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地摊经济建议

地摊经济建议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5 17:16: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地摊经济建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地摊经济建议

第1篇

摘要:低碳经济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一个体现,低碳经济的要求是公民生活质量和文化先进的体现。作为低碳经济时代里的一个行业,建筑必须追寻一条属于它自己的道路。低碳经济时代背景是整个建筑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其必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之道,这便是低碳经济建筑之道。本文就将从时代背景的描述来看低碳建筑之道建立的必要性,从而根据当前形势提出如何在低碳经济时代开拓建筑之道的几点拙见。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之道;公民;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 关于建筑之道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概述

1.何为低碳经济。

所以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1]。

2.目前建筑之道为何样。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是一个高污染、高浪费的行业,其只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关注环境的质量,不关心公民的生活质量。在部分企业中,有低碳思想的融入,但是都只是表皮的文章,没有深入和消化。

二 走低碳建筑之道的必要性

1.时代的需要。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对每一个行业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我国作为一个各行各业发展潜力都较大的国家,就建筑之道来讲,必须跟进世界先进的水平,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走低碳经济的道路,这样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2.行业的需要。

建筑行业是一个对材料、环境和工作人员需求都非常盛的行业,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不利于低碳经济概念的垃圾资源。为了使得整个行业发展的质量得到很好的改善,就必须顺应时代和行业的需求,走低碳经济发展之道。这既有利于建筑行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有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3.民生的需要。

时代在进步,公民的思想素质和文化先进程度在不断提高,公民对于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与公民生活和生存息息相关,住房、工作和周边环境都是公民非常关注的。建筑行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环境压力,不利于公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集广大民意,建筑行业是需要走低碳经济之道的。

三 如何在低碳经济时代开拓建筑之道

第一,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对于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事情了,在对于低碳经济时代里建筑之道的开拓也不例外。低碳经济是时代先进性的表现,改背景下建筑之道的形成,必须有相关的制度来加以保障。因为对于低碳经济这个时代新兴的产物而言,它的存在是在有正反两方面的声音,而且双方都表现得非常强烈。低碳经济时代里建筑之道是一条通向光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一定是正面的。为了能让这条道路在形成过程中拥有一个固定的、可以得到保证的平台,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加强社会全民低碳意识和监督意识的形成。我们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社会,公民是这个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元素,公民的意识就是这个社会各种概念思想形成的源泉。在低碳经济时代里,首先公民一定要形成低碳的概念,在对概念的理解之下,形成一种意识。低碳意识的形成,加之公民对社会质量的要求,低碳的建筑之道也是必然的。对于一个事物形成了一种正面的、积极的、可促进其发展的意识,这是人类得到发展的思想根基。全民意识的形成还要包括监督意识,自身要求和他人要求的综合,才能使一中意识成为主流。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公民一定要在对低碳意识培养的同时,加强对你监督意识的培养。

第三,建筑行业要严于律己。建筑行业作为低碳建筑之道的主要控制角色而言,其必须严格要求自身。低碳是一个概念,低碳是一种行为方式,低碳是一项利润项目。低碳对于建筑行业而言,首先是一种节约能源、清洁能源的思想,其联系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是作为建筑工程进行中的一种必须作为的行为方式,其关系到社会公民的生活质量,关乎着建筑企业和行业在社会中被民心支持的程度;最后,对于企业获取利润的最终目的而言,低碳是一项可获得长期利润的项目,机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只有发展的巨大空间才有更多获取利润的可能性。

结束语:低碳经济是这个时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的主题,建筑行业是我国发展规模较大的行业之一,为了使得这个行业在当今时代取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道。这条道路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整个社会全民共同努力才能达成。

第2篇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包括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威胁的今天,我们正在没有选择地走向“低碳经济”。

目前,山东省低碳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较低。而鲁西北自2007年以来,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基础,在山东省处于较为先进的水平。如何利用这一优势,进一步发展有鲁西北特色的低碳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摆脱鲁西北经济发展水平在垒省落后的现状,有重要意义。

鲁西北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鲁西北致力于建设“生态城市”,走科技先导、结构优化、循环经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这一思路完全符合“低碳经济”的国际趋势和国家要求,鲁西北低碳经济有了一定的基础。

(一)以太阳能为龙头,绿色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2005年德州市被中国太阳能学会等组织授予“中国太阳城”称号。鲁西北太阳能发展举世瞩目,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太阳能清洁能源研发、生产基地。现有太阳能利用相关企业近百家,固定资产总值近20亿元,年销售收入约50亿元。在开发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电、节能建筑技术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除太阳能外,鲁西北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现有风电装备制造企业10余家。其中,禹城通裕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1.5兆瓦以上风力发电机主轴,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循环经济圈”发展方兴未艾

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生态经济,是生态经济在产业层面上的具体表现形式。自2007年建设“生态市”以来,鲁西北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禹城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禹城遵循工业生态学原理,引导不同企业、不同产业之间建立资源、废物、能量的相互转换关系,初步形成了“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高效益,大循环、可持续”的生态集约型工业模式。禹城通裕集团,不仅形成了废旧钢铁一重熔冶炼坯料一锻件一大型装备配件一废钢回收重熔的循环链条,而且建成山东省第一个生物质热电项目,被评为山东省首批环境友好企业、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三)农村节能工作逐步推进

一是秸秆综合利用力度加大。鼓励秸秆还田,发展秸秆饲料,2008年,鲁西北直接用作饲料的秸秆占秸秆总量的17.3%。同时大力推进秸秆气化工程,建设秸秆气化站15处,供应农户6462户。二是大力发展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和农村户用沼气,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共建设用户沼气池34407个,供应农户72000户。

(四)城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进展顺利

近年来,鲁西北在公交车辆的改造与购置中注重清洁能源的使用。目前鲁西北城区公交车共有260辆,其中天然气公交车180辆,占总公交车辆的69%,大大减少了公交车辆外排尾气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2009年9月,鲁西北机动车“先环检、后安检”措施正式实行,城区机动车尾气检测及治理得到严格执行。这对加速淘汰老旧汽车,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鲁西北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鲁西北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发展低碳经济、走低碳发展道路需要相当的额外成本和大规模采用低碳相关技术。从鲁西北的实际情况看,向低碳经济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鲁西北发展低碳经济必将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缺少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政策机制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是政策制度的创新和制定。鲁西北目前尚无低碳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缺少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政策机制。

(二)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低碳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鲁西北目前在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生产等领域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产业体系薄弱。这些都将成为鲁西北低碳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

(三)能源需求加速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

鲁西北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必然需要一定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能源需求的加速增长与低碳排放之间的矛盾尖锐。

从能源消费结构看,煤炭消费所占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鲁西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鲁西北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上形势非常严峻,任务也十分艰巨。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效率提高难度较大

目前,鲁西北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由于当前部分行业仍存在一些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的中小企业,加之受到地方利益的保护,这些企业难以及时关停并转,致使部分地区仍存在突出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要彻底淘汰这些落后产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时日。

(五)部分地方、企业对发展低碳经济重视不够

一些地方不能正确认识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逃避社会责任,只是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造成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不能落到实处。

从鲁西北实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

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面临问题不同,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也不同。如何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鲁西北的低碳发展道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鲁西北目前产业、能源结构不合理。但是,发展低碳经济,不能盲目寄希望于调整产业、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其自然规律,鲁西北目前正处在劳动力密集或资本密集的工业化阶段,工业肯定是主导。现阶段只能以资本密集型的投资为主体,这样才能有高增长、有资产的积累。当资产积累到一定阶段,产业结构的改变是必然的。当然,我们也可以而且应该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一些工作,但空间有限。调整能源结构同样也受到几个因素的制约。第一,受资源禀赋的制约。中国的能源格局就是“富煤少油贫气”,没办法改变。第二,受资金、技术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所需的巨大投资从哪儿来?第三,受到收入水平的制约。低碳产品目前价格相对较高,推广有一定难度。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在上海,火电的市场价格是一度电三毛钱,上海市政府推进绿色电力资源购买,鼓励大家买一块钱一度的风 电,结果没人买。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鲁西北的实际情况看,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谋求“急转弯”。要从鲁西北实际出发,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

(一)制定一个总体规划,为低碳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并制定相关政策,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由政府超前规划大力推动。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和科学的制度安排,推动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方向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鲁西北在国民经济总体规划中要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低碳经济的先进理念,进一步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将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逐步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中,如节约能源、防治污染和减排温室气体的政策措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关系,从根本上和发展低碳经济是高度一致的。

(二)重视低碳经济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形成低碳经济技术体系

从鲁西北实际出发,整合院校、企业资源,重点攻关中短期内可以获得较大效益的低碳技术。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研究提出鲁西北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节能减排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逐步建立适合鲁西北的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

(三)设立碳基金,鼓励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碳基金的资金用于投资方面,一是促进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二是加快技术商业化。多渠道筹集资金,按企业模式运作。通过多种方式找出碳中和技术,评估其减排潜力和技术成熟度,鼓励技术创新,开拓和培育低碳技术市场,以促进长期减排。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

(四)强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

在工业化阶段,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方式,而且目前鲁西北能源效率提高的空间非常大。比如说电力方面,现阶段发展肯定离不开火电,那么就要上大压小,用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使单位度电的排放量降到最低。

要强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对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企业一律实施限期治理、整改,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技术和产能。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

(五)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探导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途径

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之一是先行先试,对于一些重大的政策,先进行试验,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再由点带面地推广开来。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深刻转型,低碳经济要取得成功,也应该先行先试。

鲁西北可以建设起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和低碳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以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探索有鲁西北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低碳产业可以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行业先行试点,选择作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低碳城市 节能减排 发展方式转型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逐步过渡到后工业时代,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中国作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代表,在签订《京都议定书》后,更加要承担节能减排的义务,但又要同时保障我国的现代工业化进程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因此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成为最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发展方式。相关政府部门承诺,在2020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同当前相比将大大下降。针对目前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有以下可能途径。

一、调整能源结构,加强能源利用的效率

众多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问题。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已经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依靠矿产资源发展的国家和城市都逐渐暴露出后进发展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矿产资源的使用,例如石油,煤炭等,造成了全球性气候变暖等灾害性天气。因此,要想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寻找不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替代品,改变当前经济依赖矿产资源的经济结构,寻找一条,低消耗高附加值的发展道路。

(一)我国是煤炭能源使用大国

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首先要降低我国传统工业发展中的煤炭使用量,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加强碳的排放控制。但是,从高碳经济转换到低碳经济需要漫长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是发达国家也依然对煤炭有很大的依赖性。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加强煤炭使用效率和煤炭净化技术将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二)加强对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综合开发,改善城市能源结构

用最小的资源消耗创造出最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加大对能源技术开发的投入和研究,这不仅能够保障经济发展的需要更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伤害,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另外,我国的生物燃料利用有限,应当尽量开发能够持续生产的生物能源,例如乙醇燃料,沼气等。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也是能够有效改善能源结构的新能源。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相对于发国家而言,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二、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低碳技术发展

低碳技术又被称为清洁能源技术。低碳技术的主要是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或减少对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达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低碳技术是提升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方式改革的重要手段。我国近年来已经意识到低碳技术的重要性,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已经处于落后地位。从能源技术的使用上,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在经济发展领域的应用远远超过我国。尽管,近年来我国更加注重低碳技术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所以要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不仅要注重科技创新,更要注重实际应用。

三、调整传统产业结构,逐步推进低碳生产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当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经济发展需要和低碳技术之间的关系。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的传统工业尽管在逐步走向衰退,但是目前仍处于传统工业经济增长阶段,所以如果立刻全部走低碳经济的道路,这对我们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会极大地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因此,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需要逐步推进的。逐步的调整传统产业的经济结构,对于相关的低碳产业给予扶持政策。

(一)调节好相关产业结构

工业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一定阶段时间内产业结构是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不要因为刻意的追求低碳,而一味的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只有当国家的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三产业才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现阶段,我国的低碳经济主要的目标四尽量减少高碳成分,降低碳排放。

(二)要提高高碳产业准入的市场门槛

随着国外低碳经济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会通过“碳交易”把碳密集产业和高能耗项目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未来数年,发达国家的钢铁产业、石化产业、建材产业、造纸产业、印染产业等高碳产业都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高碳产业准入的市场门槛,积极发展低碳产业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总之,一方面,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其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消费结构的调整,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与扶植,更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中国走低碳经济的道路,既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全球气候环境合作的要求。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因此,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丁丁,周冏.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8, 28(3): 9-12.

[2]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 33-35.

[3]章轲.低碳城市化,中国式探路[N].第一财经日报,2009-9-2(5).

[4]金涌,王垚,胡山鹰,朱兵.低碳经济:理念·实践·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 2008,(9): 5-7.

[5]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 2008,(4): 22-26.

第4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安徽,建议,对策

气候变暖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这种自然现象使整个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失衡,并且严重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存问题。而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人们的生产开发和焚烧(煤矿资源、石油资源等),或者大量的砍伐、植被和森林并将其点燃焚烧,这些都会导致二氧化碳大量的增加,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因此发展低碳的生活和经济是当代主要的任务,这样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持续发展。

一、安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现状

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群的构成之一,安徽省已经进入了世界级的城市群队伍当中,这也就意味着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安徽省的经济产业非常的丰富,包含了机械、汽车、电子、农产品、化工等各项产业和各个领域,在这些产业发展的同时,安徽省在环境污染和资源开发利用的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矛盾激化,实现发展低碳经济是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二、安徽的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低碳经济发展意识薄弱,低碳产业不健全。低碳经济的发展应该是每个政府和社会都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很多城市的执法行政单位都意识不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缺乏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这样就会导致这个城市针对低碳经济发展整体意识的缺乏,缺少对“高碳”产业的控制,各个领域的生产和使用中都进行高开发、高利用,没有引进和利用低碳能源的意识,导致整个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

(二)市场经济需求过大,导致低碳经济发展缓慢。安徽省的产业结构非常广泛,针对于低碳的经济发展问题来说,控制难度非常大,节能减排和高污染的比重严重失调,影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实现。安徽省经济在不断壮大和发展,城市人口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就促进了市场经济的需求,比如房地产的开发越来越多,在建筑的过程中,几乎都是高耗能的,而对于汽车领域来说,实现低能低碳就变得更加艰难,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日益增强,汽车的尾气排放难以控制,虽然政府能够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但是相关的措施和力度不够,难以具体实施,这就导致在经济需求过大的安徽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步伐非常缓慢。

(三)环保能源的使用量小。对于目前的安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很多人的节能减排意识还很薄弱,对于使用环保能源还没有充分的认识,仅仅是在人们生活中,有少量使用太阳能的家用电器,但是在产业开发中还没有大力的投入环保节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产业丰富的安徽省来说,引进和开发环保能源的设备是值得研究的。

三、安徽省实现低碳经济的建议和对策

(一)增强低碳环保的意识,大力宣传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相关的政府和单位应该将低能减排的低碳环保意识充分的重视起来,并应该大力的进行低碳意识的宣传,可以在城市中各个地方的广告牌上张贴相关的低碳标语,将低碳的理念传达给每个人,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只有人人都能意识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才能初步实现发展低碳经济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符合安徽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在发展低碳经济前,相关部门单位应该制定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确定好符合安徽经济现状的战略措施,针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问题,制定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将国家制定的相关节能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强管理,根据制定的目标和战略措施进行合理的规范,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好准备。

(三)发展使用环保、低碳能源。相关政府和执政单位应该大力支持低碳和环保能源的开发和建设,鼓励相关的技术单位开发出新能源,特别是有关生产设备的新能源的开发,研究出节能、节水、节油等高效节能的工程设备,并鼓励城市中人们使用节能环保的电器(比如太阳能的热水器)等,让环保、节能、低碳从每个人的生活做起,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的产出量,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高质量的环境,并且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还能促进经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平衡发展。

(四)优化产业发展的结构,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保障。对于产业丰富的安徽省来说,影响着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有很多,这就需要相关单位进行宏观调控,优化各个产业的结构,实现节能。比如针对热力单位燃煤问题,就应该开发出过滤和净化设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针对以焚烧发电的企业,鼓励开发和使用节能设备或措施,比如利用风能、沼气等进行开发和利用;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的问题,可以鼓励广大人民换坐公交、地铁、自行车等,大力投入氢能或者其他节能汽车的开发和使用,对于那些高耗能和污染严重的汽车进行取替,尽量减少汽车的废气排放量;针对不断开发和兴起的建筑业,鼓励相关建筑单位投入节能的资源(使用材料或者技术),给与应用节能资源的单位表彰或其他奖励,提高节能环保资源能源的使用和投入量。

结束语:发展低碳经济不但是安徽省的重要工作目标,也是我们全国甚至是全球应该共同努力的目标,只有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下,加强对环保和低碳的认识,将低碳环保、节能的相关信息和知识大力宣传给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当中,让更多的人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问题,开发出节能的设备器材,并投入到生产和使用中,彻底实现城市中的低碳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祺.安徽省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及路径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6):35-57.

[2]周颖杰.区域低碳发展差异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创新科技,2015,09(7):24-26.

[3]董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山西能源与节能,2010,3(6):41-43.

[4]吴骏; 冷兴; 解晨晨.低碳经济背景下安徽经济发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 58-62

第5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减低造价方法;建设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我国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投资上马的项目比比皆是,众多项目中工程造价控制对于各个项目承建单位尤为重要,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采取一定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1、工程造价中的几种意识

1.1个别计价意识

个别计价意识主要针对承包商和咨询公司而言,主要是计价依据的个别化。

建设工程作为一种商品,其生产者是施工企业。由于不同施工企业劳动力熟练程度、材料供应来源及管理、施工机械配备、生产及经营管理水平的差异,同一工程由不同企业施工时其造价必然是不同的,这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每个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状况计算工程造价。

1.2竞争定价意识

竞争定价的前提和基础是个别计价,同一工程,报价合理且较低者才能承揽到。都执行预算定额,竞争无从体现。

我国工程承包形式上的竞争早已有之,即工程招投标。但由于招、投标方的价格计算依据都是定额,所谓竞争只能是“让利”削减造价幅度的;竞争,是表面现象而非实质性的,更不是立足于企业自身条件的竞争。这使得招投标在一定程度上失去意义,因为竞争中最活跃的价格因素没有竞争性。

为基础的正当的竞争,而不是盲目的不正当的竞争。树立科学的、正当的竞争计价意识已成型为市场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

1.3依法计价意识

近年来,可以指导、规范工程计价工作的法律、行政法规已趋于完善,价格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从根本上规定了建设工程计价的方向性问题,即工程造价应通过招标在竞争中形成,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的基础是本企业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工程造价及相关条款应该在合同中明确,建设部的75、74、89、107号令则对工程计价的主体资格、计价依据、招投标过程、价格变更等具体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工程计价工作的法律背景,任何工程计价工作,包括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均不得与上述法律、法规抵触。这里应该一提的是,如果没有合同上的明确约定,再以定额、造价管理部门的价格调整文件为依据去变动合同造价的作法将是没有法律依据从而是无效的。由于长期以来建设工程各方已习惯于依赖定额和调价文件结算,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是计价意识的一种根本转变。

1.4合同定价意识

合同定价意识是依法计价意识的具体化。合同法是调节各类合同关系的基本法,包括建设工程承发包的合同关系。通过招投标竞争形成的工程造价应该在合同中明确。只要合同签订符合有关要求,合同造价及相应条款使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人无权干预。合同条件,对合同的遵守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2、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2.1人的因素

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最为直接。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设计人员与造价工程师们的集体智慧,不仅要求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把降低成本作为造价核算工作的重点,而且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业务能力。

2.2政策性因素

由于国家或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为实现对建筑业的宏观管理,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报批、审查、建设程序和投资费用的构成均有明确的政策法规文件。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筹备阶段,造价工程师必须遵循相关的政策法规,确定工程价格、定额单价以及人力、建材机械台班费用,并对政策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在造价设计方案中应充分考虑到政策变化对工程造价的重大影响。

2.3市场性因素

建筑工程是人力、建材、机械、资金与技术多方投入、多方作用的结果,因时空、地理和市场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其造价千差万别。当地物资供应、施工环境及区域定额水平等投资条件,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

2.4图纸设计因素

图纸设计是影响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关键性因素,施工图设计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5-35%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建设标准、建设规模、技术工艺、设备水平、结构选型、装修标准等的设计,都应考虑到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2.5施工因素

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同样对工程造价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是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如何保证施工实际与设计图纸吻合,不产生偏差走样,确保建筑工程质量,通过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可以实现工程预算目标、节约成本的预期。

3、降低工程造价的途径

工程造价的降低工作应该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落实,尤其要从细节处着手,以下介绍几种可行的降低工程造价方法:

3.1设计方案的优化。

工程建设施工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落实,因此,设计方案的设计与工程施工的成本密切相关。为了节约工程造价,设计方案必须由专业负责人进行理论研究和实地勘探,并最终确定两个以上方案,最终选择既科学又合理的施工建设方案。

3.2限额设计。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限额设计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控制投资支出,减少或有效使用建设资金的有利措施。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

限额设计是正确处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技术与经济对立统一关系有效和科学的方法之一,在处理技术经济的矛盾时,要克服长期以来重技术、轻经济的思想,树立设计人员的高度责任感。

3.3加强设计标准管理、推广标准设计。

设计标准是国家的重要技术规范,是进行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的重要依据。国家对各类建设的设计都制订有相应的标准规范。优秀的标准规范必须符合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密切结合自然条件和技术发展水平。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充分考虑使用、施工、生产和维修的要求。它的运用有利于降低投资,缩短工期。

标准设计(也称为定型设计、通用设计)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组成部分,各类工程建设的构件、配件、零部件,通用的建筑物、公用设施等,只要有条件的都应该编制标准设计,将标准设计广泛的推广应用。标准设计的范围包括:

3.3.1重复建造的建筑类型及生产能力相同的企业、单独的建筑物,都应采用标准设计或通用设计;

3.3.2对不同用途和要求的建筑物,按照统一的建筑模式、建筑标准、设计规范、技术规定等进行设计;

3.3.3当整个构筑物不能定型化时,则应把其中重复出现的部分,如桥梁建筑的上部结构等在构配件标准化的基础上定型化;

3.3.4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构件参数尺寸的统一化,如桥梁栏杆、挡土墙等;

3.3.5建筑物采用的构配件应力求统一化,在基本满足使用要求和修建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具有通用互换性。推广标准设计有益于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

3.3.5.1节约设计费用,大大加快提供图纸的速度,缩短设计周期;

3.3.5.2构件预制厂生产标准件,工艺定型,容易提高工人技术,使生产均衡,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统一配料,节约材料,有利于构配件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3.4加强施工组织与管理。

为了全面的落实施工建设方案的各项要求,工程建设必须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负责组织管理项目的施工建设。并要权责分明,落实责任到具体的个人,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擅自修改施工方案的违规行为。对于发现的各类违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追究主要负责人的相关责任,以强化管理。 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

3.4.1加强工程建设设备的管理。目前工程建设工作主要由大型机械完成,机械设备的引进成本高,机械故障发生,必然延误施工建设工期,提高建设造价。为此,需要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及时消除故障隐患,减少机械维修费用。

3.4.2确保施工建设安全。工程建设工作多是露天作业,作业危险系数高,一旦发生人员伤亡既影响施工建设单位的形象,也增加了建设造价。为此,首先应该对施工建设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教育,其次,要求建设施工人员佩带安全设备,确保人身安全。最后,进行正确施工建设的教育和管理,降低因违规操作而造成的重大事故。

4、结语

建设单位要做好房建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不仅要将原先重视控制工程施工过程的成本变成房屋工程造价全过程的成本控制,还要根据房建工程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控制手段以及造价管理进行工程的成本控制,推动建筑行业更快的发展。

第6篇

高二、3班 刘萌

曾几何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曾几何时,伟大诗人乔治·铂金·斯莫里斯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樵夫,别砍那棵树。”指引着几代人参与环保,美化环境。曾几何时,人们乱砍乱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沙丘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冲毁了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尴尬哑然。

梅水溪曾经说过:“没有自然,便没有人类,这是世界一大朴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困境。”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不错,人不给自然留面子,自然当然也不会人人留后路,汶川地震、甘肃泥石流,其实这就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示。

我们正经历严峻的考验,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每个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人问:“我能做什么?”答案很简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就这么简单吗?对,就这么简单!低碳生活其实并不难,多份研究报告呼吁关键在行动,注意你的衣食住行就可减半碳足迹。

你与我,是浪花里的一滴水,无数滴水汇聚起来,会是澎湃汹涌的浪涛,才会有波澜壮阔的大海!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无数个有限组合起来,便是无限,便会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回顾一下从身边流走的每一滴水:在你我洗盘刷碗、洗脸刷牙的时候,你我可曾想过,节约每一滴水?在你我使用电灯、空调、复印纸、公文纸的时候,我们做到环保了吗?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保护生态,参与环保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参与环保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话题。

参与环何,从我做起,就要从思想上崇尚环保,以参与环何为荣,破坏生态为耻,抛弃“家大业大,破坏点儿没啥”的思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些看似点滴的破坏,就像“蚁穴”一样,侵蚀着坚固的根基。参与环保,从我做起,就要在日常中体会。在残酷竞争的市场中,我们是创业者,奋斗者,而不是享乐者,逍遥者,我们要把低碳环保当成战胜困难的助推器,把保护环境当成战胜困难的传家宝。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每个人都来献计献策,围绕生产和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创造。

第7篇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公布的《能源白皮书》,意指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低增长或负增长。中国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获得世界低碳革命的先发优势和国际话语权的必然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研发创新、碳金融体系等众多因素,被普遍认为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影响,所以系统地阐明这些影响因素,并理顺影响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关系,对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ISM模型理论介绍

ISM(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即解释结构模型法,是美国学者Warfield于1973年作为分析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结构问题而开发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通过系统元素间相互影响关系(包括单向或双向的因果关系、大小关系、排斥关系、相关关系,从属或领属关系等)的辨识,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为层次清晰的多级梯阶结构形式,使得众多元素错综复杂的关系层次化、条理化。

三、低碳经济影响因素的ISM模型法

第一,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产业结构的转型、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技术研发创新和居民低碳意识的增强等等,其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举例分析了9个影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因素,总结如下:

S1:人口规模及城市化水平(P&U)——人口因素是未来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贡献者之一。人口越多,消耗的能源就越多,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也就越大。同时,人口增长不可避免地改变自然生态环境,增加了碳排放量。

S2:经济发展方式(ECOD)——经济发展离不开大量煤炭、石油等石化能源的投入和使用,而能源消费的增加必然会促进碳排放量的增加。从2003年至今,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水平在0.9以上,最高曾达到1.60,这说明我国经济的增长依赖能源的数量而不是质量,呈现资源消耗型经济的特点,即经济粗放式发展。

S3:能源强度(ET)——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一个衡量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的17.73%,但产出只占世界的7.14%;美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的20.35%,但其产出占世界的23.44%,可见我国还属于高能源低产出的经济模式,能源强度偏高。

S4:能源结构(ES)—— 碳排放主要来自化石能源,但不同的化石能源的碳含量是不同的,其中煤的碳含量最高,其次是石油,再次是天然气。而在我国已探明的能源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将长期存在,碳排放强度必然较高。

S5:产业结构(IS)——不同产业部门消耗的能源类型和结构是不同的,导致碳排放量也各不相同。由于第二产业终端能源消费占到全部终端能源消费的60%以上,因此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例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碳排放量的变化。目前我国一、二、三产业间的比重约为1:5:4。

S6:国际贸易分工(ITD)——国际贸易中存在碳排放转移的问题:进口高耗能的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则减少了本地区此类产品的生产,从而减少碳排放量;而出口高耗能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则增加了本地区此类产品的生产,从而增加碳排放量。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度依赖于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

S7:碳交易机制(CT)——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俗称“既减排又赚钱的CDM”,即清洁发展机制,是中国企业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碳排污权交易尚处于试点阶段,相关法规政策和部门缺位,碳交易机制还未建立完善。

S8:投资与融资(I&F)——对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来说,清洁能源开发、高效能技术的运用以及低碳生活模式的建立等都意味着大转变、高投入、长周期,对投资者的短期吸引不足;碳金融体系及相关配套措施发展滞后,无法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

S9:技术研发创新(TRI)——低碳经济必然依赖于低碳技术的创新和运用。由于资金投入和前期回报不匹配、自身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有限以及先进技术引进困难等因素影响,我国企业在低碳技术的研发利用方面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第二,影响因素相互关系分析。

建立ISM模型,先要理清上述九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和检索文献,确立了影响因素间的两两关系,建立邻接矩阵A。规定要素Si 对Sj 有影响时,矩阵元素aij为1,要素Si对Sj无影响时,矩阵元素aij为0,得到9×9方形矩阵A。(如图1.左)

通过布尔代数运算,可由矩阵A计算得到可达矩阵M,即根据定义公式M=(A+I)n-1 =(A+I)n ≠(A+I)n+1,经运算求得n=3,得到可达矩阵M。(如图1.右)

第三,影响因素层次结构。

对可达矩阵M进行层级划分,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可达集 R(Si)是指在可达矩阵中Si 可到达的诸要素所构成的集合;先行集Q(Si)是指在可达矩阵中可到达Si的诸要素所构成的集合,根据R(Si)∩Q(Si)= R(Si)条件来进行层级的抽取,最顶层表示系统的最终目标,往下各层分别表示是上一层的原因。

根据可达矩阵M列出各要素的可达集 R(Si)、先行集Q(Si)和共同集R(Si)∩Q(Si),通过分析发现,由于R(S3)∩Q(S3)= R(S3)且R(S6)∩Q(S6)= R(S6),所以S3(ET)、S6(ITD)作为层次结构的最高级,即L1={S3,S6};确定最高层级后,将其从可达矩阵中划去相应的行和列,形成新的可达集和先行集的关系表,又根据R(Si)∩Q(Si),可得S4(ES)为第二级L2;依次类推,可得S5(IS)、S8(I&F)、S9(TRI)为第三级L3;S7(CT)为第四级L4;S1(P&U)、S2(ECOD)为第五级L5。

在此基础上作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层级结构图(如图2.所示)。从层次结构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9个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被分配在5个层级内,表层因素主要体现在L1,即能源强度(ET)和国际贸易分工(ITD),而中层因素主要体现在L2、L3、L4,深层因素则反映在L5,即人口规模及城市化水平(P&U)和经济发展方式(ECOD)。所以,这两个深层因素对其他6个因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意味着把握好这两个因素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着重要影响,指引政府战略规划的决策方向,决定中国节能减排的效果和政策措施的执行效率。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ISM模型对影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9个因素进行分析,理顺了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有助于决策者利用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把握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采取优先顺序处理阻障和挑战。鉴于影响因素众多且复杂,本文着重针对模型最终得出的两个深层因素:经济发展方式(ECOD)和人口规模及城市化水平(P&U)。根据结论,本文认为:

首先,我国应健全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低碳经济法案,整体上还没有形成规范低碳经济发展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应加快低碳经济相关立法的进程,结合我国的国情,制订详尽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作用,引导政府的工作决策,推动企业低碳经济行为。

其次,宣扬低碳理念,改变消费方式。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个人的生活模式和消费方式对我国节能减排的意义重大。通过低碳教育提高城镇居民的低碳消费意识,结合传媒对低碳消费进行宣传,达到调整居民的消费结构,实现低碳的消费的效果。

第8篇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旅游示范区 低碳经济 低碳旅游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精神,《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应运而生,旨在早日将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成举世闻名的生态旅游高地,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然而要想把鄱阳湖生态旅游区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光循规蹈矩的沿着前人的步伐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探索一条适应自身及时代要求的生态旅游发展新路子才能真正成功塑造鄱阳湖生态旅游品牌。其中提倡低碳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经济就是其必由之路。

一、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发展低碳旅游的必然性

在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生态”二字是需要把握的关键。传统的“生态旅游”强调原真性的自然旅游资源本身,是一种理念概念的打造,它追求持续旅游的价值取向,但在实践中缺乏指导性和操作性。低碳旅游,是一种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保护旅游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当地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的整体目标与生态旅游不谋而合,而其减碳先行、碳汇补偿的打造手段亦相当明确,它是生态旅游发展理念的一种行动响应,是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下为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寻求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的一种全新突破。

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发展低碳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融入“发展低碳旅游经济”思想,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性,通过控制量化的碳指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政府、行业利益相关者和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生态旅游区打造的低碳持续性,从而实现旅游业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谓一举两得。因此,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发展低碳旅游经济是必须且必要的。

二、实现低碳旅游经济模式的主要路径

低碳旅游经济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在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意见》推出发展“低碳旅游”这一概念,与此同时首次将“低碳型”旅游行业列入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鼓励发展低碳旅游经济。

低碳旅游经济是构成低碳经济的一部分,因此,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也同样适用于低碳旅游经济。但由于旅游业是一个有着很强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服务行业。游客的一次旅游过程,涵盖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发展低碳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旅游业的特性同样不可忽视。基于旅游业的服务性、文化性、体验性等特征,从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等各相关利益者的视角,低碳旅游经济可以从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配置低碳旅游设施、推广低碳旅游文化及创新低碳旅游营销模式等路径实现。

三、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低碳开发建议

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内生态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区内聚集了世界地质公园、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自然旅游资源,形成了一带价值极高的自然高碳汇体资源和天然低碳旅游目的地,拥有发展低碳旅游经济的先决条件和优势条件。而在主观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过程中同样应把握“低碳”原则,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条路径实现:

(一)低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在进一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中,应加入低碳元素,即基于低碳技术改造或直接使用低碳产品建造出用以提供旅游接待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专用设施,具体包括:交通节能、建筑节能、游憩设施节能等方面。结合鄱阳湖区域一带的自身特点,可以开辟一至两条精品水上线路,以船代车,也可在景区内推广电瓶车、新能源车等节能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碳排放量;建筑节能,鼓励运用低碳技术及可更新能源,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建设低碳住宿、餐饮、公用设施等,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另外可通过低碳旅游休闲设施、低碳旅游观光设施、低碳旅游体验设施的建设,来发展当地的低碳旅游观光项目,从而实现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倡导

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其行为直接影响到整个旅游过程的进行与实现。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减少旅游者的个人碳足迹。旅游者消费方式的改变需要从消费意识、消费习惯、消费能力、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在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旅游者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从现在开始,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刻不容缓,主要包括:低碳旅游意识的塑造,利用媒体的力量,倡导旅游者选择低碳交通工具、低碳旅游酒店、低碳餐饮方式及低碳旅游体验活动;低碳旅游消费品的保障,在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低碳消费品需要同步跟上,以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促进旅游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

(三)低碳旅游营销模式构建

低碳经济是后危机时代的产物,是新一轮市场竞争的关键。同样,在竞争过程中,为企业营销赋予了新层次概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想要成为世界闻名的生态旅游示范区,低碳营销是大势所趋。首先,需要树立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低碳品牌,对“一湖清水”进行整体低碳旅游形象设计;其次,有针对性的实施低碳旅游营销策略,通过对鄱阳湖生态旅游区的客源市场定位,研究低碳消费市场的有效信息,将环保与旅游产品创新相结合,建立自身的低碳销售渠道(如电视营销、互联网营销等)以抢占市场获得话语权;最后需要借助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帮助,充分发挥绿色组织的作用,完善相关法律保障体系,对低碳旅游经济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扶持与照顾,进行有效的行业指导和督促,以低碳产业带动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