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学学科建设

医学学科建设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5 17:18: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医学学科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医学学科建设

第1篇

1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建设

1.1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建设

在教育部“985”工程专项基金支持的基础上,心血管内科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建设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高水平科研平台建立并稳步发展。2012年,随着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被评为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实验室,也是当年心血管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进一步促进了临床医学科研条件的建设和学科发展。通过制定实验室建设方案,增强实验室各项软件和硬件设施,优化人力物力资源,建立了一个集开放、协作和竞争为一体的高水平科研平台。

1.2构建临床医学科研平台

实验室包括:细胞膜片钳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动物实验室、倒置荧光相差显微镜实验室、学术交流办公室。各实验室有机结合,强大实验支持,加上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医学科研条件,吸引了众多院内外优秀科研工作者,推进了科研项目的开展和顺利完成,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有利于相关学科的建立和飞速发展。

1.3配置先进的实验室仪器设备

目前,实验室已经积累了总价值约2000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包括:(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仪器:酶标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普通PCR仪、梯度PCR仪、荧光定量PCR仪、分光光度计、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超声细胞破碎仪、超净工作台、高速冷冻离心机;(2)细胞实验仪器:细胞膜片钳设备、细胞压力加载系统、流式细胞仪、全自动磁珠分选仪、普通倒置显微镜、倒置荧光相差显微镜、生物安全柜、台式离心机;(3)动物实验仪器: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多导电生理记录仪、彩超相控阵探头、冷光单孔手术灯、体视显微镜、血管压力直径测定仪等。仪器设备种类齐全,形成了系统的研究体系,更好的服务于科学研究。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必要的科研设施,能够基本满足科研工作对于科研仪器设备的需求。同时,这些专业的实验室配置有利于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开展,促进了学科的建设和稳步发展。

1.4特色化实验室管理和发展

作为心血管内科高水平科研平台,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的宗旨是服务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为更好的尊承其服务宗旨,实验室建立了管理制度。对实验室科研档案管理、实验技术积累、实验室安全卫生保障、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科研实验收费等分别制定了详细规章制度,制定课题组之间定期交流机制,为实验室正常运作与稳步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实验室实行以课题组为单位的负责制度,各课题组负责人(或导师)对各自课题组的经费使用情况、科研进度和科研成果的可靠性负责。这种运作模式,在保证研究课题独立性的前提下,有利于不同课题组之间、不同科室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科发展。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着重研究心血管疾病中的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和影响,主要分为三个方向: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方向,心脏保护与心律失常方向和动脉粥样硬化与心律失常方向。为了促进上述研究方向的发展,实验室积极选派优秀人员出国留学深造。同时,邀请该领域与实验室长期合作、有影响力的专家为课题组成员,为研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随着实验室临床医学科研条件的建设和各项科研项目的开展,实验室已建立了心律失常在细胞、离体和在体水平的系列研究方法,综合多道生理仪、膜片钳等专业研究手段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室已具备开展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的全部仪器设备和实验方法。

2强化科研积累和人才培养

2.1科研业绩沉淀,促进科学研究在医院重点学科发展经费的支持下,科室运用膜片钳技术,建立了心脏离子通道实验平台;构建心律失常的整体动物模型;建立离子通道在动物整体模型上的整合;利用细胞压力加载系统,在细胞水平上,研究心力衰竭离子通道的改变以及对心脏重构的影响。努力构建设备先进、种类齐全、操作规范、学术氛围浓郁的优秀实验室,为吸引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努力使实验室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心血管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培育基地。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科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浓郁的学术氛围,为科研项目的申请和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才培养是实验室服务宗旨之一,2010—2012年,在实验室建设与稳步发展阶段,科室共招收了11名博士研究生和27名硕士研究生,已有27名顺利完成科研工作并取得相应学位。科室共申请并获得多项专利,发明专利有“便携式心内除颤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电极导管、心脏起搏电极、数码临时心脏起搏器和下肢动脉造影标记尺。基础临床科研取得长足进步: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广州市科技名院名科特色项目,1项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研究5010计划项目。其中,省部级项目中包括多项卫生厅科研项目。获批的项目中,既有心电生理方面,也有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方面的研究;既有基础研究,也有应用研究,学科影响力日益增强。

2.2依托平台建设,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良性循环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随着平台的建设人才辈出,科室获得1项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项目,1项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项目,3项“逸仙优秀医学人才”计划项目,2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累计科研经费591.6万元。科室每年获批项目数、科研经费总额和SCI收录论文篇数及影响因子均呈递增趋势(见图1、图2、图3)。1人荣获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资助项目,2人荣获日本第一三共医药学奖学金。实现了实验室建设—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向全国培育和输送了高质量的心电生理和心律失常的专业研究人员。与其他科室相比,科室获得的人才培育项目居全院之首,且有1人荣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学科着重培育广东省和全国优秀研究生,争创全国百优博士论文。

2.3促进学科发展,增强学科影响力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自2008年以来,心血管内科每年举办逸仙心血管病论坛。每年来自国内外心血管病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达到500多人,会议论坛内容包括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分论坛和冠心病与高血压分论坛等。作为区域性的学术会议,意在立足广东,辐射华南,加强与国内外交流,给省内外心血管医生提供一个沟通、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近年来,随着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的成立以及学科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以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为科研和学术交流平台,学科的科研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同时,学科建设得到长足稳定发展,参观和交流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2011年,科室荣获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科研条件的建设对于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学科建设、加速人才培养、增强心血管内科的综合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结语

第2篇

在对医疗水平评价方面,有的系统采用了4项内容,即门急诊人次、出入院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治愈好转率;有的系统则有多达23项的评价内容,包含了诊疗数量、病例分型、诊断符合、出入院符合、危重症及抢救成功率、医疗事故或投诉发生数量、床位使用及周转、平均住院日、医院感染、接受外单位人员进修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等。在本研究的24套评价系统中,有2个系统提出对技术特色的评估,采用的方法基本是申报单位自举代表本专业特色和较高医疗水平的病种诊治情况,由评审专家根据材料进行评价。

分析与讨论

1学科评价应体现临床学科的核心任务

临床医学学科的核心任务是提供医疗技术服务,学科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质量,学科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在某一临床医学专业领域内构建临床技术特色,开展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扩大专业技术的学术影响度和社会知晓度,提高社会服务效益。因此,临床医学学科的评价评估应紧紧围绕并体现出学科的核心任务。本研究所收集及分析的各级临床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涵盖面比较广,包括了医疗、科研、教学和学科队伍等反映临床学科基本功能的指标,但是医疗水平和质量指标所占的权重比例并不高,从而使学科评价的重点与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有所不一致,缺乏医疗技术水平在学科评估指标中对于学科建设方向的指向作用。因此,学科建设的评价指标应紧扣临床学科的建设目标,体现出医疗技术水平及诊疗特色等临床学科的核心任务,突出临床学科的核心功能即临床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及技术特色;通过指标设置及权重,强化临床医学学科的医疗技术水平及质量属性。

2学科评价应着重考量临床技术特色

临床技术的“特色”的含义包括2个方面:一是指这种技术具有先进性,具有优良医疗质量或具有独到性;二是指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度,得到了学术界和患者的认可。这种基于某种疾病诊疗项目的特色医疗技术是临床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反映其主攻方向和内涵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本研究所涉及的24套评价系统样本中,只有2套系统对临床技术特色进行评价,说明对临床技术特色的评价还需引起关注,要引入有关技术特色的评估内容,并以此作为建立学科发展的主攻方向、聚焦技术优势和培养人才的行为导向。

应正确把握和评价临床学科建设中科研的作用

科学研究的项目和成果一直是各级学科评价的重点,指标所占的权重比例接近全部指标的1/3,评价内容涉及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专利和科技奖励等,尤其注重被SCI收录论文的数量和杂志影响因子的高低。过高的科研指标权重既不利于倡导建立着重于解决临床问题的科研导向,也反映出目前医学科学研究中存在着重基础、轻临床的现状。而以作为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成效主要评估指标的偏差,更忽略了临床科研的真正意义。对于学科建设的评价必须包括有临床科研的水平和相应成果。要观测科研项目与学科发展主攻方向的一致性、课题的连贯性,鼓励开展具有当地特点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规范的循证医学研究、建立规范化诊治的研究和针对临床方法缺陷的应用基础研究等。

应凝练学科评价指标,突出学科核心功能

本研究所收集的各级评价系统中的指标涵盖的内容均比较宽泛,涉及科学研究能力及成果、学科带头人及团队、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教学能力及成果、经济运营、运行机制及管理、科室管理、学科规模、精神文明状况和经费管理等方面,评价内容看似全面周到,但却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首先,评价指标和内容过多,反而会弱化或掩盖了对临床学科的核心任务,即医疗技术水平和技术特色的评价;其次,评价指标并非越多、越好,越能反映学科建设的成效。

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管理学科;学科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045-02

学科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它不仅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水平,更代表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建设工作。对于独立学院来说,要想提高学院的知名度,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加强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管理学科发展的现状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在2016的工作要点当中提到了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快教育教学转型发展,紧贴社会需求,加强专业建设,推进专业结构调整。目前,学院的管理学科还处于边缘学科的位置。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要想促进学院的全面综合发展,就要重视管理学科的建设。

学院在2006年建成公共事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两个专业,开设管理类课程,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既了解医学知识又懂管理理论和技术,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医药企业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目前,学院管理学科有专职教师5名,均具有硕士学位,其中教龄在10年以上的有3人,其承担了两个专业的一部分专业课教学任务。其他科目的教学工作一部分由天津医科大学本部公卫学院的教师承担,还有一部分是由其他高校外聘的教师承担。

二、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管理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院主要以医学类专业建设和发展为重心。从整体上说,学院还是特别重视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忽略学科之间的互补和融合,缺乏学科建设的长远规划,对管理类专业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二)师资力量不足

从事管理学科教学的自有教师数量较少,大多数教师是外聘或由退休教师兼职。自有教师承担的教学课程较多,教学任务繁重,因此用来探索教学方法的时间较少,能够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也不多,教师难以听取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

目前,学院的管理学科设置主要是借鉴国内一些纯管理类专业建设的经验,趋同化现象明显。能够与医学理论和药品知识结合在一起的设置还缺乏连贯性,出现了如医学类课程学时数多、管理类课程不突出、工商管理课程与医院管理课程知识欠融合等问题。

(四)缺少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从事管理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大部分缺乏管理的实践经验,其过于强调理论教学,W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接受的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式学习方式。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都较低。由于缺少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案例教学仅限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种形式;教师开展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的次数有限,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参与进来,大部分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不多;学生能去一些企业参观和学习的机会几乎没有。

(五)学科建设经费不足

独立学院的办学特性决定了其在国家政策补贴上获得的扶持力度较小,办学条件、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远不及公立高校,其基础建设薄弱和经费不足的问题突出。学院投入到管理学科建设的费用较少,难以满足专业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以及发表学术论文等的需要。

(六)学术水平较低且科研成果较少

学院管理学科学术水平较低,学术氛围不浓,主要还是以教育教学为主,相关教师进行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教师由于缺少学术交流的机会,难以跟上学科发展的动态,能够参与立项研究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成为了学院提高科研水平的一个瓶颈。在职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较少、质量较低,大多数论文都是在省级期刊上发表,能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很少;教师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少,没有形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三、促进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管理学科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对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

管理学科发展的好坏关系到学院的招生和就业。只有学院各专业水平得到全面提高,这样才能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生源。加强管理学科的建设力度,能够使我们培养出来的管理类人才具备更高的水平,能更好地为社会、企事业单位服务。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学科建设最关键的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2]第一,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要合理。本专业的管理类核心课程应由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来承担,且在相关研究方向上要有专业的教师能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第二,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要合理。既要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要有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老教师带青年教师,这样可以互相交流教学经验、互相督导;青年教师应多承担一些教学任务以积累教学经验。第三,学院要多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应引进具有管理专业背景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海归人员以及高水平的学者和专家[3],为师资队伍输入新鲜血液;应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不断加强对自有教师的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融合多学科机制

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使学时数、学期安排、教学进度等能有效结合,达到教学和培养目标。而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多学科交叉整合[4],学院才能得到整体综合性的发展,才能进行创新。当今的一些重大学科成果大多是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所以,独立学院要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四)多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管理学科属于应用型学科,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进行实践教学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一,每学期举办一次管理技能大赛;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管理专题组成团队,通过精心策划,以表演的形式模拟管理者的角色去体验管理的过程。这样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第二,多组织学生去天津市一些优秀的企业进行参观和学习。学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去企业与企业的管理人员交流,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第三,创办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实习基地与毕业生就业渠道密切相关,是建立用人单位与学院关系的纽带,对提高管理系毕业生的就业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保证学科建设的经费

开拓多方面的学科建设经费来源。学院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增加学科建设的资金预算,保证经费充足。教师可以通过争取项目获得经费来开展进一步的科研工作。在此基础上,学院应争取实现企校合作,这样能够获得一些企业的赞助和经费支持。

(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科环境

在学院内部应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请科研项目,撰写学术文章;遴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营造优秀的学科建设制度环境。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为教师创造和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各类学术交流和研讨[5];应积极与天津医科大学本部及其他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给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开展课题研究的机会。

总之,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工作,是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保障。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要把握机会重视管理学科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搭建学科建设平台,体现学科特色,不断提高竞争力,在学科建设中不断创新。

[ 参 考 文 献 ]

[1] 高剑峰.高校学科建设要素分析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10):46-47.

[2] 蒋曼.中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分析 [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3):159-160.

[3] 李佳源,方K宁.地方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3):26-29.

第4篇

护理学一级学科 学科建设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将护理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结束了护理学科长期属于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历史。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护理学理论得到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此次学科目录的调整,为护理学科这一新的学科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提出了如何科学定位护理学科及开展学科建设,提高护理学科内涵质量的问题。

关于护理学科一级学科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现在护理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数量正在逐渐增加,因此加快护理学科建设非常关键。

一、准确定位护理学科

学科是按一定科学领域或学问性质划分的学术分支。目前我国学科划分为13大类,109个一级学科,将学科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托,按照学术分类研究学科方向,应重视学科的科学性,以及学科内涵质量及学科发展下的二级学科定位问题。

从护理学科所承担的任务与高等学校的功能上来看,即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但由于护理学科在学校所属学科的特殊地位,又使得它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建设发展方向。与其它学科相比,护理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科建设基础薄弱,从简单的医学辅助学科逐步发展成为有自己学科理论体系,缺少学科历史积淀;二是学科建设意识淡薄,科研基础准备不足;三是缺少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群的支撑。

护理学一级学科简介中明确定义: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有关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及康复过程中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这样科学定位护理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符合护理学在我国学科分类和建设中的地位同它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生活中的地位相平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分类的特色更加鲜明。

二、科学规划护理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一直是学科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因此基于护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发展趋势,对于护理学这个新学科来说,应更深入地研究和清楚把握它的学科内涵、定位、学科范围、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方向等相关问题,争取在新的学科发展水平上建设好这一学科。

护理学一级学科简介中这样阐述护理学科范畴: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和广泛综合的发展趋势,护理学与多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相互促进、在方法上相互启迪,在技术上相互借用;同时护理学自身也在不断丰富、深化,一大批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的诞生,将有力地推动护理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发展。目前我国护理学科研究涉及6大领域,14个研究方向。

护理学科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有关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及康复过程中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从护理学的学科范围分析,它明确了护理学与医学的关系,即护理学是医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护理学的研究目标是人类健康,不仅是患者,也包括健康人,包括促进正常人的健康,减轻患者的痛苦、恢复健康、保护危重生命及慰藉垂危者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也包括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护理学的总体目标是致力于保护全人类的健康。早在1859年,南丁格尔就提出了护理的本质及对知识的需求不同于医疗。国外许多护理学者开始致力于发展护理学的理论,护理理论可心充实护理学的知识体系,并且指导科研和临床实践。

三、护理学科建设的思考

1.形成护理学科研究特色

学科的特色研究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本学院的学科建设基础和护理学者自身的研究状况进行确定。每个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同,研究的视角、研究的方法及形成的研究特色自然也会有差异,但是既然是一个独立学科的研究特色,由其内涵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所规定,它必然具有要求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者共同遵循的原则。因此,一个学科的研究特色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学科专业属性的要求,考虑学科、专业属性的要求设置研究方向,否则研究方向过多也会导致学科的属性特色不突出,也不能设想凡是社会需要的都是本学科、专业应该研究的,因为社会多方面的需求,需要多学科来分别承担。另外,仅根据本单位现有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科基础设置研究方向,会导致学科研究领域狭窄,这些也必将造成护理学科理论基础的混乱。

2.正确处理护理学科与主要相关学科的关系

在护理学科一级学科内,要正确处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学技术、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既要把握上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叉与相互渗透,又要把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差异和各自的边界。护理学学科研究领域之间、下设二级学科之间在研究内容、课程设置上出现一定的交叉重复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这种交叉重复性的联系,既扩大了专业基础的要求,也是形成护理学科群的条件。但是不能只关注这种联系,而忽略了差异,不利于学科整体的发展。因此,在学科的创立初期阶段还要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避免重复建设。

3.注重护理学科建设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教育院校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和科研存在多重关系,一般来说,一个教师承担的教学往往不限于某一门课程,而且课程内容也是变化的,但是科学研究不能变动太快,它必须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在这个领域内长期研究。教学和科研,应在区分和结合,要认真加以研究。

因此,重视护理这一新的学科的定位,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来进行护理学科建设,在巩固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密切相关学科的联系,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注重护理学科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李静,姜安丽.护理学定位为一级学科的必要性.护理学,2008,3(23).

[2]许为民.我国研究生教育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设置质疑.科学学研究,2004,6(22).

第5篇

合作研究项目实施的结果看我国的差距按国际血小板免疫学工作组的要求,第十四届ISBT国际血小板免疫学研讨会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主要围绕当前国际血小板免疫学诊断技术中的2大主题———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和特异性鉴定以及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基因定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所出现的技术难题,组织、设计和实施的国际合作研究。其组织和设计的研究项目中,共有2个血小板血清学的抗体检测项目、2个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项目和1个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检测项目。由于此次国际血小板免疫学合作项目首度由中国学者主办,因而有7家国内血小板免疫学实验室参加,不但创下了该项目推出以来的历史记录,而且在这项国际血小板免疫学界最有学术地位的合作活动中增加了中国血小板免疫学界的影响。但是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实验室所体现的实验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甚大,与主办国应有的实力相差甚远,以致出现了颇为尴尬结局:7个中国实验室中仅1家参加和完成了全部5个合作研讨项目,其余6个实验室,有1家只参加了血小板血清学抗体检测项目、5家均只参加血小板基因分型项目;在最终提交合作研究结果时,1家实验室是白卷,在1项旨在检测各参加实验室的HPA的基因分型能力和质量比对的项目中,有1家实验室错误率为37.50%,而42家国际实验室的平均错误率仅2.15%。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血小板免疫学专业工作的实际水平。

2国际上血小板免疫学学科近年来取得的杰出成绩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自从在1959年鉴定和报道了第1个HPA至今,目前已有属于HPA-1~28bw系统的34个HPA经人血清免疫抗体鉴定和基因结构确认后被正式命名,其中11个新抗原(HPA-18bw~28bw)由德、法、英和美国等欧美国家在2009~2013年分别发现和报道,随后这些HPA新抗原和相应的分子特征、抗原定位和编码基因的遗传结构以及对临床的意义都被很快地证实和阐明。这些国家的血小板免疫学工作者所以能获得如此丰富的成果,可能得益以下的一些原因:

2.1临床工作者对血小板免疫学高度重视,临床科室和血小板免疫学实验室密切结合这些国家的血小板免疫学知识已十分普及,相关的临床诊断工作已成常规,临床医护人员对各类患者血小板免疫异常的症状很警惕;而且临床科室与血小板免疫学实验室联系十分密切,能及时发现血小板免疫异常的案例并送实验室作血小板免疫学检测,患者的疾病由此能及时地确认和得到正确治疗。在这样的条件下,实验室也能同时源源不断地获得大量珍贵的血小板免疫异常的标本,为新的发现和成果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2.2实验室能因地制宜地建立和熟练应用各种血小板免疫学实验诊断技术和方法,有效和正确地对血小板免疫异常的标本检测和鉴定目前国际通用的检测血小板抗原、抗体的免疫血清学检测技术有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试验(monoclonalantibody-specificimmobilizationofplate-letantigensassay,MAIPA)、抗原捕获酶联试验(antigencap-ture-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ACE)、改良抗原捕获酶联试验(modifiedantigencapture-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MACE)、混合被动红细胞凝集(mixedpassivehe-magglutination,MPHA)、固相红细胞粘附试验(solid、phaseredcelladherenceassay,SPAA)和流式细胞荧光免疫检测(plateletimmunouorescencetest-flowcytometry,PIFT-FFC)等;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技术有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引物(SSP)、实时定量PCR、基因芯片、血小板基因序列(SBT)以及免疫荧光微球等技术。这些技术中,包括“金牌方法”MAIPA在内都各有长短,只用单一技术和方法,有时难以得到正确和及时的检测结果,商业化试剂盒更无法完全符合实验室的需要。国际上先进的实验室,通常已按照本地区人群和民族的特点和条件,完整地建立各类实验技术,并将实验操作程序标准化。在实际操作时,按不同的标本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对照检测结果,以免漏检或误检;因此具备检测和鉴定新抗体,进而发现新抗原的能力。

2.3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加速了HPA新抗原的分子和基因结构的研究和发现国际血小板命名委员会(PlateletNomenclaturecommittee,PNC)规定:接受1个HPA新抗原的命名,除了要有完整的血清学数据外,还必须有相应的分子和基因结构的数据。由于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基因转录和各类细胞工程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新抗原的发现和报道,提供了充分的技术基础。

3推动我国血小板免疫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3.1工作重点问题血小板免疫学的关键性技术是血小板抗体的检测技术,但是目前国内实验室对建立自身的血小板抗体检测技术不够重视,工作重点往往是放在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建立血小板抗原基因数据库上。血小板免疫学学科工作应首先具备对血小板抗体检测的能力,这是为临床提供服务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推动血小板免疫学学科发展的源头,要解决包括各类血小板免疫异常、为临床患者提供涉及血小板的血液和输血治疗服务以及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等问题,都必须以血小板抗体的正确检测为起点。按本地区人群的特点,建立完整和经得起考核的血小板抗体检测技术,是每个血小板免疫学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3.2认识中国的血小板免疫学工作有自身的民族和群体特异性的特征,不盲目遵循国外的研究报道国内的血小板免疫学工作者迄今多仍在沿袭国外学者的观点来考虑问题,而对血小板抗原和基因的多态性分布的种族和群体特异性的特点不够重视,易使相关的工作走向误区。由于不同人群、种族和地区间的血小板各个抗原的频率有可能不同,导致血小板免疫抗体产生的特点或许有差异,引发的血小板免疫性疾病的机会也有差异,因此在临床检测中,对不同的人群的血小板抗体检测要各有所侧重,不能一概按文献报道的观点工作。例如很多文献都强调抗-HPA-1检测的重要性,而且认为亚洲地区,应参照日本人群特别重视抗-HPA-4的检测;事实上在白种(高加索)人群中重视抗-HPA-1的检测和日本人群中重视抗-HPA-4的检测是正确的,这是他们人群的HPA基因分布和结构特征所决定。但是在中国人群中,因为血小板抗原多态性的分布特征与白种和日本人群有差别,开展抗-HPA-1和-4的检测可能是没有必要的。中国人群的HPA-1b基因频率明显低于白种人群、HPA-4b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日本人群,至今未在中国人群中发现抗-HPA-1和-4。按中国人群HPA多态性频率分布和同种异型抗原杂合度的情况,抗-HPA-3、-5和-15将是有较大可能性出现的HPA的特异性抗体,国内已有抗-HPA-3a的报道,因此临床和实验室的思考及检测方法学上可以将这方面置于重点。

3.3重视中国人群CD36缺失性个体产生抗-CD36导致其介导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种族特征CD36又名血小板糖蛋白Ⅳ(GPⅣ)、Naka、GP88、GPⅢbFAT或SCARB3;CD36蛋白能作为同种异体免疫性抗原(isoantigen),通过输血、妊娠、骨髓移植等途径,对CD36缺失的个体,产生抗-CD36同种抗体(isoantibody),从而能导致免疫性的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紫癜、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血小板免疫异常性疾病。亚洲人特别是在中国人群中,CD36缺乏较高的发生率,国内深圳和广州地区人群分别3.19%和2.81%,广西不同民族人群中的平均发生率为4.13%,其中壮族人群高达5.76%,在广西的CD36缺乏人群中已发现了7个CD36新突变基因,并已在临床上检测到多例抗-CD36介导的血小板同种免疫减少的病例。因此,CD36对于中国人群而言,是1个很重要、能导致血小板同种异体免疫反应(isoimmunization)的有特色的抗原,对于血小板同种免疫减少性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以致亚洲地区的血小板免疫学工作者,应对CD36缺乏者可能因抗-CD36产生而介导血小板免疫减少症的问题给与特殊的注意。在临床遇到血小板同种免疫减少性病例时,除考虑HPA及HLA等的免疫因素外,应对抗-CD36介导的同种免疫反应而产生的血小板免疫异常予以重视,并给予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

3.4重视血小板免疫学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建设要结合本地区人群的特点,增强专业人才和实验室的基本建设,努力拓展血小板免疫学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能力。重点应注意以下方面工作:

1)鉴于一些血小板抗原和抗体的反应特征可能会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在对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和鉴定时需要使用多种血清学试验作综合分析;

2)涉及到如抗-HPA-3、-5和-15检测时,因所用的谱细胞上相应抗原表达量会影响检测结果,建议检测时使用抗原纯合子和新鲜的血小板;

3)MAIPA试验中所使用的各类特异性血小板糖蛋白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ies,MoAb),涉及到检测抗-HPA时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问题,正确选择和使用是成功检测的关键,建议实验室在建立自己实验室的血小板配组细胞(谱细胞,panelcell)时,为避免不同的MoAb有可能会对所针对的抗原决定簇存在差异以及人抗-HPA与鼠MoAb间的立体竞争等因素带来的假阴性问题,也需要建立适用于各类血小板抗体的配组单克隆抗体(panelMoAbs),这也是当前国际上先进的血小板免疫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4)HPA的基因分型技术适用于高通量的HPA分型工作,但在遇到罕见的抗原或抗原有突变产生时,由于所应用的基因分型技术在特异性探针或引物设计上的缺陷,会对标本不能正确的检测,因此综合使用多种基因分型技术并相互比对,对基因分型结果的正确判读会有所帮助;

5)对市场上开发和提供的商业化试剂,应谨慎地使用,需要求试剂供应商提供完整的质量认证文件,以免出现人为的差错和困惑。此外,实验室应尽可能建立和具备各类抗原和抗体的参比标本以及质控标本,这将对血小板免疫学实验室掌握和拓展技术以及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十分有帮助。

第6篇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条件及教学管理等五方面探讨外科学总论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为兄弟院校建设精品课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外科学总论;精品课程;建设与探索

精品课程建设首先需要考虑精品课程精在何处?我们对精品课程的认识是:精品课程是一个载体,是符合它所在学校的办学定位、教育理念、教学水平的一个示范性的载体,即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我院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及时启动了“《外科学总论》省级精品课程计划”并获得成功。通过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近年的改革与实践,我们探索出新时期外科学总论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些好思路和好方法,有力地推动了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1 师资队伍建设

精良的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也是高级别精品课程申报成功与否的关键,中坚力量是一批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能够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反之,精品课程建设可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培养,二者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稳定、培养、提高”的方针,注重老、中、青结合的传、帮、带效应,在人才培养方面执行自身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战略,大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举措: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中青年教师,将培训情况记人教师业务档案。二是通过引进、聘请高学历、高职称、边缘学科专业的人才,以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及学科结构。三是每年派2人~3人赴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进行交流或进修学习,给拔尖人才的成长创造优良环境,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2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

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在外科学总论精品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中,我们奉行“厚、宽、精、新、异”的五字原则。“厚”指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要宽广深厚;“宽”指专业口径和知识面要宽;“精”指精简课时、精练内容;“新”指讲授内容与时俱进,紧跟学科发展动态;“异”指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规划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的改革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外科学总论理论课授课中秉着精选内容、删除陈旧、强化基础、注重应用、兼顾前沿的原则,将外科学总论课程按大类进行讲授,保持外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性,加强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定期邀请院内、外本专业或边缘学科的专家教授面向本科生开设外科学学术讲座,第一时间将外科学方面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实践动态告诉学生,开拓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放飞创新思维。

(3)充分利用强的学科建设优势,将任课教师的优秀教学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提炼,按知识创新点进行整合,按教育规律将其系统化,以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纳人自编教材.充实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外科学不再困难、如虎添翼。

(4)实验教学内容从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实验转变,调整实验学时比例,改革使得我院实践教学的学时大幅度增加,尤其是新增加了实习前培训及毕业前提高两个教学环节,充分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能力.使学生对外科学基本技能知识的掌握有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强化的过程,深受基地医院及用人单位好评。

3 教学方法及手段建设

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方法改革中,为克服传统教育重教轻学、灌输有余、启发不足的缺点,我们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大力拓展学生的自学及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理论课教学以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为主,灵活采用讲授、演示、启发、讨论、比较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就疑难问题提问,真正实现互动教学、教学相长的目的;实验课教学以传统的“手把手”教学模式为主,推行融教学和娱乐为一体的技能竞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部分教学内容尝试运用PBL教学方式,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带教老师先拟定下次课主要学习问题后,要求学生分组为课堂讨论作充分的准备;课堂上各小组推出一名学生为代表上台发言。阐述各小组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3)逐年增加外科学总论双语教学的比例。不仅要求学会重要的英文专业名词,还要引导学生记忆基本专业名词,分析理解英文视频解说,一方面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专业英语识、听、说水平的提高。

(4)改革考试方法,从应答性考试向综合能力考试转变,建立和完善系统、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事实证明,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学生学习外科学总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空前高涨,整体学习成绩也显著提高。

4 教学条件建设

优质的教学条件是精品课程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好的教学条件及教学环境好比教师的得力助手,使教师教学更得心应手,学生学习更轻松自如。我院教学条件建设涉及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网络教学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4.1 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需要系列化的优秀教材。我院理论课教学一直坚持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外科学》(由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实践课程采用了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教研室专家主编的《外科学总论实习指导》,该教材经本校及其他医学院校连续6届学生使用,反响很好。另外,我们把《黄家驷外科学》、《克氏外科学》和《坎贝尔骨科)等学术著作作为主要课外参考书,注意吸收借鉴国际国内同类型优秀教材的成果,还编写并出版了有特色的外科学系列教材、教学参考书10余部,制作了手术学系列视听教材10余部,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料。

4.2 实践性教学条件建设

“重技能”是我们的教学特色之一,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为实施我们的教学特色创造了有利条件。外科学总论实验室和基地医院外科各专科病房为实践性教学环境。外总实验室是泸州医学院重点实验室之一,它按照,临床外科手术室来进行布局、配置及管理。每间实验室均具备手术现场直播功能、多媒体教学功能及开展外科手术实验项目功能,为实践教学及科学研究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泸州医学院各基地医院,其外科各临床专科病员量大、病种齐全,每个专科科室都建有可观摩手术现场的多媒体学习室,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学习临床外科手术技能的机会。

4.3 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现代化网络教学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新型教学手段。网络教学需要相应网站支撑,我院外科学总论精品课程网站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应运而生。网站由专人负责管理维护,信息员大、图文并茂、动静相宜、更新及时,内容涵盖理论和实验,包括教学大纲、网络课件、电子教材、教学录像、手术图谱、在线测试、在线答疑、试题库等版块,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课堂内容,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师生互动教学的目的。

5 教学管理建设

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保障。“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化基础上的人性化管理是促进精品课程建设有序发展和凸显特色所必备的标尺。我院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采取多项措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

(1)建立协调工作的科、系、院三级教学质量监控机构,通过领导教学视频监控,现场专家评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教师评学等评估机制严把质量关,发现问题便及时整改;实行年度考核、职称申报时教学效果一票否决制。

(2)规范课堂教学,严格执行授课教师准入制度和集体备课制度;加强实验、见习、实习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各个教学环节的成绩考核方式和能力评价标准。

第7篇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体现。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学实践活动,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材选用、教学资源、考核制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以推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课程建设;学改革;高职教育;免疫学;护理专业

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质量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伴随着高职等教育模式的极大转变,在课程建设方面也应不断改革,融入具有时代气息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高职院校普遍使用的教材《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其中《医学免疫学》是该课程的一个子课程,是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也是医师和护士执业考试的重要内容。为使课程更好地适应当前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合理的推进《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的改革,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实施,以达到我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也进一步提高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经过近2年时间的实践研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在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免疫学》教学中,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材选用、教学资源、考核制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该门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

一、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要顺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理的转变念是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为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鉴定良好的基础。《医学免疫学》与其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等交叉渗透,为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使学生系统掌握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诊疗实践技能,以培养医学高职应用型人才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因而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加强基础、注重实践、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开阔教师教育视野,我院公共基础部多次开展开展“转变教育观念、适应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学习和研讨会,教师充分认识到《医学免疫学》教学只有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和市场需求,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才能有力调动教师参与《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医学免疫学》是一门年轻的医学学科,也是在医学课程中知识更新速度最快一门课程概念繁杂,内容晦涩,难以理解。因而,我们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阐述上,在讲授过程中,有必要插入一些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研究,介绍一些挑战性的课题和新发现以及新进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优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教学有v在《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从诸多方面着手研究,突出了学科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加强基础,注重实践,突出专业方向,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遵循职业教育的宗旨,将不断深化改进,制定出更为优化的课程建设方案,以推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晓娟,李波,刘爱平,等.免疫学重点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48-50.

[2]许文,李心群.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促进留学生医学免疫学教学[J].检验医学教育,2009,16(2):22-23.

[3]穆春晓.高职检验专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的设计与构建[J].医学教育,2009,47(13):112-113.

[4]王宗军,张业霞,李睿,等.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建设[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3):398-402.

[5]周亚妮.融合PBL和L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5,28(1):70-73.

[6]彭丽娟,朱红.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建设初探[J].生物技术世界,2012,6(15):96-97.

第8篇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自主学习

成人高等教育不同于全日制学校,绝大多数学生边工作、边学习还要照顾家庭,常因工作家庭冲突不能按时上课,使得投入学习时间少明显不足,加之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很难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因此师生面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成人学生完成学业有很多弊端,要避开这些弊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1]。网络教学可以轻松解决上述工作与学习的矛盾,成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是远程网络教学,他可为成人学生学习提供优质服务。所有教学内容都可以挂在网上。学生通过注册,可利用工作之外的空余时间登陆到系统学习,完全不会与工作时间发生冲撞。网络教学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2],从而受益终生。以下是成人教育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过程及与自主学习的关系论述。

1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建设对成人教育的必要性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等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紧密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之一。免疫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难,所有学生要学好这门课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要学好免疫学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在课下经常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上课不能理解的内容,教师还要安排时间答疑解惑。这些对成人学生是很难实现的,他们会因为工作常不能按时到学校上课,更不能有时间和老师面对面交流了。为了帮助学生轻松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因此成人教育医学免疫学必须建设网络课程、搭建网络平台才能解决成人学生遇到的矛盾[3]。

2成人教育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建设

本课程是在Blackboard 在线教学管理系统平台上建设的。Blackboard 是成熟的平台,适合个别化学习。成人学生通过进行注册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登陆网站自主学习,此外网络课程有网上交互功能,可实施交互学习、作业提交与修改、在线互动答疑,协作学习、讨论问题等[4]。

2.1欢迎页面设计 网络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灵活多样,给学习者一个全新且自主的感觉,因此欢迎页面(主页)的设计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反映了该网络课程的结构、特点、功能以及制作水平。《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为在线网络课程,是针对北京地区成人教育学员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组织学员学习,实现交流与互动。本课程采用模块化管理,树型导航结构。课程框架为:欢迎页面、学习导航、信息公告、课程内容、实践教学、中英文词汇、在线测试、师生互动、资源共享、案例分析、在线评价等11个栏目[5]。

2.2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框架内基本学习元素有:授课视频录像(即课程实时授课)、电子课件(本门课程全部PPT课件)、教学大纲、中英文专业词汇、免疫学知识点检索、医学免疫学试题和自测练习、相关网站信息等。基本教学元素涵盖了免疫学绪论、抗原、抗体、补体、适应性免疫应答、超敏反应等共十九章内容。课程制作充分参考了当前国内外著名医学免疫学教科书、一些最新进展和优秀网站,融入教研室教学研究工作,以确保课程的先进性。

2.3立体化多媒体资源构建 网络课程由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录音、录像等现代多媒体技术素材组成,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学习资源。详细展示了医学免疫学的相关知识点。直观性强,使学生很快熟悉并掌握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形式单一的缺点,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4]。

3网络课程与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起源于西方国家,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宾特里奇教授(Pintrich,2000)指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5]。我国学者庞维国主张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定义自主学习。虽然中西方学者对自主学习的定义各有差异,但他们都强调学习主体对学习活动中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的自主监视、调控和评价[6]。

3.1师生互动与自主学习 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能学"、"想学"与"会学"[7]。网络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网络课程的特色之一是师生互动,通过教师学生之间交流、沟通与探讨,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的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

3.2在线测试与自主学习 网络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摆脱学生要对教师面授的依赖,把自己作为学习的真正主体[9]。在线测试包含针对教学大纲要求的所有知识点的大量自测题。它的最大特点是系统内部不仅有习题,而且所有习题都配有正确答案,学生登录系统可以自我检测,通过测试结果自我评价学习效果。通过对照正确答案纠正对某些知识点的错误理解,必将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线测试是网络课程建设的另一特色,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网络教学是当今成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全面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网络教学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自主个性和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杨军厚,杨,单长民,等.面向成人教育的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建设[J].科技资讯,2012,(3):190-191.

[2]韦连登,黄衍强,杨珊,等.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6):943-944.

[3]张雷明,范华英,杜源,等.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网络课程的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2):178.

[4]霍春月,纪颖,等.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建设与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47-48.

[5]王言根,学会学习一大学生学习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路建红,浅议大学生自主学习及其能力培养[J].文学界,2012,(12):347-348.

[7]吴保明,浅谈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