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2 16:01: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疏导策略
为了适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解决学生上学不便的问题,保证农村适龄儿童顺利地完成义务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属于学生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绪调控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但农村地区许多家长文化程度低、观念滞后,对青春期学生,特别对青春期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引导,从而导致她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处于缺位状态。因此,对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一、研究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意义和目标
1.现实意义
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是关怀关爱女生健康成长,为终身健康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举措。通过探索正确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开展健康、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初中女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生理、心理上出现的变化,养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她们正确对待男女生之间的友谊,从而保护并引导其健康成长。步入青春期的广大农村女生必将扮演未来育龄妇女的角色,对她们做好青春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也
是以后开展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
2.预期目标
以学校女生为对象,研究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她们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探索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解决她们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帮助她们正确地掌握青春期知识;引导她们加强青春期自我保护意识及与异性正常交往的能力;逐步形成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疏导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二、研究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对寄宿女生在校学习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同学交往、青春期卫生健康认知度等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和整理调查中发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2.观察分析法
观察并记录所在班级女生上课时的表现,与师生交往时的表现,在宿舍生活自理能力的表现,与舍友相处方面的表现。对其中性格孤僻、不合群,缺乏自理能力的女生要多留心观察并及时分析归因。
3.走访调查法
走访部分女生家庭,特别是单亲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庭,了解家长对女生成长阶段的心理教育及采取的措施。
4.个案分析法
对调查阶段发现的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女生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跟踪记录其发展状况。
5.经验总结法
总结适合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形成成熟的教育资源;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成熟、甚至失败的教训作为典型案例记录在册。
三、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疏导策略
1.开展心理健康咨询
建立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疏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教师的疏导应建立在对学生关心和爱护的基础上,始终遵循爱的原则。谈话时不能有成见或偏见,要耐心地倾听,互换心理位置,设身处地地从青少年的处境去体察问题和感受,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
2.设立“知心姐姐信箱”
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同时担任知心姐姐的角色,为了避免有些不方便与学生面对面交谈的问题,或当面询问因紧张或其他原因说不清楚的情况,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烦恼、问题可以通过书信交流的方式,给予安慰或解答,进行健康平等的交流。
3.举办女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针对寄宿制女生对女性生理、心理知识基本处于不了解的认知程度,定期举办女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通过大量的典型事例,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和老师的讲解,为女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提供理论指导。
4.建立家校沟通协调机制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虽然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但双休日及寒暑假期学生与家长还是相处较多。学校应把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种责任,以此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整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在家长会上作心理健康的讲座、亲子对话等方式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让学校和家庭共同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了解和把握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问题,有助于收集、分析疏导策略和整理农村初中女生青春期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为她们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素材和经验,以便促进她们心理更平稳地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美术教学心理健康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6-0071-01
当今的初中生,受到种种信息媒介的影响,思想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充满各种矛盾冲突,也比以往的青少年更加早熟。初中学生对社会现实的体验和对自我价值的评价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使得他们的气质尤其是性格更加成熟起来,性格心理的特征也日益鲜明。
课堂教学的美术学科中又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心理品质的因素。尤其结合当今课程改革提出的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只有抓住“教育教学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这条关键教育思路,才能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
学习过心理学的人都会明白这种现象,那就是我们经常会在情绪烦躁的时候无意识地拿起笔,在纸上漫无目的地画些杂乱的线条,或胡乱写些宣泄的文字,或涂画些杂乱的形象等。这一行为具有明显的“宣泄作用”。“合理的宣泄”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当今社会里,信息快速传达与更新、生活与工作节奏加快,有个合适的宣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本是抒情和表现。庄子就说过:“鼓琴足以自娱”;元代画家倪云林也说:“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中国绘画发展到最后叫“写意”,为的就是抒发胸中之意气,宣泄和缓解心中积郁的能量而使心理平衡。诚然,美术活动恰恰是提供个人宣泄非常好的方式之一。有些学者正研究通过字迹作为人格检验的手段;欧美国家提出的笔迹心理学等都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的。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书如其人、画如其人之说,旨在表现画者的气质、修养和人格。
在美术活动中,创作型美术活动更能明显地反映学生性格的理智、意志和情绪等方面特征,因为其中有更多的东西需要靠学生去想象、思维、创造、选择、判断和组织。有的学生造型能力不一定太好,但落笔肯定,构思造型都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果断性;有的学生不仅用笔迟疑、犹豫,最终还是东拼西凑的,不仅果断性较差,还表现出依赖性、惰性;有的学生构思敏捷,作画过程连贯而有序,有始有终,体现出较好的思维水平、判断力、计划性和情绪稳定性;而有的学生则画一点、想一点、添一点、改一点,最后虎头蛇尾草草交卷,这明显缺乏积极的性格特点。
奇妙的是,无论是积极因素或消极因素,一旦转化为美术表现语言,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并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狂放不羁的美,工整细腻的也美;浓涂艳抹的美;清新典雅的也美,因为都是他们心理特征的自然流露,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同时也更具有研究价值。
美术活动能很好地调节心理。在青少年时期,艺术和个人有一种切身的关系,而不再只是一件有趣的活动,这时期的青少年经常从艺术作品内寻找个人的意义借艺术形式来表达个的思想和感受。而当学生由衷地画出一幅满意的作品时,特别是在自由绘画时,会感到十分过瘾和产生莫名的轻松感和,伴随着愉悦的创造成就感,竟而使积聚的心理能量得到缓解,从而有利于学生气质和性格的健康发展。加之,艺术本身也有使青少年表达一些难以用其他方式表达的事情的作用。这是一种超越书面语言的更为高级的言语功能的体现,它标志着学生对美术的认识走向自觉。当他们懂得美术未必都是写实、逼真的代名词,造型、色彩、形式各具自身的表现力之后,他们将有可能通过日记的中的题头、插图,装饰在床边案头的小摆设、布贴画、馈赠亲朋好友的贺卡等途径,去诉说少男少女的思绪、情怀、冲动、梦呓。女学生在这方面比男生表现得明显,到高年级时更甚。这是一种细微、隐秘、复杂、深沉的言语。
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惑十分明显,心理矛盾很突出,从近年来我在教学工作中发现,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这些不健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结果。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健康的因素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习上的原因
1.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升入高中后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也发生了变化,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使他们感到十分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来自农村以及普通家庭的女学生表现得明显一些。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目前由于社会正处于转轨时期,社会舆论上的一些负面的新闻报道也时常会影响着我们中学生的心理。学习好的同学在学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绩平平人缘好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却常常受到青睐。这让部分寒门子弟表现了强烈的焦躁、愤懑、无奈。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这也是中学生中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烦恼。或者是师生的沟通产生了误会。
2.与同学的关系问题。具体表现在与本班同学之间、宿舍同学之间以及与同桌之间的关系问题。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矛盾的。如同学之间的误解,性格不和的不投机,相互之间的妒忌、猜疑等等都会影响到同学们的心理,从而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3.与父母关系的问题。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家庭关系不和给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
三、情感类问题
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惑。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
其一主要是与同龄人的感情纠葛,多是同学间的密切交往所致。
其二就是与成年人的爱恋问题。
四、自身性格上的原因
1.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固有的逆反心理。
2.脆弱、孤独的封闭心理。
面对着上述中学生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学校的各位教师都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发挥班级作为学生开展心理活动主阵地的作用
班主任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活动。要开展丰富多彩并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也会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受到感染。开展教育活动,除了要讲针对性之外,更要讲经常性,任何教育活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都不能指望一蹴而就的。
三、成立专门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倾诉的忠实听众,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四、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同时,社会也要负担其应有的责任,就应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心理健康;课外体育活动;留守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0-0070-04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left alone and non left alon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UANG Yong-fei,KANG Hui-bi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Gannan Normal University,Ganzhou 341000,China)
Abstract: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by using the self-established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y Questionnaire and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 Mental Health Checklist established by professor WANG Ji-sheng as the measuring tools,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and measured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y status and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of 1,200 left alone and 1,200 non left alon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 middle schools in villages and towns in rural areas in order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nd the ment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t middle schools in villages and towns in rural areas, perform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of thes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in general the students did not have sufficient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nd the left alone students were even worse; the rate of measured mental health harmful trend of the left alone students is 44.5%, 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same of the non left alone students (36%);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between the left alon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grades, the male students had a better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than the female students; grades 1 and 2 students had a better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than grade 3 students; as for the left alone student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in circumstances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nd various aspects in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exercise psychology;mental health;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y;left alone middle school student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农民外出务工,而将孩子留在家里。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不能正常教育和陪伴孩子的成长,导致留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有心理问题。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1-3]。初中时期是学生个体生理发展的第二高峰期,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个体身心的顺利发展对于学生一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奠基性作用[4]。心理健康依赖于自身、家庭、社会支持。有研究表明,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改善情绪,而且能够减轻或消除心理疾病的症状[5-10]。那么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课外体育活动有何特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又有何特征,本研究通过对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及相关性研究,试图探讨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旨在为寻找促进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课外体育活动问卷”结合农村乡镇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从体育活动频数、体育活动持续时间、体育活动后的身体感觉、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意愿、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影响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等维度设计了9个题目,每个题目设计4~6个选项,然后请7位体育专家和2位心理学专家对问卷的内容及问卷的效度进行筛选、评价和修正。问卷的内容包括问卷指导语及9个题目。专家对该问卷的效度评价较高。问卷的信度采用重测法,以30名学生为对象,时间相隔15 d,两次问卷所测的相关系数r=0.81。
2008年10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对江西省于都县6所农村乡镇中学随机抽取留守和非留守初中生各200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包含“课外体育活动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在老师的指导下,采取无记名方式,由学生在指定地点和规定时间内独立填写。回收问卷调查表分别为1 200份,去除无效问卷调查表后,有效问卷调查表分别为留守1 038,非留守1 128份,有效率分别为86.5%,94%。运用SPSS11.0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
心理测评采用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共60个项目,分为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等10个因子。每个项目为一个陈述句,采用5级记分制,得分越高者心理问题越严重。记录量表总均分、各因子得分;计算整体心理健康不良的发生率及各因子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评定标准:各个维度平均分在2分以上表明在该维度有不良倾向,全套量表总均分在2分以上,表示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有不良倾向;各个维度平均分在3分以上表明该维度有明显不良倾向,全套量表总均分在3分以上,表示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的不良倾向。量表回收后,通过计算量表克朗巴赫a系数进行信度分析,得到10个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为:强迫症状0.880 7、偏执0.821 5、敌对0.823 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0.884 2、抑郁0.811 8、焦虑0.765 5、学习压力0.828 0、适应不良0.832 0、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0.798 6;整份量表的a系数为0.952 5。这说明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
2结果与分析
2.1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
1)一周体育活动频数差异。
留守与非留守生的一周体育活动频数存在显著性差异,留守与非留守男生、留守与非留守女生一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数上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
2)每次体育活动持续的时间差异。
经卡方检验,虽然留守生与非留守生在每次体育活动时间上总体没有差异,但留守与非留守男生在每次体育活动持续的时间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
3)每次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差异。
运动负荷是机体获得有效刺激的指标,由运动负荷的量与强度决定。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中的有关表述,运动负荷用体育活动后的出汗量来界定体育活动的强度[11]。留守与非留守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后的感觉以微出汗者居多。留守男女生和非留守男女生运动后的出汗量差异都存在非常显著性 (P
4)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差异。
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都不足。留守与非留守生之间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
5)参与体育活动的其他状况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留守与非留守生在课外锻炼形式上,主要以与同学一起或独自锻炼为主。且男女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上差异存在显著性,男生大多愿意与同学一起进行群体性体育运动,而女生大多较喜欢独自锻炼。男女生在锻炼项目上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男生喜爱参加球类和田径,女生喜爱游戏项目和田径。这可能与男女生的性格不同和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较单一有关。
研究结果表明,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课外体育活动均不足,但留守生更甚。
2.2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
1)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差异。
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倾向,其中非留守生心理健康不良检出率达36%,留守生心理健康不良检出率达44.5%。经卡方检验,留守与非留守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
国内外有关资料表明,中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3.00%~20.00%[12]。而本研究中非留守生有心理不良倾向的为36%,留守生有心理不良倾向的为44.5%,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的平均检出率,但与刘敏岚等[13]报道的农村中学生中可能有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相近。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检测工具不同导致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文献报道的是中学生的平均检出率,而本文检测的是农村乡镇中学初中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所处的特定年龄阶段和农村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村乡镇初中生中可能有心理不良倾向的比例之高,不能不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关注。
2)心理健康状况性别差异。
为了进一步考察留守与非留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性别考察留守与非留守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比较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留守情况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3.136,P=0.077),性别因子主要效果的F值为6.840,P
3)心理健康状况年级对比。
从年级来考察留守与非留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留守情况与年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0.653,P=0.521),年级因子的主要效果F值为49.896,P
事后多重比较可知,初一和初二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初三与初一、初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2.3课外体育活动状况与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从留守与非留守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分析结果可知,非留守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状况明显好于留守生。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试结果表明,非留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明显好于留守生。结果表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1)课外体育活动主要状况因子与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关系。
体育活动频数、持续时间、活动的量与强度、体育活动意愿对留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影响。以留守生的心理健康不良检出率(44.5%)为参照,经卡方检验,体育活动频数、持续时间、活动的量与强度、体育活动意愿4项因子在不同状态分布上对留守生心理健康状的影响差异均存在显著性,且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化规律,即随着一周体育活动频数、持续时间、活动量与强度的增加以及体育活动意愿程度的增强,心理健康因子分值大于或等于2的比例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留守生的心理健康不良检出率明显低于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这一结果与周丽君等[14-16]的研究结果相似。
2)课外体育活动主要状况与留守生心理健康各维度的相关性。
一周体育活动频数和体育活动持续时间两个因子与留守生心理健康各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数多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各个维度都较好,随着一周体育活动天数增多和体育活动持续时间的增加,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和心理不平衡等症状均有所减轻。课外体育活动的量与强度因子与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和抑郁两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合适的运动量与强度可以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体育活动意愿与留守生心理健康各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体育活动意愿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意愿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想法,不违背学生意愿的体育活动,能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身心效应,对提高留守生心理健康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
从课外体育活动状况与留守生心理健康关系的分析结果可知,课外体育活动与留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留守生中一周不参加1次课外体育活动的高达23.8%,1~2次的比例为53.9%,学生体育活动持续时间在30 min以内占36.5%。留守初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3结论与建议
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足,留守生更甚。留守与非留守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不良倾向检出率都较高,特别是留守生的心理健康不良倾向检出率更高。男女学生及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情况整体好于女生,初一、二年级学生总体好于初三年级。从留守与非留守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可知,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很少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这表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农村乡镇中学的大批留守学生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因此,农村乡镇学校要真正实施好教育部提出的“阳光体育工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2] 潘昌坤. 在留守孩身边留住爱[J]. 求是杂志,2005(16):58.
[3]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J]. 改革,2006(5):5-30.
[4] 杨红帆. 对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效应的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5] 季浏,李林,汪晓赞. 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1):37-42.
[6] 张河川. 有氧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184-185.
[7] 杨剑,季浏,田石榴. 不同锻炼方式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3):80-83.
[8] 兰自力,骆映. 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J]. 体育与科学,2003,24(1):72-74.
[9] 李林. 中小学参与不同项目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中国体育科技,2000(6):35-37.
[10] 谢琴. 不同运动强度对经常与不经常锻炼者心境的影响[J]. 体育学刊,2008(12):108-112.
[11]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12] 曾天德.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教育探索,2002(4):261.
[13] 刘敏岚,李东斌. 山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05,21(1):11-14.
[14] 周丽君. 浙江省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及其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108-1111.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障碍 成因 调控
在体育教学中,心理过程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心理矛盾随客观情况变化而变化,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仍有规律可循,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调节好学生的心理状态,消除其心理上的障碍,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在体育过程中的心理卫生问题,还应掌握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心理障碍的成因,以便遵循体育心理健康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来提高心理品质,排除心理障碍的影响和干扰。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时象。
以滨州市滨城区第二中学2008级学生6个班,共320名男、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研究方法。WwW.133229.CoM
(1)采用调查分析法、资料文献法、数据统计法。
(2)问卷调查情况。将学生分班集中起来,先讲解填表内容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认真、如实地填写后当场交表。为消除顾虑,一律不填姓名。发放问卷320份,全部回收且均有效。
二、研究结果的分析
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既有自身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也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全面分析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根源之所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工作者一项新的教育任务。针对学生对体育课态度体验分析,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引发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轻视体育课。调查结果表明,学习体育课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完成考试,认为体育课不是主课,只要及格就行,而应当认真学好其他文化课的不良心态,占被调查人数的54.4%。担心参加体育锻炼会耽误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果,从而轻视体育课。学生进人高中学校后,主要是为了考大学,由于这种思想和心态的根深蒂固,因此大都应付体育课考试,出现故意请假,无故缺席,情绪不高,不愿主动去练,练习效果不好等轻视体育课的不良心理状态。
(2)厌学体育课。认为教学内容陈旧、枯燥、乏味,缺乏新鲜感,不喜欢上体育课,并把上体育课作为一种心理负担,占被调查人数的59.8%。首先,高中体育课的内容与初中、小学的内容基本相似。教学中教师统得过死的军训式教学,枯燥的讲解、示范、练习,单调的教材教法,因而导致一部分学生不愿去上体育课。其次,部分学生体形较胖或较瘦,性格内向,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又差因而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在体育课上过分担忧具有一定难度技术和竞赛性的练习,害怕练习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鄙视,因而厌学体育课。
(3)恐惧、厌倦耐力跑。耐力跑教学中,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占被调查人数的85.2%。其一是由于耐力跑多数是在跑道上进行练习,这样一圈接一圈周而复始地在跑道上进行单调动作的频繁练习,极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在心理上对耐力跑练习产生恐惧与厌烦情绪,由此而使运动兴趣下降。其二是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普遍娇生惯养,心理脆弱,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日趋减弱,对耐力跑这样一种枯燥的训练内容必然产生一种回避心理。
(4)人际关系不协调。在调查中有38.5%的学生人际关系不协调,不能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现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普遍娇生惯养,心理脆弱。心理症状主要是交际范围比较窄,缺少和别人交往的能力,经常出现退缩、害怕他人、不能容忍挫折、固执己见等。有的学生在学习动作技能的过程中不能正确理解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自尊心受到伤害。有的体育教师在对学生批评和纠正错误时不注意方式、方法,态度强硬并凌驾于学生之上,导致学生情绪低落,并容易产生烦恼情绪,长期下去就会形成人格适应不良的心理障碍。
三、对体育教学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调控
(1)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刻苦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注意激发和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明确锻炼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思想上要树立不怕苦、不怕累,具有顽强毅力的品质;在锻炼中,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要有意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强化终身体育的思想。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和能力。
(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老师应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应将快乐教学、尝试教学、情境教学等有机地渗透于教学之中。要发扬协作型教学,重视教学一与其他诸要素的协调,使启发式的教法与创造性的学法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内容上强调“发现学习”,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形式上强调“过程的自组”,多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体验的条件和机会,努力实现参与练习的全体性,人人都有练习的机会;练习内容的层次性,确保全体学生在不同层面上获得成功;练习要求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基础和发展需要;练习过程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目标意识,从而使他们从自学、自练、自评中,从互教、互学、互评中,从友爱团结的多向交流中,从自我肯定中得到满足,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自我意识,发挥主体作用。
(3)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育课的教材不仅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还要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尽可能地扩大选用教材的范围,使学习内容弹性化。增加一些选项课、专项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应加强它的趣味性、科学性、对抗性,变“无味”教材为“有趣”教材。另外,体育课中要多讲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保健方法,能够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
(4)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在学习中多创造一些良好的心理氛围。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可减少在练习时出现的紧张和害怕心理。教师对具有紧张、胆怯心理的学生应多加关心,少批评,更不能讥讽,应及时鼓励,使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满足感”、“成功感”的情绪体验,从而逐步树立起信心。教师还可以利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暗示。教师的语一言要生动、形象、准确,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5)加强体育教师的自身修养。在新的时期,旧的知识结构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因此教师必须从健身育人的角度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出发,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如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和评价标准等。作为教师不但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还要掌握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体育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其品德、修养,直接影响学生。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保持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在教学中以熟练、优美的示范动作和生动、有趣的讲解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论
(1)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目前心理问题颇多的高中生,应该倾注更多的爱心,关心他们的成长,使其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专生心理素质。
(2)影响高中学生体育学习障碍的内、外因素很多,其中有体育兴趣、体育意识、体育能力、教师素质、场地器材、服务设施、学生的消费水平等。因此对于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消除措施和方法也是多渠道的。从诱发的原因来看,首先是个体心理因素,其次是外界的影响。
【关键词】 精神卫生;社会环境;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B 8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2-0129-02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Liaoning/ YU Lian-zheng*, HOU Shu-wen, LIU Qi-nan, et al.* Institute of Social Medicine and Health,Liaon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enyang(11000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Liaoning,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i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A total of 4 593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CL-90 and a questionnaire about their family condition. ResultsAbout 26.3% of them ha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5.0% of them had se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highest positive rate of mental problems was among the students in grade one and grade three. The positive rates of depression and phobic anxiety in gir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boys, but the positive rate of paranoid was higher in boys than in girls. Divorce of parents, unemployment of father and additional study outside school were the risk factors, while family warmth was the protective factor. Conclusion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crease with grade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additional study outside school affect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Key words】 Mental health;Social environment;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Students
【作者简介】 于连政(1974- ),男,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主管医师,主要从事心理卫生的现状研究。
【作者单位】 1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会医学与健康研究所,沈阳 110005;
2 本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辽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 辽河油田卫生防疫站;
7 鞍山钢铁公司卫生防疫站。
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采用SCL-90对辽宁省4 593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测试,同时对家庭和学习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沈阳、鞍山、本溪、丹东、辽阳和辽河油田的城市及郊区24所高、初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 合计调查男生2 407名,女生2 186名。年龄为12~19岁,平均15.5岁。
1.2 工具及方法 采用SCL-90作为心理测试工具。量表采用5级评分,1~5分别代表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除其他因子外的9个因子中的任意一个因子得分≥3分则判定为有心理问题。要求受试者对量表的每个项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独立评定,同时填写1份自行设计的家庭与学校学习情况调查表。完成后由调查人员检查验收。所得结果与我国中学生常模[1]加以比较。计算量表的10个因子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心理问题检出率。
用EPI 5.0软件2次录入经审核的调查表。数据经清理后采用SAS软件包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辽宁中学生与北京中学生常模比较 总体结果与北京中学生常模比较接近,除强迫、恐怖2项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不同年级中学生SCL-90各因子分比较 初一年级学生各因子分值最低,随着年级上升各因子分值显著升高。高一和高三年级学生最高。在各项心理问题中,以强迫症状为最高,依此为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焦虑和抑郁。在90个问题(项目)中,分值大于1分者的阳性项目数平均为36.3个。阳性症状的平均分为2.32分。
2.3 心理问题检出率 如以1项及1项以上≥3分为有心理问题,则总体检出率为26.3%,有11.1%的学生有3项以上(包括3项)心理问题。高一和高三年级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可能与面临新的学习压力有关。在10种心理问题中, 以强迫症状最高, 高一年级学生有此症状者达23.5%(表2)。男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女学生主要偏重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等项,抑郁和恐怖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则偏重于强迫、敌对和偏执,但仅偏执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表3)。
2.4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环境因素 表4显示,女生的心理问题比男生多。家庭环境有很大影响,尤以父母离异、父母亲下岗为最,父亲下岗影响大于母亲下岗。双亲早亡和独生子女的影响不大。家庭温暖对儿童心理有很大保护作用,温暖感的程度与心理问题大小有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校外补课显示增加学生心理问题。见表4。
将上述各项因素与心理问题(有无)作逐步回归分析,则仅显示父母离异、父亲下岗和校外补习有增加心理问题的作用。但如果同时引入家庭温暖,则显示有很强的保护作用。见表5。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有1项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占26.3%,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任何一项分值≥4)占5.0%。男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等问题检出率较高,其中抑郁和恐怖问题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则仅偏执一项显著高于女生。家庭和学习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有影响,尤其父母离异、父亲下岗和校外补习是增加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而“家庭温暖”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可以弥补家庭不幸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危害。该调查结果比王丽敏等[2]在哈尔滨的调查结果略高(男女生分别为21.85%和20.65%),可能与他们没有调查初三和高三年级学生有关,其结果也显示家庭教育对子女心理发育的重要影响。此次调查还发现校外补课在各种模型分析中均显示出对孩子很大的心理危害,应引起教育界及全社会的关注。
4 参考文献
[1] 王极盛,李焰火,赫尔实.中学生SCL-90信度、效度检验与常模建立.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8-10.
本次调查在城区两个年级采取随机取样方法,共发放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48份。
初高中学生性心理及知识调查数据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是初高中学生,女生占75%,男生占25%;初中一年级学生130名,高一学生118名;城区学生占12%,其余为乡村学生。
(二)学生对自身性心理及知识的态度及评价
学生们对问卷中“能否接受你的同学谈恋爱”一项的态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无所谓(34%),能(29.9%),不能(18.6%),有的能(17.4%)。从中可以看出,在这个年龄段中明确反对谈恋爱的学生仅占18.6%,更多的是持一种宽容或者说是赞成的态度。学生对“自身拥有的青春期知识多少”的评价,从高到低依次是很少(44.5%),一般(30.6%),几乎为0(22.6%),充分(2%),这些数据表明学生对自身拥有青春期知识多少的评价较低(很少和几乎为0占总量的67.1%),这与问卷中B部分的调查结果能很好吻合。在对“婚前”的态度上,认为“可以”的占13.7%,“有的可以”的占39.5%、“完全不可以”的占22.1%。同学们在对自己是否是一个有魅力的、能吸引异性的人的问题上,结果从高到低依次是“不是”(39.6%),“基本上不是”(32.3%),“也许是”(24.6%),“是”(3.2%)。从中不难看出这一时期的学生在对自身魅力的认识上,评价较低。最后,学生们对“性开放”的态度上,59.6%的同学表示可以理解,有24.8%的同学表示不可以理解,12%的同学表示坚决反对,另有3.6%的同学表示完全支持。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学生当中存在着两种潜在的危险,第一,性知识不足与性开放。当然,性开放的态度不一定代表性开放的行为。但问题是,一旦有这方面的行为,则往往会对学生身心造成巨大的创伤。第二,与异往的渴望与对自我魅力评价的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在心理上的压抑。这一点也是笔者在做心理咨询工作中遇到的很多的一类问题。此外,这一时期由于对性别间问题的关注而对学习分心这一事实也是一个应引起注意的问题。
(三)学校性教育调查数据分析
学生对问卷中“你所在学校有专门开设的性教育课程吗”88.5%的同学选择了“没有”,7.6%选择“以前曾经有过”;对“你是否能通过老师、课程了解到你不懂性知识”的回答中,选择“不能”的占56.6%、选择“一点”的占22.6%、选择“我根本不想知道”的占18.2%,而选择“能”的仅占2.4%;对“你所在的学校或班级曾就性问题开展过活动吗?”一项的回答:选择“一次”的占7.2%,选择“两次或以上”的占5.2%;5.4%的同学选择“能”,39.1%的同学选择“有的能”,33.3%的同学选择“极少能”;22%的同学选择“从来不能”。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学校在对学生的性教育方面重视不够。一方面,学校缺乏性教育课程,88.5%的同学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性生理、心理迅猛发展的时期,从调查数据也可以看出,有90.1%的学生是在此阶段开始接触有关性知识的,而此时的性教育却跟不上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甚至可以说,学校在此时完全忽视了这个问题),而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学生自身。另一方面,师生间就性方面的问题的沟通也比较少,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够通过老师或课程了解到自己不懂的性知识;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老师从来不能或极少能正面回答自己所能提的有关性方面的问题。
(四)家庭性教育调查数据分析
调查表明,家庭性教育尚是一个盲点,父母对子女缺乏应有的指导,子女也不愿就这方面的问题向父母咨询。对问卷中“你和你的父母谈论过有关性的话题吗?”回答中,仅有2.4%的同学选择了“谈过”,而有77%的同学选择了“没谈过”。同时有53%的同学认为自己不会向自己的父母咨询这方面的问题,11.5%的同学认为即使问他们也不会回答。在父母对待子女阅读有关性知识方面书籍的态度上,3.7%的同学认为父母“支持”,而46.4%的同学认为父母会“反对”,更有22.5%的同学认为父母“激烈反对”。在父母对待子女同异往的问题上,如果局限于异性打来的电话,有43.4%的父母不会追问不休,30.9%的父母有时会紧张地追问不休,13.9%的父母总是追问不休,11.6%的父母不予理会;如果子女与异性单独外出,20.6%的父母激烈反对,20.1%的父母消极反对,23.2%的父母反应平淡,35.9%的父母无特殊反应。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家庭教育中,性教育严重不足,一方面父母与子女缺乏这方面的沟通(在父母的态度和做法方面未做调查),另一方面,子女又不愿意就性方面的问题向父母咨询,再加上父母又强烈反对子女阅读有关性知识方面的书籍,从而断绝子女从家庭中获得性教育的渠道。这应引起家长们足够的重视。根据笔者的经验,在这方面适当的引导会给学生减轻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更好地度过青春期。
两个年级比较分析
通过对两个年级的调查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学生接触性知识的时间集中在初中阶段,初二是一个明显的高峰期,而年龄呈提前趋势。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性知识的比例为86%,初二占40.5%,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性知识的比例为92.9%,初二占34.1%,其中初一学生接触性知识的比例比历史同期高9.2%个百分点。
在能否接受同学谈恋爱的问题上,初中学生选择“不能”的只有3%,选择“能”的占64%,而高中学生选择“不能”的达32.5%,选择“能”的占3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恋爱问题上,一方面有年龄提前的趋势,另一方面,高年级的学生明显倾向于能谈恋爱。
〔关键词〕自我伤害行为;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8-0019-04
自我伤害行为即刻意造成对自己身体伤害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不是要造成自己死亡的结果。国外研究显示,自我伤害行为通常发生自青少年早期,大约十三四岁,往往持续10到15年,也可能会持续几十年。国内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第一次自我伤害的高峰期在初二和初三年级,年龄大约12~15岁,发生时间较早。自我伤害行为有很高的反复发生率,根据研究,有反复自我伤害行为的个体曾自我伤害的平均次数达到50次,有的甚至超过400次。许多人随着自身的成熟而自然停止自我伤害,但是也有一些人需要临床干预和帮助。有证据表明,随着症状的持续,自我伤害行为可能发生得越来越频繁和强烈。
在各种家庭因素中,对儿童行为影响最大的是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待孩子的固定行为模式和倾向。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以及对儿童情感表现的组合方式,反映着亲子交往的实质。父母通过具体的教养方式和态度,传达着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社会规则,从而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社会大环境的不同以及父母的个性特征、受教育水平的差异,不同父母采用的教养方式也不同。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人格完善、认知发展、性格形成和价值观的形成等多方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子女能否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采用的教养方式是否正确。不当的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用身体惩罚的方式对待儿童,儿童就会用攻击的方式来回击他人的攻击行为,而自我伤害行为就是一种攻击向内的行为。
国内外有关自我伤害行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结论,但国外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临床病人上,对于普通青少年的自我伤害行为仅限于对临床个案的描述,而国内对自我伤害行为的研究时间较短,定义缺乏统一标准,研究较为分散,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从理论上,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普通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家庭原因,对于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关工作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程序与步骤
本研究分为三个研究进行,顺序如下:
研究一:中学生自我伤害问卷的编制
研究二: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基本情况的研究
研究三: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
二、研究一 :中学生自我伤害问卷的编制
1.研究设计与方法
(1)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资料收集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工具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2)自我伤害行为问卷的编制
自编的自我伤害行为问卷通过广泛开放性问卷和单独深入访谈进行项目收集,访谈对象为普通中学生31 人、中学班主任和一线教师16 人、中小学心理专职教师14 人、大学心理辅导教师3 人、深圳心理咨询机构咨询师4 人、精神科医生2 人,共计70人。通过访谈对中学生的自我伤害行为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根据访谈内容总结出了27种自我伤害行为方式。问卷采用4点计分方式,由1至4分别表示从来没有、很少有、有时有和经常有。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1)自我伤害行为问卷的项目分析
自我伤害行为问卷中的27道题目参与项目分析,方法如下:把287份有效问卷分为高分组(27%的高分者)和低分组(27%的低分者),对两组被试在每个项目上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T值大于0.05)的题目删除。根据结果分析,问卷中的第6题、11题的T值大于0.05,则该两道题不具有鉴别度应删除,项目分析后保留25个题目。
(2)自我伤害行为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完善问卷及分析问卷的结构,对保留的25个项目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并根据以下标准确定题项的数目: (1)因素的特征值大于等于1 ; (2)因素必须符合陡阶检验;(3)抽出的因素在旋转前至少能解释2 %的总变异;(4)每个因素至少包含3 个题项;(5)因素比较好命名。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和相关文献最后确定5个因子,19个题目。分别命名为冲动性自我伤害行为、间接性自我伤害行为、强迫性自我伤害行为、刻板化自我伤害行为(使用工具)、刻板化自我伤害行为(未使用工具)。
表1 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特征值与累计贡献率
(3)自我伤害行为问卷的信度分析
问卷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作为检验问卷信度的指标(结果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问卷在各因素上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 6 以上,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52,达到了心理测量的要求,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表2 自我伤害行为问卷的信度
(4)自我伤害行为问卷的效度分析
本问卷各个因素之间呈中等偏低的相关,说明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因素与总分之间都达到了中等偏高的相关,且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各个因素较好地反映了问卷所要测查的内容。并且各因素与总分的相关都超过了各因素之间的相关,说明该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研究二 :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基本情况的研究
1. 研究方法
(1)被试
正式测试被试采取整群抽样法。在深圳市福田区公办初中选取三所中学,并在该三所中学的每个年级抽取一个教学自然班进行整班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 450 份,回收有效问卷 419 份,有效回收率为 93.1%。年龄为 12~18岁,平均年龄14.35岁,其中男生210名,女生209名。
(2)测量工具
使用研究一中编制的自我伤害行为问卷。
(3)数据统计
数据分析工具采用SPSS13.0软件包。
2. 结果分析
(1)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本研究最后回收有效问卷419份,419名中学生回答了自我伤害行为的19个项目,总频数为7961。结果发现:填了“有”以上的学生为1430人次,占总频数的17.96%。填了“有,但很少”的学生为984人次,占总频数的12.36%;填了“有时有”的学生为340人次,占总频数的4.27%;填了“经常有”的学生为106人次,占总频数的1.33%。
(2)初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总体得分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本研究中预测自我伤害行为总体得分的自变量多是分类变量,因此与多元线性回归相比,方差分析和T检验两种分析方法更合适。方差分析与T检验结果显示,自我伤害行为总体得分情况在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居住条件、父母亲关系这几个因素上差异显著,而在其他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四、研究三: 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1. 研究方法
(1)被试
同研究二。
(2)测量工具
所用量表为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研究一编制的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Perceived Parental Rearing Practices,EMBU),是1980年由瑞典的C.Perris 等人共同编制的用以评价父母养育态度和行为的自评问卷。本研究采用的是我国岳冬梅等人1993年翻译和修订的中文版。 EMBU 问卷包括父亲教养方式的58个条目6个因子,即: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以及母亲教养方式的57个条目5个因子,即: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
(3)数据统计
数据分析工具采用SPSS13.0软件包。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1)父母对初中男女学生教养方式比较
将父母对不同性别子女的教养方式进行比较后得出:母亲对男生和女生的教养方式没有明显差异,而父亲对男生要比对女生有更多惩罚、更为严厉、更多干涉、更多的拒绝和否认。
(2)初中学生自伤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及差异分析
①高自伤组与低自伤组的差异检验
根据研究被试在自伤行为上的得分结果,将得分在前27%的被试分为一组,将得分在后27%的被试分为另一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下表的结果显示,高自伤组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分显著低于低自伤组(P
②初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
相关分析显示,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因子间存在相关,相关系数在-0.23到0.28之间。
表3 初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注:*P
总体来说,五类自我伤害行为与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都呈显著的负相关,和父母亲惩罚严厉因子、父母亲拒绝否认因子、父亲过分干涉因子、母亲过分干涉和保护因子都呈现出显著正相关。
③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伤害行为的回归分析
表4 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伤害行为的逐步回归分析表
将父母教养方式所有因子作为自变量对自我伤害行为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有两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分别为F2“父亲的惩罚、严厉”和M3“母亲的拒绝、否认”,其回归方程为:自我伤害行为=0.329×M3+0.204×F2,说明这两个自变量能较好地预测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
五、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编制的“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想和良好的信效度指标,是研究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方式的一个有效工具;自我伤害行为程度不同的中学生在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居住条件和父母亲关系方面存在差异,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伤害行为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的惩罚、严厉”因子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因子对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具有预测作用。
国内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立足于实际,通过广泛的项目收集工作,编制了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问卷。该问卷比较全面地涵盖了中学生的自我伤害行为方式,具有理想的信效度,为后继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研究工具。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未成熟时期,对于自我伤害行为也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容易受到情绪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一些自我伤害行为的出现。本研究通过编制的“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问卷”,探讨了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自我伤害行为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同时家庭因素尤其是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产生深远影响,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研究虽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是限于时间、精力和研究条件,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希望在后继工作中加以探讨研究:(1)由于客观原因限制,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问卷编制过程中的测量取样以深圳市福田区的初中学生为样本,是否适合高中生等其他人群有待进一步研究,今后的研究可增加样本类型和容量进行问卷修订;(2)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只从行为方式的单维角度来评估自我伤害行为,以后可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相关研究;(3)本研究只考察了家庭教育中父母教养方式和部分家庭环境因素对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家庭环境中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考察。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从家庭、社会、学校等多角度出发,全面考察对中学生产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Matthew K. Nock. , Mitchell J. Prinsiten.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assessment of self-mutilative behavior,Yale Universit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4, Vol. 72 No. 5: 885~890
[2] Winchel RM, Stanley M. Self-injurious behavior: a review of the behavior and biology of self-mutilation. Am J Psychiatry,1991,148:306~317.
[3] Favazza A, Simeon. Self-mutilation, in lmpulsivity and aggression. Edited by Hollander Eand Stein DJ. Chichester, England: John Wiley and Sons, 1995.
[4] Favazza, A. R. The coming of age of self-mutilation.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98, 186: 259~268.
[5] Ross, S., & Heath, N. A study of the frequency of self-mutilation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2, 31(1): 67~77.
[6] Daphne Simeon & Eric Hollander著.自我伤害的评估与治疗[M] .唐子俊,郭敏慧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2002.6~7.
[7]岳冬梅.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1999,161~167.
[8]施显.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与青少年所面临的挑战[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351~352.
[9] Dr Ong Say How著. 自我伤害的行为[M].李文姬译.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10]谭友果.自伤行为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7, 24(1):20~24.
[11]冯玉. 国外有关自我伤害功能模型的研究述评[J] .医学与哲学,2007,28(8):60~61.
[12],王玲.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研究进展[J] .中国健康文摘2007,11: 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