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5 17:16: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金融投资的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当今时代信息化和程度不断加深,产生了许多的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发展。这种新的金融投资方式的出现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统金融机构一直以来在金融市场上独占的局面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崛起而打破,随着近几年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形式也日益多样化,金融产品也日益增多。并且互联网金融还凭借其,低成本、高效率、操作简单,产品种类齐全,积极的服务态度等特点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居民的金融投资活动。
一、最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总体情况
(一)互联网支付规模不断扩大
互联网支付是指借助计算机及网络来完成交易的方式,并且具有实时支付效力的支付模式。当前市场主要有第三方支付、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等支付方式。互联网支付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兴起,并随着第三方支付业务的规范化,互联网支付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多。网上交易的规模也在逐年节节攀升。就拿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规模来看,从2009年开始就一直呈直线上升的态势,从起初的3万亿元已经上升到2014年的24.1万亿元。,当前互联网支付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已经不止是网上交易支付了而是向着更加快捷便民的方向发展,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许多以前只要线下才能够完成的活动,例如,跨行转账,日常水电缴费,网上购票,网上理财支付等,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同时在改变居民支付习惯的同时也对居民消费金融投资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产品产品迅速增长
伴随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许多金融产品也相继推出,金融产品的种类大大增加。最常见的就是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等金融产品。以支付宝的余额宝为例,在推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令同行惊叹的成家,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就突破了5000亿,受众度越来越高。余额宝的成功让许多互联网企业看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商机,一些互联网企业利用自己的市场影响力竞相推出许多与余额宝相似的理财产品。不仅如此,线下的传统金融机构也效仿余额宝,在线上推出了许多理财产品。
(三)P2 P网络借贷快速发展
P2 P网络借贷是也是一种互联网金融形式,它是出资人和借款人实现借贷交易的一个中介平台。它借助互联网平台来开展借贷业务的服务网站。国内第一家互联网的P2P借贷平台“拍拍贷”于2007成立,之后的发展速度也十分的迅猛。数据统计显示, P2 P网络借贷平台的数量和交易规模呈逐年攀升状态。
(四)众筹融资模式逐步兴起
众筹融资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向投资者募集项目资金的一种融资形式。我国的第一家众筹网站于2011年建立,相对成立时间较晚,但是其发展速度却不容小觑,不管是平台数量还是融资项目规模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发展相对成熟的就是“天使汇”众筹融资平台,短短几年完成了230多个项目的融资。截至2014年11月,该平台己有超过16090个创业项目入驻,2109位认证投资人、230多个项目共计完成10多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二、当前互联网金融对于居民金融投资活动的影响
(一)居民投资理财仍以传统金融产品为主,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年轻人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当前居民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了解程度存在差异性,有七成的居民对互联网金融投资处于茫然状态,剩下的三成居民中购买过网上理财产品的不到三分之一。根据对居民金融理财习惯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居民的投资理财仍然以传统的金融产品为主。购买的金融理财产品多是一些银行储蓄和银行的理财产品,以及保险基金等。通过对这三成居民中购买过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居民调查发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购买者多为年轻人,即80后90后群体。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超强的好奇心,具有极强的冒险意识,敢于挑战新事物。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网络技术,受教育程度也很高。
(二)互联网金融投资的特点是居民参与投资的主要原因
互联网金融投资具有操作方便快捷,流动性强,投资门槛低等特点。这些特点是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一些优势条件,也是吸引居民参与投资的主要原因。根据对一些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主要原因就是基于互联网金融投资的这几项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流动性强,投资门槛低也是一些居民选择购买互联网金额产品的主要原因。
(三)居民对互联网金融投资持谨慎态度,投资金额较小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产品购买者的调查显示,居民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投资多以小额资金投入为主。多数居民的投资金额在“十万元以下”投机金额超过30万的占极少数。对互联网金融投资行为存在谨慎的态度,认为互联网金融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结束语
综上,互联网金融投资的迅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居民对于投资理财的行为观念,还对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造成巨大的冲击。探讨当前互联网金融投资对于居民金融投资活动的影响,为总结当前互联网金融投资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小天.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
[2]刘思杰.论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及发展[J].时代金融,2011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 分型市场 金融危机 健康稳定
一、浅析金融衍生品及其特点
金融衍生品,即金融产品的相关延伸概念,是建立在金融基础产品或是金融基础变量上而拓展出的其他相关产品,是金融产品价值变动的派生。当然,对于金融基础产品以及基础变量而言也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不仅仅指债券、股票等现金金融,其中也包括了其他相关金融衍生工具等。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其金融衍生品才刚刚被搬上历史舞台,其发展状况、规模以及稳定性均不如国际金融市场般成熟。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我国国内的金融市场遭受重创,经济发展极不稳定,更不容说是金融衍生品的健康稳步运行。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过去,近几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呈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证券市场也日趋成熟、稳定,金融衍生品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有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交易也随之频繁。
对于金融衍生品而言,它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对于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而言具有一定的市场集中性。虽然金融衍生品在我国开始有所发展并呈现良好势头,但我国毕竟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并不成熟,更不用说是对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了。因此,这就造成,就我国目前而言,对对于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仍局限于少数几个金融市场。其二,对于金融衍生品的市场发展而言,其发展趋势极其容易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日益增多,人们对经济管理的难度也随着加深,这也就直接导致了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也受到更多阻碍。此外,通过数据调查表明,我国每个季度影响金融衍生平的因素呈现出了翻倍增长的现象。最后,在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过程中,其中指数也信用衍生品发展最为迅速。众所周知,金融衍生品中的指数衍生品具有低成本和高流动的特征,这也为众多机构的投资者获取更大的利益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信用衍生品而言,由于金融危机的诞生,造成了众多资产家的迅速破产,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信用的关注。
二、金融衍生品中实施分形市场研究
市场存在的目的就在于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稳定的高流动性的交易平台。对于投资者而言,促使他们作出投资决策的莫过于价格的驱使。对于每一个投资者而言他们都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收益,但在现实的市场交易过程中这种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此外,在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并非每个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都是长期稳定的,其中更多存在的是短期、频繁的投资交易,这就破坏了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但是,对于分形市场研究而言,它是建立在相对稳定的市场之上的,因此分形市场研究也称作分形市场假说。
众所周知,在金融市场的运行过程中必然不仅仅存在一个或少数几个投资者,并且这些投资者的投资水平亦不相同,这些都是影响市场运动的因素。例如,对于不同的投资者而言作出的投资决策也是不同的,老年人的投资或许会在养老保值方面,而对于年轻人的投资一般都聚集在高利润的地方。这同时也影响了金融衍生品的投资方向。在分形市场假说中,其中的信息的提供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对于那些日交易者而言,他们的投资方面一般都聚焦于信息价值以及技术层次的分析,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交易投资行为比较频繁。然而对于那些中长期投资者而言,他们所评估的更多是长远的投资收益,这也就保证了金融市场的相对稳定性。
对于金融市场而言,短期的价格变化容易造成市场运动的可变性,不利于决策者的投资,也容易造成投资交易的多变性。对于金融市场发展而言,其发展趋势一般是投资者投资期望的反应,同时也受到周围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然而,对于短期交易而言,它更多反应的是投资者从众投资的行为。因此,这就证明了对于金融市场发展的短期趋势而言与金融市场的长期发展趋势并无线性关系。再者,随着金融市场运行中价格的不断变化,高价格的金融产品必然被其他金融衍生品所取代,这也就促进了金融衍生品在分形市场中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呈现出了健康稳定的发展趋势。同时,在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品随之诞生并引入中国,这对我国国内市场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市场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资金流动平台,对其研究只能借助分形市场假说的辅助。然而,从稳定的市场假说研究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与诸多因素有关,同时也对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反作用。
参考文献:
[1]侯建荣,黄丹,顾锋.基于分形时变维数变化的股价突变动力学特征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目前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很多事情要做,业内已达成共识的是,大家都认为文化产业和金融需要高度融合。
文化与金融的融合已成为业内共同的话题。根据我多年在文化领域的投资经验来看,要实现文化产业和金融的高度融合,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一件事情特别重要,这就是创新。
这个创新不是简单的文化产业自身的创新,也不是简单的金融工具的创新,而是指在金融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上面,需要有高度密集的、全方位的创新。目前,要解决文化产业和金融产业的融合,创新是一个核心问题、关键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金融与文化的融合也不会太好,最终的结果是文化产业发展也不会太给力。
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本质要求?
创新是文化产业的内在需求和本质属性。文化产业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它本身的创意性。所有的文化产业到最后都是依赖于有形的资产,给人创造出满足文化需求的产品,这个是带有非常大创新性的。第二,我们谈文化产业,而不是单纯地讲文化事业,这个特性决定了必须要创新。没有文化,就谈不上有内涵,没有金融,就谈不上有产业。在这个基础上,文化产业吸引了很多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于其中。
文化产业过去五到十年的发展,有三个特点非常值得一提:
第一是产业链形态多样化。如果去看生产制造行业,它可能会在几十年之后才出现变化,但是文化产业的变化特别快。比如,以互联网为典型代表的横向产业;以艺术品等为代表的纵向产业。这几种模式下看到的产业,不是大家熟悉的,很简单就能够梳理出来的,这是一个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的状况决定了产业的前景。
国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形成以点带面的连同效应。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协调创新是实现新形势下文化产业转型时期的需要。文化产业是高度复杂、高度变化的,所以中间创新要求特别多,这不是我们以前所说的生产制造行业的特点,与服务业的典型特点非常相似。
第二,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具有兼容性与渗透性。任何产业形态都可以有文化内涵,如餐饮文化、汽车文化、家具文化。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文化领域的扩展空间就会变得很大。在推动文化发展过程中,科技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如果说创意的创新是文化产业的自身驱动,那么科技的创新就是助推文化产业的载体的驱动。以数字技术为例,数字技术的进入,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整体升级的强大力量。文化产业跟其他的行业、其他的产业都有高度的融合。
最后,文化产业是具有高度风险的投资。一枚硬币永远会有两面,有巨大机会的同时,永远有巨大的挑战,这个巨大的挑战就是风险。有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是具有高度风险性的一个特色产业,该风险集中体现在是否能被大众接受。任何文化产品都可能在一夜之间成名,比如大家玩“愤怒的小鸟”这个游戏,没有人想到它会流传这么广;反之文化产品也可能在一夜之间消失。任何以创意创新为发展内涵的产业都有这个特点。我想强调的是,这个风险意味着变化,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要创新,要面对挑战,这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典型特点。与传统产业相比,文化产业有更高的风险,也有更高的回报,正因为这些特点导致有投资意向的投资主体都是处在观望状态,社会资本进入程度还比较低,没有建立起市场化、多元化,使企业能够真正规避风险的投融资机制。
所以,我认为解决目前所有的问题,促进文化产业共同的发展,抓住文化产业和金融高度的融合最需要创新。
创新发展到底需要什么
怎么创新?创新需要什么?创新的基础是金融产业与文化产业真正的融合。
我想分享三个观点:
第一,要在产业链中切入资本面。中国文化产业目前总体看偏小、偏弱,龙头企业小,因为没有资金做不大,做不强。文化产业还有自身的特点,不少文化产业是少抵押,高风险,各种担保公司对它的支持目前也是比较弱的。现在整个金融工具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并不是太好。而如果熟悉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人士会发现,这个行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达到一定高点后,整个行业开始做一件事情,就是深度融入产业的发展。金融的毛和产业的皮开始黏在一起,不再是两张皮了,这是业态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也是文化产业未来发生、发展、存在的基础。
第二,创投等新型金融工具要全面提升其介入整合文化产业的能力。创意投资也好,私募股权投资也好,区别于其他的金融工具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其一,它跟企业的捆绑最紧密,企业的好坏、企业的生死、企业的未来跟它直接相关。其二,它的方式有高度的灵活性,因为灵活的安排就可能适合企业发展,可能找到更贴近企业发展的解决方案,这是它最主要的特点。私募股权投资在拥有这些特点的基础上,还要全面提升介入及整合文化产业的能力,这决定了它是否能和文化产业高度融合。其中,三个能力是最重要的:较强的行业研究能力;增值服务的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只有拥有这三种能力,才能为进一步做强做大做好准备。
第三,关于怎么做到融合?私募股权机构自身也要创新,才能推进文化企业的发展。刚才讲到了文化产业的特点,有形的少,无形的多,怎么设计出来拥有很好的灵活性,且能够符合这一特点的金融工具,来真正解决问题,就是私募股权机构要做的一件事。
这里面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大家知道私募股权机构发展的都很快,谁都不能否认,突然有一天大家发现基金做得很大时,能退出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现在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在退出方面就要求把文化企业的业务模式做好。
拥有财务公司的企业集团的资金存量以及流量很高,且业务规模比较庞大,使得其具有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等一系列特点,因此在集团的运营过程中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就业务种类来说,作为存款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财务公司和商业银行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一般来说,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注册资本金小于5亿,即便按照财务公司战略入股20%计算,财务公司的金融股权投资金额也不足1亿。因此集团产业所在地的城市商业银行是财务公司战略性金融股权投资的良好载体,而且可以保证对产业金融服务的快捷性和贴身性等。
二、财务公司金融股权投资的风险
金融股权投资具有高风险性,这些高风险性决定了在投资过程中的财务公司要充分防范投资前、中、后期的风险。
(一)信息风险
在进行金融股权投资以及选择入资方式时,财务公司必定要以相关的信息为依据。而在金融股权的投资的过程中,中标的企业可能会控制着信息的真实性与全面性,这就使得财务公司在信息方面处于被动的状态,这将是是财务公司在金融股权投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信息风险。
(二)内部人控制风险
财务公司金融参股到其他金融机构后,参股多少决定了其在其他金融机构中的管理权限。即便是出于控股状态,财务公司也要保证其参股的金融机构管理层的稳定性。因此,这些都难免形成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中的内部人控制风险。
(三)过度支付风险
资本和资产的定价在财务公司的整个投资过程中尤为重要和复杂。对被投资企业的低位定价可能会致使财务公司的金融股权投资难以形成,高位定价可能会影响财务公司的收益。财务公司的金融股权投资过程中的高过度支付风险,将会造成财务公司的资金的过度支出,现金流的减少,最终影响到财务公司对集团的服务。
三、对财务公司金融股权投资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财务公司金融股权投资对集团发展的重要性
从长远发展的需求来看,集团公司需要具有自己掌控的融资平台,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80%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成功地完成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二者的结合已经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财务公司要结合金融业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特点以及同类型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向集团公司提交研究报告,使集团公司逐步认识到财务公司入股金融机构的重要性,认识到金融股权投资将会对集团公司产生促进作用。
(二)集中操作加强金融股权投资的集团管控
关键词:实物投资;资产投资;比较分析
投资者进行投资就是为了能够获得巨大的利润,选择好投资方式是获取巨额利润的前提,所以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要认真分析,并选择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其中一种。我们在对两种投资方式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金融投资和实物投资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实物投资是投资人对于本行业内部或者合作的企业进行投资,而金融投资则是将投资投放到证劵、货币和信用等方面。由于他们投资的对象不同,所以他们的投资方案也不同。对于投资方而言,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才会为自己谋得更大的利润。
一、比较分析实物投资与资产投资定义上的区别
实物投资指的是企业将资金或技术设备等直接投放于企业或合资、合作等关联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获取投资收益。从定义可以看出,实业投资注重的是与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实物二字很好的说明了该投资方式是直接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存在的物品进行投资。不同于资产投资的是,实物投资因为直接进行对实际物体的投资,所以它的投资方式和投资外延显得更为广泛。该投资方式是一种有形投资,所以相对于金融资产投资而言,该投资的投资方式更稳定且风险性比较低。但是因为是一种有形资产投资,物品的实际价值就是那么大,所以投资方所获得的利润相对而言也比较低。但这毕竟是一种保守的投资方式,所以被大多数人沿用着。
金融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为获得未来收益,主动承担一定的风险,将资金投入在货币、证券和信用及与之相联系的金融市场活动中的经济行为。金融投资是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产生的投资方式。相对于实物投资而言,金融资产投资的间接性和非实物性特点更加突出。从定义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无形资产投资,注重的是依赖于资本市场的投资活动。因为它是一种虚拟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所以金融投资并不能直接与生产经营相互联系。相对于实物投资而言,金融投资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但是它的收益也是巨大的。金融投资更多的是考验投资者的胆量和眼力的投资方式。由于金融投资更多的是依赖于现代技术进行投资并且能够在短期创造巨大的看利润,所以这种投资方式被广大发达国家的投资者所喜爱。金融资产投资也逐渐成为发达国家最主要的投资方式。
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区别从对定义的分析就可以很好的看出来。二者在投资收益、投资对象、投资风险、投资目的以及收益时间长短上都具有不同点。投资方在选择任何一种方式进行投资时都应考虑到这几个方面,因为他们直接影响着投资方的投资收益。无论是哪种投资都具有它的优点所在,依照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观点,有时候按照一定的比例选择二者相互结合的投资方式能够为投资方创造更大的利润。
二、分析实物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的特点
对实物投资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实物投资与实际的物品和生产经营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简言之,实物投资是投资方对实际物品的潜在价值进行考量之后进行的一种生产经营活动。它是通过实物在市场中的销售利润谋取投资利润的一种投资方式。投资方在进行投资活动之前,要对实物的潜在价值进行深入分析,避免由于失误造成的资金浪费。
2.实物投资的利润回报期长。实物投资在进行投资时,是与生产关系进行密切联系的,所以投资方进行投资之后要等到物品生产出来并销售出去之后才能获得收益,这个时间是很漫长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投资方可能还要追加投资。在生产的过程中,整个资金链的流动是非常慢的。这种投资方式考量着投资方的耐心,如果中间出现意外收回投资成本,无论是对企业还是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3.实物投资具有广泛的投资区域。在现代社会,即使出现了以金融投资为主的投资方式,但是由于实物投资涉及到人民大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品,所以实物投资依旧覆盖到社会中的所有事业的经济活动。由于实物活动覆盖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对于国家经济部门而言,对于实物投资的监测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因为实物投资在国家投资方式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这种投资方式也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国家经济部门要通过立法等各种手段来时刻监测着社会中实物投资的动态,对于不法分子进行严厉打击。
对于金融资产投资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金融投资在市场上进行投资的时候依靠的是金融资产,依赖于金融资产进行的一种间接性的投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会将自己的资金投放到股票、证劵和货币等上面,通过多种金融投资的方式来为自己谋取利润。依托于金融市场的投资是投资方的一种资金战和速度战,投资者会随时关注这各个公司的经营状况,一旦出现机会时就会将自己的资金进行投资来占有公司的一定股份。时机到的时候进行抛售来赚取巨额的价格差。
2.金融投资在运行过程中要求资本要有一定的偿还期限。金融投资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虽然不像实物投资的收益期限那么长,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资金在进行升值的时间。资本的偿还期限指的就是这个时间。投资方进行金融资本投资就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利润,在偿还期限内,只要自己的资本在不断升值,投资者就可以一直进行投资,但是要时刻关注并分析偿还期限内的被投资标的物的价格变化,在投资收益开始下降的时候要及时收回自己的资本以避免连本带利赔光的状况发生。一般情况下,金融投资的偿还期限都非常短,这和金融投资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是相关的。时间越久,对于投资回报的风险就越大,出现各种突况的可能性就越大,投资失败的可能性也会越大。
3.金融投资具有巨大的风险性和收益性。金融投资考查的是投资者对于市场变化的预测能力。在当今社会,经济变化是非常巨大的,同样的,公司经营状况发生改变的机率也非常大,在一定程度上,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对于某些特殊行业而言,譬如石油等,他们的风险变化性小,投资者选择投资的难度也不大,但对于大多数行业而言,对他们进行投资时要抓住机遇进行投资并在偿还期内进行迅速收回成本和利润,因为对这类行业的预测是很难的,并且这种行业的动态变化大,容易出现资金套死的现象,所以投资者在在进行投资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将要投资的企业的各类经济指标的变化程度,避免造成投资失败。
三、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的联系
1.两者的投资媒介和投资手段相同。无论是实物投资与生产经营的关系还是金融投资与资本运作的关系,他们的共同点都在与对资金的运用,虽然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区别,但是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进行投资的依托对象不同罢了,一个是生产经营,另一个是证劵和资金。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都是社会资金运作的一种依托形式,二者在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
2.金融投资为实物投资提供资金,实物投资为金融投资创造利润。从对金融分析来看,金融分析像是一种资金的聚集,并没有为实物投资进行资金援助,实则不然,金融投资对企业资本进行投资,将资金短期内汇集到企业,这是维持企业生产发展的原动力,有了这笔资金,公司的实物投资的生产经营才能够正常运转,即使投资者收回了资金,但是还会有下一个金融投资者进行输入,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短期帮助,是企业在进行大量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资金来源。而实物投资的成功也为金融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虽然投资对象不同,但是两者依旧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四、总结
金融投资和实物投资都是当下主要的投资方式。目前,金融投资多为发达国家所采用,我国的不少投资家也开始着手进行资本投资,因为资本投资具有收益大,期限短的优点,即使具有一定的风险,但能够带来的利润更加诱人。虽然全球经济投资向金融投资进行转变,但实物投资始终覆盖整个社会经济的状况却不会被改变,因为实物投资的投资对象是人们的生活用品,无论是高档的还是基本的,都是人们必须的。投资家在对这两种投资方式进行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两者所具备的优缺点和特殊性,同时也要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对于投资家而言,进行投资就是为了更好的获利,所以在进行投资方式选择时不如同时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资金套死的现象。无论选择哪一种,都希望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进行合法的投资,为社会的良性运转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游家兴.理性定价、选择偏差与消费资本资产定价谜团——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经济科学,2005(06).
[2]游家兴.理性定价、选择偏差与消费资本资产定价谜团——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经济科学,2005(06).
关键词:医药;制造;金融支持
一、医药制造金融支持空间演变
由于我国地域广泛,且不同地区经济状况不同,所以其对于医药制造金融支持也存在差异,所以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当前我国不同地区的医药制造业的金融现状:
(一)区域性金融支持特点凸显。
众所周知,医药制造业投入高,但回报也高,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产业正向园区、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结合全球医药产业布局可以看出,其分布地区科技、经济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金融支持的力度,我国目前医药制作多处于沿海地区,其运输方便,经济发达且相关的医药制造研究沟通频繁,而中心部地区的城市医药制造业便相对落后,金融支持力度不高。
(二)地区医药制造金融特点鲜明。
首先是上海、北京地区,其是当前我国医药制造与国际金融机构最多的城市,其金融产业对于医药制造的投资、营销手段豆浆成为我国医药制造行业的榜样。分别来讲,北京地区科研院较多,人才资源丰富,金融支持一般在于人才培养方面,而上海与国际交流较多,产业环境先进,金融支持主要为技术投资,产品交流。其次是我国中部地区医药产业情况,当前我国内陆医药企业多以中小型规模为主,其配套金融体制不完全,产业链条不完整,所以一般是针对其技术支撑、生产装备方面的投资。以山东医药产业为例,其主要以基因工程药物、发酵工程药物、生化药物等为重点,截止二零一零年,其医药制造产值也达到两千亿,预计今年能够达到两千九百亿。2016年,在国家大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前提下,医药制造产业的金融投资已经成为众多银行的一项重要投资战略,一方面医药制造产业的发展及产业转移能够带来巨大利益。另外一方面,面对以后医药行业政策发展的趋势来看,医药制造的金融投资是实现银行与医药产业共赢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根据上面的不同地区医药制造金融空间分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
(1)选择背景雄厚地区的企业作为投资目标,一方面要重视医药制造的实力、国内市场地位;另一方面,良好的公众性也是作为投资考虑的重要因素。医药制作水平同样也是投资考虑的因素,应该把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新药开发成功率高等因素作为技术参考条件来对待,通过行业知识的积累加以判别,对于产品没有竞争力、创新力度不高的医药产品应该取消或降低其金融投资支持。
(2)灵活运用不同地区的医药行业金融服务工具,建立生物医药制造行业专业化营销服务体系,从而达到积极使用流动资金贷款的目的,同时对于贸易融资品种也应该灵活使用,掌握医药制造企业的主要环节,通过融资等活动积极扩大结算和综合收益。
(3)对于医药制药的子行业,如中药饮片、医疗信息系统等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通过金融创新为制药行业提供金融服务,积极发展与国内外医疗信息系统的交流。另外,当今是信息时代,网络也是可以利用的一点,通过网上银行等新型模式扩大医药行业的消费类别,让其发展具有更多样的金融模式。
二、医药制造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
(一)资金短缺问题。
综合我国医药产业的资金供应和需求情况,可以发现我国当前的医药企业主要面临着制造资金不足的问题,其主要分为开发性资金、发展资金和流动资金。面对医药制造,设备改造升级尤为重要,资金短缺不仅制约医药企业做大做强,更重要的为影响整体人民群众的就医水平。除此之外,当前医药制造企业还需要进行内部企业结构调整,实现医药制造的升级换代,而流动资金的不足,导致医药制造企业的长期健康运营成为问题,从长远上看,是无法使医药制造产业同世界先进的技术相结合的。所以说资金短缺问题成为了制约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二)医药市场发展滞后。
我国直接接触融资金融的医药制造企业多部分处于发育不足阶段,很多医药制造企业只是获得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中期票据和私募债的资格,这样对于医药制造企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是极为有限。
(三)政府金融制度力度不够。
医药制造行业同其他行业不同,其关系到民生问题,所以具有其特殊的市场地位,所以需要得到更多的政府财政支持,我国一些经济不发达省份,其经济基础薄弱,政府对于医药制造企业财政支持力度不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四)银行金融支持力度不够。
由于医药制造业高风险、高技术要求、高回报等特点,当前我国银行对于医药制造业的贷款注意点多集中在其安全性与企业偿还能力,所以对其投资十分小心。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点是在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贷款中银行多处于劣势,只有收集更多的相关医药知识,才能做出贷款的决定;另一点就是医药制造企业为了能够得到贷款,往往夸大其职责能力,使得双方信息不对等,致使银行对医药制造企业不信任,甚至出现了拒绝向医药制造企业进行贷款的举动。
(五)金融融资结构单一。
当前我国医药制造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多数只是采取政府拨款、商业贷款和期权融资等方式,造成发展速度缓慢,所以应该加大融资结构体系,考虑其他融资渠道,是金融对于医药制造企业的支持方式多样化起来。
三、医药制造发展的金融支持措施
(一)金融支持的外部措施。
(1)发挥政府的指导职能。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相应的货币政策,发挥投资引导作用,对当前发展较好的医药企业进行重点支持,从而引导金融资源进入医药行业。因为政府的指导能够把控金融投资的整体方向,不会造成金融重复投资。正如上面提到,我国地区金融环境存在问题,政府制定政策之前应该进行地区金融调查,在合理的地区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措施,通过税收调整、财政划拨、基金建设等方式强化政府对医药制造业的政策性支持,从而达到社会闲散资本集中向医药制造业汇聚的目的,最终把医药制造业推向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其次,改善投资环境,我们可以以沿海地区医药制造业为例子,近年来,沿海地区经济模式多以旅游业为主,金融资源多在房地产行业,医药制造业所占比例甚小,所以说投资环境的改变迫在眉睫。对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应该加强医药产业基础建设,发挥有特色的原料药、通过加强区域内医药企业与外界机构的合作交流,争取新药生产基地;另一方面,畅通本地资金进驻渠道,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为金融投资的金融提供一个安全、简便的审批程序。最后,完善与金融投资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及监督机制。对于医药制造企业,要修善公司融资政策,使之更加实用;同时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公司融资方法,去粗取精,我今后医药制造业融资更加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推行有效的政策制度,对全面建设优良的市场融资环境是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
(2)畅通医药制造业融资渠道。
首先,传统的医药制造业融资渠道应该进行改变,一方面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对企业的创新技术、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改善;另一方面,发展专项资金,例如设置医药创新基金等,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究,同样的资本市场融资、银行信用贷款也是并不可少,不仅可以加强医药制造企业同其他产业进行交流,建立一个协调的沟通平台;也可以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对整个医药制造业的贷款规模。其次,积极开发新的金融渠道,高新技术银行的建立,将贷款对象转变为了高新技术企业,为技术引进、技术研究、新药物的研发与推广提供了融资服务等资金支持。同时,项目融资也是可以帮助医药企业把已建立的项目经营权在一定的经营期内移交给私人、机构投资者,从而获得资金来进行医药制造的新建、二次开发工作。通过这样新的金融渠道能够推动银行机构扩大对医药制造业的融资业务,降低医药制造业融资成本。
(3)健全本地金融市场。
首先,对我国证券机构进行重点支持,发挥本地医药制造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意识。繁荣债券市场,发展本地区医药制造企业市场服务机构,为医药制造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行为树立良好的经济基础。其次,商业银行对于医药制造业的贷款服务应该逐步完善。一方面要对知识产权重视起来,使得制造技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能够入股,从而得到上级银行的金融支持,在风险把握得当的前提下增加信贷授信范围,扩大信贷投放实力,为医药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提供更多贷款品种和金融服务。所以说,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是构建医药制造企业信息专有平台,发扬银行信息网络优势,促进商业银行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条件。最后,规范金融秩序,完善控制体系。如上文所说,医药制造业具有高风险的特点,根据其这一特点,应该设置相应的风险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从而使得金融投资更加安全,使得商业银行在金融环境中能够全方位地为医药制造业进行信贷服务。
(二)金融支持的内部措施。
(1)优化医药产业结构,使得医药制造形成品牌化,鼓励医药企业培育自有品牌,政府应该多办法促进性政策,使得医药制造发展走高端路线。另外引导医药制造形成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效应,这样不仅能够使得金融支持政策能够更快、更有效的落实下去,同业也能提高整个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力,推动医药制造行业发优良发展。
(2)发展生态药业,促进内部金融投资的多样化,当前社会是生态同经济相结合的社会,发展高效、低耗、零污染的医药制造产业是对我国医药发展的最新要求。所以说要从根本上塑造正确的发展思想,把产品创新同自然保护相结合,提供优良、安全、绿色的医药产品,使得医药制造也绿色发展同金融支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四、结语
本文通过以医药制造业金融资金地区分部为切入点,讨论其特点以及存在问题,从而引发自我国当前医药制造业金融支持所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医药制造业存在问题集中在产业融资困难、金融支持路径单一,加上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却别较大,从而造成了银行对于医药制造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到位等现状。对于上述问题,本作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出以政府指导为主,相关政策为辅,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相结合等方法,健全医药制造业融资市场,形成对医药制造的强有力应对措施。综上所述,医药制造业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应该加以重视,加强金融支持,使医药制造业成为我国医药核心产业。
参考文献:
[1]张永庆,刘清华,徐炎.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2011(01)
[2]梁谋,卞鹰.中国医药制造业财务风险的实证分析和控制措施[J].企业活力.2010(05)
在我国现今社会建设中,金融产业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将直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其中,金融产业集聚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形式,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方面知识的研究,对于缩减我国区域经济差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二、金融产业集聚
(一)内涵与特点
金融产业集聚是一个具有动态特征的过程,其不仅包括金融系统规模、资源、结构以及功能方面的演变,也对地区经济发展同金融资源融合的关系进行反映。具体来说,其具有着以下特点:
1)地域性。在不同地域范围中,其在资源与地理环境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会使金融资源开发的能力、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就需要保证金融资源能够处于一个科学、适合的地域范围内,并结合实际地域条件进行产业集聚,以此在对金融市场空间位置、金融主体进行充分体现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协调性。
2)复合性。金融产业集聚是金融工具、货币资金、金融市场等金融资源类型在地域空间上的结合,也是其他产业同金融产业实现复合成本的过程。这种特点的存在,则可以使我们认识到金融产业集聚并不是孤立成本的产物,而是需要同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
3)动态成长性。金融产业集聚具有着动态性的特点,是资产总量、业务种类以及金融机构等部门、资源的一个动态演进过程。
(二)形成模式与动因
1)流行性偏好。对于金融资源来说,其具有着较为明显的流动性特点,并会随着金融电子化、自由化的方向发展。该种特点能够使信号、金融的流动性获得提升的同时也加快了其区域经济中的集聚。
2)自身成长规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金融产业是重要的发展核心,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则能够在对金融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推力的同时使金融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三、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该种效应指的是机构、设施同企业间在密切联系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微观经济单位,能够在空间上起到增加经济效益、降低生产的作用。金融产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作用主要具有以下方面:
1)降低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对于很多金融机构来说,其在一般情况下都会集聚在同一个区域中,在这种集聚情况下,则能够帮助一定数量金融产业在地理上邻近特征进行实现的基础上带动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以此在降低生产交易成本、信息成本的同时获得该地区经济的增长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如一个企业在开展项目投资时,如果其没有具有充分的市场信息,在具体投资过程中为了不出现问题则需要花费较高的信息成本。而通过金融中介的加入,则能够帮助该投资者在具体投资之间对项目信息以及目前市场状况等进行合理的判断,并在帮助企业获得信息的同时降低投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金融机构集聚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则能够在降低投资者交易、信息成本的同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更有利区域经济获得提升。
2)利于市场流动性提升。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其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范围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在此过程中有效提升了金融产业的流动性。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会使部分区域出现了资金短缺现象,盈余者通过金融中介则能够为金融活动、项目投资资金短缺的企业提供贷款,并为其提供多种类型的资金投资,以此对项目投资风险起到了有效的降低作用。
3)加快金融辅助产业发展。在此种情况下,通过金融相关产业以及金融机构同相关跨行业务的合作,则能够将更多的金融机构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并在此基础上使审计单位、金融培训机构、信用评估机构同金融机构具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通过该情况的实现,则能够在向社会吸引更多顾客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当地金融辅助产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也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4)有利于专业人才集聚。在金融产业集聚的情况下,则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在特定区域形成较为庞大的人才市场,且能够为相关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多的机会。在此种情况,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当地的工作效率与发展水平,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到该区域内,更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二)金融溢出效应
所谓金融溢出效应,其是指将不同金融机构通过集聚在一个区域所带来的知识外溢效应,并在此基础上使区域经济增长获得促进与提升。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促进集聚成员知识学习。在此种情况下,企业在投入资源不变、或者降低的情况下则能够获得同以往相比更多的信息,这种情况不仅非常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以及知识水平的提升,能够对以往金融活动中由于不同方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降低,而在具体开展金融活动时,各方面成员则可以通过对信息的掌握降低由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并以此获得集聚群体竞争力的提升。
2)加速金融溢出。在该集群中,类型各异的机构则能够以内部相互学习的方式对集群间机构的知识总量进行交流与提升,并将这部分知识有效的归己所用。而在非正式沟通的情况下,机构所具有的知识也会出现较快的溢出现象,并因此在提升技术、金融溢出的情况下获得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创新效应与金融辐射效应
关键词: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五种分类;特点和异同
中图分类号:F832.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7)02-0024-06
一、样本基本情况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可参考的数据,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做法,尽可能获得不同特征人群的金融资产结构情况。共发300份问卷,实收回243份,由于收回问卷填写不完整,数据误差较大等各种原因,筛选出124份问卷作为样本,分类如表1所示。
从样本分类可以看出,男性多于女性。25岁以下和46-55岁人群,本科学历人员,学生和企业员工,800-1500元和1500-3000元的中等收入阶层都占各自分类的较大比重。
二、居民已投资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一)居民总体已投资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从总体来看,居民用于储蓄占总金融资产的66.86%,国库券占6.13%,股票(A股)占7.38%,保险占4.71%,企业债券占1.49%,金融债券占0.28%,外汇产品占0.32%,基金占0.6%,信托占0.08%,期货期权占0.24%,银行理财产品占2.05%,其他占9.85%。
从数据来看,虽然国家多次调整银行存款利率以刺激消费,但目前居民的绝大多数金融资产仍放在储蓄上面,约占总金融资产的2/3,储蓄的主要特点就是风险小,易变现,套期保值的同时可获得银行支付的储蓄利息,但相比其他金融投资项目,获得的收益较小。国库券相对于储蓄,利率稍高,且不用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但由于国库券多为3―5年期,期限较长,不易变现,一旦变现将损失全部利息额,加之目前国家可通过多种筹资渠道筹集资金,因此国库券发行量较少,发行的部分也多被银行内部人员所购买,因此占金融资产结构比例不大。股票(A股)占金融资产比例也不大,这主要是因为前几年国内股市长期出现“熊市”,大盘持续呈现疲软状态,多数股民的资金被套牢,为解套而蒙受了低价出手造成的经济损失,对股市失去信心,虽然近期股市回暖,但居民仍未将积蓄用在股市上,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股市资金所占比例会有所上升。保险是一种分担投保人因疾病,意外事故造成损失的手段,目前的保险虽多为变相储蓄的形式,到达一定年限后可全额提取保费,并可获得利息收益,但在投保期间,投保人无权干涉保费运作,变现度差,期限长,因此占金融资产比重亦较小。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外汇产品、基金、信托、期货期权、银行理财产品等金融工具的占比例都很小,这主要因为是这些金融工具多为新兴产业,居民不大了解其特点和目前的市场状况,辨识度低,因此目前投资比例小。我国企业债券的发展时间较国债为短,由于它的发行者是企业,而企业在资信等方面显然不如政府和金融机构,所以企业债券的风险要比金融债券高,作为补偿,企业债券的利率一般高于国库券和金融债券,只是企业债券的利息收入要缴纳20%的个人收入调节税,我国企业债券期限一般为一至五年,其中三年的居多,而且债券利率进行封顶限制,发行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期定期储蓄利率的40%,债券持有者有收回本金和索取资产的权利。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金融债券的资信通常高于其他非金融机构债券,违约风险相对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所以,金融债券的利率通常低于一般的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外汇产品投资和期权期货主要依托于世界环境这个大背景,利率变化较快,风险大,占用资金量也大,不利于个人投资掌控。基金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即具有资格的银行)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然后分享收益,当然也得共担投资风险。信托是一种财产管理制度,它的核心内容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具体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取得的收益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分配给收益人。银行理财产品是近几年才产生的,其收益回报率高于储蓄,但风险也比储蓄大。其他金融资产主要用于诸如定期偿还银行贷款,房地产投资等项目。
(二)各类居民已投资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1.不同性别居民已投资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从表2上来看,男性和女性的共同点就在于储蓄都占据了资产的大部分,而男性与女性较大的差异存在于储蓄和股票两项,女性居民储蓄比男性高出近13个百分点,相对的男性股票投资比女性高约8.5%,可见女性更偏好投资于风险小,套期保值的项目,男性为获得较为丰厚的收益承担较大风险,属于偏好风险的类型。此外其他各项的差异也基本反映出男性和女性对于风险的偏好程度。
2.不同年龄居民已投资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从表3上横向来看,依然是储蓄占据金融资产的大部分比重,国库券、股票(A股)、保险次之。纵向来看,35岁以下居民储蓄比较高,而36岁以上居民国库券和股票投资加大,这主要是因为35岁以下居民工作时间短,经济不够稳定和独立,加之建立家庭的需要,所以储蓄是当务之急,而随着工作时间、实践、经验的积累,经济条件平稳,居民开始投资于像股票这种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这主要是由于阅历的积累造成的差距。
3.不同学历居民已投资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从表4中横向来看,储蓄最多,国库券、股票(A股)、保险次之。纵向来看,各种受教育水平之间的各种投资差异不大,这说明投资与受教育程度基本是独立的。
4.不同职业居民已投资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从表5中数据横向来看,依然是储蓄最多,国库券、股票(A股)、保险次之。纵向来看,金融业人士储蓄量较小,约占总资产1/3,其他金融产品除期权期货外均有投资,这说明由于职业影响,金融业人士对于各种金融工具投资市场分析比较透彻,能够把握市场走向,且投资于多种金融工具领域,易于风险的分散,能够使资金最大限度达到高收益、高回报的盈利目的。私营业主的股票投资较多,这说明由于职业影响,私营业主追求高收益,承担高风险,属于风险偏好型人群,但他们投资于新兴金融工具的资产均为零,表明他们没有接受新兴产业。
5.不同收入居民已投资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从表6中横向来看,依然是储蓄居于首位,国库券、股票(A股)、保险次之。纵向来看,随着收入的增长,储蓄量逐渐递减,相对股票(A股)投资量逐步加大,如图1所示,这说明随收入的增加,居民的风险偏好也增加,两者呈正相关。
三、居民未来意向投资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一)居民总体未来意向投资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从总体来看,用于储蓄的居民占总人数的62.9%,用于国库券的居民占37.1%,用于股票(A股)的居民占33.06%,用于保险的居民占46.77%,用于企业债券的居民占11.29%,用于金融债券的居民占0.81%,用于外汇产品的居民占9.68%,用于基金的居民占17.74%,用于信托的居民占3.23%,用于期货期权的居民占12.1%,用于其他的居民占11.29%。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投资于储蓄、国库券、股票(A股)、保险这些传统项目的同时,有相当多的居民意愿尝试投资于企业债券、外汇产品、基金、信托、期权期货等领域,这个趋势是好的,这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壮大,资金的增加,可以极大程度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各类居民未来意向投资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1.不同性别居民未来意向投资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从表7上看,居民均有投资新型金融工具领域的意向。比较来看,男性略低于女性未来投资于储蓄的人数比例,而各项新型金融工具和股票(A股)未来投资人数比例,男性均高于女性,这表明,男性的风险偏好高于女性的风险偏好。
2.不同年龄居民未来意向投资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从表8中数据看,储蓄、股票(A股)、保险未来投资人数比例较高,其他各金融工具领域未来投资人数也占一定比例。
3.不同收入居民未来意向投资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从表9可以看出,随收入水平增加,未来投资股票人数比例增长,如图2所示。这说明收入水平与风险意识正相关。
四、居民金融资产期限分析
在124名作为样本的居民中,有46人金融资产期限为1年期以内,占37.1%,53人金融资产期限为1―3年期,占42.7%,15人金融资产期限为3―5年期,占12.1%,10人金融资产期限为5年期以上,占8.1%,如图3所示。
根据数据显示,接近八成居民的金融资产期限都在3年以内,这种投资方式的特点主要为期限短,占用资金量小,易变现,相对风险较小,风险相对分散,但缺点就是利润相对较小。另外两成居民的金融资产期限都超过3年,变现度低,占用大量资金的同时风险较大且不易分散,但与较大风险相对的就是较为丰厚的利润回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绝大多数的天津居民属于风险规避型,投资金融资产期限短,以风险小为基本出发点,只有少数居民是喜好风险型,为获得较大利润回报而承担较大风险。
五、居民对银行新型理财产品所持态度的分析
近几年来,金融市场体制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健全,极大的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国家多次调整储蓄利率使得越来越多的居民将积蓄用于投资金融产品,随着资本市场回暖,越来越多的资金有流向股票市场的趋势,使得众多商业银行针对客户需求,纷纷推出新型的理财产品,以填补金融市场闲置资金的空白,获得利润,诸如民生银行推出的“好运一号”、招商银行推出的“点金公司理财稳健系列”、光大银行推出的“阳光理财”、工商银行推出的“稳利利”、兴业银行推出的“万利宝”、浦发银行推出的“汇理财”都是有较高收益,较有市场的新型理财产品,这些产品都将成为日后居民投资金融资产的方向。那么,居民对银行新型理财产品都持有怎样的态度呢?
有12.9%的居民认为“银行变向吸纳存款,赚取手续费,收益不大,不愿投资”,有23.4%的居民认为“银行为提高竞争力,扩大产品种类,意义不大,不愿投资”,有36.3%的居民认为“银行为吸纳存款来进行贷款,如果预期收益率高,愿意投资”,有27.4%的居民认为“银行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如果产品投资项目的行情适合,愿意投资”。由数据来看,约35%的居民不愿投资银行新型理财产品,这一方面与居民的意识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银行的宣传力度还有所欠缺;约65%的居民愿意投资于银行新型理财产品,不难看出,银行理财产品的前景是好的,在不久的将来,银行理财产品会成为居民金融资产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对居民已投资产结构、居民未来意向投资金融资产结构、居民金融资产期限、居民对银行新型理财产品所持态度等问题获取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现阶段居民金融资产主要用于储蓄,国库券、股票(A股)、保险也占有一定比例,相对来说新兴金融工具所占比例很小,但未来前景良好,有相当多的居民有未来投资于新型金融工具的意向。
参考文献:
[1]张元萍,2004:《现资理论与实务》,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2]刘红忠,2003:《投资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忠民,2005-11-7:《什么是信托》,WWW.xTkjxh.cOm
课题组组长:刘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