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6 16:25: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畜牧业前景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济发展的作用与前景分析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从发展趋势来看,由植物农业向动物农业的转变,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欧美发达国家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一般都高达60%~80%,我国河南、四川、山东等农业大省,畜牧业占农业比重分别达到45%、57%、45%以上,畜牧业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畜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破解“三农”问题的必然抉择。现阶段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现金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第一产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严重制约影响了种植业生产。种植业一般意义的增产难以使农民大幅增收。而较之靠天收的种植业,畜牧业对自然的依赖度较低,受气候和土地资源的限制小,在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具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2.畜牧业是加快两个转移,推进“三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实施“两个转移”是当前各级政府解决农民增收难、城乡发展差距大等农村诸多问题,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欧美国家,50%以上的农民从事畜牧业,50%以上的耕地服务于畜牧业。一方面畜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大规模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据测算,畜牧业每实现1亿元产值可以吸纳转移2000个左右的农村劳动力,每实现1亿元畜产品加工业产值可以创造1000个左右的就业岗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带动农民工就地转移10万人。另一方面,由于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用地难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而土地流转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两者相得益彰。在钟祥彭墩村通过土地流转2000多亩,大力发展养殖、种植、蔬菜三大特色板块,就地转移劳动力120人,辐射带动1500人从事肉鸭养殖。在其蛋鸡二分场,当地农民以土地入股,与公司合股经营,并按照6∶3∶1比例实行年度分红,即公司60%,农民30%,村集体10%,实现企业、个人、集体三赢,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3.畜牧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发展畜牧业既消化了剩余的粮食和农作物秸秆,经过过腹还田,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肥料,实现种植养殖和谐互补,促进低碳、高效、循环农业发展,还可以发展沼气解决农村能源问题,通过沼气建设带动改厨、改厕、改圈,推动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目前荆门在全市探索并重点推广“金旭”“仙羽”“高阳”“齐笙”四种生态循环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全市已建成生物有机肥厂10多家,年可转化畜禽粪污60多万吨。大型规模养殖场通过建设沼气池、猪(禽)渔配套、种养结合等途径,转化利用粪污达9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二、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方面,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越来越大,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在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的过程中,又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1.疫病和市场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两大风险。近年来,口蹄疫、禽流感、猪链球菌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各类动物疫病时有发生,而且呈现老病不断变异、新病难防难治的趋势,疫病的流行与暴发使部分养殖户损失惨重。同时畜禽市场波动越来越剧烈和频繁,市场的变化莫测、大起大落让养殖户无法把握。
2.加工与安全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两大软肋。现有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乏力。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畜牧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作用亟待加强。同时畜产品质量安全仍存在隐忧,养殖户兽药残留和违规使用添加剂等行为尚未完全消除。
3.土地和资金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两大难点。规模养殖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目前其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方面,土地调整难,调整后的土地定性难。另一方面养殖融资难。对金融机构来说,“家有万贯、带毛不算”,这意味着养殖户的主要资产难以作为抵押物出现。而固定资产方面,养殖业的厂房多为简单的框架结构,价值较低且土地等生产资料多为租赁所得,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这些因素使得养殖户难以提供符合贷款需求的抵押物,制约了畜牧业贷款满足率的提升。
三、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总体思路
当前,畜牧业要突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增强畜产品加工能力两大抓手,实施组织、科技、金融三大创新,使畜牧业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排头兵。
1.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建设设施畜牧业。设施畜牧业是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和气等环境条件,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它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是最具活力的现代新农业。随着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推进,生猪、家禽规模化养殖率普遍达到80%以上,为设施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平台。荆门五三陈湾公司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园全部采用全自动化的温控设施,节约电能1/3以上;采用全自动料设施,10万头生猪仅需40人就能正常运转;健全的排污设施将沼液自动喷灌到周边的万亩桃园。设施畜牧业让现代畜牧业发展迈上了快车道。
2.加快推进循环利用,培育生态畜牧业。如何突破农业资源要素的弦绷得越来越紧、生态环境承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的“双重约束”?惟一出路,就是加快农业生态治理,发展循环农业。畜牧业是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农田因大量使用化肥造成有机质含量过低;另一方面,畜禽养殖场粪尿是生产优质有机肥的最佳原料,两者有机结合,能够实现种植养殖和谐互补,促进低碳、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以发展生态养殖为方向,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合理规划养殖场的规模和地点,把养殖场与农田、鱼塘、园地一并规划,大力推广猪-沼-渔、猪-渔-鸭、稻-鸭、种草养畜、秸秆过腹还田等多种立体养殖模式,实现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能源、渔业等产业的有机结合,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探索在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修建大型沼气池,集中供气、发电以及建设有机肥厂等路子,着力解决农村及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养殖业污染。
3.努力提高精深加工,发展高效畜牧业。加工企业一头向农户延伸,一头向市场延伸,对于促进产品向商品、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跨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京山县神地公司,通过将一枚蛋“吃干榨尽”,附加值提高了5~8倍。其通过蛋清提取的溶菌酶,一吨能卖650多万元,被誉为鸡蛋中的“软黄金”。在该公司的带动下,京山县蛋鸡规模养殖达到1400多万只,养殖户户均纯收入5万多元以上,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打造优势畜产品品牌,全面提高畜产品品质,开拓国内外市场。
4.坚持科技兴牧,打造智慧畜牧业。畜禽养殖场已经从过去低成本“窝棚式”养殖,蜕变成为具有科技化、设施化、自动化的现代化养殖企业。要针对农民生产需求,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平台,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专家联系点、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大良种选育、标准化养殖和疫病防控等新技术研发力度,加快破解养殖污染等发展难题。
[关键词] 生态 畜牧 养殖
[中图分类号] [S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230-01
荔波县地处贵州省南部黔桂两省区交界处,处于贵州高原南部边坡向广西丘陵盆地的过度地带,海拔300-1468米,属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湿润气候特征。荔波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是一块神秘的土地,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年平均温度18.3摄氏度,无霜期283天,是一个天然大温室,发展种养殖业条件得天独厚,现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对发展我县生态畜牧养殖瑶山鸡产业作如下分析:
一、荔波县基本慨况
荔波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属滇桂黔石漠化治理区、国家级革命老区、2014年计划“减贫摘帽”县。由于地理环境、发展环境以及历史等原因,我县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尽管农村剩余贫困人口数量对比其它人口大县不算多,但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全县17个乡镇中,有10个贫困乡镇,有94个贫困村(其中:一类贫困村36个、二类贫困村53个、三类贫困村5个),按照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贫困标准全县还有贫困人口5.11万人,贫困发生率23.52%,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来自种植业和养殖业,所以大力发展生态畜牧养殖业成为我县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唯一出路。
二、荔波县目前瑶山鸡养殖产业发展现状
荔波瑶山鸡原产于我县瑶山乡,是贵州省优良地方鸡种,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并获得无公害畜产品产地的省级认证,正在申报无公害畜产品的产品省级认证。为做大做强瑶山鸡产业,荔波县2011年通过引进外商企业到水利乡苗圃场新建了泰和种鸡场,经过两年多的辐射带动发展林下鸡生态养殖,总结出了一套品种选育、孵化育雏、林下生态放养、疫病防制等方面技术,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运作模式。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项目滚动发展,荔波全县现已发展以果园、林下生态养鸡户120多户,瑶山鸡存栏从原来的2008年25万羽到2013年末我县家禽存栏89万羽,出栏由50万羽到2013年出栏150万羽。目前县内有年出栏10万羽养鸡场3个;5万羽2个,千羽养鸡场55个;有全州最大的1.5万套种鸡场一个;虫草瑶山鸡生态养殖场1个;出栏的生态鸡和虫草蛋主销重庆、四川、上海、和两广等地,销量供不应求,户均年(一年养2批)养禽收入达15000元,产区布局合理 ,产业初具规模。2013年我县养禽产业总体形成稳中提升的发展态势,瑶山鸡养殖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荔波县委政府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定位目标是:全县瑶山鸡出栏达500万羽,规模养殖场300个(年出栏10万羽养鸡场20个)、建立使瑶山鸡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产业。
三、荔波县瑶山鸡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一是项目区内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加上好的旅游、交通、自然土地资源和气候环境为荔波瑶山鸡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饲养条件;
2.荔波具有广阔的林下资源。蜜柚和血桃的种植是荔波县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县拥有蜜柚种植面积十万亩、有大量的天然林地和草场,极其适合生林下生态鸡的养殖,同时生态鸡养殖既可对果林地进行生物除草除虫,减轻人工除草的劳动力和化学除草剂对土地的污染,又可对植物进行有效施肥,减少化肥的应用,是一种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养殖模式和以短养场的好项目。
3.有全州最大的泰和种鸡场落户荔波,年可向市场提供150万羽脱温鸡苗,这对助推我县瑶山鸡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4.随着近年来国家扶贫资金和各种项目的拉动,通过项目带动树立样板,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规模养殖将得到迅速发展。
5.政府措施有力,为促进我县林下生态养鸡上规模、上档次、出效益,政府制定相应的措施,政策上重点倾斜,国土部门简化用地手续,畜牧兽医等职能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养殖户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县里每年安排产业化扶持资金并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以全面壮大该产业的发展。
6.已逐步建立好的销售平台。
以泰和种鸡场公司为龙头,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同时,对公司下属养殖户进行统一鸡苗供给,统一标准化管理技术,统一生态鸡销售,有效地促进了我县生态养鸡的大发展。
四、生态瑶山鸡养殖发展前景分析
1.市场前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很多产品的需求开始从数量的追求转向对质量的追求,不同的质量同类产品在价格上差异很大。鸡肉、鸡蛋优质产品(生态放养)的价格一般比大路货(集约化养殖产品)要高出1-2倍,有的可达3倍。生态养殖的鸡,自由觅食大自然中纯天然饲料,鸡体无饲喂一般工业饲料后可能出现重金属或药物残留;鸡的活动充足,鸡体匀称紧凑,肌肉结实,鸡的脂肪沉积均匀,肉质鲜嫩可口,风味好,符合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要求和我国人民传统饮食习惯。生态绿色鸡、蛋逐渐成为人们膳食追求的目标,符合市场需求,发展生态土鸡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综合效益显著
生态养殖的鸡一般可散养在果园、桑园、树林、草场、山地、荒山、丘陵等地,鸡可采食昆虫、落果、草籽、白蚁、牧草或在土壤中寻觅到自身所需的矿物质营养和一些未知的营养物质,既可提高散养鸡的自身抵抗力,又节省饲料,同时生态放养的鸡价格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据对10个养殖户的调查表明,1只鸡需鸡30元左右的成本,林下生态养鸡一般饲养120天上市,鸡平均体重1.8公斤/只,按成活95%以上。市场销售批发价22元/公斤(零售价26元/公斤),扣除饲料、鸡苗、疫苗、药品等费用,1只鸡纯利可达7元/只左右,每万只鸡可纯收入6万元以上。此外,生态散养鸡的特点是鸡与环境和谐共存,所产生的鸡粪还是果园、桑园、树林、草场、山地、荒山地很好的有机肥料,有利于改善饲养地的土壤和提高果品、牧草等的产量和质量。在果园放养鸡,实行种养结合,能达到了果牧双丰收,具有较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荔波资源优势突出
一是气候适宜,饲料来源丰富。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等为主,非常适合生态鸡的养殖。二是具有广阔的林下资源。蜜柚、柑橘等种植是荔波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县拥有种植面积10万亩、和大量的天然林地,草场极其适合生态鸡的养殖。
参考文献
[1]孟凡东. 我国畜牧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系统分析[D].青岛大学,2012.
[2]王力. 雁北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战略思考[D].太原科技大学,2011.
关键词 蛋鸡产业;现状;问题;对策;陕西铜川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316-02
1 铜川市蛋鸡产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市场价格的不断波动,养鸡业出现大幅抑扬,与全国一样,铜川市的蛋鸡市场也遭受了同样的境遇。从价格走势来看,每半年就会有1次大的震荡起伏,2004年前半年鸡蛋市场价格一路上扬,批发价从5.2元/kg开始,到后半年就升到了7.2元/kg,2010年涨到最高,为8.2元/kg,高利润诱导更多的养殖户开始养鸡,鸡的存栏量大幅增加,截至2004年底,存栏量达到了120万只。“非典”结束后,其成功防治使人们不再惊恐,但是禽流感的再次到来,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大量报道显示很多群众拒食鸡蛋、鸡肉,造成禽品积压,禽肉几乎无人问津[1]。随后世界各国采用不同的办法宣传引导群众食用鸡肉,并告诉群众禽流感是可防可控的。但由于禽流感带来的负面影响始终难以消除,鸡蛋、鸡肉仍然销路不畅,养鸡业面临全面亏损,该种现状一直持续到2005年初,因为虽然不断有疫情新发点和人感染死亡的报道,但并没有大肆蔓延,人们逐渐认识到禽流感的防控是有效的[2],并且正常的禽肉、蛋是可以食用的,禽、肉、蛋的市场再次回潮,鸡市又开始繁荣。经过短期繁荣后,2005年底至2006年8月,蛋鸡市场价格又处在了较低的水平,养殖户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有的农户经不住市场低位运行的压力,加之防疫工作松懈,常见的传染病开始流行,部分蛋鸡整群死伤,加重了农户的伤痛,于是,一些农户忍痛将正在产蛋的鸡低价出售,改从他业。
养鸡业正经历着艰难的考验,对技术推广工作者来说养鸡也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形势分析,对铜川市养鸡业的出路进行思考,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3-4]。
2 存在的问题
2.1 市场规律的波动
从整个过程来看,市场价格抑扬交替进行,但每次的持续时间和跌荡的幅度不尽相同。从图1可以看出,铜川市近9年来的鸡蛋价格走势情况,2010年达到最高峰,为8.2元/kg。2012年回落,近期达到6.0元/kg左右。这些波动和市场的各方面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发生和防控工作的开展。二是饲养原料价格的影响。三是蛋鸡存栏量和产蛋高峰期的出现。
2.2 养殖与销售脱节
从调查中了解到,全市鸡蛋及鸡肉的大部分销售无固定渠道,造成养殖户处于无组织状态,在市场行情好时,挑客商,在行情差时,却到处求不到客商。以任家庄蛋鸡专业村为例,鸡最多存栏量达6万只,养殖户达20~30户,每户都有各自的销售渠道,但多不固定,同时有几个客商时,相互竞争,价格抬高;市场低迷时商贩不收储,也很少来村上收购,并乘机压价,由于产品自身条件所限,养殖户不得不低价出售。这种养殖与销售脱节的现象给养鸡业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使养殖风险加大。
2.3 养殖户盲目冲动
由于受信息、知识水平等限制,铜川市很多农户缺乏对市场的客观分析,受到短期利益的诱导,往往不能正确预测,盲目上鸡或淘汰,在市场效益看好时,匆匆忙忙上鸡,一但效益不好就又放弃。一般从上鸡到产生效益要经过18~20周的时间,往往是刚达到产蛋高峰期市场价格就会下滑,因此难以获得利润,有可能还会赔钱。另外,由于看到良好的市场行情,大量农户涌入养鸡行业,就会使此时期的存栏量急剧增加,到产蛋期就有超出市场需求的产品,形成供过于求,价格自然会下降,并导致产品大量积压,价格下滑,养殖户受害。
2.4 养殖规模小
铜川市的蛋鸡以家庭养殖为主,养殖分散,规模相对较小,1家1户,养殖量为200~4 000只不等,而以1 000只以下的占相当大的比例,从统计情况看,养殖400~800只占到60%以上。单位养殖的劳动力成本增加,生产效率降低,因此该种小规模养殖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2.5 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
目前,全市养殖专业村共7个,存栏量在25万只左右,大多是家庭养殖,养殖量为200~4 000只不等,从现状看,规模不大、数量不多、管理不规范、销路不稳定是该市养鸡业的真实写照。在市场动荡的条件下,销路问题最为突出。目前大多数养殖户都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往往是客商找养殖户时,养殖户根据价格挑客商,而客商少时,养殖户却四处找销售商。而且目前该市养鸡产业链短,既没有产品加工企业,又没有形成产销一条龙的服务格局,同时产业发展缺少有力的龙头企业来带动,处于无组织状态,造成抗风险能力和发展能力都很差。
3 发展对策
3.1 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规模化养殖才是养殖业的出路,要重点在全市有养殖基础的村建立以家庭适度规模养殖为主的养殖模式,每个村养殖量达10万只以上。结合铜川市的实际情况,在蛋鸡养殖上,以每户达到1 000只以上,每村达到70%的户养殖,这样的规模才适合该市的发展要求。
3.2 整合现有规模,形成强有力的基地优势
就目前铜川市的养殖情况来看,现有的养殖村规模小、分散不集中。有一定养殖基础的村分布较为分散,但区域还是很明显,印台区主要分布在印台乡顺河村和寇村,区分布在墙下塬村、孙家坳村、黄堡镇新村,耀州区主要在公路沿线的养殖场周边,而且也分布较广,小丘镇的凉泉村和坡头镇的张沟村较远,新区则在任家庄、陈坪2个村,这些村都有一定的养殖规模和基础,但没有形成合力。因此,要整合现有养殖规模,形成合力,建立强有力的生产基地[5]。
3.3 创品牌,走品牌战略之路
品牌是一个产业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6]。因此,要发展就必须走品牌之路。座落在周陵农业示范园区的大匠集团申请了“春蕾”牌无公害鸡蛋,其产品价格稳定在5元/kg以上,而同一区域的其他鸡蛋只能以3元/kg出售。同样的原料,生产同样的产品,却在价格上差别如此之大,可见品牌效益明显。在强基地的同时,形成大的集团公司,创出有自己特色的鸡蛋品牌,才是产业壮大的重要依托。
3.4 开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传统的蛋鸡养殖只是养鸡卖蛋,鸡老了就卖鸡,鸡蛋未做深加工或未加工,所以销售渠道也比较单一,产值很难增加,经济效益低。因此,要发展养鸡产业,就需要开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建立蛋品加工企业,对鸡蛋进行加工,如制作松花蛋、加工蛋粉等。
3.5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蛋鸡养殖业产化进程,树立“以办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依托农畜产品加工兴办地方工业”和“工业强市”观念,以建立完善加工、流通体系为重点,着力培植禽蛋加工和流通环节的龙头企业,形成“产、加、销”,“牧、工、贸”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格局,解决好不时出现的禽蛋难卖问题,确保蛋鸡养殖业主增产增收;同时,要不断加强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养殖实用科技的推广应用工作和市场信息服务工作[7]。
4 参考文献
[1] 毕英佐.大灾难未来到,养禽业已崩溃[J].中国禽业导刊,2006(6):21.
[2] 丁海霞.百年禽流感回眸[J].青年科学,2006(2):10.
[3] 张洪本.标准化构筑养禽业安全屏障[J].农业知识,2006(9):15.
[4] 覃唐.禽流感:跨国巨头们的另一场战争[J].中国新时代,2006(1):57-58.
[5] 顾云飞,李彬.当前肉鸡生产形势分析与对策[J].中国家禽,2004(14):4-6.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新农机 新技术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224-01
1 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新机具和新技术发展过程中还存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机械化新机具和新技术整体水平不高,新机具和新技术应用之后的保障措施达不到当前现代农业生产的规模和发展水平,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农机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我们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导致我国农业机械化新机具和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典型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存在比较大的技术障碍,新机具、新技术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关于农机设备和技术研发的高素质科技人员严重缺乏,不能够满足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设备的需求。
1.2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和自然条件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存在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下,南方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而北方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差。
1.3 农业机械化新机具和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政策引导不到位的现象,农机补贴政策实施范围较小,农民群众的购买能力不足,购买积极性无法被全面调动起来,导致了农机推广工作难度增大,新的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应用率较低。
1.4 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新机具和新技术推广缺少制度和政策的支持,严重影响的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2 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前景分析
2.1 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区域化
要紧密围绕地区的优势农业产业和地区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新机具和新技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应该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农业区位优势,按照标准化、产业化和优质化的发展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化产业。对于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应该以现代化农业为主,重点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高效养殖产业等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出口创汇。对于中东部地区应该以发展粮食型农作物产业为主,继续巩固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实现小麦、水稻和玉米的全程机械化发展,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生产能力提升以及加快畜牧业健康发展而服务。对于西部地区,应该积极发展以牧草生产为主的新机具和新技术,提高棉花、甘蔗、甜菜以及蔬菜、水果的机械加工能力,为实现特色经济农作物机械化而服务。在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优势,构建一个合理布局、机械化发展规模适宜以及重点突出的机械化发展新格局,最终促进不同地区的机械化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2.2 农业机械服务产业化
近几年,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服务的主体。进入新世纪后,市场需求对农业机械设备和农业技术配置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机销售、维护和田间作业三个主要市场已经初具规模,这就需要农机相关的服务产业继续向着纵深化方向发展。在纵向方面分析,应该积极建设以乡镇为中心、以村落为网点、以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切实提升农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最后获得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广度方面分析,要积极推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跨区域作业,不断拓展农机产业服务的范围,从而延伸到农业生产的的各个领域和范围内,并要按照农业机械化生产的产业化要求,对农业机械的作业项目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调整,突出做好农机设备的社会化服务工作,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一条龙服务,形成农民群众需求+农机专业服务+龙头企业带动的全新服务链条。
2.3 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技术一体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实施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全新的农业技术要想迅速、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必须与先进的农业机械高效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机、农艺技术高效结合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机和农业技术结合程度更加密切,节约成本的效果大大提高,这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体现。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推广科学适宜的土地深松、精细化播种、节水灌溉等新技术,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 总结语
总之,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在于解决农民群众生产力,将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中去,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效益。随着农业机械化新机具和新技术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机械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虽然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我们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
参考文献
[1]张如山,谢达.浅谈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J].财金贸易.2000(12)
(1.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2.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
收稿日期:2014—04—10
*通讯作者:李俊华(1972-),男,汉族,陕西汉中人,教授,研究方向为有机肥与土壤肥力。E-mail:ljh630703@163.com。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兵团第八师7个团场的有机肥施用现状,旨在为改善兵团的耕地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大力开展有机肥推广、培肥地力工作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目前第八师可利用的有机肥总量在252.07万t,其中:秸秆类119.42万t,人畜禽粪尿类132.65万t;仅有18.85%的农户、22.60%的耕地施用了有机肥,对农田养分的贡献显著低于化肥;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农民更加愿意施用传统有机肥料;有机肥价格较高、性价比低直接导致农户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团场职工受教育程度低、不再饲养禽畜致使有机肥肥源不足和对承包土地缺乏稳定感,也是农户轻视有机肥的原因。
关键词 :有机肥;施用现状;影响因素
施用有机肥培肥地力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农业得以发展的悠久传统和精华所在[1]。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各种无机、化学肥料由于见效快、使用方便而广泛应用,直接导致有机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比例下降。据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测算,我国有机肥施用量占肥料总量的比重由1984年的90%降至1990年的37.4%、2000年的30.6%、2003年的25.0%左右[2]。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类型为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农田土壤在一年内干湿交替明显,土壤有机质矿化旺盛,这直接导致了该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新疆兵团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传统的农业施肥方式已被现代优化施肥方式取代,土壤有机质补充仅依靠农作物(棉花、玉米、小麦等)收获后的自然残留,土壤养分动态平衡中的“输出”大于“输入”,土壤质量和肥力面临衰退的潜在危险[3]。同时,新疆有机肥资源丰富但利用效率极低,提高有机肥的使用量和利用效率,有利于保护脆弱的农田生态环境。为此,本研究通过对北疆第八师农业团场有机肥资源量、农户施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以期掌握本地区有机肥的利用现状及发展特点,这对合理利用和开发有机肥资源,实施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施肥结构,对提高农田土壤质量和肥力,减少环境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即东径84′58" ~ 86′24",北纬43′26" ~ 45′20"。垦区地形由南向北依次为天山山区、山前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风成沙漠区。土壤多系灰漠土、潮土、草甸土,土质多系砾质土、沙质土、粘质土等。平均海拔300 ~ 500 m,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年平均气温7.5 ~ 8.2 ℃,日照2 318 ~ 2 732 h,无霜期147 ~ 191 d,年降雨量180 ~ 270 mm,年蒸发量1 000 ~ 1 500 mm。2010年总人口64万,人口密度为96.43人/km2,2010年区内生产总值为84.6亿元。垦区内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畜牧业发达、有机肥资源储量丰富。
1.2 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于2011年11月选取兵团第八师7个代表性团场,共计发放210份问卷对农户基本情况、有机肥施用情况及来源进行了调查。本区域基本特征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有机肥施用情况现状
2.1.1 有机肥种类及总量估算
新疆有机肥资源来源广泛,按照来源和堆制方式不同可划分为10类,即粪尿类、堆沤肥类、秸秆肥类、绿肥类、土杂肥类、饼肥类、腐植酸类、农用城镇废弃物类和沼气肥类等[4]。兵团农业种植和施肥方式同传统农业相比已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本区域内还在利用的仅有秸秆肥和人畜禽粪尿肥2类。本调查对兵团第八师历年来的有机肥资源量进行了统计,其中,秸秆肥类指的是收获了经济产量后各种作物的剩余部分;人畜禽粪尿类指的是人畜禽的排泄物[5]。如表2 ~ 4所示,目前兵团第八师每年可利用的有机肥总量为252.07万 t,其中:秸秆类119.42万t;人畜禽粪尿类132.65万t。
通过对近几年第八师农作物秸秆量、人畜禽粪便排放量的统计数据来看,随着兵团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作物种植及牲畜养殖所产生可利用的有机肥数量已趋于稳定。如何充分的利用有机肥资源,减少有机肥的浪费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我们目前值得研究的问题。
2.1.2 有机肥施用情况
有机肥施用户数的多少可反映出有机肥在各团场的普及推广程度,播种面积和施用量则反映了有机肥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从表5可以看出,第八师各团场仅有22.60%的耕地面积施用了有机肥, 19.05%的农户施用有机肥,有机肥用量仅占总用量的15.07%,各团场间差异并不明显。吴志勇[6]等调查表明,兵团20年现代农业发展中,种植模式的改变直接导致肥料施用结构和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化肥用量持续、稳定增加,养分纯量从1992年的20.7万t上升到了2009年的49.5万t。有机肥施用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的99.7%下降到了30.0%,本文调查结果同前人的研究一致。
2.1.3 不同农作物有机肥施用现状
有机肥同化肥相比具有营养元素全面不可代替的优点,其在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作用显著[7]。在新疆传统农业中对有机肥施用特别重视,但由于受到施用方式、可机械化播撒等的制约,同过去相比有机肥在不同农作物中的施用比例显著降低。第八师生产团场不同作物施用比例如图1所示,小麦、玉米、棉花和加工番茄等大田作物的有机肥施用面积均显著低于蔬菜、葡萄和瓜果类等经济作物。尤其是蔬菜和瓜果类,有机肥施用比例大于25%。这表明,在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上,农民更加愿意使用传统有机肥料,大田作物使用有机肥则较少。
2.1.4 不同形式肥料提供养分比例
不同形式肥料对农田养分贡献率的大小是反映有机肥施用量的重要指标。兵团现代化农业经过20 年的发展,节水滴灌种植模式得到大面积普及推广,种植模式的改变使施肥结构从单一有机肥料施用发展到以化学肥料为主、有机肥仅配合施用的模式。由图2可知,有机肥对农田养分的贡献率显著低于化肥,有机肥中对农田养分贡献率顺序为K > N > P,这与黄鸿翔[8]等对我国有机肥资源对农田养分贡献率的统计结果相同。化学肥料在绝对数量上增加的同时,施用比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兵团2009年统计年鉴显示化肥施用比例N ∶ P2O5 ∶ K2O为1 ∶ 0.42 ∶ 0.13,距离较适宜的1 ∶ (0.40 ~ 0.50) ∶ (0.20 ~ 0.25)仍有较大差距[9]。这表明,兵团第八师农田养分供应氮素、磷素和钾素均以化肥供应为主,同时有机肥仍可提供部分钾素(主要为农作物收获后秸秆还田带入土壤的部分)。
2.2 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的因素分析
2.2.1 成本
有机肥施用比例目前在我国已降至极低的水平,虽然影响我国有机肥施用范围和比例下降的因素很多,但与施用化肥相比投入成本较高和性价比较低是决定本地区农民是否愿意施用有机肥的决定因素。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各项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作为有机肥重要来源的畜、禽养殖环节成本不断升高,这间接促使畜、禽类有机肥价格上涨较快。本调查区域畜、禽粪有机肥价格在50 ~ 70元/ m3,作为基肥施用为2 m3/667 m2,成本约为120元/667 m2。若以尿素做基肥,用量15 kg/667 m2,其成本仅为30元,若以磷酸二铵做基肥,用量10 kg/667 m2,其成本仅为45元/667 m2(如表6所示),平均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价格成本比约为4 ∶ 1,且化学肥料有效果快、使用方式简单和利用效率高等特点,因此,农民更加愿意施用化学肥料。长期不施或少施有机肥,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对原本就质量不高的耕地质量形成潜在的威胁。
2.2.2 农民受教育程度
本研究在调查有机肥施用情况的同时,还调查了农民受教育程度对有机肥施用情况的影响。如图3所示,在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户中施用有机肥的比例仅为18%,随着农户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农户施用有机肥培肥地力的积极性更高,这表明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农户施用有机肥的一项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对有机肥可显著、长期、有效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农作物品质,同时提高化学肥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有较深刻的认识。
2.2.3 其他影响因素
在本调查研究中还发现,随着兵团种植业、养殖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团场职工大多不再饲养禽畜,有机肥源缺乏是导致绝大多数农户不施用或少施用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农户有机肥补充主要以当季作物秸秆残留还田为主。其次,团场职工使用的土地大多数虽然实行了长期承包,但大多数农户仍旧缺乏稳定感,有机肥虽具有培肥土壤功能,但如果只考虑成本不考虑培肥土壤,有机肥投入在经济上很可能不如化肥划算,这也是农户轻视有机肥的主要原因。
3 结论与建议
3.1 兵团第八师有机肥施用现状
新疆有机肥资源来源广泛、种类多。兵团第八师目前利用较多的主要有秸秆肥和人畜禽粪尿肥2类,据估算总量为252.07万t。有机肥在各团场的施用比例均较低,仅有18.85%的农户、22.60%的耕地面积施用了有机肥,用量仅占肥料总用量的15.07%,有机肥用量的减少对原本就脆弱的耕地质量存在潜在下降的风险。小麦、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施用面积均显著低于蔬菜、葡萄和瓜果类等经济作物,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农民更加愿意施用传统有机肥料。有机肥对农田养分的贡献率显著低于化肥,其对农田养分贡献率顺序为K > N > P。
3.2 影响因素分析
在影响有机肥施用的因素中,同施用化肥相比价格较高、性价比低是导致农户不施或少施有机肥的决定性因素。其次,随着农户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农户施用有机肥培肥地力的积极性更高。再次,团场职工大多不再饲养禽畜、有机肥源缺乏,职工对承包土地缺乏稳定感,也是农户轻视有机肥的原因。
3.3 建议
为解决以上问题,提高有机肥在本地区的施用,实现农业和耕地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如下:(1)施用有机肥成本高是降低农户使用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建议兵团增加有机肥施用补贴,通过补贴提高农户的积极性;(2)传统有机肥全凭人工播撒,不适宜兵团机械化农业的需要,建议兵团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将传统有机肥加工成颗粒,利于机械施肥。(3)兵团相关部门应从产业角度出发,统一生产标准,制定价格参考,以利于有机肥的商品化流通。(4)鼓励科研院所进一步研究开发随水滴施的滴灌有机专用肥料。
参考文献
[1]赖波,董巨河,单娜娜,等.新疆有机肥资源的区域差异及分布特征[J].新疆农业科学,2012,49(4):625-63.
[2]李苗,苏武峥,李江梅,等.新疆畜牧业有机肥资源供需现状分析[J].可持续发展,2011(2):36-39.
[3]郑德明,姜益娟,朱朝阳,等.新疆主要有机肥料资源及其利用[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3,15(4):7-11.
[4]刘睿,王正银,朱洪霞.中国有机肥料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310-313.
[5]王方浩,马文奇,窦争霞,等.中国畜禽粪便产生量估算及环境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06,26(5):614-617.
[6]吴志勇,闫静,张新国. 新疆兵团肥料施用状况及评价[J].新疆农业科学,2004,41(6):435-468.
[7]韩晓日,郑国砥,刘晓燕,等.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微生物量氮动态、来源和供氮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4):765-772.
[8]黄鸿翔,李书田,李向林,等. 我国有机肥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J].土壤肥料,2006(1):3-8.
[9]孙法臣.兵团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13-264.
宁夏回族自治区
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申请书
2011 年 度
项目名称: 同心圆枣良种选育及营地建设
申 请 人: 马 军
申请单位: 宁夏天予枣业有限责任公司
通讯地址: 同心县预海镇永安东路
联系电话: 0953-8039989
申报日期: 2011.4.28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二〇一一年
填 写 说 明
一、填写申请书以前,请认真查阅《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本年度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通知(指南)。
二、申请书内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认真填写,表达明确,一律打印填表。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略词,须说明全称。
三、申请书中各栏不得出现空白,如没有内容,可填“无”。
四、封面中项目编号申请人不填,由自治区科技厅发展计划处统一填写。
五、申请书用A4纸打印,字体为宋体小四号,于左侧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后,一式三份报自治区科技厅发展计划处。
六、***单位应通过归口管理部门统一报送,未通过归口管理部门而上报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一、基本信息
申请人情况
姓 名
马 军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9.5
学 历
大 学
所学专业
经济
职 称
高级
联系电话
8039989
手机
13909530233
Txmajun3@126.com
申报单位
情况
名 称
宁夏天予枣业有限责任公司
性 质
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
同心县预海镇永安东路
邮 编
751300
所属部门
同心县科学技术局
主要参加
单位
同心县科学技术局
所属技术
领域
信息 自动化 材料 能源 制造业 交通 ■农业 资源
生态与环境 生物医药 人口与健康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其它
主要研究内容与经济技术指标(150字左右)
在同心圆枣主产区选择十年生以上丰产、产量稳定、果个大、枣核小的优良树种,采挖其根孽苗移栽,建成同心圆枣选优复壮采穗苗圃200亩。同时采用酸枣直播的方法建成育苗圃200亩。每二年,在同心圆枣选优复壮采穗苗圃采集一年生枣头一次枝做为接穗在酸枣实生苗上劈接、秋季出苗,完成同心圆枣良种选育及繁育。建成示范种植园200亩。项目完成后可提供五万亩大田种植所需优良种苗。
项目与自治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衔接性
■明确列入《规划》 特色优势农业领域 红枣特色产业 优先主题
基本属于《规划》 领域 优先主题的范畴
其它(请说明)
项目与部门(地方)科技需求的衔接
■需求提出部门(地方): 同心县科学与技术局
其它(请说明)
创新类型
■自主创新
集成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项目完成时
的应用类型
形成自主研发能力
形成规模生产能力
局部试点示范
■较大范围推广应用
总经费概算
167.8 万元
申请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资助 80 万元
研究起止
日期
2011年 5 月至 2012 年 10 月
一、项目意义(着重表述实施该项目的必要性和当前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程度,与《自治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的衔接、与自治区重点产业或地方需求的结合程度、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等。)
必要性分析: 1、项目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
同心县十年九旱,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差,干旱、冻害、风沙等危害时常发生,农作物绝产是常有的事,而同心圆枣具有适应能力强,抗旱、抗寒、抗风沙,耐瘠薄,旱涝保收,被当地老百姓喻为“铁杆庄稼”,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且不与畜牧业、农业等特色产业争土地、争劳力、争农时,深受群众喜爱,产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据调查:国内市场一般鲜枣比苹果价高2-3倍,珍稀品种售价更高。因此把同心圆枣作为一个产业集中连片发展种植,改变种植者的小生产规模,通过项目带动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户同大市场连接起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2、项目建设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发展同心圆枣产业是当地穷则思变的做法,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解决农民生计问题的需要,项目将通过良种选育和示范种植,帮助和指导农民严格按照农业标准化规程搞好红枣种植并提供优良苗木,在枣农和公司之间架起 “双赢”的桥梁,走出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的成功之路,推动本地区枣树种植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项目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宁夏同心县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中心,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差,同心圆枣良种选育及示范种植基地的建设将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在生产过程中全面推行新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能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同心圆枣产业发展,将其列入《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六大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制订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红枣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2年,全区红枣产业基地总面积达到140万亩(其中制干品种圆枣占70%)的目标,今后几年要以快速扩大红枣基地建设规模为突破口,培育红枣流通加工企业,培育宁夏红枣的市场品牌,全面推动宁夏红枣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2007年以来自治区、吴忠市和同心县对发展红枣产业给予大力扶持,提出要在中部干旱带发展100万亩红枣产业基地,而同心县又是100万亩红枣产业基地的主战场,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当地政府和群众对发展枣产业的认识普遍提高,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长期以来,在中部干旱带及同心县农户种植枣树全部采用的是根孽苗繁植,加上农民种植枣树既不施肥,又不修剪,全部为粗放管理,导致同心圆枣产品质量下降、产量低、效益差。实施同心圆枣良种选育及示范种植项目,不仅可提高苗木质量而且可改变农民传统的耕作习惯,实行集约经营,增加收入。
同心圆枣作为中部干旱带枣树发展的最适宜品种,适应性强,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丰产;枣果个大,肉厚、微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高等特点。结合自治区在中部干旱带发展100万亩红枣基地的目标,同心县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发展同心圆枣40万亩,共需苗木1500万株,而优质合格的苗木是丰产的基础。从近两年的种植情况来看,优质的同心圆枣种苗极为奇缺,生产量远远低于需求量。因此,同心圆枣良种选育及示范种植就显得尤为重要,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本地枣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可向周边县、市及干旱带枣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的苗木。
总之,同心圆枣良种选育及示范种植技术推广项目的建设对加快同心圆枣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剩余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发展地方经济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中部干旱带红枣优良品种市场的生产经营状态,为推动同心圆枣的基地化、良种化、标准化发展奠定基础。总之,项目的建成将对同心县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阐明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专利等知识产权情况,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等。)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红枣产业的发展,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对基地建设、苗木繁育给予补助,大大促进了宁夏红枣产业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区枣树面积达80多万亩,产量达1.5亿公斤,产值4.8亿元。同心县的枣树面积也达15万亩。显现出良好的势头。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如中部干旱带水资源严重缺乏、长期粗放式管理等问题,严重影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造成同心圆枣栽培管理水平低,单产不高,效益没有充分发挥。针对这些问题,自治区有关部门首先开展了宁夏枣树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成果,解决了技术问题,其次是在中部干旱带区域实行公司+农户的定单生产模式,由项目承担单位与农户签订供销合同,农户负责按公司要求进行生产,公司按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拉动了产业的发展。本项目育苗技术由“根蘖育苗、归圃育苗”,转变为以嫁接育苗为主。通过引进推广酸枣嫁接育苗技术,建立苗木繁育基地,实现了苗木生产嫁接化、规模化,实现了苗木自给有余。
长期以来,在中部干旱带及同心县农户种植枣树全部采用的是根孽苗繁植,加上农民种植枣树既不施肥,又不修剪,全部为粗放管理,导致同心圆枣产品质量下降、产量低、效益差。实施同心圆枣良种选育及示范种植项目,不仅可提高苗木质量而且可改变农民传统的耕作习惯,实行集约经营,增加收入。
三、项目目标(项目目标的涵盖范围要与项目名称相对应;确立的项目目标应能切实支撑项目立项的意义;目标应该明确具体,便于考核;其目标在计划实施周期内能够完成。)
宁夏天予枣业有限公司同心圆枣良种选育及示范种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位于同心县扬黄灌区的河西镇。
项目建设总规模600亩。其中复壮培育同心圆枣200亩、采穗圃200亩、示范化种植园200亩。项目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推动同心圆枣产业发展的规模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项目建设期限:二年
项目建设进度: 2011年新建种植酸枣种苗200亩,同心圆枣采穗圃200亩,第四季度检查验收。
2012年采集接穗,进行蜡封储藏, 5月前后进行嫁接,提高繁殖系数,同时加强苗圃地的管理,秋季出苗。
四、项目主要任务(主要包括研究重点与开发内容,项目、人才、基地统筹计划,技术关键、技术难点、创新点。其内容应与项目目标有直接对应的支撑关系,为实现项目目标所应进行的重点研究内容不应有遗漏,也不应包括与项目目标关系度不大的内容。)
主要任务:在宁夏天予枣业有限公司桃山农场建设同心圆枣良种选育及示范种植繁育基地600亩,其中新建育苗种植200亩;新建采穗圃200亩,新建示范种植园200亩。
技术流程:在同心圆枣主产区选择十年生以上丰产、产量稳定、果个大、枣核小的优良树种,采挖其根孽苗移植建成同心圆枣选优复壮采穗苗圃。同时采用酸枣直播的方法建成育苗基地。每二年,在同心圆枣选优复壮采穗苗圃采集一年生枣头一次枝做为接穗在酸枣实生苗上劈接、秋季出苗,完成同心圆枣良种选育及示范种植繁育任务。
技术重点:
培育酸枣实生苗:直接播酸枣仁效果最好,可加快出苗速度提高出苗整齐度。酸枣仁播种每公顷用量15—30千克,播种前用清水浸泡24—48小时,然后与湿沙混合,覆盖塑料膜在阳光下催芽2—3天,待有少量种子破嘴后播种。播种前苗圃地要浇透水,然后翻松并精细整地,趁墒播种。播种深度1.5—2厘米,采用条播,行距40厘米左右,播种后覆盖地膜。待60%以上出苗后,揭取地膜,及时除草间苗,株距保留15厘米左右。苗高25—30厘米时打尖,促苗粗壮一般每公顷可出酸枣苗15万株。
采穗圃建设:在同心圆枣主产区选择丰产、稳产、果个大、枣核小的优良树种,具体地点为石狮镇麻疙瘩村沙沟脑子,王团镇黄草岭,倒墩子村,大沟沿村。采挖优良树种的根孽苗做为采穗圃的选优复壮苗移植,做到随挖随栽,并用生根粉沾根,一提二踩三埋,灌足定根水,有利苗木成活;
选择接穗:采穗圃的选优复壮苗接穗一般采用一年生枣头一次枝,采集后对接穗进行蘸蜡处理(100-105℃石蜡中速蘸)。芽接时,5月份用一年生枣头一次枝上的主芽作接穗,6月份以后可用当年生枣头一次枝上的饱满芽作接穗。
嫁接:同心圆枣良种选育及示范种植繁育基地采用当年采集的选优复壮苗接穗对酸枣实生苗进行嫁接。枣树育苗适用的嫁接方法主要有劈接 ,此方法成活率高、操作简便,接后当年即能萌芽生长。
幼林抚育:本项目选优复壮苗接穗嫁接酸枣实生苗后,就完成了相关技术规程,建成同心圆枣选优复壮幼林。要对幼林集约经营及时灌水、施肥和合理修剪以及松土、锄草和进行病虫害防治
示范种植流程及技术推广内容:
平田整地——选择品种——定植——枣树管理
(1)苗木品种:同心圆枣。
(2)栽植密度:株行距为1.5×4m,每亩栽植111株。
(3)苗木规格和质量:要求枣苗根系鲜活完整,垂直根长30cm,水平根长35-40cm。枣苗主杆70-80cm位置应有侧枝,侧枝保留长度5cm,枣苗定杆高度1.4m,要求主杆通直粗细均匀,生长健壮,根和枝杆不老化、无劈裂、无冻害和病虫害症状,主杆没有环切、环剥,根系独立(归圃苗和嫁接苗)。
(4)栽植及管理
挖穴:枣树栽植穴可用机械开挖,穴深70cm,穴直径80cm。
施肥:栽植前每穴使入发酵过的有机肥30公斤,与土混匀后施入。
枣苗栽植:严格按照“一提、二踩、三打埂”的栽植程序进行。一提就是枣苗放入定植坑后,先上提枣苗,使根系舒展;二踩就是边填土边踩踏,土填到距地面10cm时停止;三打埂就是用剩余的土围直径1.0m的灌水坑。
灌水:灌水5次。
①栽后立即灌透定根水,每穴约100公斤。
②催芽水:于萌芽前,在4月上、中旬进行灌水,有利于萌芽、枣头及枣吊的生长、花芽分化和提高开花质量。
③花期水:花期是枣树需水的关键时期,花期灌水不但坐果率高,而且果实发育迅速。
④坐果水:于7月上旬,在幼果迅速生长期,结合追肥灌水,可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
⑤变色水:于土壤封冻前浇水,增加枣树的越冬抗寒能力。
覆膜:完成灌水后及时覆膜,覆膜规格1.2m见方。
树杆缠膜:枣树栽植后及时对全树缠膜保湿增温,缠膜要紧要严。
整形修剪:新枣头生长到3-5cm时,按照疏层形树形要求保留新枣头,抹除多余的芽。新枣头保留2-3个二次枝摘心,第一个二次枝应向树冠外侧生长,角度70-80度。7月中旬对二次枝全部摘心,并清除后期萌发的新枣头。
项目技术难点:劈接方法如何提高成活率。
创新点:较大面积选择同心圆枣优良苗木进行复壮繁育
五、项目预期技术、经济、社会效益及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前景(包括技术、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推广应用与产业化前景分析,可能取得的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及知识产权分析,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改良和提高同心圆枣乡土树种的品质,提高同心圆枣的产量和质量,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起到重要作用。同时项目期内可解决季节性劳动力100多人就业,带动圆枣相关产业的发展。
建成600亩同心圆枣良种选育及示范种植基地,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育苗基地建成后每亩可出苗8000株,按每株2元计算,亩收入达1.6万元,基地实现收入320万元。
建设该基地,将为我区中部干旱带及同心县提供优良复壮种苗250万株,可大田推广种植五万亩同心圆枣选优复壮苗。大田种植选优复壮苗,一般第二年开始结实,5年生每株产鲜枣5公斤,亩产鲜枣150公斤,产值达300元/亩,7年生每株产鲜枣10公斤,每亩产300公斤,亩产值达600元/亩,10年生以上枣树进入稳产期,亩收入稳定保持在1500元以上。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将为中部干旱带农民每年增加收入1000万元以上。项目实施后能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状况,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覆盖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六、项目现有研究工作基础(主要阐述项目成熟性。包括项目申请单位已有的研究开发经历、科研成果、科研条件、人才团队、组织机制和前期准备工作等。)
项目生产、经营管理机构,人员技术力量:
该项目由宁夏天予枣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实施。宁夏天予枣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专门从事同心圆枣育苗、种植,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的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现有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12人。管理人员队伍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公司员工的85%,技术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的43%。公司建有红枣专用清洗、烘干、成品包装生产线和浓缩汁生产线,2010年实现销售1542.6万元。目前公司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固定资产1724.8万元。
2007年以来,公司研发队伍共承担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两个,公司还承担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一项,该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2010年,宁夏科技厅申报国家863重大科技项目,将公司列为承担单位之一。几年来,公司共投入科技创新费用170多万元,使研发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2007年9月以来,公司开发同心圆枣资源,共开发出三个系列七个品种的干枣产品投放市场,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2010年,公司在银川市设立分公司,成立专门的营销团队开拓销售市场。同心圆枣干枣产品不但在宁夏市场上一枝独秀,而且打入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市场。目前,公司产品已销往浙江、山东、北京、广州、内蒙等地,并远销马来西亚和泰国。良好的市场销售有效带动了原料的收购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鲜枣收购价格由2007年前的每公斤一元提高到了2009年的2.4元,提高了1.4倍,干枣价格由2007年前的每公斤3.2元提高到了2009年的5.6元,每吨提高了2400元,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圆枣的积极性。
公司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严格按账务制度办事,做到收支两条线管理。财务人员均为获得相关证书的专业人员。在经营过程中,尽量减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挂帐,做到有帐备结,有款必付,专款专用,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2009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9.8%,银行贷款90万元,银行信用等级为A级。
2009年,公司依托同心圆枣资源,建设“同心圆枣生产加工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占地6700平方米,投资675万元,已建成冷藏库1216平方米,使储藏规模达到2000吨,建成生产加工车间1152平方米,建成办公区160平方米及其他附属设施工程。二期工程投资485万元建成浓缩枣汁生产线一条及相关生产设施。目前,企业已通过食品生产安全认证,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ISO14001和同心圆枣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正在进行ISO22000食品质量安全认证。2009年公司被首届宁夏回商大会评为优秀回商企业;连续三年被同心县委、政府评为先进龙头企业,2009年被吴忠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五一”劳动模范集体。
为了保证项目实施质量,项目聘请自治区林业产业发展中心的专家和同心县林业局、科技局的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宁夏林业产业发展中心主要负责全区经济林和花卉、中药材等林果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和技术培训、技术研究、信息咨询等服务工作。现有工作人员14人,其中研究员3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3人。同心县林业局,现有林业工程师5 人,高级工程师5 人,局内设有规划设计室、果树站等机构,负责全县经济林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全县经济林的种植、抚育管理、培训等工作。本项目聘请一大批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保证项目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七、必要的支撑条件、组织措施及实施方案(主要阐明为完成该项目相关的保障措施、组织实施方案、管理措施与实施年限;企业参与度、产学研联合机制等。)
为了加强对同心圆枣良种选育及示范种植项目的领导,在同心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由科技、财政、林业等部门为成员的监督实施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基地建设,宁夏天予枣业公司为项目实施单位,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实施,技术依托林业部门作好规划设计与技术指导,确保项目实施。
项目管理:项目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项目实施及年度计划必须报同心县科技局审核后批准执行。
资金管理:项目资金设立专户,独立核算,专款专用。项目建设实行报帐制,资金管理由同心县农业局财务部门负责。项目财务管理必须严格采用全国统一的资金管理模式,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和办法进行财务管理,资金的安排坚持与任务配套,资金的落实和建设成效相挂钩的原则,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工程。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严格按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标准执行,项目的施工设计要符合有关技术规程,同时要多方案进行比选,采用先进技术。项目施工严格实行先设计后施工,设计要任务上图、数字上表,落实到具置。
技术管理:为达到技术要求,确保项目发挥最优效益。首先由同心县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实地考察、评估论证,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实际规划的作业设计。其次,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工程建设、优良品种调运、栽植管理等,都要遵循设计,按设计施工。第三,建立技术责任制,由技术人员包片技术指导,定任务,定标准,实行奖优罚劣制度;第四,工程建设要体现区域化种植,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生产;第五,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果农的管理水平。
八、项目的关联行动(重点阐述与本项目相关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国际合作等落实情况,本项目与其他相关国家、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及其他工程与建设计划项目的衔接和分工。)
在同心圆枣主产区选择十年生以上丰产、产量稳定、果个大、枣核小的优良树种,采挖其根孽苗移植建成同心圆枣选优复壮采穗苗圃。同时采用酸枣直播的方法建成育苗基地。每二年,在同心圆枣选优复壮采穗苗圃采集一年生枣头一次枝做为接穗在酸枣实生苗上劈接、秋季出苗,完成同心圆枣良种选育及示范种植任务。
九、项目负责人主要工作及科研经历
项目主管负责人杨有俊负责全县有关科研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现任同心县科技局局长,历任同心县羊路乡、河西、石狮镇党(工)委书记、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同心县畜牧局局长。
马军 ,男,42岁,大学文化程度,国家现任宁夏天予枣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马军1994年下海经商,2000---2002年合伙创办吴忠天启薯业有限公司同心分公司;2006年创办同心县同心圆枣专业合作社;2007年8月在同心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办宁夏天予枣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开发同心圆枣产业的科技特派员和带头人。在担任宁夏天予枣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四年时间里,显示出了较强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共开发出同心圆枣干枣三个系列七款产品投放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亲睐。2009年,他与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共同合作,引进目前国内先进的红枣深加工生产技术,对宁夏中部干旱带优质的红枣资源同心圆枣进行产业科技开发和产业升级,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造富宁夏中部干旱带群众。马军曾担任同心县广播电视局领导干部,从商之后担任县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吴忠市个体私营协会副会长等职,具有较高的社会威信。被评为吴忠市十大经营户、市青年企业家、吴忠市“十大优秀青年”,市“工字号”创业明星、全区生态建设先进个人等,2010年获国家专业人才证书、注册生产管理师。2007年以来,马军共承担一项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承担一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一项国家星火科技项目2010年,宁夏科技厅申报国家863重大科技项目,将公司列为承担单位之一。几年来,公司共投入科技创新费用170多万元,使研发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十、主要参加人员名单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务职称
所学专业
现从事专业
所在单位
在本项目中
承担的任务
杨有俊
男
1963.5
局长
法律
同心县科技局
项目主管
负责人
马 军
男
1969
总经理
经济
林业
天予公司
负责人
马廷贵
男
1968
技术员
林业
林业
区林业厅
技术负责人
赵实华
男
1962
林业工程类
林业
林业
区林业厅
技术负责人
刘廷俊
男
1952
林业工程类
园艺
林业
区林业厅
技术负责人
虎卫军
男
1969
林业工程类
林业
林业
天予公司
技术负责人
虎 福
男
1963
副经理
会计
加工
天予公司
生产负责人
十一、项目经费预算、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
科 目
预 算
自治区攻关计划拨款
80万元
自治区其它拨款
元
主管部门拨款
元
单位自筹
7.8万元
银行贷款
元
其 它
元
总经费预算
167.8万元
十二、申报单位意见
负责人: (公章)
年 月 日
十三、自治区有关部门科技处或县(市)科技局意见
负责人: (公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