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冷链物流仓库设计

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19 16:16: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冷链物流仓库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冷链物流仓库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冷链物流;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信息系统

一、冷链物流概述

(一)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通常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为了达到对食品保鲜、保质的要求,冷链物流对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各环节的条件要求比较高,需要较高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来支持,因此在管理和投入资金方面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大。冷链物流是一种特殊物流方式,其主要对象是易腐蚀食品(包括原料及产品),范围有:蔬菜、瓜果、肉、禽、蛋等初级农产品;水饺、汤圆、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等加工食品;药品等特殊商品。

(二)冷链物流的特点

作为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一般物流的特点,冷链物流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货物在时间、新鲜度、温度、潮湿度和卫生环境方面的特殊性,表现出更大的升值潜力和能量,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它具有以下特点:1.配送货物的易腐性。大多数冷链物流运输的是生鲜食品,生鲜食品具有易腐性的特点。温度越低,生鲜食品的品质越好,保持的时间越久。可见,温度是影响冷链物流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运输条件不能满足低温保鲜的要求,在运输过程中易腐性的生鲜食品就会失去新鲜度,食品质量便无法保证,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食品损耗。2.运输设备的特殊性。为了保证冷链物流运输中冷藏、冷冻类食品对温度的要求,冷链物流在运输过程对运输设备的要求较一般物流具有特殊性,需要配有防腐保质设备,同时还需要配备低温运输的冷藏车和保温集装箱等。3.时效性。对于冷链物流来说,运输时间的长短影响了食品保鲜程度的好坏。在食品的分拣、包装和分发环节,需要提高作业效率,避免耗费大量的时间。对于运输环节,在成本可承担的情况下,也应尽量选择适合该商品的比较快捷的运输方式,以减少时间因素对于食品保鲜度的损耗。4.协调性。由于易腐性的生鲜食品不利于长时间储存,所以在流通的过程中,需要每一个环节能够互相协作、无缝衔接,以确保整个冷链物流供应链的稳定性。5.高成本和高风险性。为了保证生鲜易腐食品在冷链物流过程中对于温度的要求,冷链物流在货物装卸、搬运和运输等环节为了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并配备温度控制的设施和冷藏车、低温仓库等特殊的保温装置,导致高运输成本和高风险性。

二、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飞速发展,冷链物流也随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国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多年来主要采用自营运输的模式,而现在大多数冷链物流企业是由本身运输或仓储的企业转制而成,只配备了电脑、条形码和简单的扫描设备,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网络体系,不能对冷链物流提供全程的运输服务,缺乏冷链物流运输的影响力,阻碍了对接生产商和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基础设施欠缺,冷链物流的技术水平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物流基础流设施、设备严重短缺,特别是冷藏保温汽车、冷藏集装箱等数量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现有设备陈旧,大部分冷库已超过使用寿命,设备已不能满足现代商品冷链物流的需求。此外,我国冷链物流技术水平较低、推广力度不够,不能完全投入到冷链物流系统中使用,无法满足现有生鲜食品对物流的需求。

(二)冷链物流体系不完整,缺乏上下游整体规划和整合

在我国,冷链物流起步比较晚,冷链物流体系不完整,缺乏上下游整体规划与整合。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凑,还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冷藏链。大部分企业的冷链物流都是通过自营物流完成的,这就需要配备很多车辆,这些车辆不仅维护费用较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运力的浪费。此外,我国冷链物流专业化的冷冻车、仓库严重不足,尤其是缺乏规范性的仓库,导致无法为生鲜食品提供适合的温度。在冷库建设上,缺少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很多冷库位置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冷链物流,为此冷链物流无法连贯执行,也造成冷库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例如,目前大部分生鲜水果以传统的物流形式配送,除了顺丰的生鲜配送,其他都是以货车等形式对水果进行供应,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冷链物流。在非冷藏散装果蔬情况下,重复装卸、运输、配送和零售等过程会增加食品的污染机会,食品的新鲜度大打折扣,质量和安全要求也难以保证。

(三)缺乏统一的冷链物流技术标准,监管不到位

在冷链物流方面,我国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冷链物流规范和准则出台缓慢,行业无法实施完整的规划,阻碍了冷链物流的发展。另外,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缺少规范的监管系统,大部分的运输跟踪管理没有真正落实。冷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缺乏,也导致了监管体系不完整,阻碍了冷链物流管理的标准化进程。

(四)缺乏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

目前,与传统物流相比,国内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冷链物流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国对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冷链物流和传统物流对人才需求不同,需要配送人员掌握关于冷链物流技术方面的知识,了解运输需要配备的设备使用方法并进行监管和维修,从而对配送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可以及时地解决。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物流管理专业及关于冷链物流有关课程设置较少,学校师资力量较薄弱,重理论教学但缺少冷链物流实践等,从而导致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业冷链物流人才缺乏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三、解决我国冷链物流问题的对策分析

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开展地区内自提柜、冷藏柜等全新化的配送形式,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链条等问题。另外,各个地区政府也先后提出关于冷链物流的规划,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可见,冷链物流的发展与完善是大势所趋。为了大力发展我国冷链物流,建议做到以下加点:

(一)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大力更新和发展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

根据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和发展近况,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冷链物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大力发展适应冷藏快运业务的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等设备,确保生鲜食品在物流各环节中对于温度控制的需求。与此同时,对冷链产品的温度控制,除了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外,还可以注意控制车门、仓库门开关状态和次数,减少货物装车交换的次数等。对于旧的仓库应该及时更新设备,改装成符合现代化生产的冷藏仓库。此外,从国内外整体市场规模来看,我国的蓄冷能力很低,存在较多冷库设置布局较远,设备老化现象。因此,应该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在行业内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增加公共仓库的数量,减少独立自营仓库,可以有效利用资源,同时降低冷链物流的成本和风险。

(二)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整合冷链物流资源

冷链物流好比一条流水线,由多个节点连接起来。目前,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安全和品质监控满足不了支持生产阶段到供应商的业务需求,也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冷链物流进行整体规划,将冷链物流系统向两端延伸,建立并完善从供应商、生产企业、物流商到客户的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开发具有冷藏车辆管理、仓储库存管理、温度监控和物流追踪等功能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冷链物流环节信息的共享,实现对冷链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整合与管理,提高冷链物流系统的协调性和时效性,以及时获得并满足客户对生鲜食品的需求。要想规划好冷链物流的整体效果,必须从起点到消费点对冷链流各环节活动和效益进行严格的控制,上游如果一直保持顺畅、稳定的状态,下游经营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循环的操作和管理中,要考虑生鲜冷冻食品加工和业务流程本身,对上游的生鲜产品采购环境和物流配送需要认真负责。通过对冷链物流全程的温度监控,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安心、保质”的健康食品。

(三)统一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加大监管力度

我国冷链物流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标准化问题要严格落实。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冷链物流的行业标准和业务准则,明确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应该建立并完善冷链物流的监管部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此外,还应该建立健全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对冷链物流供应链进行全程的、实时的信息记录、监测和追踪管理,密切关注冷链物流各环节信息,如果有人违规作业,需要严格惩罚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加大力度培养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

政府应该鼓励培养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冷链物流的专业人才应了解国内外冷链物流的发展规律,掌握冷链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冷链物流操作实务。社会培训机构和高校应明确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课程体系,深化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合作,与从事冷链物流实务的企业合作,整合教学资源,双方可以根据岗位的特点及要求,共同制定教学计划,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调研和实习活动,提高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大力培养满足冷链物流实际需求的专业人才。虽然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及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将会改善冷链物流的整体格局。此外,国家政府应提高对冷链物流的重视程度,引导冷链物流的专业化、标准化和正规化发展,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技术和信息系统,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监管力度,提高冷链物流的协调性和时效性,以确保生鲜食品的保鲜度,降低生鲜食品的损耗和冷链物流的成本。同时,要加大对冷链物流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广大消费者了解冷链物流知识,提高对生鲜食品的保鲜意识。冷链物流的发展潜力巨大,希望借助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冷链物流企业的有效配合,冷链物流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孙红菊:《农产品冷链物流浅析》,《物流技术》,2009年第28卷第3期。

[2]李学工:《现代物流方案计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7月。

[3]冷凯军:《关于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思考》,《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年第5期。

[4]左志达:《浅谈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管理观察》,2013年第14期。

第2篇

穿梭车货架系统的特点

穿梭车货架系统是指在货架特定的导轨上行的前后穿梭的小车即穿梭车,车体或台面可上升或下降,提升与下降托盘货物,将托盘货物依次归位的一种系统。小车由无线电遥控,车载电池提供续航能力,主要依靠四个轮子前后行走。

判断穿梭车的优劣主要看其功能、尺寸、行走提升速度、承载能力和电池续航能力。目前市场上的穿梭车主要分为进口车型和国产车型两类。进口穿梭车在国外已经推广了20多年,整体设计比较成熟,硬件故障率低,在软件方面,可通过实时输入的程序调整穿梭车的作,来达到更多人性化的功能。而国产穿梭车多是根据国外的经验自主研发,硬件及软件的开发处于不断更新的过程巾。

穿梭车主要功能包括:

1 单个托盘存取;

2 自动托盘存取;

3 指定数量托盘存取;

4 货物清点、整理、换边;

5 货物先进先出、先进后出;

6 低电量提示保护-自动回到起点;

7 快速充电。

穿梭车货架系统的特点在于:

1 货架的结构合理、稳定;

2 货架可设计的深度大且存放密集;

3 在同等条件下,叉车类型的选择多;

4 可选功能多,操作简便;

5 穿梭车对于货物的单元化包装有一定要求;

6 现阶段穿梭车成本较高、标准不一。

几类货架的优劣势对比分析:

就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仓储系统中常用的货架类型主要有:横梁式货架、窄巷式货架、双深度货架、驶入式货架、后推式货架、重力式货架、穿梭车货架等。

(一)横梁式货架

横梁式货架是物流仓储中最简单的货架系统。叉车可以随意存取系统中任何一个托盘货物。此类货架系统的设备投资成本低,且具有可捌性和适应性。但由于叉车巷道较多,存储密度低,只可利用30%~35%的仓库空间。

(二)窄巷式货架、双深度货架

窄巷式货架、双深度货架都属于横梁式货架的改进型,需要通过特殊类型的叉车来存取货物,高度及深度方向的利用率要高于磺梁式货架,但其成本略高于横梁式货架,空间利用率45%~60%。

(三)驶入式货架

驶入式货架属于密集存储型货架系统,投资成本低。货物存取先进后出,适合存放批量大、品项少的货物。叉车需驶入货架巷道内操作,货架深度一般不大于10个托盘深度,所以存取货物效率低。空间利用率60%~75%。

(四)后推式货架

后推式货架属于密集存储型货架系统,投资成本较高。货物存取先进后出,适合批量大、品项多的货物。叉车在货架外操作,通过推送小车完成存取作业。货架的设计深度一般最大5个托盘深。存取效率比驶入式货架高。空间利用率60%。

(五)重力式货架

重力式货架属于密集存储型货架系统,投资成本高。货物存取先进先出,适合存放批量大、品项多的货物。但对于托盘的底面有一定的要求。空间利用率80%。

(六)穿梭车货架

穿梭车货架属于密集存储型货架系统,投资成本较高。货物先进先出或先进后出,适合存放批量大、品项多的货物。但对于托盘的底面有一定的要求。空间利用率80%。

根据以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货架系统造价低廉,但空间的利用率低,货物的周转效率不高。而较先进的货架系统的空间利用率虽有大大提升,相应成本也有所提高。与其他类型货架系统相比,穿梭车货架系统在仓库空间的利用率、货物的存取效率及货架投资成本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在货架系统的选择方面,企业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包括存储物品的特点、物流要求等来选择适合的仓储解决方案。

穿梭车货架系统的具体应用

穿梭车货架系统依靠穿梭车在货架轨道中可自行堆栈的特性,托盘货物的深度设计可以尽可能多,并且每个单元中可存放不同品项的货物。存放的货物可根据不同的品类、不同的批次,实现大批量的有序存储,方便仓库管理。(参见图1)

穿梭车货架系统在设计时,可以根据仓库的长宽尺寸,顺着物流动线的方向布置。利用穿梭车货架系统的深度优势,设计为一端入货,另一端出货,即货物先进先出。从而货物在出库时,可以大幅度减少叉车的行驶距离,进一步提高货物出入库的效率。(参见图2)

综合考虑穿梭车货架系统的特点及功能,其对于仓储容量要求大、货物批量与品种数量(SKU)较多及出入库效率高的仓储需求有相对较明显的优势,所以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冷链仓储行业、食品饮料行业、医药、烟草等行业特别是生产型企业的原料仓库都有很强的适用性。

现阶段,自动化仓库已成为现代仓储的发展热点,自动化立库纷纷“拔地而起”。穿梭车如果只是配合叉车来完成存取作业,只是一个半自动化的物流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相应的人员配置也没有太大的减少。穿梭车应用到自动化仓储系统(AS/RS)的案例在国外已经有很多。利用穿梭车本身的配置与堆垛机相互通信,配合仓库管理系统,构成了穿梭车立库(参见图3)。该方案既可以减少传统自动化仓库中堆垛机及巷道的数量,又可以更大地利用高度和深度的空间,从而增加仓库利用率,降低系统投资成本。

从以上方案的对比不难看出,在相同的仓库内,采用穿梭车立库方案能存放的托盘数量要比双深度的立库方案高11%。双深的立体库方案需要多配置2台堆垛机,相同价格可以配置8台穿梭车,而穿梭车立库的方案只需要配置6台穿梭车。另外,穿梭车先进先出的出货顺序,也可以配置为相邻两台堆垛机配合存取货物,使货物的流转更灵活。在一台堆垛机维护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穿梭车从另一端对货物进行存取操作,应急能力更强。因此,在出入库量满足的情况下,选择穿梭车立库的方案,可以提高库容,降低投资成本。这种方案非常适用于建库成本较高的冷链仓储行业,并能大大提高后期的仓储收益。

目前,上海鼎虎已经在食品冷链、快消品等行业成功实施了多个穿梭车货架系统的项目。以下是上海鼎虎为某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客户规划的穿梭车货架方案。

客户对于仓库的需求有:

1 要求存放的货物品种(种类)较多;

2 进出库批量非常大;

3 要求尽可能利用仓库空间,并确保物流动线作顺畅。

上海鼎虎在大量了解到客户的需求和货物的特点后,对该仓库进行设计规划,确定在仓库中主要布置可密集存储的穿梭车货架系统。这种货架系统既克服了传统的横梁托盘货架空间利用率低的缺点,与驶入式货架相比,又克服了安全性差、出货效率低的缺点,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随后上海鼎虎根据快速消费品集中生产、分散消费、多品种、大批量、快速响应、先进先出的特殊性,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参见图4)。最终该项目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第3篇

关键词:GPS技术;冷链物流运输;应用;分析

冷链物流运输工作的整个流程不仅工序多,而且信息流通不畅,这就使得冷链物流运输服务网不够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物流运输的速度与质量。所以,GPS技术的应用使得冷链物流运输能够及时掌握运输链中产品数量、运输位置、运输途中物品存放的温度等,通过GPS技术监控运输的中需要提货或者补货的信息,实现动态监控,加强对冷链物流运输的管理。

一、冷链物流运输中应用GPS技术的重要性

(一)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GPS技术运用现代技术发挥分组交换技术的强大作用,实现了用户同时占用多个无线信道,与此同时每一个无线信道又可以实现被多个用户共享,提高了资源的有效性。GPS技术本身具有超过60kbps的运行速度,GPS技术提供分组、发送、接收等功能实现用户全天候在线。在计费方面,GPS技术是按流量和时间计费,这就使得用户所花费的流量费用大大降低,降低了服务成本,GPS技术通过信息的时时传递,提高冷链物流运输的技术管理水平。

(二)提高冷链物流运输的经济效益

GPS技术可以实现永远在线,相比较于其他导运设备GPS技术却是费用相对较低的最优选择,这是因为GPS技术通过通信流量计费,在没有通讯内容时是不计入收付费标准的。到目前为止,GPS技术最高的传输速度为55.6Kbps,在理想的状态下可以达到100Kbps,在具体工作时GPS技术可以每5秒钟对运输车辆进行一次扫描,实现循环式信息采集,这样的工作效率一个月的消费还不到10元,因此, GPS技术受到广泛欢迎。

(三)提高冷链物流运输的管理效率

冷链物流运输业不断得到发展,这就对其工作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GPS技术被应用于冷链物流运输以来,工作人员的素质、行业规范不断得到提高,管理理论也得到创新,管理技术得到提高。

二、GPS技术在冷链物流运输中的设计内容

(一)GPS技术的控制平台

GPS技术的信息系统采用web Service管理平台将管理信息向外发送,web Service管理平台将被设置为基础模块,从最基础的信息到复杂多样的商务处理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找到,这样一来其他程序或者操作系统就可以借用此平台实现任务部署。另外web Service管理平台还有另外一种服务构造,也即是应用时时集成服务。这种服务相当于技术指导,描述网络服务的全部功能,并将这些服务项目进行资源整合。在应用时执行功能将协作请求与服务协作者进行转化,进而反馈调用信息留作备用。

(二)GPS技术的系统集成平台

GPS技术的系统集成平台由八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数据库集成、GPS传送系统、GPS系统系统、Web服务器、GIS控制台、温度控制服务器、总调度、决策中心等。这个集成平台可以将检测、控制、管理、指挥、警报、定位等功能融合在一起,提供强大的监控网,实现信息共享。其中传输服务功能能够利用通讯平台的信息为监控提供数据交换,并兼容监控台的登陆、下线、注销等功能。 GPS技术的系统集成平台支持的监控中心可以超过250路,客户监控终端可以通过DDN、ISDN等电话线或者无线服务访问监控中心。

(三)GPS技术的数据结构设计

GPS技术的数据结构设计包括RFID数据设计,用来储存冷藏货物相关信息,数据库设计,主要用来储存冷藏货物在运输时产生的相关信息。RFID数据设计的数据项目主要包括:运输货物的编号、货物存放位置、货物运输类型、运达地、运出地、买卖双方物主信息、货物到达最终时间期限、取货人的信息、货物重量以及体积、货物运输时的温度以及湿度、货物的存储期限、货物目前所在仓库,仓库信息等。数据库设计包括:运输车辆的相关信息,例如,车牌号、车型、颜色、数量、运输时间、差旅费、维护耗时、车辆将精确位置、司机等。

三、GPS技术在冷链物流运输中的应用

(一)运输车辆时时跟踪

运输车辆是冷链物流运输的主要载体,使用GPS技术可以对运输车辆进行时时跟踪,通过GPS定位显示车辆的位置、速度、车辆所处道路、最近冷库等信息,这使得车辆在运输时的运行信息更加直观,方便控制台实施监控。

(二)控制台运行监控

控制台在实施监控时可以多个窗口,多个屏幕同时进行监控,对车辆的运行情况实现多维度监控。当车辆到达一个地方后,控制台能够准确获得车辆位置以及运输货物的相关信息,为运输车辆提供运输里程信息,及时分析车辆时速是否符合标准等,保证运输车辆在指定时间到达运输地点。当运输车辆出现意外,监控台可以及时获取车辆的位置、状况,并为司机的行动做相关指导,及时做出判断与决策,降低事故损失。

(三)运输信息查询

应用GPS技术可以直接获取运输车辆所在地理位置以及运输路线、运行时间、运输里程等,运输车辆上的GPS装置可以将运输车辆的反馈信息自动传送至监控中心,并将运输车辆在运行时所产生的数据与预计数据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当数值超过一定范围时及时提醒司机,发出报警信号,为司机下一步要进行事项提供行动方案,减少人员、车辆、货物发生事故的几率。

(四)监控中心的指挥与调度

监控中心是冷链物流运输的总控制台,通过GPS技术提供的车辆运输情况信息对运输车辆实施动态指挥,通过多方面的调度提升运输车辆的实际运载率,在更大程度上减少车辆的空驾率,避免运输成本浪费,提高运输车辆的运输效率。

(五)监控中心的运输线路规划

监控中心根据运输车辆所载货物的类型、运输时间的要求等通过GPS技术规划最佳运输路线,例如,运输最快路线、运输最简路线、经过路桥次数等。监控中心将路线设计好之后通过GPS技术所拥有的三维导航功能将运输路线传送给司机,为司机提供运输参考。

结束语:

综上所述,GPS技术在冷链物流运输中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时时跟踪、定位以及导航,还可以提高运输车辆的监控效率,为车辆提供最佳运输路线,保证货物及时到达,提高运输效率。另一方面GPS技术还可以为冷链物流运输管理提供方便,提高运输成本的使用效率,经济效益与社会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娜,李锐. 浅议RFID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信息,2011,03:82-83.

[2] 周磊. GPS技术应用于冷链物流运输过程的应用[J]. 现代商业,2011,06:114-115.

[3] 徐耀群,倪超. 食品冷链物流配送绩效评价述评[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38-43.

[4] 肖红.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物流工程与管

理,2014,11:6-7.

[5] 张辉,房亚群. 现代信息技术在冷链物流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 无线互联科技,2014,12:25+27.

第4篇

【关键词】冷链;仓储;运输;物流;农产品

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5%、15%、23%,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5%、30%、40%。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全国现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其中冷却物冷藏量140万吨,冻结物冷藏量740万吨;机械冷藏列车1910辆,机械冷藏汽车20000辆,冷藏船吨位10万吨,年集装箱生产能力100万标准箱。

我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目前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另有数据显示,我国果品种植面积已占世界果品种植面积的18%,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蔬菜种植面积占世界蔬菜种植面积的35%,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但是,由于我国果蔬采收和流通设施落后,造成果蔬采后腐损严重,物流成本高。有关部门估算,全国每年果品腐损近1200万吨,蔬菜1.3亿吨,按每公斤一元计算,经济损失超过上千亿元(中国物流产品网,2006)。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本理论

(一)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物流是指因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行为而产生的一系列物流活动。由收购、储存、加工、包装、运输、分销等环节组成。农产品物流有四大特点:第一、农产品物流数量大,品种繁多;第二、农产品物流要求高。特别是对冷链物流技术的要求更严格。比如,要求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做到不污染、不变质的绿色物流,要求低成本运行,要求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等增殖服务,以保证并提高农民的收入;第三、农产品物流难度大。一是包装难,二是运输难,三是仓储难;第四、农产品物流安全监控要求高。整个生产、流通、销售环节都要求实施安全监控,保证农产品的安全。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

农产品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形式,其主要对象是易腐食品(包括原料及产品),所以国外普遍称其为易腐食品冷藏链。冷链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人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生产流通为衔接,以达到食品质量完好和安全的一个系统工程(张迎新,2004),而本文所指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以水果、蔬菜、鱼肉、禽蛋等为代表的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中,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特殊的供应链系统。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特征

由于农产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农产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更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最终质量取决于冷链的储藏温度(temperature)、流通时间 (time)和产品本身的耐储藏性 (tolerance)。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质量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产品都必须要有对应的温度控制和储藏时间。这就大大提高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复杂性。

欧美国家冷链起源于19 世纪上半叶冷冻剂的发明,注重对食品的监督和管理,由食品药品管理局负责,其保护策略是从预防开始就采取安全措施,落实企业责任,在冷链中确定风险后,由专门部门检查预防措施,并进行干预。在检查中出现问题后,通过有效的反应机制作出快速响应。在整个冷链物流中采取先进的技术装备,设施充足,如使用气调贮藏苹果已占冷藏总数的80%,并且冷链系统运作稳定。在农业领域的总投入中,用于生产部分投资占30%,用于产后加工保鲜投资占70%;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比为3.7:1。完善的冷链不仅保证了全社会的食品安全,而且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低温保存、运输蔬菜,蔬菜损耗仅为5%,物流成本不足30%。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在整个流通的损耗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美国的蔬菜水果产品可以一直处于产后生理需要的低温状态并形成一条冷链: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仅有1%-2%。按照国际标准,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过食品总成本的50%。由于我国冷藏运输效率低、食品损耗高,导致食品物流成本约占到食品总成本的70%。

我国农产品冷藏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两种形式。公路运输中,易腐保鲜产品的冷冻冷藏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左右的禽肉、水产品、水果、蔬菜大多采用开篷设计的普通卡车运输。从铁路运输设备看,由于这些冷库多仍采用老技术,仅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和储藏、功能比较单一,导致冷库的利用率并没有随着冷库的容量增加而增加。

鲜活农产品采摘或捕获后必须尽快将进行低温包装贮藏和加工,以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及质量。发达国家将其放在农业的首要的位置。如美国农业总投入的30%用于采前,70%用于采后。据统计,发达国家农产品的产值70%以上是通过产后处理(贮藏保鲜加工)来实现的,其中美国产后产值与采收时的自然产值之比为3.7:1,日本为2.2:1。由于我国对农产品产后低温贮藏加工投入力度不够,导致目前我国农产品绝大部分由产地以原始产品形式卖出,农产品产后值不仅没有得到提升反而下降,我国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之比为0.38:1足以说明问题。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偏低;二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 ;三是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四是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五是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健全。

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一)运用先进技术改进现有的冷藏设备,并大力发展先进的冷藏运输设备。我国应积极发展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时积极发展机械冷板车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低温仓库应该根据冷藏食品对温度的不同要求进行建设。低温仓库依据仓库温度不同分类,分为冷藏库、冷冻库、特殊冷藏库。

(二)通过并购等方式,促进我国传统的冷藏运输企业向专业低温物流企业转变。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传统的冷藏运输企业必须在整合原有的资源基础上,通过并购等形式,拓宽物流服务领域,向现代专业的低温的物流企业转变。

(三)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的建设。

要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就必须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包括政府的支持和行业组织的协调,成立一个由客户、运营商和投资者组成的联盟。从供应链的角度看,也就是建立一个能满足消费者、供应商和零销商三方面需求的冷链物流模式。在整个过程中有严格的温度控制和实时监控。

(四)制定我国冷链物流标准,规范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的业务操作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推动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2004年,美国冷链协会了《冷链质量指标》,这一标准可以用来测试运输、处理和储存易腐货物的企业的可靠性、质量和熟练度,并将为整个易腐货物供应链认证奠定基础。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利于规范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的业务操作,而且将有利于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的进一步改进自己的经营与管理,有利于扩大我国鲜活农产品的出口量。

(五)尽量缩减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的渠道环节:生产者――产地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农产品即使在低温下流通,其在流通渠道停留的时间仍然比较长。因此,为了保证生鲜农产品从生产者手中快速及时地进入消费环节,卖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商业业态应向农产品生产基地或产地批发市场集中采购冷冻冷藏产品,缩减作业环节,建立直接有效的流通渠道。

(六)大力开发并推广农产品产后低温包装和保鲜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整个流通过程中,不管需要用什么来保持包装内的物品的低温,最后在都归结到包装开发和涉及的基础原理。因此,大力开发并推广使用农产品产后包装和保鲜技术,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

四、结束语

大力开发并推广使用农产品产后包装和保鲜技术,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我国农产品低温物流行业应在吸取国外的最新保鲜技术当地基础上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新保鲜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产品保鲜的贡献率。只有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使中国的冷链物流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郑海浪.冷链物流的优化.中国储运,2004,(04).

[2]张迎新.食品行业冷链物流研究[J].物流科技,2004,112,(12).

第5篇

一、积极建设海外仓储、完善专线物流设施

在当前我国一带一路实施的新形势下,可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协力进行海外仓库的建设,储存商品的同时还能够减轻清关压力,而且对时间成本和运费的减少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使退货更具便利性。对于小型跨境电商企業自身资金缺乏,无法自主建仓库的问题,国家可以联合一些大的电商企业,共同出资建造海外仓库,带动小型跨境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还要打造陆路、海上及空中物流通道,进一步完善专线物流设施。

二、改善通关环境,提高通关效率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关共同签署了海关合作协议,构建了监管区域一体化和海关共同体,以此来实现区域统筹和加强外贸联系,实现海关工作资源的共享,从而打造更加便利的通关渠道,提高通关效率。而且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区域通关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必然会实现互联互通,成为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助推器,真正提高跨境电商物流的效率。

三、构建跨境电商物流信息平台

在当前黑龙江省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运输过程中,不仅货物无法实现全程跟踪,而且各方衔接不畅。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加速构建一个完善的跨境电商物流信息平台,这就要求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加大合作力度,充分借助先进技术来增强跨境电商企业、物流企业与海关之间的相互协作,从而打造一个跨境电商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对农产品的全程追踪、全程监控和无缝对接,实现货物的即时准确定位,同时有效的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进一步优化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方案的设计

(一)社区式众筹模式

由于生鲜农产品具有市场小众及分散的特质,在前期销售过程中可以采用社区式众筹食品的模式,这样能够迅速获得订单,实现资金的快速回收,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信任度,而且对降低仓储和物流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部分农产品在完成报关和检验检疫后,可以直接落地配送到消费者手中,无需通过保税仓储环节。

(二)海外直采模式

海外直采模式省掉了各级分销环节,占据价格上的优势,能够从源头上掌握供应链,保证了货源的稳定性。但对于电商而言,海外直采要求其在海外品控、跨国物流、海外招商合作、国内仓储、快速配送和销售等方面都具备较强的实力,特别是部分农产品对冷藏具有较高要求时,需要具备精细的全程冷链系统进行运输。

(三)产品和服务标准化

从根本上来说,生鲜电商更应该将资源投入到上游农产品标准化、售后服务标准化等核心环节上,建立与自身企业现状相匹配的供应链规划和物流管理体系,从而取代线下冷库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在全程冷链运输过程中,从海外采摘阶段至运输途中到保税仓库分装的全链路温度、湿度数据都需要让消费者可视化,全程可追溯,从而赢得消费者信任。

(四)保税生鲜自营仓

未来有实力的跨境农产品电商必将在国内布局多个跨境保税生鲜自营仓,进一步丰富跨境生鲜品类,这将促进各个跨境电商把注意力真正放到产品品质和流程优化上来,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对消费者权益保障和行业发展而言都是利好的。

第6篇

【关键词】冷链;温度监控;电商平台;互联网+

0 引言

冷链物流可以使生鲜食品在流通过程中始终处于配有专门制冷设备的物流网络中。它是随着制冷技术的进步、物流业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冷链物流使用的范围主要包括:蔬菜、水果、奶制品、肉类产品、及特殊的化工产品和药品等。

目前冷链物流的发展仍然有很多不足,诸如冷链基础设施设备不足、冷链第三方物流市场化程度低、冷链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其中尤其是信息不对称是阻碍冷链发展的一大因素。

因此,本文将线下的冷链与互联网相结合来形成新的运营模式。首先,从冷链供应商对商品信息采集并传递到互联网开始,做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及时更新。然后,再通过冷链物流商的运输设备的温度监控和借助互联网有效监督,冷链物流商分布式冷库建设运用,使冷链流程更加方便快捷,同时提供商品回库的增值服务,以及零售商商品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进行商品信息展示。最后,将线下冷链结合线上互联网功能来构建一套互联网电商平台系统。

1 供应商信息采集

供应商信息采集,主要是采集冷链上的商品的各种信息。本文以蔬菜的信息为例进行说明,蔬菜的信息包括:蔬菜的种类、数量、生长记录、成熟时间,菜品等级等,还包括蔬菜的产地地址、货主、货主联系方式等。此类信息的收集主体可以是供应商,供应商获取相应信息并加工以后,投放到互联网电商平台上,此类商品信息可以被互联网电商平台上有该需求的生鲜销售商看到,从而促进交易的达成。

信息的获取途径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供应商直接通过电话或人工直接得到相应的信息。第二种是,生产地通过终端将蔬菜信息录入并形成文件,发送给供应商。未来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第二种获取的途径将是主要途径。

供应商把经过筛选处理后的商品信息通过数据输入至冷链生鲜电商平台,客户根据自己需求通过生鲜电商平台搜索、浏览并刷选所需商品信息,然后向对应的生鲜商家发出需求订单,当产品需求订单以数据形式通过电商平台发至相应的供应商,供应商根据订单需求信息去生产地进行产品的原地采购,然后把产品集中,进行产品的初加工处理。具体包括:根据不同的生鲜产品的特性进行相应的预冷处理以及包装处理,并对其进行RFID电子标签编码,把相应的信息录入数据库。处理产品同时通过生鲜电商平系冷链物流商进行产品的配送。

2 冷藏车的温度监控过程

冷链中商品的温度保证主要有三个环节:生产地预冷、运输仓库配送温度控制及在外界监管。这里主要从技术层面出发,实现冷链商品的全程监控。

2.1 生产环节控制

为了实现“冷链温度”和“冷链商品”的及时一一对应,从而更准确的实施温度控制和监管,需要对商品的信息和冷藏车及仓库信息进行及时的获取。生产环节主要是给商品添加标签和对商品进行预冷。

2.2 运输、仓储环节控制

运输环节的主要是要保证车厢温度的监控和调节,车辆位置、车厢温度信息和商品信息的及时传递。仓储环节相对于运输环节,位置固定,基础设施完善,商品在库储存能够达到精准化控制,但依然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和监管。

2.3 监管机制

一方面依靠的是政府机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冷链企业的物流信息对政府部门和公众的透明程度。对于后者,主要是商品属性和商品从生产都消费整个过程的温度信息的公开。只有对商品属性和所处温度一致性的全程监控,才能解决冷链“断”而不知的局面。

首先,商品在生产地被附上相应的电子标签,电子标签携带着商品各种信息。在预冷环节,预冷设备可以自动读取商品信息进行相应的预冷操作。经过预冷后,商品被转到冷藏车,同时冷藏车能够自动识别商品品类并进行自动调节车厢温度。然后,车载终端获取商品信息和车厢温度信息,并上传到物流公司和互联网电商平台,通过对二者信息的匹配处理,来判定货物的温度环境是否达到标准,从而实现物流公司对车辆信息的监控。物流公司也可以给消费者提供实时的商品的温度信息查询服务。

3 互联网+分布式冷库

在销售终端的上一环节设立分布式冷库:即根据需求预测结果,通过重心法选址,在需求服务中心位置设立存储分拨型冷库。

冷库的服务对象为生鲜生鲜销售商,生鲜销售商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选择所需商品,互联网电商平台会通过大数据做出分析,根据商品信息选择离客户最近的供应地进行实地采购,采购完的商品经过初加工处理及物流运输到最近的冷库。物流商根据不同生鲜商品进行相应入库、分拣、上架、配送等操作,最后送达客户手中。

互联网电商平台有冷库管理功能板块,当零售有商品回库需求时,可以根据生鲜商品基本信息,在电商平台上提前“下单”预订库位,平台将处理后的信息发至对应的冷库库位提供商,交易达成后,回库商品被运用到冷库,由冷库专业人员经过处理后,入库上架冷藏。

4 互联网+生鲜零售商

互联网电商平台为零售商提供商品展示服务,通过这个服务,零售商可以把线下生鲜商品的存货量共享到线上,零售商后台可以实时统计生鲜商品的销售量,不断更新电商平台上生鲜商品信息。

消费者通过到平台上查询所需生鲜商品,系统根据所查询信息自动匹配附近生鲜商家信息及所需商品信息,消费者可以选择线下交易模式;也可以选择线上交易,待商家接到订单后,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5 生鲜电商平台

互联网+冷链更加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所需的生鲜电商功能系统如下:

客户管理系统:包括用户管理中心以及客户服务中心,服务对象为供应商、物流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系统主要是对用户注册、登录、交易信息及个人信息等进行管理。客服中心提供人工服务为用户解决各种有关生鲜电商交易运营的问题。

冷链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处理、整合电商平台上的交易信息,涉及信息的分类、排序、统计等操作。系统能自动、智能、快速的帮助用户筛选信息。根据用户的浏览量,交易信息等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可以对市场进行预测,从而减少供应链的牛鞭效应的影响。

电子交易系统:该系统引入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交易双方提供方便,同时保障交易双方的利益公平。

冷链物流信息系统:该系统针对冷链物流的一系列运营信息进行管理,包括供应商提供的冷库信息、运输设备信息等。该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类、排序,并实时根据冷链物流商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更新。例如:零售商有生鲜商品回库需求,只需在电商平台的上搜寻附近的、相应冷藏货位的信息,该系统会自动对冷库信息与零售商的需求信息进行智能匹配,并将分类和排序好的冷库信息显示给零售商,零售商可以根据的得到的结果预定冷藏货位。

后台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电商企业内部人员对电商平台进行管理的后台运营操作,包括日常的数据处理、电商平台的功能更新、平台网络安全管理等,保障整个平台的安全可靠。

信息监督系统:系统主要有两个部分作用,一是为外界(政府机构及消费者)对平台运营及线下冷链物流安全的监督提供服务,二是平台对用户的绩效评价。

6 结论

随着“ 互联网+”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纷纷转型,新的运营模式纷纷确立,冷链物流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互联网+冷链的思路来构建新的冷链运营模式。 通过线下冷链的运营模式,结合线上的互联网电商平台,加快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之间信息传递速度,整合供应链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及物联网技术改善冷链现阶段温控监督不到位,货损率高等问题,以促进冷链运营不断改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曲思,王忠伟.生态经济区冷链运作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1(5):35-36.

第7篇

关键词:仓库、功能、选型

中图分类号: F71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所谓“渠道为王”, “仓库”是进行商品流通活动必要的基础设施。仓库布点设置,与企业战略布局有很大关系。

由于城市的发展,大量五六十年代建设的仓库被融入城市中心,所以许多城市都将仓库的重建和搬迁提到日程中进行规划。仓库的建设并非简单而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系统规划和详细论证。

仓库的设计原则:在预定的区域内合理地布置好各功能块相对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是:

1、充分利用空间、与作业设备的良好配合;

2、尽量减少物品无效搬运;

3、使操作更加便捷;

4、提高生产效率;

5、节约投资成本;

建设一个适用的仓库应该考虑的因素:

首先,先应定位客户。现代物流分工详细,工业原料、日用消费品、医药产品、冷链货物对于仓库的要求千差万别。建设前必须确定客户定位,做到有的放矢。

1、根据地址的形状来决定库区布局:

通过考虑建筑利用率、容积率等因素,决定布置仓库面积,选择最佳的建筑方位和进出口。

2、决定动线规划:

仓库动线基本上分为:I型、L型、U型。

动线最好为双向进出,进出通道分离设置,保证车辆不交叉对流行驶。

3、决定厂房形式、高度及跨距:

仓库是否为多层楼库,由地价成本来决定,如平面仓储年平均收入低于土地租金3倍以上,再考虑多层仓库。

仓库以矩形为佳,仓库宽度应包括2~4米宽主通道,加上(以1个托盘的倍数1~1.2米)至少在5个以上托盘的宽度,仓库的长度可以是仓库宽度的3倍以上。

在柱子的跨距方面,跨距愈大成本愈高。应取得平衡点,根据料架的规划尺寸及恰当的通道尺寸为规划参考尺寸,大多为24~30米。

在高度方面最好能够储放4层栈板的商品,计算公式:(栈板上货物的高度+叉举高度20cm+梁高10cm)×N层=实际作业高度。

对有温度要求产品的储存,应选择的仓库是:较厚的混凝土砖墙、厚的泡沫塑料夹心(10公分以上)彩钢板。

布置规划图完成了,然后需考虑建筑材料,例如有RC结构、钢骨彩色钢板结构、彩色钢板结构等几种,目前国内的物流中心约80%是采用钢骨彩色钢板的建筑结构。

4、决定运搬方式及设备:

在物流中心的运搬方式也有许多种类;人工、手动搬运设备、叉车、采用哪种设施会直接影响到地面及高度、月台的设计,所以在规划仓库前,必须决定搬运方式。

5、细部布置规划:

当栈板的形式及尺寸、料架种类及尺寸、运搬设备、厂房形式、高度及跨距等全部决定之后,接下来则是细部布置规划:

(1)卡车通道:

在物流中心内部的卡车车道,单线车道宽度为3.5M,双线车道宽度为7.0M,车道的地板荷重必须是能承担10吨/每轴的地面。

(2)卡车回转区:

在物流中心的卡车回转区,可以使大卡车容易地停靠月台,卡车回转区的长度是根据卡车的长度不同设置,原则上是卡车全长的两倍;例: 4吨车为13M,11吨车为20M及货柜车为33M。

(3)月台高度宽度:

月台,是进出货必经之路,高度是配合卡车货台的高度,但是卡车的种类非常多,可导入油压升降平台来辅助装卸,一般而言月台的高度4吨车约为0.9M,11吨车约为1.2M,而拖车及货柜车约为1.3M左右。

月台考虑到拣货和叉车回转,月台宽度一般为3米左右为宜.

(4)遮阳(雨)棚高度及长度:

商品对湿度及太阳直射非常敏感,因此进出货的地方必须有足够遮阳(雨)棚的设备。遮阳(雨)棚与月台的高度至少需要3M以上,与地面的高度至少需要4.5M以上,遮阳(雨)棚的长度至少需要5M以上。

(5)地板荷重和地板材质:

地板荷重及地板表面材质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多层楼式或是有地下室的楼板,可发现地板的承载荷重不足情形,地板不正常龟裂及震动,或者是结构体严重受损情形。

目前仓库地面基本以普通水泥混凝土为主,一般采用C20以上强度,15~20cm厚的素混凝土直接收光做面层,或在垫层上再做3~5cm厚,C30以上强度的水泥砂浆罩面层。

水磨石地面和地板砖地面,根据不同材质的选择,一般1㎡造价增加30~60元左右。解决了混凝土地面的翻砂起尘问题,但其面层本身与混凝土基层是剥离的,所以在重车的作用下,极容易造成水磨石或地板砖面层起壳、脱落现象,且随着使用,破坏区域会扩大。

耐磨地坪是新建仓库地面最佳的选择,是耐用、经济的一种方案。地面不翻砂起尘,使用寿命达20年,且施工速度快、周期短,与混凝土摊铺施工同步,完工以后可承受重荷载车辆的碾压。

无溶剂“自流平”环氧树脂,但价格高,从70-100元/㎡(3mm厚)不等。防滑、防渗水效果优良。

(6)屋顶、屋高及梁高:

仓库的厂房屋顶根据厂房的不同屋顶的设计也完全不同,常见的库顶建造材料有:彩色钢板、RC、库体板、石绵瓦等几种;由于建造方式的不同屋顶的样式各异,有平屋顶、单面斜度及两面斜度等几种,因此屋顶斜度须注意,屋顶斜度会影响屋高及梁高。

(7)墙壁及门窗

仓库的墙壁种类有:彩色钢板、彩色钢板+隔热层、库体板、砖墙等几种;彩色钢板的价格便宜,隔热防尘效果不佳;库体板及砖墙的价格高,隔热防尘效果好。

库门有:手动卷门、电动卷门及手动快速门等,手动卷门价格便宜但费力,电动卷门较贵但省力。

库房大门的高度应在4米,宽4米左右,开门方式为左右开门,也可用移门。

(8)消防

仓库须设置足够的消防设备,种类有:烟感报警器;消防栓;灭火器;自动洒水系统;自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等几种。

仓库内紧急出口需配有紧急照明设施。配有备用的不间断电源,该不间断电源至少可提供30分钟的照明负载工作时间。

(9)仓库的换气

仓库的换气,尤其是夏天,换气方法有很多种:天窗自然换气;强制性通风器(自动);空调系统等几种。

(10)采光及照明

采光及照明对于仓库的作业非常重要,光线不足造成捡货错误;自然采光方法有两种:屋顶采光板和门窗采光两种。

除了仓库的主体设施外,其它设施对于评价仓库也尤其重要:

大型仓库应配置专门独立的警卫室、配电房(包括应急发电机作业场地)、食堂、门卫;

宿舍寝室:宿舍的建造按照民用住宅居住标准,配有基本的照明和通风设备。

停车:停车区域分为铲车停放区与其他车辆停放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铲车应配备固定的停车房,安置于库房地。

厕所浴室:按照民用住房标准建造。内部厕所应建于办公室、宿舍区内。外部厕所建于保安门卫室周边便于监控。

办公室(应为无烟区):办公室应建于仓库存货区旁边(必须与存货区域隔离)或库区二楼以上。

仓库名称标识及库区示意图:公司的标识及示意图应安装于办公室、存货区入口处。标识统一美观。

在设计规划从理论上说,仓库可以具备如下一些基本功能:

1.运输功能;2.储存功能;3.装卸搬运功能;4.包装功能;5.流通加工功能;6.物流信息处理功能。

从具体实际来看,仓库还具有以下增值:7.结算功能;8.需求预测功能;9.物流系统设计咨询功能;10.物流教育与培训功能。

以上功能中,前6项基本功能需要经验和实力,后4项需要智慧和远见。功能是靠设计而来的,每个物流中心的功能集合都不会完全一样,有的物流中心可能只提供6项基本功能中的部分功能,但这些功能特别强大,这是完全可以的。仓库与物流中心,都能为货主、客户提供服务,进而能够取得经济效益。因此,希望本人一些见解能够在仓库建设和设计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

如今电子商务时代大幕已经降临,物流信息化迫切面临“标准化”升级,然而物流信息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时代的机遇和困惑并重。对此,唯智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裁陈梦槐在2010华南区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峰会上表示,“随着网络必须触及到每家每户,这就需要我们特别重视可视化物流供应链的建设,这不仅是物流信息化的一个瓶颈,也是B2C的最大障碍。”

云计算时代的到来,物流信息化正在搭乘一列迅猛的快车,并且逐渐成为电子商务经济时代的助推器。

信息化是3PL的神经中枢

在会上,宝供物流、南方物流等分享了其信息化建设的个案,这也相当值得业内借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同行的经验摸索逐步为我们厘清物流信息化的迷雾。

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系统部副总监顾小昱以宝供集团十多年来信息化建设为例,分享了自身的从业经验。“宝供从1997年稳健地建立基于internet的信息系统,如今已经发展到物流信息化的第四个阶段。个中我们最大的心得就是信息化发展的定位要和企业发展目标一致。目前宝供主要借助物流地产支持,提供第三方物流的全球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平台。”

宝供物流的信息化已经进入到借助信息化推动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实践阶段,不仅上系统,还在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者的交织中,借助系统为客户提供物流整合方案。顾小昱表示,作为3PL企业要在供应链物流阶段有竞争力,必须提供解决方案。即是对高端客户提供系统化、整体化的解决方案,以物流系统优化为基础,利用综合性技术为手段,例如IT、管理和操作技术,EDI电子数据对接,发展一定阶段要扩展到自身的物流ERP系统。

“物流信息化是3PL的神经中枢,是实现高效集中管理的工具,也是提高各部分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差异化优势的主要方法之一,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顾小昱表示,“目前宝供信息化系统应用已经带来了成效,RF、 RFID、GPS这些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提高企业内部作战的能够能力,数据的积累,更是为管理层提供了决策支持。我们已经能为客户提供KPI报表和财务毛利报表。就社会效益来说,这也促进了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的步伐。”

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怎样才,能在供应链管理中提供样最大价值?陈梦槐认为,制造业的客户最迫切的就是降低最低库存,包括采购的生产资料,分销的资料,也包括终端库存甚至是在途库存。同时库存周转率,即移动库存也是非常重要。3PL需要在正确时间把正确货物送到正确地点,不容易。“第一,我需要时效概念,体现为仓库的发货效率,运输调度,在途货物跟踪。第二,要求准确无误。特别对经济化物流管理,特别是当SKU上万的时候,仓库管理尤为重要。第三个是精确的仓库库存反馈。最后是更低的成本,作为供应链的一部分,必须考虑怎样更好降低成本。”

“目前一些传统行业的网络营销已经相当得心应手了,例如中粮集团旗下的我买网,便宜的食品得益于一个强大的物流体系,这是中粮在食品行业网上营销的渠道。” 陈梦槐说,“我个人有个很深刻的体会,现在很多企业网络营销铺天盖地,而物流体系的完善却跟不上步伐。例如上海的1号店,我个人认为供应链是没有做好的。这代表了我们现在的营销有了,但是供应链没跟上。”

可视化供应链管理提上议程

陈梦槐以唯智科技和南方物流合作的速利达项目为例,阐述了物流运作的GPS集成与可视化的要求。“南方物流的运输很强,拥有很强的管理物流服务商的整合能力。不仅有CRM,还有整体的OMS接收订单,系统仓储与运输和在途跟踪。此外,懂信息化的人才不可或缺,这为南方物流近两年的新系统实施,单一业务向供应链业务发展做了很好的保障。”

电子商务时代,合同物流已经转变为客户供应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我们最早开始做的是货代服务,保持客户的关系,中间收取服务费。仓储服务也是单一的,我们现在所有的客户都不谈单点的服务,因为没有竞争力了,价格非常透明。必须提供集成服务,作为一个流程提供。这需要连接很多外部的信息,供应链的上游和下游是否有协同能力,对IT系统的要求就提高了。TMS,OMS,EDI,供应链协同管理。”反思中国企业跟国外企业最大的差距,在于缺少对供应链协同的规划,这往往让我们的3PL企业显得上非常孱弱。

针对3PL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信息化系统,陈梦槐建言:“什么架构的TMS,OMS才比较合理?我提供了三个模式,原始模式,企业服务以较为简单的仓储服务为核心,按照销售订单运作谈不上一体化的操作。通过WMS加上比较简单的模块配送。很多企业都是这样的一个架构,因为服务网络不大。以WMS为核心管理。OMS接到客户订单后,先做合理的物流计划,检查相应库存。”

“第二种模式是以运输为核心的一体化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订单管理平台的效率非常高,避免货车到仓库的时候货物还没有拣出来。例如中外运就用了这样的理念,搭建的信息系统平台,EDI的平台和所有客户进行信息对接,同时OMS订单管理平台协同TMS和WMS。比较以仓储为核心,调度是调度线路,而不是车辆,来指挥仓库的执行,大的客户是汽车和快消行业。在没有这种系统架构之前,他们还是比较混乱的,之前用原始的架构,就是第一个模式。发现客户关注的是货物到了哪里,有没有发货,有没有发车,在途服务的满意度不高。OMS能让你跟踪预警开放的客户。被动服务变成了主动服务。客服人员通过监控可以及时了解系统运作,避免无法按客户要求的时效。信息化的成果体现在订单提高,业务提高和数据的整合。”

在物流信息化建设当中,冷链物流是尤为复杂的一个领域。众所周知,冷链物流的复杂度来源于重资产投资,例如冷藏车的购买。对此,陈梦槐列举了上海中外运冷链物流的信息化例子。“如果一个冷库只有三个客户,就一定是亏损的。淡季的时候怎么办?鉴于冷链的要求对温度的监控重要,我们希望通过先拿单,当你企业的仓储和配送能够达到协同时,再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因为供应链管理会提高市场营销系统,帮助企业怎么赚钱。”

搭乘物联网迅猛快车

在2010年亚洲物流信息化国际峰会上,德国弗劳恩霍夫国家物流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房殿军表示,在企业的内部物流中,“物联网技术正在改变五彩缤纷的世界”。

“曾经有人笑言,天有不测之风云。”房殿军说,“诚然,每一项技术的革新都有一定的风险,智能化的物联网,可以让我们以用75%的资源来满足未来的个性化需求。”

他着重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企业内部物流中的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系统,应用传统控制技术,自主控制的物流系统,实现智能无处不在,信息实时可及。例如智能冰箱的运作,只要客户直接发送需求到手机,智能网络处理需求发信息,通过食品服务云规划设计低碳物流配送路线,客户在收到送货品种和地点后在线确认,货物就被及时送到24小时服务塔,当客户方便时来服务塔取货,再把货物再存入冰箱,整个智能支付就自主完成。“仿生自主控制物流系统”有利于实现智能决策系统的研究,依靠智能决策系统掌控超大复杂的物联网系统。

“物联网技术正逐步成为物流信息化一个新热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也认为,现代物流业属于传感网带动产业,以RFID、GPS等远程传感设备为媒介,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物品空间转移的全程可视化、可控化的物联网,给物流信息化带来了发展的曙光。

物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空前丰富,需要用整合的方式加以组织和利用的时代,同时也是开放自身信息去寻求利益的时代。因此我们该用长远的眼光,去辨证分析新生事物,“风物长宜放眼量”。技术层面关注如何采集信息,应用层面关注如何整合应用,目前整合信息的成功在推动物联网的发展,但社会信息的公共服务层面的短柄,有关技术标准和游戏规则未得到政府的细化和落实,让物联网的发展就像在“戴着镣铐在跳舞”。

探寻世界近代史的斑驳轨迹,技术的进步永远都在引领社会变革的潮流,现代物流业的振兴,离不开物流信息化的背后助力。无论是制造业、商贸业还是农业这些传统产业,都脱离不了和物流供应链“共荣共生”。如今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已让物流信息化搭乘了一列迅猛的快车。

链接:国内物流信息化的现状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牵头发起的“2010年物流信息化调研报告”对于目前中国物流信息话建设的现状表示“不容乐观”。而物流流程标准化和可视化的问题,企业系统和外部系统的集成问题,则成为了物流信息化的一大制约。

中国物流学的鼻祖王之泰教授提出了“现代物流学”的概念,如今,“现代物流”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方利润源泉”。现代物流学对“物流信息化”定义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随着产业升级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企业物流也必然要加快信息化的改造和升级,使物流信息化成为现代物流学发展的方向。

目前多数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表现不容乐观:第一,在受访企业当中,逾七成企业建立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模块为电子订货系统(EOS)、销售时点系统(POS)、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TMS)、采购管理、货运、客户关系管理、网上支付、物品跟踪查询系统等。

其二,自行开发和购买软件的系统开发方式各占近四成和三成。数据显示,系统之间没有集成的企业占15.6%,部分集成的企业占62.5%,全部集成的企业占近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