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程建筑施工流程

工程建筑施工流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5 17:17: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程建筑施工流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程建筑施工流程

第1篇

文/江和明 史小辉

建筑施工企业流程管理体系及其特点

流程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丛林”的一棵树木,它与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目标管理等管理体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管理进行切入,共同构成施工企业管理体系架构。

施工企业流程按其功能及在企业价值链上的环节,可以分为两类:业务流程及管理流程。(见图1)

业务流程:晨指以面向顾客直接产生价值增值的流程。主要包括:市场信息处理、工程项目投标、项目策划、项目采购、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过程管理流程等。

管理流程:是指为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效率、反应速度,最终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并提高经营效益的流程。主要包括:战略规划编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财务资金管理、技术研发流程等。

对很多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其流程管理体系特点主要有:首先,流程管理体系涵盖从公司总部到子分公司到项目部,且施工项目规模一般较大,参与流程的部门及人员非常多,流程管理体系较为复杂、层次较多。其次,施工队伍的流动性、施工项目的区域性及施工企业公司和项目部的分离,造成施工业务流程的执行存在很大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施工企业流程管理体系诊断的原则

结合在企业流程再造的实践经验及一些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调研资料,笔者认为,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流程管理体系诊断,需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客户导向。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形势下,建筑业的发展“回归客户、回归价值”的主旋律越来越清晰。这就要求企业在判断流程的绩效时,应该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而目前很多大型集团型施工企业,多以上司的需求(公司远景规划)为起点,以满足员工需要(考核分配)为终点,不可避免的存在内部控制与顾客需求不符的问题。

核心环节。对于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其业务发展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往往具有大小流程数百条甚至更多,流程再造不可能对企业的每个流程都进行。要明确“什么是应该优化的流程” “什么是选择流程的标准”,所以必须关注业务价值链上的核心环节,选定对企业的运作和效率起关键作用的流程,即企业的核心流程。在明确待优化的核心流程之后,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流程诊断、分析和优化方法。

成功关键。流程诊断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分析排查,要从影响顾客满意度和企业经营的关键要素人手,指出管理者应特别注意的范围。首先,确定流程的关键业绩指标(KPI);其次,根据指标(KPI)反推识别影响的关键因素;再次,识别影响关键要素的关键点(CP),从而提出影响流程目标实现和管理效率的关键要素。

整体性。流程诊断强调从整体流程全局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的目标出发,消除本位主义和利益分散主义。如对很多大型施工企业来讲,其公司本部的市场营销部独自进行工程的订单获取活动,受自身能力限制,不可能同时进行多个工程的投标活动,而由于与工程人员缺乏合作,不能对施工成本、工艺及技术做出迅速反应,从而弱化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施工企业流程管理体系诊断的步骤

以笔者经历的流程诊断为例,提出对建筑施工企业流程管理体系进行诊断的步骤如下。

确定核心流程。核心流程的筛选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流程价值贡献度(提升响应速度、提升品质、提高客服水平、降低成本)及流程优化潜力(增值提升空间、资源满足度、信息化依赖性、流程重复性),对于每个细分要素赋予一定的权重,由企业中层以上人员进行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企业核心流程,作为流程诊断的对象。

核心流程的识别与描述。根据企业核心流程管理现状,描绘出管理现状的流程图,并进行流程描述。利用流程价值分析法等方法和工具分析现有的流程,记录每个活动流程的时间与费用,测试每一个主要活动的价值,明确地描述每个流程活动的顺序及其时间与成本,以便衡量现有流程在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方面是否可获得改善或精益求精的效果。

流程问题表象描述。通过访谈或头脑风暴法,集体讨论确定流程表象问题。组织各部门对各个流程问题表象进行陈述,将尽可能多的问题罗列出来。在此过程中需遵循三点:一个问题现象只有一个焦点、不要间断、不要盘问:最好能按照实际业务情节展开,多用事实与数据说话;最后对相互重叠的问题表象进行合并整理,对问题现象进行归类排序,分清属于流程相关问题还是流程非相关问题,对于流程非相关问题删除掉,并按照问题严重性进行排序。

流程问题表象挖掘。分析了主导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只是解决司题的第一步——“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时不要匆忙下结论,出现的情况常常是症状而不是原因,要组织各个部门运用追问法对流程表象问题根源进行挖掘,透过问题发现本质。对流程表象问题进行重复的询问、解答,直到很难用一个明确的答案回答为止。

原因陈述与归类。在对流程问题进行挖掘后,采用鱼骨图分析法对流程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类整理。流程问题填写根源问题,原因陈述可以先发散(广度)表达,集体讨论找出可能的原因;再归类(层次),形成鱼骨图。建筑施工企业的流程问题原因一般可按以下6个类别分类:流程与制度、组织与人员、材料与设备、信息系统、方法、外部原因(供应商、客户、政策等)。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的工作,完成对施工企业流程管理体系的诊断,找出各流程表象问题的根源,即形成原因,并进行汇总归类,作为下一阶段流程再造的基础和依据。

第2篇

1.1钢结构建筑有着很好的抗震性能钢结构建筑和传统建筑不同,钢结构本身质量稳定,加上自重要远远的轻于同面积的传统建筑,因此在抗震建筑的应用中有着比较好的应用前景。由于这种建筑本身的重量比较轻,所以它的抗震性更加的优越,加上比较好的强度优势,在遇到重物突然挤压的过程中,不易出现断裂。因此,钢结构在一些地震高发地区或地基较软的地区应用的范围更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2钢结构建筑的施工周期比较短和传统的建筑比较,钢结构建筑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受到季节、环境变化的影响比较小。这主要是因为钢结构一般都是在工厂直接进行生产,只需要将构建运送到工地进行组装就可以完成,这个过程比较传统的建筑施工要快很多,并且对于环境的污染比较小,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很高,且不需要很大的施工场地,因此施工的速度比较快,这对于那些对于工期要求比较高的建筑来讲,优势较为明显,同时因为减少了大量的人工和机械运输费用,其经济性也更好。

1.3钢结构应用在高层建筑中造价比较低和传统的砖混或混凝土建筑比较,高层民用建筑的总体造价比较低,并且这种结构的重量一般都比较轻,因此运输和装卸的费用也会行对的比较低,工程总体的材料使用量也会大大的节省,同时采取钢结构建筑工程的周期也大大的缩短,与之相伴的其他各种间接费用也会大大的减少,总体而言,钢结构建筑在高层建筑中的造价比较低。

2钢结构建筑的施工要点和流程探讨

2.1钢结构的节点细节设计的思路探讨

在进行钢结构的节点细节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使用专门的绘图工作对建筑的平面、剖面以及立面等进行绘图,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细节要进行较为详细的设计。另外还可以通过一些专门的钢结构的设计软件对钢结构的负荷和受力的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对于钢结构建筑中比较复杂的构建一定要使用CAD工具进行放大样的操作,目的在于达到对于计算机和图形设计的精准,提升设计的准度和精度,为后续施工打下好的基础。

2.2钢结构的加工和制作

和传统的建筑不同,高层民用钢结构建筑的构件全部在场外进行加工,在制作的过程中要严格的对质量进行控制,依据图纸进行制作与设计,对于不合格的钢结构构件不予验收,最大限度的确保钢结构的质量,减少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

2.3高层民用建筑的安装分析

将钢结构的构建运送到施工的现场之后,应当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对钢结构的质量进行开展必要的监察工作。如果一些钢结构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了变形或者是弯曲,则应当对钢结构开展矫正,最大的限度的确保钢结构能够达到施工要求。在地脚螺栓的安装方面,首先要将地脚螺栓固定在钢套板上,然后通过钢筋将其焊接在柱钢筋上。然后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

2.3.1钢结构构件的安装顺序

钢结构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绘制出分区段的平面吊装图,分区的先后顺序一般是整体框架结构的安装,然后进行楼板结构的安装;先进行柱子的安装,然后再对梁进行安装;安装时先进行主梁的安装,再进行次梁的安装。在钢结构的安装过程中要保证每一天的安装都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框架结构,从而更好的提升钢结构的安全性和刚度,最大限度的保障施工安全。

2.3.2钢柱的安装过程

在对钢柱进行安装时,首先要在预埋的螺栓上安装必要的螺母,这主要是为了可以更好的调整垂直度,然后再利用水平仪开展找平的操作,最后再进行钢柱的安装工作,这样的效果会比较好。在钢柱的顶端系两根风绳的目的的使得吊装过程中能够确保吊装的有效安装,这要求从多个方面对钢柱进行必要的固定操作。

2.3.3主次衡量的安装分析

当空间内的钢柱吊装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展主次梁的安装。在开展主次梁的安装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和计算,然后再使用撬棍插入到钢梁两端的螺孔之中,然后将临时螺母拧入。当整个梁的安装精度已经达到了安装的预期,就可以通过高强度螺母穿入到栓孔之中,拧紧的过程中也应当从中心位置向着四周不断的延伸,一般拧紧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初级拧紧,另外则是终极拧紧。初拧时的扭矩一般是终拧的一半。

2.3.4焊接

梁和柱的安装一般采取的是手工电弧焊,焊接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是节点堆成、结构堆成以及全方位对称焊接。多层的焊接一般所采取的是连续的施焊,在每一层的焊道焊完之后进行及时检查和清理,再对缺陷进行清除完毕之后再进行焊接。在进行多层的焊接时应该依据安装的情况先焊接顶层柱和梁节点,然后再进行底柱和梁节点的焊接。最后将中间部分的梁节点和柱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对于顶层的梁节点和柱,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顶部垂直偏差比较大的部位进行焊接,利用焊接之后的收缩变形应力达到减少柱顶垂直偏差的目的。焊接的整体吮吸应该从中间的轴线向着四周进行扩散。

3结语

第3篇

物流成本(LogisticsCost)是指产品的空间移动或时间占有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的说,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搬运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一般认为,施工工程项目中设备、材料成本约占工程项目造价的60% ~70%,与此相关的物流费用约占工程项目造价的5%~8%左右。同时物流活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项目资金占用成本的比例和工程施工进度,因此,工程物流又被称为承包工程的第三方利润源。在物流成本对企业的利润贡献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如何科学、全面地分析和评价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研究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能力,已成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进行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

目前,已经有部分学者对物流成本控制能力进行了分析,但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首先,我国的物流管理体制还处于落后状态。虽然不少施工单位对自身物流体制进行了改革,但并没有真正理顺,体制设计缺乏科学性、前瞻性,与社会物流的发展与分工不协调,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整合供应物流和生产物流,条块分割、部门分割严重。物流一体化难以达到的目标,企业物流中心的构建还存在很多困难。其次,物流成本还没有被列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中,而是被分解成不同部分,缺乏完整的会计科目体系来反映物流成本。因此,企业难以按照物流成本的内涵来完整地计算物流成本,更不能单独真实地核算出来,无法掌握物流成本的真实全貌。而建筑施工企业的物流流程更为复杂,其物流成本控制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涉及方方面面。

基于此,本文依据武汉市某大型建筑施工公司,从其物流环节过程来寻求其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定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作初步的探讨。

二、建筑施工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影响要素分析

第一,采购物流成本控制。企业为了实现低成本、高质量、快速反应,就必须高度重视供应商的评价选择。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采购环节上,由于对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和市场风险缺乏深化的认识,采购工作存在简单化、不规范化的倾向,许多的物资采购招标活动不够规范,尤其是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供应商准入制度,这都人为地增大了企业的供应风险,提高了采购成本。另外,采购方式的选择,采购计划的编制等对采购物流成本的控制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运输物流成本控制。所谓运输费用是承运单位向客户提供运输劳务所耗费的费用。运输成本占物流成本的比重较大,有调查结果表明,运输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40%左右,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索。运输费用的控制就是要加强运输的经济核算,防止运输过程中的差错事故,提高运输决策的科学性。在物流运输决策中主要体现在: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服务商的选择,运输路线的选择,运输计划编制及运输能力配备,安全运输等问题,整体协调来保证整个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时性。

第三,存储物流成本控制。所有的企业都希望将库存降低到最低水平,同时又必须保留一定的安全库存,以保证快速满足需求。现代物流控制中的存储费用控制能力主要取决于仓库管理水平、仓库货物损失、仓储设备水平。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估计生产计划的原料需要,物料之间的配套时间没有基本的批准标准,为保证供给,施工企业采用的安全库存大,冗余库存一般达到5%-10%以上,库存资金浪费严重,库存周转慢。而且某些施工项目结束后剩下的冗余库存无法被后续施工利用,堆在仓库常年无人问津,成为死库存,责任也无法追究,使库存成本增加。

第四,现场物流成本控制。在施工全过程中,材料费占施工总成本的60%~70%,要想控制施工总成本,在材料管理和使用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势必要求加强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的材料种类繁杂,数量多,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杂乱,木材、水泥霖雨、丢失等现象时有发生。物料的二次加工损失严重,一次利用率低,在施工现场多次搬运和丢失浪费等现象,都产生了不必要的物流成本和经济损失;同时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的机械设备管理不善,机械设备故障不断,状况较差,平时维护保养不足,导致施工设备利用率不高和机械的非正常损坏,影响施工进度;另外,施工场地规划不合理,有些施工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落后,造成项目成本增加。

三、建筑施工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

在建立物流成本控制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尽量做到全面、科学、合理、实用,保证评价的客观性,方案的可比性,指标的系统化,并反映评价的目的要求。因此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物流系统特征值指标,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物流成本的产生主要来自材料采购费用、装卸搬运费用、储存费用、现场管理费用等。因此,建立物流成本进行控制指标体系也要从这几方面着手,即采购物流成本控制、运输物流成本控制、存储物流成本控制、现场管理成本控制。

第一,层次分析法。首先,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将建筑施工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影响要素评价指标分为三个层次:总目标层(A)、准则层(B)、判别层(C)。其评价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其次,构造判断矩阵B。判断矩阵的含义:相对于上一层某要素,本层次各个要素重要性两两比较的判断值。其具有如下性质:bij=1且bij与bji互为倒数。构造判断矩阵B如下:

B=(bij)n×m=b11 ... b1n ... ... ... bn1 ... bnn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施工技术

1.建筑安装预留预埋施工环节需要做好的几点技术准备工作

预留预埋施工环节的技术准备工作包括以下阶段:首先是设计阶段的图纸交底会审准备阶段,其次是施工技术交底准备阶段,最后是施工交底图纸会审准备阶段。

1.1设计阶段的图纸交底会审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的技术准备工作一般是本专业中相关设计工作人员重新审查专业设计图纸,还有是不同专业之间进行图纸的交叉会审,及时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的措施,方便设计交底环节中让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处理。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主要需要从几方面开展:

①审查设计图纸中的说明是不是标明明白、清楚、齐备。②在管线、建筑、设备及结构方面有没有存在相悖的地方,楼板厚度、竖井及管井尺寸、设备层尺寸等方面有没有达到相关标准要求。③管线交叉位置与设计图纸上面的标高、坐标、尺寸是不是符合。④在设备层中的管线进户策略是不是科学。⑤尺寸标高的地方有没有存在误差、套管的数量及板、墙设计的预留洞是否满足要求。⑥各个设备、器具安装预留的空问及基础是不是合理。⑦不同的专业有没有存在漏、错、碰等情形。⑧在设计图纸中所标明的新材料是哪些,材料的具体品种是什么,规格有没有达到工程的设计要求。⑨专业图纸有没有漏、缺的情况。

1.2施工交底图纸会审准备阶段

设计交底之后就要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图纸的会审工作,根据相关劳动定额及有关规范、标准等材料,依据投标材料中的《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按照可操作性、重点突出、合理性等具体要求,为项目施工指导书的编制做好准备工作。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

①将施工材料明细表拟定出来。在开展设计图纸翻样的阶段,根据设计施工图纸所拟定的项目预算情况,由相关工作人员将各类施工正确无误地计算出来,并进行层次分类,最后将施工材料的明细表拟定出来。②将施工人工工日计算出来。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式计算施工人工工日:第一步,将定额工日按照定额计算方式确定下来,并将定额工日与经验系数相乘,结果就为换算上日。第二步,结合队里考核的相关指标,依据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量,将经验工日b确定下来。第三步,结合建筑安装工程的=E建进度方案,考量一层为34天的施工时间,将保证工日C也确定下来。第四步,结合施工经验相关数据,让换算工日a乘以0.2、经验工日b乘以0.3、保证工日c乘以0.5,最后这三个结果的总和得到计划工日。第五步,按照该安装项目施工组的技术力量,做好施工工作人员的安排工作,同时还做好机动施工人员的准备工作。

1.3 施工技术交底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是确保安装项目前期施工质量的关键阶段,怎样才可以让施工三级交底具有可操作性、重点突出,同时又具有科学合理性,是安装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为了防止将施工技术交底简单视为施工技术管理相关制度中的一个任务,让施工技术交底将其施工技术准备与生产技术引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避免仅由企业少部分施工技术工作人员将编制方面任务全部包揽负责玩,进而致使施工技术交底的相关工作变为种台面上的工作。该阶段的编制任务应当由队级、工程相关机构从自身的视角出发开展编制工作,队级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根据工程相关机构技术交底任务书进一步细化,而工程相关机构则进行队级施工技术交底相关任务书,在队级施工技术交底任务书的基础上在进行班组施工技术交底的细化。

2.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环节的施工程序设计

为了确保安装工程相关机构的质量控制体制可以充分将其作用发挥出来,需要将安装施工项目根据流水作业的形式严格控制好各个施工程序,加强安装工程预留预埋环节的质量控制力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2.1预制构件加工程序

①各个项目施工队伍在施工工程机构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国家有关规范和施工企业相关质量控制材料编制出预制构件的大样图。②预制构件加工需要通过工程相关机构审核,并有审核工作人员签字确认可以加工之后才可以进行预制构建的加工,假设审核工作人员不同意开始加工,则要将修改意见说明清楚,并签署修改意见返回施工队执行程序。③通过白检、互检、班组检、队检、项目部检的五级检查制度对加工件进行检查,以最后检查结果为准。④项目部检查通过,填写相关报表,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按贯标要求内部办理手续,不通过则要返回,分析原因、处理,执行程序。

2.2预留预埋安装施工程序

①各施工专业队在项目部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按照图纸、规范和公司有关质量管理文件编制队级技术交底文件,绘制施工大样图。②上报项目部审核,审核通过――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各施工专业队下发施工任务单和派工单,进行施工;审核不通过― ―将签署修改意见返回施工队执行程序。③通过自检、互检、班组检、队检、项目部检的五级检查制度对隐蔽工程验收。以项目部检查结果为准。④项目部检查通过,填写相关报表,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通过――监理工程师在混凝土浇筑令表格中签署“同意浇筑”意见,不通过――返回,分析原因、处理,执行程序。

3.质量管理措施

质量目标责任的建立,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作为贯标企业,有严格的程序和流程,但如何把总目标细化,克服质量目标责任流于形式的管理通病。真正把总目标分解到各分部分项工程.再落实到具体的施工部位、施工班组,并且具有操作性,做到检查及时,反馈有效。这是我们强化质量管理,实行过程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项目部的管理思路,考虑到安装阶段的质量通病相当一部分是在预留预埋施工阶段造成的,所以在预留预埋阶段,严格实行了质量目标责任同经济责任紧密结合,用经济责任制度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施,使目标责任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质量目标管理与考核的机制,推进了本项目质量管理的深化,具体做法是:

(1)根据质量总目标,依据验收规范或标准,经过目标分解,细化,确定预留预埋阶段质量分目标为优良。(2)依据优良等级标准编制队级技术交底书,在交底书中,按照高要求的标准编写具体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原则上把验收标准中的误差范围划分为正负各三档共六档,一般情况下取三至五档,实行五级捡查制度,检查记录中须签明检查时间一一具体到分钟。(3)加强中间过程的巡查,发现阀题及时提出,立即解决;出现通病,从技术交底着手,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4)检查结果与经济直接挂钩,主要分为队检,项目部检和监理检等三类,提出项目部检和监理捡的通过率为lOO%。“监理检”不通过一一项目部、队级、班组各责任人均给予罚款。“项目部”不通过--队级、班组各责任人均给予罚款,“队捡”不通过一一班组各责任人均给予罚款。(5)实行末位检查人责任制,最后签字人负主要责任。通过实践,在三个部位检查未通过后,监理检查通过率达到了100%。

第5篇

【关键词】施工技术;工艺流程;解决方案

1.钢结构的建筑特点

(1)民用建筑中采用钢结构的建筑做法与传统结构形式区别较大,施工中可借鉴的经验不多,须做好前期细部设计,尤其是装饰装修与主体结构的结合。

(2)加工精度要求高,要加强构件加工工序质量控制及安装顺序的合理安排。

(3)焊接工作量较大,焊接质量要求严,对特殊工种人员的劳力组织及专业技能要求高。

(4)由于钢结构高空作业防护难度大,施工中安全管理要引起高度重视。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强化全员安全意识。

2.工艺原理及关键技术

(1)对原钢结构设计图进行了细化扩大节点设计,并达到了构件制作与整体安装的质量标准要求。

(2)采用先进、合理的加工机械设备(模具),防止构件出现焊接变形。提高钢结构框架安装精度。

(3)工序上进行了改进,在保证空间框架刚度的前提下先安装完全部钢框架主体结构后,再安装各楼层板。

(4)对高层钢结构工程内外装饰装修设计,采用科学合理的连接方式进行装饰施工。

3.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钢结构节点细化设计

(1)应用绘图软件对钢结构框架节点结构按平、立、剖面进行1:1绘图放样。施工图纸细化设计,达到构件制作与整体安装的质量标准。

(2)利用钢结构计算软件进行各类构件的受力计算,利用cad图形设计平台对复杂连接节点和复杂构件放大样,建立钢结构符号节点库,实现图形信息微机化。

3.2加工制作钢结构构件

钢结构构件全部采用场外加工.其中钢柱每节按三层分段。在加工过程中要做好质量控制,并按照设计施工图和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验收。

3.3钢结构安装

3.3.1构件验收、矫正

钢构件在进入安装现场后,由专业质量检测人员对构件的质量进行检查弹出钢柱的安装轴线。若发现在运输过程中钢构件发生变形缺陷后,马上进行矫正和处理。

3.3.2地脚螺栓安装工艺

将地脚螺栓全部用上、下螺帽固定在钢套板上,用8的钢筋将地脚螺栓焊接固定在基础主筋上,加固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待上部结构安装调整完成后对所有钢柱底板下的间隙用c40细石混凝土进行二次灌注。

3.3.3安装与校正

a.安装顺序。按结构平面形式分区段绘制吊装图,吊装分区先后次序为:先安装整体框架梁柱结构后楼板结构,平面从中央向四周扩展,先柱后梁、先主梁后次梁吊装,使每日完成的工作量可形成一个空间构架,以保证其刚度,提高抗风稳定性和安全性。

b.钢柱的安装。为了便于调整柱的垂直度,在预埋螺栓上先拧上数个螺母(至少4个),全部拧到接触基础面,并用水平仪找平后,开始吊装钢柱。吊装钢柱时,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出现(如雷雨天气,必须停工),在柱的上端活系两根缆风绳,可以四个方向临时固定,也可用来调整垂直度测量校正。钢柱吊装就位后,用两台经纬仪和水平仪对钢柱进行测控,微调通过调整柱底脚板下的螺母来实现。

c.主次横梁的安装。在第一个空间受力单元的4根钢柱安装完后,便可安装柱之间的主横梁和次横梁。在吊装过程中对吊点进行计算和试验。安装过程中先用撬棍插入钢梁两端的螺孔内,再将临时螺栓拧入,待结构安装精度调整达到标准规定后,将高强度螺栓自由穿人栓孔内。高强度螺栓的安装顺序原则上是以接头处刚度较大的部位向约束较小的方向进行,拧紧顺序是由螺栓群中心向四周进行,高强度螺栓紧固分为初拧和终拧,初拧扭矩一般控制在终拧扭矩的50%左右。

d.焊接。梁、柱安装采用手工电弧焊。原则是采用结构对称、节点对称、全方位对称焊接。多层焊接宜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焊接接头要求熔透焊的对接和角接焊缝。多层梁柱焊接时,应根据安装情况先焊顶层柱与梁节点,其次焊底部柱与梁节点,最后焊中间部分的柱与梁节点在焊接顶层柱与梁节点时,应先焊柱顶垂直偏差较大的部位,以利用焊接后收缩变形应力达到减少柱顶垂直偏差。焊接顺序宜从中间轴线柱向四周扩散施焊。

e.钢柱加长连接。钢柱安装顺序同首层,用高强螺栓将腹板两侧夹板紧固连接。在连接时,为避免造成轴线的积累误差,则必须注意每节柱的定位轴线均应从地面控制轴线直接引出,以保证整根柱在允许偏差范围内调整好后进行高强度螺栓初拧,待本层第一个空间结构受力单元安装完毕并检测合格后,对钢柱连接螺栓进行终拧。

3.4钢结构与装饰材料连接方法

3.4.1隐框铝合金玻璃幕墙

幕墙龙骨与h型钢柱的连接件采用180mm×l00mm×10mm角钢(l=100mm),型钢表面热镀锌防腐处理,龙骨为180系列隐框铝合金型材,玻璃为中空钢化镀膜玻璃。本工程幕墙龙骨采用型钢连接件直接焊于h型钢梁上,焊接形式为满焊,焊缝高度不小于8mm,焊接完按要求对焊点进行防腐处理。

3.4.2型钢骨架金属幕墙

本工程中外墙采用金属夹芯横墙板。幕墙龙骨采用方管,方管与h型钢柱的连接件采用110mm×70mm×10mm角钢(l=200mm),与主体h型钢柱竖向间隔900mm焊接一个固定点。焊接形式为满焊,焊缝高度不小于7mm;龙骨为180mm×70mm×20mm×3mmc型檩条。主体结构跨度为7.2m,c型檩条水平放置时,跨中挠度较大,影响受力要求,因此在跨中采用50角钢竖向作支撑。

3.4.3楼地面工程

楼板混凝土底模采用压型钢板,规格为yx-76-344-688。厚度为lmm,压型钢板与钢梁之问连接用栓钉规格为16×l10mm,间距400mm。混凝土浇筑前要验算压型钢板的强度和刚度。

4.质量要求及技术措施

(1)专职质检员对大型焊接、轧制h型钢等主要材料认真进行质量验收。

(2)构件上连接孔的孔径、孔距进行全部跟踪生产检查,对样板、模具、胎具每天至少检查一次。

(3)钢结构工程所采用的钢材应附有钢材的质量证明书,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流水施工技术;应用

一、流水施工技术的概念

1.流水施工就是将工程对象划分为若干个施工过程,并将施工对象在平面或空间上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区段,而且要求施工班组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将每个施工过程依次从一个施工区段转移到另一个施工区段,进而像流水一样进行连续、均衡地施工,保证各施工班组可以同时在不同的施工区段上先后平行搭接施工。

2.流水施工包括工艺参数,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三类:

(1)工艺参数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上的开展顺序及其特性的参量,均称为工艺参数,包括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两种,施工过程所包括的施工技术范围也是可大可小,即可以是分项工程,又可以是分部工程,也可以是单位工程,还可以是单项工程,施工技术过程的数目,以n来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之一,根据工艺性质不同,他可以分为制备类,运输类和砌筑安装类等施工过程。某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称为该施工过程的流水强度。

(2)空间参数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所处状态的参量,均称为空间参数,它包括工作面施工段和施工层等三种。某专业工种在加工建筑产品时,所必须具备的活动空间,称为该工种的工作面,它是根据该工种的计划量定额和安全施工技术规程的要求确定的,工作面确定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专业工种的生产效率,必须认真加以确定。为了有效地组织流水施工,通常将拟建工程在平面上划分为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这些施工段落称为施工段。施工段的数目以m来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之一。

(3)时间参数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时间排列上所述状态的参量,匀称为时间参数,它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技术间歇、组织间歇和平行搭接时间等五种。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每个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完成的各自的施工过程所必须的持续时间,匀称为流水节拍,流水节拍以t建筑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

二、流水作业方法的具体意义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非常广,不同区域之间的自然环境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同时因为项目枢纽的样式很多,建设工艺也很不同,此时就导致水利项目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别性。在开展建设工作的时候,面对非常显著的时节性特征,会受到外在氛围,比如水文天气等要素的干扰,其对于水利建设技术来讲是一大难题,特别是在较为偏僻的区域中,建设状况不是很好,而且交通闭塞,此时就会使得建设工作面对很多的困难。该项建设工作涉及区域非常宽,各种关系很繁琐,通过实践我们得知,流水作业是当前设计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工艺,它是制定项目招标以及投资等材料的关键参考信息,其对于选取合理的地址,有效的布置枢纽,优化规划内容,积极的开展组织设计,缩减建设活动的工期,减少项目的成本,提升总的利润,确保项目的品质等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建筑施工中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流水施工应统筹安排工艺划分、空间布置和时间排列,对相关工程施工企业带来较为显著的经济效果。与大量的工程实践相机和额,建筑施工中流水施工技术在应用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

1.由于流水施工有一定的连续性存在,工作队和工人使专业化生产得以实现,使专业队工作的间隔时间得到减少,从而达到工期缩短的目的,有利于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技术革新,对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使返工浪费和维修费用减少。

2.工人将连续性单一作业得以实现,便于使劳动组织、施工机具和操作技术得到改善,改善操作方法和施工机具,使劳动生产率得到30%~50%的提升,使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得到有效加快。

3.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可以使用工量和施工临时设施的建造量得到减少,降低工程成本,使利润水平得以提升。同时由于均衡的资源效果,避免有高峰限行产生,对资源的供应和充分利用产生有利作用,使工程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4.施工有节奏性、连续性和均衡性存在。使施工间歇得到减少,从而将施工工期缩短,尽早将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5.流水施工对象,在应用流水施工技术时,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段检查,将流水施工不会对施工单元的空间和时间产生影响的工程项目进行排除,这样可以避免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和工程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对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从而决定流水施工细度,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对流水施工进行科学的处理,通常情况,建筑工程都是对建设时间有要求的,施工单位要根据业主方的要求,对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的计划,同时可以将工程的总进度分解成年金的、月进度以及周进度等,然后编制一定的计划方案来确保工程项目的科学合理施工。

四、在建筑安装过程中施工流水技术的实施方法

流水节拍是实行流水施工管理技术的主要参数,通过流水节拍的调整,可以有效的统筹各个施工分队的施工过程。根据流水节拍,整个流水施工可以分为无节奏、等节奏和异节奏三种施工方法。

1.无节奏的流水施工无节奏的流水施工方法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之中在不同的施工单元和施工段中各个施工团队的施工节奏都不相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分队之间的施工根本无法完全保证施工节奏,想要做到节奏一致,除非是专门对施工分队进行提前的要求。尽管在流水施工前期已经尽可能的保持施工分队在施工中施工难度和任务量保持平衡,因为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还是会导致施工团队整体上的施工节拍不在同一个节奏之上。

2.等节奏的流水施工等节奏的流水施工是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事先确定施工的节奏,从而让整个施工团队的施工都保持在一个施工节奏上的施工方法。等节奏的流水施工要求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整个施工团队的流水节拍无限趋近;保持施工分队的数量和施工单元数目相同;团队中的施工分队可以实行无间歇的高强度技术作业;消除流水步和节拍之间的差异。

3.异节奏的流水施工异节奏的流水施工是说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事先约定好每个施工分队的施工节奏,通过不同的施工节奏的组合,进行高效施工的流水施工方法。另外各个分队约定的流水节奏必须具有相关性,它们可以有一个最大公约数,也可以彼此保持在相等的间隔上等,只要能够使这些施工节奏在组合后帮助统筹不同的施工团队更好的进入流水施工状态,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流水施工技术作为一种科学、合理和高效的管理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流水施工技术借助于统筹学,对工程进行重新、合理地组织和分配,不仅提高了施工的强度,还有效地降低了施工的成本。

参考文献:

[1]彭郑.建筑施工中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4:248.

第7篇

关键词: 砼施工 施工缝 留设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standard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seam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a feasible solution measures.

Keywords: concret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joints stay put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砼施工过程中,大体积砼越来越多,连续一次整体浇灌往往有困难,而分次浇灌容易给结构造成缝隙,使该处形成薄弱环节,在外荷载作用下该处容易发生问题,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这就要求在施工现场留置施工缝时,必须慎重考虑。

怎样留置施工缝,怎样处理施工缝,使工程质量不受影响,保证砼结构的安全性,更显得尤为重要。施工缝的留设方式、施工缝的质量、位置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与安全,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缝的质量。本文结合现行施工规范及工程实践, 详细地介绍了施工缝的留设及解决措施。

一、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从以往施工的建筑工程中可以看出,由施工缝而引发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二是施工时对施工缝的处理不妥。

1、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

施工缝留设时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例如把施工缝留在混凝土底板上或在墙上留垂直施工缝, 或者将施工缝设置在对于施工来说很不方便或很难实现的地方。

2、施工时处理不妥

这是施工缝的主要的施工质量问题, 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砼结合面没有凿毛,残渣没有冲洗干净,使新旧砼结合不牢。

②在支模和绑扎钢筋过程中, 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除掉,浇筑上层混凝土后, 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

③浇筑上层混凝土时, 没有事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砂浆, 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黏结。

④施工缝没有安装止水带。

⑤下料方法不当, 使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

⑥混凝土墙体单薄, 钢筋过密, 振捣困难, 混凝土不密实。

⑦没有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造成接茬部位产生收缩裂缝。

⑧施工缝的接缝形式选取不当。

二、施工缝的设置

设置施工缝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规定, 认真对待, 避免位置不当或处理不好而引发质量事故, 以确保结构安全及使用寿命,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 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柱应留水平缝, 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①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②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 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 留置在梁托下部。

③对于单向板, 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④有主次梁的楼板, 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 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

⑤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 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⑥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处。

⑦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池壁上。

⑧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 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2、施工缝的形式

施工缝的接缝形式主要有凸凹缝、高低缝、平缝、设止水带缝等多种。对于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缝, 根据以往的经验, 发现目前常用的几种接缝方式均存在着渗漏水的隐患。如采用“ 凹凸”型施工缝的最大弊端在于施工难度大, 而且很难保证质量, 施工缝处混凝土凿毛时, 极易将“ 凸”楞碰掉一部分, 由此减少和缩短了水的爬行坡度和距离, 从而产生渗漏水现象; 一是施工方便, 将钢板止水带按要求加工成一定的长度, 在施工现场安装就位后进行搭接焊即可; 二是不易变形且便于固定, 止水板下部可支承在对拉螺栓上, 上部用钢筋点焊夹住固定在池壁两侧模板支撑系统上; 三是施工缝上下止水板均有200mm高, 爬水坡度陡, 高度也较大, 具有较好的防渗漏效果。

金属止水带做法:一般用2mm~2.5mm厚的薄钢板制成,接头应满焊, 不得有缝隙。固定于墙体暗柱处, 常在止水带上割洞扎箍筋, 封模前应补焊。BW止水条为5000mm×30mm×20mm的长条柔软固体, 7d 的膨胀率应不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浸入水中 最大膨胀倍率为150%~300%。试验证明可堵塞1.5 MPa压力水的渗漏。应用BW止水条时,须将混凝土粘贴面凿平,清扫干净后,抹一层水泥浆找平压光带, 利用材料本身的黏性,直接粘贴于混凝土表面, 接头部位钉钢钉固定。

3、施工缝的处理

无防水要求的施工缝处理方法:旧混凝土接触处,彻底清除施工缝处残渣,并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予以清除;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清除;在浇筑砼前,先在施工缝面涂刷专用混凝土界面剂。

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缝处理方法:同无防水要求的施工缝处理方法,另在施工缝处增设止水带,止水带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已浇筑的混凝土, 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

②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 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 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 且不得积水。即要做到: 去掉乳皮, 微露粗砂,表面粗糙。

③浇筑前, 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mm~15mm 厚的水泥砂浆一层, 其配合比与砼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④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紧密结合。

⑤防水混凝土结构设计, 其钢筋的布置和墙体厚度均应考虑方便施工,易于保证施工质量。

⑥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 宜少留置施工缝。当需留置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底板、顶板不宜留施工缝, 底拱、顶拱不宜留纵向施工缝。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不应留置施工缝。

⑦高度大于2m的墙体,宜用串筒或振动溜管下料。

三、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1、出现问题的现象

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施工缝处混凝土骨料集中、混凝土酥松、新旧混凝土接茬明显、沿缝隙处渗水等。

2、处理问题的措施

①出现问题较多的部位一般还是地下部分,而且由于其通常情况下都有防水的要求, 根据施工缝渗漏水情况和水压大小, 采用促凝胶浆堵漏。

②对于不渗水的施工缝出现缺陷后,可沿缝剔成V形槽,遇有松散部位,须将松散石子剔除,刷洗干净后,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素浆打底,抹1:2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四、结束语

采用施工缝分段法浇筑,既可以避开大体积现浇混凝土的不利因素,又灵活地利用工作面、创造作业平台,缩短工期;也利于材料周转。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

建筑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 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其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的优劣。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要及时、完整、有序地抓好工程质量管理,是创建优良工程的前提。为了防止安装工程出现质量通病,必须对预留、预埋阶段的质量管理应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集中精力抓好前期工程质量管理,强化过程管理。

1 预留预埋阶段的主要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工作可以分为设计交底图纸会审、施工交底图纸会审及施工技术交底等三个阶段。

1.1设计交底图纸会审

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主要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通过审查专业图纸、各专业之间会审,发现问题及提出建议性的解决办法,以便在图纸会审时由设计人员来答复。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1)图纸说明是否齐全、明确、清楚、;

(2)建筑、结构与设备、管线有无矛盾,设备层尺寸及管井、竖井尺寸、楼板厚度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3)器具安装、设备安装基础、空间是否合适;

(4)图纸上尺寸、坐标、标高及管线交叉点是否相符;

(5)设备层管线进户做法是否合理;

(6)墙、板预留洞、套管是否缺少,尺寸及标高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7)各专业之间有无错、漏、碰等问题;

(8)采用了哪些新材料,其品种、规格是否已满足要求;

(9)是否缺少专业图纸。

1.2施工技术交底图纸会审

施工技术交底图纸会审是在设计交底的基础上,根据施工验收规范、检验评定标准、劳动定额等文件,在投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性、针对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的要求,为编制作业指导书做好技术准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图纸翻样。我们可以在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的基础上,将已经设计院变更或修改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图纸上用红色墨水的笔迹标注;再按照作业班组施工的图纸要求,以“样板”标准进行图纸重新翻样绘制大样图,真正把图纸弄清、掌握好里边的内容,使大样图实实在在的成为现场施工的依据。在图纸翻样阶段,对设计交底图纸会审没有发现到的有关问题,应及时与监理工程师和设计院联系。

(2)材料明细表的编制。在进行图纸翻样的过程中,参照施工图的预算,技术措施、计划劳动力员准确计算各种材料,分层次编制材料明细表。

(3)计算人工工日。可根据以下方法进行人工工日计算。

(1)参照队里考核指标,根据工程量,得出经验工日;

(2);根据定额计算定额工日,乘以经验系数,得出换算工日;

(3)根据土建进度计划,考虑施工四至五天一层的特点,计算保证工日;

(4)根据经验数据,给a、b、c以权重0.2、0.3、0.5,计算得出:计划工日w=0.2a+0.3b+0.5c;

(5)根据本施工班组的技术力量组合,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并作好作业人员机动储备。1.3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是控制工程前期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做到三级交底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为避免出现技术交底只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要真正发挥生产技术指导和施工技术准备的职能,防止编制工作由公司技术部门少数技术人员全权包揽,以至造成技术交底仅作为形式的不良现象,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工作由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班组长分别从各自的角度编制,施工班组的技术交底应依据项目部技术交底细化编制,项目部审核施工班组的技术交底,班组技术交底在工长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样板方式为主。这里重点介绍施工班组技术交底的具体要求和做法。

2 预留预埋阶段的施工程序

为了保证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体系能真正发挥作用,本工程按流水作业的方式来严格管理施工程序,强化了预留预埋阶段的质量管理,其具体做法如下:

(1)预制构件加工程序

a.各施工专业队组在项目部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按照图纸、施工规范和公司有关质量管理制度进行绘制现场预制构件大样图(或提供标准做法);

b.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经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同意后方可加工;如不通过,将签署修改意见再返回施工队执行程序;

c.通过五级检查制度(即自检、互检、班组检、队检、项目部检)的对加工件进行检查,以最终的检查结果为准;

d.项目部检查通过后,填写相关的报表,再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如果验收通过就按贯标要求内部办理手续,如果不通过重新返回,分析原因、处理,执行程序。

(2)预留预埋安装施工程序

a. 项目部技术交底的基础上,各施工专业队应按照图纸、规范和公司的有关质量管理文件的要求来编制技术交底文件,绘制施工大样图;

b.上报项目部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就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各施工专业队下发施工任务单和派工单,进行施工;如果审核不通过就将签署修改意见返回施工队执行程序;

c.通过自检、互检、班组检、队检、项目部检的五级检查制度对已完工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以项目部检查结果为准;

d.项目部检查通过后,填写相关报表,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如果通过了监理工程师的审核,监理工程师在混凝土浇筑令表格中签署“同意浇筑”意见,如果不通过监理工程的审核,再返回报表,分析原因、处理,执行程序。

3 质量管理措施

工程质量目标责任的建立,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作为贯标企业,应有严格的程序和流程,我们强化质量管理,实行过程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先把总目标详细化,克服工程质量目标责任流于形式的管理通病,真正把总目标分解到各分部分项工程,再落实到具体的施工部位、施工班组,并且要有操作性,做到检查及时、反馈有效。根据项目部的管理思路,考虑到安装阶段的质量通病有相当一部分是在预留预埋施工阶段造成的,所以在该阶段,严格实行了质量目标责任同经济责任紧密结合,以经济责任制度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施,使目标责任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质量目标管理与考核的机制,从而推进了本项目质量管理的深化,具体做法是:

(1)要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在狠抓结构质量、提高质量放在工作首位。

(2)项目经理是质量第一责任人,要直接对工程质量负责。要管理好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定好各人员的工作范围及制度。

(3)加强中间过程的巡查,各道工序都由负责人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立即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严格督促操作班组按规程和交底要求去做。出现质量通病,从技术交底着手,立即分析影响质量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前道工序质量不合格的,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