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绩效考核体系建设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8 10:42: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第1篇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钻井施工;考核体系建设

钻井是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产业链的龙头和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过程主要在地下,除了受季节、气候、地面条件等多变的自然环境影响,还要应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油气水分布等多种地下因素的变化,工艺流程不稳定,意外情况随时发生,生产管控难度大,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复杂、高风险、高投入等特点。此外,钻井施工企业生存发展还面临以下三方面的压力:第一,国内外及细分钻井市场相互渗透的格局成为发展趋势,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第二,资源开发深度日益扩展,如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等,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大位移、水平井等工艺应用日趋广泛,而且钻井行业的健康、安全、环保等要求越来越高,成本投入越来越大;第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钻井工程投资紧张,加之带资施工等,工程利润率持续走低。随着企业发展向管理型、效益型转变,加强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也越来越体现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根据平衡计分卡管理理念,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必须以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竞争需要为基础,将财务测评指标和顾客满意度、内部流程及创新学习能力结合起来,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核,从而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起可靠的执行基础。首先是考核指标的均衡设置,确保企业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是目标的合理分解,将战略方向转化为可执行的具体目标,保证各项工作有效落实;第三是有效的考核过程,通过对被考核者的引导、激励和约束,使其工作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在指标的设置和分解时注意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实现绩效发展的良性互动循环。具体地就是建立一个由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创新学习等四个要素有机结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每个要素包含的指标由三个层次组成,即战略目标引出的策略目标、策略目标引出的具体目标和衡量具体目标的具体指标,整个指标系统从战略目标出发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网状体系,贯穿体系的内在逻辑是一系列因果链条,使整个体系目标明确、逻辑清晰,易于贯彻和执行。

一、建立四要素平衡指标体系

一个健康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协调平衡企业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内部利益与外部利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必须建立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创新学习等四要素共同发挥效能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具体地说,在财务指标方面设置经营收入、经营利润、成本控制及工程回款等目标。客户类指标包括工作量、质量、工期及合同履约等指标。内部经营过程指标包括生产效率、新市场拓展、风险控制、健康安全环保、执行力等指标。学习创新指标包括核心技术研发、新技术应用推广、科技项目完成等指标。在对企业下一层级指标进行设置和分解时,要充分考虑部门、职能单元类型的不同,在使用平衡记分卡进行绩效测评时,所设定的指标也略有差异,考评侧重点有所不同,四个要素所占的比重各不相同。如生产部门,同客户的沟通与其它部门相比,交流较少,因此客户不作为生产作业团队的考核重点,对其考评的重点是财务和内部业务流程两个方面。管理部门对各方面的要求都较高,其中,侧重于内部管理的应略偏重于创新学习和财务两方面,如生产指挥、设备管理、技术保障、物流等部门;对市场开发和营销部门,重点在工作量、合同、客户服务和收入等指标;对科技研发部门,由于在技术开发应用期间,现金流量周期相对较长,投资回报率存在不确定性等因素,主要侧重技术攻关、新技术应用推广等指标。对其他的后勤服务部门侧重基础管理和运营成本等指标。在这四个要素中,财务指标是公司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主体,其它三个要素围绕它展开,对财务指标的实现提供完全的支撑,财务指标的实现也带动其它三个要素对应能力的提升。四要素形成一条因果关系链:在利润最大化条件下,员工的素质决定施工质量、市场占有率,施工和服务质量决定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以及施工和服务质量等又决定了财务状况和市场份额。通过四要素体系的联动,就可以实现有效的绩效评价,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三层次目标体系

根据年度总体预算水平和市场调查确定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按照层层支撑、分级保障的原则,将各项指标进行三层次分解。首先是企业总体经营目标。包括经营收入、经营利润、成本控制、质量、生产效率、工作量、工期、合同履约、市场拓展、技术研发推广、风险控制、健康安全环保指标等支撑战略的一级目标。其次是对管理部门和所属单位下达的考核指标。所有考核指标按照工作分工分解到对应管理部门和下属单位。最后是各部门、各单位内部分解的具体考核指标,也就是将承担的指标分解到钻井队、班组和岗位,并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形成完善的目标控制和保证体系。

第2篇

【关键词】出版社编辑部门 平衡计分卡 绩效考核

图书出版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人才更是重中之重。采用合适的测评体系来衡量员工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并将其反馈给员工,不仅可以让员工了解出版社的发展目标以及出版社对其个人发展的愿望,还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但是出版社改制之后,出版企业自负盈亏,经营压力大,难免会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冲突。因此,构建一个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编辑部门考核体系是目前出版社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平衡计分卡理论恰恰是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有效的考核方法,本文将采用平衡计分卡理论为指导来构建出版社编辑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一、平衡计分卡理论简介及其应用

平衡计分卡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由哈佛商学院的罗伯特·卡普兰教授和诺顿诺兰执行总裁戴维·诺顿两人共同开发。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的维度来保持企业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保持企业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

博意门咨询公司在1996年首次将平衡计分卡引入中国,随后引发了各行业实施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考核的热潮。本文将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指导,深入探讨出版社编辑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构建,来解决本文提出的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

编辑部门绩效考核是指出版社根据绩效目标,参照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对编辑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数量进行系统、全面、客观的评价。编辑部门绩效考核可以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进行。经济效益方面,主要考察图书的盈利能力,即销售图书所得扣除掉各项成本之后的所得利润。社会效益方面,主要考察图书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社会认可度等。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出版社编辑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目前图书出版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本文主要参考目前管理学著作中的平衡计分卡基本指标体系,并结合出版行业的特点,在分析出版社编辑的工作职能之后,形成了以下指标分析:

(一)财务维度

对于出版社编辑部门财务维度的考核应该从提高收益和节约成本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即所谓开源节流。“开源”方面要考核编辑图书所创造的利润,包括当年创造的利润和累积创造的利润;“节流”方面要考核在图书制作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率。同时为保证编辑工作的高效性,编辑字数完成率也应该是被考核的指标之一。具体指标如下:

(1)图书净利润。该指标考核的是当年编辑部门推出的图书所创造的利润,以考核编辑部门在当年的工作成果。

(2)连续两年图书净利润。该指标的设定主要是考察所编辑图书持续获利的能力。图书并非快速消费品,其所产生的价值是长远的,因而需要持续地考察其在市场上的表现。

(3)部门费用预算控制率。该指标主要考核编辑部门对于成本的控制能力,编辑一本高质量的图书,并非是耗费过于高档的质才去充门面,而更注重其内涵价值。另一方面来看,控制图书的成本,也是创造利润的另一来源。

(4)编辑字数完成率。该指标主要考核编辑部门的基础工作。编辑部门最重要的职能就是编辑图书,该指标旨在保证编辑部门每年一定的产出量,以保证部门乃至出版社的持续性发展。

(二)顾客维度

出版社乃至企业的存在,即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在顾客维度考核的具体指标如下:

(1)市场占有率。该指标考核的是图书走入市场之后的整体反应,不仅包括图书本身的内容质量问题,还包括图书的排版、编帧等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

(2)再版率。该指标考核图书进入市场之后的长期表现,属于加分项。图书的价值体现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期地接受市场的考验。因此在图书投入市场之后,若多次被再版,则需要出版社更加重视其品牌价值。

(三)内部流程维度

图书制作是一个需要编印发三部门通力合作的工作,因此为了保证图书制作的质量,减少编印发部门之间的矛盾,需要在源头上保证出版质量、成本和周期。具体的指标如下:

(1)编校节点完成率。该指标考核编辑部门按照项目安排按时向后续部门提交工作的完成率,作为图书编辑的源头,唯有编辑部门按时提交工作,才能保证项目按照原计划顺利进行,减少印发部门和发行部门的工作压力。

(2)编校质量合格率。该指标主要考核编辑部门提交给后续部门的工作的质量。编辑部门将书稿提交给印刷部门之后要将其付诸印刷,之后发行部门会将其推向市场。如果编辑部门提交的图书质量不合格,则会加重印刷部门和发行部门的工作负担,影响出版社的运转。因此必须从源头上保证图书的编辑质量。

(四)学习和成长维度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国有银行;绩效考核;全员评价;分类

管理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员工激励及人事安排的有效性。对于银行而言,不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还容易引起服务质量低劣等问题,造成客户的流失。在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银行业经营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建立全面、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成为各个银行提升自我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这其中,国有银行的市分行与县支行作为直接接触客户的重要媒介,其绩效考核体系构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某国有银行省分行为例,尝试性地构建一套国有银行的全面绩效考核体系,对管辖范围内分支机构(部门)和各类员工,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判断其工作业绩,并将考核结果运用于全员评价和分类管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银行分行绩效考核体系。

一、基础概念绩效管理

由美国管理学家AubreyDaniels提出,一般包括定义绩效、绩效考核、衡量绩效和绩效反馈四个环节。其中,绩效考核的结果是决定企业重大人动、员工所得回报的主要依据;绩效考核方法是支持绩效管理的工具。目前在绩效管理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的考核方法主要有:强制分布法、目标考核法、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和关键事件法、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360度绩效考核等。

二、银行业全面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的意义

1.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全面绩效考核体系通过有效的目标分解和逐层落实,为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通过建立全面绩效考核体系,能够对银行各分支行、各部门和每个员工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贡献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为资源分配提供合理的依据,进而提高价值创造者的积极性。

2.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全面绩效考核体系明确了员工的绩效考核目标,并定期得到管理层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有利于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业绩,是否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哪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同时,通过绩效考核结果的合理和多样化运用,在员工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3.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技能

全面绩效考核体系的执行过程中,管理者要根据企业目标来制定和分解目标,这有助于提高目标制定与分解的能力;管理者辅导员工提高绩效,这有助于提高指导、激励和监控能力;管理者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考核,这有助于提高考核能力;管理者要对员工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这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全面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技能。

三、某国有银行省分行全面绩效考核体系

建设某国有银行省分行近年来在工作实践中,摸索构建了一套全面绩效考核体系,该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员工形成了较好的激励机制,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高。该体系方案具体如下:1.考核方案全面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应做到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包括对机构的经营管理绩效考核和对员工的岗位绩效考核。

(1)对机构的绩效考核针对分支行、内设部门、特殊部门,建立针对性的经营管理绩效考核方案。就分支行的绩效考核而言,分别按市分行、县支行、二级支行三个层级制定绩效考核办法;以现行的经营管理绩效考核办法为主体框架,根据各层级的职能定位设置具体考核指标、设定各维度的考核权重。对内设部门的绩效考核分别按省分行内设部门、市分行内设部门、县支行内设部门三个层级制定绩效考核办法;根据各部门承接所在行战略和落实主要职责的原则选取和设置指标。在指标选取上具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于战略目标分解。遵循承接全行战略的原则,将部门绩效指标与全行绩效指标、员工绩效指标有效衔接,突出关键绩效指标。二是基于部门职责。部门绩效考核指标的选取和设置应遵循落实部门主要职责的原则,突出本部门关键绩效领域。三是基于部门特点进行差异化指标设计。根据部门职能定位、工作性质及其与业务经营的关联程度,对部门进行差异化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对特殊部门的绩效考核应该注意各级分支行的营业部既不同于分支行,也不同于内设部门,应考虑制定单独的绩效考核办法。此外,对于一些按照事业部或准事业部管理的特殊部门,如金融市场部等,也应制定单独的绩效考核办法。

(2)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可分为对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及对柜员、管理类员工的绩效考核。客户经理作为专门销售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一类员工,制定专门的以营销业绩为主要指标的岗位绩效考核办法。柜员作为专门提供现场服务和支持的一类员工,制订以服务数量和质量为主要指标、营销业绩为次要指标的岗位绩效考核办法。对柜员的考核以年度为周期,考核其岗位绩效与行为表现。岗位绩效考核指标包括工作量、服务质量和营销业绩,并由归属部门负责提供基础数据。其中,工作量主要考核柜员实际业务办理数量,服务质量主要考核柜员在日常工作中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营销业绩主要考核柜员营销和客户维护能力。行为表现考核指标侧重于柜员品行修养、能力水平、工作态度、合规自律等方面的提升,采用“多维度评价”方式确定,评价人为二级支行长、营业主管和本二级支行其他人员。根据柜员年度岗位绩效和行为表现考核得分,形成柜员的年度综合评价得分。同时将年度综合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薪酬发放、星级晋升、岗位调整、评先推优等的重要依据。银行分行的管理类员工包括分支行行领导和各层级内设部门的部门领导等,其岗位绩效考核应与所在机构(部门)的经营管理绩效考核结果相联系。

2.考核结果运用

(1)构建全员评价体系

全员评价体系是指对管辖范围内包括高层管理者在内的所有员工,在绩效考核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的相关政策、制度和工作机制。将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于员工评价,体现了不同岗位员工的价值和同一岗位不同员工的价值。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员工积极向上,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2)构建分类管理体系

将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于员工的分类管理,对通用序列员工、信息技术序列员工、审查审批序列员工、销售序列员工、柜员序列员工分别制订晋升标准,其分类结果可用于员工晋升。若按柜员(服务支持类员工)、客户经理(产品销售类员工)、管理类员工、其他类员工分类,其分类结果可运用于制订不同的绩效考核办法。总的来说,将全面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于全员评价和分类管理,构建起全面绩效考核体系、全员评价体系和分类管理三个体系,使得三个体系互为协同,共同构成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白海琦,彭永芳.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绩效考核困境及改进策略[J].银行家,2017(4):64-66

[2]中国工商银行镇江市分行课题组.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绩效考评机制探讨[J].金融论坛,2010(4):75-80

[3]徐向真,陈振凤,董大海.现代企业绩效考核方法述评[J].华东经济管理,2008(10):129-132

[4]付小非.从绩效考核看绩效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6(2):98-99

[5]上官永清,牟卿.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考核指标设计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3):88-93

[6]李宋岚,刘嫦娥,LISonglan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4):76-79

第4篇

企业的效益最终得靠企业组织的岗位角色来创造。而岗位角色管理的核心却是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不只企业的选人、用人和核发工资、奖金要由它提供基本的依据,企业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岗位角色管理。而且它自身还具有为努力工作、积极贡献的员工带来自我价值满足,激励员工的作用。但要使企业员工绩效考核起到这一作用,其前提却是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管理规范,能保证使每一个员工的努力和贡献都能得到公正、公平、客观、准确、全面”评价。

所谓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也就是实现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管理的规范化,即根据企业的实际,在恰当地解决考核目的、考核内容、考核主体、考核频率、考核方法等五个方面的问题的基础上,拟订保障达成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十字”标准的操作办法,并健全、完善能保障其全面贯彻落实的管理制度。

二、项目实施可解决的问题

1、对于员工的工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考核,员工的努力和贡献的难有客观公正评价,功过不明,干好干坏一个样,员工工作热情和主动性低;

2、员工绩效考核没有事先的量化评价标准,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变成了上司主管依自己的主观偏好打压或拉笼下属的最佳机会,员工对绩效考核不仅不支持而且反感;

3、员工绩效考核要素设置过于抽象笼统,仅仅依靠上司主管的个人印象打分,不能真正反映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和贡献的大小;

4、员工绩效考核的重点不明确,为了量化而量化,把一些与企业发展关系不直接的个人问题列入作考核要素,考核内容与企业发展目标脱节,把对企业发展有作用的人考跑了;

5、员工绩效考核导向错位,重态度,轻贡献,吹牛拍马,只作表面文章的人得高分,踏实工作,努力贡献的人相反受冷落;

6、不同职类、不同单位部门的员工绩效考核,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成绩没有横向可比性;

7、员工绩效考核对员工的意志行为选择起不到导向作用,其考核只能起到为员工工资奖金的发放提供一个不太能服人的依据;

8、不顾企业行业特点,照搬其它企业的绩效考核方法,不能体现自己企业的各类员工工作努力的实际;

9、员工绩效考核是作过场走形式,按比例分配单位和部门的优秀和不合格名额,内部人员轮流当认;

10、员工绩效考核量化考核要素设定不合理,诱导员工产生短期行为,使员工只顾目前职责履行的过关,不求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稳定提升,制约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项目工作内容

1、讨论确定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框架,总体上解答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五个常规问题;

2、根据企业的实际,分职类选择确定能实现“公正、公平、客观、准确、全面”十字标准的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方法;

3、分别对不同的岗位进行分析,确定其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要求和量化评价标准;

4、制作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工具;

5、拟订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四、项目有形成果:

1、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方案说明文件</P>

2、分职类选择确定的绩效考核方法说明文件;</P>

3、各个岗位角色的绩效考核标准说明文件;</P>

4、对应于不同方法的绩效考核工具;</P>

5、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五、项目实施程序

1、调查研究,确定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并进行交流沟通;

2、拟订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分析文件;

3、调研、分析、确定企业员工各个职类的工作性质和职责特征;

4、讨论、确定各个职类的岗位绩效考核方法;

5、拟订各个职类岗位绩效考核方法的说明文件;

6、制定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工具(表格);

7、指导各个岗位员工自我梳理绩效考核要素和量化评价标准;

8、讨论确定各个岗位绩效考核要素和量化评价标准;

9、拟订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草案;

10、讨论确定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六、项目实施办法

1、由委托方(以下简称甲方)和乙方双方共同组成项目组,甲方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项目组长,人力资源部部长或相关职能部门主管担任常务副组长,乙方选派专家担任副组长;

2、甲方须配备n位工作人员,承担一些工作,其条件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企业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能承担一般文案的草拟和审订工作;

3、项目组在项目组长和副组长共同领导下开展工作,需要甲方相关部门和人员支持配合的工作,甲方必须紧密配合,并按项目进程要求按时按质完成;

4、乙方专家和辅助人员到甲方驻地开展工作,交通费、食宿费由甲方承担,食宿标准为三星级宾馆标准;

5、为了降低甲方项目投入成本,凡是不需要在甲方工作地完成的工作,一律要求乙方专家带回乙方驻地完成。

七、项目咨询费用

1、咨询费用收取标准。

咨询服务收费行内通行的作法是,按投入的专家工作时数或工作日数计算。其标准为1500元(人民币)/专家工作小时,或12000元(人民币)/专家/工作日。亦可协商打包确定。

第5篇

关键词:量化绩效考核;高职师资团队;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076-02

绩效考核也称成绩或成果测评,起源于英国对公务员的考核,后来被企业广泛应用于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通过绩效考核将部门和员工个人的工作表现与公司战略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公司战略快速平稳地实现,同时也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促进公司快速发展。

绩效考核已经成为国内外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评价员工业绩,制定激励与绩效薪酬制度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近几年,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引入了量化绩效考核方法。实施绩效考核的院校主要根据教师的教学业绩、科研业绩等,按照本校的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量化指标,根据考核结果对教师进行排序。量化绩效考核的实施改变了以往高校较为模糊的考核方式,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为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但同时,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的不完善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需要反思改进。

专业师资团队建设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开展高校“质量工程”,是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而要提高办学质量最关键的是教师。因此,师资团队建设是关键。

专业师资团队建设目标如图1所示。专业师资团队建设一般按照满足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构建梯队的原则,采用稳定、引进、培养、提高的师资团队建设思路,努力做到师资团队建设与学校发展目标相结合、与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因此,在高职专业师资团队建设中,需要考虑师资能力和整体结构如何满足专业发展的要要。成功团队的特征包括凝聚力、合作、士气和组织等方面。团队建设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和推进者都会彼此增进信任,坦诚相对。因此,师资团队建设的重点在于通过共同的目标认知,加强沟通合作、信任和凝聚力。

量化绩效考核对师资团队的影响分析

教师能力均衡发展,“单兵能力”有较大提升 随着量化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施,对教师的考核有了明确的指标,细化到教学工作量的多少,指导学生获奖的等级和数量,的数量和等级,承担的横向纵向科研的数量、等级、排名和到款额、专利等等。这样的量化指标考核制度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在注重教学的同时,也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也使部分过分注重科研的教师反过来关注教学工作,为科研更好地服务教学提供制度保障基础,使教师的发展更全面均衡。经过各个高校的实践,这样的考核方式使教师每年都能主动根据考核目标进行个人规划,具体表现在教师回归课堂的同时,论文数量和等级、科研立项的数量和等级、专利等方面都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升。

竞争意识不断加强,团队合作受到影响 由于量化绩效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收入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尤其是一些高校通过可量化的绩效考核方式开展末位淘汰,使得教师的竞争意识不断加强。而与此同时,由于这种竞争关系的存在,对师资团队建设中的团队合作有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为了在考核中处于前列,在团队中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合作。此外,为了应对量化考核指标,采取成果署名时相互挂靠等方式争取考核业绩,影响了考核的公平性,造成团队成员士气受到打击。这些都对师资团队建设造成了负面影响。

基层教学管理和师资管理话语权减弱 量化的绩效考核一般都是自上而下展开,从学校层面推进,一旦考核体系和指标确定,基层教师自然围绕考核指标开展工作,导致工作中出现唯业绩的趋势,即所有不在量化考核指标体系里明确的事情在基层教学单位较难开展;即使在量化考核指标体系里的项目,也由于分值的不同在基层管理过程中受到不同的重视程度。自上而下的量化绩效考核,使系部、专业教研室等作为教学基层管理单位在日常管理中缺乏对教师考核的主动权和自。因此,这样的考核体系使基层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工作较难开展,一些工作的推进受到影响。同时,过分注重量化业绩也导致基层教学管理部门一些中长期师资项目规划和储备工作开展不易进行。

结论与建议

量化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是个系统工程,即使考虑得再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万象。通过这几年在高职院校实施可以发现,量化的绩效考核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在促进教师提高工作积极性、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学校整体在量化的教研、科研指标上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量化考核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师资团队建设中合作、士气等方面的建设,对师资团队的长远建设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对量化的绩效考核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

基于教师工作的特点,对师资的考核不易采取完全的量化绩效考核。应在客观数据评价的基础上,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给基层教学管理单位一定的自,使基层教学管理单位在师资团队管理和长远建设方面有所作为。同时,在量化绩效考核中建议适当放宽考核年限,给教师学术研究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从制度上尽量避免导致教师急功近利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师的工作业绩进行更合理的评价,才能实现考核的真正目的,形成良好的竞争和激励机制,确保师资团队建设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好地服务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林新奇.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2]张燕.完善高校绩效考核制度[J.企业导报,2010(9).

[3]李华杰.量化管理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00(5).

[4]张寒,王立宝.高校教师对量化绩效考核的认同度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9(3).

第6篇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绩效考核体系;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2

舟山市普陀区从2010年2月25日起,作为浙江省第一批医改试点县区之一,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引擎,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积极探索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不断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良性运行,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取得了“群众得实惠、卫生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区情

舟山市普陀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舟山群岛东南部,因境内佛教胜地普陀山而得名。下辖3乡4镇5街道,现有户籍人口32万,流动人口约15万。主要产业为临港工业、现代渔业、水产加工、旅游业等。201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73.98亿元,预算内财政总收入32.06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15亿元。

(二)卫生机构及人员情况

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2家,其中区级医院3家,专业公共卫生单位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建制乡镇卫生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3家,村卫生室71家,民营医院5家,其它医疗机构74家。截至2012年底,全区卫生技术人员1803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631名,其中正式在编职工303名,合同制职工328名。

二、具体做法

(一)明确绩效工资标准

根据区人力社保局、区卫生局、区财政局三家联合制定的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编职工绩效工资总量按照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补贴确定,并与公务员绩效工资水平相衔接,其中基础性绩效工资占60%、奖励性绩效工资占40%。区卫生局提取奖励性绩效工资的30%作为区级奖励性绩效工资统筹部分,实行全区统筹调剂。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统筹部分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70%,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后发放。

(二)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通过逐级分层方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基本形成了符合我区实际比较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一是对机构考核。由区卫生局牵头,区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参与,从区级层面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一般一年二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负责对辖区内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一般一年四次。二是对人员考核。由区卫生局绩效考核小组负责从区级层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领导班子实施绩效考核,一般一年二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负责做好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包括中层干部)的绩效考核,一般一月一次。

(三)突出关键指标考核

在制定绩效考核细则中,重点突出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满意度等关键指标的考核。机构考核指标主要包括:机构管理指标,占20%;基本医疗指标,占35%;公共卫生服务指标,占35%;满意度指标(居民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社区干部满意度、病人满意度等),占10%。人员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共性指标(劳动纪律、岗位职责等),占20%;工作数量指标,占40%;工作质量指标,占30%;满意度指标,占10%。

(四)强化考核结果应用

在绩效考核中严格做到“五个挂钩”,确保绩效考核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与机构考核奖分配和单位评先评优挂钩;二是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领导班子奖励经费分配及领导提拔任免挂钩;三是与职工职称评定聘用和个人评优争先挂钩;四是与人事制度改革如转岗分流、下岗待聘、聘用合同续签和解除、人员调动等挂钩;五是与个人月度及年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挂钩。

(五)完善辅助支撑政策

为更好地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了相关的辅助支撑政策。一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层面,按照各单位的上一年度医疗收入水平核定其下一年的医疗收入完成基数,超过核定基数部分,40%部分用于弥补卫生耗材和公用经费,30%部分用于事业发展,30%部分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补充可以奖励分配。二是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层面,规定医疗收入扣除成本后的90%部分可以纳入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三是会同区财政局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估工作,加强经费管理使用,绩效评估与基层医疗机构的专项经费拨付挂钩。四是在区级层面我们设置了海岛地区津贴,同时积极支持乡镇(街道)建立基层医务人员补贴政策,鼓励医务人员服务基层扎根海岛。

三、初步成效

1.调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和建立绩效考核体系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数量明显增加,2012年门诊诊疗人次与实施前增加57%,占全区门诊人次的比例提高了16%,门诊均次费用下降了46.92%。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满意度达98%以上。

2.确保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在绩效考核工作中始终把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这两块内容列入考核的重点,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全面较好落实,各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按计划进度实施,群众基本医疗服务得到有效保障,“责任医生进网格,健康服务到家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3.规范了基层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质量是医疗卫生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绩效考核工作的“根本点”,更是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关键点”。在绩效考核细则制定中明显突出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规范,实施优绩厚酬,积极引导医务人员科学施治、合理用药。

四、困难与问题

1.奖励性绩效工资所占比例不高,不能有效调动工作积极性。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奖励性绩效工资仅占绩效工资总额的40%,扣除区级统筹部分月人均只有一千元左右进入单位内部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再分配,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作用比较有限。

2.绩效考核工作量较大,管理考核成本过高。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软件还没有开发应用,尤其是我区地处海岛,交通不便,实施全面的绩效考核比较费力费钱费时。

五、体会与思考

1.在绩效考核中应正确处理好公益性与积极性之间的关系。开展绩效考核是平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和积极性、效益和效率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既要通过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切实维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可及性和公平性,确保城乡居民享受到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又要通过绩效考核切实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工作效率[1]。

2.应建立合理的收入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基层医务人员应参照公务员收入水平实行同步增长,职工收入增量部分要全部纳入到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中,以逐步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所占比例,并主要依据绩效考核结果实施分配,合理拉开职工收入差距,更好地发挥绩效考核作用,进一步提高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应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逐步规范和简化考核程序与手段。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结合绩效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对绩效考核办法和绩效考核细则应不断予以完善,加快建立完善符合工作要求和海岛实际的绩效考核体系,切实提高绩效考核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4.突出居民健康改善指标内容,更加注重考核结果的应用。居民健康改善指标是卫生工作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将这方面指标更多地体现在绩效考核内容中,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素质[2]。要引入PDCA工作机制,将绩效考核结果纳入持续改进体系的重要环节,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续规范运行。同时要更加密切绩效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和领导班子的晋升晋职、评先评优、工作调动等挂钩,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能。

参考文献:

[1]宁博,李士雪,马立新,等.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改革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12,2(33):49-50.

第7篇

关键词:医院绩效考核 现状及成因 改进措施

一、医院绩效考核定义及设置原则

医院绩效考核是指医院管理层运用数学方法预先设置考核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性、定量的评估,对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综合性评价。在进行指标设置时要围绕其表现的社会性、经济性、公平性、效率性展开。

医院绩效考核设置原则:科学性。绩效考核制定的参考标准要符合医院的运行规律和客观情况下的运行结果,评估程序要能有效的量化医护人员的行为和工作质量。适用性。评估指标要简单、清晰、通俗易懂,员工明确自身工作方向和目标,督促员工积极工作完成工作任务。绩效性。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员工,提升服务质量,控制成本,增加绩效。因此在进行绩效考核时重点考核员工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差异性。医院是一个庞大的机构,业务种类繁多,工作的内容、性质、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估程序,能有效客观的评估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

二、医院绩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考核标准设置不科学,部分标准不易量化

医院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社会责任,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不可以仅仅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医院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往往重视经济效益。在设置目标时与收入挂钩,这就造成医护人员单方面重视给医院带来的经济利益。即使有些医院设立了部分评价服务质量、医疗水平、工作效率的指标,也往往以“优”、“良”、“差”作为绩效标准。这样定性的评价标准没有量化的依据,不能支出医护人员工作的不足,不能提供指导性意见。

(二)没有因地制宜,考核指标效果弱化

医院在引进绩效考核制度时,并没有依照医院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加以修正。很多管理人员将书本上或是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用来建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而且医院作为一个庞大的机构,有很多不同的业务部门构成,每个业务部门的业务性质不同,用统一的指标体系或是评价标准统一衡量,无法得到其对医院的贡献效率。得出的评价结果与客观事实不符,妨碍医院的发展。

(三)绩效考核目的有误

很多管理人员认为绩效考核是控制员工的一种手段,主要目的是通过考核发现员工的缺点和不足,对员工进行惩戒或是对员工产生一种威慑,让员工产生畏惧。以这种目的出发的绩效考核制度在执行中对员工吹毛求疵,让员工感受到医院对自己的不信任和挑剔,形成心理上的抵触。这样的绩效考核只会打消员工积极工作的积极性,让员工和医院产生矛盾,影响医院的发展。

(四)绩效考核过程和反馈缺失,无法及时调整考核标准

医院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往往只重视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不注意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不重视绩效考核的督导的作用。医院往往只是凭借纸面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惩,但是造成结果的原因是多种的,可能是一些无法控制因素造成的,如果仅仅归咎员工责任,会造成评价失败。缺少分析过程的绩效考核不但不会起到积极作用,还会导致负面影响。

三、医院绩效考核改进的措施及意见

(一)充分认识绩效考核,端正绩效考核目的

医院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绩效考核的认识和理解,充分体会绩效考核的本质含义是督导员工而非挑剔员工的毛病。在医院内部加强绩效考核的学习,让基层员工认识到绩效考核的目的并非是为惩罚他们,而是对他们工作的一种督导,是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的一种管理手段。激励员工接受绩效考核制度,全员积极配合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

(二)科学设置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

虽然医疗体制在逐步改革,医院的公立性质在逐渐减弱,但是医院依然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基本医疗保险的重任。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时,不仅仅要有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更应该加入一些评价医疗水平、社会责任、服务质量的指标。只有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才能指导医院的健康发展。在设置具体指标时,不仅要定性,更要定量,这样得出的评价结果才有据可依,才更加客观公正。

(三)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制定适合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

医院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对医院的贡献是不同的,其中评价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在制定考核体系时,应该按照岗位职责和岗位特点,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在制定考核标准时要抓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在选取考核方法时,要分析部门业务特点选取方法,而非整个医院采用同一个考核方法。

(四)注重绩效考核结果的评价和结果反馈

制定绩效考核、得出绩效考核结果只是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对考核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时更正错误,提升医院运行效率,加强医院的竞争力才是绩效考核的目的。设置专门机构负责绩效实施整个流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考核结果的分析工作,及时的与被考核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建立绩效考核信息平台,使得绩效考核过程、分析结果及时传递至相关领导手中。

参考文献:

[1]阮晓丹,阮旭聪.浅谈如何改善医院绩效考核效果[J].管理观察,2009

第8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

一、提升薪酬水平竞争性

在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目前大部分的事业单位薪酬体系缺少了竞争性,导致工作人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无法有效提升。因此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加强商业性薪酬或者是专业性薪酬的调查工作,结合外部市场的发展情况,调整事业单位自身的薪酬水平和现具备的薪酬结构,能够把普遍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的比较关键的工作岗位提升薪酬,例如管理人员或者是技术人员,让这一部分人员的薪酬能够接近或者是超过市场价位,这样的调整更加有利于事业单位内部公平公正的运行,同时也能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薪酬的外部竞争力。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积极建设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大绩效考核力度,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的不同工作职能,制定出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绩效考核体系,让事业单位内部的考核组织和考核标准更加明确,能够让考核结果和绩效考核工作开展挂钩,这样能够有效消除在传统考核体系当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和平均主义。

二、深化内部改革

面对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需要继续深化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彻底改变政企不分的发展局面,减少政府部门对于事业单位内部薪酬管理的直接干预。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是制定出宏观调控薪酬的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还需要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完善薪酬管理福利模式

目前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逐渐开始流行弹性的福利计划,也就是在规定好福利总额的前提条件下,根据不同工作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内容,制定出工作单位中的福利项目组合,让员工能够自行原则。我国事业单位也可以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计划,制定出科学合理、具有事业单位发展特点的薪酬管理体系。这种薪酬管理体系既能够满足员工的福利需求,同时也能够控制好事业单位员工的薪酬福利成本。目前事业单位的薪酬管理体系当中,还没有形成绝对完善和正确的员工福利模式,因此在建设事业单位薪酬体系当中,也可以针对一些成功的、理想的薪酬体系进行学习和借鉴,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逐渐能够完善事业单位内部薪酬体系。

四、加强人才培训培训工作的开展

并不仅仅是针对单位中的基层人员,是针对事业单位的全体人员进行的,首先通过管理层的培养,能够转变事业单位中一部分中层、高层领导的工作行为方式和工作思维方式,从事业单位领导层来认识到薪酬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才能够引导全部工作部门都参与到薪酬管理工作中去。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培训工作,还能够为事业单位提供综合性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人才,确保薪酬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通过加强培训工作,还可以在事业单位的工作规划当中明确加上事业单位的薪酬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薪酬管理观念的形成以及薪酬管理方案的制定,能够有效提升培训工作开展的时效性,为事业单位形成更加完善、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薪酬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现状,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帮助完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服务范围以及服务质量,促进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工作的创新改革,有效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