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老龄化现状及对策

老龄化现状及对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3 16:20: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老龄化现状及对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老龄化现状及对策

第1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居家养老对策

一、居家养老模式的提出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究其根源,其一,老年人口基数大。根据中国统计局相关资料并参照国际通用人口老龄化社会标准,早在1999年,我国就已经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中国作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其老年人数量占据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其二,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仍在加快;其三,家庭结构和养老模式不合理。中国家庭典型421结构和不匹配的养老模式给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造成巨大的压力。如何妥善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选择并完善养老模式,将成为提升国民的幸福指数和保障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社保专家指出,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生在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单纯依靠适度普惠的社会化养老方式来解决数以亿计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并不现实。倡导和发展家庭养老也就成为进一步破解养老难题的不二选择。

二、居家养老现状研究

我国政府逐渐开始重视老年群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并采取法律、财政手段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具体如下:

(一)法律保障。为了应对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民政部加快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2012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我国家庭小型化和养老功能相对弱化的角度增加了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等内容,同时也强调了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作为子女赡养人有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抚慰、照顾老年人特殊需求的义务。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七条更是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并将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年节。

(二)社会保障。国务院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对“十二五”时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目标和要求。规划要求,到2015年“十二五”末,养老床位要达到每千名老人30张。而去年底,全国养老床位是390万张,每千名老人20.6张。同时,社区为老服务的覆盖率,城市要达到百分之百,农村要达到50%。

但是基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较大和地区间人口老龄化程度发展不平衡的事实。我国居家养老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具体来讲,

其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和浙江、江苏、山东等中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比较严重,而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如新疆、、青海、宁夏等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小。地区之间老龄化程度的差异,预示着未来人口流动的加剧,人口老龄化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表现明显,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将通过吸引西部地区年轻劳动力的流入而得到满足。因此,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将减小地区间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但如果劳动力从不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的速度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

其二,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居家养老模式的是否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依赖于当地居民收入。但是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收入低、社会保障发展滞后、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窄、城乡间社会保障待遇差距仍然较大的现状尚未改善,这也加大建立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难度。

三、完善居家养老模式的对策

针对居家养老模式现在存有的弊端,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改进,

(一)国家层面。中央政府应顶层设计,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和传统文化,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省级依据本省实际需求,补充相应的基础建设。同时需要兼顾“社会福利”和“市场福利”,防止“政府干预过多”和“市场调节走偏”两大弊端。

(二)企业层面。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一方面可以拓展社会融资渠道,增加养老服务企业项目信贷投入,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尽量降低担保条件,并提供优惠利率。对于规模大、前景好、市场急需的养老服务项目,给予必要的贷款贴息补助;另一方面采取税收优惠、减免费用等措施,对养老服务业予以大力发展和扶持,落实个人和企事业单位向养老机构进行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家庭层面。鼓励421型家庭多生一胎和倡导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并在家庭成员的早期教育上形成孝道的思想观念,通过家庭成员的相互协作,减轻个人的养老负担。同时,通过家庭财富的共同积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四)个人层面。物质上,鼓励个人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提倡全民参与养老、医疗等保险,并倡导部分身体健康的老年人的再就业;精神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文化体育活动,以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以及和谐老龄化。

参考文献:

[1]刘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养老模式思考[J].理论月刊,2010,09:70-72.

[2]胡钟月.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困境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12:204.

[3]王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模式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2,04:52-55.

[4]王文静.论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完善[J].新西部(理论版),2012,13:10-17.

第2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日本;出口比较优势;RCA指数;误差修正模型

中图分类号:F43/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2458(2013)03-0034-06

随着人口出生率的快速下降和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根据世界银行WDI(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数据库的调查显示,2011年日本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23.39%,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地国家。人口老龄化能够通过影响日本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年龄分布、消费和人力资本积累对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发挥作用[1]。文章在对日本人口老龄化和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变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二者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探讨人口老龄化是否削弱了日本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从而为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提供借鉴和启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效果的显现,中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认为,至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率将达到17.17%,至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老龄化比率将达到30%以上。可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要面临严重地老龄化形势。伴随着老龄化而来的是劳动供给的减少和雇佣成本的上升,这对中国过去依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人口老龄化比率发展出口贸易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巨大地冲击[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认清人口老龄化对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对中国这种依赖充裕的劳动力禀赋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大国产业结构调整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日本作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地国家,与中国一样同属于东亚地区,二者在经济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存在共性,为我们研究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一、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劳动力市场影响

(一)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成因

图1是日本1960年—2011年人口老龄化变动趋势图,人口老龄化程度用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衡量(下同)。1960年日本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占5.73%,10年之后,该比重超过了7%,日本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之后老龄化程度继续加剧,至2005年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并维持至今。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年均增长率从之前的2.36%增加到3.10%,远高于同期0.17%的年均人口增长率。

图1 1960年—2011年日本人口老龄化变动趋势图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数 据库。

形成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口出生率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育意愿下降,出生率从1960年的17.3‰下降到2010年的8.5‰,下降了超过一半,直接后果就是0~14岁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二是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以及食物的极大丰富,使日本人均预期寿命从1960年的67.67岁增加到2010年的82.93岁,平均寿命的延长使日本社会老年人口增加[3]。

图2 1960年—2010年日本人口出生率变动趋势图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数据库。

(二)日本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劳动力供给不足

由于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日本社会同时面临着“少儿化”与“老龄化”两种现象。少儿人口作为潜在的劳动力供给人口,比率过低会减少劳动力供给数量,引起劳动力短缺[4]。从劳动力总量上看,1960年日本劳动力数量为4511万,之后呈上升趋势,至1998年达到顶峰6793万,之后呈下降趋势,至2011年劳动力总量仅为6261万人,具体见图3。作为生产投入的重要因素,劳动力数量减少不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投资,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发挥,必然会降低日本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比较优势。

图3 1960—2011年日本劳动力数量变动趋势图

数据来源:OECD劳动力统计数据库。

2.劳动力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不仅使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也使劳动力内部结构趋于老化。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定义,45岁及以上年龄劳动力为大龄劳动力。图4是日本劳动力年龄结构分布图,2011年日本老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为48.47%,远高于1968年的29.84%,且45~49岁、50~54岁、55~59岁、60~64岁、65岁及以上等各年龄段劳动力分布比重,均比1968年显著提高,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凸显。由于劳动力直接与生产挂钩,老龄劳动力分布比重高将限制行业生产率的提升和创新活动的开展。劳动人口内部结构老化会给生产带来3个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是劳动生产率随年龄增长而减退;二是劳动力老化使劳动力流动性减弱,职业变动少,不利于新技术革命;三是大龄劳动力由于身体素质下降、智力衰退,往往创新性不足,难以胜任行业竞争需求[5] 。这些不利影响会限制日本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开展。

图4 1968—2011年日本劳动力年龄分布结构图

数据来源:OECD劳动力统计数据库。

3.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

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高,政府在医疗、卫生安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也相对较高,而在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方面的支出就会相应减少,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劳动效率的提高[6]。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也意味着老年抚育比高,个体劳动者的抚养负担加重,没法将收入更多的用于人力资本投资和职业技能培训上,这些都对社会平均劳动效率的提高不利。70年代日本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4.39%,80年代为3.70%,90年代为2.40%,进入20世纪之后进一步降低到1.75%。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不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将限制日本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发挥。

图5 1971年—2011年日本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

数据来源:OECD生产率统计数据库。

二、日本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现状及变动趋势

在对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进行分析后,本部分将利用3种出口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日本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现状及变动趋势。

(一)出口比较优势指标度量

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Balassa提出来衡量一国出口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指数[7]。具体计算公式为:

(1)

其中,Xmt表示t年日本制造业的出口额,Xt表示t年日本总出口额,Xmwt代表t年全世界制造业出口额,Xwt表示t年全世界总出口额。RCA指数实际上是指日本制造业出口在全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与全世界制造业在全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之比。该指数大于1,说明日本制造业出口比重大于世界的平均出口比重,日本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指数小于1,说明日本制造业具有比较劣势。

2.Michaely指数(MI)

由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并没有考虑进口的作用,尤其是在进口规模较大时很容易导致计算偏差,因此我们利用Michaely指数和净出口率指数同时考虑进口和出口因素。Michaely指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2)

其中,Mmt和Mt分别表示t年日本制造业的进口额和总进口额。MI指数是指日本制造业在全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减去制造业在全部进口产品中的比重。指数变动幅度为[-1,1],越接近于1表示越具有比较优势,越接近于-1表示越具有比较劣势。

3.净出口率指数(NEX)

净出口率指数也称为贸易竞争力指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3)

NEX指数是指制造业的净出口差额占制造业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与MI指数类似,指数变动幅度为[-1,1],指数为1时说明该行业只出口不进口,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指数为-1时说明该行业只进口不出口,贸易竞争力较弱。NEX指数与MI指数不同在于,NEX指数衡量日本制造业的净出口能力,而MI指数衡量日本制造业进出口在全国的相对位置。

(二)出口比较优势变动情况

表1给出了日本制造业1962年—2011年3种出口比较优势指数计算结果。首先,从RCA指数来看,在样本期内,日本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都大于1,日本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日本制造业约占日本GDP的20%、就业的20%、研发的90%、出口贸易的90%。尤其是电气机械、运输机械和信息通信机械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比较优势最为明显,在1998年—2008年间3个行业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9.9%、3.8%和29.6%[8]。但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老龄劳动力占比增加,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受到影响,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开始放缓,日本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1962年日本制造业的RCA指数为1.47,而到了2011年该指数只有1.29,可见,日本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呈下行态势。其次,从MI指数来看,该指数也大于0,说明在考虑进口因素后,日本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具有出口比较优势,与RCA指数相同的是,MI指数也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下降趋势尤为明显。最后,从NEX指数来看,均值和变化趋势与MI指数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日本确实在制造业具有出口比较优势,但该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

三、实证结果分析

在对日本人口老龄化和出口比较优势现状进行描述后,本部分我们将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二者的长期和短期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人口老龄化是否削弱了日本制造业的出口比较优势。

(一)单位根检验

由图1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口老龄化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速度明显加快,是一个存在结构突变的时间序列。对结构突变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既要确定是否是单位根过程又要确定时间突变点,而且其分布也不再服从DF分布,需要对照着突变点发生的位置,查麦金农临界值表。因此,存在结构突变的单位根过程,研究过程复杂性大大提高[9]。

从人口老龄化序列变化趋势来看,这可能是一个含有均值和斜率双突变的单位根过程,我们将结构突变点定为1990年。在模型中加入阶跃式虚拟变量DL和渐进式虚拟变量DT对这种变化进行描述,得估计结果如下:

因为-5.44

因为人口老龄化序列存在结构突变,所以其单位根检验过程比较复杂,而对于不存在结构突变的3种出口比较优势序列来说,过程相对简单,可以直接用ADF检验式进行检验,具体结果见表2。可知,3种出口比较优势序列的水平值接受了单位根原假设,是非平稳时间序列,但其一阶差分值在1%水平上拒绝了单位根原假设,其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过程。所以,3种出口比较优势序列与人口老龄化序列一样,都是I(1)序列。变量的单积次数相同,可以继续进行协整检验,分别考察人口老龄化对3种出口比较优势的长期影响。

(二)协整检验

1.协整回归

我们利用EG两步法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首先用人口老龄化变量分别对3种出口比较优势变量作OLS回归,具体结果见表3。可见,人口老龄化变量的回归系数都显著为负,说明人口老龄化加剧在长期对日本出口比较优势不利。人口老龄化变量每增加1个单位,日本制造业的RCA指数在长期将下降0.0192个单位、MI指数将下降0.0263个单位、NEX指数将下降0.0236个单位。下面,继续通过检验误差项的平稳性检验人口老龄化和3种出口比较优势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3个方程的AEG统计量分别是-3.87、-3.92和-3.58,查麦金农临界值表,协整检验临界值为:

C0.05=-3.3377-5.967/50-8.98/502=-3.46 (10)

AEG统计量小于麦金农临界值,说明人口老龄化变量和出口比较优势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协整向量分别是(1 0.0192)'、(1 0.0263)'和(1 0.0236)'。尽管人口老龄化变量和出口比较优势变量是一次非平稳的,但它们之间的特定线形组合却是平稳的。

2.误差修正模型

非平稳变量的非均衡误差是平稳的,说明变量存在协整关系。根据格兰杰定理,如果非平稳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则变量必有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存在。利用OLS回归中的非均衡误差( t)作为误差修正项(ECMt)估计误差修正模型,具体结果见表4。可见,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并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当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变量和3种出口比较优势变量偏离均衡状态时,该经济系统在短期将分别以这种偏离的0.0507、0.0531和0.2503倍强度在下一期朝着均衡点调整。可见,人口老龄化加剧对3种出口比较优势的短期影响要大于对它们的长期影响,在短期人口老龄化对出口比较优势更加不利。

四、结论及启示

(一)基本结论

文章首先介绍了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日本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其次介绍了日本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发展趋势,最后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

(1)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老龄化程度明显加快,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育意愿下降,而且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以及物质极大丰富也使人均预期寿命极大地延长,这些因素都加剧了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程度。

(2)人口老龄化对日本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巨大地冲击。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老龄化”和“少子化”并存使日本有效劳动供给不足,引起劳动力短缺,1998年之后日本劳动力总量开始呈下降趋势;二是人口老龄化使就业大军中高效率的青壮年劳动力占比下降,老龄劳动力占比上升,影响了行业的创新性和流动性;三是人口老龄化限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使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这些影响都对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不利。

(3)虽然日本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出口比较优势,但该比较优势呈现下降趋势。无论是只考虑出口的RCA指数还是既考虑出口又考虑进口的MI指数和NEX指数来衡量出口比较优势,日本制造业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随着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日本制造业的出口比较优势开始下降。

(4)单位根检验发现,日本人口老龄化序列存在结构突变。1990年之前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平均每年增加0.2084个百分点,而在1990年之后,人口老龄化程度平均每年增加0.5456个百分点。而且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日本制造业的RCA指数在长期将下降0.0192个单位、MI指数将下降0.0263个单位、NEX指数将下降0.0236个单位。说明人口老龄化加剧对日本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不利,这一结果对于不同的出口比较优势衡量指标来说都是稳健的。

(二)对中国启示

1.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与日本不同,中国在较长的时间里都维持着较低的人口老龄化程度。196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只有4.00%,远低于同期日本5.73%和世界平均5.08%的水平,直到1986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才达到5.74%,与日本1960年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持平。但中国年均1.46%的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世界平均水平。见图6。1998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超过7%,进入老龄化社会。

虽然说从程度上和速度上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都要慢于日本,但不可忽视的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加快。而且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效果的显现和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大大提速。《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认为,至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老龄化比率将达到30%以上。

图6 1960年—2011年中国和世界平均人口老龄化变动趋势图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2.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

中国作为劳动力丰富、人口老龄化程度低的发展中大国,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贸易理论的指导下,在过去三十年中依靠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步提高,这种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尤其是最近几年,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向低老龄化的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尽管中国目前可能并没有达到“刘易斯拐点”,但人口老龄化加剧必然会促使“刘易斯拐点”提前到来,这对中国过去依靠丰富的农村劳动力和较低的人口老龄化比率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贸易发展模式带来了巨大地冲击。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导致高效率的青壮年劳动力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工资面临着较强的上升压力。

在当前的人口年龄阶段下,维持中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要做到几下几点:(1),打破户籍制度,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让更多的年轻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降低大龄劳动力分布比重;(2),稳定房价,加快城市化进程,吸引年轻劳动力在城市安家落户;(3),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增加职业培训,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劳动效率,抵消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伟.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政府的对策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2007.

[2] 姚洋,余淼杰.劳动力、人口和中国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J]. 金融研究,2009(9):1-13.

[3] 王莉莉.新时期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比较研究[J]. 日本问题研究,2011(2):50.

[4] 王晓璐,傅苏.日本超老龄社会及其影响[J]. 现代日本经济,2012(5):65-71.

[5] 武元晋,徐勤.中国人口老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家庭的影响[M].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8:26.

[6] Peterson, Peter G. How the Coming Age Wave Will Transform America--and the World[J]. New York:Times Books,1999.

[7] Balassa,B.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 1965(33):99-123.

第3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养老体制;国际经验

[DOI]10.13939/ki.zgsc.2016.16.036

目前我国已是跨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对养老的影响

1.1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中国老龄人口总量已居世界第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据预测,至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 亿,占到总人口的17%;而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

1.2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发生突然:我国人口老龄化主要是由于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人口的出生率不断下降。

第二,中国人口老龄化后发展迅速: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育率和死亡率降低,平均寿命大大提高。

第三,老龄人口总量庞大: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因此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龄人口总量也较庞大。

第四,区域间老龄化进展不平衡:据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地区差异较大,东部地区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同时由于农村大量劳动适龄人口涌向城市,造成农村的老龄化比城市严重。

1.3 中国人口老龄化给养老带来的新问题

正是由于中国老龄化来得比较突然,发展速度又快,且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因此庞大的老年人队伍必将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出诸多的问题。

第一,对经济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将使得中青年劳动人口逐渐减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冲击;同时老年人规模的扩大势必加重适龄劳动人口的抚养负担。

第二,对社会的影响:对当前身处老龄化社会中的父母和孩子来说,空巢化、失独、经济压力,都给养老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2 我国现行养老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现行养老体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养老制度建立时间不长,而快速发展的老龄化又给我国的养老体制带来了新的冲击,我国现行养老体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医疗保障体制不健全。我国医疗保障体制不健全,即使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但参保老人自付医疗费用比例依然较高,这给低收入和多病老人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第二,养老保障制度统筹层次低。目前还没有建立国家层面的统筹局面,绝大部分还是市县级统筹,只有个别省份建立了省级统筹,养老基金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剂。

第三,养老金双轨制导致的社会不公。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体系是按照社会地位和身份特征划分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统筹方式、支付渠道和待遇标准都不一样,导致严重的社会不公。

第四,养老保险收支严重不平衡。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临近,支付压力日益增大。如果现行政策不变,社会统筹养老金收支均衡赤字将在2016年后凸显。

第五,养老资源严重缺乏。我国现行的养老体制下,养老服务面相对狭窄,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惠及全体老年人的服务体系。养老床位供给数量严重匮乏,养老服务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滞后,养老产业尚属于朝阳产业,同时,发展养老服务的优惠政策缺乏。

第六,老年事业体制机制不顺畅,老龄工作运行机制不健全。现行的政府养老职能大多分散在政府的各职能部门,民政、妇联、工会、文化教育、劳动人事等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老龄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和行动协调,造成现有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效率低下。

第七,社会养老意识不足。由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不长,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方式的认识还不深入,缺乏对就业、抚养负担、代际公平等与劳动力供求和接续等政策安排。

2.2 我国现行的养老模式及存在问题

第一,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模式为主。传统的养老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在家养老。由于越来越多的“4+2+1”模式家庭出现,空巢化持续增高以及失独等问题,使得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模式广泛、长期成为主要养老模式的可能性下降。

第二,机构养老。目前由于受传统观念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机构养老只是很少一部分老年人的选择,加之部分机构的管理不规范、环境差、设施不足及服务意识不强,就更加造成了老年人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另外,机构养老一般费用都比较高,因此以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无法实现机构养老的规模化。

第三,社区养老。我国也在不断探索社区养老,甚至模拟国外的老年人社区,建设部分了老年人社区。社区养老虽然增加了养老的保障措施,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在老年人生活各方面都可以提供相应的照顾,但是老年人仍然要脱离子女,违背了中国传统模式,丰富的公共活动和他人的关怀也难以弥补子女对父母在精神上的抚慰,老年人仍然避免不了孤独和寂寞。

3 中国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路径选择

3.1 可借鉴的国际经验

第一,构建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养老的法律法规,规定各级政府在此领域的职责、义务以及老年人应该享受的权利、义务。借鉴献血的模式,建立时间“储蓄”方式,规定年满18 岁的公民,可利用公休日或节假日到老年看护机构开展义务服务,这些服务时间可记录进服务者个人档案中,在其年老或需要护理时,可获得相应时间的免费照顾。

第二,发展各类养老机构与创新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各种养老模式,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非政府组织投资养老产业,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健康状况特点,建立家庭养老、社区养老、院所养老(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不同类型的老年服务模式,鼓励私人公司、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等投资养老服务领域,政府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负责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三,重视养老专科护士的培养。鼓励大学设置了老年护理专业,培养老年护理科研与管理的学士或硕士,建立养老护理人员职业等级考试制度,完善老年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机制,培养技能娴熟,专业知识丰富的老年护理人员。

3.2 调整政策,健全我国养老体制:解决养老问题核心在于转变观念,建立健全我国养老保障体制

第一,建立健全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要注意体现地理位置、城市和农村的地区差异,综合考虑我国养老传统思想、经济发展水平、家庭构成、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养老保险的总体规划还要兼顾收入水平的差异和考虑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并重点改善农村地区保障水平长期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及明显落后于城市的问题。

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需要建立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完善渠道,重点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强调协调与合作,避免单个角色“零敲碎打”地解决问题。

大力发展老年产业,201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1万亿元,据预测,到2050年将增加到5万亿元。大力发展老年产业还可带动周边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减轻就业压力。

加强老年专科队伍建设:加强老龄学科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国家应大力鼓励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老年专科及老年专科护理专业,培养大量老年专业人员,适应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医疗、养老和照料需求,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养老医护专科队伍。

第二,加强经济发展。从国外的养老历程可以看出,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是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基础不扎实,完善无从谈起。只有实现经济转型,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在不断上升的抚养比例下,实现老年人生活的和谐安康。

第三,探索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老年养护服务模式。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决定了家庭养老在生活护理、亲情关爱、精神慰藉方面的重要地位,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第四,开拓新的养老模式――自救养老。以房养老模式虽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被成功应用,但是,以房养老在中国是否可行?理论上以房养老不但可减轻国家的负担,又可以盘活不动产,对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个人来说可以实现共赢,但是受观念的差异、制度的缺失等原因的影响,以房养老还存在着诸多的现实困境。

总之,我国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独居、留守、空巢、高龄老人问题突出,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规模大、地区差异大。随着老年人追求生活质量意识不断增强,逐步建立健全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这是解决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破解我国养老服务难题的根本出路之一,也是综合我国国情和老年人传统家庭养老习惯而作出的必然选择。另外,不断创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学习西方先进的养老经验,开展自救养老,也是我国目前解决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34):2-23.

[2]王沈,懂魁,张宁,等.老龄社会中养老问题的思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600-1602.

[3]郭长伟.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其策略分析[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88-90.

[4]宋强玲.老龄化视阈下失独养老问题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5):403-405.

[5]徐娜娜.论中国传统宗族文化对当代文化养老的影响[J].湖南社会科学,2014(4):10-13.

[6]许望纯.养老服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12-14.

[7]姜春雪.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社区养老服务的可行性及发展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4(32):147-148.

[8]梁永郭,段春颖.探讨如何破解居家养老难题[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471-472.

[9]桑永旺.国外养老服务经验可鉴[J].社会福利,2006(11):54.

第4篇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日益凸显。一方面,在和平环境下,我国医疗卫生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使得人口死亡率获得大幅降低,老龄化呈现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出生率下降也促进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首先,我国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的过快增长便得到了抑制。1978年,在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实施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却是边得到了基本控制。其次,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育愿望同样发生了改变,两者均说明了生育率下降对于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当前是人口第一大国,并且人口仍处于持续膨胀趋势,一方面是总数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人口平均寿命持续延长,所以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在人口老龄化愈演愈烈,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研究中国社会消费需求的扩大对策任重道远。

二、目前我国老龄化现状及对消费需求的主要影响

目前,我国老龄化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首先,人口老龄化区域城乡发展并不均衡。在经济区域性发展的影响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大多呈现地区间不平衡现象。在东部沿海地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已超10%,而西部地区老年人口却低于5%,其中的大多数地区仍属于典型年轻型人口结构。除此以外,大多数的老年人口被分布在农村,而农村却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缺乏必要社会保障,老龄化问题的处理压力相对城镇更为突出。其次,规模巨大的老年人口。截至目前为止,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大约有2.12亿人,占据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大约有1.38亿人,占总人口的10.1%。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人口数量多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老年人口数量问题,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再次,我国的老龄人口呈现高龄化趋势,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所占比重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最后,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据推测,1990年至2020年,我国老龄人口递增速度则大约为3.3%,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速度最快,而且其还将继续保持这样一个较快速度。我国老龄化现状对于消费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老龄人口呈现高龄化趋势决定社会服务消费需求的扩张。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们身体各项机能呈现下降趋势,各种疾病趁虚而入,老年人需要依赖多方面的照顾。但是当前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所以单纯依靠家庭成员照料老人,已经无法实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其需要社会付出更多的照料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例如开设养老院,聘请陪护等等。老年人口对于社会服务需求的增加,将导致其消费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其次,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使得医疗保健消费需求获得提高。大多数老年人均患有很多的慢性病,这使得老年人心理压力增加,急需医疗保健方面可以提供更好保障。除此以外,伴随空巢老人数量增加,许多高龄老人开始重视自身健康问题,在自身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的前提下不断增加医疗保健方面的投资。最后,老年人在基本生活方面的消费比重逐步下降,精神层面需求获得不断提升。在老年人退休后,多多少少会感到些许落差,其希望通过各种途径缓解内心不安,对于一些生活有保障,收入较高的老年人,愿意接受全新消费观念,将消费比重向精神文化方面倾斜,在开阔眼界同时放松身心,充实生活。

三、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和意义

消费需求包含个人消费以及公共消费两个层面,而个人消费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不断采取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才能有效规避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具有巨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其较大的老年消费潜力急需进一步挖掘。所以,大力发展老年产业以及开发老年消费品市场,在仍未消除世界金融危机产生影响的今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生活水平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由低到高、分层次的,它们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许多即将步入老年社会的中年人或者已经成为的老年人已经不再满足于粗浅的茶饭以及粗旧的衣房,其希望能够享受到更为营养的食物、更为新潮的服装、更为舒适的住宅,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中安稳度日。所以,采取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对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大有裨益,其不仅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更能够盘活老年市场,带动相关产业持续稳步发展,为解决我国现今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经济影响奠定坚实基础。

2.有利于提升国内消费水平

虽然已到垂暮之年,但是老年人口仍然具备着较大的购买力。2010年,我国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总额已经超过8000亿元,不难推测到2020年,我国退休金额将持续增长至28000亿元,2030年可超73000亿元。除此以外,大多数的老年人在青壮年期间还将储存相当数量的存款,以备不时之需。所以,综其两个方面可以发现,老年人作为消费者的一部分具有着不输青年人的购买能力。另一方面,我国老年人还具备很强的购买欲望。现今“花钱买潇洒,花钱买健康”正成为老年人追求的潮流。扩大消费需求使得我国消费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3.有利于促进就业

在老年人市场中扩大其消费需求,不仅可以维护老年人利益,同时可以在我国老年人消费水平的不断扩张下为企业开辟崭新的市场,以创造更多的就业上岗机会。2012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26万人,登记失业率高达4.05%,失业率的不断上升一方面与国际间竞争背景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内需求的严重不足有紧密联系。如果能够在金融业、教育产业、医疗卫生服务业、房地产业、娱乐业等加大老年人消费产品的生产比重,将能够大力吸纳就业人员,在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的同时缓解国内就业压力。

四、约束我国老年人消费的主要因素

约束我国老年人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不仅与老年人以往的生活观念,追求的生活理念紧密相关,同时也与我国对于老年人建设的程度较低有一定的联系。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约束我国老年人消费的主要因素,对于扩大消费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1.医护保健业

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力以及生理机能随年龄增长而日趋衰弱,各种疾病接踵而至,而且其发病持续时间以及几率也较年轻人眼中,所以老年人在医护保健行业的消费比重较大。例如,在健康教育普及中,老年人体育健身参与率达到40%至50%。但是,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老年医疗护理业并不发达,老年医院、老年专用门诊、老年保健中心非常少,如此低的老年医疗护理专业程度使得许多老年人无法享受所需的健康照料;另一方面,享有医保的部分老年人无法独自承担高额费用,再加上子女照顾有限,医疗费报销困难,使得其消费需求被大大约束。

2.旅游及服务业

老年人的娱乐生活并不丰富,其大多限于家中以及家外的几个地方,并没有足够的文娱活动放松身心。虽然伴随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快速融合,老年人的娱乐休闲视野得到大大开阔,但是国内硬件设施不足,使得娱乐业发展难以满足老年人需要,老年人消费受到约束,其无法享受到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与此同时,我国老年旅游业的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的发展势头较好,但是由于一些老年人的个性化消费,例如运动平衡性、听力、视力、体力以及反应灵敏性等方面的不足,使得旅行团配置队医必不可少,增加的旅游风险以及消费制约着老年人的参与类别。而且老年人十分关注自己消费的主观感受,而这一项并没有在旅游产业中显现,所以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受到约束。

3.房地产业

住房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物质需求之一,对于老年人来说,拥有一个舒适的住所对于自身健康的维护十分重要。老年人在住房需求方面主要以环境质量、出入方便性等为主要的考虑条件,其与年轻人追求的住房质量有所不同,但是在当前社会,极少有房地产商以老年人为主要的消费群体开发相应的房地产业,即使是现存的老年公寓,其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质量方面也存在一些仍未解决的问题。据调查,在北京、广东、江西、浙江四地,存在6%的老年人没有单独住房,在老年公寓生活的仅仅占据0.42%,可是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却高达8%。如此的社会现状以及家庭理念制约着老年人消费需求的扩张,使得人口老龄化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难以及时解决。

五、扩大老年人消费需求的主要对策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无法规避的重大社会问题,而扩大老年人消费需求,拓宽其消费市场对于发展我国经济大有裨益。政府通过实施落实老年医疗改革、开发老年旅游产业、发展老年地产业等产业政策,在社会以及市场力量的集结下破老年产业约束,促进和谐社会的早日到来。

1.进一步推动老年医疗改革,促进保健业健康发展

在改革的日渐深化中,我国在医疗改革方面加大了政策落实力度。通过促进保健业健康发展,实现老年人健康问题得到及时关注、解决。参考发达国家老年产业的发展创举,在研究老年人消费特征的同时,使产品市场能够推陈出新,以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例如,专门研制适合老年人胃口,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使得老年人食物需求得到满足;由专家设计多种方便老人使用的生活用品,像可调节的淋浴喷头、坐式淋浴设备、可升降的床、椅子等等。这些专门的产品能够有效解决老年人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不足,通过加大该方面的研究,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我国的消费水平得到极速提升。

2.开发老年旅游产业,提升娱乐业水平

在老年旅游产业的开发中,旅游团应参考老年人特殊的身体状况,通过安排特殊照顾,使得不同经济状况、文化层次的老人都能够享受到身心的愉悦。例如,组建老年旅游团,配备相应队医,选择适宜的专门旅游路线,以达到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基本需求。除了旅游产业注重老年人特征外,在娱乐业方面也应适当组织适合老年人参与,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娱乐的活动。例如,政府或社区组织轻量的体育活动,如太极、交谊舞等等,在专门人员为老年人指导的基础上获得低投入、高产出的效益。

3.逐步发展老年地产业

在老年地产业方面,东西方文化价值存在较大差异。西方国家老年人愿意与年轻人分开居住,在西方国家,地产业更容易发展起来。而我国更为崇尚大家庭式住宅的传承,但是在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趋势下,人口流动性逐步增强,家庭功能开始减弱,所以,发展独居式住宅、老年公寓以及养老社区,对于现实更为适宜。政府应积极鼓励老年地产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强调服务需求量的增加,更是要求服务种类多种多样。根据市场与政府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思路,在政府提供基本养老经济保障的基础上,借助市场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使得我国的养老市场在福利化以及公益性方面持续进步。

六、结论

第5篇

关键词:老龄化问题; 商业养老保险;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长寿风险

一、 我国的“老龄化”问题现状及对养老保险市场的影响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截至2000年底,我国总人口是12.8亿,其中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大约为1.3亿,占总人口数的9.35%,成为典型的老龄化国家。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7%,2050年将占到31%左右。

养老保障问题是老龄化社会发展和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就物质上的提供来说,在城市,许多人拥有社会养老保险,养老主要靠自己,但中国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即“未富先老”,由于经济不发达,社会财富不充足,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因此要解决不断增长的、人口众多的老人养老问题还缺乏雄厚的物质基础。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政府的大包大揽不仅会让其的负担越来越重,最终走到国家社会保障濒临于破产的地步;还会加重我国总人口的经济负担,使得国民收入中消费基金比例扩大,投资率、积累率下降,减慢经济发展速度。而在广大农村,目前的养老主要是靠子女扶持的家庭养老方式,但这种方式当前受到了老龄化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总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比,有明显的超前性,超前的老龄化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 商业保险在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三支柱”中的定位及其作用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设计方面,我们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做法,也因国情有着特定的改革道路和政策选择。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构建了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了养老保障的水平。

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主要是由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保险来提供的,它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形式,为依靠劳动收入生活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保持基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安定而举办的保险。其覆盖面广,满足被保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这些基本的保障,对于被保险人来说却又是一项基本的生存权利。商业保险为社会保险资金的管理提供了很重要的服务。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制度)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筹资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它居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一般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企业年金需要精湛的精算技术,这需要商业保险公司的积极支持。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即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第三支柱,则主要是靠商业保险来支持的。它们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在国家强制实施的社会养老保险之外,通过合同形式确立的一种较高水平的生活保障。它们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更高层次的养老保障需求,具有较高的保障水平和灵活的保障程度。

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它是减轻政府社会保障压力,稳定社会生活的有效手段,充当着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也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范围。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必要补充,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老龄化”背景下商业保险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实现途径

基于上述所提到的商业保险对于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作用,笔者在此提出几点相应的实现途径。

1.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的运作

为了弥补社保巨大的缺口,国家应当积极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到社会保险资金的运作上来。社会保险资金是广大老百姓最基础也最根本的养老保障,但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代际保费”的缺口,使得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机构压力巨大,社会保险资金运作艰难。从发展成熟度来说,商业保险机构拥有比社会保险机构更专业化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技术。保险业参与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运作,可以为个人账户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合理有效的方式,更好的抵御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所带来的基金贬值压力和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基金需求激增等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也有利于保险业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提高公众的信任感,增强社会影响力和行业美誉度。这对于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参与企业年金的经营与管理

企业年金不同于社会保险,其在资金性质、投资渠道、风险管控、现金流管理方式等方面与商业养老保险极为相似。西方发达国家历史经验表明,商业保险公司参与企业年金的经营与管理是可行的,也是有益的。在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起步较晚,社会保险机构应当积极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到企业年金的经营与管理中来,使商业保险公司能更好的发挥专业优势,双方各尽所能,将企业年金制度发展起来,让更多的退休职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3.商业养老保险应当积极开发个人储蓄性保险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国际实践,决定了商业养老保险在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中 的重要作用。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条件下,由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是低保障、广覆盖,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保障需求;受城镇化水平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约,企业年金制度还难以惠及广大的社会群体。这就对商业养老保险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通货膨胀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个性化保障需求,设计出适应不同层次人群的商业保险。

参考文献:

[1]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年鉴,2000.

[2]李兴华.我国老龄化现状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J].河北: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

[3]祁峰.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辽宁:生产力研究,2010,7.

第6篇

日本人口老龄化及对策全文如下:

摘要:日本在 20 世纪 70 年代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现在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论述了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发展,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关键词:日本; 人口; 老龄化; 对策。

日本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现在已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突出的国家之一。

人口老龄化给日本的社会、经济等带来了不利影响,多年来,日本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不断进行实践与改革,取得了一些效果。研究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策有益于我国应对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发展。

据 2011 年日本高龄社会白皮书,以 2011 年 9月 15 日计,老龄人口 2980 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3. 3% 。与 2010 年的 2956 万人,23. 1% 相比,人口增加 24 万人,上升了 0. 2%,老龄人口数和所占比例都创造了历史新高。从年龄层次看,70 岁以上老龄人为2197 万人,占总人口的17. 2%,比2010 年增加 68 万人,上升了 0. 6%,75 岁以上老龄人数为1480 万人 ( 同 11. 6% ) ,增加了 53 万人,上升了0. 5% ,80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866 万人( 同 6. 8% ) ,增加 38 万人,上升了 0. 3%。

从男女性别看,男性 1273 万人( 占男性人口的20. 5% ) ,女性 1707 万人( 占女性人口的 26. 0% ) ,女性比男性多 434 万人。

把人口性别比( 相对女性 100 人的男性人数)以年龄层分为三类,0 ~14 岁为 105. 2 人,15 ~64 岁为 101. 3 人,男性人数多于女性,而 65 岁以上为74. 6 人,女性多于男性。此外,70 岁以上男性为69. 4 人,75 岁以上男性为 62. 1 人,80 岁以上男性为 52. 4 人。

2003 年,日本 65 岁以上的老人达到 2431 万人,占总人口的 19. 0%,65 岁以上人口中,男性1026 万人,占男性人口的 16. 5% ,首次突破 1000 万人; 女性为 1405 万人,占女性人口的 21. 5%,比男性人口多 379 万人。

1950 年以后,65 岁以上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1985 年达到 10. 3% ,首次超过 10% 。之后,每年增加 0. 5%,2003 年达到 19. 0%,总人口中,大约 5 人中就有一人是 65 岁以上的老人。65 岁以上老人的比例今后还会继续增加,预计到 2015 年将达到总人口的 26. 0%( 约 3277 万人) ,大约 4 人中就有一个65 岁以上的老人。

老年人口指数是 65 岁以上人口占 15 ~64 岁年龄段的人口比率,1950 年,日本老年人口指数为8. 3% ,1970 年为 10. 2% ,1990 年为 17. 3% ,2000 年为 25. 5%,2003 年为 28. 4%,预计老年人口指数今后还会增加,2025 年将达到 48%,估计 15 ~64 岁的劳动力人口中,约两人负担一个 65 岁以上的老人。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日本人口老龄化更快,日本65 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从 7%上升到14%( 翻一番) 只用了 24 年( 1970 ~1994) ,而德国用了 40 年,英国用了 47 年,意大利 用 了 61 年,法 国 用 了115 年。

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特点首先是老龄人口发展速度快,数量大,高龄化。自 1970 年开始,日本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2000 年已经基本赶超了欧美其他发达国家,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其次是老年抚养比大,老年人与子女同居率比例下降,传统的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赡养方式正在发生着改变。第三是与老年人护理息息相关的社会关系资本也呈现不断削弱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老人独自在家成为空巢老人,无法获得密集的社区服务,生活状况不容乐观,社会参与度下降。

二、日本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等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养老金、医疗费用等老年赡养负担加重,劳动力供应减少,生产率增长速度放缓等,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抚养系数的提高,其结果是越来越少的劳动人口抚养越来越多的老龄人口。在现代社会,由家庭和社会共同负担老年人口的赡养。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的总额和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社会承受的养老支出压力增加,老年人的医疗费用高,给家庭和社会保障体系造成严重影响。此外,还需要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生活照料、社会参与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设施和服务的保障,这就增加了社会在老年人福利方面的支出。

二是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劳动力总量相对下降。由于劳动力年龄上升,体力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劳动力总体质量相对下降,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和那些对开拓创造能力要求较高的产业更是如此。劳动力数量的不足推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三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由于中年和年长劳动力已形成较为固定的工作、生活习惯,一般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工作、生活习惯,使劳动力不易从衰退产业和地区转移到新兴产业和地区,从而造成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

三、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日本政府采取了主要包括: 完善法律法规等养老服务体系,推迟退休年龄,鼓励老年人再就业,积极发展老年产业,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等一系列措施。

( 一) 法律法规建设。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现在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先后出台了《老人福利法》、《老人保健法》、《国民年金法》、《高龄老人保健福利推进 10 年战略计划》、《看护保险法》、《社会福利士及看护福利士法》、《福利人才确保法》、《关于社会福利服务基础结构改革》等,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这就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老人的社会福利、医疗保健、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基本权益,使老人事业有法可依。其中,《老人福利法》强调国家和社会应该通过建立福利设施,收养那些在家中养老有困难的老人,并通过老人福利院、福利服务和开展终身教育等福利措施来保障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安定。《老人保健法》强调疾病预防、治疗及功能训练等综合性保健。1990 年,日本政府修改了《老人福利法》和《老人保健法》,目的在于构建一个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福利与保健相互协作、功能交叉的老人保健福利规划,要求应把居宅福利放在优先地位予以考虑,并建立老人福利信息收集、反馈的网络服务,以方便居民利用。

( 二) 在养老形式方面。

日本老人养老的主要形式: 一是家庭养老,另一个是社区化居家养老。日本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以家庭养老为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已不完全适应老龄化社会,主要因为年轻人很难有精力照顾家中的老人,再就是青年人的思想、观念与老年人传统的行为方式有碰撞,家庭养老形式影响家庭和睦,进而波及社会的稳定。现在,日本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完善的社区化居家养老方式,该方式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室内外环境设置,保证其与社会的接触交流,尽可能长地保持其独立生活能力。在日本,80% 以上的老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方式。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开发护理、医疗、保健、娱乐等多项指标,旨在按照老年人的需要为其提供家里家外的全方位服务。这种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基础、以多项指标开发为原则、把家庭和社会结合起来的多元化养老方式,更符合日本现代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三) 社会保障、税收一体化改革大纲。

为提高对儿童及育儿援助等社会保障,构建国民放心的全世代对应型社会保障制度,进而为社会保障提供稳定的财源和良好的财政状况,2012年,在日本内阁会议上通过了以提高消费税率为内容的社会保障、税收一体化改革大纲。同年,国会也提出了与社会保障、税收一体化改革大纲相一致的社会保障改革相关法案和税制修改法案,以此来推动改革。

( 四) 促进就业与增加所得。

政府委托民间职业介绍机构从事老年人的再就业工作,设立接纳老年人再就业补助金。由职业介绍机构为到退休年龄暂时不想退休的老年人介绍工作,若被其他能发挥其知识和经验的企业聘用,则政府给予聘用单位资金补助。

( 五) 健康、福祉方面。

1. 实施保持老年人体力的援助工程。增进和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是国家的重要责任,老年人要生活得有意义,就需要定期地运动、活动,老年人的生活从工作中心向区域社会中心转移,需要进行与其年龄健康状况相适应的运动或活动。政府实施保持老年人体力的援助工程,如通过举办老年人健康研讨会等,努力创建一个充满健康活力的长寿社会。

2. 必要的护理服务。为了实现区域居民尽可能在原常住地接受持续的护理服务体系的目标,实行访问照顾、访问护理紧密衔接的定期巡回,随时服务,增加小规模多功能型的居家访问照顾或护理的上门服务点,改造旧住宅使其适合老年人居住。

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修改护理保险法等,遵守基础护理规定。

3. 推进区域间的相互支援。为防止老年人的孤立死现象,采取区域配合,交换老年人信息,对区域配合的先进典型事例的经验进行总结,开展区域综合性配合的支援活动。此外,为了推进区域福利等,对独居老人的生活给予特别的关注。

4. 开展老年人在家医疗服务。加强对老年人医疗服务人才的培养,建设并增加老年人在家医疗服务点,制定老年人在家医疗服务的目标,建立医疗合作体制,改善老年人在家医疗服务。

( 六) 学习、社会参与方面。

1. 老年人生涯学习基础设施建设。开设全国老年人生涯学习网络专栏,发挥生涯学习活动成果,解决社会性课题。由行政机关、来自于大学、非政府组织团体、企业等人士进行共同探讨,相互交流研究成果,建立起跨部门的相关者网络。培养具有优良素质和专业能力的社会教育工作指导者。

2. 老年人的社会性参与和生存价值。为促进以地域为主体,以相互协作的老年人为对象的生涯学习,鼓励老年人的社会性参与,充分体现老年人的生存价值。建立学校支援组织,广泛利用学校放学或周末等的多余学习设施,通过举办研讨会,进行学习交流活动。创造由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区域居民参与的青少年教育环境,开展家庭教育支援等活动。此外,为老年人创造便于外出旅游的环境。

( 七) 生活环境方面。

1. 发挥民间出租房屋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民间出租房屋,在谋求与地方公共团体合作的同时,改建民间租赁房屋的空置房,确保育儿家庭、残障者家庭等对住宅的需求,通过合同管理,建立出租事业支援制度。

2. 优化住宅市场环境。为了扩大改造二手房的市场,利用互联网等向消费者提供二手房与二手房改造信息,充实担保责任保险。采取民间出租房屋改造等措施,优化市场环境,以适合老年人、育儿家庭等租赁。

3. 创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环境等。广泛征集意见,建设有益于确保老年人居住的稳定住房、社区,总结有创新和推广价值的做法,推进老年人住房等工作。

4. 提醒老年人防止诈骗。汇款欺诈和谋利劝诱案的犯罪团伙往往会利用登载有老年人的名册信息。因此,警察对在办案过程中得到的老年人信息要做好保密工作,防止外泄。警察要委托公司的操作员,以此信息为基础,通过电话提醒受害者。

第7篇

众所周知,老龄人口是医疗服务的最大需求者,有关研究指出:60岁以上年龄人口的医疗费用是60岁以下年龄人口医疗费用的3~5倍。在此背景下实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能否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医疗保障的覆盖能否全面,老龄人口的医疗需要能否得得到满足,医疗保障目标能否实现。我国当前社会的老龄化程度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提出巨大的挑战已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焦点。

1.医疗保险基金供给减少

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筹资方式主要是用人单位和职工的缴费,离退休人员不用缴纳医疗保险费,但离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享受同样的医疗保险待遇。问题在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有程度和发展趋势,使得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比例持续上升。也就意味着,基本医疗保险金的缴款人口比例越来越低,而不缴款却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人口比例越来越高,在职参保职工人数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参保退休人员的增长速度。

2.医疗费用支出增加

以中国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考量,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将会持续上升,然而老年人口又是疾病发生率和医疗资源使用率最高的人群,因此,可以预见的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老年人口的医疗费用支出将会成为我国医疗保障事业中的重点。同时,医疗保险基金供给的减少又必将导致入不敷出的医疗保险资金窘境。

3.医疗保障覆盖面不广

改革中的医疗保险制度仅覆盖了城镇在职人口,而其家属并未包括在内,广大农村人口更是被排除在制度之外。城市中大量在非正式部门中工作的人员、从非正式部门退休的老人,都无法获得社会医疗保障,而这些人恰恰正需要医疗保障制度的帮助。此外,农村老年人口占整个老年人口的2/3左右, 由于医疗保障的覆盖面较窄, 他们基本上不享受公费医疗, 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基本上是自费。

4.老年人口医疗需求的变化

人类的“疾病谱”在近100 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以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已经被以慢性病以及与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为主的疾病谱所替代。疾病谱的改变所带来的是老年人口对医疗需求由以前一味的直接治疗转向以防为主、放置结合的新型医疗模式,因此,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服务机构以及医疗保险基金的安排都面临新的变化。

二、应对老龄化对医疗保障挑战的对策分析

1.改革医疗保险基金缴费模式

由于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险基金存在着供给减少和支出增加的矛盾,退休老龄人口在不继续缴纳医疗保险金的情况下仍享受医疗服务,但在职人员的缴费数额已越来越难以负担日趋增加的医疗保险基金代际差额。因此,有必要将已退休人员重新纳入缴费对象中,适当收取比例不高的缴费额,并提高享受医疗保险基金的条件,设置一定的最低缴费年限。

2.发展社区医疗

社区医疗与医院医疗相比的最大不同在于其便利和廉价,并且疾病中的百分之八十都属于常见性的疾病,在社区医疗机构就能得到诊治,而且可以大幅节约医疗费用和医疗资源。社区医疗在发展和建设中要做到机构数量的合理设置和有效布置,同时找准定位,将社区医疗的关注点放在普通疾病和保健预防上,对于社区居民要加大宣传,扩大社区医疗的接受度,并且发挥社区医疗的便捷优势,提供诸如免费体检、无病咨询、健康宣传和上门问诊等服务,丰富医疗保障的渠道,加强医疗保障的力度。

3.扩大医疗保障范围

大数法则说明,参加保险的人数越多保险基金就越充足,风险就可以在更大范围得到分解。因此,应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以提高医疗保险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当前我国医疗保险主要针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覆盖面较为狭窄,应该将参保对象拓展到城镇所有从业人员,积极吸引各类各行业就业人员的参与,尤其是年轻人员参加医疗保险,以平衡缴费与负担比。并通过降低参保条件和实行优惠政策,鼓励从业人员早日参保,以充分体现医疗保险互助共济的特点。

4.发展商业医疗保险

商业医疗保险制度是由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和个人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补偿高额医疗费用的补充医疗保险。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社会发展的进程,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医疗保障需求,也与经济发展的程度不相符。商业医疗保险作为对基本医疗保险的一项重要补充,可以大幅减轻政府在医疗保障资金和政策问题上的压力,并且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活力,对医疗保障和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结语

第8篇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制度分析

[作者简介] 卢效坚,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财经系教师,汕头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政府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广东 东莞,523106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4-0024-0003一、前 言

所谓人口老龄化,指在总人口中,老年人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惯用标准, 60 岁以上或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 10%和7%,即可看作人口老龄化[1]。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会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状况最严重的国家。而当前全国 70%以上的老龄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必须重视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据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村人口 7.84 亿,而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则达到 7.51%[2]。如此庞大的农村老年群体与城市的退休老年职工的重大区别是,他们没有工资,没有退休年龄的年限,往往忙碌一生,甚至直到丧失劳动能力后,生活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更不用谈享受退休金待遇。

因此,如何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建立全面多支柱的养老保障制度,是一项亟须解决的难题。不仅与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相关,与农村的稳定发展相关,甚至与国家的长治久安相关。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间增长了7390万人,增长了5.84%,平均年增长率0.57%,比1990年到2000年期间的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0~14岁的人口占总量的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了6.29个百分点;而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了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3]。有关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在2030年之前,中国将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22%);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30%以上[3]。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这种人口转变是医疗进步、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和经济发展的直接成就,也是公共卫生事业,例如克服营养不良、饮用水卫生、克服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以及降低母婴死亡率等方面的结果。(1)出生率下降。1973年以来,全国范围内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率大幅度下降,2000年总出生率2.31%,相比1950年,降低了3.5%;(2)低死亡率。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1957年,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为55.82岁,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为55.95岁,而到了1995年,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67.36岁,女性平均预期寿命为71.89 岁[4]。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劳动年龄逐渐老化,劳动力资源日益不足。劳动年龄的群体占总人口比例的降低,从而导致劳动力资源减少,间接降低了劳动生产率,进而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增长;(2)老年保障费用投入增多,而投资农村经济的费用却相对减少;(3)家庭负担加重,供养比重不断提高,农业投入逐渐减少。

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制度分析

(一)制度变迁理论

1. 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实质上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替换另一种制度的过程”[5]。而诺斯认为,制度变迁是一个在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交替的过程。[7]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种效益更高的新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代替旧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过程。

2. 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可以定义为管束特定行为模型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制度安排既可以是正式的,又可以是非正式的,正式的制度安排如政府、企业、医院、大学等等,而意识形态、价值、习惯等就属于不正式的制度安排的范畴[7]。在本文中,制度与制度安排所指的含义相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就是一种制度安排。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不同的情况之下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不同,各个因素影响制度变迁的程度也各异。

3. 制度变迁的主体

制度变迁的主体主要由个人、组织、各种社会团体和国家组成。其中,个人作为基木单位,是制度变迁的基本主体。组织是一群具有共同目标的人结成的集体,是制度变迁的关键。而国家往往是制度目标的选择者、制度变迁进程的安排者以及制度的最终确立者[8]。在本文中,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主体主要有政府、受益者和失益者,其中,失益者包括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下遭受不公待遇的政府和农民。

4. 制度变迁的形式

制度变迁主要有两种形式:(1)诱致性制度变迁。它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它由个人或群体,在响应共同的利益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制度变迁形式[7]。这种变迁的发生主要由于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的利益所引起的,它通常是一种从整体到局部、自下而上的变迁过程。(2)强制性制度变迁。它是指“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的制度变迁形式。学者林毅夫认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弥补诱致性制度变迁存在的缺陷,如诱致性制度变迁所带来的持续制度供给的不足,而国家的干预可以弥补持续的制度供给不足[7]。”并且,政府还可以依靠其强制力等的优势来减少或遏制“搭便车”等常见的现象,从而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

(二)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现状的制度变迁分析

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状况,究其原因,是制度失败的结果。当前,在我国养老保障制度问题上,存在着大量的缺陷与漏洞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制度是其最深层次的原因,它表明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着重大的缺陷。

1. 养老保障制度非均衡的制度分析

制度经济学家认为, 当社会处于制度均衡状态时, 制度变迁不会发生变化,而一旦社会出现非均衡情况,制度变迁就会发生[9]。从当前养老保障制度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明显处在一种制度非均衡的状态。从养老需求层面看,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老龄化人口不断攀升, 对养老需求不断增加[9];从养老供给层面看, 在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制度供给主要靠国家承担,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传统的养老方式主要靠家庭和个人,而对不承担赡养责任的个人或家庭也没有相关的惩罚措施,更严重的是,农村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0]。多年来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使农村家庭养老的资源越来越缺乏, 负担加重。加上农村人口绝对值的增加,人均土地量的减少, 土地功能弱化等因素, 导致农村养老保障能力急剧降低。农村养老保障需求和供给失衡, 家庭养老功能逐年弱化,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迫在眉睫[9]。

2.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运行机制的不健全

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出现的问题,是持续的制度非均衡状态的必然表现。(1)农村养老保障系统不全面,工作人员待遇低,管理水平有限。首先,在很多实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地区,农民投保率颇低,回报率低,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效果。其次,对于农村的养老保险经费的投入,国家和地方财政投放低,几乎全部由农村各人承担,这对清贫的农民来说,是笔很大的开支。另外,农村的养老保障管理机构不完善,并无专人管理,也缺乏监督。(2)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律不健全。我国目前施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办法是基于民政部发行的 《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 (试行)》上略作修改而形成的,严重缺乏法律效力,常受一些外在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影响。方针、政策缺乏稳定性,国家常变动、更换,影响农村养老保险无法正常实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也难以步入正轨[11]。

3.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中的主体关系分析

推动制度变迁的主体既有个人、组织,也有国家和各种社会团体。不同制度的变迁,其主体也各异。本文认为,推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主体,主要有三个角色: 政府、现存养老保障制度下的受益方以及失益方,从深层次分析,养老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变迁,实际上是这三个角色不断反复博弈的结果。

(1)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政府与受益方之间的关系

养老保障制度的变迁表现为自上而下的过程,是由政府主导和推进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推动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各级政府为了绩效,为了短期目标,往往不顾整个地区长远发展,只重视城镇的发展,无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换取城镇的发展,长期下去导致城乡贫富差距悬殊加重,使原本能尝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优惠的受益方遭受利益的侵蚀。这种情况下,尽管本应受益的一方想对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变迁,但是由于原本受益的一方力单势薄,加上政府重经济效益,认为只有GDP的增长才是考量政绩的唯一标准,不希望加大投入来换取农村保障制度的完善,地方政府在保存自身最大化经济利益最大化前提下,,故意曲解规则,修改文件,采取策略妨碍甚至取消制度的变迁,费尽周折加大制度变迁的成本,让制度变迁活生生地被夭折。

(2)受益方与失益方在制度变迁中的关系

对于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我国政府在遭受各种舆论之后也进行了各种制度修补和完善,但效果并不明显;并且由于现存养老保障制度的缺陷,使部分人非正常受益,这部分人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会忽视公众和失益方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与之相比,社会保障制度中失益方的力量则显得比较分散。由于受益方中一部分人因怕得罪领导,无胆站出来推动制度的变迁;还有部分人怀着“搭便车”的想法,不积极参与推动制度变迁行动。另外,制度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其发动、组织实施等都难以由力量分散的失益方承担。因此,以往发生的养老保障制度的变迁,大都表现为政府主导和推动的自上而下的变迁过程。所以说,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制度变迁的形式是典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也就是“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的制度变迁。

由以上三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可知,当前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的失益方很难对目前不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形成有效制约,他们有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的强烈愿望和动机,但因缺乏顺畅的参与方式和有效的参与渠道,很难有所作为。由此看出,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核心主力只能是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以往针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每一次调整与尝试,都是中央政府对制度保障失益方的一种回应,但是这种回应由于不能完全做到及时与全面,而且并非养老保障制度失益方的每一项呼吁都能得到及时迅速的制度回应,这主要是由于制度安排时滞性的影响作用。时滞性的存在,常使得新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之间存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供给低效问题,导致新的制度安排的出台,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由此,我们不难明白,为什么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众多弊端,处于制度非均衡状态却难以形成制度变迁。

由此可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是与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处于不均衡状态密切相关,制度中失益方和社会大众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而作为强制性制度变迁主体的中央政府,没有发动足够的动力如物力、人力和财力等来推动养老保障制度的制度变迁,导致了这种制度安排的不均衡状态持续存在。但是,也应看到,这种制度的非均衡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避免产生种种的不良后果,必须采取措施,通过制度上的不断创新,建立起一整套可操作性强、科学完善、客观公正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人口老龄化[EB/OL].baike.省略/view/109749.htm.

[2]李东萍.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丛论,2011,(23).

[3]合肥老龄网.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分析[EB/OL].hfll.hefei.省略/show.asp?id=1376&category=140&sor

ts=780.

[4]詹凤敏.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8.

[5]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6]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7]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贾保文. 创新型制度变迁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9]王晓洁,张晋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