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3 16:20: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抽样调查的定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直接求解对照法是根据选择题的题设,直接通过计算、推理、判断得出正确选项的解题方法.
例1 (湖北武汉卷)为了解某一路口某一时段的汽车流量,小明同学10天中在同一时段统计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单位:辆),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折线统计图:
由此估计一个月(30天)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天数为( )
A.9 B.10 C.12 D.15
分析 先由折线统计图得出10天中在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天数,求出所占百分比,再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即可求解.
解 由折线统计图可知,10天中在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有4天,所占百分比为:4÷10×100%=40%,所以估计一个月(30天)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天数为:30×40%=12(天).故应选C.
说明 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定义法是运用相关的定义、概念、定理、公理等内容,作出正确选择的一种方法.
例2 (四川达州卷)向东行驶3 km,记作+3 km,向西行驶2 km记作( )
A.+2 km B.-2 km C.+3 km D.-3 km
分析 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正”和“负”相对,由此可以求解.
解 由条件,结合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可知,向西行驶2 km记作“-2 km”.故应选B.
说明 解题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验证法是直接将各选择项中的结论代入题设条件进行检验,从而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3 (山东滨州卷)方程2x-1=3的解是( )
A.-1 B.■ C.1 D.2
分析 分别将-1、■、1、2代入方程2x-1=3检验即得.
解 将-1代入方程检验,得左边=-3≠右边,即选项A不是;将■代入方程检验,得左边=0≠右边,即选项B不是;将1代入方程检验,得左边=1≠右边,即选项C不是;将2代入方程检验,得左边=3=右边.故应选D.
说明 本题是一道简单的解一元一次方程题目,容易得分.另外,此题也可以直接通过解方程求解,但要注意避免移项不变号和系数化为1时分子与分母颠倒位置等错误.
有些选择题可以根据题设条件和有关知识,从4个答案中排除3个答案,根据答案的唯一性,从而确定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也称为剔除法或淘汰法或筛选法.
例4 (四川内江卷)下列调查中,①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②调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③为保证“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④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进行安检.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根据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逐一筛选出正确答案.
解 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由于班级学生有限,所以适合采取普查,即淘汰A选项;为保证“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所以必须对其每一个零部件进行检查,所以适合采取普查,即淘汰C选项;由于一辆客车的乘客人数有限,所以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必须进行普遍安检,所以适合采取普查,即淘汰D选项;而要调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由于数量多,破坏性比较强,也没有必要普查,所以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应选B.
说明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普查的区别,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
如果命题条件中所研究的量可以在某个范围内任意取值,这时可以取满足条件的一个或若干特殊值代人进行检验,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例5 (内蒙古呼和浩特卷)某商品先按批发价a元提高10%零售,后又按零售价降低10%出售,则最后的单价是( )
A.a元 B.0.99a元 C.1.21a元 D.0.81a元
分析 批发价a元,不妨设a=100元,依据题意,即可求出最后的单价.
解 取a=100元,于是提高10%零售的价格为(1+10%)×100=110(元),后又按零售价降低10%出售的价格为(1-10%)×110=99(元),而选择项中只有0.99a元=0.99×100元=99元.故应选B.
说明 本题若熟练掌握了列代数式的技巧,也可以直接由售价=原价×(1+10%)(1-10%)求得.
有的选择题可通过命题条件的函数关系或几何意义,作出函数的图象或几何图形,借助于图象或图形的直观性从中找出正确答案.这种应用“数形结合”来解数学选择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作图法.
例6 (山东淄博卷)已知二次函数y=a(x-h)2+k(a>0),其图象过点A(0,2),B(8,3),则h的值可以是( )
A.6 B.5 C.4 D.3
分析 从此题的选项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大于0,图象过点A(0,2),B(8,3),在对称轴的右侧,当函数值等于2时,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值一定小于8,可知对称轴一定小于4.
解 从此题的选项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大于0,图象过点A(0,2),B(8,3),如图所示,在对称轴的右侧,当函数值等于2时,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值一定小于8,可知对称轴一定小于4.故应选D.
(一)失业定义中的“工作时间”定额太低
在我国的调查失业定义中,把在调查标准时间前一周内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不足1小时者均视为失业人口。而国外的情况是:美国规定为在调查周内工作不满15小时,法国规定不满20小时者即为失业,他们的工作时间均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1/3甚至达到一半。这样一来,我国的工作时间标准就显得偏低,而且现实生活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一周工作一小时,按照我国目前的工资水平,一个普通人显然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活。
(二)统计范围狭窄
我国目前对外公布的只有城镇登记失业统计,它以户藉为依据、是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产物,是户口与就业等各种社会待遇挂钩的结果,其统计的范围与国际通行的失业统计相比要小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包括城镇非常住人口。我国的失业统计按常住人口登记的原则进行劳动力抽样调查,而事实上,我国人口流动数量巨大,每年光是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农民工就有数千万,如果不对这部分人口进行失业统计,那么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政府不能知道流动人口的失业率,对其无法控制;而流动人口本身不能知道自己在本地区是否存在很高的失业率,不能对自己的工作流向有很好的了解,造成了盲流现象和社会的不安定。
第二,没有把乡村人口纳入失业率的统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0%以上,见表1。
而在我国的从业人员中,乡村人口则占了70%以上的比重,见表2。
占人口总数及从业人员数如此大比重的乡村人口的失业情况在我国却一直没有得到反映,可以说是失业统计的重大缺陷。而我国乡村确实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失业,只不过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隐蔽性强,因此长期以来没有被重视,但这绝对不意味着我国的失业统计就能忽视这一点。此外,我国拥有1.3亿左右的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注:1996~2000年,我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分别为:13508、13050、12537、12704、12820万人。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107页,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而且数量每年有所变动,这说明,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分子,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也面临着市场的考验和失业问题。我国的失业统计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表1中国历年人口数及其构成(单位:万人,%)
附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91页,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表2中国历年从业人数及其构成(单位:万人,%)
附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107页,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第三,抽样比率太低。我国在城镇劳动力住户抽样调查中,只抽取了2.5万人。以2000年城镇人口45594万人(已经剔除了不以户记的军人数250万)计算(注: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94、101页,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抽样比大约为1/18238,而美国的则为1/1600。可见这个比率太低了。
第四,失业统计的年龄界限僵化。我国的调查失业统计的年龄界限与国际一致,但是登记失业年龄界限却很不合理,仅限定为男16~50岁,女16~45岁,上限连退休年龄都不到(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5岁),这一方面使得很多在劳动年龄内(一般是16~65岁)的人都没有包含进去,另一方面,很多超过退休年龄的人仍然具有劳动能力并且有工作要求,他们完全符合失业的定义,但是却没有被包含到失业人口中去。这必然使得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与失业率和实际值偏离较大。
(三)指标设计不完整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反映“就业不足”和“隐性失业”现象。就业不足的统计定义是指非个人原因,在调查周内工作时间不到标准时间的一半(即20小时),并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人员。按此标准,我国就业不足人员是大量存在的,如单位的富余人员。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等等。就业不足从工作时间上讲是处于就业状态(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1/3),但是这种就业并不让人满意,人们仍然有寻找更多工作的意愿,因此失业统计中应该另设指标对此进行反应。
隐性失业的通俗解释是:形式上就业,实际上没有就业。经济学解释就是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者负数的就业。这种情况在我国城乡非常普遍。当然,隐性失业人口中的绝大部分是就业不足人员,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基本相同,只是隐性失业更为严重和隐蔽,因为他的劳动时间也许达到了就业的定义,但是他创造的边际利润却等于零或者为负。对这部分人的测定和统计,显然更为困难,但是完全不反映这个现象绝对是失业统计的不足之处。
第二,在失业指标设计上,缺乏深度和广度。我国的失业统计仅有失业人数和失业率指标,然后是根据年龄、性别和失业原因等对失业进行的简单分析的表格,缺乏大量的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其他数据,如按产业、地区、失业时间长短等划分的失业数据。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查,由此带来的就业和失业情况究竟如何,对政府制定政策有很大影响;我国地区间发展速度不同,失业水平也是不同的,但是缺少具体数据的支持,这也不利于当地政府进行调控和人们理性选择就业地区;分析失业时间的长短也能判断我国的经济周期等情况,反映了失业和就业的连贯性。但是失业统计体系却缺少这些数据,这使得它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了。
(四)操作性问题
第一,时效性不强。我国失业人口统计资料(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情况)是以年末最后一天的失业人员计算的,不能反映全年的失业情况,部分失去了政策依据的价值。试想,在年末一个失业一年的劳动者和一个失业一周的劳动者怎能同日而语?然而他们被等同的计入了失业人数。
目前主要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失业率调查的频率是: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是每月调查五次,英国、法国、德国是每年调查一次(这三个国家的月度失业数据为登记数)。我国显然还存在差距。
第二,登记失业并不完善、严密。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仅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正式登记的就不算在失业之列。这样的标准有两个缺陷:一是失业、下岗人员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登记,在统计时就难免被遗漏;二是导致了以“登记与否”为依据,而不是根据“劳动事实”来登记失业。例如:部分进行登记的人员可能仍在从事有报酬的工作,且工作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间(比如一小时),如零工、摊贩(事实上的就业者)等却被统计在失业者之中;有的登记失业人员在找到工作以后不去劳动部门消除登记。这些情况都影响了统计数字的准确性。
二、我国失业统计的改革
(一)失业口径的界定
第一,提高“工作时间”的定额。用“一小时”的工作时间来确定就业和失业界限,这个定额太低了,因此,建议按照正常工作时间的1/3来定额,我国实行的是8小时5天工作制,因此可以把在调查周内工作13或者14小时以内作为失业的标准之一。
第二,放宽年龄上限。我国的失业统计年龄上限应该和国际一样,即65岁及以上者。随着我国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很多到了退休年龄的人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同时也具备这个能力。因此
,对于其他符合失业定义的人应该统计在内。
(二)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在城镇和农村实行两套失业统计制度,同时兼顾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需要,并注意官方与民间结合。在城镇全面实行失业抽样统计制度,而在农村的乡镇企业中实行失业抽样统计制度,对完全依附在土地上的农业失业人口则采取推测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对城镇采取住户抽样制,加大抽样比率。我国的城镇人口数量大,同时经济条件有限,因此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实行1/1600的抽样比率。但是,1/18238的比率也显得太低,因此,可以考虑实行1/5000的抽样比率,同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而且要兼顾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资料的要求,比较合适的方法是各地区在完成国家调查任务的同时,在国家样本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样本以达到在本地区也有代表性,这样能以最少的经济投入取得最满意的统计结果。
在农村,对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的失业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以此推算其中的失业人数和失业率,这时也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而对依附在土地上的农业失业人口,由于其隐蔽性较强,因此可以考虑按照推算隐性失业的办法来进行推算或者估计。具体方法见本小节第3点。
另外,虽然我国的失业统计数据是由官方,但这并不排斥官方与民间各种机构的合作。譬如,对失业统计理论的研究、对失业调查项目的展开等等,都可以由政府采取招标的形式进行,这样能保证专业人士的参与,而且具有一定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以常住失业人口统计为主,同时监测流动人口失业情况。在我国户籍改革并没有实现“城乡实行统一的户籍制度”的目标前,失业统计最好以常住人口抽样调查为主,同时监测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失业统计更完整,同时能从宏观上指导和调控流动人口的就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盲流现象和社会问题。区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标准是在调查小区居住时间半年以上(或者居住不满半年,但是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而我国进行常住人口登记的调查小区范围是: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以及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内的地区。以时间期限和地理范围为标准,可以抽取那些管理得比较完善的地区进行流动人口的失业统计,以此来推算全部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在计算出常住人口失业率和流动人口失业率后,通过观察二者的高低(具体数字的高低各地区会有所不同),能对本地区的就业进行一定的指导。
随着我国户籍改革的到位和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信息联网(注:公安部治安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1年底,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实施,全国约有250个城市建成“百城联网工程”,约有6.5亿常住人口信息实现了网上查询。),我国的失业统计抽样调查体系将会更准确和完整。到那时,如果能实现不重复登记,那么各个城镇地区的失业率的加权平均数就是全国范围内的失业率,其权数为该地区的全部失业调查人口占全国失业调查人口的比重。
第三,对“隐性失业”做出补充统计。我国城镇和农村都存在“隐性失业”,但是他们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城镇主要是低效劳动,农村则是边际产出为零或者负数的劳动,因此,对他们的推算或者估计方法有所不同。
在估算城镇隐性失业人口时,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采用实际有效工时推算。例如,2000年城镇从业人员为21274万人,如果有效工时是制度工时的80%~85%,那么隐性失业人数大约为对3191.1~4254.8万人。而有效工时占制度工时的比重,需要通过模型或者函数测算出来。
对于农村的隐性失业人口估算,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国际对比法,即在农业产值比重相当的国家或者历史时期下,找出一般农业劳动力比重标准,然后将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与此标准对照,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农业隐性失业。二是抽样调查估算法,即通过对部分农村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得到的样本特征来推断整个农村的隐性失业率。作为这项调查的单位由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权威部门。国家统计局曾用这一方法测算出1994年我国的农村隐性失业人数为1.1亿,隐性失业率为25%。三是各种模型推算法。笔者倾向于使用抽样调查估算法,因为这可以作为以后农村失业抽样调查的理论基础,为下一步的失业统计改革打好基础。
第四,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失业统计应该有所不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完善发达地区的失业统计系统,譬如在调查频率、调查范围上首先与国际接轨;对于不同的行业,可以规定不同的就业和失业标准,可以采取不同的统计方法,而且在对失业结构作进一步分析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指标,从而对该行业失业问题的解决起到一种宏观指导的作用。
第五,加大调查频率。我国对外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以年计的,这对现实的就业情况没有很大的实际用途。另外,我国的流动人口失业情况调查的对象是在调查区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更是要求时间上的及时性。但是我国疆土大、人口多,不可能实现一个月对外报告一次的频率。因此建议每季度报告一次,这样能对现实的就业进行比较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杨宜勇.失业冲击波—中国就业发展报告[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3杨缅昆,章飚.失业统计:一个尚待开发的核算领域[J].统计研究,1997,(5)
4成健梅.我国失业统计的国际比较与改进[J].中国统计,2001,(2).
精神障碍指人的心理功能异常和社会功能的缺陷或受损。
精神残疾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病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二)精神残疾的分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二版》(WHO-DASII)分数和适应行为表现,把精神残疾划分为四级:
精神残疾一级:WHO-DAS值在116分以上,适应行为严重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长期、全部需他人监护。
精神残疾二级:WHO-DAS值在106~115分之间,适应行为重度障碍;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
精神残疾三级:WHO-DAS值在96~105分之间,适应行为中度障碍;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环境提供部分支持,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
精神残疾四级:WHO-DAS值在52~95分之间,适应行为轻度障碍;生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需要环境偶尔提供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三)精神残疾标准和工具的变化与特点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使用了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Tenth Version, ICD-10)精神与行为分类相配套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澳洲版精神障碍症状检查表(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Tenth Version-Australia Modified Checklist, ICD-10-AM-Checklist)作为精神残疾的诊断工具,与当前国际诊断分类系统接轨,有较好的社区诊断一致性,利于与国际组织和学术界交流与合作。与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相比,本次调查有了统一的精神疾病诊断工具,便于全国各地调查掌握相同的诊断标准,提高了诊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一)失业口径的界定
第一,提高“工作时间”的定额。用“一小时”的工作时间来确定就业和失业界限,这个定额太低了,因此,建议按照正常工作时间的1/3来定额,我国实行的是8小时5天工作制,因此可以把在调查周内工作13或者14小时以内作为失业的标准之一。
第二,放宽年龄上限。我国的失业统计年龄上限应该和国际一样,即65岁及以上者。随着我国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很多到了退休年龄的人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同时也具备这个能力。因此
,对于其他符合失业定义的人应该统计在内。
(二)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在城镇和农村实行两套失业统计制度,同时兼顾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需要,并注意官方与民间结合。在城镇全面实行失业抽样统计制度,而在农村的乡镇企业中实行失业抽样统计制度,对完全依附在土地上的农业失业人口则采取推测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对城镇采取住户抽样制,加大抽样比率。我国的城镇人口数量大,同时经济条件有限,因此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实行1/1600的抽样比率。但是,1/18238的比率也显得太低,因此,可以考虑实行1/5000的抽样比率,同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而且要兼顾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资料的要求,比较合适的方法是各地区在完成国家调查任务的同时,在国家样本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样本以达到在本地区也有代表性,这样能以最少的经济投入取得最满意的统计结果。
在农村,对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的失业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以此推算其中的失业人数和失业率,这时也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而对依附在土地上的农业失业人口,由于其隐蔽性较强,因此可以考虑按照推算隐性失业的办法来进行推算或者估计。具体方法见本小节第3点。
另外,虽然我国的失业统计数据是由官方,但这并不排斥官方与民间各种机构的合作。譬如,对失业统计理论的研究、对失业调查项目的展开等等,都可以由政府采取招标的形式进行,这样能保证专业人士的参与,而且具有一定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以常住失业人口统计为主,同时监测流动人口失业情况。在我国户籍改革并没有实现“城乡实行统一的户籍制度”的目标前,失业统计最好以常住人口抽样调查为主,同时监测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失业统计更完整,同时能从宏观上指导和调控流动人口的就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盲流现象和社会问题。区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标准是在调查小区居住时间半年以上(或者居住不满半年,但是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而我国进行常住人口登记的调查小区范围是: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以及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内的地区。以时间期限和地理范围为标准,可以抽取那些管理得比较完善的地区进行流动人口的失业统计,以此来推算全部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在计算出常住人口失业率和流动人口失业率后,通过观察二者的高低(具体数字的高低各地区会有所不同),能对本地区的就业进行一定的指导。
随着我国户籍改革的到位和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信息联网(注:公安部治安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1年底,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实施,全国约有250个城市建成“百城联网工程”,约有6.5亿常住人口信息实现了网上查询。),我国的失业统计抽样调查体系将会更准确和完整。到那时,如果能实现不重复登记,那么各个城镇地区的失业率的加权平均数就是全国范围内的失业率,其权数为该地区的全部失业调查人口占全国失业调查人口的比重。
第三,对“隐性失业”做出补充统计。我国城镇和农村都存在“隐性失业”,但是他们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城镇主要是低效劳动,农村则是边际产出为零或者负数的劳动,因此,对他们的推算或者估计方法有所不同。
在估算城镇隐性失业人口时,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采用实际有效工时推算。例如,2000年城镇从业人员为21274万人,如果有效工时是制度工时的80%~85%,那么隐性失业人数大约为对3191.1~4254.8万人。而有效工时占制度工时的比重,需要通过模型或者函数测算出来。
对于农村的隐性失业人口估算,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国际对比法,即在农业产值比重相当的国家或者历史时期下,找出一般农业劳动力比重标准,然后将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与此标准对照,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农业隐性失业。二是抽样调查估算法,即通过对部分农村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得到的样本特征来推断整个农村的隐性失业率。作为这项调查的单位由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权威部门。国家统计局曾用这一方法测算出1994年我国的农村隐性失业人数为1.1亿,隐性失业率为25%。三是各种模型推算法。笔者倾向于使用抽样调查估算法,因为这可以作为以后农村失业抽样调查的理论基础,为下一步的失业统计改革打好基础。
第四,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失业统计应该有所不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完善发达地区的失业统计系统,譬如在调查频率、调查范围上首先与国际接轨;对于不同的行业,可以规定不同的就业和失业标准,可以采取不同的统计方法,而且在对失业结构作进一步分析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指标,从而对该行业失业问题的解决起到一种宏观指导的作用。
第五,加大调查频率。我国对外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以年计的,这对现实的就业情况没有很大的实际用途。另外,我国的流动人口失业情况调查的对象是在调查区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更是要求时间上的及时性。但是我国疆土大、人口多,不可能实现一个月对外报告一次的频率。因此建议每季度报告一次,这样能对现实的就业进行比较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杨宜勇.失业冲击波—中国就业发展报告[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3杨缅昆,章飚.失业统计:一个尚待开发的核算领域[J].统计研究,1997,(5)
4成健梅.我国失业统计的国际比较与改进[J].中国统计,2001,(2).
进行了阐述,其中劳动工资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范围定义不清,制度规定难以掌握;指标设置陈旧,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调查方式单一,统计力量薄弱,填报人员素质不高;难以保证数据质量;部门衔接不够,口径不一数出多门;改革思路中讲述了在扩大劳动工资统计范围的思路上,要打破“不包括乡镇企业、规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统计范围限制,从而形成涵盖全社会所有劳动现象的统计,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全社会劳动就业的分布与构成以及劳动报酬的收入与分配,较好地满足各级政府和部门及社会对劳动工资统计数的需求和利用其次,建立完善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突破城乡地域、所有制形式和职工身份的限制,完善和制定全面反映我国各类企业和单位职工就业、流动和工资收入情况,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同时,还应注意统计指标的口径与其他部门劳动指标的口径衔接。建立以普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为主的劳动工资统计调查方法。以建立完善的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前提,以经济普查为基础,反映不同行业职工就业、流动和工资收入等方面情况的抽样调查制度,通过抽样调查来获取不同行业职工就业、流动和工资收入水平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信息。最后,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和统计执法与监督等到改革思路,本文对劳动工资统计的问题与策
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存在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出改进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必要性和主要改革方向,探索建立一套具有地方特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符合国民经济核算要求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
【关键词】劳动工资改革策略
一、现行劳动工资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范围定义不清,制度规定难以掌握。劳动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综合范围为辖区内全部独立核算的企业(单位),但不包括乡镇企业、规模以下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制度中有的规定却难以掌握。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当前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方式、投资和劳动用工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的企业都为九十年代以后建立,且大多集中在城镇,而企业主多数原有身份为农民。如按投资主体划分,企业主户籍为乡村;如按企业所在地域则在城镇。
2.指标设置陈旧,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现行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设置陈旧滞后,几十年一贯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多种经济模式逐步取代了计划经济模式,工资分配形式呈现多元化格局,现行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体系已不能反映经济社会劳动工资的总体规模和主流特征,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
3.调查方式单一,难以保证数据质量。劳动工资统计至今仍采取计划经济时期的全面统计报表制度,填报单位包括辖区内所有行业的全部单位,收集资料费时费力。由于填报单位增减变化快,单位各种情况变动大,再加上有些单位统计法制意识淡薄,不愿把工资总额报足的心态,工资总额漏统漏报现象较为严重,数据质量难以符合统计真实性原则。
4.统计力量薄弱,填报人员素质不高。大多基层单位没有专人负责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一般是财会人员或从事人事工作人员兼职,很难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劳动工资统计中,业务水平难以保证。
5.部门衔接不够,口径不一数出多门。部分劳动工资统计指标的设置与相关部门衔接不够,部门之间指标口径、含义不一,导致数出多门,不利于工作开展、资源共享和数据使用。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改革思路
现行劳动统计出现问题的原因,有来自主观的,也有来自客观的。从产生错统的主观原因看,一是统计人员对统计制度理解有误,又没有认真学习有关制度,甚至把统计上的概念与劳动部门的概念混淆了。二是统计相对人的统计法律意识淡薄,为了本部门的利益或小集体的利益而违反统计法。统计部门的管理只停留在表面上,似乎有了台帐就具备了统计基础工作。因此,改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在扩大劳动工资统计范围的思路上,要打破“不包括乡镇企业、规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统计范围限制,从而形成涵盖全社会所有劳动现象的统计,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全社会劳动就业的分布与构成以及劳动报酬的收入与分配,较好地满足各级政府和部门及社会对劳动工资统计数的需求和利用。
其次,建立完善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突破城乡地域、所有制形式和职工身份的限制,完善和制定全面反映我国各类企业和单位职工就业、流动和工资收入情况,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同时,还应注意统计指标的口径与其他部门劳动指标的口径衔接。
建立以普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为主的劳动工资统计调查方法。以建立完善的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前提,以经济普查为基础,反映不同行业职工就业、流动和工资收入等方面情况的抽样调查制度,通过抽样调查来获取不同行业职工就业、流动和工资收入水平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信息。
最后,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和统计执法与监督。统计工作的生命在于真实,而真实的数据来源于扎实的统计基础工作。基层单位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工资统计台账,健全与劳动工资统计资料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和凭证等统计基础工作。并进一步提高统计普法执法与监督力度,对统计人员要加强《统计法》知识的培训学习,对那些不按时上报,屡次迟报、拒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要充分利用《统计法》赋予的权利,及时启动法律程序,加大处罚力度。
三、劳动工资统计改革具体策略
1.改革现行劳动工资统计的调查方式
针对现行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量大,代表性差的弊端,建议采取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结合。对于劳动工资统计年报规模以上单位采取全面调查的方式。规模以下的单位与基本单位普查相结合,基本单位普查范围是包括私营经济在内的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在普查统计报表中扩大范围,增加劳动情况指标,这样既能节省人力、工作量,又能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对于定期报表,建议取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统计,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劳动现象在一年内变化不大,工资较为规范,每年的变化不大。或是协调交由核对人员、工资的劳动人事部门统计,统一上报统计部门;对于定期报表中企业单位的统计,可以结合城镇劳动力调查,实行抽样调查,分行业、按企业进行抽样,反映区域劳动工资情况。
2.建立新的统计指标体系
劳资统计要面向全社会,服务于全社会,因此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设置一套与新时期相适应的全新的统计指标体系。首先指标体系种类要根据机关、事业、规模上、规模下企业和单位及个体户,区分种类分别设置。因上述各种的人员性质、组织机构、工资发放办法等存在差别,如机关无专业技术人员,人员分在编、合同工、临时招聘工,又分领导干部、中层干部、职工等;而事业、企业和单位也有相同的,又有区别的各种人员性质等情况,所以必须分设数套指标体系。其次劳资统计指标解释尽可能做到直观、易懂,便于填写,把错填数据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再次要删除过去报表中不易填列或不适应目前需要的指标而增设新的指标。
3.确定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下的细项分组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应该是一个涵盖比较广泛的指标,包括的内容较多,除了工资科目里边有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津贴和补贴等项目外,还有一些工资科目中不包括的旅游费、过节费、实报实销的手机费、固定电话费、伙食补助等。所以在报表指标的设置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下应设置其中项,特别是工资科目中不包括的手机费、旅游费、过节费、伙食补助等,可能很多填报单位漏报了这些额度。
4.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和法制宣传工作
为了保证从源头上提高劳资统计数据质量,一定要加强劳资统计基础工作,要求基层单位建立统一的劳资统计台账,健全与劳资统计资料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和凭证等统计基础工作。同时加强对劳动工资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包括统计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一年保证不少于一次以上,要努力增强同基层统计人员的沟通。要进一步加强统计法制宣传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统计法制宣传和教育,使全社会人人了解《统计法》,自觉遵守和维护《统计法》。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统计执法力度,对统计违法行为严厉查处,从而教育一片,才能有力地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更好地服务于全社会。
新晨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改革初浅思考.浙江统计.
[关键词]工业统计 优点 缺点
一、现行工业统计制度简介
国家统计局现行的工业统计制度,主要是分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两大部分。报表有年报、季报和月报,综合报表和基层报表等不同报送方式。还有定期、不定期的抽样调查,以弥补定期报表的不足,或是了解定期报表以外的工业经济情况。
1.按统计范围,分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两个部分
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统计部门为各级统计机构;规模以下工业,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下的法人企业和个体工业企业两部分组成,统计部门以国家调查队为主。
2.按报送时间,分月报、季报、年报三种
工业月报,主要是B201表,即《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涉及的主要指标有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以及企业的主要产品产量。
季报,有B202表,即《工业企业财务状况》、B203表,即《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两批报表。B202表是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指标有主营业务收入等;B203表主要是反映企业产品的销售状况、库存量等。
年报,是综合反映企业全年的经济状况,指标设计比较全面。
3.按报送方式,有综合报表和基层报表两个类型
综合报表,又称综合汇总,是统计部门把收集的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向上级报送汇总结果。基层报表,又称超级汇总,统计部门把收集的基层单位数据进行审核,向上级报送基层数据,使用这种方法各级统计部门都能掌握基层数据。
4.按调查对象,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
全面调查多用于定期报表,为弥补定期报表的不足,国家统计局设计了各种定期、不定期的抽样调查。如规模以下工业经济调查、成本费用调查、投入产出调查等。
二、现行工业统计制度的优点
现行工业统计制度,可以快速、及时的了解工业运行状况,同时保证数据质量。
1.月报指标设计简单,时效性强
B201表是要求每月月初报送的报表,主要指标为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企业用电量等,指标不多,企业统计难度不大,可以在短期内完成。时效性强,决策部门可以快速了解工业经济运行现状。
2.实行超级汇总,保证数据质量
现行的工业统计,采用得比较多的是超级汇总,各级统计局向上级报送基层企业数据。这种报送方法可以让各级统计部门同时掌握所管辖地区范围内的每个企业数据,减少中间环节对数据的篡改,保证数据质量。
3.年报指标结构严谨,可从各个方面了解工业经济状况
工业年报指标比较多,涵盖各个方面,给企业填报的时间也比较长。企业可以核实全年数据,完善财务报表后填报。年报报表指标设计严谨,可以运用年报数据计算工业经济效益指数等各种指数,从不同方面反映工业发展状况。
4.全面调查、抽样调查相结合,更全面了解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月报、季报、年报属于全面调查,主要针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下以及个体部分的数据,由抽样调查获得。两者相加,得到全社会数据。全面调查配合抽样调查,轻重层次分明,既可以全面了解工业经济情况,也可以节约劳动力等资源,提高效率。
三、现行工业统计制度的缺点
尽管现行工业统计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1.产品代码变换过于频繁
在2008年以前,月报产品产量一直沿用的是5位产品代码。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时国家编制了一套7位产品代码,产品产量比月报更多更齐全,但个别同种产品名字却与月报不相同,有时容易引起混乱。2004年经济普查结束后,月报产品产量仍使用之前的5位产品代码,给月报与经普产量对比和联审带来一定难度。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国家编制了另一套7位产品代码。这套代码与第一次经济普查的代码有很大区别,不能互通,企业在填报时往往与第一次经普的代码混淆,错填产品代码。2008年第二次经普结束后,月报产量使用和经普一致的产品代码。
2.产品目录太多太烦琐,部分产品难以界定
第二次经普产品目录1309种,月报产品目录494种。作为五年一次的全面经济普查,产品目录越齐全,越能反映社会生产状况。但作为用来快速了解工业经济情况的月报(又称快报),产品目录太多会影响企业填报速度。月报产品品种众多,企业必须从目录中找到自己企业相应的产品。有些产品凭名称难以界定,企业又必须向上级统计部门咨询产品定义,给企业填报带来一定困难。
3.同名产品品种多种多样,单从数据上不能反映生产的细节情况
比如服装,生产服装的企业众多,一个服装企业内部的服装品种也多种多样,大的小的厚的薄的。在产品目录上,也不可能分得很细致。在月报目录上,服装是一个大类,下分针织服装和梭织服装两个中类,两中类加总必须等于服装大类;梭织服装下面,还有其中:羽绒服、西服套装、衬衫、婴儿服装及衣着附件四个小类,这四个小类没有包含全部的梭织服装,所以,不要求加总与上一级别相等。在实际生产中,除了这四个小类外,梭织服装还包括比较厚的保暖外套(非羽绒服)、比较小的内衣裤等。这两项均不包含在其中项里,填报时只须填到“梭织服装”这个中类就可以了。服装的计量单位是万件,一个企业,生产十万件冬天的外套和生产十万件内裤,产量的表面数据是一样的,但实际的生产状况当然不可相提并论。
四、对现行工业统计方法改革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食堂;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
一、研究综述
高校食堂与全体师生的生活密切相关,高校食堂的卫生安全状况也关系着全体师生的饮食问题。设备齐全和安全的高校食堂会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高校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食堂,种类繁多的食品窗口,但是各个食堂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高质量的服务是每个食堂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推动学生的购买欲望,也推动了高校基础设备的完善。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模型应用到高校食堂综合状况评价研究中,结合实际情况将高校食堂评价系统根据模型需要分成几个指标,建立了因素集、评价集、权重集,来对高校食堂进行综合评判。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
(一)基本原理。在确定性集合论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经典数学,经典数学处理的基本上是确定性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需要人们研究的系统越来越复杂,系统呈现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烈,各种具有不确定性、不完整性,甚至不一致性的数据需要人们去处理;如果人们把这一切仍当作是确定的,沿用确定性的经典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去处理,得到的结果将不符合实际,对经济意义的解释也不一定正确。这时,人们不得不正视“不确定性”的存在,不得不去研究如何表达不确定性信息,怎样处理不确定的信息,并研究处理的理论与方法。这中间首先是对不确定性集合的研究。人们最早接触到的不确定性集合是模糊集,现在为世人认可的不确定性集合除了模糊集外还有Lough set即粗糙集,下面我们介绍模糊集。
1965年,美国学者L.A.Zadeh为了描述“边界不清”的语言变量,提出了著名的模糊集理论,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模糊数学这一新的学科。对于模糊集来说,空间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以一定的程度属于空间中的任一个集合,也同时以不同的程度属于另外的集合,这种思想与经典集合的确定性是本质不同的。事实上,模糊这个名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比如:“今天天气很热”,“车速过高,需要适当刹车”“他走起路来很快”……这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含义确定但又不准确的语言表达。仔细分析这些语言表述会发现:这些表述涉及到的量其边界不清,什么叫很热,什么叫很快,什么叫过高,什么叫适当。含意是确定的但不准确。如何把这种“不准确”具体量化呢?这就是L.A.Zadeh最初建立模糊集的想法。或说对“边界不清”现象“具体量化”产生了模糊集的概念。
模糊集理论的本质是用隶属函数作为桥梁,将不确定性在形式上转为确定性,即将模糊性加以量化。模糊集理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在综合评估与决策、模糊规划、模糊可靠性分析、模糊控制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基本步骤
1、因素集。由评价指标组成,第一层评价指标用U={U1,U2…Um}
表示,第二层指标用U1={U11,U12…U1J}表示,j表示各要素指标下的具体评价指标的序数。
2、评语集。用V={V1,V2…Vn}表示,本模型中将V1,V2,V3,V4分别定义为很满意,满意,一般,很差。
3、权重集。反映各个指标在所属层次中的重要程度。设主因素层权重集为A,子因素层权重分配集为Ai。
4、评价矩阵R。这是第一层由三个指标组成的评价矩阵,该矩阵通过调查方式,统计调查数据取得。
5、根据各个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运算。通过对权重矩阵和评价矩阵的综合模糊运算,求得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矩阵B。计算公式是:
B=A・R=(b1,b2,b3,b4)
二、高校食堂综合状况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评价等级是通过对校园中20人进行抽样调查,整理调查数据,调查问卷收回率100%。通过他们的评价进行统计和归一化处理得到的数据。
(一)建立评价因素集U。表1中已经确定了高校食堂综合状况的第一层指标和第二层指标,记第一层评价指标为评价因素集U={U1,U2,U3},第二层评价指标为2级因素集Ui={Ui1,Ui2},i=1,2,3.
(二)确定权重集A,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得权重。首先求主因素集的权重,先构造判断矩阵。矩阵是正互反矩阵,但是矩阵不具有一致性,a32・a21=1、15≠a31对于不一致,用λ-n定义指标,定义一致性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求得权重。
K=1571/5131/71/31列向量归一化075079064015016027010005009求行和归一化=w
AW=075079064015016027010005009 073019008=λW=λ073019008
λ=103085050求得λmax=103
CR=CI/RI
所以主因素集的权重集A=(073,019,008).对于子因素层也是同样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权重。
(三)建立评语集V。对高校食堂状况的每个因素评价时,每个评价内容都有它的评价语,本文把评价等级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较差。
(四)建立评价矩阵R。通过对抽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归一化处理。可以分别得出三个高校食堂综合状况要素的评价矩阵。
(五)评价矩阵与权重矩阵模糊综合运算。
子目标集的综合评判。
由A1=(083,017)根据公式B=A・R=(b1,b2,b3,b4)
B1(083,017)001507501001507015=(0,015,075,015)
同理上述步骤,得到B2=(005,035,067,02)
B3=(01,015,035,045)
评价矩阵Rj与权重矩阵的Aj模糊综合运算,得出综合评价模型Bj(j=1,2,3)并归一化处理。得出:
B1’=(0,014,072,014)
B2’=(004,028,053,015)
B3’=(01,014,033,043)
(2)总因素的综合评价
由第二层指标体系运算出第一层的综合评判模型。三个要素占整个高效食堂综合评价的权重集A=(073,019,008).我们得到评价向量
B=A・R=(073,019,008)001407201400402805301501014033043
=(008,019,072015)
对结果进行归一化,得
【关键词】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统计
农业隐性失业指工业化过程中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没有影响到农业产出的那部分边际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长期存在农村与城市发展严重的不平衡,加之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导致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就构成了中国农业的隐性失业。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了解这一形势及其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转移问题。
1 当前农业隐性失业的形势分析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农业隐性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80年代中期的农村过剩劳动力为2.5亿,隐性失业率高达60%。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城市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90年代中期,已减少到1.0~1.3亿人,隐性失业率仍高达30%。农业隐性失业现象的存在,以及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隐患,对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首先,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标志着相当部分农业劳动力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是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1979~1984年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37∶1缩小到1.56∶1(以农民收入为1)。但自1985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1997年差距为2.47∶1,到了2005年,这一收入差距比率高达3.22∶1。
再次,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不得不放慢,相当部分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变。
第四,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持续进入大中城市,造成了许多城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
2 农业隐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
2.1 农村劳动力基数大,劳动力的自然增长规模庞大。1979-1993年,农村劳动力增长近1.4亿人,90年代中后期,农村劳动力每年还将增加600万人左右。在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的同时,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却出现了缩减的趋势,土地沙漠化等原因造成农业用地大面积减少,并最终导致农业内部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
2.2 在农村劳动力日趋增多和农业用地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没有能够相应进行调整,相当一部分农村单一结构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从而使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3 在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后,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农村中的文盲、半文盲占的比例仍然不小,每年进入劳动力年龄的农村劳动力中,有将近10%属于文盲、半文盲,由于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经济结构变动的要求,因而只能滞留在当地农村,处于隐性失业状态。
2.4 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还存在制度性障碍。全国各大中城市对农民工进城就业都有不少的限制,将不断增加的农村劳动力都限制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村隐性失业。
3 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对策
3.1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使其达到利用的最佳化和收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也是市场的主体,他们完全有理由选择自己所适合的职业。虽然政府在中介组织间加强了组织协调,但从总体上评价,农业劳动力流动中的市场障碍仍然严重。因此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是解决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平等主体地位的一项基本的制度保障。
3.2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农业内部各产业部门间的配置调整和种植业内部种植结构的调整,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利用资源,挖掘资源利用潜力,提高资源的配置利用效益。调整农业内部各产业间即农林牧渔业间的配置结构,提高果树、葡萄、花卉和畜牧、养殖等劳动力高度密集型产业的配置比重。通过调整种植业内部的种植结构,减少耕地密集型产品的种植面积,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棉花、烟叶、小辣椒和大棚蔬菜等)的种植比重,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农业深层开发,发展开发性农业、特色农业,要以农业产业化来推进农、林、牧、副、渔深度发展,开发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增值,使农民获得比过去单纯靠原料和初级产品搞得多的经济效益。一旦农业获益较大,高素质的农民就愿意留守土地,弃耕撂荒等现象将受到遏制。
3.3 发展乡镇企业走农村工业化之路。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尤其是农业隐性失业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小企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目前,为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和应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的现实,我们必须确立新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进行乡镇企业制度创新,具体来说,应坚持与城镇化相结合,以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为导向,以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来推进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创业。
3.4 普及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务农劳动力的素质必须首先提高基层技术推厂人员的素质。基层技术人员知识的陈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到位后,要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新技术培训、资格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基本素质,可以通过加强与职业培训院校、农科院所的合作,聘请专家讲学等途径,更高层次地提升农技推广人员水平。其次要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培训内容和方式要与需求相衔接。建议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农广校、地方农技校等教育培训阵地,采取联合办学或请人授课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
3.5 扩大劳务输出。这也是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重要转移途径。我国是人口密度较高且分布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资源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我国多年来劳务出口一直徘徊在30万人左右,仅占同期国际劳务市场吸纳劳工的1%,与我国劳动力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在当前亚太经济复苏和西方国家经济繁荣的新机遇面前,我们要放开劳务输出的经营权,尽快搞活国内劳动力市场,鼓励更多的外贸行业重视劳务输出,积极向世界各层次劳动力市场进军,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寻找更广阔的就业途径。
4 改进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统计的思路
4.1 界定农村隐性失业的统计口径。
隐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未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劳动能力,本质上是介于失业与就业之间的劳动力经济参与情况。界定农村隐性失业,通常需要引入克里希纳对隐性失业提出的四种测量标准,即时间标准、收入标准、意愿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所谓时间标准,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里的劳动时数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时数(我国为40小时/周);所谓收入标准,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里获得的收入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收入标准最低额(我国可确定为最低工资额);所谓意愿标准,是指劳动者愿意工作的时间和强度高于目前工作的时间和强度;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劳动者从目前就业队伍中撤出而不会减少产出。从我国国情看,对隐性失业的统计标准的选择,以第一、二项较为可行。
4.2 完善农村隐性失业统计调查方法:
农村隐性失业调查可借助于国家已经建立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建立农村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农村隐性失业劳动力抽样调查的范围是全国的农村地区,调查以户为登记单位,调查人口具体涵盖范围与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相同。调查采用以全国为总体,省为次总体的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一般也分为三个阶段,即由“省抽县、县抽乡、乡抽村”,并对抽中的样本村进行逐户调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第一级抽样框的县级单位进行分层,分层标志采用人口标准(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经济标志(近三年人均分配收入)或地形标志(平原、山区、丘陵)等,具体由各省市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调查时点也可定为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包含15日那个星期的星期天,调查期间为调查时点前四周。调查对象为年满16岁及以上的农村地区常住人口。调查内容包含个人的基本情况和劳动状况的调查,其中劳动状况的调查项目有①调查期内是否为取得收入而劳动;②调查期内累计工作时间;③所从事的行业、有无兼业行为及兼业的行业;④该家庭户是否有外出务工的人员及务工人数(外出务工人员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地区,人已离开农村在外工作的人员);⑤调查期间内未参加有报酬劳动或劳动时间过少(小于充分就业时间)的原因。
4.3 建立农村隐性失业统计指标体系。
(1)反映农村隐性失业总量的指标:①农村隐性失业总数: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超过农业生产要素协调配置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的剩余量。采用劳动力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农村隐性失业调查时,可将农村隐性失业规定为那些在一定年龄(16岁)以上的农村常住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农业劳动或其它非农业有报酬的劳动,在调查时点前四周内,周平均劳动时间不足40小时的人员。②各年龄段的农村隐性失业数:按照16-24岁、25-44岁、4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即青年、壮年和中老年)分组统计。③各文化层次的农村隐性失业人数:按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几个层次分别统计,反映农村不同文化水平的劳动力供需不平衡的状况。④不同性别的农村隐性失业数量:按男、女分别统计的农村隐性失业数量,反映调查范围内男女劳动力隐性失业的规模,说明农村生产劳动对男女劳动力的偏好或排斥的程度。
(2)反映农村隐性失业广度的指标:农村隐性失业率。它是反映农村隐性失业相对数的指标,隐性失业率越高,说明剩余劳动力面广,失业的情况严重。
(3)反映农村隐性失业就业结构的指标: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的比重:为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占农村总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之比,该指标按照年龄、文化层次、性别等分别统计。反映了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在总的农村隐性失业中分布的比率,是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许雄奇、杜鹃,我国农业隐性失业的现状[J].经济论坛,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