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效学习方法分享

高效学习方法分享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3 16:20: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效学习方法分享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效学习方法分享

第1篇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定位与发展方向;研究

一、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定位

1.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方面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普通高等学校也越来越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普通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个定位是科学合理的,只有这样,地方政府才会对其大力支持,这种支持是普通高等学校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所处的地方,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的新问题,这需要普通高等学校尤其是普通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来加以解决。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便出现了继续教育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发展的新趋势。普通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能够解决在生产中的技术方面的问题,能够开发出新产品,能够进一步提升生产与管理方面的效益,这使得继续教育与当地的经济联系更为密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继续教育和区域经济的紧密结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形式,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已经成为继续教育所肩负的主要职能。继续教育只有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产业结构的布局情况和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进而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充分肯定了继续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与和谐社会中的重大作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资本的基础性与战略性。与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指的是终身化与社会化的教育,这种从学校不断地拓展到整个社会当中的教育,引导人们不断地通过教育来完善自己,进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在学习型社会中,人自身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继续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注重营造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知识,然后进行定位。普通高等学校中蕴藏的数量可观的教学资源,能够在学习型社会的建构中发挥主导作用。国家对学习型社会的积极倡导及相关政策的推行,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发展背景,所以,普通高等学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紧紧抓住自身的发展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与发展空间,积极促进社会与教育之间的和谐互动。

3.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层次定位

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够培养出社会不断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确立后,为了能够继续加强办学的适应性,应该进一步加强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调研,根据调研的结果不断调整继续教育培养的具体目标。当前,高等教育处在一个大众化的阶段,市场上大量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随着生产方式逐渐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大量的就业岗位需要更多的专门型的人才,这是发展继续教育的动力所在。为了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普通高等学校要对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要以社会需求作为中心,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培养大量的具有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的专门的应用型人才。相对于学术型的人才而言,专门的应用型人才,更强调其应用性与技能性。所以,普通高等学校要充分认清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的变化情况,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各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并在所设立的课程中明显地体现出来。

继续教育突出的标志是办学层次。办学层次主要是针对人才的培养层次来说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层次,分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种,其中的学历教育包括了高中起点的专科、本科、专升本以及在职的研究生等,而非学历教育的层次则主要包括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岗位的培训等。办学层次的定位,指在确定培养多种层次的人才结构并且给予较为合理的位置,也可以这样说,继续教育培养的专科生、本科生与研究生是个什么样的结构。伴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逐渐多样化,对继续教育也提出了不同特色的要求,各个普通高校所承担的继续教育功能是有差别的。不同的普通高校在办学层次上的不同差别,反映出人才培养层次与社会服务方式的不同。每一所普通高等学校其办学层次不可能都那么完备,这需要确定好办学的层次,不断地积累办学经验,进一步完善办学的条件与水平,并形成自身的特色,这样才能被社会认可。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办学层次不能和办学的质量、办学水平相一致,它所体现的是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是由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分工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二、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

1.普通高等学校要将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正式发展规划之中

随着高校继续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摈弃过去那种重视学历教育而轻视继续教育的观念,将继续教育看做是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来抓,使普通高等学校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实际上,继续教育为普通高等学校提供了很多的社会资源,是普通高校与社会进行连接的重要纽带。普通高等学校需要将继续教育同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一起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将其视为高等教育向社会的延伸与继续,不断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通过这种延伸,普通高校深深扎根于社会当中,从而获取持久发展的生命活力。 转贴于

2.为给继续教育保驾护航,需要建立高素质的继续教育开发专家团队和师资队伍

继续教育呈现出的基本特点是短、平、快。继续教育的课程与学习教育的课程在设置上有一定的区别,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必须要符合学员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继续教育的专家队伍来对继续教育课程进行精心的策划编排,这些专家要具有自身的业务特长,并能够熟悉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与社会和生产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能够了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普通高等学校还要积极创造多种条件,进一步提升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实现继续教育的创新。这需要教师不断改变原先的授课模式与思维模式,积极寻找适合专业技术人员所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将最新的教学理论与教学信息充实到教学当中。教师还要善于积极收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将先进的科学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并结合相关的科研课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3.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应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面向各个行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工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扩大知识面,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加强创新意识,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的品牌方面的优势,从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深入到企业的内部,让项目的开发与研究工作能够和企业、教育的对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来进行培训活动,使继续教育能够进一步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在进行产学研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采取联合办学的形式,普通高等学校要深入了解当地社会的发展实际,大力加强和行业各界的联系,想方设法拓展办学的渠道与形式。

4.开展远程网络教育

第2篇

学英语的目的是使用英语,只能在用中体会它的规律,掌握它的方法,通过练习学会使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英语备考学习方法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首先要明确几个观点:1.学英语的目的是使用英语,只能在用中体会它的规律,掌握它的方法,通过练习学会使用。

因此我们要抓住每一个机会用英语。如课程表的书写用英语,学习学科的英文书写等。课上40个人,能有机会一定要抓住机会,而且要给自己创造机会练习口语,课下要寻找机会去练习使用英语。练习听、说、读等能力,做适量的练习巩固课内知识。

2.关于语法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是必要的,它是基础,中国人学习外语要学点语法,但是过分地研究语法是不利于能力的培养的,这也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误区。

有人说,那么高考怎么办?高考正是考查学生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语法的考试也是在实际语境中考查,因此语篇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能力。

3.语言的学习应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在开始阶段应以听说为主。

主要以训练自己的听与说的能力为主要目标,逐步加大阅读。

4.语言的学习与任何知识的学习一样,以自学为主。

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外语学习不是老师讲会的,是自己练会的。在使用中、练习中掌握规律。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以练为主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特点,仅仅靠老师是不够的。因此外语学习的过程是练功夫的过程,是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过程。希望大家要有一个英语学习目标,真正地行动起来。

二听的练习的具体指导(一)听力能力是重点

从现在社会环境要求方面看,听、说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英语水平高低的表现形式,与人交往离不开听、说的能力,因此重视听的能力是首要任务,听得懂才能说得出。每天应坚持听的练习20—30分钟,必然会有收获。

(二)听力能力的训练方法

1.模仿磁带,注意发音,学习准确的语音、语调,力求发音标准、漂亮。

课本录音带及其它相关有声材料都是很好的训练材料。

2.坚持精听和泛听相结合。

精听是指使用有材料的听力训练。可采取先听后看的方法,即在阅读听力材料之前先听2—3遍,再翻开材料边听边读,对已知和未知的内容有了一定了解,然后再合上书,边听边理解,直到全部材料都能听懂并跟上它的速度。泛听是指抽空随意地听,可以是无材料可循的内容。如收听英语广播,甚至在平时收看外国影片时也能学习英语,训练听的能力。

3.听的训练是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循序渐进的,既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能只想不干。

听力时间的保证也是提高听力能力所必需的。

三说与读的训练指导(一)说的训练

说的训练是高一阶段的训练重点之一,也是培养一个人与人交往能力的重要形式。

1.要敢于张口,大胆地练说。

要把说英语像说汉语一样自如作为自己的追求。

2.多与同学交流,抓住课上机会练习说英语。

利用课余时间,寻找机会,创造机会说英语。组成小组,参加英语角等。重复句、造句子、背诵、复述课文都是训练说的能力的好方法,只有简单的做到了,再难的任务也就不难了。

3.把练习一口气说出5句话没有错误作为训练说的能力的前期标准。

话题可由感而发,也可以是看到周围的动态、静态的事物,张口而出。

4.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如街头广告、标语也是学习英语的好材料,看到后说出来,也是训练的方法之一。

(二)读的指导

1.阅读能力是一切能力之本,也是高考要求的重中之重。

在有了一定的听、说能力之后,培养阅读能力也是高一阶段的重要步骤。

2.从兴趣入手,以读自己感兴趣的英文小短文、小散文、小说入手,渐渐地语感增强了,词汇扩大了,能力提高了。

3.阅读数量标准。

每天应坚持30分钟,300—500字的阅读。可集中时间读,也可利用零散时间读。

4.精读、泛读相结合。

精读是指认真处理生词、难句,对句子成份认真分析等,既学语言又学语法。泛读则是指重视了解文章大意,可采取略读、跳读等方法。不论是精读还是泛读都切忌边读边查字典,这样会打断阅读的整体思路不利于语言能力的提高。

四几种不良倾向1.有人认为高考成绩高就行了,不练说也没关系。

其实我们现在学习英语已不仅仅是为高考了,而是要为高考后的生存与发展做准备,也为个人与社会大环境接轨打基础。更为个人向国外发展作必要的准备。

2.有人认为多做题就能解决问题。

人们常说:量的积累可达到质的飞跃。但是盲目地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是不可取也是无效的。死扣语法不重视在一定的语境中体会、运用知识也是不正确的。

3.有人常立志而不是立长志。

英语学习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兴了干一阵,进步了就停下。走走停停只能导致成绩的起伏不定,最终导致兴趣降低,自信心丧失,造成恶性循环。

4.有人只会做或者是只做老师要求干的事。

进入高中阶段,走向成熟的表现在学会自己学习,要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要学会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

五学好英语,上好英语课的几个环节1.尽快适应环境、适应高中学习方法。

2.课前认真做好预习工作。

因为课时紧,内容多,强度大。不认真预习,课上会很被动。预习要做到认真听录音,模仿,掌握准确的语音、语调,了解单词意思,课文内容,找出疑难问题。

3.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给自己更多的机会锻炼听、说能力,认真适当地记笔记。

高效率听课,才能有高水平的收获。

4.课后要及时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是首要的。

复习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同时也应适当地做一些练习。遇到没有理解的内容应及时问老师,使问题尽快解决。

5.要有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同时应有承受压力的能力。

要会调整自己,相信大家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充分的心理准备,顺利适应高中英语学习。

高一英语备考学习方法指导相关文章: 高一英语学习方法解读与各题型复习方法指导

给高一新生:高一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关于高一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高一英语学习方法

高一英语学习方法与要点

高一英语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高一英语学习方法经验分享

高一英语高效学习方法

第3篇

一、“三段五环节”复习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三段五环节”模式的基本框架:(课前阶段)提出整理要求,学生自主整理――(课中阶段)分享交流构建,全面内化提升(五环节)――(课后阶段)进行检测评价,反馈复习效果。“三段五环节”模式的最大的特点是:把课堂教学扩展到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时间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角”作用,让学生在独立自主中学习,在分享交流中构建,在分层练习中内化提升。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教材为教学资源,以乐于参与为主旋律,以自主、合作、交流、分享、构建等学习方式为手段,引导学生在整理复习中构建知识网络,查漏补缺,全面内化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二、“三段五环节”复习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

下面以本人上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一课为例解说模式。

(一)课前阶段:提出整理要求,学生自主整理

复习课,由于学生对旧知识或多或少出现了遗忘,所以在上复习课前,教师要根据复习目标和重难点编制好整理复习材料,提出具体的整理要求。如:在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时,我是这样编制整理复习材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1.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特征?利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整理。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我们学过有哪些知识?利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整理。3. 我们已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这些所有知识,请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4. 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时,你有哪些不明白的?有哪些题目容易出错?把题目及你的错解写下来。

(二)课中阶段:分享交流构建,全面内化提升(五环节)

复习课主要的目的是将平时所学的分散、零碎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并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全面内化提升,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本人认为可通过下面五环节实现:

第一环节: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复习兴趣。在上课伊始,教师就要通过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使旧知以新的形式出现,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如:在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课伊始,我就用课件创设这样的一个教学情境:猜一个被一块木板挡住上部分,长5厘米,宽5厘米的规则图形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让学生大胆地去猜想,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创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复习兴趣。

第二环节:小组分享交流,构建知识结构。教师出示课前整理复习材料,学生围绕整理复习材料的内容在小组内分享交流自己的整理成果,小组内各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小组共识,把自己整理得不够完整的材料补充完整,初步构建知识结构。

第三环节:全班分享交流,完善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是复习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此环节我为学生创设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有补充的同学可站起来补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起智慧的碰撞,最后全班达成共识,完善知识网络图:

第四环节:组织分层练习,全面内化提升。在复习课中,要针对复习目标、重难点、学生容易混淆、容易出错的内容,知识的生长点、连接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得到全面内化提升,实现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目地。

第五环节:开展多元评价,及时总结反思。教育心里学认为:通过教W评价,能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课后阶段:进行检测评价,反馈复习效果

第4篇

一、互动性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特点

小学互动性课堂换一种方式表达,其实质是师生之间互动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为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创造前提条件。

1.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材进行教学的,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其能力方面也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活泼开朗是时代赋予他们的天性,对事物接受能力强,尤其是面临新教学方式时,只要合理进行引导,其作用完全能够得到展现。而互动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其学习提供一个相对于以前较为宽松的环境,在与教师、同学交流中及时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得学生对语文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在理解能力和认知层次上都有一个极大提升。

2.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者一味地注重对学生知识方面传授,也就形成了讲练一体的学习方式,长此以往,对学生能力养成造成一定阻碍,而互动式教学使得学生之间交流在学习中所运用到的学习方法,对比自身学习方法,在弥补自身不足的基础上,找到符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视到对学生思维、自主探究能力方面的重视,这都是互动式教学方式重要性的体现。

二、互动式教学更好运用到小学语文中的途径

1.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需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课堂活跃性,这是教学效率提升的保障。例如,在文章《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对文章思想内容及含义的讲解,应该在这个基础之上,充分让学生把握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含义。

2.对互动的方式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5篇

一、建设合作小组,开展小组学习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倡小组学习方式,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按照合理的方式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解决疑难问题。例如,在学习《葡萄沟》这节课的时候,如果我们一上来就提出问题:“作者为何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回答专利就会落入到好学生的手中,而基础和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就会跟不上节奏,从而照本宣读,对于要点的掌握是非常差的。因此,我们可以先给学生留出自由阅读的时间,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互动,分享阅读心得体会,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互动,通过交流讨论,学生总结出了一个完整的答案:“葡萄沟生产水果,在五月份有杏子,在七八月份有沙果、蜜桃和香梨,而到了九十月份,又会有香甜的葡萄,因此,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因此,我们要提倡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高教学智慧,把握生成资源

教学过程中信息是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的,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渊博的学识,能够灵活准确地把握这些生成资源,从而高效驾驭语文课堂,从这些繁杂的资源中挑选出对教学活动有价值的、可以使用的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节课的时候,笔者设想的教学计划是这样的:首先教师提问:“同学们,闰土童年发生的事情都很吸引人,其中你们对哪件事印象最深刻?”原本笔者预设的结果应该是学生回答:“月夜刺猹。”但事实上学生的回答:“雪地捕鸟。”这就是一个课堂生成,笔者并没有慌张,而是顺势让学生说说“雪地捕鸟”都发生了哪些情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生动描绘雪地捕鸟的场面,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然后笔者再想办法将教学拉回到预设的轨道上来,提问:“这四件事情中,‘我’对哪件事的印象最深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立刻想到是“月夜刺猹”,如此一来,教学活动又能按照笔者预设的轨道进行了。

三、培养自主意识,教会学习方法

第6篇

一、发挥目标的定向作用

摒弃简单的将目标与成绩挂钩的思维,引导学生将目标分解到听说读写的每个环节,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版块通过目标的实现从情感和认知上肯定自我,用版块目标或阶段性目标的完成适度地消减消极的自我焦虑,变消极的自我焦虑为积极的自我焦虑,促进自主学习。同时为学生设定环境目标,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通过规避母语环境,创建单人、双人、多人的外语自主学习环境,语言环境达标的基础上用环境驱动意识,用目标引导意识,发挥目标的定向指引作用,提升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

二、用赏识激励对策维持学习动机

HenryHolec认为自主学习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能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进度安排等可以有效判断出学生是否具备对自己负责的能力。其中难点无疑是学习动机的有效维持。动机源发于内,易受学生自我焦躁的抵消,可通过教师的外在推动力维持自主学习动机。从学生管理角度而言,教师应转变角色定位,从学习任务的下达者转变为自主学习的唤醒者,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用正面、积极的肯定和砥砺取代直接干预,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赏识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中,为其建立自信,打消焦躁,帮助其维持持久的自主学习动机,进而促进自主学习方法和内容的探索与提升。

三、促进多媒体与自媒体在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第7篇

关键词:实验开发;分工合作;反思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249-01

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不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为依据,而应该以学生是否在知识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是否都获得发展为标准。高效课堂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教学设计合乎学生需求

教学内容和方法是为学生设计,而非供教师孤芳自赏的。因此,建立在对教材深入挖掘、对学情深入把握基础上的设计才是最有价值的。有句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课堂教学侧重学习策略培养

学习方法的传授重于知识的传授,正所谓“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即对人的行为基本上没什么影响。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这就要靠自主学习。

高效的课堂必是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能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的课堂。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是建设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比如如何预习、如何讨论、如何探究等等都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培养。因此,高效的课堂决不会是一堂课就能建设完成的,它需要教师长久的坚持培养才能逐步显现其效果。

3、学生思维活跃,有广度和深度

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地独立思考、自主参与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思考时间的课堂教学,反映了教师心中只有标准答案,无视学生的存在,是对学生自主性的不尊重,也反映了课堂教学的表演性质。好的课堂教学成功之处,恰恰在于适时把握学生思考的亮点,促成新的知识能力生长点,学生的思维应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一、制定实验方案,明确学习方向

结合教材实验课的内容,尤其以探究性实验为主,同时,结合本校实验室的条件,在充分预习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实验方案,准备充足实验材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做好基本的准备。

二、挖掘实验资源,提高实验实效

实验教学是搞好物理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实现物理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努力做到变无实验为有实验;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变课内实验为课外实验。真正发挥实验在物理学习的作用。无论教师对物理现象作如何最形象、最具体的叙述,也无法替代学生对实物的直接观察。

演示实验具有“百闻不如一见”的功效,而探索性实验和分组实验可达到知识点心领神会,植根于脑海,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之效。但是,不管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往往限定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而课外活动则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必要的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只有适时变课内为课外,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让物理走进生活、贴近社会,进而探究生活、社会中的物理问题,解释、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拓宽实验的功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1、合作探索,开发实验

新授课中利用身边的物品做一些替代实验。比如, 气体对外做功实验可用“旋转薄壁矿泉水瓶”来替代。实验器材易于找到,操作简单,参与面广,效果明显。有时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瓶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当瓶塞跳起后,不仅可看到大量的白雾,同时还可看到瓶内水中有大量的气泡溢出。这又是实验的生成,起到很好解释啤酒起开后出现的现象,以及“爆米花”形成的原理。

2、收集素材,动手制作

物理小实验、小制作的题材广泛,材料集中丰富。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有益活动。要引导学生善于动脑、动手,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可以搞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虽然课外实验活动在许多方面略显粗糙与不规范,但其教学功能显而易见,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高。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激发他们自觉应用物理知识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实践证明,课外实验中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实验一旦有所收获,有所创新,就会使学生趣味性更浓,从而更加喜欢物理,热爱科学。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稳定推进,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大胆尝试,通过实验实现新课程理念。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质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大力推广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三、收集媒体资源,促进实验高效

在毕业学年的复习备考中,预设易混问题,理顺实验思路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对力学部分的几个重要实验极易混淆。针对这种现象,我先将这几个实验所用到的原理图以小黑板的形式展出。

四、盘点反思收获,调整改进提升

第8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幸福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一、时代呼吁“幸福高效课堂”的出现

自江苏省2009年6月出台规范办学行为的“五严”规定以来,教育部门强势责令学校要切实减负增效,追求轻负优质。为适应这一教育法规,提高教学质量,各地普遍开展了以打造高效课堂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三年多来,通过对历史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笔者深感高中历史教学远未达到理想状态。面对教育政策的改变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的教学课时减少等影响,相当数量的教师进一步强化单方灌输,教学缺乏情感、单调枯燥,教学过程中多灌输少启发,多指责压抑少宽容引导,多包办限制少激励创新,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空泛、低质、缺乏策略。所有这些都造成学生学习质量不高,能力不强,最终获得的知识具有很强的记忆性色彩,在多变的真实情境中,常常不能有效迁移、灵活应用,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学效益低下,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缺乏主动性,自主学习意识差。沉重的学习压力、乏味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度消费了中学生的学习激情、追求幸福的欲望,不少中学生感到学习没有意思,甚至活着没有意思,以极端的手段对待自己、家人、社会,这些报道不断刺激着每一位有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是包括历史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具体而言,构建能使学生有幸福感的有效课堂是新时期历史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幸福是什么?它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和谐感,是人的身心健康和谐和人格充盈的完美状态。

过去,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更多强调高效,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实际上,幸福比高效更重要,高效只是成功的来源之一,而不是成功的全部,何况成功只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探究教学的本质,我们不难发现历史教学的进程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分享人类精神财富的过程,就是分享各自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师生在课堂中不应该单向付出,而应该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彼此享受到尊重的幸福,交流的幸福,成长的幸福。幸福观在教育中的地位,教育界日益重视,一些学校如吉林一中更是提出了幸福教育的概念,并进行了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在探索过程中,也出现值得注意的现象,如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对课堂上学生的违纪行为不敢过问,课堂过于热闹,学生理性思维、深层次感悟的时间不够等。

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将幸福和高效有机结合,构建幸福高效课堂值得尝试。

二、历史学科“幸福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构建幸福高效课堂,重在落实课程标准。

在教学中,我们要落实知识与能力的教育目标,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标,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坚持情感教育贯穿教学始终,将“探究—体验”的理念贯穿教学的始终,将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贯穿始终,将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贯穿教学始终,注意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重视学生的参与率,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明确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做到“读、思、问、议、评”。

2.构建幸福高效课堂,重在进行思维训练和人文思想熏陶。

历史是一卷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服务人类的档案,其中有许多极具思想性的人文素材。历史是一门特别注重思维过程教学的学科。对话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展现。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分享和理解。对话是多向的,师与生,生与生;对话是需要聆听的,学生在聆听中分享教师的情感,教师在聆听中感受学生的体验,最终师生共同成长。

3.设计科学的教学流程,把所学内容分成若干教学主题,小切口、循序渐进进行。

笔者在导入新课后,将教学环节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独立学习,让学生感受自主的幸福: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案,对照学习目标,对预习内容进行学习,要求在书上勾画圈点,做好预习笔记。学案要符合学情,不宜过难,大多数学生能做大多数题目。

(2)交流展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幸福,让学生培养能力、展示风采、进行智慧火花碰撞。在展示过程中,让学生有理有据地进行点评、指出错漏之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的积极性。

(3)拓展延伸,让学生感受发展的幸福: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由其他同学释疑,必要时老师点拨、追问或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知识的补充,拓宽教材知识面。最后,教师启发、帮助学生小结、提炼,构建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