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6 16:25: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管理类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内涵,提出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策略,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促进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内涵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经济管理科学与现代信息化技术融合渗透,提高实验教学手段的网络化、信息化程度。在布局上打通专业的实验教学界限,为相同的专业实验课程建立共同的实验教学平台;同时从专业特殊性上,针对各专业实验教学的各自特点,建立不同的功能实验教学平台。
围绕大学的实验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经济与管理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上需坚持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为动力,狠抓素质教育: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建设,以人为本,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依托购置的经济管理类模拟教学系统,增加自己设计、制作的实验方案和教具,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不断挖掘实验课程内涵,革新实验教学内容:运用模拟软件操作、多媒体演示教学、案例实战演练的特色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做应用能力大大提高,达致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实行实验室集中管理模式。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最常见的管理模式有分散管理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两种。
其中,最常用的一种模式是集中管理模式,因为它有更多的优点:首先,集中管理模式可以实现软硬件资源充分共享的目的,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节约建设资金。其次,有利于统一协调和实现规模化教学。在分散管理模式下,各个专业实验室各自为政,课程的安排、资源的调配和利用需要在各个系之间进行协调,在时间和资源上都是一种浪费。集中管理模式下的管理,则可以在学院的框架下进行统一的调度,有利于实验课程的统一协调。
(二)强化实验室硬软件管理。计算机硬件设备是经管类实验室的基础设备,对其管理应从采购环节开始人手。在设备采购过程中,应派专业知识丰富的技术人员前往,并对硬件设备进行仔细检查,保证设备质量过关。注意签订合同并妥善保管,以便事后发生什么问题的时候有据可依。购买安装后更要管理好硬件设备。学期初组织实验室技术人员对所有硬件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实验设备正常运转无误。遇到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的要做出标记,及时解决。学期中,遇到试验设备出现故障时,也应及时解决,保证试验设备的完好率达到98%以上,以免影响正常实验教学。
软件是实验教学的重要资源,一套教学软件往往贵则上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便宜的也要上千元,所以,要加强对软件的管理,放置在安全防潮的地方妥善保管,防止出现软件丢失和损坏现象的发生。购买软件时应该注意软件的升级功能,有些课程内容随着相关制度的完善会有所变化,例如,会计学实验软件,会计制度每年都可能有变化,学生实验内容最好也能随之更新,这样既可以达到教学软件及时更新,满足教学需求的目的,又可以达到节省建设成本的目的。
(三)注重学生管理,提高实验效果。实验课程的主体是参加实验的学生,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效果,必须加强对参加实验学生的管理。经管类实验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利用网络资源,例如电子商务实验课,如果实验教师对学生实验课堂纪律管理不好,势必会有学生偷偷摸摸上网聊天、看电影等。有些实验课程可能不需要网络,只要计算机设备即可,但是,因为现在移动存储设备的容量不断加大,上课教师如果看管不严,也可能出现学生看电影、打单机游戏等与实验课内容不相关的动作,如果这类事情发生的话,实验课的效果必定大打折扣。
避免上述事情发生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任课教师加强实验课监管力度。可以利用安装的电子教室设备不时查看学生屏幕,提醒学生把注意力放到实验内容上面,掌握课堂基础知识,熟悉试验流程与内容。也可以在试验过程中流动巡视,既可以随时解答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又可以起到监管学生的目的。
(四)加强卫生环境管理,营造优良教学环境。环境管理,重在教育。实验室是学生做实验的场所,优雅干净的学习环境要学生自觉维护才是根本,所以,在上课之前实验指导老师一定要提前强调,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卫生维护要求,使学生逐渐意识到卫生环境靠大家的重要性。实验室工作人员还要制定相应制度,按期打扫实验室卫生,保证实验室的卫生环境。另外,还要制定相应的卫生管理条例,以便提醒学生注意和学习。
(五)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安全管理。随着先进实验设备的不断增多,电的耗用量也在不断加大,要时刻注意用电安全。要经常配合学校电工检查电源接口是否老化和松动,查看灭火设施是否健全有效,摆放位置是否铭记在心,紧急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利用每年的消防演习熟练消防设备的功能和用法,做到知识熟在口,技能熟在手。
经管类实验室以计算机设备为主,所以价值较高,容易成为不法分子重要的猎取对象,要对设备安全加强管理,最好的办法是安装摄像设备。
数据的安全保管也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一些重要数据是某些事件发生后查找线索的重要依据,比如监控数据、学生上网数据等,要按照主次定时备份这些重要的数据。制作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制成挂牌悬挂墙面,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高等院校,应该以现代化科学管理的思想为指导,不断改革创新,以培养顺应时代潮流的优秀毕业生为宗旨,结合自身特点,从实际工作出发,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教育 经济管理类专业 教学模式 考核方法
一、实践教学的特点
(一)目标
经济管理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主要是应用在职业岗位上的适应岗位能力;在学习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是应用在岗位上的自主创新力;在技能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变化而非实际动作的培养,主要是在岗位上的快速适应能力。这是改变经济管理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内容
很少有企业去了解经济管理系这个系别的专业,所以学生很难去适应在岗位上的工作,往往不能做到得心应手,又因为没有企业的了解,只能独自摸索地、猜测地去进行每项课程的技能训,从而导致很难提高综合能力的应用。所以,关于经济管理系的学生学习,老师应该提前去企业了解行情,沟通方法,做到企业的技术与学生的教学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传授教学任务时,将企业的技术运用到教学知识中来,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也为企业的招新高技术人才多了一重选择。经济管理系注重以开发和设计为首要的内容,融合了书本知识、技能沟通、整体素养来展开,在老师熟知企业的要求后,简单地模拟企业场景和要求来要求学生,提倡自主创新训练的方法来督促学生实现专业综合一体化。与此同时,教学的调整也要跟着企业的改变去改变。
(三)形式
一般的教学模式分为教学、实践、实习三种主要形式,其中教学就是为了理解课本知识而进行专业性术语的阐述来达到学生理解的活动。实践和实习是更加详细地将自己理解的课本上的专业术语通过亲自动手的方式展现出来,以便对企业的技术能力更加的通透和娴熟。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对于实践和实习的培训,很少去学习教学知识。
(四)要求
经济管理类专业对于实践教学的情景还原及展示有很强的依靠性,而且在实际操作时是比较困难的,不是正式员工就不允许亲自动手操作的,所以,在经济管理系的学生就很难的了解企业真正的要求,以至于在校外实训中很难真正的展示自己的能力。在实际课堂中应该以学生们的模拟专题为主有良好的环境及情景去让学生们进行实训操作,在模拟真实化、模拟情景化的校园实训基地中,提早的让学生们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
(五)师资建设
在提倡“双师型”队伍的建立前提下,就应该知道拥有优越的环境和丰厚的资金待遇是必要的。因为社会在培养“双师型”队伍时的花费也是不低的,一般也很少人愿意去做这个,而社会的流失量也逐年增加,对高职院校来说,花巨资培养“双师”却流向社会的也不少。这样耗时也耗资,这样不划算的买卖一般不会实行。这些因素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双师型”队伍的创建及发展。
二、考核方式
(一)操作考核
老师在考核前设计好要考核操作的整个内容,对于学生能力的强弱来决定每个学生的操作考核的题目和方法,最好做个考核表,对每个同学的考核打个分数,如果在相应时间内完成不了的学生给予对应的分数扣分。操作考核简单的理解就是让学生在一定的真实的模拟环境下通过对某一项技术操作的速度和技能应用的熟练程度,老师应该认真的对每个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和了解。这种操作考核在一定方向上体现了学生在企业能力的适应度和娴熟度。
(二)作品考核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所做出的设计和课程作业、调查结果和案例分析来检测学生对于学习课程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这样的方式结合一定的答辩能力两者结合才能真正的了解每个学生的各自真实能力和水平。比如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在对媒体的设计与制作等课程中,通过学生所完成的相关作品,和现场答辩的情况,了解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娴熟掌握程度。
(三)取证考核
老师提前告诉学生们本专业需要考取的相关专业证书,好让学生们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基本知识去考取某一等级的相关职业证书,来决定学生在这个专业这个科目的合格程度,比如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考取的会计类的相关资格证书;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考取的商务英语证书、注册会计证书等。这些证书对学生有较为严格、全面的检查,能够作为学校考核的部分参考,提高了考核的合理性。
(四)综合考核
综合性考核是结合学生在校的所有的表现来决定学生的合格程度,或者利用口试+笔试、操作+口述、操作+作品、作品+考证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考核方式。例如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考核,除了进行期末考试、毕业考核外,要将平常的表现纳入到考核范围中,由教师评价其学习态度,决定其合格度。另外,可以通过模拟经济管理或企业实习,考察学生学习经济管理知识的深入程度,以及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前言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的科学,它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做出决策。由于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都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而,统计方法的应用几乎扩展到了所有的科学研究领域。对于本科专业的统计学教学来说,主要注重于理论教学,而对于高职高专的专业则主要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具备利用统计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职高专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的目标,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对企业对社会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于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类学生来说应用统计学的教学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多年来从事应用统计学的教学工作,本文试对应用统计学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本文由收集整理
1 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Www.133229.cOM2005年国务院做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因此,高职高专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专业目标来决定。既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技能,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二十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发展职业教育以来,很多院校开始编写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统计学教材,目前关于高职高专的统计学教材种类繁多,但大多是在原有的本科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删改,内容陈旧,理论多,案例少,没有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不利于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所以笔者认为,对高职高专教材的重新编写是目前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取舍。
笔者采用的课本编排的内容为:概述、数据的描述、简单线性回归与相关、统计方法、概率论基础、离散概率分布、正态分布、抽样分布、估计、假设检验等十章。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些内容已在中学学习过了,比如在统计方法这章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标准方差等,还有概率论基础这些内容都是文理科高考的必考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删除。另外,抽样分布以及假设检验等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而且不是很实用,所以建议删除。适当增加实用的内容,如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静态指数的分析,包括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等;增加动态指数的分析,包括动态数列水平指标、动态数列速度指数指标;常用的经济指数,如工业生产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零售物价指数、股票价格指数、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实用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较为完整地掌握统计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当今人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脑,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也应该让学生学会使用比较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可以获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单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的或称为单向灌输式的,这样的方法有其优越性: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按照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生对所学内容从感知、理解到巩固,都是在教师领导下进行的,教师完全控制课堂,掌握教学进度,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正面教育的作用,一个教师可以教授众多学生,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系统的信息。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教师只注重如何“教”,而不注重学生如何“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重能力的培养,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因此,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外还应结合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2.1 互动参与式教学法
它是指以提高实践能力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它的特征在于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与“对话”,注重于教学过程中“教了什么”和“学会了什么”,是一种提倡师生交流的教学指导思想,强调师生及学生互相之间开展讨论、交流和沟通;是一种是多向的、互动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从单纯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接受式学习改变为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提升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产生新认识、新思想和创新事物的创新能力。总之,互动式教学反映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互、反馈和融合,使得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是一个对话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
比如在讲到抽样方法的内容时,如何理解系统抽样。大家知道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显得较为费事。这时,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叫做系统抽样。但如何进行系统抽样学生还是一知半解。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设计如下的问题: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调查本班学生的每月消费情况。每班选取两名学生参与调查。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参与、亲自动手,从而使学生真正领会统计学的思想。
转贴于
2.2 社会实践教学
统计实践是统计理论知识的加深和延续,通过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从书本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实践活动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校内实践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设计的课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确定统计研究的目的,制定实践活动方案;可以以教师或学生为调查对象,如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调查、大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满意度调查、大学生上网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调查等。对统计方案的设计、统计问卷的设计、统计资料的搜集、数据整理、分析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专业知识更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校外实践活动主要是指让学生到企业或某一单位进行校外实习,如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规定的工厂实习等。学生可以实地调查,使用不同的调查方法收集调查资料,对资料进行汇总整理,然后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获得第一手感性知识。也正因为这样,学生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工作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属于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一方面它可以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接触到各式各样大量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案例的解决方案不是惟一确定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案例应该选择与实际活紧密相连的,或反映国家经济发展的有代表性的以及全球热点问题,案例的选取还要结合专业的特色,比如对经济类专业来说,就可以选取恩格尔系数来说明结构相对数。这样经过精心准备的案例让学生对那些众多枯燥乏味的公式、概念产生深刻的认识,感到统计数字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产生对统计科学的浓厚兴趣。目前可以采用的统计学案例很多,教师也可以自编案例。
3 考核方法
关键词:顶岗实习; 现状与根源;管理机制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和相关规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性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发展的道路,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讲就是要积极探索订单培养、工学交替、行动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不少于半年于的跨度较长的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成效,更关系到全社会对职业教育评价。因此加强与重视顶岗过程控制、细化实习教学环节将起动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顶岗实习现状与问题根源
高职教学过程时间安排大多设置为2+1模式,2年的学校系统学习管理阶段和1年的开放式实践教学阶段。在为期1年的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分三个阶段进行统一管理,既实习前的计划准备、实习过程中的任务落实、实习结束后的总结与评价。同时实行院、系、教研室三级负责制,明确了相关职责。并实行校内与校外教师共同指导相结合。
从理论上讲,多数学校按这类模式进行顶岗实习管理应当说是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体现,理所当然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现状与根源一:校企双方合作基础脆弱、利益取向各异,顶岗实习分散难管
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不少企业价值取向追求利益最大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学校的使命,校企合作不会增加企业利润,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负担与压力。因此校企合作一头热、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完成指标的现象较为普遍,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所谓深度合作更是一种说法而已。因此学生顶岗实习很难集中统一或相对集中,大多数学生只能分散实习与自行联系实习,甚至个别学生采取虚假办法应付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管理难度加大。接受实习生的单位受利益驱动,降低成本,提供事务性、重复性简单工作岗位,让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
现状与根源二:校内教师兼职指导、精力与经费无法保证,粗放式管理普遍
不少学校由于顶岗实习指导由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兼职担任,而指导一名学生一年的顶岗实习的工作量用几个课时来衡量。兼职指导教师的时间与精力能够保证这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的质量吗?指导教师工作量只有几个课时吗?以上两个方面实际上也反应出这类学校对于顶岗实习工作认识与态度,要么是高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要么就是乐观于实习单位的配合与诚意,坚信于实习单位监管与负责。而事实上,顶岗实习中的学生周记审阅、论文修改这些任务花费了指导教师大量精力与时间,尽管如此,学生应付教师、教师应付学校等粗放式管理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实习环节的职业能力提升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现状与根源三:学生急功近利、挣钱心切,违背了顶岗实习的目的
高职类学生有不少人认识2+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前两年是花家长的钱,最后一年是挣自己的钱,因此错误的理解与认识下学生选择实习岗位权重第一是看工资收入、第二看工作条件,没有从专业、职业、就业系统考虑与选择,实习动机出现了问题。继而在实习过程中不是以学习心态对待工作、对待挫折、对待合作,更没有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了解与熟悉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基本情况,更谈不上主动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从学生周记中可以看出,写心情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记流水账的占到三分之一,打包周记也占到一定比例,而指导教师也是泛泛而谈,轻描淡写,完成所谓的沟通与交流,不少时候成了学生的心理干预师,真正能指导学习实践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的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总之,由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也顶岗实习空对空,无法落地生根,工学结合形式大于实质,浪费了宝贵的一年时间,的确太人叹惜。
二、顶岗实习的作用与意义
顶岗实习是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和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全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接受真正的职业训练,一方面帮助其更好的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促使其自学认识社会,熟悉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工作氛围,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地,为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过渡奠定良好的基础。
然而,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却使这一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无法得以保证,更无法有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所以应加强过程控制,以学校为主体,从管理机制上着手,尽快改变顶岗实习的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的现状。
三、加强顶岗过程控制 细化实习教学环节
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顶岗实习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开展质量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它可以弥补学校实践教学条件缺乏、仿真效果较差、实战经验不足等不利因素,对此学校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重新制定突出顶岗实践教学目的人才培养方案
不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突出在前两年的理实一体的课程设置与进度安排,学校管理也可以细化到每一学期、每一堂课,而顶岗实习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相对计划得粗略得多,因此自然会出现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学校应重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训、实践课程内容充实到顶岗环节,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制定综合专业实践方案,如工商管理专业综合实践方案体现培养学生职业核心技能,应制定出计划与决策能力、组织与人事能力、沟通与激励能力、控制与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顶岗实习计划,分阶段指导学生完成调查报告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无论在什么岗位实习都能针对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目的。这就是行动导向、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但绝不是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任务。
(二)专职教师负责实施顶岗实习教学计划
目前不少学校顶岗实习由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兼职担任,从客观上讲是无法保证实习环节教学质量。因此建议安排专职教师全程负责实施综合实践计划,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考核、有经费保障的开展这一教学工作,周记的内容则是企业实际问题的调查、分析与解决等方面的指导与沟通,最终完成有质量、有价值的毕业论文或调查报告。通过严格高效的管理使顶岗实习内容具本、目标明确,学生职业技能得以明显提高。
其次,专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难得机会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学习企业经营理念,掌握行业最新动态与发展变化趋势,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
再者,专职教师深入企业指导学生实践的同时还可以开展横向合作项目,为企业出谋划策,主动深化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体现服务地方经济的办法宗旨。
(三)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保障顶岗实习教学质量
要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学校的管理机制的调整,应在充分认识顶岗实习重要的性基础上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企业、指导教师、学生的积极性,规范其行为,使顶岗实习有序且有效的开展。
一方面,制定项岗实习考核目标,建立量化的目标体系,包括企业、家长对学生的满意度评价,学生参与的校企合作项目质量评价、学生成果评价等全方位的指标体系,将指导教师的收入、职称评定、晋级等与目标完成情况挂钩,激励指导教师的学生实习管理、科研等方面不断进步。
另一方面,学生实习成绩的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改变目前终结性评价的作法。周记的内容、完成任务的质量、毕业论文或调查报告等由学校、企业评价共同参与评价,连续考核的结果作为顶岗实习的成绩。
关键词:组织管理;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0 前言
国内计算机类和经管类部分涉及信息管理的专业均开设了《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课程。而按我国学科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专业归属管理类,这些专业是以经济、管理理论为基础的,在这些专业的计算机、数据库等技术类课程的课程设计中不仅要在技术上覆盖本课程要求的知识点,把握课程体系主脉,而且还强调以管理和经济等理论为基础,以及强调对国家制定的行业信息标准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因此,经管类专业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应在满足组织管理目标和信息需求的前提下,以国家信息标准规范为设计依据来指导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
1 问题的提出
1.1 国内外同类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国内各高等院校经管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对此实践环节的教学大多是参照工科院系的做法实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重技术轻经管,忽略对组织的经济和管理内容的渗透
经管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往往参照工科相关专业的做法,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以覆盖课程知识、展现数据库设计过程并通过此过程使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和实施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为目的,侧重于技术实现和细节,而忽略组织的经济、管理过程对信息的需求和规范。
(2)以巩固理论为主,缺乏课程间的关联和应用拓展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一直以来固守完成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巩固,放大课程作业量,将知识点串联后自成一体为宗旨,缺乏在专业层面上,把相关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和计算机语言等)关联起来的综合应用。
(3)以虚构项目为主,缺乏对企业信息需求的更准确把握
教学过程采用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计环节, 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提出一个基于数据库的软件开发项目, 以项目贯穿于整个课程设计教学过程的始终, 整个教学过程由项目中的任务来驱动。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 所采用的项目大多是 "模拟式"项目,而"模拟式"项目不是实际工程所需要的项目, 一般由指导教师给出虚构的项目名称,按功能需求或要求进行模块划分等, 然后让学生模拟其功能进行开发。 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即是常用于设计的题目,而对其内容是否符合实际应用则考虑较少。
(4)不完全符合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
在这种虚构的"模拟式"项目的驱动下, 虽然学生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得到了一定训练, 但并不完全符合经管类专业"培养具有经济、管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能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规划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2 解决方案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以组织管理为目标的经管类专业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应采用以下解决方案。
2.1修正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重新研究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指导思想、要求和目标,在覆盖课程知识点前提下,修订出适合经管类专业的《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充分利用学校实践教学、教学合作单位和老师科研项目,实现从"假、大、空"设计方式向符合实际应用型设计的转变,真正做到结合组织管理目标和信息规范进行数据库设计,将技术与管理并重的思想落到实处。
2.2增加实地调查环节
要抓好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增加实地调查,可用资源除了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单位外,还可以通过学校设备供应商、外协加工制造厂等单位部门。通过采取多层次的合作,为学生短期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 了解企业信息系统的实际构成、运作特点和所起的作用,了解实际业务流程和信息需求,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实用技能。对企业常规信息系统(如人事管理、资产管理、进销存系统、网上商店等)进行实地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并作为下一步数据库课程设计的依据, 以切实解决企业经济、管理目标融入数据库设计过程的问题。
2.3引入行业信息规范和国家信息标准
将行业管理规范、国家信息标准和信息安全法规、政策与标准融入数据库设计中,扩展数据库设计的范围,将组织管理的实际信息需求与信息标准和信息安全相结合,设计出既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又符合法规、政策与标准的数据库,为进一步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例如,学生在交警队实习,了解或构建机动车管理系统,则需按照GA23《机动车驾驶证管理信息代码》、GA24《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GA329《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数据库规范》等数据管理规范进行信息结构构建,同遵守《机动车登记规定》和《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对各种业务的流程规定。
3 实施方案
再好的解决方案都需要与之配套的实施办法,才能将问题的解决方案落到实处。经我校数据库课程团队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本方案的实施应从教学内容调整、资源融合、激励机制、效果评价四个方面入手,解决当前《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其它实践类课程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
3.1教学内容调整
对前驱和后继课程进行适当调整,理顺课程间的衔接关系,重新定位《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手段、过程和目标,融入企业需求、信息标准、规范和信息安全的内容,确定本课程面向实际应用的指导思想。
例如,经管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专业在进行《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前,应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修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
3.2教学资源融合
教学方法、手段、过程和目标的调整,需要重新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源为之服务,与以往不同的是,除校内教学资源外,更重要的是校内行政管理部门、校外企业、合作办学单位、校外教学基地及老师关系单位等都是良好的可利用资源。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使课程设计能面向一个实实在在的组织,针对实际的组织目标和具体的业务流程,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赋予了课程设计更切实际的意义。
3.3教学激励机制
由于课程设计过程的调整,从"假、大、空"设计方式转为面向具体的实际组织业务,势必增加老师工作量,老师联系其关系单位和落实短期实习同样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因此,院系两级教学管理部门要对课程实践中,老师所做的工作给予认可,并量化为老师的教学工作量,加入年终考核中,才能有效地调动老师参与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及其活动的积极性。
3.4教学效果评价
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应改变以往仅根据设计报告书面内容评定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采用结构评分方式,从调研过程、需求报告、设计过程、功能实现、设计答辩等几方面综合考核。对单项优秀的课程设计学生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设计方案被实习单位采纳的还可得到来自单位的资助,也为更深入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基础,同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热情。
4 结束语:
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意见的今天,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使学生形成达到培养目标的综合能力,本文提出经管类数据库课程设计的新教学模式。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加强过程管理, 数据库课程设计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侯素芳,任艳频.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1
[2]陈代武,彭智朝,李曾妍.基于校企联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2.05
关键词:经济管理能力;教学方法;综合能力
0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技术型学科,培养目标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满足市场需求,具有一定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科学素养,具备从事土木工程建造及工程项目管理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掌握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经济、管理类知识,要通晓经济、精于管理。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经济管理能力十分必要。
1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经济管理类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模块,起到培养学生经济管理能力的作用。西安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有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建设法规与工程监理等,它们共同构筑一个课程平台,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和工程监理能力。
2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
资料显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除少部分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阶段,其余大部分毕业生均走向与工程实际相关的工作岗位,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从事房地产开发、施工管理、工程监理等工作。参与市场竞争,就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懂施工会管理,即具备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与效果评价能力,能参与工程招投标,掌握概预算的编制,精通法律法规及合同等。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应在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的同时,具备必要的经济管理类知识。
3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3.1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部分学生认为,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应以学习技术为主,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开设只是点缀。与大部分专业课程相比,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重要性未被普遍认可,学生认为经济管理类知识对将来的就业起不到多大作用。对待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态度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足够的兴趣,被动学习。
3.2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
经济管理类课程对实践性要求较强,要在相应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具体的工程实际进行理论分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缺少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工程实际情况了解不深,在结合案例教学时,相应的理论分析就比较困难。
4强化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经济管理能力的措施
4.1经济管理类知识的合理配置
在土木工程的专业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数量很少,这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远远不够。一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经济管理类知识,才能使所完成的项目达到三大目标的相对较优。根据工程建设的性质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还可开设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招标与投标、工程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课程,以适应这一需求。同时还需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视程度。对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以案例形式加以讲解,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强化,使其从根本上认识到开设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2调整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方法上,可适当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采取各种开发潜能的有效措施,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将经济管理类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紧密配合。如精心准备与工程实际相联系的有影响的成功管理的实例作为案例,这能引起学生兴趣,有益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的整体知识结构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培养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问题求解策略,并使学生形成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态度。还可将讲座环节引入课堂,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及企业的管理人员作报告,以切身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3综合能力的提高
当今时代对人才的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具备在社会活动中把握自己、发掘创新思维的能力。经济管理类知识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学生通过学习经济、管理、法律等各方面知识,可以开拓眼界,培养创造性思维。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判断、决策,更为科学、准确,能更顺利地解决实际问题。经济管理类知识还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论文撰写,查阅资料,市场调研等,这些对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有直接的帮助。
5结语
经济管理类知识是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必备的经济管理知识并付诸实践,是十分必要的。提高学生对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强化经济管理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艳娟,何明胜,江煜,夏多田.土木工程专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3(1):67-71.
[2]刘小雷.基于“卓越计划”的《水工程经济》教学实践环节改革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1):43-46.
[3]赵玲.《工程经济》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江西建材,2017(3):291.
[4]刘光焰,王晓峰.基于新常态下工程管理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观察,2016(2):80-82.
关键词 :经济管理;实践能力;培养路径
一、经管类学生实践能力需求分析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需求界定需要从大学生的基本特征以及社会需求方面来分析,经济管理类大学生不仅仅需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实践培训,表现出他们对未来从事职业的岗位需求。从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的特征来看经济管理类大学生需要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大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包括了独立生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等,二是经济管理类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包含了经济管理类专业经验能力、专业工作能力以及态度等,这就要求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实践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自我专业知识以及专业实践能力。
首先,经济管理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说到底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在知识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如何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所需要学习的东西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能够从知识原理出发全面掌握知识运用的技巧,从而逐步形成终身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能力,这一过程是一个系统全面长期的过程;其次,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应该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进行长期有效地学习,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掌握基本理论和技巧,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逐步养成有效学习和实践创新的好习惯;最后是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特色的实践能力,比如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因此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应该考虑到自身知识特征以及未来岗位需求、社会需求,对自身的实践能力培养提出目标,并不断朝着这个实践能力目标奋进。
二、经管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是高等教育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诸多高校不能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有利的硬性以及软性条件,同时由于没有一个科学、系统、健全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难以将大学生的理论知识较好的应用到实践生活中,难以将大学生已经习得的知识在实践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从而导致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难以得到充分的挖掘。
二是大学生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法。从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教学体系构成中可以看出,经济管理理论课程教学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较少,且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单一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难以得到充分体现。课程教学体系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起来,缺乏合理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
三是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缺乏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当前已经有诸多的高校开始关注经济管理类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工作,但是对这一教学工作的评价体系却不够完善,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教和学密切联系的,需要通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四是高等教育缺乏一批实践经验丰富、专业实战能力强的师资力量。从我国多数高校的师资力量来看,多数是停留在学校理论知识的海洋中,实战经验缺乏,导致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应用能力较差。除此之外,我国高校缺乏健全的实训基地,由于高校资金短缺、实验设备落后等方面的问题,高校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训平台来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培养的转换。
三、经管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路径和建议
1.转变理论为主、实践其次的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必须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对人才教育提出的需求制定紧跟时代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一大批应用性、实战性以及综合性强的高素质人才,需要着重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作为素质教育教学的关键。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需要构建特色化的教学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对应。高校中不同学科应该根据学科特征以及社会需求情况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科应该转变传统的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步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培养的重中之重,并实现理论知识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日益深化。
2.构建培养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
实现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培养需要构建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体系,比如引入探究式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以及体验性教学模式等,在案例教学模式中应该从实际企业管理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模拟教学,让学生从真实实践中深化知识、获得实战技巧。同时可以构建综合性的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校管理部门的评价等,围绕实践教学的核心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等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3.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
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是实现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首先可以聘请一些社会实践经验丰富、并有一定理论知识水平的人才到高等院校任教,其次也可以邀请一些行业内的精英担任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也可以为高校教师提供一些实践性的课外工作,提升高校教学团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教学水平。
4.整合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资源,打造经济管理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训基地
首先应该重视经济管理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训基地的建设,高等院校可以根据专业特征构建校园内的实习基地,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在模拟的环境之下展开实践学习,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教学模式进行实战演练,提升学生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其次,高等院校应该高度重视构建经济管理类学生校外实践平台的构建,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联合进行实践教学,通过真实的企业实践工作提升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的提升是经济管理类学生教学培养的重中之重,只有转变传统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重视经济管理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为经济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应用型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聂莹. 发展高校仿真实践教学体系提高经管类学生实践能力[J]. 科技资讯,2008,(07):116-117.
[2]高原. 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为例[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79-81.
关键词: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184-02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学生就业压力与人才市场需求,逐步调整其培养目标和方向,陆续开设《经济学》课程。《经济学》课程的开设,一方面促进了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朝向市场需求的方向演变,另一方面也对该课程提出了不同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因此,分析和研究《经济学》课程在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课程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对于进一步开展好《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使之更好地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很有必要的。
总体来说,目前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的建设普遍存在一些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如学生相关知识欠缺、课程受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材适用性有待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等,其中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问题尤为突出。
学术界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内容和体系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革新等方面,有关成果散见于少量期刊论文和调研报告。其分析思路主要是对现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的“部分改造”,也即根据专业需要取舍课程内容、安排教学体系,同时强调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提高教学效果中的地位和作用。而真正适用于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的高质量、通俗化、简明化,兼具普适性与针对性的《经济学》教材亟待建设。
经济学素养往往是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短板”。本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为教育决策提供理论指导与智力支持;同时,对于提高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水平,提升高校办学实力,推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具有广泛的意义。
一、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相关知识欠缺,对经济学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讲,经济学是相对较新的领域。学生通常对其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往往由于缺乏必要的先导课程与相关基础知识,极易造成教师授课过程中因学生对学习内容生疏、理解掌握困难,讲授效果不佳。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30%左右的高校把《经济学》作为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开设,部分院校还没有开设。由此可见,我国多数高校至今尚未把培养和提高经济学素养列入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即使已经开设的院校,也在课程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与其他课程相比,《经济学》课程的地位有待提高。
(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材适用性有待提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的氛围显著提升,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经济学教育也有一定的发展。但相比之下,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材适用性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主要是参照经济管理类专业设置的,并不具有自己的特点,也没有现成的课程内容体系可供参考。总体来看,现行授课方案及内容主要采取经济管理类专业通常使用教材,如《西方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等的简明或压缩版本,因此,在内容的广度、深度、专业普适度以及与专业建设方案中其他课程的配合上均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目前,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仍然停留在理论教学、集中授课的传统模式上,缺乏案例教学、实景教学、多媒体互动等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无论是从《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特点,还是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的特殊需求,都迫切需要在相关领域推陈出新。
二、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建设改革思路
从上述问题出发,以下分别从课程地位和作用、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践环节建设等方面,提出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改革思路。
(一)充分认识《经济学》课程在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的实质是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竞争,缺乏经济学素养的非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势必会被市场淘汰。为此,应充分认识《经济学》课程在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慎重规划、统筹考虑,科学地制订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处理好《经济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为培养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
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是优质课程建设的核心。除引进高质量的外文教材与参考资料作为教学参考书外,应集中力量编写高质量、高水平的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教材。
具体来说,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应体现经济学学科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前沿性,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并兼顾不同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普适性。在内容的撰写上,应把握通俗易懂、难易适中、面向实践、能力优先等原则。
(三)加速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优质课程建设的关键和切入点。应改革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大胆尝试与创新,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质疑式等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互动性,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和专题讲座;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应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与平台运营商、技术服务商展开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打造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在线教育平台,实现师生互动、资源共享;同时,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为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和教学环境。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质课程必然要求具备一支结构合理、敬业爱岗、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的教学梯队。对于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经济学》课程来说,应特别强调“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
1.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对于从事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教师来说,一方面应具有较为宽广和深厚的经济学学术功底,另一方面还要具备密切结合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组织教学的能力。因此,任课教师必须成为“双师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授课,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多数任课教师往往只具备其中的一种核心能力,例如由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兼任或非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只能在自身专业范围内对课程内容做有限诠释。真正具备双专业知识的教师微乎其微。
改变这一现状的具体措施包括:为讲授《经济学》课程的教师提供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听课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到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际工作中培养和提高;拓宽非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的理论视野,积极邀请他们参加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实践;从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相关的行业或科研机构中选拔和聘任一批管理经验丰富、专业素质突出的优秀人才担任学业导师;建立校际之间的“双师型”教师兼课制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益。
2.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
应采取人才引进、继续教育、项目合作等手段,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具体措施包括:积极引进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学名师;鼓励青年教师进修深造;通过合作开展教育教学项目研究;鼓励教师进行改革,拓宽教学思路、手段与办法。
(五)教学实践环节建设
教学实践环节是优质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结合经济学特点,加强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重视实践基地建设
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经济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特别重视非经济管理类专业配套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实践,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经济学素养与能力。此外,还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拓宽实习渠道,建立相关实习基地。
2.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经济学》课程主讲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中,建议每年举办与经济学相关的学术节,开展辩论会、模拟交易等活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