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9 16:17: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特色文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水乡特色文化;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近年来,各个院校愈发重视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同样,我校也紧追时展步伐,在水乡特色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开发美术校本课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资源,有效补充国家通用教材。
一、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既属于一种课程类型,也是课程管理,它在小学课程计划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不可或缺。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参考资料,但不是唯一参考,美术教材作为一种文本性资源,可针对教学任务进行适当的补充。
二、美术校本课程开发
新课程标准中清晰指出,在美术教学中应有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不应单纯地局限于校内资源,应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据相关调查可知,当地拥有丰富的民俗风情、特色产业种类多样、城市建设水平较高、自然风光优美宜人、文化活动多姿多彩、地方物产丰富,这为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优势。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水乡特色文化,合理开发美术校本课程。
首先,开发的课程内容应个性鲜明,这是因为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强,世界观以及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然而,美术活动有助于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和逻辑思维的培养。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审美标准趋于成熟,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合理开发美术校本课程,与年龄特征相符;其次,科学设定活动主题。美术教师应认真观察周边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美术能力,科学设定活动主题,可以围绕“我爱家乡”开展美术校本活动。同时,还应将我爱家乡这一主题细化成自然风光、文化设施、水乡服饰等多个活动,活动内容应贴近日常生活;最后,合理选择课程内容,在选择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积极向上、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的素材。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开设“当地美食”这一课程,让学生结合当地美食,通过橡皮泥进行制作,突显水乡特色。
三、美术校本课程的利用策略
1.深入挖掘课程资源
在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面临理论知识不健全、数据缺少真实性等问题,为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水平,美术教师应加强学习,注重日常积累。通过网络平台、报刊书籍、电视等多种渠道积累教学资源,全面学习水乡文化。待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后,可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与教学目标,合理挑选校本课程内容。
2.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课程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以水乡特色文化为基础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鼓励学生创造,有效结合校内与校外资源,父母应带领学生去认识与接触水乡文化,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之旅,可到古镇等重要场所,开展实地创作。另外,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还应着重培养基本技能、学习态度、逻辑思维以及价值观念。可以采用因材施教法,这是因为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认知能力各异,教师应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当地美食”教学中,教师可扮作厨师,并借助多媒体展现当地美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并借助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还可采用自主探究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效发挥自身个性。
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可显著提升教育质量,并能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习积极性,深入认识文化艺术,有助于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应加大在以水乡特色文化为基础的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力度,充分利用。
祝校长,我们了解到您个人的工作经历是比较丰富的,近两年来,您最大的感触或者收获是什么?
■首先是感到“张中”广大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减,团结拼搏进取的工作作风没变,无论是原来的老同事,还是最近几年新来的老师。应该说,张家窝中学有着良好的发展底蕴。其次,我调入时正好是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创建期间,通过对“达标百条”的学习、思考,加上区教育局相关工作的推进,帮助我重新审视学校的发展定位、梳理办学思路,应该说,办学方向的明晰、办学思路的确立是我感到收获最大、感悟最多、提高最快的方面。
一般来说,新校长到任需要做的工作较多,您到任后首先着手进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背景是什么?
■2013年是西青区教育系统的“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年”,教育局提出以“绿色教育”理念为引领,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全面启动、实施“中小学现代化达标建设”“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校长队伍建设”“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四个子项目工程。围绕四项工程的具体方案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以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为具体抓手,从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等几个方面构建基本框架,全面审视学校已有工作,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将会有效助推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认识到,学校特色文化是学校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办学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环境布置等的总和。因此,学校特色文化是学校的生命,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学校的本质特征应该是文化育人,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实现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完美统一。所以,学校间的竞争不是压垮对手,而是指向发展自我、沉淀自我的文化含量,提升自我的文化品位,形成自己的文化特点,培养造就合格人才和优秀人才。因此,我们认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既反映了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更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同时,学校特色文化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广阔途径,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在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的确定上,学校为什么要突出“责任教育”主题呢?
■我们提出以“责任教育”为特色文化建设的主题,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时展呼唤责任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讲素质教育不仅是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是重要前提。
第二,当前中学生责任品质现状需要责任教育。总体上看,大部分中学生责任品质还是有欠缺。比如,自我责任意识淡薄、家庭责任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欠缺等,其形成有各种原因,但与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相比而言,学校责任教育乏力是中学生责任品质不高的最重要原因。
第三,本校发展需要开展责任教育。张家窝中学从1958年建校至今,一代又一代“张中人”有着“勇于担当、主动奉献”的光荣传统,也取得了诸多成绩,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越发感觉外部环境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压力,一是社会整体大环境的责任缺失,在“利益至上”的驱使下,人们责任意识越发淡漠;二是我校地处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张家窝镇的镇区内,城镇化建设给农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钱多了、房子多了的同时,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由此引发师生因责任感的弱化带来的诸多问题,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并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作为地方教育的主阵地,理应对当地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有一定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我们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引导,办负责的学校,服务、造福一方百姓。此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对学校内部管理提出新要求。因此,增强教师对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责任意识,加强责任行为建设,同样成为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必需。
请您谈谈学校对“责任教育”是如何理解定位的?学校实施责任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责任文化研究专家唐渊在《责任决定一切》中阐述,责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责任意识,是“想干事”; 责任能力,是“能干事”; 责任行为,是“真干事”; 责任制度,是“可干事”;责任成果,是“干成事”。而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我们提到“责任”时往往更多倾向于责任意识,而忽略了其他,因此,我们力求通过以“责任教育”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建设项目,促进师生主动增强责任意识、努力提升责任能力、认真落实责任行为,并在责任制度的保障下最终取得责任成果。
我们将“责任教育”定位为“担当”“合作”“发展”三个中心词,即通过各种制度的规范、各种活动的引领引导师生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担当责任,同时,强调与人合作、追求卓越,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追求每一天的进步,进而促进师生及学校的共同发展。
在认真梳理学校办学历史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张家窝中学之所以在五十多年的办学中,始终是当地百姓信得过的学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广大干部教师的敬业精神,是他们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在传承。无论在任何时期,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对当地百姓负责、对国家负责,都应该是学校建设永恒的主题。当然,教师是学校发展核心要素,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快乐工作负责,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为此,我们确定了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坚持“办负责任的学校”,坚持 “责任为本、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队伍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润校”的办学思路,以“担当责任,追求卓越”为校训,凝聚人心,加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网络文化等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以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生培养等层面的具体工作为抓手,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以在环境氛围中熏陶、在学习过程中渗透、在活动参与中强化、在工作岗位中锻炼、在生活实践中磨炼等为具体途径,促进师生责任能力提升、责任行为落实,进而逐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与文化内涵。
刚才您谈了对“责任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您能否结合重点工作具体谈谈。
■特色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围绕基本框架的构建,在参加西青区项目论证、答辩的基础上,到目前,我们突出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首先是精神文化引领。根据校情,我们研究确定了师生工作、学习的指导思想,即“脚踏实地、 锐意进取、注重实效、不负众望”,其实这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为保证指导思想的具体化实施,我们结合完中校的特点,把六个年级分为三个阶段性工作基本任务定位,即七年级和高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要着力做好“规范言行、培养习惯、夯实基础”的工作;八年级和高二年级作为过渡年级,要进一步“关注细节、精雕细琢、蓄势待发”;九年级和高三年级为毕业年级,要实现“明确目标、分层强化、拼搏达愿”,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目标定位展开。为充分深化干部、教师、学生对责任的理解以及对目标定位的思考,我们在广大党员干部、师生中开展关于“责任”主题的大讨论,在干部、教师层面就责任心、责任行为、责任成果,进行了广泛讨论和全面解读,每位干部、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岗位写了体会;在学生层面开展了“责任”主题的手抄报和格言征集活动,全校各班都召开了“我的责任我担当”主题班会,并且初步形成各年级教育主题。我们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政治学习、党员学习、年级会、班会、大课间活动、早晨跑操、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多种平台,采取撰写心得体会、解读演讲、学生活动等多种形式,增强师生工作、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党员、干部、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想事、干事、成事、创造优质教育上来;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规范、乐学、追求每一天的进步上来。通过对“责任”内涵的解读以及学校“三风一训”的重新审视,在广大师生中进一步明确“责任教育”目标:打造为学生一生负责任的学校,建设对事业负责任的师资队伍,培养对人生负责任的学生。
其次是加强制度建设。文化育人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特色文化建设初期离不开制度保证。责任制度的构建是增强责任意识、落实责任行为、取得责任成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一年多来,我们结合教育改革新形势要求,重点抓好“两健全”和“一落实”,即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健全责任教育制度文化体系和落实制度的执行力。通过强化人人负责、事事遵章的责任意识,营造了按责办事的氛围。在干部层面,班子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岗”,在这片“责任岗”里,从环境卫生、秩序维护到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教育教学都要承担管理责任,年初层层签定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干部,做到事事、处处、人人都有责任。在教师层面,通过建立健全年级主管职责、教研组组长职责、班主任职责以及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班主任五星达标考核制度、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学校后勤管理制度等,把责任意识落实到每一位教职员工的每一个行为上,每个人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需要坚持什么、恪守什么,从而做到责权统一,尽职尽责,在岗一日,尽责一天;在学生层面,各项管理制度的确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做到“事事有岗,岗岗有人,人人有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中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让他们体验付出的快乐以及责任意识弱化所带来的后果,增强对集体的责任感。
最后是优化责任行为。责任行为是师生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只有落实责任行为,才能最终取得责任成果。
在教师责任行为落实方面,明确了党员干部工作期间佩戴党徽标志、亮明身份的要求,时刻督促党员干部要严格自律;在原有学校教师爱心助学基金的基础上,又积极创建了党员爱心扶困专项基金,开展爱心捐助,为贫困生的家庭排忧解难,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例如,2013年我校高三年级一个学生发生车祸,肇事司机推脱责任,学校党支部了解到该生家庭困难的情况后,及时召开支部会研究制定帮扶计划,党员教师承担起接送该生就医换药、上下学的任务,而且为该生置备轮椅、拐杖并安排专人照顾该生在学校的生活,在校内进行爱心接力。2013年,该生顺利考上理想中的大学。党员干部的行动感染了全校师生,七年级一个学生在上学途中遭遇车祸处于昏迷状态,全校师生伸出热情双手,在一天之内为该生捐款3.4万余元,班主任刘红红老师买了一个音箱录下全班41个孩子深情的祝福放到受伤学生的病床边,在师生的动情呼唤下,这个学生在昏迷了55天后终于苏醒了,经过半年的恢复治疗,如今又重返校园,这一事件被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家对我校师生的行为交口称赞。
教学管理中,强化对每一节课负责、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深化了学科目标管理及学科帮扶工作,教师义务为“学困生”进行点对点弱科的帮扶,重点开展以目标为引领、以问题为主线、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目标―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加强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备课团队教学研究,做到了对每个学生每个阶段性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具体分析,努力落实对学情的了解,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积极打造责任课堂;班集体建设中,开展各层次的目标创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组成班集体管理团队,定期交流班集体管理中的新思路、新想法,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学生责任行为落实中,我校形成了“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三个系列”的“一二三”教育模式,突出以责任教育为核心,以集体主义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主线,以班会、社团建设、校园主题活动为系列的教育模式。如开展好“三个仪式”“两个典礼”,加强学生责任教育,即升旗仪式、入团仪式、成人仪式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个人、对家庭、对学校、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如国旗下演讲、师生齐诵校训、唱国歌,成人仪式上的校长寄语、成人宣誓,毕业典礼上的齐诵校训、颁发毕业证、校长寄语、颁发学校纪念册等环节,寄托着全校师生对两个毕业年级学生、家长的关心、支持与希望。可以说,任何一项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上的设计,一方面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张中”大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作为学生应承担什么责任,怎样承担责任,进而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我们了解到,张家窝中学作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历年的各项体育比赛、评比中都取得过优异成绩。在课程文化建设中,您提到重点以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为突破口,您是如何考虑的?
■这一年来,我们尝试把德育工作和大课间活动结合起来,以教育活动课的形式固定下来,融入包括责任教育等各种教育内涵于其中,收到了一定成效。
简单地讲,大课间活动教育课由眼保健操、紧急疏散演练、注意力训练、广播操、直臂走、列队跑等基本环节组成,针对每个环节我们都提出了目标、时间、内容的要求,明确了评价标准。活动中,每个班在队列中都以绶带形式展示班级名称、荣誉,通过评比各班做操质量、走跑队型、口号指挥、精神状态的形式,进行班集体团队精神、荣誉意识等方面的激励,在跑步活动中通过班集体口号、年级口号融入自我管理和班集体文化等责任教育内涵。我们力求通过该课程,使学生在有序中体验规范,在规范中学会自律,在自律中学会担当,在担当中学会对自己、对班集体、对年级、对学校负责,进而体验“担当责任、追求卓越”带来的成功与快乐。我们的这一特色活动课在义务教育现代化达标评估中给专家留下深刻印象,在教育局组织的第一期“互比互看”活动中得到了局领导和兄弟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
一、文化溯源:以精神文化价值引领学校方向
学校文化总是产生于一种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我们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和进程中,坚持做到尊重历史,植根历史,传承和发扬学校精神。
我校始建于1960年,前身系部队子弟学校。多年来,学校形成了以“弘扬军营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化精神。“少年军校”将严以守纪、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坚韧不屈、顽强拼搏的军人意志,超越一般、永不放弃的军人精神根植于鹅小师生心中。
针对学生来源广、流动性强、家庭教育薄弱等现状,我校继承“少年军校”传统教育精髓,坚持“自信育桃李,自昭养正气”的办学指导思想,以“一心三最”为办学宗旨(即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自信心态”,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才能的最近发展区和个性的最佳发展区,有效促进每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秉承“每天自信一点点”的校训,将学生的公德教育、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意志锻造、体魄锻炼、纪律规范等非智力因素作为重点,培养“自信砺学、自昭明德”的学生群体,形成了独特的学校价值取向及文化氛围。
二、文化管理:以共同发展愿景激发教师潜能
文化管理是一种“人化的管理”,它优于经验之治、制度之固和绩效之困,以人为根本出发点,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最终目的,是无声的熏陶和同化。教师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参与者与实践者,教师发展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基础。学校管理者作为学校文化的引领者,引导教师、鼓励教师,认同自信,从而形成共同的文化氛围、共同的价值观以及价值观指导下的学校精神和职业道德。
一方面,把办学思想贯穿于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政治学习、教学培训等场景,不断正面强化学校发展近况与核心价值追求的交融、共促,进行价值引领,从具体的办学行为、重要事件、典型人物等入手,大力宣扬学校的主流价值取向。
另一方面,采取民主管理、行政先行、以身示范、本职为重的“一步工作法”。面对难事大事前一步,遇到利益好处退一步,在思想、行动上起好示范、带头作用,以有人品、有能力、有态度、能干事、能成事的领导管理队伍来带动良好“政风”的形成。
同时,通过“以校本教研为载体的教师团队发展研究”课题实验,激发教师潜能。从LDC学习发展共同体、多维互动沙龙、学科组子课题研究、跨学科教学微格关注、团队文化打造、日常教学研讨六个维度打造教师团队,共营自信文化氛围,共育自信发展目标,共享自信价值引领。
三、文化具象:以“五品学校”打造培养“五品少年”
我们强调自信小事做起,自昭现在养成,落实到学校实践中,则具象为“五品学校”的打造,即阳光品行、智慧品质、强健品格、高雅品位和文化品牌。
打造“阳光品行学校”,倡导学生“有教养”“行为习惯好”,设计了校园礼仪长廊,让文明“提示语”伴随师生行走;打造“智慧品质学校”,倡导学生“爱思考”“爱读书”,设立了笑脸自信墙、阅读展示栏,让学校洋溢书卷气;打造“强健品格学校”,倡导学生“心康体健”“热情阳光”,兴建完备、精心布置了心理咨询室,并定期更新军营文化墙和安全常识墙;打造“高雅品位学校”,倡导学生“欣赏真善美”,营造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宜人环境,设置艺术科普类、传统文化类的校园展板,让雅致赋予墙面育人的精气;打造“品牌文化学校”,倡导学生“榜样激励”,通过榜样激励墙、星光评比栏等文化展示,让师生得到“激励文化”“执行文化”等文化要素的培育和弘扬。
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长、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我们以“自信砺学、自昭明德”为培养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活动序列,将班队会、社会实践与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有机渗透在一起。德育以培养良好习惯为重点;智育以培养阅读兴趣、发展科学素养为重点;体育、美育以培养学会欣赏、热爱生活为重点;劳育以培养乐群善良、热心助人为重点,加强实践教育。
四、文化生根:以“三级课程”培育学校文化土壤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载体,是学校文化的根本土壤。学校围绕“自信成长”的教育目标,实施与其相适应的课程改革,落实国家课程,更新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一)国家课程内涵化——滋养自信
努力营造渗透“自信立人”的课程教学氛围。实施“为自信学习而教”的自信教学模式。开展“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通过有效提问、有效评价、有效作业等多层级的研究,把学科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人格结构和智能结构,让学生乐于表达、自信学习,让教师转变观念、自信教学,让学校润物无声、自信发展。通过国家课程的内涵滋养,形成学校的文化底气。
(二)地方课程个性化——生长自信
根据本校文化发展,整合、创新地方课程。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健康100分工程”和“自信心理辅导课程”。结合环境教育,坚持打好区“绿色学校”这张名片,用好毗邻鹅岭公园、浮图关公园和区园林局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环保资源。学生在“做”中生长智慧,在活动中生长自信。
(三)校本课程人本化——滋补自信
努力寻求“提供每个孩子天赋与个性最好发展的教育”,挖掘校本特色,建构个体的生本课程,组织开展“三色”教育:蓝色教育(课外阅读)、绿色教育(军营文化)、红色教育(地缘特色)。
三江民族实验学校是三江侗族自治县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校伊始,学校本着“成才先成人”的育人思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确定以侗民族文化为根基,致力于打造学校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
独具民族特色的校园环境
一所学校的校园环境往往反映着它的办学特色。走进三江民族实验学校,扑面而来的便是其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校园内随处可见古色古香的凉亭和文化长廊,它们在布局上匠心独运,如教学楼前的绿地中央建有读书亭,亭两旁是中、小学园区的文化长廊,“两廊”“一亭”在校园内交相辉映。“两廊”的设计尤为巧妙。小学园区的文化长廊长达50米,上面刻画了极富民族气息的传统文化内容,有穿戴着艳丽的侗民族服装的教师岗位牌,有穿着民族服装上课的学生,有面带微笑讲课的教师,有欢唱着拦路歌迎接客人的师生,还有欢乐的芦笙踩堂舞场面……这条文化长廊包含了侗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各种特色内容。中学园区的长廊全长40米。上面刻画的则是快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不仅有科学知识,还有同学们在各种科技比赛中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小学园区与中学园区内容的不同彰显了该校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交融的办学理念。
除了“两廊”“一亭”,以“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人生、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走道文化也是该校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该校教学楼和宿舍楼的楼梯、走廊、过道的墙壁上,四处悬挂着师生的侗民族书画、手工等艺术作品。各种凸显民族文化气息的作品在校园里随处可见。使校园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和侗民族文化的大家园。
侗民族文化进课堂
早在2007年以前,学校领导就已经意识到,优秀的侗民族文化正在濒临消失,作为一所民族学校的负责人。他们有责任和义务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于是自这一年起,侗民族文化开始进入三江民族实验学校的课堂。2008年,该校成立了民族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小组。着重对侗族大歌、侗族农民画、侗族服饰、芦笙踩堂舞、迎客拦路歌、多耶舞、刺绣、剪纸等优秀侗族文化进行研究,侗民族文化开始成为该校校园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容。为此,学校组织教师下村入寨了解侗族文化。收集相关信息,还请来侗民族文化发源地上土生土长的歌师、技师到校指导课题研究小组的具体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三江民族实验学校《民族文化进校园读本》校本教材于2010年和全体师生见面,成为该校的校本课程。有了教材,却没有专门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于是学校领导决定下村入寨聘请歌师、技师来校培训教师,给学生上课,还到各乡镇去物色对民族文化比较了解、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教师来校上课,也从民族班学生中筛选熟悉民族文化的学生充当小老师……有了这些人力的支持,教师们带着自编的教材,将民族文化带进了课堂。
学校把民族文化课穿插在各年级日常教学的美术或音乐等课程当中,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三年级,传统的侗民族文化一直伴随着学生成长。民族文化课的教学任务由民族文化进校园核心教师团队的教师们担当重任。如杨炳业老师和杨丹老师负责教授学生们学习侗族传统农民画和手工;陈玉秋老师负责讲授侗族农民画、侗族服饰、剪纸;杨全老师则教授学生们掌握各种侗民族传统乐器,如侗笛、芦笙、多耶舞;莫月英老师的侗族大歌、刺绣则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了侗民族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所有的民族课教师只有一个愿望,希望他们所掌握的侗民族传统技艺能够在学生们的身上得到延续,让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能够有效传承。
除了将民族文化融进课堂教学,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各种侗民族文化兴趣班,而这是学生们着力学习侗民族文化的主要阵地。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孩子们都会走进自己喜欢的兴趣班,认真地学习民族传统技艺。民族文化兴趣班的分类较为详细。有侗族农民画、侗族服饰、芦笙踩堂舞、侗旗大歌、迎客拦路歌、多耶舞、刺绣、剪纸等,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自己喜欢的兴趣班。每个兴趣班都有专门的老师指导,老师会带领学生学习该项目的历史沿革,让学生在学会做的同时,也明白了该项目的历史渊源。学生在兴趣班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侗民族传统技艺,并组成各种特色小组,在各种书画展和文艺汇演上向人们展示他们所学到的传统技艺。
三江民族实验学校的民族文化建设工作还向其他乡镇延伸。核心教师团队中的杨丹老师、杨炳业老师等经常应邀到独峒乡指导农民画基地工作。
学生们的民族文化作品不仅在区内享有盛名,甚至还走出了国门,站到了世界的舞台上。
独具侗民族文化特色的内容引入平常课堂,极大地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也进一步强化了民族文化建设工作,使民族学校的育人环境和育人模式民族化、特色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也因此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侗民族文化进校园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们在学习时有了认同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学生们不再是“死读书读死书”,他们在了解传统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学习民族传统文化技艺的过程中,使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传承。
如今,三江民族实验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已是硕果累累:2008年,有21名学生的作品参加全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获奖,作品在日本、法国展出;2009年,学生参加广西“八桂画童”美术作品展。有13名学生荣获一等奖,11名同学荣获二等奖;2009年,潘索婷等6名学生参加广西少年儿童第三届“八桂画童”美术作品大赛获奖;2010年,该校有68幅学生作品参加自治区文化厅举办的“广西首届农民画”画展,有5幅作品入选参加全国农民绘画展;2011年,有200幅学生作品在柳州市少儿中心成功举办侗族农民画专场展览会,得到柳州市教育局、妇联、民族局领导的高度赞扬,扩大了三江民族实验学校的民族文化影响力。如今,在众多的学生们作品中,已有10幅作品走出国门参展,还有上百幅作品荣获国家级奖励。杨丹等老师有多幅作品入选全国农民画册,一些作品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2010年,杨全老师带领2名学生应邀到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参加民族器乐表演活动;2011年10月,该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上了中央教育电视台的节目;2011年,《广西民族报》专题报道了该校“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成果。该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1年,中学部、小学部双双获得中考、小考第一名,继续保持在全县的领先地位……
[关键词]“做最好的我”;特色学校文化;学生发展
“学校文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华勒(Waller,W.)最早提出的。1932年,他在其《教学社会学》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学校文化”这一表述。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具体表现形态为物质价值传递、制度价值传递和精神价值载体。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提出了构建“做最好的我”学校特色文化,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落实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让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个性的学生、不同需求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一、构建“做最好的我”特色学校文化,
落实国家育人目标
2004年,学校提出育“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育人目标,2006年提出以“做最好的我”为校训口号。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办学目标和学校精神的一种综合表达,是学校特色文化的核心。“做最好的我”是指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增强信心,正面地、最大化地发挥自身潜能,积极主动发展,逐步将社会需要和个人美好愿望自然融合,使个体更加优秀,并以最好的小“我”,发展集体、社会的大“我”。我校以落实国家育人目标为指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结合所处地域特点,学校将“做最好的我”具体化为 “做文明的我”、“做智慧的我”、“做健康的我”、“做尚美的我”、“做国际的我”五方面,简称“五我教育”。由此,于2012年将“五我教育”定位为学校整体教育特色,引领师生追求卓越,同时推进办学特色的成熟化、品牌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使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的人才,所以要求学校教育更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构建“做最好的我”特色学校文化,
落实学校办学理念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1996年我校提出了以“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其生动、活动、主动的发展,即引导学生向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而特色学校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续和补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倡导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全体教职工、学生所认同的有本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规范、教学原则、培养目标、学校传统等,包括物质文化、制度和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
三、构建“做最好的我”特色学校文化的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设计特色主题活动,提升“五我教育”质量
学校育人目标清晰,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氛围。围绕特色教育,开展“五我教育”主题德育活动,整体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依托《做最好的我——学生发展指导目标》开展系列特色的培训活动,提高全体教师实施“五我”教育的能力和育人基本功。深化“五我教育”的内涵,加强年级组和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开展主题常规德育活动,每学年的“两典一会”,学校都认真设计,全体教师参加。开展主题节日德育活动,如重要节日、纪念日,学校德育处、少先队都会组织相应的庆祝慰问。开展主题特色德育活动,如每学年围绕“五我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富有特色的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英语节等。整体设计、系列推进,形式多样,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创新三级课程管理,落实“五我教育”理念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地挖掘课程与育人目标落实之间的关系,我校提出了“三级课程有效对接,整体推进,促进育人目标落实”的课程管理思路,构建了“做最好的我”课程体系(见表1)。
课程建设中以提高国家课程质量为核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结合朝阳区质量工程指导意见,学校提出了“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教学研究主题 。具体思路为:提高国家课程质量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试学精讲,梯度精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各学科的“试学精讲,梯度精练”的教学流程和策略。
“试学精讲”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准备的先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进而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选择内容、方式、方法进行精心点拨、引导,以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
为将“试学精讲”研究落到实处,学校组织重点依据学科内容分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试学精讲”的基本模式切入点(见表2),并推出各学科普适性流程和策略,为更多的教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整体提升各学科、各层次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学校对照“五我教育”目标,开设了“做最好的我”综合素质校本必修课和选修课。为提高校本必修课的质量,学校组织全体教师编写了《做最好的我——校本课程教育读本》。这一课程以“五我教育”一二级指标为篇章主题,以各年级三级指标为课时要点,从“我知道、我参与、我评价”三个角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做最好的我”的内涵。我们依此编写了课程读本以支撑课程的落实,还调整了课程结构并做了课时安排(见表3)。
3.提升社团活动品质,塑造“五我教育”亮点
学校围绕“五我教育”整体推进社团建设,通过社团活动,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加广泛,特长得到了发展,同时借助社团活动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自理自立能力、增强自信心、磨炼意志品质。
艺术教育是我校育人的亮点,围绕“做尚美的我”,学校以舞蹈团、管乐团、合唱团三大社团作为品牌社团,用名师引领金帆舞蹈团,用良好的机制打造金帆管乐团,用广泛的活动塑造朝花合唱团,来提升艺术社团的品质。
4.制定社会实践指南,拓宽“五我教育”渠道
学校开设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重在挖掘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内涵,实现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将学科教学实践、社会大课堂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与“五我教育”相结合,从“学校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家庭活动”四个方面,分年级,分学期,整体构建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学科骨干教师同步配合每一个活动编写了《做最好的我——劲松四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南》(以下简称《活动指南》)。《活动指南》介绍了实践基地、活动目标、“五我”教育结合点、活动准备、学科活动建议和活动反馈等几个版块,具体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实践活动,提升实践活动的实效。这样的举措让我们深刻地感悟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真谛。
5.精心创设育人环境,营造“五我教育”氛围
【关键词】特色学校 校园环境 精神文化 课程文化 制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93-02
在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越来越成为中小学的立校之本,校长在学校发展和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辖区生源较差的学校,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是学校求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前提。本文根据学校校情,紧紧围绕凸显学校个性特征,因地制宜,以传统文化铸魂,以课堂文化提质,以活动文化升格,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整洁,学习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管理制度完善,师生发展和谐的富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学校。
一、校园环境特色建设
学校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及外在形象。因此,我校注重搞好学校校园环境的规划、做好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工作,为师生提供一个优美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以学校现有的条件,进一步做好校园内绿化的养护。做好花池内的花草种植和养护;利用盆景点缀绿化校园;利用校园内边角地添置绿色。花草树枝上悬挂警示语标牌,做到美观、实用。
2.种植好校园内的“百草园”,让学生们认识长白山当地的特产:蕨菜、猴腿、广东菜、山芹菜等等。
3.以班级和年部位单位,教师和学生一起种植“百果园”,每到秋天就能看到累累硕果,学生们种植的白菜、生菜、大葱等蔬菜;教师们种植的李子、沙果、枸杞、葡萄……应有尽有。
二、校园精神文化特色建设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内涵,是学校生命力之所在。校长的学识人格和办学理念决定着学校文化品味的高低,因此作为校长应做文化的引领者,打造书香般校园。
1.以行为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弘扬国学,诵读经典”教育为抓手,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把三字经和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学校建立阅读长廊和阅览室,班级建阅读书架,让孩子们读经典、读美文,读出文化、读出品位,有力的促进了我校的特色化办学。
2.积极提倡全校教师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共同建设“书香校园”。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校年年统一给每位教师购买诸如《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等教育经典。学校还为学生精心选购图书,提倡并要求师生每天抽出半小时的时间阅读经典书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1本经典书籍,每学期都组织1次读书交流活动,以陶冶全校师生文化情操,提升文化素质。
3.打造走廊文化特色。学校除了在教学楼的墙壁上悬挂寓意丰富的标语外,还充分利用每层的有效空间贴上名人名言和来自于学校师生的优秀书画。这些名人名言,不仅美化了校园,而且让师生从中受到人生的启迪;张贴师生的书画作品,让师生近距离地看到自己的作品,树立师生的自信性,增强师生的荣誉感。同时,楼梯拐角出贴着制作精美的温馨提示,让师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进一步明辨是非。
三、学科课程文化特色建设
教师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我校采取集中培训、自主学习、研教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引导教师树立“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研促教,创建教改特色。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讨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新课程标准》等理论专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材观、教学观和质量观,让教师从心里真正接受新理念,理解新理念,运用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各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各种课型打造,创设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要把教育科学研究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科研是强校之本,以国家级课题实验为统领课题,教师以小课题研究打造学校课题文化,教师可以教研组为单位、也可个人承担小课题,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能力培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切实提高课堂效益。
3.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开展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学校开展的特色校本课程:雪花片、七巧板、百变魔尺、魔方等智力开发课程,同时利用社团活动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拓展空间和渠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成立了书法、种子粘贴画、舞蹈、合唱、足球、跳绳、葫芦丝等十几个社团,打造了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等多个文化品牌。为孩子们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
四、学校制度文化特色建设
学校管理逐步从制度化管理向人文精细化发展,保障学校特色化发展,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对现行制度进行梳理,修订,完善,重建,归档,从学校行政管理、德育工作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管理、后勤工作管理等分类建立和完善各项校本管理制度,形成学校制度汇编。同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根据教育局相关要求,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预案,建立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
参考文献:
[1] 徐书业.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于生态的视角》[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6.
[2]高耀明《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06.
关键词:校园文化; 校园歌曲;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005-02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文化育人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山东大学致力于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其中,注重发挥校园歌曲的育人作用已经成为学校的鲜明特色。以110周年校庆为契机,山东大学通过一系列歌曲创作征集活动,初步形成了以《山东大学校歌》、《山大之歌》、《期待重逢那一天——送别毕业生之歌》和《我的山大我的家——山东大学校友之歌》为主体内容的《我的山大我的歌》歌曲系列,成为弘扬校园主流文化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并组织师生员工广泛传唱,在学生德育工作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一、校园歌曲的创作缘起和精神内涵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音乐具有感化人心、移风移俗的作用。著名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思想。近现代许多科学大家以自身经历证明了音乐与科学的相通性,爱因斯坦说:“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音乐家两者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伟大的诗人。”事实上,古往今来有很多科学家都是富有音乐修养的人,科学和音乐两方面的才能都兼而有之。同时,音乐也是陶冶性情、修身养德的重要手段。我国著名教育家先生指出,音乐可以起到“以美导善”的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对美的热爱和追求,进而内化为一种美的意识和观念,使其道德、情操、精神得到升华。
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高校如果能够推出一系列适于师生传唱的,思想性、艺术性兼顾,具有学校文化特质的校园歌曲,这些歌曲某种程度上集德育、智育、美育、情感文化于一体,对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将具有积极意义。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以筹备110周年校庆为契机,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我们广泛发动校内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积极参与,共同创作完成了一系列校园歌曲。其中《山东大学校歌》创作于1962年,由时任山东大学校长成仿吾作词,著名作曲家郑律成谱曲。在校庆110周年前夕,为使校歌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积淀,更适合永久传唱,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前提下,学校在原校歌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新校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校训和校风,蕴含了山大人的道德理想、学术人格、历史责任和精神追求。
《山大之歌》是2001年山东大学百年华诞之际,由乔羽作词、谷建芬作曲的一首作品,展现出山大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作为陪伴山大学子成长的一首校园歌曲,反映了鲜活的校园生活,蕴含了山大学子追求真知,不懈探索的精神意志,体现了“山之魂、海之韵”的山大精神。
《期待重逢那一天——送别毕业生之歌》于今年年初创作完成,由赵效为、方宏建、张永红作词,青年作曲家刘晓鹏作曲,是母校和老师送给即将毕业的山大学子的一首送别之歌,歌曲饱含深情,表达了母校和老师对毕业生的惜别之情、祝愿之意、期待之心。
《我的山大我的家——山大校友之歌》是2011年建校110周年之际,由山大99级文学院校友韩军作词、著名作曲家戚建波谱曲创作的校庆晚会主题曲。其朴实恳切的话语、深情真挚的曲风体现了校友对母校的眷恋,更体现了“凡我在处,便是山大”的校友情怀。
二、校园歌曲学习传唱的方式和途径
第一,入学教育学习。在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过程中,学校组织全体新生学习《山东大学校歌》、《山大之歌》、和《我的山大我的家——山东大学校友之歌》,并组织以这些歌曲为重点的歌咏比赛,通过这些校园歌曲的学习和传唱,使新生在一入学就传承了山大的文化基因,接受了山大文化的熏陶。
第二,校园生活渗透。学校注重发挥校园歌曲的特殊育人作用,使之贯穿到校园生活全过程,进行广泛传唱。在重大集会时,集体奏唱《国歌》和《山东大学校歌》;校友返校日和校友聚会时,反复咏唱《山东大学校友之歌》;在各类学生活动中,《山大之歌》成为必唱曲目。学校每年5月组织学生合唱文化艺术节暨歌咏比赛活动,这几首校园歌曲也是必选的曲目。此外,学校的校园网、广播站、电视台也是传播校园歌曲的主阵地。
第三,毕业教育传唱。学校将这些歌曲作为开展毕业生教育的重要载体,专门制作《我的山大我的歌》毕业纪念光盘,赠与每一位毕业生。在送别毕业生的各个场合,老师们都要歌唱《期待重逢那一天》,表达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和惜别之情;学生在离校之际唱响《我的山大我的家》,表达对母校的深情眷恋和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
三、校园歌曲的育人功能取得初步成效
关键词:校园文化;足球特色;阳光体育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9-0072-02
一、审视现状,整装待发
2009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组织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起点在校园,重点在娃娃”的教育方针也成为中国足球的希望所在。搞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是提高我国足球整体水平的基础性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足球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率,发展和培养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具有足球特长的后备人才,成为我国体育近期内的发展目标之一。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学校充分认识到足球这项体育运动对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作用,把学校体育足球工作放在与德育、智育并重的位置上来发展,明确了以“球趣强体益智、球品尚德育人,共建足球文化,创建和谐校园”的足球文化指导思想。以“三全足球社团”为依托,以足球课和校本课程足球训练营为提升线索,以学校足球联赛及足球特色活动为载体,以《育小足球报》为宣传阵地,逐步丰富校园足球文化特色。
学校共有7位专职体育教师,多人曾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秦皇岛市业余足球联赛,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有4人参加过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秦皇岛赛区教练员及裁判员培训,有3人参加过全国足球D级教练员的培训班。
与此同时,区政府投入200余万元为学校新建了人工草坪足球场,校园内开辟的足球活动公开栏、足球竞赛规则介绍和楼道内开辟的足球文化长廊、移动式的校园足球动态展板都为学生自主认知足球文化、参加足球运动提供了便利的硬件设施。
二、找准切点,打造“精品”
2009年10月,育花路小学有幸成为全国“足球试点校”之一。足球,从那时起在育花路小学生根。
1.奠基,创建“社团”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确保此项工作在学校的顺利开展,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精心谋划,将切入点放在数量少、质量精的运动员身上,在积极推广足球的同时,组建了学校足球社团,即“三全足球社团”,取义为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社团活动不仅注重学生体能素质、足球技巧,更关注学生学习、思想道德。教师遵循青少年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心理特点,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训练,社团不仅在技术、战术方面给学生以指导,更利用社团与学校、班主任配合全面育人。正因为如此,在“三全足球社团”这个不大的团队中先后涌现出多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这些孩子的成长让同学们看到,足球不但是一项有趣的体育运动,更是能不断锻炼体魄,锻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反应力,让人学会团结协作的益智游戏。于是,校园中对足球运动充满期待的学生越来越多。
“三全足球社团”活动的开展,点燃了学校学生的足球激情,学生纷纷踊跃报名参加社团活动,看着日渐变热的“足球风”,老师们喜在心里,而“足球特色校”创建工作的全面铺开,也就此埋下了伏笔。
2.联动,普及“课堂”
为使足球运动在校园内普及,在管理上,学校采取教务处、科研处、体育组三方联动的管理方式,同时确定了课堂普及、活动推进、社团提升逐步深入推进的实施策略。
足球特色课:成为校园足球试点学校以后,体育教师积极筹划教学改革,尝试开设足球课。足球课程开始由两位教师专职教学,保证教师备课质量。其次,开设女生足球课,在女生中进行推广。这样,3~6年级同学每周能参与一节足球课,使足球运动在我校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推广。
足球校本课程:足球特色课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我校有860余学生,在选修校本课程中,有150人第一志愿就选了“足球训练营”这一课程,占学生总人数的17.4%,是十三门选修课程中人数最多的。为了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同时,让孩子们学有所获,我们将体育组足球知识最扎实的三位老师按低、中、高年级划分后任教。同时,通过“大带小”的学生小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与共同成长。绿茵场上,校本课程“足球训练营”学生活动积极;绿茵场外,校本课程的《小记者》班和《创意漫画》班的同学们则通过观看足球活动,搜集素材。小记者们拍下了一张张精彩的瞬间,锻炼了自己摄像、照相的能力,小漫画家则通过素描的方式,描绘出孩子们矫健的身影。可以说,在那一刻,校本课程“足球训练营”已然成为学校众多课程的焦点,同时,也为其他课程提供了优秀的、灵动的素材。足球课程,这一看似单一的体育课程,成为支撑校园文化生命力的最活跃的音符。
3.创新,“静态”课堂
在一般人的眼里,足球是对抗性强、运动量大的运动项目,“足球训练营”课程也必定以传授技能为主。但深爱体育运动的体育教师清醒地意识到,足球运动不止能够体现力与美,更能体现人的智慧与坚韧的品质。因此,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团队在不断探索动、静两种不同的课堂模式。所谓动态课堂,是在满足学生体能消耗的同时,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对足球的热爱,培养学生坚韧、执著的体育精神。所谓静态课堂,是通过体育室内欣赏课的形式,在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感受足球带来的力与美的和谐统一。为使学生开阔足球视野,了解丰富的足球文化,学校1~6年级开设系列化足球室内欣赏课,包括足球史话、足球价值、足球规则、足球简单裁判法以及如何组织小型足球比赛等内容。水上足球场、高山足球场、边界线上的球场,各具特色的足球场让孩子们感到了新鲜与神奇;精彩射门集锦、最佳盘带集锦、运动场上的精彩瞬间引得孩子们啧啧称道;贝克汉姆、大罗小罗等耀眼的足球明星让孩子们看到,无论做什么,只要努力,一定能成功!足球室内欣赏课作为一种新的课堂形式,通过教师不断探索已经形成了学校特有的风格,在2010年和2011年的教学督导评估中,我校的两节足球室内欣赏课均受到了省、市、区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三、多方并举,沉淀文化
1.扩散,足球联赛
随着足球氛围越来越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学校在两年中连续举办了四届校园足球联赛,同时还将女子比赛纳入其中。校园足球联赛为学生提供了足球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学生技战术的提升,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在比赛中学生充分发扬了拼搏精神,每球必抢,每球必争,在激烈拼抢中尊重裁判,尊重对手,体现了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素养。
2.整合,足艺结合
我们一直认为,学校很多活动是统一联动的,把足球联赛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会为学生校园生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2010年11月2日,在我校开展了精英教练进校园——亚足联教练日系列活动,前国安队主教练洪元硕到我校对师生进行足球专业指导。
我们还选拔了校本课程中健美操课的学员组建成学校足球拉拉队与学校小记者团,在联赛过程中,组织全校学生开展“校园足球征文、摄影、绘画”等比赛,使每一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展示自我。
3.沉淀,育小足球报
为了更好的宣传校园足球的意义、足球的历史及相关知识,增强足球的感染力,弘扬足球文化,提高师生及家长对足球的重视程度,本学期,体育组全体教师集思广益,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找寻一些关于学生所需的足球资料来筹办我校第一期《育小足球报》。学校组建由校长、德育主任、科研主任和体育组教师组成的《育小足球报》编辑部,拟定题目为《足球简讯》《校园体育动态》《足球名人堂》《“球”知若渴》《球艺展台》等栏目。由校长和两位主任审阅校对,由美术教师排版编辑,我校第一期《育小足球报》面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就得到了一致好评。
4.延展,假期集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