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3 16:21: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历史片段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师 备课能力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初中历史教师为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在每节课之前都应当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把握该节课应当讲解的重要知识点,以及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初中历史教师备课的意义
1.1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
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决定着其学习这门课程的效率,兴趣是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关键,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备课的目的在于找出提升学生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的兴趣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的主动性,这将会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达到教师备课的根本目的。
1.2旨在提高课堂讲课的效率
初中历史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在学习之初学生会对这门课程感到陌生。此时初中历史教师备课的目的在于整理每节课程的历史知识重点,想好教育学生的整体思路,在课堂上用最精练的话语讲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1.3反思自身教学方式
初中历史教师在备课时不仅需要考虑教学内容,也应当反思自己在传授学生历史知识的方式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在备课的时候,通过自我的不断总结和归纳,并且将新的方式方法做出规划,应用于下节课程的教学之中,找出真正能够提升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2初中历史教师提升备课能力的措施
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在闲暇之余,总结自己教学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断的改进,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此期间,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历史教师加强课前备课,提升教学的效率。如何提升初中历史教师的备课能力成为教师思考的重点。
2.1结合课文、图例和注释,逐字逐句逐图进行研读
初中历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需要弄清楚教材里面的内容,注意历史地图和相关的注释内容,将需要作为教学要求的地方勾画出来,在课堂上重点讲解;不需要做教学要求的,在课堂上可以直接简单的带过,减少教学中的弯路,同时也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有兴趣地学习历史知识。在此备课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的备课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2.2对整体教材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最近几年以来,在中考历史试题上,出现很多的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题目,并且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论述,该类题目极为考验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也加大了初中历史教师教育学生的难度。这种现象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充分考虑,利用怎样的办法才能够将知识灵活地传给学生?初步分析,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历史教师借助教材参考资料重新对历史教材的每个章节内容进行研究,并且结合中考的考题考虑,对历史教材每个章节做出综合性质的总结和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历史基础知识,在考题中能够灵活的进行运用;第二,总结、概括历史教材中每个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整理出一个简明的提纲,提供给学生进行参考。这两点都需要历史教师自己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去分析、总结。只有初中历史教师真正用心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总结,才能提高历史教师备课的效率,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备课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2.3备课时注意搜集课外教材
长期从事历史教学的初中历史教师,实际上对初中历史教学课本内容已经非常的熟悉,历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如果只是温习课本内容,那实在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对历史教师的备课能力也没有提升。在初中历史教学课本之中的内容较为笼统,受课本的限制,很多历史事迹未曾列出来,如若历史教师能够查阅历史典籍,收集相关的历史素材,再考虑通过怎样的方法将这些历史知识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去。看似讲解这些对于学生考试没有多大的作用,实际上通过这种方法很大的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讲解三国的时候,历史课本上只有短短的一章就带过,此时历史教师可以选取三国演义中的一些经典片段进行讲解,相信很多学生都会对其感兴趣,学生为了接这段历史会主动通过网络、书籍主动地查找,这就是教师备课所需要达到的效果。但是,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分清教学的主次,仍旧要以教学课本为主,历史相关资料作为辅助。
2.4改变传统备课的方式,提升备课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传统的备课方式局限于温习当前课程所需要讲解的知识要点,思考利用怎样的方式顺利地讲解给学生,此种备课方式在课堂上所取到的效果是有限的。初中历史教师为提高自身备课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可以尝试改变传统备课方式,引入一些网络平台。如微信,当前微信在学生之中使用较广,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或者公众号,在每节课之前,将自己备课所准备的资料通过微信平台传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概的了解下节课要讲解的知识要点,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提出一些历史问题,在上课前要求学生进行短暂的讨论,引导学生向着备课的大纲前进,从而达到自身备课的能力的提升。
3结语
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总结历史课程备课的经验,让自身教学的历史课程效率最大化,让自身在初中历史方面的备课能力得到广泛的提升。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中来,发挥历史教师教育学生所能起到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洪生.初中历史教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珠海市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4(08):81-84.
[2] 贾淑霞,李艳洁.初中历史校本教研探索――以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八中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133-136.
[3] 李茜.基于胜任特征的初中历史教师培训模式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04):56-58.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培养
历史学习是使人学古鉴今、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行了解的过程,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历史观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作用,并且,对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素养发展都有着促进作用。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讨论,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不断进行教学改善,值得每一个初中历史教师进行尝试。
1初中历史教学概述
1.1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初中教学中,历史教学相较数学、物理、化学,受重视的程度低,学生普遍认为历史学习靠死记硬背,非常枯燥,对学习的兴趣不足;还有些学生从中考和未来学业计划角度着手,根本不重视历史学习,认为历史对个人学习能力发展的作用不大。在这种学习心理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产生了教学效率低的问题。
1.2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问题意识即学生对所学知识发问的意识和能力,提问并进行问题的探究是获得知识最主要的途径,通过提问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够主动地接触只是,并且进行良好的知识建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认知,使学生了解到历史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发展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同时使历史教学脱离“填鸭式教学”的窘境。
2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2.1应用多媒体创设教学环境培养问题意识:问题的产生需要有相对应的条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这个条件就是课堂氛围,即教师为学生的问题提出提供的各种资源以及学生提出问题时可能达到的反馈。真实的、能够刺激学生视听通道的材料能够使学生沉浸在历史当中产生思考,问题得到解决而出现的答案,能够鼓励学生继续提问。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环境,并突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例如,教师在讲解《》时,可以给学生展示《林则徐》的视频片段,学生通过视频欣赏,会对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敬佩、爱戴的情感,同时,学生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英国要向中国走私鸦片?为什么清政府没有及时制止?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问题意识。同时,历史教师可以使用交互式白板进行教学,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于教学幻灯片的空白位置随时进行批注和总结,并辅以相应的历史事件视频和资料讲解,这样有助于课堂历史教学内容层层递进,既控制了时间和节奏,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2.2利用翻转课堂模式突出学生主体性培养问题意识: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主动空间越大,越有利于他们发挥是看能力,而问题意识的产生根源,就在于思考。传统的历史教学使学生预先知道将要学习的内容和必须进行解决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进行主动思考,问题意识被抹灭,而现代教学的翻转教学课堂模式,打破传统教学的规则,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问题的产生来源,问题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学生预先学习的基础上,以问题讨论和探究为主要的实现形式的教学。其重点在于,课前的预习是在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个人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历史资料学习,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需要被尊重的前提下,就能够从各种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从而提出各种问题。例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时,请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问题,其中大量是关于秦始皇的功过评论的,有的学生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的学生认为秦始皇是暴君,还有些学生认为应该从功过两面进行评价。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此展开讨论和思考,教师要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全面的角度看待这个历史人物,对秦始皇的功、过都要有客观的认识。
2.3丰富教学资源夯实知识基础培养问题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通常会认为掌握的知识越少疑问才越多,实则差矣,学生储备的知识量越多时他的疑问才会越多。当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处于完全未知状态时,他也不具备相关知识的提问能力,只有对这方面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具备提问意识。对于初中生而言,其了解的历史知识十分有限,学生需要对通史有所了解才能具备提问能力。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从扩充学生知识面入手,通过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进行《辉煌的隋唐文化》的教学时,教师除了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史实资料、图片等,证明隋唐文化的繁荣,还应该给学生提供与隋唐时期相对应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发展状态的资料,同时还应该提供隋唐时期之前的某一类文化发展资料,以及被传承下来的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的状态资料等,使学生通过阅读和了解这些资料,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发问:为什么中国的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繁盛而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状态;为什么隋唐文化中的一些内容成为国家瑰宝、为什么有些文化内容失传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使学生提出的历史问题更具新意,“提问题”也就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尝试先进教学模式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与此同时,初中学校也应该重视历史教学,为历史教学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只有这样,学生的问意识培养才能够真正实现。
作者:陈文修 陈成国 单位:山东省平邑县保太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彦华.试析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吉林教育,2016(02):110-111.
[2]韩其法.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新课程学习(下),2014(12):120-121.
【关键词】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分析研究
多媒体是近年来运用较为广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学校在多媒体运用方面存在着一些欠缺之处,本文主要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解决的路径。
一、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现状分析
部分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走入了形式主义的尴尬局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机械运用缺乏自主创新。有些历史教师谈到运用多媒体手段,都是直接运用成品的课件,无论是教育部门配发的多媒体课件还是市场上可以采购的课件,都是拿来就用,完全是一副拿来主义的手法开展多媒体的辅助,其中缺少自主创新,特别是与教学方案存在两张皮现象,不利于课件与教学活动的完美融合。
2.演示信息属于毛坯范畴。所谓毛坯是指没有经过深度加工的原始信息,有些教师虽然在教学中也播放了一些历史信息,特别是图像视频等,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有些教师在演示信息选用过程中没有进行精雕细琢,所播放的片段其中参杂着部分无用的信息,制作的课件较为粗糙,还存在着一些瑕疵。
3.运用时机频率有待商榷。有些教师在历史课堂运用多媒体陷入了一种唯上的理论,多媒体运用的次数偏多,一节课甚至运用五六次之多。在运用时机尚也没有把握好,该用的时候不用,可用可不用的时候不断地用,这就导致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没有体现画龙点睛的功能,反而导致教学陷入混乱状态。
4.个别存在喧宾夺主现象。多媒体手段无论功能多么强大,始终只是教学辅助手段,课堂上还是应当以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思维为主。个别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体现多媒体手段的功能,课件贯穿整个教学,所有的设计提问互动都由课件固定提示,教师反而成为了课件的配合者,这就导致多媒体手段喧宾夺主。
二、科学高效开展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路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好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必须要坚持科学高效原则,要体现自主创新,提高使用的科学程度。
1.自主制作课件提高创新程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当成为历史教师一项基本技能,因为直接引用的课件看似包装精美、流程连贯,实际上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教师应当熟练掌握软件,自主搜集信息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例如在《中日》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图表、视频、文字相关的素材,运用图表形式向学生展示前中日两国在经济、军事实力方面的对比,使学生对这一场战争的结局有了初步的判断;在视频上可以选取影视作品中的精彩片段,配合相应的文字描述让学生亲身感悟这一场战争的惨烈,从而加深对课文教材内容的理解。这样的自主创作课件更加贴近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理解特点。再比如《不怕远征难》一课教学之中,笔者制作的课件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以电子地图的形式向学生演示的路线;第二个环节是列举了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从过草地、翻雪山、抢夺泸定桥等精彩的场景入手,让学生深刻领悟到的艰难,感受战士大无畏的精神;最后一个环节是揭示的伟大历史意义、对改变中国发展史的深刻作用,这样的课件更贴近教学的需要,有效增强了教学辅助效果。
2.精挑细选信息保证课件质量。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信息素材来源非常重要,也是制作好多媒体课件的重要基础。教师一定要广泛搜集各种类型的素材,文字、图像、音频、视频都要仔细搜集,同时要精挑细选对素材比对筛选出更具代表性、更有价值的内容,从而为课件的质量奠定基础。例如在《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制作中,教师可以着眼于家庭生活、周围各项社会公益设施等角度入手搜集素材,以家庭生活变化为例,可以选取饮食条件、穿着、家庭居住条件、出行交通工具、使用通讯工具等多个角度的素材,以前后对比的方式向学生直观揭示出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且从这些变化中感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状况,强化学生的爱党爱国教育。再比如《钢铁长城》课件的制作中,教师可以选取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场景,如国庆阅兵活动展示的我军最新现代化装备,配以一系列的数据向学生揭示我国军队在国防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提高军队战斗力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以图像视频加文字表述的方式,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我军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我国国防军事实力的显著提升,学生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些信息不仅补充了教学容量,而且深化了思想教育效果。
3.合理界定运用时机以及频次。每一节初中历史课上,多媒体的使用都要事先经过精心的设计考虑,要合理界定使用的时机,如在进行教学导入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引入新课调动兴趣,在课堂分析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补充信息拓展容量,这样的时机控制一定要把握好。另外,每节课所使用的次数原则上不得超过三次,总时间应当控制在一百秒以内,最多不超过两分钟,以保证画龙点睛的效果。
4.准确定位多媒体的辅助地位。历史教师应当明确一点,无论多媒体有着怎样的功能,其始终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多媒体的运用应当着眼于配合教学活动开展,其地位属于辅地位,更多时候应当通过师生互动推动教学环节的开展。教师要发挥好启发引导作用,学生要积极配合认真思考、相互探究,以保证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达成,只有准确定位多媒体的辅助地位,才能保证教学中突出重点,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三、结束语
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一定要坚持科学精炼高效原则,有效体现多媒体在促进教学效率提升方面的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图片;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对于历史图片是不够重视的。他们在课堂教学当中往往只注重文字的说明,却忽略了历史图片的重要作用。这点对于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是非常不利的。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的借助历史图片的手段,不断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究竟如何有效运用历史图片来辅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运用历史图片化解教学重难点问题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重难点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依靠教师单纯的讲述学生是很难把握和理解的。这样一来,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取得了效果也往往不尽人意。为了有效突破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我尝试运用图片来辅助教学。
例如,在执教《开运河 创科举》一课的时候,我说到隋朝运河的规模和分布,很多同学都无法理解。这点让我非常头疼。下课之后,我回去思索了很久,决定把《隋朝大运河》的地图搬到课堂教学中来,在第二课时教学的时候,我让同学们对这幅地图进行认真的观察,掌握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起止点在什么地方?大运河共分为几段?沟通了哪些水系等。经过我的指导,再结合地图,同学们很快掌握了隋朝运河的规模和分布。比我苦口婆心的讲述效果好了很多。看完这个地图之后,很多同学都感慨隋朝大运河工程的浩大,对隋朝统治者的施政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历史图片化解教学重难点问题需要教师提前预设,把可能出现的教学状况早早的预设出来。提前准备好历史图片。这样在教学中才不会出现上述的尴尬场面。
二、运用历史图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为了加深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我也经常结合一些历史图片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手段由于充分利用了历史图片,可以打破传统的枯燥的说教的教学方式,让初中生结合图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在执教《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进入正题,而是出示了一幅《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的漫画。如果直接观察这幅漫画,学生是很难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的。于是结合这幅漫画,我对图片进行了深入的解读:“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德国的国家实力迅速的得到了提升,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空前提高。当时的德国政府不满足于国家所占领的殖民地数量,于是向扩张自己的殖民地。而当时拥有殖民地最多的国家——英国,则成了德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就埋下了德英之间矛盾的种子。这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听到我这样说,同学们再看看漫画,会意的点点头。
为了有效加深初中生对知识的理解,结合图片辅助教学的确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都可以充分的结合历史图片进行教学。
三、运用历史图片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存在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以文字的形式所呈现的。文字的说明虽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如果再配以历史图片的应用,那么则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体会到历史的存在,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在执教《开元盛世》一课的时候,我滔滔不绝的向学生解说唐朝的时候农业是如何如何的发达,如此的卖力本来以为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学生的眼中我看到的却是质疑和不信。看到此种情况,我心中难免失落,幸亏我还准备了一手:出示了一个《筒车》的图片。图片展出之后,同学们的眼前一亮,注意力马上被这幅图片给吸引了过来。我说道:“这是一个唐朝时期筒车的图片,请大家从外形与结构方面对这个筒车进行认真的观察,然后根据你们的观察向大家说明这部筒车的构造特点。”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同学们显的非常兴奋,认真的对这个筒车图片观察起来。不一会儿就有同学站起来说道:“这个筒车是竹木立轮结构的。”有同学说道:“筒车的中间有一个横轴,立轮可以在上面自由转动。”还有细心的同学观察到这个筒车的立轮周围还有很多斜装的小竹筒,并且这些竹筒的口是上斜的。听到同学们如此回答,我欣慰的说道:“你们说的都很对,那么谁能告诉我这部筒车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这个问题又一次引起了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经过集体的智慧,最终大家终于弄清了筒车的工作原理,不禁感慨古人的智慧。最终,我总结道:“筒车是唐朝农业发达的典型表现,这在当时世界上是非常先进的农业工具。接下来让我们接着对课文进行学习。”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我通过《筒车》图片的展示,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唐朝农业的发达,更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结语
总而言之,运用历史图片来辅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激发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本文的写作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导更多的初中历史教师参与到该问题的研究当中,充分利用历史图片来不断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史春静;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导入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就要探索独具匠心的课堂导入方法。以下四种导入方法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有效方法。
一、历史故事导入
初中生处在一个身心发展的变化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历史故事所吸引,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很快进入学习角色。比如,《商鞅变法》一课可以先讲“徙木为信”的故事:“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新法公布后,为使人们相信新法一定要执行,商鞅命人在都城南门立了一根高大的木柱,声明谁搬到北门就给五十金。有一个胆大、力大的人果然得到五十金,人们认为商鞅很诚信,就按新法行事。你们知道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和作用都有哪些吗?”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此外,烽火戏诸侯、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等故事均可作为“开场白”导入新课。
二、多媒体影像导入
多媒体影像导入就是借助多媒体技术用生动直观的图像、动态的影视片断导入新课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是教学中常用的有效的导入手段之一。
《》一课就可以先播放林则徐《》的电影片段,以一种直观而形象的方式把学生引入新课。通过影视资料,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爆发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等,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爆发的原因。即林则徐“”只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进一步探究爆发的根本原因以及这场战争的结果和影响。讲授《第二次》时,可先播放《》的电影片段,学生的激愤之情溢于言表,爱国主义情感悠然而生。教师在此基础上充满激情地进一步总结,会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运用多媒体影像导入时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影像播放的时间不宜过长,播放的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三、诗词歌谣导入
诗词是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对学生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诗词创作往往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可以作为历史史实的佐证。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导入,可以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兴趣。《楚汉之争》一课可引用诗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问同学们这首诗是谁而作,为何如此悲伤?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调动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在讲《左宗棠》时,可以引用“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导入新课,引出封疆大吏左宗棠,突出他那种渴望收复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情怀。
歌谣导入也是一种创设情境的重要形式。比如,《》一课可以用歌谣:“,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
四、乡土历史导入
学生都很熟悉自己的家乡,运用乡土历史导入,既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又把历史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知道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事原来就发生在家乡的这块热土之上,让学生倍感亲切产生自豪感。如,笔者是皖北人,在讲授《华夏之祖》时曾用皖北“大禹治水、禹会诸侯”等乡土材料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家乡悠久文明的历史,也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入语的设计没有固定格式,关键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因课而异,因学情而异。要紧扣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富有趣味性或启迪性。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 利用历史人物创设情景
初中历史主要讲述人类社会诞生、演变、发展的历史,是讲人的历史。因此历史人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离开历史人物,历史就是干瘪的、无味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因此,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尤其注重历史人物的教学,用活生生的历史人物为学生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完成《历史风采》手抄报的编排,从学生兴趣出发,侧重历史人物典故、神话传说等材料的收集,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适当交流。如笔者在讲述“秦王扫六合”时,就充分利用学生对秦始皇这个人物的兴趣,让学生课下收集秦始皇的背景资料,课上笔者将秦始皇人物图像挂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对秦始皇这一人物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讲秦始皇英武果断,也有讲他残暴的,也有讲孟姜女哭长城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很快融入历史情景中,不自觉地在秦始皇这一人物情景中展开思索和学习,课堂效果极佳。同时学生利用上网、采访等形式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2 利用历史片段再现创设情景
历史是过去的,永远不能重现。对于现在的学生,让他们再理解其中的现象总是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去突破这一难题呢?就要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回到历史中去,重写历史中的某些片段,再现历史,这样可以极大地改变这种状况。如笔者在讲授“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时,让学生自学本课,然后以“我在东京游玩”为题,让学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编排课本剧,再现宋代风貌。这样以历史再现的方式,学生置身于历史“现实”情景中,以历史当事人的身份重现1 000多年前的社会风情。利用这一历史片段再现历史,创设历史情景,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真正走进历史,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历史现象。同时,学生通过材料的整理、编排,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历史片段再现创设情景,可做多种尝试,如分角色对话、分小组辩论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3 利用课堂问题的设置创设情景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设疑引思、质疑求新的方式,设置问题情景,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所谓设疑引思,就是首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中的基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巧妙地由易到难提出问题,由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此类问题不宜通篇提出,应按学习主题分成若干学习版块,捆绑式提出一组问题。每组问题不宜过多,一般以3~4个为宜。如学习“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时,学生自学教材,思考讨论:汉初西汉政府被迫采取了什么政策?什么是“和亲”政策?西汉政府为什么采取“和亲”政策?结果怎样?学生自学,分组讨论回答。在问题解决中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作铺垫。其次,围绕重点、难点提出问题。此类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具有相当高的思考价值,有利于学生突破难点,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完成本课基本史实的学习后可以再提出这样的问题:思考讨论这一时期的民族特点是什么?学生讨论思考:有和有战,以和为主。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是历史的主流,有效地突破本课难点。
所谓质疑求新,主要是在初步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由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解决问题,深化教学主题,以此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不断与新技术相融合,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广泛的思路。微课以生动形象、灵活多变的方式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而且可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微课制作,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实践可知,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增强教学效果。针对初中历史微课的有效应用策略问题做进一步研究,以期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微课;应用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增强教学成效,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还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进程。然而,基于微课的历史教学仍然处于实践阶段,其应用尚未成熟,因而需要有关人员对微课应用策略的问题做进一步探究,为历史教师的微课制作提供借鉴,同时促进历史微课应用逐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推动教育进步。
一、微课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微课有效应用于其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将微课视频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在微课教学中,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进行反复学习和记忆,有助于学困生进一步学习历史,并深入掌握历史重难点知识。再次,通过微课视频的应用,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概念,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条件。最后,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通过新的形式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对增强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因此,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二、历史微课的制作与注意事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制作微课,相关人员应遵循一定的步骤。首先,确定微课课题,使微课内容与历史教学活动紧密联系,为历史教学奠定良好条件。例如,在《冷战中的对峙》教学中,由于课程教学内容多且复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确定微课主题,并有选择性的制作微课视频,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微课教学设计中,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因此,在制作微课设计时,相关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学情分析,并设计教案,使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一目了然,对提高其学习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再次,教师录制微视频,在课堂教学前为学生播放,如若能够添加背景音乐、字幕等内容,则更有利于彰显微课应用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微课的同时,应关注效果,及时改进不足,积极利用微课而深入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历史微课制作过程中,要增强教学成效,教师必须注意系列事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微课设计环节中,应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教学信息内容和配套资源,既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又能为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知识做准备。同时,教师应对学生历史学习情况加以掌握,如通过练习题进行检测等,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有利。其次,在历史微课制作中,由于微课的时间较短,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微课的内容。所以,教师应注重把握课题,对其的选择遵循适宜性原则。如在《冷战的对峙》教学中,由于初中学生对问题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但教师对学生关于教学知识内容掌握情况的了解少之又少,因而教师可从该问题着手,设置微课,为教育教学提供便利。最后,微课视频制作的长短应有度,通常将微视频时间控制在5~8分钟以内,避免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同时将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历史微课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微课内容应与学生实际相贴近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应用微课,应保证微课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贴近,以便于学生对教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以《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例。该节课教学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地名、知识点相对较多,如若要使学生对历史教学知识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则必须通过有效的微课设计而实现。对此,作者引导学生针对该节课教学内容而制作两个微课,一是以辽、北宋、西夏政权并立为主要内容;二是以金、南宋对峙为主要内容。如此,能够帮助学生对具有联系的教学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可强化记忆。简言之,在历史微课有效应用过程中,微课设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与此同时,教师为学生提出关键问题,能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指导,如“找出政权的分布位置”等,有助于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
(二)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微课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要有效应用微课,应针对不同年级而采取具体的应用策略。首先,针对初一年级学生的历史微课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如在讲述“唐三彩”知识内容时,教师为增强学生记忆力,可为学生播放电视剧《宫》的部分片段,剧中关于唐三彩的台词有错误,说“这家人这么富贵,摆的唐三彩”,其实唐三彩是唐代的随葬品,不可以摆放在室内。如此,可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其次,针对初二年级学生,教师利用微课而辅助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最后,针对初三年级学生,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微课制作,以增强其对教学知识内容的认知。
(三)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微课教学
初中历史教师逐渐意识到应用微课教学的重要性,并能够将微课与历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所以,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完善微课教学,以发挥微课的应用成效。首先,教师将制作的微课资料汇总,形成资源库。基于此,在后期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对资源库中的微课资源作一定程度的修改和完善,与新的知识点相结合,能够使微课内容更为深入,更具与时俱进性。其次,初中历史教师在应用微课时,应做到微课资源共享。例如,学校成立历史教学研究小组,对各个历史教师分配任务,使其能够共同完成微课制作和共享微课成果。最后,教师鼓励学生亲手制作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微课的有效应用,必须注重将学生参与其中,包括学生参与微课制作和分享微课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历史教师引导学生积极积累微课制作经验,对微课教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
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如若能够采取有效策略而促进微课的应用,则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推动初中历史教学进程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应用,但其应用效果并未得到充分发挥。所以,作者认为,相关人员有必要对于历史微课的应用策略加以研究。首先,微课内容应与学生实际相贴近;其次,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微课教学;最后,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微课教学。
作者:赵玉双 单位:长春市第十九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国东.用爱浇筑用心经营——浅析“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6,(10):29.
[2]刘开济.历史电子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以银川市金凤区××中学为例[D].宁夏大学,2015.
[3]匡婷.微课与导学案结合在初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构建策略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师手法,以初中历史教材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创设出与之契合程度较高的课堂模拟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教学内容,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进而自觉的接受历史知识教育。情境法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手法,在初步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通常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流程:教师通过创设课堂情境,平滑的引入课堂教学内容,通过简短的介绍、场景布置或是多媒体播放视频等,让学生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播放影片《》的部分片段,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当时鸦片给人们身体和心灵带来的毒害,同时也为林则徐的历史壮举所震撼。通过短短几分钟的影片,能够激发其学生对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展开。
二、引导学习合作学习,提升学习互助能力
1.合作学习的优点
(1)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现代教育要求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时,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初中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如果教师不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就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出历史问题,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解答,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每个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保证教学的普及性。
(2)合作学习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教学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问题的讨论过程,也是同学们加强信息交流,增进相互之间情感的过程。在激烈的课堂讨论中,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得到了充分表达与交流,通过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和相互探讨,增加了学生解答问题的自信心,提升了小组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利用合作学习提升历史课堂效率的方法
(1)明确角色定位,活跃课堂氛围。
在初中历史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化师生课堂角色,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辅助引导工作。具体来说:第一,教师要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科学划分,以小组为单位,然后把课堂的多数时间交给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讨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交流、问题探讨,解决组内所有学生的问题和疑惑。第二,教师要注意加强与各班级小组的沟通工作,合理设置课堂探究问题,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既要防止问题难度过大导致小组浪费太多课堂学习时间,又要避免问题难度系数过小使学生失去合作学习的兴趣。第三,教师在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后,安排每组派出代表进行知识讲解和问题提问,强化学生的课堂记忆效果。
(2)合理安排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更是学生将来融入社会、实现个人发展的必要技能。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合作学习及其开展方法。首先,教师要做好教学备课工作,规划好合作学习的实施流程、操作步骤,在课堂应用时达到行云流水的效果,为学生课堂合作学习搭建一个高效的平台。其次,适当引入一些趣味性历史故事,然后进行小组内部讨论、小组之间辩论,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再次,教师要注重进行适当鼓励,对于合作能力较好、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鼓励,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合作学习的意识。例如在学习完“秦王扫六合”这一章节之后,教师可以以此为题目,在班级内开展辩论会,让两个小组分别担任正方和反方,根据教材知识进行辩论,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深刻记忆。
三、巧妙结合现代科技,提高多媒体使用频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教学方式的变革速度也大大的加快,尤其是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在很多初中学校都已经普及了起来。巧用现代的科技技术也就是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的教学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传统的“黑板式”教学虽然能够让学生学习的更加仔细,内容更加清晰,但是课堂效率是很低的,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能够从根上提高课堂的效率,这也是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历史教学内容里有很多的图片需要解释,而且为了能够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了解一个时期的历史发展状况,很多时候也可以放相关的时代性视频给学生看,这些图片和视频用板书和教师自己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只有通过多媒体才能更清晰的表现出来。屏幕上的内容能够直接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这样的有效利用使得课堂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四、指导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一定要养成记课堂笔记的习惯。但是也还有不少学生不知道该怎样科学地记笔记。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学生在记笔记时无需把所有的内容都一字不落地记下,而是简单地把重难点、知识结构体系记下,也没必要一字一字认认真真地记,只要自己看懂就行,在记笔记时,要学会“一心二用”,要适时地思考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教师在讲解时也要注意课堂实情,适当控制好讲课速度,既要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又要保证学生系统性的做好课堂知识记录。
参考文献:
[1]俞秀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教育月刊,2011.(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