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技精细化管理

科技精细化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8 10:42: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技精细化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技精细化管理

第1篇

【论文摘要】纳税评估是 现代 税收征管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对于加强税收管理、提高征度质量、增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实现税收征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的纳税评估从机构的质量、指标的采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针对不足之处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纳税评估的质量。

纳税评估工作是国家税务总局加强税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是通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纳税申报(包括减免缓抵退税申请,下同)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是介于申报征收与税务稽查之间的一道“过滤网”,具体表现为税务机关通过对纳税人纳税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进行综合评定,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纳税人纳税行为中的错误,实现对纳税人整体、实时的控管,以促进纳税人的真实申报和提高税收监控管理水平。纳税评估工作是税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税收征管工作一次“质的飞跃”,是加强对税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客观要求,是强化税源管理和监控,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税收内部基础管理制度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因此,在现代税收征管中需要全面实行纳税评估制度,以加强税收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增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实现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一、开展纳税评估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一)开展纳税评估的必要性

1、开展纳税评估,是当前税收征管环境的需要。目前我国的税收征管环境不甚理想,税源监控乏力,大量的税源不能转化为税收,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 经济 不发达,现金交易普遍,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淡薄,偷税、漏税、骗税现象突出,税收流失严重;二是一些社会中介机构、 会计 从业人员执业素质不高,申报信息失真严重,税企之间信息明显不对称;三是社会各部门对税务机关依法治税的支持、协助不够,没有形成社会综合治理的氛围,社会舆论对税务工作支持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税收 法律 体系尚需完善,税收执法手段刚性不足,威慑力不强;五是税收征管现代化程度较低,虽然 计算 机 网络 技术在日管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征管的科技含量、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计算机的管理功能、分析功能、数据处理和交换功能、监控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需要一个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税务机关了解哪些税源有问题,需重点掌握,而纳税评估,则能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

2、现行税收征管体制不够健全,需要开展纳税评估加以完善。主要表现在:(1)部分单位把税收工作重点片面放在稽查和征收环节,对征管基础工作重视不够,从而导致管理弱化,漏征漏管现象较为严重;(2)税务部门提供纳税服务有限,税企之间缺乏有效的桥梁联系,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心中无数,知之不多,从而缺乏对税源变化的有效监控;(3)机构设置不合理,征管岗责划分不清晰,征管各环节不能紧密协调,形不成合力,突出表现在:征收、管理、稽查各系列职责不清,各环节缺乏相互制约的信息传导机制,造成相互扯皮、责任不清、效率低下甚至腐败,出现“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局面,征管查整体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开展纳税评估的作用

1、有利于增加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提高申报质量,融洽征纳关系。(1)在我国公民纳税意识普遍不高的环境下,通过经常性的纳税评估分析,可以有效地对纳税人的纳税状况进行及时、深入的控管,及时纠正纳税人的涉税违法行为,提高他们依法纳税的自觉性;(2)纳税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当事人见面,通过约谈或质询等方式让对方说明、解释,是对纳税人进行税法宣传解释,帮助他们提高纳税意识的有效途径;(3)纳税评估对一般涉税问题的处理,解决了纳税人由于对税收政策不了解、财务知识缺乏而造成的非故意偷税现象,减少了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双方直接冲突的可能;(4)纳税评估通过计算机对纳税人整体纳税情况的监控,体现了税收的公平、公正,有效控制了偷税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减少了纳税人进入稽查的频率,起到了服务纳税人,优化经营环境的目的。

2、提高了税务机关的执法能力,形成了工作合力。首先,纳税评估作为一项新的税收征管形式,它具有前瞻性、及时性和反馈性,它不但能发现、纠正纳税人的涉税违法行为,起到督促、监控和检查的作用,而且也可以发现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其次,纳税评估是连接征收与稽查的有效载体。纳税评估通过对申报资料的稽核,成功的为“集中征收”增添了有效的“后续”,在征收和稽查之间增加了一道“滤网”.是税款征收和税务稽查的结合点,可以有效防止两者之间的脱节与断档,做到了申报资料的最大利用,使税款征收与税务稽查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再次,纳税评估是税务稽查实施体系的基础,开展纳税评估,有助于税务稽查整体效能的发挥。一方面纳税评估经过评估分析,发现疑点,直接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不仅可避免稽查选案环节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且可使稽查的实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另一方面,纳税评估有利于稽查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并对稽查实施产生制约。有利于发挥税务部门的整体效能。

二当前评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纳税评估的机构有待落实。纳税评估工作的推行与开展,要以专业化组织机构设置为保证,目前,大多数税务部门没有在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纳税评估机构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使纳税评估工作在组织机构上得不到保证。

(二)纳税评估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纳税评估工作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综合性工作,要求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涉税信息全方位、大容量、多角度地搜索和掌握,要求评估人员依据国家的税收政策及自身综合知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多层面对税源状况、纳税行为进行细致的案头分析,逐步审定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这就要求评估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但是.目前评估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不善于从掌握的涉税信息中找出蛛丝马迹,挖掘深层次的问题,使很多评估工作流于形式,停留在看看表、翻翻账、对对数的浅层次上,使评估工作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纳税评估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行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一般是确定行业内平均值,实际上是 企业 真实纳税标准的一种假设,一般这种评估指标的测算结果都直接与行业正常值进行比较,也就是说该企业被测算的指标只要处于正常值的合理变动幅度内,就被认为已真实申报。实际上,评估对象的规模大小,企业产品类型多少等因素都对“行业峰值”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单凭评估指标测算和评价很难合理确定申报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企业还经常受到所处的环境、面临的风险、资金的流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制约着纳税评估工作的效果。

(四)纳税评估与征收、稽查各环节的关系不够理顺。纳税评估作为一种新的税收管理手段,与征收、稽查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评估工作是建立在深化征管改革的基础之上,若没有一定征管基础,纳税评估将是无源之水,而评估工作反过来又对加强税收监控起到促进作用;其次,评估工作是介于征收与稽查间的“滤网”,能够解决一般性税收违规问题,缓解稽查压力,增强选案准确性,有利于稽查“重点打击”作用的充分发挥。目前,评估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在与征收、稽查等环节的联系过程中,因工作衔接、资料传递等程序没有一种明确的机制加以限制,常常出现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评估与征收的不理顺、评估与稽查的不理顺。

(五)信息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纳税评估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税务机关内部各岗位在日管工作中形成的各种资料、数据,以及外部单位提供的信息资料。因此,资料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评估工作的效率和成果,但是税务部门自常形成的数据资料真实性较低,成为制约评估准确性的限制因素。

三、对提高纳税评估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一)设立纳税评估机构。鉴于纳税评估内容广泛、专业性强、人员素质要求高的工作特点,根据工作需要,税务机关应设置专业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估范围、评估手段的确立、评估内部工作管理等事项,保证纳税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强化培训,提高评估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从事评估工作;其次,坚持学习经常化、制度化,使评估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多学习、勤实践,精通业务知识,掌握各项税收政策,熟悉 企业 财务制度,精通财务核算方法;再次.要加强对纳税评估人员的培训,对评估工作涉及的税收业务、财务管理、 计算 机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不断提高评估人员素质,培养出一批能够胜任评估工作的“专家”。

(三)完善评估方法,提高纳税评估的工作实效

1、实行分类评估管理。对大型企业集团或重点税源,依靠计算机 网络 、信息数据库和企业的 会计 电算化和 电子 报税,逐步实现税企联网,利用纳税评估软件对企业的生产销售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的控制;对中小企业实行行业税收监控管理,通过行业税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统计分析,对纳税情况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确定评估对象,进行评定处理;对个体工商业户l,可采取事前测定评估方法,即计算机定额管理系统管理,将个体业户的平均经营水平和销售水平,用保本推算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计算机得出一个定期内与营业规模相适应的较为合理的应纳税定额。完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一是注重调查,不断丰富和完善评估分析指标体系。在对纳税人涉税信息全面收集整理、抓好评估基础指标测算的基础上,对纳税人正常经营状态下的经营额、经营成本、流动资产等指标进行纵横向对比分析和综合测定,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做好评估“量化”分析,以准确体现纳税行为的共性和 规律 ,不断提高“筛选”异常信息的准确性,为评估的实施提供真实的指导信息。二是建立模糊分析体系。将评估范围扩大至纳税人的经营能力、经营规模等方面,实现对经营情况的全方位分析,应用 经济 指标,进行非量化的模糊分析,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以提高分析的 科学 性、准确性。

3、简化工作程序,规范评估运作。首先要简化工作程序和文书数量,提高评估工作的可操作性。要本着简化、实用的原则,合理确定工作程序和文书,增强评估方法的可操作性,以免评估工作流于形式。其次是规范评估运作。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方法,加强对评估工作质量全过程控制,明确评估工作中征收、管理、稽查的相互协作关系,使各环节、各项工作互相紧密衔接,保证评估管理操作行为规范运行。

(四)依靠科技手段,提升纳税评估的水平

1、结合税收征管实际,开发纳税评估软件。税务机关要以综合征管软件为核心,以税收管理员制度为基础,以各行业相关税收预警指标为参数,开发出符合税收征管实际的纳税评估软件,提高纳税评估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2篇

全面推进审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将科学、精细思想和作风贯彻到单位所有管理环节的一种有效管理模式。应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完整的、相互制衡和有机衔接的运行机制,提升审计管理绩效。

一、牢固树立现代审计管理理念

一是全局观念。坚决贯彻中、省方针政策和对审计工作的各项要求,自觉服从、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中心开展审计管理,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发挥整体效能。二是法治观念。将依法审计作为全部审计工作的灵魂,严格按照审计法规设定的权力范围、确立的原则行使国家权力。全方位掌握审计法规知识,把握审计法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审计制度,加强审计执法,强化审计监督。三是创新观念。坚持从时代要求和审计发展需要出发,不断分析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推进审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四是效率观念。围绕审计目标,运用可行有效方式方法,提高审计资源使用效益,加强管理绩效评价。五是服务观念。结合被审计单位情况,促进审计管理与审计服务有机结合,在强化审计管理中提高审计服务水平,在优化审计服务中促进审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六是责任意识。审计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增强使命感,毫不含糊地担起审计责任,认真细致地从事审计工作。审计部门要强化责任追究,落实各项管理规定。以上观念构成现代审计管理理念的有机整体,互相联系、互为补充。组织实施审计工作都应按上述观念的要求进行全面权衡和综合判断。/

二、优化审计管理的协调性

协调是审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系统工程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审计管理的中心。应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审计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国家审计各级机关发展、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发展、审计业务工作与审计综合工作发展,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审计人员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审计部门要确立清晰的职位层次顺序,流畅的“意见沟通”管道,有效的协调合作关系,努力培育和谐一致的精神,使审计机构之间、审计人之间、审计工作各种劳动形态之间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共同的审计任务。做到审计人员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协调一致,审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一致,审计质量与审计数量协调一致,审计近期任务与长远任务协调一致,人员结构、层次结构成比例,本文由收集整理资源相匹配,全面推进审计业务建设、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促进审计事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审计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协调,保证审计人员在良好的审计环境中工作,每项审计活动都能收到好的效果,审计事业永续发展。//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三、强化规范管理制度基础上的执行力

管理制度具有长期性、根本性、稳定性。应将审计管理的有效做法,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的方式稳定下来,使各项审计工作有章可循,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要围绕监督权力,紧扣监督职责,做到审计前锁住权力在哪里;审计中关注职责履行;审计后聚焦责任和后果影响,为推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必须根据发展变化,不断规范管理制度,始终反映规律、切合实际,层次分明、位阶有序,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前后衔接、规范协调,体现先进性、公平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坚持普法,培养忠于法规、遵守法规、维护法规、执行法规的意识,依法治审、依法执政、依法自律。严格以法定权力范围、原则,行使审计权;按法规的逻辑,观察、分析、解决项目审计中的问题。把合乎法规作为思考问题的前提,发挥管理制度在审计过程中,促进和调动积极因素,制约和限制消极因素的作用。严格执行审计项目成本预算,细化其时间、人力、资金等成本项目,提高效率,争取以最低综合审计成本,取得最大综合审计效益。管理者在带头遵守管理制度、依靠人格魅力示范引导的基础上,应运用组织、协调、指挥的方法,逐步走完计划、布置、检查、落实、考核、总结的管理操作全程,增强管理制度执行力,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如山、良性的民主与约束环境。/

四、注重用程序化标准化推进科学化精细化

审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精髓就是审计管理公平、合理、先进,各种流程细化、量化、标准化,其结果由所有管理环节共同作用产生。应从岗位责任、授权审批、预算管理、操作规范、业务流程等方面对各类工作事项进行规范化设计,给出具体的制度、流程、细则、办法和规定。从控制工作事项的目的、内容、制度、流程等多个角度构建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的内容框架,同时对每项内容进行具体的、以实用为中心的操作性设计,着力精简程序、理清环节、分清责任、明确标准,优化审计管理工作流程,健全审计管理工作标准。设计流程,要做到目标明确、环节清晰,形成上下能互动、左右可联动、环环都相扣的有机链条,实现各环节“无缝衔接”,有机配合、信息共享,相互促进、彼此制约,提高效率、减少差错。要在优化流程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岗责体系,从机制上保证权责一致,促进责任落实。

第3篇

关键词:经济资本;风险控制;精细化管理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也迫在眉睫,下面结合本人在基层行的工作经验,从收益和控险两个角度谈下信贷客户精细化管理。

一、以资本约束为导向,实现贷款定价精细化

1.树立经济资本管理理念,严格执行经济资本控制。经济资本是银行内部用于覆盖非预期风险带来损失的权益资本,是一种虚拟资本。基层行应高度重视经济资本在资产业务考评中的重要作用,在经营中要严格贯彻执行经济资本控制。一要严格执行经济资本增量控制计划。尽量将经济资本配置到低风险业务上,限制高风险资产增长,同时减少存量资产占用的经济资本。二要努力提高经济资本回报率。在分配经济资本的基础上,设置经济资本回报率指标,对各项业务进行评价,既要考察其盈利能力,又要充分考虑该盈利能力背后承担的风险。并将绩效考核和经济资本回报率挂钩,使经济资本回报率高的单位或业务得到激励或发展。三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增加值。要保持实际经济资本回报率高于最低回报要求,确保经济增加值为正值,同时要力争实际经济资本回报率高于系统内和同业平均水平,确保经济增加值最大化。

2.夯实资产客户管理基础,实现贷款精确定价。每一笔贷款发放前,客户经理在掌握客户经营状况以及对信贷质量完整性进行审查的同时,应严格按照客户类别、信用等级、融资品种、贷款期限确定贷款价格和最低经济资本回报要求,确保贷款投放效益。各基层行要以经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针对每个客户制定差异化的经济资本回报要求,探索多元化的定价模式。以资产业务的发展带动中间业务,使有效客户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品功能得到充分释放。

3.强化经济资本管理,精确评价客户管理效果。在信贷资产的贷后管理阶段中,除继续关注贷款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与贷款本息收回情况外,须建立贷款客户经济增加值档案,根据每个贷款客户在贷款年度内每年带来的净利润与经济资本成本的差值汇总形成该贷款客户的经济增加值,按年平均经济增加值对资产客户进行后评价;按照合同要求核查客户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以及日均存款,对客户经济资本回报率达不到预算要求的客户进行原因分析,追究相关客户经理的管理责任,对达到预期标准的客户,给予相应的绩效奖励。

二、以全过程风险控制为着力点,确保信贷客户管理精细化

1.严把客户准入条件,建立信贷客户风险防控第一道防线。贷款调查是风险过滤的第一个环节。目前,基层行贷款调查人员在调查环节调查的内容应更加全面、详尽,调查的方式应灵活多样。一要严格审查借款主体,从根本上杜绝冒名贷款;二要确保贷款需求的真实性。在贷款额度上,银行必须按照客户的真实需求发放贷款;在贷款用途上,要根据申请人的经营情况、经营环境、经营目标等进行专业判断,认真考察借款人以往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需求及相关贸易背景,判断贷款用途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根据贷款用途的相关证明材料进行认真审核。三要全面考察、了解客户的现金流模式,更加精细化地判断其现金流的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判断第一还款来源的稳定性。同时对担保、抵押情况进行精细化的调查,确保第二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四要努力提高调查报告的水平。调查报告是后续环节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将直接影响贷款的审查与发放。

2.细化风险评价,强化贷款真实性审查。基层行要通过量化的标准和系统的测算实现风险评价的精细化。有权审批人要着重验证调查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审查贷款主体的合法性、贷款需求与用途的真实性、验证借款人情况与贷款结构的匹配性、贷款安排的合规性、贷款安排的风险水平。

3.遵守贷款新规,强化支付管理。目前,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新规规定了贷放分离的原则,使贷款支付成为相对独立的环节,基层行应按照新规要求设置独立的责任部门和岗位,负责支付审核和操作。一是要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进一步细化各类贷款的支付方式、支付条件。二是要注意到支付方式选择方面的灵活性。三是严格按照先落实支付条件再进行支付的原则办理支付。四是在贷款支付过程中,如借款人信用状况下降、贷款资金使用出现异常的,贷款人应与借款人协商补充贷款方法和支付条件,或根据合同约定变更贷款支付方式、停止贷款资金的发放和支付。

4.加强贷后管理,严控贷款资金风险。基层行应充分发挥贷后管理在风险防控中的重要作用。一要持续地、动态地分析借款人经营、财务、信用、支付、担保及融资数量和渠道变化等状况,掌握各种影响借款人偿债能力的风险因素等。二要加强延伸监测、用途管理。在贷款发放后的一定时期内对贷款资金流向进行检查,同时加强定期与不定期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测,密切关注大额及异常资金流入流出情况。着重考察资金划拨的流向与事先承诺的用途或购销合同是否一致,考察资金划拨的流向与支付后的相关凭证是否一致。三要加强对资金回笼账户的监控,动态关注借款人经营、管理、财务及资金流向等重大预警信号,根据合同约定及时采取提前收贷、追加担保等有效措施防范化解贷款风险。

第4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group) I party committee of the existing global arrangements restricting enterpri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blems deeply thinking, and research on the project. Now just do fine management, make the firm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the foundation, do research report as follows.

Keywords: fine manag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建(集团)公司按照乌鲁木齐市委总体安排部署,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首批单位,在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军同志大会动员后已全面展开工作。我们公司第一段的学习中,在注重理论文件学习的同时,着重围绕企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难点,展开了大讨论,应该说,第一阶段的学习效果明显。由于这次活动主要是学习时间,有强调以实践为主,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我按照(集团)党委全局性安排对当前存在的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反复思考,并专题进行了调研。现就做好精细化管理,打牢公司可持续发展基础为题,做调研报告如下。

公司概况

我公司创立前是市政市容管理局下属的事业单位。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于2006年有成见(集团)和国资委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该职位城建(集团)下属子公司,总资产4470万元,职工80人。主要经营乏味是市政道路工程所需的沥青混泥土、彩色花砖、路缘石、水泥稳定土和二灰土等。公司位于乌市南郊,占地71000平方米。主要生产工具有:1999年由市政府出资2700万元引进的德国全自动路面花砖设备,当时生产工艺在国内处于领先,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路面砖生产厂家;2005年,城建(集团)出资3000多万元购入了意大利3000型沥青混泥土拌合设备,工艺和规模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此外,我厂原有的二灰水泥稳定土拌合站在上述两设备引进前是单位的生产工具。花砖设备和沥青混泥土设备的先后引进投产,为我单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奠定了物质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单位生产规模。

生产经营状况

在调研中,我对2006年以来三年和改制前三年生产经营状况做了排列比较。(见二表)

表二(改之前3年同后3年销售量平均比较)

上述两表显示:近三年沥青混泥土销售量相比前三年均增加12.5%,2008年沥青混泥土销售量比当年计划的10万吨超额9.11%(未包括洒铺的改性沥青359368平方米)。近三年彩砖、路缘石、路界石销售相比前三年年均减少为:彩砖9.04%;路缘石3.38%;路界石37.52%。2008年这三种产品完成当年计划的情况是:彩砖销售量计划的10万平发米超额56.5%;;路缘石比计划60公里少完成44%;路界石比计划的30公里少完成9.82%。近三年水泥稳定土销售量比前三年年均增加20.81%,比2008年计划的12万吨超额17.52%(未包括在外加工水温聊19858立方);二灰土销售比前三年均减少75.76%,比2008年计划的1万吨少完成14.83%。

对经营状况剖析

从公司近年经营状况看,主要产品沥青混泥土、彩色花砖、水泥稳定土的生产都达到或超计划完成了生产销售,尤其是在设备老化的情况下保证了重点工程如新华路、友好路、开发区等工程;为拓宽销售渠道,争取到了乌-水、乌-板公路工料合同,增加收入2000多万平发米,所增收入一收回成本;将水稳拌合站设立在工程现场工料等,这些都是公司为参与市场金正而采取的举措。

但从几年经营效果看,公司发展的步伐迈的还不大,虽然收入增加,但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利润水平很低,资产收益率低。其原因有二:一是市场开拓有限,沥青拌合设备“吃不饱”,未能发挥最大产能;二是成本高,部分抵消了效益。由于我公司是事业单位改制过来,不少人市场意识不足,以往事业单位几乎税收少,不提折旧,收益水平高,工资福利有保障,而改制为企业后,尽管税收、折旧进入成本,但由于近几年经营状况还行,大家还没有收到利益上的冲突。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观念,做好精细化管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

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时代的高度科学分析了我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注重改革创新,是指导企业焕发生机,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的思想武器,值得我们认真领会。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我认为应该坚决按照城建(集团)党委在今年经济工作中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精细化管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加强精细化管理,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面对市场丢弃“大锅饭”带来的各种弊端。有名人说:没有永远不沉的船,没有永远不倒的企业,就看你有没有付出十分的努力。精细化管理架构搭成虽不是一朝一夕,但必须只争朝夕。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就是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只有在竞争中取胜,才有资格谈可持续发展。因此,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需坚持推行。

第5篇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196-03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管类专业在高职院校里成为热门,专业设置越来越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构建合理的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彰显经管类职业的特色要求,使有限的职业基础课课程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实现职业基础课与职业技能课的无缝对接,对于提高高职经管类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现状分析

1.从课程设置来看,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和职业特色基础课程没有分设,混为一体,造成通识课程体系不完整,专业特色基础课多、杂、乱。

根据我们的调查,高职经管类的专业开设门类多,专业方向广,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不尽相同。当前各院校热门专业主要集中在:会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信息管理、建筑经济管理等。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不尽相同,其职业基础课一般开设: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基础会计、经济法、数据库应用、财政与金融、概率统计、信息管理导论、财务会计、消费者行为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学概论、旅游业管理、旅游财务管理、旅游经济学、现代酒店管理、旅游景区管理、力学基础与电工基础、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建筑概论、建筑材料、建筑设备与建筑机械、工程建设定额原理、经济法与建筑法规等。包括了职业基础的通识课程和职业特色基础课程两类,对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和职业特色基础课程没有分设,混为一体,少数院校开设专业时,为了体现专业特色,对专业特色基础课没有认真精选,多、杂、乱。使得有的专业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仅剩1~2门,有的专业又多达6~7门以上,造成同属经管类的不同专业职业基础通识课的构成、职业基础的通识课程与职业特色基础课之间的比例都存在很大差距。考虑教学条件和教学时数的制约,造成通识课程体系不完整,没有形成经管类专业应具有的职业基础通识系列课程。如某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会计、信管、营销等专业分别开设了4~6门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学时占相应专业职业基础课累计学时的73.2%、 86.6%、 76.9%;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仅开设了2~3门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仅占该专业职业基础课累计学时的21.5%和27.9%。各专业都开设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仅有经济学原理、基础会计两门。从课程门数和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方面看,所设课程远没有形成系列化,无法达到经管类职业要求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2.从课程的课时设置来看,在开出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中同一门课程学时设置上,各专业差距较大,课时设置不合理,没有真正体现高职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要求的全面含义。

所开出的基础会计、管理学、经济学等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同一门课程各专业的学时设置上不统一,甚至存在很大差异。以经济学课程为例,会计专业开设的经济学周学时4学时,总学时为60学时;营销专业开设的经济学周学时5学时,总学时为72学时;旅游管理专业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开设的经济学周学时2学时,总学时为36学时。职业基础课学习是为职业技能课学习打基础的,与职业技能课相比,其理论性更强,教学内容更广。职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不要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并不是可以随便删减,课时设置过多没有体现“够用”的原则,课时设置过少也达不到“必须”的要求。“必须、够用”就是要以经管类职业技能课教学的需要为度,以经管类岗位的就业需要为度,以高职学生学习和认知的能力为度来组织教学,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有合理的课时设置做保障。因此,各专业在同一门课程的课时设置上应该合理的设置,差距不能太大。

3.从教学大纲的编写和实际教学内容来看,拘泥于某一本教材。教学内容基本上是该学科理论内容的浓缩,缺乏相对高职学生的针对性。

教学大纲的编写忽视高职教育的特点,拘泥于某一、二本教材,教师的教学服从于教材,照本宣科,针对性不强,没有因专业、因时间、因学生施教,对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不足。

在教材选用上,为力求统一,大部分课程选用的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或者本科专业规划教材,但教学内容上改革力度不够大,虽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但基本上还是维持该学科主要理论内容的浓缩,仍沿用传统的知识编排体系,教学目的不明,教学内容陈旧,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

4.从教学方法、手段来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高职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受教学条件的制约,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足,尽管增加了一定的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但没有规范的实训基地,仍然不能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动手操作;要开展实践教学,任课教师除了做专业知识上的大量贮备、专业训练的前期准备外,还要联系实习单位,等等。几乎与整个实践教学相关联的所有工作完全由教师承担,使得部分教师存在畏难情绪,加上实践性教学的工作量计的较少,使得很多教师即使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但实际工作中,尽量少做或者不做实践教学环节。

二、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指导思想

以“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立足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科学合理地构建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既要使高职经济管理各专业类群的职业基础课课程具有综合性、通用性,又要体现各专业的特点。所设课程的内容既要具有应用性,又要体现针对性,删除那些脱离实际、陈旧过时的内容,并使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比较适中,处理好先修课与后续课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各门课之间内容交叉、重复与脱节的问题,使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得到有机衔接和协调统一。同时,应使各门职业基础课程学时之间的比例合理、职业基础课课程学时与各该专业其他课程学时之间的比例合理。在实现专业基础课系列课程自身整体优化的同时,也使专业基础课课程与其他课程实现更高层次的整体优化。

三、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1.课程体系的模式

将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的模式设置为:平台课程+模块课程,平台课程是各个专业要求通识的职业基础课程,即《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基础会计》等;模块课程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职业基础课,这部分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如旅游专业的《旅游学概论》等,信管专业的《信息管理导论》,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者行为学》,建管专业的《建筑概论》等。

2.平台课程的组装

建立通识职业基础课平台,打通原来几个专业的职业基础课,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综合,构建成新的统一的大类专业的基础课群,对学生进行经济管理类职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训。经济管理类职业在社会活动中具有与各方面接触频繁的特点,要求的人才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全面的职业技能,一定的创造能力,较强的应用和发展能力。所以,此类专业课程模式,要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平台式模式,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强了适应性,能为各专业方向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能要求明确,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迁移提供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综合性核心课程群。

平台课程的设置应不受专业方向限制,强调培养学生从事经济管理类职业应具有的基本素养,旨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建议各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开设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经济应用文写作、统计学、会计学原理等课程。

3.模块课程的组装

建立专业方向基础课模块,专业方向基础课模块,是一个体现专业方向的职业基础课模块,由学生根据其专业方向选学其中的1组,这类课程主要是为学生以后能够深入地理解职业技能类课程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和实践操作中的理论问题打下基础。

模块课程的设置应该体现专业方向和特色,为后续的专业教学提供知识储备。每个模块以2―3门课程组成。要考虑知识点组合和知识的链接,充分考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4.平台课程与模块课程的比例关系

根据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培养目的,笔者认为,平台课程与模块课程的课时比例大约为7:3。在职业基础课体系中,通识职业基础课为主体,应占整个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总学时的70%左右。专业方向基础课模块,是对通识职业基础课的有意义的、必要的补充,占整个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总学时的30%左右。

四、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

1.教材建设

一是要精选教材。教材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通俗易懂;现在的高职高专教材很多,要选择优秀的高职高专教材,也可结合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编写教材。二是以基本教材为依托,建立辅助教材。建立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库、案例库、实验库、资料库等,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2.教学内容的整合

职业基础课学时较少,如何使有限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学时产生理想的效益,教学内容的整合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高职的职业基础课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基本的“职业能力”,为职业技能课学习打好基础,教学内容的整合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必须体现基础性、实用性、专业性。一是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知识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基础知识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要强调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分析工具、基本的分析方法,删除掉过深的理论、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等,也就是说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要求的“必需性”,删除可有可无的;在知识量上,突出专业能力的“够用性”,减少延伸性知识。二是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要跟上社会的发展,所学的知识、技能对经管类岗位很实用。三是教学内容的专业性。要求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含量,服务于专业教学,实现与专业技能课无缝对接。

3.教学方法的优化

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必须由“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由“单一式”教学转变为“多样式”教学、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一是课堂教学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师要熟练运用启发性的传授式教学法、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对比式教学方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训练法等。二是增强教学实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在现实环境中讲解相关知识和方法。三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 高雪申.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2] 严新华,李静,王晋.高职高专教育经济类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动因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 许秀林,董杨琴,黄伟.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8).

Thinking about the course system in vocational-base lesson optimization as a whole

in the vocation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LI li

(Economy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Ankang college,Ankang 725000,China)

第6篇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精细化 措施

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全面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精细化管理有助于事业单位财务目标的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自身长远发展有着推动意义。

1、重要性

预算管理精细化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内部的科学化管理实施,促使事业单位财政分配公开透明,各岗位人员权责明确,科学、公正的决策机制,完善单位内部管理,促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科学化精细化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促进公众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意识增强,建立官员问责约束机制,形成事业单位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推动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2、必要性

预算管理精细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预算管理体系的科学化、精细化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事业单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定位于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社会目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从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角度着手推动,更能发挥预算精细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从长期来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也是财政管理高效的内在要求。

二、对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的认识

1、全员、全面、全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单位年度业务计划为基础进行编制的,单位要求各部门各岗位结合岗位职能编制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工作计划编制岗位的业务预算编制,最后结合各部门预算编制汇总得到单位的年度预算计划。一方面,这种自下而上、全员覆盖的预算编制办法,使全员参与到各岗位预算编制过程,从而对本岗位的职能定位、工作计划和工作经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使得单位的预算编制符合实际业务开展的需要,有利于预算执行力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求预算编制需要考虑单位全部业务计划,考核各业务量和财务数据的合理性,在进行预算编制的同时,充分分析和完善各部门的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时编制不同的预算数据供领导决策。

2、数据精准,符合实际需求

预算编制的每一个数据应力求精准,减少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偏差,预算编制时的数据得到要有充分的市场预算分析,包括业务量、市场单价、市场走势预测等因素的考量;通过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得到数据,尽量避免单一方法或历史经验来评估预算。确保预算数据尽可能准确,设立预算编制误差率控制在5%以内。

3、管理科学化、方式精细化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目设置细化,实现会计科目与预算科目的无缝对接;这种预算科目设计方式有利于预算编制执行过程的监督和考核,预算执行的可追溯性强,从科目细化上保障了预算编制执行效率。预算模板中应着重增加对重点项目成本费用的专门预算,加强预算管理与业务的紧密性,细化预算管理方式,为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奠定基础。同时,预算编制的科目细化与各岗位人员的绩效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使得预算管理的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强化预算执行落实到实处。

三、编制精细化科学化预算的思路

1、财务工作理念的转变

随着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预算管理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行政事业单位要树立依法理财的法制观念,在单位中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流出和项目审计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意识,加大对创新项目资金的投入和扶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改善社会生活环境,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

2、预算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其所涉及的各部门预算计划统一纳入到预算编制计划中,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需要细化预算所涉及的各个项目,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对于业务部门的预算经费,对各项目的开支设定限额标准,同时规范经费申请的审批标准流程,超过部门预算的款项,通常情况下不给予拨款。项目经费集中支付,便于日常业务往来收支的统一管理,细化项目资金拨款及支付程序,规范日常预算执行过程,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3、不断提升财务监督能力

预算管理精细化工作需要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有助于预算管理人员管控各职能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采购部门实施集中采购管理模式,促进物资采购过程的透明化、公开化;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动态的管理制度,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料,保障资产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了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职能,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控制,还需对企业的人员、资金、车辆等物资进行统一的编排和管理,加强对各项财务工作细节做到精细化;同时,还可以加强企业ERP系统的应用程度,促进预算管理精细化信息化。

四、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具体措施

1、深化内部控制,推动预算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降本增效、完善内部成本考核机制、建立成本费用与业务绩效结合的有效衔接。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方法,为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更加详实、准确、全面的基础信息。事业单位应充分重视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工作的结合,加强对收支情况的动态管理,部门预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财务经营情况,也涉及到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内控制度实施预算管理,可以有效节约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执行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预算支出制定定额标准,加强预算执行力

对于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标准,需要每一个项目的资金支出都严格审核。财务预算部门需要制定会议费、办公耗材费、培训费等费用支出定额标准及要求,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费用标准管理体系,进而强化预算执行力。建立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用制度约束岗位预算的执行落实;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职能,保证预算能够顺利实施。另外,预算管理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预算执行信息的实时反馈,在出现偏差时及时解决,降低资金使用风险,提高预算执行力度,严格管理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

3、项目经费精细化,强化预算监督

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经费精细化管理。在项目经费政策制定之后,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具体落实项目精细化,保证项目经费管理度落实到项目执行中的各个环节。加强预算监督,保证预算的严肃性。财政部门、审计监察部门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要求事业单位进行整改,以达到预算管理的目标。事业单位的采购预算在未得到审批之前,严格禁止事业单位提前采购,否则不予报销。因此,只有建立起科学、精细化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才能保证预算管理的顺利执行。

4、推进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工作

要进行预算管理精细化,还需要优化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流程,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将预算评价结果有效地应用于组织绩效考核环境,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来评价预算执行效果,同时,便于掌握和了解后续业务开展所需的资金支持。预算绩效考核工作有利于岗位职责的细化和明确,加强财务成本费用与业务工作的挂钩,缩小预算编制与实际发生的费用之间的差距,从而加强对成本收支的管控。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编制资金优化预算方案,配合组织落实好资源优化配置审核工作,避免发生资金浪费、流失等现象。

5、加强工作人员预算管理意识,拓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思路

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工作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全员共同参与和完成,预算执行效果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加强财务干部队伍的建设,推进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和条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学习预算管理培训,提高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实施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应该有专业素质较强的财务人才来做好相关工作,加强预算管理者的职业责任心,确保预算管理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一致性。部门间人员预算工作的交流沟通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习和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素质。

五、结语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的公共服务部门,其财务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有必要内部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人员和机构,负责预算的编制、组织、执行、监督、考核评价等工作;另一方面,定期对预算管理精细化工作进行复查,及时发现问题,强化预算执行力。坚持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积极调动全体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深化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进一步落实预算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因此,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巫升斌: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践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09(9).

第7篇

深化科技管理改革 建立和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首先,进一步明确学校、学院和课题负责人的责、权、利,将管理重心下沉,充分调动院系与课题负责人的积极性;第二,进一步探索并完善科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法和途径,科研工作纳入工作量,并与学校考核、奖惩,职称评聘等挂钩;第三,引入科学的评价监督机制,完善成果实地验收等管理制度,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和科技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加强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管理以利科研成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供需直接见面或通过中介组织实行有偿转让。

构建学科体系框架 完善学科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

我校学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特色,突出重点,按照“以特色优势学科为主体,重点发展特色学科,协调发展多类学科,以特色学科带动多学科发展,以多类学科促进多学科集群的建立,并倡导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学科体系建设思路。在保持应用研究优势的同时,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目前我校已拥有涉及8个学科门类的22个一级学科,现有森林培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木遗传育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4个国家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植物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生态学、木材科学与技术5个部级重点学科。对林业重点学科给予多方面支持与倾斜,进一步增强我校林业学科的功能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紧跟发展前沿的研究方向,使其具备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能力和研究手段。根据我校的发展目标,建立了一个规模、层次、布局及结构合理,重点学科特色鲜明,符合林业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要求的绿色学科体系。积极探索和建立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有机结合的、有效的学科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专家在学科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学科评价体系。

培养高层次创造性林业人才 构建林业科技创新团队

坚持党管人才,树立“科教兴林、人才强校”的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服务人才。启动实施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的计划,进一步完善人才使用和激励竞争机制。实施高层次、创造性林业学科团队培养工程,以重点林业学科建设为基础,吸引、遴选和造就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林业学科带头人。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建设若干个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科研团队,注重培养和引进“长江学者”、“杰出青年”,争取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坚决打破论资排辈和院系观念,在全校范围内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公平竞争,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学术环境。

构筑科技创新平台 提升科技研究水平

加强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建设

在国家“2 1 1工程”经费、学校投入和承担国内外科研课题经费的支持下,依托优势学科建设了一批教学型、研究型实验室和产、学、研基地。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实验室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目前,学校拥有国家野外定位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和北京市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局开放性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建立了三倍体毛白杨等优良品种为主的林木良种基地、花卉苗木产业基地5个,建立了北京妙峰山研究实习基地、北京大兴沙地综合治理研究基地、北京密云水源保护林研究监测站、山西太岳森林生态定位站、重庆缙云山生态效益监测站。依托重点实验室和中心,培植了一批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

我校本着集中资源,优化管理,充分发挥效率的原则,出台并完善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条例》,规范实验室管理。加大对重点实验室的投入,建立实验室运行保障基金,实施主任负责制,实现其相对独立性的运行机制。鼓励实验室与外界的联合与合作,构建学科方向齐全、布局合理、创新力量强大的研究平台系统。

建立工程 (技术)中心

我校拥有教育部园林环境工程中心,并于2004年8月份组建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立项建设)。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花卉资源开发、花卉育种、生产技术配套、花卉产品的贮运保鲜等我国花卉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的技术问题进行技术组装集成,建立相应的技术规范,实行开放,通过承接国家、部门、企业、科研院所委托的花卉相关技术研究、设计、中试、开展相关研发,使新技术和新品种得到产业化的应用。通过工程 (技术 )中心的“孵化”,学校一大批成果成功地走向市场,科技型企业逐步成长起来,成为学校产业开发的重要基地。

第8篇

盗传必究

一、单项选择题

1.

信息单元、数据依据逻辑方法再现和重组的过程是一个序化增值的过程是信息组织的哪项功能:(

正确答案:增值优化功能

2.

下列哪一项属于信息服务的信息增值服务层:(

正确答案:Sohu网

3.

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没有固定的传播者和受者

4.

下面的说法哪项是先验信息的含义:(

正确答案:某主体在实际观察该事物之前已经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5.

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哪一项属于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特点:(

正确答案:信息资源类型多样化,报纸与杂志等新型载体大量涌现

6.

电子商务技术框架中,主要包括安全、认证和电子支付的是哪一层:(

正确答案:服务层

7.

下面的说法哪项是语法信息的含义:(

正确答案:只考虑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改变的方式本身,而不考虑信息的内容及效果

8.

信息管理起源于三个不同领域,下面的这些领域哪个不是其起源的领域:(

正确答案:传播领域

9.

下面的信息服务机构,哪一项属于信息流通服务业的范畴:(

正确答案:图书馆

10.

对《行政管理学》进行信息揭示,下面的选项哪项属于分类标引法:(

正确答案:D035/207.1

11.

下面的几种表达,哪一种描述不正确:(

正确答案:逻辑非的逻辑符号是“+”

12.

联机检索服务是从哪一角度来对信息服务进行的类型划分:(

正确答案:检索手段划分

13.

手工检索服务是从哪一角度来对信息服务进行的类型划分:(

正确答案:检索手段划分

14.

将计算机内部信息转换成人们熟悉的语言、文字、声音、视频等的部件是:(

正确答案:输出设备

15.

信息单元、数据依据逻辑方法再现和重组的过程是一个序化增值的过程是信息组织的哪项功能:(

正确答案:增值优化功能

16.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是:(

正确答案:CNNIC

17.

电子商务技术框架中,主要包括安全、认证和电子支付的是哪一层:(

正确答案:服务层

18.

全面揭示和再现信息的特征,科学反映和描述信息的特色是信息组织的哪项功能:(

正确答案:基本功能

19.

下列选项中,属于电子商务系统的交易服务功能的是:(

正确答案:客户自助服务

20.

下面的几种检索表达方式,哪一种方式属于截词检索:(

正确答案:“*magnetic”

二、判断题

1.

字顺组织方法属于网络环境阶段的信息存储方法。

正确答案:错误

2.

在网络信息检索过程中,句子、段落通常不能直接作为检索词。

正确答案:正确

3.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专门负责为金融业提供证书服务。

正确答案:正确

4.

信息经过推理验证系统化提炼后可成为知识。

正确答案:正确

5.

信息检索服务按照检索手段划分可分为全文检索、定题信息服务等服务。

正确答案:错误

6.

合适的检索表达式只需要检索词就能构成。

正确答案:错误

7.

计算机内存储器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内存RAM两种。

正确答案:正确

8.

SCM又称客户关系管理。

正确答案:错误

9.

一个完整的硬件系统由如下三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和输入设备。

正确答案:错误

10.

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是指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极其变化方式。

正确答案:错误

11.

在网络信息检索过程中,句子、段落通常不能直接作为检索词。

正确答案:正确

12.

Moore的信息政策矩阵将信息政策置于产业层次、组织层次及社会层次上来研讨。

正确答案:正确

13.

打印机属于输入设备。

正确答案:错误

14.

元数据是指用于帮助识别、描述和定位网络化的电子资源的结构化数据。

正确答案:正确

15.

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是指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极其变化方式。

正确答案:错误

16.

实施网络信息检索时,不需要确定检索范围。

正确答案:错误

17.

Office软件属于系统软件。

正确答案:错误

18.

网络信息服务具有经营性。

正确答案:错误

19.

鼠标属于输出设备。

正确答案:正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