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4 16:20: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学研究一般过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

第1篇

【关键词】哲学;基本问题;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哲学有着生死相随的紧密联系。哲学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确立了一般性原则。哲学,作为彻底的、实践的、科学的唯物主义哲学,为社会科学研究确立了科学的一般性原则。

一、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的理论基础――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认为,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的本质属性。人在劳动实践中与自然界和其他人发生相互联系,形成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必要因素。社会科学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是研究人在劳动实践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可见,哲学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哲学的视野中,人的劳动实践,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的,因而社会科学也存在一般性原则,并且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则一脉相承,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的一般性原则体现在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科学立场。恩格斯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因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所包含的内容就是社会科学一般性原则的基本内容。

1.社会科学研究的唯物主义原则。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精神与物质的本源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由物质所派生的。在现实社会中,人是以劳动实践区别于动物而显示其社会存在的,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从根本上说,都是人的劳动实践产生的。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这一观点:第一,生产力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基本状态;第二,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第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体。哲学的基本立场为社会科学树立了第一个科学的一般性原则,即唯物主义原则。

2.社会科学研究的辩证性原则。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如何理解世界的存在状态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世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可能是静止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的,并且不断运动变化的。在哲学中,辩证法与唯物主义是统一的。虽然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精神由物质派生,但是精神反过来也会影响物质,人们的社会意识也会对社会存在起着巨大的反作用。这一基本问题反映在在社会历史中就具体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为社会科学研究树立了第二条基本原则,即辩证性原则。

3.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原则。实践是哲学的基础。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时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哲学发现,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实践既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又是人与人之间互换活动的过程,同时还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观念的变换过程。[3]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实际上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哲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实践性。运用哲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要诀就是必须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哲学的实践特性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三条一般性原则,即实践性原则。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原则是唯物主义原则与辩证性原则统一的基础。社会科学研究的唯物主义原则强调物质对于人的意识的决定性作用、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辩证性原则强调社会各个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实践性原则贯穿于前两种原则之中,成为这两种原则融合统一的基础。物质与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与社会历史,都是因为人的劳动实践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为人的社会存在方式就是劳动实践,没有人的社会存在就没有社会的存在,也就没有社会科学这个概念。因此,离开了劳动实践,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性原则就都将不存在;有了劳动实践,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性原则就具有统一性,统一于人的劳动实践。

二、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的方法论基础――世界观、历史观、整体观、发展观

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是哲学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指导。具体说来,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主要受到的世界观、整体观、历史观和发展观的指导。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看法,历史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不仅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社会科学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而社会历史观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社会科学的研究只有以正确的世界观作为选择方法的指导思想,才能坚持唯物论、排除主观先验论;才能从特殊中把握普遍性、从复杂现象中把握本质规律;才能坚持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整体观是指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观念。作为整体的客观事物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的结构体系,包含着物质多样性、丰富性。因此,作为反映这一整体性的人的观念有整体与局部、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系统、整体与个别、全面与片面等哲学范畴。社会科学的研究只能以整体之中的某一局部、某个层次或系统中的某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但社会科学研究同时遵循着整体性原则。发展观是指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现象及其在思维中的反映,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过程。发展观是科学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它是世界观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的世界观,包括历史观、整体观和发展观,为我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和运用这些原理时的基本规范,实际上就从方法论上为社会科学研究确立了一般性原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的世界观、历史观、整体观和发展观,是坚持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的基本前提和方法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223.

第2篇

一、(略)

21世纪的复杂性研究要真正超越20世纪的科学视野,改变上述诸多研究纲领相互割裂的状况,在更高层级上实现新的综合,就必须对体现信息因素和信息思维方式的信息科学研究纲领加以充分的关注,并给予其应有之地位。一种观点认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等等,都是复杂系统理论。然而,就上述理论最初起源的情境来看,它们都还不能算是标准的复杂性研究理论。复杂性研究纲领是在对上述理论所提出的各种纲领再度批判性综合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尽管不能简单直接地把信息科学研究纲领就看作是复杂性研究纲领,但是,与系统科学研究纲领和自组织研究纲领相比较,信息科学研究纲领不仅更为基本,而且也更为综合,并且也能更好地体现出复杂性研究纲领的相关的基本特征。信息科学研究纲领之所以更为基本,是因为信息科学的发展首先在世界本体存在论的意义上揭示了一个全新的存在领域,并在哲学一般抽象的层面上,展示了一种物质世界和信息世界双重存在和双重演化的全新世界图景,进而又构建了一种哲学认识论的信息中介论。信息科学研究纲领之所以更为综合,是因为信息科学研究纲领可以更好地将传统的“还原论”研究纲领、整体主义的研究纲领和自组织的研究纲领有机的统一起来。我们知道,复杂性研究纲领更注重强调系统的内随机性、要素的自主性,以及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既相互依赖又相对独立的特征,从而把“还原论”和“整体主义”(涌现论)、系统论和信息论、“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内随机性和外随机性、内反馈和外反馈、要素和整体关系网络、质-能因素和信息因素辩证地统一起来。因此,正是信息科学研究纲领所阐释的基本理论,能够合理地体现出上述的复杂性研究纲领所具有的诸多基本特征。显然,作为一种综合性研究纲领的复杂性研究纲领,如果不能与体现信息思维特色的信息科学研究纲领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具体而现实的结合,则无论如何也很难合理而全面地展开其研究纲领的具体内容。

二、信息科学研究纲领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存在论和认识论

体现信息思维的信息科学研究纲领首先建立在对信息世界所作的一般存在论规定的基础之上。在存在领域分割的理论方面,传统哲学有一个基本的信条:存在=物质+精神。正是基于这一信条,恩格斯才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确定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然而,现代信息科学与信息哲学则揭示了一种区别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自在信息的世界,并且精神世界又是信息活动的高级形态。于是,对存在领域分割的理论便有必要重新予以阐释:存在=物质+信息[自在信息+精神(自为、再生信息)]。如果以直接存在来指谓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的话,那么就可以相应地以间接存在来指谓信息世界的存在方式。据此可以确立一种新的存在观:世界是统一于物质基础上的、物质和信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双重存在的世界。与新的存在领域分割理论、双重存在世界的理论相一致,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应当实现相应的转换,不仅要说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而且要说明物质与信息、信息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我曾把信息定义为: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同时,我又区分了信息的三个基本形态和一个综合形态:自在信息(客观间接存在,包括信息场、信息的同化和异化两种形式)、自为信息(信息的主体直观把握,包括信息直观识辨、信息记忆储存两种形式)、再生信息(信息的主体创造,包括概象信息、符号信息两种形式)、社会信息(人类社会的文化信息,即自在、自为、再生三个形态信息的有机统一)①。这样一来,就存在着一个物质世界和三个信息世界:物质世界(以实体和场的物质体的方式存在)、自在信息世界(以客观信息体的方式存在)、自为和再生信息世界(以主观精神活动的方式存在)、文化信息世界(以人类创造的再生信息的可感性外在储存的方式存在)。并且,在这四个世界之间存在着以自在信息为中介的复杂交织的相互作用关系。显然,这样一个包括一个物质世界和三个信息世界在内的双重而多维的复杂综合的世界图景,比传统的以物质和精神二分原则所构建的世界图景,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世界图景,便不能不更具有复杂性的韵味。传统的演化理论都是建立在物质世界演化的维度上的。物质和信息双重存在的理论,必然导致物质和信息双重演化的理论。事物是在相互作用的协变中演化的,而相互作用同时实现着双重演化效应:一是物质形态的演化效应(物自身的一种直接存在的样态向另一种直接存在的样态的转化,中介物的产生和运动,物与物之间的联系、过渡和转化),二是信息形态的演化效应(物自身的直接存在向间接存在的过渡、相互作用物的间接存在的相互凝结、新的间接存在样态的建构)。正是在相互作用中所实现的双重演化效应,将事物的存在方式二重化了,即所有的事物都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的统一,都既是物质体又是信息体。正是由于演化和信息的观点的引入,正是在结构生成的信息凝结的意义上,我们才可以理解时空内在融合的统一性的时空复杂性问题:相互作用中的时空转化、时空转化中的信息凝结,以及由此导致的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②。哲学中的演化范畴应当具有双重维度的规定:从物质活动的层面上来看,演化是事物秩序展开之进化和退化相统一的过程;从信息活动的层面上来看,演化是信息产生、耗散和积累的过程。这双重维度的规定同样可以合理地解释两种不同的演化方式和方向:向上的有序化演化——物质形态的进化、信息模式的创生和积累;向下的无序化演化——物质形态的退化、信息模式的消解和耗散。其实,物质形态的演化和信息形态的演化是宇宙、宇宙事物同一个统一演化过程的两个侧面。在宇宙事物演化的层面上,信息形态与物质形态具有同步演化性。与无机界、有机界——生物界——人类社会三大物质形态进化演化阶段相对应,信息形态的进化演化也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即自在信息——自为、再生信息——社会信息。由于信息世界的发现,便有必要提出一种更具复杂性特色的认识论的理论。这一理论可以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发生的信息中介说,二是认识过程和机制的信息建构和虚拟说。从认识发生的角度来讲,认识主体的产生必须以信息凝结为中介,这主要是指人是在漫长的生物种系进化过程中对适宜信息不断同化和异化、不断凝结积累、不断选择自构而生成的一个特殊信息体,人的认识能力的发生便可以看成是这一特殊信息体的特殊功能。个体认识结构的建构仍必须以信息凝集为中介,“受之父母”的遗传信息乃是个体认识结构建构的先天中介,对适宜环境信息(包括人类创造的文化信息)的不断同化,乃是个体认识结构建构的“发之天地”的后天中介。人的认识活动就其本质而言乃是一个以信息(自在信息、主客体信息的相互作用、主体认识结构中凝集着的生理的和心理的信息)为中介的信息活动(对信息识辨、储存、加工改造、再生性创造)的过程。从认识具体发生的过程和机制的角度来讲,信息的产生是一种差异关系的显示,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识辨同样是一种以主体特性为参照的对特定差异关系的把握。在认识过程中主客体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是被多级中介着的;客体信息场、主体自身的神经生理结构、主体先已建构起来的认识结构、主体认识的物化手段(工具、仪器、设施)构成了人对客体进行认识的现实而复杂的中介系统。通过中介的认识,必然是在中介中建构和虚拟的认识;正是在诸多中介自身信息结构参照的背景下,在中介信息对客体信息的复合和匹配的过程中,中介对客体信息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变换、选择、建构和虚拟。这一建构和虚拟不仅是针对认识形式的,而且还是针对认识内容的,在被复杂工具和设施所中介的认识活动中,这一情景体现的更为充分。据此,我们有理由用三句话来概括人的信息认识过程和机制:凭差异而识辨,依中介而建构,借建构而虚拟。

三、信息科学研究纲领对还原论、整体主义和自组织理论的新阐释

随着复杂系统研究理论的突显,关于还原论和整体主义之争也日益激烈。目前学术界存在着一种主导性的观点,这一观点简单地将还原论归结为机械论、归结为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而把整体主义(涌现论)直接地等同于复杂性研究的方法。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绝对的整体主义同样具有机械论(整体机械论)的特征,而复杂性研究方法并不一概地否定还原论和整体主义,而是将二者有机地综合统一起来,承认各自在处理复杂性问题的研究中都具有特定的地位和某种程度的合理性。但是,更多的研究者开始意识到在还原论和整体主义之间保持某种必要的张力,将还原论和整体主义辩证地统一起来,将有可能超越以往分别简单对立表述的各研究纲领的局限。其实,从信息思维的尺度来看,绝对的还原论和绝对的整体主义都是极端化、机械化的研究方法,只有将还原论和整体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合理地解释复杂事物的一般性质和特征。信息科学关于码元与码元序的结构化理论便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在这里,不仅是要素(码元)的还原,而且是关系(码元序)的还原,如果考虑到动态演化的问题,那么,还有必要再加上过程(演化程序)的还原。如从一个更为严格的尺度上来看,所谓事物整体的不可还原性,其实仅仅针对的是事物整体层面产生的新的性质而言的,也就是说只有整体性新质不具有还原性。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考虑,系统整体的性质正是在特定性质的码元所结成的特定“序”的关系中突现生成的,而系统整体性质的动态演化则又是由码元,以及码元序的改变所导致的。如是,我们便可以从要素、要素的关系,以及要素及要素关系的动态变化的考察中,追溯出产生整体性质的一般过程、机制和方法。这就是为什么还原论和整体主义并不绝对矛盾和排斥的根据。有必要指出的是,纳米科学技术和虚拟现实科学技术都是在合理应用信息科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还原论和整体主义有机结合起来的典范。纳米科学技术是一种在纳米尺度的微观层面上破译一般物的结构信息编码,从而能够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自由剥离、选择、拼接、重组和排布一般物体的结构,并制造出所需的相关材料和微型机器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性、应用性技术。在这里,特定的原子、分子微粒就是用于编码物的结构的码元,而特定原子、分子的排列组合的结构化方式便是码元序。虚拟现实科学技术则是利用0、1二元码的逻辑排列,通过计算机的相关设计,模拟和重组大量信息,进而模拟各类信息场、各类感觉,以及相关感觉转换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性、应用性技术。在这里,0、1就是码元,而其逻辑排列的结构便是码元序。自组织研究纲领揭示了事物有序结构生成、维持和增长的一般过程和机制。就自组织乃是新模式创生的质的进化过程的意义上来看,自组织显然不可能在纯粹的物质(质量或能量)活动的层面上得到合理的解释。系统模式并不是由质量或能量之类的因素简单规定的,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构架,是一种组织的方式、序的结构,而诸如关系、构架、组织方式、序的结构等只能用信息活动来解释,在这里,质量或能量之类的活动仅仅是信息活动的载体形式。从整体主义的系统科学纲领所强调的系统乃是元素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系统乃是关系的网络的相关规定来看,仅仅用质量或能量的活动是远不能清晰地阐释系统存在和进化的具体机制的。复杂系统的自组织行为具有动态性、开放性、长程相干或非线性、内随机性、要素的自主不确定性、内反馈性等基本特征。对于这些基本特征,只有从信息活动的层面上予以考察,才有可能更为真切地展示出其具体活动的一般过程和机制。具体说来,系统自组织的动态是信息模式的持存和复杂化重组的建构活动导致的一个结果;适宜的开放性是从环境引入系统演化的相关信息的必要条件;内随机性、要素的自主不确定性乃是系统探索新的信息模式的内在根据;内反馈、长程相干或非线性乃是建构系统整体性信息组织构架、整体性信息互动网络,以及整体性全息映射关系的一般机制。一般说来,特定系统的自组织创生和演化,大体需要经历分化、汇聚、成核、发育、复制、扩散、变异、选择、进化与毁灭等几个环节。如果从信息活动的尺度上对这些环节发生的内在机理予以讨论,那么,同样可以更为深刻地揭示出自组织行为的一般机制。我们可以通过展示相应信息活动与上述各个环节之间的对应性关系,具体揭示自组织行为的一般机制:分化——原有系统信息互动关联模式的退耦,汇聚——新信息互动关联模式的探索,成核——信息密码子的创生,发育——信息密码子指示的信息反馈互动链环的遍历性建构,复制、扩散——信息模式的量的扩张,变异——信息模式的创新,选择与进化——信息模式的复杂化发展,新旧结构的交替——原有系统整体信息互动网络构架的瓦解和新的系统整体信息互动网络构架的形成。由于提供了一个全息综合的信息维度,所以,对系统的创生和演化过程的理解和描述都更增加了复杂性的韵味。如果我们能够参照艾根所创立的超循环理论所提供的生命起源和进化的一般机制模式,那么我们便能更为清晰地把握这个信息维度的意义和价值。

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独创性和实用性

“教师即研究者”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新时代对教育培养人才的新需求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中小学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已势在必行。为此,中小学应把教育科学研究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列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之列,坚定不移地走教育科学研究兴校、兴教之路。中小学如何有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入思考。

一、中小学教师应成为开拓教育工作新局面的研究者

教师不仅要成为塑造年轻一代心灵的教育者,还要成为开拓教育工作新局面的研究者。所以,“教师即研究者”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也就理所当然。每位教师对此都要有清晰认识,必须克服传统的教师职能观,将从事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作为自己教育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必须完成的任务来对待,努力成为开拓教育工作新局面的研究者。

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必先了解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属大众型的教育科学研究。有人称其为田园式的研究或草根式的研究。它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紧密联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探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各类问题,直接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教育科学研究。它与专业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从事的学术性教育科学研究相比,有诸多不同的特点。

1.就指导思想而言,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紧密、直接地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促进其发展,提高其水平。这就是说,它必须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研究探索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将提升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从而达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目的。

2.就研究内容而言,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是以微观研究和引入研究为主,即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来讲,就是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作为其研究课题进行探索研究。

3.就研究过程而言,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是将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和研究过程融为一体,即教育教学过程也就是研究过程。它一般可分为选题、做题和结题三个环节。研究中,它要求重研究过程,以做题为主,力求做到“学习教育理论、反思教学行为—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策略—转化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水平”,从而达到研究过程与教育教学过程一体化。

4.就研究方法而言,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教育咨询诊断法及其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待目标确定后,要沿着“研究—行动—监察—反馈—思考—调整”的过程反复进行。它要着重解决研究与应用之间的关系,着眼于改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教育科学研究与改进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为一体,将教育质量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总之,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必须基于学校、基于教师、基于教育实践,采取“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思路。

三、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也不例外。独创性和实用性是衡量教育科学研究价值的最本质特征,如果离开了二者,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科学研究。但我个人认为对于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来讲,一般不要提原创性,而以提创新性为宜。这样不仅可以使中小学教师树立搞好科研的信心,而且也会使之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并不断在“新”字上下功夫,以取得新颖而又有使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1.通过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可使教师在原有思想认识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的认识,它包括学科知识、教育理念、思想观点的新认识和教育教学行为的新感悟等,达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目的。

2.通过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可更新教育教学过程,改革教育教学实践,形成新的教学思路、模式、方法和教学风格,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形成新的局面。

3.将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取得的新的研究成果(包括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研究成果)应用于办学实践中,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四、中小学应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依据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和现状,要想尽快开展好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我认为必须采取以下几项有力措施:

1.抓指导,提高认识,使教师懂得如何从事教育科学研究。

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有关教育科学研究的指导是完全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使教师了解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弄清教育科学研究的规律、特点、程序和方法,把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克服对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些肤浅认识,以利教师扎实开展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还可以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水平和哲学思想水平,为正确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提供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保证教育科学研究思想观点正确、知识根基深厚、运作方法得当、实际效果明显。

2.抓队伍,形成力量,提高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能力。

教师是从事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必须抓好以教师为主力的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力量,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研究能力。具体来说应做到:(1)树立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乐”于从事教育科学研究;(2)增强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信心,“敢”于从事教育科学研究;(3)提高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使他们“善”于从事教育科学研究。

3.抓阵地,建全制度,确保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有序推进。

中小学应根据各自实际需要建立教育科学研究室,直属校长领导。教育科学研究室要配备专兼职的科研人员,负责对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实施全程、全方位管理,并承担学校主课题的研究;还要制定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监督,保证其认真落实。同时,学校各年级组、教学研究组应顺应科研兴校的趋势,积极调整职能,除了继续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外,还要强化教育科学研究管理工作,力求形成一个“校长—教育科学研究室—年级组、教研组—广大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系统性体系。

4.抓课题,明确方向,提高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实效性。

课题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其任务是探讨教育实践的新问题,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性升华,指导新的教育实践,为培养新人服务。因此,要紧密联系中小学教育实践来选择课题,通过课题研究积极发挥先导作用,直接为学校教育改革服务。学校应明确方向,确立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课题,组织精兵强将深入研究,努力形成学校特色,增强学校知名度。将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推动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当代教育理论专题[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4篇

关键词:管理案例研究;归纳逻辑;比较方法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83-02

一、管理案例研究严谨性标准、归纳中的假因果谬误与因果关系显著程度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追问某一现象背后的机理,尤为重要的是,这一机理是由一系列因果关系导致的。换言之,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求客观事物的因果性联系,即通常所称的科学规律。只有搞清客观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才能明确地指出:之所以A现象出现,是因为B因素的作用;下一次当B因素出现时,在同样的条件下,A现象必然发生。正是因果关系的存在,人们才能认识、并在认识的基础上预测、在预测的基础上促使某些希望的结果出现,没有因果关系,所谓科学研究对于人类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遗憾的是,这一显而易见的前提被相当多的社会科学研究所忽视。

从这一原点出发,我们立即发现,无论是Yin所提出的案例研究的规范性步骤,还是三角测量,或者是“将故事升华”以及各种数据编码处理工具,如果无助于因果关系的揭示,就都会流于形式。换言之,数据编码是否漂亮并不是评价标准,而“因果关系是否确实存在”或者因果关系的显著性才是案例研究严谨性的最终标准,三角测量等工具应服务于这一最终目的。

案例研究为了从特殊的现象中提炼出因果关系,必须使用归纳逻辑。在逻辑学中有关“归纳”领域专门存在一整套逻辑体系,它不同于实证逻辑。因为归纳逻辑研究人们如何从具体的个案上升到一般、概括性的结论,因此它是一种放大性或扩大性推理,与实证研究大样本量的验证不同,归纳逻辑是一种或然性推理或者不确定推理。

在归纳逻辑中常见的一个谬误是假因果谬误,它的形式如下:X和Y在某几种情况下同时出现,因此,X导致Y。假因果谬误的一个典型例子如:“在过去的两个月中,每一次啦啦队队长戴着蓝色发带为球队助威时,篮球队都吃了败仗;所以,为了避免篮球队以后再吃败仗,啦啦队队长应当扔掉那倒霉的蓝色发带。”当然,在实际的案例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逻辑问题不可能如此浅显,但问题的实质很可能是高度类似的,这一谬误不是采用漂亮的编码技术和所谓的三角测量能够解决的。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谬误在实证研究中不会存在,实证研究的大样本立即能证明结论的真伪。亨普尔指出,对于科学假说的形成和提出,不能给一般的规则来概括;而对于验证科学假说,判断其为真还是为假以及假说受到证据支持的程度,倒是能够提出一般性的准则,甚至做出精确的、定量的规定。实证研究正是通过严格的检验回避了归纳中的谬误问题,而这一问题在案例研究中是不能回避的,因为案例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理论的建构[1]。

因为归纳逻辑研究人们如何从具体的个案上升到一般、概括性的结论,它是一种放大性或扩大性推理,与实证研究大样本量的验证不同,归纳逻辑是一种或然性推理或者不确定推理。因此,不同于大样本的实证检验,任何通过归纳得到的结论不可能是无懈可击的,这样,以归纳逻辑为基础的管理案例其严谨性就取决于归纳过程的因果关系显著性程度。

二、因果关系显著性程度与归纳的强度和广度

归纳逻辑中一类较特殊的是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的形式是:依次考察了S类的每一个对象,发现它们都是P,所以,所有S都是P。显然,完全归纳法的适用范围很小,它只适用那些对象数目很少的类别。包括科学规律在内的大多数的归纳逻辑都涉及到不完全归纳,即从个别的前提归纳出普遍性的结论,因此,如前所述,不同于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一定不会是绝对正确的,归纳推理的质量可以通过因果关系显著性程度来衡量。例如哥德巴赫通过对所有大于2的偶数的研究发现,已有的试验都证明了它们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截至目前,我们只能认为该结论极有可能是真的,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有发现反例。推而广之,凡归纳获得的任何自然科学规律都有可能被或修正,它们一定不是绝对正确的。

归纳逻辑中首先存在一个被考察对象的多寡与代表性的问题,例如一个可能的归纳论证如下:燕子会飞;大雁会飞,苍鹰会飞;麻雀会飞;燕子、大雁、苍鹰、麻雀都是鸟,所以,鸟都会飞。在上述归纳中就存在被考察对象的数量与代表性不够的问题,这样导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或结论不成立,本文认为其来源于归纳的广度不够。

归纳逻辑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归纳过程的强度不够。自然科学中的归纳几乎都不是前述“鸟会飞”的简单情况,科学定律一般包括一个或一组初始条件,它的形式是:在A情况下,B现象一定会出现。然而,A与B可能只是在在众多的条件与现象中偶然相遇,导致B现象出现的可能是C、D、E等其他因素,如果未作深入分析,就得出A必然导致B,本文认为其来源于归纳的强度不够。

基于上述分析,提高管理案例研究的因果显著性或严谨性,就可以通过提高归纳过程的强度与广度来达到。需要注意的是,案例研究既不像实证研究那样通过统计的方法对研究现象的总体进行抽样,其结论就绝对不是无懈可击的,因此,管理案例研究的严谨性是相对的。换言之,我们只能说甲案例研究的严谨性比乙案例研究的严谨性强,但我们不能断言,甲案例研究就是绝对严谨的,而乙案例研究就绝对不严谨。

此外,就加大归纳过程的广度而言,有时候可能困难较大,这实际上是说,单案例研究还有存在的必要。尽管从归纳的逻辑的角度看,单案例研究的严谨性肯定比多案例研究要小,但某一特定的情况在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概率极小,以至很难找到第二个类似的案例,这种情况下,对于这种特殊案例研究的价值仍然存在,在单案例研究中我们只能尽量加深归纳的强度,而加大归纳的广度则较为困难。

第5篇

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让学生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确定探究的问题是探究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以往的生物课堂教学多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释。教师的问题较具体,与学生渴望未知领域、对生命现象的好奇而产生的定向探究反射心理矛盾,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教师只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注意科学理论与实际需要解决问题的相互结合,就能善加利用,创设出一系列的问题情境。

2.引导思考设计方案

由于生物学是探讨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严密过程,因此,探究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实验方案,能够使探究的问题得到解决。大多数同学在方案的设计中,学会并掌握了科学取样的方法,对照实验的设立原则,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等,培养了缜密的思维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道德。

3.动手操作实验探究

探究发现是学生选择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步骤,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选择必要的实验物品,按步骤认真操作,实验探究。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操作活动甚至参与实验,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处理,为学生铺设符合认知规律的探究过程和思维坡度。通过探究,不仅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而且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现认知过程中质的飞跃。

4.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探索实验结束后,每一个实验小组阐述各自的步骤、成功或失败的现象、结果和原因等,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分析和总结。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从具体、个别的事物中抽象归纳出一般的原理,实现科学研究最后阶段的升华,增强探究的自信心,提高探究的能力,并应用于新的情境,不断解决实际问题。

三、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1.在实验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以往的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上实验课,实验的内容、过程往往是验证性的,书本、实验报告册或教师把实验原理、仪器、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交代得清清楚楚,学生只需照着黑板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即可。这样做虽然能够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也停留在“动手不动脑”的机械化操作,没有思考的空间,更谈不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了。而在实验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进教学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以及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性实验。这样学生做自己设计的实验,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了学习自主性,使学生体验了生物实验的一般方法,学生实验技能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使他们能体会到实验的乐趣。

2.在资料搜集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资料搜集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从实践活动中获取的;一种是间接获得的,就是通过从图书馆、互联网、科技馆获得信息或向有关的工作人员直接询问等,整理出资料以期重现科学研究的历程。其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不断形成新的关注焦点,是推动问题得以解决的最终动力。当学生带着问题和似乎合理的假设进行资料搜集时,一定希望知道自己关于该问题的假设正确与否,从而促进阅读过程中信息的提炼和吸收。

3.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学习

例如,在“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红玉米和白玉米为材料,模仿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设计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把红玉米的花粉放到白玉米的雌蕊上,或把白玉米的花粉放到红玉米的雌蕊上,新个体上结出的玉米颜色就是显性,没有表现出来的就是隐性。玉米的种子可以由教师提供,但教师要指导学生要勤观察、勤管理、勤记录现象。

第6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超常规发展,学位类型、攻读渠道和培养模式亦日趋多样化,如果不能在质量上加以控制和保证,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全文试从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确定依据和培养过程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一、确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

所谓评价标准,就是硕士研究生经过培养,作为合格的毕业生所应达到的品质的规定性、符合的要求、具备的条件。确定这个评价标准必须同时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硕士人才的素质构成,也就是作为硕士研究生所必具的知识和能力;②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即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博士研究生的相对差异,三者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别;③我国社会发展对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要求。

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六条中规定,硕士研究生要取得硕士学位,必须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还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在思想政治方面,较好地掌握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

3.应该具备比较广博的知识,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洞悉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新成果。

4.形成较强的科研意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并有相应的科研成果,这种科研能力是硕士研究生区别于本科生的一个重要评判尺度。

二、硕士研究生的特点

根据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途径,可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具体分解为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环节:课程学习、教学(讲课或科研或管理)实践、学位论文。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特点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主要实行学分制,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学分都设置最基本的量,其课程设置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四个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包括理论课和第一外国语,专业必修课是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学位课程,其中工科和实验学科的专业,必须开设实验课。选修课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选定。必修环节则主要指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参加学术报告等。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是我国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设置也有各自的特殊要求。例如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重视解决买际问题的综合课程,结合实践组织课程教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保持课程设置中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统,同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交叉性,培养有发展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特点

教学实践是硕士研究生的必修教学环节,一般在人学后的第三个学期末前完成。教学实践的第一种形式是在导师指导下讲授一定时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或者协助导师辅导答疑、上实验课、主持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第二种形式是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完成项目研究的某些具体任务。第三种形式是参加与专业学习有关的管理工作,在设定的管理岗位上,独立工作,获得事务管理或技术管理等的实际训练。目前,我国高校中广泛实施硕士研究生参加的助研、助教和助管工作已成为培养制度并得到肯定,其中尤以助研工作受到格外重视与推广,这也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及其质量保证的最显著特点。

(三)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特点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最显要的体现,是理论结合实际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程度的总结性成果,以及对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书面阐述。硕士学位论文的内容,至少应在理论分析、设计方案、计算方法、实验经验方法、测试技术等方面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和新方法,取得某些新的结果或一定的革新及改进。与博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的水平比较是: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在学术上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在专门技术有创造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学士学位论文要求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新意。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参加科学研究的作用

(一)学士、硕士、博士科研能力的比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比较可见,三者的科研能力在水平上有一定的区别。学士(本科)的培养过程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而研究生教育就不同了,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上,培养和发展科研能力可以在科研资源上获得支持,能够“一一”地得到必要和充分的训练,而且可以做到系统和严谨。一般来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是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科学研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占的比例约为二分之一。相对而言,博士研究生阶段就更重视科学研究的作用,主要的学习时间将更多地用于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

(二)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内容

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参加导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独立自主的科研活动、专业硕士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目前,独立自主的科研活动是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独立地开展科学研究不仅能充分激发硕士生个人兴趣,还能有利地培养硕士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这种教育模式对科学研究的实际强调与安排仍待更多的重视,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突出和强调培养专业硕士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极大功效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在参加科研方面的不同要求

目前我国的硕士学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学术型硕士,主要是为了培养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人才,也为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另一种是专业硕士,是为了培养专业技术职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针对性强,职业背景明确。在培养要求上,学术型硕士要求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注重科研训练,比较专深;专业硕士要求掌握专业技术职业本身所特有的知识基础,注重实务训练,比较实用。

四、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是硕士研究生经过培养,作为合格的毕业生所应达到的品质的规定性、符合的要求、具备的条件。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历经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学位论文三个环节,集中体现了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特点。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在专业领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知识,还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课程学习是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设置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课程,使硕士研究生既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又在专业知识的掌握深度上达到一定水平。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主要实行学分制。

第7篇

关键词: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发展;实证研究;视觉;参照系;分析工具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5-0022-02

1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科学研究方法在对管理的研究中十分重要。首先,科学方法具有客观性,是以事实为研究依据的,这使得我们的研究真实可靠;其次,科学方法具有实证性,依靠可以由实践检验的信息,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一样的结论;再次,科学方法具有规范性,研究的程序和步骤都是有序、清晰和结构化的。最后,科学方法还具有概括性,因为科学方法研究的结果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所以,在我们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除使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外,还应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系统、严谨更具有说服力。

2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管理科学的发展按照时间的划分可归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核心内容就是科学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过程和职能分析、组织理论等;第二阶段就是20世纪的30到50年代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关系学说,后来发展到行为科学理论;随后,20世纪60年代管理科学进入现代管理科学阶段,也就是被孔茨所描述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这其中包括了决策理论、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权变理论等。

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管理科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古典管理侧重于对物、财及管理组织过程的管理,研究方法是以工业工程研究方法及经济学方法为研究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而现代管理阶段则移植了数学、计算机技术学、统计学等诸多科学的方法论,形成了“管理丛林理论”,而在丛林理论中的各个学派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科学的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研究发展的特征就是管理理论的发展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紧密相联。可以说是这些因素决定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变化。现代的管理科学是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发展,并阐释实践,引导实践的。

3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谈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管理科学与其他科学的差异与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为管理科学进行学科定位,通过课程学习我们了解到管理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所研究的是社会现象,但又同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差异,其核心差异就是对人的研究方面。社会科学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而不涉及人类活动本身的意义。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及其形成的系统。它是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提炼和概括,是关于对有组织活动的管理的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管理科学是在对多种不同性质学科的理论兼容并蓄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不同学科理论及方法系统集成的结果。一般地说,管理科学的成长要综合运用数学、系统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这四个学科构成管理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手段的创新以及经营方法的革命。管理科学的未来发展仍要依赖多个不同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依靠相关学科的支撑。

由于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实际存在的一般性的管理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由现象而本质,由具体而一般,抽象出科学问题并形成研究目标。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毫无科学价值。同时,在管理科学研究中还应注意规范研究方法,多运用实证的、实验的、定量的研究方法,而少使用科学性不强的思辨的、归纳的、定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的价值。

4 《理解现代经济学》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中试图说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解释现代经济学中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并通过介绍现代经济学近年来的一些新发展来澄清常见的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误解。该文从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人手,引入了被当今社会认可为主流的并代表一种研究经济行为的方法框架――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这三方面的理论就是分析框架的基本理论。首先是由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视角”,这基于经济学家的三项基本假设即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和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其次是运用多个理论作为“参照系”,使之能够成为人们能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利用各种图像及数学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帮助分析繁杂的经济行为。

而在管理学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分析框架,首先是管理科学的“视角”,管理学的视角应该就是观察、理解或研究管理学理论问题的角度,钱教授在文章中指出通过经济学家的基本假设,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工人、农民,在做经济决策时出发点基本上是自利的,即在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和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他们希望自身利益越大越好。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消费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企业家想赚取利润,都是很自然的。从这样的出发点开始,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经济学家探讨个人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以这种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具有方法的一致性,且常常会得出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逻辑的结论。管理学不是没有视角,但是,迄今为止,管理学确实还没有象经济学这样的一种普遍为人接受的视角,所以当今的管理学还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

接下来是“参照系”,管理学的参照系更多地体现了经济、社会、心理和工程学等相关学科在管理中应用之成果,故必须研究各准则之间的权衡问题。根据西蒙的观点,科学可以分为两类:实用科学与理论科学。实用科学采用的是“如果一则一”的科学命题;而理论科学采用的是纯描述性的与验证条件等价的伦理命题。科学命题关注能得到验证的事实而理论命题强调偏好的表述。管理欲成为一门科学,显然应加强实证研究的建设。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也即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模拟、对策建议等构成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管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西蒙提出了以“有限理性”和“满意的准则”这两个基本命题为前提的“管理人”决策模式。他指出,在实际中不存在“完全的理性”,因而“最佳的准则”是行不通的。实际上人们只能追求“有限度的合理性”,遵循“满意的准则”行事。西蒙还强调“刺激一

反应”的行为模式和与此相关的决策程序化的重要意义。在运用经验加以慎重处理并使之合乎目的的条件下这种“刺激―反应”的行为模式能够显示出一定的合理性。钱教授在文章中提到他在美国时的教授问过他受过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和没受过这种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区别是什么?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就谈到了。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照系,他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具有一致性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同样,受过管理学系统教育的人头脑中也应当有几个参照系,比如,在分析组织结构时我们就应当以韦伯的官僚行政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管理的职能时就应当拿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决策问题时,就应当想到西蒙。只有这样,分析管理问题时才会有一致性。

最后我们来看“分析工具”。在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文章中谈到的是经济学中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并被经济学家证明是极其有用的。同样,管理学也有许多研究工具,对于管理学来说管理学研究的是经济组织的管理如何使组织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大的效益,研究管理人价值的体现问题,这就需要对经济学的很多理论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工具,因此,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本身就是管理学的研究工具。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许多决策支持系统,也都是研究和分析管理问题的有用工具。数学和统计学甚至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在研究管理学时确实有用,管理学前辈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比如市场附加值与经济附加值、平衡记分卡、SWOT分析法等等,它们也是研究管理学的有力工具。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借助数学模型分析会使推理更加严密精确,理论研究中运用数学可以减少争论,而实证研究中运用具有一般性系统性容易被学术界所认可。在管理中数学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泰勒管理学派的管理科学学派就认为所谓管理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解出最优的方案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管理者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使得本来难以辨别优劣的备选方案变得明晰“直观”了,诸方案因被量化而变得可比了。管理科学的研究恰恰需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是认识的起点,定量是认识的深化。数学无疑会为管理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一种抽象的工具,数学模型有助于人们对一个复杂过程的理解,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的决策。但它毕竟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的简化与抽象,任何一种抽象都不得不舍弃对象本身的丰富性。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提出某些前提性假设,他们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模型的运用就是对某些假设的检验。检验的正面结果表明这些假设有道理;检验的负面结果却表明必须加以修改。有这种感性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就可以取得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学要成长为一门科学离不开数学这一有益的工具,在对待管理学与数学的关系时,我们必须明白,数学仅仅是管理学不断完善自身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单凭数学是不够的,作为一门研究人们的管理行为的学科,它首先必须面对的是人,它需要那些关于人的学科的支持。

第8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科研能力;科研过程;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科研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了创造性的成果,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表明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由此可见,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与本科教育阶段的根本区别所在。

科学研究一般包括选定课题、调研文献、提出假设或观点、选择研究方法、制定计划、分析实验资料、总结和撰写研究成果、发表成果等环节。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除了加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外,还需特别注重对其发现科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成果总结能力的培养。

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军事对抗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而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科学技术和创新素质的高水平人才又是竞争的焦点,我们必须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

2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分析

在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虽然近几年来有所改变,但总体仍具有如下特点:

(1) 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要求较低,导致对计算机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得不牢靠。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了新概念、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在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旺盛需求的驱动下,许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在课程安排上进一步重视对新技术、新应用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教育,如很多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离散数学、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等方面的课程都没有安排,而安排了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方面的课程,使学生缺乏从事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

(2) 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的传输,轻视对科研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虽然许多核心课程也有实验要求,但这些实验大多以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为目的,对“选定课题、调研文献、提出假设或观点、选择研究方法、制定计划、设计与实现假设观点、分析实验资料、总结和撰写研究成果、发表成果”等整个科学研究过程的各环节的基本素养并没有太多的针对性的训练,研究生毕业设计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课堂教学对学生科研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够。

(3) 缺少学术批评精神。东方文化的含蓄、重情感、爱面子和回避冲突,使得学生总是“敏于事而讷于言”,在科技活动中不善于开展学术批评,盲目相信书本上、学术大师和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从而失去了许多“明辨是非”的机会,也降低了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可能;在学术交流中不积极发言和提问,既挫伤了报告人的积极性又失去了通过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影响了学术交流与讨论的积极性;另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浪费了培养发现问题能力的机会,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变成“讷于事且讷于言”,创新能力以及工作效率低下。

(4) 高校和研究生招生的扩招,研究过程监控的难度增大。由于大规模的扩招,带来了研究生管理工作的粗放化,老师对研究生的研究过程缺少监控,导致了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中的机会主义的抬头。如通过窃他人成果骗取学位、通过雇佣“”撰写学位论文等。诸如此类的机会主义,一方面考验着科技工作者的道德底线,另一方面也动摇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体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学位的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特别是领导岗位,将会给国家科技事业、社会进步带来相当恶劣的影响。

由此可见,我国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中,对科研研究的基础教学、对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一些先天不足,这就需要我们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与方法。

3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探索

在研究分析国外知名高校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通过多年摸索,我们形成了较为行之有效的研究生培养的一些做法:

(1) 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基于研究方向要求,总结历届研究生论文写作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知识,参照国外知名高校的课程体系,确定该研究方向的课程体系,提出了对离散数学、系统科学、复杂系统、抽象代数等课程要求,通过课题组内研究生交叉选修方式、做实例以及组内讨论交流,使课题组所有研究生均能够对所需的核心课程知识有所了解,掌握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

(2) 注重新生入学培训环节。培训内容包括课题组的研究人员行为准则、实验室的科研方向介绍、科技文献查阅与强化训练等,使学生在一个月内对课题组的价值取向、管理方式有所了解和认同,通过培训和练习掌握文献查阅方法。

(3) 创造和利用各个科研环节和科研活动,如读书报告、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等,从科学贡献、假设和观点的优点与不足、成果适应范围等方面启发、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阔学生视野,通过这些活动,培养锻炼了研究生发现科学问题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4) 探索建立研究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范和管理机制,并建立和实行组长、学长负责制,对学生研究过程进行监控。制定了涵盖内容层面、价值层面以及技术操作层面的规范,包括学术规范、工程规范、文档规范等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注重加强对组长、学长与组员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与人沟通技巧与技术交流效率。通过在研究过程中对学术规范的严格要求以及课题组执行能力,进一步强化了严谨认真、求真务实的科研作风。

(5) 在项目研究与开发过程中,要求学生以研究的方式对待所承担的任务,以研究态度对待研究课题,努力做出先进的方法、技术,做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成果;以研究态度对待工程任务,研究通用方法,找出工程适应范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