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课堂教学法

小学课堂教学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9 16:16: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课堂教学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课堂教学法

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应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64-01

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否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树立有效进行数学学习的信心,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产生深远影响。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与学生的年龄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方法,同时又是一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应该受到高度重视。本文就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分析。

一、分层教学法的含义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不同数学层次学生的学习。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时间并不长,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数学水平之间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当然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能够提升学生数学水平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分层教学法就是促进学生数学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提升策略,切实做到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采取分层教学法,在备课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前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使得学生能够很好的接受知识,使课堂教学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树立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教师将分层教学法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还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信心的目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经常性的遇到困难,难免会打击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尤其是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很可能会因为信心不足而放弃数学学习。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教学方案,学生能够顺利的接受知识,进而产生喜悦感,不仅使学生收获了知识,而且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也大大提升。

三、如何将分层教学法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

通过上文我们对分层教学法的定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将分层教学法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教师该如何将分层教学法有效的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呢?本文据此展开论述。

1、掌握分层教学法的方法与技巧是保障。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达到一个教学目的――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然而不同的教学方法却能够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将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掌握如何应用该种教学方法的技巧。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有助于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方法,教师首先应该掌握分层教学法的内涵,并掌握应该如何将分层教学法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在教师掌握了如何将分层教学法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基础上,教师就应该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并不是按照个人的意愿对学生进行分层,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因此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数学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当然由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特殊性,教师在分层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例如有些学生数学基础较好,可能因为玩网络游戏而导致学生在一定时间段内数学成绩滑坡,这就要求教师在分层的过程中做出特殊安排。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过程中,一定要实现科学性与灵活性。

3、灵活制定教学策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水平不一,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教学难度问题,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拔高性的教学,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对于数学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应该逐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数学水平逐渐提升;而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的知识盲区得到化解。只有教学策略制定的科学,才能发挥分层教学法的作用。

4、使学生对分层教学法有科学的认识。教师在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的一点就是对学生进行指导。我们知道小学生自尊心很强,教师如果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必然会使一些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产生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可能会使学生出现骄傲的现象,也可能会转化为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强大动力。而划分到成绩较差层次的学生,则会感觉没面子,进而失去数学学习的信心,部分学生也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数学成绩与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更加努力的学习。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需要教师在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对分层教学法产生正确认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将分层教学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为了将学生分类,进而使分层教学法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避免负面影响的发生。

第2篇

关键词: 游戏教学法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英语作为语言类的科目,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乏味性,在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下,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是较难的,对于自己不熟悉的语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入游戏教学法是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观察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一、游戏教学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作用

1.游戏教学有助于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排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压力。

英语是语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小学生说英语,但是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在心理承受度上较脆弱,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害怕失误而不敢开口讲英语的现象,这就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在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的方法,利用一些有趣的游戏营造出轻松自由的氛围,使学生放松心理压力,引导小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2.游戏教学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设计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设计形象、有趣的游戏,促使学生尽快融入游戏氛围中,通过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可以锻炼小学生对学到的英语的使用熟悉度,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要点,培养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3.游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础内容,通过合理的游戏教学设计,使小学生通过游戏活动对这几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游戏环节应对听说读写进行综合设计,使小学生在游戏中充分运用到这几方面,实现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游戏内容的设计。

游戏教学法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能喧宾夺主,避免出现因盲目追求教学的趣味性而忽略英语的正常教学。在进行游戏内容设计时,根据课堂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游戏插入,并且将时间掌控在合理的范围内,在进行游戏教学时注重英语教学质量。

2.游戏规则的制定。

教学游戏规则的制定要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进行游戏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游戏规则讲述清楚,让学生迅速了解,避免陈述规则浪费大量的时间与学生对规则的了解不充分造成游戏难以展开。

3.教师的组织和驾驭课堂能力。

教师对课堂有一定的组织与驾驭能力才能掌控游戏的展开,从而控制游戏节奏,按照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达到教学的目的。小学生有着好奇心强与好动的特点,在进行游戏时,很容易出现不受控制的情况,这就会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有掌控全局的能力,指导学生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游戏,达到游戏教学的目的。

4.评价、总结要及时到位。

评价与总结是游戏教学中重要的环节,通过评价与总结,对学生游戏中学习的内容进行指导分析,对学生游戏学习效果进行点评、表扬与鼓励,让学生明白游戏的目的,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游戏教学法保持一定的热情。

三、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运用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游戏教学所用的游戏与平常的游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为了服务于教学,有着较强的教学目的性。小学英语教学游戏不仅要能使学生愉悦身心,还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最终形成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

2.趣味性原则。

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各种游戏是为了借助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技能的各项训练活动。

3.启发性原则。

在课堂上设计游戏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好玩,而是希望通过游戏让学生学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游戏的设计单有趣味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带有启发性。

4.注重全面发展的原则。

游戏教学应贯彻“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原则,设计游戏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考虑中下生的学情,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5.渐进性原则。

教师围绕某一教学目标设计游戏时要注意游戏内容和要求的渐进性,要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有序排列,有一定的梯度,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

四、结语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让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边学边玩,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学情出发设计精巧多样的教学游戏,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是指,未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发的游戏,具有教育和娱乐两重意义,是一种严肃游戏,以游戏作为教育的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并对教学内容产生思考。数学是一门严谨、实用性强的学科,而游戏通常被大家视为用来放松娱乐的项目,两者貌似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其实数学上的很多问题是由游戏衍生而来的,概率统计的由来追溯于赌博,几何体系的由来追溯于涂鸦,数学与游戏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的,而且二者相互影响、互相渗透。因此,教育游戏的开发能够帮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中实施教育游戏的重要性

(一)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游戏的进行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最基本的学科知识,还能在游戏中使自己的情感认知与价值观念等得到一定提升。教育游戏中所设计的故事内容往往改编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的贴近生活,与同学进行轻松而又愉快的情感交流。同时,游戏中的文字图形与声音等因素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其个性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使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得到解决

由于每个人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不同,就容易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个体性差异现象,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手段,因材施教,挖掘他们的潜能。而教育游戏根据这一互动教学特点,进行了不同难易程度的多种游戏设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游戏任务,适应个体差异需要,为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三)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游戏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这就能够充分的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辨别能力,不断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同时,丰富多样的游戏内容能够让小学生获得各种不同的体验,在锻炼其抽象思维的同时也能进一步的提高其对感性思维的运用能力,为小学生创造出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使其能够通过有效的思考来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游戏环节的设置要与数学课程紧密结合

在进行游戏化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要考虑游戏设置与小学数学课程的结合程度。要知道,游戏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小学生,而是为了借助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数学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简单的苹果射击游戏,通过游戏的射击,来让小学生对射击前后苹果树上的苹果的数量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所以说,游戏和数学的结合可以通过借助游戏的趣味性,来改善数学教学枯燥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游戏内容的设置要与学生的日常相联系

在进行游戏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一个基本的调查。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所使用的游戏,必须要是小学生经常玩耍或者是在学生当中较为受欢迎的游戏,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熟悉度,才可以在课堂使用的时候,提高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度。如果,教师使用了小学生并不熟悉的游戏,那么小学生就不会对这个游戏感兴趣,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欣赏,这样就不利于数学教学的开展。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个动画片为背景,来设置游戏,在游戏中设置喜洋洋来扔出不同形状的图形,来让懒羊羊进行回答。那么通过这个过程,小学生就可以对这个学习数学图形的课程充满兴趣,进一步促进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通过游戏加强新旧知识的融合与贯通

除了以上两个应用之外,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时候,还要注意通过游戏加强新旧知识的融合与贯通。简单来说,游戏设置的环节,既要承接以前学习过的旧的知识,还要加强对新的知识的引导,这样一来游戏环节就可以很好地加强新旧知识的衔接,加强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既要对分数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又要对新的知识“通分和约分”进行一个良好的导入,这个时候就需要对游戏的设置既要包括对分数基础知识的回顾,又要加强对新的“通分和约分”知识的讲解。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根据具体的讲解需要,来进行游戏环节的设置。

(四)加强对课堂游戏质量的筛选

第4篇

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在小学阶段,如何落到实处,如何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上,经过实践探索,受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法的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表演式教学法受益匪浅。

表演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把课文内容以表演的方式,创造性地再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运用了表演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得快、记得牢,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故事情节生动形象,有很大一部分课文内容是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表现自己的特点来编写的,便于学生表演。将有关课文内容放手让中高年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编成课本剧、小话剧、小品、顺口溜;而低年级学生缺少自编自导的能力,但他们天真活泼,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就让他们照图表演,哪怕是做几个动作也行。表演的时间可根据课型和教学要求而定,课中为了避免学生学习兴趣的消逝,可用表演来巩固学习兴趣;课后为了使课上的兴趣在课外得以延续,用表演来达到课尽趣更浓的效果。如教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编自演:学生戴上表演头饰扮演文中的主角小稻秧、杂草和喷雾器大夫。他们动作优美、语言生动、,神态各异,由于真情实感的表演,引人入迷。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由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听得专心、学得愉快,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表演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说写能力。同行们在平常交流时说:“现在的学生不高兴写作文,作文课时拿着笔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何故?生曰:“无话可写。”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把二年级语文上册《狼和小羊》编成课本剧,请同学扮演文中的小羊,老师扮演文中的大灰狼,教师和学生按照文中的角色特点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表演结束后教者首先进行了鼓励,潘老师为大家高兴.你们不仅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表达,还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表演!再次引导学生想象说写:如果我是小羊……各个小组的同学讨论热烈。这时有两个同学举手说:我不想让小羊死。我来演给大家看,狼张开血盆大口,一下子把小羊按倒在地,小羊急中生智,大喊道:“狼先生,等一等,我刚才不小心吃了一棵剧毒草,现在肚子疼得要死,如果您吃了我的话,会中毒死亡的,您还敢吃我吗?” 狼看了小羊这副认真的样子,它还是不大相信。这时,小羊疼得痛苦地打起滚来 。狼看了看小羊,恶狠狠地说:“你如果骗我的话,我绝不会饶了你,不过,你好象真的中了毒了,就放过你吧!” 说完,狼便走了。它一边走一边嘀咕:“今天运气真不好,一片肉也没吃到。” 小羊看见狼走远了,一骨碌爬起来,跑回了家。他们的表演带给了老师和学生许多的快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以及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创造性的使用。表演看似是轻松的游戏,实际上并不轻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各个感官都被调动起来,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尤其是他们的语言,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文中的语言,而是自己的再度创造。只有教者创造地设计出多种培养学生说写能力的途径,学生写出的文章才富有真情实感,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有所提升。

第5篇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前言

所谓的分层教学法主要就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进行若干个层次的划分,一般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开展教学活动,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水平,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上的进步。

1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1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

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合理进行分层。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策略无法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对于后进生而言难度过大,对于优等生而言过于简单。针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对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一方面,能够增强后进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另外一方面能够满足优等生的学习需求[1]。例如,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过程中,针对于后进生的教学策略应该是先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然后进行乘除混合运算的教学,最后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计算。而针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省去中间的环节,直接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师通过对学生合理分层,并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1.2 对课堂提问进行合理分层

在教学中,课堂提问环节教师也应进行分层,教师需要事先准备好课堂上提问的问题,将问题分成3个层次,各个层次的问题难度不同。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针对于后进生,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难度最低的,并且是最为基础的问题,学生在回答完问题的时候,教师还应该进行表扬,以增强后进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2]。此外,针对于中等生,教师提问的问题难度可以稍大一些,针对于优等生问题难度是最大的,也是最锻炼思维能力的。教师通过在课堂提问的环节进行合理的分层,能够提高整体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1.3 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分层

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科学的制定教学进度。主要是由于后进生学习能力低的原因无法跟上教师正常的教学进度。而优等生会认为教师的教学进度过慢,无法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针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应该针对于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进度。教师日常的教学进度一般是针对于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的[3]。因此,教师可以对中等生中实施正常的教学进度。而针对于后进生,教师应该放慢教学进度,夯实后进生的数学基础。例如,很多学生主要是在基础知识这方面学习有困难,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可以系统的为学生讲授基础知识,并且放慢教学进度,进而使学生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数学基础打牢,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能力。针对于优等生,这类学生接受知识快,思维敏捷,教师应该加快教学进度,主要强调重点就可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领悟能力较高,可以自行学习较细的知识点,一方面节省了时间,另外一方面能够满足优等生的学习需求。

1.4 对课后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之外,还应该为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课后练习任务,进而对课后练习任务进行合理的分层。学生需要针对于课堂上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巩固,而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课后学习任务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例如,针对于后进生,教师布置的课后学习任务应该紧密的围绕课堂上最基础的知识,以进一步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4]。而针对于中等生,布置的课后学习任务应以基础知识为主,扩展性知识为辅。而对优等生布置的课后学习任务应该扩展性知识为主,基础知识为辅。这样一来,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完成相应的课后学习任务,学生在课后能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学习的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2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时注意的事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分层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事项。首先,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在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进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其次,在分层教学下,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学习困难,尤其是后进生,由于后进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学生课堂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的帮助学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继续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分层教学要求教师一视同仁,虽然在学习策略上存在着差异性,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教师应充分的理解分层教学的含义,在对学生进行教学中不应差别对待。

结束语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教师根据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进而使学生的学习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分层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增强后进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整体学生学习的效率,有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银美.简论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12(Z3)

[2]陈桂春.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小学教学研究. 2011(29)

第6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应用研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语文的学习让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的心理特点,容易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积极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其教学效果。在此,对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这直接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应试教育的思想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课程被安排得十分满,课堂教学较为死板,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此外,学生的活动时间也十分短暂,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师生关系不甚和谐,学生往往会对教师产生一种畏惧心理。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策略

针对现阶段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情境教学方法应用的策略,其主要内容如下。

1.构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为了能够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情境的创设。

教W中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一首歌、一个视频以及一幅画等。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以及找妈妈的过程用图片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生活环境,根据这一环境再进行课文的学习,从而掌握这一课文所表达的真实情感。除此之外,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这一教学模式的构建。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化、新颖化,同时,教学内容丰富,教学信息量大,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此外,这一方法还能通过动静结合,进行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进一步满足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重视自身对课文内容的探索。

2.创建问题情境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教学的主体部分,这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占主要部分。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缺点日渐暴露的情况下,教师又转变为提问模式,教师根据自身的思路,进行问题的提出,希望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相关问题的回答,这种教学模式就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变形,并不能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可以采取问题情境的设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求知心理,进行趣味问题的设立,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例如,在进行《沁园春・雪》这一教学内容时,我们就可以提问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时的背景是什么,将问题提出之后,要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结束之后,让其小组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引入。通过这一方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教师正确转变身份

第7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207-01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核心问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努力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结构,采取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能在积极探索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既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让学生比较轻松地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呢?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备好课教学成功的基础

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备课时,教师既要深入钻研教材,又要深入研究学生,并深入钻研教材应把握的新知识生长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教材的深度、广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都要认真研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洞察每一个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个性特点、心理特点等,对学生进行分层,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协调,促进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二、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注重学生动手操作

数学教学要想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镜面对称的特点时,可以让学生自带一面小镜子。首先让学生照一照身边的物体、数字、人在镜子里的成像,这时会有学生发现,“镜子里的数字倒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问继续追问:“怎么样倒了?是上下倒了还是左右倒了?”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很容易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这样的动手实践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正道出了教学中激发兴趣的重要性。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能够充分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通过故事导入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用故事导入活跃气氛,并逐步引入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设置游戏性情景,将新知识、新内容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来逐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之前,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还可以将班上的同学按座位分成几小组,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口答题抢答活动,答对一题奖励一朵小红花,抢答结束后,得红花最多者为优胜组。60秒抢答游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抢答中精神高度集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第8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能快乐、自主并感受不到压力情况下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挑选语文教材时不能选择太困难、有深度、份量多的教材,这种情形让文言文、过去的历史和文学背景的故事被现代的教材所取代。变成学生只是在练习语言和文字,缺少了传统文化的素养,人文气息也相对的缺乏。

一、体验教学法实施的重要性

1、为孩子小学语文学习创造优越的外部环境

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端正办学思想,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建立一定的法规,减轻学生的过重学习负担,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给孩子学习生活和课外阅读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

2、激发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在体验式教学中,为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最关键的是要激发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同课内的阅读相比较,课外阅读的最大特点是学生阅读的自主性能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和充分的体现。一般说来,在课外阅读中,读还是不读、读什么、读多少、什么时候读,都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自由选择,一句话,全由学生自己说了算。这样,真正促成学生读的动力来源集中到一点就是学生的兴趣。

例如:本学期要读完《西游记》《三国演义》,每周至少阅读三章节。当然,习惯养成的过程需要监督去促使他形成,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我们检查读书笔记或者开读书交流会让孩子介绍自己读的故事或书籍,感悟到的道理等等。

3、开设体验式的阅读汇报课

在这种课上,教师需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当然这是基于一定的规则之上的。汇报的方式可以是演讲,由学生自主选取一本已阅读书目,选取一个阅读体验点,自行撰稿,表达一个观点或一个想法,意在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可以是辩论会,由教师选取一个话题,学生自行组合,大量搜集资料,准备材料,这种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较强的逻辑能力。可以是讲故事比赛,学生将自己的阅读内容讲给大家听,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当然也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品质。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师生互动,构建氛围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行为是对现存教学情境的信息,依据个人观点做有关认知方面的处理后,所产生的各种决定。因此成功的教学行为应具有提供信息与激发性的功能,教师透过教学调整学生的行为。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历程,可从教学信息处理论观点来探讨。师生互动经由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传递的过程,如言语的信息、符号、姿态、表情等,影响彼此。教师与学生认知的历程,教师如何将信息选择组织后传讯给学生,构成教的行为,而学生如何对教师所传达的信息接收处理后,构成学的行为,教学与学习行为之间是互动的,一体两面,而非各自独立的。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作品形成的阶段性首先来自于“独创――共创――完善”为阶段的教学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主体的作品逐步形成并互相影响;从双主体的“素养”――第一主体的语文教学的素养和第二主体的语文能力的素养――来看,是由于无数个“独创――共创――完善”阶段不断反复矛盾运动、逐步累积起来的。最终的作品是:第一主体成为教的能手、高手、妙手,第二主体成为语文能力强、语文感觉好、语文品位高的语文活动“成品”――教学最终成就的不是知识、能力而是“人才”之“人”。

(二)创建主题,探究学习

在学期初师生从该学期的小学语文单元主题中,按照学生最有兴趣及相关次主题最多二大原则,选出三个单元主题作为探究教学的主题,之后,教师一面进行该单元的教学,学生一面进行该主题的探究。首先,师生根据该主题以脑力激荡法列出相关的次主题,然后每位学生依据兴趣选择想要研究的次主题,进而组成研究小组,而研究小组的每位成员在探究及讨论时各有其不同的工作任务,最后,各个小组将学生所搜集的数据作成报告,以多元的呈现方式向其它的同学报告。

阅读教学过程的主体包括: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的关联并不是单一的联系,而是三边关联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文本,并将文本加以延伸。所谓延伸.既包括读者加入自己的独特体验,也包括读者对文本的再创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带着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理解文本的内涵,也要对文本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进行探究、加工和重组。教学过程是复杂多变的,阅读教学尤为复杂。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每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因此难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情况。但是,作为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学会应对,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就要持鼓励态度。“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是阅读教学应该秉持的理念。

(三)自我体验,增加经验

因为小学是一个课程学习主动的参与者,个体会主动接收、表征、建构及重组其世界,透过与环境的互动,个体会同化和调适信息,因而导致认知结构的改变。因此,学习必须引起个体的心灵活动,避免使用外在增强或直接口语指导,剥夺小学生自己发现的机会,教师要实施以小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让小学生经由讨论对话或观察他人的行为,能充分的与环境互动,透过经验的同化和调适,使心智更成熟。认知心理学认为一个真正有教育性的教学观点,应该要让学生有机会经由询问问题来学习,以获得与问题相关的信息,然后解释这些信息与自己的经验。

学生在学习工作上的互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成就,而且学生可以经由内容的讨论过程中造成认知冲突,不适当的理解方式将会暴露出来,于是高质量的理解将会浮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在适当工作上的互动,可以促进他们精熟重要的概念。在合作的情境中,小学接收到不同的观点,形成认知冲突,再经由同化或调适,寻求另一个认知的平衡点。团体讨论可以让学生分歧的意见得到一个有创意的学习氛围与环境,这种冲突可以适当的应用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以开拓学生社会与智力的眼界。因此,教师应了解小学的认知历程,并提供小学与他人互动探索教材的环境、具体真实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及修正,主动参与学习。

结论

总之,体验式教学模式强调的是用学生自身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语文教学与学习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需要,也是现代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它将使小学语文教学和学习充满个性,更具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吉才.把握好语文教学活动化的“度”[J].教学与管理,2015,0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