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血压的防止方法

高血压的防止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5 17:16: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血压的防止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血压的防止方法

第1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014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虽然本类疾病仅占高血压的5%,但患者的绝对人数仍相当多,而且不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明确诊断之后可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得到改善甚至根治。所以,临床医生熟练掌握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法极为重要。文章根据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分类,着重论述其中几种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肾脏疾病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治疗:高血压中3%~5%的患者与原发性肾脏疾病相关。本病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盂肾炎等多种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在众多病因中,糖尿病肾病最为常见。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①限钠及维持水平衡:每日钠盐的摄入量应少于3g,通过有效的利尿并依赖患者残余的肾功能,使患者达到理想的干体重,同时防止水、电解质紊乱。②降压药物治疗:若患者达到合适的容量平衡后,仍持续高血压,则需要应用药物。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疗效调整,可逐渐增量至血压控制、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常规最大剂量,通常需要3种或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一线药物考虑钙拮抗药、ACEI、ARB、β受体阻断药。疗效不佳时可考虑加用α受体阻断药、兼有受体阻断作用的β受体阻断药或利尿药。③其他治疗:如应用理想降压药后,血压仍未控制,对非尿毒症患者可考虑予单纯超滤治疗,减少体液潴留,对尿毒症患者应调整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的频率以及透析液成分。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控制,不仅是为了延缓肾病的进展,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其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主要是指肾动脉狭窄(RAS)引起的高血压。RAS的治疗包括血管成形术、外科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①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RAS,尤其是纤维肌性发育异常患者。该方法包括经皮肾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术或支架置入术。由于这种方法安全可靠,已成为RAS首选的治疗方法。目前对肾动脉狭窄到什么程度才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尚无统一的意见。②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RAS血管成形术治疗无效、需同时进行肾旁主动脉重建(在治疗主动脉瘤或严重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时)的动脉粥样硬化性RAS患者、合并延伸到节段动脉复杂病变患者、有巨大动脉瘤的动脉粥样硬化性RAS患者,或多个肾小动脉受累的患者。手术治疗包括肾动脉病变内膜剥除术、肾动脉狭窄段切除吻合术、血管壁形成术、旁路移植术和肾移植等。如上述治疗无效时,可作患肾切除术。RAS患者在血运重建后仍需长期监测血压及肾功能。③药物治疗:适用于不宜行上述治疗、上述治疗失败或经上述治疗后仍有血压升高者。单侧肾动脉狭窄呈高肾素活性者,首选ACEI或ARB,但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并密切观察尿量、血清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的变化。钙拈抗药是控制该类高血压的安全有效的药物,且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者,不会引起肾功能恶化,可考虑合用。其他药物如β受体阻断药、α受体阻断药,血容量增高者还需配伍小剂量利尿药。

内分泌疾病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①药物治疗:符合以下情况,宜药物治疗。特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有手术禁忌证的腺瘤患者、不能切除的皮质癌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可以控制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最佳首选药物是螺内酯,同时适当补充钾离子;阿米洛利也可选择。其他药物如ACEI、钙拮抗药以及抑制醛固酮合成的赛庚啶也可考虑,但ACEI、赛庚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影响,可干扰相关的诊断试验,故不宜在确诊前使用。②手术治疗:腺瘤、未转移的皮质癌及异位产生醛固酮的肿瘤患者,可行肿瘤摘除术;皮质增生者可行一侧肾上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高血压、低血钾、碱中毒好转或消失后方可手术,若不能纠正低钾血症,可加用氨苯蝶啶。摘除肿瘤者,一般不必术前应用激素。但在术中探查双侧肾上腺,可能会引起暂时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而且必要时需作双侧肾上腺切除,此时应补充激素。

嗜铬细胞瘤的治疗:①控制血压:术前应用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使血压下降。一般使用的是酚苄明。此外,还可选择降压药如哌唑嗪、多沙唑嗪等。如血压控制不理想,可加用钙拮抗药,术前用药时间不应少于10~14天。考虑到β受体阻断后会反射性地引起受体敏感度上调,导致血压更高,故此类患者一般不主张单独使用β受体阻断药。②术前扩容:在控制高血压的前提下,补充一定的血容量能使术中血压下降速度减慢,术后血压回升较快而平稳。③术中危象的防范:常规准备硝普钠及去甲肾腺素,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血压急剧上升或下降。目前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效果十分满意,仅下列情况予以药物治疗:①肿瘤定位诊断不明确者;②恶性肿瘤无法切除或术后复发不能再行切除术者;③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者[1]。

库欣综合征的治疗:库欣综合征治疗上,一方面要祛除病因,减少体内皮质醇含量,另一方面要保证垂体及肾上腺的正常功能不受损害。该病以分泌亢进的肿瘤常见,多数采用手术治疗,仅出现以下情况时考虑非手术治疗:①年轻女性;②临床表现较轻 ;③不愿或不能耐受手术;③无法切除的皮质癌;⑤皮质癌晚期、复发或转移者。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减轻皮质醇的分泌或作用。降压药的使用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相似。此外,皮质醇合成抑制药如米托坦、酮康唑,ACTH抑制剂如赛庚啶、溴隐亭等均可缓解症状。上述药物亦可用于术前准备,使病情平稳,从而增加手术成功率[2]。

主动脉缩窄的治疗

主动脉缩窄多数为先天性疾病,临床上一经确诊,原则上不论有否症状,均应争取手术治疗。上肢高血压;上下肢收缩压压差超过50mmHg或主动脉缩窄处管腔直径小于50%以上,为择期手术适应证。若药物不能控制心力衰竭或上肢收缩压大于150mmHg,则应立即手术。心肌严重劳损,主动脉壁广泛粥样硬化或钙化、合并难以矫正的心内畸形以及主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则为手术禁忌证。该病术前准备主要是控制高血压,纠正心力衰竭及酸中毒。术法可选用缩窄段上下主动脉血管对端吻合术。此法在婴儿期较易施行且无需植入移植物。在成人患者及某些特殊情况下则应置入人造血管。术后若出现早期高血压,以利血平为首选药物,也可用硝普钠,保持平均动脉压少于100~110mmHg。术后第3天可改用口服降压药。

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可治疗性醛固酮增多症,家族性Ⅱ型高醛固酮血症,假性Ⅱ型低醛固酮血症,药物性高血压可视性盐皮质类固醇过多症,Liddle综合征等。

药物性高血压

一些药物的应用会引起血压的升高,如甘草、氟氢可的松、口服避孕药、生长激素、雄激素、拟交感神经药等。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临床中较新的用药诱发的高血压。①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引起的高血压。②可卡因诱导的高血压。

小结

继发性高血压病因繁多,篇幅有限不能一一罗列。在早期诊断的基础上,控制血压、缓解症状,同时积极祛除基础病因是处理该类疾病的普遍原则。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字:高血压 药物 饮食 运动 治疗方法

【Abstract】Hypertension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It is more and more harmful to human’s health. Based on a lot of clinical research, this article from drug, diet, exercise the effect of hypertension was presented.

【Key words】Hypertension Medicine Diet Exercise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067-03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一个高血压大国【1】。据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病人约1.6亿,与1991年相比较,患病率上升31%。尽管目前对高血压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通过不少临床基础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血压发病存在一些危险因素,如遗传、超重、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2】。所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高血压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1 药物疗法

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达到满意血压水平所需药物的种类与剂量后进行长期降压治疗。推荐应用长效制剂可以减少血压的波动,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和防治靶器官损害,并提高用药的依从性。联合用药治疗可以增强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目前比较合理的2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是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与ACEI或ARB;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与ACEI或ARB。3种降压药物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法除有禁忌症外必须包含利尿剂。降压药物和治疗方案选择应个体化。例如:合并脑血管病者可选择ARB、长效钙通道阻滞剂、ACEI或利尿剂;合并心肌梗死者可选择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对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可选择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并发心力衰竭者,宜选择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各种常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见表1

2 饮食治疗

2.1 减少钠盐的摄入

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我国膳食中约80%的钠来自烹调或含盐高的腌制品,因此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食品。如果北方居民减少日常用盐一半,南方居民减少1/3,则基本接近WHO建议。

2.2 减少膳食脂肪

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有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即使不减少膳食中的钠和不减重,如果将膳食脂肪控制在总热量25%以下,P/S比值维持在1,连续40天可使男性SBP和DBP下降12%,女性下降5%。中国一组北京与广州流行病学的资料对比,广州男女工人血压均值、患病率、发病率明显低于北京,除北京摄取高钠高脂肪外,可能与广州膳食蛋白质特别是鱼类蛋白质较高有关,有研究表明每周吃鱼四次以上与吃鱼最少的相比,冠心病发病率减少28%。建议改善动物性食物结构,减少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蛋白质占总热量15%左右,动物蛋白占总蛋白质20%。蛋白质质量依次为:奶、蛋;鱼、虾;鸡、鸭;猪、牛、羊肉;植物蛋白,其中豆类最好。

2.3 保证充足钾和钙

MRFIT研究资料表明钾与血压呈明显负相关,这一相关在INTERSALT研究中被证实。但在近期TOHP(Trials of hypertension prevention)第一阶段只发现有很少作用,中国膳食低钾、低钙,应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例如绿叶菜、鲜奶、豆制品、蘑菇、木耳、虾皮、紫菜等。

2.4 多吃蔬菜和水果

研究证明增加蔬菜或水果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可使SBP和DBP有所下降。素食者比肉食者有较低的血压,其降压的作用可能基于水果、蔬菜、食物纤维和低脂肪的综合作用。人类饮食应以素食为主,适当肉量最理想。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预防便秘,因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

2.5 限制饮酒

尽管有研究表明非常少量饮酒可能减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但是饮酒和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却呈线性相关,大量饮酒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发作。因此不提倡用少量饮酒预防冠心病,提倡高血压患者应戒酒,因饮酒可增加服用降压药物的抗性。如饮酒,建议每日饮酒量应为少量,男性饮酒精不超过30克,即葡萄酒小于100-150毫升(2-3两),或啤酒小于250-500毫升(半斤-1斤),或白酒小于25-50毫升(0.5-1两);女性则减半量,孕妇不饮酒。不提倡饮高度烈性酒。

2.6 控制体重

体重是高血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3-4】。建议体重指数(kg/m2)应控制在24以下。减重对健康的利益是巨大的,如在人群中平均体重下降5~10公斤,收缩压可下降5~20mmHg。国内外研究表明,高血压人群代谢异常患病率高,在37.2%-68.5%【5】。高血压患者体重减少10%,则可使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改善。减重的方法一方面是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强调少脂肪并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育锻炼,如跑步、太极拳、健美操等。在减重过程中还需积极控制其他危险因素,老年高血压则需严格限盐等。减重的速度可因人而异,但首次减重最好达到减重5公斤以增强减重信心,减肥可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减少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慢性病,关键是“吃饭适量,活动适度”。

3 运动疗法

选择降低周围血管阻力的运动方式,如动态有氧运动。最常见的有:步行、慢跑、踏车、平板运动和游泳等运动项目。此外还有放松运动和呼吸运动,如放松体操和中国传统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气功对降压有一定效果,可采用放松功,身体自然放松、呼吸均匀、思想集中,通过调心、调身和调气达到机体平衡的作用。不宜做无氧运动或无处方的等长运动。无氧运动如举重、拔河、快速短跑;无处方的等长运动如举重、拉力器等,可引起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上升。

低强度动态运动的目标心率为60%~70%最大心率。举例来说,男55岁中度高血压病人,安静心率68次/分,血压150/90mmHq,不伴有进行运动的禁忌证,在降压药物治疗中,其最大心率的预计值为167次/分,乘以60%为100次/分,是其最低的运动强度,167次/分乘以70%为117次/分,是其中等的运动强度。

运动持续时间与运动强度成反比,若运动强度为60%~70%最大心率时,每次运动20~30分钟或间歇进行,每周3~5次,运动强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收入增加,足以购买各种食物,但平衡膳食,预防高血压知识不够普及,摄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过多,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紧张,吸烟、饮酒无节制,遂使心血管病成为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研究资料显示,高血压是我国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首位危险因素。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从各个方面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 关注高血压,重视胆固醇-应对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次浪潮[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7):565-566.

[2] 陈海云,将增昌.高血压患病现况和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7):1355-1356.

[3] 熊友珍,王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研究进展[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1):7-10.

[4] 宛悦,王若涛,孔灵芝.中国高雪压及防治策略[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7):640-642

第3篇

山东李雨娟

李雨娟读者:

您的高血压属于老年性单纯收缩压增高型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即收缩压增高而舒张压降低,简称为“收高舒低”型高血压。这种类型的高血压常见于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动脉硬化的病人。其特点是,①脉压差增大:即收缩压(高压)减去舒张压(低压)之差可超出130毫米汞柱以上。正常人的脉压差为40―60毫米汞柱。②血压波动大:24小时内收缩压上下波动可达50毫米汞柱以上。有时在2―3小时内血压就可上下波动20―30毫米汞柱。③常伴有直立性低血压:即病人的血压随着的变化而变化,立位时的血压可比卧位时低30―50毫米汞柱。针对上述特点,在治疗这种“收高舒低”型高血压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掌握血压的变化特点

患者应做好血压监测,以了解血压的变化特点,并以此作为选用降压药物和确定降压标准的依据。

2.确定降压标准

降低收缩压时一定要照顾到舒张压。合并冠心病的病人应将舒张压保持在60―80毫米汞柱之间,否则易发生心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舒张压不应低于90毫米汞柱,否则可引起肾功能恶化;合并脑动脉硬化者收缩压应保持在140―160毫米汞柱为佳;80岁以上的老人的血压应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左右。

合并有直立性低血压者降压标准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以舒张压为主,不论立位或卧位,舒张压不应低于60毫米汞柱。也就是说如果病人在立位时舒张压为60毫米汞柱,收缩压应为160毫米汞柱;若收缩压降到150毫米汞柱,舒张压已低于60毫米汞柱,那么,就只能使收缩压保持在160毫米汞柱了。因为目前还没有只降收缩压而不降舒张压的药物。为了保护心、肾功能和不发生意外并发症,让病人保持正常的最低舒张压要比降低收缩压更重要。二是根据立位和卧位时的血压变化调整用药。如果仅为了保持舒张压不要过低,而不积极降低收缩压也是不对的。若立位舒张压在60毫米汞柱,而收缩压不高于160毫米汞柱,可不增加药量,继续观察血压。若收缩压高于180毫米汞柱的安全界限,而此时可在卧位采用小量多次服用短效降压药,如尼群地平5―10毫克,观察血压,寻找适宜的降压药剂量。若立位收缩压达到140毫米汞柱的正常标准,而卧位收缩压高于180毫米汞柱,此时在白天也不能增加药量,只能在夜间用短效降压药谨慎降压,也就是说,既能使舒张压不低于主要脏器供血需要的最低值,又能使收缩压降至接近正常的水平。当血压稳定后,可将短效降压药更换为长效降压药,以保持血压平稳。

3.注意变化

“收高舒低”型高血压患者多有卧位时血压高,站位时血压低的特点。故病人在起床时,动作要缓慢,以免发生晕厥。

第4篇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防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25-01

1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的防治

1.1 上消化道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凶险的标志,其发生率高达24%。有报道指出,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与不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分别为88%、51.6%,说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明显提高。其发生机制为:①神经内分泌机制:丘脑下部功能受损造成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使胃供血下降胃酸分泌增加造成胃粘膜损伤。②外周机制:胃粘膜血流量减少是引起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的主要原因,胃粘膜-碳酸氢盐屏障功能降低及胃粘膜前列腺素(PG)E2含量的变化均可造成胃粘膜损伤。防治:①首先要积极治疗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发疾病;②对存在引起上消化道出血高危因素者应放置胃管,每隔4-6h吸取标本作隐血试验,至少4-6d。对出血者用盐水洗胃,注入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及去甲肾上腺素等。③目前主张对有高危因素存在者进行预防性使用H受体阻滞剂。对已出血者则更宜使用H受体阻滞剂,以抑制胃酸分泌,经济条件允许者则尚可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奥美拉唑能强有力且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明显降低脑出血继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④少用或不用激素,禁用解热镇痛药物等;⑤中药云南白药为止血药物,且有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大黄能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抑制肠道内细菌异位和毒素吸收,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

1.2 脑心综合征 高血压脑出血时,脑心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其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出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改变,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脏传导障碍;还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肌酶谱改变,其机制为,①由于下丘脑、脑干边缘系统受损,是脑对心脏调节和控制作用发生紊乱,出现继发性心脏受损;②神经体液调节作用的紊乱,因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进一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与收缩,造成心肌缺血;③合并电解质紊乱。防治:①注意检测心脏情况,必要时进行动态心电监测及心肌酶谱测量;②据报道脑出血心电改变可能刺激了迷走神经,因此使用阿托品或心得安有利于防治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③在治疗脑出血时,要注意保护心脏,避免或谨慎使用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要注意补液速度及控制补液量;快速静滴甘露醇脱水时,要密切观察心脏情况严防其损伤心脏功能。出现心功能损伤时应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④预防和治疗电解质紊乱。

1.3 肺部感染 脑出血后3-5d主要危险是肺部感染,发生率9.2%-67.0%,多因脑干损伤,抑制呼吸中枢,影响肺功能,影响氧的交换运输,加重心脑缺氧,加之营养失调、昏迷、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吞咽困难及口腔分泌物堆积,较重者于病后数分钟至一周内有明显水肿充血。在此基础上有易发生肺部感染,病情愈重,肺部感染越早。当肺水肿进一步加剧,则肺部感染不易控制,易发生呼吸衰竭致死,因此肺部感染防治应与脑出血与肺水肿的治疗同时兼顾,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吸氧,插胃管吸出胃内容物减少呕吐物吸入肺的危险,给予有效抗生素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

1.4 急性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肾功能衰竭,多见于老年人,脑出血量多,脑水肿明显的患者,影响下丘脑、脑干、植物神经中枢使血循环神经―体液调节发生紊乱,导致肾功能衰竭。甘露醇广泛用于脑出血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甘露醇以原形从尿中排出,如使用不当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其机制:①甘露醇过量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形,引起肾小管阻塞,甘露醇在肾小管内积聚引起渗透性肾病;②甘露醇降低近曲小管的水钠和钾的重吸收,引起远曲小管钠钾含量增加致强烈的球管反馈――入球小动脉收缩,肾单位滤过率明显下降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③大量甘露醇致血渗透压增高,超过肾小球滤过压;另外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血循环中甘露醇浓度仍高时可能发生类似肾停流现象也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防治:①明确甘露醇应用指证,尽量减少用量,缩短用药时间,避免滥用;②可与速尿或其他脱水剂交替使用以减少肾损害发生;③老年人慎用;④动态观察尿量及尿常规的变化,定期监测肾功能,一旦发生问题及时停药;⑤避免合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⑥如发现尿量减少或无尿,50%GS,人血白蛋白,小剂量多巴胺等,如上述药物无效有条件可用血液透析。

1.5 血糖升高 高血压性脑出血时血糖升高为机体的应激反应,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出现最早。脑出血或脑血肿直接或间接损伤丘脑―垂体―靶腺轴的结构和功能,并且以胰高血糖素升高最明显,从而导致血糖水平的显著升高。高血糖是预后不良标志之一,它可加重脑细胞损害及脑水肿。

2 高血压性脑出血时合理用药防止并发症发生

2.1 甘露醇 有关甘露醇合理使用上文已作描述。

2.2 降压药 高血压脑出血往往血压都很高,血压过高可加重脑水肿甚至脑疝的形成。长期高血压,尤其是高龄患者常有脑血管自动调节不良,脑灌注压降低,因此保持一定血压水平是必要的。

2.3 血管扩张药 血管扩张要有扩张有扩张脑血管作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慎用甚至于禁用。

2.4 止血药和凝血药 虽然一般认为脑出血难以药物制止,但合并消化道出血时,止血药和凝血药的应用可能发挥一定作用,故临床对脑出血患者仍可选用。

第5篇

关键词:高血压 药物治疗 治疗方法 进展

高血压(hypertension)和糖尿病一样,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好发于老年群体,但近几年一些报道中发现本病发生年龄逐渐下降,有年轻化趋势[1]。本病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时,非同日测量3次,收缩压和(或)舒张压≥140 mm Hg/90 mm Hg,便可初诊为高血压。高血压除了可单一发病,还可并发其他疾病或由其他疾病诱发,研究指出本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高危因素[2]。本病需长期坚持治疗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规范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反应,有必要对高血压的治疗药物及其方法进行探究。现就高血压及其药物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1 高血压简介

高血压作为常见心血管疾病,指的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脏器功能或器质性损伤的综合征。本病容易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从而诱发各类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威胁身心健康[3]。有报道[4]指出,近几年我国高血压发生率有所升高,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这可能和饮食结构、生活习惯改变有关。目前关于高血压发生与发展的机制并无明确统一定论,结合有关文献研究,总结其发病机制,可能有如下几点:(1)动脉痉挛,导致动脉血管的外周阻力明显增加,如血液循环障碍后人体血管张力增高;(2)肾功能障碍所致肾小球肿胀,滤过率降低,继而诱发血容量升高、钠潴留及血压增高;(3)中枢神经紊乱促进血压升高后诱发本病。随着高血压的研究与报道不断增多,人们逐渐发现随着年龄升高,血压也有升高趋势,其中以收缩压升高最为显着,但50岁后舒张压则有略微降低,脉压差则增加[5]。高血压患者伴有精神紧张时,还会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机制失衡,造成皮质血管舒张与收缩障碍,同时外周血管不断收缩,交感神经兴奋等都有可能导致血压的增高。可见,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等都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

2 高血压常用治疗药物及方法探讨

高血压至今无根治疗法,其治疗原则在于:积极控制血压水平,坚持长期治疗,尽量改善症状,预防与控制并发症发生,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6]。治疗方针包括改善患者的生活行为,血压控制标准个体化治疗,以及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等,但其中药物治疗是最为主要的措施,且可选择的药物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药物取得的效果各不相同[7]。高血压治疗常用的药物类型有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为了进一步分析高血压治疗药物及方法,现就常见的药物与治疗介绍如下:

2.1 利尿剂

利尿剂是心力衰竭与高血压治疗常用药物,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起来,该药物在机体作用时间久,疗效佳,且对脂肪与糖分解无干扰,但对血管、心脏及肾脏影响较大[8-10]。对于其他降压药物单一治疗无效时,可加用利尿剂联合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而且联合治疗时,只需小剂量应用利尿剂即可,还能减少其他降压药物的用量,避免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减轻医疗负担,被推荐应用于轻度高血压治疗中。2012年研制出一种新型利尿剂哒帕胺,进一步提高了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疗效[11]。该药物作为轻型利尿药物,主要作用在血管,对扩张血管,加快血流有明显的作用,还可避免血管粥样硬化,降压作用可达到75%,同时,相比传统利尿剂而言,其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也有利尿、降压作用,而临床一些研究中提出高醛固酮血症也是高血压病因之一,为此当其他药物与常规利尿剂联用效果不佳,可选择性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有报道[12]对卡托普利片联合呋塞米应用于高血压进行了对照,发现治疗组蛋白尿率低于对照组,而且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低于对照组,说明其他药物与利尿剂联合治疗,可更好地降低血压,延缓肾脏病变进程。

2.2 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又被称作钙离子拮抗剂,作用机制在于减少心肌和血管平滑肌钙离子通道的面积,避免细胞外周钙离子内流作用。通过对钙通道阻滞剂分子结构与作用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L型与T型钙通道阻滞剂,前者又可分为二氢吡啶类与非二氢吡啶类,典型代表分别为硝苯地平、维拉帕米,而后者是21世纪初才出现的新型药物,可选择新作用于T型钙通道并发生阻滞作用,扩张冠状动脉,改善供血,减缓心率,且无负性肌力作用,也不会导致反射性心率过速,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患者[13]。L型钙通道阻滞剂应用相对更多,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广泛将其应用在高血压治疗中,约有2/3高血压患者只选择该药物,这可能在于亚洲高血压患者相比其他地区患者,对钙通道阻滞剂有更高的敏感性,可长期坚持治疗。目前我国常用的高血压钙通道阻滞剂以第二代、第三代为主,如尼莫地平、硝苯地平、尼卡地平等。

2.3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主要和β肾上腺素直接结合发生作用,然后发挥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β受体阻滞剂一方面可增强心肌收缩和舒张作用,另一方面可降低心肌耗氧,抑制外周肾上腺素受体,从而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在心率偏快的青中年高血压患者,或合并心肌梗死、心绞痛,或哺乳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比较适用[14]。目前临床上出现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包括拉贝洛尔与卡维地洛等,可同时作用在β与α受体,适合长时间应用。但是,也有学者提出若β受体阻滞剂应用不当,则可能导致失眠、幻觉等中枢神经异常,部分男性患者还会有、阳痿等性功能障碍,为此高血压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需谨慎。

2.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该类药物降压效果持久,无刺激性干咳,连续服用56 d可达到最佳效果,与其他降压药物均可联用,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在轻中度高血压中有良好的降压作用,甚至对改善血糖、血脂水平也有效果,对器官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15]。这类药物主要有坎地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等,相比之下坎地沙坦降压作用最好,且小剂量也能达到良好的降压作用,药效持久,对逆转左室肥厚也有良好的价值。对118例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的研究表明,对照组单用硝苯地平,试验组加用厄贝沙坦,治疗2个月后发现试验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更显着,说明硝苯地平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效果,更好地改善降压作用[16]。

2.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作用于高血压的机制在于阻止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且对激肽酶有抑制作用,从而达到降压的目标。这类药物首次应用于临床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能有效降压后,开辟了降压治疗的新途径[17]。国内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80例高血压患者采取这类药物治疗12周,总有效率高达90%,且收缩压与舒张压比治疗前显着降低,不良反应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18]。此外,该药物在治疗期间对人体代谢影响轻微,不会影响胆固醇、血脂等指标,若能配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可增强药物作用。随着联合用药增多,有学者发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也可增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降压作用,且对神经分泌、心率等无不良影响,安全性高。

2.6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在近几年被临床重视起来,可分为基因转移疗法与基因抑制疗法,因为高血压也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由基因结构与表达异常所致,为此予以基因治疗除了可稳定降压,还可从根本上控制高血压发生与发展,从而控制高血压疾病的遗传倾向。不过,就目前已有的基因治疗报道来看,基因治疗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如如何选择靶基因,因为目前大部分基因治疗为单基因靶点治疗,而高血压是多基因调控疾病,单基因靶点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即便选择多靶点基因治疗,缺乏这方面的长期研究,也无法广泛开展。

3 结语

高血压发病低龄化,以及老年人口的增多,无疑使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多。尽管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较多,但用药以单一药物治疗有效为佳,而联合用药需谨慎,提高疗效同时要尽量减少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上对药物作用靶点不清,缺少联合用药后药代动力学与量关系的研究。总的来说,高血压治疗药物及其方法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需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王欣,卢健.咸阳市区6家医院抗高血压药物情况分析[J].安徽医药,2017,21(4):747-751.

[2]柳婉婉,吴振卿.睡前服用高血压药物对非勺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4):112-113.

[3]李艳.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12):893-897.

[4]殷琪,何扬利,孙翠芳,等.个性化血压药物控制方案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4-7.

[5]刘艳秋,黄富宏,李爱华,等.4种长效钙拮抗剂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药业,2017,26(21):77-79.

[6]任凌雁,靳倩,廖喆,等.贵州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相关药物基因多态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9,48(23):4017-4019.

[7]彭科娟,刘伟,朱慧君.不同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17(2):52-56.

[8]闫阳妹,吴涛,,等.他汀类药物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近远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9,28(6):32-37.

[9]闫阳妹,吴涛,,等.他汀类药物对青少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清指标、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0,29(1):33-38.

[10]李丹,宫建,孙晓辉,等.住院高血压患者的药物利用研究[J].中南药学,2017,15(10):1470-1472.

[11]李志,杨向阳.3种治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1(1):83-86.

[12]朴永军,付素云,王垚,等.扩血管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11):50-52.

[13]沈志娟,王冉冉.3种药物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4):3610-3611,3614.

[14]戚雅君,丁海樱,杨国浓,等.ACEI/ARB类药物对晚期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7,28(32):4517-4520.

[15]曾望远,周素云,顾申红.海口市社区高血压现状调查及全科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8):2335-2341.

[16]巢世红,巢世兰.降压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减少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6(5):776-780.

第6篇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c)-0041-02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患者多病情较重,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在老年人中尤其多见[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工作压力及精神压力加大,加之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为社会及家庭带来的沉重的负担。手术治疗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探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法,本文对本院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其中,男53例,女43例,年龄23~81岁,平均(53.5±5.5)岁。其中,30岁以下患者4例,30~39岁6例,40~49岁18例,50~59岁22例,60~69岁各28例,70~79岁16例,80岁及以上2例。96例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均>160/100 mm Hg。出现意识障碍者41例,有头痛、头昏表现者33例,出现一侧肢体偏瘫者28例,言语不清者4例,出现脑疝1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最短0.5 h,最长20 d,平均(26.3±4.2) h。

1.2 病情分级

将96例患者按照1981年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专题学术会议提出的高血压脑出血4级病情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其中,Ⅰ级19例,Ⅱ级41例,Ⅲ级36例。术前GCS评分,

1.3 出血情况

96例患者出血量均>30 mL,出血部位:皮层出血19例;基底节区出血47例,其中左侧出血30例,右侧出血17例;丘脑出血17例,其中,位于左侧8例,右侧9例;小脑出血3例;脑室出血10例。

1.4 分组

入选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出血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5 手术方法

1.5.1 微创小骨窗开颅术 治疗组48例患者采用微创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方法为:患者全身麻醉下插管,根据血肿所在部位,取头皮切口为5~6 cm,撑开头皮钻孔咬开骨窗直径≤3 cm,“十”字形剪开硬脑膜,注意剪开时应避开脑功能区,电凝切开皮层,长度

1.5.2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具体方法为: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插管,根据血肿位置的不同选择马蹄形或扩大翼点入路切口,开骨瓣大小约为6 cm×6 cm,弧形剪开硬脑膜。余操作同微创小骨窗开颅。最后缝合硬脑膜,将骨瓣复位。如患者出现颅内压过高则给予患者颞浅筋膜修补硬脑膜减张缝合,弃骨瓣减压。

1.6 疗效判定标准

术后3周复查头颅CT,评定脑水肿程度分级,根据图像将脑水肿程度分为A、B、C、D 4个等级,A级为无脑水肿,B级为血肿(血肿腔/灶周)周围低密度影,C级为在B级的基础上出现脑室受压,D级为在B、C级的基础上出现中线移位。两组患者均进行至少3个月的随访,评定患者的术后生活能力水平。术后3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标准为:(1)功能状态良好,95~100分;(2)轻度依赖,80~90分;(3)中度依赖,65~75分;(4)严重依赖,0~60分。良好+轻度+中度记为总有效。

1.7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的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脑水肿程度分级情况

两组患者分别复查头颅CT,脑水肿程度分级显示,两组数据经χ2检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评价

术后3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发现,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良好率及轻度依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引起发病后预后多不佳,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2],因此,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的手术方法主要是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抽吸术、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及钻孔引流术等[3-4]。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逐渐被人们所认同[5],本组研究中,我们分别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小骨窗开颅术对96例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微创小骨窗开颅手术与大骨瓣开颅术两组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统计结果表明,治疗组的脑水肿程度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亦明显好于对照组,表明微创小骨窗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小骨窗开颅手术能够减少脑水肿的发生或发生程度,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6],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但手术过程中仍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如血肿量大于50 mL且有脑疝形成者,仍应以大骨瓣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为宜。

综上所述,微创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但临床工作中仍应根据血肿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一宁,闫侠,张素梅.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手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9,9(4):394-396.

[2] 杜哲.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8例疗效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4):414-415.

[3] 刘传杰,陈宇,隗世波,等. 两类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比较[J]. 华中医学杂志,2008,32(2):48.

[4] 麦晓,欧海荣,覃木秀,等.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 河北医学,2010,(3):317-319.

[5] 谭翱.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 广西医学,2008,30(2):185-186.

第7篇

高血压虽是较大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但不是疑难杂症,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继发性高血压仅占5%~10%。简单的血压计、听诊器和通过口服药物就可以达到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需要,而不像冠心病、复杂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需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大型医疗设备和复杂的介入手术才能有效地诊断和治疗疾病。况且,国家近年来多次加大基层医疗单位的投入,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很多偏远山区的卫生院也有心电图、X线机,能做基本检验项目。基层医疗单位具备高血压防治的条件是在基层开展高血压防治的前提,而笔者认为,基层医生由于全科医师工作性质的缘故还具有潜在优势。

提高高血压知晓率

发现高血压患者是高血压诊疗的第一步,目前我国高血压知晓率不尽人意。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高血压知晓率50%的高血压患者仍不知道卒中等危险正在逼近,这主要是高血压初期多无明显症状,故称为“无声杀手”。

目前,发现高血压患者的途径多是患者明显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或单位组织体检时发现高血压。由于乡镇居民,特别是在乡村农民参加有组织的单位体检机会不多,即使城市机关单位职工也缺乏健康体检意识。笔者曾在大城市政府机关调查发现,仍有3%的人员因为工作忙等原因未参加健康体检而不知道自己血压高低,而在农村和边远地区还有很多人从未测过血压!由于大医院就诊人满为患,每位患者就诊时间有限,在内科就诊的患者也并非每位都测血压。因此,目前大医院的工作方式难以大幅提高高血压知晓率。而基层医生有时间和条件,甚至某些环节还具有优势。

规范血压测量

全科医生是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基层卫生单位就诊人数相对较少,医生有时间对就诊患者检测血压。另外,笔者在部分农村卫生室看到即使条件简陋,高血压患者也可像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要求的那样“在安静的环境下,舒适地坐在靠背椅子上被检测血压”,而在大医院常常看到的是在嘈杂的环境中医生坐在靠背椅子上,而患者坐在方凳子上的景象。

基层医生有时间在较安静的环境下测量血压,这是优势,但具体操作方法上要认真、规范(详见图1)。

应让患者坐在靠背椅子上舒适、放松地被测血压。上臂及血压计与心脏在同一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要定期进行血压计检测校正。

通常测量右上臂血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1,但如左上臂血压高于右上臂,则以血压高的一侧为准。

绑袖带时要注意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 cm,应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时应手持听诊器体件置于肘窝,不要塞进袖带里影响准确性。见图2。

充气时水银柱高于预计血压值30mm Hg,缓慢放气约2~6 mm Hg/秒,不要太快,最好测量2次。

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1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V时相(消失音)。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主动脉关闭或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Ⅳ时相(变音)定为舒张压。

“相对减少”白大衣高血压

众所周知,在医院就诊时由于患者见到医生紧张而所测的血压较高,称之为“白大衣高血压”。大医院医生不可能熟悉所有门诊就诊的患者,常常不可避免“白大衣高血压”。而基层医生对所服务范围的患者较为熟悉,乡村医生到村子里随访高血压患者,走家窜户如同走亲戚,与每一位患者都很熟悉,“白大衣高血压”也就相对较少。

诊断、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方面仍需规范化

基层医生多数是全科医生性质,在基层几乎什么病都要看,按血管病的心血管专科医生要求难免有一定困难。但是,基层医生要有继发性高血压的概念,因为有些像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或者药物引起的高血压祛除病因常常可以得到控制,所以在发病年龄

第8篇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服用非洛地平对24h动态血压的影响,从而寻求一种较好的服药方法,以获得良好的降压效应。方法120例1~2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每晨6时口服非洛地平10mg,B组每晨6时、下午4时分别口服非洛地平5mg,比较两组患者4周服药后平均血压下降值、血压负荷、平滑指数,评价降压效果。结果服药后两组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较服药前有明显下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89、1.01、0.55和0.73,P均>0.05)。B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24h收缩压血压负荷、舒张压血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血压负荷、舒张压血压负荷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1、2.05、3.02、2.95、5.52和8.20,P均

【关键词】 非洛地平 高血压 动态血压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impact of two different methods of taking felodipine on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to find a better antihypertensive effect.Methods One hundred twenty patients with grade1or2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Group A took10mg of felodipine at6:00am,while group B take5mg of felodipine at6:00am and16:00pm.Fourweeks later,the decreased value of the average blood pressure,blood pressure load,the smoothness index,and blood pressure evaluation of the patients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a marked decline in the averag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24hours and averag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daytime.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0.89,1.01,0.55,0.73,P>0.05).The averag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night time and the24systolic blood pressure load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load of group B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A.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load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load in night of group B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A,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2.11,2.05,3.02,2.95,5.52,8.20,P

【Key words】felodipine;hypertension;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由于血压昼夜节律的存在,不同时间服用降压药其降压效应是不同的。作为一种长效降压药,非洛 地平缓释片多被推荐每日一次服用,临床上有时采用早晚分次口服,本次研究对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120例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比较两组降压效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玉环县人民医院心内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门诊及住院1、2级高血压患者120例,用随机单盲法分成A、B两组。A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39岁~65岁,平均年龄(50.43±7.72)岁,包括高血压1级40例、高血压2级20例;包括低危组12例、中危组38例、高危组10例;B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35岁~66岁,平均年龄(52.37±7.51)岁,包括高血压1级37例、高血压2级23例;包括低危组14例、中危组37例、高危组9例。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合并心肌梗死、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及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所有患者于2周内未服降压药或已停服降压药2周以上。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年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 =0.86、0.33、0.00和0.40,P均>0.05)。

1.2给药方法 A组非洛地平缓释片(phlodipine,商品名:波依定,由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415)10mg每晨一次空腹口服;B组分别于每晨6时、下午4时空腹各服非洛地平5mg,总疗程4周。所有病例均未服用其它降压药,签署知情同意书。

1.3动态血压监测及观察指标采用90217-1Q无创性便携式ABPM系统(由美国spacelabs生产)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进行24h监测,袖带缚于患者左上臂,日间(6:00~22:00),每30分测量1次,夜间(22:00~次日6:00),每1小时测量1次,观察24h平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平均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白昼平均SBP、白昼平 均DBP,夜间平均SBP、夜间平均DBP,24h收缩压血压负荷(systolic blood pressure load,SBPL)、24h舒张压血压负荷(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load,DBPL),白昼SBPL、DBPL,夜间SBPL、DBPL。血压负荷(blood pres-sure load,BPL):24h内血压超过某一数值的频数占全天24h血压测量总次数的比例。一般将白昼阈值定为SBP≥140mmHg,DBP≥90mmHg,夜间为SBP≥120mmHg,DBP≥80mmHg。平滑指数计算 [1] 为治疗后较治疗前平均每小时的血压变化值除以标准差。

1.4疗效评价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判定 [2] 。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降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降低20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到10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10~19mmHg;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以(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计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达。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用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有效率比较χ 2 检验。设P

2结果

2.1服药前后两组降压有效率比较 两组患者平均血压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A组显效率83.33%,有效率为10.00%,总有效率为93.33%;B组显效率为80.00%,有效率为15.00%,总有效率95.00%。两组间血压下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 2 =0.15,P>0.05)。

2.2.两组用药前后动态血压的比较见表1表1两组用药前后动态血压的比较/mmHg 注: * :与A组治疗的比较,P均

2.3 两组降压平滑指数A组收缩压平滑指数为1.12±0.54,舒张压平滑指数为1.02±0.42,B组收缩压平滑指数为1.32±0.62,舒张压平滑指数为1.24±0.46,B组平滑指数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85、2.75,P均

2.4两组不良反应 A组5例出现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2例出现面红、潮热感,2例出现头痛,尚能忍受,1例出现一过性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B组3例出现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3例出现面红、潮热感,2例出现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 2 =0.26,P>0.05)。

3讨论

血压控制不仅仅是血压下降至正常水平,而应该是24h血压平稳下降与降至目标值相结合,以达到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目的。非洛地平系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其半衰期12h,高峰4~6h。临床观察口服12h后其降压作用逐渐减弱。基于此考虑,临床上常采取非洛地平早晚分次口服法(B组)以期平稳地控制24h血压,从而保护靶器官。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降压总有效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方法服药均能控制24h血压。非洛地平具有良好的降压效应。

血压负荷是血压升高幅度和时间的二维综合指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B组24h SBPL、DBPL低于A组,意味着B组单位时间内血压升高的幅度低于B 组,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内血压保持于达标水平的比例较A组更高。提示治疗后B组血压比A组血压更平稳。B组血压负荷,尤其是夜间血压负荷明显低于A组(P均

平滑指数指降压药物治疗后24h内每小时血压下降的均值与其标准差的比值,包含了24h每一小时血压变化信息,更能反映用药后血压变化的平滑程度,与用药后血压变异负相关,目前主要用于评价药物的平稳降压性,比值越高,血压变异性越小,血压的平稳性越好 [1] 。B组平滑指数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通过降压有效率、血压负荷、平滑指数的分析,本次研究提示非洛地平两种方法服用均能在短期内控制1~2级高血压患者的24h血压,但在平稳降压方面非洛地平5mg分次口服优于非洛地平10mg早晨一次口服。

然而,由于本次研究观察期短、动态血压检测次数少,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大样本多研究。其别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在午后或晚餐后慎用长效降压药,以防夜间和清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