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2 16:01: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研课题的主要意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思维;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41-02
科研研究是以获取硕士以上学位为目标的大学本科后高等教育的主要学习手段,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内涵,学术水准更是衡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标尺。医学研究生教育分临床型研究生教育和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医学临床型研究生教育侧重于临床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侧重于科研课题、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依靠全能型人才提高竞争实力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科研研究对临床型研究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也是临床型研究生运用科研成果指导临床实践进步、推进医疗事业进步的必要途径。
一、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
1.科研选题无独立性。目前多数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课题的选择或是听从导师安排,或是多个课题选择一个,或者盲目跟风。听从导师的安排这样非自主进行的课题选择,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研究生失去了创新的积极性,他们知道导师会给自己找课题、想办法,造成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也只是“流水线”的产品,不具备解决在以后的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把科研选题看成是考试的选择题,任意地从导师提供的或者时下最热门的课题中挑选,也不结合实际情况,不考虑课题是否能顺利开展,课题结果会给临床带来怎样的指导意义,只是一味机械地重复接下来的工作,久而久之逐渐丧失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科研课题的选择上盲目跟风,不符合实际,生搬硬套。存在这种问题比较多的理由是因在临床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工作下班之后精神疲惫,没有过多的精力查阅自己专业领域的文献资料,没有及时了解专业领域的国内外进展动态,或者了解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而盲目地跟随大流选课题,没有做到实事求是,最终造成了消极科研选题,有了混日子、混学历的想法。
2.科研实践能力不足。医学本科教育的实践一直都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只是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到了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是以综合性实验为主,主要是培养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相互间的协作精神。多数临床型研究生的导师都注重临床技能实践的培养,大多数研究生又无科研课题,直接参与科研实践的研究生更少,即使有科研课题的研究生,由于课题所涉及的实验技术比较单一,就形成了单一技术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临床型研究生的科研实践经验欠缺,对科研课题所需的先进技术手段和实验设备仪器的使用说明知道的不多,有些研究生的自大心理作祟也不请教前辈,科研实践过程中从最基础的购买耗材阶段开始,就困难重重,在所面临的困难面前,全靠自己“独挡一面,全力解决”,浪费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更甚的是有的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遇到瓶颈时,不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反而敷衍了事,毫无根据地胡乱编造解决方案,对科研实践成果也缺乏严谨的态度,没有耐心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寻找可能性,极不负责地对科研数据进行胡拼乱凑,甚至存在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恶劣现象。
3.科研团体意识不强。医学科研课题往往是由多个实验项目组成的,参与其中的多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团体,当前大多数临床型研究生中不乏一些个人主义思想明显的人,他们没有意识到团队的力量,不信任其他成员,坚信自己一个人足以完成实验课题,例如医学临床实验课题多数是体内外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模式,通过体外细胞培养验证一个结果,然后在细胞培养基础上进行动物试验验证结果,最终结合体内外实验结果进行最终的实验结果分析,并指导临床中的应用。临床型研究生可以以同一科室为单位进行实验,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临床工作中的时间,还可以通过小组间定期的讨论、交流,分享实验经验、总结实验教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些临床型研究生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期望通过自己埋头苦干得出好的结果,他们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遇到问题不愿请教老师或其他有经验的前辈,更不愿与他人进行探讨、交流,这样就造成了学术观点陈旧、科研实践能力范围越来越窄的情况。
二、当前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新要求
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近几年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在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科研工作占有重要比重,而创新思维是对科研选题的创新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的有效保证,也是开展科研研究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不断解决问题的基础。把临床型研究生引导向科研实践又是增强研究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同时科研实践中对研究生小组间、团队间的合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达到互赢为目的合作。科研人文素养对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养有重要意义,不仅决定了临床型研究生在整个科研过程中的态度,而且对提高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能力和对事物发展遇见性的培养也起一定的作用。
三、改进措施
1.科研创新思维。临床型研究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与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专业文献的运用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工具,临床型研究生应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通过查阅专业领域文献资料,了解了最新国内外专业领域的动态新进展,还要考虑该科研课题会带来多大的实际临床意义的视角选题。其次,临床型研究生要合理应用时间,积极参与医院之间和科室之间组织开展的创新和科研新方法的学术交流、学习报告和专题讨论,直接感受其他人的创新过程,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有助于临床型研究生在知识、能力和素养三方面得到强化培养,以获得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的科研课题。再次,临床型研究生还可以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培养自己的科研意识,注意观察,勤于思考,进行临床总结,就可以逐渐形成一个个需要探索的题目,并利用科研实践知识透过疑点、难点的现象,寻找疑点、难点的本质机制,最终指导解决临床上的具体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科研实践能力。科研实践是增强研究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临床型研究生可以在导师的帮助下,寻找合适的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并在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前辈的指导下,先进行多学科实验室轮转训练,轮转训练不仅可以尽快地熟悉实验室环境,而且可以培养系统完整的科研思维和熟练的实验技术,为今后的课题奠定良好的科研基础,最大程度地避免科研路上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以及经费,同时亲自操作实验的,更有利于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科研能力,极大提高科研成果的可信度。另外医学科研具有其特殊性,无论科研项目的取材、科研实验的实施,都可能会涉及隐私、伦理等问题,因此每个科研的设计应考虑其结果对人、动物和自然生态的影响,最终对科研立项要进行科学的全方位定位。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论文的撰写应有严谨、认真的态度,不造假、抄袭、剽窃他人实验数据,坚信最伟大的发现往往始于不经意的一次“意外”。
3.科研合作能力。团体意识就是团体成员对团体的认可程度,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意识。这种团体意识在医学科研中同样重要,在这种团体意识的指导下,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研究生与实验耗材销售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能够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可以使研究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进行某个药物对某种疾病的某项指标影响的观察,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可以分两组,一组进行该疾病体外细胞对药物反应的实验,另一组进行该疾病动物体内实验,最后综合分析体内体外实验结果得出综合性结论,为工作繁忙的临床型研究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导师在研究生科研选题、实验设计和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给予教育和引导,让研究生都能在严谨的学习氛围中成长。销售人员提供的材料是确保实验准确性和高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生应与销售人员相互协作、相互沟通,了解最新实验耗材的生产,同时借鉴销售人员提供的其他研究人员对耗材的使用情况,取长补短,吸取经验的选择实验耗材。
4.科研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也就是人的内在品质,就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发展,人文素养的培养比科研能力的培养更为基础。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优良思维品行。临床型研究生在优秀人文文化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紧张、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可以保持清醒的思维、慎密的逻辑、敏锐的判断,这些思维对临床特殊病例的收集、科研实验的设计、实验过程的操作、实验结果的分析、论文的撰写等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曾提出:我们需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整合在一起探索生命。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协作、科学与人文的互动,已成为目前医疗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临床型研究生应顺应时代潮流,在注重临床实践工作的同时,经常参加社会名流或专家学者的人文讲座,着重导入以人为本的现代医学理念,指导日后临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应从现在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着重于从临床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着手,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事关医学研究和医疗事业的发展,而高质量的医学研究生教育不仅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而且有利于推动整个医疗体系的教育质量。因此,加强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医疗体系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杨颉.国际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动态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8):48-53.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
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
学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二、
1、
2、
3、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关键词] 概念图;科研选题;教学;研究生;干细胞
[中图分类号] G642.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7(b)-0136-03
概念图是以绘图形式描述知识概念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国际上流行的发展学生自主性学习、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1-3]。概念图法在数学、物理等教学领域已广为应用,近年来已尝试应用于护理、临床医学的教学,并取得良好效果[3-4]。但概念图教学法在医学研究生课题选题教学中的应用罕见报道。我们以干细胞在心血管领域的基础研究为例,展示概念图在研究生科研选题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1 概念图理念与科研选题
概念图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Novak提出的一种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是将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概念进行连接,形成直观形象地关于该主题的空间网络结构,故而称之为概念图。概念图是学习者通过组织和分析信息,确定关键概念,将其图形化地排列并进行有意义的连接,因此是一种有目的的自我调整判断和不断进行归纳演绎推理的过程,有助于自主学习和意义建构,且有助于培养评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
科学研究总是从科学问题开始的,科学问题贯穿于科研工作的全过程。科研选题就是选择、确定和形成所要研究和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即课题和内容)。科研选题是整个科研工作带有方向性的关键决策,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在浩瀚的医学研究领域,如何确定自己的科学问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根据科研选题的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原则,从诸问题中遴选出来科学问题,不仅要符合科学进步的发展要求,还要结合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兴趣等多种因素,通常需要经过大量的比较、分析和论证,而在这一过程中概念图法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有助于科学研究的选题。
2 概念图在科研选题中的应用举例
科研课题在立题前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在相关领域进行文献调研或实地考察,提出选题,论证和确定课题。在知识准备阶段,首先要指导学生了解概念图的相关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Mind Manager软件制作概念图,如何用来建构知识网络结构。以下以干细胞科研选题为例展示如何将概念图理念运用于科研选题的全过程。
2.1 概念图在文献调研中的应用
选题调研的信息源主要来自于文献、国际互联网和具体的专业工作实践等。文献调研是选题的准备阶段。研究生需根据自身专业的需要和知识背景,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然后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研究范围及研究层次;再对国内外在同一领域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跟踪相关发展和应用状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存在问题、关键难题、发展瓶颈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信息储备决定着科技问题的内涵深度和解答的途径。在广泛浏览资料过程中,对资料内容进行分类、组合,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对比分析后提出问题。医学题目要经过一个酝酿、思考,甚至可能是相当长的构思过程,才能形成初始意念,提出科学问题。
如图1所示,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有关干细胞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干细胞在心血管领域文献资料的搜集和阅读,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进一步创新奠定基础。据文献调研结果看,目前在心血管领域,研究较多、较成熟的是不同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而主要应用是心肌梗死,这也是与缺血性心脏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相一致的,而在瓣膜病或高血压的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5]。如图2所示胚胎外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是非常有潜力的种子细胞,开发易于得到、安全、有效的种子细胞,以及改善移植细胞存活率的研究是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瓶颈,是研究的热点[6]。而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制方面也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7],如图3所示,机制探讨是基础研究的重要部分,目前对干细胞旁分泌机制和内源性修复机制的研究也是重点和热点。
2.2 概念图在科研立题依据中的作用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但要将这种初始意念系统化、深刻化、完善化、变成系统的理论认识,形成科学的假说,是科研立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证实假说的科学成分,即是否以一定科学实践和事实根据提出来的,或者是已有文献记载同种问题作为类比,还要通过查阅文献寻找恰当的手段证实这种假说,然后设计出科研工作方案。科研立题中思路清晰很重要,要有条理地将自己的科学假设演绎出来,此时大篇幅的文字叙述会把不太了解这一领域的专家搞糊涂,真正的立题依据是被认可,首先自己要头脑清晰,要让不懂行的人觉得写得有道理,懂行的人觉得写得有深度,而做到这一点有时可借助于概念图的优势。图4为间充质干细胞释放的膜微粒可能是其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的重要介质的机制假想,可以作为立题依据的重要部分,这一概念图简明扼要地将大部分移植入缺血心肌死亡的间充质干细胞在改善缺血心功能的可能机制做了大胆猜想[8],当然,这一假设是建立在充分的前期研究及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的,是科学性的假想,而不是空想。
研究创新性本身取决于课题的选题,自选课题过程中,可在学科交叉地带寻找未被人开垦的“处女地”。而对有过工作经历的研究生来说,选择实际工作中遇到过的问题作为科研课题,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对于别人做过的同一课题,如果能从新的角度加以诠释,也不妨为一种创新,称之为思路创新。
2.3 概念图在课题论证及立题中的作用
课题论证是为了确保课题选择正确而对课题及其方案做出论证和全面评审,是根据选题的基本原则,对课题的依据、实施条件、社会与经济效益及对科技发展的潜在价值依次逐项剖析、审议。而科研选题和课题决策是一个不断反馈并反复调整的过程,常常需要反复调研、调整、更改和多次论证。研究生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将课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表述清楚,有充分的依据让专家很快了解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创新性是科研工作的灵魂,创新可以是概念和理论上的创新,也可以是方法上的创新,还可以是应用上的创新。可行性主观方面,包括科研结构和研究人员的素质;而在客观上,要充分考虑科研经费、实验设备、试验材料、时间期限和外部环境等因素。清晰的分析和表述是取得专家认可的重要方式,其中课题的具体方法实施部分因涉及内容较多,不妨可以借助于概念图来清晰描述,这样有助于专家在冗长的文字中快速找到重点。
图5举例间充质干细胞鉴定的实验路径,分别在细胞大体、表型、自我更新、分化功能等多水平、多角度进行验证。更为复杂的实验设计用概念图法表述则更为适宜,研究生可在具体实施中巧加利用,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小结
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能够构造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以层次的形式让概念之间的关系条理化和直接化;制作概念图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思考过程,它可以将零散的、不关联的思维整理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特别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9-10]。课题研究阶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性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概念图理念引入研究生科研课题选题的过程中,有利于将科研思路条理化、流程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科研思维能力,而且也可拓展至其他科研课题的申请,是个实用性实践工具。
[参考文献]
[1] Daley B,Shaw C,Balistrieri T,et al. Concept maps:A strategy to teach and evaluate critical thinking [J]. J Nurs Educ,1999,38:1-6.
[2] Novak JD. The promise of new ideas and new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J]. Cell Biol Educ,2003,2(2):122-132.
[3] Torre DM,Daley B,Stark-Schweitzer T,et al. A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medical student learning with concept maps [J]. Med Teach,2007, 29(9):949-955.
[4] Harpaz I,Balik C,Ehrenfeld M. Concept mapping: An educational strategy for advanced nursing education [J]. Nurs Forum,2004,39:27-30,36.
[5] Anversa P,Kajstura J,Rota M,et al. Regenerating new heart with stem cells [J]. J Clin Invest,2013,123(1):62-70.
[6] Passier R,van Laake LW,Mummery CL. Stem-cell-based therapy and lessons from the heart [J]. Nature,2008,453(7193):322.
[7] 边素艳,盖鲁粤,郭子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制[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07,3(6):350-352.
[8] 边素艳,崔华.膜微粒:干细胞组织修复的新机制?[J].生理科学进展,2012,43(2):96-100.
[9] Clayton LH. Concept mapping: an effective,active teaching-learning method [J]. Nurs Educ Perspect,2006,27(4):197-203.
关键词:视觉传达;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检索:.c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4-0139-03
毕业设计是大学期间最后一个实践性综合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能力;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环节;又是知识从积累过程的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阶段。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的一次尝试,也是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它能够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缩短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期,使他们尽早适应工作角色。
在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中,学生在指导老师引导下了解和认识所选创作课题的概况和创作研究的基本思路,掌握艺术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和特殊性以及写作的基本方法。对于艺术类的专业而言,本科毕业设计注重艺术作品的创作,要掌握创作和论文之间的轻重关系,毕业作品的优劣可能会直接影响毕业答辩的成绩,进而影响学生是否能顺利毕业以及求职等方面的问题。
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设计面临的问题
国内各高校近年来对艺术专业本科学生都有扩招情况,艺术专业学生毕业人数相对增多,就业压力加大。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来看更加强调对学生应用知识和实践性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毕业答辩成绩的好坏又会在很多问题上受到直接利益影响。对于艺术类专业开办高校,在基础硬件设施配备上也会影响视觉传达设计等艺术专业学生毕业创作设计的进度和质量等等。这些都是决定艺术类专业学生能否高质量地完成毕业创作设计的因素。另外,视觉传达等艺术专业学生,对论文文献检索能力普遍较差,外语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一般,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找老师和同学探讨问题,其余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指导教师的节奏完成毕业创作。再加上近年来社会对视觉传达类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又在不断地提高,市场和社会需求的要求标准越来越讲究时效性和业绩为酬金多少的量化评判标准。尤其以视觉传达等为代表的艺术类专业就显得更为突出,这就更加表明了抓好视觉传达设计本科生毕业创作设计的重要意义所在。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创作设计与实际科研院所等项目课题相结合培养模式的优势及意义
为提高教学的质量和艺术类学生毕业就业的压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多能高素质的人才,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以科研院所或高校实际项目课题与视觉传达艺术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直接结合为培养目标的教学实践。
以这种结合的方式指导视觉传达等艺术专业本科生的毕业创作设计,这不但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在实践课题和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且能提高在老师的帮助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性的毕业创作,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等很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益处。艺术类专业学生应将实战性、企业性和科研性课题与毕业创作相结合,也可以以指导教师目前所参与或负责的科研课题直接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进行研究和实际训练。从而提高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充分理解和将知识变为能力的培养。针对视觉艺术专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特点,通过毕业创作这一综合性环节的训练和应用,使之达到一个综合质的飞跃。可以将它当作艺术类专业学生从学校向社会或进一步深造的中间过渡环节。由于课题直接面向社会或科研实践,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深入课题实际,分析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然后寻找解决的方法。这些环节的学习和培养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对课题创作的要求、质量、时间等的严格要求,可以培养学生对工作的效率和时间概念和质量等的重视程度,增加了求知的动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艺术学科活跃地创新思维和严谨地执学态度相结合的基本素养。另外,实际课题与毕业设计结合,相对指导教师责任心也会加强,无形中会增强对创作环节的跟踪力度。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与科研院所等实际项目课题结合的实践模式教学
实际课题与毕业设计相结合有许多方面好处,同时也有一些相对不利的因素存在。比如:科研性课题由于周期长,难度大等等因素可能会给学生造成毕业创作设计的难度增加等问题。
(一)因材施教,合理选择和分配适合课题
在该专业毕业创作全过程中,选题是第一步,它会直接决定毕业创作设计的方向、范围和深度,也是能否较好地完成毕业创作设计的前提和条件。每个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对大学期间专业课程掌握的程度差异都很大,他们对自己步入社会的定位目标不同,在选题时个性化较强。而选题必须符合艺术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为原则;其次还要考虑能否使理论与实践以及专业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得到很好地提高这一重要因素。科研课题很多情况下所涉猎的内容比较宽泛,需要综合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甚至基础理论学科知识和一些课堂教学外的常识。而社会企业性的课题除了对专业要求之外,还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目的性很强的进行创作或创新设计,应用性更强。所以,针对视觉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和分配适合的课题以及正确的引导对于高质量的完成毕业创作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如:2011年以正在研究的“纳西族象形文字图形化设计”国家课题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创作课题。广告设计的郑晓雄同学刚开始觉得课题难度太大,有点迷惘,根据平时对他专业的掌握情况,考虑到他的造型能力比较强,就引导鼓励他在提炼纳西族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做一套以形态造型为主题的创作作品,他觉得很兴奋也很投入,最终的作品和毕业答辩的效果都很满意。其他两名女同学中有一个色彩感觉非常好,就极力鼓励他尝试运用色彩的情感来表现民俗文化,通过多次的反复思考和资料的查找,最后,她尽管对自己的作品还不是十分满意,但对于一个本科生能够巧妙的将色彩与设计巧妙结合把纳西族人民心理变化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已是非常难得。当然,该课题的完成除了要学生了解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加工变形的艺术手段和形式美的法则以及大众审美的要求等专业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求学生对纳西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和文化背景等有一定的认知。只能将课题分成几块来供学生选。须注意,这种将整个课题所分的几个部分并不能直接的独立开来,课题的每块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各部分之间有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艺术设计创作的过程中目标更加明确、具体,适当降低完成的难度,既能很好地让学生达到训练的目的,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学会了配合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不会感觉所选课题深不可探从而产生心里屏障。有利于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同时,被定为毕业设计的课题,也充分考虑到了是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学生综合创新实践能力提高的教学培养目标。
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出发,由学院公布指导教师毕业设计研究方向,提倡和推广视觉传达等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使指导老师和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双向选择的办法,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就业的需要;导师结合自己参与或负责的课题对学生实行多方位的具体指导、培养和管理。
对于学生而言,平时专业综合能力比较强的,感觉实战性、新颖性的课题具有较强的挑战欲和自己强烈表现欲。而相对专业成绩偏低的同学更倾向于模仿性和大众化的一些课题。为此,在课题的安排和选择上,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力争做到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欲和对自己毕业设计作品强烈的表现欲,使学生能够在完成毕业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和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和实际水平。除此之外,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进行的创作设计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艺术作品创作和创新的质量。
(二)营造艺术创作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注重营造艺术创作的氛围,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第七学期就提前进行与毕业创作有关资料的搜集和知识的储备,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比如:把学生定期集中起来,把某同学找的资料、构思等在集中时让其他同学一起来分享,这样既可以资源共享,又能使每个同学都即早找准自己的创新点。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艺术个性的充分发展。
做与企业相关的课题创作设计的学生,指导方面可以采取双导师制,学校与企业签订实训基地以及教育管理协议,将学生在企业的毕业设计工作期间作为该企业的员工进行管理,校方导师要严格按教学要求把关,导师双方通过合理定期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创作过程中的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促进和帮助他们更好地将自己的灵感很好地表现出来。使教学与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
以科研项目为课题的学生,导师要尽量创造能调动学生主动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探究的环境。如:在根据上一阶段学生对课题的了解和创作的进展情况,给学生对下一环节的内容略做引导,要先让他们了解图形的设计原则,加工变形的基本手段和方法等,再让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将收集的资料讨论和评析,找到可借鉴的有价值的资料师生共同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彼此交流和交换意见。使学生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大胆地将自己哪怕是自认为很幼稚的想法都讲出来。这样可以激发起学生活跃的思维和艺术创作的灵感。比如,设计班的马海青同学结合科研课题突然萌发出一个创意想法,想用木刻的方法表现少数民族热烈的节日气氛,通过交流之后觉得创意有可行性,就鼓励、支持、引导她积极去尝试,后来引导她借鉴雕刻类艺术表现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最终创作出较为满意的毕业设计作品。实践表明,视觉传达等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如果合理引导,很多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从而产生创新精神和思维以及对专业浓厚的兴趣和激情。
(三)全程督促,严格要求
很多艺术专业毕业设计都是在大四第二学期正式开始,虽说这学期在大学期间属课堂教学任务比较少,但学生面临就业,毕业实习,办理学校很多的相关手续等等,真正用于毕业创作的时间集中起来非常有限,在确定选题之后,指导老师就要随时与所指导的学生联系,督促其进展状况,对创作过程当中出现在种种问题给予及时解决。集中交流时最好让学生将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共同讨论,并将前一阶段内完成的工作讲述或展示出来,与其他同学共勉。比如:指导08届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创作设计时,原本要求每周集中一次,一位同学因科研需要在外实习不能每次集中,根据他的特殊情况,就通过网络等途径进行交流和指导,对实践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全程给予及时的指导并严格要求,最终使他既顺利完成了科研课题,又创作出一套很漂亮的设计作品。另外,按进展情况和效果也可以在老师引导下随时调整创作计划和重心。最后,还要严格把好答辩关。毕业设计的评审要严格,时常提醒不太认真或者前一阶段耽搁了时间的学生抓紧时间和认真对待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对于太糟糕或未完成的毕业设计,坚决不允许参加答辩。答辩小组成员要求由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或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组成,要求教师对作品的创新性、艺术性、可行性等能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合理的评分量化。
关键词:循证实践;理工科研究生;科研
循证实践是理念始于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循证医学。其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善地结合以制订出患者的治疗措施”[1]。此后,它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并不断向其他学科渗透。对于初涉科研领域的理工科研究生,尝试应用循证实践思想使其形成正确、规范的科研思维与科研方法,对于减少无效或效能不高的研究,提高研究质量,避免重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理工科研究生科研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理工科研究生在科研选题、实验设计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① 科研选题缺乏坚实的证据,一味跟风[2];②研究方向主要是跟着文献走,而不是从生产实践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③重视过程的研究,而轻视结果的观察;④一味追求最好的实验结果,没有对研究成果的技术性与经济性进行统筹考量,不能过渡到应用环节;⑤只重视对近期或阶段性的实验研究结果的观察和总结,而忽视了长期或整体的生产实践工艺的设计和构建,往往使所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无法在整体的实践工艺中得到应用。
二、循证实践在指导研究生科研上的应用
1. 循证实践与科研选题
在指导研究生科研选题时,科研人员应做好三件事情:一是要了解问题的研究状况,二是要分析问题的研究价值,三是要考虑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这就要求科研人员应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从实践的证据中寻找研究的目标;之后要对所选课题进行查新并评价,根据文献论证强度的大小,做出相应结论。
2. 循证实践与科研设计
选题之后,便会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全面设想,将这一设想加以条理化,包括研究目标、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和预期目标的确立等,这些是研究生科研工作的核心,是针对某项科研课题而制定的总体计划与方案。科研设计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科研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可靠性,而且决定了完成课题的速度与是否经济等问题。
例如,在诱变筛选既能高效处理生活污水又能高效回收生物油脂的高脂微藻藻株的研究生课题中,可以这样设计藻株的筛选实验:首先,以市政污水为对象和培养基,初选几种常见的可在污水中生长的微藻,分析其在城市污水中的生长潜力,并确定适合处理污水的优势藻种。其次,对初选的优势藻种进行紫外诱变。对诱变后得到的微藻在市政污水中的生长特性、油脂积累特性进行分析,筛选出较理想的高脂微藻,并考察其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最后,对筛选得到的高脂微藻,通过酯交换反应提取生物柴油,摸索获得最佳生物柴油产率的条件。本实验的技术路线见下图。
确定了研究方法之后,研究人员还要从以下三个层次来综合考虑拟做的研究的科研价值及应用价值的大小。
(1)真实性的评价:指任何拟被采用的证据必须是真实的,否则将在实践应用中造成不良后果。
(2)重要性的评价:指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实践价值,应有评价的指标。以上经过诱变筛选出的微藻藻粉,用氯仿―甲醇提取法提取藻细胞总脂后,计算生物柴油的产率(如下表)。可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提取生物柴油的产率最高可达67%。这种高产率的生物柴油是可再生的、难得的、优质的石油和柴油替代品,对于应对全球性能源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适用性的评价:对研究成果进行真实性及重要性的评价后,研究人员仍需对其是否能适用于面临的问题进行严格评价。经过对于以上课题获取的生物柴油进行严格分析,可知:与常规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优势,适用性强,具体如下:①产自植物而不是石油,作为燃料不会增加大气中 CO2的含量;②生物降解性能高;③生物柴油中硫含量低,可减少约30%的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量;④生物柴油的闪点远远高于普通柴油,不容易意外失火,因此使用、运输、处理和储藏都更加安全。
3. 循证实践与科研实施及结果分析
在具体的研究探索过程中,研究人员指导研究生对以下方面进行循证实践论证。
(1)明确研究对象的来源,应该科学合理地选择标准进行比选。
(2)根据研究类型,事先做好统计分析方案,确定应用的统计学方法。同时,应用统计学方法确定样本数量,也要考虑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失误、无效数据等情况。
(3)确定每个研究变量的详细测量方法,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偏倚进行事先评估及预防,保证测量质量。
(4)给出和研究与假设有关的各个具体结果,对定量结果的敏感性进行确切分析;同时结合潜在的偏倚和不精确的来源,讨论研究的局限性。对结果的分析研究人员应给出每组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的偏差和可信区间。
循证实践强调按证据做出科研决策,而证据就是当代科学研究的结果。循证理论的问世,为理工科科研工作者进行科研活动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方法。循证实践倡导个人经验与遵循系统研究的科学证据完美结合。研究人员在科研实践中,应用循证实践思维和方法,能极大地促进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研究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Glaszious.P.DL,Straus S.E., Richardson W.S.,et al.Evidence-based medicine: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J].3rd ed.Edinburgh:Churchill Livingstone, 2011.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研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变化。因而,加强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建立与国家科技体制、财政体制以及相关政策适应的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新机制,就显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科研单位树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充分发挥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与财务分析的职能作用。依据《会计法》、《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充分利用各种财务管理的方法,对单位的业务活动以及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维护财经纪律,使单位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但当前,科研经费在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科研经费管理力度不够;科研经费不规范,非科研性质的开支占较大比例,开支范围较大;财务审核把关不严,经费使用效能不佳等。要提高科研单位财务管理能力,主要应抓好以下环节。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日常操作和管理制度
(一)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根据本单位的业务特点、经营机制、管理要求、资金运动、人员配置等,充分体现本单位的特点,需要制定制度的唯一标准。制定制度要讲究系统和配套,制度与制度之间不能相互矛盾。科研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首先提高内部竞争能力。为此,必须建立单位内部相适应的核算和指标体系,对科研部门、开发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等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设定不同的考核指标,逐步建立起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适应单位内部运行机制要求,利于推行和落实的内部经济责任制,以利于在单位经济活动中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和监督。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为保证资金安全完整和信息真实着手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财务审核把关尤为重要。财务人员审核发票要严格,发票名称要实事求是,数量、单价要填写齐全,要严格控制各种会议开支,召开会议必须提前上报会议计划,经批准后予以报销。科研经费计划内预算开支,要严格计划列支,对拨入的科研经费要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
二、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加强收支管理科研单位预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
(一)编制单位预算是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对合理地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要共同研究,合理编制科研经费预算,编制预算应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考虑到积累与发展的关系,合理地科学地安排收支。
(二)按现行制度编制上报的预算,满足了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的要求,但对执行单位来说,就显得不够具体,缺少可操作性和实际管理价值,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管理的需要,设计一套表格,编制出一套分部门、分项目、分期(按月按季)的切实可行、实实在在的内部财务收支预算,以利于在日常的财务收支中掌握执行。编制预算之前,应正确分析上年度的财务收支情况,清理核实各项基础数字,正确划分收支项目,按照管理要求,按部门、分项目编制出按季分月的财务收支计划。
(三)单位内部预算一经核准,即进入实施阶段,各部门对实施财务预算要作为一项经济性工作来抓。其次要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调节经费构成比例。财务部门要定期分析考评,及时了解经费开支进度,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总结经验,采取措施,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三、注重财务分析,发挥辅助决策职能作用
科研单位的财务分析,是在真实、科学、系统地归集了会计资料与数据,充分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借助一定的方法,运用财务报表、会计核算资料对科研单位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及未来前景的一种评价。
(一)通过财务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真实反映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和矛盾,对财务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预测,为决策层提供真实可靠的分析数据,发挥财务管理的辅助决策职能,积极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加强对日常经济活动的财务分析对日常经济活动进行财务分析,主要是为满足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对经费的收入及支出情况、资金的运转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财务分析。通过财务收支情况分析,分析其是否合理恰当,收支效果如何,收支是否相适应,并且通过与上年同期经费收支情况的比较和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分析各项经费收入的到位情况,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分析各种经费开支的增减幅度和数额以及开支进度,对其进行控制,保证预算执行的顺利进行。
一、思想与认识
我到中心小学来工作这段时间感到很舒心。一是这次党委林业局派我到这里工作,虽然没有以文件的形式为我下任免令,但是,这也是林业局党政领导口头授职,到中心小学抓教学工作,我想这就是对我的信任,既然领导这样信任我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地认真工作,再说了我的性格就是极为敬业,不敬业就不是我了。比如说我每天晚上都要来到学校学习、工作到深夜。当然这是我的习惯。二是到中心小学于其他三位领导一起工作,感到很顺心,因为他们,尤其是洪国校长带头认真做好工作,把学校当做自己家那样热爱,这也是我学习的榜样。三是教学工作我抓起来也感到得心应手,虽然我已经六、七年的时间不接触小学的教学业务了,但是教学相通,高中教学业务与小学教学业务没有根本的区别,在小学的课堂上更多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量地使用启发式教学。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法过程和知识技能等方面是一个起始的过程,不能应用高深的理论去教育,注重言传身教,培养悟性。
另外,我本人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有30多年的生涯了,从91年提职后只当了一年业务副校长,之后一直担任校长职务,这次来到中心小学负责教学业务工作,显然职务变了,那么自己要用心找好自己的工作角色,说实话这个角度不很好找准,必须用心去体会、去控制,弄不好就会出格,比如刚来校工作时还管到门卫,这就是出格了。也难怪过去管惯了,就是这样也没有人说我什么,后来我自己回想一下这样做确实有些不妥,当面不好意思说我,背后人家是不高兴的,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感觉到的。再如,负责每周升国旗仪式的是落实给书记负责的,可是我在其中管教师和学生的队形和纪律,这一点我还没有想清楚应不应该这样做。尽管有人(不是学校领导层)提醒我,我还是没想明白,当然领导都没对我暗示什么。人贵有自知之明吗。
二、工作与效果
我作为负责教学业务的副手,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上,在这个方面干出成绩是我的职责。来了之后,听洪国校长说,工作干到第一他就高兴,落到末尾他就很难受。虽然这是一句很平常的话语,但是,我想到了这是对我的一种暗示,或者叫抛出的目标。依据这个思路尽全力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主动抓,争第一
来到中心小学接触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面临局教育科组织音美知识测试,在测试之前,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召开策划会,重点抓住有教材的年级学科,按照学过的内容编写应测试题,然后组织学生按照试题进行复习,接着又先后两次进行了全科演练,演练的结果令人满意,在这种状态下参加全局的测试,结果获得全局第一名。
紧接着,教育科又举行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测试活动,我们采取的措施和上次音美知识测试基本相同,但是这次与上次相比难度加大,面对的是全校学生。首先进行了三次测试,不过关的叫到办公室强化过关。参加教育科测试后在全局又获得全局第一名。
之后,又参加了全市音体美测试,在准备过程中,在四年音乐课堂上连续督阵四节课,其他学科也亲自组织主任、任课教师研究试题的题型和测试安排形式。体育学科按照文件要求逐项落实,一个一个学生的过关,半个月的时间把119名学生的三项参加测试的项目训练合格。参加全市测试后当时没有给出分值,因为有一些项目的测试结果还要回到市教育局由专家判定,但是在场的监考领导说我们的分值在全市比要很靠前的。
去年的小学毕业成绩有了一定进步,在迎接全市小学毕业考的复习阶段,学校在各个方面都给了教师们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鼓励。我作为负责业务校领导,也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这就是通过听课进行诊断,发现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等方面有一些差距,召开几次会议研究毕业应考的对策,指出了阅读教学主攻办法和班主任教师要主动协助作文教师强化作文训练。
以上是我到中心小学后接触的工作,虽然成绩比较显著,但是这些成绩取得并不是我个人力量能实现的,是靠班子的各位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
毕业设计是工科类本科院校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其目的在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流程和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题的能力。
我国的三本院校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出现的,其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在“应用”两字,即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毕业设计,因此,毕业设计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三本院校而言,更具有重要意义。
二 目前毕业设计模式的问题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变化,用人单位对本科生的能力要求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突出特点之一是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很多高校所采用的毕业设计模式弊端日渐显现,主要表现及原因如下。
1.师生比过大,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的师资资源出现严重的不足,教师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量过大,往往一名教师要带12名以上的毕业生。而且,新建的大学校区一般又远离城区,导致学生难以及时与指导老师见面,指导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同时,由于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而教学条件的投入则相对滞后,学生在毕业设计时必要的图书资料查阅、计算机使用、实验测试等方面得不到满足,从而制约了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
2.毕业设计选题质量不高
由于指导教师的不足,很多教师所提出的题目往往是虚拟设计题目,且题目重复、陈旧,多人同题、多年一题等现象屡见不鲜,有些题目内容单一,学生得不到综合性训练,或题目过大,学生难以驾驭等。
3.毕业设计管理制度不规范,过程管理失控
尽管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制订了不少针对毕业设计的规章制度和条例,但在执行中不严格,学校缺乏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监控,特别是在毕业设计的评阅和答辩过程中,有时教师为了不影响学生就业,出现了对学生放松要求、流于形式的现象,对一些达不到要求的毕业设计往往采取迁就、放任的态度。
4.应用性和创新性不足
传统毕业设计始终无法摆脱以老师指导为中心的模式,毕业设计的最终结果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设计理念,更得不到实践环节的检验和反馈。
5.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此时正是学生选择就业单位的重要时期,由于就业工作对学校和学生而言,都是巨大的压力,学生从现实出发,当然把应聘、找工作摆在首位,而将毕业设计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导致不少学生的毕业设计往往是突击性拼凑而得的,根本达不到毕业设计的目的,结果是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现在的毕业生的质量大不如从前,这又反过来增加了学生就业的难度,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三 毕业设计创新模式的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三本院校的教学特点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认为,传统毕业设计模式已无法适应目前的形势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创新毕业设计的模式,创新模式的具体内容分述如下。
1.强化选题的真实性
高校工科专业普遍具有相对较强的科研实力,不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都有自己的科研课题,其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前沿性,研究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是一个小的课题,是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因此,我们加强了专业课教师、科研教师对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尽可能多地让科研课题成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平台,即让教师所提出的毕业设计课题全部都来源于真实在研项目,摒弃了虚拟假设的题目,从源头上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在实践中,我院机电工程系全体专业课程教师结合其在研的横向和纵向课题,将实际的研究课题拆分为学生的设计题目,如将“电动汽车电力拖动系统”这一省级科技开发项目拆分为“永磁电机转子安装夹具设计”“永磁磁钢贴片安装夹具”等9个题目,这些真实题目极大地提高了选题学生的兴趣。
2.毕业设计与创新实践结合
目前,三本院校中普遍开展了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计划、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助研等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以前都是在课外完成的,而且随意性很强。而我们将创新实践的内容延伸到毕业设计环节,将两者有机结合,这既能保证创新实践活动的深入与延续,同时由于创新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背景,从而大大提高了毕业设计环节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毕业设计学生的分组上,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来进行课题小组人员的分配,不再采用以往以班级为单位的设计小组分配形式。
3.指导教师的多元化,减轻教师的指导压力
为了减轻指导教师的压力,我们规定每名教师每届最多只能带8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解决师资不足的一个途径是对外聘请教师,外聘教师的主要来源是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缓解了师资力量不足这一棘手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我系教师缺少实际工程背景的问题。
4.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校企合作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模式
三本院校一般在校外与不少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这些企业原来主要作为学校的外实践教学。因此,我们在大四第一学期的后半期,就让学生入驻合作企业或与学生签订了就业协议的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熟悉后,参与到企业的研发工作中,并安排一名企业工程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最后在指导老师和学校教师的协助下从企业的研发项目中筛选出一个合适的课题作为其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在完成其设计题目的同时,也帮助企业完成了研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