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9 16:17: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辐射环境 心理分析 科学生活
中图分类号:X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265-02
谈起辐射,不少人惊恐而色变。由此而引起的民众滋事事件时有发生……。种种现象表明,社会在走向文明的同时,民众的环保意识,健康意识在不断提升,对自己周围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那么辐射真的像少数商家宣染和大众议论的那样凶险可怕吗?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对辐射环境民众心理状态做以科学的分析。
一、辐射的类型及安全性分析
1.辐射充满着生活空间的每个角落
人类生存的这个地球,充满着各式各样的辐射源,如电闪雷鸣、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太阳光、X 光,甚至日常使用的微波炉、电视机、计算机、手机、通信基站等产生的电磁波,人们有意无意地都在接受各种电磁波的辐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强力磁场体。
二、辐射的类型及危害性分析
依据辐射源能量的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一般分为电离辐射源和非电离辐射源。
1.电离辐射
是指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即波长小于0.1微米的电磁辐射。例如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γ射线、CT、核磁共振、放射性同位素等等。电离辐射的特点是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电离辐射的能量高于分子化学键键能的电磁波,可以破坏生物蛋白质、细胞、DNA等分子结构,造成人体伤害并及有可能诱发细胞癌变。
2.非电离辐射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磁辐射(坡长大于0.1微米),波长较长、能量低,不会引起物质的电离,常见的有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等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手机、电脑、无线路由器、无绳电话、通讯基站、微波炉、冰箱、电磁炉、电热毯、电吹风、打印机、复印机、高铁、高压电塔等产生的电磁辐射。
三、电磁辐射的躯体效应分析
常见电磁辐射(非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效应分为种群效应和躯体效应。
1.根据生物学家对人体静电研究,电磁辐射的种群效应可以使人类变得更加聪明,也会使极少数人放电异常,产生癫痫症。
2.辐射的躯体效应为热效应。人体接受电磁辐射后,体内水分子会随着电磁场方向旋转而快速运动,从而使机体温度升高。截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曾进行一个经历11年,60多个国家参加的研究,得出结论:标准限值内的电磁辐射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四、电磁辐射标准规定
如何衡量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大小呢?电磁辐射能量要大到什么程度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呢?这可以用“比吸收率SAR”来定义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W/kg)。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对于30-3000MHz频率范围,公众在一天24小时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分钟内的平均值应满足: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W/kg(欧洲为2W/kg,美国为1.6W/kg)、电场强度不超过12V/m、功率密度不超过0.4W/m2,中国比国际非电离辐射标准严格10多倍。
五、辐射环境民众心理分析
1.以上数据表明,常见辐射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并不可怕。那么民众怕的是什么呢?可归结为以下方面:
2.生活中常见的的辐射源,已经习以为常,不熟悉的辐射源怀有介意或惧怕心态。
通信、电器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快于民众所掌握熟悉的常识,民众普遍不知道辐射与辐射污染的区别,认为一切辐射都是对人体有害无益的。
3.辐射知识缺乏,不了解电磁(坡长0.1微米以上)辐射与电离辐射(坡长0.1微米以下)的区别及危害性。因为 “电离辐射污染,不仅会引起心悸、失眠、心动过缓、窦性心率不齐等症状,还会造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电离辐射污染不仅会导致男性衰退,质量降低,还会使女性经期紊乱,容易流产或是产下可怕的死胎、畸胎。?” 这也是造成民众恐惧的主要原因。
4.科学生活的常识欠缺,不明病因的身体不适,如:心悸、失眠、心动过缓、窦性心率不齐、免疫功能下降、微量元素缺乏等等症状,一律归结为受到不明电磁辐射而引起。
5.少数护肤品、保健品商家为推销自己的产品,借此扩大宣染,引起知识欠缺民众的恐惧,这是传统“凶神”恐吓行为,正好迎合部分民众应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甚至煽动民众滋事的心态。
六、科学生活建议
我是从事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辐射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监督管理使用放射性、核素、电磁辐射设施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为了使放射性、核元素、电磁辐射设施的应用控制在对民众没有任何危害的范围内,建议学会科学生活。
1.据复旦放射医学研究所吴锦海教授介绍,大气、水源、土壤、食品等中,含有铀、镭等多种天然放射性核素,但一般都有在百万分之几的水平。生活环境中的这种看不见的射线,通常称为天然放射性本底,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辐射危害。相反,生活不良习惯,可使人们受到的放射性增加。比如,每天吸20支烟的肺部,一年时间相当于肺部受到了0.5至1.0毫西弗(mSv)的辐射。
2.作物育种、疾病诊断、治疗,放射性核素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用射线照射肿瘤,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放射性核素接触者来说,只要作好防护,在限制剂量下也是安全的。
我国对广大居民受核元素影响的限制剂量为0.1毫西弗(mSv)/年,(国际规定为5毫西弗(mSv)/年)放射性工作人员的职业接触限制剂量为50毫西弗(mSv)/年。目前,我们所接触到的辐射剂量都在安全范围内,对健康的影响十分微小,不必过分担心。
3.家装辐射:尽可能使用环保材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装修污染”问题常常令人头痛,家装材料的放射性是否超标已成为其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天然岩石因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而具有放射性。同时,对花岗石材的放射性强度水平进行了明确界定,并依据其强弱不同划分为A、B、C三个级别,在居室装修时应选择A类产品。
而砖石、地砖、瓷砖、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是家居装修中的必选材料,它们的放射性水平同样不容忽视。这些建筑材料之所以可能含有比较高的放射性水平,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制作原料可能是由矿业废渣、煤渣、钢渣或工业副产品组成,而这些副产品里面常常含有浓缩的放射性核素,从而导致制成的建筑材料放射性水平较高。
除了石材、瓷砖等建筑材料可能产生较强的放射性污染外,家中摆设的化石、玉石、石雕等均可能产生核辐射。市场上有一种经过处理能在夜里发光的装饰品,具有很强的放射性,不适合在居室内摆放。另外,有的含磷矿物被加工成?“夜明珠”,其放射性也偏高。
因此,我们在家居装修中应尽量不要使用那些放射性含量较高的瓷砖、石材等材料。建议,在购买主体、装修建筑材料时,应首先向经销商索要产品的放射性水平检验合格报告或产品的放射性水平分类检验报告;同时,在查看检验报告时必须留意检验报告上要有CMA计量认证专用章,检验依据应为GB6566-2001国家标准,正本检验报告或加盖红色骑缝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有效。
4.医学辐射:避免过度和重复检查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被广泛用于为人类健康服务,尤其是在医疗领域内诊断和治疗方面应用广泛。比如现在很多大医院可进行ECT检查(同位素检查),就是应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一种数学和物理技术。病人通过口服同位素或其化合物,然后用扫描仪在体外测量,可作为肿瘤的有效诊断手段。
我们在医院里,经常能看到个别检查室的“大铁门”紧闭,醒目的写着“小心辐射”的大红字。虽然这些医学检查的辐射不小,但是只要不是过分频繁地检查,这种损害几乎为零。
放射专家指出,已经怀孕的妇女或准备怀孕的人在需要做放射性检查时,必须事先与医生进行沟通,否则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此外,儿童也是对射线更为敏感的人群,在一定要做检查的情况下,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尽量缩短受照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患病后不要轻易进行放射性检查和治疗,更不要自己提出来射线检查。如果一年之内进行几次检查,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小,但是如果过度检查,会对身体造成一定损害。因此,尽量避免重复照射对身体造成重复损害。
5.电器辐射:保持距离是最好办法
电器辐射主要是电磁辐射,它是一种复合的电磁波,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而传递能量。而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
比如窝在沙发里看电视,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而浑然不觉,时间长了,会出现头昏眼花、耳鸣等症状。除了电视外,现代人每天使用最多的是电脑,程序员、编辑、网民最容易遭其毒害,而近距离的接触,让人躲都躲不开。电脑屏幕、主机、机箱,甚至鼠标都有辐射。此外,容易被忽视的电器辐射还有微波炉、电热毯、取暖器、电吹风等。
关键词:微型金融;社会扶贫;覆盖力;目标市场
Abstract:Time-series data of 268 MFIs show that,for MFIs,while the breadth of So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s increasing,the depth is declining. Further,using data of 1027 MFIs in 2009 to analysi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the function of so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conclusions are:formal legal form of organization will inhibit the pro-poor MFIs breadth,and if taking the form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in a larger scale and targeting in the low-end customers,the MFIs will have a larger breadth of so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Formal legal 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strict supervision will inhibit the depth of social poverty alleviation,while in the mature stage of the MFIs,the depth of its poverty alleviation will decline. However,more profitability and bigger outreach will make the MFIs a greater depth.
Key Words:microfinance,social poverty alleviation,outreach,target market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0-0008-05
一、问题的提出和文献综述
随着微型金融机构(以下简称“MFIs”)的不断成长,以及微型金融产业的不断成熟,MFIs赖以生存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引发学者广泛关注的是,经营环境的变化会否导致MFIs偏离其社会扶贫的初衷?莫斯利和休姆(Mosley和Hulme,1998)、默多克(Morduch,2000)、马丁(Martin,2003)等学者通过理论逻辑演绎得到的结论是,在商业化引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以利润为首要目标的MFIs必然会减少对穷人的服务。而Tchakoute-Tchuigoua(2010)利用202家MFIs2001—2006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的法律组织形式对MFIs绩效(包括社会绩效)的影响。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选取的绩效指标不同时所得结果并不一致。卡尔和德米尔居奇(Cull和Demirguc-Kunt,2009)研究了政府监管对MFIs社会扶贫的影响后给出的结论是,监管将抑制以利润为目标的MFIs向穷人和妇女提供服务,但对不以盈利为目标的MFIs没有显著影响。此外,Hishigsuren(2007)指出,规模扩张也有可能导致MFIs偏离其社会扶贫的宗旨。因为,当MFIs努力扩大规模时,其将倾向于向更富裕的客户提供更大额度的贷款,并采用更为严格的贷款筛查程序将风险较大的穷人排除在外。
显见的是,以上文献都强调了经营环境某一方面的改变对MFIs社会扶贫深度的影响,而没有将这些经营环境纳入一个整体分析框架,也没有分析其对MFIs社会扶贫广度的影响。那么,随着经营环境整体的改变,MFIs的社会扶贫功能是否改变以及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哪些环境因素诱发了这样的改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二、MFIs社会扶贫功能的演变
本文利用268家MFIs2004—2009年间的数据,对MFIs社会扶贫功能的演变,从扶贫广度和扶贫深度两个维度进行刻画,结果见表1。值得说明的是,根据统计数据,目标市场为小商业企业的MFIs平均贷款额度最大,因此在下面的研究中,本文都将其相关数据汇总到目标市场为“高端”的MFIs。
表1数据中,覆盖力表现的是社会扶贫广度,而目标市场反映的是社会扶贫深度。从该表数据可以发现,在2004—2009年的6年间,覆盖力为大和中等的MFIs越来越多,覆盖力为小的MFIs越来越少;但与此相对应的是,除2008年略有不同外,其他年份都呈现出目标市场为“高端”和“广泛”的MFIs越来越多,而目标市场为“低端”的MFIs越来越少的趋势。由此可以得到的一个结论是,虽然整体而言,MFIs的社会扶贫广度在增加,但其社会扶贫的深度却在下降。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及数据
本文分别以覆盖力和目标市场作为MFIs扶贫广度和扶贫深度的指标,以法律状态、是否盈利、是否监管、发展阶段、是否金融中介、发展规模以及是否可持续作为MFIs经营环境的指标,利用1027家MFIs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见表2)。
(二)实证结果及解释
1.影响社会扶贫广度的因素。本文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的多分类Logist回归模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在回归分析过程中,本文采用了逐步筛选法。篇幅所限,下文都只列出全部变量显著的结果。模型拟合信息、模型估计结果及参数估计结果分别见表3、4和5。
表3对模型中所有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进行似然比检验,结果P
表4的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法律状态、是否金融中介、是否监管、发展规模和目标市场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是否盈利、发展阶段以及是否可持续对扶贫广度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当P
(1)正式的法律状态会抑制MFIs的扶贫广度。结果表明,相对于覆盖力为“大”和“中”的MFIs,覆盖力为“小”的MFIs,其法律状态为“正式”,即以银行、乡村银行、信用社/信贷联盟及非银行金融中介组织等形式存在的概率更大,而以非政府组织形式存在的概率较小。表明法律状态越正式,覆盖力越小,而扶贫广度相应也小。
(2)采取金融中介组织形式的MFIs,扶贫广度更大。相对于覆盖力为“小”的MFIs,覆盖力为“大”和“中”的MFIs,其采取金融中介组织形式的概率都更大。但覆盖力为“大”的MFIs,其采取高度金融中介的形式更多,而覆盖力为“中”的MFIs,其采取低度金融中介的形式更多。
(3)发展规模越大的MFIs,其扶贫广度也更大。结果表明,覆盖力为“大”和“中”的MFIs,其规模为“大”和“中”的概率都更大。并且,发展规模大的B系数值较大,说明发展规模越大,对覆盖力的影响越大,对社会扶贫广度的影响也相应更大。
(4)定位于“低端”客户的MFIs,其扶贫广度更大。目标市场的参数回归结果都为负数,表明相对覆盖力为“大”和“中”的MFIs,覆盖力为“小”的MFIs其目标客户定位于“高端”和“广泛”的概率都更大。
2. 影响社会扶贫深度的因素。采用同样方法,本文对影响社会扶贫深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拟合信息、模型估计结果及参数估计结果分别见表6、7和8。
表7的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法律状态、是否监管、发展规模和覆盖力对扶贫深度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是否金融中介、发展阶段以及是否可持续对扶贫深度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分析表8的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正式的法律组织形式会抑制MFIs的扶贫深度。相对于目标市场为“低端”的MFIs,目标市场为“高端”的MFIs,其以银行、信用社/信贷联盟及非银行金融中介组织等形式存在的概率更大,以农村银行和非政府组织形式存在的概率较小。而目标市场为“广泛”的MFIs,其以银行、农村银行、信用社/信贷联盟及非银行金融中介组织的形式存在的概率更大。
(2)是否盈利对社会扶贫深度的影响。参数结果为负数表明目标市场为“低端”的MFIs,相对于目标市场为“高端”和“广泛”的MFIs,其盈利的概率更大。这一结果意味着,对于MFIs而言,服务于低端客户,可能比服务于高端客户更能获得利润。
(3)严格的监管会阻碍扶贫深度的扩大。结果表明,是否监管对目标市场为“高端”和“广泛”的MFIs有显著影响。并且,相对于目标市场为“低端”的MFIs,前两者受监管的概率更大。这一结果说明,监管概率越大的MFIs,其定位于高端客户或广泛的概率越大,定位于低端客户的概率越小,其扶贫深度也越小。
(4)MFIs的规模越大,其社会扶贫深度越小。参数结果为正数表明,相对于目标市场为“低端”的MFIs,目标市场为“高端”和“广泛”的MFIs,其发展规模为“大”和“中”的概率也更大。
(5)扶贫广度的扩大有助于扶贫深度的扩大。结果表明,覆盖力对扶贫深度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且,由于系数为负值,说明相对于目标市场为“高端”和“广泛”的MFIs,目标市场为“低端”的MFIs获得较大覆盖力的概率更高。由此证明,覆盖力越大的MFIs,其扶贫广度越大,扶贫深度也越大。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68家MFIs在2004—2009年间的数据,对MFIs社会扶贫功能的演变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在过去6年间,整体而言,MFIs的社会扶贫广度在增加,但其社会扶贫的深度却在下降。进一步地,利用1027家MFIs2009年的数据对可能影响MFIs社会扶贫功能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量化,并纳入整体分析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法律组织形式、是否金融中介、发展规模、目标市场都会影响到MFIs的扶贫广度。并且,正式的法律组织形式会抑制MFIs的扶贫广度,而采取金融中介组织形式的MFIs、发展规模越大的MFIs,其扶贫广度也更大。此外,本文发现,越是定位于低端客户的MFIs,其扶贫广度也越大。
第二,法律组织形式、是否盈利、是否监管、发展阶段以及覆盖力都会影响到扶贫深度。并且,正式的法律组织形式和严格的监管都会抑制MFIs的社会扶贫深度,同时,随着MFIs自身的发展成熟,其确实出现了使命漂移,偏离服务于穷人的社会扶贫初衷。不过,盈利能力越好的MFIs,以及覆盖力越大的MFIs,也更愿意服务于低端客户,其扶贫深度也越大。
第三,是否可持续对MFIs的扶贫广度和扶贫深度都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一结果似乎难以解释,因为,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保障MFIs社会扶贫功能的前提条件。不过,如果考虑到对MFIs的无偿捐赠和各种政策扶持仍然大量存在,这一结论就具有合理性。这一结论从侧面说明,在MFIs尚未实现可持续发展之前,各种捐赠和政策扶持对于保障MFIs社会扶贫功能确实具有积极作用。
以上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借鉴意义。首先,扶贫广度和扶贫深度是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由此,是优先服务于更穷的人,还是优先服务于更多相对富裕的穷人,就成为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其次,金融中介组织形式和更大的规模都有助于扩大社会扶贫的广度,这给我国MFIs今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第三,正式的法律组织形式、严格的监管都有助于MFIs安全有序的发展,但正式的法律组织形式和严格的监管都会抑制MFIs的社会扶贫深度。因此,如何在MFIs安全有序发展的前提下,以及如何在促进MFIs的发展成熟中,保障MFIs的社会扶贫功能,将是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Cull,Demirguc-Kunt.2011.Does Regulatory Superv-
ision Curtail Microfinance Profitability and Outreach?World Development,2011,Vol. 39(6):949–965.
[2]Cull,Spreng.2011.Pursuing efficiency while mainta-
ining outreach:Bank privatization in Tanzania,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1,Vol. 94 (1):254-261.
[3]Hermes,N.,Lensink,R.Microfinance:Its Impact,Ou-
treach,and Sustainability,World Development,2011,39( 6):875-881.
1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中出现的问题
1.1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中的不足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高校图书馆向社会进行开放可以说是对双方都是有利的措施。目前许多学校在图书管理设置起了具有层次结构的种类书籍,其中还有专业相关的书籍等,这些都是为了能让教学与科研的相关人员能刚好的适应图书馆。然而就目前大多数的图书馆中的馆藏利用来看,只有和师生之间所运用到的书籍才会被利用,然而其他很多书籍就被放在了较高的书阁中,这种现象造成了很大的资源闲置浪费。然而在美国,各大的图书馆中的查询、阅读所获得的收益是非常大的,从中可以发现美国高校图书馆对于社会开放中的运用是多么的高。
1.2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中的不足原因
1.传统观念的束缚
目前许多的高校图书馆中,由于传统的思想导致了其不能对社会形成良好的开放。原因在于传统观念中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其中有许多形形的人,他们可以进入公共图书馆看书,而高效图书馆是为还没有进入社会的纯朴学生开放的,所以传统观念不能将社会中不好的东西带进图书馆,从而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这种错误的认识会对高校图书馆的开放造成很大的阻碍效果。
2.没有一个好的管理措施
如今高校图书馆中的资源利用率都不理想,这些现象基本上都是由我国对图书馆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所造成的。在对书籍进行资源管理时,由于这种管理方式与体制在进行服务于资源建设时,往往都将思考点集中在了本单位本系统内部的需求上了,而内有进行全面的考虑。
3.团队意识降低、服务传统
一个好的高校图书馆其中离不开的就是服务性质,而服务性质就意味着人员的素质是否达标,其对整个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如今,图书馆相对于以前有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图书馆在高校中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导致了其需求度达不到标准,这种现象随之会导致一系列的内部员工问题,让图书馆队伍开始没有默契,团队意识降低。
2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应对措施
2.1 强化内部管理员工素养
为了能更好的让高校图书馆向社会进行开放,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观念,将观念进行更新改进,让图书馆变为一个开放式的图书馆,抛弃以往的只为本校提供服务的思想,采用新的观念将图书馆渐渐与社会进行结合。为了能更好的管理图书馆中的信息,需要对馆员的相关专业素质进行培训,要拥有具备高水平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专业人才,这样有了好的员工基础,再加大对外的服务力度,学会适应不同的形式与服务,从而让更多的读者得到满足。
2.2 建立对外服务机构
高校图书馆应该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具备一定的技能与知识,让这些人组成一个对外信息服务中心,需要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根本,然后对地方政府不同时期进行研究,同时发现其对信息的需求情况,以便于政府进行决策。与此同时,在该校中还需要利用好自身图书馆的特点,要对每个企业或者个人的需求给予不同的服务。
2.3 加强图书馆资源共享
如今科技的发展速度迅猛,网络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如今图书馆也将网络进行了很有效地应用,创建了图书馆联盟,其能让图书馆之间达到一种共同的默契,在实行了资源共享的同时还达成了一定的收益,图书馆联盟正是能很好的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道路设定明确的方向。在图书馆的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合作的参考咨询服务,这种服务效果不仅会满足师生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为社会付出一定的贡献。
2.4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管理
对图书馆的管理方法不仅仅局限在实际的管理方面中,可以结合时代科技的发展,建立一个网络图书馆,利用网络科技将书籍中的内容进行导入到网上,以便于满足更多广大的读者进行阅读。目前许多高校都具备相应的先进设备,这些设备对图书馆的网络系统与资料整理都有很好的处理能力,这样能让高校图书馆更加融入对社会的服务中来。
2.5 完善图书馆相关制度法规
图书馆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章制度,这种情况让我国的图书馆呈现出一种无法可依的尴尬状态。虽然我国此前针对图书馆进行了一些条列与规定,但是这些制度都只是客观规定的,而没有通过国家的立法机构进行指定,所以不具有法律强制性。所以需要国家完善图书馆的相关法律法规,来更好地为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提供一个好的依据。
一、经济环境与会计的相互关系
一般的,经济发展与会计发展是相互作用的,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总是服务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之下的经济主体。通过会计核算反应和监督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力,为经济主体实现其目标服务,而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总是受一定的经济环境和制约,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约束下进行的经济行为。因为会计也只有适应其所处的经济环境,为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服务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研究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关系问题的意义现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对一门科学中许多重大问题的研究和解释都是以环境分析为前提,或者说是从环境分析中得出的。会计作为一门以社会科学为主并兼具自然科学某些特征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既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又会对它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会计理论研究永恒的课题之一。只有以环境分析为起点,才可能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出恰当的解释,使会计科学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发挥其职能作用,进而促进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进步。
二、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1.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职能的影响。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参与经济的预测和决策等新功能便顺应而生,并将成为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更直接更有效的职能。
2.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运行的基本导向和最终归属。会计目标活动于社会经济环境这个多维空间中,它必定要和该时期的总体经济环境相适应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环境是不同的;离开经济环境来确定会计目标是不切实际的。
3.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对象的影响。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特定主体再生产过程中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该类经济活动发生变化,会计对其反馈也会相应变化。
4.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会计计量是指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主要解决在记录时和在会计报表中如何对会计要素进行数量描述的不足。计量属性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在会计计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披露就会产生不同影响,从而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格局。因此,会计计量属性对于会计准确核算和信息提供显得至为关键。
5.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程序和策略的影响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利益相关方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的同时,对会计提供信息的能力也产生了影响。即面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和日益复杂的经济关系,加工会计信息的工作程序和技术策略也要作相应变化。
三、会计对新形势下社会经济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1.会计应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机构设置重叠,人才匮乏,实力薄弱,而国外会计公司拥有雄厚资金、先进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并且分支机构遍布全球,我们很难与其相抗衡。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起服务功能强大、内部严格、执业质量高、布局合理的事务所服务网络,组建由若干事务所联合起来组成的大规模、高水平的事务所集团。集团所应该以一个事务所作为核心,可以由核心层、紧密层、扩散层等不同层次的事务所组成。要吸收专业人员,增加业务种类,扩大业务范围,开拓新型业务,发挥规模优势和各自特长,形成专业化程度高,分工细密的集团型会计师事务所。实现多样化经营战略,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会计服务市场会有巨大潜力,由单一服务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现代会计应以适应这一发展模式。
2.会计应适应国际化进程加入WTO几年来,随着国际化贸易频繁往来,针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会计应当学习与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内容,根据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修订已颁布的具体准则,制定适合我国会计业发展和会计国际化要求的会计准则,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基本上保持一致。会计信息的披露应当符合国际会计惯例,为国内外信息使用者进行经营管理与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利益各方进行经营决策的提供相关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我国会计法规与国际惯例接轨,把中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结合起来,走会计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设计咨询企业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文章运用工程管理的两个工具——波特五因素模型和PEST,对该行业的竞争结构和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定性的分析,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咨询企业|竞争结构|外部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房地产地迅猛发展,国内的建筑设计企业也飞快地进行质与量的提升。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国内建筑设计咨询企业,无论是国有改制企业还是日益蓬勃的私人公司,都力图充分地抓住这个百年难得的机遇,加大企业经营管理和质量管理力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将从该行业的竞争结构和企业的外部环境两个角度进行讨论,希望对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进程中我国建筑设计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提供背景分析,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目前建筑设计企业面临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概述
1.勿庸置疑,目前对于建筑设计企业来说,中国是最广阔、机会最多、同时竞争也最激烈的市场。大大小小的沿海及内地城市一波又一波地掀起城市基础建设和房地产的热潮。这对于国内外建筑设计企业来说,是展示自己企业实力和能力的最佳舞台。随着中国加入WTO和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大量国外设计咨询企业也纷纷涌入中国,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工地上与国内同行拼抢厮杀。因此,在国内设计咨询行业的竞争是可以用惨烈来形容的。
2.除了在家门口与国外设计师进行较量,中国设计企业还逐步迈出国门,自主走向世界。20世纪80年代前设计企业主要承接非洲或者拉丁美洲的政府援建或者贷款项目,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一批大型国有设计公司开始跟随中国施工总包方转战南北,奔波于世界各地。由于国内设计企业规模、能力的限制及从属于总包的地位,其自主经营和开拓市场的力度并不大。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东欧、非洲、拉美等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地的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迫切需要价廉物美的建筑设计;同时,中国的房地产设计行业竞争愈来愈激烈,由于市场的不规范也造成了企业之间竞相压价的不良行为。于是,一些国内有实力的大型设计企业纷纷调整思路,主动进军俄罗斯、乌克兰等新兴房地产市场,广泛与当地业主进行接触,希望凭借自己良好的设计品质和低廉的服务价格赢得一席之地。但是,由于进入该类地区时间较短,且我国设计企业境外设计经验不足等原因,目前,国内设计企业在境外的市场还处在初期探索阶段。
二、建筑设计行业竞争能力分析——波特五因素模型
根据上述对建筑设计行业国内外市场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直观了解该行业的竞争强度和获利能力,接下来将运用波特五因素模型对该行业竞争结构进行定性的分析,从而对建筑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学理上的依据。
根据五因素模型,企业应当考虑该行业所面临的五种因素,包括:(1)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价格敏感性及讨价还价能力;(2)新进入者的威胁——进入障碍;(3)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决定竞争强度的因素;(4)替代品的威胁-决定替代的因素;(5)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价格敏感性和讨价还价的能力。对于建筑设计企业来说,由于为智力型行业,它的主要商品提供基础为员工而非原材料等物质,采购不是企业经营的重要部分,因此第一种因素——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可以不予考虑。除此之外,由于企业提供的是特殊的产品,为设计及相关服务,具有唯一性、一次性等特点,因此第四种因素替代品的威胁可以忽略,下面就其余三种因素详细进行分析:
(一)新进入者的威胁
建筑设计行业相对于国内其他行业来讲,行业准入门槛较高,需具备一定的资质且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士才能得到国家有关行政部门的审批。目前来说,想当一部分的国有大中型设计院都是以前的事业单位改制而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政的放开,越来越多的私营合伙制设计企业和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来。同时,随着中国服务市场对国外的进一步开放,大批境外事务所也可以不受限制地在中国开展业务,总体来说,随着建筑设计咨询市场的放开,新进入者会越来越容易进入该行业,从而加剧行业竞争。
(二)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
正如前文所述,本行业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第一,行业种竞争者众多,除了国内的企业自相残杀之外,就国内大中型设计企业来说,国外同行更具有威胁性。同时,由于国内业主还普遍存在崇洋的思维方式,造成国内设计企业不得不靠压低设计费、放弃自己应得知识产权和答应业主许多无理要求等来占领市场。第二,由于设计企业的特性,大多数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核心竞争力较为同质,专业性强,转型较难,也无意转型。除此之外,勘察设计企业固定成本比例相对很低等事实都表明,从这五个因素中最重要的竞争力量来看,设计咨询行业的竞争强度是非常大的。
(三)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
在目前中国的建筑设计市场,客户相对比较强势,每一家客户都要求企业降低价格,提供更高质量的设计和服务,同时由于该行业的特殊性,业主对设计越来越了解,对设计方的要求也迅速提高,而且项目设计广泛采用招投标等强制性程序,造成业内企业相互对立,互相倾轧,最终导致行业盈利水平的降低。此外,该行业的客户集中程度日益集中,业主和相关建设单位口碑的宣传效应十分明显,客户占据了优势地位。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现阶段国内设计咨询行业的竞争强度和获利能力是成反比的,产业环境并不十分良好。企业只有通过战略调整来努力改善自身状态,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谋求相对的优势地位,从而活动更高的盈利。
(四)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每一个企业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其生存和发展无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对于包括设计咨询企业的每个企业来说,只有正确认识环境变化的趋势,分析并接受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才可能从中发现企业发展的机会,并避免和预防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中将利用PEST分析对设计咨询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详细分析。PEST分析包括以下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
一是政治法律环境指一个市场所处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政府体制和法律法规等,企业尤其需要注意和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与本行业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件、各种政治社会团体对企业活动所采取的态度和行动等等。中国的法律体系目前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因此,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而设计咨询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其核心竞争力的重心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因此,国内设计咨询企业还将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处在较为弱势的法律地位,其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此外,对于国内设计咨询企业来说,目前中国国内普遍的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担心,股市的涨跌以及政府部门接连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都需要时时予以关注和深入了解。特别是由于国家政策的频繁变动和不断收紧,对于国内设计咨询企业客户的决策造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最终将迫使设计咨询企业不得不改变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二是经济环境是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涉及国家、社会和市场等多个领域。企业经济环境主要由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素构成。随着中国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各个行业都在突飞猛进,一路高歌,其中也包括设计咨询企业。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市场开放的梯度性,国内的一线和二线城市都有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城市规划,这对于设计咨询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是同时也应看到,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临近,各项工程已经处于收尾阶段,如何开拓新的市场是设计咨询企业目前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三是社会自然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对于企业战略影响较大,对于设计咨询企业来说尤其如此。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变化很大,造成每个地区的项目技术状况等都各有不同,除了国家通用规范外,各地也都颁布自行技术规范等要求,如在北方城市有供暖的设计要求等,这是设计咨询企业进入异地进行设计所必须考虑的。同时,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南北、东西方文化差异无疑会造成企业与业主沟通时的误解、障碍,这一点境外的设计企业进入中国后感受更深。
四是技术环境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新材料、新产品也层出不穷,这些都提供给设计师绝好的技术支撑,使其想象力可以充分发挥并得以实现,并实现经济、环保的目标。出色建筑设计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因此,通过与相关施工企业和新材料供应商紧密合作,建筑设计企业可以跟踪掌握最新的技术、工艺、设备,从而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目前建筑设计企业面临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概述
1.勿庸置疑,目前对于建筑设计企业来说,中国是最广阔、机会最多、同时竞争也最激烈的市场。大大小小的沿海及内地城市一波又一波地掀起城市基础建设和房地产的热潮。这对于国内外建筑设计企业来说,是展示自己企业实力和能力的最佳舞台。随着中国加入WTO和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大量国外设计咨询企业也纷纷涌入中国,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工地上与国内同行拼抢厮杀。因此,在国内设计咨询行业的竞争是可以用惨烈来形容的。
2.除了在家门口与国外设计师进行较量,中国设计企业还逐步迈出国门,自主走向世界。20世纪80年代前设计企业主要承接非洲或者拉丁美洲的政府援建或者贷款项目,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一批大型国有设计公司开始跟随中国施工总包方转战南北,奔波于世界各地。由于国内设计企业规模、能力的限制及从属于总包的地位,其自主经营和开拓市场的力度并不大。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东欧、非洲、拉美等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地的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迫切需要价廉物美的建筑设计;同时,中国的房地产设计行业竞争愈来愈激烈,由于市场的不规范也造成了企业之间竞相压价的不良行为。于是,一些国内有实力的大型设计企业纷纷调整思路,主动进军俄罗斯、乌克兰等新兴房地产市场,广泛与当地业主进行接触,希望凭借自己良好的设计品质和低廉的服务价格赢得一席之地。但是,由于进入该类地区时间较短,且我国设计企业境外设计经验不足等原因,目前,国内设计企业在境外的市场还处在初期探索阶段。
二、建筑设计行业竞争能力分析——波特五因素模型
根据上述对建筑设计行业国内外市场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直观了解该行业的竞争强度和获利能力,接下来将运用波特五因素模型对该行业竞争结构进行定性的分析,从而对建筑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学理上的依据。
根据五因素模型,企业应当考虑该行业所面临的五种因素,包括:(1)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价格敏感性及讨价还价能力;(2)新进入者的威胁——进入障碍;(3)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决定竞争强度的因素;(4)替代品的威胁-决定替代的因素;(5)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价格敏感性和讨价还价的能力。对于建筑设计企业来说,由于为智力型行业,它的主要商品提供基础为员工而非原材料等物质,采购不是企业经营的重要部分,因此第一种因素——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可以不予考虑。除此之外,由于企业提供的是特殊的产品,为设计及相关服务,具有唯一性、一次性等特点,因此第四种因素替代品的威胁可以忽略,下面就其余三种因素详细进行分析:
(一)新进入者的威胁
建筑设计行业相对于国内其他行业来讲,行业准入门槛较高,需具备一定的资质且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士才能得到国家有关行政部门的审批。目前来说,想当一部分的国有大中型设计院都是以前的事业单位改制而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政的放开,越来越多的私营合伙制设计企业和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来。同时,随着中国服务市场对国外的进一步开放,大批境外事务所也可以不受限制地在中国开展业务,总体来说,随着建筑设计咨询市场的放开,新进入者会越来越容易进入该行业,从而加剧行业竞争。
(二)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
正如前文所述,本行业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第一,行业种竞争者众多,除了国内的企业自相残杀之外,就国内大中型设计企业来说,国外同行更具有威胁性。同时,由于国内业主还普遍存在崇洋的思维方式,造成国内设计企业不得不靠压低设计费、放弃自己应得知识产权和答应业主许多无理要求等来占领市场。第二,由于设计企业的特性,大多数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核心竞争力较为同质,专业性强,转型较难,也无意转型。除此之外,勘察设计企业固定成本比例相对很低等事实都表明,从这五个因素中最重要的竞争力量来看,设计咨询行业的竞争强度是非常大的。
(三)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
在目前中国的建筑设计市场,客户相对比较强势,每一家客户都要求企业降低价格,提供更高质量的设计和服务,同时由于该行业的特殊性,业主对设计越来越了解,对设计方的要求也迅速提高,而且项目设计广泛采用招投标等强制性程序,造成业内企业相互对立,互相倾轧,最终导致行业盈利水平的降低。此外,该行业的客户集中程度日益集中,业主和相关建设单位口碑的宣传效应十分明显,客户占据了优势地位。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现阶段国内设计咨询行业的竞争强度和获利能力是成反比的,产业环境并不十分良好。企业只有通过战略调整来努力改善自身状态,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谋求相对的优势地位,从而活动更高的盈利。
(四)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每一个企业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其生存和发展无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对于包括设计咨询企业的每个企业来说,只有正确认识环境变化的趋势,分析并接受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才可能从中发现企业发展的机会,并避免和预防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中将利用PEST分析对设计咨询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详细分析。PEST分析包括以下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
一是政治法律环境指一个市场所处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政府体制和法律法规等,企业尤其需要注意和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与本行业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件、各种政治社会团体对企业活动所采取的态度和行动等等。中国的法律体系目前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因此,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而设计咨询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其核心竞争力的重心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因此,国内设计咨询企业还将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处在较为弱势的法律地位,其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此外,对于国内设计咨询企业来说,目前中国国内普遍的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担心,股市的涨跌以及政府部门接连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都需要时时予以关注和深入了解。特别是由于国家政策的频繁变动和不断收紧,对于国内设计咨询企业客户的决策造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最终将迫使设计咨询企业不得不改变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二是经济环境是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涉及国家、社会和市场等多个领域。企业经济环境主要由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素构成。随着中国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各个行业都在突飞猛进,一路高歌,其中也包括设计咨询企业。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市场开放的梯度性,国内的一线和二线城市都有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城市规划,这对于设计咨询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是同时也应看到,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临近,各项工程已经处于收尾阶段,如何开拓新的市场是设计咨询企业目前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三是社会自然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对于企业战略影响较大,对于设计咨询企业来说尤其如此。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变化很大,造成每个地区的项目技术状况等都各有不同,除了国家通用规范外,各地也都颁布自行技术规范等要求,如在北方城市有供暖的设计要求等,这是设计咨询企业进入异地进行设计所必须考虑的。同时,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南北、东西方文化差异无疑会造成企业与业主沟通时的误解、障碍,这一点境外的设计企业进入中国后感受更深。
四是技术环境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新材料、新产品也层出不穷,这些都提供给设计师绝好的技术支撑,使其想象力可以充分发挥并得以实现,并实现经济、环保的目标。出色建筑设计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因此,通过与相关施工企业和新材料供应商紧密合作,建筑设计企业可以跟踪掌握最新的技术、工艺、设备,从而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会展旅游 宏观环境 发展对策
会展旅游业是一种新型产业,是以会议、展览、节事活动等相关会展活动为核心吸引力,以会展活动相关参与者为旅游者,继而引发各种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随着重庆会展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旅游市场的逐渐完善和成熟,会展旅游业的优越性和战略意义日益明显。本文以重庆会展旅游业为研究对象,结合重庆会展旅游业发展所处的宏观环境,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从而加快重庆会展业的发展,提高会展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重庆会展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一)政策法律环境分析
2009年1月,国务院3号文件《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确定重庆为长江上游地区的“会展之都”、“购物之都”和“美食之都”。重庆市政府也颁布《商务部办公厅关于支持重庆市加强城市商贸统筹发展的有关意见》《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和改革意见》等一系列涉及会展方面的法规、意见,并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会展业提到了重点发展的战略高度。
(二)经济环境分析
重庆作为综合性老工业基地,其工业门类全,轻重工业并举,配套能力强,具有发展会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并且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重庆具有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商贸流通业发达等经济优势,为会展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稳定基础。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重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其中大足石刻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重庆也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在社会习俗,婚丧嫁娶、文娱游戏以及岁时节令等方面很有特色,并与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融于一体,形成了具有浓郁特色的文化景观。历史文化的沉淀、浓郁的民俗民族风情、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激发了重庆举办各种地方文化节庆的热情,增加了人气,推动重庆会展旅游业的发展。
(四)技术环境分析
目前重庆的会展场馆总体规模较大,拥有9家专业的会展场馆,其中一家场馆于今年5月正式投放使用,展馆面积将超过60万平方米。可举办国际中型会议的五星级酒店10个,可以承办部分体育赛事活动的标准体育场馆39个,硬件设施水平在全国特大城市中居于前列。
二、重庆会展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专业会展人才
近几年来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等都表现出对会展经济关注的热情,但人才培养不满足现实的需要。重庆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大概有7所,开办时间较短。目前重庆会展专业人才岗位空缺与求职者的比例是5:1,从业人员约1500多人,并且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专业的培训,缺乏系统的会展知识和操作,严重制约重庆会展旅游组织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缺乏总体规划,会展企业的整体实力较弱
会展旅游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应有政府的主导。但重庆政府对会展市场缺乏总体的规划,对会展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建立等方面参与较少,而场馆建设方面参与过多。导致重庆会展旅游业市场管理混乱,多头办展、重复办展的现象严重。
相比发达国家和我国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会展一线城市的企业,重庆会展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整体实力较弱。目前,重庆专业展览公司约有180多家,规模较大的公司也只有40多家。
(三)对现代会展旅游的认识不够
目前重庆会展公司和旅游公司各自为营,缺乏相互行业之间的合作。在大大小小的会展活动中,大部分人都认为旅游活动仅仅是个附属品,只重视会展活动的本身,没有将其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对会展旅游认识上的误区成为了影响重庆会展旅游发展的根本。
三、重庆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会展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会展旅游业是一个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会展专业人才的支持。重庆会展旅游业应针对高层次的会展旅游管理、策划、经营人才等方面进行培养。改变教育模式,增加实训课程,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同时为从业人员提供学习系统专业知识的机会,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明确市场定位,加强区域合作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将会展旅游与城市建设及规划相结合。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会展企业来渝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本土会展企业;政府对外负责会展旅游业整体形象的宣传,塑立良好形象并提升知名度;还应促进产业之间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会展旅游业1:10经济拉动效益。
重庆会展旅游业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会展旅游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应准确定位,加强区域合作。目前较适合重庆旅游业的市场定位是打造“西部会展之都”。同属西部地区城市的成都早在2003年提出了“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会展之都”的战略目标。重庆应加强与成都会展旅游企业在信息、设施、人才、技术等方面相互学习和交流。
(三)促进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
旅游业是会展旅游发展的前提,会展业是会展旅游发展的基础。会展业与旅游业起着相互推动作用。重庆会展企业与传统旅游企业应加强相互交流、积极合作。可通过对产品的合作开发,整合市场营销、合理安排产业配套服务等手段,实现产业融合和增效,促进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并取得可持续的发展。
四、结论
重庆会展旅游业的发展拥有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优势,抓住打造“西部会展之都”的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通过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加强对现代会展旅游业的认识,促进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明确重庆会展业的市场定位,加强区域间的合作等方式,为推动重庆发展会展旅游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龚平,赵慰平.会展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8.
关键词:工科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248-01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自己通过主管因素和客观环境分析,建立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本文主要针对湖南省本科院校工科大学生进行了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问题的调查,分析了该地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1 大学生职业规划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价值取向偏颇
现在的大学生对工作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追求社会意义,而是追求职业地位以及社会声望。对于工科专业特别是建筑土木工程专业,工作地点一般要在工地,环境比较恶劣,工作辛苦,社会地位相对较低,本科生一般都不愿意去一线工作。在如今经济体系下大学生看重的是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对职业判断的标准不再是以往的单纯理想,而是具有很明显的务实性。在现在的经济体制下,本科生的职业价值取向逐渐往“经济价值型”转变。将工资收入、住房条件作为理想和社会价值实现的标准。在就业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功利化倾向。
1.2 自我定位不足
经调查大多数本科生都希望毕业后想进入设计院、研究院所等避免进入一线工地的单位。其实这是对自身认识不足。对于工科本科教育阶段主要是针对一线工作岗位培养的技术工程师,其实现状也是如此,多数本科生毕业后都是去一线就业,所以有很多本科生放弃就业选择了继续教育考研。
找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工作的持久性和自我认知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相关调查显示:有一大部分学生自我认知度不强、对自己缺乏了解、对自身能力缺乏客观认识。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缺乏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并不知道职业适应范围,也不知道自己能够胜任哪些工作,对自己的身心特点和能力缺乏客观评价,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在就业时的盲目性,阻碍自身职业发展。
1.3 实践能力较差
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之一,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实践性教学较少,而且自己很少出去进行本专业实习工作,学校组织的实习多是走马观花地听听看看,为了安全而不进行动手操作。
2 原因分析
2.1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社会政治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
目前我国政治上稳定,法制化进程已经基本完善,市场经济已稳步发展,这为各种人才成长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大环境的成熟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既提供了机遇又增加了挑战。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就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制约着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假如社会经济环境发生改变,就会使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大起大落,影响到大学生职业方向的发展与选择。
社会整体的教育状况通常影响行业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未来职业发展前景。同样个人的状况和社会风俗习惯既影响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也影响着大学生们个人的职业选择。
职业的社会评价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成为不自觉的考虑因素,尤其是我们对某种职业缺乏深入了解与切身感受时,社会评价作用会格外突出。
2.2 家庭因素
大学生职业选择深受家长意志的影响。家庭作为大学生强有力的后盾,对即将要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选择影响甚大。尤其当子女在职业选择道路上犹豫不决并寻求帮助时,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被引入了父母正从事或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子女被看做父母希望的延续或家庭未来的代表,他们的使命就变成了是帮助实现父母未实现的的理想。
2.3 个人综合素质
个性,在人的心理成长和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个性和气质的形成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乃至职业的成功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兴趣,也会成为职业选择中一种强有力的驱动力,为将来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大学生选择与自己兴趣相符的职业,其劳动生产率比不相符的劳动者要高出大约40%。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指路明灯,是职业潜能发挥的介质。
个人信念在心理潜能的形成过程中起类似“精神支柱”的作用。个体意志力为心理潜能的形成和开发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是心理潜能形成的必要条件。自我意识在个人的一生不断发展中起着导向、控制和监督教育的作用。需求和正激励是心理潜能形成的动机因素,负激励对其有负面影响,但对于个性很强的主体来说,更能起到动机的作用。
在职业选择中,能力因素则起到了定位器作用,而价值取向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职业定向与选择的根本原因。一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对精神实现型职业有强烈向往,往往在于价值观结构中的精神性因素在职业选择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每个人,但是只要运用好其中的因果关系,就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最好最恰当的安排,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3 措施和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该地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高校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就个人而言对高校有几点建议:(1)增强职业规划课程建设;(2)加强职业指导教师建设;(3)高校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工科学生多动手实践。
参考文献
[1] 万洁.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J].高教论坛2006,8(4).
[2] 何建华.保险业女性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阶段、模式与影响因素[D].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5.
[3] 陈小平.大学生就业给与需求、面临的困境以及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4).
[4] 罗佳.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特点调查―― 基于重庆高校的调查[J].决策管理,2008(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