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5 17:16: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

第1篇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资源 开发 保护

一、呼和浩特市传统文化资源及其保护

(一)非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的源头活水

作为“草原古都”,呼和浩特市的非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民族风情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文化积淀深厚、种类浩繁多样、遗存瑰宝纷呈,风采日益彰显。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的分类,呼和浩特市非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口头传统。呼和浩特市浩如繁星的民间故事、神化传说、边塞诗、叙事诗、英雄史诗、歇后语、顺口溜、谜语、谚语、笑话、串话、格言等都包括在内。其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多重的、复合的功能和意义:首先,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情感的表达和认同、历史记忆的保存以及文化基因的传承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次,是城市及企业理念识别、视觉识别、产品识别和行为识别的重要资源;再次,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2.表演艺术。以蒙古族长调为代表的民族演唱艺术、以马头琴为代表的民乐演奏、以二人台为代表的传统戏剧、以乌力格尔为代表的传统曲艺、以蒙古族博克为代表的传统竞技以及一些极具地方情趣的表演艺术形式,都以独特的原生状态承载着丰富的艺术内涵,以浓郁的民族风情裹挟着本真的生命律动,为呼和浩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采掘不尽的富矿。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呼和浩特市的一些风俗事象、活动与礼仪、仪式具有一定的展演价值和素材价值,或具有体验、寄情、审美、启迪等功能。各民族的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已成为经贸往来的重要契机,起到弘扬传统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城市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等作用。

4.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此类主要表现为一些畜牧业、农业知识与实践,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和实践,药典和治疗方法,宇宙观,天文、气象知识,冶金知识,计数和计算方法,食物的保存、制作、加工和发酵知识等,有着较大的意义扩展空间和实践指导价值。例如,蒙古民族以独特的运思模式,将对自然界的思考和认识融入其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中,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作一种重要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在道德上谴责和鄙视贪婪攫取自然资源的人,主张取之有道;在宗教规范中有很多有利于植被保护、动物生长和水源洁净的生产生活禁忌;在社会制度层面上则依法保护生态;这是一种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中心主义。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这无疑是可以深入挖掘、广泛利用的一笔精神财富。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服饰、皮画、刀具、弓箭、毛绒制品、金银器、乳肉制品、马鞍马鞭等配套用品、牛角制品、琴棋用品、宗教用品、石雕、木雕、骨雕、和林格尔剪纸、蒙古族刺绣等方面的传统手工艺知名度较高。与制作精良的现代工业产品相比,其制作工艺粗糙原始却血脉旺盛、质朴古旧却有着醇酽的民族情韵,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消费价值。

(二)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呼和浩特市物化的时间记忆和文化象征

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是指历史上存留下来的各种人类活动的遗迹和文物。按照时空结构,呼和浩特市的历史遗迹主要包括六大系列:代表人类旧石器文明的大窑文化遗迹;战国时期郡治云中郡文化遗迹;北魏拓跋氏早期都城盛乐城文化遗迹;辽金元时期的丰州城文化遗迹;明朝归化城(又称三娘子城)文化遗迹;清朝绥远城文化遗迹。呼和浩特市属于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灿若繁星的物质文化遗迹和文物具有较高的品相和价值。

(三)以保护作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先决条件

1.实行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对位性保护。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把部分开发收益应用到资源的保护上,形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良好局面,通过文化产业自身的扩大与积累来改变过去文化保护的单一输血模式。

2.实行整体性保护。将保护范围从个体的文物、建筑扩大到建筑群、历史街区乃至一个完整的古城,以“整体性保护旧城”的发展理念代替“旧城改造”的错误方针和口号。旧城内的传统建筑应加强日常修缮,并维护原有的路网格局和街巷肌理。将城市历史渊源、区域文化差异、文化多元性与城市规划、设计尽可能完美地结合。

3.实行社会性保护。建立文化资源民间保护机制、学术研究保护机制及宣传普及保护机制,培养社会各界对文化资源的感情和价值意识,提高民众保护自觉度,强化研究者、决策者和执行者的保护理念,营造保护文化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这是最浑厚的社会基础和心理根源。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应鼓励企业、个人向文化资源保护投资或捐赠。

4.制定和完善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和法规,实行立法性保护。

5.建立以保护遗产类资源的原真性、多样性和完整性为目的传承机制,实行传承性保护。

6.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时间、程度、切入点、方法和种类,以及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研究,以确保其可持续开发。

二、呼和浩特市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

传统文化资源有着巨大的开发空间和良好的开发前景,但就呼和浩特市目前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状况来看,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开发主体散而乱

各级行政区划、各类系统部门、各种投资主体都成了文化资源的开发主体,造成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行政区划代替了文化区划、资源管理者变成了资源拥有者、资源开发投资左右了资源开发目标等问题。尽管呼和浩特市花了大力气做了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但并没有预期的运作意义。

(二)产品开发、项目规划粗放盲目

这主要表现为产品开发上粗制滥造,产业发展规划上粗心浮气,环境资源维护上粗枝大叶。许多开发者片面追求数量效应,热衷于将当地文化匆匆包装后快速推向市场,结果是一系列“三低”―――品味低、质量低、价格低的文化产品出笼;或者片面追求“独特”“做大”“做强”,无视产业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匹配原则,无视产业发展的链动条件,无视产业运营的实际能力,最终因违背产业和市场规律而事与愿违。

(三)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维定势对待文化资源开发

将文化资源当作吸引投资、招徕生意的幌子,使文化资源的主体地位丧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更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开发。

(四)开发资金不足、开发程度不高、行业管理差、缺乏统一规划

上述问题之所以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源于对文化资源的曲解。文化资源的丰厚不等于产业化的易行,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资本,文化资源的滥用和“虚热”,可能会遮蔽我们对文化产业主体部分的认识。其次,源于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理念的缺乏。所谓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理念,就是以基于文化资源的创意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率效益指数、产业关联指数以及产业集群指数,拓展市场化运作手段。再次,源于文化产业本体竞争力中最活跃、最有价值、最有生命力的核心部分―――文化产业人才的缺乏。文化产业人才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力、文化创意创新力、文化制度构造力、文化政策制定力、文化资源培植力、文化借鉴汲取力、文化环境营造力、文化产品生产力、文化市场培育和管理力、文化产品营销力等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性、决定性因素。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为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的78.2%,其知识水平、技术水平、能力水平、创新意识和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也有一定差距,这是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性因素。

三、呼和浩特市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原则及策略

(一)可持续性原则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对于未来经济增长模式的普遍共识。在文化产业领域,文化资源的持续性和承接性更为突出,这体现了文化产业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否则,文化产业就会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以及人类精神价值提升的负面力量。呼和浩特市应把“可持续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作为保护传统文化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型和资源节约型经济、构建和谐首府的工作重心。应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地方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加大非物质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二)责任原则

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和资本化运作是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责任,这不但可以创造财富,还可以提高发展质量,实现GDP的“绿色增长”;不仅可以丰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产品,也必然会增强民族区域的文化安全与自信。应超越工业化社会的思维定势,以信息化社会的创意理念及其技术范式来看待文化资源。应密切关注国内国际分工体系和产业演变态势,了解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对本地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成立文化产业领导小组,进行相关研究和规划,尊重文化产业人群价值,形成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和机制。

(三)创意创新原则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利用文化资源的重要着力点。以旅游纪念品为例,呼和浩特市的旅游纪念品大多设计单调落伍,工艺低劣甚至粗制滥造,真正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精品并不多。文化产业的生命活力源头之一在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呼和浩特市可以通过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意设计和产业开发而批量化、规模化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产品与服务。应以传统文化的高起点、可持续开发为主要内容,以新兴产业的引进培植和落后产业的创意化提升为着力点,集聚和整合现有的处于分散状态的科技、人才、品牌、管理、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等高端要素资源。调动区域内研究机构、相关公司、辅助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的积极性,有效推动官、产、媒、学各界的通力合作,按照专家论证、科学决策、试点先行、市场运作、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模式,大力发展网络、软件、数字技术等信息创意产业,电影、电视、广告、动漫、出版等内容创意产业,民族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手工艺、艺术品设计创制等艺术创意产业,建筑、产品外观设计等工业创意产业以及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设计、娱乐体验设计等休闲创意产业。

(四)整合原则

呼和浩特市应建立与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整合、研究性整合、弘扬性整合和产业化整合相对应的机构与队伍,进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法规法律为保障的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建立这一机制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摸清呼和浩特市乃至内蒙古传统文化资源的“家底”,为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奠定基础,提升其在中华文化谱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则是为文化产业构建资源宝库,并规范、引导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整合,避免借创意创新之名对其随意篡改、拼接、歪曲和肢解,鼓励在保持文化基因谱系的连续性和文化根脉的原真性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3.

[2]胡敏中.论非物质文化[J].文化研究,2005,10:77―82.

[3]吴团英.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A].胡匡敬.论草原文化(第二辑)[C].内蒙古: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1―14.

第2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模式;创意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

“非遗”是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非物资文化遗产对我们的文化传承有重要作用。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元素的创意与创新为基础,再经过现代技术的加工形成的创意与文化相结合的产品,从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且较为有潜力的产业。

1 从抢救带生产:“非遗”保护的实践历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口头和传统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出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我国在2004年加入这个《公约》。该《公约》内容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不再只是历史文物与历史遗迹了,还增加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在2005年出台《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使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目标以及基准原则得到了明确,且使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逐渐形成,2006年,我国设立“文化遗产日”。这些措施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工作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历了三种保护模式,分别是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

1.1 抢救性保护

我国最主要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是抢救性保护。国家的财政投入会偏向那些濒临灭绝的项目,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得到保护,我国推行了文物保护的方式。经济全球化日渐发展,工业画、城市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这使得我国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危机。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实行了对“非遗”的抢救性保护措施。这几年,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逐渐加大,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制订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认定制度,同时“非遗”博物馆也开始兴起。

1.2 整体性保护

说到最专业、最科学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那就不能不提整体性保护这一模式了。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人们慢慢认识到“非遗”不存在于空中,而是在其本身发源起来的土地上,“非遗”一旦离开它自己的发源地和发展环境,那么想再对“非遗”进行保护就难上加难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体性保护应运而生。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时候要遵循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把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载体,之前都是对“非遗”进行单独保护,现在还需要对它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保护。经过这些年的实践证明,这种保护模式是非常科学并且有效的。

1.3 生产性保护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积极探索是生产性保护这一模式。在对生产性保护模式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整个工作的核心是保护“非遗”的真实性与传承性,在保证可以传承“非遗”的这个大前提下,借用流通、销售等渠道,把“非遗”包装成文化产品的形式进行保护。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领域实施的都是生产性保护这一模式。国家文化部在2011年公布了41个国家级的“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这对于展示我国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的成果是非常有帮助的。

2 从遗产到资源:“非遗”开发的理论支点

我国一直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采用什么样的保护模式比较好,结合人类的实践和对事物的认识不断地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就生产性保护这个概念而言,理论界仍然有一些人对“非遗”的开发与利用没有清楚的认识,不明白对“非遗”进行产业化开发的理论依据。所以就不得不提一下人文资源这一个概念了,所谓的人文资源就是指人类在经过文化创造之后留下来的、可以供人类继续发展的文化基础。人类从古代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如果只是静态不动的或者是存在于博物馆中的,与人类没有联系、没有互动,就只能成为遗产,只有当这些遗产与现实生活挂钩,并且可以联系社会实际,这才能称之为资源。可以这么说,人文资源与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画等号,当它故步自封,不与外界联系时,就变成了过去社会的遗留物,就是所谓的文化遗产;当社会生活与之联系起来时,在具备了可以被文化产业开发利用的价值时,就转变成了资源,我们称之为“文化资源”。

从遗传转变为文化资源,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得到了较为科学的理论根据。人们渐渐意识到“非遗资源”不只是有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等,还具备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民间社会中早已开始了对“非遗”的开发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赚取了钱财。并且,“非遗”具备一般资源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非遗”的不可复制性、唯一性以及稀缺性,它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地方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时得到了极大的支持。

3 创意性保护:“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完美结合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非常多,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十个类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戏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我国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各个地方基于对民俗与节日的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二是对传统美术及传统技艺的保护。是否与当今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区别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的最好办法,然而仅限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开发与利用并不能说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最大化的开发。特别是如今刚刚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创意产业上的发展活力十足,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给“非遗”带来了第二春,让它获得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文化创意产业,即源于个体创意、技能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有能力创造就业机会的产业,涉及的面非常广,有广告、工艺、设计、休闲软件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的文化产业相比,其核心要素是人的创造力,即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对创造力的理解以及创新一个新事物的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意,不能抄袭,必须是原创的、有价值的。践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起来对彼此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二者相辅相成,为彼此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首先是“非遗”。“非遗”走进社会和大众生活的有效途径,主要在于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难点主要用于“非遗”很难走进人们的生活,对于人们来说其可有可无,导致活态传承不能很好地进行。然而“非遗”的文化魅力被河南平顶山的少林寺展现在人们面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让“非遗”走向大众生活,不再无路可走,打开了通向现代世界、新世界的一扇大门。

其次是文化创意产业。“非遗”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资源与素材得到了丰富。在我国河南流传的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员。被国内的影视公司加以改编拍成电视剧后,引起了巨大反响,与此同时也给该影视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这是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资源相碰撞产生的结果,也是两者相结合、开发利用彼此资源的成功典型案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可以获得丰富的资源,这是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的。

笔者认为,在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这三个保护模式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保护模式,即创意性保护。在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这一基础上,可以通过创意把“非遗”融入如今的社会生活。创意性保护的宗旨是以创意为手段,激活“非遗”的生命力,这是整个“非遗”保护发展历程中产生的新产物。创意性保护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是改良型,即适应大众的审美习惯及趋势;二是创造型,令“非遗”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在原创创意的这个大前提下,创造全新的文化产品;三是融入型,即经过设计等途径,把“非遗”的关键特点与现今社会中的产品结合起来,如服装设计等。

4 结语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归根结底,产业追求的是利润,是如何使效益最大化,如果“非遗”过度的商业化,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应该建立文化创意产业时代对“非遗”保护的监测评估体系,同时设立“文化预警”机制,即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与利用之前,相关的部门要先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防出现过度或者破男缘目发,这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使“非遗”受到较小的破坏,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时代“非遗”保护的新模式作出了一定探讨与分析,但还需要更多的人来探索这个新模式,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久玲,林宪生.“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接模式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2] 田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5(04).

[3] 陈思琦.非遗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02).

第3篇

关键词:宗教文化旅游;现状;开发利用;研究对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宗教文化,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熏陶人们的生活习俗,在建筑、文化以及艺术方面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宗教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资源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国历史悠久,宗教文化资源和文化内涵都非常的丰富,因此呈现出开放的优势,就目前我国宗教文化旅游的形势来看,基于我国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一、宗教文化旅游的意义

宗教文化旅游主要方面包括了以宗教活动为主体,以宗教景点为场所的旅游资源,不断吸引旅游者的到来,不断为旅游业利用所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旅游活动。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所以历史文化繁多,宗教文化资源也很丰富。目前我国主要存在的名胜古迹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宗教文化的遗迹,而且国家设立的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中,有一半也是涉及到宗教文化的。因此我国在宗教文化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旅游价值,宗教文化不仅可以是游客观光游览的胜地,而且也是可以让游客获得大量知识的博物馆。加强对宗教文化旅游的开放,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

积极发展宗教文化旅游,有助于自由信仰宗教的政策施行,加强对外文化的交流,我国政府一直将保护和尊重自由做为长期的基本政策。要全面贯彻党的自由的政策,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宗教活动及事务进行管理,落实到宗教事务条例的每一个环节上,将宗教文化如何能与社会主义更好地相适应做为出发点,实现宗教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通过加强宗教文化旅游,提高国内外游客的宗教文化知识,加强他们对保护宗教文化遗产的意识,促进他们遵循宗教活动的法律法规,改变他们对宗教文化的一些误解和偏见。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外宗教人士加强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外国游客对我国自由的实际情况加强认识,在宏观方面有助于建设和平的国际发展环境。

积极发展宗教文化旅游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强保护宗教资源。根据相关统计,全球有3亿人的旅游目的是感受宗教文化,在这个旅游市场上每年的收入会超过180亿美元,因此宗教文化旅游是全球旅游产业非常重视的资源。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积极发展宗教文化旅游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能推动整个地区的旅游经济效益,而且为宗教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收入,能推动更好的开展宗教活动。

积极开展宗教文化旅游,可以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宗教本身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宗教文化强弘扬众生平等、鼓励人们相互帮助,激发人们的善心,熏陶人们的思想。因此,宗教文化对于我国目前提倡的民主、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社会主义和谐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每一个宗教文化的存在就是丰富的文化沉积,是集语言、艺术、文学、习俗、史学、哲学等于一体。宗教文化蕴含了很多富有哲学及智慧观念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积极开发宗教文化资源,有助于加强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宗教文化开发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宗教文化旅游发展很快,宗教建筑景观规模与日俱增,开展了若干将宗教文化修学、宗教修身养性、宗教节庆活动等多种方式融入一体的旅游项目,整个宗教文化旅游的开发也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途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在宗教文化开发方面重视不够,相关政策也不够规范。我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大家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封建迷信问题等融在一起,逐渐让宗教问题变得很特殊很复杂。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宗教文化也具有消极与积极的两面,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时候要规范相关的宗教政策,谨遵宗教法规,要坚持正确的意识进行开发,这样进行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目前宗教文化旅游项目缺乏创新,项目过于单一,专业人员普遍素质较低。由于项目的过于单一,所以不能体现宗教文化的深度。部分地区在宗教文化旅游开发方面还断断续续的,不能完全挖掘宗教文化所富有的修身养性、众生平等、激发智慧等文化涵养。专业人员在素质方面还需要提高,部分宗教文化景点,宗教人员的工作略显不足,只是从事了表面的工作,如维持秩序、发放经义、为游客祈祷等活动,很少能对游客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游客完全没有感受到宗教文化的内涵。这些现状都是一种无序的状态,应该加强改善,对宗教文化景点的导游进行专业的培训,颁发相应的上岗证明。

由于受利润最大化的影响,景点的商业气息逐渐浓郁,忽视了资源的保护。部分对外开放的寺庙内,充满了商业色彩。整个宗教场所由于商贩的经营活动极大的影响了宗教建筑的庄严和神圣。部分宗教场所还出现了更严重的行为,利用各种名义骗取游客的钱财。由于这些现象的不断出现,保护宗教旅游资源的问题也变得非常严重。部分地方政府由于经济利益的诱惑,丢失原则,不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不依据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构建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宗教旅游项目,但是忽视了对宗教文化的保护,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经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利益冲突产生的矛盾日益增多。目前,我国对于宗教文化旅游景点的管理相对复制。旅游与宗教、旅游与自然生态区、旅游与文物、旅游与环保等方面,由于景区产生的利益而相互争夺管理权,形成非常复杂的关系。旅游部门与宗教、自然生态保护、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等职能部门之间时常发生冲突。旅游景区部门由于对宗教文化认识的不足,缺乏相关政策的完善、相关法规的监督,在决策的时候忽略了宗教部门的意见,不重视宗教团体的权益。由于宗教团体在协调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一般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这样也加重了与其他部门的矛盾。

三、对我国宗教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思考

根据上述我国宗教文化旅游的现状与我国宗教文化旅游的特点,针对我国宗教文化的开发提出了几点个人对策:

将模糊的观念澄清,加强对宗教文化正确的认识。宗教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下一直都存在,所以其影响是不容被忽视的。古代时期,整个社会生活及人们的意识,无一不被宗教文化影响,人们的风俗习尚,都体现出宗教文化的精神。有神论的宗教思想虽然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意识,但是对信仰者有良好的影响,促进人们规范社会道德生活,积极促进人们道德改善、止恶从善、安抚心理。宗教文化与存在一定的区别,但其中也有一定的关联,宗教文化不是主流思想文化,毕竟也是人类自古以来不断努力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宗教文化旅游的产品,加强宣传力度。宗教文化旅游的建筑、绘画、文物、音乐、活动、养身对游客都有积极的影响力,这些方面的感染,可以加强游客各式各样的审美要求和精神需要。所以,要对宗教文化的内涵进行充分的挖掘,要不断地拓展宗教旅游项目,眼光要远不能满足于现状。旅游目前竞争非常激烈,所以在宣传营销方面也非常重要。宣传做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数量。因此要通过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传媒技术等渠道加强影响力。必须要做到全面的宣传,宗教文化旅游才能发挥潜力,才有作为。

加强宗教文化旅游专业人才方面的培训。宗教文化旅游是属于特殊的旅游行业,具有一定的文化涵养,因此在专业人员方面一定要加强培训,提高职业素质。宗教文化专业人员必须要具备相应的宗教基础知识以及对历史要有一定的了解,只有加强这方面,才能更有效的对游客进行讲解,促进游客对我国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深刻认识,激发游客对我国宗教文化旅游的兴趣。根据我国目前宗教文化旅游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地有计划地在各类旅游专业中加强宗教文化教学,逐步增设相关课程,提高对旅游管理服务人员宗教文化知识的培训力度。

逐步建立和完善宗教文化旅游管理的制度,加强创新宗教旅游管理的模式。针对当前宗教文化旅游管理混乱的现状,要打破民族宗教部门、旅游部门、文物部门的界限,逐渐消除资源管理分散的模式。在政府统一的领导下把责任落实到每个相应的部门:宗教部门、文物管理部门、旅游风景区管理部门等。让各个部门相互协调、有机结合,加强集体主义的意识,不能只重视单方面的利益,要以大局为重。

在宗教文化旅游开发中要切实与宗教团体协调好关系,工作中要将宗教组织及者的宗教情感充分的考虑进去。因此,要积极规范管理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要逐步消除反科学、迷信的、愚昧的、甚至借助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来骗取游客钱财的垃圾精神文化。我国富集的宗教文化资源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的财富,我们应该要珍惜保护,深入挖掘宗教文化丰富内涵,“积极弘扬宗教文化的“善”精神,促进宗教文化旅游良性发展,从而有助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推进我国社会和谐的发展,加强建设国际和平环境。

参考文献:

[1]包大明•宗教文化与旅游业发展[ J].商场现代化,2007 (5)•

[2]高晓亮•吉林省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5)•

第4篇

[关键词]图书情报学;古籍;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2-0101-02

古籍是指产生于1911年以前,记载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典籍。古籍是不可再生的文物,在长期的流通使用中,一些古籍纸张已经变质、变脆,不能再继续流传阅读。特别是一些孤本、珍本,更需要珍藏。由此,古籍收藏单位采取各种措施加以保护,其中古籍数字化是最理想的使用方式,可减少对古籍原本的直接使用,便于长期保存,还可使古籍资源得以有效的开发、利用。

在以纸本文献为主要文献类型的时期,我国的古籍工作者主要从目录、校勘、版本等方面入手,对古籍进行系统的整理。读者主要依据书目卡片检索和传统查阅方式查阅古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广,利用新兴技术手段开展古籍整理,实现古籍数字化,已成为古籍管理和利用的新方式。2007 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中华古籍联合目录、古籍数字资源库……进一步加强古籍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特别是应用现代技术加强古籍数字化和缩微工作,建设中华古籍保护网。”①《意见》极大地推动了图书馆古籍数字化事业。因此,古籍数字化已经成为 21 世纪古籍整理的主流,代表着未来古籍整理、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

潘德利先生在《中国古籍数字化进程和展望》一文中对古籍数字化定义为“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古籍文献进行加工、处理,制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古籍文献中所蕴涵的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古籍的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②定义认定了古籍数字化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古籍文献加工处理,使古籍原典在计算机上实现浏览、检索、利用,从而揭示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便利。主要采用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两种方式进行。其中,古籍书目数据库反映的是古籍的外在特征和基本文献信息,如书名、作者、版本年代、行款尺寸等,便于读者查找和图书馆古籍管理。全文检索数据库将古籍资源全文录入,转化为电子文本,供用户查阅,提供了一种以字符为主要处理对象,根据资料内容而不是外在特征来实现检索的先进查询手段。

当前,数字化古籍按载体形式可分磁盘资源和网络资源两大种。现有的磁盘版古籍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图像版,它是将古籍直接以图像格式扫描存储。如《中国基本古籍库》,该数据库以 DVD—ROM 为载体,全套光盘库总计全文 20 亿字,版本图像 2000 万页,其中近 2000 种为世人罕见的孤本和珍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二是全文版,它存储的不再是图像,而是数字化的古籍文本,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图书,可实现全文检索和查找。三是图文版,它在古籍书页图像存储的基础上,将书中具有检索意义的内容数字化,并辅以数字化的电子工具书,为读者提供快捷有效的检索、统计、整理和编辑功能。《中国方志库》收录中国方志 8000 种。每种方志均制成全文文本和原版图像,总计全文超过 30 亿字,图像超过 3000 万页。可从区域、条目、全文三条路径进行全方位的检索。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古籍资源的网络化也成为一种趋势。它主要是将数字化的古籍资源在网络上有偿或无偿地,供互联网用户使用。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古文献资源库(http:///index.htm )是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善本古籍、普通古籍,以及金石拓片、舆图、契约等特藏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数字化加工而建设起来的,它包括古文献目录、图像、全文数据库,古籍、拓片、舆图等文献资源的系列著录系统,是提供给最终用户使用的检索平台。

古籍数字化减少了珍贵古籍的纸本流通,有效保护了珍贵古籍,方便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古籍的科学管理。古籍数字化还可使读者有效检索、利用古籍资源,帮助学者排除冗余信息的干扰。可以肯定地说,古籍数字化改变了学者查阅古籍文献的方式。他们可以利用文献机构的古籍文献数据库进行查询、阅读,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这种阅读方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必然带来学术研究方法和方式的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然而,在古籍数字化研发和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如古籍数字化标准不一,人才缺乏,数字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深层次开发产品,缺乏公益性古籍数字化产品,盗版猖獗,直接影响古籍整理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为了促进古籍数字化科学有序地进行,也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广大古籍工作者或研发机构要认真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取长补短,为社会广大读者提供优秀的高质量的数字化产品。根据目前古籍数字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工作的开展,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第一,统一标准。如著录条例、数据库格式、编目软件使用字库等,以保证数据库的质量和查询服务效果,为读者提供一个共享古籍文献的统一平台。

第二,培养新型的古籍整理研究人员。古籍数字化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中国古籍文献的分类、版本鉴定、编目,还要会编制数据库,懂得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能开展研究和开发工作,这是古籍数字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三,做好古籍数字化前的整理工作。整理是古籍数字化工作前的重要环节,整理工作的好坏决定了数字化产品内容质量的优劣。整理首先要在古籍数字化选题上狠下功夫,尽量收集到有关的不同版本,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版本。对严重破损的图书,先修复再进行数字化。校勘是古籍数字化前一项重要工作。校勘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消除讹误,方便阅读。要考虑古籍读者群中专家学者注重原始文本的阅读,对版本有一定的要求,就应该采用图像扫描的方式保持原件本来面目,充分体现古籍善本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最好能提供文本和图像两套内容,前者实现全文检索和语词统计的功能,后者可提供读者浏览古籍的原貌。电子版校对可采用多文本交互的方法,对同一个版本的书籍,可以采用两人或多人同时输入,避免一些低级的输入错误,最后的文本应由专业人士校对,确保数字化产品的质量,将最优秀的数字化产品展现给读者。

第四,古籍数字化深度开发,满足多层次研究者的需要。古籍数字化的目的和作用不仅是保存与普及传统文化,同时还应为学术研究服务,为研究者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一些研究者提出,今后的古籍数字化开发“应设法努力在各个统计知识库之间建立更密切的关联,以便于研究者将各种统计结果相互结合、参照、对比,获得更大的思考和研究空间”。③在古籍文献的不同版本之间建立起联系,“包括数字图像版与文本版、不同文本版之间的对照和切换,以便对照和互补互证”。④建立强大的以全文检索为基础构造的智能化检索系统,“实现包括条件检索、逻辑检索、模糊检索、组配检索、属性检索等多种类型的检索”。⑤使数字化古籍丰富多样,更符合学术研究需要的功能,从而支持甚至引导更深层次的研究。

第五,古籍数字化产品联合研发。古籍数字化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为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古籍资源库,应该走社会化协同合作之路,即收藏者、投资者、高科技企业、出版单位,多家参与联合共研共建,收益分享,为加快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的古籍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进行协作。

第六,做好古籍数字资源的共享。目前,古籍数字化资源虽然数量不少,但绝大多数为付费产品,限制了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利用。为了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笔者认为:首先,应建立公益性的中国古籍基本读物网。⑥这个网站可由政府投入,将中国最精华的古籍读本放上去,并实行免费开放、检索和下载。国学网开发的《国学备览》,通过光盘这一载体,提供上千万字的古籍电子读物。这类公益性网站的建立,技术和资金上都应由政府提供。其次,建立注册式研究性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这种共享包括书目的共享、文献的共享和研究成果的共享。如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http:///service/guancang/gujishanben.htm),在导航区点击“善本古籍”,可检索其馆藏的27万种古籍中的善本;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古文献资源库(http://rbdl.cal /pages/In-struction.htm),收录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约150万册,其中善本近20万册;其他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普通线装古籍书目数据库,上海图书馆古籍书目查询,天津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图录,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图书馆等,均有古籍书目可查询,供读者或研究者共享。

第七,为古籍整理数字化专门立法,杜绝盗版作品,有效地保护古籍整理数字化的合法权益,以保证古籍整理数字化的顺利进行。

第八,古籍普本有待开发。目前的古籍数字化开发集中在古籍珍本、善本上,而占古籍总数绝大部分的普通古籍却乏人问津。古籍数字化开发应该实行全部古籍数字化,把所有古籍最终纳入数字化系列中,为社会使用,最大程度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古籍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做到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

[注释]

①白瀛、周玮:《国务院办公厅古籍保护方案并统筹实施》,《人民日报》,2007年3月2日。

②潘德利:《中国古籍数字化进程和展望》,《图书情报工作》,2002年第7期。

第5篇

关键词:乡土文化;主题活动;雷州石狗

一、简述

1.雷州文化简述

雷州文化是雷州半岛文化的简称,在地域上包括现在湛江的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东海区、雷州市、遂溪县和徐闻县。与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并称岭南四大区域文化。主要有七大历史脉络――古图腾文化、传统民俗文化、古代建筑文化、古代陶瓷文化、南珠文化、古代书院文化、自然景观文化。

丰富的乡土文化能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提供大量资源,使其更能体现地方特色,更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张涛在《地方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四川省都江堰水文化为例》(2012)中研究了幼儿园课程融入地方文化的可行性及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李凤英在《红土节日文化与园本课程建设初探》(2009)中提出了将本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选取了节日文化开发作为园本课程。

2.雷州石狗文化简述

雷州石狗是雷州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雷州先民视它为神明,至今拥有“南方兵马俑”的美称。雷州石狗文化中可作为幼儿园课程的资源很丰富。比如,神话传说――盘瓠传说讲述石狗崇拜源起;雷祖传说讲述石狗崇拜的快速发展;石狗报恩等记录石狗与人之间的故事。功能:雷州先民将其视为图腾来敬畏;雷祖诞生让它成为呈祥报喜的灵物;宋代闵人南迁和中原文化引入让石狗成为守护神灵;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石狗也逐渐变成了与人亲近的司仪宠物。雷州石狗的造型纹饰丰富,有的雕凿手法极尽写实,透出生命的迹象;有的极尽抽象,令人浮想联翩。石狗身上的纹饰有云雷纹、凤尾纹、雷鼓、渔网等,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云雷纹表示驱凶避邪;凤尾纹寓意石狗是呈祥灵物;脚踏雷鼓寓意呼风唤雨……

二、以雷州石狗文化为中心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

1.幼儿园主题活动

幼儿园课程中的主题包括中心议题本身和它蕴涵的或与其相关的问题、现象及事件等。我国幼儿园主题活动最早可追溯到陈鹤琴的“整个教学法”,主张课程应当相互联结,不应割裂。何媛在《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基本视角:儿童的经验》一文中提出要从儿童的经验出发构建主题活动,让儿童充分接触主题对象后产生欣赏的态度和经验性的知识。真正的主题网络是事后的总结,但这不否定它的计划性,只是更具弹性和过程性。

2.以雷州石狗为核心构建的主题网络

(1)雷州地方志中有关于石狗故事的整理和收录,教师可以查阅资料,收集、筛选合适的故事,在语言活动中让幼儿了解。另一方面,幼儿能通过长辈收集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分享。在幼儿充分了解这些故事后,又能以图画、歌谣等形式保存下来――制成画册、编成歌谣,进一步熟悉的同时又增加了趣味性。

(2)石狗的雕塑是幼儿了解它最直观的方式。通过观察、欣赏石狗雕塑,幼儿能快速形成对石狗的初步了解,生动有趣的造型和纹饰能让幼儿产生更大的兴趣。经调查了解,在幼儿掌握了石狗的造型特点和纹饰时进入绘画或手工制作环节,就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一尊独特的石狗。幼儿还可以想象自己与石狗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赋予作品生命和活力。

(3)石狗的功能及造型都是不同社会背景的产物。古代雷州先民崇尚天神和图腾,这一时期的石狗是抽象的,体现人对神灵、图腾的敬畏。海边的石狗多刻着叶网纹、踩着渔网,体现了人们对平安丰收的希冀。宋时闵人南迁以及中原文化的引进,使石狗也具有了驱魔辟邪的寓意,幼儿从“门神”等经验迁移到石狗功能,在巩固已有的经验的同时也对石狗的功能产生了探索的欲望。

(4)雷州石狗也蕴含科学知识。了解雕塑比例、雕刻的岩石种类、年代久远的石狗面目模糊的原因,还有雕塑材料的种类、石狗雕塑与狗的姿态间的联系,可从“狗”切入。首先,狗是比较常见的动物,教师可从狗的姿态引出石狗的造型,幼儿直接的经验体会也更有助于接受新的经验。石狗的材质是雷州半岛最常见的玄武岩或红砂岩,质地坚硬粗糙,颜色是阴沉的暗灰或黛青。幼儿可以了解玄武岩雕琢成为石狗的过程。活动还可以延伸到能用什么材料雕塑石狗(陶土、橡皮泥、木头等)。

三、讨论

1.雷州石狗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的现状

调查发现,雷州当地少有幼儿园将石狗文化与课程活动相结合,但有将当地节日、特色食物等民俗文化带进了幼儿园的活动实践,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相关政策的支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政策的支持使幼儿园有更大的动力开发乡土文化资源。社会对文化认同度的提高,无形中也促进幼儿园开展与乡土文化相关的课程。

(2)石狗文化本身有待开发。雷州处于欠l达地区,一些农村还存在“学写字算数才是正经事”的观念,老百姓不了解石狗的文化价值,不注重保护石狗文化,无形中遗失了很多资源。另一方面,关于石狗文化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缺失,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石狗的艺术价值,在其文化意义等方面还存在空白,加上大量的石狗雕塑被窃、破坏,相关研究难度也在加大。

(3)园长、教师等对雷州石狗文化不了解。通过调查访谈,发现雷州地区对石狗文化有所了解的园长或教师都很少,年龄较大的园长、教师表示儿时曾在村中见过石狗,但也从没了解过石狗的传说。园长、教师对石狗文化的不了解直接导致幼儿园很难将雷州石狗文化引进。

2.雷州石狗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的价值

(1)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学前儿童主要是感受身边的环境、生成经验性知识,直接灌输学科知识对幼儿的发展不利。幼儿更需要使用感官去感受事物,逐渐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如观察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幼儿对生活中的文化背景有自然的亲切感,而民俗文化直观、形象,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挖掘石狗文化中有教育价值的部分,结合游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将其联结成一个整体,在帮助幼儿构建完整的石狗文化经验体系的同时,也发展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奠定了幼儿热爱家乡的基础。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调查发现很多教师都是中大专学历或转岗教师,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面对丰富的资源却没有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但是经过具体的指导实践,教师已经能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组织有效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对石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证明了将石狗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的做法是能让教师获益的,教师通过活动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3)丰富幼儿园课程体系。优秀的幼儿园除硬件设施外,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和科学的课程体系必不可少。将雷州石狗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一方面丰富了幼儿园原有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也更有整合性地将不同领域的教育内容构建成一个整体,更有益幼儿的学习。石狗文化贴近幼儿实际生活,能改善当前幼儿园部分课程与实际脱离的现象。

(4)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传承传统文化。《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该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石狗文化是组成地方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需要保护并传承的传统文化。充分的了解是保护和传承的前提,石狗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能让幼儿、家长更加了解相关的知识,提高认同感,唤起人们保护和传承的意识。

3.反思

(1)要深入研究雷州石狗文化。充分的资源是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的基础,要想更好地利用雷州石狗文化开展特色主题活动,首先就要充分了解石狗文化。

(2)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和完善理论。科学的理论能指导实践,理论是否科学也需要实践的验证。利用石狗文化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在理论上有很大的可行性,初步的实践也表明它是行得通的,但能否完满地进行还有待调查。

(3)注重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高水平的教师是主题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主题活动在提升幼儿自主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参与的难度。如瑞吉欧的教师所说,“跟孩子在一起,就是要不停地调整,因为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或是确定的。这真的不容易”。要想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学习主体性、提升幼儿的学习体验、完善课程,高水平的教师力量不可忽视。幼儿园应增加教师在职培训机会,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路玉萍.岭南文化一朵奇葩:雷州文化[N].湛江日报,2011-12-28.

[2]巨云和.雷州石狗雕刻的文化特|与造型方法[J].美术研究,2008(4):105-106.

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在资本利益需求和娱乐文化消费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的和语境化的民族艺术至少在形式上进行了符合消费文化逻辑特征的现代置换。本文首先对民族艺术及其分类进行介绍,其次剖析了当前大众化消费文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民族艺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反思,提出符号化生产的概念,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详细分析。 

 

 

一、民族艺术及其分类 

 

1.1民族艺术的涵延 

民族艺术主要指与生活生产关系较密切的,直接源于生产实践的,以可见形式保留下来的,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等。从广义上来说,民族艺术还包括了音乐、文学、曲艺、杂技等在民族发展中形成的共有的和独特的文化现象,广义的民族艺术几乎等同于民族文化的范围。 

1.2 民族艺术的分类 

民族艺术的分类往往由于对民族艺术的涵延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不同。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可以简单的分为: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从应用产生的环境,即民俗的角度,又可以分为礼仪、节令、生产等几个方面。在对民族艺术研究的初期阶段,作为具体调研的依据,可以根据生活习俗,围绕生活生产活动进行简单的分类: 

1.衣食住行:日常服饰、日用品、建筑、交通工具、公共设施; 

2.生产活动:畜牧、农耕、贸易; 

3.庆典仪式:婚姻、丧葬祭祀、歌舞娱乐、节日; 

4.社会关系:家法、氏族、游宴、结社、娱乐; 

 

二、大众化消费文化的现状分析 

 

当今中国的“大众文化”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都市消费文化。它集中产生于各大中心城市,通过大众传媒辐射到其他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其突出鲜明的消费特性与欲望特性,给城市的低收入阶层和农村群众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上世纪90年代初,轰轰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在全国展开。精英们为理想高呼,为人文精神呐喊,面对那些琳琅满目的绚丽商品,面对人们逐渐显现的对欲望的追求,精英们深感忧虑,中国要往何处去?传统的价值坚守还有意义吗?” 

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和社会财富积累的快速增长,随着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广泛引导和投入的加大,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从过去较为单一的、以物的占有和使用为目的的生活必需品消费,逐渐向更具社会性和象征性的、更注重消费过程的多元化消费发生转变。其中,文化消费在人们的日常消费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当代社会最突出的消费模式之一。文化消费的崛起带动了民族艺术产业的发展。 

 

三、大众化消费背景下民族艺术的发展反思:符号化生产 

 

作为兴起于大众化消费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艺术展演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是在社会结构变迁、文化观念改变和民族艺术审美范式转型的现实语境中得以彰显的。那些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地区,应广泛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奇异的民族风情来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品、发展地方民族文化产业。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民族艺术因其较强的艺术性、表现力和审美价值,而被纳入当代社会的文化消费范畴,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意义的文化商品。如果把尚未经过市场化开发的传统民族艺术视为一种民族文化“原生符号”的话,那么,作为文化商品的当代民族艺术的符号化生产,就是对“原生符号”能指层面的形式征用和所指层面的意义改造,并将新的能指与所指进行重新拼接、组合,以形成新的文化“再生符号”。 

3.1“想象性审美” 

由地方政府主导的符号化生产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崛起,各种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在许多民族地区,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因其形态独特、内涵丰富、底蕴深厚而作为地方性资源优势,被纳入经济建设的轨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为地方政府发展当地经济的普遍做法。从扩大宣传、提升形象、振兴地方经济的实用功利目的出发,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对于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普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开发民族工艺品、展示民间歌舞艺术、挖掘特色民俗风情、复兴民族传统节庆、打造民族旅游市场等方面,当地政府往往都会不遗余力地参与、引导,并在政策上、经济上给予强有力的扶持。 

3.2 “快餐式表演” 

由经营企业运作的符号化生产在当代消费社会,旅游作为一种最具文化消费特征的社会现象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展开。其中,以体验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文化旅游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在一些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民族村寨,旅游经营企业不仅利用当地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其开发建设成为“民族文化旅游村”,而且组织村民歌舞表演队,帮助开发民族旅游工艺品,发动村民开办特色家庭旅馆,以充满异域民族风情的旅游服务内容来吸引游客。旅游市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衡量和取舍决定往往来自于投资回报及实际收益,因此,原本就存活于乡土民间,且集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于一身的民族艺术自然凭借其“投资小,见效快,低成本运作”的特点而成为经营企业开发打造的重点对象。例如,在以壮族歌舞展示和传统村寨风貌为特色的广西龙胜县金竹寨,每当有游客到来,村里的壮族青年歌舞队都会到寨门前敲锣打鼓迎接客人,唱迎客歌、敬酒歌,表演师公舞、扁担舞、板鞋舞、竹梆舞、竹竿舞等,其间还穿插有绣球传情一类的互动游戏活动。 

3.3“原生态艺术” 

由文化精英实践的符号化生产“原生态”是当下最为流行的词语之一。按照学术上的规范理解,源于自然科学的“原生态”指的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将“原生态”用于艺术上,即“原生态艺术”通常应当指“在特定的区域(通常是较为封闭的民族聚居地)内流传的、较少受外来文化艺术影响的、风格纯正且没有经过加工和提炼的艺术样式,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自然形成并通过本民族世代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的”。然而,随着以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为载体的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延续的传统封闭格局已经被打破,外来的异质文化不断介入和渗透到各民族的物质生活领域及精神文化空间,生长于这种生态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艺术也必然会不同程度受到现代性因素的影响。 

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艺术”早已随着原初的生态环境的变迁而不复存在,现在所谓的“原生态”更多是指一种运用民族民间的原生艺术元素来集中再现本真性民族文化,进而使之得到保护、传承及发展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态度。 

 

总结 

 

总之,当代民族艺术的符号化生产是一个关涉多种因素、多元力量的市场化、符号化编码过程。这其中无论采取何种编码方式,作为文化商品的民族艺术都被赋予了符号消费的时代意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践着由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了当代民族艺术的生产逻辑与符号价值,才能更好地根据自己的日常性需求和意识形态体验来对其进行消费,最终实现个体的精神满足。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柏定国主编.2006年中国文化品牌报告[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年版 

第7篇

关键词:旅游开发;节日文化;屯堡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5-0025-03

长期以来,中国很多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都在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民外出打工的政策放开后,很多农民纷纷外出打工,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状况。在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的情况下,如何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的确是一个难题。近年来,如火如荼发展的旅游业为苦苦寻找地方发展道路的地方官员和村民展现了一个看似美好的前景,旅游开发成为当地政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可资利用的各种传统文化资源中,节日文化资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并且,由于“当代社会中节日扮]着文化承上启下的特殊角色”,也可以把它看成是“社会变迁研究中一个重要的侧面” 。[1]

近些年来,贵州省安顺市近郊的屯堡村落逐渐成为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者竞相关注的热点。据史料记载,现居住在安顺地区的“屯堡人”是明代初期为了“征南”从江南移民而来的明朝士兵及其家属的后裔。当时军队的居住地以“屯”和“堡”为单位来建制,后来形成了一个个的村落,所以又称呼他们为“屯堡人”。虽然他们以汉族人自居,但其在600多年的繁衍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在这几个屯堡村落中,T村的发展尤为突出。

T村地处省会贵阳和省内黄金旅游线中心城市安顺之间,交通十分便利。自2001年9月首次开始接待游客,迄今为止已经接待旅游者近30万人次。和T村相距不远的J村、B村、Y村等几个屯堡村落的屯堡文化旅游开发也都提上了议事日程。T村的旅游开发工作启动得最早,最具规模,旅游开发对节日文化的影响也表现得最充分。不过,别的村落虽说还未进行正式的旅游开发,但是由政府统一组织的以屯堡节日为依托的旅游活动也逐渐覆盖到它们,因而它们的节日文化也开始受到了影响。所以,本研究以T村为主要调查对象,J村、B村和Y村为辅助调查对象。本研究是定性研究,具体方法主要是访谈法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一、相关文献回顾

戴维・J・格林伍德提出,“旅游业只不过把一个民族的文化现实包装连同其他资源一起拿去出售,但我们知道,在任何地区,如果没有文化,当地人就无法生存,所以旅游业现正施加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人类的影响”[2];利认为,“民族文化资源应该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3]。汪克会以民族旅游为例分析了旅游“文化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4]。以上研究均是以旅游对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为出发点,对旅游发展主要持的是批判态度。

在如何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方面,有研究者提出民族文化开发要避免牵强附会、低格调和不按民俗办事等几种偏离倾向[5]。 该研究取向赞同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但主张用合理的方式来开发文化资源。

此外,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瞿明安认为,“旅游对人类行为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个旅游风景区的兴建,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引起人们观念意识和心理状态的变化”[6]。

对民族旅游来讲,节日文化对于一个地区旅游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宗晓莲、戴光全研究了东巴文化对于丽江旅游发展的巨大作用,并肯定了节日活动对当地旅游业的推动作用。孙九霞也对节日符号的旅游价值作了深入研究[7]。

宗晓莲运用布笛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对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进行了分析,指出要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待文化变迁,并进一步指出旅游开发导致了民族文化的市场化,这必将对当地文化产生深远影响[8]。但是,文章对问题的探讨仅限于理论上,没有具体实证材料支持,也并未对民族文化变迁过程中政府、开发商和当地人等各方应该努力尝试的发展方向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以上文献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旅游开发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变迁问题,但大都只涉及了其中某个方面的问题,不能从实质上揭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文化变迁问题。本文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不能完全归罪于旅游开发。文章进一步认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除了要探讨合理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方式外,对旅游开发后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分配对当地社会的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文尝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来对旅游开发所导致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商品化和对某些传统元素的恢复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进而提出无论是开发旅游还是保护传统文化,最终的目的都是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和谐发展为目标。

二、旅游开发中屯堡文化的改变

节日是屯堡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一年12个月都有节日。有学者对屯堡人的节日作了一个简单的归纳,正月玉皇会,二月观音会,三月清明氏族上大众,四月浴佛敬音,五月关帝磨刀,六月土地婆婆诞日,七月乞巧节,八月中秋偷瓜盗菜,九月重阳打粑粑,十月迎城隍,十一月贺冬,十二月过年[9]。其实,这都还不足以穷尽屯堡人的节日。除了一些传统的汉族节日外,屯堡人还有一些与自己的历史传统密切相关的祭祀活动,如“抬汪公”、“祭五显”和“祭母盛事”等活动都颇具特色。随着旅游的开发,屯堡的节日文化也在逐渐发生改变。

1、新节日的增加

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把一些新近策划的活动和屯堡文化结合起来,以推动屯堡旅游的发展,典型代表是新节日--“油菜花”节。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推动下,贵州省于2003年3月8日至28日举办了第一届“油菜花”节,到现在已连续办了3届。每一届的菜花节分好几个会场同时进行,而T村、J村都是会场之一。从本质上看,虽然“油菜花”节是以政府为主导而开展的一个活动,在别的地方也有同样的活动,它与屯堡文化在文化传统上没有什么渊源,但是以屯堡村落为会场的“油菜花”节活动宣传都与屯堡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到时候,各个屯堡村落都要出节目。在T村,开发商还从村外邀请一些]出团体或个人前来表],村子里大人、小孩都来观看,再加上外面来的游客,整个节日气氛非常热闹。笔者在T村和J村询问了很多村民对于举办“油菜花”节的看法,他们大多认为“人多热闹,很喜欢”。外来游客的参与也让这些淳朴的村民感觉很自豪。

2、传统节日中新元素的注入

屯堡旅游开发过程利用节日文化的一种途径是选取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进行包装,“河灯节”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而产生的。“河灯节”来源于屯堡人“鬼节”放河灯的习俗。根据传统习俗,在“鬼节”这一天,晚饭后村民们要到河边放用彩纸、南瓜制成的河灯,寓意给死去的先人照明回去的路,顺河返回故里。节日策划者选取了节日中“放河灯”的这个片段,组织村民办起了“河灯节”。当然,灯也不再是廉价的南瓜灯,而是各种造型的彩灯。村里面还要组织比赛,选出扎的最好的河灯,以激励大家扎河灯的积极性。这和屯堡人从前为了纪念祖先而去放河灯的行为已经是大厢径庭了,放河灯的意义也从纯粹的纪念性意义变成了竞技性意义。此外,在传统节目中加入现代歌舞也是很普遍的现象。比如T村在过传统节日“六月六”时,除了传统的节日内容外,旅游公司还组织了一台节目,]员有外来的,也有本村的,节目有现代歌舞表],也有传统的屯堡山歌。

3、节日功能的变化

传统的民间节日有许多功能,如娱乐、管理、人际沟通、精神寄托和补偿等。随着屯堡旅游的开发,屯堡节日功能的一个重大变化是经济功能的增加。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地方政府或开发商有选择地对一些节日进行包装。过节不再是乡民自己的事情,它还变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之一,担负起了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比如在T村,旅游开发公司就把传统节日“六月六”进行了新的包装,对外作了大量宣传,以吸引外来游客 。而在经济功能逐渐增强的同时,节日原有的一些功能也开始慢慢弱化。

4、节日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变化

过去,过节是屯堡乡民自己的事情,他们有自己组织节日的一套老传统。村子里的老人、有文化的人是重要的组织者,而主要的参与者就是村子里的人。如果需要经费的话,村民会自己凑份子,或者轮流做东。有些时候,几个屯堡村寨也会联合起来搞一些节日,不过这也是村民自发组织的。近些年来,政府或开发商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当地,组织了一些节日。这些节日往往是由政府或开发商出资金、村支两委或一些积极分子来具体操办,而老人在整个组织过程中已不是那么重要了。比如在“油菜花”节的组织过程中,节日组织工作涉及很多对外联络的事情,组织过程、具体内容与传统节日的组织有很大区别,需要具有一定社交能力、一定文化程度的人来承担这项工作。在这类节日中,大量的外来游客成为重要的参与者,部分村民反而变成旁观者。

5、节日元素的商品化

在新开发或重新包装的节日中,一些重要的节日元素被商品化了,其中最突出的是地戏的商品化。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地戏]员就是普通的村民,表]内容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以往,地戏并不能随便表],一年中只在正月间和七月间两个时段表],而且在表]前和表]后均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仪式,整个过程神秘而又神圣。T村的屯堡旅游正式推出后,作为屯堡文化重要表征之一的地戏必然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可是,传统地戏表]时间与游客的时间并不完全一致。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地戏表]实施了商业化的运作,地戏成为一种商品。只要有游客来,]员就要表]地戏,整个过程的神圣和神秘荡然无存。

6、节日文化中某些传统元素得到了强化

从屯堡文化的外在表征方面来看,屯堡服装、屯堡建筑、地戏表]等传统元素得到了强化。新一代屯堡人受过比父辈更多的教育,也见过比父辈更多的世面,因此也更容易受到现代社会的影响。他们中许多人不再喜欢穿传统的服饰,不再喜欢以前的石头房子,曾备受推崇的地戏表]也失去了吸引力,而港台歌星、电视明星等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屯堡人自身发生的变化必然会在文化上体现出来,因此屯堡文化一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屯堡节日中一些传统元素的确面临着慢慢消失的危险。

从节日文化认同感上来看,新一代屯堡人对一些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下降。他们中很多人都有外出读书或打工的经历,即便有些没出去过的年轻人通过电视也对外面的世界有很多感性的认识。像城市的年轻人一样,一些外来的节日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比如情人节、圣诞节也开始为这些古老村寨中的年轻人所接受。

从整个屯堡文化的认同方面来看,旅游开发的确重新唤了起屯堡人对自己古老文化的热爱之情和保护意识。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现在很多屯堡人又重新穿上了屯堡服装,一些年轻人加入到学地戏的]员队伍中来等。在旅游开发之前,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他们除了在提到自己的祖先是从南京过来的时候有一丝自豪感外,其它时候并不觉得自己的文化有什么特别之处,和周围的其他少数民族相比也无太多相异之处。但是,在旅游开发之后,“屯堡人”、“屯堡文化”等意识都得到了强化。有一些节日其实本身就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并不为屯堡人所独有,但是在向外来人员介绍时,他们都会特别强调这是屯堡人的节日,并对这种不同之处充满了自豪感。旅游开发在给传统文化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强化了村民对自己文化的认同。

三、结论与讨论

旅游作为一个现代性因素,它的介入一方面会导致包括节日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某些方面的重大变化。在T村,节日文化的经济导向十分明显。传统的地戏成为商业]出的节目,屯堡服装也成为了导游的“工作服”,整个节日被当作一个商品来包装。其它屯堡村寨的旅游开发也有这一发展趋势。但是,另一方面,它的确也强化了节日文化中的某些传统因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些随着时展而慢慢被新一代屯堡人所忽视的传统元素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看起来,旅游开发导致了两种相互矛盾的后果。然而,它们真的是相互矛盾的吗?毫无疑问,在矛盾的后面我们看到了将它们统一起来的真正原因,那就是经济利益。也就是说,无论是保护也好、还是“仪式化”也好,它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带来经济利益。为了满足现代游客的猎奇心理,传统文化被浓缩包装,即将消失的文化被重新挖掘,一切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带来更多的经济利润。“'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口号,揭示了问题的出发点是旅游,归根结底是经济。它试图达到的目标并不是真正地再现一种文化,而是表达了消费时代权力政治与资本的文化'理想'”[10]。无论是浓缩也好,重新挖掘也好,节日文化资源的开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某些传统元素的形式,但也带来了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传统文化内涵的丧失。但是,“文化与它的主体--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只有被内化、吸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才是有生命力的、真实的文化”[11]。纯粹市场导向的开发会降低传统的魅力,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会给当地人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害。

同时,这样一种开发模式并不注重对当地人发展权和分享经济利益权利。为了配合旅游的开发,他们必须要继续住在低矮破旧的老房子里,某些生活方式也要改变。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分配上的不均会使很多当地人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失去兴趣与动力。在T村的调查中,很多村民就表示,“如果旅游开发只是部分人获益的话,我们宁愿不发展”。传统文化是当地人祖祖辈辈所创造的文化财富,他们有权利也必须参与到自己传统文化的变迁中来,也有权利要求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所以,如果当地人的合法权利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得不到体现的话,这对他们而言是不公平的,地方经济也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社会是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的整合体,社会发展要注重和谐,单纯强调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社会发展的畸形。和谐社会“是社会成员能够自由流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协调”、“能够保护全体社会成员权益”、“能够有效化解内部矛盾”的社会。[12]屯堡村落民风淳朴,当地人热情好客,本身有着非常好的社会氛围,有建立和谐社会的良好基础。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开发商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家,进行旅游开发所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当地人由于渴求经济的发展也有可能忽视自身非常宝贵的东西。所以,地方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引导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走上协调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郑晓云.民族节日与当代社会生活--从西双版纳到泰国清迈、日本东京的田野研究[J]. 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65.

[2] 瓦伦・L・史密斯主编张晓萍, 何昌邑等译.东道主与游客[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195.

[3] 利. 云南旅游的发展对贵州民族文化开发的启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5):31.

[4] 汪克会.试论旅游“文化污染”的原因及对策--以民族旅游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04(6).

[5] [6]杨慧,陈志明,张展鸿主编. 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7] 孙九霞.节日符号在旅游开发中的运用及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1).

[8] [10]布笛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9] 冯开禹.云鹫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安顺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第8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资源;文化产业优势;思路;措施

公元二百八十年前后,楚王后裔庄鞒入滇时,爨氏祖先跟其入滇,爨家世代都在滇为宫。汉朝末年,朝廷赐给爨作为称号,并赐给封地为爨地。这就是爨氏统治的区域,即现在的云南及四川的南部,还有贵州的西部,历史上将其统称为南中。而爨氏统治的中心点就是现在的陆良,因此陆良县也称其为爨乡。

爨乡位于云南省东部,隶属于曲靖市,是云南最早建置的24个县之一。总面积2018.82平方千米,为云南省第一大坝。围绕县委、政府建设“文化旅游大县”的目标,以继承和弘扬地方优秀文化为重点,以创新为手段,以繁荣为目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其他社会行业的发展,1996年和2003年文化部分别授予陆良县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书法)艺术之乡”的称号。辖区内拥有地理奇观――彩色沙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爨龙颜碑”等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的区位优势,为爨乡加速发展文化产业创造了极佳的时机。充分开发、利用爨乡深厚、独特、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湿地景观和自然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是促进爨乡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化的必由之路。

1.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必要性

1.1加快爨乡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建设陆良文化旅游大县的需要。文化与旅游是密切结合、相互渗透的,从旅游的角度看,文化作为人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仅是旅游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旅游活动所指向的重要内容。从文化的角度看,旅游作为一种流动的社会活动,实质上是各种文化交流的过程,它自始至终都包涵着文化的内涵,始终以文化为底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自然生态风光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旅游业是创“文化旅游大县”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光明的前途。

1.2爨乡按照打响“爨文化”品牌,树立“彩色沙雕”和“爨龙颜碑”精品观赏点,建设爨文化风情园,世界沙雕博览园,四方街古城风情园,等目标,要实现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文化旅游大县”,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对内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层次,营造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外可以展示爨乡城市魅力,带来消费爨乡和投资爨乡的热潮。

1.3爨乡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有其他产业不能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对城市形象、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城市凝聚力、城市地位甚至城市的政治文明等方面的直接促进和价值提升的作用非常极大,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对爨乡文化资源的梳理及其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爨乡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得天独厚,关键是要用全新的视野和科学的方法去整合和经营文化资源,为此应对辖区内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按照优先发展的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现状,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为资源予以有力保护,决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人文生态的平衡。

2.1资源丰厚,开发潜力巨大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爨乡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谚语、歌谣、神话、故事和迷人的歌舞、戏曲、节庆活动等等,这些蕴藏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奥秘,构成了爨乡丰富神秘的民族文化资源。

2.1.1民俗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对旅游者具有较大吸引力

县城四方街正月十六“狂欢节”;打古撒尼村“斗牛、摔跤”习俗;龙海彝族“火把节”;大觉寺、望海寺、终南寺“赶庙会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沿袭至今,不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促进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2.1.2民族音乐歌舞绚丽多姿

“爨地古乐”引收了南中时期的宫廷音乐、使其富有古色古香的韵味,同时古乐又具有优雅恬静、典雅古朴的江南丝竹之声。 “爨氏歌舞”舞蹈动作热烈奔放,风格纯朴,舞姿活泼。撒尼族的“大三弦舞”、彝族的“刀叉舞”等,这些独具风格的歌舞音乐,是中国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开发潜力极大。

2.1.3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丰富精湛

尤为芳华的“小蒲箩”编制远销日本。

板桥的“刺绣”;民族扎花厂的扎花、印染;马街的手工铜器制作等;色彩艳丽、美观大方、价廉物美,吸引了省内外的嘉宾光顾。影响力与知名度不断提高。

2.1.4民族民间口述文学丰富多彩

爨乡山清水秀、风光绮丽,在这块古老、丰厚的沃土上、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等。收集在云南民族文学集成《陆良县卷》的人物传说故事14个;山川传说故事22个;风物传说故事10个;神话寓言故事6个;民间歌谣15支;谚语10个,这些都是爨乡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发展文化旅游具有很大价值。

2.1.5传统的民居建筑特色鲜明

爨乡古民居建筑主要有“四方街”(南门外真理片区)建于元至民国、十余户深宅大院反映了元至民国年间汉族民居古建筑特点。“万顺号古建筑群”,建于清末民国初年,规模较大,是云南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钟灵书院”建于清嘉庆年间,是云南省保存较好的清代书院之一,规模大,布局高、照壁乃全国罕见。“雍家古村”建于清代,为一家族式古聚落民居建筑群。这些建筑不仅显示了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而且显示了古居民居建筑的传统模式,是吸引游人的奇葩。

2.1.6文物精华汇粹、爨乡历史源远流长

区域内各时期的历史遗迹众多,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有“爨龙颜碑”、薛官堡古墓地、邕州古道、舟东铜鼓、白塔内古城、河东堡火葬墓群、梁堆墓、嘎古梁堆古墓、兴仁三堆子古墓、天花古城墙、境里出土的东汉铜鼓等,这些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宣传提高爨乡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

2.1.7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区、艺术之乡的创建活动

1996年和2003年陆良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书法)艺术之乡”、2005年云南省政府批准爨乡“大三弦舞”为保护遗产。通过命名创建推动了民间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需要传承和发扬的财富。对这些宝贵资源如果不开发,也仅仅是资源,如果开发利用得当,每一项都可能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弘扬。

2.2爨乡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化,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大众旅游、假日旅游的崛起,爨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已取得初步成效,形成了新的亮点:即围绕县委、政府“12355”的总体目标,加快对爨乡文化的研究力度,扩大爨文化的影响范围。

2.2.1打响一个品牌。即:“爨文化”品牌。

2.2.2以树立彩色沙雕和爨龙颜碑两个精品观赏点为重点。

2.2.3加快重点标志性精品建设,引导好传统产业化发展。以建好爨文化风情园、世界沙雕博览园、四方街古城风情园三个园区为突破口,努力整合文化资源。

2.2.4建好县城、彩色沙林、白水塘、小百户、大莫古五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娱乐休闲为主的区域重点,发展休闲娱乐业。

2.2.5以做好广播影视、印刷广告、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乡村民族文化为主的五大产业为支撑。

以上框架是对爨文化产业一次系统的清理,对城市文脉传承和旅游景点的梳理都比较到位。事实证明,文化资源只有通过市场运作,才能转化为文化资本进而发展成文化产业。

3.开发爨乡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思路与措施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点内容,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可开发资源。

3.1爨乡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路是

以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打造知名文化品牌项目为战略目标,采取储备一批、发展一批、壮大一批、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方法,以项目打造和树立品牌,以项目的运作来推动基地和产业的发展,形成文化产业发展链,促进爨乡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

3.2开发的重点内容

一是加大爨文化研究力度,吸纳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加入壮大研究会,研究开发的重点是要从历史理论研究向开发利用研究拓展,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民风、风土人情、饮食、服饰、音乐、歌舞、书法、建筑风格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开发,丰富爨文化的内涵,再通过各种载体来展示、宣传、弘扬爨文化,真正打响爨文化精品品牌;二是以历史文化古城、村(四方街、雍家古村、天花古城、杨梅山古长城埂、邕州古道等为依托,开发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景点、精品路线、提升爨乡文化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三是可以把古建筑、古遗址遗存、古墓葬等开发建成主题公园,通过市场运作,使文物保护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即以民族爨文化风情园、沙雕博览园为依托,开发以爨乡悠久历史、古滇文化为主的科教游;四是把历代书法家推崇为“神品第一”的“爨龙颜碑”爨体书法艺术,做成精美的文物复制品及旅游艺术品推向市场;五是抓住历史和传说产生的旅游焦点,从中吸取大量素材,提炼创造出一批符合大众需求的优秀文艺和影视作品;六是开发民族服饰、工艺品、民间土特产品,发展集生产、加工、销售、参观、展览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七是开发爨氏歌舞、爨乡古乐、民族节庆、民族风俗为主要内容的民俗观光游。只有把文化资源优势真正发挥出来,文化产业才能取得更大的市场。实践证明,发展文化旅游是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和资源优势转化的最佳途径。

3.3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级领导要把民族资源开发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点,摆上党政的重要工作日程,成立开发领导小组,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制定规划,落实措施,为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齐心协力,为促进爨乡民族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服务保障。

3.4制定和完善爨乡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

要确立自己文化产业的地位就要大投入、成规模,允许民营企业在市场化条件下参与国有文化资源的整合、重组,对于有相当规模及市场前景的项目、对有益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弘扬的项目、对有较高艺术品位和水准的项目,应重点实施政策倾斜和扶持。

3.5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与地域特色、开发精品

爨乡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强化精品意识,优先开发具有相对唯一性和独特性、占有较大优势的文化资源。抓紧建设一批历史生态主题公园和民居文化街道,推出一批民族节日,民族歌舞,树立一批民族风情旅游的品牌,形成多样性,丰富性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以鲜明的特色和引人入胜的内容,吸引游客,创造“一年四季不断,八方游客竟相来”的好势头。

3.6增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民族文化旅游是一个文化科技含量高的旅游活动,其开发投入的资金较大。鉴于爨乡基础设施滞后,景点接待条件差等因素,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要根据“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资源与市场相结合、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政府主导,文化、旅游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机制。鼓励国家、集体、个人、外资一起共同参与开发、建设和经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多元化,拓展资金渠道,增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和优秀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创造好条件。

3.7合理开发、实行可持续发展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几千年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是这个民族精神财富的历史沉淀。因此,要以规划为先导,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要合理开发、合理利用,避免雷同化开发,低水平和盲目的开发。一是要配合风景区名胜区的建设,有选择的开发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具有民族文化口若悬河的文化旅游项目;二是继承与创新是民族文化长存的生命力,因此,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必须坚持在继承发扬文化传统的同时,赋予时展相适应的文化特质;三是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在保护中进行开发,在开发中达到和促进保护。四是文化与经济相结合。文化与经济是密切联系的,只有科学处理、互为依托、互相促进,才能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进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民族进步、文化繁荣。五是民族文化资源开发需要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把发掘、提炼、传播民族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工程,使各地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成为展现民族文化风彩的园地。

3.8强化管理、培养人才

要促进爨乡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造就一支政治硬、业务精、能力强的人才队伍是关键。要加强文化管理,文化经营、文化经纪、专业策划、市场文化科技、产品制作和市场营销等专门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促进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管理的社会化、科学化、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蓄积人才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