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4 16:20: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引言
农田水利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效节水灌溉则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节水灌溉工程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效节水灌溉的有效开展。因此,要理清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目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的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主要问题:
一是对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不合理。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规划的时候,依据的资料常常是过时的,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从而使得设计的水利灌溉工程并不合理;二是不够重视农田水利灌溉节水工程的管理工作。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工艺要求相对比较高,工程管理人员比较重视对灌溉节水工程的施工阶段,然而在节水灌溉工程建成以后,出现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对其进行管理的现象;三是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不是十分合理。建立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然而因为受传统的种植方式以及种植观念的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没有多少变化,采用的种植方式还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这就使得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不能充分地发挥增效以及增产的作用。为了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在农田的节水灌溉工程的区域之内,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努力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进而改变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具体发展思路
2.1 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我国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贫乏,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时,要了解当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树立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建设思路,促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这样才能得到合理、科学地统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积极进行有效的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估。在水资源的具体分配上,要始终坚持对总量进行有效控制,对配额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原则,使每一个用水单位的农田灌溉用水量和每一个灌区的农田灌溉用水量非常明确和具体。并努力让各用水单位和各灌溉区进行有效的管理,让他们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将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地运用到每一个最需要利用的地方,实现高效用水的最终目的,促进农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2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有利于带动整体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突出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特点,对各项主要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实行农业连片或分区,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成为现代化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这就需要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时,要进行合理、科学地选址,主要遵循以下比较重要的原则:对不能进行自流灌溉的地面高低不平并且严重缺水的地区,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并且种植的农作物一般是经济作物的地区,对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相对来说比较先进、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支持的地区,对社会治安整体状况较好的地区等有优势的地对进行优先选择。在这些地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够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的整体效果,对周边地区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3 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关键。因此,要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效率。要努力加强节约用水的灌溉工程技术、灌溉用水资源的优化调配技术等传统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还要积极引入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新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3.1 根据生物技术研究而成的比较方便的调控灌溉技术
这个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农作物生理特征的认真研究,发现农作物的主要生理周期,让农作物逐步适应在特定的生理期内进行亏水生长,进而控制农作物的疯涨,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同时实现高效节水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2.3.2 利用3S 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遥感技术,简称RS,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S 技术,利用这些现代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3S 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进行准确的掌握,并利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农作物在某个阶段最适合进行灌溉,从而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3 结合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
将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全程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实时监测农作物内的水分,以及土壤水分,然后经过计算机的精密分析,实施变量灌溉,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4 重视并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这就要求建立健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村组和乡镇协助进行管理,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切实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并促使其长期发挥积极作用。
2.4节水灌溉政策的制定
在我国,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实施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方面,需要国家扶持。对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农业节水灌溉设备的订购,需设立专项补贴政策。若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国家可以通过金融单位制定一些政策,也可以采用降低税收等政策,鼓励农民购买节水灌溉设备,提高农民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要得到大力发展,政策的制定十分重要。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努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不仅仅能节约用水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还可以节约能源,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高静萍,姚萍.对农业节水灌溉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
[2]杨志刚,柳京华,姬燕茹.漯河市节水灌溉工程现状及发展思路[J].地下水.2010(05)
[3]陈芝键.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05)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发展出路
1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十分贫乏,因此,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各种水资源予以高效利用,是我国发展农业经济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积极发展农田节水灌溉势在必行。因此应大力建设农田节水灌溉设施,可结合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的科学的灌溉方案,立足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等,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针对性的灌溉,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在保证农作物生长需求,促进农业增产的同时,也达到了理想的水资源节约效果,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2.1做好前期调研和勘察
在不同的农村地区,农作物种植及水资源状况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时,首先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和勘察工作。通过实地调研和详细勘察,可以更好地掌握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此外,还应结合第一手资料,对各种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背景和设计可能性进行科学分析,才能更好地满足当地农业发展需求。
2.2积极应用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在农田节水灌溉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对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各种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农田水利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各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也被逐渐的研发出来,并应用于各种农田水利工程之中。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节水灌溉工程,便需要积极应用各种新技术。当前受到广泛关注的节水灌溉新技术包括利用最新的智能技术提高节水灌溉的相关技术和建立在3S技术上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建立在生物技术上的调控灌溉技术等。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不同地区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技术进行选择和应用,以更好地促进本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在不同地区,积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也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前期的工程选址阶段,要注意优先选择严重缺水或地面高低不平的地区、种植种类比较多的地区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并注意根据当地的农作物需水情况进行合理的工程设计,对当地的水资源予以最大化的可持续利用。在施工阶段,施工人员要注意立足高效节水灌溉的相关特征,制定一定的指标进行施工。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尽可能应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工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从而更好地建设现代化与信息化并存的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保证后续的工程实施效果。
2.4做好节水灌溉科学管理
为保证节水灌溉的发展效果,还需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积极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各项节水农业建设的科学开展。其次,要注重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以及各种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等,对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密切的观察。按照实际情况,及时对相应的节水灌溉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更好地节水灌溉效果。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还可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借助一定的信息技术动态监测不同农作物生长过程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按照相应的监测数据结果进行适当的管理,以提高管理质量。
3结语
【关键词】陶家宫镇灌区;高效节水改造工程;质量管理
1 工程概况
陶家宫镇灌区为了保证灌溉工作顺利开展,将“保民生、保灌溉、保稳定、保增长”作为高效节水改造的基本原则。陶家宫镇需要进行节水灌溉改造的面积有两万亩,主要分为膜下滴灌和管道灌溉两种改造方式,计划投资2002万元,做好节水改造工程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2 对灌区节水的工程设计创建特点
2.1 各个工程量小,项目齐全且数量多
在灌区节水建设工程改建的过程中,主要针对一些工程量小的项目,例如:管道灌改滴灌,水泵配套(水泵,起动柜,锅炉器,电源线路)新建机井房[1]。虽然这些项目工程量小,但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技术和态度方面都要做到和大型建筑物一样认真。
2.2 施工设备少,农忙期间民工无暇工作
施工设备少和施工单位成本大、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施工的季节大都碰上农忙期间,农工都赶着回家干活,施工人员数量也就减少了;2)、在灌区节水施工过程中,各个项目繁多,再加上工期特别赶,需要同时展开4―5个施工地,且施工地所需设备也都相同。
2.3 施工时间短、单价低
灌区节水工程有着相当苛刻的工期标准,若施工时间短、单价低就容易出现问题,但是发现损失后再匆忙弥补,就会使施工质量下降。一般在新疆哈密的施工期分为春季(4月至5月中旬)和秋季(10月初至11月上旬),在此期间农民工都忙着打理庄稼,没有充足的时间施工。
2.4 施工场地简陋
一般灌区节水工程都是在农田,这就对施工单位带来了挑战,施工机械在农村的土道不能随便畅行,保证不了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所以施工单位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修道路,与此同时,也不能和老百姓发生矛盾。
3 宏观管理工程质量
3.1 创建立体化的质量监督控制体系
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就是监理现场把关。所谓监理把关就是指监理公司会结合工程的水平来选择能力深厚、经验丰富的总监和工程师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勘察,采用的方式有旁站跟班、细节审查、阶段检查和现场测试等,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2]。总监和工程师以及施工队伍会同时到达施工场地,逐个对作业尺寸、原材料使用认真审核;对施工的重点部位、隐蔽工程等严格监管,确立和保障之后才签字确认达标。
立体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就是指在灌区节水的工程建设中,创建工程招投标制、健全项目法人负责制、建立政府监督制,以高效优质为目的,努力实行工程精准化的管理,从而就出现了全方位且分工明确的一个体系。同时,要重视水资源的最大承受力以及长期持续的利用,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一切工作围绕节水增产进行,保证农业结构和种植面积能够合理化,来实现资源配制的最优化,使农业的发展顺利有序进行,
3.2 认真选取施工监理企业,细心强化招投标程序
对于水利局工程科来说,其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工程招投标。所谓招标评标的工作,就是仔细把关评标人员的自身条件是否优质,公开挑选工程施工、管理企业,制定严格谨慎的招投标的方式和程序,仔细审核施工企业的施工技能、设备组成、队伍组成和施工企业的过往业绩等,而且要在监理(承建)的合同中仔细规划合同双方的任务和职责,用比较规范化的合同来保障工程的优质进行。
3.3明确清楚各个施工方的责任和权力,采取奖罚兑现的方式
水利局每年在施工开始前都会和施工、管理企业签写质量安全保障责任书,在责任书上强烈要求参与建设和管理的企业必须将质量保障的责任分配到每个人的身上,以奖惩的方法来考核其工作程度,这也就达到了工程质量强奖弱罚、终身负责的目的。
水利局创建了质量保证金制度,制定“黑名单”和节水工程改造管理方式的体系,组建节水工程改造现场勘查组和领导建设组,并且会定期对工程进行监督,这样一来就会积极调动大家,也会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保障。我们主要采取对在比赛评比中成绩优异的企业、党员职工、监理部进行表彰鼓励;对那些经过批评指导还不能达到工程质量标准要求的企业直接归纳“黑名单”,严重者我们会逐出我局工程项目建设市场;对质量措施落实不强的单位马上亮黄牌警告或发停工整改令。
3.4 审核检查以确保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质量
在灌区节水工程的施行中,还需要各式各样的施工材料,为了确保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质量,在材料进场之前,首先要求保障生产材料的厂家所生产的产品的合格率达到质量要求,其次,在材料进场时,要做好检查措施,在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也要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来确保材料的质量[3]。只有施工材料的质量得到了保障,工程才能正常顺利进行。后期在工程进行时,也要对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加以维护和保养。
3.5 努力加强各个方面的协调统一
在灌区节水的工程项目改造管理中,着重发挥各种优势,熟悉掌握当地的情况、建立广泛的人事联系。同时,以挑选监管管理站的副站长或者工程师为甲方代表,解决工程出现的施工道路、村民干扰和项目占用场地等问题,管理监督工程的进度、安全和质量,为了使得项目建设的顺利发展,也要时不时的开展各项会议,如:项目建设促进会、施工各项协调会,更要加深各方的沟通,鼓励民工各发其能,协调发展。
4 结论
在灌区高效节水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管理的重点,需要全员参与到整个管理过程中,从全方位、全过程的角度进行质量管理,建立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管理制度进行规范,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严控质量关,提高现场的质量验收工作和检测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工程的效能和质量,为陶家宫镇农业提供良好的水利基础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海忠.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影响质量控制因素的分析[J].山西科技,2009,(11):192.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S6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而其管理是高效节水灌溉的关键,发挥其效益是目的。为了保证已经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长期运行,必须大力加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为了保证工程管理落到实处,首先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乡镇村组协调合作管理,明确其责权利,将制度落实到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长期发挥其作用。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发展不平衡、工程建设标准低、高效节水灌溉占节水灌溉面积比例小、投入建设资金近年来严重不足、管理不善等方面。
1.1 工程普及程度低
与河南省的缺水程度相比,节水灌溉的普及,特别是高效节水灌溉的普及程度还很不够。全省节水灌溉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 29.15% ,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 14.48% ,占节水灌溉面积的 49.68 % 。此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各地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总的发展趋势是西、北部快于东、南部。
1.2 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河南省的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开发利用过度、地表水开发利用不足,单元开发较多、区域开发缺乏;因受项目投资偏小的限制,高效节水灌溉的规划往往只是选择现成的水源或就近打井开发地下水,针对工程性缺水地区水源工程一体化开发缺乏。投资力度偏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全省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需要。现有节水灌溉工程普遍存在管理组织不健全、管理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农业用水尚未征收水资源费,政府又无节奖超罚政策,致使农民自主节水意识淡薄,灌溉用水的随意性大,灌溉用水量得不到有效控制,水的资源价值不能体现,农民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调动,高效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缺乏内在动力,用水定额管理得不到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不能实现,全省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 0.57。
1.3 投资渠道分散,缺乏统一规划
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发改委、财政、水利、农业、扶贫、农业开发、国土资源等多部门都加大了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投入。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相应的协调机制,这些部门用于节水灌溉工程的投资渠道分散,形不成合力,造成建设标准、补助标准和验收标准不统一、建设内容和地点不合理、重复建设等现象,不仅使工程建设标准、质量参差不齐,还影响到部分地区群众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使有限的建设资金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制约了节水灌溉工程健康发展。与其它部门相比,水利部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hm2均投资偏低,造成工程标准低,直接影响水利投资节水灌溉工程的可持续性增长与基层水利部门发展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的积极性。
2“.十二五”期间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高效节水发展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节水灌溉现代化为目标,以大力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和微灌为主要措施,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创收并重,重点示范和普及推广相结合,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效益为中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建立节水高效农业为任务,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争取加大各级、各渠道资金投入,大力推广和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2.1 发展目标
根据全省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要求和可利用水资源量的分析,以及财政投入的可能性,确定我省“十二五”期间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目标为:在农业用水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节水挖潜,进一步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在全省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全 省 计 划 新 增 高 效 节 水 灌 溉 面 积 400.00khm2, 达 到1176.68khm2。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完成后,新增节水能力5.02 亿 m3,新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91 亿 Kg、新增效益13.40 亿元、节地 0.67 万 hm2。管道输水灌溉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 0.8,喷灌区不低于 0.85,微灌不低于 0.9。
2.2 基本原则
在管理上,统一管理,优化配置,节约优先,注重保护。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根据各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把农业灌溉节约用水放到优先位置,千方百计地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效益。在开展工作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制订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加强对各省辖市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指导,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特点,明确各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作重点与任务目标,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实施。在具体措施上,因地制宜,措施配套,狠抓管理,注重实效。根据各省辖市的实际情况,抓住影响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关键环节,采用适合各地的高效节水工程措施,先进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兼顾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注重实际效果。在发展机制上,政府调控、扶持引导,农民参与,活化机制。在推动全省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调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运用经济、科技、行政、政策等多种手段,增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节水机制的内在活力。
2.3 总体思路
2.3.1 统筹规划,科学发展
统筹规划地表水和地下水,把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灌溉水量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衔接全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和近期、中远期全省节水灌溉规划。2.3.2 优化配置,以水资源定发展
河南省水资源贫乏,必须加强管理,联合运用,分质供水、合理配置水资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要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条件,统筹兼顾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注重新建工程评价和已建工程的监测、评估,坚持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明确各灌区、各用水单位农业用水总量和田间灌溉定额指标,要求用水户在指标控制下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确保实现人口 - 生态 - 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3.3 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指导
针对河南省水资源紧缺的特点,结合全省节水灌溉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分区分类积极推广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一是在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群众积极性高的驻马店、周口两市,大力发展大田喷灌。二是在地表水相对缺乏而地下水又相对丰富的安阳市、新乡市、焦作市、南阳市、许昌市、郑州市、商丘市、开封市等平原井灌区,采取开采与补给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普及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建设节水型井灌区。
2.3.4 适用性与前瞻性结合,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标准,把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做成水利基础设施。根据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任务及其工程特点,既要考虑当前的现实适用性,又要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工程建设中要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建设标准,建设一大批标准高、基础好、示范推广带动能力强的片区,进一步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安全。
3.3.5 建设与管理并重,完善体制机制
加强依法治水,理顺体制,改革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改进管理手段,全面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运行管理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用水价格形成机制和完善的服务体系。
针对井灌、自流灌和补源灌确定不同水费价格。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用经济杠杆促进片区节水效益。强化农业水价制定和计量征收监管,推行用水户水价听证会制度,增加透明度。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提高农民对水价改革的承受能力。建立并完善农业用水计量体系,利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加快实行按方计量、按户收费。鼓励、引导相关水利企业加入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的售后服务中,由政府协调定期对用水户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用好、管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的先进灌溉技术和设备,充分发挥片区的节水、增产、增收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语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运行实施,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实践证明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 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 增加了农民收入, 富裕了当地农民, 节约了水源, 同时又节能省地, 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张宁,张军华,王玉英. 1978—2008 年河南粮食生产变化趋势研究[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3):33- 35.
[2]王玉霞,刘宁豫,马勇,等.低压管灌技术在河南节水农业中的应用研究[J]. 河南科学,2006,24(6):933- 936.
[3]吕朝阳,郭宗楼. 节水灌区指标体系与总效益评价方法探讨研究[J].节水灌溉,2008,( 3):52- 54.
关键词:节水灌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eficiency of Cangzhou ground water, brackish groundwater, water resource shortage situation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in Cangzhou,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in Cangzhou, put forward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measures,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angzhou.
Key words: water-saving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S27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0 引言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性的战略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沧州市水资源严重匮乏,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2.6亿m3,人均水资源192 m3,亩均108 m3,为全省平均值的50%,仅为全国人均的9%,亩均的8%,人均水资源量比世界水资源最紧缺的以色列还少50%,属极度缺水地区,靠大量超采地下水维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由于大量超采,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水环境日趋恶化,打井、浇地成本不断攀升,机井报废损失日益严重。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和农村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80%左右,为促进沧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
1 概况
沧州地处河北省的东南部,东临渤海,南界山东省,北与廊坊、天津市为邻,西、西南与保定、衡水接壤,位于北纬37°28′至38°57′、东经115°42′至117°50′之间,总面积14056km2。沧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辖18个县市区,总人口71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9.39万人,耕地面积1174万亩。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业用水比重在逐渐降低。为保障粮食安全,缓解缺水现状,沧州采取了多种节水措施:一是微咸水利用,从1965年即开始了利用微咸水灌溉农田的试验研究,利用量逐年增加;二是污水利用,由于沧州地处九河下梢,农民已习惯利用上游排入境内的污水进行农田灌溉;三是工程节水,自上世纪70年代沧州就开展节水工程建设;四是农艺节水。各种节水措施的实施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节约水资源,促进沧州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 节水灌溉的发展及现状
沧州发展节水灌溉的路程是一条曲线,从最初的平整土地、小畦灌溉、地上防渗、小白龙、地下低压输水管道到喷灌、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沧州先后在部分县市由点到面逐渐推广管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但受生产体制、社会条件、人们对高效节水的认知程度、设备质量、技术、运行管理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喷灌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未能大面积的发展,现有节水灌溉面积基本上都是管灌。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从上世纪90年代末,省、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通过政策牵动、典型带动、行政推动来发展节水灌溉,把农业节水从单一工程节水向农艺节水、管理节水、生物节水、综合节水方向发展。 2009年国家开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通过集中资金投入,实现重点扶持政策,连片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改造,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和“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原则,以工程配套改造和管护机制改革为手段,全方位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为主,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沧州先后有9个县市列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现代农业县建设,每年投入不断增加, 2011年增加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目前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520万亩。
3 发展节水灌溉的思路及措施
沧州是资源型缺水地区,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目前的农业节水灌溉方式,无法根本改善缺水状况,为了抗旱保丰收和增加粮食产量,人们一方面在打更多、更深的井,另一方面节水灌溉省下的水又被用来扩大灌溉面积,并非真正意思上的资源型节水。为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沧州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因地制宜的建立高效节水农业,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坚持工程节水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走综合节水之路。一是积极抓好国家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现代农业和小农水专项工程项目建设,带动全市节水工作发展,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通过项目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使地下水灌区有效水利用系数达0.8以上;二是抓好工程建设管理,制定节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组织专业队伍,精心设计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发展节水灌溉的具体措施为:
3.1 广泛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节水意识,把农业节水提高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让人们认识到水资源有限和水危机,由被动节水到主动节水,由浇地到浇作物,由浇作物到浇根,做到“人人知节水、人人想节水、人人都节水”的社会氛围。
3.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各县(市)实际情况,科学编制节水灌溉工程规划,集中连片,规模推进,将节水灌溉工程落实到乡村和地块,明确分年度发展目标,推进节水灌溉工程上规模、上水平。
3.3典型引路,以点带面
按照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积极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专项工程项目建设。示范技术,创造经验,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带动全市节水灌溉工程推广应用。
3.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区域农业生产、水利工程配套建设、节水灌溉设施基础条件、各地种植结构等不同情况,推广不同的节水灌溉方式,因地制宜的发展喷灌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把节水性、高效性、生态性有机结合起来,确实做到建成的节水灌溉工程经济、实用、效益明显。
3.5推进水价改革,建立水市场
积极推行灌溉用水计量制度,逐步实现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建立起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机制。要利用经济手段,通过征收水资源费,提高用水成本,增强农民节水的主动性。利用行政手段,制定用水定额,奖励节水,限制浪费。利用财政手段,通过财政补贴,资金扶持农民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降低农民自筹的节水费用。加快水价制度的改革,加强节水灌溉中的管理环节,逐步实现以水养水。
3.6工程节水与非工程节水相结合
节水灌溉是一项涉及水利与农业的措施,既要节约用水,又要发展高效农业,还要综合利用各种节水措施,因此,需要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的同时,应注意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耕作、栽培技术的结合,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根据本地特点和优势,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生产种植区,更好发挥节水工程的效益。
3.7降低成本 保证质量
为保证节水灌溉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把规划设计关,要通过实地调查,取得第一手基础资料,按有关规范要求做好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二是实行招投标制,严把材料关,通过招投标,选择价格低、质量好、服务周到、讲究信誉的厂家施工;三是严把施工质量关,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的成败,必须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劳民伤财。
3.8加强管理
关键词: 水利灌溉, 节水, 措施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全面加强水利灌溉中的节水建设,不断创新节水技术,以此来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加强水利灌溉中节水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完善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措施。
一、加强水利灌溉中节水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提高用水效率的需要
现今,农业用水浪费的现象较为明显,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不高,且灌溉的水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除此之外,每一个地区的用水效率都不一样,使得水利灌溉的力度不大。因此,加强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促进农村建设的需要
实施水利灌溉中的节水建设,主要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管理能力,来有效的实现现代灌溉,使节水灌溉技术得到有效的推广。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可以使农作物得到适时的灌溉,这样不断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可以使农作物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从而促进农村建设的需要,使农产品在市场上更具备市场竞争力,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三)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生态系统建设的需要
由于生态系统建设和优化是一项艰巨又复杂的工作,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可以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水利灌溉中节水建设,可以起到节约农村建设和农村灌溉的用水量,使生态环境建设得到改善,除此之外,采取控制上游水的措施,可以使用水紧张的情况得到有效的缓解。由此可见,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水环境,保障生态建设,从而有效的减少农村地质灾害的产生。
二、完善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措施
(一)重视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投入
在水利灌溉中,要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就应该首先提高对水利节水灌溉的认识,加大节水灌溉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了解和关心水利节水灌溉建设的意义,从而形成良好的水利节水灌溉的氛围。要加强水利节水灌溉的建设和投入,制定水利节水灌溉的机制,以此来对农业用水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分配,这样才可以避免水资源出现浪费的情况。除此之外,在水利灌溉中采取节水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如果不符合农村的实际,那么农民就无法在节水措施中获取相应的实惠,就不能够得到农民的拥护,就更加无法起到推动节水灌溉持续发展下去。
(二)明确水利管理单位供水、节水双重职责
作为水利管理单位,在节水上面应该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并且主管部门要运用节水量和供水量这两个指标来对水利管理单位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考核。由于水资源的分布会因为地域不同而产生差异,对于农作物来说,也会因为需水量不同而产生变化。因此,作为水利管理单位,一定要合理的调配水资源,做好供水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除此之外,水利单位在做好水资源调配的情况下,还应该加强对水库和渠道的建设,对主渠道要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水泥的衬砌,对支渠要大量引用水泥管道和各类低压管道,这样才可以达到完善引水系统和抽水系统的建设,从而有效的提高渠道灌溉的力度,实现水利灌溉中节水的目的。
(三)提高节水灌溉设施制造业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了不错的发展和应用。因此,提高节水灌溉设施制造业发展,也是水利灌溉中较为有效的节水措施,它也是中国加工制造业中关键的一个增长点,所以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大资金投入,采取金融和财政等经济手段来对节水灌溉设施制造业发展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支持,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水利灌溉中达到节水的目的。
(四)加强节水工程管理
目前,水利灌溉中节水工程的管理,已经在节水措施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总效益占50%,因此,加强节水工程管理可以达到节水的效果。只有在水利灌溉中,全面提高节水工程管理,才可以使水利灌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加强节水工程管理,可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通过节水工程管理中的渠道整治,建筑物重建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更新,既满足了渠道安全运行要求,同时又满足了灌域内农作物适时灌溉的要求,给灌域内的农牧民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灌域内的农牧业增产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由此可见,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强化管理是确保节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必要条件,因此,实行节水灌溉,优化产业结构,是确保有限水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关键。
(五)推广水利节水灌溉技术
认真贯彻落实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使水利服务和设计部门充分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加快对将建水利工程的踏查设计和已建水利工程的检修等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在备春耕生产中发挥作用。除此之外,要不断的发掘现有生产潜力,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采取综合节水措施,减少灌溉水损失,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以此达到降低水费成本,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灌区进行有效的改造,制订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灌溉用水计划。并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开展节水灌溉技术讲座,讲解科学用水技术,从而提高增加农民的认知度,把农田水利建设与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在水利灌溉中实施节水措施,首先应重视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投入,并明确水利管理单位供水、节水双重职责,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用水的效率,使其更加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而进一步为农民服务,达到节约资金和降低农业用水的成本,以来有效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小涛, 王春生. 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 中国西部科技, 2009,(17)
[2] 于宏丽,陈锡哲. 对我国现行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7) .
1.1规划设计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倘若想要进一步确保节水灌溉可以得到顺利的开展,那么相关部门在开展该项工程的前期阶段应当还需要对相关地理环境极其有关因素做好科学的考虑,这样不但可以将节水灌溉的科学性加以提高,对推动节水灌溉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价值。然而,相关部门在对节水灌溉进行规划的时候,相关人员无法对实际情况做好详细的考察,只有依据相关资料以及图纸做好认真的规划,并且在实际开展的时候并没有将区域变动考虑在内,致使节水灌溉的规划依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就不达标的数据而言,相关人员也没有做好认真的研究,这样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对节水灌溉的正常进行带来不利影响。不仅仅如此,相关人员在依据图纸及其资料开展节水灌溉的时候,因为没有周密的计划,会致使该工程与具体状况不能恰当的衔接,致使节水灌溉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1.2投入机制还存在一定缺失
相关人员应当在对节水灌溉进行施工的时候,还需要对其本身包含的因素引起必要的重视,这样确保节水灌溉工程可以正常的进行。这里包含的投入机制能够在某种意义上对节水灌溉工程投入的资金及其相关方面都做好严格的分析,确保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然而从当前的研究可以得知,工程投入大量的资金及其节水灌溉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再加之农业在不断发展的时候会获得丰厚的收益,不满足相关发展需要,这样就致使农业往往会发生一些不足之处,对节水灌溉的正常进行也起到了限制的作用。
1.3涉及的节水灌溉体系并不是很健全
总的来说在我国农田水利进行节水灌溉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节水灌溉体系不健全导致的,也就是说在进行这项工程的相关人员对节水灌溉的思想意识还有很大的不足,加上在实施农田节水灌溉之前投入的资金比较多,而且在短时间见到效益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加上节水灌溉在我国实施的时间还不是很长,这就导致在实施节水灌溉的时候,涉及的体系和其他方面还存在很多弊端。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现在社会上制造的节水灌溉社会经常出现故障,并且缺乏有关规章准则,因此在目前实现农田水利和节水灌溉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4没有形成配套的灌区管理体系
当前,因为相关法规和节水灌溉的具体状况出现不衔接的情况,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奖惩措施,农民对待节水灌溉没有较高的参与性。因此,农民没有较强的节水意识,与此同时也不能满足相关管理要求,没有使节水灌溉管理遵循有法可依的理念,灌区管理系统也处于不完善的状态。
2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未来发展方向
2.1提高节水灌溉工程长远的规划设计
节水灌溉工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规范设计时,要严格要求参与规划设计人员认真勘察工程及周边的实地情况,认真分析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各种因素,在获取精确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使设计要符合长远规划的目的,要使节水灌溉工程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2.2完善农田节水灌溉的投入机制
为了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机制,首先,国家和各级财政应加大对节水灌溉的投入力度,建立起以国家投入为龙头,以农民投入为主体,以社会投入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其次,拓宽投资融资渠道,确立节水投入的专项资金;建立节水灌溉基金制度,开展专项储蓄;也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方法增加社会和企业对节水灌溉的投入;通过财政以奖代补、奖补结合以及金融优惠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带动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加大对高效节水灌溉的投入。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农田节水灌溉资金监管机制,要监督和管理专项资金用于农田节水灌溉发展的需要。
2.3大力开发与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走科技兴水之路,结合我国的国情,大力研究和开发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要确立适合国情的节水灌溉方法。为了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要定期举办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班,召开节水灌溉技术研讨会,既进行了学术交流,还可以提高群众学习和使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热情,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节水的良好氛围。再次,尽快把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运用到生产上,对于生产节水灌溉技术的生产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国家对开发、研制以及生产节水灌溉设备的企业要给予适当的政策贴息、支持和补助。最后,在广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设备上,可将节水设备及产品纳入农资产品目录,使其充分享有农资产品在增值税政策中的减免资格,从而降低农民购买节水设备的成本,加大其市场的推广力度。
2.4大力加强灌区的管理
提高管理质量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发挥出灌区的最大价值。倘若想要建立完善的机制,那么就应当促使管理遵循有法可依的理念。与此同时还应当建立相应的管理形式,并且将不同类型的管理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大高效灌区管理的力度,将节水灌溉水平加以提升,从而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3结论
总而言之,当前相关部门在实际开展农田水利及其节水灌溉的过程中,掌握到其对提升水资源的使用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就要求相关部门需要对节水灌溉工作引起必要的重视、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在节水灌溉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都会对节水灌溉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限制。依据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就需要依据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对推动水利节水灌溉的顺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者:盖士飙 单位:桦川县星火灌区管理站
参考文献
[1]于方明.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黑龙江科学,2016(22).
[2]刘振风.浅谈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发展[J].江西农业,2016(15).
[3]刘波.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6).
【关键词】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问题
采用节水灌溉的最大优势在于使用最少的水量进行最大面积的灌溉,保证农作物的总产值。在进行节水灌溉的过程中,对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优化灌溉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随着我国节水灌溉的推广,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节水灌溉工程,但在一部分地区中仍存在着漫灌的灌溉方式,使得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不能有效实现。在我国的水资源的使用日益短缺的情况下,推广节水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在目前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中,都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因此,在进行技术的选择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技术的选择,综合考虑当地的地貌、气候等条件,保证灌溉的效果。例如:在经济发展较好、水资源缺少的地区可以选用喷灌或滴灌技术;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则可以采用田间灌溉技术,将土地划分为小块或采用细流的形式进行灌溉。在进行经济作物的灌溉时可以采用喷灌的形式,大农田作物可以采用渠道的方式进行防渗灌溉或低压管道灌溉等。
在现行的灌溉技术的使用中,通常存在以下问题:(1)不能够选择科学的灌溉方法和经济的灌溉方式。灌溉技术的选择是否符合现实的需要,能否经过农民的允许和支持前提下进行灌溉。(2)在进行灌溉工程的修建时,地点的选择不合理,过于集中,。在有的节水灌溉工程中,存在低压运输管道的灌溉系统,但不能够进行合理的利用,而是重复修建灌溉工程,产生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在进行灌溉工程的建设中,应对实际情况做好充分调查,制定出合理的灌溉计划,并在同一的领导下进行灌溉的实施。减少人为的干预,减少不合理灌溉的产生。
2 节水灌溉的标准
在进行节水灌溉的过程中,由于对节水量并没有进行具体的要求,因此就难以衡量节水产生的效益,在一些节水工程的建设中,只是将投资的减少作为效益的参考,使得工程建设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例如:在有的灌溉工程中,地埋管道的长度只有1m,而大部分管道使用的仍是移动软管,使得喷灌过程中的距离较远,很容易产生漏喷的现象。有的灌溉工程中采用滴灌的形式,大大降低了节水的效果。实践总结表明:如果不能够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节水灌溉,就会使得节水的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投入。
3 节水灌溉工程问题解决方法
3.1 选择优质的节水灌溉设备
在节水灌溉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节水灌溉设备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够进行正确的选择,就会影响到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在进行节水设备的选择时,要将节水设备的选择作为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于积水灌溉设备的供应商较多,难以保证设备的质量,因此在进行设备的选用时,要保证其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并持有合格证书。
3.2 增加节水灌溉工程投入
促进节水灌溉政策的大力实施,切实做好节水灌溉工作,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程度,增加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首先,要加大相关的政策施行力度,扩大灌溉的面积能够有效的提高灌溉率,减少水费的支出。其次,农业节约的用水量可以有效利用到城市和工业用水中,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对国家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进行节水灌溉的投入时,要充分结合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保证投入的平衡。
3.3 合理控制水价,减少水浪费
在我国虽然水资源较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严重缺乏。在农田水利的灌溉中,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在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推广速度较慢。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农田灌溉用水的价格较低,部分地区用水灌溉不收水费,由于成本较少,因此,节水灌溉难以受到重视。在进行灌溉的过程中,农民会选择节约设备花费,进而会选择漫灌的形式。节水灌溉设备难以进行正常的使用,在出现问题时难以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新,节水带来的效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对此,相关部门应做好水价控制,使供水成本能够起到控制农业用水的作用,及时进行水价的核定,采用经济的形式进行用水的控制。
3.4 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在我国的农业灌溉中,节水灌溉技术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推广和大范围的使用
在技术中仍然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因此,就需要采用相应的方法提高对于灌溉技术的研究。
(1)加大对不同类型地区的节水灌溉的研究,其中包括:不同地区的节水灌溉选择的方法,使用中产生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等。
(2)高效利用农业水资源,其中包括:农业水资源对农业发展提供的持续动力,农业水资源的合理使用调控、循环水利用技术的研究。
(3)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新设备的使用,尽可能减少投资和使用能耗,实现喷灌的效益性。
参考文献
[1]王天雄.谈张掖市利用外资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