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3 16:21: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外贸贸易方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构建外贸企业物流系统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外贸企业是指企业有从事对外进出口的企业,企业商品和服务流通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经济组织。本文主要研究外贸企业的出口业务,流程包括:客户商谈、合同签订、采购、车间生产或委托代工、订舱、报关、货物发运等。业务每个环节都涉及到物料的流动,构成了外贸企业的物流系统运作。
对外贸企业物流系统风险影响因素的识别是风险预警评价的第一步,是外贸企业物流风险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在分析对外贸易各环节后,可以建立以下的如下表1-1的外贸企业物流系统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二、不同贸易方式下的企业物流风险预警评价
出口贸易的最为常见贸易方式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一般贸易是指企业单边出口的贸易。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与一般贸易相比多了原材料进口这一环节。
(一)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指标权重
邀请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对外贸企业物流系统风险预警指标的6个一级指标两两比较打分,得到判断矩阵表,如表2-1:
将上面的判断数据输入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中,可以得到不同贸易方式下企业物流系统风险指标第一层权重,可作为模糊综合评价的因素集:
A=(0.175,0.072,0.36,0.051,0.279,0.038)
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6.426,CI=0.085,CR= 0.068
(二)设定评语集
设定外贸企业物流系统风险评级为5个等级,如下:
为了方便定量的计算与分析,可先量化风险等级,如C=(C1,C2,C3,C4,C5)=(10,30,50,70,90),对应的评语集为{很小,较小,一般,较大,很大}。
(三)确定判断矩阵
确定外贸企业物流系统风各个险指标对各风险等级的隶属程度rij,就可构建评价矩阵Rij。邀请专家给出每个风险因素的评定值Cj,则隶属度的计算为:
根据专家给出的不同贸易方式下的隶属度分值,可以得出两种贸易方式下的判断矩阵:
(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同时确定了评价矩阵R和权重集后A,就可以对外贸企业物流系统风险进行综合评价:B=A?莓R,式中“?莓”为算子符号,即模糊合成运算,也成为模糊变换,即:
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可知,在一般贸易情况下,外贸公司的物流风险的预警评价等级为“风险较小”,在加工贸易情况下,物流风险的预警评价等级为风险一般”,也就是说加工贸易的出口方式要比一般贸易方式给企业的物流系统带来的风险大一些。
三、基于评价结果的物流风险控制建议
(一)从交货期风险的角度对外贸企业物流系统进行控制
从上节不同贸易方式下的风险分析中可以看出,交货期变动是无论在那种交易方式下都会对企业物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的风险因素,企业在计划环节就要围绕交货期去安排采购、生产,要给交货期限留有余地。
(二)注重关键供应商所带来的采购风险
国外客户如果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间抉择时,侧面表明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较高。此时企业就要从交期、质量等方面加强对此类的关键供应商的管理,缩短加工贸易下比一般贸易延长的交期、提防质量问题带来的跨国退货或返修。
(三)加强对国际物流风险的防范
??际物流是外贸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必经且具有特色的环节,主要包括货运的合作关系及船公司选择。交易方式中,加工贸易需要进口报关,此时对货代的专业程度、服务质量就有着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亚自由贸易区”;选择 对外贸易额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122-03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期,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建议成立一个“东亚经济集团”(EAEG),东亚开始了经济合作的探索。随着世界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发展,东亚经济的一体化合作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东盟“10+1”会议上,中国与东盟达成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共识,是东亚经济合作最大最受关注的成果。
2002 年 11月,在第六次中国-东盟“10+1”会议上,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按照该协议中国首先与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及泰国在2010年实现零关税,与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在2015年实现零关税。于是,一个拥有17亿消费人口、GDP近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区开始浮出水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在按既定的日程安排逐步推进。
为了不落在中国后面,日本2002年1月与新加坡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在2003年12月东京举行的日本一东盟特别首脑会议上发表了《东京宣言》和《行动计划》,达成计划在2012年建成FTA的协定。韩国也宣布要加快与整个东盟建立FTA的谈判进程。2003年,韩国在东盟峰会上提出了就签署东盟-韩国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的建议,并开始与新加坡就双边自由贸易进行谈判。中国-东盟“10+1”关系的发展竞争性地提升了另两个“10+1”的进程,使整个东亚经济合作以3个“10+1”的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我们抛开复杂的政治、边界等因素,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东亚建立一个包括中国、东盟、韩国和日本在内的“东亚自由贸易区”(“10+3”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还是中、韩、日三国分别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3个“10+1”模式)对中国经济有利。
2 模型的建立与回归
2.1 模型的假设与建立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H-O-S模型,一国具有不同于他国的比较优势或要素禀赋,从而需要进行国家或地区间的贸易,实现要素互补,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利益与社会福利都得到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与中国进出口总额增加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我们用这种联系来衡量中国与他国或地区贸易自由化后,两国间贸易额的增加对我国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
为简化模型、便于统计与计算,我们假设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全是优势互补贸易的结果。同时假设与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的外贸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同等效应的推动作用。这样,我们通过经验分析,就能求出中国与东盟外贸增长对中国的外贸总额促进作用大,还是中日韩与东盟外贸增长对中国的外贸总额促进作用大,即哪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区对中国更有经济利益。
这里,我们假设中国对某国的或地区的进出口额与中国外贸总额存在线性关系。模型基本形式为:
Y=e+aX1+bX2+cX3
其中Y为中国外贸总额,Xi为中国与Xi国的贸易额,各系数为两国贸易额增长对中国外贸总额增长的边际作用。
2.2 样本的选取
在数据选取方面,截取了中国比较稳定的1994-2005年的出口总额以及与各国贸易额为样本数据。复旦大学唐朱昌曾用94-03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我国这里用更长、更新的数据进行分析。
在东盟十国中,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与中国的贸易往来相对其他五国要明显密切很多。2001年这五国的进出口额分别占东盟总进出口额的94.56%与93.36%,且这五国已统一了内部关税。另外按照《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规定中国将首先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及文莱在2010年实现零关税,所以选取中国与这五国的经贸数据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截取1994-2005年的数据见下表。
2.3 回归分析与检验
首先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即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贸易额增长对中国贸易总额的边际产出模型。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而为中国带来经济利益,在模型中表现为促进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增长对中国外贸总额增长的边际作用表示为:
Y=e+aX1(1)
其中Y为中国外贸总额,X1为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成员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的进出口额之和,a为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的进出口额对中国外贸总额的边际产出。把上表的数据用EVIEWS5.0进行OLS回归:
Y=757.4226+11.10771X1(2)
t(12.85) (104.3397)
R2=0.998991,F=10886.78,D.W=1.724
(2)式的拟合优度R2,F值、t值和D.W值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检验。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成员国的进出口额之和与中国外贸总额存在(2)式这样的线性关系。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的贸易额对中国外贸总额的边际产出,即系数a约为11.108
接着分析“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即中国与东盟、日本、韩国贸易额增长对中国贸易总额的边际产出模型。如果“东亚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对东盟、韩国、日本的贸易额都会有较快速度的增长。这种情况下多边贸易的增长对中国外贸总额增长的边际作用可表示为:
Y=e+aX1+bX2+cX3(3)
Y为中国外贸总额,X1为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成员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的贸易额之和,X2为中国与韩国的贸易额,X3为中国与日本的贸易额,a,b,c为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韩国、日本的贸易额对中国外贸总额的边际产出,回归得出:
Y=856.9932+8.6886X1+3.18X2-0.37X3(4)
t(3.44) (3.63)(1.39)(-0.54)
R2=0.999,F=3811,D.W=1.69
(4)式的拟合优度R2,F值、D.W检验、X1的t值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检验,但是和X2,X3的t检验不通过。检查发现第三、第四、第五期有异常值,估计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引起的波动。引入虚拟变量D4和D5克服第三、第四期异常值。再次回归得:
Y=1159.513+8.32X1+4.53X2+1.08X3-320.8282D4-115.0581D5(5)
(5.48) (4.89)(2.74)(-1.94)(-3.22)(-1.16)
R2=0.9997,F=4708.55,D.W=2.27
可以看出(5)式引入虚拟变量后拟合优度R2, F检验,t检验和D-W检验结果都不错,t检验值也比(4)式有很大的改进,其中拟合优度R2, F值、X1的t值远远超过其临界值。由回归结果得知,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韩国、日本的贸易额对中国外贸总额存在(5)式的线性关系,他们的边际产出分别为8.32、4.53和1.08。即从历史经验分析,中国对东盟、韩国、日本贸易额增长1亿美元,中国外贸总额分别会增长8.32,4.53,1.08亿美元。
3 模型结论并分析
3.1 模型分析
从上面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贸易额增长对中国贸易总额的边际产出模型和中国与东盟、日本、韩国贸易额增长对中国贸易总额的边际产出模型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促进双方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而贸易额增长与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其边际产出达到11.07,即从历史经验分析,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增长1亿美元,中国外贸总额会增长11.07亿美元,这比唐朱昌曾用94-03的数据所得的10.69还要大。
如果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韩国、日本的贸易额都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这种贸易额的增长同样与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不过边际产出值会发生变化。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对中国外贸总额的边际产出下降到8.32,中国与韩国、日本的贸易额增长对中国外贸总额的边际产出分别只有4.53和1.08把三个边际产出加起来有13.93,大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模型中的11.07。
这说明建立但从贸易额方面讲,如果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中国与日本、韩国和东盟的贸易额各增加1亿美元,中国的总贸易额会增加13.93亿美元,而如果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增加1亿美元的贸易额,中国贸易总额会增加11.07亿美元。如果仅仅从贸易方面讲,这个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和国内许多学者的结论一样。但这比唐朱昌曾用94-03的数据得出的结果大相径庭,个人认为原因是我们的时间序列选取比前者大,数据比前者有了更新,且最近两年中日、中韩贸易增长幅度也有很大提高。从长期看,中日韩之间的贸易更能体现出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增进贸易。
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利益
上面对两种自由贸易区形式进行了在严格假设条件下的模型分析,但是现实情况比这个模型复杂得多,模型只是在某种层面上对现实有指导意义,复杂的实际问题要具体分析。下面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两种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东盟国家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复苏,中国对东盟各国的贸易额均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05年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成员国的贸易额达到1200亿美元,东盟已经连续11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东盟第六大出口市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结合度TCD从1993年的0.87上升到2001年的1.18,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结合度正在快速加深。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深化,加上东盟国家希望减轻自己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性,扩大彼此间以及与中国的贸易规模。相信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会得到快速发展,并通过模型中的边际产出效应对中国外贸总额造成11.07倍的扩张,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3.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足与“东亚自由贸易区”的优势
虽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但亦有美中不足之处。比如:它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水平提高没有太大帮助,而这又是中国长期竞争力提高的关键。由于模型的局限性,这种情况无法反映出来。
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的近似性将会制约双方贸易和经济的发展空间。由于中国与东盟的产业结构的近似性较强,而且都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和东盟大多数国家的出口产品都存在一定竞争性关系。根据一家研究所对东亚地区各国制成品的贸易特化系数(TSC=(Xi-Mi)/(Xi十Mi ),其值越接近1贸易结构越趋同,越接近-1贸易结构越异化)的估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相关系数都分别在0.8与1.0之间。东盟国家中只有新加坡与中国的相关系数为负数。双方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都集中在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虽然双方的贸易会有较快的增长,但进一步的分工,特别是产业间分工受到了制约。
从上面的模型分析可以知道“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外贸总额的推动作用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即从经济和贸易角度看,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需求更迫切些。这一方面说明了近几年,尤其是从2004年以来中国和日本韩国之间保持了不亚于与东盟的外贸增长值,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这种互补的经济关系在比较长的时期来看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虽然中国与日本、韩国的经贸关系比与东盟的经贸关系要成熟,所以双边贸易增长速度相对不如东盟那么快(增长的绝对值不相上下,但东盟五国的基数较小)。但从中日韩的产业分工看,中日经济关系以互补性为主。日本的国际资本密集型和研究开发、专有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有优势。中日两国的经济互补关系十分明显,具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分工的一般特征。中韩之间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互补性,产业分工基本反映了各自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禀赋条件。三国经贸合作的加强有利于各国产业优势的发挥。
贸易关系是对外经济关系的一部分,从吸收国外投资、技术引进等非贸易经济角度看,中国更需要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中国目前还处于东亚经济“雁行模式”的中后部,也就是说中国产业在整个东亚产业结构链的中、低端。一国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决定了它的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中国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就应该积极推动与处于“雁行模式”前部的日本、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关系,吸收他们的先进技术、管理模式等,从而提高中国的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以及在国际产业结构链中的位置。从这个角度中国应积极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另外,与这一地区建立全面的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利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对稳定中国周边的政治安全也有重要意义。
4 政策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对中国而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短期优势已经由着数据样本时期的变长而不复存在,东亚自由贸易区对于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不过,对中国来说首选的是发展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关系,其次才是整个东亚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应当采取的政策是以积极姿态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各项协议和日程安排逐步落实,从而实现中国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使另两个“10+1”得以竞争性地提升,从而加速东亚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2004年中国第一次取代日本成为第三大贸易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日本和韩国的诱惑无疑是不可抵挡的,他们都不愿意与这个潜在的大市场失之交臂。所以即使中国不积极推动FTA的建立,他们也会为之努力。但是,中国不必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做出太大的牺牲和让步。东亚地区的复杂历史、政治关系的现实,使得中国应该在不过多牺牲政治、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发挥作为一个地区大国应有的作用。这样的一种政策安排才能为中国带来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靖宇.“10+3'合作框架下的东亚经济发展前景”[J].和平与发展,2001,(2).
[2]王世金,宋健.“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选择”[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莫长炜.“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东亚'雁行模式'的发展趋势”[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4]田中青.“东亚合作与中国的战略利益”[J].当代亚太,2003,(5).
[5]杨义瑞.“日本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立场浅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5).
一、我国外贸长期顺差的历史和原因
事实上,从1978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在绝大部分年份均处于顺差状态,尤其从1994年后我国对外贸易均处于清一色的顺差状态,而且顺差的幅度不断加大,直到2009年才出现顺差收窄的趋势。当然,造成外贸顺差的原因很多,既有我国内部经济的因素,也有外部贸易环境的因素。
1.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供大于求的劳动力供求市场,使得我国也是世界上工资最低的国家之一。我国出口的大部分商品都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低廉的价格是我国商品对外出口富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虽然近些年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但劳动力工资增长的速度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我国的出口正是建立在这种廉价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上的,利用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即使外部市场受到金融危机或者人民币升值等影响,企业仍然能够赚取利润。纺织服装、金属冶炼和建筑材料行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或劳动技术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产品出口的不断增长,推动了我国的出口屡创新高。
2.内部经济的失衡。从内部看,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一样,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观念、制度缺陷、改革未到位等深层次原因导致内需不足,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制造业产能迅速扩大情况下,对出口依赖程度较高;二是国内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国内储蓄不能有效利用,致使一些国内企业到境外筹资、融资,导致资本流入;三是一些地方政策调整滞后,在保护劳工利益和生态环境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定价与使用等方面出现偏差,扭曲了成本,扩大了顺差。
3.国际产业转移的加大。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跨国公司为转移成本、扩大市场,通过对外投资等手段逐步将制造业向我国转移,贸易顺差也同时被转嫁给中国。据了解,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我国出口的半壁江山,2010年外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接近60%,外企的顺差接近顺差总额的三分之二。再者,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加速期,工业门类齐全,生产配套能力较强,这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奠定了扎实基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贸易互补性增强、我国出口产品成本优势等因素,对顺差产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长期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1.流动性过大会引发通胀,过多的外汇储备无法用出去实现它的价值,其安全性和保值性会面临风险。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的比例按照国际惯例是保持在30%左右较为合理。持续性的国际贸易顺差导致2009年我国的外汇储备高达23,992亿美元,与同期外债余额4286亿美元的比值为560%,远远大于国际上公认的30%的比值。截至2011年3月末,我国的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中大部分是以美元或美元资产形式持有的,随着美元资产的贬值,外汇储备的价值在缩水,而抛售美元的结果,会让美元更进一步贬值,反过来又让剩余部分美元资产更大幅度缩水,这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陷入“囚徒困境”。
2.国际贸易摩擦加大,对外贸易环境对我国不利,不仅会影响我国在主要出口市场的发展,而且会影响我国在其他市场的开拓。巨额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与出口贸易伙伴国之间贸易摩擦加剧,其中又以欧盟和美国最为严重。近年来,我国遭受的特保案、反倾销案、反补贴案等逐年增多,与发展中国家如南非、印度、土耳其等国的贸易摩擦也有增大的趋势。贸易摩擦的不断蔓延和升级,外部贸易环境的恶化,不仅加大了我国出口企业的成本,还给我国出口的持续性发展带来了重大威胁。
3.长期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的贸易顺差,会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比较优势,使得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等产品一直是我国大宗出口商品,但是这些行业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这种低附加值行业的不断扩容,实际上并未彻底解决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问题,还使得产业投资的短视和以出口为导向,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实现提高外贸竞争优势目标的难度。同时,我国的出口商品一部分属于资源密集型,还有少部分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巨额的贸易顺差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措施
实现贸易平衡是我国外贸政策的取向,我们不追求过大的贸易顺差。中国外贸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持贸易的基本平衡。
1.进一步促进贸易的便利化和提高贸易的有效性,积极扩大进口
通过完善进口信贷、进口信用保险等促进政策,进一步简化进口管理措施,支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具体来说,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推动企业技术改造。进一步拓宽粮、棉等大宗商品进口渠道,便利企业及时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组织进口,缓解国内供应压力。举办进口商品展览会,提升广交会等大型展会的进口促进功能。通过进口,可以弥补国内资源不足,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引入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资本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同时,继续推动发达国家放宽对我国高技术出口管制。一些国家延续冷战思维对中国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又指责我国顺差很大,在我们想买买不到、贸易被扭曲的情况下,讨论贸易平衡问题是不公平的。
2.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等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要继续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一方面靠“压”,把“两高一资”加工贸易产品的出口压下来,抑制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靠“保”,大力支持和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促进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继续开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加强加工贸易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鼓励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向海关监管区域集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延长贸易增值链条。同时鼓励企业提高品牌意识,鼓励企业租品牌、买品牌、创品牌,发展自主品牌,鼓励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走,做好研发和营销,而不只是简单的代工生产。
3.积极引进技术和人才,扩大服务贸易出口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支持和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积极引导推动、各方科技力量支持的技术引进和创新促进体系;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选择重点领域和产业,扩大引进规模,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
进一步研究财税等支持政策,加大发展服务贸易的资金投入,建立促进服务贸易出口中介组织,加强培养服务贸易人才,搭建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平台,推进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新兴的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与继续扩大旅游、运输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改善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
4.立足于贸易的基本平衡,积极支持“走出去”对外投资
要抓住历史机遇,从实现跨境投资和利用国际资源、掌握先进技术、建立境外营销网络良性循环的高度,搭建新的合作机制和合作平台,推动企业积极有序地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力度,增强对外投资政策与财政、货币、产业政策的相互配合,研究拓宽外汇储备有效运用以及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渠道和方式,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同时,政府应进一步深入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对外投资合作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开展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健全投资促进和保护机制,推动有关国家改善投资环境,维护境外企业、机构和人员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经济与国际贸易;外汇风险;预防措施
在当前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国际经济和商业交易的速度不断加快,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经济发展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外汇风险主要日常国际业务交易中,企业在跨境贸易的间接交换中应予以重视,一旦汇率出现问题,将引起严重的汇率风险问题,因此,企业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尽可能减少汇率问题,避免出现严重的汇率风险。
一、国际经济贸易中的汇率风险现状
会计风险和操作风险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风险形式。会计风险和操作风险容易发生在公司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指公司应收账款和汇率变动引起的债务价值,会影响公司的实际收入。操作风险主要是指资产负债表中外汇项目价值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也可以称为会计风险或转换风险。运营风险是指公司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会受到汇率不断波动的影响,进而增加企业运行中的风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公司的发展过程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出口贸易,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影响,但对公司而言,出口的国际贸易也意味着更多的利润,但是也将面临更多的货币风险。在汇率波动或其他影响的情况下,这将直接导致许多发展制约因素和巨大损失,这对于所有国有企业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
(一)货币兑换过程中遭受的损失货币分析造成的最明显的经济损失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下的货币兑换过程中遭受的损失。当公司的进出口业务已成为核心业务和关键地位时,经济和国际贸易的货币风险将更加严峻,特别是当国际进出口被公认为商业行业提供服务。该要素的实现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在此过程中,会由于汇率的变化而存在货币兑换损失的风险。尤其是在国际经济和商业交付过程中,由于汇率突然变化,将导致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汇率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严重差异。如果企业没有找到有效的处理方法,则会对公司的商业交易产生不利影响,在货币兑换过程中肯定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公司营业额受到影响汇率的变化会使公司的营运额受到严重的影响,这也是当前国际贸易中的关键问题。就当前情况而言,中国在当前国际贸易工作中的总体发展相对较好,但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发现,汇率波动会影响公司的经营状况。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整个业务流程受到影响,进而造成企业运营状况的不稳定,使得企业在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可能遭受严重的外部风险。公司的日常活动与营业额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但是汇率风险将直接导致业务量的减少,从而影响公司的日常运行活动,这也是一种汇率风险。目前,大多数国有公司以资产和负债的形式显示其经营状况。如果在运营过程中经常发生与其他国家的国际经济和商业活动,则公司的会计资产除当地货币(人民币)外还将包括货币结算方法。在进行账目的对账和准备过程中,必须使用人民币当地货币来说明外汇结算方法,以了解公司的具体收入和职责。如果汇率在计算前后大幅度波动,则公司的账面利润也将减少,从而使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对于跨国公司而言,这种影响将更加深远。外国子公司的大部分业务结算将以当地货币为主。同时,将使用当地货币与其他货币共同结算,多币种账户将进一步得到扩充。
(三)汇率效应引起的汇兑损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频繁的国际贸易对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特别是随着大量资金的投入,变化影响将造成巨大损失。在外汇市场上,一旦银行根据汇率变化进行相应地调整,将给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进而影响进口商的成本和出口商的利润。尤其是最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并最终提升了公司的风险管理要求。国际贸易活动中存在的货币风险类型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类型的货币风险,对公司的影响也不同。这就要求公司对各种风险进行深入分析,以找到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当前,中国世界贸易中的主要货币风险类型如下。1.交易风险这种风险是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风险之一,主要体现在公司的财务管理中。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公司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价值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导致公司利润逐渐减少,这是风险的结果交易。2.会计风险主要体现在汇率变动中,公司资产负债表中与外币变动有关的项目的价值将发生变化,给自身带来风险。在国际贸易中,公司通常使用外币作为衡量其资产,负债和实际收益的标准。但是,当将由外币转换的金融项目转换为本国货币时,账面值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公司在国际贸易中予以关注。3.运营风险由于日常运营过程中汇率的变化,公司可能会面临自身的风险。当汇率变化时,公司的生产成本也将发生变化,产品的市场价格也会有所不同。汇率变动将对公司的经济效率产生影响,带来商业风险。以上三种货币风险是公司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面临的全部风险,并且三种风险中的每一种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对于商业风险而言,它是高度动态和主观的,并且难以具体衡量。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可以使用工具计算会计风险和交易风险,并以具体数字作为后盾;这三种风险的发生阶段也不相同。会计风险主要发生在商业运营的结果中,而交易风险通常发生在商业运营中。总之,会计风险和交易风险主要是在过去的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而操作风险是公司将来在给定的时间段内可能面临的风险。从风险影响的角度来看,操作风险将对公司的实际收入产生实际影响,而会计风险将仅影响资产负债表并在账面反映公司的损失。交易风险的影响通常是通过评估业务交易,也可以从运营角度衡量损益结果。4.加强防范货币风险的必要性在经济和商业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日益融合,为中国公司提供了许多机会。因此,它已经发展得更好,但同时也将面临相应的挑战。由于汇率变动的规律性和不确定性,这些公司面临的货币风险也将很严峻。在中国,一些公司没有意识到货币风险的预警和预防,也缺乏预防货币风险的工具,这影响了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效果。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防范外汇风险非常重要。
二、国际经济和商业环境中汇率风险的原因
(一)汇率波动外贸公司最重要的基准是汇率,汇率变动最实际的反映国际经济市场的变化。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汇率变动,流通中的不同货币将影响成本和收益。因此,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果汇率发生重大变化,将直接损害公司的收入。相反,如果汇率变动不大,则公司受益,将不会承担太大的风险。但是,事实是汇率随时都在变化,现在由于其他因素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公司的利润,从而影响公司的发展。
(二)货币兑换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货币和会计系统。因此,为了进行公平合理的交易,应使用当地货币进行结算和核算。在此过程中,对于正常交易,公司必须进行货币兑换,货币兑换肯定会增加国际贸易风险导致各种程度的损失。
(三)多样化的结算方式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国际贸易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特征,多样化的贸易方式导致了丰富的结算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信贷销售交换结算方法应运而生。但是,这种交易方式存在明显缺陷,交易结算时间长,业务竞争激烈,汇率波动较大,特别是对于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缺乏业务经验,整体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无法准确预估汇率波动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及时避免汇率风险。
(四)市场机制不健全国际贸易市场是利益与风险并存的。企业在经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需要非常强大的市场机制来支持和指导国家和公司的对外贸易活动。但是,中国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外汇金融市场不强,难以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国际经济贸易中防范外汇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货币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地规避风险,首先,必须具有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这是加强风险防范的基础。其次,我们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风险预防的认识不仅是公司经理人所必需的,而且还使各个级别的人都对风险预防有了这种认识,需要加强公司的内部文化。建立并增强公司的员工价值观念,以使每个员工都具有防范风险的意识。第二,仅仅预防意识是不够的。实际执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公司建立适当的责任制度,以确保他们可以采取适当的策略来避免风险。
(二)建立并不断完善外汇风险管理机制在外汇风险管理过程中,加强健全的外汇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是公司的必修课。一方面,适当的公司发展管理机制是关键。公司在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充分吸收优秀外部公司的经验,为自身发展确定适当的外汇风险。另一方面,在采用管理机制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放松对风险预防过程中从预测到评估和预防的所有环节的加强。如果企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并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建立健全货币风险管理机制,从根本上促进自身的稳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积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现状,建立一套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第二,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造成货币风险的原因并制定具体解决方案,以尽量减少风险损失。
(三)外汇风险控制与管理随着国际贸易内容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有效利用现有的风险管理工具,主要是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货币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交易所交易等。但是,这些工具各有优缺点,因此,在规避货币风险过程中,公司必须根据交易的特点,工具的特点选择适合公司发展的管理工具。在汇兑风险管理过程中,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已成为有效措施之一。公司可以通过正确结算和调整货币条件以及资产和负债来将价值保护条款纳入合同,以增加逃避外币支付的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公司在业务管理中面临的风险问题。此外,公司还应从提高员工的抗风险能力,建立风险培训机构以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加强专业人才培训。
(四)加强内部货币风险的管理我们无法预测国际经济和商业流程中的外部风险,因此,加强公司内部货币风险的管理是当务之急。在不违反中国会计制度和相应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公司可以根据交易情况,例如,在保证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充分改进内部管理方法和手段。会计信息的有效性,正确选择价格和结算货币,调整货币资产和负债,在外贸合同中加入套期保值条款,以避免因交易产生的外汇风险人民币升值和外币贷款规模的增加。
(五)培养优秀的货币风险管理人才货币风险管理人才的匮乏是当前中国企业货币风险管理发展不足的重要原因。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必须继续培养外汇风险管理人才,招聘和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培养货币风险管理人才可以从学校培训和公司的日常工作开始,这不仅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还可以锻炼财务人员的应对能力。通过预防货币风险,公司还可以调整其内部发展战略以提高预防水平。具体来说,首先,公司在进行国际业务和经济交易时可以采用改变结算时间的方法,当预期货币升值或贬值时,公司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提前或递延结算。具体降低货币风险,确保公司可以继续在国际市场上发展。其次,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公司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销售调整。通过采用随时调整价格的方法,公司可以在商品价格之间划分货币风险,从而可以减少货币风险的影响并有效地防止货币风险。
(六)选择合理的结算和融资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如果管理不当,多样化的结算方式很容易带来货币风险。因此,为避免风险,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和交易的实际特点,采取合理的结算方式,避免因汇率大幅波动而结算时间长而带来的风险。此外,如何选择融资方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短期资本问题可以通过信用证下的出口汇票解决,没收或保理业务可用于解决长期融资问题。
(七)谨慎选择结算时间以避免风险对于专注于国外进出口贸易的公司,在与贸易伙伴所在国家或地区签订的付款合同生效后,他们应该保持高度的金融风险意识,并密切注意本币和外币。两国之间的汇率变动应在合同允许的时间内进行,以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并计划提前和推迟汇款或组织货币兑换。例如,在出口方案中,如果结算货币汇率下降,则可以通过适当推迟交货日期或交货时间来避免损失。相反,如果结算货币汇率上升,可以及时停止亏损,并在上升期内提早交付,避免失去更多利益。
(八)改进结算方式并选择稳定的结算货币如今,公司可以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学中使用各种结算形式。对于刚刚涉足外贸的中小型国家公司而言,这非常容易。通过选择不合理的结算方式,例如,不同类型的结算货币,可以进一步扩大现有的货币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选择最合理的结算方式,正确选择可以有效降低国际经济贸易中货币风险的可能性。此外,除了签订合同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外,公司还可以密切注意支付外汇并进行风险计算和汇率波动的评估,以减轻货币风险对公司的不利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的货币交易中,中小企业应尽量选择人民币作为本币。但是,如果在特殊领域无法识别本币的结算状态,则还需要选择汇率更稳定的货币结算,例如,欧元和美元,进而保障商业交易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公司在“退出”过程中的国际经济和商业活动中的外汇风险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损益。尽管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已经有了卓越的表现,但是人民币的波动依旧不容忽视,企业在进行外汇交易时应做到规范、谨慎。随着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外汇风险对于我国企业的影响日益显著。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外汇风险控制,加强货币风险防范,进而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参考文献:
[1]毛薇兰.国际贸易外汇风险及防范措施的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9(33):40-41.
[2]夏兰.国际经济贸易中对外汇风险的防范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22):118.
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经济版图,国际贸易的数量逐年递增,竞争日趋激烈,手段不断翻新,作为跨国货币支付的国际贸易结算,其方式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现在,内地银行办理的国际结算类别,主要有信用证(L/C)、银行保函(L/G)、汇付(T/T)和托收(D/P、D/A)等品种。上述几种结算方式各有利弊,那么,究竟选择何种国际结算品种对于买卖成交最有利呢?一般说来,主要取决于国际间经贸活动的内容、融资需求、风险保障程度以及银行服务范围等因素。但是在实务中,我们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将以上各种结算方式拆分、组合,灵活应用,巧妙地将各类结汇品种的优点组合在一起,这样既省钱、合理、方便,又有利于买卖双方谈判时的折衷与妥协,增加成交机率。
“信用证”与“银行保函”的组合
在大型仪器设备引进中,由于涉及到从设备的安装、调试、保养,到操作人员的培训等一系列售后服务问题,这种既有产品贸易,又有服务贸易的复杂买卖,就需要通过结算方式的组合设计,来平衡交易各方的权利与义务,从而保证双方及最终产品用户等各方合作的圆满成功。因此,信用证与银行保函的组合运用,应该是一种最为合理的选择。
做法是:开证行根据设备价值与售后服务所占交易金额的比例,以及设备仪器调试、投入运行所需时间的情况,来安排交易额,并且分两次付款。即,一次是信用证项下交单付款;另一次则是凭银行的保函付款。这两种结算方式的组合,应该最合理、也是最经济的结汇方式。在实务中,通常也为买卖各方所乐意接受。具体地说,就是在进口开证中,将开证金额分为两部分,即,90%在跟单信用证项下支付,剩下的10%凭出口方银行出具的保函及最终用户与买卖三方在售后服务认可书上的签字书为基础才支付。这些要求与条款,都可以在信用证的相关内容中加以体现。
银行保函在信用证业务中的恰当运用,解决了进口商对因产品售后的技术服务、进口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而导致进口方利益受损的后顾之忧。同时,也解除了出口方对进口方货款分二次付,而没有保证的疑虑。银行则在此充当信用中介,即起到桥梁作用。
“信用证”和“汇款”的组合
信用证与汇款的组合,则是指在同一笔交易中,部分以汇款方式,部分采取信用证方式结算。例如,某商品在国际市场处于卖方市场,可以让进口商在合同签订几日内或者在出口商发货前,先期支付一笔定金给出口方,金额可以是货物总值的5%。如果担心进口商最后毁约,还可以考虑预付款项,一般数目为该货物来回的运输费用。这样即使进口商毁约,仍可将出运货物拉回,使出口商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而随后的信用证金额则开成商品总价减去预付款部分的金额,这对进口方同样也是较为有利的操作方法。当进口大宗货物,如小麦、矿产品、煤炭等时,对有效成分、水分含量、杂质含量等难以把握,待验收后,才能确定准确的计价数量。此类情形,也可将90%的货款作信用证结算,余额待货物验收后,作汇款处理。
“信用证”与“托收”的组合
信用证与托收相组合,是一种将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相融的结算方式。在一笔交易中,采取部分信用证支付,部分跟单托收或光票托收支付。实务中,由于进出口商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如进口商,或由于开证银行对其授信不足,或者可减少开立信用证的保证金,减轻企业的流动资金压力,降低财务成本。
对于出口商来说,部分采用信用证方式,因为有银行保证,可有条件地降低应收款的风险。对出口托收那部分的金额,在信用证条文中做一些技术性的安排,如规定银行必须在托收金额偿付后才能交付全套单据等条款,亦可起到保证收到全部货款的作用。在国际贸易中,希腊等国商人经常采用这种结算组合方法。此一做法,对于进口方来说,可减少买方的开证费用。
“银行保函”与“汇款”的组合
今天,银行保函几乎可以覆盖所有发生在经济活动领域的债权与债务、权利与义务关系,银行只是作为双方信用的中间见证人角色。银行保函是银行以自己的信用做出保证,对当事人在第三者不履行合同的条件下,见函即支付一定金额的承诺。因此,银行保函的开立行,承担了“第一性”的付款责任。
在国际贸易中,银行保函又可分为(1)投标保函(BID BOND/TENDER BOND),保函金额通常为标的的1―5%;(2)履约保函(PERFORMANCE BOND),保函金额约为履行合同金额的10%;(3)预付款保函,从字面上就可知定义,是保证卖方不履行合同时能够将买方预先支付的定金返还给买方,保函金额通常为预付款的数额,该保函在预付款汇付之前开出,但在保函中规定只有收到预付款后该保函才生效;(4)付款保函,通常是在商品赊销中作为付款的一种保证。特别适用于日常消耗品的贸易,分批出运,分期付款的情形。在付款保函中通常规定凭发票、提单、保险单等商业单据远期付款,一般有提单日后30天、60天或90天付款。若未在规定期限内付款,则在保函有效期内启动保函程序进行索汇。
从以上几种类型的保函中,我们可以知道,银行保函是对汇款进行的有条件的限制,并且是由银行进行见证。由此可以看出,银行保函与汇款谈不上组合,其实为两者互为表里。
“托收”与“银行保函”的组合
跟单托收与银行保函相结合的支付方式,其实质就是对一笔应收货款进行了双保险。当跟单托收项下款项未能及时收妥,遭到进口商拒付时,则可以启用银行保函条款进行追偿。
启用这种组合往往会有这样的背景,即出口商虽然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备货和发运,但对进口商的资信没有把握,也就是说,对是否能够顺利收到货款心里没底,特别是选择D/A承兑交单付款方式。即使进口商承诺在未来的某日付款,最终能否收款,毕竟是一种商业信用,仍没有把握。此种风险由进口方银行开具一份银行付款保函,承诺进口商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支付。出口商根据保函要求,提交发票、提单副本及未收货款声明。保函出具银行凭以上单据向出口方付款。
采用跟单托收与银行保函相组合的支付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风险,便于安全收汇。
“跟单托收”与“前T/T”的组合
签订外贸合同时,如果有预付款(ADVANCE PAYMENT)或定金(DOWN PAYMENT)的条款,规定在签订后若干天内进口方须支付部分金额(如40%)给出口方。一旦遭受拒付,因为已收到部分货款,就掌握了主动权,不论是另找卖主,还是将货物运回,由此产生的损失,如运费、码头滞期费、保险费等都可以在已收到的款额中扣除。虽然合同法对预付款及定金有不同的定义,但是在实务中,部分采用前T/T,部分采用跟单托收,无疑是进出商双方相互妥协,折衷解决支付的惯常方案。
总而言之,在国际贸易中,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出于对利益及风险的考虑,都会做出对己最有利的结汇方式。并且由此再交涉、平衡、妥协,最终达成协议。以上六种组合结算方式如果运得恰当,不但能使买卖双方更快达成交易,还可以化解各方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误解及结算风险。
合作出版,是指国内外出版机构共同确定作品的选题,共享作品版权,共同或按约定分工合作进行有关图书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共同或按约定分别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合作出版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版权贸易的根本区别,在于版权贸易仅发生版权转移,至于具体的翻译、编辑、出版、发行等各项工作,全部由引进方负责。
联合出版,也称“合资出版”,即一个出版机构同其他出版机构合资,共担风险,分享利润。这种合作可以是按约定比例分担所有成本并分享利润,也可以是按约定分别承担项目不同部分或不同阶段的成本并分享相应比例的利润。联合出版是合作的双方共同出资,共同取得收益;而合作出版,可以是双方按照各自所负责的内容进行先期投入,也可以是一方提供版权,而另一方出资。取得收益后,再按约定扣除出资方及提供版权一方的全部成本,或者按照约定的比例分配利润,或者平分收益。
传统意义上的版权贸易是由引进方承担全部风险,版权输出方只按时收取版税即可,而无需承担风险。但反过来说,如果版权输出方对图书的销售数量不满意,希望版权引进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图书的销售,也只能提出自己的建议,而不能要求引进方按照自己提出的方式采取措施。合作出版中,拥有版权的一方虽然可以不出资,但是,是以图书的版权作为“资金”,也是一种投资。而且,为了使图书得到出版方所在国家读者的认可,同意并将原书的内容按照出版方的要求进行更改,并且可配合出版方对图书进行宣传。提供图书版权的一方在图书取得收益前,不获得任何收益。所以,也承担小部分的风险。而联合出版,为双方共同策划选题、共同投资、共同商定宣传策略,不论最终是否能取得收益,双方都承担相同的风险。
国际出版业所称的“合作出版”,不同于我国的“合作出版”概念,而相当于我国的带有印制合作条件的版权贸易;而国际出版业所称的“联合出版”,与我国“对外合作出版”的概念类似。但在实际合作中,合作出版与联合出版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大多是兼而有之。
随着网络经济的影响迅速扩大,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如今,出版行业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那就是如何适应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进行的改变。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扩大经济效益,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必须升级换代,不断更新。
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IT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水平也持续提高,以及国民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的变化,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网络数字出版的优点十分明显,一方面它们更具有开放性、即时性、多媒体性等;另一方面它降低了出版的成本,大幅度地减少了传统出版的许多中间环节,使出版产业更加绿色和环保。因此,今后数字出版将成为中国出版业,乃至世界出版业重要的出版经营模式。
2009年2月2日,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具有500年历史的“瑞德讲坛”发表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时,将一套由其亲笔题字的电子书及数字图书馆系统——“中华数字书苑”作为国礼,赠送给了剑桥大学。标志着中国的数字出版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现今,国内外出版机构都在根据各自的专业积极沟通,希望共同建立一个数字化平台。为国内外用户提供数字出版物的购买与使用途径,并促进国内外读者的直接交流。中国的出版机构也希望在打造企业品牌的同时,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
数字出版的合作方式包括:
1.通过数字印刷与装订的方式生产图书(按需印刷),然后配以出版所在地文字的封面,在当地进行销售,可以降低库存的压力。
2.将图书内容放在网站上,供用户按需、付费下载(可以下载整本书,也可以单页下裁)。
3.在网络商店中提供可供购买的数字化图书(电子书)。
关键词:中外贸易争端;产生原因;解决对策
一、前言
国际政治格局逐渐趋于稳定,并且经济全球化逐渐的得到深入,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国际贸易逐渐的成为了拉动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与很多国家都有着贸易合作,以下主要是针对中美、中日以及中欧贸易争端进行了分析,分别提出了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
二、中外贸易争端产生的原因
1.中美贸易争端产生的原因
当前,美国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而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中美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双方在经济贸易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双方产生贸易争端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中美贸易争端的外部原因
在“后危机时代”,美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失业率持续上升。虽然美国的经济情况逐渐的转变,但是失业率却没有得到改善。对于美国经济来说,主要是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而民间的投资很少。因此,美国必须要加强贸易保护主义。而美国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中国采取歧视性贸易政策,对于一些产品,不会用中国国内的价格进行比较,而是利用替代国类似产品进行价格的比较,这样会使我国的产品失去价格优势,无法与其他国家的产品进行竞争。另外,美国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反倾销条款随意使用,严重影响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从而引发了贸易争端。
(2)中美贸易争端产生的内部原因
中美之间的贸易差是产生争端的主要原因,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量逐年上升,并且美国对华贸易的逆差值也在逐年上升,这种逆差值会使两国经常发生一些贸易争端。而这种巨大的逆差值也为美国贸易保护提供了借口,使得中美贸易争端不断的加剧。并且由于我国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在美国,会造成很严重的低价竞销现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量很大,出口市场主要是集中于美国,但是美国对我国的出口量则很小。这充分的显示了我国对于美国的出口依存度很大,而我国具有大量的劳动力,并且出口的产品大多数都是资源型产品,产品的技术含量很低,这样的产品给美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美国会设置很多的贸易壁垒来保护自身,从而会引发贸易争端。另外,由于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一些消费保持着很严谨的态度,最终导致了我国的内需十分匮乏,严重制约进口,使得贸易顺差变大,导致了贸易争端的产生。
2.中日贸易争端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改革开放之后,日本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中国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中日之间的贸易开展促进了两国的共同发展,但是随着贸易合作的增多,其中也带来了很多的贸易争端。首先,日本经济的衰退与贸易保护主义是产生贸易争端的根本原因,在二十世纪末,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的经济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停滞不前,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使得本国的产品失去了竞争优势,基于这种情况,日本政府限制了进口,来刺激本国的经济增长。同时为了避免外国经济对于日本本国经济的冲击,各种贸易保护政策纷纷出现,对于中国的产品限制进口,导致了中国的产品在出口中,经常会面临着贸易争端。然后,中日之间的贸易差额统计产生分歧,引发了贸易争端,简单的说,由中国香港出口的中国产品,日本将其归入香港出口统计中,而不会归入中国出口统计中。而中国则会将其归入中国出口统计中,最终二者之间产生差异,使得中国的出口在统计上少于实际出口的数量,最终使得国际贸易差额不一致。最后是反倾销规则使用的差别性,导致了贸易摩擦的产生。由于中国的非市场经济使得在反倾销问题上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发达国家则会根据这一特点实行差别待遇。而日本也是利用这一特性来对付中国,对华采取贸易不公平手段,遏制中国产品的出口。
3.中欧贸易争端产生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家之间的对外贸易逐渐的增多,我国也成为了世界上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而我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争端也十分突出。中欧贸易争端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在国际贸易的大环境中,国家经济与战略意图导致,不公平的贸易实践往往会引发反倾销事件。在经济全球化以及贸易自由化的时代,在一些国际贸易的交易中必然会出现一些争端,这主要是由于各国市场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贸易保护则是产生国际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国外的发达国家为了能够保护本国市场的利益,因此会采取贸易保护政策限制进口,尤其是对于欧盟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会采取一些反倾销政策来限制中国的出口。然后,是欧盟方面存在问题,在西欧的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政治形式不够稳定,这是产生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在欧盟中的很多国家的政治都不够稳定,致使欧盟在一些宪法条约上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同时欧盟本身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并且欧盟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偏差,使得中欧贸易争端不断出现,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产业结构的不协调导致了中欧贸易发生摩擦不断。发展中的国家主要是从事低附加产品的生产,而发达国家则是从事于高附加产品的生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会产生贸易争端。但是,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并且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利益受损时,会引发相应的贸易争端。最后是在中国方面的原因,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存在很大的弊端,会导致国际贸易争端的产生,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各项制度也不够完善,因此,在中欧贸易中,对于商品成本的计算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与欧盟一些国家的技术标准不一致,从而引发一些知识产权问题,引发贸易争端。另外我国的企业对于行业的自律以及全局意识十分淡薄,容易产生贸易摩擦。
三、避免贸易争端的相关建议
1.中美贸易争端的解决建议
中美两国的对外贸易往来,将会有助于两国的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两国经济的进步,所以两国必须要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处理争端,而不是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中国必须要能够扩大内需,降低中国经济对于美国的依赖程度,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出口国,对国外经济的依赖程度很高,尤其是美国,美国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有很大的比重是通过美国来实现的,因此中国的部分产业以及产品对于美国市场的依赖性很大。若是出现相应的贸易争端,那么将会严重影响这些行业的发展。现今,我国处于发展迅速的阶段,我国的市场潜力很大,国家必须要能够转变经济模式,降低对外出口的依赖性,将重点放在扩大内需上,中国市场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所以中国的市场具有很大的内在动力,贸易争端也会逐渐的降低。中国必须要实行多元化的战略。由于中国的出口市场在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单一的产品主要是集中于一个国家,这样会给该国的市场带来很大的压力,并且由于市场的过于集中,很容易发生一些贸易摩擦。发展中的国家具有很强的市场潜力,中国可以逐渐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属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我国出口的商品十分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水平。中国必须要能够实施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调整出口市场的结构。在对美出口的同时,一定要能够大力开拓国外市场,向各个国家的市场进军,从而来做到贸易争端的分散与降低。
2.中日贸易争端的解决建议
对于中日贸易争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两国对于贸易出口的统计方法上存在差异,并且在贸易差额上存在很大的分歧。因此,两国可以通过谈判与协商来制定一个统一的出口统计标准,来为中日贸易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中国也要熟练运用世贸规则,来解决一些贸易争端,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当权利。在中日发生贸易争端时,中国可以利用世贸规则解决问题,避免一些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利用世贸规则解决贸易争端问题,可以有效的增强威慑力,在这种国际压力下,能够有效的起到约束的作用。另外反倾销是中日贸易争端中最为显著的问题,对于一些反倾销诉讼,中国很多的企业都是由于一些比较高的反倾销费用,或者是对于反倾销不够了解,因此不会积极应诉,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各大企业之间缺乏团结凝聚力,尤其是我国的一些中小型企业,对于国际法规不是很了解,只能够让出国际市场的份额。所以中国政府必须要能够充分的发挥企业行业协会的作用,使其能够带领各大企业积极应诉,正确的行使反倾销职能,行业协会必须要能够对国际规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可以正确为国内企业提供一些应诉的资料,使各大企业能够正确的维护自身权利。另外,我国必须要能够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由于我国的非市场经济,会使我国受到严重的不公平待遇,我国的很多贸易合作伙伴都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所以我国必须要采取相关措施使这些国家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3.中欧贸易争端的解决建议
对于中欧贸易争端的解决措施,中国必须要能够把握住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针对其形势来对我国的经济以及对外贸易战略进行调整,必须要将我国的贸易顺差转向贸易平衡。同时也要不断的提高我国的生产率,改变我国传统的贸易战略,促进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要处理内需与外需的关系,使二者能够协调的发展,形成内外贸易结合的发展模式,对于出口政策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改变传统的以量为主思想,要增强产品的质量,做到质量为主。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调整我国市场经济的结构,使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适合世贸规则的发展,从而来消除贸易争端。同时也要加强对我国各大企业的改革调整,深化我国的市场建设,建立公平竞争市场体系,促进我国市场的良性发展。中国必须要建立相关的贸易救济制度,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制度。建立国家贸易预警机制,保护现有的市场,政府必须要能够根据一些产品的出口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其价格涨跌,来判断是否会引发贸易争端。并且贸易协会必须要与行业协会之间保持紧密联系,对产品的出口情况,及时的进行沟通,避免产生贸易争端。
四、结语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且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也逐渐扩大,但是对于中外贸易中会经常发生一些贸易争端问题。所以,我国必须要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中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宗宪,柯大钢.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变动效应、影响分析、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2012.
[2]史习男.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及我国企业的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2(2):20-24.
[关键词] 外贸强省 问题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如今,外贸大省地位已经确立。随着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国走向外贸强国的任务日益紧迫。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下,江苏省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从而为我国成为外贸强国打下基础,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但是,江苏省要成为外贸强省,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因此,需要了解外贸强省的内涵,对江苏省的贸易地位进行分析,找出其与外贸强省的具体差距。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实现江苏省顺利地从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迈进。
一、外贸强省的概述
何为“外贸强省”,国际上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概念。“外贸强省”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贸易竞争概念。“外贸大省”与“外贸强省”有明显的区别。外贸大省指进出口贸易数额位居国家前列,进出口商品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省份,其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往往不高。外贸强省一般指不仅进出口总额排名国内前列,并且贸易结构合理,进出口技术或附加值高,并具有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省份。可见,外贸大省是以量取胜,而外贸强省是以质和量共同取胜。外贸强省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以下7方面:
1.贸易规模指标
这类指标反映的是贸易对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毫无疑问,外贸强省应该具有较大的贸易规模指标,即有“量”方面的优势。
2.贸易主体指标
这类指标反映的是省市内的企业主要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外贸强省应该以内资企业为主,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占比重大约分别为70%、30%。
3.贸易市场指标
这类指标反映的是对外贸易市场的集中度。外贸强省的贸易市场应该多元化、分散化。“对外贸易强省”对前三位出口贸易伙伴的出口只占其出口总额的40%左右。
4.贸易结构指标
外贸强省应该以进口初级产品,出口高附加值产品为主。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维持在25%左右。
5.贸易优势指标
是指外贸强省不仅应该充分发挥要素丰富资源的比较优势,而且应该注重开发新的贸易优势、发挥潜在优势。
6.贸易方式指标
也即是外贸强省应该有丰富的贸易方式,加工贸易与非加工贸易有合理的比例。外贸强省的非加工贸易方式一般大于加工贸易方式,比例约为60%、40%。
7.贸易依存度指标
外贸强省应该有合理的贸易依存度。外贸强省应保持高的贸易依存度,但不能过高。这个指标也可以由指标2和指标3来衡量。贸易依存度保持在40%~50%左右。
二、江苏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江苏省作为外贸大省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与外贸强省仍然有一定的距离。综合以上对外贸强省内涵的分析,本文认为江苏省向外贸强省迈进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
自实施外向型经济以来,江苏省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外贸依存度迅速提高。2006年,江苏省外贸依存度以及外贸出口依存度分别为104.62%、59.10%;2007年,外贸依存度以及外贸出口依存度分别为104.07%、60.63%。2006、2007两年江苏省外贸依存度均突破点100%,远远高于全国外贸依存度和外贸出口依存度的指标。江苏省外贸依存度过高,一方面说明江苏省融入国际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加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江苏省某些行业过分依赖其贸易伙伴,容易使省内经济受到国际市场及非市场因素波动的影响,并容易引起频繁的贸易纠纷。
2.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
要成为外贸强省,必须特别重视保持合理的贸易结构。提高工业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是外贸竞争力提高的表现。据统计,与国内兄弟省市相比较,2007年江苏省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2282.2亿美元,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与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比例为25.41:1。但出口的机电产品大部分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而一般贸易出口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3.过分依赖于外资企业
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相关数据整理得出,2007年江苏省外贸出口总额为20369765万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出口总额为15556840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6.4%,国有企业出口总额以及其他企业出口总额占全年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7%和14.9%。通过对国内兄弟省市的比较可以看出,江苏省2007年的外资企业出口所占比重最大,显示出江苏省外贸过分依赖于外资企业。总的来说,外资企业仍具有母国的属性,很容易受到母国相关贸易政策、金融政策的影响。
4.对外贸易方式初级化
加工贸易是江苏省的主要贸易模式。2007年,江苏省一般贸易方式占出口贸易的比重为32.6%,加工贸易占64.1%,一般贸易额与加工贸易额的比例为0.54:1,这一指标虽然高于广东省的0.43:1,但却低于全国该项指标(0.87:1),也低于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的该项指标。从以上分析可知,目前江苏的贸易方式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而一般贸易比重较低。这与外贸强省一般贸易出口比重大于加工贸易出口的情况截然不同。另外,从加工贸易技术结构来看,虽然加工产品所含附加值、科技含量在不断提高,但主要仍以粗加工为主。
5.贸易市场过于集中
江苏省对外贸易市场相对集中。对相关资料统计得出,2006年,江苏省前三位出口贸易伙伴是:欧盟、美国、日本,前三位贸易伙伴出口额占全年出口总额的57.8%;同比增长分别为32.5%、33.4%、12.9%。2007年,江苏省前三位出口贸易伙伴是:欧盟、美国、日本,前三位贸易伙伴出口额占江苏省全年出口总额的57.9%;同比增长分别为39.4%、22.8%、9.6%。可以看出,江苏省贸易市场相对集中,前三位贸易伙伴占其贸易总额的比重将近60%。江苏省贸易市场相对集中,无疑降低了贸易市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程度,增加了其对个别贸易伙伴的依赖性。
三、江苏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迈进的对策
1.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一国或地区贸易市场过分集中,很容易受到主要贸易伙伴政策、金融以及需求方面的影响。一旦主要贸易伙伴出现政治或经济上的波动,那么该国或地区的外贸出口将会受到重大的打击。所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势在必行。一方面,在保持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的同时,要关注和开拓各类新型的出口市场;另一方面,政府应针对不同的贸易出口市场制定不同的关税、退税和贸易政策,使得新型的出口市场更具吸引力,同时有效地降低外贸的风险。
2.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江苏省外贸结构的优化,应该以出口产品结构超前产业结构为目标。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有紧密联系,两者互为支撑,互为对方提升的动力。当外贸结构超前于产业结构时,外贸结构将带动产业结构升级,重点开拓和发展新兴出口商品的产业;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又会给外贸结构的优化带来新的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形成出口商品结构超前产业结构过程中,创新和研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完善对外贸易方式
在江苏省贸易方式的构成中,加工贸易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加工贸易为江苏省外贸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比重失衡,加工贸易比重明显过高,而且大部分是粗加工。所以,在贸易方式方面,一方面要合理协调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比重,大力促进一般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发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要提高加工贸易的层次,提高加工贸易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4.促进内资企业对外贸易发展
江苏省实行“外向型经济”以来,外资企业的进出口为江苏省外贸的增长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总的来说,外资企业仍具有母国的属性。一旦外资企业受到有关经济、金融政策方面的影响,外资企业就有可能改变投资去向。所以,要鼓励内资企业的外贸发展。一方面,政府应给予私营企业和所有制企业政策优惠,鼓励其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另一方面,内资企业应拥有“全球化”的意识,积极地开拓市场,从事对外贸易。
参考文献:
[1]孙杭生:我国确立贸易强国地位的指标体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5):72-73
[2]魏浩申广祝:贸易大国、贸易强国与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3):40-46
[3]朱慧强:广东从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过渡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南方经济,2001(9):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