合同范本、出境旅游合同范本的学习与制定等等。

(4)旅行社管理条例的学习。包括旅行社的市场准入,旅行社的申办、运作,旅行社权利义务及经营、监督管理的过程。

(5)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学习。包括导游人员的市场准入考试、考核,导游及领队证书的申领条件、程序,导游人员的权利义务。

(6)旅游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管理等条例、文物保护及世界遗产公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7)出入境检查法律知识学习。包括中外公民出入境的常识、办理出入境的手续、义务,出入境证件的办理和出入境检查的制度。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中国公民在世界旅游市场的地位及中国公民文明素养案例的探讨、辩论等。

(8)旅游交通法律知识。包括《铁路法》和《民用航空法》的学习。

(9)旅游住宿、娱乐、食品卫生方面知识。包括旅游住宿的治安管理、消防管理、行业规范和《食品安全法》的学习、探讨。

(10)旅游安全救援法律知识。包括旅游安全事故及处理程序,旅游突发事件及应急处置程序,旅游保险知识的学习,事后的补救工作的处理。

(11)市场运行相关法律文本消费者权益法的学习,包括不正当竞争和市场消费霸王条款的存在、探讨、辩论,学习了解消费者的权益与经营者的义务,如何维护其权益。

重构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旅游产业链“吃、住、行、游、购、娱”活动为主线,以旅游产业群为主体,最终适应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工作在各旅游企事业,主要从事服务性工作。因此根据学生特点及就业方向讲清楚旅游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和旅游市场主体行为规则为重点,以及在(下转第44页)(上接第42页)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能接触到的各旅游活动的项目,必须让其学会各法律制度的程序和基本权利义务,保障各方面的权益及合理承担责任,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相结合,达到课程教学培养目标。

3改革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线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转变。在教法上要体现高职学生思维特点,放弃纯理论教学的思路,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为实践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法律理论外,重点是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如何填写旅行社企业开办申报书、如何起草和签订旅游合同、如何关注旅游热点中蕴涵的法律问题、如何进行旅游纠纷处理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旅游政策法规的实用性和与旅游工作的关联性。同时,依托教材,建立旅游法的案例库,采用模块教学,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综合多媒体、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师实训指导书、试题库和电子教案等。在教材之外,加强媒体间的互动,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并发挥其优势,强调教学过程中一体化教学设计,解决课堂内外教学的难点,适应高职学生逻辑思维相对不足,形象思维能力活跃,实践教学多、学生在校外时间长的特点。

4改革实践教学

课程实训是专业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熟练运用旅游政策法规法理论指导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实际工作的操作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通过课程实训,可以使学生主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是使学生形成一个广义的旅游法的基本知识框架,了解制度背后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基本原理继续深入学习旅游法律知识,分析现实中的法律问题;二是使学生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同时增强法律意识,养成法律思维习惯。我国现在正处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市场经济完善过程中,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旅游类专业学生只有从法律视角和经济视角两个角度去考虑事情,引导和规范自己的工作过程,为旅游活动保驾护航,通过实训使学生更加深刻的领悟和体会旅游法律法规的实用性。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应至少安排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课时来进行实训。课程实训项目设置要紧扣课程目标和内容,重点涉及旅游法、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合同法、安全管理方面政策与知识。通过模拟设置旅游产业链中和旅游活动过程中及从事旅游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和现象,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各种典型的旅游纠纷案件案例,使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加深对旅游政策法规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技能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实训过程中充分融合角色扮演、辩论、分组讨论等方法,设置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语言表达及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

总之,专业特色课程改革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适应社会对旅游类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旅游法律法规知识的渴求,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改革既要体现法律的思辨性,又要体现旅游活动的实践性和选择性,使学生的法律素养普遍获得提高,更好地体现课程特色,打造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 陈国生.高校旅游课程综合化改革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旅游学刊, 2004(12).

[2] 董静.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第8篇

关键词:学科建设;软件技术;课程群建设

0引言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在此背景下,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注重与其它学科的交叉集成,培养具有扎实技术基础、工作能力和多学科集成能力的跨学科软件开发技术性人才。为适应当前社会针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推动社会进步,职业院校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组成单位,需有针对性地完善人才培养的模式。软件专业的实践性极强,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应将实践教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软件专业课程建设,是以培养学生为目的,将具有关联性的多门课程组成一个课程群体,它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内涵统一的课程体系。针对当前计算机及软件工程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一些高职院校对软件工程人才既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又要培养学生注重应用性的形成全面素质教育。在软件从业人员的培养方面,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人才,建立优化的课程群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困境

1.1软件专业课程群教学团队

软件开发课程是以实操性、技术更新、社会实践为特征的课程体系,要求相关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拥有软件开发、设计能力,但目前多数教师在企业实践方面欠缺,缺少系统开发相关的工作经历,限制教学水平的发挥,因此需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引进企业教师,举办具有项目开发的软件工程师和企业高级管理人才为学生讲座,提高学生的企业认知,完善教师的业务水平,组建职业能力完备的教师团队。和企业合作,制订符合企业、行业要求的课程群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完成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案、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的制订,鼓励教师进行与本学科配送的科研,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职业素养。

1.2理论知识跟不上时代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技术升级迅速,软件开发技术发展也很快。尤其是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中,院校专业理论和技能已不能适应社会对软件工程的要求。理论知识更新不及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但技术的变革不会等到理论的更新,这就导致新的理论知识的出现,在学生学好旧的知识之前就要取代旧的知识;同时,教师常年在学校教书,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所以导致教授的知识也是老旧的知识点,学生在听取教师讲解时,也要在网上查阅相关的资料。

1.3改善软件专业课程群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与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和硬件的开发力度越来越大,其升级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但很多院校的教学工作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大学教师很少在IOS或Android平台上工作,教学跟不上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课程与教学的脱节。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存在问题;二是执行中存在教学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在授课时,只关注自己的大脑,没有考虑对学生的需求企业。著名教育家盛辉提出,学校倡导融合的目标,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在除了提高基础知识和技能外,学生还应改变对软件学习的态度。针对企业的需求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加强“实践教学”,引入实践项目,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项目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多个模块,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项目案例,通过案例展示,教师针对项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以团队或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完成项目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习相关知识,开拓企业技能的相关知识。

2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群的构建

2.1软件课程群的内涵

课程群是将相关课程的知识、问题和方法融为一体而形成的系统。它可将相关的专业课程划分为理论课程,并与配套的实践课程理论相联系。每一部分都相辅相成,且补充建立一个非常有效的课程群,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个课程群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框架平台,并根据每个框架的内在联系和内容使其成为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明确划分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根据分步教学的指导思想,软件工程课程建设主要从课程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从基础理论课程建设的角度看,软件工程课程建设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群和就业实践四个课程群组。具体来说,这四类课程包括:2.1.1共基础教育课程、思想政治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和体育等);2.1.2专业基础课组(C语言和谐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WEB前端开发、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等);2.1.3专业核心课程群(PHP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C++、Java动态网站开发、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原理等);2.1.4实践课程群(数据库设计、动态网站开发、软件技术开发、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群的构建不是课程设计的机械组合,而是具有相同认知结构和训练能力的专业课程的灵活组合。工作人员从培训体制、理论、工程、改革实践等方面提出建议,然后根据本专业的一些特点,构建出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的体系。将理论基础、实验教学、软件工程实践融合为一体,培养出整体全面发展的模式与机制,这样来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2.2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群的构建方法

由于疫情影响,现在各课程都开展网上教学,建设课程群课程网站,实现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群线上教学,完成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构建实践教学管理,实现碎片化精细管理。软件技术专业以培养软件开发人才为目标,教育部倡导在高职院校开展软件工程和职业素质培训,大学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由课程体系构建。由于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限制,大量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工程院校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体系框架。通过联合研究,一些著名高职院校的软件工程学院分析认为,软件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计算机的范畴。首先,课程设置要全面、实用、合理创新;其次,逐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具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质量;然后,课程群的建设要注重软件工程的理念,这离不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国际标准,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内容和教师素质的严格控制,努力做到以上两方面的国际标准,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最后,课程群的建设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过程管理机制,保证课程质量,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素质实践与创新训练有序;课程群的建设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依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高职院校学生进入实际工作环境,积累有价值的工作经验,在这里的学习阶段侧重于实践层面,体现以培养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群建设特点。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