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5 17:16: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技术创新能力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2-0013-02
收稿日期:2015-01-06
作者简介:张社就,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工学学士,本科。研究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广东 广州/510925)
杨晓红(1968-),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工学学士,本科。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工艺。(广东 广州/510925)
高职教育有三大基本功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及社会服务。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应责无旁贷地开展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随着教育市场的加大开放、生源数量的逐年减少和高职办学模式的趋同性,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会日趋激烈。在核心竞争力理论视野之下,高职学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备可持续的竞争力,而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是形成和维系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和外显影响力。技术创新在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有着直接的作用,因此,技术创新能力也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一、高职技术创新的现状
1.服务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高职受以教学为重的观念影响,从主管部门、高职领导到教师个人,普遍缺乏服务社会的意识,只满足于日常的正常教学,教师仅仅满足完成教学工作量,缺乏为企业技术服务的意识,虽然也有教师每年下企业的制度,但实际上是有名无实。实践是技术创新的源头,尤其是实用性技术研发,更是与企业生产紧密相关,脱离生产实际,没有实践工作经验,则无法技术创新。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到教师能力的提高、校企合作关系的发展,最终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竞争力。
2.技术创新文化缺乏
高职教育虽然强调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但在教师选拔、教师工作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仍和普通高等院校一样,偏重于学问化,看重论文的刊物级别,重视教学改革项目,轻视校企合作技术项目;对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激励机制不够,校企合作项目科研分值和酬金偏低;教师系列职称和工程技术系列职称仍无法转换、流通不畅等。
学校建筑物注重华丽气派,缺乏实用性和科学性;校园景观多以假山假石装点,只顾营造园林情调,缺乏具有启迪性、创新精神的科技雕塑作品。反观国外的大学,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的各个角落,都会因地制宜地设有座椅和桌子,墙上还配黑板等,便于师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在校园随处可见兼具科技性和艺术性的雕塑作品,令人在艺术欣赏之余,还有科学的思考。
3.师资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师队伍能力不强、结构不合理,大多数教师直接来自高校毕业生,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历和经验,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但在实际执行中,重学历,轻实践经验的选择标准没有根本的改变,这对于以技能培养为主体的高职教育无疑是最大的缺陷。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又何谈技术服务企业呢?长期脱离企业生产工艺、技术研发,又哪来技术创新能力?另外,长期以来,高职教学任务偏重,科研经费不足,技术开发设备缺乏等因素,也限制了教师的科研水平的发挥。
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应从技术服务做起
1.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
高职应该树立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思想,从制度建设、人员安排、工作考核等方面制定可行的措施,支持和激励教师为企业服务。高职教师应该走出校门,到生产实践中寻找服务课题,开展包括应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革新、管理技术咨询等技术服务工作,重视生产第一线的技术课题,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特点。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高职的技术服务能力,扩大高职的影响力。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技术服务能力,可以为企业解决技术升级、产品开发等难题,校企之间相互支持,产学研结合实现了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才能进入到技术创新的阶段。因此,高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应从技术服务做起。
2.培养“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1)去大企业学习工作和技术开发经验。一般而言,大企业规模大,设备工艺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技术开发水平高,生产管理和技术研发体系完善,对行业和产业具有引领作用。因此,对于具有高学历而缺乏实践经验的高职教师来说,大企业无疑是挂职锻炼的最佳选择。高职院校应分期分批派遣教师到大企业挂职锻炼,并且不间断接续下去,做到换人不停岗,以保证该工作岗位的连续性。每期挂职锻炼时间应不少于半年,以保证教师在岗位上有足够的时间,熟悉岗位工作并做出一定的业绩,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实惠。教师通过在大企业挂职锻炼,获得实践工作经验和技术研发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
(2)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由于设备和技术力量所限,无法形成完整的技术研发流程,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特别需要技术和人才的输入。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经过大企业实践锻炼的高职教师,是中小企业极为需要的人才。因此,高职教师应该主动走出去,为企业解决生产工艺中的技术难题,为企业提品设计、流程管理、技术开发等全方位的支持,以弥补中小企业技术力量的不足。通过教师团队或与企业人员组团的形式,承担企业技术开发任务,对企业提供持续和稳定的技术支持,让企业在合作中得到利益。高职院校也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科研成果和一定的经济收益,形成校企双方紧密的合作关系。
(3)政策和机制的支持。在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不同角色的合作中,高职教师将逐渐成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其教学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将同步提高,使教师队伍达到100%的“双师”素质。如果高职在与企业的合作中,能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比如,以一定的资金资助形式,在大企业中建立高职教师实践基地,接收高职教师挂职锻炼;资助高职院校建立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为中小企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这对学校、企业以及区域经济都是十分有益的。高职也要改革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分配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3.建设技术服务团队
(1)技术服务“预备役”团队,要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必须随时能够拉起一支专业对口,时间相对集中的技术服务团队。因此,平时应按照专业类别,如生产工艺、装备技术、工程建设等,以专家或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在形式上组建起各专业技术服务“预备役”团队,学校应适当给予这个“预备役”团队的经费支持,平时做一些专业调研或专题研究,加强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的交流互动。高职应把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组成一个技术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专业和全时的服务。
(2)技术服务“无界化”团队。现代工业技术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个项目往往需要多个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不同单位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当实际进行技术服务运作的时候,技术服务团队的建设应打破学科专业界限、行政单位界限,以项目为载体跨专业、跨部门、甚至跨校企等方式组建,实现技术服务团队“无界化”的组合。实践经验表明,技术服务团队由学校教师和被服务企业的技术人员组成,由教师做理论技术的论证、计算和设计,由企业技术人员做制造验证、中间试验的组合模式,较易获得企业的信任,团队的运作较为顺利,项目容易成功。
4.建设技术服务中心
(1)技术服务中心应面向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生产一线服务。成立于70年代的台湾工业研究院,以服务台湾中小企业为宗旨,开创了台湾工业发展的辉煌,值得我们借鉴。中小企业是数量最多、最有活力,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经济体,对技术服务有广阔的需求,特别需要在技术工艺、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的支持。因此,高职应该利用人员和设备的优势,建立面向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以中小企业为主要的对象,开展技术服务。
(2)技术服务中心应实行市场化经营。高职院校作为学校的建制、尤其公办学校,在对外经营、财务管理等方面有诸多限制,对从事技术服务工作的激励不够,制约了教师的积极性。因此,每所高职院校应建立一个面向市场,专门提供技术服务的经济实体。技术服务中心应有专职的市场经营、财务管理架构,实行对外技术服务市场化的运作,以便能够更快更好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三、结论
高职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必须树立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服务、为生产一线服务的思想,在意识、机制、环境等各方面营造技术创新的文化;通过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获得实践工作经验和技术研发能力,培养“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技术服务团队和技术服务中心,以中小企业为作为主要对象,开展技术服务;加强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的技术合作,以此促进高职院校技术服务能力的提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技术服务能力,可以为企业解决技术升级、产品开发等难题,产学研结合实现了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才能进入到技术创新阶段,研制出创新性产品。因此,高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应从技术服务做起。
参考文献:
[1]陈珉,陈珊.开展技术服务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9):17-18.
[2]吴勤喜.论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J].科技信息,2013(03):304-336.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成功与生存的作用愈加凸显,日益成为一个企业乃至国家赢得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企业要想变得具有创新力与创造力,并将新的、改进的、具有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引入市场,从而使企业实现更高的利润是一项富有挑战力的事情。在技术创新研究中,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与评价指标的构建求解一直是一个热点和重点。本文从技术创新能力定义、评价指标及评价求解方法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评述其取得的进展、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认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本质与规律,进而总结技术创新活动的经验,为企业以后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界定
(一)企业技术创新概念的提出
最早明确提出技术创新能力概念的学者是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1]。1912年,熊彼得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所做的新的组合”,总体来说,熊彼特对于创新的作用是肯定的,他认为资本主义正是由于创新而得到了发展。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土壤就是不断的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发表至今已经一百多年,技术创新能力无论从定义的内涵,还是定义的外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界定
在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的概念之后,许多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进行研究。
第一类是“从能力本身来定义技术创新能力”,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组织本身所具有的,并能帮助组织创造新思维、新想法的一种能力。从这一角度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义的主要是国外学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Burns等[2]最先从能力本身定义了技术创新能力一词,将技术创新能力定义为“组织成功地采用或实施新观念、新工艺或新产品的能力”。Barton[3]则从创新能力的核心层面定义了技术创新能力,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及企业的价值观。”
Burgelman等[4]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支持企业创新战略的一系列综合特征的组合”,从创新能力构成上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义。另外,O’Connor等[5]从一种更为新颖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义,认为技术创新是“资源(人力和关系)投入和中间变革资产”,该资源或资产是企业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须的。
第二类是“从过程的层面来定义技术创新能力”,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就是生产某种革新的、有意义的客体的过程。最早从过程层面来认识技术创新能力定义的是Mumford等[6],他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生产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一个过程。随后技术创新能力被定义成:多个人共同协作,从而创造有价值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想法、新程序、新过程。该定义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参与创新的主体引入到了技术创新概念之中,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由一系列活动组成的交互过程”。Fores等[7]则将技术创新能力阐释为“学习能力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效果的催化剂”,这也从过程层面来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义。
中文文献对技术创新能力定义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我国学者魏江等[8]最早在企业研究层面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了探索,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支持企业创新战略实现、由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两者耦合并由此决定的系统整体功能”。其次,王立新等[9]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定义为“支持企业创新战略实现,体现于企业创新全过程中的一种整体能力” 。
总体来说,从过程的层面来认识创新能力的本质是将企业创新比喻为一个流程,认为创新是一个管理过程,需要特定的工具、规范和纪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技术创新能力强调的是将具体的、新颖的并且有用的想法引进到一般的组织流程和步骤中的一种能力,组织通过运用这种想法,能够使组织产生显著的进步[10]。
第三类则是“从结果层面来认识技术创新能力”,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创新能力能生产出某种革新的、有意义的客体,更侧重于创新的结果产出。Andrew等[11]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一些同以往相比具有新颖性和意义性的产出。Amidon在《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智慧的觉醒》一书中将技术创新能力定义为“企业创造并使用好思想,好思想最终转化为市场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能力”。在一些学术与政策的辩论上,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抽象概念,用来表示一个系统将知识转化为能够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和财富创造的新发明的一种实际和潜在的能力,该定义也从结果角度阐释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含义。
另外,我国学者张国良等[12]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就是“多、快、好、省”地形成商业化创新产出的潜力,与以往研究所不同的是,技术创新能力被同时赋予了数量、速度、效果、效率四个维度上的含义。
虽然学者们的定义角度不同,但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都与新思维与新技术有关,并且这种思维与技术都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的利益产出。总的来讲,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对原始的、相关的以及有价值的新产品、过程或服务知识进行整合,使得组织能够将一些思维转化为新的或先进的产品、服务或者流程,从而组织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企业创新的关键所在。
另外,Burgelman等[4]在《技术和创新的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刘鸿渊等[25]曾选用该评价体系对四川一家大型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研究,认为该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真实水平且具有系统性和简洁性等优点。
在国内检索到的文献中,采用体系指标来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章占绝大多数,其核心指标包括“创新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一些典型的以系统观来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献及主要指标见表 1。
表1创新能力评价系统观代表文献及主要指标主要指标1主要观点1文献作者创新决策能力、R&D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1从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来探讨技术创新能力。1魏江等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产出能力1通过对已构建的一个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实现评价体系中各要素在不同类型企业创新中的重要程度的比较,对这些要素进行排序,从而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陈广宇等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协同能力、经济社会效益1根据技术创新能力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征,考虑到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构建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董岗等企业发展战略、创新成果的扩散、企业创新的信息源和创新障碍、企业创新的投入、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企业创新的产出1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创新能力各要素的诸多方面,可以说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都相关。1察志敏等企业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1要全面考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特征因素,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1王立新等创新意识水平、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活动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风险控制能力、组织管理创新能力1不同的创新主体针对自身发展战略的目标,所选择的评测内容的出发点不同,因而指标评测因子体系设计中选择的侧重点各异。1孙立媛等
(三)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求解方法
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可以看出,学者对于技术创新能力认识的侧重点不同,技术创新能力指标分解也不同。在将创新能力分解成具体指标之后,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指标进行量化,从而来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求解关键在于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权重是衡量某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量值。总的来说,存在两类确定权重值的方法,第一种为群体测试统计方法,该方法邀请相关专家对指标进行主观估计,进而应用统计方法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将得出的每个指标权重的统计值作为最后结果;第二种为个体直观判断法,该方法由某个相关专家直接估计指标权重,并把这种估计值直接作为最后结果。本文主要探讨群体测试统计方法。从检索的文献来看,存在多种求解方法,具体见表2。
表2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求解方法一览表方法1特点1代表文献作者线性加权和法1优点是该方法既考虑了人们主观上对各项指标的重视程度,又考虑了各项指标原始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它们对总体评价指标的影响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缺点是计算量大。1曲国禹等 层次分析法(AHP)1优点是该方法能用于层次较多,指标较多的评价指标体系权系数计算,简单明了;缺点求解方法繁杂,计算量大,甚至要反复计算。1常玉等模糊综合评价法1可以构造三级以及多级模糊评价,能对不同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1姜炳麟等多层次灰色评价法1精确度高,为直接方法,可克服模糊综合评判中有些白化值经特征化处理后信息丢失的弱点。1唐炎钊等综合指数法1可以使指标值标准化,进而可以准确地评价工作的综合水平。综合指数值越大,工作质量越好,对指标的多少没有限制。1郑春东等数据包络分法析1DEA方法直观性好、可比性强,且每一指标权重是根据决策单元的实际数据求得,而不是根据评价者的主观认定获得,可以科学地评价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制定有效的创新策略。1李守伟等BP神经网络法1优点是:使系统误差达到任何精度要求,且有收敛性;随参评样本的增加和时间的演进,能进行进一步的时间学习和实现动态跟踪评价,具有自学习、概括能力、自适应能力以及强大的容错性等特征。1李文博等二次相对评价法1能够消除由于受客观基础条件优劣影响而导致的对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不客观性和不公正性,从而真正反映了人的有效主观努力在加强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1曲世友等
从表2 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的求解方法有多种。有些方法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权重求解时的主观性问题,如“数据包络分析法”、“BP 神经网络方法”等;有的是为了解决指标本身可能存在的缺陷,如“模糊加权评价法”等。总的来说,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也可考虑几种方法的联合使用,如“二次相对评价法”。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总结及展望
(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含义
综上可见,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含义进行界定时,无论是从能力本身,还是在过程和结果层面进行界定,都丰富了创新能力内涵,为今后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但仍旧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对技术创新能力含义界定表述不一,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要想正确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义,就要把握企业创新的本质,并贴近企业现实状况,着眼于创新全过程,这样才更有利于进行把握技术创新能力的精髓所在。
(二)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在这个方面学者们的共识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系列能力的有机结合,但不论是评价指标的要素观、过程观还是系统观,在对指标进行具体分析时,由于对创新能力本质的认识不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原因有二:其一,随着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一些新的指标会对技术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在构建评价指标时,除了考虑常规指标外,我们还可以向新型指标拓展。其二,在创建评价体系时,大多数学者把各基本要素放在了同一个层次来考虑,割裂了各层次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从独立的、静止的、分散的角度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其结果很难反映企业创新的实际状况。鉴于上述两个原因,本文认为,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要将系统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有机结合,将新型指标引入到评价体系中,建立各层次指标之间的联系,并使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来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也是今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一种新思维。
(三)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求解方法
[关键词]区域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区域经济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的发展呈现了区域化特征[1]。区域经济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产业集群的发展极具区域性,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经济竞争新格局的形成,区域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核心要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建设是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所有要素中,技术创新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2]。
一、区域技术创新的内涵及作用
创新是科技领域最重要的发展环节,也是科技不断发展的驱动力。区域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概念,更是一个经济范畴,其最大的价值是促进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是经济从萌芽到起步再到发展的过程。区域技术创新主要指在一个区域范围内进行生产技术的创新,主要包括开发新技术,或对现有技术进行应用创新。区域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区域技术创新促进了生产要素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是因为如果某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弱时,该区域就会依靠物资资源的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会进一步透支资源,恶化环境,经济增长举步维艰。如果一个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时,技术创新的成果会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利用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改善生态环境。第二,区域技术创新能够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实际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只能在产业链的低端徘徊,经济效益很难实现本质上的增加,导致的后果是该地区工业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薄弱和服务业发展落后,进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失衡。只有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驱动力,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发展与融合,增强工业竞争实力,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使经济增长单纯依靠第一与第二产业向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第三,区域技术创新能够优化需求结构。由于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主要是依靠劳动力来赚取利润,实现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的迈进,必须要加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来掌握世界核心科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造世界名牌产品,不再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赚取利润。同时,依靠技术创新可以扩大国外与国内市场的需求,优化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吉林省GDP增长率的排名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排名比较接近,说明经济水平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是息息相关的,吉林省技术创新能力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落后。当前,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认清问题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1.吉林省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当前,吉林省科技创新能力无法提升的根本是科技成果与产业脱节,科研成果无法实现产业化。虽然吉林省很多企业与科研机构不断开展合作研发,但是以企业为主的科研市场的投资机制还不健全,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很低,严重制约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虽然吉林省高校与科研机构众多,每年会研发出大量的具有价值的科技成果,但是由于缺少企业的投资与开发,很多的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科技资源也缺乏应用价值,导致了科技成果闲置,科技资源浪费严重,同时很多企业不得不继续使用传统的生产模式或者引进国外技术,在产业链的低端徘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2.企业缺少自主创新的驱动力
尽管吉林省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张、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多数企业的科研实力提升非常缓慢,缺少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的科技创新需要循序渐进,需要高投入与长周期,科技创新能力很难在短期内见效,很多企业宁可长期进行低水平的重复性生产活动,也不愿意花费大量的资金来加强科研开发,在科研资金方面的投入有限,生产的产品缺少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没有通过创新与服务来提升产品的效益,宁愿模仿与抄袭其他企业的成果也不愿意加强科技研发,走自主创新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吉林省的很多国有企业受到人事制度与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制约,国有企业管理人更加迫切希望提高短期业绩,利用大量的资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保障国有企业的短期效益,忽视了能够带来长期效益的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促使企业短期利润最大化。因此,吉林省的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都缺少自主创新的驱动力,缺少创新的活力,不能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现实需要。
3.吉林省技术创新人才相对匮乏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不足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一流的科技人才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近些年来,吉林省的经济发展迅猛,对掌握核心技术、具备研发能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由于地域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限制,科技人才的数量往往不能满足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从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分布情况来看,区域差异明显,吉林省的中心城市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就业和创业,但是相对偏远的地区却无法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人才市场供给不足,制约了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再者,吉林省的科技人才匮乏也表现在高校专业设置与吉林省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不匹配,人才培养的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的科技人才往往“英雄无用武之地”,使吉林省陷入了“高校众多、科技人才匮乏”的尴尬境地。
三、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
要增强和提升我国整体区域创新能力,必须分集团而不是整齐划一地制定和实施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3]。吉林省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实现吉林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注重技术资源的投入,健全相关法律政策,为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从根本上解决阻碍吉林省技术创新的问题。
1.充分利用科教资源,针对性培养科技人才
吉林省高校与科研机构众多,具有良好的科教资源,其中国务院部属、中科院所属以及省属科研机构70余家、部属及省属高校40余所,有30余所国家野外观测站以及60余所省级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在汽车、生物、光电子以及应用化学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科教资源优势明显。近些年来,沿海地区在创新能力排名方面名列前茅[4],但是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优势却不明显,区域技术创新的环境远远落后于广州、上海等发达城市。吉林省要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力量,将高校与科研机构作为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肩负起为吉林省培育技术创新人才的重任。高校要担负起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专业设置上要满足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新模式,为吉林省区域科技能力的提升提供人才支撑。例如,吉林省相关部门要逐步引导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企业共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制定和实施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实施科技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提供资金支持等,夯实创新基础。另外,吉林省各大高校可以与吉林省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等建立信息协调与沟通机制,加强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高校与科研机构要针对吉林省的优势产业开展创新技术、高新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并实现科研技术成果化。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以及政府在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依托企业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与市场实现对接,为吉林省的中小企业提供创新科技成果,为吉林省的国有企业以及大企业的技术集成提供充足的技术来源。
2.完善政策环境,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吉林省要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据不完全统计,吉林省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吉林省的科技人才发展政策与科研开发扶持力度不够,没有构建完善的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没有真正地调动科技人才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城市。因此,吉林省各级政府要不断营造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首先,吉林省各级政府要逐步转变自身职能,加强制度创新,减少对创新活动的直接介入与管理,逐步建立政策引导、监督及激励为主的区域技术创新机制。其次,吉林省各级政府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金融与财政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等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发挥政策的技术创新的中介服务作用,对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行为给予财政资金扶持,建立科技领军人才的奖励政策,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再次,吉林省各级政府要不断完善科学的创新监督与目标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与协调的作用。例如逐步完善对科技人才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企业的科研成果的应用于推广进行监督等。
3.明确企业科研主体地位,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
结合当前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企业还无法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企业缺少自主创新的驱动力。从吉林省产业结构来看,传统工业占有很大比重,国有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但是吉林省的工业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难度较大。吉林省绝大多数企业对技术创新不敏感,缺少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据统计,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考核结果处于国内下游水平,主要体现在吉林省企业对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较低、技术合作程度较低、拥有技术中心与研发机构的企业比重较小等。因此,吉林省企业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与完善,依靠政府的公共财政扶持机制与监督考核机制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强大服务功能,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总之,吉林省企业急需加快科研体制改革,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加强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加强企业创新平台的建设等,通过多渠道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作者:曹玲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梅梅,王小迪.吉林省技术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J].当代经济研究,2014,(9):46-51.
[2]王浩,王继红.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6,(4):32-35.
关键词:云南省;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F12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150-02
前言
现代经济的竞争,已经由企业之间的竞争,延伸到区域、国家之间的竞争。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着各个创新要素,形成强大的合力,进行着创新能力的较量。加快打造云南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了建立云南省创新体系的关键。怎样合理配置全省的科技资源,优化创新要素的结构与功能,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云南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源泉,是当前云南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知识创造能力分析
知识创造能力反映的是一个地区R&D投入能力、技术发明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云南省知识创造能力在全国的排位,从2001―2005年,一直处于25位以前,最好时期2001年排在12位,该项指标排位领先于全省技术创新能力5~13位。
(一)研究开发投入(即R&D投入)
1.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截至2005年底,云南省各类专业人才总量为84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到2%,低于全国平均数1.5个百分点。每年每万人中的研发人员投入比小于1.5%,近年来呈增长趋势,在人才结构中,从职称结构看,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高职占5.7%,中职34%,初职55%,其他5%,高级人才显得匮乏,高技术人才奇缺,跻身全国一流人才寥若晨星。近几年有上升势头,但和云南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仍不相适应。
2.研发机构
全省技术创新的研发机构有471家,非企业研究机构131家,企业196家。企业的研发机构主要集中于大中型企业。在599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112个,占大中型企业的18.7%。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只占大中型企业数的1/4。至2005年底,经过省级、国家级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42个,主要分布在机械、冶金、化工、医药、轻工行业。
3.R&D科研经费投入
云南省政府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2002―2004年一直在0.45%,比2001年的0.36%有较大提高,2005年达0.47%,排在全国第12位。2001―2005年,政府R&D经费投入的增长率17.6%,大于同期云南省GDP的增长率10.9%,显示出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支持,有鲜明的超前意识。
企业R&D经费的投入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其增长速度快于政府投入的增长速度,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在不断增强。2005年,企业R&D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0.58%,全国排名28位,还处于落后状况。企业R&D经费投入占销售额比重要力争突破1%,否则产品的生存力和竞争力就会减弱。
从云南省科研经费投向看,2004年大中型企业占42%,高校和科研机构占31%,其他占26%,企业仍是使用科研经费的主体,创新能力在逐渐增强,科技与经济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二)专利产出情况
“十五”期间,我省专利工作发展较为迅速,2004年排位全国26位,2005年跳跃性地上升到19位。从2001―2006年云南省专利工作的统计数看,六年总申请数13 312件,授权7 970件,占60%,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在逐年增加,且申请数快于授权数。在鼓励申请为主的同时,应注意提高专利申请的质量。
其次,从三种专利的结构来看,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比为29.3%∶38.6%∶32.1%,相当于1∶1.3∶1.1,授权比为15.4%∶44.8%∶39.7%,相当于1∶2.9∶2.6。虽然这些年来发明专利增长较快,但从结构来看,申请数和授权数都低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继续加强原性创新和核心技术创新,将是一件长期性的任务。
再次,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专利只占到全部专利数的1/4,研发能力十分有限,知识产权意识还较为淡薄。企业作为专利的使用方,要付出昂贵的费用购买。
(三)科研论文产出
科研论文和学术专著是知识创造的重要标志,显示了知识扩展的增量,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05年,云南省科研论文综合指标在全国排在28位,仅稍领先于创新能力1位,说明科技基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已处于全国落后地区行列,云南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与全国还有很大差距。科研论文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数量,2003年为3 576篇,增长率11.49%。目前正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四)投入产出比
投入产出比是指科技投入与科研成果产出之间的比值关系,表现了科技创新的效率和科技创新的转化能力。云南省科技投入产出比在全国排位处于中上等水平,2005年排在第9位,科技投入产出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知识获取能力分析
1.科技合作与交流
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云南省与中科院、国内知名高校和发达地区,开展了科技合作与交流,签订了协议书,确立了项目研究与开发。
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发达国家美、法、加的部分地区和科研机构、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利用云南的区位优势,与近邻的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了基础设施、工业建设、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等宽领域、全方位、深层次的共建合作,参与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贸易区合作”,有了新进展、新突破。
2.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主要是通过技术交易和技术引进而获得新技术的活动。云南省技术交易比较活跃,常规技术的技术市场交易合同数和合同额趋于平稳,市场需求旺盛,但高端科技较少,合同数和合同额占全国的比例不到1%,国外技术引进数量不多,技术资源供给不足,技术交易市场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3.外商直接投资
云南省外商直接投资起点低,增速快,从2001年只有0.65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3.02亿美元,年增长率36.17%,高于全国同期年平均增速6.1%,2006年占全国比例0.48%。但在全国仍处于很落后的状态,外资总量少,规模小,分布散,带动作用不强,还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如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提高引资的宣传、组织和引导工作,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1.研究开发投入能力。从R&D研发经费投入看,近些年增长速度很快,企业已成为全社会使用R&D经费的主体,自主研发的能力在增强。但由于企业R&D经费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太低,2005年仅为0.58%,全国排名28位,研发经费缺口较大,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很弱,拉住了企业创新能力的后腿,产品更新速度慢,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
2.设计能力。企业的设计能力主要表现在专利受理数和技术引进与开发两个方面。云南省企业拥有知识产权专利的只占全省专利数的1/4,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研究开发能力较弱,技术引进的数量少,消化、吸收、改造、创新的能力十分有限。
3.制造和生产能力。云南总体制造和生产能力弱小,且起伏性较大,2005年从上一年的29位跃居为20位。但也不乏在某些行业处于全国前列,如机械加工和机床生产,都有较强竞争力。大多数企业生产设备落后,更新换代慢,技术改造投入资金不足,劳动生产效率低,中高级工、技师等技术工人短缺,劳动密集型产业多,粗放经营占较大比重,因而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
4.新产品产值。云南新产品产值和增长率以及占销售额的比例都还很低,故这项指标一直徘徊在全国28位左右,这与研究开发能力弱有直接相关性。
5.支柱产业发展状况。“十五”期间,云南确立了烟草、生物、旅游、矿产、电力五大支柱产业,倾力打造,重点培育,成为了云南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主要源泉。2004年,五大支柱产业占全省GDP总量的34.44%,财政贡献率60.68%。
烟草是云南第一大产业。技术力量雄厚,资金充足,产业规模大。走过了一条从技术引进到技术积累,再到自主创新的道路。形成了从原料基地建设到研究与开发,再到集约化生产和多元化经营的完备产业体系,自主开发了上千个项目,其中多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生物资源是云南的一大特色,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主要发展的是花卉、医药、保健食品、生物化工、香精香料等。经过多年的开发积累,生物资源研究开发机构和队伍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处于先进或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旅游产业从1999年昆明世博后,跃上一个新台阶。基础设施完备,市场逐步规范,旅游线路点、线、面相连,客源经久不衰。云南自然风光的旖旎,民族风情的多样性,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产生的“云南印象”冲击波,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反响,资源优势正转化为竞争优势。
矿产业是云南的传统产业,经过近十年的改制、改组、改造,已焕发出勃勃生机,发展成为云南第二大支柱产业,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采、选、冶、深加工等技术进步明显,工艺先进,设备精良、研发实力雄厚、技术领先、科技人才密集,有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电力产业异军突起,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水能资源,可开发容量居全国第二,到2020年,装机容量达6 000万~8 000万瓦,有望超过烟草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目前正在调整发展,拉动了发电、输送电、用电等一系列项目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将有较大幅度提升。
四、结束语
鉴上,提升云南省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创新系统。在此过程中,要把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战略重点和突破口,把增强企业自身的人才集聚和创新能力作为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通过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管理调控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各种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通过构筑科技信息、公共数据、技术交互的平台基础、适应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有利于创新的政策法规基础及激发创新活力的文化基础,通过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云南省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3-74.
[2] 云南省科技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 2003云南省科技发展研究报告[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3]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5―2006[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31省区市创新指数研究报告(2006)[R],2007.
随着化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化进程加快,传统化工、石化、煤化工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资源、能源及环境对行业的约束和要求进一步加强,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加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弱严重制约着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中国化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和对策,对现代企业建立技术创新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化工;企业;技术创新
1概念
技术创新最早是以经济学概念提出来的。但由于技术创新范畴中包含着众多的组成要素且其与经济社会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因此,在不同的学科中对其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从本质上说,技术进步根源于技术创新,是各种创新累积性的体现。技术创新就是建立新的生产体系,使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以获得潜在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就是从新概念的建立到形成物质生产力,并成批的进入市场获得收益的整个过程[1]。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转型发展和结构升级的中心环节,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进入了转型和结构升级的重要阶段,作为传统的化工行业,产能增长方式相对落后,要想在新阶段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依靠自助科技创新。
2当前化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2.1化工企业的现状
2.1.1化工企业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
我国化工行业发展很快,不少化工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化工企业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核心竞争力、主营业绩突出且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化工集团很少,总体上整个行业处于中低端、粗放增长、低效运行的局面。近年来,已有部分化工企业开始重视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尝试通过新技术进行企业转型,以求摆脱资源消耗为主的局面,尝试通过创新从低中端向中高技术发展的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1.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产品技术含量低
我国知识产权新技术的匮乏已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障碍。没有强大自主创新力,就很难掌握核心技术,就很难在国际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主动权。当今世界,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的发展模式正转向依靠科技和人才的创新发展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化工企业的竞争力的最大差距,就是由于创新能力的缺乏,导致的自身的核心技术竞争力的缺乏。我国很多的化工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没有足够实力进行较大力度的研究开发和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还停留在利用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创造产能,企业的创造力、管理和技术方面没有优势,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全行业的技术发展,结构就导致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更新换代慢,进而导致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低,档次水平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和原材料匮乏[2]。
2.2当前化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2.2.1资金短缺一方面,由于我国很大部分化工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其中部分企业产品单一,技术含量和档次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导致其经营状况不佳,没有足够资金投入技术创新。据了解,全国约有七成的化工企业提取的技术开发经费不足销售收入的1%。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的金融改革一步步深化,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贷款和融资的难度也在加大。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导致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导致自主创新水平低,又导致产品更新换代慢,进而使企业在市场中丧失竞争力,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资金不足很容易让企业进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由此看来,资金短缺是阻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
2.2.2化工企业布局不合理,相互之间关联度低
我国很大部分化工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许多化工企业产品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它们在建立之初又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没有形成有组织结构的化工院与,产品、公辅工程和配套设施无法与周边企业进行有效关联,融合度差,难以形成有规模的工业园区,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增加,也难以市场竞争力。
2.2.3人才不足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中小型化工企业,尤其是效益不佳的化工企业难以引进顶尖工程技术人员,更缺乏企业家。一些企业除人才数量不足外,青年人才的流失也已经成为了突出问题[3]。
3技术创新的机制与社会环境
3.1化工企业已初步形成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但因企业制度和基础条件不同存在差异
国有企业受传统体制影响,至今仍存在授权不足和动力不够并存的问题。私人企业发展动力强,但发展时间短、受限较多、缺资源、基础弱,尽管发展快,实力很强的大企业近几年才逐渐增多。经营者在私人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自主决策作用较大,在国有独资和控股企业中的作用,往往受制于持股机构的开明程度。
3.2市场成长机会激励和竞争激励是影响中国大多数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中国加入WTO后,由于外资企业能更方便地进入中国,这使得中国不少产业已从“保护下的竞争”转为“更加开放下的竞争”。环境变化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强化国内竞争激励、激励企业创新,但同样有可能限制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空间、降低成长激励。由于存在规模经济、技术和市场的复杂性及不确定等因素,研发、制造、经营投入大、风险亦大,是否有足够的成长激励将成为影响企业创新的关键。
3.3企业获取资源的环境条件不断改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企业发展需要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资金资源是企业获取技术和人的手段。中国企业资金的筹措条件虽逐渐有所改进,但由于风险资本、产业资本、市场尚不健全,各类资本市场及其与政策融资的结合方式仍不够健全,中国的资金、资本体系还不能适应企业在发展和创新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因此成了实力相对弱小的中国企业创新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
3.4制度因素是对化工企业发展和创新影响重大的一个环境因素
发展、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对企业转变发展机制及重视创新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对企业、私人财产保护不够,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等问题,及国有企业考核忽视创新激励等问题,都不利于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技术标准不高或执行不力,加之市场秩序不规范往往导致“奖劣罚优”,也是限制中国优秀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产业的具体政策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但一些政策限制竞争、重项目不重企业能力等现状,却不利于激励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4建立加快技术创新的对策
4.1加快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对化工企业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进行改造,企业自行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将信息、情报、科技、设计、研究等部门统一协调管理,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同时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为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和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储备。
4.2加大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资金投入多方筹措资金,扩大技术创新资金来源。首先,企业按规定提取技术创新资金,并使这部分资金真正用在技术创新上,其次,通过贷款、财政补助等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加入企业的技术创新中来。最后,政府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比如加大对于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和成果的企业进行奖励力度。
4.3加强化工企业与高等学校的合作校企联合已经成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当前条件下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新形式、新机制。一是要在合作方式上不断创新。由单一技术项目合作、短期合作逐步向多领域、长期合作拓展。二是在合作范围和空间上进一步深化。不仅大中型企业要加强校企联合工作,各类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也应积极参与校企联合活动,并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定期对校企联合的成果进行考核,对取得明显成效的校企联合项目进行表彰奖励,对长期进展缓慢的校企联合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必要时取缔该项目。高校对重点联合企业和重点项目应进行重点帮促,推动校企联合工作迈向更深的层次、更广的领域。
4.4企业自身建立健全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提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应加快建立技术中心,迅速搭建起研究水平高、开发能力强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主骨架;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人才是企业推进技术创新的关键,化工企业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潜能。
4.5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上强制技术革新,对现有的落后的生产工艺及技术,强制进行改造升级或者取缔;从政策上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进应用型研究院(所)整体或部分进入企业,或转变成科技型企业,或扶持发展一批技术研发型的小企业,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部分,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政策上降低企业实施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对于一些风险较大的技术创新项目,国家与企业共同承担项目的风险后果,减少企业实行技术创新的后顾之忧[4-6]。
5结语
在产品日益趋同,市场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的形式下,企业追求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是其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企业走技术创新之路或是其必然的选择。然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之前,首先应该明确的首要问题是走何种技术创新之路,即选择哪种技术创新模式。这对企业来说是个严肃的问题。因为不同的选择会给企业带来完全不同的命运。自主创新需要投入大量资源,风险较大,因此对企业的技术、资金等实力要求最高,一般只有大型跨国公司或大型企业集团采用该模式。然而,一旦成功企业将独享技术创新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模仿创新是针对市场中新兴产品进行及时模仿跟进,以在新兴产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该模式市场风险较小,但对企业的学习能力及创新速度要求较高。如果企业学习能力不强,不能及时推出类似新产品,其将错过市场成长期,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收益。相比较来说,合作创新对企业要求较低。各方面的创新资源为合作方共同承担,大家共摊风险,对企业来讲,风险最小。当然,创新的成果也要各方共享,企业创新获利也有限。不同的技术创新有其各自的特点,适用对象不同。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战略及实力,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模式[7]。
参考文献:
[1]李守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时代贸,2010.7.
[2]顾红,许平,陈磊,化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J].云南化工,2006(33):46-48.
[3]龚光芬,化工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管理论坛,2003(10).
[4]熊娅,李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关键在子强化企业技木创新主体地位[J].重庆经济,2005(1).
[5]龚光芬,化工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管理论坛,2003(10).
[6]张仁开,我国石化工业自主创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行业研究,2007.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转化能力;技术扩散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2-0098-05
一、引言
一直以来,内部研发被认为是一项战略资产,甚至是许多行业防止竞争对手进入的重要门槛,只有那些具有雄厚的资源和长期研发能力的大公司才有不可动摇的竞争力。如英特尔和微软等公司,自己本身几乎不具备较强的基础研究能力,但他们的创新能力很强,他们都是在其他公司的研究成功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而且这些成功的公司背后,还有一大批年轻的企业虎视眈眈地期望在时机成熟时取代这些公司的领导地位。同样,这些年轻的公司也主要靠别人的研究成果来获得行业的领导权[1]。2003年美国学者亨利・切萨布鲁夫教授在其学术专著《开放式创新:从技术创新中获利的新规则》中,首次提出开放式创新模式。目前国际许多大企业正在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引入开放式创新,整合创新资源,成了企业抢占市场机会的一个关键手段。
开放式创新是一种与封闭式创新相反的模式:开放式创新意味着好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从企业外部也可以从企业内部获取,开放式创新策略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创新理念同等对待,用最快的速度将新产品或新服务提供给顾客。这种创新模式把外部的创意和外部市场化渠道的作用上升到和封闭式创新模式下内部创意以及内部市场化渠道同样重要的地位,它的思维逻辑是建立在拥有广泛的知识技术基础之上,只要向发明技术的公司提供一笔费用就可以很容易地使用这项技术。同样地,企业不再把新技术保存起来以备后用,企业可有很多选择,可以充分利用新技术赚钱,研究实践不再仅限于研究发明新技术,好的研究实践还包括获得和整合外部知识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的目的也不再仅仅是防止别人使用,完全可以通过竞争对手对新技术的使用而获利。当然,研发工作并未停止,不论研究什么课题,都必须把外部的活动和资源考虑进去。新技术从外部进入企业,经过整合、加工、转化,再扩散到企业内部或外部。因此,实施开放式创新的企业,要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转化能力和扩散能力[1]。
根据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可以将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创新能力概括为技术扩散能力、转换能力、吸收能力等构成要素,见图1。下面,以IBM公司为例,对其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年第2期2007年第2期(总第146期)杨静武: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二、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吸收能力
Cohen & Levinthal在1990年提出吸收能力概念,认为“企业有能力去辨识新的价值、获取外部知识、去消化吸收并将此知识运用于商业目的上”。企业吸收能力越高,对于外界环境的经营控制能力也愈高,越有机会将竞争对手的外溢知识引进企业内部。也就是说吸收能力代表组织对外吸收新知识的能力[2]。在Cohen & Levinthal提出吸收能力后,引发其它学者讨论并提出多种关点,如Graud & Nayyar(1994)认为吸收能力是如何察觉、开发外界技术性知识的能力,技术性知识是来自于企业外界;Mowery & Oxley(1995)将吸收能力定义为“需要处理移转知识的隐性成分和修正重要知识的技能”[3];Kim(1997a、b,1998)则提出吸收能力是“学习跟解决问题的能力[4]”。
Zahra & George(2002)将吸收能力分为潜在能力与实现能力。潜在能力为“取得能力”、“辨识能力”;实现能力为“转换能力”、“应用能力”。取得能力即企业有能力去评价及取得外部新知识;辨识能力,透过组织员工的日常运作去分析、解释及了解由外部来的资讯,转换能力;企业有能力去组合现存的知识和新取得的知识;应用能力;新知识纳入企业的现行运作之中。在吸收能力如何影响组织结果中,上述四种能力扮演不同却互补的角色[5]。Eisenhardt & Martin(2000)认为这些能力在不同企业间具有其共通性和维持相同结构,但因为在企业追求、发展、利用的过程中是有特性的,这些变化使企业得以发展不同型态的竞争优势[6]。从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企业的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学习外部知识与技术的能力。英特尔公司成功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充分说明增强吸收能力对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性。2001年英特尔公司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半导体公司,年收入达265亿美元,在世界80多个国家拥有8.3万名职工,公司的规模较大,但是历史很短,但在高科技行业里,英特尔公司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自己本身很少进行基础研究。英特尔公司的研发模式是典型的开放式创新模式。
首先,公司致力于构建新型组织机制来管理研发和生产部门。英特尔公司的模式是,所有的新进入公司的研究人员必须在生产部门工作六个月,之后如果你被分配到开发部门的话,自己可购买新设备设计芯片,但是必须自己操作设备,还要在现在的生产部门内找到放置的空间。这种模式下,科学研究不是推动创新的主要因素,而是来源于对技术转入生产程序的密切关注。过去,先进的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是完全分割,生产部门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发产品有自己的想法,研究和开发部门都有自己独立的设备、工艺和完全分开的生产线,公司不存在统一的设计原则或生产标准,所以,设计部门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新产品的设计工作,就会把设计方案“扔过墙”落到生产部门进行生产。新的机制既能使每一位研发人员了解生产一线的情况,也弥合了生产和研发部门的裂痕。
其次,公司关注内外部知识的连接以及建立获取外部知识的辅助机制。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同样重要,企业必须具备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去了解每个技术是怎样被利用的。英特尔公司的研究理念促使研究人员十分关注外部的知识技术资源的获取。在决定内部研究项目之前,英特尔公司总是要先搜集一下相关外部资源。公司努力思考如何把分散的外部技术和内部的技术联系起来,利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创在一个新的架构或系统。此外,公司还设计了多种方式加强实验室与外部研究机构的联系。公司每年的内部技术会议把各试验室的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交流思想;举办论坛和研讨会使公司的研究人员有机会与外界的学者交流;定期出版各种学术报告和技术周刊,建立研究委员会负责外部的研究项目,针对外部的研究活动设计全面管理政策。例如支持哪些项目、资助哪些学者或学校,公司并不简单地向研究生提供基金,而是派自己的雇员直接与资助的研究生和导师取得联系。1999年公司派31名雇员专职负责此事,还有87名自愿顾问指派给学生,使自己的经理们了解到感兴趣的领域正研究着哪些先进的研究项目。此外,公司还在大学附近建立实验室,每个实验室的负责人就是一位教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大学教授合作,选择性地对学术研究项目提供资金,从而把分散的大学科研项目集成一个大的科研项目。
第三、表面看英特尔公司不具备独立的研究机构,但是在研发事业上也投入了大笔的资金。2001年英特尔公司投入了38亿美元,1/3用于工艺改进项目,2/3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公司不采取中央实验室的模式,但建立了三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专门的研究领域,构建一个分散化的分布式的研究模式,这种安排是希望每个实验室能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更有针对性和研究深度。开放式创新的模式扩大了研发部门的职能,使之除了技术的更新之外还要担任技术流动的中介人。
开放式创新强调利用外部技术,吸收能力成为外部技术进入企业的关键因素。Cohen & Levinthal等认为影响吸收能力的因素有:组织与外界环境的沟通结构、公司的R&D投资、外界环境的特质和先验知识等。英特尔公司的创新机制中,建立新的管理机制和获得外部知识的辅机制有利于组织学习机制的更新和组织先验知识的积累,增强了企业的吸收能力。同时,加大研发投入与制定新的研发模式等措施,也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组织的吸收能力。
三、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转化能力
转换能力(transformative capacity)是指组织内部持续重新定义产品技术的能力,当组织所拥有的知识或技术与目前的市场需求之间有差距(gap)产生时,组织若拥有此能力将保留正确的知识或技术,组织会在创新活动中获得较大的成效或较快达成组织的目标。
Graud & Nayyar(1994)认为,吸收能力是如何察觉、开发外界技术性知识的能力,技术性知识是来自于企业外界;相对地,转换能力则是基于厂商内部机会,不断重新定义产品组合能力,因此,技术性机会是来自于企业内部[7]。
IBM公司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充分说明提高转化能力对于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性。IBM公司设计了许多向客户学习的项目,较著名的是“第一类”项目(first of a kind)简称FOAK,该项目让研究机构与领导型的大客户签约,解决重大问题,公司还会派出自己的研究队伍在客户那里工作一段时间。这种安排扩大了研究人员的视野,有助于他们获得多个部门的信息,使研究人员更加关注客户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学术难题。同时,这一措施使IBM公司能够及时了解客户需求,能够快速地调整自己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IBM公司清楚地意识到,光有新产品还不足以营利,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商业模式,这样才能从创新中获得价值。公司的客户群是大公司和政府机构,公司为这部分客户群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IBM公司意识到用于向消费者传递完整解决方案所需的价值链不能局限于自身的研发成果,公司再也不能包揽所有的基础元件设备的制造,必须从外部寻找最先进的技术,并提高公司将这些技术整合到有效解决方案里的能力。公司充分利用了很多种外部的技术,扩大了收入流结构,甚至还创造了直接出售管理知识的业务形式。
IBM公司实施开放式创新的关键措施是致力于找出现有业务的盲点、存在的问题,以及为实现将来的目标公司现有的业务存在哪些差距,哪些领域缺乏适合的产品,而该产品是维持公司销售额和市场发展动力的必要因素。IBM公司就是因为发现了他们只能向主要客户(花旗银行)提供基础性技术,而不能向更多的银行提供业务所需设备,进而改变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使自身的客户能长期地使用自己的产品,从而达到了创新并长期获利的目标。
IBM公司的这些措施,有利于公司不断重新定义自己的新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在不断赢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公司的转化能力。而较强的转化能力,也有利于公司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实施。
四、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扩散
技术扩散(technological diffusion)是指一种“新技术”透过某种“信息的传播方式”随着“时间”的经过,散布在某一群“潜在使用者”中。可见技术扩散包含了四个要素,即新技术、时间、潜在使用者的特质以及传播信息的方式。Mansfield(1961)按技术扩散的范围将其分为三种:(1)企业间的扩散(inter-firm diffusion),指某一产业中,新生产方法由一企业扩展到另一企业的过程。(2)企业内的扩散(intra-firm diffusion),指个别企业开始采用新生产方法之后,由部分到大量,甚至全部采用该生产方法的过程。(3)全面扩散(overall diffusion)指某种新生产方法透过产业间的扩散,乃至全面采用的过程,一般亦称为产业间的扩散[8]。因此,如何将现有的先进技术合理扩散,关系到企业能否最大程度地获利。这样,技术扩散能力可以概括为正确通过技术扩散获取最大利润的能力。
在封闭式创新模式下,IBM公司仅将技术专门应用于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其他公司要想获得子系统,就必须购买整个系统。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公司改变了战略。1993年公司向苹果公司出售2.5英寸驱动器,苹果公司利用此驱动器生产畅销的膝上电脑,虽然IBM公司自己也拥有膝上电脑,但是公司认为与其将先进的驱动器用于自己产品赚取利润,还不如通过销售驱动器赚取更多的利润。可见,将技术向其他公司的扩散也是盈利的有效方法。
此外,IBM公司不仅将外部先进技术充分应用于自己的产品中,还向其他公司出售技术和专利使用权。仅2001年IBM公司因出售专利使用权而收到的特许使用金达19亿美元,而当年的基础研究经费只有6亿美元。
可见,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不仅可以自身利用新技术,还可以向其他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出售自己的技术,从而获利。如何正确地选择技术扩散的类型的能力也就是技术扩散能力,是开放式创新模式最终获利的关键。
五、结论
总之,企业需要有大量的新技术才能跟上市场的变化,而研发部门无法满足企业战略需求。即使象IBM这样的具有较强基础研究能力的公司也无法跟上快速变化的市场。开放式创新模式是一种快速跟进的战略,强调在对内、外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估的前提下,凡是有利于加快创新的因素,不管它是来自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应积极地创造组织模式去利用这些因素来参与创新。Oliver Gassmann & Ellen Enkel(2004)认为利用技术获利的途径也不仅仅限于现有市场,企业的边界应该是一个半透膜,便于技术溢出和引入[9]。成功的创新来源于内部和外部知识技术的充分而及时的利用,以一种全新的、不同的方式创造性地将各种技术整合起来,创造新产品和新服务而获利,或者通过转让专利获得利润。企业应将目光投向外部,吸收外部知识与技术, 经转化、整合后,再扩散到原有市场或新市场。成功地实施开放式创新模式,要求企业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转化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即要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实施,也加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我国企业现阶段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不意味着封闭式的创新模式,所以,研究开放式创新模式,对于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美]亨利・切萨布鲁夫.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M].金马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Cohen, Wesley M,Daniel A Levinthal1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1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J].1990,(35) :128 - 1521.
[3]Mowery,C,and Oxley J.E.Inward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Competitiveness:The Role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momics Vol 19,1995,pp67-93.
[4]Kim, Linsu1 Imitation to Innovation. The Dynamics of a Korea’s Technological Learning[M].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
[5]Zahra , S. A. , George , G. 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 , reconceptualization , and extension [J] . Academy of managementReview , 2002 , 27 (2) : 185 - 203.
[6]Eisenhardt,K.&Martin,J.(2000)Dynamic Capacity: What are the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1105-1121.
[7]Grand ,R,&,Nayyar,P.R.(1994).Transformative Capacity :Continual Structuring by InternationalTechnology Transfer[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365-385.
[8]Mansfield, E. 1961.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Rate of Imitation[J].In Econometrica No. 29 (4), P. 741-766.
[9]Oliver Gassmann & Ellen Enkel(2004) .Towards a Theory of Open Innovation: Three Core Process Archetypes[J].Proceedings of the R&D Management Conference (RADMA), Lisbon, Portugal, July 6-9, 2004.
Research of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city under
the New Model of Open Innovation. YANG Jin-wu
【关键词】FDI;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协整
引言
技术创新活动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加入WTO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及对东道主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普遍的观点认为:对资金流入的国家和地区而言,FDI不仅能够提供资本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而且还可以产生技术外溢效应、产生升级效应、贸易效应、环境效应和就业效应等。大多数经济学家强调,外商直接投资是解释30余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奇迹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整体而言,关于FDI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是近十年才开始探讨的,之前的文献虽有涉及,但主要是基于全国范围的,缺少针对地区性的研究。
武汉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截至2007年,武汉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225005万美元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达15.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商投资总资产贡献率高达29.78%。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省会城市,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资源优势,优越的交通通讯区位,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智力密集的科教和人才资源等优势,经济上取得长足的发展。随着中部崛起战略、“两型社会”和武汉“1+8”城市经济圈的提出,武汉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因此,以武汉市为例研究FDI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FDI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
一般看来,跨国公司是FDI影响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的载体,FDI通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经营对其技术创新能力产生深远影响。跨国公司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的形式在东道国投资设厂,可以为东道国子公司提供技术,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东道国通过学习跨国企业先进技术进行自主创新,促进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1.1 示范-模仿效应
由于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Enterprise,简写为“MNE”)与东道国企业之间存在着技术差距,东道国企业可能通过学习、模仿其行为来提高自身技术和生产力水平,这也叫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ct)。外资企业不仅将新设备和新产品或者新的加工方法引入到国内市场,还带来了产品选择、销售策略及管理理念等非物化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国内公司仅仅通过观察和学习邻近的外资公司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
1.2 竞争效应
这一效应多发生于产业内各厂商之间。竞争效应一方面指跨国企业子公司与东道国企业之间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加大了市场的竞争,刺激当地厂商有效地使用现有的资源,推动本土技术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指在本来具有强大行业壁垒的产业,由于跨国企业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垄断,社会福利水平得以提高。
1.3 培训效应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证实,国外资本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是无法脱离其人力资源而完全物化在设备和技术上的。因此,跨国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的有效运转,往往和当地的人力资源开发结合在一起。如当地技术及管理人员和跨国公司总部派遣的专家一起工作;对当地人员进行培训;当地技术人员参与对技术、产品和工艺的改进工作甚至研发活动;高级管理人员了解、参与跨国公司全球网络的运作过程。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学者主要针对FDI在东道国创新能力的某一渠道展开研究,没有考虑各渠道之间的相互关系,缺少系统性的考虑。另外,关于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理论研究还很少。
2.武汉市1990-2007年数据的协整分析
2.1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测度技术创新能力时,首先涉及到一个对技术创新能力衡量指标的问题。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科技产出效率的指标有:专利、科技论文、高科技产品或技术密集型产品、技术贸易等。我国专利法第22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本文结合研究实际,在诸多的评价科技产出指标中,选取专利授权数量作为地区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
在FDI指标选取时,本文选取武汉市统计局公布的实际利用的FDI作为FDI变量的指标。由于实际利用FDI都是以万美元标价,为方便起见,本文把每年的FDI原始数据转换为以人民币标价的外国直接投资额(RFDI),再对RFDI值取对数(LNRFDI)。最终本文以FDI流量和专利授权数作为替代指标,以此来研究FDI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可以看出,LNRFDI与LNPTN随着时间变化,因而是非平稳时间序列,存在“伪回归”现象,因而本文采用Granger,Johansen的协整检验。
2.2 模型设定
本文用LNPTN做被解释变量,PNRFDI作为解释变量,设置FDI与技术创新能力模型如下:
LNPTN=α+βLNRFDI+ξ (1)
2.3 模型检验与分析
2.3.1 ADF检验
分别对LNPTN、LNRFDI和一阶差分后的DLNPTN、DLNFDI进行ADF检验,并绘制其一阶差分时间序列图,结果如表1。
虽然LNPTN和LNRFDI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但是其一阶差分却是平稳的,即时间序列LNPTN和LNTFDI都是一阶单整的(即为I(1)序列)。因而该两个时间序列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即LNPTN和LNRFDI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
2.3.2 协整分析
本文运用E-G两步法,对LNPTN和LNRFDI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具体步骤如下:
注:检验类型(I,T,L)分别表示ADF检验中是否会有常数项(Intercept)、时间趋势项(Trend)以及最大滞后期数为(Maximum lags)。-2.717511***表示该值是1%的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1.96627**表示该值是5%的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2.666593*表示该值是10%的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
第一步:模型估计――最小二乘法
运用EVIEWS6.0对模型(1)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LNPTN=-0.316421+0.522958***LNRFDI(2)
t=(-0.169743)(3.761860)
R2=0.469348F=14.15159
根据以上分析,LNPTN对LNRFDI进行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弹性系数显著,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和较好,表明FDI每增加1个单位,专业授权量增加52.3%。
第二步:残差的单位根检验
根据估计的方程(2)可得残差估计
U=LNPTN-0.522958LNRFDI+0.316421(3)
运用EVIEWS6.0软件,可得残差图及残差序列ADF检验。
表2显示,ADF值为-3.335266,小于1%显著水平临界值-2.717511,因而残差序列ξ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单位根,即残差序列ξ是零阶单整。根据以上结果可知,LNPTN和LNRFDI存在协整关系,协整向量为(1,-0.522958,0.316421)。该检验反映在FDI流量与技术进步上可以看出,从长期看来,RFDI的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弹性为0.522958,即RFDI每增加1%,专利授权数增加0.522958%。这表明FDI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2.3.3 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上文分析,描述技术创新能力随着FDI流入的变化的长期均衡调整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ΔLNPTNt=α+β*ΔLNRFDIt+aecmt-1+ut (4)
本文首先选定4阶的滞后变量,再逐步排除一些不显著的变量,最终得到估计后的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DLNPTN=0.457621***-0.480393**DLNPTN(-2)-0.544131***DLNPTN(-3)-0.315339*DLNRFDI(-3)-0.235761*ecmt-1 (5)
R2=0.885520
从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武汉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与专利授权数之间存在着长期动态的均衡关系。(2)在一定时期内,专利授权数受到本身和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变动的影响。从方程(5)可知,滞后2年和3年武汉专利授权数增长变动和滞后3年的FDI流量的变动对专利授权数变动的影响分别在5%、1%、10%的水平下显著。(3)误差修正项ecm的系数为负数,这符合经济意义,若上期大于本期,则本期经济系统会产生一个负向的作用,这个作用使得PTN和GDP两个变量能够在长期中达到均衡;相反,若小于则进行正向修正,修正力度均为0.235761,该修正系数也说明专利授权数和FDI流量短期变动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不大,即FDI流量和专利授权数两者之间的均衡关系对当期的非均衡误差调整自身修正能力不强。
2.3.4 Granger因果检验
根据协整分析,可知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与武汉的专利授权数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进一步进行Engle-Grange因果检验,由于Engle-Grange因果检验只适应于平稳序列,因而本文采用一阶差分后的数据,结果如表3所示。
通过上表可知,滞后期为2年和3年时,在1%的显著水平下,外商直接投资流量是构成专利授权数的Grange原因。同样在5%显著水平下,滞后2期专利授权数是构成FDI流量变动的Grange原因;在10%显著水平下,滞后3期专利授权数是构成FDI流量变动的Grange原因。
3.基本结论及建议
3.1 基本结论
通过利用1990-2007年武汉的专利授权数和FDI流入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数据的协整分析,可以看到: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与专利授权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虽然各自的增长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但它们之间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在5%显著水平下,滞后2年的专利授权数与FDI流量之间互为Grange原因;在1%水平下,滞后3年的FDI流量是专利授权数变动的Grange原因;在10%水平下,滞后3年的专利授权数变动是FDI流量变动的Grange原因。其他情形下,专利授权数与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这表明在短期内,FDI流量对专利授权数的贡献不明显。
3.2 对策建议
武汉经济的发展主要走的是一条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的内生型发展道路,引进外资能力较低,抑制了本地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要真正拥有核心竞争力,最终占据技术竞争的领先地位,就要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要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发活动获得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即进行自主创新。
3.2.1 注重利用外资质量
应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扩大吸收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与质量。随着中部崛起、“两型社会”和武汉“1+8”城市圈的提出,武汉经济发展模式迫切需要从内生型转向内生成长与外向发展协调发展。借鉴沿海各省的经验,积极引进外资,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科技资源,把握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吸纳国外先进制造业和研发中心的转移。因此,武汉应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继续改善投资的硬环境基础上,着力改善投资的软环境。建立统一、规范和公开的外资准入制度,简化外商投资的审批程序,提高审批工作的效率,改善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环境,以此提高外资进入的积极性。同时,还应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以促进跨国公司对武汉转移技术,加大对武汉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将利用外资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建立合理的招商引资质量考评体系,注重引进科技创新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投资项目,促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的引进。
3.2.2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武汉本地企业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通过模仿创新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技术的提高,不仅需要外部力量的推动,更需要有自生的技术来源,能够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进行自主创新,获得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竞争优势。通过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两种方式,提高企业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最主要的是要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使企业能够积极地成为创新主体。然而,自主创新毕竟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具有投入高、周期长、风险高的性质,很难短期见效。任何企业对既有发展模式都有很强的依赖,没有强大的外力或内部变革,不会轻易地改变传统路径。由技术引进走向自主创新,是企业技术路线的转轨。促使企业下决心转轨,必须有强烈的外因和内因。一般来说,外因主要来自于企业外部的压力和吸引力。例如政府的政策激励、企业生存环境的压力、市场竞争的压力,会鞭策企业走创新之路。内因则主要来自内生的追求和激情,表现在公司长远战略和企业家精神。因此,为促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政府需要并正在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例如对实行自主创新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这充分表明国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决心。但这些只是外因,如果不能调动起企业和企业家内在动力,政府的号召、干部考核的压力也可能只使企业“奉命创新”。这种为完成“交办任务”而进行的创新,很难想象有好的效果。因此,这就需要公司能够制定长期战略,加强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有较强的企业家精神,内生出进行自主创新的欲望和激情,从而从本质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
3.2.3 鼓励外商研发本地化
要促进FDI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就需要加强外资企业的在东道国的根植性,鼓励外商研发本地化。跨国公司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可以跟内资企业相互作用,促进其技术创新的提高。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是在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而当今有一部分外商投资企业都是看重一些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纷纷在内地设厂,而当享受优惠之后,又会到另外地方重复同样的投资,很少对当地企业有技术溢出,更不用说对当地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促进作用。因此,要提高FDI对技术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需要让外商企业在东道国根植,外企只有在具有较强的根植性之后,才会把先进的技术投入其生产当中,并将其转移到当地。因此,武汉应进一步完善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设立研发中心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适合于高科技创业型企业发展的外商投资的政策、市场空间,促进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本地化,促使跨国公司在当地建立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积极开发专利。并加强外企与本地工业企业的融合,使本地企业能在更大程度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最终达到模仿创新,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注释:
①包括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下同)。
参考文献
[1]小规模技术理论[EB/OL].training.mofcom.省略/jsp/sites/site?action=show& id=1305.
[2]Caves,R.E.,Multinational Firms,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Host Country Market[J].Economica,1974,41:176-193.
[3]Wang J.Y.and Blomstrm M..Foreign Investmentand Technology Transfer:A Simple Model[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2,36:137-155.
[4]肖德云,王恕立,朱金生.武汉市FDI的技术溢出绩效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7,(3):173-179.
[5]陈国宏.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技术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37-40.
[6]王艳丽,刘传哲.FDI对东道国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回顾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2):193-196.
[7]李杏,M.W.Luke Chan.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技术溢出效应比较――基于面板因果关系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2):70-76.
[8]刘中文,姜小冉,张序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32-35.
[9]李晓钟,张小蒂.江浙基于FDI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7,(12):102-109.
[10]叶仁荪,王光栋,王雷.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与技术进步路线的选择――基于1990-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3):137-147.
[11]郭国峰,温军伟,孙保营.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9):134-143.
关键词: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工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认识提升天津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一、技术创新能力概述
1.技术创新能力概念。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的基础能力,是企业发展技术能力的核心,包括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等。企业技术创新一般分为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三个阶段,各阶段相互作用,并呈螺旋式发展。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集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能力和过程能力为一体,较好地反映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当前的实际能力与绩效。2.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李海东,吴健,易娟娟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包括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研发机构硕博占比、人均R&D内部支出、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和技术市场成交金额等指标。通过回归分析,认为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技术研发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人才与资金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还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程度。张梅琳强调,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指标有技术能力、决策水平、资金和人才投入、内部管理能力、设备及信息等因素,这些因素在技术创新的研发、设计、试制与生产阶段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外部因素中,政府政策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李晓霞以上海制造业为实证,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实证分析
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诸多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处理,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1.变量选取及样本数据来源。(1)被解释变量:技术创新能力(F)为被解释变量。(2)解释变量: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影响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出于数据收集的便利性及研究的合理性,选取的解释变量指标包括:R&D经费支出总额(X1)、R&D人员全时当量(X2)、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X3)、新产品销售收入(X4)、专利申请数(X5)、R&D项目数(X6)。(3)样本数据主要根据天津市统计年鉴,选取2001—2015年天津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上述6项指标数据。2.统计结果分析。(1)KMO和Bartlett的检验。为避免伪主成分分析现象,需要进行KMO检验与Bartlett球度检验,将样本数据输入SPSS19.0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KMO测度检验值为0.774,Bartlett球度检验的Sig值为0<5%,适合运用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2)系数相关矩阵。表1为系数相关矩阵,结果显示,天津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而且系数都比较大,接近于1,因此很适合使用主成分分析(3)各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各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方差贡献率为94.165%。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4)主成分系数及主成分表达式。通过提取主成分,得到R&D经费支出总额系数为0.984,R&D人员全时当量系数为0.952,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系数为0.983,新产品销售收入系数为0.982,专利申请数为0.972,R&D项目数系数为0.95。在这些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中,R&D经费支出总额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最大,其他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数、R&D人员全时当量和R&D项目数。根据主成分在各变量上的载荷,可得出主成分表达式如下:F=0.984×X1+0.952×X2+0.983×X3+0.982×X4+0.972×X5+0.95×X6。
三、提升天津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1.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技术创新决策上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制定相应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措施,进一步完善现代制度、培育技术市场、构建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企业在感到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时,才会更加重视改进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以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2.选择适合的技术创新模式。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技术创新模式,关系到技术创新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和能否持续开展,也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类型来看,通常有内部型、合作型和合同型三种模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技术创新资源条件和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对于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的企业,可选择内部型技术创新模式;对有资金但技术力量相对不足的企业,可选择合作型或合同型模式。,同时,还要考虑市场开拓因素,以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3.正确处理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之间的关系。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涉及技术引进问题。在此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在技术引进中重视消化吸收,只有把握好两者的关系,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在技术能力上增强综合竞争力。重视消化吸收的投入是提高消化吸收能力的关键,因此除了企业重视自身投入外,政府还应给以一定的扶持,尤其在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消化吸收投入方面,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袁剑峰.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观察,2013,(6):42-43.
[2]李海东,吴健,易娟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4,(1):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