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8 10:42: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电气行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供电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
1、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电力企业文化是电力企业文明建设的综合反映。当代的企业管理是文化型的管理,通过“文化力”来协调、引导和约束人的行为,以弥补企业制度管理的不足,促进企业技术、经济、精神、物质的深刻变化,达到人和物的同步发展。电力企业应当借助当代企业管理新思想来推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形成全员参加,同步运转、协调发展的格局,不断增强企业职工的创建意识,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文化环境,以促进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2、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新趋势是企业经过长期孕育和提炼升华的占主导地位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可和遵循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经营方式的总和。
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一种外在标志,目的是使消费者能够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认同自我,同时通过企业文化加强内部凝聚力,增强企业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供电企业带有公用事业性质;因此,要慎重分析内外因素,提炼核心价值观,围绕中心任务,结合供电企业管理实践,借鉴国内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和发展具有供电特色的企业文化。既要重视团结协作、以客户为中心、平等对待员工、激励与创新等目标的实施和发展,又要注意意识导向、制度约束、凝聚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影响。
3、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即价值观。建立一个科学的、能够让员工认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国内许多成功的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利用企业文化这一载体,有效地引人竞争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释放人的潜能,给企业注人生机和活力,全面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随着社会进步和企业竞争的加剧,经济生活中的物质生产日益呈现出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态势,经济与文化的融和已成为经济发展必由之路。就供电企业而言,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将不再成为垄断产业,未来发展目标是突破部门与地区界线,打破条块分割,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重组,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越来越多的供电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深刻认识到开展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和载体,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创一流企业和创建文明行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
3.1提高供电企业管理水平
纵观企业管理发展的历史,企业管理依次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它包含了经营管理、人性管理、激励管理、情感管理、团队管理等一系列内容。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特别整中小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凭借管理者的个人经验或前辈、同行的成功经验管理企业。一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主要是支柱产业骨干型企业,已进入科学管理阶段,以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劳动定额、岗位职责、专业分工管理企业。极少数现代一流企业进人文化管理阶段,围绕企业价值这一核心,确定企业精神、经营观念、发展战略、奋斗目标,培养职业道德,规范企业行为,建立企业作风,营造企业环境,突出了企业文化的主导作用。供电企业正处在从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型的过渡期,建设企业文化,将加快转型速度,缩短过渡时间,尽快步人文化管理阶段,达到提升企业管理层次的目的。
3.2促进供电企业的改革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改革将向纵深发展,彻底摆脱计划经济影响,全面进入市场,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成了当务之急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企业化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确立科学的企业目标,塑造崭新的企业形象,培育优秀的企业精神,建立现代的经营理念,设计鲜明的企业标志,塑造优良的企业环境,充分发挥文化的粘合功能、功能、激发功能,从而使企业能迅速地进人市场、占领市场、巩固市场,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使企业的职工群体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奋斗目标。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促进企业改革,保证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
3.3推动供电企业的创一流工作
创建一流供电企业,是供电职工追求的目标,已为之奋斗了数年,而创一流需要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职工队伍、一流的管理,这都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企业文化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所以创一流供电企业的物质支撑、精神激励、制度保障,都蕴含在企业文化建设之中,能有效地推动创一流工作。另外,创一流供电企业靠的是职工的努力,而企业文化建设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两者异曲同工、一脉相承。将其结合起来,可使企业中所有人朝着创一流目标和方向努力。
4、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
4.1提高职工队伍的总体素质,
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提高全体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职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企业文化建设的起点。只有当职工的总体素质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企业生产经营的总体水平相适应时,建设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精神才有可能。因此,通过加强学习、深化教育、集中培训、注重实践、强化锻炼,使职工成为“四有”人才,供电企业文化建设才有牢固基础,这也是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4.2明确供电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
企业没有目标或发展目标不明确,职工就看不到企业的光明前途,极容易出现短期行为和思想上的波动,因而不利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利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进而影响企业精神的培育。另外,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必须符合全体职工的心愿,代表他们的共同利益,要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企业目标变成职工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这样职工才能清晰地看到企业的光明前途,增强信心,充分发挥自己在实现企业目标中的作用,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为振兴企业献计献策,从而形成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念。把“创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经营管理现代化的国际一流的电力经营企业”作为供电企业的最终目标。
4.3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是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没有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职工就难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为此,一是搞好企业的生活环境,满足职工衣、食、住、行、休、养、生、息的需要,二是满足职工接受教育、开展活动、学习提高的需要。三是满足职工人格得到尊重和个性得到发展的需要。只有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才能使职工真正树立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树立“企业是我家,兴旺靠大家”的观念,形成企业职工的共同价值取向,创建优秀的供电企业文化。
4.4发挥供电企业领导的表率作用,是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体制要求
企业领导的思想品格影响企业的风气及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领导的生活方式影响企业职工的行为方式的建立,企业领导的个性态度对职工健康人格的形式也有影响。总之,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领导强有力的指挥和鞭策。企业领导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威信高、律已严格、待人真诚、大公无私、廉洁奉公、任劳任怨、办事公道,就会产生感召力,形成企业上下一致的意志和共识,全面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
45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企业文化转化为职工群体意识行为,起着不可替代的媒介和催化作用,是供电企业文化建设和升华的主要渠道。一是,通过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企业民主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活动透明度。二是,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和改善企业内部关系,强化职工的参与意识,发挥全体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三是,通过生动感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和灌输企业宗旨、企业目标、企业理念,树立职工学习企业精神的典型,引导企业职工认同企业文化,弘扬企业精神。四是,要经常开展交心通气活动,企业领导与职工之间要经常进行沟通,尊重人、关心人,建立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企业环境,使职工的人生价值充分得以实现,从而确保供电企业文化的升华提高和企业精神的发扬光大。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对跨国公司和国内各类企业的双重竞争压力,迫切需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因此,深入推进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的迫切需要,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归根到底,就是应注重人的因素,把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与群众的理念融入到工作的全过程。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中所形成的一种企业经营哲学,是指导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动准则。具体的说是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价值理念的一种体现是企业的灵魂,为企业的发展壮大,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目标,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个企业少则几十人,多则数万之众。人各有志,各有追求。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企业目标把全体职工的思想和行为统一起来,这个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势必在竞争中被淘汰。所以,确立企业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仅有企业目标,缺少一定的文化氛围,也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内各种力量汇集到一个共同目标上来,使每位职工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家,把企业目标转化为自觉行为,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和自豪感,成为“社会人”,而不是被金钱所驱动的“经济人”。从根本意义上来说,企业目标的实现要靠职工的共同努力,要靠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水平的优劣。因此,围绕企业目标展开企业文化建设,以提高职工素质和培育职工的共同价值观,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2.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转变经营观念,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理念与现代企业制度是融会贯通的。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要求现代企业文化的产生;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企业文化的指导和支持,需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来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认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基石,它的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强调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创建公开、公平、公正的企业文化环境中,不能仅局限于制度,更不能迷信于制度的制定而忽视企业文化,及企业文化其他部分的建设,只有在企业文化的系统建设的基础下强调制度的执行,调整与完善,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构建科学的、完善的、系统的、人性化的现代化企业制度。
3.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关键靠文化。”在当前市场趋于成熟,竞争趋于激烈,不少企业经营者感到要创建一个企业并不难,难得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并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要参与竞争,优势来源于雄厚的资金,精良先进的设备及优质对路的服务。这是企业自身的实力,而企业实力的关键,在于企业中掌握设备的人,及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企业职工。所以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素质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企业职工的素质水平决定企业的生产力,竞争力。整体素质高的企业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前进,反之将会在经济大潮中被淘汰。因此,只有依靠企业文化的支持,着力建设一个具有本企业特征的文化体系,努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才能形成具有企业特征的竞争优势,使其他企业不能轻易效仿从而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4.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
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及两者的对象不同,工作重点不同,实施者不同。但两者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文化的展示和表现,是企业文化在社会或市场上的认知和评价。它必须接受企业文化的指导,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灵魂,精神支柱和先决条件。因此,塑造企业形象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离开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就成了一盘散沙,没有主题,没有目标,没有核心,所以,企业形象塑造必须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展开。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发展方向,影响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人们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这其中包含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反应。也可以说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所以说两者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但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企业形象的前提。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形象。如果没有已存在的企业文化,就不会有公众心目中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展示自己的管理风格、经营状态和精神风貌。企业文化这股内蕴的动力,影响着企业内部的组织与制度、管理与教育,并扩大对社会公益活动,消费者参与行动的规划,最后由组织的统一视觉有效地识别并传达给社会公众,对内产生凝聚力,对外产生感召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企业文化有利于加强信息交流,确保良好的工作关系
当今社会,企业和员工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决策速度日趋加快,高速自由地传递信息成为必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新的企业文化形态:网络文化诞生。可以说,网络文化是企业文化在互联网上延伸的一种文化,是企业文化在空间上的继承和发展。企业文化通过计算机网络设备,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完成对企业的战略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组织机构、员工行为等进行管理。即企业的公司网站,就是企业运用网络技术向外界展示本公司企业价值观、员工共同目标、产品、文化等魅力的平台,这正是网络文化的体现。所以说,网络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扩展道路之一。企业网络文化所引起的企业沟通体系,一方面企业成员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网络进行非现场交流,另一方面企业成员之间也因邻座的随机组合而扩大面对面交流的范围。通过这种工作方式,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员工之间、管理者之间可随时进行信息互访,讨论有关问题,确保了良好的工作关系。
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企业文化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问题颇多,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传统单一的计划观念影响根深蒂固,符合时代的管理观念还没有被完全接受,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只重视技术、市场等因素,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效益,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使其处于简单的自然发展状态。
2.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对企业文化的真实内涵缺乏明确的认知,粗略地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容就是做一些公关宣传活动、社会公益和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而忽视了企业文化中最本质的部分,即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与推广。另外,简单地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视觉文化上,认为统一了企业标识和着装,就是在做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
3.只重视企业文化的设计,却轻视对员工的教化
虽然设计了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但仅仅热衷于我们设计了企业文化而已,热衷于让大家知道我们在做企业文化,而缺乏对员工进行深层次的教化,使广大员工对企业的精神文化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更没有转化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整体行为,没有把企业文化真正转化为企业的财富。
4.企业文化建设的随意性强
一是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如何将企业的文化力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落实到企业的实际中去。而企业的各项工作均有周、月、年度计划,唯独企业文化的建设没有被列入到计划的范畴,缺乏全面完备的策划方案和详细可行的长远规划,随意性较强。二是缺乏制度保障。由于认识、重视不够,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使之缺乏一套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5.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人的因素
往往忽视员工的参与度,对企业文化界定不清,认为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是对企业家文化的总结和提炼。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中间力量,员工只需被动地接受和服从。因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多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和反馈,使员工没有真正地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从而加大了企业文化推广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难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而达到预期的目标。二是忽视员工的发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流于形式,忽视了企业中最重大的因素――企业员工。没有将文化建设的核心,即企业员工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虽然重视企业精神文化的贯彻、推广,却轻视对员工的培训,养成了员工封闭固化的平均主义思想和讲究物质享受的思想,而且形成了节奏缓慢抵御新事物的心态,抑制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员工的潜能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阻碍了企业文化的创新。
三、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对策
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推动企业文化发展,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具体操作步骤与方法包括:
1.增强企业文化意识,形成企业精神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首先要求企业领导者增强现代企业文化意识,把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日程,在人格、能力作风、情感等方面成为员工的榜样,去感染、教育、鼓舞和鞭策下属职工群众,增强员工的信心和优越感,从而把企业领导者的积极倡导变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同时,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向广大职工群众提供技术业务、政治理论以及文化素养的培训,逐步树立全体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经营宗旨、风格风尚等精神观念。随着企业的发展,最终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有形力量,就能对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培育和再塑企业精神,有利于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能够完成企业既定任务的纯洁的员工队伍。
2.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企业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挖掘内部潜力,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发动职工全员参与企业文化的实践,提高全员素质,做到“三个满足”,即满足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需要,满足员工渴望成才的需要,满足员工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以此适应职工实现个人价值和物质、精神需要的意向,创造一种适应企业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企业要不失时机地采用岗位练兵、技术竞赛、脱产培训和党校学习等形式,从政治、技术、业务上培训职工,进一步健全以基础教育、技术、等级教育、学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网络和考核管理办法。同时,要开展各种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思想好、纪律严、业务强、作风硬的职工队伍,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
3.塑造良好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为企业发展提供丰厚的无形资产
奥美的理念有这样一句话“企业形象的建立,就如同鸟的筑巢一样,从我们撷去的稻草杂物建立而成。别小看了这些稻草杂物般的细枝末梢,正是它们奠定了一个企业形象的坚实基础。”因此,企业形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塑造出来,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培育。
四、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途径
1.树立科学的企业理念,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灵魂
当前,企业理念已成为知名企业最深入人心的概念,已在悄悄地引起一场企业经营管理观念的革命。在此情况下,许多企业都制定了本企业的口号、反映企业的理念,显示企业的目标、使命、经营观念和行动准则,并通过口号鼓励全体员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2.创造优美的环境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外在表现
企业环境代表着企业领导和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标志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影响着企业的社会形象。企业环境是企业文化最基本的反映,建设优美的企业环境,营造富有情意的工作氛围,陶冶职工情操,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为企业增光添彩。
3.优质的产品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首要任务
产品形象是企业形象的综合体现和缩影。首先,企业要提供优质产品形象,就要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其次,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创名牌、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创造出企业最佳效益。同时,要加强产品的对外宣传,富有个性的宣传是塑造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的重要手段。
4.清正的领导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关键
企业领导在企业中的主导作用和自身示范能力是领导形象的具体体现,也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关键。首先,企业领导的作风,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企业领导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既要成为真抓实干、精通业务与技术,善于经营,勇于创新的经营者,也要成为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具有献身精神的带头人。其次,要提高领导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程度,把握好企业文化的方向和基本原则,在借鉴优秀企业经验的基础上,拓宽视野不断创新。
5.敬业的职工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库存管理;SOI;供应链;条码
Abstract:Conventionalelectronicmanufacturemeetsmoreandmorechallengesandtroubleininventorymanagement.Soanychangeshouldbeimperativeunderthesituation.Thepaperintroducesupplierowninventory(SOI)concept,characteristicandvalue,thearticledescribestheSOIthreephasesofguidance,preparationandactualizationinelectronicmanufacture.
Keywords:inventorymanagement;supplierowninventory(SOI);supplychain;barcode
0引言
电子制造型企业由于完全市场化,竞争非常激烈,为抢占市场份额,赢得客户与利润,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并储备部分关键物资以取得市场的机会窗。企业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若继续采用传统的库存管理方式,库存必然是越来越大,导致库存成本过高,而电子材料贬值快,反而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本文旨在变革传统的库存管理方式,对传统库存进行SOI管理,有针对性地彻底解决部分高库存的现状,确实提高企业库存周期率。
1电子制造商库存挑战
该行业使用的原材料种类繁杂,材料型号众多,原材料的生产周期长,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供应商以国际分销商和原厂为主。在原材料库存管理中面临以下问题:
(1)该行业使用的原材料种类繁杂,因此合作的供应商数量众多,难以全面提升所有供应商的忠诚度。而且,许多供应商为国际厂商,他们在与国内企业合作时,非常注意保护自身权益。
(2)该作业的生产计划受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很大,采用传统库存管理方法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常常出现因供应不足导致生产停线或因过多采购带来呆滞物料。
(3)该行业所需要的部分集成电路专用性很强,应用领域很窄,对供应商的供货信赖非常强。这些器件的特殊性导致供应商在一般情况下不愿意提前备货,为保证持续供应,电子制造企业不得不以保有充足的安全库存,以防不测。(4)部分物料存贮环境要求高,并容易出现元器件过期和寿命终止(EOL)的问题。超过一定时间之后,元器件就会过期,导致库存大幅度贬值。
要应对以上挑战,电子制造企业必须采用新型的库存管理模式,加快库存周转效率,提高对市场需求的预测能力。
2SOI基本概念、特点与价值
2.1SOI定义
SOI——SupplierOwnInventory的缩写,即供应商拥有库存,库存物料由需求方管理,供应方拥有库存的所有权,决定库存的大小及计划。属于供应商寄售模式。
以供应链“双赢”或“多赢”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以供应商和用户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标,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库存水准及持续补货策略,其实质就是供应商先将货物送到需求方指定地点,待需求方使用后,再付款的一种管理方式。
SOI整个供应链上只有供需双方两个利润中心,成本由双方承担,利润也由双方共享,不会有第三方来分享供应链的利润,其运作模式如图1。信息共享更直接,成本优势更明显。
2.2特点
较传统的库存管理方式,基于集成供应链思想的SOI具有以下特点:
(1)供应链思想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以供需双方实现“双赢”为目标,致力于提高整体竞争优势。双方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供应方可以获得需求方最稳定的订单与实际的生产、库存数据。
(2)库存决策权由供方决定。用户都是把库存控制的决策权交给了供应商,此点是SOI与其它方式的非常大的不同,供应方直接基于生产实时需求信息而做出的即时拉动式补货系统。
(3)需求方负责实物的日常管理及PULL料、入库信息的及时录入。供应方定期检查库存的状况,具有方相互信任的机制。
(4)库存产权延迟。库存产权的转移点由需求方的收货验收环节延迟到实际生产环节,即实际生产时,才计入需求方的应付账款,如此一来,需求方的库存得到极大的降低,库存转移到前端的供应方。模式如图2。
2.3实施SOI的价值及好处
电子制造企业“先使用,再付款”的库存管理方式,具有以下价值:
(1)整合供应链前后端,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建立与战略合作方的稳定关系。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成本,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2)SOI库存的所有权属供应方,不占用需求方的库存和库存资金。对需求方来说是以虚拟库存代替物理库存,大大降低了需求方的库存水平,延长了付款时间,降低了库存成本,增加了流动资金。
一、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商业银行长期的任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作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哲学,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商业银行员工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习惯和行为规范必须体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必须体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既要追求自身经营效益,又要追求社会效益;既要追求业务发展数量、速度,又要追求业务发展质量、效率;既要追求高额任务、指标的完成,又要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既要追求经营利润,又要肩负社会责任。商业银行的一切业务运作,特别是信贷投向和信贷结构调整,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低碳经济发展,服务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和业务运作都要围绕这个总要求进行。
二、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要突出诚信行业属性
商业银行是信用机构。诚实守信是商业银行文化的本色。各家商业银行,虽然业务经营有所不同,但诚信始终是大家信奉的宗旨和恪守的原则。诚信,就是要求商业银行员工遵守职业道德,维护行业、职业信誉,讲信用,守承诺,忠诚老实,对国家、人民、股东和客户高度负责。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各商业银行要建立公平对待客户机制。要坚持依法合规、诚实守信、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文明规范原则。要大力倡导商业银行主动践行市场主体应尽的商业和社会责任,为客户提供文明规范服务,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金融秩序,推动银行业健康发展,保障客户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从具体业务环节来看,各商业银行在向客户营销理财产品时,应客观进行风险提示,要反对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各商业银行要忠实履行与客户的合约,保障客户获得相应质量的服务。商业银行同业之间也应大力提倡文明竞争、和谐竞争。
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要把文明规范服务作为重要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就是服务文化。文明构筑和谐,规范促进发展。自2005年0月中国银行业协会颁布《中国银行业文明服务公约》以来,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开展文明规范服务系列活动。随后,中国银行业协会又相继颁布了《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工作指引》、《中国银行业柜面服务规范》、《中国银行业零售业务服务规范》等系列服务规范,各家商业银行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为深入开展文明规范服务系列活动,首先,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教育,全体员工要牢固树立“客户至上、“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其次,各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文明规范服务工作的领导。各级商业银行管理者要树立“商业银行靠服务吃饭的思想,重温“客户是银行的衣食父母名言,视优化服务为“饭碗工程,把文明规范服务作为第一位的工作,勤研究、勤部署、勤运作、勤督促、勤检查,力求服务兴行、服务强行。各级商业银行要把文明规范服务工作纳入行长经营绩效考核,并设置较高考核分数进行考核。再次,各商业银行在各级管理人员晋升时要把是否重视文明规范服务、抓文明规范服务是否有成效作为决定晋升的重要依据。各商业银行要加大员工工资收入与服务文化建设挂钩的力度,促使广大员工自觉优化各岗位、各渠道、各环节的金融服务,提升整体金融服务水平。
四、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要体现稳健经营要求
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风险防范是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撑。各级商业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弘扬稳健经营的管理文化。稳健经营可以说是中国金融业“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十字行风的基本点。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就是靠大力加强“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十字行风来实现。要达到稳健经营目标就必须做到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的商业银行必须面对国内外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严峻的挑战和影响面前,我国各商业银行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稳健经营。稳健经营是商业银行生存的基本保障。稳健经营要求商业银行对国家、人民、股东、客户、社会和员工高度负责,坚持审慎的会计原则,当规范、合格的企业公民。要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资产安全。所谓稳健就是稳定、理性、适度、有序、健康、安全。各家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形成各具特色的风险防控文化,让中国银行业以稳健的雄姿立于世界同业之林。
五、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要通过创新铸造卓越
关键词:库存管理;SOI;供应链;条码
Abstract:Conventionalelectronicmanufacturemeetsmoreandmorechallengesandtroubleininventorymanagement.Soanychangeshouldbeimperativeunderthesituation.Thepaperintroducesupplierowninventory(SOI)concept,characteristicandvalue,thearticledescribestheSOIthreephasesofguidance,preparationandactualizationinelectronicmanufacture.
Keywords:inventorymanagement;supplierowninventory(SOI);supplychain;barcode
0引言
电子制造型企业由于完全市场化,竞争非常激烈,为抢占市场份额,赢得客户与利润,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并储备部分关键物资以取得市场的机会窗。企业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若继续采用传统的库存管理方式,库存必然是越来越大,导致库存成本过高,而电子材料贬值快,反而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本文旨在变革传统的库存管理方式,对传统库存进行SOI管理,有针对性地彻底解决部分高库存的现状,确实提高企业库存周期率。
1电子制造商库存挑战
该行业使用的原材料种类繁杂,材料型号众多,原材料的生产周期长,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供应商以国际分销商和原厂为主。在原材料库存管理中面临以下问题:
(1)该行业使用的原材料种类繁杂,因此合作的供应商数量众多,难以全面提升所有供应商的忠诚度。而且,许多供应商为国际厂商,他们在与国内企业合作时,非常注意保护自身权益。
(2)该作业的生产计划受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很大,采用传统库存管理方法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常常出现因供应不足导致生产停线或因过多采购带来呆滞物料。
(3)该行业所需要的部分集成电路专用性很强,应用领域很窄,对供应商的供货信赖非常强。这些器件的特殊性导致供应商在一般情况下不愿意提前备货,为保证持续供应,电子制造企业不得不以保有充足的安全库存,以防不测。(4)部分物料存贮环境要求高,并容易出现元器件过期和寿命终止(EOL)的问题。超过一定时间之后,元器件就会过期,导致库存大幅度贬值。
要应对以上挑战,电子制造企业必须采用新型的库存管理模式,加快库存周转效率,提高对市场需求的预测能力。
2SOI基本概念、特点与价值
2.1SOI定义
SOI——SupplierOwnInventory的缩写,即供应商拥有库存,库存物料由需求方管理,供应方拥有库存的所有权,决定库存的大小及计划。属于供应商寄售模式。
以供应链“双赢”或“多赢”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以供应商和用户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标,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库存水准及持续补货策略,其实质就是供应商先将货物送到需求方指定地点,待需求方使用后,再付款的一种管理方式。
SOI整个供应链上只有供需双方两个利润中心,成本由双方承担,利润也由双方共享,不会有第三方来分享供应链的利润,其运作模式如图1。信息共享更直接,成本优势更明显。
2.2特点
较传统的库存管理方式,基于集成供应链思想的SOI具有以下特点:
(1)供应链思想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以供需双方实现“双赢”为目标,致力于提高整体竞争优势。双方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供应方可以获得需求方最稳定的订单与实际的生产、库存数据。
(2)库存决策权由供方决定。用户都是把库存控制的决策权交给了供应商,此点是SOI与其它方式的非常大的不同,供应方直接基于生产实时需求信息而做出的即时拉动式补货系统。
(3)需求方负责实物的日常管理及PULL料、入库信息的及时录入。供应方定期检查库存的状况,具有方相互信任的机制。
(4)库存产权延迟。库存产权的转移点由需求方的收货验收环节延迟到实际生产环节,即实际生产时,才计入需求方的应付账款,如此一来,需求方的库存得到极大的降低,库存转移到前端的供应方。模式如图2。
2.3实施SOI的价值及好处
电子制造企业“先使用,再付款”的库存管理方式,具有以下价值:
(1)整合供应链前后端,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建立与战略合作方的稳定关系。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成本,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2)SOI库存的所有权属供应方,不占用需求方的库存和库存资金。对需求方来说是以虚拟库存代替物理库存,大大降低了需求方的库存水平,延长了付款时间,降低了库存成本,增加了流动资金。
关键词:电子商务战略伙伴关系第三方物流企业动态联盟商会
进入21世纪以来,供应链管理思想日益得到重视。如何在探求更先进的制造技术的同时,谋求合作伙伴之间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已经成为制造型企业应对竞争的关键要素。
信任关系的建立
供应链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竞争——合作——协调”机制,以分散化生产的企业联盟的协调为保障的新的企业合作模式,它以实现企业“双赢”为根本目的。只有当企业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时,双方才能信赖对方,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因此,实现战略伙伴管理首先要建立信任关系。
“诚实守信、公平互利”的信任关系是基础
建立了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的企业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合作伙伴,要求合作双方必须了解彼此的生产程序和生产能力,明确彼此的经营计划、策略,并且明确各自为了协助对方实现战略目的而必须采取的战术策略和承担的责任。同时,合作双方在进行利益和责任的分配时要体现公平互利的原则,特别是在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一方,更是不能欺压弱小的一方,否则只会导致信任关系的破裂和合作伙伴的失去。
风险控制和管理措施是保证
在供应链中主要存在两种不确定性,一种是需求信息偏差逐级放大引起的供应商库存不确定性,另一种是物流供应时间延迟效应导致的交货期不确定。
对于“放大效应”,供应链企业间应该通过信息交流和沟通来消除信息扭曲,要更自由、高效地使用EDI交换有关成本、作业计划、质量控制信息;供应商和制造商要经常进行互访,加强对风险的事中过程控制而不是事后控制等。
对第二种不确定性,可以通过进行业务流程再设计来精简供应链,消除冗余环节;在选择供应商时尽量实现本地化和JIT;在某阶段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在局部环节解决问题,把影响范围限制在最小;采用第三方物流并在实现分销网络和运输路线优化的同时加强运输过程实时跟踪;安排充足的提前期,同时精确设计安全库存。
激励机制是手段
常见的激励模式有以下几种:价格激励;订单激励;商誉激励;信息激励;淘汰激励。建立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供应链评价体系,并始终坚持对企业外部资源的全球搜索。在保留优秀合作伙伴的同时,保证充足的增补资源,促使合作伙伴为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和自己在供应链的地位,主动实现成本、质量等全方面的革新。
供应商关系建设
业务外包使现代商业组织发生了许多根本性变化,减少了成本,降低了风险,消除了冗员,增强了供应链竞争力,同时,也使企业的组织网络急速扩张。因此,现代企业也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开发、管理数目众多的供应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供应商开发
企业要进行全球资源的供应商搜索,同时,密切关注业界动态,跟踪领域中的领导者,并为企业发展建立充足的备选资源储备,以确保与最优秀者建立伙伴关系。
合作双方必须主动地为配合对方实现战略目标及时采取行动,必要时,供应商要自发地为下游企业围绕某些特定的主题举行供应商论坛。而采购商则必须与供应商保持密切的互访,经常组织双方的管理人员开展高级管理会议,适当时聘请国内外专家进行讲座。对于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成立专门研究小组,不定期开展供应商调查活动,了解客户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流、协作方式和效果。
成本改进
战略伙伴的成本改进追求的是整个供应链成本的降低,故应首先了解供应商的状况,满足与供应商的共同优势需要。
将成本控制的重点集中在占公司总成本80%的供应商身上,对这些公司所进行的任何改进都可以实现大量的成本节约,从而实现改善产品质量、缩短生产时间、提高交货速度的目标。供应商要不断地向制造商汇报业绩,报告的内容包括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包括供应商成本的降低)、企业运作流程中的资源分配情况、库存水平、交货速度、配送表现以及技术支持等。制造商要按照一致的质量标准来要求供应商,帮助供应商开展质量团队培训、供应商研究小组和供应商论坛等建设性工作;建立相应的供应商原料、劳动力、成本等的详细的数据库,帮助供应商进行价值分析;配合供应商进行边际成本及竞争性目标市场的分析,以使产品价格具有竞争优势。
本田公司为了实现成本节约实施了本田BP(最佳位置、最佳生产力、最佳合作伙伴)、现场改善法等改革方案:激励供应商参与新产品研发;实施现场工程师项目,为供应商在生产现场设立办公室,参与现场生产、即时配送,可以使用本田内部的网络系统;建设新产品实验室,邀请供应商在现场帮助解决研发中的技术难题,并提出成本改进建议。通过类似的一系列改革方案,本田把整个库存周转率降低23%-33%,元件的即时配送率达99.9%,公司成本节约30%。
供应商支持
对于实施战略合作的企业来说,进行技术、渠道、市场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实现外部资源的共用也成为了决定战略合作的重要指标。
戴姆勒—克莱斯勒邀请供应商的技术工程师参与新模型开发团体,在供应商中启动了SCORE项目,要求供应商每年都必须提出改进生产、降低成本的计划,一旦建议被采用,则将从中所获成本节约及增加的效益与供应商分享。本田在其工厂附近通过社区学校为供应商设立培训项目,费用共同承担,甚至免费。IBM在自己的采购系统实施成功后,为供应商安装了SAP软件和自己开发的采购系统,帮助供应商把间接原料、服务以及耗材等非传统产品进行集中化采购;实现了供应商之间的技术连接,给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效益。1998年IBM为联合科技公司安装了采购请求目录和SAP软件,联合科技所所有的非生产性物资采购交给IBM公司管理,当年联合科技就实现了7.5亿美元的经费节约目标。
构建分销商合作关系
物流——看不见的利润源泉
中国仓储协会第三次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供求状况调查显示,尽管我国年社会物流费用支出已约占GDP的20%-30%,并且还有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但是,许多企业还是对目前的物流运作速度和物流信息的利用很不满意。
随着我国流通体制的不断改革,物流继物料管理、流程控制之后成为了企业的第三个利润源泉。沃尔玛、DELL就是凭借其不可复制的物流模式确立了其在业界的“霸主”地位。落后的物流模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只有掌握了物流的主动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注分销渠道建设
在买方市场,“得渠道者得天下”。同时,一些大流通商为了确立自己在流通业的垄断地位,经常要挟供应商不断提供最低的价格,流通业也因此博得了“经销杀手”的“名号”。但制造型企业自己组织商品销售是很不经济的,因此,制造业如何转变与经销商之间纯粹的讨价还价关系,转而谋求战略合作关系显得异常重要。
加大力度、不失时机地打造自己的营销渠道。常见的渠道组织形式有管理型垂直渠道系统、契约型垂直渠道系统和特许经营组织。目前,特许经营组织形式是欧美国家中发展最快、地位最重要的销售组织形式,是指拥有某种独特产品、服务、经营方式或商标专用权的个人或者组织根据契约而联合组成的渠道网络。特许人允许经营者享有其独特的商品、服务或者专利使用权,而经营者向特许人交纳“特许使用费”。像麦当劳公司向经营者收取15万美元的开张费,并从销售额中提取3%的特许权费用和3.5%的租赁费。
着力培植或扶持某些行业流通领域。流通是一个高价值的领域,但是我国在很多流通领域的“杀手”企业仍然空缺,在百货业国内有百联,外资有沃尔玛等;食品超市有家乐福;国美和苏美则已逐渐成为我国家电流通业的杀手,但是,在办公产品、汽车配件、家具、建材、医药等领域具备“杀手”能力的流通商尚未诞生,假如谁能把握这个机遇,谁就可以从中掘取巨额的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加入WTO的保护期,着力培植和发展自己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流通杀手。
关注国际流通巨头在国内的扩张。零售业是我国第三产业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外资零售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持续高速增长。随着WTO保护期的临近结束,外资零售巨头也加快了在我国的扩张,例如最早进入我国的日本7—11便利目前已经获准在广州开店300家,还计划未来5年内在北京开500家,麦肯锡甚至预言:未来5年内中国60%的零售市场将被三大国际零售集团所占据。
尽管对中国零售业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是对于具有“全球制造中心”区位优势的中国制造业来说这却是一个急速拓展海外市场的良机。
发展竞争伙伴的战略合作关系
一方主导的企业动态联盟
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不仅在价值链的上下游环节存在战略合作关系,即便在同为竞争对手的企业之间也可以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他们可以通过共用某些企业资源例来达到双赢的目的。日本7—11便利店就成功的实现了基于竞争对手战略合作的“共生多赢模式”。日本7—11的董事长铃木敏文在考察美国餐饮业时却意外地发现:美国大型餐馆的旁边有很多的小型店,他们不但没有被挤垮,反而呈现一种良好的增长势头。他在仔细分析了这种状况后认为这种模式在零售业同样适用。于是,日本7—11开始尝试实现与传统中小零售商店的共同发展。他们以特许加盟的方式构建了一套系统,帮助他们解决财务管理、税务申报、集中采购和支付以及物流等功能。如今,加盟店、厂家、供应商、共同配送中心和7—11总部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
行业协会的发展
商会作为企业和企业家的组织,分别代表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利益集团,通过合法的途径,公开阐述自己的意见,参与协商和平衡政府决策,加强政府、企业和公众沟通,实现行业发展和协调、自律的民间自由商业中介机构。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
建筑电气工程的原材料质量采购过程不透明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工程人员,如果没有合格的原材料,他也无法造出安全可靠的房子。同理,原材料对于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来说,其意义深远,影响重大。这不仅因为原材料的优劣决定了成果的合格与否,而且关系着使用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当前,原材料问题表现在采购过程、以次充好、质量不过关等问题上。原材料的采购中存在的普遍的回扣现象,采购人员受高回扣利益的驱使,欺骗企业与一些不正规的厂商签订购买合同这就使大量的不合格产品用在工程上,影响了工程质量。另一方面,现在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很多,如果企业没有很好的区别,很有可能购买到不合格的产品。这些都有可能对电气工程产生巨大的影响。
建筑电气施工过程粗制滥造,管理混乱建筑电气工程的最终成果是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才能完成,最终为使用者验收。毋庸置疑,施工过程的管理秩序,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等因素都对最后结果起着重要作用。而当前的建筑电气施工过程则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线路的设计和铺设上存在施工不严的现象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此问题,厚壁钢管对焊连接,会产生内部结瘤,使穿线缆时损坏绝缘层,薄壁钢管熔焊连接会产生烧穿,埋入混凝土中会渗入浆水,导致导管堵塞。这些现象都是不允许发生的。二是照明器具安装存在问题。照明器具的型号、规模和安装都是需要专门设计的,然而很多时候工程师却没有重视这些问题。
从质量管理角度对建筑电气工程的对策分析
电气施工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责任心及工专业素养作为一名专业的电气技术人员,首先应该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的责任心。这就要求应对所承担的电气工程负责,还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签证、进度、安全等管理工作。这里要特别强调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问题,因为很多建筑电气工程出现事故的根本原因不是由于知识不够,而是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或者是根本不重视手头上的工作,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这个问题值得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重视。与此同时,专业的电气施工人员还要不断学习,落实和强化新的知识。现阶段强电各系统的技术已比较成熟,但电气设备、材料及元件种类繁多,要全面掌握各种电气产品的性能,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积累经验,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强化对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是控制施工过程,保证最终结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改进程序,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从整个施工过程着手,把质量管理贯穿到所有的施工程序之中。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作为一名电气技术人员不能只停留在按图施工的水平,要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并善于发现图纸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对业主而言是维护其利益,对自己也是技术能力的提高。其次,对于工程要求比较高,对人员要求也比较高的项目,要求施工前要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并调整好技工和普工的比例。对技工进行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加强对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安全是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于建筑电气工程来说,安全尤为重要。这里的安全,不仅仅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而且还指使用安全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要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首先就要提高施工人员相应的规范的工作措施,还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训练和培训,同时要强调施工的程序性,杜绝赶快超快的现象发生
WiseMedia
【关键词】建筑工程 电气工程质量控制施工监管完善体制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二.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应当具备的条件。
1.应当具备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的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对电气管理及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教育、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以主人翁的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电气安装工程任务。
工人班组是直接从事一线施工的基层组织,有电工合格证的专业技术工人,不应小于施工总人数的50%。并根据电工专业的性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人岗位责任制,要分工清楚,责任明确,心中有数,这个环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
电气工程师应有对所负责的电气工程质量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签证、进度、安全等管理工作。一个好的电气工程师首先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强弱电各系统的内容及施工规范,还要有丰富的弱电各系统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还必须熟悉各种有关的设计规范、有关主管部门的正式及“非正式”的规定等,这些比施工规范要多得多,而且涉及面广,更新快。组织电气施工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检查,经常开展工程质量的动态分析,针对关键性的部位以及当前存在的质量通病,采取有效措施。各级电气质量管理人员应制定质量责任制,各行其事,各负其责,为保证工程质量创造条件。
2.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方良好的交流沟通是保证电气施工质量的前提 。
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设计图纸是工程建设施工的具体依据。在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各参建单位认真地进行图纸会审。使各方掌握图纸的设计意图、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工程质量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使图纸上的问题在施工之前纠正补充。图纸会审要抓住重点,首先看设计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其次是结构选型及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和施工现场能否满足施工需要。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功能情况,明确业主对其项目的定位和需求。应提供意见和建议与业主,及早协调明确要设置哪些系统,以便所设系统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避免主体完工后再上系统,难于施工,剔凿造成对建筑的破坏和浪费。尤其对建筑智能化各系统的设计,因系统综合性强、产品更新换代快、投资风险大,应慎重考虑实施。
要审查设计是否体现了工程的经济性、施工便利性的原则,许多成熟的技术及材料是否在本工程中有所体现和运用。比如对高层住宅的设计,有些部位配电线缆可以不必采用耐火型,供消防用的采用阻燃型即可,可以节省一半的材料费用;尽量用阻燃PVC线管或镀锌电线管取代钢管,既节约投资又可方便施工。很多设计过于保守,变压器容量偏大,导致初期投资增加,投入使用后基本电费过高,只好报停,既麻烦又浪费。
3. 细节决定工程的成败,施工过程是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 。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电气工程师应首先熟悉电气施工图纸,并会同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共同查对土建施工图与电气施工图,列出哪些部分有交叉施工,根据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对有关基础型钢预埋、支吊架预埋和线路保护管预埋等,排出配合交叉施工计划,确定准确配合时间,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并在配合施工之前,将各种预埋件制作好,并做好必要的防腐处理,充分做好施工前技术与材料准备工作。
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文件,是施工图实施的具体措施。它通过对施工准备、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经济等进行全面、严密的组织计划,指导施工活动,从而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损耗、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的目的。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施工技术管理应始终贯穿于工程施工到投产的全过程。施工过程是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必须坚持按图施工,经过会审的施工图纸是指导施工的主要依据,不得任意修改施工图纸,电气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是施工的准则,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都必须按照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和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必须立即补救,不留隐患,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编制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设专职持证上岗的安全员。
1.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2. 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3. 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及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电气工程中应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应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做好技术交底,认真管理好从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并且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提高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
六.结束语
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建筑与安装业迅猛发展,对高级民用建筑的功能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智能大楼的出现,使得电气安装工程成为高级民用建筑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工程中,电气安装质量的好坏轻则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重则会危及用户的安全。因此,应做好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认真分析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十分重要。只有做好施工队伍的素质管理工作,做好参与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等提高施工管理技术,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才能确保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彻底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和工程质量事故。
参考文献:
【1】刘正峰 李晶Liu Zhengfeng Li Jing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 [期刊论文] 《价值工程》 -2010年12期
【2】陈世业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与管理研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35期
【3】夏庆松 程海瑛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5期
【4】吕伟国 孙永平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 [期刊论文] 《民营科技》 -2011年3期
【5 王海雄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 [期刊论文] 《投资与合作》 -2012年5期
【6】杨阳 浅谈建筑电气施工质量管理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