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财务流程自动化

财务流程自动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2 16:02: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财务流程自动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财务流程自动化

第1篇

关键词:OA系统认识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3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办公室也开始了以自动化为重要内容的"办公室革命",其目标是借助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将管理与办公活动纳入到自动化、现代化的轨道中。本文就办公自动化的重要性作浅要分析。

一、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及作用

所谓办公自动化,英文缩写OA:就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办公自动化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系统实现事务处理、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的综合自动化。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中,是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目前OA系统主要功能:

①文字处理。包括文件的输入、编辑、修改、合并、生成、存储、打印、复制和印刷等。

②文件管理。包括文件的登记、存档、分类、检索、保密、制表等。

③行政管理。包括图表生成、日程安排、工作计划、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等。

④信息交流。OA系统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和电子会议等方式交流信息。

⑤决策支持。OA系统可配置决策支持系统和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⑥图像处理。包括用光学字符阅读器直接将印刷体字母和数字输入计算机,用光电扫描仪或数字化仪将图形文字输入计算机。

OA系统主要作用于:

①规范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避免人为的因素。

手工审批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所以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很多的管理制度和法规不能有效执行。对于刚刚进行信息化的单位,前期需要一个过渡期进行缓冲,最终单位的管理是需要规范的,OA流程既需要很强的自主判断能力,又要非常灵活以适应单位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的变更。比较现实的是业务人员提交流程,系统自动根据业务人员填入的内容进行自动判断进行相关领导审批,以此来规范整体的管理过程。

②部门、业务人员之间信息的沟通和共享。

在手工时代,部门之间无法进行充分的信息共享与传递,导致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同时很多事务是需要跨部门运作,业务员之间工作的协同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来支撑。而借助于OA一平台,将跨地区、组织、部门的业务人员紧密地联系起来。

③知识的沉淀和痕迹的保留。

对任何单位来说,都会有人员流失或岗位互换。人力资源的流换,就需要有一个平台来记录人员日常的核心工作和他掌握的公司的核心资源,以方便后续人员快速交接和跟进,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新人员就可以通过OA系统把相同岗位的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的痕迹和经验共享给新人员,这大大缩短新人员的培训时间。

④加强对人员日常行为的考核。

二、对OA系统当前认识存在的误区

1、认为OA就是行政办公,就是收发文。

伴随着OA的逐步发展,OA也不再停留在传统的收发文系统或行政办公系统,它需要结合不同的部门和岗位、人员,成为他们的个性化的办公系统。对于管理层来说,办公审批(不仅指公文,更多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审批)以及人员输入的数据汇总为不同权限的报表就是他们的办公系统。对于其他部门来说,除日常行政办公支持外,更需要日常的业务流程的审批,这些资源与信息的协同运作,才能构建适合现代企业运作和应用的协同办公OA产品。

2、认为OA只是文件的审批和管理。

目前OA不仅仅是文件的审批和管理,关键是作为企事业管理软件进行管理最终一定要跟财务发生关联,才能最大化发生作用。如:在OA的应用中,很少单位抛弃报销,借款,付款等审批流程。主要是手工审批各审批环节都需要手工签字才能逐步走到下一个环节。而电子化报销流程的好处是把管理和财务的职能进行了区分,作为审批层主要是关心该事务允不允许发生,允许发生多少。财务的职能是判断该事务发生的凭证(发票)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不是超过财务报销的标准。所以电子化流程是电子单据和凭证分别走,凭证只需要财务审核就可以,管理层通过电子单据填入的数据作为审批依据进行快速审批,不用在凭证上审批,这样可以支持领导远程报销审批,当然电子化审批流程需要从技术上能提供方便的报销依据供领导判断和审批,快速解决员工财务费用报销流程处理复杂困难的问题。

3、认为OA很简单,是从属于其他系统。

OA注重对人和过程的管理,通过管人来管理具体的事务,这些事务每天都可能在变化,强调灵活性和协同性。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协同是需要流程来规范。OA的核心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人力资源主要是进行权限和安全体系的控制),以工作流为血脉的核心平台,在该平台上再搭建其他的应用功能模块,同时OA的牵涉的范围广得多,需要门户,不同用户,不同权限的人进入系统看到的都是与他们工作相关的信息,没有权限的信息都看不到。

4、认为OA的终极目标就是手工转为电子化。

手工转为电子化只是OA的第一步,对管理层来说,企事业单位实施OA是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实现,关键是引入软件这一工具,一定要把一些先进的管理和设计理念通过软件进行固化来为企业管理提升价值,否则为了电子化而电子化没有太大的管理价值。

三、如何走出误区

1、更新观念,强化意识。必须充分认识办公自动化建设的价值、作用和意义,企事业单位办公自动化建设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单位现代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之一,从坐、等、靠、要及观望、求稳怕乱、安于现状的陈旧观念中解脱出来,开拓办公人员意识问题,消除重硬件、轻软件,重理论、轻应用,重技术、轻管理等认识上的误区。加强办公自动化宣传,用信息增强人们意识。强化各级领导的办公自动化意识,不定期组织人员,到办公自动化建设较成功的兄弟单位参观学习,让领导和工作人员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提高他们办公自动化的意识和观念,增强他们改变传统办公手段的信心同时,在技术上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确保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可靠。

2、合理应用,逐步推广。办公自动化如同计算机、网络一样,本身只是一种技术、一种工具,主要是应用,离开了应用,办公自动化就毫无价值。在推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初期,遵循边建边用边受益,逐步完善的原则,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合理的、有效的办公自动化体系。

3、完善制度,加强监督。随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逐步建立,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也需要建立和加以完善,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工作人员接受和使用该软件还必须有一种制度对人为的方式进行管理,制定有关的使用、授权、录入、保密等制度。

最后,推广和实施OA,企事业单位必须立足本单位的实际需求,转变以往的思维方式和观点,从OA真正在信息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战略出发,选择自己所需要的OA系统。目的不仅是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更重要的是透过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实现管理的提升、业务的改善,促进单位制度与文化、人与组织的和谐发展。

参考资料:

基于工作流的协同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贾宗星 计算机时代-2009年3期

OA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刘雁 科技资讯-2009年13期

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控制策略研究 何蓓 华南金融电脑-2009年3期

第2篇

【关键词】会计流程再造 企业财务信息化 实践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企业为了扩大规模,会计电算化逐渐得到了财会工作人员的青睐,逐渐应用到企业的会计工作当中。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财会人员的工作总量,还加快了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企业各项管理模式尚不健全,还存在一些漏洞和而问题,使会计管理工作并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在这一严峻形势下,探索、分析会计流程再造在企业财务信息化中的应用成为摆在相关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会计流程再造应用于企业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性

会计再造流程是建立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之上的,它整理和改造了企业原有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自动化处理和调整财务信息的获取、输出等各方面工作,构建一种将企业财会工作与实际业务之间衔接起来的、全新的协同关系。会计流程再造对实现企业财会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有助于合理调整财务信息获取方式

会计流程再造转变了完全依赖于手工作业的信息化系统管理模式,省去了财会人员在获取信息之后进行逐一的比对、检查、录入等步骤。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进RFID等先进技术系统,使其自动化感知和处理原始凭证,在系统中形成相应的数据,有效提高了财会工作的效率和辨别原始凭证的准确率。财会数据的录入也实现了企业业务与财会信息的有效结合,增强了会计信息与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打破了货币信息的限制,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选择企业信息处理方式

传统的财会信息化系统选择信息处理方式停留在功能驱动,即为将固有的财务处理模块与财会业务相对应。在一项企业产生后,财会人员应进行信息的录入,而已有的财务系统会按照设定好的标准来处理这些信息并得出结果。这一方法并不能让用户看到全过程,在处理方式上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会计再造流程采用了事件驱动模式,用户可以自主根据信息类型和特征来选择最具有适用性的方案。其在企业业务发生后,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反馈到财务系统中,自动化完成各项信息的采集后,实时生成账簿、信息流、资金流及会计凭证等。

(三)有助于选择财会信息处理方式

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用户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这就要求企业财会管理模式也应不断的更新换代。会计再造流程引用事件驱动器,使其具有兼容互动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选择来提出相关信息,财会报告生成器会根据指令处理和筛选数据,并得出最终结果。

二、会计流程再造的基本步骤

会计流程再造应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建立在企业核算业务之上。其具体步骤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析企业的现实需求

准确的把握企业需求是实现企业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进行企业需求分析时应从企业规划、管理模式及企业实力等进行分析,为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1.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构建企业内部信息平台,实现企业信息处理智能化、数字化,转变手工作业的财会工作模式;

2.集中管理企业财务信息,确保各分公司紧跟企业的发展方向,从而提升整体企业的竞争实力;

3.将财会工作与企业业务结合起来,提高财会工作的实用性。

4.构建网络信息系统,有效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为远程控制和移动办公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基础。

(二)分析企业的业务流程

在分析企业业务流程时,其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应注重工作细节,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简化业务工作。削减业务工作中重复多余的工作环节,减少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

2.构建企业信息网。应立足于企业业务,构建企业网络信息体系,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全方位共享,有效提高企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加强企业业务监管。应建立健全企业管理机制,促使管理决策更好地实施,使其真正意义上落到实处。

(三)会计流程再造设计

会计再造流程满足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其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应根据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相关要求,整合和优化企业原有的财会管理体系,不能具有盲目性,以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为根本目标。

1.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企业各部门应统一制定企业财会管理规范,确保财会信息、基础资料和会计科目的一致性,为企业再造流程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2.集中管理企业财务信息。应针对企业整体及各部门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管理,从而保证企业财会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强化信息系统处理能力。充分运用智能化程序,实现数据信息录入、传输的自动化与数字化;

4.简化程序。为了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利用率,应简化企业财务信息系统,旨在将无用的系统功能去除,在减少审批的基础上,强化企业控制体系。从而有效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同时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三、会计流程再造的成效

会计流程再造应用于企业信息化管理中,为企业财会工作人员打来了福音。其主要针对企业管理模式、管理时效、管理成本和工作流程等多个方面,为实现企业财会信息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逐渐实现财会工作的统一管理。

(一)统一管理财务制度

为了优化企业信息资源配置,企业应统筹管理财务制度、财会工作、资源调配,加强企业的考核制度,并强化企业决策,逐步实现企业账务分立,责任和权利独立。在此基础上,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统一规划企业计量表格和报表表格,经由考核来统一制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以便于快速收集企业财务信息,使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二)将企业业务与财务管理衔接起来

应强化企业财务的控制能力和实时核算能力,在生产、销售、企业员工工资、企业固定资产及采购等触发探测器时,企业系统应自动处理相关凭证,并录入信息系统。这一过程有效实现了将企业业务和财会工作的有效结合,大大提高了财务核算效率的同时,有效实现了企业数据信息的自动化管理。

(三)全方位管理企业预算

实行企业预算管理是以企业利润为工作目标,制定以销售预算、企业采购预算、成本预算等预算分析数据和预算追踪计划,有效控制企业预算,建立健全企业预算控制体系,确保企业严格按照各项预算有序支出和科学化管理。

(四)准确的合并企业财务报表

确保企业内部能实现准确对账、数据的自动化上报等,使上级机构能及时准确的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并根据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合并,针对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于各负责人掌握企业的运行状况,从而制定正确的企业决策。

(五)提高了企业数据综合处理能力

会计再造流程支持大型数据库,有助于更好地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其具有高安全性和高效性,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了远程控制和移动办公等多项功能。有助于财会数据信息的搜集、查询、录入、报表等会计数据的远程操作,为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流程再造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提高了企业数据信息处理效率,还将企业经济业务与财会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大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总量,减轻了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目前,会计流程再造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由于我国管理水平不能满足其要求,导致在管理中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就需要专业人士积极投身到该项研究中,并针对文中的不足,提出指正意见,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莉.试论会计流程再造在企业财务信息化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3,11:249.

[2]陈伟杰.刍议企业财务信息化中会计流程再造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12:203.

[3]邹敏.会计流程再造在企业财务信息化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商业,2013,33:244-245.

第3篇

[关键词] 商业企业 信息化 办公自动化

商业企业是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其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直接影响着商品有效的生命周期。

一、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推进商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其现代化水平和竞争能力,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快速处理,更不仅仅是单纯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平台的建设。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只是商业企业现代化建设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各种信息实行高度集成和快速处理,为供应链管理、营销策略设计与管理和科学决策等提供各种信息。因此,商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纳入其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从整体优化、系统工程和信息集成的角度出发,统筹兼顾,相辅相成,互为作用;其次,商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首要条件是各种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商业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例,如果没有一个科学、规范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信息就很难具有准确性和时效性。因此,为了确保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从根本上提高其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必须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提前对商业企业深化改革和需求分析,对传统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组。再次,商业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管理系统工程,具有系统复杂、周期长、难度大、投资多等特点,因此,为了提高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和工程项目抗风险能力,必须在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立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最后,商业企业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一方面要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通过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地使企业员工,特别是主要领导接受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培训教育。另一方面,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管理创新和应用创新开展工作[1]。

另外,在商业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要充分考虑并切实体现市场的中心地位。在现代社会中,只有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才能获得发展壮大的机会。若失去了市场,也就失去了发展乃至生存的可能。许多商业企业在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品牌竞争后,越来越开始意识到,信息化在商务活动全流程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商业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的,市场需求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通过信息化才能使商业企业不断更新面貌,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

二、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商业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的人员培训是提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需的智力保障[2]。这五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1.办公自动化

通过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直接提高行政办公效率,增加商业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商业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小,办公自动化软件比较容易选择。选用适用的办公软件,可以解决日常办公过程中的公文传递、处理,工作流程引导,信息等问题。

2.商务流程自动化

商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到了一定阶段,就可以适时开展商务过程自动化建设。这主要是指在商业运作全流程广泛使用计算机辅助,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质量。这需要商业企业充分了解自身特点,与高校、科研机构广泛联系,有针对性的解决商务流程中的问题。

3.财务信息化

如果资金允许,则在财务管理方面推行ERP(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软件。它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和规划商业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处理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ERP可以将商业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流通、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ERP的合理运用将彻底改变商业企业运作的模式,帮助企业内部业务操作合理化,同时运用功能丰富的协作/合作技术帮助其在企业群体和贸易伙伴之间提高管理水平,扩展竞争空间和提高综合能力。

4.服务网络化

商业企业要在互连网上建立宣传自己的站点并开展电子商务业务,要注意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在网站上除了对商业企业及产品进行介绍外,尤其要注意对售后服务部分进行强化。为客户通过电子邮件、留言板等形式提供信息反馈的形式。

5.人员培训

商业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要进行充分的人员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观念和技术两个方面。观念培训是指要转变员工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使其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技术培训是指使员工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对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自己要使用的软硬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认识与掌握。

按照上述思路进行商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可行性强、易于操作、实现周期短等优点,容易取得好的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鸿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第4篇

关键词:油库自动化计量;ERP;接口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0-4902-02

Interface-based Terminal Automation Measurement and ERP Systems Link

WANG Yun-jin, WANG Xiao-dan

(Automation Institute of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mpany, Lanzhou 73006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automated measurement in oil depot business. It explains that the effect of qualitative change by combining automated measurement with information-based oil depot management in detail. Meanwhile, it also presents in full length that the design of bringing automated measurement data into ERP system based on the BAPI interface. Based on the interface, ERP system carries out the collection of oil depot operating essential data and forms the corresponding operating document flow with this data. Thus, synthetical allocation of the high and low resources of sale has promoted, an unified, integrated and unblocked information flow has formed; timely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has reached, management level and economic benefits has promoted.

Key words: terminal automation measurement; ERP; interface

油库计量在石油化工产业链上占有一定地位。原始的油库计量方法人工处理信息量大、处理环节复杂,数据准确性低,并且由于计量技术及后续数据处理的水平低下,使得工作效率不高,且导致非正常的经济损失数目惊人。

在信息化的今天,拥有并提供迅速有效的供求信息将非常有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油库的数据采集是石油化工其它业务环节的输入端和决策依据,是整个供应链的拉动者,故油库自动化计量与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链接已成为油库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关键。

油库自动化计量能够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达到数据的实时,准确提取,完成油库各个环节的自动化计量,能够为与信息化平台达到无缝对接而提供关键数据,进而支撑油品物流、商流、资金流的综合高效管理。

1油库自动化计量

1.1自动化计量在油库自动化系统中的作用

油库自动化计量极大支持油罐计量、收油、发油台自动发油、实时监测、安全监控、油库信息自动显示与管理等功能。油罐自动计量解决了由人工测量强度大、实时性差、测量不准的问题。通过对液位、温度等参数的自动测量,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实现了实时计量。基于自动计量,通过上位机算法控制,综合各个油罐数据,实现准确、快速、安全、高效的收、发油操作。根据自动计量提供的参数,油库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液位报警,监测渗透等功能。同时,基于各功能模块的自动计量,从而使油库信息自动显示与管理得以实现。油库信息自动显示与管理使操作、管理人员能够方便观察所需的各个数据;控制各个控制点;直观显示报警。界面直观的将收油,发油,移罐等操作状态直观表示出来,并将各油罐温度、高度等数据实时显示。

1.2自动化计量与信息化管理

通过自动化计量与信息化管理的综合利用,突破了油库仅局限于工业自动化,而没有管理信息化的缺陷,从而增强油库的管理效率,提高了油库的整体协调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将各项工艺流程和管理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2.1基于自动化计量使作业规范化

基于计算机、数据库等技术,将收、发油、移库等作业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并根据自动化计量数据促进各作业每步程序化操作,并实时记录,跟踪变化状态,形成操作日志,做到有法可依,安全监控,有据可查,预防管理疏漏。同时,根据操作日志中计量数据进行上报、审核和汇总,并形成各类报表。

1.2.2自动化计量支撑进销存管理

基于自动化计量数据实现对油品采购的管理、销售的管理、库存的管理、以及收付款及应收账款管理、配送等管理。精确地计量自有采购油,各客户的客存油为采购、库存管理提供了准确的数据。自动化计量可确保多公司,多业主的提油操作变得可靠、快捷。于此同时,伴随油品物料物权转移而发生的财务账务变化也会随着自动化计量数据的提供而变得准确和快速。

1.2.3实现油库计量数据共享

油库各计量模块通过工业以太网将信息传输至油库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对各计量数据进行统一储存及管理。同时,油库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系统(如财务系统,ERP系统等)的数据接口采用网络数据库的集成方式,即油库系统向上级信息管理平台开放自己的共享数据库或共享数据表,从而达到油库数据信息共享,消灭“信息孤岛”。基于这些数据,ERP等相连接系统可从更高运营层面有效地控制库存量以减少订单交货时间而改善资金流动;并改善与供应商关系;提升客户满意度。

2自动化计量与ERP的连接

2.1自动化计量与ERP连接的意义

如前所述,自动化计量不仅为油库的各日常业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且为油库管理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使得油库业务、财务及其他管理变得更为可靠、高效、简易。同时,通过网络技术,将计量数据纳入到石油公司的ERP系统中,使得系统可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的需求变化,拥有并迅速整理有效的供求信息,有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可以说油库计量数据是实施ERP系统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2接口设计

Busines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BAPI)是SAP R/3系统专门设计的标准化双向接口,它使得SAP R/3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系统。通过该信息转换接口,将油库自动化系统和ERP系统链接在了一起,从而实现了两系统间良好的沟通,极大地减少企业内部的资源消耗,加强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图1油库管理系统与ERP系统接口示意图

如图1所示,BAPI接口的使用需要遵循Remote Function Call(RFC)协议,再经integrity layer的数据处理规则进行处理,最终送至系统内核。ERP系统将数据读入,按照RFC协议通过BAPI接口,经过业务处理规则处理后,利用接口提供处理相关模块程序,最终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给内核。

2.3接口使用

根据某ERP系统设计要求,分别将收油分为发货、进货、入库环节;将发油分为销售、付油、出库环节;将库存管理分为盘点环节;及将与财务衔接部分设置了购进结算、销售结算等环节。如图2所示。

图2油库自动化系统与ERP系统接口界面图

收油流程从供货商的发货起,从供货商油库将发货量等信息传入ERP系统中,公司根据ERP系统数据,申请铁路部门进行配合调运,并根据发运总数量和每车数量,及接车时间,协调本公司油库库存、人力等进行验收、装卸。当油品到达时,油库将对收货量进行自动计量,并输送给ERP系统,ERP系统根据收发量进行比对,分析损耗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确认是否收货,形成财务凭证。随后,油库将对油罐实收量进行自动计量,并传入ERP系统,形成油库业务账,作为油库盘点数量凭证。

发油流程从销售订单起,ERP系统根据系统数据统筹安排各销售客户、并对油库下达发油任务,并开具付油凭证,发油单元根据付油凭证进行发油,同时对发出量进行自动计量,确保发油无误,随后油库将对油罐实发量进行自动计量,并传入ERP系统,形成油库业务账。

与财务衔接部分设置了购进结算、销售结算都将油库的业务数据,财务数据以完整的数据流形式传送给了ERP系统。

综上可以看出通过接口,油库的各步数据均传送至ERP系统,在ERP系统中形成了完整的凭证流。ERP系统将油库的各个操作环节纳入平台统一组织、调配、安排,从而简化了油库的协调、组织工作,提升了油库自动化系统的操作性。同时,利用油库各步计量数据,对数据进行挖掘,使得油库的实物账与账务账对账更为简捷。同时,更为从供货商、配送、油库整个采购业务链;从油库、配送到加油站销售;从油库到批发客户的整条销售业务链监督、管理提供了完整数据支持。

通过接口,使油库计量数据直接纳入ERP系统中,该石油公司油品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减少,库存资金减少,采购周期缩短约60%,响应市场的速度比未应用系统前提高了约70% ,产品准时交货率提高约4%,缩短成品出厂时间约20%。

3结束语

通过接口,将油库自动化计量直接纳入ERP系统中,实现了油品储存、销售上下游的高效的,集成化管理。通过信息转换接口,将油库自动化系统置于整个信息管理平台之中,实现资源的综合调配,从而提升油库管理水平和自动化运营的储存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并形成统一、集成、畅通的信息流,达到信息的及时、准确,提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贾文姣.中石化油库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系统集成研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2]杨卜.油罐区监控系统设计与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3]叶迎春,邹士忠.基于ERP的企业管理变革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8(4).

第5篇

[关键词] ERP技术;财务监管;信息化转型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4. 018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4-0034-03

“建设一流企业财务”对财务转型提出新要求,在财务监管实践中,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优的控制是财务监管工作的核心。随着信息系统的深入应用,充分应用ERP技术手段,推进企业财务监管信息化水平,是提高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因此,财务工作必须转变理念,开拓创新,突出风险防控,充分发挥财务职能作用,推动公司持续有效健康发展。

1 完善资金到账管理,实现营业资金实时监控及清理

随着销售企业经营规模与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业务经营的复杂程度也不断加大,加强对营业资金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地市一级公司来说,油站用工优化不断深入,职能部门对资金监管的压力也陡然增加。提升ERP系统实现对营业资金的实时监控以加强对营业网点的现场管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1.1 优化流程,实现营业资金到账检查全覆盖

通过开发资金到账检查程序,能自动显示油站资金应到账、已到账、未到账金额,数据罗列简单明了。但是以资金占比情况看,直分销、IC卡、非油品业务绝对资金量也较大,且有部分未银企直连网点。因此,优化流程,将所有经营业务资金到账情况纳入自动检查核对范围,开发数据转换接口,将非银企直连的网点通过数据转换,导入ERP系统后实现自动到账检查。通过上述开发,实现对营业资金到账检查的全覆盖,可以减少财务人员对复杂数据的整理,从而有利于加强对重点高危环节的监控。

1.2 提升管理,实现信用客户资金监管及时性

由于受多方面影响,社会资金面总体偏紧,企业更要加强客户信用管理。①要加强对直分销客户应收款余额的控制,②要加强对IC卡见票充值的后续跟踪检查。通过对ERP系统应用的提升,开展对客户信用以及应收款余额双重控制,即在月度信用额度内,企业开票不受控制;同时对客户维护月末控制应收款余额,如果上月余额超过控制额度的,次月即使在信用额度内的,也不能开票。开发IC卡支票充值管理系统,对见票即充客户在ERP系统中进行充值到账管理,实时监控支票到账情况,及时提醒已充值的未到账IC卡客户,实现见票即充客户跟踪管理,提高支票到账安全性。

1.3 完善程序,实现到账检查财务清账自动化

在手工清账状况下,财务核算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核对营业网点上报的销售日报,对支票单位还要逐一整理清账,财务人员难以腾出空余时间对网点现场管理情况进行第一时间监控。因此,在资金到账自动检查的基础上,开发自动清账程序,对已核对一致的网点营业资金,实现系统定时自动清理,集成财务清账凭证。

2 优化合同管理系统,实现合同项目资金支付闭环管理

从目前销售企业合同系统应用现状来看,合同订立通过系统统一管理,但合同的后续管理,如资金申请、支付审批以及凭证集成未能实现统一,印花税应税合同不能实现系统自动计算统计。由于合同签订、履约、资金支付以及会计核算相互脱节,大大制约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存在人为调节、线外操作的管理风险。

2.1 优化合同项目管理系统

在现有合同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对涉及合同要素的项目,如合同金额、付款要求、付款日期等关键内容实行按字段管理,在此基础上开发ERP系统合同管理子模块并与合同管理系统集成,根据合同流水号自动读取合同中有关付款的要素信息,实现合同履行支付申请表自动生成,进而取消纸质手工审批。

2.2 实现合同项目闭环管理

经办人在合同系统创建合同并经过审批完成后,在其ERP登陆初始界面,提供待办清单,并对合同履行情况实行未清项管理。经办部门需要对外付款时,经办人员只能在未清合同项目上提交支付申请,对资金需要单独申请的合同项目提示自动提交流动资金申请,待上述审批完成后,支付申请自动流转到财务部门进行对外付款,并自动集成财务凭证。付款完成后,合同履行支付申请自动关闭,不得重复提交。

2.3 完善合同项目后续管理

在ERP合同管理子模块中进行辅助开发,合同管理员可以按合同分类进行汇总或明细查询,便于加强对合同签订的管理;同时,应按印花税计提的相关要求对合同管理模块进行配置,待合同签订后,财务部门可以根据系统统计的合同签订情况,系统自动计算应税合同应计提印花税,实现印花税自动管理。

合同管理系统的优化,并通过集成应用,从合同签订、履行申请及资金支付、凭证集成上实现闭环管理;通过系统自动提醒未清合同项目,及时关注已签订但未执行的合同管理情况,督促合同管理部门及时办理合同结算;全面项目通过线上审批,不但可以规避线下操作的风险,也可同时提高审批时效,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效果。

3 完善费用报销管理,实现费用管理预算控制实时化

会计集中核算普及、财务共享服务试点开展要求简化报销手续、提高审批流程效率,并要求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便于加强费用日常管理。分支公司一体化改革后,地市公司专业化集中管理能力得到强化,但随着进一步加强县公司的“四项职能”后,也需要对县公司日常审批报销适当授权,但又不致于影响日常工作效率,这就势必要求对报销流程适当优化,在强化属地管理的条件下,充分应用电子报销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3.1 应用电子报销程序推行报销无纸化管理

深化ERP系统应用后,越来越多的手工审批流程被电子审批所代替,不但实现了无纸化管理,更主要的是通过在线审批,不但可以实现权限控制电子化,也加快了日常审批速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以加油站报销为例,手工审批时需要经过层层审批,遇到某一环节受阻时,就不能及时办理报销结算手续,不但给经办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也影响了日常费用报销的及时性管理。采用ERP电子报销后,审批人员只要有网络便可随时随地审批,极大地简化了审签手续,而且这种模式也适应当前提出的油站用工优化活动,减少基层油站员工往还公司次数,只需关注电子报销单在ERP系统中的流转节点即可。

3.2 应用预算流程开展预算反馈实时化管理

手工的预算管理只能起到事后反馈的作用,由于报销流程与预算管理程序相互脱节,不能实时集成,往往出现报销结束后录入凭证阶段才发现预算不足的现象,给管理上带来被动。如果采取手工登记控制的方式,不但增加工作量,管理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因此,推广电子报销程序并将其与预算控制系统实时集成,一旦发生超预算情况,系统将提示不能提交电子报销单;也可根据管理要求,对部分可控性较强的费用项目实行预算结余提醒机制,提高费用发生部门的日常管理意识,强化全员成本管理,真正落实总部提出的“经营一元钱,节约一分钱”的降本压费理念。

3.3 应用系统集成实现会计处理自动化管理

财务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持便是会计核算处理的自动化、会计信息反馈及时化,财务人员可以从日常繁琐的会计处理中脱离出来,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深入现场管理、源头控制,实现内部控制的实质性管理。对地级及以下的销售企业来说,日常主要的核算工作量包含2方面,①费用报销,②财务清账,因此,实现报销电子化处理后,通过报销费用项目与会计科目、费用发生部门与成本中心等相关项目的集成,在提交电子报销单时,尽可能地按照凭证集成的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完全可以实现会计凭证自动化处理。

当前,财务工作正处在加快转型和向以价值管理、决策支持为核心的更高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价值型财务管理的实现必然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因此,通过充分应用ERP技术手段,促进财务监管信息化转型,依靠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流程架构,以深度融合和深化应用为主线,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水平,增强风险管理能力,着力提高财务资源配置效率,努力实现“创建世界一流财务”的管理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新强.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升财务管理水平[J].企业管理,2012(6).

[2]蒙劲松.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7(2).

[3]杨溢.集团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探讨[J].会计之友,2010(34).

第6篇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意义

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机关,都会有大量的文案需要处理,复杂的工作流程需要安排,决策者需要依据纷乱的信息作出重要的决定。所以当前形势下建立一种自动化的办公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意义是非常大的。如今,网络得到广泛应用,拥有一套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办公系统不再是难事,而且它可以让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等加强联系和沟通,并大大加强彼此之间的协作。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不论是企业组织,还是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已成为他们非常重视的重要任务。办公自动化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使得原本复杂、繁琐的工作程序和杂乱的文件变得条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既减少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大大降低了工作成本,实现了办公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所以,我们总结出实现政企办公自动化对改善管理工作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有利于企事业整体信息化建设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立并完善信息化办公模式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实现信息化,就是要让当今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政企办公当中,使得工作人员的操作大部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来完成,如此便减少了工作繁琐的程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成的,它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办公的自动化至关重要,在信息系统(HIS)占据重要位置[1]。首先,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办公的自动化在信息化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我们的第一步就是必须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规划与设计,能够确保信息传递的稳定和安全性,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转换。尤其是工作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内外网数据的转换等。其次,实现办公自动化对政企信息系统的完善意义重大,从小的方面来说,它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管理;从大的方面来说,使得政企事业信息系统不断向外延伸,进一步发挥网络信息化的作用,大大减少了工作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改善了工作效率。

2.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

在许多人看来,所谓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无非是处理一些公文文件,或者收发电子邮件以及传真等,实现网络化工作方式。这种的认知是片面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事实上的办公自动化,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就包括系统学知识、信息化、管理学科等。实现办公自动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流任务[2]。当前,信息化在我们国家也是刚刚起步,因而大部分企事业将信息系统主要运用于财务和费用的管理,并且很多信息系统处在发展阶段,很少运用到生产作业上。我们应当知道,只有不断完善信息系统,真正实现办公自动化,才能真正的推动企业的生产降低工作成本,才能大大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使得工作效率得到质的提高。

3.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

办公自动化平台功能强大,模块众多,不仅有日常办公模块、信息模块,还有档案的整理、通讯模块等,通过不断交流信息,加强沟通,使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资源得到充分和合理的共享,形成无纸化的办公系统平台,进而使得政企各个部门的工作处理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办公自动化的有效实现,不仅能改善部门之间的办公事务处理水平,而且还能使得工作人员在不同区域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得到及时的交流和沟通,使工作的处理更加迅速,并能最快地了解新情况、新动态,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推动了办公自动化的建立和完善,增强了办公能力,使得办公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科学化,在整体上提高了政企的管理水平,满足了办公繁琐需要快速处理的要求,适应了现代化发展的趋势。

4.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办公自动化是最大限度通过网络计算机技术搭建适合企事业发展趋势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它以充分地达到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有效科学的培育人才、使其不断掌握信息设备技术,逐步提高科学工作能力。现在的政企部门逐渐有了现代化的办公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降低了繁琐的工作程序,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科学化。如今办公的自动化已成为今天各个政企部门提高效率的有效工具。办公自动化建设对自身的工作人员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必须具备过硬的计算机掌握和运用能力,而且还要不断熟悉办公自动化的工作流程和步骤,另外,还要学习网络信息技术,充分掌握网络的功能和作用,只有不断给自身"充电",才能不断适应办公自动化需要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办公自动化建设有利于工作人员在日常办公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行政能力。在运用实施信息管理过程中,机关工作人员经过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从根本上保障了日常办公的通畅,无形中也促进了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3]。

5.总结

办公自动化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日常的办公效率问题。因此我们日常工作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归入办公自动化系统处理的范畴,如会议管理、资料管理、客户管理、订货销售,甚至库存管理、生产计划、人事管理等等。近年来应用较广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MIS),ERP等软件使企业高层很方便地了解企业采购,销售,库存以至财务的情况,办公自动化软件把单位的各个部门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了机构内部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同工作,使得机构内部的办公,业务流程都能在内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进行,相互间可以亲密地交流协作!

参考文献:

[1] 黄守文,谭俊军,黄慧玲.浅谈企事业推行办公自动化的必要性和措施[J].临床医学工程,2010,(8):146-147.

[2] 程顺达,高海燕.企事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讨论[J].中国企事业管理,2010,(3):71-72.

第7篇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财务流程再造再造方法方案设计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财务流程的正常运行是极为重要的。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设计适合自己的新流程,并在不同的流程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基于内部控制对企业的财务流程进行再造,一方面可以降低流程再造的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使财务流程更好地与企业内部控制相结合。

一、财务流程再造的涵义、必要性与目标

1、财务流程再造的涵义

财务流程和企业的业务流程密切相关,凡是涉及到企业资金运动、资源消耗和会计处理的业务流程都属于财务流程的范畴。财务流程再造是指在对企业财务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以获得绩效重大改善的活动,其基本思路是通过重新设计组织经营及财务运作的流程,使这些流程的增值最大化,相关的成本费用最小化,从而获得绩效的改进。

2、财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

(1)各部门沟通不畅,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在传统劳动分工的影响下,财务流程被分割为各项简单的作业,这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显现出一些弊端。过细的部门分工割裂了完整的流程,对于需要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工作缺乏统一有效的沟通协调;部门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经常发生冲突,当流程中出现空白或重叠区域时,很容易导致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或多头管理的现象。这种人为的工作混乱导致管理难度加大,最终影响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信息在各部门传递的过程中,驻留于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不利于财务流程的顺畅运行,这样不仅增加了企业运营的成本,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

(2)难以满足信息时代管理的需要。由于传统会计体系只关注整个业务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忽略了大量的管理信息,其流程方式不仅使流程环节增加,而且容易导致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数据不一致、信息隔阂和信息重复存储。再者,传统会计流程的最终结果即三张财务报表,限制了财务管理者得到的信息种类,不能从多层次、多角度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无法满足实时控制的需要。传统财务流程反映的资金流信息往往滞后于物流信息,财务管理流程中的控制往往都是事后控制,企业无法从效益的角度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实时控制。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要提高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和控制力度,必须实现信息的实时性。

3、财务流程再造的目标

(1)财务监控突破时空界限,实现实时监控、信息共享。传统职能制管理模式下,部门分工割裂了完整的流程,导致信息流动不顺畅,进行财务流程再造的主要目标就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打破时空界限,减少重复工作和无效工作。

(2)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在信息平台支撑下运行的财务流程,各种舞弊手段更多、更不易被察觉,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也就更为紧迫。财务流程再造应该与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相结合,认真分析资金运动过程中的各个业务流程,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并对其进行改造,以确保资金运动的安全性,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3)整合企业财务流程,增强财务的全面控制能力。传统财务流程下,各部门之间沟通较少,缺乏配合,且忽视了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造成业务流程重叠交叉的现象严重,财务流程被人为加长。进行财务流程再造的另一目的就是整合企业的财务流程,使业务流程更加顺畅。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对企业经营和资金运作过程中各项能以货币计量和反映的活动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系统控制,财务流程再造将提高财务管理流程的有效性,提高财务全面控制的能力。

二、内部控制理论

1、内部控制的概念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定义如下: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2、内部控制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合理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3、内部控制的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的策略。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三、基于内部控制的财务流程再造方案设计

1、基础工作

财务流程再造是在战略目标指导下,以人为本,以顾客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流程为中心,沿着资金运动轨迹,对流程进行显著的、根本性的重新设计,实现实时监控、信息共享,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财务的全面控制能力。可见,财务流程再造应该与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相结合,对财务流程加以分析,发现运行中存在的缺陷并进行再造,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1)构建财务流程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决定了企业的基调,财务流程再造首要且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构建保证财务流程顺利实施的内部环境。企业应当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以顾客为导向的思想和团队协作精神;以流程为中心,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制定和实施针对流程考核、管理的人力资源制度。

(2)建立财务流程的风险评估体系。财务流程再造后,整个流程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流程的崩溃。企业应当开展风险评估,准确识别与实现目标相关的内外部风险,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3)加强关键流程中的控制活动。控制行为有助于确保实施必要的措施以管理风险,实现经营目标。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在风险的可承受范围内,减少一切不必要、不增值的控制程序,加强对关键风险点的有效控制,降低损失,提高流程的运作效率。

(4)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财务流程再造要求流程内及流程之间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处理和传递。有效的沟通是指信息能够自上而下、横向以及自下而上的顺利传递。企业应当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提高信息的有用性,确保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

(5)加强内部监督。在财务流程再造过程中,应重视内部监督,不仅要发现财务流程的缺陷并及时加以改进,而且要对财务流程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财务流程再造的有效性。

2、财务流程分析

(1)财务流程描述。在企业财务流程再造的前期,要对企业财务流程的基本运转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描述,并绘制出相应的流程图,了解和梳理企业财务流程运转过程中的现状,诊断和识别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漏洞和问题,理清企业财务流程中的各种逻辑关系,为财务流程再造工作找寻切入点。

(2)寻找需要再造的关键流程。财务流程再造要界定出企业的关键和核心流程,在企业管理中,80%的价值是由20%的流程创造的。那么,在财务流程再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这20%的关键流程进行再造。寻找需要再造的关键流程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在流程中的地位、对顾客价值增值的影响力、流程涉及的范围、再造的成本效益原则和可行性等。关键的财务流程一般包括:对企业核心业务有影响的财务流程,对顾客有高附加值的财务流程,不增值、属于瓶颈的财务流程,跨部门的财务流程等。

(3)财务流程的理解。寻找到需要再造的关键流程后,必须对该流程的功能、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充分把握其形成的背景、原因、限制因素、问题所在和影响,为财务流程的顺利实施和运转奠定基础。我们应把重点放在对流程的理解上,不再局限于仅仅知道“流程是什么”和“流程是怎样运作的”,而应着眼于“流程为什么是这样”、“流程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流程存在什么问题”等。

3、财务流程再造方法

(1)清除不增值财务流程。非增值业务有百害而无一利,浪费了企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却不能为顾客创造任何价值。高库存量、过量生产浪费了资源,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信息的多次传递影响了流程运作效率并可能在传递过程中发生错误;生产过程中的故障、返工和待工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严重影响了顾客的满意度;失控流程很可能对企业造成极大损失。

(2)简化冗余财务流程。在清除了不必要的非增值流程后,应对剩下的效率低的流程进行简化,减少重复作业,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处理和传递。

(3)整合相关财务流程。对经过简化的任务加以整合,可使流程内部运转更加连贯和顺畅。整合后的流程应以高效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为前提,建立流程团队,提升团队整体的工作效率。

(4)流程加速和自动化。工作流程自动化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流程运转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在完成流程的清除、简化和整合的基础上,应实现流程加速和自动化,要充分运用和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对数据的收集、传送等工作实行自动化。

4、新财务流程的试验与运行

再造工作刚刚展开的时候,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存在许多无法预期的障碍和问题,比如会受到组织、成员等各方的抵制和压力;新流程未必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可行性较差;新流程的运行可能花费较高的成本,无法顺利实施等。所以,再造后的财务流程在全面实施运行之前,应在企业内部进行一定时期的小范围试验。然后,针对试验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和情况对新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经反复论证无误后,再全面投入企业运行。

【参考文献】

[1]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Z].财政部,2008.

第8篇

自动化生产基础设施、自动化装备、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研发、自动化管理等各个业务环节的全面渗透与融合,是落实国家两化融合战略的重要推手。

工业企业中,信息化与自动化的互动发展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信息化提升自动化,以自动化服务信息化”。总体上来看,信息化与自动化在发展应用的过程中互为依托、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以信息化提升自动化

以信息化提升自动化,有助于改进自动化设备的工艺水平和调节控制精度,提高各生产业务环节的智能化程度。近几十年来,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不断成熟,工业领域对于自动化设备的性能要求也逐渐提高,这些都为自动化设备的信息化提升孕育了广阔空间。信息化的应用不仅使得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加工制造、维修更加智能和便捷,为自动化设备性能的提高提供了基本保障。而且,自动化设备本身的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应用于自动化领域,自动化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处理连续时间变量转变为处理离散时间变量或数字量。可以说,信息化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其工艺水平和调节控制精度,推动了复杂控制功能的实现,提高了自动控制生产过程的可靠性、灵活性和智能化程度。

以信息化提升自动化,有助于集成、规范和优化工业企业的自动化生产流程,保障精益生产和均衡生产的有序执行。工业生产中自动化单机生产设备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但是更为高效低耗的生产则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自动化生产流程进行规范和优化,加强企业对于自动化生产过程的管理控制能力,以求实现以零库存、零缺陷、高柔性的精益生产和均衡生产。结合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多业务环节中多个受控制设备的多机协同自动化,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企业的生产流程特点建立生产管控信息系统。纵向信息系统与自动化设备的接口友好衔接,可以将自动化设备中产生的最底层生产信号与信息快速准确地采集并传输到相关的设备装置、车间和工厂进行综合分析,以实现不同工序之间的均衡配合和优化;横向的不同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可以实现原材料采购、供应链物流管理、订单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计划等业务环节与生产现场之间的协调。

以信息化提升自动化,有助于工业企业建立与先进生产模式相适应的现代管理体系,更好地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生产制造环节是工业企业的核心业务环节,但一个工业企业要提升其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还需要同时提升企业研发、物流、财务、营销、销售、行政客户管理等环节的业务能力,使各个环节之间的能力相匹配,充分发挥自动化生产线的效益。目前很多工业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采用了大量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但还需要有先进的现代管理体系与之相匹配。企业管理信息化可以整合现代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推动新型便捷的商业模式的建立和实施,集成企业管理涉及的复杂业务流程于一个信息平台上,支撑企业决策层的决策管理和战略规划。

以自动化服务信息化

以自动化服务信息化,有助于确保工业企业中生产信息能够准确、快速、持续地获取与传输,增强信息系统对生产过程的监管控制能力。工业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企业管理涉及到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分析、处理和应用等不同环节。其中,自动化相关设备采用自动控制、检测、遥感等技术对生产现场的数据进行采集和传输。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经常会出现数据采集和传输延迟过多、数据采集精度不足、数据采集和传输间断带来数据缺失等问题,出现在信息源头的这些现象会导致后续环节出现决策偏差、滞后等问题,严重影响工业企业的管理效率。提升自动化设备性能的可靠性与先进性是保障工业现场数据采集与传输的准确性、实时性、连续性的重要手段,这些数据将是信息系统进一步对其进行共享、分析并对生产现场进行有效监管和控制的最基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