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8 10:42: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的生物知识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健康心理品质 青春期 心理素质
引言: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既有儿童时期的一些特点,也有成人的一些萌芽,特别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独生子女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中学生青春期提前了,性萌发提前了,他们的心理也随着生理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意味着儿童对青春期的准备时间在缩短,而大量问题也同时出现了。好多家长说“父母难当”,教师感叹“学生难教”而半大孩子也颇带感触地说“活得好累”,这些现象充分说明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健康的心理是一个适应社会,充分发挥才智的必要条件之一,我国心理学者认为健康的心理品质应包括智力正常、思想高尚、乐于学习、施展才智、心胸宽广、情绪乐观、意志坚定等方面。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段,正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
1.深挖课本知识潜在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宽广胸襟
心胸宽广是心理健康的的重要特征,宽广的胸怀可以使人处险不惊和遇挫不馁,中学生在个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常常由于争强好胜而产生嫉妒自卑等不良心理。如嫉妒学习好或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这类心理发展下去又会影响学习,甚至身心健康。关于这些许多学生明知其危害性,却又无法摆脱这种心态的困扰,因此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在生物学课上加强这方面的教育,首先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训练欲望的激发。譬如在七年级“青春期”这节课中利用青春期所包含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以及心理卫生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的道理,在课堂上首先明白健康心理品质的内容,然后列举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剖析论证,向学生阐述生理、心理健康发育的辩证关系及身心健康对学生的影响,并适时地提出“请同学们自己内心比一比,看有无不健康的心理品质,想不想进行心理品质的训练与培养”。结果使学生在内心深处通过比较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训练的渴求,许多同学课后都能主动地与教者交谈,剖析心境,这种做法有力地为进行健康心理品质培养创造条件。其次加强课本知识挖掘,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学理论渗透,培养学生形成宽广胸襟,例如在讲“神经调节”有关脑的结构与功能的知识时,在保证正常教学情况下,从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入手,带领学生剖析在正常情况下,每个同学的脑的先天发育情况都是基本一致的,而之所以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好,有的成绩差,其原因主要是学习方法、自身努力、心理素质等后天因素的影响的结果,阐述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具有能动性及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充分成才展智所必须的道理。这样做逐步解除了学生由于认识不足,相互比较而产生心理压力,避免了嫉妒、自卑等心态的产生和发展,经常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那么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就能正确对待自己,明辨聪明与努力的关系,正确接纳他人与自己,最终形成宽广胸襟,为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开展“珍爱人生初春”系列活动,确保青春期的心理健康
学生很少有机会从家庭中获得有关青春期的卫生知识,若学校再不向他们传授这方面的内容,可能会使他们从不正当渠道去探求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在此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对他们进行有目的的教育。
2.1树立高尚的理想和献身精神
青春是美好的,是一生中最宝贵、最富有特色的时期,精力充沛,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理想,是青少年的特点,但是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还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往往富于幻想,情绪波动大,容易接受外来的各种影响,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教育青少年严格要求自己,专心致志,刻苦学习,发奋图强,把自己的理想跟祖国四化建设大业紧密结合起来时刻不忘肩负的重任,使自己早日成才,树立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断追求新知,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向学生讲明高尚的理想和献身精神是确保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2.2.正确对待周围事物
青春期的中学生另一个心理特点是思维敏捷,情感丰富,对各种新鲜事物反应快,摸仿强,但思想单纯,对周围错综复杂的事情缺乏独立分析的能力,往往容易单凭自己的感情行事,特别是社会上的各种信息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更大,所以一定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要坚持追求正确的东西,反对错误的、丑恶的东西。青少年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各方面知识还很欠缺,所以必须不断地得到教师、家长和青少年工作者的指导,要求他们应该主动地、虚心地接受长辈的帮助和教育,正确对待和评价自己,不骄不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是自己各方面逐渐成熟起来。
2.3.开展正常的交往
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但不愿轻易地表露出来,这样容易产生希望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很自然地在交往中对友谊有所需求,所以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开展正常的交往,力求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促进相互之间的感情和知识的交流,在活动中教育学生主动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树立集体观念,在同他人交往中要自然、坦率、诚恳,做到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要做到理智和礼貌,男同学要尊重女同学,女同学要自尊、自爱、尊重,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建立健康纯洁的友谊,这样青少年的心理才能得到健康发展。由于青少年的独立意识的增强,他们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弱而将感情移向同龄伙伴。不仅需要同性的友谊,而且需要异性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支持。这种交往是离不开成人的引导,应注意青少年的交往要以集体活动为主,避免异性之间单独接触。在交往中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对各类不健康的行为要保持高度警惕。由于他们的学业未成,事业未就,经济尚未独立,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时期教育他们一定要注意避免某些坏人引诱青少年追求不正当的娱乐活动。
2.4.参加有益的课余活动
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发展的文艺、科技、体育等活动,能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消除学习中产生的紧张情绪和精神疲劳,健康的音乐、绘画可以培养乐感提高审美能力,在美的感受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初中生物;图文转换;概念;流程图;高效性
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与实施,国家一直大力提倡综合素质教育,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知道,初中生物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实验性学科,它对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同时,生物具有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联系有效表达。至此,本文作者针对初中生物学科特点,有效利用图文转换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点更加深化。生物结构图和示意图广泛编排于教材中,对于很多知识章节,教材中都有图解。图文转换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识图,将基础知识在图解中体现出来,以形象的图示展示抽象的知识,让学生形成深刻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繁琐的知识点通过系统的组合方式组织到一起,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知识点。
1.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分析
初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自然学科,它对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要求很高,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最容易忽视生物学科的实验性。很多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仅仅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及综合能力锻炼。再者,很多地区的中考不考生物,学校及家长对生物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也缺少对生物研究的兴趣,更谈不上认真学习生物。最后,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往往是生硬地将教学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2.图文转换法教学的优势
所谓图文转换法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借助课本插图,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直观化。同时强化概念教学,将抽象的知识与概念以图文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另外,应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本中知识点所涉及的科学前沿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借助多媒体直观地向学生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每个章节都配有插图,这样更加有助于教师灵活利用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平台,丰富教学手段,最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基于图文转换法的初中生物有效教学建议
(1)串联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鉴于图文转换法的特点,教师可以围绕某一教学主线,串联相关知识内容,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内容体系,帮助学生记忆思考。例如,学习初中生物(苏科版)“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课时,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插图有效地进行知识点的串联。植物体组成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借助图文模式,将抽象的结构层次给形象化、深刻化。同时,伴随的是概念的深化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学习知识框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2)引入多媒体技术,直观图文转换教学。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引入到教学课堂。那么,初中生物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搜集网络教学资源,将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将知识概念及图文模式相结合。这样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才可以将知识点清晰化、直观化地展示给学生。学生学习起来、思考起来省时省力,有助于学生较快地吸收知识内容。
(3)基于图文转换,构建合作平台。所谓基于图文转换,构建合作平台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某一知识内容精心设疑,然后学生有效分组,围绕知识内容鼓励学生建立图文模式。同时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从而深化学生对于知识概念的理解。例如,学习“人体的呼吸”课时。教师将学生分组,然后观察人体的呼吸系统模型,了解呼吸的概念。然后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实验器材模拟“肺及肺泡模型”,构建“呼吸系统模式图”。然后根据各组的实验结果和模拟模型,相互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成果及改进成果进行点评及指导。从而全方面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可知,初中生物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实验性学科,它对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利用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平台,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有效利用图文转换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点更加深化。将基础知识在图解中体现出来,以形象的图示展示抽象的知识,让学生对生物知识形成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赵 进,陈士元.对待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要规范更要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8).
关键词:过渡 生物教学 补充和递进 反思
初中生物与高中生物看似两个界限分明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层次,实质上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生物知识是高中知识的铺垫与前沿,扎实的初中生物知识为高中的学习和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进入高中阶段后,大部分学生表示无法在短时间内调动自身已学的初中生物知识的基础,无法适应和接受高中新的高层次的知识点,这种现象致使学生原本薄弱的初中生物知识在新的复杂的高中知识面前显得更加不堪一击。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初中生物的知识点,不少学生因初中生物基础知识的欠缺或习题熟练度的缺乏使得学生在高中生物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觉力不从心,这种现象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教学中无法找到开启学生记忆窗口的切入点,无法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生物知识开展更深层次的高中生物的学习,因此产生了学生厌学的现象和教师厌教的怨言。
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老师对症下药,而且需要学生也寻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突破口。做好初中生物知识和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就显得相当重要。教师既需要在初中生物的讲解中为高中生物知识更好的理解做铺垫,也要在高中生物知识中贯穿更多的初中生物知识,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不间断的学习系统。
一、初中生物教学向高中生物教学过渡的优化性初探
初中向高中生物教学过渡给了学生一个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的缓冲期,针对知识点,初中课本先初步进行涉及和提及,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概念,等到高中再接触到这些知识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陌生和突兀,同时也能自然而然的把其与初中已学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初中生物一般着重于生物现象,而高中阶段则会对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做深入浅出的分析。从现象到揭示这种现象的原因就需要这样的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表象到本质的过渡。例如在高中生物中学习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时,如果只单纯的向学生解释进化的内容和实质,学生可能短暂性的了解和记忆,但是如果我们把初中课本中提到的克尔格伦岛上的植物为什么都那么矮小,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条生物进化论中亘古不变的真理,这个真理同时也能在其他的很多初中生物所学知识点中举出实例来证明它的科学性,比如说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为什么不同的动物有自己适合的栖息环境。然而,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很好的把初中生物知识向高中生物知识过渡的运用。
高中生物教学与这样的一个过渡过程存在着相得益彰的关系,这样一个过程对高中生物教学的优化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①导入高中生物知识的新课程,用先复习初中旧知识的方法更加的有效。传授新知识如果直接进入知识点,不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不从以往的所学知识中找到切入点,这样的教学方法的效果是不明显的。而通过复习或者向学生提问初中知识的方法则能起到很好的切入作用。②生物教学上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如果只照本宣科的介绍知识点,不进行直观演示,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得不到体现,教师应该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验的方法,让知识点更加的具体化、生动化,教师如果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是枯燥无味的讲解,不仅学生的抵触心理会很强烈,老师也会失去教学的兴趣和激情。而通过有实物的直观演示和实验,则会让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洋葱表皮实验中首先教师会让学生了解到显微镜的具体结构和操作方式,然后再介绍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实验的目的,老师先做好实验的示范,侧重学生自己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师需在过渡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一)制定合理的过渡教学方案
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教学不仅仅对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学要求更加严格了,同时对高中生物老师的教学更加苛刻了。初中生物老师需要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阶段必须解决,哪些知识点需要反复强调以便于高中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更加的深刻,高中教师同样也需要做到深入研读生物新课程标准,在了解高中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对初中教材有一定的钻研,比较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的进行针对性教学,要了解到初高中教材在哪些方面存在知识点的脱节,在初中知识向高中知识的过渡中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初中生物教材一般情况下都通俗易懂,知识点涉及的点和面都不如高中生物广泛,也只要求学生做到基本理解,高中生物则是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知识更加的理论化更加的思维缜密。初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因材施教,制定好合理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的对生物教学的素质教育阶段和更高层次的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不同的教学。
(二)引导学生适应教学过渡
初中生物对新知识点的引入往往会更多的举出生活中接触的实例,对于高中人教版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应该算的上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在初高中阶段都有出现,不同的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只要做到了解这个试验以及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这个原理,但是高中对这个试验的要求则更高层次,需要学生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从这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初高中所学的很多知识有很大的关联性和递进性,学好初中生物知识是打好基础,学好高中生物是对生物知识更高层次的理解和吸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法、观察法等让学生全方位的理解,还可以采取回忆初中知识引出高中知识的方法,增加学生的记忆。这些不仅需要试验感知和观察,还需要学生把抽象思维运用到这一知识内容上来。面对这样的一个过渡转变,学生学习上的不适应肯定还是存在的,这样就需要教师在当中发挥一个积极指导和合理教学的作用,教师既需要关注学生在生物学习心理上的变化也要根据这种变化找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让学生更好的适应这样的一个过渡过程,从而在学习上达到双赢的局面。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考试要根据新课程下生物改革的具体要求出题,制定合理的考试方案,不仅以卷面考试的形式,更好要把动手实验操作能力纳入学生的考试范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全方位发展,考试内容要立意新颖,杜绝为了考试而考试的行为,考试内容也要全方位,涉及到生物所学知识的核心和细节,检验学生对这个过渡过程的适应能力究竟如何。例如:考试可以按照卷面考试成绩和动手实验成绩各占一定百分比的方法进行,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不一味的过分强调考试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生物是高中生物补充和递进的基础
从初中向高中过渡,本身就是学习能力、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补充和递进的过程,生物的教学亦是如此。生物教学既具有所有学科教学的这点共性,同时也具有知识点这不同教育阶段的特点。高初中联系密切的知识点:叶的结构;根尖的结构;茎的结构;花的结构和果实的形成;神经元的结构;食物的消化、吸收及人体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生态系统等。以上知识点都需要在初中初步接触高中逐步巩固,中学生对生物的学习需要掌握十大主题,首先生物多样性、生殖和发育等主题在初中阶段就会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在高中知识板块中也不会着重讲述和涉及,而像细胞、物质与能量、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则需要初高中都全面了解和运用,贯穿生物教育的初级和高级过程。生物学的十大主题在学生学习生物的阶段,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初中生物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补充和递进的基础这样的一个局面。每个主题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要性,相互衔接、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对于高中人教版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应该算的上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在初高中阶段都有出现,不同的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只要做到了解这个试验以及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这个原理,但是高中对这个试验的要求则更高层次,需要学生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从这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初高中所学的很多知识有很大的关联性和递进性,学好初中生物知识是打好基础,学好高中生物是对生物知识更高层次的理解和吸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法、观察法等让学生全方位的理解,还可以采取回忆初中知识引出高中知识的方法,增加学生的记忆。
四、生物教学过渡对其他学科的示范作用
生物教学过渡在现实的教育中运用的相当成功,在这个过渡过程的运用中同样也存在过抛开初中教材教高中、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补充和递进的关系、忽视对原有初中有偏差的知识的纠正。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加以改正,这样就给其他学科的过渡起到了一个积极的示范作用,具体的策略方法就是重点抓好知识的衔接、注重知识的补充和递进、做到教学有方指导有法。生物教学的过渡在学科的过渡中具有很典型的意义,生物是一门亦文亦理的学科,既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又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初中阶段生物学习和高中阶段的生物学习又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生物教学的过渡过程,总结出其中切实可行的方法,用于更好的指导其他学科的过渡。
五、结语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更加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衔接性,需要老师更新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结论,同时也要指出这些结论的内在规律和别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到这些才能避免在生物教学的过渡过程中出现更多的矛盾。学习是一个老师授之以渔的过程,关键还是在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主性,只有双方面都作出努力,才能克服初中生物教学向高中生物教学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学习是一个老师授之以渔的过程,关键还是在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主性,只有双方面都作出努力,才能克服初中生物教学向高中生物教学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方红峰,郑春和.生物教学研究与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刘恩山.高校生物教学改革与教师观念的转变.[J].生物学通报.2006年第4期.
[3].王小波.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科学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教师版).2007年第10期.
[4].李锦.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5].侯喜瑰.浅议生物教学中新课的导入.[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第10期.
[6].赵贵玲.生物教学中兴趣的诱发和培养.[J].青海教育.2000年第8期.
这部分学生与上文所述的第二类学困生存在某些相似点,像是自我约束能力都相对较差。这类学生自身惰性较强,在初中生物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积极主动解决问题,而是听之任之,时间一长,学生不懂得知识点就越来越多,从而成为了学困生。
二、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对于上文所述的几种类型的学困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其不同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办法和手段,改变其学困生的身份,实现教学中的学困生转优。对于第一类学困生,其在其他学科方面具有良好的学习状况,其对于初中生物知识点的掌握还是具有一定基础的。造成其成为初中生物学困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理解、掌握知识点的运用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第一类学困生的转优教学是最为容易的,因为其本身就对学习带有浓厚的兴趣,对知识的了解、掌握具有强烈的欲望。只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稍加引导、点拨,基本就可以使其对知识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摆脱其学困生的身份。对于第二类学困生,也就是通常情况下,所称呼的“问题学生”。笔者认为,所谓的“问题学生”,可能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存在某些不合适的行为,但在学科的学习方面,学生本身是不存在任何缺陷的。任何以学生是“问题学生”,或是学生不听管教的理由,而不认真教学的教师,才是真正的“问题教师”。对于教师而言,所有学生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对每个学生认真负责。对于此类学生,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放下自身教师的身份,从与学生平等的角度,先与学生加强情感交流,与学生平等、自然的对话,首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没有带着教师身份、与之真诚交流的我们。只有学生真正地接受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从根本上,对初中生物或是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兴趣。对于最后一类学困生,教师可针对其学习特点、自身性格,设计学习模式。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学习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此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有惰性,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模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其的约束,督促其学习。且当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困难时,小组成员之间就可相互讨论、讲解,解决难题,从而提高其学习质量,让其脱离学困生的身份。
三、总结
关键词: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064-02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前沿学科,生物技术对解决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和粮食危机等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有力的援助,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当做好生物学科的教学,提高新时代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增强科学探究能力。
一、当前初高中生物学教学现状
通过比较初中和高中生物教学目标,我们知道初中生物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生物学知识、基本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和生物学在人类生活中的简单应用,简言之就是知其然;而高中生物学教学则要求将生物学知识系统化和理论化,也就是要知其所以然,同时能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能有所创新。但是实际情况是,升至高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都习惯了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不仅在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初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断层也让学生在刚开始的学习过程中有些无所适从。初中生物课程开设时间虽然较长,但是各地初中的师资水平不一,实验教学器材差距也较大,在中考中生物学科跟历史、政治学科合成综合科目,分值比例也不高,这就导致了有些初中为了升学率而不够重视生物学教学,而高中的生物教学从文理分科之后才恢复进行,间断的学习过程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初中的生物学知识几乎遗忘殆尽,很多时候高中生物教学只能从重复初中生物,从头开始。而高中生物对逻辑性和抽象性知识的学习也对学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初中的生物学知识是无法正常进行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而原有的初中生物学的学习心理和方法都不再适用于高中,这就普遍导致了初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脱节。
二、强化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的对策与思考
1.注重知识结构的衔接。基础知识就如同树木之根基,河流之源头,学生如果没有完备的基础知识作为学习的保障,就容易失去提高和发展的源泉。高中学生经过一年综合学科的学习之后,对初中生物知识近乎遗忘殆尽,等到文理分科之后对高中生物课本中的知识容易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受。针对这种现象,首先高中生物老师应该通读初高中的生物课本,全面把握其知识要点和知识体系之后对其做一个全局分析,全盘梳理初高中的知识点,并对其中存在的间断进行补充。在教学之前可以印发一些初中生物课程中的知识回顾,让学生在课前复习,让学生有个记忆恢复的过程。其次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拓展阅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一些适当的阅读,以填补对初中生物知识的遗忘和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空白。同样,也可以在教学的时候利用一些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同学们有个竞争的平台,从而进行有意识的知识回顾与探索,这往往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有效果。
2.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初中生物被升学的分数压力压在了一个“副课”的地位上,针对初中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初中生物老师大多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自然而然便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习惯,而到了高中之后,学生必须向探索式理解型的主动学习方法改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要注重启发式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和能力。高中的生物教学的重点必须从注重教师教授知识转向注重学生学习知识,并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以及通过质疑、调查、实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提升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营造开放互动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建立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在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为学生设置更多的生物学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更多情境来吸引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让学生将更多的生物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除此之外,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多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生物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撰写科技小论文等,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的动手能力。
3.注重学习方法的衔接。如上文所说,初中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受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影响,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被动地接受和汲取知识,而高中阶段则要培养起善于思考和触类旁通的能力。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转变和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解决初高中生物教学中断层现象的根本动力。初高中的生物教学中都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找出众多知识点中的关键词和重点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完知识要点之后建构一个知识框架。其次,要“授之以渔”,在教学中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和当地的生活环境,通过图表、实验和教学模型让学生知道生物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且时刻关注生物科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养成探索未知的习惯,培养学习生物的兴趣。
4.注重实验教学的衔接。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是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为基础的,而学生学习生物学和做生物实验的兴趣也是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开始的,所以做好实验教学,对学生把握生物学课程的知识点与研究方法是大有裨益的。在初中,学生做生物实验大多是跟着老师进行简单重复的模仿,按部就班,并不能养成一个独立完成实验的习惯。而到了高中,在生物教学方面就应该要求学生养成在实验中自主发现问题、大胆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应该在把握好实验进度和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多一点儿鼓励,少一点人限制,让学生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从实验设计、实验实践到实验分析的过程中掌握好知识点,开拓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万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J].硅谷,2010,(5).
关键词:视频资源;初中;生物教学
所谓视频资源即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直接影响的动态影像资料,所以不论是具有直接应用价值的视频资源还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资源;不论是实验视频资源还是非实验视频资源,其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目的都是辅助教学、促进认知、加深理解,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一、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的方法
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方法得当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的,不然会使课堂过于形式化,使学生抓不到知识重点,所以针对初中生特点,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以下运用方法:
(一)视频导入法
此方法主要应用于新课程的导入阶段,目的是通过与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视频播放,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陆地生活的动物》时,教师就可以在授课前导入一段《动物世界》的视频,使学生在主持人解说的过程中走入生物课堂教学氛围,但值得注意的是导入视频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应过于复杂、花哨,不然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而且会影响正常授课。
(二)视频演示法
此方法可以在生物教学任何阶段应用,而且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因为生物本身面对的是纷繁多姿的世界,学生通过文字很难理解知识点,而针对性的视频素材可以直观的为学生展示生物体的行为、结构及个体变化过程等,促进学生产生认知的同时加深理解,例如通过视频为学生展示细胞分裂过程、植物开花受精过程、青蛙的发育过程、血液循环过程等,为保证视频演示法的有效性,所选择的视频其使用方法、选取数据等相关信息必须准确,而且视频的理解难度应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
(三)游戏视频巩固知识法
此方法针对性非常强,通常应用于理解难度较大的课程,教师有目的编制动画视频游戏,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课程所学知识进行运用,从而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知识点,例如学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时,学生对光合作用、温室效应等知识点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视频闯关游戏或寻宝游戏等带领学生梳理知识点,但在运用此方法时教师应有意避免游戏视频设计过于繁琐、炫目,不然会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教学效果受影响;另外教师应尽量避免同一游戏形式多次重复利用,这会使学生的参与兴趣降低。
(四)相关知识拓展法
此方法主要应用于新课程授课结束后,教师有目的的拓宽学生知识面或希望通过其它知识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程度的情况,其选取的视频资源应与课程教学内容存在某种内在关系,但并不要求学生对视频内容全面掌握,例如学习《开花和结果》课程后,教师播放《不开花的植物》的视频,使学生认识裸子植物,对植物开花结果产生更全面的认知,由于拓展的视频覆盖知识并不被要求记忆,所以学生学习任务轻松,通常效果较好。
(五)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视频资源既可以直观的为学生展示自然界中生物发展变化状态,又可以实现静态生物的多角度比较,所以应用于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它并不能够取代其他教学手段,教师应有意识的促进其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例如在视频资源应用过程中可结合应用小组讨论法、讲授法、对比观察法等,文本资源与视频资源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将视频资源与知识点紧密结合,达到应用视频资源的目的。
二、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的作用
以某中学《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课堂为例,此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教学难点是准确判断染色体的变化,由于细胞肉眼不可见,实验的实际难度较大,所以教师选择授课中使用视频资源,在师生问好后,教师播放《受精卵发育过程》的小段视频,让学生描述看到的内容,以此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确课堂教学重点方向,为学生提供接触新课程名词的机会,例如染色体、受精卵、DNA等;然后教师提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例如“细胞是怎样生长的?”等,并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的运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分裂视频、癌细胞生长分裂视频等讲解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复制及癌细胞的扩散知识,新内容授课后,教师运用课前准备好的视频游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游戏的愉快氛围中课程结束。
通过教学案例可以发现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运用可以突出生物课程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升学习效率,特别是针对生物实验具有规范化、客观展示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拓宽视野的同时构建生物思维模式,产生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视频资源在生物教学中有效运用应建立在教师充分认识并灵活应用视频运用方法的基础上,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过程与信息资源有机结合的程度会逐渐提升,所以认清视频资源对初中生物教学的作用的同时,应用并创新视频运用方法,是初中生物课程教学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莉莉.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
[2]刘惠.视频短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黄鹤.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现状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初中生物;尿液;形成;排泄
冀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下期内容主要以人体各相关知识为主,其中第三章第二节“尿液的形成与排出”教学难度较大,很多同学均反映掌握较为困难。本人总结近期该章节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各位同学及同仁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较好地掌握本节内容。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说明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是如何排除的,课本围绕排尿的生理过程,较全面地表达了排泄的生理知识,这一节内容又与前两个单元所涉及的消化、循环及呼吸知识相联系,是新陈代谢的最终过程。
本小节可分为三个部分:“尿液的形成”“泌尿系统和排尿”和“排泄及其主要途径”。
“尿液的形成”是在第三单元第一节肾脏知识点的延续。尿液的形成包括原尿和最终尿液的形成两个过程。首先流经肾脏的血液经过肾小球时发生滤过作用,其中的血细胞核绝大多数大分子蛋白质被过滤掉,进入肾小囊肿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其中大部分的水,微量的蛋白质及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形成最终的尿液。在这个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展示血浆、原尿及尿液三种液体之间成分的比较,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使用ppt或者动画的形式将整个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动态形式展示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泌尿系统和排尿”介绍了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人体形成的尿液是怎么排除体外的呢?这个是本节知识的重点。利用教材自带的图片,按照尿液流经器官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出输尿管、膀胱、尿道在排尿过程中的作用。重点讲解膀胱储存尿液的作用,在这个知识点的讲解当中可以提出“憋尿的危害”“人为什么每天要适量饮水”等问题,使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联系该知识点,做到学以致用。
“排泄及其主要途径”是本节内容的最后一个知识点,也是不少同学容易混淆的地方。书中描绘了排泄的概念及人体的排泄的三个途径。其中很多同学均提出:“排便不是也排除了人体产生的废物吗,为什么不能当做人体的排泄途径之一?”该问题较为抽象,教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该对该混淆点进行适当的补充说明: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及粪便)由于未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未参与人体各个细胞的新陈代谢,不是代谢的终产物,而代谢的废物主要是:尿酸、尿素、二氧化碳、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故人体排泄的三个途径为:排尿、排汗及呼吸。
参考文献:
[1]马小娟.初中生物推理式教学渗透生物学基本观点的教学实践[J].中学生物学学,2013(2).
关键词:比较法;初中生物教学;优势;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070-02
一、初中生物比较法教学的优势
1.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生物知识,拓展了原有的知识面,此外,由于生物学知识之间有着其原本的关联,但是由于编写教材的需要,需要将它们分离开来,分到不同的章节中,应用比较法便可以使学生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和对比,有效地将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2.有利于帮助学生触类旁通,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3.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生物现象,使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容易理解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比如,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物体,可以用棒球来形容线粒体,使学生对线粒体有了更加形象的认识,用能量转换站来形容叶绿体的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叶绿体作用的理解与记忆。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合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即是指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而比较法正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分析和对比事物的表象和本质,所以,比较法的运用恰恰可以锻炼学生正确合理思考问题的能力。
以上的阐述便是比较法教学的优势,由此可以看出比较法教学的运用有着不容否认的必要性。但是,目前在比较法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一些教师不考虑实际情况,就盲目地运用比较法,造成比较法教学不能发挥出其较大的优势。
二、比较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比较法生物教学是指采纳对立统一观点思考各种生物现象,来比较不同生物现象存在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从而认识和理解生物现象。此外,初中生物知识体系庞大,知识分布比较分散,不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联系,这就恰恰十分需要比较法教学来帮助学生学习生物。
1.综合比较法。这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比较法,几乎学习完每个章节,都需要运用这种比较法来对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创建其系统的知识架构。此外,这种比较法需要教师认真考查每一个知识点,积极寻求其突破点,努力建立一个相互联系的合理的知识架构。比如,在学习完细菌和真菌这一章节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综合各个方面来对细菌和真菌进行分析和比较,那么就可以从生物类型的角度、从细胞结构的角度、从细胞大小的角度、从增殖方式的角度等等来思考两者之间的区别,从而使学生多角度、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
2.类比法。所谓类比法同时也可以称作比较类推法,它是指由某个物质所具有的特性来得出另一相似物质也具有该种特性的结论。类比法可以由一熟悉的事物联系到另一与之相似的事物,不过需要强调一点:事物之间存在相似点是类比法进行的基础,如果两个事物之间不存在任何相似之处,那么也不可能进行类比。由于类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推理的过程,那么运用这种方法便可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推理能力。比如,在培育植物的时候,需要注意经常对植物进行松土,这样不仅有利于植物的呼吸,同时由于松土使土壤更加地疏松,也有助于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不少学生会对此难以理解,那么教师可以向学生举出一个和此知识点具有相似点的例子:在打井的时候,往往是随着井的深度不断增加,钻井的难度会不断加大,原因是,由于地壳上部分是土壤,比较松软,容易打钻,但是地壳的下面部分是岩石,十分坚硬,不易打钻,所以随着深度的增加,钻井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同理,不经常松土的土壤比较坚硬,而经常松土的土壤比较松软,植物的根部又是比较软,那么肯定是植物会在经常松土的土壤里生长的更快。这一例子的举出便帮助了学生更容易地理解这一知识点,同时,又将生活中的知识和教材中的知识联系起来,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寡众比法。寡众比的具体含义是:在同一类事物中,将某一事物同总的事物来做比较,但是,事实上在实际情况中往往是将这一事物和同一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分别进行比较,比如,将脱氧核糖核酸与同属于核酸的核糖核酸作比较,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不同点。
4.历比法。历比法具体含义是:像大家通常所说的从时间以及空间的角度来分析比较一生物现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特征。比如在学习生物进化的历程中,教师可以分析和比较生物处在不同时间段的时候所表现出的特征,从而总结出其发展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从而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其进化过程,加深学生的记忆。
5.列比法。列比法具体是指把互相不存在关联的、而居于同一个层次的事物进行比较的方法。比如,将细胞器中的叶绿体同细胞器中的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液、核糖体、内质网、液泡、中心体等等分别作比较,从而加深对叶绿体的理解与认识,也有利于认识和记忆细胞器中的其他结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比较法教学有着诸多的优势,是值得广大教学工作者的提倡的。此外,具体的比较法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综合法、类比法、寡众法、历比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联系的,反而是相互关联的,而具体应该采用哪种教学方式,则是由初中生物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并不是盲目地运用。希望广大教学者能合理地运用比较法教学,充分发挥其优势,以达到帮助学生学好初中生物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