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法律路径研究

法律路径研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6 16:25: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法律路径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法律路径研究

第1篇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法律路径;规范机制;激励机制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需要内外两种力量的支持,内在力量来自于主体自身,外在的力量则来自于制度性的规范。由此可见,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有内在路径和外在路径。在外在路径中,法律规范因具有普遍约束力,为价值观主体提供了具体的行为规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价值观实现方式。道德和法律作为社会调控的两种手段,相互之间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转化。当道德不足以发挥调控作用的时候,需要将相关的道德规范向法律规范进行转化;当社会成员能够做到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外在的强制性变得不再需要时,法律规范可以向道德规范进行转化。因此,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法律路径即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法律化。

一、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法律化的必要性

道德和法律是两种社会调控的手段,各有其优势。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两者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当前,从整体上而言,道德在全球化进程中作为社会调控手段的地位逐渐减弱,而法律则日趋强化。美国现代法理学家博登海默曾说过:“那些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而必要的道德正当原则,在所有人的社会中都被赋予了强大力量的强制性质。这些道德原则的约束力的增强,当时是通过将它们转化为法律规则而实现的。”

道德法律化有其必要性,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法律化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普遍性约束的要求。道德和法律在适用主体的范围上存在较大差异。道德支配人们的内心生活和动机,法律调整人们的外部关系。道德关注的是个体的内在体验,仅适用于个体;而法律关注社会共同体的生活,适用于社会的全体成员。适用对象的普遍性是法律的基本特征。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并非只是一个事关个人道德修养的价值观,而是需要全体革命军人遵守的共同道德,它关系到军队这一集体能否形成共同的道德准则,进而转化为坚强的战斗力。因此,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自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普遍适用于所有军人的要求。道德的内在局限性阻碍了道德实现普遍性约束,而法律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2.外在规范性的要求。使道德规范得以实现的并不是外部的物理性强制与威胁,而是人们对道德规范所固有的正当性的内在信念。人们对于道德的服从是一种自觉服从,从内心产生服从道德义务的愿望和动力。道德对于严重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只能谴责而不能制裁。人们对于法律的服从是一种被动服从,是由于惧怕受到法律的惩戒而形成的服从心理。法律要求人们绝对服从它的规则与命令,而不论特定的个人是否赞成这些规则和命令;法律重视威胁适用物理性的强制手段。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仅靠道德规范自身的内在约束力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来自外部的力量,并且有一定的强制力作为支撑。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凡是法律、法规禁止的就是不允许的”。法律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不着眼于帮教,而是着眼于处置。如此可以让军人由于惧怕惩戒而转变思想和态度。

3.加强道德建设的要求。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生活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转型期的利益冲突使一些传统的受道德调控的领域出现了新问题,已有的道德规范无法奏效,而短期内新的道德规范无法确立,社会短时期内在某些领域某些成员身上出现了道德真空。社会普遍的道德水平和军队所需要的道德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将官兵的多元化价值观引导至同一个方向,培养官兵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正是为了引领社会道德而提出的一种共同道德要求。它虽然是针对军人的道德要求,高于社会的普遍道德要求,但对社会成员而言有示范意义和标杆作用。

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法律化的操作方法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法律化的过程就是用法律规范对价值观进行规范和激励的过程。价值观的规范和激励是两个方面,它分别体现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法律规则。因此,道德规范的法律化必须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将道德规范转化为义务性规则,实现法律对价值观的有效规范;其次,制定相应的授权性规则,实现法律对价值观的有效激励。这既使法律规范体系达到权利义务的统一,也能有效促进价值观的实现。

(一)义务性法律规则构成价值观的规范机制

道德规范是一种典型的义务性规范。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如果将句式补充完整将是“要(必须、应该、应当......)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这是义务性规则的表达句式。道德规范法律化的最直接结果是义务性法律规范,且在道德法律化过程中一般都要将道德进行降格化和具体化的立法技术处理,否则它就会脱离实际而无法产生相应的法律效用。例如“忠诚于党”如果转化为义务性规则将是按照不做损害党的利益的行为的标准设定一系列法律义务,如果违反这些义务将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针对军人的相当数量的义务性法律规范。典型的如《刑法》,刑法中设有专门一章规定了“军人违反职责罪”,用惩戒性的法律规则对军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又如《兵役法》所规定的现役军人的各项义务。《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等同样是义务性规则,并且规定了违反相关法律义务时的罚则。但现有的义务性规则主要用于规范军人的一般行为,对于价值观所要求的行为的规范作用并不明显。在军人的一般行为规范和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行为规范中间还存在差距,需要用合适的义务性规则进行弥补。外军非常重视法律对价值观的规范作用。美军先后颁布了《品格指导纲要》、《品格指导手册》、《行动指南》、《行为准则》等条令条例,对军人价值观的内容、塑造方式、运行机制都进行了明确规定。此举值得我军借鉴。

(二)授权性法律规则构成价值观的激励机制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的统一是法律规范的重要特征。在法律中,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互为保障,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有利于形成主体对法律的信任,从而愿意遵守规范。如果只享受权利无需履行义务,主体将产生特权心理,丧失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只履行义务不享受权利,主体将或者没有履行义务的客观条件,或者主观上怠于履行义务。

军人是穿着军装的公民,必然享有属于普通公民的权益。但同时,军人的特殊职业身份决定了军人还应当享有和履行职业义务相适应的职业权益。军人职业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国家对于军人的权益保障应当高于对普通公民的权益保障。国家对军人的权益保障既包括一般权益的保障,也包括特殊权益的保障;既包括精神性权益的保障,也包括物质性权益的保障。

第2篇

【关键词】遗产旅游;遗产保护;管理路径;共生-博弈

1.引言

世界遗产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类型之一,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或人文景观以及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极大的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亦将本地区内旅游目的地申报世界遗产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1]。目前旅游业快速发展在为遗产地带来崭新发展空间的同时亦加剧了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的矛盾,因而以遗产保护和利用为核心的遗产地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黄山作为中国首批世界遗产地加之其自然和人文双重遗产的身份使得黄山在旅游发展中闻名于世,黄山旅游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山岳型遗产地旅游发展的缩影,其资源保护与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旅游景区管理的典范。笔者从管理路径角度出发,以黄山遗产地为例,在大旅游观念及世界遗产型旅游地发展的基础上对黄山世界遗产地保护和管理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其管理路径脉络。通过对黄山遗产地旅游发展路径的演化过程的研究找出中国遗产型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的脉络和管理路径,以期构建适宜各个世界遗产地管理的路径模式,促进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2.黄山遗产地旅游与保护共生运作模式

就旅游而言,共生是指旅游系统内外部之间以及各自之间通过合作竞争,并达到1+1≥2的效果[2]。旅游共生思想突破了传统的狭隘竞争观念、它以契约为纽带,通过相互间在价值链各环节的合作来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共赢”的目标。共生理论按照行为模式划分可分为寄生关系、偏利关系、对称互惠共生关系和非对称互惠关系,按照组织模式划分可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3]。不同的共生模式有着不同的模式特征,而且各种模式间可相互转化。“对称互惠共生”的行为模式和“一体化共生”的组织模式是实现“双赢”(Win―win)和“多赢”(Multi―win)的理想模式[4]。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皆朝着非共生方向发展,我们的首要工作就是抑制这种不良的状态,达到最佳的共生效果。根据共生理论,笔者认为达到双向共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其中可行性存在的最大可能来自于政府支持。根据当前对黄山遗产地的实证研究,现有黄山遗产地已形成两种主要的运行模式类型。

2.1 寄生条件下的黄山遗产地点共生模式

寄生条件下的点共生模式是指在“世界遗产”品牌下黄山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所构成的共生体中,其行为模式是寄生关系,组织模式是点共生状态。行为上的寄生表现为黄山遗产地的开发利用是依赖于景区的保护的,且需要强调的是,这种保护并非人为有意识的保护,而是由于经济欠发达、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等原因才行成的较为原始生态的自然保护状态。组织模式上的点共生表现在黄山遗产地旅游开发与保护未能相互制约,协作共生。此外,非可持续性开发将遗产旅游资源混同于一般性经济资源,极大缩短了遗产地的生命周期,这种随机性、不稳定性的点共生模式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皆处在较弱的层面上。

2.2 偏利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模式

偏利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模式是指在“世界遗产”品牌下黄山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所构成的共生体中,其行为模式是偏利共生关系,组织模式是间歇共生状态。黄山遗产地旅游开发与保护从表面上看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但是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为了创造最大利益仍是偏向于旅游开发。由于黄山风景区属于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政府在管理上起到了统筹协调作用,使得黄山遗产地在旅游开发时不以损坏环境为代价进行开发;同时政府在保护上给予遗产地较大支持,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每年的项目建设中都安排遗产保护类项目,拿出专项资金用于黄山遗产地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遗产旅游与保护得到和谐发展。与点共生关系相比,间歇共生关系在界面生成上已脱离完全随机性,虽然还存在随机性生成的成份,但从整体上看,界面生成已具有某种必然性和选择性[5]。故从组织模式上看,黄山遗产地企业经营模式下的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属于间歇共生模式。当然,这种从政府到企业都受益的模式有其先进的地方,但是由于偏利共生的不稳定性,必然会导致间歇性共生的存在,故黄山风景区共生模式应向着更加稳定、有效、合理的方向发展。

3.黄山遗产地旅游发展影响因子分析

黄山遗产地在共生模式影响下,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共生局面趋向和谐,但是作为世界遗产地的黄山遗产地由于涉及到遗产地管理所对应的相关职能部门太多,在管理上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关系,面临着管理上的诸多难题。

3.1 战略性资源保护力度不足

近年来黄山遗产地在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黄山遗产保护与管理带来了新的压力。首先,黄山遗产地在遗产地管理上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园林部门、旅游部门等都对黄山遗产地进行相应的管理;其次,保护性管理中资金投入不足,黄山主要的保护资金来源于自身的门票收入中。故应建立完善的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和管理体系,国家成立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专门机构,协调各方;并在黄山发展文化遗产事业、产业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

3.2 管理体制多元化仍然存在

由于国情的制约黄山遗产地管理始终存在着管理的多主体特征。这些混合管理之间的冲突的可能发生将会对遗产地资源的完整性和管理的统一性带来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黄山遗产地管理亦是如此,虽然已经形成了黄山管委会这个微观遗产管理组织,但是依然存在相应的管理和经营的矛盾、保护和利用之争,很难形成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集中管理体制,这是需要黄山遗产地乃至于各大遗产地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3 营销管理亟待加强

黄山遗产地在营销策略上还需进一步改进创新,挖掘更多有利于拓展客源市场的内在营销手段,如品牌商标保护,公关危机的处理,特殊情况的预防等等,都是景区市场营销战略的延伸。景区市场营销的潜在空间巨大,但难度不少,只要紧跟市场需求,采取多种营销方式,整合资源,主动出击,才能把握住市场,不会被市场所淘汰。

3.4 社区参与程度不够

黄山遗产地区内环境优美,但是接待设施紧缺并相对老旧,景区管理上应转变思想,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以缓解山上旅游接待设施能力的不足以及游客过于集中的问题,将山下居民调动起来,组织多种旅游形式,开发农家乐等分散游客的集中度,将黄山旅游转化成“山上游、山下住”,“山上赏、山下尝”等多种能够提高社区参与度的旅游形式。

4.黄山遗产地旅游发展保护与管理路径分析

4.1 起步成长阶段共生模式

由于黄山遗产地属于旅游导向型山岳遗产地,其在初期的发展中主要是采用旅游开发促发展的形式,故在此阶段,共生模式为寄生条件下的点共生模式。其主要特征就是政府主导因素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管理方法和体制处于摸索阶段,具有较大不完善性。

4.2 成熟阶段共生模式

黄山遗产地在不断摸索和借鉴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遗产管理模式,但基于黄山属于旅游导向型遗产地,政府在规划遗产地发展时考虑了更多的政府利益因素,虽有了一定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措施,但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黄山遗产地的共生管理问题,该阶段共生模式为偏利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模式。这种其实并不是较为稳定的模式,在政府眼中,把景区交给企业专营,企业赚了大钱;而在经营者看来,政府的观念还可以再转变些,如此才能更易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能动性。政府和企业的互动使得共生模式的运行上存在不稳定因素,这也并不是共生的最佳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

4.3 创新阶段共生模式――共生-博弈模式

共生-博弈模式是指在世界遗产品牌下的黄山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共生制衡的共同体中,通过合作竞争达到共生。

黄山现正处在创新发展阶段初期,共生-博弈发展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目前黄山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共生共赢尚存在一定障碍,如市场障碍、制度障碍、效益分配障碍等,但是这种共生-博弈模式将是黄山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黄山遗产地保护与利用具有显著博弈性关联。

鉴于黄山遗产地的现状,首先树立合作共赢、强化成本优势的理念,在充分承认和理解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对立前提下,着眼于黄山遗产地旅游和保护的共同点,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寻求矛盾双方的共存和共赢;同时控制成本驱动因素,利用先进的开发技术和方法提高效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得黄山遗产地走向保护与利用良性循环的轨道。其次是建立约束性机制,在制度上采用“激励相容”机制来维护黄山遗产地共赢合作博弈的长期性[6];并且建立“利益平衡”机制,使得共生单元间对共生模式产生认同感,发挥各共生单元在黄山遗产地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黄山遗产地在充分了解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影响因子作用的前提下,应以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建立资源共享。这种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一体共生经营模式,可避免旅游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开发建设,激活经济效益,也同时避免了企业因产品的同质性而产生的恶性竞争,从而在行为上形成一种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它将是旅游企业经营模式的最优形式。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景区的规划、审批、监察职能,旅游企业不能随意进行景区内任何旅游开发;而企业则负责景区维护、游客服务、市场营销等职能。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上市场机制的引入,企业进行运营创造最大化效益,企业更加专注于黄山的经营与维护,黄山遗产地旅游与保护得到共生发展。

5.结论

黄山遗产地作为山岳型遗产地的代表,属于旅游导向型遗产地,其管理路径可反映出较多同质遗产旅游地。山岳型遗产地管理路径研究亦是反映在不同阶段因为环境等因素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连续性演进。笔者以树状演进图以保护管理和利用管理为主要特征展示了以黄山遗产地为代表的山岳型遗产地管理路径的演进(图1)。

如图1所示,在大树的底部,利用管理“枝繁叶茂”,随着大树的不断增高,保护的枝桠茂盛起来,最后两边发展趋于平衡。

图1 山岳型遗产地管理路径演进图

如图1所示,在树状图中,每个阶段的基础枝桠皆为保护管理和利用管理,在不断的发展中,保护与利用不断“争夺”大树主干的“营养”。在起始和成长阶段,利用管理汲取的“营养”较多,枝桠日渐繁盛;到了成熟阶段,保护管理在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发展趋势的驱动下,发展较为迅速,保护管理枝桠茂密;一棵树的发展应是两面共同发展,协同共生,互惠共赢的,故“遗产地管理”这棵大树发展到创新阶段,其开始追寻两方的平衡,并眼光不断深远,由最初的景区自身的发展演变为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性联动发展的方向,保护和利用皆在区域联动发展的大前提下进行,其演化规律是沿着景区―遗产地―旅游目的地―区域联动的轨迹进行动态适应性变化,是一种连续性的演进模型。黄山遗产地今后仍会沿着这个路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陶伟.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钟俊.共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1,20(3):17-19.

[3]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1):101-109.

[5]张旭.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

[6]邓明艳.世界遗产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新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93-96,105.

作者简介:

汪淑敏(1983-),女,汉,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旅游经济和旅游规划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张家界;森林休闲旅游;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0097-04

1 引 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满足,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日趋强烈。森林休闲是人们对优美的森林生态环境的享受,是对孕育人类文明的大自然的回归,是人类永恒的情节。森林休闲已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文明的时尚。对于森林休闲旅游的界定,虽然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但核心都在阐述: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内发生的在以森林为依托的环境中进行的休闲活动,以走进森林、亲近自然、修身养性、锻炼身体的休闲项目为载体,包括在森林环境中进行随意性的、具有愉悦感的文化体验或精神文化活动。就其特点而言,相比于传统的观光旅游方式,休闲旅游更是一种科学、极富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综合性旅游。它从游客的休闲需求出发,重在旅游活动中的体验、个性化、参与性及自我调整和发展,最终达到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目的。怎样更好地发展张家界的森林休闲旅游,实现张家界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能否成功,进而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2 张家界发展森林休闲旅游的必要性及优势潜力

2.1 休闲意识觉醒,旅游消费更加理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加上我国自2008年起实施《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后,人们有更多的金钱和时间去进行休闲活动。据国家旅游局调查,目前已有30%~40% 的游客开始从海滨转向森林。在发达国家,森林游憩已成为最大的产业之一。以美国为例,在建立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之后,早在1977年的户外游憩消费突破了1600亿美元,超过了石油工业而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来自国家林业局的统计表明,自1990年开始,我国森林旅游人数每年都保持30% 以上的高增长率。森林旅游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但相比于其他旅游形式(如主题公园)和热门的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西安等),张家界旅游呈放缓趋势。传统单一的观光旅游越来越难以满足旅游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人们不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这种赶鸭子式的旅游方式,更希望能参与融情于景的活动,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进而达到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放松的目的。因此大力发展张家界的森林休闲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2.2 张家界拥有得天独厚的宝贵森林资源

张家界资源禀赋特点明显适合开展森林休闲旅游。其一,森林资源总量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9.62%,核心景区高达98%,仅慈利县森林面积达368.4万亩。自然生态系统完好,有峰林、水体、溶洞、温泉等宝贵资源,同时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二,张家界森林资源品味极高。有举世罕见的石英砂岩地貌,其间以峰称奇、以谷显幽、以林见秀,气象多变,山顶云缭雾绕堪称仙境。其三,不仅自然风景独特,还渗透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如天门山寺的佛教文化。并且森林本身保留了过去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和文化。按照资源禀赋理论的观点,一个地区会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优先发展其资源相对丰富的产业。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因此,张家界应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休闲业,从而拉动就业,挖掘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3 森林休闲的高价值和不可替代性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每立方厘米空气中有8万~12万个负氧离子,是一般城市的20~100倍,素有“天然大氧吧”之称。国内外的研究均已表明空气负离子具有调节中枢神经、降低血压、促进内分泌功能等作用。植物精气,又称芬多精(Phyton-cidere)、植物杀菌素,能杀死细菌和真菌,净化空气,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绿色植被不仅能够调节人的感官系统,消除眼睛的疲劳,使神经系统得以松弛。而且,有助于调节人的新陈代谢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免疫力。在森林中开展如森林沐浴、森林氧吧、森林静坐、温泉休闲等静态项目可以让人心灵迅速回归宁静,消除疲劳。而在森林中开展如滑草、攀岩、徒行、激流回旋等动态项目可以让人恢复生命活力,锻炼意志力。不管是静态还是动态项目都能让休闲者释放压力,得到身心的放松和保健。

2.4 张家界森林休闲旅游硬软件条件趋于完善

经过十多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张家界旅游拥有了较好的硬软件条件。对于硬件环境来说,一是交通方便快捷。张家界荷花机场现已开通航班至北京、上海、中国香港、韩国釜山等四十多个城市。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已成为湘西北铁路交通枢纽,形成一点五射局面。二是宾馆接待能力强,全市有宾馆、招待所400多家,其中星级宾馆65家,日接待能力5万多人次。适合度假休闲的高档酒店主要有武陵源的京武铂尔曼酒店、张家界青和锦江国际酒店等。三是武陵源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已初具规模,综合休闲度假功能的配套不断完善。其中宝峰山度假区初期投资约20亿元,是一个融山水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文化旅游度假项目。

对于软件环境来说,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当地居民支持发展旅游。从张家界政府规划可以看出,政府进一步把旅游业作为战略发展核心,合力发展张家界的旅游已成为共识。二是张家界已经初步培育了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基本建成符合大众旅游市场需求的吸引物体系和传统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完善了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配套体系,累积了一套符合张家界市情的旅游发展经验。

3 张家界森林休闲旅游相关产品及发展情况

3.1 张家界旅游发展总体状况良好

从2006年到2012年张家界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来看,除了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该年旅游营业下滑,其余各年人数和收入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2012年总接待游客人数增长率为18%,总收入增长率为33%.

3.2 张家界森林休闲产品有待进一步完善

森林观光休闲项目主要景点有黄石寨、金鞭溪、袁家界、杨家界、大观台、天子山、十里画廊、黄龙洞、白龙观光电梯等。森林运动休闲项目有激流回旋、天门山索道、鬼谷峡洞漂流、茅岩河漂流。森林文化娱乐休闲项目主要有天门山寺、赏歌亭、山水情景剧《天门狐仙》、餐饮娱乐。森林保健休闲主要有森林氧吧、江娅温泉、万福温泉、静坐。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在森林生态教育休闲方面主要是有一些零散的介绍生物标识和导游人员的讲解。对于保健休闲和探险休闲基本处于空白待开发状态,森林生态教育休闲明显有待进一步完善。

3.3 旅游收入构成差异大,娱乐收入比重低

从全市旅游收入构成来看,主要是观光游览收入,娱乐收入所占比重较低。从2006年到2012年游览收入占到20%以上,最高达到2007年的28%,娱乐收入年平均比重在10%以下,最低为2007年的5.0%,餐饮和购物所占比重相当,基本在15%左右,比重较低。

3.4 旅游季节性特征明显

由于森林旅游资源的季节性特征和社会节假日制度的安排使得张家界旅游冷热季特征比较明显。以2012年各月旅游人数统计为例,我们会发现张家界旅游热的月份是7月和8月,分别为511万人次和478万人次,10月又达到一个小高峰,为469万人次。而1月和2月较冷,仅为83万人次和100万人次。

3.5 入境旅游市场特征明显

笔者通过翻阅2011年的张家界统计年鉴发现从2000年到2010年,除了2008年入境旅游人次有下降之外,外国游客人数增长迅速。其中,韩国人占比重极高,在2005年达到顶峰占到95%,随后随着欧美市场的增长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7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来张家界旅游的韩国游客绝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欧美游客在2008年以前一直保持平稳较低的增长率,但在2009年增长率接近330%,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该年电影《阿凡达》的火热上映及张家界利用该事件成功营销的影响力。

4 张家界森林休闲旅游的市场调查与分析

为了更好地发展张家界森林休闲旅游,明确了解市场需求,进而提出相应对策,笔者通过在张家界火车站和国家森林公园景点发放问卷进行了市场调查,通过spss系列分析得出相应结论。此次调查共发放1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7份,回收率达92%。

4.1 关于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分析

为了了解旅游者获取张家界旅游信息的渠道,对问卷的渠道选项进行频率分析,输出频率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目前以电视、报纸、杂志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仍然是人们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途径,亲朋好友的介绍和口碑同样很大程度影响旅游着是否前往旅游目的地。

4.2 关于旅游者热衷的旅游方式分析

用同样的方法通过对调查者热衷的旅游方式进行频率分析,可以发现家庭自助游和自驾游占到60%以上,是人们最热衷的旅游方式。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短线旅游的兴起。

4.3 关于不同人群的偏好分析

通过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群对问卷中观光浏览、森林氧吧静坐、森林温泉沐浴等8项主要森林休闲活动进行依次打分(5分制),了解不同人群的偏好。表2是按列概述的结果。

从总结果来看,各项目之前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每个项目都吸引到一定的人群。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静动偏好有一些差别,年轻人偏好刺激运动型的项目一些,中老年人以静态养生型项目为主。而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并不十分明显,这和我们普遍设想的女孩不爱运动并不相符。为了检验上述结果,进一步对“性别”和“观赏游览”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输出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Sig.值为0.762远远大于0.05说明性别对观光游览并无明显差异,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

下图显示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张家界森林公园保健康疗项目评价打分的箱图,可以明显看出老年人评价较低,说明目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设施项目并没有满足老年人保健康疗的需求。

4.4 关于人们去森林休闲的主要目的分析

为了了解人们去森林休闲旅游的主要目的,问卷设计了几个选项,选择就赋值为1,不选就赋值为0,统计各项目得分均值。学习体验、生态养生、运动健身、观光游览、寻求刺激、度假均值分别为0.1、0.22、0.33、0.61、0.12、0.3。我们可以看到观光浏览均值最高,其次为运动健身和度假。说明作为森林休闲旅游,观光浏览休闲仍然是旅游者的主要目的,同时也需要更加关注运动健身和度假需求的满足和开发。

4.5 关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总体评价

为了了解游客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总体评价,在景区进行了相关打分(5分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输出结果可以看出游客对景区环境最为满意,达到和最大值571,均值为3.88,交通游道较为满意,和为480,均值为3.27,对餐饮、购物并不满意,均值分别为2.73和2.48。

5 张家界森林休闲旅游发展对策

5.1 大力保护森林资源,促进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世界地质遗产和自然保护遗产,应该以保护为主。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世界地质遗产和自然保护遗产,应该以保护为主。从前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观光休闲,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呼吸清新的空气,是人们走进森林休闲的主要目的。游客对国家森林公园的最为满意的是景区环境,这也是张家界旅游可以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大自然这位天才的艺术大师经过千百万年的雕刻,使武陵源景区变为了“大自然的迷宫”、“天然的盆景”、“中国的风景明珠”,但其地貌环境比较脆弱,一旦毁坏将是不可逆转的。优越的森林资源是持续开展一切森林休闲旅游的前提,因此我们要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一方面要施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另一方面要坚持自然真实原则,避免刻意引入或增加与原有资源不相容的吸引物或复制品。在引入相关设施的时候,一定要极为慎重,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环境影响的评估。按照生态和谐的要求,建筑、道路材料生态化、自然化,注意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

5.2 以参与体验性为原则,打造多元化休闲旅游产品

由于游客的年龄、性别、性格、体质等因素不同,导致体验休闲的偏好是多样的,市场是多元化的,多元化的市场需要多元化的旅游休闲产品。另外,要加大休闲旅游体验的深度,充分调动游客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根据外国游客以韩国老年人为主的情况,应该更加注重关注老年人的需求,在休闲产品开发方面,将着重于康复疗养型和户外体验型产品。例如在负氧离子丰富的龙泉瀑布开展有氧静坐等。同时,根据年轻人偏好刺激的情况兼顾发展森林户外休闲探险等特种旅游,设立参与性高的高处跳伞、山地骑自行车、急流划艇、溶洞探险等项目。适当开发项目能保护环境,因为如果游客的参与体验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往往会导致自发的无序破坏行为。应该根据森林资源禀赋、地形地段特点、空间特征等立体设计相关项目,如综合服务区、户外游憩区、森林度假区、水上游乐区等。设计项目的内容应该主题化、本土化。多元化休闲产品的开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由于景区自然风光改变导致的森林旅游的季节性特征。

5.3 注重长线休闲和短线休闲的双向发展

依据现今休假制度,张家界森林公园应开发长短线双管齐下的休闲旅游产品。张家界资源组合好,休闲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远离城市的环境,加上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适合发展重游率高的长线休闲度假旅游。适量建造配套服务设施,深度开发旅游商品,提升目前满意度较低的娱乐和购物环节。同时,自驾游旅行的不断升温,带来了大量城市周边游客来景区游览观光。应该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和需求进行市场细分,以提供相应产品实现满意度最大化。要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和需求进行市场细分,以提供相应产品实现满意度最大化。旅行社应该为游客提供可供选择的差异化旅游方案套餐服务。不管是长线休闲还是短线休闲,两核心森林休闲都应是旅游重点,长线休闲旅游更加注重项目的体验性,短线以观光型为主。

5.4 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要达到休闲旅游的最高层次目标即获得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就必须通过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来实现。一方面,对于自然资源可以大力传承森林文化,普及森林、生态知识。森林公园应把普及和宣传生态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公民生态道德意识融入到森林公园休闲旅游活动中。大力开展科普教育也是必不可少,可利用动植物资源,建立如森林博物馆、动物高科技繁殖园等场所,使游客在旅游中认识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也能弥补景区生态标识零散及导游讲解不全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对于人文资源可以通过住农家寨子,品农家佳肴,看少数民族风情与表演,丰富民族本土商品来实现。例如品土司宴,欣赏少数民族节日表演等。进一步发扬《天门狐仙》的成功经验,开发具有当地风情的大型山水情景剧,丰富景区人文内涵。

5.5 不断创新营销模式,注重品牌营销

从调查结果来看传统的电视、报纸、杂志旅游营销,依旧是人们信赖的覆盖面广的营销途径,因此应该坚守这一主阵地不动摇,同时更加注重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打造品牌,赢得口碑。另外,应该开拓营销途径,创新营销模式。例如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微薄等平台更新森林休闲旅游信息。加大事件营销力度,通过举办大型的特色节日和活动,如森保节和集体森林婚礼提高景区知名度。在举办公众参与的大型活动时,可以通过提前预定、限制人数和免费的方法达到控制人流量和提升产品稀缺性的双重目的。在目前突出景区地貌特征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森林品牌构建,打响森林休闲旅游的品牌。对具体景点的某一项目进行“地点+项目”的营销模式,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细分市场的营销。

参考文献:

[1]陈向红.休闲时代中国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07(12):84.

[2]伍孝勇.张家界休闲旅游发展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2004,21(1):58-59.

[3]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陈溢.张家界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12-15.

第4篇

关键词 新常态;乡村旅游景观;问题;发展路径;江苏南京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66-02

2014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中的“资源环境约束”“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以及“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特征预示着我国城乡发展也迎来转型变革的新契机[1-3]。新常态下,我国乡村发展与建设正经历由传统粗放式开发建设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注重乡村特色和城乡社会公平的开发建设模式转型[4-5]。如何通过旅游景观开发建设,振兴地方经济,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热点。

1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景观特点

1.1 产业转型升级的常态化

独特古朴的村庄、原始劳作形式、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等都是乡村旅游景观。其中,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以及乡村景观延续发展的最大动力是原生态的乡村生活、原生性的乡土文化和原始性的自然环境[5]。

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更加强调产业类型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因此,应注重生态环境产业,利用各种资源(传统乡村农业、自然景观等),变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多元复合产业经济,最终实现区域农村经济向路域经济、郊区化经济的转型升级。通过把乡村旅游景观更多地与休闲农业、体验类农事项目结合,从而使其成为系统化的项目综合体。

1.2 设施配套体系的完善化

新常态强调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的有机统一,这就更加突出了乡村景观营建中的基础配套设施的重要性。

乡村最重要的公共物品是乡村基础设施,乡村基础设施显著影响着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农民人均收入以至农村消费和农村现代化进程[6]。设施的配套,一方面给乡村旅游者提供了便捷,显著提升了旅游品质;另一方面,合理完善的村落服务设施体系,也让当地原住民感受到了旅游景观打造的益处,从而增强了当地居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乡村旅游景观发展。为提振乡村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提升乡村生态环境,为新常态下的乡村综合品质持续提升奠定基础,乡村基础设施应配套。

1.3 景观开发方式的科学化

新常态强调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变革,体现在乡村旅游景观开发上,更加强调物资流和资金流的多元化和畅通化。建设新常态下的宜居乡村需要较大投入,不能仅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否则资金链不可持续,也无法全面推广。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可以有效解决投入和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建立科学的引导激励机制,正确处理“政府―企业―村民”之间的联动关系,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居民在旅游景观建设和管理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资金流正常融通,是新常态下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科学性的具体体现。

2 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发展问题剖析

近年来,随着南京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南京的乡村旅游也如火如荼地发展。南京广大乡村具备生态条件好、人口密度低、可用农地潜力大的后发优势。目前已经围绕基本农田保护、年度绿化目标、农民收入提高且生活改善、农业现代化等内容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依然存在一些缺陷及问题。

2.1 乡村旅游景观设施和功能欠缺

目前,南京的村落旅游点,特别是以“农家乐”为特色的餐饮功能比较单一,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农家饭店,发展难以持续,需要介入多重功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千差万别,部分乡村旅游整体基础设施欠缺,环境洁化不到位,厨房、餐厅、厕所等的卫生状况不良,排污排水通道不畅,交通、消防、用电等配套设施不充足,食品卫生和安全管理依然存在隐患。

由于入门门槛较低,大部分旅游经营者缺乏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尤其是专业旅游管理经营人才严重缺乏,部分乡村旅游经营粗放,管理不规范,仍处于自发性发展状态。特别是部分经营户的“小农经济”意识较强,缺乏环保意识,对外宣传力度依然欠缺,缺乏旅游产品的营销包装意识,服务档次跟不上,整体接待水平不理想。

2.2 旅游景观发展管理较粗放

目前,南京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依然存在发展的盲目性和无序性,部分村落旅游点在进行旅游景观建设前期没有因地制宜,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源论证、规划与策划。

由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许多乡村旅游项目对原有乡村资源稍加景观修改加工,就贴上了“乡村旅游”的标签[1],盲目上马、批量开发,最终迅速耗损了乡村旅游景观的核心资源。同时,在后期的项目运营中,乡村旅游开发过分地依赖于原始的自然资源,不够重视文化遗产类要素,服务项目缺乏特色,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最终导致乡村旅游品牌资产快速衰减。

2.3 旅游景观开发渠道单一,发展动力不足

近些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和扶持的力度,随着投入的逐年增加,南京乡村旅游景观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由于中国乡村基础设施具有面域广阔、建设量大、种类繁多的特点,如果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很难提升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乡村旅游景观资金投入不足的结果,导致了现实中建设资金短缺,制约南京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

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当地农民没有太多资金投入,因此南京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资金缺口大。同时,南京乡村原住户有开发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也制定了若干优惠政策和旅游管理办法[1],但这些政策法规仍处于探索阶段,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通过乡村社区的规范管理,激励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来。

3 南京乡村旅游景观优化发展路径

乡村旅游是新常B下乡村建设中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副业生产的有效手段,也是乡民构筑乡村田园理想的契机[7]。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可以促进未来乡村旅游景观发展。结合南京具体特点和发展现状,今后发展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应着力完善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提高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水平

南京区域旅游景观发展过程中,应重视开放旅游市场的地位,以优质的规划方案及建设品质形成最有效的区域旅游空间联动方式。

在具体的村落旅游景观建设中,应强化区域管理者对这一方向进行引导,包括在乡村旅游点的宣传上、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等,为村落优化的旅游产品和空间结构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具体建设中,应积极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开发工程。在提倡乡村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并重的基础原则下,突出乡村文化生态产品的开发力度;针对南京不同村落的异质化特征,规划建设特色化的旅游景观产品。由开发相对比较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转变为体验、休闲、度假、商务和其他专项旅游并举,形成完善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

3.2 完善设施配套,优化乡村人居环境

新常态下建设乡村旅游景观的重要参数是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配置水平。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体系是基础设施,应着重提升基础设施的覆盖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首先,要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乡村旅游地空间发展和旅游产品建设,打通村落多处与周边市县之间的交通轴线,为拓展南京乡村旅游地空间提供有力支撑。其次,在加强项目建设力度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各种服务娱乐功能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村落所在的中心镇村的建设,使得游客能在游玩景区点之后能够充分接触乡村自然的真正实体,融入于其中。在村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按照突出特色、弘扬传统、彰显文化的要求,严格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改善农村面貌,促进村落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改进和现代观念的提高。优化乡村人居环境,为后期的居民社区参与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3.3 拓宽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渠道,提高社区村民的参与热情

建设宜居乡村旅游景观需要较大的投入,不能仅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否则资金链不可持续,也无法全面推广[8]。市区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区域内乡村旅游服务区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同时,利用各种途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加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引导社会资金重点进行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拓宽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渠道。同时,社区作为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的重要功能性细胞,其有效存在对于激活乡村景观建设的活力具有天然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政府是牵头人和组织者,同时也不能忽视社区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应该大力培育和发挥社区的示范作用,探索社区自我组织、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民主治理机制,最终形成“政府统领、市场操作、社区参与”的宜居乡村景观建设新格局。

4 结语

乡村作为人类文明的根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融合了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涉及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问题以及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方面[9]。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品质的延续和提升。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应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合理地查漏补缺,尤其是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完善以复合液态为核心的精细化旅游产品和项目打造;同时通过政策鼓励、资金引导等激励方式,促进乡村社区居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

5 参考文献

[1] 张众.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37-39.

[2] 段雪辉.“农家乐”旅游标准化管理的思考[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11):86-87.

[3]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EB/OL].[2016-08-08].http:///spec-ial/zgjjxct/index.shtml.

[4] 陈玉珠,王雪,杨家宝.“新常态”下看宜居乡村的发展与建设[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贵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5] 张建,李世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发展研究,2015(6):49-53.

[6] 仇保兴.兼顾理想与现实: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示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7] 谈超,杨晓,肖艳阳.新常态背景下乡村建设问题初探[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贵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第5篇

[关键词] 河南;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F590.1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河南旅游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旅游产业地位逐渐提升、旅游产业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旅游产业综合实力逐步增强。2014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58亿人次,同比增长11.59;旅游总收入4366.2亿元,同比增长12.66%,相当于全省GDP的12.5%。“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河南省旅游业发展,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其中旅游产业融合不够是影响河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障碍因素。河南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农业大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中部地区的重要区域,已经出现了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交叉融合,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如以“郑州丰乐园”、“郑州怡景休闲农庄”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系列产品;以“郑州宇通客车”、“思念果岭”为代表的工业旅游项目以及与第三产业融合的文化旅游、会展旅游、购物旅游等等,可见河南旅游产业融合在实践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理论研究还很缺乏。所以本文针对河南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及存在问题研究,进一步推进河南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农业、工业及其他产业有机融合,推动河南旅游主题创新、产品创新和科技创新,打造旅游强省,延伸河南旅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河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

二、河南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内在动力机制

1.旅游业无边界性。从旅游产业的定义看,旅游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只要是为旅游者外出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都属于旅游产业的范畴,旅游产业范围广,呈现无边界性特征。从旅游资源看,旅游资源可以无限延伸,既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还有很多社会资源,这决定了旅游产业延伸的无边界性。从旅游者的需求看,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所衍生出来的新兴业态,拓展了旅游产业的空间,使旅游产业边界趋于无穷。

2.旅游业强相关性。旅游产业是一种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据统计,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包括民航、铁路、公路、餐饮、住宿、商业、通信、会展、博览、娱乐、文化、体育等[1],尤其是在“大旅游业”的背景下,出现了新兴的旅游形态,广泛扩展到工业、农业、建筑、医疗等各个领域。旅游产业已经同很多产业发生着关联,和工业、农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能拓展旅游产业链,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二)外在动力机制

1.市场需求的推力。市场需求的扩大是产业融合的推动力,随着河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而河南传统的旅游项目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要。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人们倾向于综合性或者跨行业的“一站式”服务,对原有产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不同产业的融合,开展了一系列“跨界”旅游项目,如以“禅宗・少林”为代表的大型实景演出旅游项目,以重渡沟为代表的乡村旅游项目,以金星啤酒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工业旅游项目等,并形成了围绕会展服务的产品开发及业务拓展;形成了新型的旅游房产发展模式;形成了旅游电子商务新型业态,极大地满足了市场的需要。这进一步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

2.竞争合作的压力。旅游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在竞争中谋求发展,旅游企业必须寻求新增长点通过与相关产业融合,能够获得创新发展,获得高额利润,提升企业竞争力。如在竞争背景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就是很好的体现。旅游产业越来越重视文化内涵的竞争,从旅游资源开发上就很重视文化因素的开发,目前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的一种形态,而文化旅游的迅速发展,对文化产业就有很大的带动作用。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旅游产业植入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和创意元素,既丰富了旅游产业内涵,又拓宽了旅游产业链条;文化产业不仅丰富了旅游资源,不断衍生出新型文化产品,为文化产业拓展了新的市场空间。

3.技术创新的拉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加快了技术创新,促进了技术融合。在一定意义上说,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源泉,技术创新能够扩散到相关产业,使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降低市场开拓成本,打破原有产业分工的边界,使原有产业边界变得模糊甚至消失,实现了产业融合。所以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旅游业中时,就对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产生变革。技术创新能够使旅游产业产品升级换代,实现体验经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如交通技术的进步使地域障碍得以消除,落后地区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够引入并应用发达地区的文化成果;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旅游产品的设计、营销等提供了便利,如旅行社与网络技术融合,建立在线旅游服务,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方便快捷,提升了拓展市场的能力,促使旅游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4.规制放松助力。政府管制的放松是产业融合的外部条件。管制的放松导致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本产业的竞争中,从而逐渐走向产业融合[2]。自2010年起,河南省旅游局在全省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即在全省范围内扶持100个旅游村和10000户“农家乐”开展乡村旅游,促进了旅游与农业的融合。自2004年起,大力扶持河南省内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促进了旅游与工业的融合。2011年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文化厅签订了《关于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从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项目、文化旅游上市企业等方面促进了与文化产业的融合。2012年七部委联合了《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加强和改进旅游业金融服务,支持和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加快了旅游业和金融业的融合。同时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下,河南省旅游业要实现“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旅游产业融合是其重要的发展路径。

三、河南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协调合作体制

体制问题是制约河南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目前,在河南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协调合作机制。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分别属于不同的系统,涉及部门非常广,并且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各自为政,在体制管理和运行机制上有很大的差异性,没有统一的协调合作机制。同时,各个部门之间职责不同,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缺乏互动与互促,没有形成统一的协调运作机制[3]。如文化管理部门只专注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旅游产业认识不够;而旅游部门只专注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对其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文化内涵进行充分挖掘,使文化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尤其忽视了文化资源的文化创意开发[4]。

(二)旅游产业融合流于形式

虽然河南旅游产业融合在近年来取得很好的进展,如河南省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农业旅游”普及化,工业旅游品牌迅速扩展、文化旅游发展迅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旅游产业融合流于形式化,缺乏深度和内涵,没有形成河南的特色。河南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差异大,旅游资源禀赋不同,旅游产业及其它产业发展方式不同,在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要注重河南的区域差异性、资源特色性以及发展潜力,结合各地在实践过程中开展的不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使旅游产业融合趋于特色化、多元化发展,从而提升河南旅游产业竞争力。

(三)旅游产业融合创意不足

河南旅游产业受观念的影响,认为只要有资源优势,就有市场的传统观念,旅游产业融合创意不足,融合模式单一,尤其是缺乏高层次的旅游创意项目,缺乏对旅游文化的体验性展示,缺乏对旅游产品的创意包装等等,致使河南大多数旅游产品都是模仿产品,市场吸引力不足。如河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未能采用现代、创新的方式进行开发,并没有满足旅游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河南对于唐三彩的开发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可以说唐三彩在历史上很有知名度,现阶段对其过度开发,只注重数量的增长,而不注重产品质量,更谈不上创新,如今成为大街小巷的低劣仿制品,不但没有通过发挥资源优势来提升河南的知名度,反而还损坏了河南的形象。同时河南还是戏剧大省,但戏剧形式较单一,当新民乐和歌舞剧风行全国的时候,河南省很长时间还保持原地踏步,没有任何反应[5]。

四、河南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

(一)政府建立统一协调机制

1.建立由政府牵头、各相关产业管理部门参与的组织结构。如河南旅游发展委员会等,将河南旅游部门单一的行业管理转变成多部门协调合作的综合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部门交叉,协调不力的现状,便于各部门之间及时协商、共同处理问题,同时还能协调相关部门给以配合、支持。这样可以减少各种行政管理障碍,将以前分散的资源如市场、人力、资本、自然等有机整合起来,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融合发展。

2.建立第三方行业协会的管理机制。如会展旅游行业协会,或各产业的行业协会协调机制,形成有效的市场化自主调节机制。行业协会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拥有很大的自,可以根据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行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河南旅游产业在融合的过程中给以支持和建议,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调节,共同促进发展。同时能够增强旅游企业抵御市场融合风险的能力,促进旅游产业创新。

(二)技术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创新

河南应该加快旅游产业的信息化进程,关注信息技术的新动态,利用信息技术高效率、低成本、短周期的优势,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形成新产品、新服务、新管理方式、新经营方法,取得低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获得高额利润,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6]。

一是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融入到旅游产业能够优化河南旅游产业结构。如河南人文古迹数量众多,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参与性不强,体验不足,可以发挥文化产业的优势,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制作方式以及虚拟技术,使传统旅游产品发挥创意元素优势,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提升旅游产业内涵。二是信息技术催生创意理念,推进旅游产品更新换代。如旅游产业赋予影视基地、动漫基地、农业、工业、会展等基地或产业以旅游功能,提升了相关产业进入市场的速度。

(三)培育河南旅游产业融合的环境

一是培养旅游产业融合需要的一大批复合型创新人才。河南要转变培养教育人才的理念和方式,鼓励、引导和支持高校各专业间的交叉培养,建立与国内外高校、名校合作培养的机制,开展多类型的社会教育和培训体系,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路径,培养一批具有多方面知识体系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二是应加大对互联网、通讯系统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形成覆盖面广,辐射性强,为产业融合提供基础技术通讯平台。

[参 考 文 献]

[1]许韶立.论河南旅游业与相关产业之融合发展[J].今日科苑,2011(5):76-77

[2]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动因及其效应分析[J].西南金融,2007(4):10-11

[3]周桂英.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0-93

[4]华萍.河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J].商业经济,2014(7):76-78

第6篇

一、安徽省智慧旅游进程

2013年7月份,安徽省旅游局制定公布了《安徽省旅游信息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提出将在“智慧黄山”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到2015年把黄山市建设成为安徽省首个智慧旅游城市,并把黄山经验进行总结、推广到其他城市。

2014年,安徽旅游综合信息数据库建成使用。

2015年安徽省旅游局领导多次调研智慧旅游建设成熟的省市,在此基础上,邀请业内旅游专家、信息化专家等进行了全面论证。结合安徽省旅游发展实际,编制了《安徽省智慧旅游顶层设计方案》。方案指出,争取到2017年末,初步实现智慧旅游的总体目标,为未来安徽省十三五旅游发展做好铺路石,努力在智慧旅游的政务管理、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商务三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二、安徽省智慧旅游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过这几年发展,安徽省旅游业界对智慧旅游的认识已不断深化,陆续尝试了智慧旅游的部分建设,发现对智慧旅游的本质认识仍然模糊不清,出现了“生搬硬套”、“无序建设”、“信息孤岛”等现象,造成了一系列资源的浪费,同时影响了政府和企业投入智慧旅游发展的信心。

(一)行政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制机制问题。事权不统一,没有统筹协调体系造成无序建设、功能单一;

2、综合标准问题。标准和规范不统一,目前,全省、地市各自建设、各行其是,没有统一的建设、数据、运维、宣传标准。

3、互联互通问题。安徽旅游综合信息数据库经过一年的建设,并逐步采集安徽省旅游综合信息数据,因为应用性平台建设的单薄,目前旅游综合数据只能用在省旅游局网站群等孤立的系统上展示,安徽旅游综合信息数据库、应用平台亟需有序建设,同时对关键性的业务大数据,如:气象、环保、交通、应急、运营商等单位进行数据联通,统一分析;更需与全省地市的旅游数据互联互通。因此,我们需要以数据库为基础,进行全省旅游大数据的综合统计、分析、展示、服务,提高领导的决策和旅游政务、服务、商务的质量。

(二)、地方旅游局(委)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有效认识。全省、地市没有统一的标准及对智慧旅游的认识不足,有些地方认为做了网站、手机APP和微信就是在做智慧旅游工作。没有从如何智慧政务、服务、商务的角度去进行总体有序建设。

2、机构人员问题。目前地市中只有合肥、黄山、安庆、宣城的旅游管理部门有专门的信息化机构来从事智慧旅游的项目建设,其他地方都是由办公室或市场科进行建设,缺少专业的信息化的工作人员,有的工作人员身兼数发职,不能全心全意做好智慧旅游相关工作。

3、资金保障不足。全省、地市没有智慧旅游的专项发展资金,不能做到有序性、科学性、标准型建设。

(三)、旅游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参差不齐。大型涉旅企业因为理念、规划、技术、资金等优势,所以在智慧旅游建设方面和建成后的效果都很成功;一部分涉旅企业有一定的资金,但是对信息技术不太了解,导致无从下手;一部分涉旅企业知道怎么做,但是没有资金支撑所以也无法开展工作。

2、服务质量堪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在旅游电商网站(如携程、艺龙等)或旅游手机客户端等在线购买相关产品。在线旅游预订的快捷方便背后,也隐藏着诸多消费陷阱,消费矛盾不断充斥新闻媒体。主要体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互相打价格战,通过降低利润无序争夺客户,最终影响到游客的旅游全站体验质量。更由于缺乏有效监管,部分企业在互联网上一些不实的旅游综合信息,最终导致游客最后投诉无门。

三、安徽省智慧旅游建设路径

安徽省旅游局已初步实现智慧旅游的总体目标,为安徽省十三五旅游发展做好铺路石,应当努力在智慧旅游的政务管理、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商务三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以创新管理模式为方向,重点建设智慧管理体系。

围绕安徽省旅游的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农家乐,购物娱乐场所等开展智慧管理系统建设。除此之外利用统一的中央数据平台(一期已经完成建设的“安徽省旅游综合信息数据库”构建互联互通的政务公开体系)。积极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北斗卫星定位等新技术,各系统建立在统一的核心数据库平台上,相互之间能实现数据的无缝交换。

(二)以改善游客体验为方向,重点建设智慧服务体系。

主要围绕对游客服务的智慧体系建设,包括移动服务、公共服务、信息推送服务等系统建设。着力在2016-2017年度在安徽省试点建设一批集合景区信息联播系统、客流实时采集、景区电子售票系统和景区旅游电子商务系统等为一体的智慧服务体系。智慧服务系统的建设应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GIS/北斗卫星定位、3G/4G等新技术,以实现对游客的敏捷服务。

(三)以产业融合创新为方向,重点建设安徽省智慧旅游商务体系。

根据安徽省旅游的实际情况,智慧旅游营销体系建设重点围绕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农家乐等旅游企业开展,大力推进在线查询,在线预定,在线互动等智慧旅游服务。

第7篇

文化和旅游具有本质的内在关联性,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效益凸显[1]。一方面,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现代社会完全没有文化追求的旅游是不存在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难以为继的;文化产业对旅游业产生渗透、拓展与深化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以其高附加值、强融合性、高品牌影响力、永续更新性等特点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值点,促进传统旅游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方向转型。另一方面,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一个产业,文化不是孤立的,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常常也是旅游胜地,其效益的体现往往与旅游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旅游是文化实现产业化,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旅游业对文化产业产生支撑、引导、强化的作用,延长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和文化产品的生命周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两者融合发展具有诸多的契合点,在产品、市场、品牌、宣传营销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具有相互交叠的部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如果能紧密结合起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将会更加明显。那么,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机制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承德案例,探讨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对策思路,以此窥见一斑。

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

美国学者格林斯坦与卡纳(Greenstein & Khanna,1997)从产业变动角度指出,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2]。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一个产业边界动态变化的过程。最初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分立,有各自明确的产业边界。此时,他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要,相互之间的可替代性非常小,企业的竞争行为建立在边界清晰的特定产业范围之内。随着信息技术和体验经济的兴起,社会经济状况相似性、消费者的旅游偏好形成的跨产业需求、多种产品联合使用的互补性、政府放松经济性规制等因素推动着旅游业与文化业由分立走向融合[3]。同时,产业的单元化和模块化方便了旅游单元嵌入文化产业体系,赋予了该产业以旅游功能,“使原先传统的边界模糊起来,彼此共生共赢”[4]。在融合过程中,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一些先行企业通过对各自产业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进行细分,以识别出自身价值活动的优劣势,然后借助技术手段的创新,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渗透或延伸至彼此的传统产业活动领域,再结合其内部价值活动对两大产业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重组、整合与创新,最终优化整合而成涵盖两大产业核心价值活动的新价值链,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化发展。

纵观两大产业的融合过程,可以看出从产业分立到新产业形态的形成,需要区分不同产业的经济活动,这就涉及到技术、产品、活动主体――组织及其业务等多层次内容的边界。因此,在技术创新、产业活动的政府管制或企业运作管理的创新以及市场需求改变等内外部动因的推动下,都有可能引起技术边界、产品边界、市场边界以及产业经济活动的业务和运作边界的模糊或消失,并最终导致新型融合产业形态的形成,也就意味着产业多层面边界的突破和多层次产业融合的形成,这一融合的过程和实现机制(见下页图1)。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承德实践

(一)案例情况

承德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休闲旅游城市”。五千年的红山文化、千余年的契丹文化和三百年的避暑山庄文化,构成了承德深厚的历史文化蕴含。1994年,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境内有滦河、潮河、辽河、大凌河四大水系,林地面积占河北省43.3%,草地面积占40%,森林覆盖率54.9%。承德拥有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雄伟壮观的寺庙群――外八庙、长城之精粹――金山岭长城、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红色钙质砂砾岩及砂岩形成的奇山怪石――磬锤峰、罗汉山、天桥山、双塔山等人文和自然景观,文物古迹荟萃,自然风光秀丽,民俗风情浓郁,并形成了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森林、草原、温泉、冰雪、山水相环绕的旅游文化资源格局。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实践

承德旅游起步早、名声大,但发展缓慢,多年一直停留于观光游的初级阶段。随着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承德综合分析资源特征和市场需求,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将多元的文化、独特的山水、宝贵的历史遗产与现代休闲娱乐项目结合起来,开始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

1.提出产业融合、创建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战略。面对得天独厚的优势,承德市委市政府指出,从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战略出发,优先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业,举全市之力,把握优势、依托项目,做融合文章,促进传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充当全市发展的“领军”产业。省委、省政府已经将承德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并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发展规划》纳入河北省“十二五”专项规划目录,与京津冀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首都经济圈规划紧密衔接,统筹发展,这为承德把文化旅游服务业做成第一主导产业指明了方向。

2.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了一批旅游文化产品。近年,承德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2011年,全年在建重大项目32个,涉及康体养生、冰雪开发、演艺娱乐等,总投资492亿元。2012年,确定了43个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达1 082亿元,10亿元以上的项目21个,目前已规划建设总投资300亿元的皇家文化休闲旅游区、佛教文化休闲旅游园区、民俗文化休闲旅游区、“21世纪避暑山庄”文化旅游园区等文化产业项目74项,其中“21世纪的避暑山庄”文化产业园区中的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避暑文化产业园、皇家奥林匹亚体育运动中心、元宝山滑雪场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部分已投入运营。在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了,打造了一些旅游文化产品。

――演艺产品。作为重点打造的旅游文化产品――大型实景演出《康熙大典》和剧场演出《帝苑梦华》,改变了游客“白天看庙,夜晚睡觉”的常态,填补了承德旅游文化休闲产品的空白,成为承德旅游的“新名片”。《康熙大典》作为中国第一部以皇家文化主题、演绎康熙大帝传奇一生的夜间实景演出,自2011年6月18日首演以来,演出150余场,实现收入2 000多万元,荣获2011中国旅游产业节“优秀主题创意奖”。大型原创多媒体风情歌舞诗《帝苑梦华》是一部反映承德历史文化、民族团结、民族风情的室内舞台剧,是河北省“十二五”规划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填补了承德文化市场缺少高雅舞台艺术精品剧的空白。

――节庆产品。以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普宁寺为基地,每年定期举办中国?承德佛文化艺术节;依托作为中国著名摄影基地的优势,每两年举行一届“中国?承德国际摄影大展”;利用综合的历史文化优势,举办中国(承德)国际旅游贸易洽谈会、中国?承德避暑山庄国际旅游文化博览会等大型节庆活动。2012年5月25―27日,第十二届中国承德国际旅游文化节在承德举办,此间举行了国际老爷车巡展、热河文庙祭孔大典、“青春旋律”管乐音乐会等活动,美国、俄罗斯、英国、丹麦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企业家、旅行商莅临参加。

3.涌现了一批民营文化企业。承德在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着力发挥民营资本的作用。北京江南集团投资80亿打造将军国际健康城、承德金龙集团投资20亿的金龙皇家广场、承德鼎盛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中国承德《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区、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汗行宫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成丰宁大汗行宫……在承德文化产业领域,随处可见民营企业活跃的身影。尤其是最近一两年,承德进军文化产业的民营企业以强劲势头迅速崛起,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十大文化产业项目中,有6个是由民营企业出资运行,项目投资大、影响深远。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困境

(一)偏倚“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

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和旅游发展总体上依然走的是“资源依赖型”的道路[5]。限于区位、交通、综合实力等方面限制,旅游业发展初期对资源依赖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随着游客对文化需求的增加,“资源依赖型”思路终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缺乏竞争力。当前就如何以市场需求的前提,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是当前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互动发展的软肋,迫切需要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业重新审视资源依赖与市场创新之间的关系。承德推行的单一观光、单一景区、单一门票的旅游发展模式,三个“单一”运营意味着旅游附加值很低。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单一开发利用,导致承德市留不住旅客,也未能依靠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抱着避暑山庄这一金字招牌,却又一直在低端产业链徘徊,旅游文化产业滞后,是承德所面临的问题,但不仅仅是承德的问题,也是全国许多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地方所同样面临的困境。无论是旅游业的提质增效,还是构建文化强市,都切实地提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以需求为前提的产品开发理念的重要现实意义,尤其对以知识和创意为核心构成的文化产业,单纯的“资源依赖型”,很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市场拓展型”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当前,在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资源开发中,就本区域内的局部发展考虑相对较多,但就整体层面的整体把握和规划尚嫌不足。特别是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和持续利用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承德曾经一直受到“开发还是保护”的徘徊困扰。对现有资源缺乏从整体上进行科学分类和把握,不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僵化地套用一种模式或一种方法进行资源开发,导致特色资源开发停留在较低水平,不能真正体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承德作为皇家生活文化的集成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治理文化、骑射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书画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等皇家生活文化未能突出出来。避暑山庄基本感觉就是一个观光地,浩浩荡荡,熙熙攘攘,未能还原历史上的文化地、生活地和休闲地面貌。

产品开发与创新是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高度结合发展的具体体现,当前中国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视不可移动资源而轻视其他类型资源的习惯,利用民族民间工艺、历史文物、民族节庆活动等元素进行产品创新的能力不足,如何设计创新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的多元主题的旅游产品,开发以参与性和活动性为重要特征的文化旅游产品是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体制和机制的障碍

一是企业互动机制障碍。当前,文化企业的体制改革正在推进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包括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还存在的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企事不分问题,文化产业发展中忽视市场机制作用,中介组织发育不良等。还存在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各搞一套的行为,缺乏统一策划和监控,难以形成精品龙头项目。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要实现高度的互动发展,需要两者的管理和运行体制实现有效对接,在整体规划、布局、调控确立方面基本相同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政策供给和主动作为,是增进两者高度互动的关键因素和制度保障[6]。

二是上下游产业互动机制障碍。当前,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融合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条块分割,缺乏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大量势单力薄的同质化企业之间难以形成专业化合作和有效竞争,致使上下游产业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结合,严重阻碍了产业链的形成和延长。正是市场无序竞争,产业无法有序衔接,承德皇家旅游特色文化产业,在发展中还未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链。只有突破现有产业分割现状,构建企业健康成长的体制和机制环境,整合、辐射其他相关产业,推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才能带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高度互动发展。

三是区域互动机制障碍。各个地区的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发展规划各自为政,地方保护和条块分割等体制性障碍突出,缺乏必要沟通和关联,往往自成一体,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各级政府还没有形成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发展一盘棋的发展原则,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各个区域资源的特色定位和比较优势,导致重复建设和同质化低水平恶性竞争。在各自为政、以邻为壑的传统竞争观念指导下,加强地区封锁,强化地域、地界概念,严重影响跨地区合作的开展。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与皇家寺庙完美融合的典型范例,但是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联动合作目前只是表现在联票出售方面,在文化氛围营造、文物保护管理、景观借景共生等方面尚无进展,各景区间发展依然呈现孤立、分割的局面,没有有效进行整体营销和品牌塑造。在承德市所辖的三区中,各区争相提出建成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地标,使承德由观光地向国际一流的“休闲高地”迈进。双桥区设计了总投资200多亿元的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园区、艺术创意园区等13个项目,致力建设一个集民俗观光、休闲养生、商业服务于一体的全新功能服务区。而双滦区在建设的雍正王朝文化产业园、清文化博览园、外八庙佛教文化园、“21世纪避暑山庄”文化园等十大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也均是集旅游、演艺、影视、鉴赏、养生、餐饮、购物、商住、展示、交流等功能为一体。

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鉴于目前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和浅显的层面,根据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机制分析,要对产业运作模式、市场运营机制、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从较高层面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一)创新引领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通过创新,在产业边缘地带激发出全新的产品形态。如果没有创新,各个产业墨守各自的产业边界和规制,产业就无法跨界延伸和发展,也就无所谓产业融合。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加大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开放力度,把加快融合发展作为推动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积极探索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随着环首都经济圈战略实施和文化产业的重视,承德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提升的机遇前所未有。以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目标为契机,积极创新理念、技术、产品和管理,加大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的开发开放力度,加速经济与文化互动、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真正把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业优势,实现由长假游(指五一、十一等长假)向休假游转变,固态的皇家游向民族团结生态等动静多态的休闲游转变,由一季游向四季游转变,由承接国内会事、赛事向承接国际会事、赛事转变,由独立的旅游城市向京津次文化中心和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转变。

(二)政府支持推动产业融合

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尽完善的情况下,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需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文化规划指导、产业引导、管理机制的转变等方面的组织协调作用。首先是政策引导。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及其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制定和完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在市场准入、财税调节、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扶持,引导和推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二是产业规划指导。在全面梳理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制定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选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各阶段的发展任务,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科学指导。三是消除规制壁垒。公平、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目前中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间还存在一定的行业规制壁垒,旅游文化的管理与运作中,各管一行、各行其道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利于彼此的融合。因此,有必要按照产业融合的思路重建规制,消除条块分割的行业壁垒,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

承德旅游文化产业向更高层面融合发展,需要政府积极作为。一是要重点培育皇家、佛教和民族文化休闲旅游,在放大文化符号中发挥文化旅游品牌优势。深入挖掘皇家生活文化,系统谋划和展示皇家生活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治理文化、骑射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书画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二是破解区域、行业壁垒,构建区域、行业联动机制。要整合双滦、双塔区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集聚区,对全市的文化旅游产业进行高端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合理的空间布局,避免争夺项目、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三)市场导向带动产业融合

Katz和 Woroch认为,如果能够在相互的市场上创造新的机会和激励,产业融合可以看作不断增加竞争力的一种资源[7]。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首先,各地要根据旅游资源赋存和文化底蕴,研究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需求,在“文化”与“旅游”双核驱动下,发现产业融合契机和融合点,寻找适合本地的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发展模式,形成多渠道的产业融合道路。其次,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文化和旅游之间“灵魂和载体”的关系,进一步创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在优质项目带动下,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第三,要整合、组建跨行业的产业集团。鼓励以资本为纽带的文化和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市场共享,形成较完整的旅游文化产业链。目前,以宋城集团和华侨城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演艺企业既拥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能力、又拥有剧场终端,横跨旅游、文化等多个行业,已经形成了全产业链开发模式。2010年12月,宋城股份在深圳上市,标志着“旅游+演艺”的宋城模式正在获得资本市场的更多关注。第四,创新营销方式,通过节庆会展、影视创作、主题推介、网络促销等方式,加强对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的推广力度。

对于承德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而言,发挥市场机制开发新产品,是增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效益的必然选择。以供给创造需求,不断推出新内容、新产品,引领消费时尚和消费兴趣。因此,必须深入挖掘皇家生活文化的内涵,可以考虑在避暑山庄外围建立一个丰富的功能区,如小广场、小餐饮、小商业等,成为城市文化体验地、欢乐聚集地;打造文化主题城市,包括主题街区、主题城镇、主题乡村、主题酒店、主题园区、主题活动等;挖掘四季产品――春花、夏树、秋叶、冬玩,以及四时产品――清晨练、上午游、下午养、晚上乐。推动《鼎盛王朝》和《帝苑梦华》两台实景演出提档升级,放大旅游文化效益,在全国旅游文化演艺产品的竞争中占据高地;通过举办国际旅游节、国际摄影大展、开辟碧峰门民俗文化街等方式,打响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同时,在文化创意中加大“承德创造”力度,积极谋划筹拍电影《热河之恋》,将优势资源配置、市场化运作和现代传媒技术结合起来,打造一部经典巨制。并运用这样的创意,积极谋划全国民族团结清史文物展、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

(四)以整合为纽带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第8篇

关键词:经济技术开发区 小绿谷水景公园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小绿谷园区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延伸区的中部,整个用地为南北长,东西窄的狭长地块,南北向纵贯整个二期延伸区,总用地面积72.73公顷。小绿谷园区的整体环境品质的打造和提升,将会为今后建设用地的开发形成良好的背景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景观的协调发展。

1.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延伸区现状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4年8月25日,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已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产业结构相对合理、轻重工业发展均衡、具有外向型经济发展特点的产业体系。随着乌鲁木齐“南控、北扩、东沿、西进”和乌昌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乌鲁木齐乃至新疆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发展优势更加突出。目前,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期、二期建设用地已基本开发完毕,但由于前期土地面积的限制并没有形成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地区中心;没有形成规模大、关联度高的产业体系;没有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为了拓展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结构,经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批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利用开发区二期用地南侧的未利用地开发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延伸区。延伸区的功能定位为具备科技研发、商务配套协调、现代生活配套、都市旅游等功能的城市商务副中心和高端生产业核心区,规划利用其区位和交通优势,发展超出鲜藕开发区产业结构的金融、总部、科研、会议、信息、咨询、中介等高端现代服务业,从而带动整个开发区由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型和提升。

2. 小绿谷园区开发工程概况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小绿谷园区开发水景公园坐落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延伸区。根据高铁片区用地规划,小绿谷园区用地位于高铁片区南部,纵贯南北,东临大型居住社区,西邻总部园区和行政、金融中心,兼具大型生态休闲绿地和商务休闲绿地的功能,是总部园区、行政、金融中心的“后花园”,它不仅是延伸区区域景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延伸区至整个开发区面向外界的“生态名片”。小绿谷园区用地主要由公园绿地、居住用地和文化娱乐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组成,定性定位为以耐盐碱乡土植物为基础,谷底水系为特色,居民休闲散步功能与土地适度开发相融合的生态谷。小绿谷园区工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公园绿地,即,小绿谷水景公园工程,绿线范围面积为527.1亩,包括生态湿地公园、传统节能公园和新型节能公园三个景观功能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方工程,水景工程、园路与广场铺装工程、绿化与灌溉工程、园路建筑小品工程、城市家具工程及其它配套工程。第二部分为绿线范围外的其他用地建设前期的生态环境改善建设,占地面积563.85亩,主要包括谷底景观道路(规划六路)、地块绿化建设及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绿化与灌溉工程及其它配套工程。

3. 小绿谷园区开发建设对开发区发展的必要性研究

3.1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小绿谷坐落于在经济开发区二期延伸区中部纵观南北,东临大型居住社区,西邻总部园区和行政、金融中心,兼具大型生态休闲绿地和商务休闲绿地的功能,是总部园区、行政、金融中心的“后花园”,更是延伸区乃至整个开发区面向外界的“生态名片”。小绿谷园区的建设,将加快两侧土地增值和开发,全面提升开发品质,对于打造乌鲁木齐新经济地标形象、实现延伸区“生态新城、适居新城、魅力新城、和谐新城”的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是开发区旅游观光、展示自我、招商引资、发育经济的重要前沿,非常迫切的需要建设一个高品质、具有时代前瞻性的小绿谷园区开发来提升开发区的文化形象和时代精神。

3.2.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二期延伸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城市居民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服务。而城市绿地中的水景犹如镶嵌其中的晶莹剔透的翡翠,可以大幅提高绿地的景观品质,改善绿地生态环境,为人们营造人水相亲的休闲空间。根据《城市水系规划导则》,结合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二期延伸区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经济社会条件和生态景观要求,二期延伸区适宜水面面积率可在0.1-1%之间。小绿谷园区水景公园作为二期延伸区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公园绿地,借助其内不可多得的自然沟谷地形,成为营造自然型水系景观的绝佳场地。同时,小绿谷园区的建设还可兼顾考虑灌溉用水的储备,对促进延伸区域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重要作用。小绿谷周边将建设有总部园区、行政、金融中心和大面积的居住区,居民可达性很高。因此,该工程不仅为居民提供开敞式公园绿地,也可促进该区域投资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提高。目前,开发区(头屯河区)规划面积48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470公顷,仅靠近小绿谷的开发区规划总人口约14.4万人,小绿谷园区开发的建设是一项大型的公益性的建设项目,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

3.3是构件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二期延伸区景观格局的需要

开发区以经济发展为主,不仅是指开发区本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发区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心,与母城区相互连接,形成更大、更强的辐射能力,以开发区为中心向外辐射,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2]。根据《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延伸区城市设计》中关于延伸区景观结构的设计,小绿谷水景公园是二期延伸区开敞空间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占开敞空间绿地面积的60%以上,南北方向纵贯延伸区;其内的水系景观也是延伸区开敞空间绿地水景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绿谷水景公园在定位上分别由极具特色的“湿地公园”、“传统节能公园”和“新型节能公园”三部分组成,成为展现延伸区作为新兴城市核心区在利用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的景观亮点。小绿谷园区的建设将有利于延伸区绿地景观格局的形成和完善,对与其相关联的总部园区、居住区的开发建设将发挥触媒效应。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营成本指数畏惧全国开发区第二位,体质间色和指数位居细部开发区第三位,发展与效益指数位居西部开发区第五位。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开发区前列。实践表明,小绿谷园区工程建设如同一条经济链,将迅速拉动周边土地的开发建设。这不仅加快了周边土地的开发速度,而且促使其进一步升值,引导用地性质与开发区定位,全面提升开发品质。

开发区以经济发展为主,不仅是指开发区本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发区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心,与母城区相互连接,形成更大、更强的辐射能力,以开发区为中心向外辐射,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更重要的随着周边用地的开发和居住人口的增长,小绿谷园区公园绿地作为延伸区内的大型生态休闲绿地,其建设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它将为周围的居民和办公人群提供良好的绿色休闲环境,并能极大的提升延伸区的景观品质和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延伸区小绿谷园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