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5 17:16: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现代仪器分析;环境无机分析;化学分析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199
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今在很多方面上现代仪器分析要优于传统的分析方法及仪器,因而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更加复杂的环境无机分析中。相关人员应该要对现代仪器作用及意义进行充分认识,并在其中投入更多的关注,积极地探索环境无机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效果,以促进现代仪器分析作用。
2 环境分析
(1)样品组分复杂。人类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具有种类繁多且排放量大的污染物,从而使得在环境中多大十几种甚至上百种的污染化合物,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环境介质组成成分的复杂性。比如水,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其出现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完全不同的形态。
(2)样品组分缺乏稳定性。一般来说,物理、生物以及化学性质等多个方面因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作用于环境污染物所具有的稳定性。但能够对环境污染物造成直接且最大的影响因素在于样本的本身,主要原因在于样本本身所具备的复杂特点与污染物之间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并且,其他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改变污染物的性质,如环境介质便会对污染物造成影响及变化,甚至还会导致迁移变化的发生。除此之外,勿污染物在收集、贮存及分离的过程中,试剂或者其他因素均会对样品组分构成造成一定程度上影响及作用。因此,实验者在对环境分析的过程中y以保障样品的稳定性。
(3)种类繁多。在实际分析的过程中会遇到复杂多样的样品种类,其种类的复杂与繁多性使得难以归纳污染物的来源。在分析检验的过程汇总具有形形的样品,且这些样品大多是紧密联系着与人们生活及日常有着极其密切关系的空气、水以及土壤等。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如今空气污染源已经被检测出的类型高达三百多种,且多氯联苯也对环境问题造成很大的影响。
(4)含量较低。一般来说,在对污染物样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较低的组分含量,在这个情况下,由于这个特点的存在从而便导致检测组的样品含量不高,进而影响检测组分的找到,也难以发现出检测组分,最终为了提高检测水平就不得不进一步提高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相关仪器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显著地提高仪器的精准性,才从而保证得到一个科学合理的化学检测结果。
3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1)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方法在现代仪器各种分析方法中属于一种非常常见的检测方式,此种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借助将样品展开分离工作的前提下,再进一步开展更加细致的分析工作。色谱分析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主要的作用原理在于借助污染物中的不同成分所具有的不相容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成分所具备的不同吸附效果及分配系数等,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工作后再对其进行准确地测量及分析。此种检测方法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针对所要检测的样品开展定性及定量分析工作。鉴于此,色谱分析检测方法在环境无机化学分析中得到了被较为广泛的利用以及推广。
(2)原子荧光法。一般来说,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原子荧光法,而源自荧光法主要由三种类型构成,包括石墨炉原子吸收、氢化物原子吸收以及火焰原子吸收三种类型。在化学分析的过程中利用源自荧光法能够较为精准且科学的对检测与分析水里的金属元素。原子荧光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分析中,对于水中的八种元素,通过原子荧光仪器也能实现对其的有效检测,此种检测方法在对容易转变为氯化物元素时,具有干扰机体程度低。灵敏且准确的特点。除此之外,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对光绪皇帝的死因分析的过程中,借助中子活化分析技术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等技术方式对其遗体的相关部分的分析检测工作,得出其死因是由于As中毒而导致。
(3)质谱法及联用技术。目前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质谱法,其主要的作用原理便是将获取到的样本放置在离子源里,然后再通过电离的方式来获得带电离子,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使离子高速运转的方式来穿过磁场,离子便会根据不同的质荷比而相应地产生出分离现象。质谱便由此构成,在实际分析与研究的过程中再结合最终形成的质谱线所处的位置及强度开展相关工作。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与实际工作状况来看,质谱法在分析与检测的过程中能够针对自然环境中的土壤、空气以及有机生物等各种物质,来开展相关的分析及测量工作,从而便能够获得科学可靠的检测结果。因此,在环境无机化学分析过程中,质谱法及联用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及推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环境的恶化,传统的检测仪器及方法从目前环境坚持标准角度而言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要求,大部分检测分析工作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展还是需要依靠现代仪器的辅助。结合现今的发展水平来看,传统分析方法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环境无机化学分析的需求,而现代仪器分析的方法应用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且连续自动化的方式也逐渐的取代过去的手动方式。除此之外,自动化现代仪器设备在现阶段的环境分析过程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还处于不断的推广中。
参考文献:
[1]张莉,郝敬宇.环境无机分析化学中关于现代仪器分析的应用与展望[J].价值工程,2014(35):291-292.
[2]李赞忠,乔子荣.现代仪器分析及其发展趋势[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37(21):1-4.
[3]马晓丽,勉强辉,孟磊等.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教文汇,2012(01):64-64,84.
关键词 环境分析;固相萃取技术;环境样品
中图分类号O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5-0119-02
准确度和灵敏度是样品处理好坏的关键。目前,在样品富集方法中最常用的就是液-液萃取。而这种方法的效率较慢,因此固相萃取方法就是在为提高富集法的目的下诞生的。
固相萃取是注液相色谱技术与液固萃取的结合物。它与LLE比起来有许多的好处。第一,预处理时间明显缩短。第二,准确度高。第三,对分析物有很高的回收率。第四,由于试验成本低,从而降低了环境污染。第五,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由于它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关注。目前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1 固相萃取
1.1 固相萃取的基本原理
固相萃取就是从样品中提取固体物质的方法。分离固相萃取所采用的柱被称为SPE柱。而SPE柱的组成分为三部分:固定相、柱管和筛垫。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固定相。
SPE最主要的作用是水中组分的处理。痕量待测物在经过SPE柱时会被富集。要保留待测组分没有超过吸附容量的部分,然后再被选择性溶剂洗脱。对远距离采集样品的处理应采用固相萃取。
1.2 SPE的操作方法
SPE的操作方法与填料有着直接的关系。就拿C18填料来说。第一步:能够为了使被分析物和固化表面产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用玉柱处理。接着用水转移过量的甲醇,并让其与固化表面发生反应。为了不使溶质过早穿透,就要对填料进行处理;第二步:通过加样的方式除去废液;第三步:用溶剂出去杂质,最后把分析物留在柱上。
1.3 SPE的填补类型及其选择
SPE有很多的填补种类,其中硅酸镁、活性炭、氧化铝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其中正向的化学键有二醇基、氨基等。而二氨基、基氨基、苯磺酸属于离子交换型。固相萃取剂要有很高的吸附能力,而且还要确保吸附可逆性。分析物的极性与固定相极性最好选择类似的,这样可以保留最好的分析物。
1.4 漏点容量和保留体积
样品的体积要有限度,否则会发生待测组分从吸附小柱中漏出的情况。而漏点不能太大,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过5%。吸附容量随着漏点下样品通过的时间和流量的乘积值的变化而变化,两者的关系成正比。也就是说漏点下样品通过的时间和流量的乘积越大,则吸附容量也就越大。
2 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当中的应用
当代由于工业技术的发展导致大量使用农药,从而使大自然的某些大气、水体超过了法律规定的用量。还有就是人们对环保的重视大大加强,有机污染物的排放量越来越低,从而提高了检测技术的速度。所以,运用固相萃取技术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环保方法,广泛的应用到了环境分析当中。
2.1 环境水中有机污染物分析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痕量富集可以用故乡萃取技术来处理。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SPE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标准是多环芳烃。在水中3,4-苯并芘的含量应小于0.01ug/L为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而若想知道苯并芘在水中的含量,最重要的是将其他有机与苯并芘分离。SPE和HPLC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测定芘分离的方法,它取代了传统的操作繁琐,而且安全性差的荧光分光光度法。在利用了SPE之后,PAH的回收率能达到79%到104%,和标准只相差2.5%。而且专家还具体研究了在加入淋洗剂强度后对多环芳经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证实对洗脱效果较好的是二氯甲烷。如果想使回收率的效果更佳明显,可以在水中加入20%的有机性改剂。
2.2 固相萃取技术富集水中的多环方烃
多环方烃有强烈的致癌作用,由于它在水中的成分较多,研究者们一直在对其进行定量、定性。为此,专家做了精心的研究,而将重点放在了放入有机改性剂后能对回收率产生什么影响。
2.2.1 仪器与试剂
固相萃取装置一共有12个样位,总体上分为液相色谱系统和多环芳标液。其中液相色谱系统包括C18分析柱、HP1050泵等。多环芳标液分为茚并(1,2,3,-cd)芘0.8ug/L、菲0.8ug/L等。
2.2.2 固相萃取的条件
首先,要用二氯甲烷对富集床柱进行清洗,等流出液被抽空后,再分别利用5mL的甲醇和水与100mL水样的碘化瓶相接。等水样抽完之后在清洗台柱,最后要对被分析组分进行洗脱。
2.2.3 结论
溶剂强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从表1可知,大环多环芳烃在用甲醇洗涤完之后效果较差,而用二氯甲烷能有不错的效果,同时对于回收率的效果也好。
这是什么原因呢。相对于反相色谱而言,甲醇属于弱洗脱机,溶解的能力较差,所以不能把多环芳烃在反相色谱上洗下来。而多环芳烃比二氯甲烷的溶解度大,极性相似,所以回收率高。
2.3 环境空气中痕量有机物分析
挥发性物质占环境空气污染的90%。通常用固相萃取的方法对挥发性和半挥发性进行富集采样。为了能够达到富集有机化合物的目的,首先让空气在低温度下通过小柱,并保留待测的有机物,而正常的组分则让它从小柱中流出。这个方法在进行污染事故采样时特别适合,因为它操作起来比较方便。而利用Waters公司推出的空气中醛/酮小柱,由于在它上面涂上了2,4一二硝基苯肼,可用于对环境空气中醛/酮的分析,如汽车尾气、居民区等。而采取自制Florsil固相萃取预处理小柱浓缩、净化一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对地面扬尘中痕量甲磺隆含量进行研究。最后经研究发现地面扬尘中甲磺隆的回收率为89%到105%。
3 结论
由于具有溶剂量使用少,简便快捷的优点,固相萃取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而且还在法医毒药的方面进展显著。因为SPE的诸多优点,它已经受到了科学界的极大重视,目前SPE的发展方向正朝着多样化不断地迈进着。
参考文献
[1]王成端.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应用局限与扩展途径[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2).
最常用的网络营销关键词??要检索一个特定的产品,产品名称、品牌名或者厂商的名称可能是最主要的关键词。关于网络营销的关键词,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统计的基础是针对介绍《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一书的网页(/wm31.htm),你不妨将此书看作为一个产品,但与一般产品的区别之处在于,作为一个知识产品,用户事先并不一定是为了了解该产品而检索,更主要在于了解网络营销知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读者通过搜索引擎了解网络营销相关知识的方式。
??本文写作的初衷是统计出使用率最高的一些关键词供参考,但事实证明做到这一点很困难,因为统计结果表明,读者所使用的关键词分散性很大,尽管记录下来的关键词将近300个,但重复使用率比较高的关键词并不多。为了能反映出网络营销关键词的一般特性,我们对一些关键词进行合理分类,即将含有共性的一些关键词用一个共用的词汇来代表(详细说明附后),尽管这些经过分组后的关键词并不完全是读者所使用的准确的词汇,但仍然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 使用比例网络营销基础 11.0% 下载 9.6% 网络营销 7.8% 教程 7.3% 营销环境 6.0% 营销管理 4.6% Email营销 3.7% 方法 2.8% 案例 2.3% 评价(评估)2.8% 所有包含“网络营销”的关键词30.7% 资料来源:网上营销新观察(),2002年5月
【关于上述关键词的说明】:??(1)网络营销基础:包括“网络营销基础”、“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下载”等;??(2)下载:包括“营销教程下载”、“网络营销教程下载”、“网络营销教程免费下载”、“营销电子书下载”等与网络营销和下载相关的关键词;??(3)网络营销:即用户使用的是关键词本身就是“网络营销”,没有与其他词汇组合;??(4)教程:包括“网络营销+教程”、“网络营销教程下载”、“网络营销基础教程”等;??(5)营销环境:“网络营销环境”、“营销环境分析”、“企业营销环境分析”等;??(6)营销管理:包括“网络营销管理”、“营销管理电子书”等;??(7)Email营销:包括“E-mail营销”、“email营销”、“e-mail营销”等拼写方式;??(8)方法:包括“网络营销的方法”、“网络营销常用方法”等??(9)案例:包括“网络营销案例”等;??(10)评价(评估):包括“网络营销效果评估”、“企业网站评价”等。
网络营销关键词的特点??通过跟踪分析,我们发现网络营销关键词有下列特点:
??(1)分散性
??在进行关键词统计之前,笔者曾主观地认为,“网络营销”可能是检索网络营销相关网页最常用的关键词,这在某些搜索引擎中的确如此,但实际上,读者使用“网络营销”这一关键词的比例远没有想像的高,仅为7.8%。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真正通用的网络营销关键词并不多,往往是网络营销与其他各种词汇的组合,但其核心内容与“教程、下载、理论、方法、案例、管理”等相关,所有包含“网络营销”的关键词也只有30.7%。
??(2)专业性
由于“网络营销”是一个通用词汇,在google中的检索结果有将近10万条,要想找到全部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并非易事,因此用户更加趋于使用一些专用的词汇或者几个关键词的组合。同时,从用户更倾向于使用google搜索引擎的现象也可以看出,专业用户更多一些,因此往往使用更具个性化的关键词,这也是造成网络营销关键词分散的一个主要原因。
??(3)针对性
1.企业环境分析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现实的企业环境及环境的未来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企业来说,把握住环境的现状和将来的变化趋向,利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会,避开威胁因素,是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首要。
构成企业环境的因素很多。它可由主体环境因素、一般环境因素和地域环境因素构成。企业的主体环境因素是指与企业的经营成果有利害关系的个人和集团,如股东、顾客、机构、交易关系单位、竞争企业、外部机关团体等。企业环境的一般因素是由的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等社会因素构成。而地域环境因素是指上述环境因素产生的地理位置而言的,它包括国内环境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
对一个具体企业而言,从时间、费用和必要性看,它不但不可能,而且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因此,首要要确定特定企业的特定环境,然后集中人力和费用,对较大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西方企业在分析时,十分重视对将来因素突变的时间和变化方向进行预测,这是环境分析的结论。环境分析最终必须回答:环境因素将在何时开始发生变化?发生的可能性多大?这种变化是企业的成长机会,还是威胁因素?对企业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应该采取何种对策?由此可以看出,环境分析是制订出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另外,企业为了制订新的产品市场发展战略,应重点分析与本企业向市场提供的商品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群体,以便作为选择计划方案的依据。
2.企业能力分析和业绩分析
企业在进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应认真做好能力分析,预知企业现有能力与将来环境的适应程度,明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做到“知己知彼”,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新业务计划建立在切实可靠的基础上。否则企业会丧失竞争能力,而使新业务的开展也归失败。因此,企业能力分析是制订新业务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之一。
企业能力分析的基点是将现有企业能力与新业务活动必需的能力相对比,找出两者的差距,并制订提高企业能力的战略计划,使企业新业务计划得以顺利地实现。为此,企业能力分析首先要明确企业能力的结构,即明确反映企业能力的因素有哪些。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企业能力进行分类,便于系统地掌握企业的能力状况。其次,在分类基础上,切实掌握企业现有能力的实际情况,这关系到发展战略计划提出的合理性,故是企业能力分析的关键。然后通过对企业能力评价,发现企业现有能力存在的问题,明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关于企业能力的评价,西方国家也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同时出现各种不同的方法。总的评价思路是将现有企业能力与按某基准所要求的企业能力相对照。评价的难点在于评价基准的选定.目前采用的基准有两种:一是主观基准,即由评价者设定的企业理想能力;二是客观基准,即竞争企业中或其它行业中的优秀企业的能力。
企业业绩分析是指企业在维持现有能力不变的状态下,预测其在将来变化的经营环境中所能取得的经营成果。显然,这种经营成果预测值一般是达不到企业的长远目标值的,这就对企业的经营者提出要求:必须改革企业的经营结构,以适应环境变化。否则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便难以实现,企业甚至有被淘汰的危险。使经营者增加危机感,主动地将注意力转向对企业战略方向的,这是对企业业绩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3.战略目标的设定
任何计划的制订,都需要以一定目标为依据。企业新业务计划是一项战略性的发展计划,具有长远性,故企业必须确定长期战略目标以作为制订发展计划的依据。
战略目标的设定,原则上应以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和企业能力为依据。但企业在确定目标体系的主要目标项目,因不同研究者提出的项目内容不同而各有特色,但其基本项目的内容基本相同。例如,作为企业业务发展计划来说,反映计划将来经营成果的定量目标,一般包括收益性、成长性和安全性三项目标。
(1)收益性目标。最常用的目标项目是总资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销售周转率等。
(2)成长性目标。主要项目有销售额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利润额增长率等。
(3)安全性目标。主要项目有自有资本比率、附加值增长率、盈亏平衡点等。
上述目标项目的目标值的设定,国外经常采用平均值、同行业优秀和国际类似的优秀企业为参照标准给予设定。一般来说,设定目标值要高于社会平均值,并尽可能向同行业优秀企业的基准挑战。这有利于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判断经营者的经营是否成功。
4.战略的形成和确定
企业根本面临或预感到可能面临的,从对环境的调查入手,并依据企业能力和长期目标,提出解决问题或适应未来环境变化的多个战略设想,再经过整理、归纳、分析和评价,最后形成和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但这时的战略还是概括性、方向性的基本框架。如“开发海外市场”战略,其目的是实现产品出口,但如何出口,向哪些国家、什么样的目标市场输出,输出数量和时间等问题,则应根据战略的目的、目标、所需资源的数量和企业的能力进行规划,最后确定实施方案。也就是把发展战略具体化。
西方企业新业务发展计划事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高层经营者必须和决策的重大课题。故企业一般都设置有专门职能机构和人选从事此项工作。发展战略正确与否,关键是对提出的发展战略的评价。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必要性。企业发展战略的提出,首先必须回答为什么要发展新业务,其目的何在?这要从社会环境对企业的要求和企业自身的需要出发进行分析和评价。
(2)适应性。提出的发展战略是否适应环境的变化,是战略成功与否的首要问题。适应性评价是根据对环境分析的结果,评价战略实施后能否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对偶发事件的承受能力。
(3)收益性。收益问题是企业发展新业务的基本目标之一,其最常用的指标是预期资本利润率,即通过对发展战略中投入资本与预期获得利润之比,来评价战略的收益性。一般资本利润率平均要高于资本贷款的利率。但对发展战略来说,在评价时不能只追求一时的收益性,而要追求长期稳定的收益性。
(4)风险性。一般来说,收益性愈高的发展战略,其风险性愈大。就战略决策的本质来说,风险性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对风险的挑战。因此,评价时一般是将风险性极大或极小的方案筛选掉。风险性评价主要是评价战略失败后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冲击程度。然而,一个企业如何对待发展战略的收益性和风险性,这与该企业的基本经营方针、经营思想和企业经营者的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1.风险识别的分解原则。进行水运工程建设时,存在很多因素可能造成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不同,施工时没有必要考虑每个因素,但又不能遗漏主要因素,此时,可通过风险识别合理地缩小这种不确定性。风险识别的分解原则是把复杂的事物分解成简单且容易识别的事物。水运工程系统风险在某一角度可被分解为以下的小系统:投资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资源风险和环境风险等。
2.风险识别的常用方法。进行风险识别需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反复比较各种可能引起风险的因素,选出其中真正起作用的因素。常用的方法与工具主要有四种:一是利用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风险识别只有清楚项目的组成情况,并了解各部分的性质和关系、以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较好地降低它的不确定性。二是敏感性分析,它能够分析出对项目影响最大的假定变化或项目变数。三是智暴法,通俗来讲就是集思广益,即头脑风暴法。四是SWOT分析法,这是一种环境分析方法,首先对环境作出准确的判断,然后再制定发展战略。
二、水运工程的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许多项目风险有明显的阶段性,有的则直接与具体的施工活动联接,风险评价的内容就要考虑到风险在项目的哪个阶段、哪个环节发生,才能够很好地对风险进行预测。此外,对风险的影响和损失的评价也是主要内容之一,由于风险影响的严重程度各异,有的风险可能会引起整个项目的报废或中断。最后,风险评价还包括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水运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通常用概率来表示风险的规律性。
2.风险评价的主要步骤。风险评价的步骤包括确定风险评价基准,即确定针对一种风险后果的可接受水平。风险的可接受水平可以是相对的,也可以是绝对的。就一般而言,单个风险以及整体风险都要有评价基准,称为单个评价基准及整体评价基准。在水运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就需要确定项目整体风险,项目整体风险是综合所有单个风险的结果。判断项目风险水平时,应对比项目单个风险水平和单个评价基准、整体风险水平和整体评价基准,来比较全面的确定风险是否发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而确定项目是否可以继续进行。
三、水运工程的风险应对
【关键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环境监测;应用
【Abstract】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ensitivity,good precision, high accuracy,measuring element and so on,so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est test condi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and the methods to eliminate interference type measurement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Key words】FAA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application
0.引言
随着仪器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加上各国学者广泛深入的研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已成为痕量和超痕量成分测试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监测分析中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之所以得到如此巨大的推广与应用,无疑是因为其本身的几大主要特点:(1)灵敏度高;(2)原子吸收谱线简单;(3)操作简单快速;(4)测量精密度好,准确度高;(5)测定元素多。
1.最佳测试条件的选择
选择最佳的仪器测试条件,能获得最好的灵敏度、稳定性、重现性和良好的线性范围。不同的仪器,最佳的测试条件也会有所不同。分析工作者在平时的操作当中要善于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优选。
1.1吸收波长(分析线)的选择
准确地设定测量吸收波长是头等重要问题。通常选用共震吸收线为分析线,测量高含量元素时,可选用灵敏度较低的非共振线作为分析线。如测Zn时常选用最灵敏的213.9nm波长,但当Zn的含量较高时,为保证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可改用次灵敏线307.5nm波长进行测量。
1.2狭缝宽度的选择
狭逢宽度影响着光谱通带的宽度和检测器接受的能量。不引起吸光度减少的最大狭缝宽度,即为应选取得适合狭缝宽度。
1.3试液提升量的选择
试液提升量受吸入毛细管的内径、长度、压缩空气的压强及试液的粘度等因素的影响,应仔细的调节和选择。
2.干扰种类与消除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选择性好,干扰较少,但不等于没有干扰。原子吸收测量时所遇到的主要有四大干扰:光谱干扰、背景干扰、电离干扰、化学干扰。
2.1光谱干扰的消除
光谱干扰是由于分析用的谱线与邻近线不能完全分开而产生。采取改换良好的空心阴极灯,减少狭缝宽度,增加灯电流,一般才能取得较好的抑制效果。
2.2背景干扰的消除
背景干扰是一种特殊的光谱干扰,背景吸收使吸收值增加而产生正误差。它包括分子吸收(可使用高温火焰消除)、光散射(可利用背景校正测量光散射的大小)、火焰气体吸收(选择合适的火焰)。
2.3电离干扰的消除
当等测溶液进入火焰后,在火焰的作用下分子要解离成原子和部分原子失去电子而被电离成离子。发生电离的结果会使参与原子吸收的基态原子数减少,导致吸光度降低。如能控制火焰温度和选择适当的火焰类型,可大大减少电离干扰。
2.4化学干扰的消除
化学干扰的消除方法有:使用高温火焰、加入释放剂、加入保护剂、加入基体改进剂、化学分离干扰物质。
3.原子吸收法在环境日常监测中的实际应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因其灵敏度高、干扰小、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分析速度快及测试范围广等诸多优点,在环境分析化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3.1大气环境质量监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于大气环境监测较为频繁的为电池厂、矿厂等,但由于预处理易掺杂其他干扰因素,得到的结果往往偏低。邹晓春等[2]以微孔滤膜采样,钯或镍作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居住区大气中硒,检出限为3450ng/L,线性范围为0~50000ng/L,加标回收率为94.6~102.0%,其中砷对测定硒有一定影响,其他金属元素对测定无影响。
3.2水环境监测
适时地对地表水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对生产和生活所排废水进行监督性监测是常规监测的两项基本任务。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急速发展、人民环境的不断提升,常规的原子吸收方法已不能满足公务中复杂的检测需要,从而催生了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断改进监测方法,以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密性。冷家峰等[3]对螯合树脂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天然水体中痕量铜和锌的在线富集条件、干扰因素等进行研究。联用技术,特别是色谱-原子吸收光谱联用,综合了色谱的高分离效率与原子吸收光谱检测的专一性的优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3.3土壤、底泥和固体物分析
固体分析一般分为全量分析与形态分析。全量分析必须分解固体样品,制成分析溶液,常用分析方法有溶融法与酸分解法。一般而言,溶融法费时费力,且消耗较大,故用高氯酸-硝酸-盐酸分解法代替熔融法作为全量分析的样品处理方法。景丽洁等[4]采用微波消解法预处理待测土壤,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染土壤消解液中的锌、铜、铅、铬、镉5种重金属。土壤中锌、铜、铅、铬、镉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1.9%、1.2%、5.2%和1.8%,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4.结语
综上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环境监测分析的应用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在应用范围上还有待扩大,例如在污染物的化学形态研究上有待深入等。总之,随着环境监测事业的不断发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因其独特的优势,必将在环境监测分析中展现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科]
【参考文献】
[1]魏复盛,齐文启.原子吸收光谱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
[2]邹晓春,李红华,徐小作.居住区大气中硒的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4,31(6):879-880.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技术,超临界萃取,超临界水氧化,超临界色谱,环境保护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many new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field. 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m. 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 because its economy, rapid, efficient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developed very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at supercritical fluid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ield of application.
Keywords: 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地关注,而且各国政府对于有毒、有害废物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了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目前许多有毒废物、生物污泥和有机废水的治理,利用传统技术不甚奏效或过程繁杂、费用较高,因此,开发新型实用的环保处理技术是非常必要的。超临界流体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的特性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由于其具有节能、高效、选择性可调等特点,受到国内外环保学者的瞩目。先进工业国家竞相开发,已在环境监测、环境分析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将超临界流体技术如超临界水氧化法等实现了工业化。我国在超临界流体技术方面研究较少,大多处于实验阶段。目前,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超临界流体技术主要有3个方面、即超临界流体萃取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超临界水氧化(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ton,SCWO)和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f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SFC)。
1.1 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 SCF)是一种被加热和压缩至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早在1897年人们就发现,超临界流体状态的压缩气体对固体物质具有特殊的溶解能力[1]。超临界里流体之所以具有这种溶解能力是因为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不但如此,超临界流体还具有与气体相当的扩散系数和较低的粘度,SCF分子扩散系数比一般液体高10-100倍,十分有利于传质和热交换。这就赋予了超临界流体对物质良好的溶解能力和与众不同的分离效果。SCF另一重要特点是可压缩性,温度或压力较小的变化可引起SCF的密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大量的研究表明,SCF的密度是决定其溶解能力的关键因素,改变SCF的密度可以改变SCF的溶解能力。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通过改变系统的温度或压力来改变SCF对物种的溶解能力,使物种分离开来,从而提高物种间的分离速度[2]。
1.2常用SCF性质
在环境保护中常用的SCF有水、CO2、氨、乙烯、丙烷、丙烯等,由于水和CO2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无臭、无色、无腐蚀性,因此是最常用的SCF。
CO2目前公认的临界压力pc=7.185Mpa,临界温度Tc=31.1℃ [3],其相对比较容易达到,且临界温度接近室温,比较温和,所以被广泛地用作超临界萃取的溶剂。
水的临界压力pc=22.1Mpa,临界温度Tc=374℃,超临界水的性质和常温常压下水的性质有很大差别,超临界水对非极性有机物质如烃类、有机氯等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几乎可以完全互溶。相反,它对于无机物质的溶解能力则急剧下降,也就是说,原来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物可由水中析出。
此外,O2、N2等气体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空前提高,可以完全互溶而成为单一相。超临界水的粘性低和扩散性高,传输性能很好。由于超临界水的以上特点,以其为反应介质的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能源的各个领域,如用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废水、以超临界水为介质对煤、重质油等矿物燃料进行转化和改质从而生产轻质清洁的液体燃料等等。
2.SFC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现状
2.1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
2.1.1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温度和压力对SCF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SCF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萃取其中某一组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SCF变为普通流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
2.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环保方面应用的形式
目前,SFE技术对于废物的处理技工艺的不同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接触法,即将SCF直接与被污染物相接触除去其中的有害成分。直接接触法不仅对高浓度废水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且对低浓度废水的净化效果也相当好。但考虑到过程的经济性,直接接触法一般适合于有机废物含量高的污水。此外,直接接触法还可用于固体污染物的处理,去除率也相当高。
另一种方法是间接接触法,即被污染的物质先与中间媒介(吸附剂)相接触使其中的污染物得到富集,然后将中间媒介在一定条件下经超临界溶剂萃取,分离出其中污染物的方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吸附剂一股为活性炭或硅胶,因此间接接触法常称为活性炭吸附再生法或硅胶吸附再生法。该法适合于较低浓度废水或废气的处理,能使含10-6和10-9级的污染物得到很高的回收率。无论是直接接触法还是间接接触法,在环境保护方面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都是经济有效的,与传统方法的比较,采用SFE无论在投资费用,还是在操作费用方面都优于传统方法。
在传统的环境分析技术中,有许多样品的制备也是采用萃取的方法.但所用的溶剂大多有毒性.而且价格较高。 SFE由于其高效、快速、后处理简单等特点,大大减少了样品的用量,缩短了样品的处理时间,可以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完成传统方法几十小时的工作量。
2.2.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
美国学者Modell于8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以超临界水作为化学反应介质,彻底氧化破坏有机物的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中所用的氧化剂主要是氧气、空气、臭氧和过氧化氢等[4,5]。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超临界水的湿度和压力来操纵反应环境、协调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催化剂选择和活性等。
2.2.1 超临界水氧化的反应机理[6]
SCWO反应为自由基反应。一般情况下,O2和H2O2通过两种机理引发链反应。O2直接和废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产生(R•)和(HO2•)自由基;H2O2热解形成(HO•)自由基。
RH+O2 R•+HO2•(1)
RH+HO2• R•+H2O2 (2)
H2O2+M2HO•(3)
M为均质或非均质介质。羟基(HO•)具有很高的活性,几乎能与所有的含氢化合物反应。
RH+HO• R•+H2O (4)
以上各步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自由基(R•)能和氧气作用生成过氧化自由基,并进一步获取氢原子生成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不稳定很快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直至生成小分子的甲酸、乙酸等。甲酸、乙酸等小分子有机物经过自由基氧化过程最终转化为CO2和水。自由基(HO•)和(HO2•)参加的链反应实质上是通过H去除机理实现的,一般认为H去除是速率控制步骤。
R•+O2ROO•(5)
ROO•+RHROOH+R•(6)
Killilea等人对超临界水中N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NH3_N、NO-_N、NO2-_N、以及有机N等在超临界水氧化条件下均可转化为N2或N2O,而不生成NOx,其中N2O可通过加催化剂或提高反应温度使之进一步生成N2而去除[7]。
对于有机物中含有其他的S、Cl、P等元素,在超临界水氧化中S生成硫酸盐,溶解于水中后排出,不会产生SOx;Cl生成食盐;P生成磷酸盐,它们也都溶解于水中排出;金属生成氧化物,基本上都完全分解,成为无害化的CO2和溶解性盐类[8,9]。
2.2.2 超临界水氧化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已对许多化合物进行了SCWO实验研究,包括酚类、醇类、醋酸、吡啶、多氯联苯、卤代芳香族化合物、卤代脂肪族化合物、硝基苯、尿素、滴滴涕、化学武器、推进剂等,结果表明这些有机物可被彻底氧化分解为CO2、N2、水和其他无毒无害小分子物质。SCWO还可以同萃取技术联用来修复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土壤。
另外,SCWO技术在固体废物的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以H2O2为氧化剂对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了SCWO处理,得到无色、无味的液体,随温度和氧化剂量的提高,出水的TOC显著降低。研究发现SCWO技术还具有从尿液、卫生废水和冷凝水中回收可饮用水的能力。
2.3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要求对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定量检测,以监督和改善环境质量。近年来发展起来的SFC技术在分析测定有毒、有害废物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SFC是介于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之间的色谱技术,其操作原理与普通的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相同,都是利用溶解能力的不同将混合物分离,不同点在于SFC的流动相是SCF。这使SFC兼具有气相色谱的高速度、高效率和液相色谱的选择性强、分离能力强等优点[2]。在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流动相有二氧化碳、氨气、乙烷等。
2.3.1 超临界流体色谱环保领域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运用包括多环芳烃(PAH)的分析测试、有机染料和颜料的分析测试、表面活性剂的分析测试、农药、除草剂、酚类化合物、卤代烃和多氯联苯的分析测试等等。
3. 小结
综上所述,近年来发展起来的SCF技术在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都显示出突出的了独特的优势,具有高效、快速、简便等优点。能够去除传统方法不能完全清除或难以彻底处理的污染物。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SCF技术也并不是万能的,在应用过程中有许多技术难题有待解决;而且由于其需要高温高压的条件,对于仪器和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如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SCF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必将得到更为广泛地应用,从而产生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艾亚菲.超临界流体(SCF)中化学反应的研究与应用.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3),279―282
[2]赵胜利等.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999,12(1),48―53
[3]朱自强.超临界流体技术―原理和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4]薛文平等.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水的应用研究与展望.黄金,2002,23(1),42―45
[5]马俊华等.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应用进展.四川环境,2003,22(2),6―9
[6]张志杰等.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废水研究进展.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2),41―43
[7]Killilea W. R. ,et al. The fate of nitrogen in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 Journal of Supercritical Fluids,1992,5,72―78
[8]王春云等.超临界水氧化废水处理技术介绍.工业用水与废水,1999,30(3),4―6
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借鉴台湾的“建教合作”模式,于2010年创建了“工学结合专班”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校企双主体育人”,并创造性地提出“核心课程+项目课程+实践课程”三课程体系。其中,实践课程包括校内实践课程和企业实践课程。目前,“工学结合”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相关课程研究及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关于企业实践课程的研究比较少。笔者从事“工学结合专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相关课程教学多年,并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与企业工程师一道指导学生企业实践课程,在确立企业实践课程内容及评价机制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特撰此文,以供同行交流或参考。
2.企业实践课程内涵
企业实践课程以岗位为纽带,即工学结合专班学生结合企业产品生产过程,在企业各职能部门岗位进行生产实践,履行岗位职责(任务)。在生产实践过程当中,学生通过对产品生产过程各岗位所需技能的真实体验,循序渐进地掌握岗位技能。企业工程师和专业老师联合指导学生掌握企业规章制度、产品工艺过程、设备操作规程、产品质量要求等,让学生明确生产实践过程中所需的专业知识。通过企业工程师和专业老师的联合指导,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总结、记录习惯,在掌握岗位技能的同时,不断增强就业能力,体现“做中学”的职教特征。
以生产加工型企业“CNC车床作业员”岗位为例,该岗位以CNC车床、刀具、零件、夹具组成的数控加工工艺系统为载体,岗位职责(任务)有:(1)了解公司内部领料入库相关流程。(2)正确使用CNC坐标复归至原点。(3)正确执行机床上下料操作。(4)了解各油品/切削液的种类及识别机床所使用的相关位置。(5)确认生产工件所使用的刀具正确无误。(6)上机自主进行首件检查(包括外观的判断能力)。(7)按时认真填写各项表单且书面工整。(8)对机床、工具、夹具等做好日常保养维护。(9)了解刀具寿命,及时更换刀具。(10)正确区分良品、管制品、不良品,防止良品与不良品的混装。(11)了解并参与公司6S活动,熟知公司的品质目标及方针。(12)下班后准时出席当天总结会议。(13)服从上级安排的其他事项。透过岗位职责(任务),要求学生掌握的岗位技能有:(1)会装夹并加工轴类、套类、盘类工件,会正确车削螺纹。(2)会正确选择刀片并安装刀具。(3)会合理选择切削用量。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有:(1)车工工艺学知识。(2)车工常用刀具材料的种类、牌号、规格、性能及选择方法。(3)车刀几何角度的名称及作用。(4)常用螺纹的种类、用途及主要尺寸的计算方法。(5)轴、孔的加工余量和热处理前留磨削余量的基本知识。
3.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问题研究
在由“学”转“工”、实施企业实践课程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类问题,一是思想上角色未及时转变,学生没把自己当企业员工,总想着自己还是学生,缺乏提前步入职场意识,具体表现为:对监督管理不服从、不良行为习惯、部门团队意识差等;二是行动上岗位不适应,具体表现为:工作数量及品质差强人意、耐性不足且难让人信赖(感觉随时有可能离岗)、工作积极性不高(按部就班,缺乏创造性)、缺乏沟通(尤其是技术上的请教与交流)。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正确引导学生有规划、有目标地完成企业实践课程,实现岗位技能学习目标,成为企业主管和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难题,笔者认为,建立科学的企业实践课程评价机制,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
4.实践课程评价机制研究
基于“校企双主体育人”理念,依据企业实践课程内涵及实施问题,提出“125校企共同评价”机制,其中,企业评价项目12项,包括工作(岗位)兴趣、工作主动性、计划与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判断力、可信任度、人际关系、对监督管理的反应、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每项5分,共计60分,由企业主管评价打分。学校评价内容为学生总结报告,具体包括工作日志、工作环境分析、技能自我评价、工作团队表现分析、职业目标等5项,每项8分,共计40分,由教研室主任评价打分。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4.1企业评价项目
(1)工作(岗位)兴趣:主要指学生喜好或关切工作岗位的情绪。在心理学上分“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可以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阶段评价。(2)工作主动性:主要指学生在疲劳或困难等情况下仍能兴致勃勃地努力愉快工作。工作主动性与兴趣有相关性,一般兴趣不浓厚,工作主动性不强。(3)计划与组织能力:主要指学生为了实现目标,通过精心准备和组织制定方法并组织实施的能力。这是管理者的一项重要素质,可为企业提拔管理储备干部提供参考依据。(4)学习能力:从心理学上讲,学习能力有多种定义,主要是指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比较著名的评价指标有“爱迪乐六大指标”。这里主要指学生接收新工作任务并正确执行的能力,可以用快慢来评价。如CNC车床作业员岗位,可用掌握产品首件加工所需时间来评价。(5)工作数量:主要指承担或完成任务的多少。如CNC车床作业员岗位,可用日加工产品数量来评价。(6)工作质量:主要指承担或完成任务的质量。如CNC车床作业员岗位,可用日加工产品的合格率来评价。(7)判断力:主要指学生在企业实践课程岗位中对问题的分析和决断能力。如CNC车床作业员岗位,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正确判断良品与不良品、能否根据切削状况及时更换刀片、能否通过局部修改程序来提高加工质量等方面。(8)可信任度:主要指学生在企业实践课程岗位中长期以来留给主管的某种印象,这种印象可以让主管放心地给予一些新的工作任务。如CNC车床作业员岗位,可用连续多天的产品加工数量和质量、出勤率等方面来评价。(9)人际关系:主要指学生与上级主管、普通员工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关系总和。可用学生在企业实践课程岗位中向上级主管请教、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技术交流的次数和氛围等方面来评价。(10)对监督管理的反应:主要考查学生在企业实践课程岗位中能否服从管理、服从工作安排,是学生长期以来留给主管的某种印象。(11)写作能力:主要指学生填写各种记录表单、撰写技术总结报告的能力。(12)表达能力:主要指学生在企业实践课程岗位中与人沟通和交流、正确描述自己想法的能力。
4.2学校评价项目
(1)工作日志:评价学生填写的岗位工作日志,重点放在学生对岗位的描述及工作总结。(2)工作环境分析:评价学生对工作环境撰写的分析报告。(3)技能自我评价:根据企业评价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看是否客观属实。(4)工作团队表现分析:评价学生对部门团队表现的分析情况,看是否客观属实。(5)职业目标:评价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及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