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9 16:17: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典文学的重要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冲击,文学经典的处境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娱乐化倾向和离心倾向都为文学经典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何走出当下困境,如何让人们重新认识经典的重要性,如何回应文学经典消亡论,这些都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关注经典、阅读经典已不是简单的个体问题,而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关键词 :文学经典;困境;突围;经典改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130-02
文学经典一直以来都为人们所关注,近年来又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并非文学经典异常火热,而是距离人们越来越远。文学经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双重挤压下,处境渐趋尴尬,阅读群体也逐渐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文学经典搬上银幕,改编后的文学作品给受众带来文学盛宴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侵蚀着经典的固有形象。文学经典如何从当下的消费主义语境中突围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学经典的现状
市场经济、消费主义、电子媒介、图像时代都对经典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关注经典、阅读经典的人群逐步萎缩,甚至有人感慨:“当我们现在大谈特谈经典的同时,经典就已经渐渐远离我们了。”[1]这一论断可以从高校学生的经典阅读调查结果中得到印证。《红楼梦》和《战争与和平》是中外文学名著,也是名副其实的经典之作,它们应该是学生眼中的宠儿,但对北京10所高校的2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读过《红楼梦》等我国四大古典名著的只有11.3%,读过《战争与和平》的只占42%”[2]。这两部文学名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何等重要,它们的命运尚且如此,其它文学经典的处境可想而知。
文学经典在传播中的另一遭遇是被改编或被改编后搬上银幕。经典的改编由来已久,近年来中国对经典的改编进行得如火如荼。其实改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典经过改编进入千家万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经典的作用,无论对社会发展还是民智提升都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改编经典的负面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对文学经典形成了巨大挑战。受改编者等诸多因素影响,改编后经典往往难以保持“原汁原味”,进而导致受众对经典误解。改编后的文学经典被搬上银幕后命运也不尽相同。早年改编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向经典致敬,尽力维护经典原貌,从而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时下经过改编的文学经典在银幕上呈泛滥之势,显然在吃文学经典影响力的老本,是对经典的不敬。扭曲原著精神、篡改经典、亵渎经典等行为无疑是对受众群体的一种戕害。2013年上映的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让不少年轻观众产生沉闷之感,影片过多地削弱了原著的力量。《悲惨世界》显然是一流经典,但却难以改编为一流电影。原因很简单,一流电影需要一流导演,而且导演还需很高的文学素养。因此,一流文学经典和一流电影难以画上等号。
二、文学经典的困境
人们对文学经典的态度变化是经典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以往,从个人层面来看,人们将阅读经典视为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开卷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这句话在清朝甚是流行,它体现了文学经典的地位和作用。但当下我们听到了对文学经典的质疑之声。以在校高中学生为例,应试语文教学挫伤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非但没有阅读需求,甚至还心生厌恶。北京在校大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调查结果也让我们感到它正逐渐远离人们视线。不仅是大学生,就连硕士生和博士生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北京文学》杂志社社长章德宁在招聘编辑时对北京部分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众多的大学生,即使是汉语文学方面的硕博士研究生,也缺少阅读文学经典的习惯与兴趣。”[3]中学生、大学生以及硕博士研究生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对待文学经典的态度着实让我们感到问题的严重。学生对待文学经典的态度同样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少教师在文学史教学中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不读或不爱读,也不愿意阅读文学作品,不管它是不是经典。学生的这种态度与某些机构的调查结果遥相呼应。2013年,有机构推出“另类”读书排行榜,评定10本最不受欢迎文学经典,其结果令人哭笑不得,四大名著不幸“中枪”,《红楼梦》居然高居榜首。我们先撇开该机构调查方法得当与否不说,这至少反映出眼下一部分人对待文学经典的心态。
“文学经典消亡论”也对经典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冲击。2003年,美国批评家希利斯·米勒在《论文学》中为我们提出了关于文学经典命运的悖论:“文学的终结就在眼前,文学的时代几近尾声……文学尽管在趋近它的终点,但它绵延不绝且无处不在。”[4]按照米勒的观点,文学时代几近尾声,接近终点,就是说文学将不复存在,但又说文学“绵延不绝”且“无处不在”,这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事实上,文学经典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正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中,文学经典才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米勒的观点着实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甚至有人认为21世纪就是没有文学经典的世纪,因为人们感知周围世界的方式不断增多,影视、卡拉OK、酒吧、美容院、健身房,甚至是星巴克、超市或者远足、听音乐都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依照这种观点,我们似乎感到文学经典即将进入“厄运时代”,进入一个消解传统、权威以及任何既定价值的时代。文学经典消亡论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行,随着社会物质化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精神力量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而作为提升人们精神力量的文学经典难免被推上风口浪尖。对文学经典存在的合理性的质疑反映了人们在高度发展的物质文化面前所出现的迷惘和徘徊。
当下的消费文化与电子媒介也与文学经典的困境有着密切的关联。文学经典一方面饱受消费主义的侵蚀,在消费文化的歌声中黯然伤神;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粉墨登场,成为消费文化中的资本增值要素。正是在消费文化的嘲弄与解构中,文学经典在艰难中继续前行。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和艺术生活化泛审美观都从不同程度上消解了文学经典的魅力,文学经典先前的权威和神圣在它们面前几乎无处存身。因此,消费主义文化对文学经典的影响是巨大而致命的。也正是如此,消费主义在给中国文化带来冲击的同时进一步加剧了文学经典的困境。在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经典之所以面临危机,在谭旭东看来,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一是电子媒介所导引的多元主义和多元化立场消解了中心权威,动摇了原来似乎具有永久正典的经典。……二是大众文化文本经典化,使得传统的以精英文化为主的经典发生了动摇。三是理论批评话语之争引发了经典的危机。”[5]多元主义和多元化的立场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学经典原有的权威受到挑战。大众文本的经典化使人们在现实中有了更多的经典文本选择,传统的经典读本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部分读者。
三、文学经典的突围
文学经典要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中突围,我们需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它的作用和价值。经典读本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是一般的流行读物无法比拟的,因此,对个人而言,文学经典不仅是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还是提升自身素养的关键环节。文学经典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是一个民族甚至是整个世界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文学经典的民族必将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民族,没有文学经典的社会也终将是浮躁的社会。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那么完全可以说,我们民族的文学经典也同样是世界的文学经典。一个没有文学经典的民族在文化交流中就无法向他国提供本国的民族文化精髓,因此,这样的民族是非常可怕的,也是非常可悲的。正因为这样,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对推广本国文学经典极为重视,同时又注重对外国文学经典的学习,因为外国文学经典是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而促进自身更好更快发展,现如今世界各国均已达成共识,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向。认识到文学经典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我们才可能重新回到阅读经典、重视经典的轨道上来,缓解甚至化解文学经典面临的困境。相反,如果只顾眼前利益,缺乏战略眼光,个人和社会发展图一时之快,这种发展最终将缺乏源动力和可持续性。
转变人们对文学经典的认知是助其突围的关键一环。文学经典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整个社会的心态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对文学的态度,不仅反映着我们中华民族对待文化的态度,也反映着对优秀文明成果的态度和对人类历史经验传承的态度。文学经典无疑是优秀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的态度能够直接反映我们对人类历史经验传承的态度。只有态度端正,只有尊重优秀文明成果,才能为民族的发展带来真正的希望。数千年来,文学经典对中华文明的兴衰延续、对国民人格的塑造以及对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增强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细细品来,《诗经》《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红楼梦》等经典都给我们以无尽的精神滋养,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和冰心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一笔又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商品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文学经典对于个人乃至民族发展而言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不能放松精神文明建设,更不能在“两手抓”的过程中出现一手软一手硬的情况。我们要实现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文学经典在此过程中举足轻重,推广和普及文学经典已刻不容缓。个人、家庭、社会、媒体、市场及政府相关部门都应为实现这一目标增砖添瓦,如果我们仍然拘囿于短浅的目光,蒙受损失的就不仅仅是我们的文学经典了,而是我们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前途。
历经风云变幻,经典的本质并未因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对个人、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消费主义的盛行冲击了文学经典的阅读市场,读图时代又进一步加剧了文学经典的困境,使文学经典渐渐远离人们视线。经典的改编在普及经典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学经典本身造成了损害。可以说,文学经典的尴尬境地是多种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文学经典若要突围,同样需要包括个人、社会、市场等各方因素的合力。文学经典的价值我们讨论得已经足够多,但我们仍要继续探讨文学经典,是因为我们还未发掘它的全部价值,我们对文学经典的解读也远没达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经典作家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学成就的一种标识、一张名片。提及俄国文学,我们立刻就会想到托尔斯泰,提到英国文学,莎士比亚立刻会跃入我们的脑海,因为他们已经成为文学经典的代名词。我们很难想象,英国文学史如果没有莎士比亚将会逊色多少。经过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冲击,我国的文学经典仍然需要在提升民智方面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当下文学经典的发展出现的些许曲折并不是“经典无用论”和“经典消亡论”存在的理由,我们要做的是维护经典、阅读经典并为经典的传播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宋强.外国文学经典要维护也要普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8-3(005).
〔2〕王建柱.关注文学经典[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2-6-6(004).
〔3〕李浩.图像时代,谁还在阅读文学经典[N].北京日报,2006-8-1(014).
〔4〕孟繁华.21世纪:没有文学经典的时代[N].中华读书报,2005-08-10(010).
【关键词】经典;阅读;教育
一、重塑文学经典阅对教学的重要性和指导作用
(一)重温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要性
(1)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要帮助学生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光靠教科书中有限的单篇文章是很难实现的,这就要求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把语文教学由课内延伸至课外。鲁迅在《给颜黎明的信》说:“读书要像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再如老舍在《养花》中写到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花的习性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我从这里体会到:要读许多书才能学到很多,同时不断地实践才能得出真理。由此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给人丰富的文化知识。
(2)文学经阅读名著是提高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对学生大都也只读一些简易本的中国古典名著,对原著他们普遍表示一知半解,尤其有诗、词、赋或与历史有关的部分内容,学生的一贯做法就是一跳而过,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知识有限,自然看不懂、理解不了。即使是现代、近代的文本,若没有相关的生活经历也难以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如朱自清的名著《背影》,对大部分初中生来说,文中所抒发的父子深情,他们大多没有离家思亲之情,只能模糊地听教师的讲解而懵懵懂懂,无法与之产生共鸣。因此才会出现把《背影》解读成:“父亲老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村农民,随意翻越铁路线”、“父亲形象不够潇洒”。此外,经典阅读要求读者要有充裕的时间去品味、揣摩,去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超时空的精神交流。但是,别说是学生,从目前的情形来看,社会上能拥有较高的阅读水平并有闲瑕时间静下心来阅读的读者又能有多少。
(二)影响文学经典阅读的因素
(1)应试教育给语文教育教学带来一个奇特的现象――教师热衷于讲授经典,而学生只有被动地听,家长更没能力指导子女阅读。做为经典的传授者、引导者,教师应该是阅读经典的主要群体之一,但很遗憾,如今大多数教师很少有人静下心来阅读经典。许多语文教师在传授经典作品时,自己从未阅读过原著,仅凭着手中有限的参考资料“热情推销”文学权威的评论,结果是学生不领情,不认同教师的讲授,更无法对经典产生半点阅读兴趣。
(2)家长对文学经典的态度直接左右着学生。许多家长都把眼睛盯在学业成绩上盯在考分上,他们更愿意孩子把时间放在专业功课上而不愿让他们去啃这些大部头的经典作品。这主要是由残酷的现实造成的:经典作品虽然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气质与品位,可是它却不能像做习题练习那样,保证孩子能得高分,能学得一身好本领,考进名牌大学或进入知名企业。而家长为了让孩子达到目的,常常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代价。权衡一下利弊,家长不让孩子阅读经典也在情理之中。
(3)学生阅读文学经典没兴趣.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繁重的学业使他们无法顾及经典阅读。即便他们想阅读,也没有闲瑕的时间,因为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被各种作业及家长的“加餐”所占满。许多学生连睡觉时间都尚且不足,还能谈阅读?即使挤点时间阅读,也因经典的文化内蕴厚重难以让尚无人生阅历的年轻人很快地进入阅读角色,造成许多学生一见经典头就晕,宁愿阅读社会上流行的那些无需费心思考、轻松快捷的文化“快餐”而不愿涉足经典阅读。这种现象在中学尤其突出。另一方面,社会上“读图”时代与商业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目的、方式、审美也随着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由追求个性化到类型化;由发挥想象、积极思考到沉溺于视听享受与追求时尚;由追求精神境界到热衷于娱乐消遣。学生喜欢阅读的是影视、体育、时装读物,文学作品也仅限于言情、武侠、侦探科幻小说,读过中国四大名著或现当代名家名作的人少之又少。
二、经典阅读的指南
(一)阅读文学经典要追根究底
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伴随着深思,才能知晓经典中的深刻含义。就如孔子《论语》首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许多版本都把它翻译为“学习知识并不断地复习,不是很快乐的事吗?”然而重复学习是很枯燥的,有什么可快乐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再加以探究就会发现:时,适时地;习,不是温习、复习,引申为实践、应用最托。孔子的本义应为“学了,然后按时实习,不也是很高兴的吗?”如果能把所学的理论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则如古人所言“古之学者为己”(古代学者的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人生修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一种古典学习理念――知行合一。
(二)学生阅读文学经典要利用相关工具书
充分利用前人高质量的注释、评点及相关工具书。如王国轩《论语译注》、《中庸大学译注》、杨白俊《春秋左传注》;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周易今注今译》等不失为较为可靠的入门读物。如欲进一步,可阅读古注如宋朱熹的《四书集注》;魏王弼《老子注》等。同时也不妨在购买几部常用工具书如商务印书馆出版《辞源》;《康熙字典》或王力的《古汉语字典》等。
(三)明确文学经典阅读的目的
第一要帮助家长走出认识误区,把学生从功利阅读中拯救出来。
中学生看的大多是教辅类书籍,绝少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再加上文理分科早,理科生在高二就不再学习历史、地理等课程,这更造成他们人文知识方面的空白。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都会用这样一句话:“只要好好读书,就能考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挣到大钱,讨个好媳妇!”并且,现下的应试教育也使中学生的阅读目标锁定在获得理想分数或能够升学;或仅限于得到老师、家长的肯定或表扬。是一种典型的短视行为,它的特征是被动的,功利性的。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平时做思想工作的过程中正确评价这种观念,并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阅读氛围,将他们从功利阅读中拯救出来。
第二把学生从痛苦阅读中拯救出来,把文学经典阅读大众化,现代中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呢?答案惊人:太难懂,写作背景不清影响理解。真正的问题应当是,教育失败,得指导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读一读相关的历史书籍,了解一下作者写作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再重新审视文学作品,重新唤起阅读热情。
总之经典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不能立竿见影。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读物、推荐书籍、网络等教育资源筛选、补充、整合,构建学生阅读平台,使学生在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的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近年来各职业院校逐渐认识到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有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虽开设了《大学语文》,但课时非常有限,一般一周只有两个课时;也有的学校只开设了诸如《文学欣赏》这样的选修课。学校在对学生文学素养的评价上没有任何要求,如是否达到一定的阅读量,是否具有基础的文学欣赏能力等。这也是造成学生文学素养不高的另一个原因。文学素养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逐渐与世界经济接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需求技术型劳动力向高素质人才转变。企业不仅需要高技术、高技能的人才,更需要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人才。而文学素养是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优秀的文学经典是前人留给后人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学习和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文学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重视文学素养的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的教育不单单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它首先要求学校要重视学生文学素养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到文学素养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传递和传承的过程,是一种丰富精神、陶冶人性、完善心智、构建人格、促进生命个体成长的过程。《大学语文》作为职业教育文学素养培养的核心课程,它不仅要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素养,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奠定良好基础的重任,而且还要肩负文学育人的使命,发挥语文课程文学育人的功能和对学生人格完善的作用。这要求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非常重视大学语文课程,不仅要开设《大学语文》,而且还要增加课时量,以确保大学语文教学的实效。除了开设《大学语文》外,还可分学期、分专业开设《文学欣赏》之类的选修课,选修课的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来选择,如古典诗歌、先秦诸子作品、楚辞、论语等等。要把学习和考核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是大学语文课还是选修课,都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办法,以引起学生对这些课程学习的重视,从而达到文学素养教育的目的。
(二)整合教材,发挥文学育人作用语文教材是高职院校文学教育的重要载体。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多是本科学生的,对高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挫伤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在整合中既要照顾学生的专业发展,更要兼顾文学育人的目的。除了根据专业选择教学的内容外,教材还应选择一些适合高职学生的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名篇。通过对这些优秀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加强对学生的文学素养教育,把人类优秀的精神文化财富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德育美育等人文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真正达到文学育人的目的。
在《林海雪原》改编中,改编者大肆渲染少剑波与白茹的爱情。如果说对部分作品崇高感的消解还属于对文学经典局部恶搞的话,那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的思潮,特别是“重写文学史”所导致的经典作家英雄座次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就是专业文学理论家对某些作家作品经典地位的公开挑战,是对文学经典大厦根基的动摇。如“重写文学史”中对茅盾“大师地位”的挑战,对赵树理的非议,对《创业史》、《红旗谱》等的强烈质疑。1994年,王一川在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小说卷》时,该书选定的20世纪九位小说“大师”分别为鲁迅、沈从文、巴金、金庸、老舍、郁达夫、张爱玲、王蒙和贾平凹,茅盾显然被排挤出了九位“文学大师”的行列。由于“重写文学史”本身既意味着挑战既成规范与结论,又意味着彰显个性,所以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的座次排行常常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声音,如“有人将鲁(迅)、胡(适)并列;有人提出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周(作人)、穆(旦)、曹(禺)的新经典;还有人推出了鲁、郭、茅,丁(玲)、艾(青)、姚(雪垠)的经典提名”。正是因为重新排列经典作家的座次常常意味着对该作家创作成就的重新评定,所以有不少人就乐此不疲:地对作家作品重新排座次。
如由文学专家白烨、陈骏涛、倪培耕和贺绍俊担任总策划编辑出版的“世纪文学60家”系列丛书,采取专家评选和读者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给20世纪00位中国现当代作家评分,结果贾平凹排名第六,为中国当前在世作家之首,在巴金、,、郭沫若、钱钟书之前翻;谢冕、钱理群编选的《百年文学经典》对一百年以来的中国文学进行了经典化的筛选嘲;经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的专家评委会评选,1998年8月6日他们推出了中国文学的“百年百:优”嗍;香港《亚洲周刊》也通过组织专家评审和网上投票,于2000年8月遴选出了“二十世纪中文小说00强”嘲在“重写文学史”的过程中,沈从文、张爱玲等曾:经因为被边缘化而墙里开花墙外红的作家迅速向中心回归,而当年因为“政治因素”而红极一时的作家作品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由此可见,有关经典问题的争论已渐次浮出水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这种现状,黄浩曾认为:‘‘经典文学时代’正在离我们远去,而一个新的‘后文学时代’则正在向我们走来。”昀与黄浩的理论推断不化潮流作为一种叛逆思潮不仅使文学经典本身面临同,孟繁华还为文学经典终结的命题做了证实研究。着被解构的可能性,而且这种思潮往往以其新奇的表其实,文学经典问题的核心是文学经典神圣性与崇高征呈现并易于对广大青年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文学感消退所带来的整个文学的社会地位与价值功用危机。面对当前的文学经典乃至整个文学危机,陈嘉不无担忧,他认为:“(当前的)文学成为纯粹的一次性消费品,其振聋发聩的精神力量和灵魂净化的力量正在逐渐消解。文学对社会和人生的严肃性、深刻性思考的价值及其意义,遭到严重的颠覆和解构。
文学过于顺应乃至迎合欲望化的市场消费趋向,过于走向边缘:化和世俗化,过于重娱乐休闲而轻社会人生与诗性审美。”网由此可见,文学经典在当下的生命力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不过,有关文学经典终结的论断确:有将问题扩大化的嫌疑。虽然如此,但文学经典在当下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与危机却是毋庸置疑的。既为经典,何以危机?季中扬认为,当前的经典危机主要是由r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随着消费社会文化逻辑的展开,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不断扩张,文学经典在精神生活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性明显衰落,二是文化研:究从理论层面质疑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与必要性。其实,文学经典危机的原因何止这些,作品自身的时效性、经典作品的话语场、经典阐释背后的意:识形态和受众的审美趣味等问题都是导致文学经典遭遇危机的重要原因。季中扬认为:“超然的审美仅仅是幻象,文学经典不是功利世界中的‘飞地’,而是文化权力的竞技场。如何在社会变革与理论消解两面合】击下传承与重建文学经典,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学术问题。”也正因为文学经典的确立与传播和许多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密切相关,所以大凡文学经典出现危机的时候常常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信仰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当今文学经典的危机就是}在中国社会经济发生深入变革的背景下所发生的。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文学审美范式的转换乃至文学的当下转型都是导致文学经典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文学经典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文学经典的传播必然困难重重,而文学经典传播的困难又常常导致以传播文学经典为己任的文学教育面临诸多的困境。
长期以来,文学教育主要取材于文学经典,并成为培育:和传承文学经典的主渠道。然而,由于当今的去经典教育在经典危机语境下,不仅面临着如何取材的困惑,而且面临着如何取得教育对象认同的困惑。虽然,当今中国各级学校文学教育所使用的教材都是由相关职能部门审定的,教育者本人没有多少自主遴选权,但文学教育还涉及到对作品的阐释问题。从什么角度阐释,在什么立场上阐释,阐释中彰显什么、忽略什么等差异,常常使作品在教育对象面前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这种差异主要决定于教育者潜在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文学观。在经典危机语境下,文学教育者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文学观难免与作者甚至教材编者有所不同,因此,他们阐释中的作品就已经偏离了作者及教材编者的预设,甚至面临欲说不能或言不由衷的困惑。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文学课可能因为激情的弱化而使文学教育丧失其应有的生机,而生机的缺失又使文学教育面临丧失自身优势的风险。问题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教育者失去按教材编撰者意图言说阐释的激情,还在于广大青年学生接受期待的变化。由于广大青年对新事物非常敏感,加之青春期的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叛逆心理,因此,他们对去经典化的现象也有较高的关注度,甚至还有人加入了恶搞经典的行列。在这种情况下,经典对他们的魅力必然会相应地减小,并由此导致一些学生失去阅读经典的冲动,这也是当今学生甚至是大学中文专业学生的文学阅读兴趣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也许能安静地听文学教师的授课,也有可能考出高分,但他们在内心深处是否按老师的期待来接受就应另当别论了,更不要说老师能否彻底除掉去经典化现象留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了。
正因为如此,当今文学教育的实际效果已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这种质疑实际上是对文学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文学教育仅仅固守经典的文学观,并使文学教育局限于指定教材列举的篇目,那么文学教育就可能面临着曲高和寡与远离当下文学现状的尴尬。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文学教育如果不关注文学经典,那么文学教育就可能丧失传承传统文明和培育主流民意乃至民族感情的功能。而且,许多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目的层面,还存在于现实层面。因为文学教育如果不关注当下的文学现状,那f么文学教育又可能成为远离时代与大众的孤芳自赏。由此可见,传承历代文学经典与关注当下的文学现状}是文学教育不可偏废的使命,尤其在文学经典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既然文学经典是文学教育绕不开的话题,那么在f文学经典面临诸多危机的今天,我们怎样才能兼而不J偏地进行文学教育呢?这是一个应该得到每一位从事{和关心文学教育之人重视的问题。在文学经典遭遇危机的形势下,首先我们要有正确的经典观和文学观。任何文学的经典化都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文学的星空之所以群星璀璨,是因为千百年来文学史大浪淘沙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仅凭一时的文学思潮或文学现:象,建构自己的文学观,更不能因此对经典说“不”。因为文学批评不是占卜学,批评家不是预言家,我们无法仅凭当下的文学现实准确地预测文学的未来。当一然,这并非是主张文学经典与文学观的僵化。经典与文学观形成的历史性不仅说明其具有某种稳定性,同J时也说明了其具有某种流变性。因此,面对当下文学发展的现状,我们的经典观和文学观也应该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02
现当代文学课程是中文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一些应用型专业如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该专业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撑,它不但承担着文学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功能,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日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要以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经典选读,不断革新教学方法,促进专业技能和文学学习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文学素养的重要性
主持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代,“部落的酋长和巫术祭祀中的巫师,是我们先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的‘主持人’。”1从远古的巫师演变到现代的主持人,其中贯穿的基本精神是对民众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引导。尤其是在当下传媒时代,节目主持人在大众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是社会形象和公众利益的代表,是连接媒体和观众的桥梁,因此,主持人的文学素养,语言表达,形象气质是能否得到观众和社会认可的主要条件,文学素养是一个主持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对塑造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和节目的文化品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不但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有深厚的文学知识。丰富的文学知识储备,可以使主持人在面对镜头时从容冷静,挥洒自如,增强语言表达的文采性,更好的引导和吸引观众,而一个不具有文学素养的主持人充其量只是一个传声筒,无法形成自身的风格魅力。其次文学素养指的是一个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理解的综合能力,它可以提高主持人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能力,更加准确深入的把握和传达节目内容的核心精神。同时,文学素养还有利于塑造主持人的形象和独特的主持风格,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揭示了文学知识和个人风度气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文学不但可以让人增长学识,扩大视野,还能提升个体的人格修养。一个具有文化内涵和文学修养的主持人,通过自身的思想语言魅力会赢得观众的信服和认可,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介传播的作用。总之,文学素养是一个主持人形成自身风格并能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经典选读
播音专业所采用的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教材,大都篇目较多,无法在有限的学时全部讲完,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就要有所选择,根据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选讲篇目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作品选讲首先要选择文学经典。所谓文学经典是指“那种能经得住(纵向的)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是指那种能够穿越具体时代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在价值与美学维度上呈现一定的普适性的文学文本。…?是具有权威性、神圣性、根本性、典范性的文学文本。”2文学经典是经过历史淘选代表了汉语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蕴涵着民族的智慧和精华,其普适性的价值观念对不同时代的读者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经典的功能之一就在于建立、承传和维护人文主义传统,因此,经典教育的意义首先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鲁迅的小说典型地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把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和“立人”作为文学创作的要义。通过对这些经典的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次经典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文学发展的脉络,把握时代精神演进的历史轨迹,比如郭沫若的《女神》集中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郁达夫的《沉沦》则代表了弱国子民的复杂心理,不读作品我们无法了解那个时代文学的风采与精神,也无法深刻体验历史文化的核心。总之,选择现当代文学经典进行重点教学不仅可以使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得到继承和弘扬,而且播音主持人是社会形象的一个代表,他们的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对民众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从而促进社会精神文化的良性发展。
播音专业现当代作品的选择同时要兼顾文学性。文学作品呈现出来的首先是一种语言组织,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语言艺术上必然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准确优美的语言能够更好的描绘事物表达情感。唐朝贾岛“僧敲月下门”诗句中对“推敲”二字的反复斟酌成为千古佳话,说明了语言在表达中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选择文学性强的文学作品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现代文学著名诗人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起伏有致的音节,轻快鲜明的节奏,形象生动的语言,形成了语言而和音乐上的双重审美效果,表现了徐志摩轻盈飘逸、潇洒灵动的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可以从文学鉴赏的角度领悟到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增强播音专业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
三、多样的教学方法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给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带来的新的活力和机遇,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播音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播音专业要求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诵读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诵读法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种传统方法,它通过口诵心惟,熟读静思,从而达到对文本全面深入的理解,古人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强调的就是反复朗读对领悟文义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诵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升学生语感和理解力的教学手段。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积淀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郭沫若的《女神》,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这些诗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层次,通过对经典诗歌的诵读学习,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有一个强大的文学仓库才能在言谈中的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另一方面诵读也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3语感是一种语言直觉,没有语感的人说的话就不动听,而语感的培养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获得,课堂教学对经典的诵读就是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把握能力,更好的驾驭语言表情达意的功能。只有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知文学语言的魅力,才能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交流的媒介,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在文学作品中发挥到了极致。经典文学传承着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魅力。英美文学作为英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世界艺术园林中的瑰宝,具有辅助英语教学的重要功能。将英美文学阅读融入英语教学中来,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学习英语、实施英语教学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英语文学;阅读;英语教学;语言;人文素养
英语是世界上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其产生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英美文化会对其英语语言的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英美文学作为英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世界艺术园林中的瑰宝,具有辅助英语教学的重要功能。但是在现在的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阅读的重要性往往被教授者所忽视,导致英语教学效果不明显,存在着诸多弊端。实际上,文学一直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英美文学阅读融入英语教学中来,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学习英语、实施英语教学的最佳途径。目前,学术界关于英美文学阅读嵌入英语教学必要性的研究很少。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拟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三个方面出发,对英美文学阅读对英语教学的作用进行浅析。
一、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是交流的媒介,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推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语言的作用便愈加凸显。英语作为交流中的官方语言,它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学习英语是大势所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在文学作品中发挥到了极致。因此,语言教育必须将阅读文学作品纳入其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这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上也不例外。首先,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英美文学的阅读感受到语言自身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在英美文学的发展史上,涌现过许多优秀的作家,如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简•奥斯丁,美国的马克•吐温、霍桑、赫尔曼•麦尔维尔等,在世界文学史上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著名的英美作家,都是运用语言的大师,阅读他们的作品,读者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魅力所在。例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自出版之日起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得到了一致的好评,这与小说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海明威利用最直接、简洁的语言来遣词造句:无论是老人与小孩的对话,还是老人捕捉鲨鱼的惊险场面,亦或是老人无功而返后的场景描写,海明威都力求以最少的话语来表达最多的内容,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又如女性作家简•奥斯丁在英国文学史上享誉盛名,被认为是“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爱玛》《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在简•奥斯丁的小说世界中,她总能通过风趣、诙谐的语言描写美丽的田园生活,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人物形象,深受读者的喜爱。其次,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能够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英语语言的学习包括单词、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学习者要灵活地运用语言,了解英美语言的表达方式,以期达到自由交流的目的。但是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仅仅通过课本来学习英语,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英美文学阅读是很好的解决方式。例如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的《红色英勇勋章》是一部不能不提及的经典之作。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亨利在战争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其中巧妙的修辞、象征的语言是这部作品鲜明的特色。又如19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十分善于通过夸张、比喻、双关等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画卷,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阅读他的作品,读者可以间接了解英语语法的使用规则,感受到浓郁的方言俚语的气息,这对我们的英语学习都大有裨益。总之,丰富的英文作品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天然素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
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来讲述故事、传达情感。如果没有语言,文学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存在,由此可见语言的重要性。反过来,语言也要借助文学作为载体,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传播。源远流长的英美文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启迪人心的重要作用。学习者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陶冶情操,使人受益终身。首先,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以此才能更扎实地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但是在现在的英语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存在着错误的观念,不重视英美文学的阅读,忽视文化的作用,这导致英语教学的发展一度受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扩展阅读来完成教学;而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在情节生动的文学作品中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风俗、用语习惯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做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例如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以雾都伦敦为叙事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遭遇,读后令人感到心酸。小说真实展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影射了当时的英国社会,具有鲜明的批判思想。又如,20世纪英国文坛的女性作家多丽丝•莱辛善于用文学的笔来描写女性的生存困境,文风简洁,书写大胆,彰显了作家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其作品中批判现实的精神、女权主义思想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总言之,英美文学阅读弥补了学生背景知识不足的遗憾,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其次,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文学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它记录着沧桑的历史变迁,反映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英美文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正确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文学作品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瑰宝,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1]许多文学巨匠善于通过或简练、或讽刺、或优美的语言来书写自己的所思所感,具有启迪人心的独特价值。在阅读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的时候,学生在拓宽视野的同时,还可以从中感受到英语语言之美,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英语作为特定民族的语言,体现着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只有在了解英美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而阅读英美文学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因为文学作品作为一类文化的存在,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表达特定时代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特定的阐释方式,对于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及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很有帮助,[2]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首先,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多以“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为主,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不明显。此外,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导致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多数英语教师虽然英语能力很强,但是他们对英美的文化思想知之甚少。这样的知识结构,不利于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的展开,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高的原因所在。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应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需求。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知识扩展引入英美文学阅读,带领学生一起赏析经典文学作品的遣词造句。另一方面将阅读渗透到课堂之外,让它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以此来营造出浓郁的阅读氛围。其次,阅读英美文学作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以往英语教学中教师单方面教、学生只是听的情况。文学阅读是发展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它的教学重点在于提升学习者的阅读能力,扩展思维能力以及语言分析能力。[3]由此可见,英美文学阅读的重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例外。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千变万化,各有特色:如海明威小说语言的简约、爱伦•坡小说华美的辞藻、安妮•普鲁如诗一般的语言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现了英语语言无穷的艺术魅力。学生通过阅读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能够在或优美、或冷静、或平实的语言中了解作家丰富的思想情感,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讨论环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此来促进学生的阅读,确保英美文学阅读的顺利开展,以此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教学模式。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其中闪烁着思想家的智慧光芒。经典文学传承着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魅力。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一方面能够培养自身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有利于英语学习者深入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语境,为英语语言的学习提供便利。总之,将英美文学融入英语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不容小觑。
作者: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魏莉.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的英美文学教学探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6).
(编 者)
刚开学,接连遇到给力语文教育的事,都和学生阅读有关。先是杭州外国语学校寒假读书目录意外晒到网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后又获悉上海九久读书人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从台湾引进了“”。
方舟子和韩寒掐架,掐出了杭州外国语学校学生的寒假作业,是一份读书目录,在网络世界炒得沸沸扬扬。这份目录里面列出了古今中外涉及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的100多部经典名著。有人质疑:假期不做练习,读这些书,考试成绩掉下来怎么办?这些书老师也未必会读,中学生承受得了吗?
浙江经视记者为此采访我。我认为高一高二的学生假期里可以不做重复的过度的语文练习,但是不能没有阅读。与其挣扎在重复的过度的语文练习里,不如畅游在浩瀚的经典名著世界中。对语文教育来说,这是个常识,无奈的是我们怕影响成绩,不敢这样做。其实杭州外国语学校一直都很重视指导学生自由选择书、自主阅读,而不是一味布置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的作业练习。学生也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这样很好,能够开阔视野,不会影响考试成绩。
悲催的是,现在的语文教育现状,从家长到教师、从小学到高中,都把孩子逼进了练习、考试中,狭隘地功利性地以为得到高分才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书店里针对学生的练习卷铺天盖地,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书却很贫乏。这些练习和考试主要依据的是近百年里逐渐系统化的语法修辞、章法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知识概念。这些知识概念是按照专家的逻辑建构的,如果停留在这些概念层面,很有可能遮蔽掉作品和孩子的灵性。
西方15世纪也有类似的教育经验。当时依照经院哲学的方法,不是让学生直接理解文本,而是透过一系列预先规定的步骤来阅读。先文法分析(lectio),分辨出每个句子的句法要素;然后才分析文本的字面意义(littera),学生获得文本既有的各种诠释的意义。整个过程以对已被认可的诠释者的意见加以讨论作为结束。这种阅读视点不关注学生从文本中找到个人的感悟,而在于他们能够理解、记住专家、权威的诠释,并企望学生由此成为出类拔萃者。
我们的孩子当下除了接受必要的知识外,更需要有自己选择、自主阅读的空间。需要直接从阅读中获得原始的、心理的、情感的、思想的经验与知识。遗憾的是这个空间太小了。我们在大量重复制作练习册、考试卷挤占孩子的学习空间,很少有人做一些真正有助于学生阅读成长的书。
【关键词】文学教育;影视化;影视批评
文学影视化中包含传统古典戏剧文学的缩影,是对传统戏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饱含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文学影视化作通过文学与影视结合的形式进行表达,是对文学的创新,影视作品中深厚的文化积淀、所传达的文化信息,能够将民族时代的精神与情感充分表达,为我国影视文学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一、原著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一)原著为影视作品提供了文化资源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存在主张完全电影与绝对电影的声音与想法,完全电影所强调的是消除与电影性质无关的表现形式,其中文学性故事情节占主要成分。完全电影想法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想要对传统影视表演形式进行否决也正是艺术的独特性。新时期的中国影视与文学间存在着相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同时接受着新文化思潮的影响。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电影就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影视作为文艺作品,经典文学作品为影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所以,文学在影视作品中占绝对影响作用。
(二)原著触发了影视创作者的艺术灵感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间文化交流愈发密切,对文化传播与普及程度也愈发重视。文学影视作品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深远的文化内涵,且饱含民族精神,是中化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文学与影视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关系,具有相同的审美理念,在故事表达、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也存在共性特征[1]。优秀的经典文化经过华夏五千年历史继承与传扬,文化中蕴含着强大的民族精神。这为影视剧作的编导工作人员提供了文学参考价值与独特的审美启发。现代影视文化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表演性与个性特征较为强烈,故事走向离奇曲折,人物设定毫无新意,从而阻碍了影视文学的健康发展。
二、文学的意义
文学范围较为广泛,文学所表达的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由人类长期创造而形成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累积,文化还能够传承与发扬国家及民族的正确价值观导向。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学是历经五千年的累积与洗礼而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文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饱含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及伟大的民族主义精神[2]。
三、文学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语文作为教育教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语文也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语文学科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优秀文化能够通过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表达。近年来,国内多数高校已经取消语文科目的教学,使得高校教育的开展朝制度化方向倾斜。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加重视西方理论教学模式,对相关理论知识构建框架较为重视。长期西方教育的洗礼与熏陶,会使中国文学中所存在的审美意识、创新思维、道德观念等逐渐消失,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也会偏离航线。例如我国文学经典名著《红楼梦》,提起经典文学,必然会想到《红楼梦》,但当代青少年虽然了解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性,却鲜有人读。而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除了受网络科技的影响外,文学教育的缺失占主要责任[3]。
四、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必要性
(一)文艺受众接受方式改变
进入新世纪,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碎片化时间增多,完整地接受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时间减少。并且,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年轻人对文学作品的需求向娱乐化和容易化转向。在新时代,文艺受众已经对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文学教育也要求有新的接受方式。相比于阅读密密麻麻的文字,受众更喜爱观看色彩缤纷的动态图像。影视作品在给他们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听觉的享受。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文学教育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4]。
(二)网络时代的冲击
在互联网科学技术尚未发展时期,文学创作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与地位,文学作家可以看做是引领时代创新发展的记录者。但在文学网络化与商业化形势下,文学创作的地位大不如前,作家的影响力也受到了质疑与冲击。如今,阅读经典文学著作的青少年少之又少,而是将时间花费在阅读具有娱乐性的畅销书籍上。为从根本上实现对传统文化与经典作品的继承与传扬,通过将文学作品转化成影视剧作的形式,将刻板的书本文字变为生动、灵活的视频欣赏,从而让学生通过欣赏影视作品能够切实感受到剧作中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与故事情节,体会到经典名著的文学魅力,是经典文学作品的另一种表达形式[5]。
(三)名利的驱使
传统经典文学著作的作者在对作品进行创作,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发展情节时,会将个人情感带入其中,书写、记录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动态,能够在作品中展现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与独特魅力,将文学创作当成工作与兴趣,而从不考虑作品所创造的商业价值。但在市场经济中,文学作品商业化也成为必然导向。但将文学作品通过影视化形式进行展现,不仅能够实现文学作品的传播,也能够为作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五、文学与影视互动关系之探究文学与影视之间存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对文学与影视关系进行探究时,相关学者需要具备较为敏锐的感悟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累积,还需要具备对影视文化与文学知识的鉴赏能力,这是进行文学影视化与影视批评文学化所需要具备的基础要求。因此,中国古典历史文学与文学著作被呈现在影视银幕中,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的成长历程与发展背景为影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不仅增添了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也赋予其强大的教育意义,而经典文学作品的精神与优秀文化也得到了继承与传扬。也正是集意识形态与美学赏析价值于一体的影视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推动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6]。
六、影视文化与现象的述评
影视作品的表达最终以银幕形式呈现,也可以理解为影视作品的整体形象就是将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加以勾勒,并赋予其生命,通过动态视频形式传达文学作品精神,体现文学魅力。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语言情绪的表达能够决定影视剧作的整体走向。例如,在关于意识流较为强烈的作品中,尽管语言表达的随意,不存在语言表达技巧的使用,但却能够直观感受到影视人物思维意识的转换。而在属于荒诞派类型的影视作品中,如果经常对毫无意义的语言进行反复叙述,或是不分原由的自言自语,此类作品则不具备赏析价值,没有存在的意义。由于艺术类别的差异化,所以影视作品语言表达形式也存在着区别,就算是在同一艺术范畴中,对语言的使用与感悟理解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导致影视作品的风格与形态各具特色[7]。影视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影视文化被当作是戏剧文化的延展,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所以需要格外重视。如今,影视文化被作为社会发展的新时尚,其影响较为深远。影评人为适应与满足影视作品的发展进程,其相关知识水平与文学素养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由于影视评论者在理论知识、鉴赏能力、知识储备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且对影视作品的评论也是各有见地。而现阶段在国内影评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就是影视评论数量的不断提升。而造成此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受市场需求所影响,同时也刺激了附属文化的增长。尽管在文学作品影视化的过程中,会减低文学作品的严谨性,转变文学作品的表达形式,但由于文学作品的创作来源于生活,而文学作品的内在本质也正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直接反应。虽然文学作品与影视剧作存在共性,但也同时相互制约。例如,中国经典名著《红楼梦》在变文学作品为影视剧作时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以促进文学教育的发展。
七、结束语
文学与影视批评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转型具有一定的挑战,也是古典文学对外开放的一次伟大尝试,也是对现阶段影视评论写作的创新与变革。在对文学与影视作品批评过程中,从中获取的不仅是理论知识,富有深意的文字,其中还包含社会历史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充满现实的社会主义情怀。从还原历史的角度来看,探索未知与还原历史同样具有深远价值,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继承与传扬,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忠.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4-02(008).
[2]王静.当今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的发展现状研究——以顾漫小说<微微一笑很倾城>的影视化改编为例[J].传媒论坛,2019,2(06):169,171.
[3]马宁宇,陈俞成.陕西作家群体文学影视化研究——从“IP改编热”探析作家群体影响力发展[J].东南传播,2018,(08):119-120.
[4]刘晓欧,侯颖.儿童文学影视化改编对其教育性的影响探究——评<中国儿童电影三重奏:文化•艺术•商品>[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142.
[5]郑伟丽.文学作品影视化规律初探——以张爱玲系列作品改编为例[J].现代交际,2017,(23):81.
[6]李佳颖.从小说到电影:刘震云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