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电力采集方式

电力采集方式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5 17:16: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电力采集方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电力采集方式

第1篇

积极破解经济适用房小区管理难题

是市第一个大型经济适用房小区,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共有住宅栋套,主要安置主城区拆迁户、特困户、无房户。小区入住初期,人口管理难、维护稳定难、治安防控难、群众工作难的特点凸显,是全市社会管理最复杂的小区之一。我们将其作为社区警务改革的“试验田“,着力把警务融入党务、政务、事务、家务,探索了一条经济适用房小区管理的新路径,有效破解了管理难题,小区面貌实现了治安环境、社会风气、文明程度和满意程度“四个明显提升“。由乱到治的成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小区居民的普遍认可:

一、把握矛盾纠纷的复杂性,守好稳控“三道关口“。小区居住人员复杂,矛盾诱因多种多样,触点多、燃点低,是全市出了名的“火药桶“。针对小区矛盾纠纷特点,我们注重把握规律、分类施策,有效防范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一是严把排查关。坚持每天排查、定期滚动排查,充分发挥85名“红袖标“队员、169名治安信息员、32名治安积极分子的作用,努力做到对矛盾发现在早,为做好化解工作奠定基础。二是严守化解关。对矛盾纠纷当事人,民警主动上门拉家常、讲道理,理顺情绪、减少对抗,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园“。今年以来,共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8起。三是严控处置关。对发生的堵门堵路事件,第一时间启动预案、掌握情况、到场控制,由于稳控工作到位,各类不稳定事端逐年减少,今年以来未发生一起。小区管委会书记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公安,就没有小区的稳定安宁。“

二、把握人员结构的差异性,健全管理“四种模式“。小区现有低保户近户、4300人,居民中下岗人员多、残疾人员多、刑释解教人员多,群众自嘲为“痴呆傻、孤老寡、盲聋哑、刑释解教双下岗“。对此,我们有针对性实行分类别、分层次、动态化管理。一是信息化管理模式。社区民警和保安实行弹性工作制,全面采集掌握了小区3776名常住人口、12200余名寄住人口、4200余名暂住人口信息,以及各类重点对象动态情况,依托“大平台“和“大情报“系统,把实有人口积分式预警、分级建库管理和递进式信息采集结合起来,大大提升了管理效能。二是分类化控制模式。对少数带头滋事、影响极坏的“活闹鬼“,一手抓打击、一手抓教育;对个别蛮不讲理、冲击管委会正常工作的人员,组织教育并施加舆论压力。三是人性化帮教模式。对20名生活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积极帮助办理低保,促使自立自新;对18名被家庭抛弃的吸毒人员,由社区民警召集组成“希望之家“,帮助重树生活信心。四是规范化处置模式。对部级重点人员张松云等13名涉稳人员,落实“五包“措施,确保不滋事出丑;对2名“武疯子“定期检查、适时送诊,有效避免了精神病人肇事肇祸。

第2篇

关键词:社会办医 竞争 人才流失 建议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213-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不断发展壮大,但总体来说仍然以小规模经营为主。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普遍面临准入门槛高、经营压力大、发展空间小、技术人才缺乏、监管机制不健全、社会氛围不佳等困难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近日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明确了相关政策措施,放宽了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从而进一步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执业环境,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健康持续发展。然而,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发展壮大,对公立医院而言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一、公立医院人才流失的现状

因为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资金充沛的非公立医院可以在设备的投入、医院硬件建设、人员福利待遇等诸多方面具有优势,特别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办医的意见中对医务人员的流动给予了极大的政策优惠和支持:鼓励医务人员在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合理流动,医务人员的学术地位、职称评定等不受工作单位变化的影响。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技术职称考评,科研课题招标及成果鉴定,临床重点学科、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等资格认定方面享有与公立医疗机构平等待遇。各医学类行业协会、学术组织和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要平等吸纳非公立医疗机构参与。这样,医务人员具有了在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自由选择的权利。

自1984年杭州出现第一家民营医院以来,社会资金举办的医疗机构在我国迅速发展,特别是2006年之后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进入规模式发展阶段,与国有公立医院逐渐形成平分天下的局面,与公立医院的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以笔者所在的山西省心血管疾病医院为例,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公立专科医院,截至2010年12月底,编制内工作人员234名,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92名。笔者初步统计了本院2006―2010年的医务人员流出情况:5年中除退休人员15名外(其中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者占90%),调离人员16名(硕士9名),离开岗位保留关系人员6名(博士1名、硕士2名),调离及保留关系人员中高级技术职称者为18人,另有27名我院培养的编外护理人员先后离开。这些流出的人员中有40%选择了社会资金举办的医疗机构。

大批的高端医务人才流失给公立医院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首先,专家的离去必然会带走一批慕名而来的患者,造成病源流失;其次,医疗团队核心人物的离开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团队内其他工作人员对医院的信心,甚至直接带出整个团队,造成更大的人才流失;第三,中青年专家的离开使得医院的人才梯队建设不连续,加上老专家的退休等,造成专业人才的青黄不接;最后,专业人才的离开使得医院前期投入的培养成本无法收回,造成财力、物力的浪费。

二、公立医院人才流失的原因

人才是医院最宝贵的财富,为什么会造成人才流失?分析其原因有许多因素综合影响所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成了逐级增加的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生理需求是指衣食住行等生存所必需的要求;安全需求是指保障自身安全、避免事业危机等方面的需求;社交需求是指爱与被爱;自尊需求是人希望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可;自我实现需求是指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在进行人才队伍建设时要结合马斯洛需求分析人才流失的原因。综合分析后得出,医务人员流失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致:(1)对现有待遇不满意;(2)没有工作成就感;(3)在工作中没能提高自己能力;(4)未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感受到不公平对待;(6)认为自身的地位与所做贡献不成正比;(7)对医院的发展以及自身在医院的发展没有信心。

三、防止公立医院人才流失应采取的对策

根据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建议:

1.统一思想,明确认识。首先,从医院的领导者到管理层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一切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在知识密集型的医院。作为卫生行业进入市场竞争后的自然产物,人才流动是不可避免的。其次,要认识到人才流动是进出双向的,只有自身水平、知名度和在业内影响力的提高、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才能防止这种流动造成的人才流失。第三,领导者要有博大包容的胸怀,欢迎外来人才的同时还要宽容对待走出去的人员,不断充实和壮大自身的人才队伍,提高自身竞争力。

2.加快完善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体现知识与劳动价值。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公立医院是以社会公益性为目的的医疗机构,由于公立医院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不可能也不能够有很高的收入,同时,因为中国老百姓对公立医院的情有独钟,形成了公立医院医务工作者产出与收入的严重不对等。而解决这个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快完善绩效工资改革。医院人事部门要尽快根据国家关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文件精神,结合各自医院的实际,出台能够真正体现效率、体现价值、兼顾公平的绩效分配方案,特别是要有两个倾斜:一是向技术含量高、风险系数大的医师岗位倾斜;二是向劳动强度大、责任心重的护理岗位倾斜。同时,要制定严格的量化考核标准,保证同一类人员考核标准一致,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公平感。

可尝试建立养老金补充机制,辅助起到激励作用。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本单位职工建立一种辅的具有递延支付性的养老保险。医院将奖励现在支付到个人名下,但要若干年后才能支取,工作人员若中途离开单位,医院可中止这种奖励的兑现并收回。补充养老金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提供自身发展提高的机遇。卫生行业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卫生技术人员有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给员工提高培训学习的机会,让员工不断充电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公立医院要尽可能多地创造进修机会,选送院内业务突出的医务工作者到在本专业领域领先的国内外知名单位深造,为业务水平提高提供可能。对新参加工作的医务人员,以培养临床能力为重点,着力解决理论知识丰富、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既为医院形成了合理的人才层次,造就一批优秀学科人才群体,满足医院学科建设的需要,又为员工创造了学习和自身提高的机会,坚定了他们发展建设医院的决心。

4.改善条件,营造人才成长氛围,用事业留人。医疗卫生专业发展迅速,要求每一名医务工作者要具有边学边实践、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医院要提供良好的环境帮助医务工作者在岗位上建功立业。要积极努力创造健康和谐的内部环境,大力宣扬中青年人才中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先进事迹,老专家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坚决防止和纠正嫉贤妒能、互相拆台等“内耗”现象,创造健康和谐、团结进取的内部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千方百计提供必要的工作设施、仪器设备、实验室、图书资料,为开展科研和新技术提供条件,用事业凝聚人心。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通过新闻报道、灯箱图片、电视讲座、科普文章等方式,加大对医院人才的宣传报道,扩大他们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5.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加速人才选拔任用。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定期考核评议等择优竞争机制,选拔任用一批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把优秀的人才配备到科室领导岗位上。逐步建立能上能下的任用机制,为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和科技干部队伍的正常更替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走上管理队伍,既是对他们的锻炼,又是医院发掘管理人才的有效路径,同时还能增强专业技术人员对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

另外,改变现有的管理结构,建立扁平型管理,即:减少管理层次,扩大管理幅度。压缩管理层次的目的是减少医务人员的管理者,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加强多渠道沟通,营造良好的工作关系。良好的工作关系可以满足医务工作者的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和归属感。在职业生涯中既有相互关心的同事,又有能沟通、善理解的领导,对知识型人才来说是精神上极大的激励。公立医院要打造企业文化,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娱乐活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充分显示管理者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尽可能地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满足卫生技术人员被尊重、被爱的心理需求。

未来中国的卫生事业是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举办医院共同发展的局面,卫生人才的“争夺”也将白热化。尽快地建立起完善的用人机制,才能在竞争中取得先机,才能使事业发展壮大,为患者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阳武军.加速医院学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现代医院,2004(4)

第3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170-02

财务控制知识经济的概念是由联合国研究机构于1990年首先提出的,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为西方世界的一个社会热点。1997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式定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其基础是以信息和通信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引起的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

1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鉴于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活动的现状,企业财务管理呈现出如下特征。

1.1 企业的财务管理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特点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也被引入到企业财务管理之中。如:MIS(管理信息系统),它是根据既定的原则,把每笔财务计划和财务进出进行数据化,再输入数据库,也就是利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常规决策,并注意通过实践,加强财务管理的严密性和准确性,这样,就减少了财务管理系统中的随意性,把人为干扰因素降到最低,同时,也为非常规财务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MIS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有助于财务管理的优化和简化。网络技术的运用,如在公司中建立局域网,可以使公司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即可进行财务管理,特别是对于大型集团公司,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财务管理。当然,还有诸如,系统模型与模拟、战略信息系统等技术也可以应用到财务管理之中,这些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实现高效益、柔性化、智能化的财务管理。

1.2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走向多元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讲究以人为本的原则,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理应不能把员工的利益排斥在外。企业必须依赖于员工的富有创新性的劳动,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员工的劳动已不再像工业经济社会中以可重复的劳动为主,因此,新时代的企业还必须把“员工利益的最大化”纳入其财务管理目标之中。同时,对于与企业关系密切的集团如债权人、客户、供应商、社会公众、潜在的投资者、政府、战略伙伴,满足这些集团的利益需要,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组成部分,是以成本—— 效益为指导原则,其目的是为了维护企业良好的声誉,最终取得高于投入的回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多赢目标。

1.3 企业财务管理战略以生存为导向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一个总资源向量R,R={L,K},企业一旦破产,只有资金资源K才能用来偿债,人力资源L将重返劳动力市场,不能用来偿债,股东因无法使用L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如美国的微软公司有形资产的数量与小型企业相差无几,而市场价值则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这样的企业要是破产,将使其股东蒙受巨大损失。因此,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破产成本将更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坚持以“生存”为导向,强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4 企业财务管理强调创新与风险

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以积极的态度学习理财的创新工具,努力掌握并创造理财的技巧,以确保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的生存风险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是经营风险,由于市场竞争剧烈,新产品更新换代快,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于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上,但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很大,有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据统计,美国的高技术的成功率只有15%~20%,而某些高科技的项目的成功率在3%以下。其二是金融风险。由于信息技术的全面介入,各种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交易费用的降低,经济全球化的驱使,金融市场的配置效率将更高,资金的流动率将更强,这为企业的理财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企业可以方便地从金融市场上获得所需资金;通过金融工具的合理使用,能使企业合理地回避金融风险;信用工具的适当使用,可以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也可以融通所需资金;通过将闲置资金投资于金融市场,可以获得投资回报,以增强资金使用效率。企业的生存发展将越来越离不开金融市场。但是,风险与机遇并存,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将更大:市场综合消化吸收各种渠道信息的能力更强,并能迅速做出反应,金融市场将更为动态化;在动态的金融环境中,利率、汇率的变动将是经常性的,于企业不利的变动有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乃至破产;金融工具如期货、期权、对换的使用需要很高的技巧,使用不当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甚至是致命的打击;投资组合决策失误,有可能使企业在金融市场中,赔了血本,陷入财务危机;信用工具的不当使用,有可能使企业因其他企业的破产而遭受巨大损失。亚洲的金融危机表明,金融动荡对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提高理财技术水平,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这是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1.5 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扩充反映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将成为企业财务评价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企业管理人员、社会公众都迫切需要了解企业知识资本的状况,以对企业的市场价值做出较为准确的估计,为他们各自的决策提供依据。为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及时提供一套反映企业知识资本价值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这确实是重大挑战。目前,西方学术界十分重视对反映知识资本价值指标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这对我国企业建立知识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控制的方式

2.1 组织规划控制

根据财务控制的要求,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这是指一个人不能兼任同一部门财务活动中的不同职务。单位的经济活动通常划分为五个步骤: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如果上述每一步骤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实施,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便于财务控制作用的发挥。

2.2 授权批准控制

是指对单位内部各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控制。单位内部某个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进行,否则就无权审批。授权批准控制可以保证单位既定方针的执行和限制。授权批准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明确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的界限和责任;其次,要明确每类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再次,要建立必要的检查制度,以保证经授权后所处理的经济业务的工作质量。

2.3 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财务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基本要求是:第一,所编制预算必须体现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任。第二,预算在执行中,应当允许经过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以便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第三,应当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的执行情况。

2.4 实物资产控制

实物资产控制主要包括限制接近控制和定期清查控制两种。限制接近控制是控制对实物资产及与实物资产有关的文件的接触,如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存货等,除出纳人员和仓库保管人员外,其他人员则限制接触,以保证资产的安全;定期清查控制是指定期进行实物资产清查,保证实物资产实有数量与账面记载相符,如账实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5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分粗放型成本控制和集约型成本控制。粗放型成本控制是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的最终售出进行控制的方法。具体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材料使用成本控制和产品销售成本控制三个方面;集约型成本控制一是通过改善生产技术来降低成本;二是通过产品工艺的改善来降低成本。

2.6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就是尽可能地防止和避免,不利于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在这些风险中,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显得极为重要。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而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由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企业在进行各种决策时,必须尽力规避这两种风险。如企业举债经营,尽管可以缓解企业运转资金短缺的困难,但由于借入的资金需还本付息,到期一旦企业无力偿还债务,必然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7 审计控制

审计控制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它是对会计的控制和再监督。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政策的程序是否得到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单位的既定目标是否达到。内部审计的内容十分广泛,一般包括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营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对会计资料的监督、审查,不仅是财务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孙挥,宋建平.财务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第4篇

[关键词] 人才 培养方案 改革 实践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工作。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根本,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彰显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特点,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近年来,在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选择了“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试点,立项了吉林省教育教学科研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一、人才市场调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复杂程度逐渐增加,控制系统日趋先进,这使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被高度重视,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和技术管理工作凸显重要。这就要求必须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但是,根据目前对该专业人才市场掌握的初步情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的技术人员,无论是从人才的质量上,还是队伍的数量上均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对省内外生产企业的专业人才市场进行调研中,通过现场座谈会、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该专业岗位群结构、技术队伍基本状况、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学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意见和方案改革的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性信息收集。其主要信息点包括:(1)关于培养目标;(2)关于人才规格;(3)关于专业口径;(4)关于知识结构;(5)关于能力培养;(6)关于学制。经过对上述信息点的提炼和综合分析,确定了“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改革的基本思路。

二、《方案》改革思路

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宗旨是打破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思路,在充分的社会需求调研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岗位能力解析、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优化的教学内容安排、强化的专业技能训练,突出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综合素质教育,解决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问题,更好地实现教育对社会的服务功能。

1.基本思路

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包括人才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系;构建技术应用能力强、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具有相当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勇于创新、乐于探索的开拓意识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重点是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2)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大力整合课程体系;

(4)深化改革教学内容。

2.基本框架

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要明确“按照人才市场的需求,把握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人才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培养高质量技术紧缺型人才,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理清“以职业岗位(岗位群)、技术领域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为依据确定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的基本思路;建立“构建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和鲜明专业特色的具有较强适应性、针对性、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即由人才市场调研入手,准确地把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岗位和岗位群所必需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构建人才规格。在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设计人才能力要素的构成及所需的知识支撑和训练方式,从而合理配置知识结构、选择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条件,完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形成科学的教育运行机制。

三、《方案》改革探索

1.关于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只有明确人才的培养方向,才能明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以从事机电设备维护、检修、质量监测、故障诊断与处理、设备运行技术管理与生产管理方向的基层技术人员为目标,以中小型企业中机电修配厂、机修车间的工段长、技术员、质量检查员为基本岗位。其培养目标定位是:“面向机电设备维修行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机电设备维修行业生产第一线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机电设备维护、检修、运行与管理等方面技术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2.关于人才的规格

人才规格定位涉及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构建。人才规格从根本上讲应包括基本素质、从业能力和社会品质等方面。在基本素质中包括了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关于业务规格,在以就业面向的岗位所应具备的从业能力为基本依据的同时,应考虑知识的储备、能力的拓展,以保证继续学习的需要。

3.关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质。根据对企业和毕业生的调查分析,结合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研究本专业学生在知识培养、能力训练和素质教育方面的现实要求,确定了专业知识配置框图及解析系统、专业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框图及解析系统,即以对应关系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框图和解析表。其职业能力分为: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核心能力。将每项专业能力或基本素质进一步细化形成能力要素,对应着每一单元能力要素匹配知识支撑,最终将知识支撑组合设置为课程。这样的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依据的逆向性开发设计课程模块,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的教育方案。

4.关于课程设置与整合

在确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前提下,课程的设置是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内容。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专业特色,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课程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最大程度地体现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服务于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原则。在建立课程体系中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调整与重新组合。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公共课必须、够用的原则;二是职业基础课精选、实效的原则;三是职业技术课的针对性、实用性原则。据此,对原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与整合。同时科学地调整了教学内容,尽可能压缩理论教学时数,尽可能减少课程门数,避免了知识重复与交叠,打破了传统的课程模式,切实保证课程设置服务与能力培养。

5.关于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培养适应社会需要、成功就业的人才,关键强调的是职业能力。突出技能培养,完善职业能力训练方案,是职业教育根本任务。《方案》改革的研究重点亦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成三个层面,即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实训。每个层面上既注重现场实践教学的技能训练,又注重理论教学中的能力培养,把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与能力训练相互融合、教学做统一,在课内教学中加大了课程实训学时,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得以完成。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中级维修电工、高级钳工技能鉴定考证工作。《方案》中,实践教学总时数达894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2%。课题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能力训练方案编写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教材》,在各实训环节中付诸使用。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机电设备检修实训基地建设,并组织构建了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方案。

6.关于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的改革

传统的教育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自形成独立的体系,虽然强调相结合,但实际运行中的“脱节”是不可避免的。通常是将实践环节规划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其中认识实习属参观性质的走马观花;毕业实习多数是为毕业设计收集素材;真正解决专业实践的是生产实习,但往往这一实习安排的时间集中,涵盖的内容又多,效果非常不好。更主要的是实习安排在课程结束后,完全背离了课程实践的应时性。据此,必须打破实践环节与理论环节相对独立的体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应时效,构建相融交汇的教学模块。在教学中把讲授和训练有机结合,该讲就讲、说练就练,有相当部分职业技术课和专业课均可在实训基地进行,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实习,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按能力培养要求穿插融汇成一个教学单元,由主课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学生在教室和实训室交替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

7.关于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制约这个问题的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在现场生产岗位调查中发现,管理体制上机电是不分家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人员应该是机电并举、两项全能。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企业生产的管理中,机械与电气是有分有合而技术人员则各有侧重。其二,是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周期为3年,单靠在校内的各教育环节中完成机械和电气两个专业方向的全部能力训练是不现实的。研究认为,机电设备维护与修理可设定两个研究方向,即“以机为主、以电为辅”方向和“以电为主、以机为辅”两个专业方向下的教育模式。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课题研究,践行了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过程,相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工作在高职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5).

第5篇

【关键词】电力载波技术;用电信息采集

前言

用电信息主要是针对电力系统中的低压台区而言的,是对用户电力使用情况的反映,是电费征收的标准和依据,也是保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基础。通常情况下,用电信息的采集设备包括集中器、采集器、主系统以及通信通道组成,可以实现对用电信息的采集、整理、传输和分析。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当前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需要进行全面分析和处理。

1 用电信息采集的现状

1.1 采集要点

首先,要确保现场接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切实达到相应的工艺要求,保证信息采集的顺利进行。

其次,影响信息采集成功率的重要因素,是现场场强信号的强度。对于地形相对复杂的地区,需要对信息采集器的位置进行合理选择,从而提高信号的强度。

然后,为了确保信息的正常使用,需要切实保证用电信息采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准确把握和分析。

最后,需要对信息采集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1.2 存在不足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在对用电信息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缺陷,需要相关人员的重视和解决。

1.2.1 操作不规范

当前许多电力工作人员对于用电信息采集不够重视,在对采集设备进行安装时,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使得设备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对设备进行接线时,存在错接、漏接、短路等现象,轻则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重则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1.2.2 现场无线信号容易受到影响

采集现场的无线信号是影响信息采集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无论是总线抄表还是微功率抄表,都会受到现场GPRS信号的影响。但是,无线信号容易受到传输距离和地形的影响而减弱,从而影响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例如,在距离信号发射点较远的区域或者山区,存在着明显的信号衰弱现象。

1.2.3 数据缺乏准确性

目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安装设置前后,为了避免对于电力系统的影响,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记录,而且必须确保现场数据与系统数据保持一致。但是,由于受到重视程度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当前系统的数据信息缺乏准确性,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1.2.4 成本高

这里的成本主要指通信成本。以总线抄表方式为例,虽然缩短了中间环节,减少了发生故障的机率,相比于微功率无线信息采集而言,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更高。但是,由于需要将所有的集中器与主系统相连,实现通信,会导致每台集中器都产生相应的通信费用,使得成本较高。

1.2.5 维护困难

随着电力用户的不断增加,用电信息采集的规模越来越大,维护的工作量也大幅度增加,对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维护工作愈发困难。

2 电力载波技术分析

电力载波技术,是电力系统所特有的一种通信方式,是指利用现有的电力网络,通过载波的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电力载波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并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只要存在电线,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具有组网简单、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的优点,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3 电力载波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中的应用

3.1 可行性

3.1.1 电力网络自身的特性

随着国家电网工程的完善,我国的电力网络覆盖面积越来越大,基本上深入了每一个村镇和小区之中,并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电力载波技术是以电线为媒介进行数据通信的,因此具备良好的先天优势,可以保证电力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和全面性。同时,在使用电力网进行数据通信时,不需要额外建设其他网络,降低了成本和维护费用,经济向较强。

3.1.2 电力载波技术的成熟

电力载波技术提出于上世纪20年代,在用电信息采集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虽然由于我国自身的电网结构和供电方式问题,需要对其相关的产品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创新,之后才能投入使用,但是我国的相关技术人员也已经结合配电网络的特点,进行了技术方面的攻关,并提出了多种适合不同情况的试验方案。因此,虽然发展时间相对短暂,但是电力载波技术在我国的远程抄表、宽带上网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相当成熟的技术基础。

3.1.3 节约通信成本

与微功率无线抄表方式比,电力载波技术应用于用电信息的采集,可以缩减集中器的数量,减少成本的支出。以某村庄的用电情况为例,该村庄共有居民200户,若应用微功率无线抄表,结合实际地形,需要安装10台集中器,以每台每月通信费用5元计算,每月的通信费用共需50元;若采用电力载波抄表,只需要一台集中器,就可以实现对整个村庄用电信息的抄录,每月可以节约45元的通信费用,使得通信的成本大大降低。

3.1.4 便于维护

由于集中器数量的减少,使得故障节点减少,在对异常情况进行排查时,可以更加迅速地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和位置,便于及时处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2 缺陷

(1)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配电变压器,会对电力载波的信号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因此,电力载波的信号只能在一个配电变压器的区域范围内进行传输。

(2)在三相电力线之间,由于相互之间的影响,会存在较大的信号损失,在通讯距离很近时,不同的相间可能会同时收到信号,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因此,一般的电力载波信号,只能在单相电力线中进行传输。

(3)在电力线中,存在本身固有的脉冲干扰。目前我国使用的交流电,可以分为50Hz和60Hz两种,其交流周期分别为20ms和16.7ms。在周期中会出现两次峰值,给电力线带来两次脉冲干扰,从而影响电力载波通信的准确性,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4)噪音干扰的影响。在低压电力线上,噪音干扰的主要来源是无线电干扰和相应的负载影响,使得通信环境极为恶劣,难以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需要对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提升其抗干扰能力。

3.3 解决措施

从经济性、实用性等方面出发,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信息采集方式进行选择。相对与电力载波技术而言,工作的重点在于解决信号的干扰和衰减问题。可以借鉴微功率通信的方式,进行自组网或固定点组网,对组网形式进行改进,从而充分发挥出自身成本低廉,维护便利的优势。例如,对于城市地区,可以采用全在波传输;对于山区或农村,可以采用载波和总线通信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型设计,提高信息采集的成功率。

4 结语

总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力载波技术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会逐渐成为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的主要形式。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抄核收;应用效果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179

0 引言

现阶段,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用于电价执行的理论基础,同时在电力资源高质量服务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基于电网建设的智能化运用,使得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成为用电抄核收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照逻辑角度的不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即采集系统、通信系统以及主站系统,其中主站系统主要针对用电信息的采集与处理等工作,通过对电力用户信息的远程遥控,实现用电信息的抄核收工作。

1 用电信息采集在抄核收中的应用分析

1.1 用电信息采集

在对用电信息进行采集时,其采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特征:①涉及范围较广。在人们生活中,电力能源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对其用电信息进行采集时,是以用电群体为主,例如:小区居民和用电单位等。②实现全方面采集的目的。在对用电信息进行采集之前,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用电情况,构建完善的用电数据库,其中包括电表价格和电表剩余度等相关信息,为更好对信息进行审核和分析提供有力帮助。另外,实施用户信息采集还能有效预防电力系统出现超负荷,利用预付费用等相关模块功能,使信息采集更具及时性、高效性。③对用户费用进行具体控制。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电力具有覆盖广,用户多的特点,想要确保采集的顺利进行,应实施预交电费的措施,在进行预交之后,依据抄表标准进行电费的结算。

1.2 用电信息抄核收发展现状

电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由于电力营销作为重点组成部分,其抄核收工作效率关系到整体电力企业经济利益,所以,对其进行重点加强具有重要意义。可是,对用电信息抄核收工作进行分析发现,这项工作还存在许多潜在问题,具体包括:①现阶段,抄核收重点是对抄表器进行抄表,甚至是手工抄表,无法实现远程、自动的抄表需求。②电力企业在进行抄核收时,主要是以走收电费、坐收电费和卡表购电等方式为主,这种缴费方式相对比较落后,缺少全面性、灵活性。③用户在电费缴纳中,极易面临潜在风险,加之高频率核收具有较大难度,导致用电信息抄核收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2 用电信息采集在抄核收中的应用效果

2.1 实现抄表的自动化

在传统的用电信息抄表环节中,其抄表的方式存在众多的问题,例如:抄表投资成本较多;抄表时间过长;抄表行为的不合理性与不规范性等,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抄表结果经常发生错误,造成国家电力资源的浪费。因此,想要实现国家电力资源的有效控制,需对抄表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确保抄表时间的及时性,同时还需对抄表结果进行反复核对,提升抄表的效率、准确性。对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而言,只有提出传统用电信息抄表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对错抄、误抄与漏抄等问题进行根本性预防,提升抄表结果的正确性,提高抄核收工作质量。

2.2 预付用电的费用上缴及时性

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低压费用政策提出,对用电费用上缴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在此过程中,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实际电价的执行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电价执行标准的定位,能够有效地提高电价执行的精准性,这种行为的存在,也是电力企业进行电力营销的根本前提。另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具有电价预测的优势,其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居民对电力资源的消耗和阶梯电价的使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此作为电价执行的依据,对下一阶段的电价标准进行准确定位;如对电力资源的使用集中于工厂等非居民用户,也可利用上阶段电力消耗的实际情况,对电位异常状况进行详细诊断与核对,从而采取应对措施。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稽核方面优势相对较差,只要将其用电信息稽核工作实现被动向主动角度的转换,才能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科学性和自主性特点,降低传统用电信息采集中存在的盲目、随意等多种状态。

2.3 降低电力企业的电费回收风险

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经营活动的终端,是电力去也的主要经营收入来源,也是企业维持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如果缺少规范性的电力费用控制标准,则电费的回收工作成为电力抄表人员关注的重点,从而加大对电费催收、预缴等工作的难度,占用了电力工作人员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但是,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用,不仅改善抄表人员“挨家挨户”催缴电费的难度,还能依据系统的自身优势,实时了解用户电费上缴情况,这种现代化电费催缴方式的运用,能够在降低电费收缴难度的基础上,降低电力企业对电费回收的风险。

2.4 关于线损与变损等情况的分析

电力资源的使用,需利用变电站对电力资源向工业区、居民区以及关口、专变用户等部分进行分段输出,其中涉及多种线损模型,例如:台区线损模型、新路线损模型以及母线不平衡模型等,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用,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能够针对整体的电力资源输出、输入线路损坏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及时制定应对措施,降低线路损坏所造成的后果、影响。

2.5 用电信息的实时分析和统计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资源抄核收工作中的应用,使其电力抄表人员可及时对用户的用电数据信息进行监控、采集,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与电费缴纳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用户电力资源进行冻结,用户只有通过电费上缴的方式,完成电力信息数据的解冻工作,恢复相关电力数据,才可完成电力资源的持续使用。

2.6 在电力营销方面的作用

首先,改变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为了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与实际效率,需从电力营销角度出发,利用营销模式的转变,实现抄表、核表的一体化管理,进而提升电力营销模式的广泛化向精细化转变。其次,提升电力企业的电力信息管理能力,即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安装与之相对应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存在,不仅能够促进电力资源的合理运用,还能有效实现国家电力资源节能减排的目标。再次,实现用电信息的智能化管理。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与运行的前提下,利用智能化的营销服务模式,结合电力企业供电部门对数据的整合与分析,提高电力运行的稳定性。最后,对电力营销的标准有着更高的要求。在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只有不断地优化和完善,才能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更加地精细化和智能化。

3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前景展望

用电信息采集在抄核收中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以下几点:①达到远程抄表的目的。在对用电信息进行采集时,采取远程抄表是目前最佳电力营销手段,同时也是管理工作的最佳方法。电力企业采取远程抄表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如降低工作任务等,而且还可以降低人力资源,使工作人员得到充分运用。②对电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传统模式是以“先用电,后缴费”为主,从而增加了收费风险,而对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工作,则是实施“先缴费,后用电”方法,实现了有效规避电费风险的目的。③真实将用电检查落实到实处。在对电力信息进行采集时,借助自动采集系统,及时发现电力企业存在的不规范和不合格的情况,从根本上改善抄核收工作效率,使用电环境更具有安全性。④优化供电服务。在未来进行用电信息的采集时,可以将供电服务机构设置于采集系统中,根据实际市场经济变化情况,将用户作为服务重点,实施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管理模式,确保供电服务得到有效优化。

4 结束语

总结上文,通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抄核收中具体应用的分析,可知通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用,不仅能够改善传统用电信息抄表方式存在的不足,还能降低抄表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抄表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在发展自身经济建设的同时,对企业员工的整体水平进行提升,使其能够正确且规范地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运用,提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路洁.深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创建抄核收管理新模式[J].中国科技信息,2013(09):154.

[2]方丽娜.浅析用电信息采集在抄核收方面的应用及效果[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06):293.

[3]刘映兰,符娅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抄核收方面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0):63-64.

[4]侯树波,徐文静.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抄核收新模式[J].硅谷,2013(15):131-132.

[5]韩永强,孟宪福.浅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4(20):59.

第7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信息采集;智能电能表

引言

2010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在《关于加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利用5年时间(2010年~2014年),建成覆盖公司系统全部用户、采集全部用电信息、支持全面电费控制,即“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采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成果在电网规划、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工作中得到全面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全覆盖,将实现城区、郊区范围内所有客户用电负荷、用电量、电压、电费等重要信息的实时采集与管理,从而提高电力营销“全采集、全覆盖、全费控”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从“手抄笔算”到“智能掌控”的跨越。

某电力公司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采集终端及信道的建设工作。

1 采集终端包括集中器和采集器以及智能电能表

1.1 集中器与主站通信方式

考虑到系统实用化及集中器数据上传的可靠性, 主推采用光纤通道, 目前尚不具备光纤通道的暂采用GPRS 或CDMA等无线公网信道过渡。

1.2 集中器与采集器的通信方式

集中器与采集器的通信方式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低压电力线载波方式, RS485 总线方式, 短距离无线方式。

由于RS485 总线通信方式数据传输性能较低压电力线载波和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可靠, 但是RS485 总线的敷设在实际施工中难度较大, 所以在通信线敷设有条件的情况下, 集中器与采集器的通信优先采用RS485 总线方式。

1.2.1 低压电力线载波方式: 以380V 低压电力线作为通信载体的通信方式

该通信方式适用于:

(1)多层( 6 层及以下) 、中高层( 7~ 9 层) 房型的小区;

(2)高层( 10 层及以上) 房型中配电站安装在地面上且非居民电能表安装在高层楼宇之外区域的小区;

(3)别墅及散户住宅。

1.2.2 RS485 总线方式: 以RS485 串行总线作为) 237通信载体的通信方式

该通信方式适用于:

(1)高层房型中配电站安装在地下室的小区;

(2)高层房型中配电站安装在地面之上且非居民电能表均集中安装在高层楼宇配电间内的小区。

1.2.3 短距离无线方式: 采用短距离公共无线频道进行通信的方式

该通信方式作为低压电力线载波盲点补充方案, 适用于台区供电范围过大或者低压电力线载波信号受干扰严重, 以致低压电力线载波方式无法完全采集供电线路末端电能表的情况。

1.2.4 光纤到户采集方式

采用光纤/ 光纤复合电缆及ONU 光电转换设备结合代替部分RS485 总线的方式, 可实现长距离快速通信, 具体方案根据公司光纤到户技术工作小组的相关成果制定。通过智能通信系统来连接所有的电力供应、电力网络和电力需求等组成因素, 能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2 居民智能电表的应用

2.1 智能电能表

2.1.1 结构

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等组成, 集计量、网络通讯、数据储存及分析、信息互动等功能于一体。

2.1.2 外形

单相: 显示屏、脉冲指示灯、报警指示灯、跳闸指示灯、红外通讯指示灯等。三相: 显示屏、无功指示灯、有功指示灯、报警指示灯、跳闸指示灯、红外通讯指示灯等

2.1.3 显示方式

显示屏显示当前有功总、有功峰、有功谷电量读数、反向有功总电量读数、上一月有功总电量读数、上一月有功总、有功峰、有功谷电量读数。

2.2 智能电能表的应用

(1)实现自动抄表和信息管理,现有的抄表方式都是以人工上门抄表, 碰到各种情况无法抄表, 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准确率大打折扣, 误差经常出现, 费人、费时、费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成后, 可以实现居民用电远程自动抄表, 大大提高抄表精确性和工作效率, 有效避免人工抄表的误差。

(2)建立一个全新的智能化的计量信息网络,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 智能电度表的普及应用可实现自动抄表和管理, 建立一个全新的、智能化计量管理网络。随着城市家居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智能电能表最终将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优化生活方式, 让家居生活更舒适、安全、有效。

(3)提高对客户用电需求和负荷模式的认识和服务水平,基于实时客户需求,创造新的服务智能电能表能使居民在家中就可以查看电费,各时段用电信息。如果能配合智能插座, 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类家电的用电情况统计,了解家中的电量主要是哪些电器消耗的。

(4)引领客户节能, 提高能源利用率,在智能电网的客户侧, 智能电能表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它能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智能电网的存在。在不久的将来, 它或许将在每一个智能型家庭中发挥两个重要的作用: 一, 开源; 二,节流。开源就是让自家屋顶的太阳能, 风能等发电接入到家庭用电的负荷中或并入电网。节流就是让自家的电器不要在高电价时乱用电, 低电价时不用电。

(5)方便与居民家中可控智能电气设备通信,智能电能表是一种全新的全电子式电能表,具有电能计量、信息储存及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 支持双向计量、分时电价、峰谷电价等需要。信息采集系统的建成、成熟可以通过不同的通讯网络配合家中的智能电能表、智能插座等智能设备很方便的与家中的可控电气设备进行通信, 居民出门在外也能解到家中的电器设备用电情况、及运行状态。

(6)实时显示给客户查看能源的使用情况和价格信息,针对不少居民交电费时产生家用电器不多,电费高, 电耗到哪里去了的疑问, 一张简单的电费单, 往往无法解释。随着智能电表技术的成熟,通过查看表内储存的数据, 居民便可了解到待机家电的耗电量多少, 把吸电虫揪出来。能使客户不仅能了解用电总量, 而且能全面了解家中各种电器、各时段的用电情况及产生的费用。

3 推广居民智能电能表应注意的事项与建议

智能电能表是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基础, 必须每个供电点都要安装到位、调试到位, 实现 “全覆盖”、“全采集”。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智能电能表的安装涉及到每家每户,必须宣传好、通知到户。使个家庭都能了解智能电能表的常识, 信息采集系统的好处。

该远程集中抄表器具有体积小、电路简单、成本低、方便配套组合通信、多功能和高可靠性等功能, 大幅度地提高了用电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防止了窃电和电费催缴, 并且提高了抄表的准确性, 实现了减员增效的作用, 加快了电力系统迈入自动化的步伐

第8篇

【关键词】EPON;电力系统;信息采集

中图分类号:TM769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电力系统正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EPON技术对于智能电力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对环境适应性强,能够实现信息的长距离传输。

二、用电采集系统存在的问题

1、异常台区问题。主要问题在于集中器掉线、在线停抄。在线停抄的集中器由于硬件问题导致不抄表。

2、表计抄读失败。表计抄读失败的原因主要为:一是档案问题,台区调试的时候自动下发参数容易导致台区总表的端口号错误。二是模块不符、模块松动、模块坏。三是表未装或未接电(未接进线)。四是表计损坏。五是三相表内部无电压(屏幕上UaUbUc未正常显示)。

3、大用户实用化指标不完善。表现为:离线数量与明细数据不一致,离线数量、明细数据档案显示不完整,离线终端明细加入列表时存在感叹号,终端不能显示等问题。

4、专变用户采集综合运行需整改。计划数量超过3月31日后不再变化,全地区在此时间后计划数量为定值,未覆盖数量与明细数据不一致,有些变电站采集用户还在未覆盖的统计之中。

5、抄表简报查询为空。杂项调试的时候,没有新增测量点;在日常维护中,标记删除了测量点;接线信息及参数设置界面反应慢,需要进行程序优化。

三、EPON技术简介

EPON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其主要通过点到多点结构的单纤双向光和网络进行连接,其组网结构比较灵活,可组成环型网、混合型及辐射型等多种拓扑结构。

1、EPON系统的组成

(1)光分配网络(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ODN)、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pticalNetworkUnit,0NU)、网络侧的光线路终端(0pticalLineTerminal,OLT)以及网管系统共同组成了EPON系统。通常在35/10kv变电站内部署各设备系统,使用光缆和OLT进行连接,然后通过千兆以太网(GigabitEthemet,GE)接口把OLT和光纤骨干网的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DH)设备进行连接。

(2)ONU是一种用户侧设备,通常把其布局在配电变压器、环网柜以及柱上开关等设备内,通过ONU,可把各种宽带数据及信息资料输送给与之相连的用户,此外,终端用户接受数据后也可把相关数据信息发送给OLT。ONU分为工业级(部署在室外)与非工业级(部署在室内),工业级设备通常应用在配网自动化及用电信息采集上,非工业级通常应用在电力光纤到户。

2、2EPON组网技术的优势

(1)使用单纤双向传输,能使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2)能够提供双向高带宽,在通信方面的容量比较大,能够接收多业务。

(3)对多点失效具有抗拒作用,当某个ONU在网络中出现故障的时候,其他ONU数据通信不会受到影响。

(4)支持点到多点的网络结构,可组成树型、总线型等多种拓扑结构,可提供多种服务。

(5)传输距离最大为20km,能达到配用电网络的覆盖标准。

四、用电信息采集典型案例的设计和分析

1、电力载波结合无线通信技术

电力载波通信(PowerLineCommunication,PLC)技术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以现有的电力线为通信媒介,通过载波方式实现模拟或数字信号的传输。由于使用可靠的电力线作为载波信号的传输媒介,因此具有信息传输的稳定可靠、路由合理等特点,是唯一不需要线路投资的有线通信方式。

低压电力线载波远程抄表系统是集电能表数据采集、载波传输、数据存储、数据通信、数据处理及断电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自动化系统。通过专门的通信芯片,对电表数据进行调整,再通过低压配电线路(220/380V)进行信号传输,实现集中抄表。这种抄表方式安装简单,不需要另外布线,对小区内客户的分布没有过多的限制,尤其是通信线路不易损坏且无需维护是这种抄表的最大优势。低压电力线载波远程抄表系统是多数集抄系统应用的首选方案。

该方式采用无线公网通信方式将用电信息采集的数据传送到抄表中心前置机服务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该方式主要是通过电力载波方式将每块电表的用电信息传送到集中器,集中器负责所有电表信息的汇总和存储。集中器通过GPRS/CDMA/3G/4G等无线通信方式将汇总的电表信息传到主站。该方法主要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果在无线信号较好的情况下,抄表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若在无线信号不能覆盖或信号质量较差的情况下,抄表的成功率较低或无法完成抄表。

2、电力载波结合EPON通信技术

该方式主要利用电力载波的优点,采用光纤通信技术避免了无线公网的局限性,从而大大提高了上行信道的稳定性。通过电力载波通信方式将每块用户电表信息采集到集中器,集中器汇总每块电表的信息,然后通过光纤通信方式将信息传送到主站。随着配电自动化的大规模建设,利用配电自动化敷设的富裕纤芯实现用电信息采集,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光纤利用率。电力载波结合EPON通信技术如图1所示。

图1电力载波结合EPON通信技术

3、采用EPON通信结合集中器技术

该方式主要采用EPON通信技术,通过ONU的RS485通信方式采集每块电表的信息,然后将RS485信号转换成以太网数据汇总到集中器,ONU负责将电表的通信规约以透明方式传送到集中器,集中器的下行以太网口通过IP方式和每块电能表通信。ONU通过RS485方式采集每块电表的信息,转换成光信号传送到通信机房,通信主站设备将信息转换成千兆以太网电信号,将汇总的信号传送给集中器下行通信接口,集中器处理汇总的电表信息,然后通过上行以太网接口将处理的数据转换为Q/GDW376.1规约传送到通信主站,通信主站通过光纤透明通道将处理的信息发送到用电信息采集数据服务器。

该方式对集中器的要求较高,目前多数集中器厂家的设备只支持单个以太网口上传,需要对集中器硬件进行升级和改造。该种方式为最佳通信方案,将集中器的下行以太网接口和ONU的通信地址划分为同一个网段,一台集中器可以完成同一个C类网段的ONU通信,按照目前每台ONU具备4个RS485接口计算,每个RS485接口支持32块电表的采集,每个子网分配250个IP地址,一个C类网段可完成4×32×250=32000块电表的数据采集,突破了载波抄表2048块电表的上限,同时也便于集中器扁平化管理。该方式对集中器的性能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具备较强的存储能力和较高的通信功能。采用EPON通信结合集中器技术如图2所示。

图2采用EPON通信结合集中器技术

五、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1、远程抄表应用

远程抄表工作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现场采集电能终端的信息,按照系统主站预先设定的任务参数,每天上报、补报电能表的各种电能示值数据。采集主站对其进行存储和管理。有系统对营销体系的每个抄表段发起抄写、核对、接收流程,在电能信息获取阶段点击功能按钮,利用系统数据库接口从电能数据采集系统中得到每个电力用户的抄表信息,最后完成电能信息采集与核对环节。

2、防窃电应用

目前,电力企业防窃电手段主要是由用电检查人员到现场查看电能表,虽然这种周期性检查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用户窃电行为,但是始终无法保证对窃电进行实时监控。因此,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具有实时监控窃电行为的功能,如果发生用户窃电、电能表出现异常数据等情况,立刻发出报警提示,使防窃电工作逐渐转为智能化。

3、提供优质服务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不但能够为供电企业收集用户用电信息,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使电力运营管理更加精细化,同时,它的开发建设也为电力用户实现信息共享、交流互动提供了可能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为电力用户提供一系列优质服务,包括电力平衡度提示、用电时段提醒、用电设备报警、用电数据查询、发送停复电通知等。

六、结束语

电力系统未来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水平,EPON技术更能够成为电力系统飞跃发展的助推器。我们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使其为电力系统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