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近代历史背景

近代历史背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4 16:20: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近代历史背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近代历史背景

第1篇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S2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in the new economic era background, the enterpris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o talented person's demand is on the increase, the more innovative, practical professional talented person, more need to compound talents, this makes the enterprise develop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work puts forward new challenges. But, the enterprise mus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this is the enterprise the management of the human resources of the enterprise also puts forward a new challenge, this is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urgent need of chang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is for new economic age enterprise how to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novation to brief analysis and research.

Key words: the new economic era;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novation

新经济主要是指全球化资源合理配置和市场的不断的开发, 网络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高新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以,企业应该重视人才的管理,不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一、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首先体现在新经济时代是人才主动就业选择权的时代和自主决定权的时代。企业只能尊重人才的自主选择权和自主决定权,从人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保留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其次,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只有拥有一批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才能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使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第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为企业员工提供客户化服务和进行人性化管理。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要从员工客观需求出发,不断的激励员工,尊重企业员工。第四,新经济时代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在于采取灵活的策略管理好知识型员工。新经济时代环境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对于人才的管理主要在于对知识型企业员工的管理,做好对知识型员工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根据不同特点的知识型员工采取不同的措施。第五,企业做好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只有重视对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才能更好的满足员工的需求,有效地激励员工。第六,在新经济时代的环境中,企业应该和员工建立新型的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为纽的合作关系。企业应该与员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与员工一起建立的共同的发展目标,与员工达成共识,重视的培养员工的自身职业道德,促进员工的自我发展。第七,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球化和信息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网络信息技术在全球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现实,人才招揽也趋向于全球化。第八,随着人才流动速率的不断加快,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流动交易成本和流动风险也随之增加。由于人才追求的是终身就业能力,使自身通过流动得到增值,从而使导致企业的人才管理资本增加,同时以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最后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所扮演的角色多样化,工作性质职业化。总之,在新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发生的很大的变化,企业必须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新经济时代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途径

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保留人才和招揽人才,管理好人才,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

(一)营造创新文化

在新经济时代环境中,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首先企业应该营造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因此,树立一种具有创新理念的企业文化是非常必要。树立企业文化的核心观念是企业的人才观,企业的人才观同时也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随着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批思想开放、头脑灵活、技术专精、自信自强的人才涌现出来,这些人才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急需的人才。企业为了吸引并且保留这些难得的人才,就必须要形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创造一个充满创新气息的工作环境,这样做非常有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性,有效的提升的企业员工的竞争能力。所以,企业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文化,不仅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且能够有效的激励企业员工,对于企业吸引和保留大批人才,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二)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尊重和重视人才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创新管理过程中应该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尊重和重视人才,能够将人才摆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位置。企业应该尊重和重视人才,促进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从而能够充分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热情,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企业能够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管理,把员工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对企业员工要充满信心,做到信任和依靠员工,将员工放在企业管理的中心位置,并且能够围绕着企业员工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能够与企业员工达成一致的发展目标,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处理好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与企业员工建立一种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能够将企业营造出一个较为和谐、宽容、进取的工作氛围,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能够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员工的心理需求相互吻合,能够更好的激励企业员工,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财富。总而言之,在新经济时代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尊重和重视人才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果,促进企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行动态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在信息和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因此,企业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实行动态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动态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是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将企业员工的选拔录用、培训考评、薪酬奖惩和退休保障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将企业的全部员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管理。企业应用动态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总结:

本文通过对新经济时代下的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深刻的认识到企业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治洲.论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01.(01).

[2]程学祥.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华东经济管理.2001.(8).

[3]马力.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0.(12).

第2篇

为贯彻《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大力推进政策性个人住房担保委托贷款(以下简称个人贷款),减轻个人贷款投保人负担,适应个人贷款期限档次的调整,进一步完善个人贷款担保方式,经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协商,决定自1999年11月1日起,调整个人贷款保险方式。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1999年11月1日(不含)前发放的,采取抵押加保险担保方式并已购买保险的个人贷款借款人,在办理完成抵押登记手续后,可以申请解除寿险合同,保险公司退还相关保险费。

二、调整1999年11月1日(含)后新发放的个人贷款购买保险的方式。

1.寿险。

凡贷款期限为1?4年(含)且未办理完成抵押登记手续的借款人,按个人贷款期限为3年的保险费(1?3年费率相同)档次购买保险。

凡贷款期限为5年(含)以上,且未办理完成抵押登记的借款人,可先按贷款期限为5年的保险费档次购买保险。保险到期后,借款人仍未办理完成抵押登记手续,须继续购买保险,剩余贷款期限低于5年的,按3年期限购买保险;高于5年(含)的,按5年期限购买保险。以此类推,直至贷款还清或抵押登记完成。

抵押登记手续完成后,借款人可随时申请解除寿险合同,保险公司退还相关保险费。

2.财险。

凡贷款期限为1?5年(含)的个人贷款借款人,按相应个人贷款期限的保险费档次购买保险。

凡贷款期限为5年以上的借款人,可先按个人贷款期限为5年的保险费档次购买保险。保险到期后,贷款剩余年限不足5年的,按实际剩余年限购买保险;高于5年(含)的,可继续按5年期购买保险,直到贷款还清。

三、解除寿险合同,退还相关保险费的具体办法和重新购买保险的具体办法,按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规定执行。

第3篇

【目标设计】

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与近代中国产生有关的规定:简述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中,无论是岳麓版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还是人教版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都是围绕这一课标要求展开的。“近代中国的产生”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并且这一内容在各种考试中都是重点内容,尤其是历年各省高考命中率很高。

围绕课标要求,结合教材、考纲和学情,将“近代中国产生”解读为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地点、代表企业;认识民族工业艰难兴起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幕小话剧,模拟情景,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产生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实业家的爱国思想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发愤图强、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的宏伟志向。

【情景设计】

在创设情境时,把时间、地点、自然经济的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的诱导和实业家的爱国热情等诸多因素,自然合理地浓缩到一个独幕剧中,形象生动地再现场景。让学生代表有感情地演绎给同学们,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生成新知识。具体设计如下:

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上海某富商家的一幕:

家丁(进屋):老爷,门口有个叫花子,自称是您老家的亲戚,要见您。估计又是来借钱的,您看――见还是不见?

富商(哀叹):咳!这年头,乡下人难活命啊!让他进来吧。(家丁下)管家――

管家:在。老爷,您有何吩咐?

富商(同情):到账房支些钱给他,总不能看他饿死街头吧。

管家:是。不过,老爷,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富商:但说无妨。

管家:您也注意到了这街上逃难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这个月咱已经接济了好几个乡下亲戚了,再说咱家的生意也不如从前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富商(好奇):你有好想法?

管家(兴奋):您看租界里那洋人的厂子一冒烟,银子就哗哗地赚!

富商(感叹):是啊!可是咱一没设备,二不懂技术,怎么办厂啊?

管家:这都可以向洋人买啊。报纸上早就登了,李鸿章李大人的江南制造总局,还有轮船招商局,都是从洋人那里买的机器和技术。

富商(激动):好!咱也办个厂,一来可以长长咱中国人的志气,二来也能让那些过不下去的老乡混口饭吃。

【问题设计】

首先,设计问题要指向鲜明、设问科学,这样学生才能有明确的思考方向。

其次,问题设计要有层次地展开。如果直接设问:由此情景剧,总结近代中国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则显得问题太大,尤其是在新授课中,学生初次接触这一知识点,会有很多学生感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采用分层递进的方法,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层层铺垫,给学生架好扶梯,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成就感。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做好总结点评。

问题设计如下:

(1)对话中表明当时上海已有哪两类企业?

(2)这些企业对富商创办工厂分别有何影响?

(3)当时富商创办企业还具有哪些条件?

第4篇

关键词:爱国主义 日本 新加坡 儒家思想 国家意识

绪论

爱国主义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日本和新加坡两国,历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都根据各自的国情,采取了一系列富有特色和针对性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尝试从两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背景、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对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背景比较

从历史背景看,两国同处亚洲,并且都是在海岛的地理环境上发展起来的,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无不存在东方历史和岛国文化的烙印。它们在近代都曾受到外来侵略,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殖民活动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都给两国带来了很大冲击。笔者认为,基于历史背景所产生的民族心理差异是导致两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在目的和内容上有明显区别前提和根源。

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着国家主义的历史传统。中世纪的日本十分重视武士精神教育,到了明治时期,它被巧妙地转变为全体国民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将爱国主义与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相结合,强调培养臣民的“忠良”性格,主张教育要为国家富强服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二战时期日本将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发展到极致,进而把“忠君爱国”、“忠孝一体”作为“臣节”。[1]战后日本虽然进行了教育民主化的改革,但仍保留了国家主义的传统,实行狭隘的爱国心教育。

新加坡从被开发至今只有不到200年的历史,经历100多年的殖民统治,受东西文化的双重影响,新加坡由于这些原因很难走民族国家的建国之路。政府通常将爱国主义叫做“国家意识”,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体现为国家意识教育,其目的在于让全体国民树立“我是新加坡人”的观念,加强国民身份认同。从1988年开始,政府每年都要开展一次“国家意识周”活动,以凝聚国民的国家意识。

近代日本的爱国心教育,将其作为实现富国强兵的手段以抵御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但后来爱国心与其民族精神中固有的国家主义结合,成为教化臣民、给国民洗脑的精神武器,带有明显的侵略扩张的色彩。直至现代,其爱国主义教育中民族主义和侵略扩张的意识仍然存在。爱国主义教育在日本被打上了军国主义的烙印,民族危机意识转化为侵略扩张的动力,其对外扩张的性质正是狭隘的爱国心的体现;在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侧重在多元文化中建立共同的价值认同,以维持国家统一和种族和谐,是推动新加坡种族和谐、团结和国家富强的强大动力。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比较

在教育内容上,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两国在国家和民族认同教育上都坚持了“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原则。两国作为儒家文化圈内的重要国家,儒学思想的核心精神和价值理念经过改造与本土的传统价值精神相融合,成为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重要源泉,其主要体现在对“忠”、“孝”思想的吸收上。而两国在地理环境上同为自然资源匮乏的岛国,忧患意识教育是两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国家的改革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儒家思想是日本德育的重要资源,它在本土化过程中与日本武士道精神和神道教相结合,形成了对统治者绝对效忠的集团意识和对神道皇国的忠诚信仰。日本视“忠”为最重要的美德,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上升至对天皇的孝顺和忠诚。日本的忠君爱国有明确的象征标志,即天皇,热爱国家与热爱天皇是统一的。二战以后受美国影响,吸收了西方民主思想和道德教育体系,但是核心的民族精神却没有改变。

新加坡的建国历史短暂,种族构成复杂,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双重交汇,政府坚持“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上固守都东方”,是既吸收弘扬儒家思想又借鉴西方公民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在新加坡,华人占了总人口的3/4以上,大部分移民没有受到过以来否定儒家的知识运动的影响,有深厚的儒家文化根基和接受儒家价值观的可能性。该国基于实用性的观点改造儒家思想,赋予儒家学说以现代意义的解释,他们是在自己所理解的儒家伦理的意义上,用儒家思想解释新加坡的文化和价值观,其重要体现就是1991年公布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中提出各种族均能接受的五大共同价值观。新加坡还提出了“忠孝礼仪廉耻”的核心价值,认为“忠”就是效忠新加坡,把新加坡看做自己的祖国,有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第5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学生人文素养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校阶段的教育,对青少年素质的培养、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重视和加强中学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而历史学科之于青少年人文素养的养成作用,更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一、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中学历史教学,可借助生动、具体、形象的人物和事件,给青少年的情感以“细雨润物”式的感染、熏陶,尤其在爱国情感方面。

我们的先民,用智慧和自强不息的勇气,创造了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早在商、周时期就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彗星观测记录,“世界第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所反映出的能工巧匠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盛唐时,开放的政策,强大的国力,吸引着众多的外国友好使者和商人,广泛影响着世界;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四大发明,则更是中华民族对全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对西方国家进入现代社会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切,都值得我们自豪。近代中国落后了,但近代中国人为改变落后面貌而进行的探索和抗争,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讲了先进,讲落后,一反一正,最能启人心智,爱与恨交织,谁能不受感染,谁能不动情?

其实,“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教学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借现实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历史,教人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近代中国就是“活”教材,近代史告诉我们,之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民族耻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压迫着中华民族不屈的头颅。而中国之所以屡战屡败,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的落后,清政府为保自己的统治,丧权辱国,“闭关锁国”。结合史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升华认识――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一旦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才能使我们的国家走向独立自主、繁荣富强。这样,很自然地就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使他们自觉地树立起为祖国、为民族贡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心。因为了解过去,才能理解现在,历史使命感会端正学生的价值观,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必须为明天拼搏。

二、运用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历史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历史知识,同时也在于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因此,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将这一任务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趋势出发,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的完整框架。比如说,在初中教学中讲封建社会时,教师就应给学生一个清晰、整体的概念。教科书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分为五大段:封建社会确立和初步发展阶段;封建社会第一次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封建社会繁荣时期;封建社会又一次民族融合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时期;封建社会衰落时期。通过这样的分段引导学生从宏观思维出发,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势,使学生能从整体观念把握某一阶段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并以此为主干建立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能够从宏观历史角度对某一特定历史现象进行特定性分析。

其次,要训练学生掌握历史因果分析能力。历史事件的发展,都是在历史事物的内在条件和外部客观环境的协同作用下发生、发展的。探究某一发展阶段特定历史事件的原因,就应将其放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因果关系。如在世界史的学习中,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法对法西斯德国为什么采取纵容政策时,通过引导学生对当时历史背景的分析、归纳,得出其多重原因,即企图利用德国的力量去攻打苏联,削弱社会主义的力量和英法两国自身国力锐减、国内政局动荡,只能采取此政策等,使学生从错综复杂的历史线索中抽象出必然的历史因果关系。

最后,要引导学生,培养其历史比较思维能力。比较是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思维认知活动。历史教学中所运用的比较是通过比较方法揭示历史现象、发展阶段及其在宏观发展趋势中的共性和个性,引导学生找出不同历史事件的特点和本质,从而使学生形成一种宏观历史比较思维。如19世纪后半叶在东亚发生的两次改法,即中国的“”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引导学生从这两次变法的背景、内容、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深入了解两次变法对两个国家的作用,了解两次变法的实质。通过比较,学生既纵向联系了中外历史知识,同时又达到了深入认识历史的目的。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具体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因果分析和比较思维等诸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素养教育将大有裨益。

三、构建历史体系提升学生理论素养

唯物历史观是历史思维的最高形式。教师引导、培养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理论水平,培养学生的高级精神素养。

第6篇

一、中国近代外交指导思想的发展脉络

后,中国始终没有提出或形成一个适应形势发展的、能够主导全局的、积极应对“强权外交、实力外交”的外交思想。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巨变中与契机失之交臂。中国近代外交思想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⒈“俯顺夷情“与”示以限制”

在第一次后,清政府所派代表耆英,在受命与英交涉时,曾在奏折中提出:“务求上持国体,下顺夷情,通盘筹算,以为永绝祸根之计”的外交建议。《》签订后,清政府对英国的态度基本上是力图维护条约规定的范围与现状,在条约细节上注意关税细则的讨论,而对美、法两国的通商要求,采取不准在新开口岸贸易,一概劝回广东,循旧章办理的区别对待原则。此规定确认了中国对外国人居留地拥有行政、司法和土地所有权。有关条款从内容到行文都是以中国的意见为主,在谈判中确实执行了朝廷所定的“于俯顺夷情之中,示以限制”的意图。此后近20年时间里,清政府基本以此为对外政策主轴。

⒉合作政策与条约体系

清政府对西方的逐渐认同也使中外关系暂时祥和,深层次则体现了清政府天朝中心观的动摇及近代世界观的产生。从总体上讲,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局部的,但对中国外交政治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从外部推动上讲,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除获得大量的政治、经济权益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要求双方交往的主体平等,比如对外交人员觐见皇帝的礼节问题,中国政府的跪拜礼节明显不合时代潮流并带有强烈的人格侮辱,洋人在条约上的这些规定,强制中国的外交与国际接轨。因此我们可以说条约体系的逐渐确立,被动的或是半主动的促使中国的外交逐渐向近代国际外交的主流形式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⒊“曲意逢迎”的投降卖国外交

《》极大地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随后兴起的维新运动,希望中国能仿效日本改革,改善中国在对外关系中的弱势地位,但只是昙花一现。1900年8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在外逃路上,授权李鸿章与列强商谈议和,提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求和的原则,从而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近代史上中国最为屈辱的不平等条约———《》。这段历史时期的中国外交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痛心疾首的一页,充分阐释了“弱国无外交”的国际关系本质。纵观晚清的外交,其外交思想发展脉络基本可以概括为:无知排外———羁糜绥靖———妥协屈服———卖国投降———丧权辱国。闭关与开国之争(世界观的变化)、体用之争(夷狄观的变化),和战之争(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突显出晚清外交思想的过程,陈腐的外交思想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第7篇

关键词:西方史学;园林史

1.史学的定义

史学的定义从内涵上可以归纳为两种,即广义的“史学”和狭义的“史学”。广义的“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类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历史狭义上的史学史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附属观念相态的统一体。就园林来说,由于园林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但是就是因为这样,作为一个园林设计者更应该去了解自己学科的发展,去深刻体味园林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具有的特点与原因,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对今后园林设计和演变的方向有一个更为精确的把握。

2.西方史学发展对各时期园林的影响

西方史学源远流长、恢宏博大,从古代到十九世纪,西方史学先后经历了四次重大转变,这每一次转变的过程中,西方园林也随之不断的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体系。

2.1第一次转折:西方史学

第一次西方史学的转折发生在公元前的古希腊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社会文化史”和修昔底德“政治军事史”为代表的古典史学的确立。其主要是将历史与神话分离,产生了体现人本主义精神,同时也是奠定了西方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和西方建立科学的历史学的基础。在这一时期主要指的是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这些地区由于雨水、森林和耕地面积较为稀少,与人们理想中适合农业生产的富庶土地相差甚远,人们为了生存与发展便不断从自然界中汲取知识与资源,探索最适宜生产生活的模式。为此,当时的园林形式以果木园、菜园为代表,并且在选址上十分注重自然条件,便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2.2第二次转折:基督史学

这一时期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直至公元14世纪。基督史学是在基督教徒同异教徒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其基本目的是为了更加具体地展示基督教与天地同在的悠久的历史渊源,表现基督教在人类历史上的独特地位,这一方面是出于对异教徒进行舆论反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对加强广大教徒进行历史传统教育、以强化教徒们的信念和增强教徒的自信心。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西方社会黑暗的中世纪时期,封建割据带来的频繁的战争,社会的动荡,科技停滞,宗教就成了文化艺术的唯一主体和精神寄托,所以,园林也只能在寺院和贵族的庭院中有所发展。园林也演进为寺庙中以实用性为主的果园、花圃,以及贵族城堡中少有的花园布置。

2.3第三次转折:近代资产阶级史学

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分为人文主义史学和理性主义史学两个阶段。

2.3.1人文主义史学阶段(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

到了中世纪末,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逐步瓦解,资产主义关系逐渐形成,到了14世纪到15世纪初叶,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其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宣扬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幸福,崇尚理性,反对蒙昧。这一时期,意大利走在了历史的前端,并随着思想和个性的解放,人文主义者可望古罗马人的生活方式,这就促使了富豪贵权们纷纷在风景秀丽的丘陵上坡上建筑庄园,并采取连续几层台地的布局方式,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意大利台地园,如这一时期著名的菲埃索罗的美第奇庄园、埃斯特庄园、兰特庄园等。同时人们追求幸福和自由平等的观念,薄伽丘在《十日谈》中以佛罗伦萨周围华丽别墅为背景,技术了佛罗伦萨人愉快的生活,以及阿尔贝蒂《论建筑》中以古罗马小普林尼描述的别墅为主要蓝本所描绘的以消遣、娱乐、隐退、陶冶性情的理想庭院构想,都描述了这一时期别墅园林的盛况。

2.3.2理性主义史学阶段(启蒙时代17世纪――18世纪末)

理性主义史学是17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思潮是史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在当时的史学领域占据支配地位。以笛卡尔为代表的认为真理的标准不是实践而是理性的唯理主义的产生。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强大的绝对君权统治地位。经济上的强盛以及君权专制的统治思想也反应在园林上,从而孕育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法国园林中遵循的规则与秩序是当时绝对君权统治地位的象征,同时这种规则式园林运用于平原地区这一典型样式,就是当时盛行的唯理主义哲学的反应。

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兴起,经济空前繁荣,英国建立了欧洲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哲学思想上,经验主义开始盛行,同时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自然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英式自然园林应运而生。

2.4第四次转折:西方近代史学(18世纪――19世纪)

19世纪是西方充满变革的时代,又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兰克学派、历史主义思潮、实证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花样翻新,各领几十年,最后化作西方史学殿堂中的一尊尊经典雕像。伴随着这些史学思想的不断出现、交替,以及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欧洲艺术也先后兴起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显示主义、印象主义等艺术运动。在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下,园林艺术领域与出现了更加彻底的变革。随着君主政权的覆灭,原有皇家园林开始逐渐对公众开放,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开始出现。较为著名的有肯辛顿公园、海德公园等,其经过改造后,更加适宜大量有人的活动。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是现代园林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没有产生新的造园风格,园林风格在继承原有传统的同时,几何式园林又重新被设计师采用,园林风格停滞在两者相互交融的设计风格上。

3.结语

园林的发展,每一次样式的创新,每一次园林风格的产生,无不是在其特定历史条件下,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思潮相互作用的结果。传承至今的经典园林案例,都有其创作的背景和深刻的历史故事与逻辑。所以,对于园林设计者来说,在借鉴和运用园林设计方法和风格的时候,要深刻理解其产生的深刻历史背景,知道其演化的由来,将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逻辑充分结合起来,才是值得我们深刻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日)针之谷钟吉.西方造园变迁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张广智.西方史学通史 第一卷 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陈佳宁.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J]今日科苑,2006,(10):83

[4]郭海良.基督纪元体系的形成与基督教史学.[N]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第8篇

施莱尔马赫的释义学的核心内容是:欣赏者在对作品的理解和解释过程中,必须依靠其历史知识在自己的意识中重建产生该作品的世界,使其精神世界与产生作品的那个历史背景及各种社会文化环境相沟通,回到当初创作这部作品时的精神世界去。这也就是他所说的“从其(艺术作品)原来的规定出发”去理解作品本身,这样才能弥补作品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所丧失了的东西,避免误解、歪曲作品的本来意义,防止将过去的作品错误地加以现代化,真正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意义。

首先使用“音乐释义学”这一概念的是德国音乐学家克莱奇玛尔(H.Kretzschmar,1848~1924)。在1902年发表的《关于促进音乐释义学的建议》这篇著作中,他将施莱尔马赫与狄尔泰的释义学观念引用到音乐史学、美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中来。克莱奇玛尔的音乐释义学对音乐欣赏、表演等实践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一种治学方法,他的音乐释义学观念在20世纪的音乐研究领域广泛受到支持。克莱奇玛尔支持传统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受到近代释义学的影响,他非常重视有关解释对象的第一手资料,如艺术家的日记、信件、言论、自述以及种种能反映其世界观的有关材料的研究。他主张对音乐作品的解释首先要以对音乐内部的各种基本要素的研究分析为基础,同时结合产生该作品时的历史环境,从社会的、文化的、心理学的深度来挖掘音乐作品的情感意义。他反对那种将艺术作品一味地加以文学化的描述的做法,不同意将音乐解释者的主观想象和情感体验强加于音乐作品。尽管克莱奇玛尔对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的释义学观念的理解不一定全面,但是我们从他身上确实看到了释义学对音乐学的影响。

近代释义学的观念对音乐学的影响是直接而重大的。于润洋先生在《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中对狄尔泰的释义学思想在音乐学上所表现出的局限性作了如下的剖析:“固然,对一个音乐欣赏者来说,特别是对于音乐史学家、评论家来说,了解作为理解对象的音乐作品赖以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状况、作曲家的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情感倾向和状态等都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深入理解一部音乐作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掌握作曲家的书信、日记、札记、自述、回忆录之类的第一手资料对于深层次地理解音乐作品意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音乐毕竟是一种非概念性的、非视觉性的艺术,它既不能直接展现具体景物,更不能直接表达某种概念和复杂的思想观念。听者在把握音乐作品的意义时,就不能不带有很大的主观、想象的因素: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就不能不由于欣赏者本人的诸种不同条件而具有相当强烈的主观色彩,而且欣赏者自身的思想情感总是同音乐作品融为一体,而作品的意义往往正产生于这种融合之中。”

于先生进一步指出:回到作品赖以产生的那个历史环境中去,这对于音乐史学家们来说是可能的。但是,二者既然不是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同一个社会,而且在社会生活条件、意识形态、思想情感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和距离的情况下,这种“重建”是否完全可靠,或者说,这个良好愿望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在何种意义上才可能被实现?更何况除了极少数的音乐专家外,广大的听众是很难采取这种方式的,对于大多数音乐欣赏者来说,直观地感受恐怕仍是他们理解音乐的基本出发点。

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近代释义学对音乐欣赏教学方面的影响。我们认为,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深受近代释义学的影响,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都体现出近代释义学的原理。

一、近代释义学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借鉴意义

近代释义学影响着音乐欣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里折射出近代释义学的原理。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教学片段:教师让学生聆听一首无标题的交响音乐(音乐美学上叫“绝对音乐”),在聆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依据教师对音乐内容的文字性提示进行联想和想象。聆听结束,让学生用诗歌、散文或故事的形式来陈述自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客观地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学科综合,尤其是注意了音乐与姊妹艺术之间的综合,拓展了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多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堂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教师会在给学生欣赏音乐之前花大量的时间先介绍作品基本情况、创作背景、作曲家情况,甚至讲一些跟作品有关的故事。

从以上的教学方式中,我们可以从中清楚地看出近代释义学原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试图把学生重新带回音乐被创作时的背景当中,通过文字及语言的介绍,试图使学生了解作品产生时的社会背景、人文环境,并且了解创作者当时的心理状况。这似乎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本身。而这些,都是近代释义学观念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折射。强调将自身重置于作品产生的时代,通过自身对背景资料的掌握和理解,融合自己的现实经验,将音乐作品重新解构、组合,以期达到深入了解作品的目的。

这种近代释义学原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所产生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音乐欣赏课大都沿袭着这种教学方法,即便在当前音乐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大多数的老师也都认同并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他们大都采用先介绍背景资料,然后用语言或文字方式解读作品,最后才进行对作品本身欣赏的教学步骤。正如前面所说,这种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是有其显而易见的优势的。近代释义学原理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接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时,同样可以运用这些原理来扩充知 识面,增广见闻。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了解相关背景,有助于对所学科目的深入理解,深入研究。这种运用释义学原理来学习的方法,不仅在音乐欣赏方面,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同样是有着参考和借鉴意义的。

二、近代释义学原理对音乐欣赏教学的负面影响

提到负面影响或弊端,让我们先来看看传统音乐欣赏教学法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这种教学法认定音乐是描写具体人物、景物或事件的;其次,这种教学法认定音乐所描写的内容是有标准答案且固定不变的;第三,这种教学法认定非语义性的音乐语言是完全可以用具有明确语义的日常语言来翻译和解释的;第四,由此,这种教学法认定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音乐作品是第一位的,欣赏者是第二位的,因而学生创造性和主体性的发挥是极其有限的。

由此,受到近代释义学的影响,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有了几种不良倾向。“故事串讲式”就是其中的一种。采用该教法的教师对音乐作品的标题和作品背后的故事情有独钟。在引导学生认识一首新作品之前,他们总是要拿出大量的时间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作品背后的故事。在欣赏过程中,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声响,他们还要不时向学生说明每一个音乐材料在“故事”中担任的角色和作用。在这样的欣赏课里,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音乐却成了“欣赏”的陪衬。学生在沦为背景的音乐声响中,通过前台教师的热情讲解,认识了某首作品的标题,知道了作品背后的故事,也习惯了为音乐作品讲故事的欣赏教学方式。但是,对音乐音响本身的感知和领悟却退到了可有可无的地位,音乐欣赏课变成了音乐故事课。

“语言替代型”,顾名思义即以语言替代音乐。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因为音响在时间中展开,因此音乐也是时间的艺术。音乐艺术的这两个特征决定了音乐欣赏教学应以听赏为主,教学中必须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听音乐:同时也要留有学生想象的空间。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惯于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音乐,极其有限的教学时间在教师的语言表述中消失,留给学生的只是与音乐完全不同的记忆。音乐在流动的音响中以音的高度、长度、力度和音色的变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音区、音色、调式、调性、和声、复调、曲式和织体等表现手段,才能塑造出艺术形象。由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信息是非语义的,它对现实的反映比较间接,因此音乐艺术具有某种不确定性,绝非是用确定性很强的文字语言可以表述的。那种以语言替代音乐的音乐欣赏教学其效果充其量只是诗歌、散文、故事即语言给人的感受,这样就完全不符合音乐欣赏审美的规律。而音乐艺术的某种不确定性,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经历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需要的是适当的引导或提示,而不是以长篇大论口头语言来替代音乐。形成语言替代型的原因较为复杂,有的教师具有很好的条件,如:文学底子好、语言表达能力强,对音乐有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教师在忽视了音乐的非语义性的前提下,常常会形成一种习惯,即:以语言替代音乐。

笔者认为这两种不良倾向主要是受到近代释义学美学的影响,混淆了教者的思维,不清楚音乐欣赏教学究竟应该教学生欣赏什么,抹煞了音乐教育最基本的审美特质。我们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必须明确教学的根本目的。音乐教育的最本质特征,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方式以及审美习惯。只有明确这一目的,才能在运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教学时不离根本,使得一切方式和手段为这最终目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