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3 16:21: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在线课堂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翻转课堂 Moodle教学在线 大学数学 构建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c)-0161-02
1 翻转课堂及其教学理念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学生学习、课程模式、课程设置和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也可称为“颠倒课堂”,是指以学生为中心,调整课内和课外的时间的分配,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使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专注于拓展项目的学习,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解决课程内容在现实中的应用和推广问题,进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利用课堂时间讲授课程的基础知识,课前,学生需要自觉、自主在课前和课后通过观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电子书,还可以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查阅需要的材料,以保质保量完成课程基础知识的学习;课后,学生需要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辅导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促成每个学生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课前、课后的主动学习和认知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是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一种变革,是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比较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探究、讨论等各种不同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行为,教师的辅导和答疑作为学生对知识巩固提高的手段。“翻转课堂”教学是建构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表征过程,通过自学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教师积极联系学生的知识背景,加强引导,教师充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目前中国教育教学改革浪潮运动中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内涵上有所重复和叠加,但是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传道更加灵活和主动,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和课后实践中去,让老师更加灵活安排课程,做到因地制宜。
2 基于Moodle在线的大学数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2.1 精心组织教学团队,变革教学框架
2011学院是南京工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14所“2011大学”之一,为探索重构中国优秀本科教育,培养卓越科技人才,实现“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的战略目标而专门成立的人才培养改革高地。大学数学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些课程是每一所工科院校工科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课程,Moodle在线是该校自主设计的教师与学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针对大学数学课程特点,实行基于Moodle在线的大学数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组成教师教学团队。精心组织,挑选优秀、善于教学创新改革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其次,为了更好衔接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的相关知识,对中学教材认真研读,总结相关的知识点和公式,以纸质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最后,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认真做好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框架修订,打破原有的大学数学教学框架。例如:将高等数学分为五大模块,即空间解析几何、微分学、积分学、微分方程和无穷级数,有利于学生在相似内容上形成类比,举一反三。另外,挑选国外优秀教材《托马斯微积分》作为学生主要参考书,挑选优秀的大学数学视频课程作为学生自学的主要学习视频,提供网易公开课以及可汗学院的国外优秀课程便于学生课后学习拓展,在每个模块,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教师灵活安排相关课内拓展知识点。
2.2 善于构建学习体系,形成系列化教学模块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在2011学院的大学数学的教学中得到了践行。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学习入手,剖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构建“学生自主,教师辅导型”的有效学习支撑体系。结合该校2011学院本科生现状,重点构建大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1+4+1”模式,其中第一个“1”表示大学数学“翻转课堂”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男女同学的分布,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适当将选课班级分成10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研究。“4”表示模式实施的4个核心模块,即教师引导性实验交互式教学模块、学生课前学习模块、师生课堂互动模块和教师助教的课外辅导模块等4部分。第二个“1”表示学生的发展性综合评价,主要包括阶段性测试、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评价和综合测评等4个部分。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协同创造能力。
2.3 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形成互学互助机制
认真做好开学第一课的准备工作。为学生介绍大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模式实施的具体方法,得到学生的认可。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利用南京工业大学Moodle在线教学平台。及时上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相关视频、优秀作业案例等相关教学资源。积极挖掘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网易公开课和可汗学院公开课资源,引导学生学习国外优秀大学的教学资源。建立学生qq群,在线回答学生问题,为老师和同学交流提供了平台。开始使用educreations软件制作微课,为学生的视频学习作适当补充。在教学方法上,大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主要分为5个阶段,即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授、翻转教学、课外辅导和课后答疑,聘请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作为助教,课外辅导时间和教师讲授时间按照1∶2执行,课后答疑时间和教师讲授时间按照1∶1执行,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较为充足的辅导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3 存在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大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是存在着不足和需要学校支持和协调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需要进一步整合大学数学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调整,形成适合大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特有的教学内容。
(2)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实施各个环节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提高优秀本科生助教的辅导质量。
(3)结合大学数学“翻转课堂”,利用iPad,Walframaph和维基百科,整合优秀资源,形成有特色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161.
闽东地区古田县是一个山区县,城乡教育发展非常不平衡,80%的农村依然存在大量的薄弱学校,因此要拉近城乡教育距离、实现教育公平,助力薄弱学校的发展已经成了该县目前教育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1]。而在线互助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薄弱学校的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古田县以重点小学古田县第一小学与薄弱学校古田县第一小学松台校区为试点,进行远程在线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把学校每一学期开展的“新教师展示课”“名师1+N示范课”“骨干教师献艺课”“片区教学研讨课”“读书交流汇报课”等常态教研活动,转变为采取远程在线互动的形式进行。参与执教的优秀教师在古田县第一小学总部录播室上课,同时薄弱学校松台校区的学生与总部的学生同时享受执教教师精心准备的示范课,通过远程互动提问、师生互动交流,实现多个教室同上一节课,课后两个校区的教师通过远程在线进行课例点评,让薄弱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通过这些示范课、汇报课、研究课、评估课、比武课及互动式的课例点评学习、互动交流,打造教师互助成长的共同体,全面突破时空的局限性,实现教学信息及教学内容的远程输送与资源共享,促进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互动教学常态化,提升薄弱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互动录播系统为学校建立一个互动教学环境,实现授课过程中本地教室与远程听课教室之间的同步授课及实时音视频互动交流[2]。互动过程能够同步录制,真实展现互动教学场景,实现了教育信息化、规模化、常态化的目标。古田县永安小学是一所村级学校,是古田县第一小学手拉手帮扶学校,古田县第一小学为永安小学配置了互动教学设备,两所学校以三年级作为教学实验年级,开学初,召集两所学校三年级的教师集体讨论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确定互动教学内容,并针对薄弱学校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设计,布置学生作业、编写测试内容,把互动教学纳入平时的常态化教学,让两所学校的学生通过互动教与学,共同提高、共同发展。通过互动教学常态化,可以完成优质校带薄弱校、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互动教学和教研,从而实现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解决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缺师少教”“开不起课”“开不齐课”等难题,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不均衡的常态化教学问题,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三、预约名师在线互动课堂,拓宽教育教学渠道
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村学校某些学科的师资非常紧缺,因此,学校可以利用网络互动课堂的新模式,向优质学校的名师预约课堂,通过在线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资源。古田县第一小学特级教师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4名、县教学名师及学科带头人16名,学校组建了语文、数学、技能课名师工作室,永安小学和松台小学的教师,根据需求向名师工作室成员预约课堂,共同参与备课,然后利用在线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让两校学生同上一节课。心理健康活动课、音乐课、美术课、班队会活动课等这些课程,永安小学和松台校区都较少开设,他们在开学初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分别向古田县第一小学名师工作室的名师预约课堂,确定上课时间。两所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教师,因此也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古田县第一小学黄老师是专职的心理健康活动教师,开学初,两所薄弱学校的教师就与她预约心理健康活动课程,黄老师为三所学校的学生开设了注意力大比拼、青春期女性心理等心理健康活动课程,为两个薄弱学校的学生带来了别样的课堂教学,拓宽了师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教学交流渠道,打开了一扇共享兄弟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窗户。薄弱学校的教师可以借助在线互助课堂选择教材内容向优质教师预约课堂,因材施教,灵活地安排课程教学内容,有效地结合农村薄弱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适当添加与删减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由“套餐”变成了“自助餐”,合理制定符合农村学校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一、前言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对基础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所采取的一次重大调整,它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对老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学生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有效的教学,有效的课堂就是要转变教师的课堂角色,把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最大限度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由一个学习的控制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教师由一个学习的设计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合作者;教师由一个学习的权威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引导者。
课堂教学应从教师的巧妙导入开始。而导入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学生是否“急切参与学习活动”。最终达到学生和教师思维同步、情感共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合作、探究的强烈愿望,教师要创设教学环境,把学生带入学科教学环境当中。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是真理。
教师将所学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避免教师课堂上不提问、自问自答、学生不思考、被动接受的现象。
对于学生来说,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的一般程序为: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展示与共享教师适时点拨与指导。问题解决的原则:凡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进行合作讨论,凡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讲解。教师的讲解和点拨只发生在学生需要时。教师应对学生的讲解和展示进行科学评价,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讲解,要求讲解清晰、点拨到位。对于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过程实施有效地控制。防止合作学习的“形式化”,注重提高合作的必要性和深刻性;防止合作成为某个优等生的包场,关注学生的全员主动参与;抓准合作的时机,提高合作的时效性。相互合作交流应设在独立思考之后,应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教师将问题呈现之后,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当学生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观点,再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时候,就是拿着自己的观点去和别人交流碰撞交织、取长补短、思辨感悟,而不是一个毫无思想和主见的看客。在此期间,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地控制,做到收放自如。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角色的转变,才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给学生留足自主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做到“五个要让”: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推导总结。
变学生学会为会学。重视传授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观察和分析问题,抓住关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变统一要求为分类推进,分层施教。防止对学生一个目标、一种要求,一刀切的传统模式。
让学生快乐展示自己。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开展作业、卷纸、手抄报等展示评比活动。进行口算、计算、速算等计算能力的趣味活动。进行动手操作、社会调查等的数学生活体验。以此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发展。
四、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的处理
1.建立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我不仅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赞赏每一个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在我的课堂始终充满着老师对学生的激励:“你很聪明,很能干,老师很喜欢你”,“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有时候我面带微笑摸摸孩子的头,有时候牵牵学生的手,有时候对着学生竖起大拇指,有时候给予学生一次表现的机会,有时候鼓励全体学生鼓掌。我肯定学生每一次成功、每点进步,使每一个学生信心百倍。
2.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创新意识
(1)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分工、合作、交流、评定和总结的过程。每次合作学习,我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意见,充分表达思维活动的过程。必要时我还会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进行合作延伸。我对学生一些普遍问题可适当提供帮助学生解疑。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自主学习是基础,因此,我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情况下组织合作学习。
(2)走向开放,学会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开放式学习。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内容的开放,心灵的开放,时空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如探究的内容我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时空,它既可以是指定的,也可以由学生自主或小组确定,这样放手让他们根据共同探究的目标自由选择。探究的方法由学生自选。
五、有效教学呼唤对教师素质的提升
1.课堂,让教师行动起来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在有效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以点带面、以赛促练”的教学活动。让教师持续发展。开展:“活力在课堂“的教学竞赛;为学科骨干教师搭建调研课平台。定期举办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竞赛。多形式、多层次的竞赛活动。让教师得到锻炼,也让教师在听、说、评、思中感受、感悟、反思、提高。
2.教研,让教师成长起来
组织开展以“教”为着眼点,以“课例”为载体,以“提高教学技能”为落脚点的“教学型”教研。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教师们以“问题”促发“思考”以“思考”促进“交流”,教师的驾驭教材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精讲课、练习课、复习课、同课异构课、计算课等课型的研究活动。探讨新课程下的学习方式——合作式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
组织开展以“评”为着眼点,以“反思”为主线的“合作型”教研。每次的教学竞赛活动之后的说课、评课活动;每次调研课后的反思、评议活动;专题研讨课后的研讨活动,都能使教师在“评”中更新了教学的理念,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行为,理念与实践得到升华。
开展以“研”为着眼点,以“课题”为载体的研究型教研。坚持课题带动课改,课题提升课改的思路。每学期的课题培训会,课题研讨课,课题的专项活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总之,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角色、科学定位。有效教学必须有有效目标、有效策略、有效落实。新的课程标准必然会造就充满活力的新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关键词】亲情主题;乡国情怀;继往开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代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将文学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种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
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优秀的古典作品,能激起我们感情上的共鸣,健全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每个时代人的本性都会发生变化,但优秀的文学作品,能把最基本的、最普遍的、永久的情感内容表达得强烈、生动、感人。(西塞罗:历史是时代的见证,真理的火炬,记忆的生命,生活的老师和古人的使者。)社会的发展,促进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健全,有赖于个人的健全,文学的熏陶,可以促进个人的健全。古代文学是现代人继承的先祖文化遗产之一,没有文学的熏陶我们只会存在两种人类原始本性,生存本能和物质崇拜,人类没有曼妙的思想火花,那人与人之间就是和动物一样除了需求就是敌意,这与动物就没什么区别。(英国的乔治・梅瑞狄斯说过:“过去”是我们临终的母亲,并不是已经死亡的事物。我们的未来不断使她出现在我们的心目中。)
古代文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传授给学生,传授给我们下一代,传授给子子孙孙。让学生明白古人的为人之道,了解古人的学习之路,感悟古人的处事理念,学习古人的治国策略。借鉴古代优秀思想,继往开来,为建设新生活添砖加瓦。(“创造明天的是今天,创造将来的是眼前,当你痴痴地坐等将来的时候,将来就从你的懒惰的双手中畸形丑陋地走出来”――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第一、看看古代文学中有哪些内容与我们休戚相关
(一)文学中的乡国情怀。
(二)古文学中的亲情主题。
(三)古代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
(四)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了治国理家思想。
(五)现代人离不开的古代文化现象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古代优秀文明成果。
第二、学校选用优秀古代文学作品用于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主要让学生了解和传承古代的文化文明,理清汉语文学发展的脉络。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想要引导学生研习中国古代文学,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语言是一切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基础,想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就必须熟练掌握文言文。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它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显示出特有的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学习古代文学就是要吸收其中的各种精华,抛弃里面不能适合现代社会的内容。把古代文学中精华部分传承给学生,并能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文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与传承。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光耀千古,是我们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历经历史长河洗练与淘漉后沉淀下来的最纯粹的文化精华,其中最核心最灿烂的部分,直接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因此,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我们是很有必要的。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能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温润儒雅的气质、乐观豁达的胸襟和高洁的人文情怀,这对提升个人的艺术品位和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及自己性格的形成和如何面对人生的态度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三、选用古代文学中的德育要素来教育学生
(一)我们分析评价古代作家作品并用来作为教学素材时,必须掌握使用的理论武器。要认真读一些经典作家的著作,特别是关于历史唯物论和文艺理论的著作。对我们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提出了重要的原则和范例,应当认真学习。总的说来,要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并为教学所用,必须做到:要对教材推荐古代文学作品、材料进行研究并吃透,能悟得透材料,能分析批判材料。懂点目录学,熟悉古代文献的门类和渊源,是为了能够顺利地找到材料。多读多研究,把研究对象放在具体历史条件中来理解。认真学习,掌握思想武器,是为了能够对古代文学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翻转课堂 新媒体 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外语教学专项(项目编号:2016SJA740015)“新媒体环境下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翻转课堂模式的兴起
在传统课堂模式中,学生通常都是被动地接收老师教授的课堂内容,学生的主动性较弱,课堂参与度也不高,因此容易造成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随之产生的是教学模式逐渐演变成常见的“填鸭式”教学。相对于传统课堂模式,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 Park中学的两位老师Bergmann和Samms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教学之中,并在美国迅速引起关注,因此Woodland Park中学也成为翻转课堂的发源地。翻转课堂描述的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由学生在课堂前自主学习新知识的新型教学模式,通常学生通过课前阅读或者观看教学视频提前学习新的知识,而课堂时间主要是通过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或者辩论来汲取难度更大的知识(Vanderbilt University, Center for Teaching)。与此同时,网络上的视频教学资源也借助新媒体平台迅速传播,哈佛公开课、TED演讲等优秀教育资源在网络平台的走红更是推动了翻转课堂模式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地通过老师的灌输获取新知识,而是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新的知识,而老师在课堂上更应该帮助指导学生拓展更深层次的知识并且举一反三,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关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授课模式,国外已经展开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以及不同学术领域同学的多样性实践方案,而我国近几年也开始引进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目前较为常见的模式是教师通过制作微课来开展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践,全国也掀起了微课大赛这种新型的教师赛课模式。高职院校也相继加入翻转课堂模式的探索中,新媒w环境下教师应该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利用好高科技资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更加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新型教学思路和模式。
二、高职院校推行翻转课堂模式的积极意义
近几年高职院校招生面临新的挑战,随着自主招生、提前招生等招生模式的兴起,高职院校生源不仅数量有所减少,生源构成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这无疑对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带来新的挑战,通过多种升学途径入学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边远地区的学生英语基础更为薄弱。面对更为复杂的生源构成,仅仅依赖课堂内40-50分钟的授课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诉求,“95后”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但同时又对自主学习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因此将翻转课堂模式融入高职院校日常英语教学很有必要,首先教师制作的视频或者课件等材料应该控制在十五分钟左右,内容安排要由浅入深围绕各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展开,确保基础较薄弱的同学能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同时基础扎实的同学也有提高技能的空间。实施初期教师应当加以一定程度的监管,在课堂内容中加入对课前学习内容的考察,比如每节课的热身(warm up)环节针对视频内容提问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针对同学出现的问题可在授课中更为准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大大提高英语教学的课堂效率。
等到同学们逐渐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教师应该进一步提升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第一,课堂真正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学生课前完成学习后,每节课首先由同学们自己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集体讨论这些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再集体解决问题的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过程,教师无需再重复已经解决的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再由教师进行统一讲解。寻找问题(problem-seeking)的学习模式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同学们思维产生摩擦,自主学习能力较高的同学可以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部分问题,既满足了部分同学的自我满足感,同时也给同班同学产生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促使他们在随后的提前学习中不断挖掘自己的自主学习潜力。第二,根据合作学习方法(cooperative learning techniques)将同学们分组,分组的同时要将不同英语水平层次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人数为5-6左右,成立学习小组。共同合作完成课前学习的内容,课堂上学生要彻底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个小组都要扮演教师的角色向全班同学授课,一组在展示的同时其他小组既可以针对相关内容提问,也可以对其未涉及的内容进行补充。这种模式运用成熟后,全班同学会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教师真正成为了引导者,而不是“填充者”“主讲人”,逐渐使教、学、管形成良性运行机制,从而同学们的英语自主学习也会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高技能人才,而大部分同学容易陷入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忽视公共基础课程学习的误区,因此,如果仅将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B级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容易陷入应试教育模式,也很难从根本上让学生重视英语课程的学习。而通过就业市场调查发现,雇佣者很看重学生英语应用技能,同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聘者中,雇佣单位会优先选择持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证书的应聘者。因此,教师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将英语应用技能作为重要的职业技能之一,才会进一步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要求教师在翻转课堂视频录制资料中不仅进行课本知识的提炼,也应该加入ESP,如商务英语,文秘英语,涉外英语,外贸英语,旅游英语等,让同学们意识到英语的学习不仅与将来的职业规划有关,也能真正应用到生活工作中去。去除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照本宣科的刻板印象,真正让英语学习真正接地气,更加实用。
三、新媒体环境下翻转课堂模式面临的挑战和转变
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信息化应重在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在当前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个相对的概念――新媒体,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当前英语语言教学更应该顺应高科技发展的形势,做到与时俱进。在2015年社科院新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中提出,当前新媒体在我国发展的基本态势可概括为“国家新战略,媒体新机遇”。从前国内外大部分实践研究着重于CALL(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以及借助传统多媒体资源进行课堂教学。近年来,在新媒体大环境中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应用纷纷展开,新媒体环境下翻转课堂的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有助于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更适合的英语教学新方法以及新的尝试,确保新型媒体资源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充分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自身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寻求教学方法的突破,利用高科技平台更好地与学生形成课堂内外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拓展新知识,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当前,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每年定期举办海峡两岸职业教育校长联席会,以促进两岸职业教育的合作交流、两岸教师的联系与学习,并就借助新媒体资源实现翻转课堂模式展开深入探讨。近年来,台湾职业院校也加入翻转课堂模式的探索之中,以台湾建国科技大学为例,应用外语系积极开展翻转课堂形式的实际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引进AMC空中美语以及LiveABC英检网两种自助学习平台,学生客户端通过电脑、智能手机以及iPad等均可登录进行课程学习、补充练习以及评量测验。而教师登录该客户端则可以观看学生的学习历程,出题检验学生的自我学习成效,同时还具有成绩排行等功能。为推广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应用外语系专门采购了一批iPad供同学使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iPad的管理、充电以及维护等工作给相关老师带来了不少实际问题。总结建国科技大学在该领域的实践对数字化校园建设以及翻转课堂模式的实际应用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当前各个院校都在倾力打造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时代的英语教学应顺应这种大潮流。高职院校在当前新媒体资源不断普及、翻转课堂形式广受好评的态势中,更应该思考最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英语教学改进方式。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化教学无疑给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当前发展形势的研究实践既很有必要,也亟待突破。
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资源以及教学形式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教育信息化的时代需求,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教师的主体地位受到了挑战,学生可以借助各类媒体平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只是被动接收者。教师应及时改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日常教学中。虽然部分教师已经投入到各类微课比赛中,开始探索翻转课堂模式,但是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还未在高职院校日常教学中真正普及。高校教师是新媒体环境的受益者,尤其年轻教师可以尝试开发“自媒体”公众平台,将翻转课堂模式推广到实际教学中,从年轻一代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更新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前课后。
新媒体资源已经大量渗透到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群体也是新媒体资源的主流使用者,翻转课堂模式不H对教师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前自主完成阅读、视频教学的基础内容学习,从而在课堂学习中吸收教师的拓展、延伸内容,并且与教师进行顺畅的沟通、互动与交流。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推广无疑也是推动学生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资源,同时也鼓励高职院校学生开发自媒体平台,既成为翻转课堂的主人也成为新媒体资源的获益者。
四、高职院校对翻转课堂模式的实际应用初显成效
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翻转课堂模式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不断认可与广泛推广,传统的“老师先教,学生后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语言教学节奏。江苏省在该形势下也对新型教学模式的引入积极探索,除了开展较为流行的教师微课比赛,还进行将翻转课堂模式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然而将一本教材或者一门课程的每一节课做成视频学习材料并非某个教师或者某个学院以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整合优质资源共同打造优秀在线学习课程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全省各个院校各个老师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十三五”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2016-2017年立项建设省在线开放课程300门左右,其中包括公共基础课80门左右。高职院校将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优先选一门应用范围更广的教材共同合作打造高品质的在线学习课程。这一举措更为将来翻转课堂模式的推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单一的课前学生提前学习教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课上教师与学生进行更加自由、有针对性的讨论研究,江苏省还将翻转课堂模式进行了更深入、更进一层的拓展。针对学生写作能力较弱的现状,江苏省高校外国语教学研究会高职分会和江苏省职业院校应用外语研究分会组织了“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2016百万同题英文写作活动”,教师学生分别在批改网注册,比赛结束前学生可以多次润色自己的作文,等同学完成递交后教师可在所教的全体同学中推荐出五名优秀学生作文继续参加比赛。比赛参与人数众多并且评选方便,突破了传统作文比赛的模式,百万学生同题作文的创新活动举办之后受到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师生的好评,实践证明这种师生线上共同参与的作文比赛既是翻转课堂的延伸,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是方便快捷的比赛形式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全院师生参与积极性高,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也能挖掘出班级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进一步对写作能力进行培养,2016年12月16日,由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外研社主办的第七届“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总决赛中,学院的优秀选手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总排名第四)的好成绩。英语教师动员所教学生参与同题作文的活动既能方便教师对所教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摸底调查,同时也方便了教师及早发现好的写作苗子加以培养。翻转课堂模式的灵活应用拓展了同学们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英语学习再也不是课堂有限时间的固定任务。
五、结语
翻转课堂模式虽然已经开始在高职院校应用,然而作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全面深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各项投入,各高职院校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组建核心团队,共同开发该项目,尤其是前期视频资源的录制,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团队协作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也需要教师转变观念,率先完成转型,并引导学生慢慢适应这种模式,及早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可否认,当前条件下要全面推行翻转课堂模式一定会遇到硬件、软件等方面的种种困难,各院校在打造数字化校园和推进现代信息教育的进程中,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翻转课堂模式融入教学改革中,从一门课程入手,打造出一个核心团队,在此基础上带动全院范围内翻转课堂模式的开展,着眼于现在,稳步推进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营造更为灵活自主的英语学习环境,培养语言技能、专业技术、职业修养兼具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5(6).
[2] 李明霞.翻转课堂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的运用现状及提升策略分析[J].时代文学,2015(7).
[3] 陶慧.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
[4] 毕博贤.高职英语教学引入翻转课堂的探讨[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5.
[5] 王秀萍.关于高职英语教学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J].海外英语,2014(12).
关键词: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促进;突出;提高
“先学后教”是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揭示学习目标后,指导学生经过独立自主学习发现疑难和问题,自主尝试和亲身体验,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疑难问题,以让学生教学生,教师启发学生等形式,促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先学后教”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为了真正实现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和谐发展,教师必须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感到困难需要寻求帮助时,教师要及时、恰当、耐心地给予指导。教师应该创设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只有通过学生的“先学”,对教学内容进行认识和了解,才可以对新知识有自己的感知、梳理,才可以形成自己系统的知识,才能在教师讲课时迅速进入角色,使教与学这一对矛盾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得到统一。
二、“先学后教”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引起学生激情飞扬的学习。生本教育秉持的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它的背后,蕴藏着这样一种人性观:人生下来就有着自我发展的巨大潜能和内在动力,而一个人能否得到最佳发展,则在于其潜能是否能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中加以发掘和提升。作为教育者,发掘和提升学生的潜力,正是我们的主要职责。生本教育就是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获取知识。
“生本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作为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不断地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先学后教”正是为了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先学,不仅对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对知识的难点、疑点,有所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效果远比主观上没有思想准备,没有重点,没有目标的听讲要主动得多。
三、“先学后教”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先学后教”的基本模式是: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以“自学”作“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以“合作”作为“自学”的发展和深化,以“交流”作为“自学”的巩固和提高。在“自学”“合作”“交流”三者关系中,“自学”为中心,“合作”和“交流”都围绕“学”这一中心展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交流为主线,思维为核心,创新为目标。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自学,复习了涉及新课的相关知识,为上课排除了障碍,开辟了道路,同时由于对所学内容已有了初步掌握,听课效率提高,知识学得灵活了,记得也牢固了,减少了因上课听不懂而多花的时间,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形成了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由于生本教育在课堂上强调以学生的“学”为本,强调学生的探索精神,所以教师对于问题或任务的结果不要轻易给出,而是让他们经过讨论、实践、探索等方式后自己与伙伴一起归纳、推理和总结得到,正是由于这样的过程,学生一旦获得正确的结论,新旧知识体系便很容易完全融为一体,成为已有知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当牢固。
总之,“先学后教”打破了传统的单向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中解脱出来,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一、激发创造兴趣,鼓励创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全部计划、探索都会落空。没有求知欲,就没有学校。因此,他向全体教师建议,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的火花。要使学习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增强孩子的信心,使他们获得取得成功的鼓舞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例如在讲教学《司马光》、《乌鸦喝水》这样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这样的启发性问题:如果你遇到司马光这样的情况,该怎样办?你能帮乌鸦想出别的办法吗?结果小同学七嘴八舌,争辨激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在这种热烈讨论中受到了锻炼。对于所有不同意见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合理的则给予表扬。
二、运用求异法,旨在创新
“求异“法是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不拘于一般的原则和方法,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标新立异的提出自己新见解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运用“求异“法,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教学不应求同过多,而应尽量引导学生用发散的眼光,多方位的审视文章的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体味,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强调在课堂中进行多元化思维训练,多元化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思维形式,鼓励学生针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别人的见解,各抒己见。例我在执教《称象》一文时问学生:还有没有更好的称象的办法?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了,可以让随行官员一个个地上船,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称每个人有多重,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多么与众不同而又切实可行的办法!多么可喜的求异思维的火花!如此种种,比如,读了《乌鸦喝水》问学生:乌鸦还会用什么方法喝到水?孩子们们讨论积极,还想出了其它不同的方法,如:“可以把瓶子放倒喝、可以找一根吸管喝等”。但有一个小男孩站起来却说:“乌鸦就算了是放进了小石子,也有可能还是喝不到水”。他的话音刚落,其它孩子就轰堂大笑,刚才的那位学生则涨红了脸,就连我心里也是紧张了一下。但我想他这样说肯定有自己的道理,所以就让其它的学生安静下来,听他说说自己的理由。这位学生说:“我回家做了实验,如果瓶子里的水少于三分之二时,就是把石头放进去乌鸦也喝不到水”。听了这位学生的的话其它孩子也陷入了沉思中,我灵机一动找来刚才做试验的器材,让那位学生上台给大家演示了他自己的实验,结果就像他说的那样,这时其它的学生出给予他热烈的掌声。看着孩子脸上稚嫩的笑容,我也为他对于学习的执著而感动。
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鼓励学生大胆幻想,以幻想目标激励学生,然后启发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架设通向幻想目标的桥梁。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幻想是创新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史上的许多事物的过去和今天都表明,“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例如在教《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了荡舟漓江的情景,内涵丰富。这时教师可抓住词句,引导学生想象:桂林山水景色如何?人们荡舟漓江去 是怎样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描述游览的情景。有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空白点“,引发学生“补想“,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例如《长城》第三段 写“联想到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但古代劳动人民如何修筑的呢?课文没有叙述。教师可抓住这一 “空白“,让学生想象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修筑长城 的。学生从环境、人力、物力等方面展开想象,深切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修筑长城的艰辛。
四、动态语文学习的创新性
一、提高教学能力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提高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化学新课程教学的重点。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组织自己的各项教学实践活动,掌握一些新的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十分重要。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起决定性作用,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理念,转变角色;要求“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把促进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作为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在教学中,如果能创造性地应用教学资源,精心创设情境,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将变成一种学习的动力和信念,这种信念将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敢于质疑,高效课堂也就水到渠成。
如果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对于激发兴趣,打造高效课堂也是很有帮助的。如《化学1》P95实践活动——雨水PH的测定:《化学2》P68的实践活动——在塑料袋中放一只成熟的苹果,再放些青香蕉或青橘子,将塑料袋口扎紧,密封好,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等等。通过以上探究实验,学生不难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不难得出催熟青香蕉或青橘子的方法。这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将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生产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身边,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及用知识、智慧和行动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也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三、精心设计学案,实现高效化学课堂
学案设计重点突出一个“导”字,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自我探索,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学案编写思路要和教材的思路一致,学生预习的主要载体是教材,这决定了学案的编写思路需要与教材相吻合。问题设置要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去探究,要体现出本课时的主要学习内容和重点。学案多设置“理解型”和“应用型”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新知识在提问中得到升华和巩固。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重难点的突破、问题的梯度等。鼓励学生在导学案上做标记,可以是标记预习知识的重点,可以是标记相关的已学知识,也可以提出质疑,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预习情况中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这样在课上就能有的放矢地去处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做导演”,关注学生的想法,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要交给学生自己去解决,即老师绝对不多说一句话。新授课时,教师只板书提纲,课堂上抽出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补充具体的重点知识,然后交流,可以以此来代替以往的由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小结。
四、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实现高效化学课堂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将自己作为“模特儿”,向学生介绍自己讲求学法、摸到窍门、取得成功的经历和体会,使学生感受学法的神效,激发起掌握新学法的积极性。另外还要指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顺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一步,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指导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包括教材预习、学案前置使用等。课堂上指导学生要专注听、勤思考、多提问、多参与,力争做好“五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口到”“脑到”。要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要让自己的思路与老师接轨并且养成课后巩固的习惯。复结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提高,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人的记忆都有一个遗忘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要及时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记忆性的复习,即对基础知识的回顾;二是应用性的复习,即做课后练习题。第二种类型的复习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应用。所以应告诫学生万万不可眼高手低,应该从基础着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搞好自己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