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8 10:42: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外国文学研究综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本科院校;外国文学;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都具有学术研究无法取代的价值。在于国外的学科碰撞当中,外国文学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科,他为高校学生打开了一道通向世界的大门,通过外国文学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与中国传统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内容,因此,外国文学一直以来都是对外研究的重点内容。但是由于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学生在理解外国文学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传统的外国文学的教学当中,教学主线往往被分为两条线,而教学内容则被分为三个不同的模块,在教学方法上一般还是遵循文学史的发展历史。从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来看,往往倾向于西方文学与古典文学。在实际的授课过程当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具体知识的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因此必须要进行改革。[1]
一、外国文学教学的意义
世界文学的概念是歌德于1827年所提出来的,根据歌德的观点,许多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文学的本质属于一种不断进化的有机体,不管是民族文学还是世界文学,都体现出了人类在文学方面的重大进步。[2]笔者在查阅大量的文献之后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互相融合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沃伦在对歌德进行研究之后,世界文学除了歌德所提出的内涵之外,还指世界范围内的民族文学的总和,另一方面也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作品,沃伦也进一步指出了世界文学对于比较文学的重要意义。[3]根据沃伦的相关理论,比较文学是从世界的角度出发对所有的文学进行的研究。但是在我国国内的研究当中,世界文学在相关理论体系的建构当中并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是文学关系在起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是一种较为开放的文学研究,在研究的过程当中研究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同时研究是以一种跨学科与文化的文学关系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同时研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比较意识与兼容的特色。[4]但是对文学关系的概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文学关系是一种具有一定差异性的概念,在对文学关系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需要以国家、民族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它的强调消解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系统性和内在的同质关系。我国高校根据国外文学教学的相关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在文学教学的过程当中都是以文学史的发展为主线,同时对不同作家的代表作进行分析。当前阶段信息技术的发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冲击,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做好外国文学的教学对于每个外国文学教师来说都是应该积极探索的问题。既然时代条件已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我们也必须采取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现阶段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进行积极地探索与深入的调查,从而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往往过度强调学生知识的传输,而并不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往往采用一种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实际的授课过程当中大都整齐划一地依据世界文学发展的先后年代,分国别地逐一讲授不同国度的文学。从时间上,漫漫数千年;从空间上,纵横跨度辽阔,涵盖全球各地区、各国家和各民族的文学。旧模式制约了我们讲授的全面性和应有的深度,没有真正从世界视野的角度,讲授和指导学生把握该课程的学习,更谈不上在研究各国文学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去综合出人类总体文学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了。[5]
二、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分析
在最近几年当中我国的外国文学教学一种都呈现出一种不太景气的状态,大量外国文学的教学课程被严重挤压,有关外国文学的相关研究与会议也大幅度减少,许多教师都没有了解外国文学研究的最新信息的途径。[6]另一方面随着扩招规模的不断增加,许多高校的办学经费被严重挤压,从而导致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图书馆无力购买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进一步导致学生的外国文学阅读量不断下降。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授课当中由于需要介绍大量的文学作品,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受到很大的限制,也导致许多课时被严重浪费。此外,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校园的人文精神被严重削弱,许多大学生都出现较为功利的心态,许多学生都积极参加勤工俭学与各种商业活动当中,这种较为浮躁的状态使得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安心学习。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已经成年,都已经具备较为独立的思想意识。许多来自于贫困地区的本科生在城市当中感受到现代文明对生活所带来的便利,一方面有感于自己家乡与家庭的贫困,从而迫使自己产生较为功利化的心态,这部分学生在大学当中往往将精力放在如何改变自身的命运当中。这部分学生由于家乡的贫穷落后,在大学之前基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外国文学,在大学阶段虽然有机会接触到外国文学,但是由于心思并不放在学习方面,虽然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外国文学的重要性,但是却不会过多的进行相关的学习。[7]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中古传统文学的影响而走上文学学习的道路,在学习外国文学的过程当中,在思维方面往往并不是很适应,这也使得外国文学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三、我国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一)根据教学内容抓住课程重点内容
外国文学的教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文学史与作家作品介绍。在进行文学史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以文学史的发展为主线,向学生讲述外国文学的发展变过的全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文学特征,同时讲述各个思想流派的演变过程与特征。[8]在文学史的教学过程当中可能会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如社会、宗教、政治、经济、科学以及艺术等。在文学史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根据时间的发展将脉络理清,让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并自主建构相关的知识体系。在进行作家作品的介绍教学时,教师除了需要注意学生学会了什么之外,还需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方法,即需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名家作品的赏析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示作品分析的具体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作品进行观摩与赏析,对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研究,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就会逐渐掌握鉴赏与评析的方法,并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当前阶段外国文学的教学基本都是以课堂学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可以减小教师的工作量,但是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举办专题讲座以及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教学,或者开设以针对不同国家与文学流派的文学选修课,吸引那些对于外国文学具有一定兴趣的学生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挑选部分学生加入到自己的课题研究当中,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与视野。在教学方式多样化拓展的过程当中,教师的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的水平对教学的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高校以及学院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外国文学教学水平,同时引进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同时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9]
(三)打破学科界限,丰富文化含量,培养高尚情操
文学并不是一种完全孤立的文化形式,任何作家在创造的过程当中都必然会受到其所在时代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打破学科的界限,将外国文学与政治、经济、艺术、哲学以及自然学科联系到一起进行教学。此外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强不同民族文学的融合,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文学知识的同时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国际思维就显得尤为必要,外国文学课程作为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正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时代环境,因此必须要对外国文学的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研究了外国文学教学的意义,并对我国现阶段本科院校外国文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必要的研究,最后总结了对应的改革策略。
【参考文献】
[1]苏卉.外国文学教学如何面向现代化———以“《红与黑》的心理分析”一课为例[J].外国文学研究,2002,02:145-148+175.
[2]支斌生.略论外国文学教学如何促进大学生心智成长———以陶洁主编的《美国文学选读(第三版)》教学为例[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2:74-76.
[3]詹虎,赵学斌.中学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与出路──中学外国文学教学调查分析[J].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4:91-93.
[4]潘利锋,张能泉.在文本细读中提升学生能力:人文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以外国文学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3,06:92-97+113.
[5]刘意青,邹赞,聂凤芝.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意青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2,04:3-7.
[6]李安.外国文学教学中经典作品的解读策略———以《哈姆雷特》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2,11:65-69.
[7]田晓宁.“30年来中国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新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外国文学,2016,01:173-176.
[8]钟美荪,孙有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第五届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思路[J].外语界,2014,01:2-8.
关键词:《简・爱》 接受 多视角
自《简・爱》出版至今的一个半世纪中,已被翻译成世界上20多种语言[1],单在英国就有20多个版本。其遍布世界范围的文化播散在为其注入新生活力的同时促成了异质文化间的互动与交流,更滋养了它经久不衰的智性生命。
从《简・爱》出版之初所引起的轰动性效应,到“作家三姐妹”公开亮相后人们争相撰写和阅读勃朗台家族人物传记的所谓“勃朗特热”,到夏洛蒂情书被发现时的震动,而使人们对《简・爱》产生的更浓的反谈性兴趣以及到后来原型批评、女权主义文评对《简・爱》的再认识――甚至是令人惊奇的再创造……《简・爱》及其作者带给人们的冲击不断,时至今日,对《简・爱》这部经典之作的批评谱系已经发展成熟,而且研究热情不减。本文就针对《简・爱》的文学接受的多样性进行分析、整理,以期探寻《简・爱》研究的新视角。
一.译介视角
作为一部外国文学的经典之作,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译介问题。
中国对夏洛蒂・勃朗特小说的译介始于20世纪20年代。1937年的《译文》杂志曾刊登茅盾的文章《真亚耳(Jeneeyre)》的两个译本。该文比较了伍光建和李霁野的《简・爱》汉译本,评价了两个译本的优劣。20世纪50至70年代末,国内出版发行的《简・爱》译本主要是李霁野的译本。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出版了60多个版本(《简・爱》译本),其中有全译本或缩写本,也有儿童版译本。为了配合读者的英文学习,还出版了多种全本和缩写本的中英文对照版本,甚至还有以连环画形式出版的《简・爱》”[2]。21世纪初的十年间,超过50多个版本的《简・爱》译本在我国问世。此外,各种缩写本口袋书、中英文对照读本、连环画也层出不穷。
20世纪80年代,在夏洛蒂・勃朗特作品研究方面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是1983年出版的《勃朗特姐妹研究》一书,该书作者杨静远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最全面译介勃朗特姐妹作品的学者。除《勃朗特姐妹研究》之外,她还翻译了《夏洛蒂・勃朗特书信》《勃朗特一家的故事》以及《勃朗特两姐妹全集(10卷)》,并在《读书》杂志1983年第6期发表文章《一百多年来的勃朗特姐妹研究》。这些研究著作、论文和译著的出版为日后国内夏洛蒂研究以及勃朗特姐妹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对《简・爱》的研究转变了,但是间隔一段时间之后又掀起了一股从译介视角研究《简・爱》的热潮,如:茅盾《的两个译本》(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蒋骁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中国翻译,2003)等,都是从译介视角对《简・爱》进行的研究。
二.传统接受视角
近30年来,国内各类刊物上相继刊出《简・爱》研究论文400余篇(可能更多)。早期的30余篇研究论文(1983―1999)多聚焦简・爱的反抗精神和叛逆性格[3],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剖析简・爱的人物性格。大多是从《简・爱》的文本叙述策略、形式技巧和创作风格、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这些因素来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大多是在赞扬简・爱的自尊、自立、前卫的爱情观等人性光辉,后来虽然也有出现一些关于简・爱双重性格的研究,但是笔者认为这也是文学理论研究发展的正常规律,总而言之,在传统接受视角中,对《简・爱》的研究无疑是褒大于贬的。
三.批评接受视角
时至今日,对《简・爱》这部经典之作的批评谱系已经发展成熟,而且研究热情不减。《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1期刊登的韩敏中的论文《女权主义文评:〈疯女人〉与〈简・爱〉》介绍了吉尔伯特和古芭的女性主义文论专著《阁楼上的疯女人》,该文标志着国内《简・爱》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视角的引入。
2000年至今的300余篇研究论文多从女性主义批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心理批评等视角,在不同程度上都对《简・爱》这部不朽经典作出了相应的批评,如:王文惠《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的重新读解》(外国文学研究, 2008 01);兰守亭《中的疯女人―另类的复仇者形象》(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 02);季然《浅谈的女性主义特征》(大学英语,2008 05);马瑞巧《论简爱的心理陈碍及其外化形象》(中国语文,2007 07)都是从《简・爱》中所体现出的新女性形象特征,及其对父权制文化秩序的反叛,笔者认为可以说是承袭传统接受视角却利用新的理论进行再研究的成功范例。
四.多元化研究趋势
经笔者粗略统计,近10年来,国内的《简・爱》研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一现象想必与理论的进步和文本的丰富寓意是分不开的。
1.后殖民视角
近10年来,有许多研究先从后殖民视角切入,以期从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的人物形象入手,以此阐明的殖民主义主题及其对小说叙事、人物关系、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影响,揭示殖民主义文化对人造成的精神创伤、人格扭曲与分裂等异化影响[4]。
如:贾文胜《与的殖民主义主题初探》(中国语文,2006);罗世平《凝视:后殖民主义文学折射》(国外文学,2006 04)等都是从后殖民这个新的视角对《简・爱》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新的研究结果的成功范例,也成功地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2.《简・爱》与宗教关系的视角
《简爱》成功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一个经典女性形象, 其独立自尊的生活态度及争取平等的爱情观念备受赞誉, 而其矛盾复杂的宗教观念饱受争议。很多研究尝试从作者生活背景的宗教溯源、作品典型人物的宗教色彩及女主人公的自我救赎等角度探讨简爱的宗教皈依之路[5]。
如:刘秀梅《探求神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论简爱的宗教皈依之路》(大学英语,2007 04);杨小洪《:圣经与前圣经场景的双重投影》(外国语 2003 03);王一平《对的恪守与反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05)等都是从《简・爱》与宗教关系的这个新视角来对《简・爱》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新的研究结果的成功范例,也成功地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3.《简・爱》中火、鸽子、月亮及冰等意象的研究视角
笔者发现近年来,有不少别出心裁的研究,如:范彩霞《从的“火”意象看夏洛特・勃朗特的生态女性意识》(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 03);龙丽伟、魏现江《小说中梦境的审美分析》(铜仁学院学报,2007 04)等,都是标新立异的研究结果,以期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分析出《简・爱》艺术效果和艺术张力[6],探究其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原因。
这些研究别出心裁,研究视角独特,但是研究结果也同样吸引眼球,值得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展开。
4.比较文学文本研究视角
《简・爱》研究论文的另一大板块是《简・爱》与其他文本的比较研究,其中以《简・爱》与《藻海无边》的比较研究和《简・爱》与《呼啸山庄》的比较研究居多。其他涉及到的比较文本有《苔丝》、《蝴蝶梦》、《红字》、《傲慢与偏见》、《飘》、《名利场》、《金色王国》、《法国中尉的女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以及跨文化比较文本如《红楼梦》、《庭院深深》、《伤逝》等。总体说来,这些研究的内容和切入点大多比较单一。在《简・爱》的经典重写研究方面,视点过分集中在《藻海无边》和《蝴蝶梦》两个文本,对《简・爱》的其他重写或改写文本则无人问津[7]。
笔者认为虽然比较文学的研究视角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但是却总是能够碰撞出新的火花,这是一个很神奇的研究视角,很值得深入探讨,也很有研究价值。
5.其他视角
此外,夏洛蒂・勃朗特作品中的浪漫主义风格、勃朗特的宗教观、小说中出现的神话传说以及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刻画也得到了研究者相应的重视。在上述几方面较具代表性的论文和专著有:理查德・邓恩的论文《自然的心:简・爱的浪漫主义》,芭芭拉・哈迪的专著《恰当的形式:关于小说的论述》,菲利斯・C.・拉尔夫的专著《维多利亚改写:童话,青春和女性成长小说》;F.A.C.威尔逊和盖尔・B.・格里芬的论文《淡黄色花环:勃朗特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和《爱德华・罗切斯特的人性化》,简・米勒的专著《书写男人的女人们》。
在卷帙浩繁的《简・爱》研究中,不乏探究该作品文学源流的力作。这些著作或论文揭示出《简・爱》对圣经文学以及英国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皮尼翁在《勃朗特指南》中列举了勃朗特作品对《圣经》和其他文学作品的引用。米尔盖特在论文《简・爱的心路历程》,巴里・考尔斯在专著《维多利亚小说中世俗的朝圣者:小说作为生活教科书》中分别探讨了班扬的《天路历程》对夏洛蒂・勃朗特的影响。
近20年来,国外相当一部分学者开始关注《简・爱》的跨文类、跨文化与跨媒介重写现象,将这部小说置于世界文学的巨大网络,探究《简・爱》在异域文化语境下的播散。由英国霍尔大学19世纪英国小说研究专家帕特兹・斯通曼撰写的《勃朗特改编:〈简・爱〉与〈呼啸山庄〉的文化播散》(1996)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辅以翔实的资料与细致深入的文本分析,结合各个时代的历史及社会背景,作者斯通曼梳理了《简・爱》与《呼啸山庄》自出版至20世纪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跨文类、跨媒介重写,上述两部小说的批评接受与读者接受,并在该书的附录中详细列出自两部小说出版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各种跨文化、跨文类、跨媒介重写的目录,为《简・爱》重写现象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分析重写作品的阅读过程与写作过程,斯通曼教授试图探寻生成性文本在再生产过程中的改编,以及这些改编与其所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8]。
笔者甚至还找到了一些更加出其不意的研究视角,如:龚晨枫《法律与文学视角下的》等,更是从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视角对《简・爱》进行分析、研究,且得出了较为成熟的研究结果,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这也恰恰说明了文学接受存在多种可能,有待我们去开拓。
五.结语
寓意丰富又无确定指向的文学文本,具有产生多种社会功能的可能,与此同时,文学的特点――语言艺术的丰富性、形象话语的开放性和文本蕴意的多义性使其具有发挥多种社会功能的可能,而且读者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决定着文学功能实现的方向和程度,这也就是说文学文本意义的实现与接受有关。
所以,笔者认为对于《简・爱》这部不朽的经典之作来说,还是存在着多种阐释和接受可能的。时至今日,《简・爱》的各种小说及诗歌重写,由小说《简・爱》改编而成的各种舞台剧、音乐剧、电视剧、电影和广播剧,以《简・爱》故事为蓝本的插画及绘画,《简・爱》的批评论著依然层出不穷,正应了100多年前作者夏洛蒂在《简・爱》中的预言。《勃朗特改编》的作者斯通曼曾用“续写症候群”(the sequels syndrome)一词描述过去30年间不断涌现出的《简・爱》跨文类、跨文化、跨媒介重写,这或许为国内学界日后研究《简・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9],也让我们更加期待能够继续有一些“出其不意”的研究视角来充实和丰富对《简・爱》这部传世经典的研究和再创造。
参考文献:
[1]Stoneman,Patsy.Bronte Transforamtions:The CulturalDisseminations of Jane Eyre and Wuthering Heights [M].London:Prentice Hall/Harvester Wheatsheaf, 1996:220.
[2]冯茜.英国的石楠花在中国―――勃朗特姐妹作品在中国的流布及影响[A].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4.
[3][7][8][9]陈李萍.近三十年来《简・爱》的批评接受、读者接受及译介综述[Z].名作欣赏,2011.
[4]贾文胜.《简・爱》与《呼啸山庄》的殖民主义主题初探[A].中国语文,2006.
[5]刘秀梅.探求神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论简爱的宗教皈依之路[A].大学英语,2007(04).
[6]龙丽伟、魏现江.小说《简爱》中梦境的审美分析.[A].铜仁学院学报,2007(04).
2010年1月8日至12日,由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省级重点学科和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当代文学批评期刊建设与当代文学走向学术研讨会”在海口召开。参加会议的主要有《新华文摘》总编张耀铬、《文艺报》主编阎晶明、《文学评论》副编审吴子林、《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李云雷,《当代作家评论》副主编张学昕、《中国文学研究》主编谭桂林、《南方文坛》杂志社主编张燕玲、《小说评论》主编李国平,《当代文坛》杂志社主编罗勇、《文艺评论》主编韦健玮、《现代中文学刊》主编陈子善、《文学报》评论部主任朱小如、《当代外国文学》主编杨金才、《理论与创作》执行主编王涘海,《海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毕光明、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冯希哲、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徐仲佳、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单正平、张浩文、副教授周泉根,以及海南大学教授刘复生、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李永中等人。
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赵康太、海南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孙绍先、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阮忠、书记韩捷进参加了开幕式并致辞。海南省重点(扶持)学科责任教授、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学科负责人毕光明主持了开幕式。开幕式后,张耀铭总编和阎晶明主编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出路
作为文学批评期刊主编,并且多半身兼文学批评从业者,到会专家首先关注的是文学批评的现状及困境。冯希哲分析了当前批评的基本趋势:一、更为理性和自觉;二、整个批评界开始由外向内转型,自省、自察成为主题。但总体来说,80年代的自由活跃的批评氛围变了,现在是让人郁闷的环境,大家不愿意说,或者不知道说什么。他还把当代文学批评面临的困境归纳为四个问题:一、理论困境;二、评价尺度统一与多元矛盾突出,三、批评人格、伪批评和人情批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四,批评队伍分化。
张燕玲对这种沉闷的批评环境作了更具体的揭示:“现今,文学创作出现生活贫乏和思想匮乏的状态,尤其是学问家凸现,思想家淡出,在这种情况下,文艺界要立在时代的潮流,对社会包括对现状保持独立思考和批评立场并发出自己的声音是相当有难度的。”
对于如何走出这种困境,代表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思考,提出了几种解决途径。阎晶明首先指出,在文学建设方面,批评家要积极发挥批评的作用,要加强自身的发言权。谭桂林说:“当代文学学科是个不断成熟的学科。文学批评要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它对文学创作仍然有一种积极的鼓动作用。现在的文学批评期刊要发扬过去的传统。”吴子林认为,批评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不能跟着西方的文学思潮亦步亦趋,而要用切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研究中国问题,借用甘阳的话说就是“用中国的方式研究中国,用西方的方式研究西方”。其次是返回中国文化本原,将中国传统的感悟思维发扬光大。再者,将学问和生命融为一体,把感悟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做纵贯古今、会通中西的“生命的学问”。
批评有无力量,说到底取决于批评者所持的批评观。朱小如提出,批评其实是一种偏见,这种偏见如果是深刻的就很有价值。但是,批评如果过于学术化反而会失去批评的力度。他认为在一片假话声中出现的几句真话才真正有价值。单正平指出:对一流作家,人们对他的批评还是很严肃的。但是也有一些是商业化批评,比如一些老板花钱请业内人士帮忙出书,另一个现象是人道主义批评,有人为了精神的寄托将自己辛辛苦苦写的东西整理出来并自费出书。对第一种人,大家应该抵制,对第二种人可以适当鼓励一下。
当代批评期刊的生存困境与建设方向
当代批评期刊是反映当下文学状况的重要平台,张学昕更强调批评的支点就是当代文学期刊,没有期刊作者就无法找到支点,得到认可。因此,批评期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但是,当代批评期刊也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现状和困境。就像韦健玮所说的:在办刊中越来越感觉困惑,很怀念80年代的批评环境。因为,在B0年代,批评期刊是非常活跃的,有一段很辉煌的历史,那时不管是作者还是编辑都有高涨的热情。但是现在很多编辑已经改行,一些期刊也消失了,其他的期刊能坚持下来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坚持下来的刊物也面临一些生存问题,因为资金短缺,一些办刊人越来越觉得迷茫。转贴于
阎晶明指出当代批评期刊的生存比建设问题更加紧迫,文学体制也发生了十几年前难以预料的变化,而且文学内部分化很严重,很多东西的消极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建设力量。在这种条件下,文学批评期刊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
除了生存问题以外,还有环境问题。目前,文学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危机,学术刊物正在失去读者。单正平认为原因在于:首先是经济因素,将学术刊物推向市场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第二是空间的大幅度压缩问题,作者想说的批判现实的篇幅被压缩了或者删减了,第三是新媒体和体制化的影响,有许多作者写文章的出发点是有疑问的。
张耀馅在主题发言中提出批评期刊要突出问题意识。他认为,一本优秀的学术期刊,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是理论创新,思想性、时代性、规律性与创造性是理论创新的标志;必须突出问题意识,善于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真问题,揭示时展中的瓶颈因素,深刻反映人类应对挑战的智慧及成果,必须肩负学术研究导向的使命,必须推出新人、扶持新人,为他们提供平台,必须关注学术的大众化,让一流的学术走进百姓的视野,成为经世致用的显学。学术期刊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张燕玲重述了首届研讨会提到的“艰守”与“坚守”问题,并针对批评期刊如何回到文学前沿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一个是生存建设,一个是思想建设,一个是学术建设。在生存建设方面:要重树自身建设的自信心,要重视网络文学的影响。一个杂志首先要生存下来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表现自己的个性。罗勇肯定张燕玲的“艰守”与“坚守”观点。他指出这两个方面是有矛盾的,艰守,再困难你也要把刊物办下去,不能把它丢失。坚守,要坚持文学品位、文学情怀。他的最深刻感悟就是:不管是作品杂志还是理论杂志只要是把自己的文学情怀融入进去,哪怕再困难我们也可以迎来自己一个办刊物的硕果。周泉根也非常赞同张燕玲关于重视网络文学的影响,他认为我们要正视信息时代的写作是我们当前理论反思的重要任务,也是反思创作评论类期刊困境的重要角度。争取把网络上的东西跟学院派东西结合起来,甚至跟大牌网站合作,让网络的不羁的创造力和浪涌不竭的激情来重建我们的话语空间。只有有了话语权,知识分子才能在平权的时代重新找到自己位置,才能重新介入历史。
关于期刊杂志栏目设置方面,陈子善根据自己的办刊经验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他介绍,他在办刊物时做了一些尝试:首先,每期都会做一个学术访谈,采访一些知名学者;其次,不限制富有价值的学术论文的篇幅;再次,每一期出一两篇着名的外文翻译文章;最后,每一期都有史料考证文章,发表一些比较重要的对现代文学研究有价值的史料。
其他方面的建议有:王涘海认为文学期刊建设应有的态度是——自信,要坚守下去,以自信的态度来看待今天的社会和文艺事业,李云雷也说出了自己独特的办刊体验,就是从具体的鲜活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人手,站在时代的前沿,重新去看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李国平指出批评刊物应该回应文学现实和中国社会现实,刊物需要名人的作品,也需要年轻一代的吸引人眼球的、有锐气的作品。
由文学批评和文学批评期刊。冯希哲还谈到了当代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势和走向。在基本情势方面,他认为有三个现实环境不能不提:一是国家评价体制,二是民众普泛价值观念嬗变;三是文学传播途径。这三个问题共同构成了文学的现实环境,虽然是外在的,但足以让文学的生存、发展和民众的审美观念与需求产生难以自觉的桎梏式影响。在当下文学走向方面,他认为文学有三个趋势难以阻挡;一是文学主体价值消解,表情达意书写泛化难以阻挡。二是文学被媒体导引、传播,乃至于设计,和文学写作平民化将难以阻挡。三是文学审美与精神将重归传统和民间。
Key words: Emily Dickinson; poems; death; eternity; love
Ⅰ.Introduction
Shakespeare said tha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poetry),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It is expressed obviously that poem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Through different poems, we can see this world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d from these poems, we can learn a variety of subjects, such as love, friendship, happiness, sadness, loneliness, and even death. The poem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written by Emily Dickinson, is a classic one that reflects the poetess’s viewpoint on death: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by 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He kindly stopped for me―
The Carriage held but just Ourselves―
And Immortality.
We slowly drove―He knew no haste
And I had put away
My labor and my leisure too,
For His Civility―
We passed the School, where Children strove
At Recess―in the Ring―
We passed the fields of Gazing Grain―
We passed the Setting Sun―
Or rather―He passed Us―
The Dews drew quivering and chill―
For only Gossamer, my Gown―
My Tippet―only Tulle―
We paused before a House that seemed
A Swelling of the Ground―
The Roof was scarcely visible―
The Cornice―in the Ground―
Since then―'tis Centuries―and yet
Feels shorter than the Day
I first surmised the Horses' Heads
Were toward Eternity―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is poem, we must have a brief view on the poetess Emily Dickinson’s life at first.
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 honored as “the Mother of American Poems”, was born on December 10, 1830 in Amherst, Massachusetts, US. As a girl she was shy, sensitive, sometimes rebellious. To a successful family with strong community ties, she lived a mostly introverted and reclusive life. After she studied at the Amherst Academy?for seven years in her youth, she spent a short time at Mount Holyoke Female Seminary?in South Hadley but severe homesickness led her to return home after one year. In the years that followed, she lived quietly at her father’s home. She traveled infrequently, never married, and in her last years never left the grounds of her family. So she was called “vestal of Amherst”. However, in 1854 she went to Washington for a short time, and at the same time she went to Philadelphia for a visit, where she fell in love with a married clergyman, Charles Wadsworth. Nothing came of the affairs however, and she returned home. There Emily Dickinson lived on until her death. And what should be stressed here is that after her father’s death in 1875, Dickinson began to dress in white, avoid strangers, and only kept communication with a number of intimates through letters and notes. Despite this narrow outward experience, Emily Dickinson was an extremely intelligent, highly sensitive, and deeply passionate person. Throughout herlife, she wrote poems that add up to nearly 1800, which were extremely original in both content and technique.
Although Dickinson was a prolific private poet, fewer than a dozen of her nearly 1800 poems were published during her lifetime. The work that was published during her lifetime was usually altered significantly by the publishers to fit the conventional poetic rules of the time. Dickinson’s poems are unique for the era in which she wrote; they contain short lines, typically lack titles, and often use slant rhyme as well as unconventional capitalization and punctuation. Many of her poems deal with themes of death and immortality, two recurring topics in letters to her friends.
Although most of her acquaintances were probably aware of Dickinson’s writing, it was not until after her death at Amherst on May 16, 1886―when Lavinia, Emily’s younger sister, discovered her cache of poems―that the breadth of Dickinson’s work became apparent. Her first collection of poetry was published in 1890 by personal acquaintances Thomas Wentworth Higginson and Mabel Loomis Todd, both of whom heavily edited the content. A complete and mostly unaltered collection of her poetry became available for the first time in 1955 when 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was published by scholar Thomas H. Johnson. Despite unfavorable reviews and skepticism of her literary prowess during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y, critics now consider Dickinson to be a major American poet whose poems that would profoundly influence several generations of American poets.
Ⅱ. Death: An Eternal Theme in Literature
Themes in literature are countable, such as life, love, death, goodness, beauty and belief, etc. Among them, death is an eternal one. 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writers or poets choosing “death” as the theme of their works. In our daily life, we regard death as an evildoer and attempt to delay its arrival. However, rather than being a cruel and unfair prankster of evil, death is an unavoidable and natural part of life itself.
2.1 Death in Literature
In all works death as a theme is inevitable for everyone will die one day, but all of us want to achieve the longevity and understand the mystery of death. So do the writers and poets. Their thinking about death in their works represents their ideas and wills. And therefore, death is an eternal theme in literature. And it is the very reason that human beings don’t know about death but it is especially significant, it deserves deep thinking and fi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it and all other themes in our life.
Literature is another life of us. In Romeo and Juliet, death is the end of hatred, while in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death is the returning of love. It is true that people all want to have ideal love, but few people think they have or they can have. Thus death is used as a symbol of the real love in reality. And therefore death as a theme is more than “death” itself with the meaning of the real pursuit of love people in their life.
2.2 Death in Emily Dickinson’s Poems
Death and immortality are the major themes in the largest portion of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In all of Emily Dickinson’s poems about 600 pieces are on the theme of death or related with death, of which 500 directly presented the word “death” or “died”. It’s not a normal scene on the stage of literature. Martha Dickinson Bianchi, the only survivor of the Dickinson family, edited a book named The Life and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 in 1924 in which she said the poet “was fascinated with death” (Bianchi, 1924:83). Though some of Martha’s proofs listed in her book was turned out to be not precise, the academia still use it as an aid. Meanwhile, many critics and writers want to find the reason resulting in the poet’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is theme. Someone said what made Dickinson be fascinated with death is the lack of love. She was psychologically ill. However, this was not enough to make a poet write so many death-themed poems. We should also take notice of the following facts: Emily’s father died in 1874; Sammuel Bowles, her brother’s friend who she is “known to have sent him betray a passionate devotion, a willingness to wait until with him in death”, in 1878; Charles Wadsworth and her mother in 1882, and her brother Austin’s youngest son, a remarkably clever child, in 1883. Such a series of deaths must put her into great moan. Emily Dickinson felt about it and comprehended death and life deeply then put what she got into words. In Dickinson’s poems on death, what we seem more commonly was calmness, expectation, pleasure, and even joy instead of horrification.
Ⅲ. An Analysis of the Poem―“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Dickinson wrote many poems about death. She seemed very comfortable with the thought of dying. One can see why she was so comfortable with death after reading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3.1 Emily Dickinson’s View on Death Reflected in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This poem reveals Emily Dickinson’s calm acceptance of death. It is surprising that she presents the experience as being no more frightening than receiving a gentleman caller in this case, her fiancé.? This poem treats the grave as inconsequential, death as not having mastery and immortality and eternity as the victors. Life and the grave are but paths to eternity and therefore are less important when viewed in the context of eternity. In this poem, Emily Dickinson presents in uncomplicated language and clear images ideas that are complex and paradoxical. Since this is probably her best known and most often discussed poem, we can easily imagine what was described in this poem.
In this poem, there are four characters―Narrator: She is a woman who calmly accepts death. In fact, she seems to welcome death as a suitor who she plans "marry."? Death: The suitor who comes calling for the narrator to escort her to eternity.? Immortality: A passenger in the carriage.? Children: Boys and girls at play in a schoolyard. They symbolize early life.?It seems that the story is happened between “me” and a “gentleman” who “kindly stopped for me” and let “me” feel ease by his “civility”. In accord with her understanding, this image created here is to prove that death is not as scared as one imagined, so one does not need to be afraid of him who just guides one to pass the last few minutes and walk to another world. Since death appears so gentle in her poem, no one would like to refuse his chaperonage. When one is born, death is always being one’s side. Besides, there are “children”, “house”, etc. which contribute to enriching the theme.
In this poem, Death is a gentleman, but Dickinson carries the metaphor through to its next logical step and holds Death responsible for following the rules of courtship that a gentleman calling for a lady would have to follow. He cannot just come and take her, but a third party, Immortality, must come along and chaperon their ride, to make sure that Death does not do anything improper. Also, Death cannot rush, but has to drive slowly, because he is not simply in the business of grabbing souls; he has taste and sensibility.
One reason for why Death is so bound by formal manners in this poem could be that Dickinson does not want to portray Death as being all-powerful, as other poets have. The death we see in this poem is not a thing to be feared. Because of Dickinson’s religious belief in immortal life, the significance of Death itself is diminished: it is as powerless in this situation as the person who is being carried away and as trapped by manners as the dying are by biology.
3.2 An Analysis of the Poem―“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This poem consists of six stanzas of four lines. Each stanza displays a different view or group of perceptions. The journey to the grave begins in Stanza 1, when Death comes calling in a carriage in which Immortality is also a passenger. The first line tells us exactly what we're reading about. There is no gradual build-up to the main point as is the case with the works of some other poets. At the very beginning there is a clear image of death, driving a carriage. This image foretells that the poem is going to be a “journey poem” and since death is driver, the “journey” is going to be a “time travel”. As the trip continues in Stanza 2, the carriage trundles along at an easy, unhurried pace, perhaps suggesting that death has arrived in the form of a disease or debility that takes its time to kill. Then, in Stanza 3, the author appears to review the stages of her life: childhood (the recess scene), maturity (the ripe, hence, “gazing” grain), and the descent into death (the setting sun)-as she passes to the other side. The speaker portrays the placid process of her passing by the support of these images. During her slow ride she realizes that the ride will last for all eternity.
Similarly, the finite and infinite are amalgamated in the fourth stanza: The Dews drew quivering and chill-- For only Gossamer, my Gown-My Tippet-only Tulle-(14-16). In these lines the speaker's temporal existence, which allows her to quiver as she is chilled by the “Dew,” merges with the spiritual universe, as the speaker is attired in a “Gown” and cape or “Tippet,” made respectively of “Gossamer,” a cobweb, and “Tulle,” a kind of thin, open net-temporal coverings that suggest transparent, spiritual qualities. Besides, she experiences a chill because she is not warmly dressed. In fact, her garments are more appropriate for a wedding, representing a new beginning, than for a funeral, representing an end. The word “passed” is repeated four times in stanzas three and four. They are “passing” by the children and grain, both still part of life. They are also “passing” out of time into eternity. The sun passes them as the sun does everyone who is buried. With the sun setting, it becomes dark, in contrast to the light of the preceding stanzas.
In the fifth stanza, her description of the grave as her “house” indicates how comfortable she feels about death. The roof of that house is “scarcely visible” which implies that we still left a lot of work unfinished because of time waste and other reasons. However “The cornice but a mound” which surpasses the significance ofthe roof, means all the wealth one have when one is alive turns to be mound after death. So don’t concentrate on what one have now, but learn to give up on one’s way to death.
In the final stanza, the speaker has moved into death and the language becomes abstract; in the previous stanzas the imagery was concrete and specific. There after centuries pass, so pleasant is her new life that time seems to stand still, feeling “shorter than a day” and the life was led by death “toward Eternity”.
The overall theme of the poem seems to be that death is not to be feared since it is a natural part of the endless cycle of nature. Her view of death may also reflect her personality and religious beliefs. On the one hand, as a spinster, she was somewhat reclusive and introspective, tending to dwell on loneliness and death. On the other hand, as a Christian and a Bible reader, she was optimistic about her ultimate fate and appeared to see death as a friend.?
Scanning the poem we find alternating iambic tetrameter and iambic trimeter. This gives a tone of calm and doesn’t detract from the subject but makes it all seem much more palatable than the subject of death normally is (Greenberg 218). The one break with the syllabic pattern is the last line, which has one extra syllable. The effect of this is to suggest eternity that does go on. Each line ends with a stressed syllable, which functions to stop the reader to consider each line.
A close reading of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suggests that her spirit underwent an early passion of profound disturbance, sought peace in quite and honorable self-control, and concluded with a cleansed and elevated soul. Her ideas were deeply imbedded in her character arousing from her isolated but a deeper and more intense world of imagination. Although deliberate seclusion isolated Emily Dickinson into an entirely introspective world and the themes of her poems are always dwell upon such metaphysical subjects as God, death, immortality, what has to be made clear is that that’s not an expression of her pessimism and world-weariness. Maybe Emily Dickinson was lonely, but in the deeper world of her heart, there’s strong love, her passion for the nature, for her family and her friends. This love was too implicit, too special and too elegant. Although it was not found by people, it was always flowing like a placid stream which was eternal. This poem described some detailed experience of death, in a serene and quiet tone, but we readers cannot find any sadness or fear in it. Instead of the feelings of fear and sadness, it is full of beauty and permanently smooth.
Ⅳ. Conclusion
Everyone knows that none of us can avoid death. Death casts a shadow over us as we go about our daily life, no matter how physically fit or rich we may be. We are afraid of referring it because of desires around us, like money, position, and material. This way, death is so horrible. But for Dickinson, death seemed everlasting and mirrored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love. Dickinson’s unique mysterious life gave her the special insight of universe and life reflected in her poems, including her death-themed ones. In the poem discussed above, love and eternity are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death. Facing death, Dickinson felt no fear; she was calm and quiet. This poem absolutely expresses this point. Although she encountered so many deaths of her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Emily Dickinson never gave up love.
From the poem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we can conclude that in Emily Dickinson’s eyes, death is not so horrible as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love and eternity. She was full of the passion of love and the hope of eternity after quiet death. She held the idea that life was eternal after death which is a circle rather than a distance, and what you get at you hand now will not be yours forever, for rebirth is waiting for you at the end of the journey, through which human beings develop continuously. Life lies permanently in the beloved’s memory. Thus, life was always toward the eternity.
Bibliography:
[1]Eberwein, Jane Donahue. An Emily Dickinson Encyclopedia [M].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98.
[2]Engle, Patricia. Dickinson’s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J]. Explicator 60 (2002): 72-75.
[3]John Cody. After Great Pain: The Inner Life of Emily Dickinson [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4]Lois Tyson. Critical Theory Today [M].New York:Garland Pub,1999. page 24-25
[5]Martha Dickinson Bianchi. The Life and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 [M].Boston and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1924.
[6]Thomas H. Johnson, The Letter of Emily Dickinson [M].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7]艾米莉・狄金森,狄金森名诗精选[M].江枫译.四川: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年
[8]廖永安.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死亡的象征意义[D].2008年
[9]刘保安.近五年来国内狄金森研究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4,(5):51-59.
[10]罗选民.英美文学赏析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关键词 庄子 本居宣长 《齐物论》 物哀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4-0061-06
庄子齐物思想的内涵是论述世间人与物的存在和意义。万物看似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相同的,这就是“齐物”。言论看似千差万别,本质上又是一样的,是非皆来自人们要区别对待的内心,这就是“齐论”。①庄子的齐物思想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理念,也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元素之一。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指“作者将自己的感受如实表现出来,与读者分享,寻求审美共鸣。此外并没有教诲读者等其他功利目的,而读者阅读目的是为了‘知物哀’。‘知物哀’就是知人性,重人情,解人意,具有‘风流雅趣’”。②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是日本近代文学理论的重要思想。庄子齐物思想与本居宣长的“物哀论”都是围绕“物”展开的思想对决。因为二者表面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将“齐物论”与“物哀论”进行比较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引起重视。但是从中日比较文论层面深入研究,不难发现二者的共性与不同,也可以把握到庄子齐物思想对本居宣长“物哀论”产生过影响。
一
庄子的齐物思想是万物本质上的相同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赞同者有任继愈、曹础基、刘笑敢等学者。任继愈认为:“庄子由齐万物进而得出齐是非”,③因为“从道的角度来看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④曹础基认为庄子的齐物思想,要人们能够“懂得任何事物都可以追溯到虚无,如果做到了,是非、真伪都解决了。因为一切都是齐同的。”⑤刘笑敢指出:“庄子认为世界本来就是齐一无差别的”。⑥“现实事物虽然呈现出千形万状,但是站在道的高度来看,一切根本就不存在差别”。⑦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庄学研究者普遍认为庄子的“齐物”论就是庄子《齐物论》的主要观点,“齐物”意思是万物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的,或者不同的意见都是一样的、相同的。不赞同的学者有严春友、崔大华等人。严春友在《“齐物论”是庄子的观点吗?――庄子〈齐物论〉新解》一文中指出:“庄子的‘齐物论’不是《齐物论》的主要观点。相反,庄子的‘齐物论’所要论证的是事物的不相同,物与物论的不相同,物论与物论不相同。”严春友:《“齐物论”是庄子的观点吗?――庄子〈齐物论〉新解》,《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2期。无独有偶,崔大华认为:“从内容的直接意义来说,《齐物论》篇所述的是任万物(或任物论),而不是齐万物(齐物论)。”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6页。庄子《齐物论》的真正内涵是什么?笔者认为以上学者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揭示出了庄子的齐物思想,也有相当深入的见地。如果就庄子《齐物论》中的部分内容来看,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都缺乏全局的意识,少了对庄子付诸齐物核心思想的把握。笔者认为无论是齐物还是任物,都只是表面现象的描述,庄子齐物的内在深意是物化思想。
本居宣长对日本传统的物语文学《源氏物语》、和歌的研究与诠释中,第一次对“物哀”这个概念作了阐述。他认为,和歌的宗旨为“物哀”。他运用自己的“物哀”论观点对《源氏物语》作了新的解读,指出:长期以来,日本学界从儒学、佛学的道德立场分析《源氏物语》,这是有局限的。日本物语文学的写作宗旨是体现“物哀”,而不是道德劝惩。[日]本居宣长:《日本物哀》,王向远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7页。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文坛要沿用中国的“文以载道”观评论日本文学作品。既然习惯使然,又为什么到了本居宣长,要撇清中国文论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关系?物哀论提出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本居宣长在《石上私淑言》中说道:“和歌以其自在和柔,则至今世,咏出之歌,其情趣自然,非如诗之豪壮。唯标新立异,取彼虚幻无实、物动心摇、依依堪怀之事咏而为和歌,故词情语貌古今变异,而道出情趣。神代与今日如出一辙,则与彼诗之变迁,岂不异哉!”[日]本居宣长:《石上私淑言》,王晓平译,曹顺庆主编:《东方文论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74页。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强调和歌要温和柔美、顺应自然,而不是像汉诗那样豪壮。和歌要有新意,要虚幻,能够与物交融,遣词造句的变化,要有情趣,自古如此。这一点与汉诗完全不同。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从表面上看,本居宣长是对中日文论作比较,细究其背后的本质,不难看出其主要目的是企图彻底颠覆长期以来流行于日本的中国儒家思想基础上的“劝善惩恶”论与“好色之劝戒”论。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是日本的文学理论试图摆脱对中国文论的依赖,是日本的原创理论,是其独立性的集中体现,标志着日本文学观念的一个里程碑。王向远:《感物而哀――从比较诗学的角度看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文化与诗学》2011年第2期。但是,本居宣长的“物哀论”真的摆脱了中国文论对日本的影响吗?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恰恰反证了这一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不仅仅有儒家思想的“劝善惩恶”论,还有庄子的“齐物论”。本居宣长的“物哀论”表面上跳出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却又落入了庄子的“齐物论”。
张谷在《论道家道教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一文中详细列举了中国道教思想在日本传播的演变过程。张谷:《论道家道教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据有关学者统计,日本江户时代从事老子庄子研究的学者和老庄注本,有169家,来自程朱学派、复古学派、古义学派、敬义学派、国学派以及僧侣、儒医等多个方面,朱子学派的林罗山、德川齐昭、徂徕学派的荻生徂徕、渡边蒙庵、太宰春台、古义学派的金兰斋、折衷学派的龟田鹏斋、山本北山、古注学派的片山兼山、皆川淇园、中井履轩、国学的本居宣长、平田笃胤等,都曾有老庄注释类撰述传世。王迪:《日本における老P思想の受容》,东京:国书刊行会,2001年,第325~338页。这里统计的只是有记载的人物、著述,实际的研究者和著述还会更多,可见日本当时老庄研究的盛况。关于江户时代这种日本人自注老庄的大量出现,老庄研究兴盛的现象,武内义雄推断,可能是徂徕学派的代表人物荻生徂徕倡导学习中国的古文辞、推进诸子研究的结果。[日]武内义雄:《武内义雄全集》第6卷,东京:角川书店,1978年,第232~233页。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本居宣长曾经深入学习和研究过庄子思想,他关于庄子的注释是其“物哀论”思想的源头之一。中国文论是日本文论的发源地,长期影响日本文学理论的不仅有儒家的文学思想,而且也有道家思想,只是在不同历史阶段,日本文坛主流对儒、道的选择有所侧重而已。
庄子《齐物论》中齐物的内涵之一是万物的共性,即认为万物都是相同的。庄子讲到:“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②③李欣:《庄子译注》,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第37、52、60页。庄子认为事物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对应。人应该放下是非对立,观察事物的本然,顺应自然。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是对世间万物的一种包容、感受与感动,这与中国儒家思想的理性、说教不同,却与庄子《齐物论》中的齐物思想之一基本一致。因此,从本质上讲,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只是背离了儒家思想的“劝善惩恶”,却又靠近了中国的庄子思想。
庄子《齐物论》中齐物的内涵之二是万物的差异性。万物之所以是万物,因为各具不同的特点。庄子指出:“且吾尝试问乎汝:民湿寝则腰疾偏死,然乎哉?木处则惴恂惧,j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T,樊然ヂ遥吾恶能知其辩!”②这里庄子所要强调的就是物之差别。如果判断事物,总是企图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衡量是不可取的。不同事物之间并无普遍的标准。事物各有其性,并不相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和事物的无常。物各有其性,不存在普遍的标准。事物各有各的性质,没有统一的标准。是非、真假没有统一的标准。种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如同做梦一样,不能触及问题的实质。由于任何一方的看法都有偏颇,所以都不能作为评判的标准。“论”之间的不同和差异是存在的。“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l暗,吾谁使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③庄子认为是非是相对的,如果欲使是非不对立,就要用自然的方法,用变化的心态来调和。对在一定条件下就成了不对,正确也会因为情况的变化而成为不正确。因此,无须争辩,人要忘掉对错、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之中。《齐物论》揭示了万物的不同,物有差异。正是通过对这种不同、甚至对立的揭示,批判了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和固执性。庄子认为通过辩论或者概念是不能进入道的境界的。《齐物论》的主题是对人类认识局限性的批判。对比庄子《齐物论》中的齐物内涵之二即万物的差异性,本居宣长“物哀论”的提出只是一味反对中国的主流思想,即儒家学说。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本居宣长用中国的庄子齐物思想的第一个层面“齐物论”来颠覆儒家的“劝善惩恶”,却忽视了庄子也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一支分流。
庄子《齐物论》中齐物的内涵之三是物化(即互相转化)。“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事物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那些所谓的界限都是人为设定的。这是人认识事物的狭隘性。事物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物化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为前提的。如果事物之间没有差异也就没有必要物化了。化就是要打通不同事物之间的界限。界限就意味着差异,差异使物区别于他物。庄子认为物各有其性。同时,他也认为物性不是僵死的、永远对立的。物是不断变化的,“道”具有物化的能力。事物具有物化的能力。为此,千姿百态的事物才得以出现。从这个层面看,庄子《齐物论》的内涵进入到了较高的层次。本居宣长“物哀论”的一个根本目的是彻底清除日本文化中的中国影响,即“汉意”。王向远:《感物而哀――从比较诗学的角度看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文化与诗学》2011年第2期。以所谓的“物哀”对抗中国儒家的“劝善惩恶”观,本居宣长“物哀论”的确立,就是日本文学独立性和独特性的确立,也是日本文化独立性和独特性的确立的重要步骤。它为日本文学摆脱汉文学的价值体系与审美观念,准备了逻辑的和美学的前提。王向远:《感物而哀――从比较诗学的角度看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文化与诗学》2011年第2期。从表面看,本居宣长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文学观,来标榜日本文论的自立。但是细究“物哀论”,我们不难发现这不过是庄子齐物思想最粗浅的一个解释,或者只是庄子齐物论思想内涵的第一个层面。至于庄子齐物思想的深层内涵,本居宣长的“物哀论”还远远没有达到。
二
王厚琛与朱宝昌在《庄子三篇疏解》一书中指出:“庄子认为:‘物与我的对立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要消灭烦恼和痛苦,惟有从根本上消灭这个对立。’”这是庄子哲学的逻辑思维。世间的一切矛盾都是“主客内外对立的基础上产生的。”如何摆脱烦恼痛苦,庄子认为应该“丧我”。人只有透过事物相对的差异而契会平等无私的绝对。天籁即在地籁之中,绝对即在相对之中。庄子《齐物论》的思想就是要第一步破相对,入绝对;第二步,由绝对重新回到相对。《齐物论》也还是相对世界的产物,故《齐物论》并未直接谈绝对,而是说相对中处处有个绝对在。王厚琛、朱宝昌:《庄子三篇疏解》,华文出版社,1991年,第4页。西方哲学体系中的“主体”“客体”“主客对立”“绝对”“相对”这些概念和术语是有前提和语言环境的,它们与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分析庄子齐物思想时只能作为参考,却不能意义对等地阐释。庄子认为:“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在这句话中,庄子对大知、小知、大言、小言作了平等否定。他认为,一切相对中都有绝对。大知、小知是相对中的绝对,大言、小言也是相对中的绝对。人类都迷信于万事万物表象的差异,而看不到一切事物都是相对中的绝对。于是在大知、小知、大言、小言之间,纠纷无穷,风波不尽。人们沉浸在物我对立的痛苦和烦恼之中。庄子认为:“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d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庄子认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庄子为人类的“与接为构,日以心斗”而悲哀,也为人们的“与物相刃相靡”而痛心,为人类“终身役役,而不见其功”而难过。庄子认为,一切的是非都是以偏见纠正偏见,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正确的、客观的认识是不存在的,唯一正确的出路就是消灭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
庄子的哲学思想仅仅局限于主客体是否对立吗?经过对庄子齐物思想的研究,我们认为庄子思想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的认识论体系,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庄子对齐物的界定上,他的思想超越了西方二元对立的价值体系,是寻求物化的终极思考。庄子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是儒家思想的有益补充,它和儒家思想先后传入日本,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日本文论的发展和演变。鉴于篇幅关系,此处不再展开,仅就庄子的齐物思想对本居宣长的“物哀论”的影响做以下分析。
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强调作者在写作时应如实地将自己的观察、感受与感动表现出来并与读者分享,不用考虑是否有教训、教诲读者等目的。读者阅读的目的也是为了“知物哀”。他的观点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创作时要追求主体与客体的融合。读者在阅读时,不必考虑作者的价值取向,只要满足了自己的知人性,重人情,解人意,具有风流雅趣就可以了。那么,本居宣长的“物哀论”的哲学意义是什么?物我的融合,主客的统一?物我是永恒的交融,还是一定条件下的和谐统一,从字面上看,物哀表达高兴、激动、哀愁、悲伤、惊异等多种复杂的情绪和情感。深入地分析,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分为“物哀”和“知物哀”。感知“物的心”,感知“事的心”。“物的心”是指人心对客观外物的感受,而“事的心”主要是指通达人际与人情,二者合起来就是感知“物心人情”。[日]本居宣长:《日本物哀》,王向远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7页。概括而言,本居宣长的“物哀论”的哲学意义是主客体的统一。无论是“物哀”还是“知物哀”都是要求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具体地讲就是作者在创作时要表现“物哀”,而读者在阅读时要“知物哀”。但是,作者在创作时真的可以完全不考虑道德因素吗?读者在阅读时也完全没有价值取向吗?聂珍钊教授在《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一文中,以希腊神话为例论证了文学最初就是人类的一种伦理的表达,他以《哈姆雷特》为例,分析了作品中的伦理矛盾,认为主人公悲剧的本质是伦理的悲剧。②王松林:《“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1期。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文学,无论是哪一个国家的文学,都存在一种道德的因素,只是道德的标准不同而已。”因此日本文学也不例外,但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却提出日本和歌、物语的宗旨不涉及道德因素。再进一步分析,陆建德教授在《阅读过程中的伦理关怀》一文中指出:“阅读的过程是作者呼唤读者的道德意识的过程,作品的价值判断从文字中流露出来,这就需要读者具有阅读的品味,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意识到作品中的道德价值判断。”②这段话充分说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是有道德判断的,不是仅仅停留在“知物哀”的层面。
文学作品不可能悬空地存在,就文学而文学。它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它无法超越道德的选择。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必须面对人生,都需要价值判断,也都是时代产物。本居宣长的“物哀论”认为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应该主客体一致。从深处思考,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是宣扬无伦理、无道德的文学理念,看清了这一层,也就不难理解日本文学,甚至日本社会中的“性”观念和“性”文化。鉴于篇幅关系,此处不再就日本文学的“性伦理”展开论述,以后将在专题文章中阐述。
三
中国古代文论与日本传统文论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二者是依赖、模仿的影响关系还是毫不相关的两种文学理论?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其价值和意义?这些问题是中日文论比较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其内在的学理。经过梳理,不难发现中国文论与日本文论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织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日本照搬中国文论的阶段;日本依赖、模仿中国文论的阶段;日本摆脱中国文论的阶段。奈良时代(710-794年)之前,日本的文论还未进入自觉时代。圣德太子时开始对文论有了特别的关注。④⑤靳明全:《日本文论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2、3页。从飞鸟时代到奈良时代,中国的文献大量传入日本。受中国《诗经》《文选》等书籍的影响,日本出现了《怀风藻》《万叶集》,以及《歌经标式》《和歌式》等作品,日本文论逐步形成。日本平安朝初期,汉诗文非常兴盛。日本文学深受中国六朝诗学影响,空海的文论《文镜秘府论》问世,为日本文论的形成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文镜秘府论》是宣扬社会风教的功利性强的文论,认为应从社会道德中去探求文艺具有的佛学内容。④当时,日本以汉诗文为本位,强调文艺的功利性。这一时期的文论明显具有中国文学理论的传统特征,反映出大量的儒学内容,社会教化作用十分突出。
平安时期(794-1192年)歌论的代表之一是藤原公任(966-1041年),《新撰髓脑》和《和歌九品》是他的歌论集。他认为上品的和歌要有“余情”韵味,这是日本和歌理论“余情体”“有心论”的开端。平安时期,《内里和歌合》论述了歌合判词的声韵和形态要求,但未涉及和歌的社会教化作用。我们认为,这是日本文论中的一个新现象。靳明全在《日本文论史要》中指出,这是日本文论发展的一个阶段性倾向,显示出和歌将整体上从汉诗下位中脱离出来的趋势。⑤通过以上分析,日本和歌理论是经历了模仿、脱离汉诗理论的过程。平安歌合很快成为日本贵族的一种社交工具,歌风日趋苍白纤弱、空泛乏味。针对如此状况,藤原俊成借鉴中国《文选》《玉台新咏》等书籍,提出“幽玄体”。他追求情景交融的境界,认为歌人要通晓和歌的优劣与深奥的道理。他把歌道与佛法结合起来,试图用和歌引导众生。
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论述了日本日记文学的特点,她认为作者的爱好决定物语乃至和歌的性质,强调作者思想感情应该自然流露,要淡化文艺的功利性。平安时期物语的集大成者紫式部认为,物语从产生起就不应有功利性,而应是一种自然表现,是实际生活影响下的自然现象。平安中期是日本和歌从现实生活表现到艺术表现转换的时期。与此同时,日本社会与儒教相关的文论也大量出现。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日本文论观百花齐放的时期,既有弘扬佛教为目标的文艺观,有儒教的文艺论,也有文艺消遣悠闲论的文论观。伊藤仁斋的文学理论主要是道人情说,他认为:“文学要述人情;文学不是劝善惩恶的工具,它表现的共通人情,使人更完善;文学要古今通变,而人情不变,和汉、雅俗文学没有差别;雅被传统束缚,俗传达眼前事与情,为人之真情,文学应该注重俗;文学评论的关键是理解作品的精髓。”转引自靳明全:《日本文论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41页。伊藤仁斋的观点对日本文论影响巨大,他提出的“文学非劝善惩恶之工具”的说法是本居宣长“物哀论”的基础;也正是因为伊藤仁斋的主张,日本文论产生了分裂。自此以后,日本文学不再是儒学为中心的“劝惩文学观”一统天下。日本文论形成了三种观点鼎立的新格局:一个是坚持儒学为中心的“劝惩文学观”;第二种是重视人性真的“人情说”;第三种是游走在二者之间的文学观。
在日本的文论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当中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处领先于日本时,日本积极地从学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文学等各个领域。但是,清朝中期以来,中国的经济、文化开始衰落,日本不再甘心亦步亦趋地学习中国,甚至发展为想逐步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响。然而一千多年的传统,日本文学无法摆脱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无处不在的印记。本居宣长的“物哀论”产生的背景则是日本已经积极地向世界领先国家,诸如荷兰、英国等国学习的时代。本居宣长提出“物哀”论,也就是“以感情为中心”的审美标准,其文化精神与以自然为本体的“神道”精神是相通的。和歌是人心触物、为之所动而产生的感情,与以“教诫”(劝惩)为目的的儒教思想,或者说佛教思想是不同的。和歌的本质是“物哀”;和歌的本意是“知物哀”,主张重视技巧、重视用词,作者通过形式的规范性来探究人的内在心理和人的真实性,使人的真情和表达的技巧和谐统一。本居宣长认为表现人的真情,倾诉人内心所思的事是和歌的根本所在;为政治、为修身并非和歌的目的,这与中国文论(儒教思想中的善恶判断)是截然不同的。本居宣长认为:“歌乃情之产物也。此情之思之所以易感于物,乃触物感怀至深至笃之故也。欲者则思之一端,唯以求索希冀之心萦怀,岂不细微哉?不深谙为瞬间之花鸟色香而抛泪,乃贪图彼财宝之思,以此所谓欲者而疏于触物感怀之道,故歌咏不出矣。思色虽本亦乎欲,然殊关乎情,世间一切生物之所不免也。况人乃万物之灵,若善知触物感怀,刻骨铭心,不堪其哀者,正此思也。宜知此外即诸景诸态,触物感怀,皆可咏歌。”[日]本居宣长:《石上私淑言》,王晓平译,曹顺庆主编:《东方文论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79页。本居宣长的观点是和歌不论善恶,不探讨治国之道,也不思考人之为人的道德观,只是触物感怀,随其心自然表露。本居宣长在《紫文要领》中写道:“欲知歌道之本意,宜精读此物语,领悟其情味;且欲知歌道之风采,宜细观此物语之风采以领悟之。此物语之外则无歌道;歌道之外则无物语。歌道与物语其趣全同。”[日]本居宣长:《紫文要领》,王晓平译,曹顺庆主编:《东方文论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82~783页。由此可清楚把握说明本居宣长的文学观。他认为歌道与物语均为触物感怀,二者都不必与道德相联系,他的“物哀”论的观点把文学与道德彻底分开,有其特定历史时期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剩余价值范畴;“基本原理概论”
中图分类号:F0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2 ― 0076 ― 03
传统的思想理念大多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经济范畴,展现出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特点。但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会场经济中同样具有剩余价值的缩影。基于“基本原理概论”进行分析,有助于明确研究的视角,增强对思想概论的充分认识,细致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剩余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马克思有关于剩余价值的一般论述
《资本论》中,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剩余价值,得出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所占的价值,核心思想中彰显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1〕。基于量化关系来看,剩余价值是商品生产中所追求的“余额”,是任何商品生产的主要特点,同时也具有社会主义特色,如果没有“余额”,则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会难以持续开展〔2〕。
随着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存在与发展,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剩余价值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3〕。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需要在全面认识当前时展特点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剩余价值核心理念,深入掌握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展
(一)剩余价值产生主体发生转变
马克思所创立的剩余价值理念,与当时马克思所处的历史时期、时展特点等密切相关。当时的社会主义经济生产多处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中,第一产业占据较高的比例。故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剩余价值属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逐渐成为了创造财富的重要方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发生了转变,第三产业也渐渐成为了创造剩余价值的主体。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传统的经济结构产生了较大的转变,雇佣劳动者也发生了变化,大量的劳动者进入到第三产业中。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三产业渐渐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马克思承认剩余劳动与剩余产品的普遍性,但是针对于由此延伸出来的剩余价值理念研究却相对比较匮乏。不同的时展环境下,对剩余价值的研究也会有所差异。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将价值总结为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结合体〔4〕。如果仅仅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忽视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则难以符合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质生产部门向服务部门转变,展现出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特点。
(二)剩余价值产生范围发生转变
马克思所提出的剩余价值理论,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环境、生产条件等密切相关。剩余价值是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作劳动所创造的。但是随着当前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逐渐在生产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生产的劳动概念核心价值范围不断扩展,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活动日渐融合。
在这种时展背景下,很多教育与科研机构构建了独立的生产机构,单位职工逐渐参与到价值创造与剩余价值创造的过程中。脑力劳动者相较于体力劳动者,其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能够明确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重要影响,属于高级、复杂性的劳动。
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更多的企业实现了跨国发展。资本呈现出多向性流通特点,剩余价值不再仅仅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经济内涵,呈现出产生范围不断外延的特点。
(三)剩余价值分配方式发生转变
马克思所提出的剩余价值分配形式,主要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被分配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地租等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剩余价值分配所提甚少。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逐渐发生了转变。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分配中,需要基于社会特点、社会性质等实现有效分配,比如“按劳分配”理念等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劳动的必然价值形态十分关键,需要基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发展形态予以分析。社会主义条件下,剩余劳动转化为剩余价值,需要实施商品交换与生产交换。社会发展中,没有剩余价值,便不可能实现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社会的发展〔5〕。故而言之,剩余价值、剩余劳动以及剩余产品等,并非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经济范,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升。
如果否认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意义,仅仅注重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则会引发不讲究经济效益、盲目生产不计成本等问题的出现,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快速发展,更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6〕。
党的十召开以来,在党的正确方针以及思想引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快速发展,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中,过分注重净产值而忽视利润的问题,承认公有制企业利润发展的目标,但是却不能以剩余价值为主要目标。马克思曾经指出:“剩余价值和利润实际上是一回事,并且在数量上也相等,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个转化形式〔7〕。”马克思思想理论在当时社会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导向性的作用,在今天仍然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对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的新价值
(一)有助于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促进社会发展,产生剩余价值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需要充分关注劳动创造价值的重要意义,展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人文关怀与实践关怀,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价值,不断实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明确剩余价值的范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适应与促进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则需要提升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基于当前时展的特点,进行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推动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奠定良好的基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充分展现出了价值创造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价值,劳动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过程,故而人的劳动价值十分重要。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强调尊重人、重视人。基于马克思剩余理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需要明确发展的目的,明确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二)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观念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范围不断扩大。在当前的时展背景下,需要注重剩余价值的创造,即为社会主义税收与利润的创造,规范劳动范畴,注重各类积极因素的有效调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充分发挥马克思剩余理论对当前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升,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缺乏剩余价值,则国家的财政收入也有所降低,各类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公益活动以及社会保障活动则无法得到有序开展,难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剩余价值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有助于保证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剩余价价值多成为了资本主义的独立范畴,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下不存在剩余价值。然而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较大,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发展环境下,这一矛盾得到有效改善,劳动生产力快速提升的现代社会中,工人的劳动逐渐划分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两个部分,其所创造出的价值,也随之分为必要价值与剩余价值两个方面。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所共同创造,则这些剩余价值也会充分运用到劳动者身上,彰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思想观念。剩余价值归属方面的转变,并不会影响其自身的价值,剩余价值的范畴也彰显出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特点,彰显人性化的社会发展形势。尊重和保护人民的劳动成果,保护人民的个人利益,是树立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观念的重要基础。在当前的时展背景下,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均需要注重劳动创造价值的重要意义,尊重劳动者、爱护劳动者,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均需要得到保护。充分调动各项积极因素,团结一致,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鼓励人们不断创新,发挥知识、劳动、技术、管理以及资本的重要价值,使一切财富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三)有助于社会主义劳动市场的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了商品转变的关键资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研究,有助于社会主义劳动市场的建设,明确劳动力合理流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劳动力作为商品进入到市场中,形成了劳动力双向选择的市场发展机制,劳动力能够基于个人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自身身体素质等灵活选择职责,实现个人收入最大化与职业理想性特点。企业也具有招聘的自主性、针对性特点,能够基于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工作要求等实现针对性招聘,辞退难以胜任的T工,实现企业用工成本的最低化,达到企业工作效率的最大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理论研究,有助于劳动力的优化配置,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逐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从计划为主向市场为主的转变。
(四)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马克思所研究的剩余价值分配方式,是基于资本主义条件所提出的分配方式,与社会主义发展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传统的理论研究中认为,劳动价值是分配制度的基础,故而提出了按劳分配的思想。但是实际上劳动价值并不是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但是没有否认其他生产要求创造价值的实际意义。故而在实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剩余价值理论研究中,需要分别对创造价值的要素、创造价值的方式等进行讨论,明确社会主义创造价值中劳动分配的具体方式,关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方式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密切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理论的实践探索,我国逐渐形成了明确劳动资本、资金技术以及按贡献分配等多样性的分配原则,构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相互并存的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相互吻合。
当前分配制度的构建,是基于我国实际市场发展特点、社会形势,拓展思想原理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坚持马克思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思想原则,注重劳动者创造价值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符合当前激烈发展的社会环境,充分认识到各类生产要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多种分配方式的联合应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民的生活需求,形成劳动者的个人财产。分配的阳光政策,能够使各类合法收入得到有效保护,在国家的监督与管理下,实现就业公平、机会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需要加强剩余价值理论的进一步分析,基于当前时展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坚持马克思剩余价值的基本原理,并基于实际生活丰富其理论研究内容,增强其实践应用价值。其二则需要坚持党的思想引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基础上,结合时展特点不断丰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同时,还需要坚持唯物主义思想理论,在充分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好、更快的实现“中国梦”。
结束语
当前时展环境下,需要充分认识到剩余价值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在未来的理论研究中,需要结合时展特点不断创新理论研究内容,充分调动各项积极因素,团结一致,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鼓励人们不断创新,发挥知识、劳动、技术、管理以及资本的重要价值,使一切财富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参 考 文 献〕
〔1〕卫兴华.究竟该怎样完整准确地理解――三评奚兆永先生的理论观点〔J〕.当代经济研究,2011,09(21):31-39+92.
〔2〕唐昆雄.在教学中科学把握和全面贯彻的整体性特质――“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9(17):25-28.
〔3〕常宗耀.论理论联系实际的三种形态――“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4(22):19-21.
〔4〕王习明,戚晓吉,程叶.基本原理的理论问题和教学问题探讨――全国高校理论学科研究会第12次学科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3):141-143.
〔5〕张胜旺.如何整体上把握――关于“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3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