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2 16:02: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体育课堂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安全认识;体育教学;保障措施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体魄的职责,也是为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营造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校园服务。
一、要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1、新课程体育是建立“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切实贯彻与落实,而“健康第一”的先决条件是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现代家庭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我们学校来说可能只是上千分之一,对于家庭却是百分之百,出现安全问题对每个家庭都是灭顶之灾,将会影响学生一辈子,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每个体育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线。
2、安全问题客观存在。
体育教学中活动是载体,通过活动,使学生得到体育锻炼,使我们的体育学科的任务得以落实。在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都曾发生过安全问题,自己都记忆犹新。因此,安全是我们体育教学活动中不能回避的问题,更不能刻意隐瞒,而应该积极面对,去思考如何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使我们的课堂更安全。
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体育教学安全问题
1、不惧怕安全问题,更不能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由于安全问题客观存在,部分老师还在这方面吃过苦头,因此,会有部分老师有惧怕心理,进而导致在教学中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有人不敢安排一些激烈对抗的项目和一些体操类、投掷类项目,甚至有人出现只要安全不要内容的课。同时,从学校角度看,领导也害怕体育课中出现安全问题,不少学校出现了刻意删减体育课的现象。这些不良现象产生,表面上看是回避了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风险,但已经严重干扰了体育的正常教学活动,使体育学科的意义和任务大打折扣。
2、坚持科学、合理安排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课程,体育学科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校方和体育老师对此要有清醒、明确的认识。我们要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要对国家教育方针负责,切实安排好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严格执行相关教学规定,开足课程,要从面上认真落实工作要求,使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应有地位得到体现,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应有落实。
三、保障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措施
体育教学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双边活动,保障安全,师生都有责任。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安全事故;防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3-0030-03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学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心的热点问题,更是学生家长最为关切的问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存在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体育课堂已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安全事故的高发地带。从实际情况分析原因有三:
1.体育学科特点。体育课堂教学具有教学活动的动态性、场地器材的复杂性、学生身体机能的基础性等特性,相对其它学科具有更多的不安全因素。
2.体育新课程背景。体育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权。因此在教材内容的变化和更新过程中,无论是器材的运用,还是组织练习,更多的是在尝试和摸索中实施,相应在实际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同样也带来了更多的不安全因素。
3.小学生身心特点。小学生一般是6~12周岁的儿童、少年,从生理方面看,小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能力正是处在第二突增期初期,身体基础和运动能力还处于低下水平,尤其是小学低段学生;从心智方面看,小学生的自主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安全意识淡薄。
由此,安全问题已成为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桎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正常的体育教学工作和体育教学改革,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和体质增强。体育课本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课程,但也成为了老师和家长最担心的课程,稍不慎就会有意外事故发生,家长对老师和学校进行索赔的案例时有发生,学校和体育教师既担心又无奈。目前部分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的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即减负减量,对稍有挑战的教材干脆就去掉,更有甚者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实际上,过分强调安全,不是科学积极的态度,强调“稳妥”的办法其实更不稳妥。由于学生平时没有接触过一些滚翻、跳跃等项目,自身求生能力差,有的先天胆子小,一旦遇上“意外”,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极为消极的,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有悖于新课程理念。
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小学体育教学与安全问题,减少、避免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体育教学的安全性,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思考、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体育课堂教学安全防范体系概述
体育教师、班主任(或医务人员)、学生是体系中人的因素,其中体育教师是主动因子,起到控制和调节作用。安防体系实行课前、课中、课后全程控制,最后通过课后反思总结,起到反馈调节作用,提升安防功效。并对课堂教学中的不同运动项目,提出了安全要点。
三、体育教学的课序式安全策略
(一)课前
1.掌握与安全相关的班级学生信息
(1)细致了解学生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或加剧,引发事故。包括小学高段女生例假情况,要建立女生保健卡,通过班主任老师或学校医务室老师,准确及时的获悉信息,以便及时作出相应的教学处理。
(2)建立学生伤病、缺课通报制度。要求班主任老师、体育干部和学生本人应及时告知体育教师,避免体育教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安排不当运动,引发伤病加剧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了解学生现有的身体素质和现有的动作技术水平,以便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4)了解班级情况。本班学生的课堂常规和上课纪律如何,双差生、问题生、特殊生是哪几位,最会“惹事”的是哪几位同学,班干部能力如何,班风怎么样等等,体育老师上课之前要做到心中有底。
(5)严格请假制度,课前认真清点学生人数,落实每一位未上课的学生情况。
(6)了解学生上体育课前的心理状态。对于在上课前刚被其他老师批评过的学生,要予以关注,并作相应的处理。因此班主任老师或其他课任老师要及时与体育老师取得联系,告知情况。往往刚被老师“批”过的学生,会借用体育课机会,向其他同学“出气”,引发意外事故。
2.认真备课,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备课要把所授内容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写在“本课安全保护措施”栏中,对安全问题要有预见性,确保在教学中能准确无误地完成教学任务。如: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等,那么,就得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安排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又如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这都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3.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性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体育器材的质量问题,安装不牢固,场地不平整等。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检查形式有肉眼查看、亲自试用、预见患排除等,如跳远沙坑里埋藏的一块石头就是隐患。
4.检查学生服饰穿戴,严禁带利器上课
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不要佩戴各种金属或玻璃的装饰物;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勤剪手指甲。
(二)课中
1.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对学生的安全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教育上,而要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培养体育小干部,学生相互监督,共同防范,及时汇报。
2.教师要全场全程监控,及时制止和教育
体育教育首先要具有有高度责任感,爱岗敬业,切忌课中擅自离开教学区。认真把握课堂教学常规,按教师备课的思路,有效地组织,要操作规范,结构合理,纪律严明;切不可采用放羊式教学。总之,对安全事故的防范要措施落实,要求明确,态度坚决。教师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预见性,对有可能要出现安全事故的学生行为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学调整。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身体情况,面部表情;如学生面红耳赤,大口喘气,满头大汗,说明运动负荷大了,应立即调节,采取减少练习次数,降低练习强度,缩短练习时间和距离等措施。如个别学生面色发白,虚汗满面,走路摇晃,说明他体力不支,应让其休息,并注意观察他的变化。
3.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在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系统的功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立即投入紧张的运动或比赛,由于肌肉的力量、韧带的伸展性都不够,身体的协调性差,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韧带扭伤。准备活动的内容与基本部分内容结合不好,或缺乏专项准备活动。例如,有些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是排球的传、垫球,却带领学生左右压腿,忽视了指关节的放松。准备活动的量过大,进入正式部分已经筋疲力尽,超过身体承受能力,学生身体不适时,情绪不佳,体质差的学生很容易晕倒造成伤害。
准备活动还应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重点加强某部位的活动。如急行跳远,就必须特别加强下肢关节如裸、膝等部位的活动。因此,在做准备活动时,先做一般性准备活动,再做专门性准备活动。尤其是在天冷季节,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预热人体的运动系统和身体机能,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4.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教学方法采用得当
根据学生基础、气候情况、课程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握好适宜的运动负荷。医务监督在小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时期,他们的内脏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功能还比较弱;所以,要合理控制运动负荷,一般要求在有氧代谢情况下进行运动,这样更有益于儿童身体健康,平均心率在120~140次/分之间比较适宜。一节课中,如有多个运动项目,一般运动强度小的项目安排在前,运动强度大的项目安排在后,天热时运动量可相对小一点,天冷时运动量可相对大一点。
教学内容要合理安排,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难度过小对学生没有挑战,也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对他们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教育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要科学、实用、安全,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切忌操之过急,引起学生动作变形,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学中的技术动作的掌握,都应遵循技术动作形成的规律,必须按教师的要求,做到循序渐进,用力的大小、快慢、用力的顺序、用力方法,哪个部位紧张哪个部位放松都要掌握好。
5.组织管理和队形设计科学合理
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教师示范时,提前向学生讲清楚器材的功能以及危险性,提醒学生注意以防伤害事故发生。规范动作要领、严明练习纪律,明确运动信号(如手势、哨声、口令等),以免出现因为技术动作的变形、组织教学的失误和纪律性差造成学生拉伤、擦伤、脱臼等伤害事故。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在安全范围内进行练习;行进间练习时,要明确学生练习路线,避免引起冲撞或拌倒等不安全事故,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
6.倡导情感教学,实施有效评价
教师要创设积极向上、富有激情的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运动潜能和信心。对于生性胆怯的学生和体育后进生,尤其注意在帮助其掌握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更要鼓励和激发,消除其做动作的恐惧心理。对于在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处理要冷静,切忌激化矛盾,要通过调查、讲解或比较等方法控制学生的异常情绪,对学生反常行为要实行有效评价,不可草率了事。不可让学生带着情绪出课堂,真正做到让学生“高高兴兴上课来,平平安安回教室”。
(三)课后
1.器材及时回收管理
下课后,体育器材要及时回收,确实不易搬运,或下节课还要继续使用的,必须有专人管理。尤其是危险性较大的器材,体育教师一定要亲自回收。
案例:五(1)垒球投掷课后,因为下节课是五(2)班的同一教材内容,所以体育老师就把垒球放在学校操场边上,自已进办公室了。没几分钟时间,有学生来汇报,二(2)班一个小同学眼睛被砸伤了。原来低段小同学见没人管理,就开始哄抢垒球,有的踢着玩,有的滚着玩,有的扔来扔去,其中一球砸到一个女同学的眼上,眼都红肿了起来,幸亏不是很严重。
2.有序组织学生课间活动
体育课一下课后,学生往往蜂涌至洗手处或厕所,学生人多,加上其他班级的学生,里面的学生挤出来,外面的学生想进去,此时学生拥挤不堪,安全隐患严重。所以当下课后,体育教师有必要进行秩序维护,以确保安全。
3.课堂安全教师个人反思
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课堂上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处理方法,进行反思总结,以课后小记或叙事的形式进行记载,补充完善,把所得经验和新的认识运用到下次的课堂安全工作中去。
四、各运动项目安全要点及相关器材规格调整建议
五、体会和思考
体育组教师安全意识强化,经验积累丰富,安全措施到位,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学生通过教育强调,通过日常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课堂上安全意识强,初步形成自我安全防护能力。做好体育课堂中的安全工作,提高体育教学的安全性,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单靠宣传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其实质上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和长期工程。安全无小事,从细处入手,从多头着想,形成预防体系,落实到措施上,体现在行动上。
几点思考:
1.体育课堂安全问题如何把握好“度”?过分的强调安全,使得体育课上得越来越“温柔”,缺失了体育育人本意和特有的教育功效。
2.孩子的安全不仅是在校期间的安全,而是一辈子的安全,让孩子学会规避危险的知识,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以增强抗危险和保安全的能力才是最根本的。把学生关在“保险箱”里的安全,才是最危险的。
3.家长“溺爱”的观念。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体育课中受点轻伤,就会心疼不已,甚至找到学校、老师论理;平时在课外也极大的约束了孩子的身体锻炼机会。家长的“子女观”“教育观”也有待于进一步匡正。
4.责任不清法制不健全。体育活动本身存在着风险,无论各方面措施有多到位,只要你一动,安全隐患就一定随之而来,所以,如果说只要是在体育课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一定是体育教师的责任,是不客观的,需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健全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王占春,何彦吉.小学体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
[2]王步标,华明.人体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
[4]姚鸿恩,郑隆榆,黄叔怀.体育保健学(第三版)[M],2001.7.
【关键词】初中体育 课堂教学 安全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03
近年来,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明确要求,学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的发展,因此各阶段的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再将语数外等需要考试的文化课作为日常教学的唯一目标,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也充分受到重视。这对于培养学生全方面多层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就以体育这门学科来说,在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强身健体方面有着莫大的作用,但作为运动为主的教学科目,学生的课堂安全问题又给教师提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怎样才能做好这些科目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音体美等科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成为这些科目教师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逐渐增多,课业压力增大,更加需要体育课来帮助学生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从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中去。但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快速成长时期,精力充沛,活力大,这就导致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好充分的安全防范工作。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保证学生的安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安全问题,建立安全意识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安全有足够的重视。虽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明辨是非,保护自我的能力,但作为未成年人来说,初中生在自我保护方面的能力还不完全,对于运动危险的存在认识度也不够,因此需要教师时刻进行提醒和保护。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容易太过相信学生的自理能力或者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仅仅是跑跑跳跳能有什么问题?”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采取放任的态度,进而导致体育课堂上意外现象的出现。因此,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对待课堂安全问题,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时刻保持谨慎、严肃的态度,这既是对自己工作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责任。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自己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如在上课一开始,教师可以拿出一整节课的时间上“内课”,将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教给学生,可以结合具体的安全案例,将错误的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事先告诉学生,让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做到心中有数,充分意识到体育课堂上保证自己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在以后上课的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教师,不做危险的事情,尽可能的杜绝受伤和意外事故发生的几率。
二、加强纪律教育
首先,作为教师,在纪律方面要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初中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惧怕心理逐渐消失,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的错误行为敢于提出质疑,并且做出反抗措施,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更加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量不要让学生指出错误,挑出毛病。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要遵循规则,以体育教学为例,上体育课时为了保证安全,需要学生穿运动服,并且不能携带小刀、胸针等尖锐的物品,那么教师在上课时不能光要求学生,自己也要这样做,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从而甘心服从教师的命令和引导。
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赏罚分明,令行禁止。不论是室内进行的文化课教学还是室外进行的体育课教学,课堂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秩序,破坏教学秩序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进行室内学习,对于教室内上课的规矩非常明确:不能说话,不能打闹,不经过教师允许不能私自离开课堂等。
但是作为室外上课的体育来说,由于上课形式不同,所以学生容易放松对自我的要求,进而表现为没有纪律性,这就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明白什么行为可以做,什么行为禁止做。并且做到赏罚分明,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行为要及时的予以纠正,并且给予一定的处罚,久而久之,让学生习惯规矩,并学会守规矩,进而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安全高效的进行下去。
三、关注学生健康
首先,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上文中提到体育是一项以运动教学为主的科目,相对于理论性的科目来说,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上课过程中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体力作支撑。如果学生在身体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仅会影响课堂的学习效果,还会造成安全隐患,尤其是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容易因为害怕主动和教师交流而隐瞒身体不适的状况。所以,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情况,及时发现学生身体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好教学安排;另一方面,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尤其是在进行短跑、跳高等运动强度较大的运动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充分做好身体放松准备,压腿、弓箭步走,作关节活动操等,尽量避免运动损伤和意外情况的出现。
其次,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育的状态,身体机能和心理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情绪变化剧烈,尤其是男生易怒易冲动,在运动过程中容易产生摩擦和纠纷,进而演化为打架斗殴事件。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对学生做好监督工作,及时对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冲动情绪和行为进行安抚,从而减少学生之间因为运动而产生的相互伤害行为,进而保证体育课程顺利安全的进行。
四、提高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应急反应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作为体育教师,通过我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即使做好完全的准备工作,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和意外,这就需要教师对于如擦伤、扭伤、脱臼、骨折等常见性问题,具备最基础的护理能力,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意外事故时,教师能够快速反应并及时处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加大力度进行教育改革。然而,城市与农村教育质量仍达不到同步。城市教育无论是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或是学生的学习环境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英语教学的新教材及教学方法推广方面。城市的孩子一般在幼儿园时期就会系统地接触到英语,而农村许多孩子是在进入小学甚至初中后才正式接触英语,并且大多数农村英语老师没有专业知识的装备,学校只是为了进度而教课。不少农村学生进入中学后,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的“听、说、读、写”不能很好地掌握,在英语的学习上比较吃力。因此,改善农村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状况变得十分迫切。
英语语法既是英语学习的难点又是突破口。语法是英语的实际用法,是通过不断研究、分析、综合总结出来的。任何人使用英语,都必须依照语法。当然,学英语不是为了学语法,而借助语法来学习英语可以减少学生死记硬背的痛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很多中国人在英语语法的学习上感到棘手,甚至“谈语法而色变”。教师在讲授语法时枯燥无味,学生消化得慢不能很好的运用。调查发现,农村初中学生英语语法尤其薄弱,对基本的英语词性、句型、时态等的掌握仍存在较严重问题。这将导致他们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困难重重。
现今的课堂上,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统治地位,老师讲授而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主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做题技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的英语水平,这些年来,社会各界都在做着不懈努力。以助学案为载体,问题导向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助学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的导学为方法,强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助学案不同于“导学案”、“讲学稿”等以教为主的方式,它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和基础知识,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实现师生合作达成教学目标。
问题导向学习是一种有效的课程模式。在教学中,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问题,并围绕提出的问题在师生、生生之间共同探讨甚至多次实验尝试,最终得出可靠的结论。它旨在让学生通过主体参与,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并运用知识,从而不断构建他们新的认知结构,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鉴于农村初级中学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为促使农村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将以“助学案”为载体,“问题导向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更好地运用到初中学生的英语教学中是当务之急。
作为教师,我们要首先明确,语法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法,而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最终融入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语法学习是学习一门语言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教师要从机械的语法讲解和让学生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将语法教学更好地渗透于听、说、读、写每一个环节中,勇于创新,使语法教学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实践性。
一、以助学案为载体,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
英语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以教材为依据。进行语法教学要利用助学案设置模拟情境,并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演练。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贴近学生运用外语的实际语言环境,设计形象化、真实化的情形,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法将学生置身于可理解的语言环境中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可以进行图片、实物、动画的展示并通过讲解、手势、图解等方式教学生体验,或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
例如,在现在完成时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如开关门窗、实物模拟、黑板上写字等动作来创造简单的情景。然后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概括,归纳出规则:have(has)+P.P。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例如学习现在进行时可以把主语及主语的动作写在纸条上,如Jack,playfootball.然后把这张纸条给一个学生,并要求这个学生到讲台上向全班提问WhatisJackdoing?Guess!其他学生举手提问:IsheWatchingTV/…?如果学生答错,说:No,heisn’t.答对则说:Yes,heis.接下来教师可以给猜对的学生另一张纸条继续游戏。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多做一些类似的游戏,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进行观察和提出问题并思考问题,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他们的研究意识,激活研究的思维。
二、以助学案为载体,优化教与学的课堂教学方式,组织学生模拟备课
目前中国大部分学生学英语依赖于教师,教师通常会在课前归纳好教学内容,学生在课上边听边记。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课前不进行预习导致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影响课堂效率。组织学生模拟备课便是针对学生这一弊病提出的解决方法。
所谓模拟备课,是指在教学开始阶段让学生自己去熟悉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把握课文大意,并了解课文中句与句、段与段之间,乃至每一单元课与课之间的联系。教师应首先树立“先学后教”的理念,明白学案要以“学”为中心进行预设,让学生明白自己要解决学什么以及怎样学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学生的思维反应有别于以往学生,认识能力也有所变化发展。教师应事先深入学生,接触教材内容。组织学生模拟备课,能使学生整体把握单元内容,在讲课时才能思路清晰,印象深刻。
首先是参考资料的准备。教师在计划本部分内容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感知教材,用初中学生的思维研究教材,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思维问题。除了必备的英语教材,学生还必须参阅一些课外资料和工具书。学生手头的参考书在数量和质量上参差不齐,所以组织学生模拟备课之前,教师应事先为学生挑选出可供参考的书籍。只有配以一定量的资料,学生才能互相借阅,并像老师一样在备课中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从而互相商讨高效学习的方法。
其次要优化分组,便于学生分散讨论。在我国,英语教学是在非外语环境中进行的,课堂教学往往以班为单位,每班学生人数至少在四十人以上。基于这种情况,可以把学生分成三到四人一组,由其中一人负责本组活动,要求各小组同步活动,互相合作。在进行语法教学时,让学生根据教学任务,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并自行拟设相关的语法情境。在课堂开始时,由每一小组先发表一下本组同学对该语法知识的理解和看法,并举出相关的实例等。
模拟备课方式中,教师可以事先提出预设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自己在课程学习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课堂反馈中生成的问题给出指导,对学生的错误予以改正并进行总结。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自觉搜索出语法规律,加深其对该语法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适时激励评价,养成自主研究的习惯。
一、对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认识
结合新课标理念和“二期课改”精神,我们认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多考虑他们的需求和感受;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自主空间,提倡“玩中学、玩中练”;让小学体育课堂回归学生的生活,在师生教学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他是一种在户外进行的教学双边活动,学生需要通过各种身体练习,达到思维与活动紧密结合,体育知识和技能紧密相连。其次小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各不相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第三要根据新课程精神和教材特点组织教学。教材内容丰富多彩,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教学技艺在师生教学互动中生长
1、理解,师生关系的新起点
课堂不仅是建构知识的平台,也是人际交往的场所。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有强烈的欲望,有积极的情绪,有充沛的精力与体力;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迸发思想火花,产生奇思妙想。建立平等、友爱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和谐的运动环境,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开阔心胸去理解学生,然后再敞开胸怀去关爱学生,这是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首备条件。教师要利用生动亲切的语言渲染课堂环境,“蹲下身”和学生在“同一个高度上”活动,逐步将自己融入孩子们中间,像一个和平使者用智慧传递知识技能,用爱心连接学生之间的情谊。
那是二年级的一节体育课,教学内容是立定跳远和接力跑游戏。做完准备活动后,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我的要求,自由分散开地练习立定跳远。突然,一名学生跑过来对我说:“老师,张运他一次也不跳,还故意用小石子砸我们。”我问:“他为什么要砸你呢?”但我定神一想,这个张运是个很淘气的同学。“他还打了我一拳呢!”嘴快蔡明大声说,语气有些愤怒。当我带着怒气走向张运的时候,却看到他那若无其事的样子,真想好好批评他一顿!但我克制了,心想:以前曾批评过他,但却不管用,为何不改变一下教育方法呢。我灵机一动,想先听听他的心理话。于是我走到他身边,抚摸着他的头,温和地对他说:“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起练习,你看他们练得多认真、多欢快啊!你怎么能用石子砸人呢?”“我不想跳,我跳不好……谁叫他们嘲笑我呢!”说话间表露出一副无所谓的神情,说完转身过去,背对着我。我愣了一下,问:“那你体育课想活动什么项目呢?”“想跑步,我50米比他们快!”“跑步?行啊,一会儿就有接力跑啊!”我说,“我要和他们单独PK”他说。他是想单独挑战其他小朋友,那就给你个机会吧,我说:“好!你去准备吧,一会我给你个机会!”接力跑前我专门安排了这次挑战赛,结果,张运真的跑得比其他同伴快。下课时,他乐滋滋的,我抓住时机与他谈了心。后来,张运同学还真成了我的小助手呢。
你给孩子一份理解和关爱,他就会对你产生依赖和信任!作为体育教师就应该敞开胸怀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他们,他们会逐步接纳你,更加尊重你。这样的例子发生了几次,我总是把握时机,与孩子们走近,与他们成为朋友。
2、玩耍,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玩是儿童的天性,课堂教学中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为了让孩子喜欢体育课我以“游戏”为“家常饭”,以“竞赛”为“家常菜”,力图让小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在玩中乐。
记得那是我从中学转到小学上的第一节课,教材是立定跳远,我采用较为“程式”的方法进行技能教学,结果学生练得垂头丧气。课后我经过与同事交流,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调整,第二堂课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样是立定跳远课,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一上课我就问:“同学们,今天想不想做游戏?”同学们急切地回答:“想!”。“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叫做‘剪刀,石头,布’。我接着说:“游戏的方法是这样的:各人自己找朋友,两个同学一组,先设置好起点,然后通过猜拳‘剪刀,石头,布’来决定胜负,赢的一方双脚蹬地向前跳一次,输的一方原地双脚向上跳一次。每五次为一组,最后看哪人离起点远,距离者胜,距离最远的将赢得全班总冠军。大家一听游戏中还要比赛,一个个跃跃欲试。一会儿各自找到了朋友,学伴间玩得既紧张又活泼。一会儿找同学测量,一会儿找老师评判。15分钟的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大家练得满头大汗。这时我再评价同学的跳跃动作,请做得规范和跳得远的同学出来示范的讲评……通过这一竞争性的游戏,一下子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课后,我最深的感受是:学生看似玩,实际上做的是双脚用力蹬的立定跳远动作;形式的变换,让他们在欢快中达成了教学目标。对于孩子们,这种教学方法远比教师不断地讲解、示范,学生排着队不停地轮流练习要强得多。从孩子们的笑脸上,我能感受到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
这次教学启发了我,后来我通过合理的创编、科学的安排,推出一些游戏性、竞争性强的学习内容,采用“新、奇、活”的、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玩,在玩中掌握知识和运动技能,在玩中逐渐养成自主意识、纪律观念和组织能力。
例如:球类教材是低年级重学内容,既是发展学生技能、技巧主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等体能的重要手段。如果按常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孩子们虽能掌握部分技术动作,但学练的积极性并不高;如果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孩子们积极参与、乐此不疲。我通过查阅资料和自我创编,我把小篮球的运、传、投编成两人或集体练习的游戏,并制订简单的规则,以比赛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练技能。
3、自主,教学互动的发生点
给孩子们空间自主选择内容,是体现课堂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师生互动的出发点和生长点。其一是给学生自主练习的空间。低年级小朋友年龄虽小,但兴趣广泛,并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教师应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打破以往低年级教学中一切都由教师组织,师生一起做同一活动的做法,而多给学生有选择性的自由练习空间,使学生找到练习的乐趣,发现自己的特长,为终身学习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是给学生自主表现的空间。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就如有的学生很想成为运动员,就大胆邀请老师参与他的活动,通过表现来实现他的愿望;有的学生想当小老师,就组织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来练习,培养了组织能力;有的学生在练习时想出了新花样,得到了老师的肯定,那劲别提有多得意了。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放开手脚,把课堂还给孩子。
下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二年级的体育课,原本的教学计划是前滚翻和迎面接力游戏。在上完了前滚翻练习后,我就准备组织迎面接力跑游戏,却发现由于几个学生病事假,各组人数不均等;加之迎面接力已练过几次,如果还是按原来的分组赛跑,胜负已了如指掌。我想了想,说:“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有能力、也肯动脑筋,本课还有15分钟时间,我想让你们自由支配,但有个主题,那就是快速跑;还有个要求就是要玩出花样,并注意安全!”同时又说:“有什么要老师帮忙的尽管找我。”这样一说,全班同学一下乐开了花,纷纷按照他们自己商量好的活动方案活动起来。不一会儿,几个同学跑过来说:“老师,我们想赛跑,你来给当裁判,好不好?”我马上答应了。别看他们人小,比赛起来可不含糊,跑起来还真像个小运动员,有一股拼劲呢!得了第一名的同学对我说:“老师,我跑得快,我想参加学校田径队,你看我可以吗?”“当然可以了,只要你不怕苦,不怕累,有拼劲,我想将来一定能成为出色的运动员。”其他几个同学也说:“我们也要参加田径队。”看着孩子们天真又向往的表情,我真开心!再回头看看其他孩子,一帮帮、一群群练着自己喜欢的项目,一个个都特别带劲。下课前5分钟,我引导他们对游戏活动进行了总结,个说得头头是道。
原来的教学预设被打破了,临时生成的主意却得到了许多意外的收获:同学们练得有组织、有方法;有的学生想成为运动员;还有的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
4、期待,教学成效的增长点
关键词 多媒体;案例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7-0085-03
Case Teaching Method and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Raising under Conditions of Multimedia//Liu Lina
Abstract The raising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s the work which the current university in urgent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has the unique superiority in the practical ability raise aspect, so the paper plans to propose that with the aid of multimedia enhance the case teaching effect, stimulates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in learning, to realize the goal of sharpening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by using the case teaching.
Key words multi-media; case teaching; practical ability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Shandong, China 256603
随着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类正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简单的知识传授已不能满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实践能力培养成为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一直以来,有很多观点认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功能是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通过考察课堂教学的基本类型可以发现,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动机和实践能力发展为标准进行划分,课堂教学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另一类是更为关注学生实践动机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前一类以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采用的讲授法为代表,而后一类以许多发达国家极为推崇的案例教学为主要代表。这是造成国外大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普遍高于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
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已经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明确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这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展案例教学,强调参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使毕业生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其顺利就业增加资本。
1 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
案例教学初创于哈佛商学院,20世纪70年代被运用于教育学界。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对一个具体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在许多学校,这种模式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案例教学将教学中真实教学情境和冲突问题展现给学生,使他们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会联系教学实际思考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多维度的概念,从内容上可以把它分为一般性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一般性实践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及表达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在专业领域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的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和做出新的选择的能力[2]。
1.1 案例教学法培养大学生一般性实践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机会并不多。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讨论,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思维撞击,提供和共享他人的资源,最后每个小组要形成一致意见。这一过程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学生在准备进行案例讨论时,要撰写发言提纲;案例讨论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文字表达、概括能力也得到提高;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发表观点和见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同时培养了学生聆听、劝说等技巧。可见与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相比,案例教学是最经济的一种“社会实践”手段,具有较高的绩效。而且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发现,很多学者也研究得出案例教学法具有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教学价值。
1.2 案例教学法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学案;导学问题;合作探究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课改的清风再次扑面而来,我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采用“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以课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小组共同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切实地感受到这种教学模式所带来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率提高。下面我就以我的一节课来谈一谈“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一、导学案的制作是基础
导学案由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导学问题、学习小结、课堂达标检测、课后巩固练习、学习反思等几个环节组成。《曹操献刀》由我主备,在集体备课一周前准备好导学案,在备课过程中各位老师集思广益,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最后通过对课程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导学案对于学生来说,犹如姗姗学步的孩子手中的学步车,能够借助导学案带着问题、困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发自主学习意识和兴趣。因此,在学案中导学问题的设置很重要。
二、导学案中导学问题的编写是关键
(1)“低起点,小台阶”。问题要有张力,要有拓展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还要有学生的思考在里面。设计要有层次,使学生努努力就能跨上去,这样就更容易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闯关设计,问题有梯度”。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在学法指导中要有精当的提示,或配以一定量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重视答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问题的O计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后不总结方法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教学实践告诉我,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导学问题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三、恰当处理练习,有效巩固当堂所学
导学案中有当堂检测,练习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最大程度的收获,还增加了少量的选做题。当堂检测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高考重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曹操献刀》学案中课堂练习的设置既是为了检测学生对于学习重点“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和多角度鉴赏人物形象的技巧,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的掌握情况,也是为了突破高考重点。在辽宁省课改之后,高考卷中小说占据着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中之重,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又是常考题。
四、导学案要“批改”
导学案有发必收,有收必批。学生完成导学案后由课代表收齐上交,教师批阅,了解学情并确定课堂重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案完成情况进行做题方法技巧的指导,对于解题方法和规律要及时补充。
将学生在学案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确定为课堂中“小组合作探究”题,使学生在自主基础上,合作解决难题。
五、教师在课堂中要努力“放手”
导学案导学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点拨(以问题启发问题)―巩固练习。在这个流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第一,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学案,在上课前批改学案,了解学生情况,再次进行课前备课,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第二,用学案教学要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阅读教材,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
六、加强小组建设,合作探究解决课堂重点和难点
组建班级学习小组,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建立小组考评的原则和制度是实施“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前提。
课案中完成不好的题是曹操形象的刻画,所以课堂的重点就在此部分,根据情节发展的四部分,给八个小组分配任务,每两个小组分析一个情节下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的方法,两个小组之间形成对台赛,由小组合作完成。接下来,首先是小组内部交流意见,意见成熟的小组可以将答案写在黑板上再给学生讲解,给讲解得最好的小组加分。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的完成情况很好;最后,我选取一名学生(沈鑫宇)总结:文本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正面描写以及对比,衬托等方法,刻画了智谋机警,志大才高,奸诈狡猾, 自私残忍的曹操形象。曹操性格是多元化、多样性的。
上一环节的时间大约为20分钟,为了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对曹操人物形象的理解,接下来设置一个深层探究题:根据本文故事,后人总结了一条歇后语,曹操误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你怎么看待曹操的误杀和这种将错就错的做法?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节选部分中曹操形象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中,我还播放了将近两分钟的视频――曹操误杀吕伯奢,这样更能激起学生谈论的兴趣。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课堂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课案导学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教师还要时常要告戒自己,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学、会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中学课程标准》 .
关键词:体育教学 预见性 安全事故
记得以前老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干什么身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自从2008年实施体质监测以来,学生监测的成绩情况每况愈下。体育课中学生猝死、生病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生活,也给我们广大体育教师敲响了警钟。我们只有具备充分的“预见性”,才能灵活地捕捉、调控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见应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预见、人性化的预见,同时更应是一种富有弹性的预见。
一、课前安全的预见性
每一节体育课前,老师都要仔细对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预设再一次在脑海中进行回放,认真思考教学内容中的安全教育和防范是否预设到,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各方面有无充分的准备和心理认识,这种课前思考也有益于老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烂熟于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师生着装安全的预见性
其次,老师和学生的着装应该加以预见。老师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得体的着装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和示范。那么,学生的服装是否规范宽松,鞋带是否松散,提醒学生把佩戴的饰物、钥匙取下等。决不能让学生着奇装异服参加体育课。学生合适的运动着装也给体育课的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三、对学生的预见性
1.学生精神安全的预见性。小学体育课一般设在上午的第三节开始。学生前两节课是主课,精力相对高度集中,下来上体育课,学生的身心都放松下来。一上体育课学生总是有点“得意忘形”,在走道和楼梯易出安全事故;在操场说不定就有点打打闹闹,有时候上课班级比较多,人多也复杂了,如果老师这个时间段不当有心人,安全事故说不定就在不经意间发生了。
2.学生状态安全的预见性。体育课因为学生都很喜欢上。所以经常会有带病坚持上课的,老师要酌情对待。对特殊体质的学生要经常了解其情况,关注上课状态。对请病假的学生,要询问病情,如果是大病,安排到合适地点休息。对有些小病如女生例假期可以安排在操场四周做一些轻松的徒手操和散步等,一定要在老师关注的范围内。
3.学生安全教育预见性。每一节课适时讲安全,多说比少说好,少说比不说好,说得多了,势必会引起学生的重视,进而形成习惯。另一方面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训练,如在游戏活动中开展逃生避险训练,在素质练习中开展安全知识场景训练等。除此之外还要加强规则意识和常规意识的培养。如游戏规则、准备活动规则、比赛规则等,长期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形成定式。
4.学生课内安全的预见性。在体育课中,有很多项目要老师加强对学生的保护,例如技巧练习,老师要教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在练习中加强对学生的保护。教会学生自我保护,是尊重生命的体现。对学生进行保护生命的教育,能够经受挫折,也要求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情况,教学中也是对生命的一种保护。经常进行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如出现轻扭伤,教育学生不要摇动扭伤部位,应立即用冷水冲,达到泛敷的效果,可减轻扭伤的程度等。老师一定要加强对全场的监控,所有的学生活动应该在自己的掌握中,如跑步下来学生的面容、激烈的游戏竞争等,这些活动老师要一目了然,有敏锐的洞察力,保证学生活动安全进行。现在学校一般会有多个班同时在操场上课,老师一定要做个明白人,关注全体,监控全场,保证学生活动安全。
5.天气变化的预见性。天气变化对健康人产生不了多少影响,但对身体存在潜在病因的学生来说就是相当危险了。所以,对天气的预见可以尽量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下雨天体育课在室内进行没问题,如果遇到突然降温的天气,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调整,将室外课调整到室内进行。另外,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将运动量和难度降低,以保证学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