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2 16:02: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第1篇

关键词:高校学报;大学生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045-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表明,“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高等教育重要发展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1]。各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主要是指以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反映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历史。最早是在1996年,清华大学率先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施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创建并实施SRTP。随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种科研竞赛。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还能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如下:

1.有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学生的科研活动打破了重灌输轻创造、重应试轻应用、重传承而轻革新的传统教学摸式,可以帮助大学生充实、巩固、检验书本上的专业理论知识。目前,科学知识飞速发展,而由于课本的编写、出版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因此大学生上课学习的知识,往往已不是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知识,而教师也很难在有限的课时里将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展示给学生。如果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大学生毕业后将难以适应如今知识经济信息化的社会。检索本领域最新科研成果是科研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就是培养其对未掌握的信息和知识的接收能力,以及对新接收信息和知识与原有掌握信息和知识的联系能力。大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最新科研动态,从而拓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高校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全面的发展。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大学生的创新和拓展能力有了施展的舞台。科研能力是指在分析问题时,有所发明创造的能力[2]。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也就增强了大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除了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写作、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还能够培养大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准确的判断力、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不断增强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要求,为毕业后就业或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报对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作用

1.激发大学生从事科研的热情。高校学报作为高等院校主办的学术期刊,为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就是其办刊的宗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第二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期刊。”[3]高等院校科研的主体由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大学生组成。因此,高校学报也应定位于为这两部分人员服务。学报不但是教学科研成果的接收器,而且还是教学科研的助推器[4]。高校学报为本校教学科研人员和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广大平台。大学生的后,得到的尊重和赞誉,带来的满足感,激发其从事科研的热情,会促使他们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思考和研究,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学报上刊登的大学生论文,对大学生除了有更直接的榜样示范作用,还有抛砖引玉之效,起到鼓励大学生展开科研竞争的效果,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的良性竞争氛围。

2.学报对大学生科研的引导作用。大多数大学生是第一次参加科研活动,他们的学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学报的论文体现了多学科、多专业最新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对大学生起着标杆和导向作用。大学生通过借鉴学报的论文,可以学习如何选题,了解该学科该专业的研究方向、研究进展、研究思路和论文相关的观点和结论,沿着正确的方向研究,少走弯路。大学生初次完成的论文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学报编辑尤其是审稿专家的修改意见往往一针见血,令其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3.学报对论文写作的指导作用。大多数科研成果都以论文形式公布于众,但是目前存在部分大学生外语水平颇高,而母语的应用能力较差的问题。在语言文字能力、行文语气、语法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更何况初次写作有更高要求的学术论文。初次写作者往往不熟悉学术论文特有的格式、单位、符号及图表的使用规范,缺乏对论文写作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大学生多看学报,多受熏陶,自己写起论文来,从格式到内容都会得心应手。论文的规范深层次上是对研究态度作风的一种要求和约束,从写作初期就建立起严谨规范的科研作风,这就为他们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学报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措施

1.提高学报质量。学报是学生无声的老师,学报编辑是论文写作理论的掌握者,同时是学术期刊出版工作的标准和规范的执行者。学报论文中的观点、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以及行文规范等,给大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学术蓝本。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期刊质量的保障。学报编辑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增强使命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水平,才能创办出精品期刊。不仅使学报自身得到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

2.多渠道传播学术论文写作知识。学报编辑可以定期举办讲座,讲解如何进行学术论文写作,使大学生掌握论文的题目、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详细的独特格式要求。同时,学报编辑尤其是资深编辑还可以在选题和论证方法等方面进行引导和启发。学报编辑要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与大学生作者、读者互动,搭建好发现、培养人才的学术平台。在学报网站上刊登学术论文特有的写作方法和格式要求,并针对一些日常来稿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做出具体的解释回答。在学报网站上设置留言板和邮箱,及时回复大学生作者的提问。

3.直接参与论文指导。随着高校扩招和教育大众化,专业教师对大学生论文的指导有些力不从心。毕业论文又是高校科研的硬性规定,学报编辑可以协助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科研论文的指导。大学生的论文往往缺乏深度或广度,而学报编辑不仅是“专家”还是“杂家”,不仅对本校各专业有较深的了解,还广泛涉猎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学报编辑往往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学生论文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大学生作者应多与学报编辑交流,虚心接受其所提的意见建议,在与学报编辑的互动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

4.提出选题,进行征文。学报编辑在指导大学生论文的过程中,也可以了解到其学习和科研现状,从而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选题策划。大学生往往由于自身限制,容易重复前人的选题,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常常出现选题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学报可以提出一些筛选过的适合本校大学生的选题,使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活动,以便尽快做出成果,提高效率,增强他们科研的信心和热情,为以后的科研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5.刊登大学生优秀论文。有的大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学术质量上乘的论文,符合学报学术水平的要求,就可以刊载到学报上,这极大地鼓舞了大学生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每年学校都会有大量的毕业论文,可以在学报中开辟专栏,刊发优秀的毕业论文。如若版面有限,可向学校提出增加学报页码用以刊登大学生论文,这也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工作中的一环。

6.向大学生赠阅学报。当前,学报的分发计划一般以教师科研人员和作者为主,大学生除非自己主动要求,很难有对其的分发计划。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报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分发计划在保证教师科研人员的前提下,应考虑大学生的阅读需求。随着阅读学报的大学生数量的增加,需要适当地增加学报的印刷数量,使有需要的大学生都能阅读到,扩大学报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如果超出预算,可向学校提出相应的申请。

高校应重视学报编辑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使其做好编辑本职工作以外,参与到学校科研与教学活动中,做到人尽其才。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多方面的努力与协调。学报编辑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多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和论文写作方面的优势,在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方面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领导小组.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欧阳F,韩先满.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84-86.

第2篇

关键词:数学实验;教学改革;科研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95-02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1]。而数学实验课程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在数学实验课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研究性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数学实验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数学实验方法的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数学家的工作方式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变,数学的性质正在被计算机改变;数学正在成为一门实验科学[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完善和普及,各种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平台随之出现,如:Matlab、Mathematica、MathCAD等,这些软件不但可以基于函数作图,进行符号代数运算,而且可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为数学实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

在国外,1989年,美国Mount Holyoke College的数学系开设了当时称为数学实验室的数学实验课,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于1997年出版了《数学实验室》一书。这本书很好地体现了用数学实验进行数学教育的指导思想。1991年《实验数学》季刊的问世也推动了数学实验的发展。

在国内,1995年在国家教委“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理科非数学类专业的数学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项目”的总体构想报告中把数学实验列为高校非数学类专业的数学基础课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一些高校如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积极创造条件,准备开设数学实验课,将这项改革付诸实践[3,4]。2000年,在教育部高教司主持编纂出版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系列报告》的《高等数学改革研究报告》中,把数学实验列为高校理科类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并明确指出了数学实验在数学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等[5]。实践证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数学实验在数学教育,特别是数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数学实验这种新的数学学习及研究方法。

一、数学实验的教学状况及现存问题

目前,数学实验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方面至少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在教学理念上,学校普遍比较重视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不够重视数学实验课程在拓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学校往往把数学实验课程看作是次要课程或理论课程的练习版,而忽略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谈不上制定其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所以数学实验课程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2.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以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为重点,对探究性实验、应用性实验以及拓展性实验的学习课时少;普遍强调对程序语言、程序内容、程序步骤的细节性描述,很少有程序思想、程序设计思路等内容。

3.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针对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学生普遍在教师示范下进行数学实验,或者根据教材自我练习。学生练习过程中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往往直接传授解决办法,而缺乏引导,这样,数学实验课程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和效果就无法体现。另外,数学实验教学中缺乏教与学的自由度,过分强调教学要求的统一性,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制约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表现,一些学生的创新设想很难实现。

二、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1.改革教学内容。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创新是学生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进一步拓展,兴趣与创新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因此,在国家号召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的大环境下,我们在讲授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应让学生重点学习探究性实验、应用性实验以及拓展性实验,即在讲授程序语言、程序内容、程序步骤的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程序思想、程序设计思路等内容的引导。我国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自主申请的研究项目三种。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把数学实验课程与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紧密结合。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引入探究性实验,把数学建模竞赛赛题引入应用性实验,把教师的科研项目引入拓展性实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开放、探究、合作式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在数学实验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兴趣和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除去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以外,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我,分组讨论,讨论对象自由结合,讨论时间自由选择,课下可以延续课堂的讨论。在课堂上,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不同类型的实验。对于应用性实验,我们结合数学建模课程,从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模型的魅力。对于探究性实验,我们结合已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师从中提出问题,学生大胆猜想,教师引导学生朝着预先设计的方向提出实验方案,预测可能的结果,然后学生进行数学实验,验证猜想,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数学、获得知识。对于拓展性实验,我们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创新研究的层次和水平。教师从科研项目中提出问题,学生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设计多个实验方案,进行数学实验,最后找出正确的实验方案或者最优的实验方案,得出结论。这种模式重点不再是获得正确的结论,而是对过程和结论的探索和创造,学生以一种发现数学问题的方式进行发现式学习。数学实验课程不但为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科研创新活动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各种形式的科研创新活动,感受到了它们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对科研创新活动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形成了一种科研创新与能力提高的良性循环,使学生逐步成长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近两年,我校理学院每年近90%以上的二年级学生踊跃报名参加了校级数学建模竞赛,选拨出的优秀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其中国家奖的获奖率以及总体获奖率在逐年上升并连续创历史新高。每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并且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获批项数也在逐年上升。另外,部分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本科生导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在更高层次上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分工合作能力等,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3.扩展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空间。为了满足部分学生的实验兴趣,鼓励学生钻研实验,我们建立了开放实验室,由学习兴趣小组轮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验研究,帮助学生完善实验设计,为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提供时间以及实验条件的自由度。

针对数学实验课程的特殊性,我们重新全面确立课程考核体系,使课程考核从单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考核,向既考核教学过程又考核第二课堂过渡,从单纯考核知识掌握的程度,向既考核知识又考核能力的综合性考核过渡。目前,我们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笔试成绩,第二部分是实验考查与创新设计,第三部分是课外科研创新活动,此部分属于附加分值,在总成绩的基础上直接加分,即参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导师的科研课题等,根据参与程度与级别直接加分。这样强化了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奖励机制,增强了学生创新的原动力,而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另一方面扩展了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自由选择科研创新活动的内容。实践证明,这种改革让学生不会只对书本知识进行机械记忆,而是普遍认识到数学素质、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新华网,2012.

[2]郑毓信,王宪昌,蔡仲著.数学文化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3]姜启源.数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1999,(5).

第3篇

一科研立项对社会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

完整地完成一个项目的经历让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一项科研成果的完成,从资料的收集积累、课题的设计规划、成员的组织协调到项目的申请审批、设计调试、成果撰写,整个科研项目的活动过程就是项目组成员全方位素质和实践锻炼的过程。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参加科研创新的学生需要利用课外时间更多地学习和使用专业知识,在知识获取、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创新能力提高的同时,也获得了未来工作或科研所需要的实际技能,还培养了善于观察、勤于探索、独立分析和团结协作的综合能力。社会网络环境下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使资源获取更加方便快捷,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经教师指导后,团队成员分工协作,通过互联网和社会网络收集整理资料,讨论后进一步形成工作方案。团队成员有限,但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使学生几乎能够获得所需要的一切帮助。

二通过学生科研立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团队建设优势互补,社会网络资源共享,协同创新

一个项目能否顺利完成,要看项目团队的整体实力。如果项目的工作主要由一个人完成,就失掉了团队的意义。现代社会,计算机是完成各种工作的辅助工具,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完成项目就更需要团队协作。无论是程序的开发还是网站的设计,都需要使用不止一种技术,这其中可能需要擅长不同软件的成员,甚至需要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与项目,如擅长美工、文案和营销的成员。这些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的项目团队,共享了团队各成员的社会网络资源,使创新的思路更加广阔,也为项目推进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好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保障。在实际的团队组建过程中,申请立项的学生在自己组建项目团队时,有时会把个人情感因素混在工作中,部分团队成员可能只是和主持人关系良好的同学,对项目并无太大帮助。这就需要老师在团队组建的时候,提醒学生项目主持人组建团队的目的和意义,使主持人能够寻找真正适应项目发展的合作伙伴。一方面,我们要打破系别、年级和专业的限制,吸引项目所需的专业学生和对项目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团队;另一方面,也要考虑项目组成员所在的年级,注意新老搭配,使得老生能够带新生,项目组能够不断延续深入地进行研究工作。进而构建优势互补、持续性强的学生科研团队,共享社会网络资源,协同创新。

2科研立项从“小”入手,贴近生活,有创新就有应用

对于大部分申请立项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擅长的技术,却不知道具体该做些什么,很少有完整的作品,学生对自己技术的掌握情况也不是十分明了,更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样的项目。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培养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计算机作为各行业的辅助工具,广泛地应用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从“小”入手,观察身边的计算机使用情况,发现问题;我们贴近生活,寻找易于完成又能应用于实际工作的项目。如开发小学生数学自动出题系统,用于解决低年级学生家长每天为孩子出数学计算题的重复性劳动问题;再如开发美发店等小店面的会员管理系统等,此类开发涉及的软件少并且简单,技术难度小,学生不会被技术难关吓倒;最重要是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开发的成果能够直接应用到社会生产中,使实践创新后的项目组成员很有成就感,从而激发进一步科研实践的兴趣。循序渐进提高科研难度,使学生既感受到挑战,又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果所立项目难度大工作量大,难于完成又不能直接应用到实践中,就会大大挫伤学生科研的积极性,甚至可能会让项目团队夭折。

3轻“教”“学”,重指导,项目指导讨论式,激发灵感和创新

对学生项目而言,指导老师的责任在于指导,而非“教”;学生在项目中要不断创新,而非“学”。在指导项目的过程中,将讨论式教学法的思想应用到指导学生项目的实践中,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讨论的过程中激发灵感,确认目标以后,寻求问题的多个解决方案,这也正是计算机学科的特点:解决问题的办法通常都是不唯一的。在讨论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很多思想和技术上的难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项目组成员在分工之后,通过互联网和社会网络寻找各种办法,再次集中讨论时会迸发出更多创新的火花,寻找到的答案也使得项目组成员拥有成就感。

4勤沟通,多鼓励,将创新的思想进行到底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很多大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兴致勃勃地开了头,却难以坚持下去。一方面原因是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科研创新实践活动与实习及其他工作生活的关系,大三开始准备复习考研,大四则忙于找工作,或者是兴趣发生变化,已开始的项目难有时间继续下去;另一方面,遇到技术难关难于突破,工作枯燥不能马上见到成效,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不足等,使学生对完成项目缺乏信心,甚至有思想负担。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在组建项目团队之初就了解各成员的基本情况和想法,勤沟通,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分析确认工作、学习和生活目标;多鼓励,对学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肯定,及时卸下思想包袱,帮助寻找解决技术难关的办法,使项目组在有了创新的想法之后能够继续完成下去,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

总之,通过科研立项促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于参与项目的学生,还是对于指导学生项目的老师,都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和进步的过程。学校也在积极探索鼓励师生科研创新的体系和机制。在指导学生项目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在学生科研团队的建设中注意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使各成员的社会网络资源发挥最大的能量,团队成员间协作创新,并获得持续性发展;在立项选题上从小处入手,难易适中又贴近生活,使得有创新就有应用;在科研指导工作中引导学生讨论产生创新的思想和项目解决方案;不断鼓励学生坚持和团队协作,使创新思想能最终形成作品;项目完成后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的成果又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以上措施为更好地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丽萍.课题立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好形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310-311.

[2]石枫,王苏惠,刘翠.通过学生科研立项培养大学生多方面能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范淑燕,张文标.基于科研立项制度的学生科研平台搭建[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4]呼格吉乐.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0.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曹洪洋(1975-),男,河北南宫人,石家庄经济学院勘查技术学院,副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3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15-02

大学生科研活动是指大学生课外参加与专业紧密联系的学术交流、社会实践、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活动,它对培养大学生的优秀品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论述,但对创新能力是综合素质中较高层次的一种能力的说法却达成了共识。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非常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大学生科研项目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平台。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倡的“本科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作为一种有效尝试,经过40年的发展与变革已成为世界诸多知名高校普遍效仿的做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部分高校开始秉承这一思路,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lan,简称SRTP),被普遍认为是一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并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科研素质。[1]针对这一问题,国内不少学者从培养模式和途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给出了有益的结论。[2,3]

笔者结合近几年来指导本科生科研立项工作实践,对大学生科研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试图寻找其解决方案。

一、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意义

本科生科研正在成为本科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明确提出未来人应掌握的三张“教育通行证”。第一张是“学术性通行证”,第二张是“职业性通行性”,第三张是“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通行证”。在解释第三张通证时指出:“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一个如此对待变化的、具有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人,具有一种来自自信的安全感,处理危险、冒险、难题和未知,从容自如。这样的人具有提出创造性思维、发展这些思想,并坚定不移地使之付诸实施的能力。”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4]

大学生科研活动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意义在于:通过本科生科研,首先能够培养本科生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爱因斯坦教育思想中重要的教育目的之一。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上的或实际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其次,通过本科生科研,可以使本科生掌握科研的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为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通过本科生科研,可以使本科生增强对专业课深度的理解。最后,本科生科研使学生受到早期科研训练,可以增强其接受研究生教育的能力和信心,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另外,通过本科生科研,可以陶冶本科生的情感和人格,培养合作精神和技巧。[5]

二、大学生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目前,高校的学生科研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措施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学生从事科研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举措。

1.教育体制改革的探讨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在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尚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部分课程还是以填鸭式授课为主,没有脱离中学的教育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虽然一些院校开展了大学生科研项目立项,但是并没有列入专业教学培养方案,相关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并不完善;只有少数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缺乏对大多数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

针对以上的教育现状,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1)尽快将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专业培养计划,增设相关的课程。制订学生科研活动的激励机制科研学分。国外一些大学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做法。美国大学一般都把本科生科研纳入课程计划,并鼓励学生参加研究项目。例如,麻省理工学院为了加强本科生科研,提出教学、科研与校园社区相结合的原则,重新评估和更新本科教学计划。加州大学伯克利本科生科研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指导下的小组研究”、“指导下的独立研究”、“实地研究”、“四年级论文”、“荣誉毕业生四年级论文”等研究性课程获得20个以上的学分。设立科研学分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科研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国外先进的教育观念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科技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2011年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JZC110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我国高等教育由规模建设转向内涵建设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培养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本文将学生创新能力界定为:高校学生利用创新性思维独立思考,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研究而获得知识、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并不是孤立的,主要由知识经验、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实践等要素组成,要培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就要从创新能力组成要素入手,以各要素的发展促成创新能力的提升。

知识经验的积累当代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石在于是否具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都是构筑在丰富的知识基石上的。

创新思维创新型人才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创新个性创新个性包含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有别于他人的较固定的态度和行为特征,是思维和行为的综合。

创新实践个体要实现自己的创新活动,在运用某种工具(包括语言文字)把设想表示出来后,还要通过实践活动让设想变成现实。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最终都将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检验。

二、科技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科技竞赛为创新能力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创新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实践的一种能力素质,是将知识用于实践的一种过程。而参加科技竞赛,则能有力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任何一种科技竞赛的前期准备阶段实际就是学生学习知识、拓宽知识面、掌握了解新知识并用于实践的过程。要参加一项科技竞赛,尤其是“挑战杯”这样的涉及全国各高校的综合性较强的竞赛,要求参赛者的知识面要宽、动手能力要强,这就会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本领域这些先进技术、相关领域的知识。

(二)科技竞赛促进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展,改变了许多学生的观念,比如学习目的不明,学习兴趣不浓等,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改进了学习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参与大赛的同学们更是积极踊跃,参与人数和获奖人数越来越多,示范效应越来越强,从而带动了学风的改善。同时,组织参与科技竞赛也促进了第一课堂的教学改革,加强第一课堂作为创新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解决在第一课堂中,融入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给竞赛以理论支持。

(三)科技竞赛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团体意识和提升人格

首先,科技竞赛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自信、顽强、执着等良好的个人素养。其次,科技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科技竞赛作为团队竞技活动,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需要与其他组员积极沟通、分工协作以使整个团队发挥最优效能,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促使学生有更高的集体荣誉感和团体意识,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和组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科技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科技竞赛是整合了课内外的教学实践的重要活动,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要进行选题、分析、设计、制作、完成、撰写论文等环节的活动。这一过程需要学生综合应用各课程知识,不断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一旦问题得到解决,学生就能感觉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热情就会高涨,会自发地去学习未知的知识,进而能够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在此过程中,会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实践表明,经过本科阶段的科技竞赛活动锻炼的学生,通常具有文献查阅、实验动手、科技论文写作、学术交流、与人合作等综合能力。

三、基于科技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

(一)统一协调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目前各高校团委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组织工作,但团委无法完成学生科技创新从立项到参赛过程中的全部工作,必须在学校重视下,组成一个由校领导任组长,各学院、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工作组,协调统一。充分利用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顺利做好立项审查、学校选拔、组织参赛、学习交流等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为了调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挑战杯”等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推向更高水平,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健全促进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如指导教师工作量的核算、学生的奖励、经费的管理等。选拔项目时应兼顾学生创新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的关系。在经费的投入上,优秀项目应增加投资,进一步优化经费的使用。

(三)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为了让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深入人心,营造人人以“弘毅、博学、求真、至善”为荣的良好氛围,学工人员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和创新热情。

(四)组建高效学生创新团队

学生创新团队由学工人员带领的群体,或学生自愿组成的以创新为目标,并能在创新中获得一定成就的学生培养或学生发展共同体,如研究组、工作室、辅导室、社团等学生团队,都可以算作是学生创新团队。为组建高效的学生创新团队,增强学生自主创新意识,针对创新团队的建立和管理,应分别采取一定的措施。

第6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施方案

作者简介:魏军英(1973-),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讲师;王静(1989-),女,山东菏泽人,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山东 青岛 26659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建设“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建设”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14-02

一、工科大学生培养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各国高度重视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培养。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科技创新水平明显处于较低水平,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比较缺乏。工业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工科大学生必将承担起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因此重视其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

目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在世界上还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要想赶上并超越发达国家,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要培养打造一支能够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提高综合国力奠定基础。工科大学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建设栋梁,高等学校必须要把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2.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需要

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人才,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它既是一种科技活动,又是一种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目前,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个性健全、责任心强,是勇于面向未来的全面发展人才。

3.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

当今许多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成才意识,乐于接受新事物,渴望投身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来实现自身价值。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成才意识,帮助他们通过参加实践创新活动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提高自己的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以便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大学生既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又是高校教育事业的主要对象,还是未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骨干。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当今时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因此,研究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

1.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内容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创新创造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基于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和工科大学生知识构成的特点,确定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课题,以工科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工程实践活动为载体,探讨工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完整构建,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与实效。该体系建设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氛围研究与营造。通过对学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关政策及制度的分析,对如何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氛围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出了相关措施。

(2)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培养内容研究。根据工科大学生知识的构成与特点,制定相关的教育方案。从认知—实践—发展—创新四个阶段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培养内容及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3)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的构建。针对目前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遇到的保障问题,开展活动实施保障体系的研究,以建立科学、系统的实施措施与保障体系。

2.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方案

(1)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中心,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中心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编写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在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时,按照人才培养和能力形成的一般规律,从认知—实践—发展—创新四个层次分阶段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内容。

第一阶段为认识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一与大二学生。在该阶段培养内容中,结合校园的课外科技活动,开展各种科技讲座,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所有讲座均安排在课外活动,学生自愿参加。学时数控制在12学时左右。通过学校社团自发组织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好奇和探索精神。

第二阶段为实践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二与大三学生。在该阶段的培养内容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该阶段的实践能力培养部分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学生必须参加。部分利用课外时间到开放实验室进行,学生自愿参加。主要是围绕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各类科技大赛进行,其学时数控制在15~17学时。

第三阶段为发展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三和大四学生。在该阶段的培养内容中,讲授内容在授课中进行,学生必须参加。采用集中辅导与个别交流的方式对授课内容进行消化与吸收。学生根据课程安排自行选择部分课程。学生自愿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和各类课外科技活动与比赛,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该阶段的学时数控制在20~24学时。

第四阶段为创新阶段,该阶段以各种课外竞赛活动为主要内容,主要针对大三和大四学生。该阶段的培养以学生自愿选择为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采用报名与选拔相结合的方式。该阶段的学时数根据比赛需要制定。

(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积极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氛围。

首先,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突出科技创新的主题,倡导、组织和引领大学生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学校团委、宣传部为牵头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对各种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及时报道与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创业计划大赛、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等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营造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氛围,从资金和教育培养方面积极扶持学生科技社团。

其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并把科技创新理念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主动意识的培养。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试点,在培养计划中增加科技创新的教学内容,要求该专业教师在课程讲授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科技社团的作用,注重扩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覆盖范围,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参加活动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得以提高,思维得到拓展。将在该专业的成功做法推广到学院其他专业,以扩大宣传面和教育面。采取教师带头找题目、提课题,鼓励学生多立项,鼓励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

(3)构建科学化的保障体系,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能否取得实效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在研究中建立了由教授、副教授为带头人,讲师为辅的指导教师队伍,并通过校团委、各种学术社团的作用吸引学生参与科技创新能力锻炼的实践活动。配合校团委、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对在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中取得好成绩的指导教师、学生及时给予表扬与奖励。学院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科技创新团队及时宣传与表彰,使学生能够自觉的参与其中,感受良好的氛围。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机构由三个层次组成,如图1所示。

第一层次是学校成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主要由学校主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校内科技创新领域知名专家组成。该领导小组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制订、科技活动开展、资金筹集、工作协调以及校内科技活动评比表彰等工作,并保证其可持续、有条不紊的发展。

第二层次是管理与服务组织,主要由学校教务处、科研处和各二级学院教科办组成,主要负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设计、组织实施、质量监控等。同时,建立高素质、高能力的指导教师队伍,负责学生科技立项及各种竞赛的技术指导与科技创新的培养。

第三层次是由各级团委、各级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成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具体组织实施者,主要负责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活动的具体规划与实施,大力、有序地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三、实施效果与应用情况

本培养体系于2010年在过程控制与装备工程专业2007级本科生中开始实施。目前,山东科技大学2007级、2008级、2009级学生已经毕业,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教育的学生都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方案》要求完成了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取得了相应的成绩。这批毕业生在综合素质发展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1.对素质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面对现实社会的复杂化和技能的综合化,学生们从过去单纯追求考试分数,转变为力求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技能、社会能力、心理素质等的协调发展。

2.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过去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报名者寥寥无几,为了达到组团要求,只好硬性规定学生干部和党员必须参加。而现在2008级、2009级、2010级、2011级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没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团队的学生,还自己进行策划或主动到社会上去组织参加类似的活动。

3.参加科技竞赛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过去因为科技竞赛总是与相应的专业能力紧密相联,许多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畏惧感。现在学科竞赛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项目,学生参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自2010年方案实施至今,在课题组教师参与和指导下,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创新与实践大赛中获三等奖1项,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7项。课题进行周期内学生共有校级科技立项16项,院级科技立项29项。

4.听学术讲座的人日益增多

过去举办讲座需要指定单位专门组织学生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现在学术讲座已经成为一项经常性的文化活动,自发地去听讲座也已成为学生们的一种习惯。

5.实践能力有实质性的提高

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系统的教育培养和训练,2007~2009级毕业生在前期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深度和广度。经过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这样一个系统的知识认知过程,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深刻体会,而且在认知上产生了质的飞越,在举办的各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大赛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绘图设计、制作、加工以及装配,得到了良好的实践能力锻炼,体现出了较好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6.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交叉融合,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已不再满足于纯粹地接受,而是融入了更多的质疑,对讨论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产生了广泛的兴趣。在质疑、讨论和发现中,不少学生对专业问题、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观点、设想和设计,在企业和社会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课题组教师积极做好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经课题组教师指导的学生科技作品连续三年获得山东省机工杯、五征杯奖学金和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大赛特等奖。

目前该实施方案已逐步推广到各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等机电类专业。

四、结束语

该培养体系通过近四年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特色:一是以当代教育教学和系统科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遵循科技创新教育规律、青年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思想特点,以工科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工程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及指导体系,拓展了学生素质发展的广阔空间。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工科大学生,建立了认知—实践—发展—创新四个层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体系,保证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多样性,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提出了建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保障体系和实施措施,并在其建设中进行了验证和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课外科技创新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尽管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其涉及理论众多,且关联因素复杂,因此作为一种指导性体系和方法,其研究深度和广度均需进一步深化。对于存在的不足之处,课题组成员将在后续工作中逐步完善,以期形成一种指导层面上的系统化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尔烈,王羡农.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多重课堂[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罗来松,戴红星,等.以“担当精神”建设推动学生科技创新[J].新西部,2008,(12).

[3]陈德静,禾平,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J].江苏高教,2007,(1).

第7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能力培养 科技创新平台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201-02

中国要成为一个创新大国首先必须成为一个人才大国,首要任务必须成为一个教育大国和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担负着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神圣使命,如何引导和带动大学生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国内很多知名高校都是与企业和研究所建立项目联系,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企业、研究所的项目工程经验优势,联合发展。北京中关村很多科技密集型企业的智囊团几乎都来源于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

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校结合科研优势建立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团体,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和科研背景,科研底蕴深厚,其组成教师都是长期承担科研任务的科研骨干,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科学素养。科技创新平台可以为学生从事科研工程实践提供良好科研和人文环境,是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沃土。由于参与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很多同学具有了较好的工程素养,具备了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头脑灵活,实践能力强,毕业后均成为各行业的业务精英。

1 依托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及意义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就是要通过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等育人的各个环节上,引导学生参与研究创新的规律和方法,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训练创新思维,磨砺创新个性,培养创新能力。

高等院校需要按照社会的实际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最有效的模式就是让学生直接与创新创业的实体联系在一起,利用学校、学院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教师资源、设备资源、科研项目的实践机会,调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质,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实现学生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等育人各个环节的融合。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让学生处理好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前沿专业知识的关系,真正学会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和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科研工程实际方面的训练,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强化科研工程实践教育。

2 依托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内容

(1)优化创新型教育课程体系,让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驱动模式引入课程体系。

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相关的工程实践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认知工程实践过程的机会,提高创新教学内容比例,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意识。

①构建全方位创新实践支撑平台,推动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开展。

为解决常规模式中实践投入不足的问题,搭建“引导、激励、环境”三方面结合的全方位科技创新实践平台,构建良好工程实践导向、完善激励机制、优化工程实践环境,主观上灌输实践理念与激发实践热情,客观上提供全天候工程实践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实践,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综合创新能力。

结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吉林省微波技术研究所的实际情况,在微波天线的理论课程基础上,针对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特点增设天线测试认知实验课程内容,填补学生在微波天线测试相关知识的空白,增加学生知识体系的深度和广度。

增加信号处理、图像处理、雷达通信系统、自控检测系统等工程实践内容,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工程实践环节。通过增加实践环节,将抽象的微波和雷达信号处理的知识转化为工程应用的实践。

②实施课内外结合的贯通式创新实践活动,构建立体化综合实践体系。

为解决常规教学中课程体系结构僵化、教学视角局限于科学性知识等问题,通过改革传统课程体系,增加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形成贯通式课程体系,构建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三层实践模式最终实现学生知识的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到工程应用的过渡,建立“宽-学科专业,深-工程前沿,厚-数理基础”知识体系。

结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吉林省微波技术实验室工程项目情况,综合现有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项目,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创新项目,取得创新学分,以项目驱动的模式开展学生的工程实践实训。

(2)结合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创新型专业教师队伍,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原动力。

创新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首先要改革教育模式,以前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创新教师或者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有限。根据这一情况,要求教师即具备专业技能,又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创新辅导能力。改革教师培训和评价制度,注重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评价,鼓励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的能力。

(3)结合科技创新平台校企合作现状,建立校企创新合作教学模式,给学生真正的创业环境。

校企合作教学是完善和发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科技创新平台由于其科研优势与企业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在企业中建立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使他们通过实践过程积累工作经验,同时也将优秀的学生引荐到优质企业,让企业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动力,让高校成为企业的创新人才储备库;另一方面为学生的创业需求提供交流平台,把企业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定期到学校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交流培训,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能了解创新创业的需求,结合科技创新平台的项目需求了解行业需求,明确自身努力方向,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

(4)结合科技创新平台学生培养机制,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推动创新活动向高层级发展。

在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以往单纯的以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是不合理的、片面的。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评价体系更深入化。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平台各类创新实践活动所获得的成果作为学生评价的一部分,如:项目完成情况、竞赛获奖、、获得专利等,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可折合为对应课程学分或以创新学分的形式累加到毕业学分中,设立必修的创新学分,增加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广度。

(5)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反馈机制是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和发展的关键。根据反馈机制提供的反馈结果及时总结,修订培养过程中的教学、科研、实践各个环节,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

3 结语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而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学术方向、科研能力、教师团队等优势正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沃土。从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实际情况出发,在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新型教师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构建新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曹帅.“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效科技,2014(4):47-48.

[2] 张定才.普通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1):22-25.

第8篇

【关键词】《演讲与口才》 口语 汉语 表达能力

近几年,高校持续扩招,人才竞争十分激烈。有关专家学者对人才市场调查研究后发现,用人单位在选聘人才的过程中,注重人才的层次而非专业,往往根据面试过程中对这个人的了解来进行对人才的取舍。而一些文字档案,并不是用人单位所愿意借鉴的。面试过程中本就是学生展现自身素质征得面试官认同的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还是口语表达能力。面对就业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表达能力,以便于他们能够找到合适的职业,是每个高校教师都应探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中,汉语言专业的教师有着更多的优势。

一、大学生汉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

近年来,在各大高校的校园里,许多学生将英语的学习纳为主要任务,各级英语考试高高在上,相比之下,汉语言的学习却少人问津。在复旦大学的一次汉语言比赛中,更出现了爆冷的一幕,一名外国留学生竟然击败中国学生,夺得了汉语言比赛的第一名。日常教学工作中,很容易听到如“PK”“给力”“带感”等新新网络词汇从学生的口中爆出。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另一类学生的普通话中方言意味浓重,用词也来自方言中,听者不解其意。更有一部分学生,什么都明白,能写出来,但是,难以用口语表达出来,或者根本不愿意用说的方式表达给大家听。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名家作品,很多学生说不出,或者只有只言片语,同学老师难以明白学生在表达什么。在日常的作业、试卷甚至毕业论文批改过程中,老师常常要面对错别字泛滥成灾、语句不通的问题。这样的学生走入的面试中,什么结果不难想象到。当前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思想,明确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大多数学生在中学时期的语文教育中都接受过规范的读写教育,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往往更强,薄弱的地方在听说上。大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时,可以将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作为自己口语训练的目标。学生毕业后所要参与的岗位中,对汉语能力的要求是全方面的,不仅要求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还要求有口头表达能力将单位的意思传达到位。而且,学生去参加面试时,不仅要带上一份书面的简历,还要能够在面试交谈中全面展现自己。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就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传达给学生,督促学生及早转变观念,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口语表达也是他们现在必须提早修炼的一项技能,培养学生有意识地配合老师对其进行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二)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园的资源,尽量把活动室和教育室布置成口语表达所需的背景环境,以此激发学生产生个体表达意识,鼓励学生向同班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扉,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传达给大家。鼓励学生积极对其他人进行关注,积极发现新的见解。教师可以试着用关切和鼓励的目光注视着正在表达的学生,对学生说错或者状态不佳,也要鼓励学生好好说下去,及时制止其他同学可能的嘲笑,以免学生产生心理负担。在宽松的环境里,学生更容易克服自身的不良心理情绪,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参与到口语表达的各项环节当中去。具体训练中,教师要注意掌握课堂口语教学训练节奏,避免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产生拖沓现象。除了场景对话外,可以采用的教学活动还有很多。比如,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将文稿的内容进行阅读和记忆,之后让学生立即将所阅读的内容口头复述出来,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口头复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很好的训练,而且,这种训练中,学生在说话时的专注度更高,且对这种类似于当面背诵的表达方式相当的熟悉,不容易产生紧张的现象,学生参与度高,训练效果显著。

(三)做好阶段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