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1-28 12:59: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作要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作要点

第1篇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2014年侨联重点在“三服务、一加强”方面做好工作。

一、突出主线,在服务经济建设上,发挥“四大作用”

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心,集中侨界的智慧和力量,广泛动员组织归侨侨眷在立足本职岗位建功奉献的同时,充分利用归侨侨眷与海外联络多、信息灵的优势和海外侨胞的热情,通过多种措施和渠道,引进人才、项目和资金。

一是发挥在“招商引资”中的牵线搭桥作用,创新招商思路,拓宽招商渠道,搭建招商平台。加强与海外侨团、知名侨领的联系和交往,不断扩大我市对外交流合作,为全市在海外招商提供可靠信息和人力资源。与此同时,积极与上海、福建、省内友好侨联的沟通联络,广集招商信息,拟组团到侨乡福建开展招商说明会。借助他们侨商会平台进行招商。

二是发挥在“引智助业”中的聚贤纳才作用,引导海内外侨界高层次人才落户。积极与组织部人才工作部门合作,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争取引进两名以上高层次人才。

三是发挥在“侨企升级”中的推波助澜作用,鼓励侨企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企业。组建市侨商总会,最大限度地团结海内外侨商,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鼓励、引导侨商为家乡发展多作贡献。建立健全侨联委员挂钩联系侨企制度,定期走访调研侨企,坚持四个必访。健全侨企电子信息资料库,办好“侨界维权工作站”,为侨提供法律服务,利用涉侨案件情况通报制度,主动与政法部门对接,保护侨企合法权益。

四是发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参谋助手作用,优化侨界共同参与,突出海外智力专长,注重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为发展献计出力。

二、彰显优势,在服务文化建设上,探索“四项机制”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凝聚侨界民心,是党的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要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侨联要在文化建设中突出“侨”的特色开展工作。

一是探索对外文化交流机制。扩大中国优秀文化在海外传播,发挥侨界民间艺术团体特长,积极与上级侨联联系,争取走出国门,送戏到海外。同时,开展国内国外双向交流,举办一到两次以文化、教育、卫生等内容为主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是探索侨界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新机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组织丰富多彩的侨界联谊活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侨界党旗红”“侨爱心”报告会,座谈会、文艺戏曲、侨心自愿者服务队等形式,积极倡导“社会为侨、侨为社会”的理念,多做沟通思想、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的工作,努力建设和谐侨界。

三是不断探索海外宣传新机制。通过海外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展各种适合海外新生代特色的活动,争取他们对祖(籍)国、家乡文化的认同,同时,不断扩大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探索侨界文艺团体建设新机制,在华侨艺术团的基础上,积极组建华侨合唱队,唱响侨界文艺品牌。

三、牢记宗旨,在服务侨界群众上,落实“四条措施”

全心全意为侨服务是侨联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也是侨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贯彻以侨为本的理念,强化职能,优化举措,深化服务,坚持涉侨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周到细致地做好为侨服务工作。

一是落实侨务干部自身素质提升措施,练就为侨服务的本领。精心筹划不断学习教育活动,打造各类学习平台,用理论武装头脑,用形势统一认识,用实例开阔思路,用活动推进工作。

二是落实服务侨界群众工作网络措施。切实加强与上级侨联和兄弟县市侨联,尤其是与上海市杨浦区侨联、苏州市侨联和福建省侨联的联系与合作,共享侨源,发挥优势。按照“四有”标准,编制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侨界群众的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各镇侨联组织的作用。

三是落实打造“大侨务”工作格局措施。依托和借助有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共同开展侨务工作。密切与人大、政协、统战、侨办等涉侨部门的合作,共创“五侨”工作机制。密切与开发区,组织部联系,广开引贤引智渠道,密切与有关部门和各镇合作,共建侨商创业园。

四是落实依法维护侨界群众合法权益措施,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保护法》和《省实施办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完善公检法涉侨案件通报制度,充分发挥侨界维权工作站作用,依托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做好涉侨维权工作,把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先预防和化解上来,做到件件有处理,事事有交代。发挥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作用,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和归侨侨眷意愿。

第2篇

2014年全县人口计生科技工作要全面提高科技服务水平,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完成国家、省、市检查任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继续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实现城乡居民目标人群全覆盖,完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任务。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确保符合条件的待孕夫妇知晓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意义,主动参与孕前优生检查,做到有计划地妊娠和生育。

2、建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家庭档案,一户一档。做好早孕、妊娠结局等随访,同时录入山西省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系统。

3、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咨询指导全覆盖。积极开展出生缺陷一级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二、继续抓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1、继续抓好综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加大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摸清底数,明确任务,及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综合避孕率达到85%以上。

2、切实做好孕前管理与术后随访服务。乡级要重点做好每季度一次查环、查孕服务;村级要为未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育龄夫妇做好药具发放和每2月一次的尿检服务。要形成经常性工作机制,准确、及时掌握生育对象避孕节育情况,发现脱环或计划外怀孕的,及时落实补救措施。规范做好术后和药具随访服务,术后随访服务率达到90%以上。

3、深入推进家庭健康促进计划。与卫生、妇幼联合开展以生殖健康科普知识讲座、咨询、妇科免费检查为主要内容的生殖健康服务活动。

4、继续开展“第二春”免费生殖健康检查,服务率达到目标人群的90%以上。坚持知情自愿、规范服务、方便群众的原则,为农村49—60周岁的独生子女、双女母亲免费提供生殖健康咨询、妇科B超检查、乳腺检查、妇科内诊检查、取出宫内节育器等服务。规范填写健康检查服务记录,统一建档妥善留存。

三、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高技术人员能力素质。

加大培训的力度,全面提高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满意、信得过的技术服务。

第3篇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深化改革增活力、提质增效促转型、统筹兼顾惠民生、凝心聚力干到位”的总要求,以搞活商贸流通、扩大消费需求、扩大进出口为首要任务,以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为抓手,强化项目建设、提升服务功能、推进行业监管,力争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3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进出口总值 __万美元,同比增长10%,促进内外贸统筹协调发展。

一、落实改革举措,增强商务发展内生动力。要立足自身,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变化,把推进流通发展改革作为提升商务工作的着眼点,准确掌握商务深化改革的前沿动态,不断创新工作管理方式,完善商务发展体制

(一)推进内贸流通改革措施的落实。积极推动全市规划先行,落实省级促进流通领域发展的政策法规,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加快制定《关于促进扩大消费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修订完善《__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和《县区商业网点规划》。密切关注国家现代流通综合改革,积极争取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落实好商务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新举措。

(二)加快落实“三个全覆盖”。农贸市场建设要结合乡镇实际,采取主要乡镇独立建设或招商引资开发等多种方式加快建设进度;农家店建设采取对边远山区和贫困村适当降低准入门槛的方式加快改造;配送中心和商贸中心当地实施企业没有能力承担建设的,要采取引进或联合建设的办法实施加快建设步伐,原则上各县区每年争取新增乡镇商贸中心1个,华亭县年内必须建成配送中心建设任务,实现配送中心县区全覆盖。

(三)主动适应商务项目管理改革。今年内贸领域推行项目规划文本集中上报、统一竞争答辩的项目竞争管理模式,择优委托实施项目;省上项目资金将向市场体系建设、向西开放等重点项目倾斜。各县区要积极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加大商务领域项目库建设力度,严格审核商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设施、电子商务集成和仓储设施等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产业关联性、经济效益,积极储备一批成熟、潜力好的商贸项目;进一步加强对项目资金的跟踪问效和绩效考核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突出提质增效,完善市场体系

(四)着力加快商贸物流建设项目进度。以陇东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工程和全省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建设项目为重点,重点抓好__工业园区综合物流中心、__恒旺物流园等21个陇东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全省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工程已纳入省上目标考核,并逐月调度,实地检查,__县要不遗余力抓好金果国际博览城建设项目,要完成项目进度的65%以上。

(五)着力扩大农产品流通战略平台。抓好8个省列为民办实事县乡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大力提升改造或规划新建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农贸市场。制定《2015-2017年县乡农贸市场重点乡镇发展规划》,积极规划落实明年农贸市场建设项目,争取公益性农贸市场建设试点,加快产地小型农产品集散市场建设。集中力量抓实省厅下达的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加快__金果国际博览城、崆峒区陇东农副产品交易中心、__陇原红公司、__源润公司、泾川陇丰公司等5户企业的标准化冷链仓储建设进度,8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大力开展 “农超对接”和“基地配送”,扩大鲜活农产品直采、直供规模。引导农产品经销商、贩运户进行公司注册,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逐步完善城乡鲜活农产品销售网络。

(六)着力打造多层次商贸服务平台。按照“三个全覆盖”的建设要求,重点解决实施企业在条件好的村超限额建设、边远贫困村不愿建的问题,今年全市规划建设农家店300个,配送中心2个,商贸中心3 个,力争农家店覆盖率年内达到70%以上。重点落实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10%的政策,健全社区便民商业服务设施,促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积极争取国家级再生资源回收项目示范城市建设工程,抓好__恒达公司再生资源回收加工集聚区建设项目,确保通过验收;崆峒区要规划筹建好__振辉公司再生资源集散市场项目;引导零售企业设立节能环保、再生产品专柜;鼓励回收拆解企业建立“社区废旧物品回收门店”。

(七)着力完善重要商品市场调控平台。根据社零总额县区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强化主要措施和工作要求,将社零总额目标任务细化到每个月、每户企业,建立“限上企业基本情况台帐”,加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工作,每月做好市场运行督查通报。进一步完善市、县(区)两级市场运行监测体系,重点监测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争取在全省月度考核排名中保持在前三位。加强冬春蔬菜储备,组织企业增加储备蔬菜品种,扩大储备规模,增加投放站点;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蔬菜精细加工。加强摸底调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今年每个县区至少培育3户限下商贸流通企业转型为限上企业,至少培育5户商贸流通业个体户转型为企业。

三、以培育外贸企业为重点 ,着力扩大对外贸易

(八)切实消除任务空白县。有关县必须高度重视,转变发展观念,精心选择培育外贸企业,确保完成任务目标,切实解决县区之间不平衡的问题,年内消除空白县。

(九)发展对外贸易主体。加强对__县苹果类产品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的政策扶持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市、县两级互动的出口基地培育考核机制和准入退出机制。对重点外贸企业要实行“一企一策”,做好跟进服务;积极争取各项外贸促进政策和重点项目,探索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着力培育一批马铃薯及牛羊肉加工、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出口企业;果品、中药材等专业市场要增加外贸功能,有进口潜力的企业要文秘站:扩大商品、服务、资源、能源及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促进内贸外贸一体化模式加快发展。

(十)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协调海关、税务、外管、检验检疫等部门,落实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19条意见;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重点经贸活动;建立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企业的业务指导、政策咨询和实务培训。积极培育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服务,解决缺少外贸专业人才,订单散且小等实际问题,有效降低中小外贸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四、促进消费创新,提升现代服务发展水平

(十一)积极落实信用消费促进政策。结合我市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结构、消费倾向,引导商贸企业与金融企业拓展银行卡信用支付功能,促进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汽车等热点商品消费。

(十二)完善居民基本生活服务网络。鼓励家政服务企业便民建立家庭服务平台,发展面向家庭的维修、保洁、烹饪等生活业务;结合城市建设,健全居民购物、养老服务、餐饮、再生资源回收等社区综合服务网络,打造一刻钟便民消费圈。同时,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规划建设一批辐射力强、集维修、餐饮、洗浴等于一体的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促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

(十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以大宗农产品网上交易为突破口,引导企业积极利用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网,大力发展“万村千乡”网络农家店,促进流通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指导“特色中国—__馆”入馆企业积极推进网上运营,督促重点企业积极入驻__馆线下实体馆,发展线上线下协同运营模式,带动我市名优产品扩大外销。积极向省厅争取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等方面的项目,力争年内有两到三户企业获得电子商务专项资金。

(十四)着力发展生活业。积极落实商务部和省厅出台的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及时推广家政服务、摄影摄像、美容美发等行业标准和规范,成立美容美发协会,逐步完善服务业市场发展体系;推动餐饮住宿业转型发展,组织餐饮企业开展有影响的促销活动,参加各类会展,积极实施好精品陇菜和早餐示范工程,不断扩大餐饮业对外交流;引导大型龙头家政企业发展连锁试点,加大企业监督管理和跟踪服务力度,完成城镇失业下岗人员和农民工培训任务。

五、强化综合执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十五)强化执法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全省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不断创新机制、规范执法,切实抓好商务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全市商务综合执法能力。

(十六)推进打击侵权假冒。制定全市2014年“双打”工作要点,加大对侵权假冒、商业欺诈、商业贿赂等突出问题的整顿力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协调衔接,努力建立平等和谐的零供关系。配合省上建立商务领域信用记录征集和评估体系,探索建立流通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

(十七)强化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加大商场、超市、定点屠宰、酒类批发零售等各类商贸企业主体的监管排查力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工作部署,定期召开专题分析会。严查监管不得力、规章制度不落实等问题,杜绝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事故发生。

第4篇

一、积极向省州争取适合我县实施的科技扶贫项目5件,并力争在年内完成赤芍、藏红花等中药材的试种与推广、高原有机夏秋草莓产业化示范与推广、蓝莓产业化示范与推广及其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等科技扶贫项目申报、立项等工作。

二、与我县的民营科技企业或合作社签订扶贫培训、劳务合同。引导贫困户在这些民营科技企业、合作社学习技能,同时打工增加些收入。计划在这些民营科技企业、合作社参与培训和务工的贫困人员200人(次),扶持2-3个项目。在全县范围内打造7个科技扶贫示范村,其中省级科技扶贫示范村2个、州级科技扶贫示范村1个、县级科技扶贫示范村4个,科技扶贫示范户35户。

三、积极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根据全县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积极举办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班,加强农牧民群众务工、务农就业技能培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利用科技下乡、科普宣传、科技活动周等活动,扎实开展全民科学文化知识普及,进一步提高全民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文化素质,努力使人民群众在知识思想上脱贫。全年开展科普活动15次,培训新型农牧民上3000人次,畅通技术进村入户到人渠道。

四、积极构建覆盖农业、牧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多方面的“专家人才库”。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整合保持合作关系的区域内、外高层次人才资源,建立“专家人才库”,同时着力于建设人才信息数据管理库,以此为平台,积极探索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渠道,充分发挥“专家人才库”自身优势,更好的为全县扶贫攻坚提供良好的科技服务。

五、积极鼓励科技人才参与科技扶贫。积极鼓励科技人才以科技成果、专业技术入股或承包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结对帮扶,对科技扶贫中所取得的收益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同时对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的科技人才,由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奖励。

第5篇

一、深化统计普法,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

(一)继续做好对领导干部统计普法。将新《统计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学习纳入今年人大法制讲座、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内容之中,努力扩大对领导干部统计普法宣传面,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二)进一步抓好对政府统计部门的干部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法制培训、法制讲座、普法考试等形式,抓好政府统计部门的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深入学习新《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工作,做到学法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

(三)加强对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制宣传。充分利用“法治宣传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12.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通过电视、电台、网络、电子屏、广告牌、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介,面向全社会开展新《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新《省统计工作监督管理条例》、《省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宣传活动,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营造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法治氛围。并积极运用统计执法成果,适时通报一批统计违法违纪案件,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重大典型统计违法违纪案件,进一步树立统计执法的权威性,提高统计执法震慑力。

(四)按照上级统计局和市普法办的要求,做好统计“五五”普法查漏补缺、总结、检查验收工作。

二、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全面提升依法统计水平

(五)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在二、三季度开展新《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执行情况检查。要结合实际,明确重点,确保检查不走过场,以高质量的检查业绩,迎接上级有关部门的抽查。

(六)制定并实施年度统计稽查计划。围绕服务业、粮食生产监测、节能降耗、固定资产投资、镇(街道)统计等重点统计工作,进一步加大统计稽查力度,强化统计行政监管。对于上级统计局直接查办或者转办、督办的统计违法案件,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并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七)以统计执法为抓手,全面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深入推进统计执法,使统计执法能更好地与今年我市统计工作主要任务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八)认真研究部署好人口普查的执法检查工作,为人口普查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九)以新《统计法》实施为契机,全面加强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严格执行新《统计法》中有关统计调查管理的规定,加强对有关部门制定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管理,杜绝非法统计调查行为。

(十)严格执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强化行政责任追究。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办案质量,特别是在查处服务业单位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领导干部违法干预统计数据、统计人员参与弄虚作假、名优企业在数据上弄虚作假、市属重点投项目和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等统计违法违纪行为上要实现新突破。

三、加强统计法制队伍建设

(十一)认真执行新《统计法》、《省统计工作监督管理条例》,建立健全统计执法检查(稽查)工作制度,提高办案质量,营造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良好氛围。

(十二)加强培训学习,全面提高统计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技能。要加大对统计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深入学习新《统计法》、《省统计工作监督管理条例》、《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法律法规,全面准确把握统计法律精神实质,积极学习探索新《统计法》实施以后的统计执法新方法、新模式,在案件处理上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恰当。

四、完善统计法规制度

(十三)认真配合做好修订《统计法实施条例》和《省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工作。

五、健全统计执法内部约束机制

第6篇

一、切实发挥“12345”政府服务热线作用。一是努力突破体制、机制瓶颈。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热线工作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的新路子、新局面,逐步解决目前我市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二是科学界定热线服务范围。尽快研究制定出台热线工作职责、业务受理范围并在网站上、媒体上予以公布。对不在受理范围的电话,做好解释和引导工作;对权属不清的办件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确定权属界限。三是不断拓展热线功能。进一步完善政务咨询、便民服务数据库等应用系统,全面升级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拓展现有的电子地图,扩大城区覆盖范围;探索建设村(社区)级平台,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四级网络平台。四是进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努力完善12345政府服务热线系统平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办整改;强化对热线考核工作的监督并不断优化考核指标体系,确定考核内容、权重和分值,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县区“12345”平台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对相关部门的月度考评情况进行通报,努力使考核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在全市形成“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二、巩固提升电子监察应用水平。一是继续优化系统功能。结合实际工作,不断对系统进行修改、完善、提升,努力打造运行稳定、操作便捷、功能先进、评价科学的系统。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对县区、市直相关部门电子监察员的业务培训,在全市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电子监察系统工作队伍,以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三是强化日常监察工作。加强日常网上监察力度,重点下力气解决“体外循环”、事后补录等违规行为,并加强对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异常情形的分析、研判,不断提升办件的“质”和“量”。四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电子监察工作相关制度,提升电子监察工作规范化水平;加强通报制度,对相关部门的运行绩效情况实行通报,并将结果应用于年终考核工作。

三、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中央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对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的清理,对清理后的事项制定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及审批流程,并向社会公开,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稳步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继续推进“三集中四到位”工作。以抓督查、抓落实为重点,以部门进驻率、项目到位率、授权到位率3个100%为目标,确保“三集中四到位”工作各项内容落实到位。二是加大对市级服务中心的监管的力度。抓好14项服务制度的落实,制定出台相关监管办法。三是完善分中心管理。推进“四统一”,即分中心要与市县中心统一审批办件制度、统一日常管理制度、统一收费管理方式、统一监督考核模式;倡导“一中心一品”,鼓励各分中心根据实际需求,积极探索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创新服务品牌。

五、扎实开展专项效能监察。一是开展作风建设监督检查。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把监督改进机关作风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切实打造“效能港城”。二是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对建设、土地、资金、分配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确保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三是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监督检查。健全工作机制,加大问责力度,逐步减少和消除秸秆焚烧现象,努力促进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四是开展价格调控监督检查。不断提升价格监管能力,改善价格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物价稳定,保障民生。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调结构、转方式、推进节能技术进步为根本,以机制创新、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为保障,以“五水共治”、“四换三名”为重点,以价格杠杆为手段,全面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通过能源“双控”倒逼机制,促进我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县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3年下降5%以上;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控制在5.73%以内;全社会用电增速控制在9%以内,实施“腾笼换鸟”优化用能2万吨标准煤;完成30个节能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完成5家重点企业的能源审计和2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20MW;完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3个。

三、主要措施

一、突出抓好用能量交易机制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会明确提出了“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行节能量、碳排放等交易制度”。2014年,全县要以用能量交易为突破口,深化能源“双控”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能源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一是建立用能总量预算化管理。实施用能总量预算化管

理,改变过去敞开口子用能,对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我县将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台用能总量预算化管理办法,根据“十二五”能源总量指标和年度节能降耗目标,核定各镇(街道)、开发区年度用能总量,通过用能登记、半年通报、年度决算、强化考核等制度安排、推动各镇(街道)、开发区完善用能预算管理、加大淘汰落后、节能技术改造、可再生能源推广等措施,确保实现区域用能总量动态平衡。

二是实施企业初始用能权核定。初始用能权的核定是实

施用能预算化管理和推行用能量交易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我县将制定出台重点用能企业初始用能权核定指导意见,以年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为重点,根据“十二五”前三年的年度用能情况,按照“三公”原则,全面核定其初始用能权,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向社会公示,为开展用能量交易创造条件,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强用能管理的内生动力。

三是完善节能降耗目标考核。按照“十二五”能源“双控”工作要求,修改和完善我县节能降耗考核办法,把用能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用能预算化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初始用能权核定管理、用能量交易实施情况一并纳入对各镇(街道)、开发区2014年度能源“双控”考核内容,推动全县用能量交易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积极发挥体制机制的倒逼作用。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倒逼作用,推动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一是实施差别电价。结合运用工业绩效评价成果和差别电价认定权限下放的有利时机,加大对“”高能耗行业中淘汰和限制类工艺、设备以及确定的C类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

二是实施惩罚性电价。国家和省共颁布实施了67个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几乎涵盖了高耗能行业和部分非工领域。今年要开展对高耗能行业和部分非工领域的行业能效对标考核,对超能耗限额1倍以内的,加0.1元/千瓦时,超1倍以上的,加0.3元/千瓦时。

三是实施用煤总量控制。2014年,省、市政府分别制定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们要按照上级的的工作部署,确保到2017年实现煤炭消费负增长。一方面,倒逼热电企业加快锅炉改造,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倒逼非电用煤企业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运用。

三、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实现能源“双控”目标任务的根本所在和重要途径。2014年,我县要主动有为,强化推进,狠抓落实。

一是着力推进“机器换人”。按照“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机器换人365”工程,努力形成“机器换人”政策激励、重点特色项目推进和行业服务平台推进机制,着力推广以生产环节换人、单台设备换人、生产线改造换人、智能改造换人和组织管理改造为主的五种方式。实施“机器换人365”专项行动,力争实现“机器换人”项目150项和减少企业一线劳动力6000人的工作目标。

二是着力推进退低进高。进一步深化工业绩效调查结果的分析运用,建立健全全县工业企业用地、用能,用电、排污、税收“五本台账”,并按照《县提高工业企业亩均产出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对A、B、C三类企业实施差异化政策,以此推进“腾笼换鸟”、“退低进高”工作,全年腾退低效工业用地1300亩以上。

三是着力推进淘汰落后。按照“改造提升一批、转型发展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有序转移一批、整治关停一批”的总体思路,结合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和工业企业绩效调查,以造纸、印染、化工、电镀、织造、粘土砖瓦窑等为重点行业领域,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通过分期分批,切实淘汰一批高耗能、重污染和不具有能源利用优势,产品附加值较低的相对落后产能,确保完成国家、省、市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实现年节标准煤2万吨以上的节能量。

四、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进一步加大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推广,发挥企业在能源“双控”中的主体作用。

一是加强节能新技术推广。继续加大对印染、造纸、化纤、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等传统行业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推广力度,通过节能新技术推广会、交流会等形式,把工业锅炉(窑炉)改造技术、余热余压利用技术、电机系统节能技术、能量系统优化技术等节能适用技术向行业推广,不断提高行业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深化非工领域节能。在做好工业领域节能的同时,不断深化建筑、交通、商贸、农村、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建设部门要按照建筑节能的要求,以太阳能光热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LED等绿色照明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路灯LED改造规模化水平,完成一批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和项目。交通部门要继续加大公路、水路运力结构调整,引导运输车结构向重型化、厢式化、专用化率方向发展,淘汰高耗能的车辆,提高燃油利用效率。同时,大力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完善运力配置,引导人们绿色低碳出行。商贸部门要以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为重点,强化以节电为主要内容的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和运用,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农经部门要以秸秆等生物质能利用为重点,建设一批沼气利用示范工程。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以公共机构能耗统计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构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长效机制,发挥公共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开展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创建一批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

三是强化重点企业的节能。深入开展重点企业能源体系建设试点。2014年,全县要开展能源体系建设示范企业的创建,引导重点用能企业逐步建立高效运转、持续改进、节能成效明显的能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夯实企业的能源管理工作,继续加大对重点企业的能源审计力度。2014年,确保完成5家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任务。要把清洁生产作为贯彻落实省、市大气环境治理和“五水共治”的切入点和主抓手,以节能、节水、减排为重点,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014年,确保完成20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目标任务。

五、大力实施重点领域节能工程。节能工程既是落实能源“双控”工作举措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能源“双控”目标任务的主要途径。

一是实施重点领域能效提升工程。组织实施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全力推进完成30个重点节能技改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年节能6万吨标准煤。在锅炉窑炉改造中,重点推进锅炉煤改气、煤改生物质、窑炉油改气等技术。在电机效能提升中,重点推进50千瓦以上落后电机的淘汰更新。在绿色照明推广工程中,重点推进路灯、企业车间照明LED替代。

二是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要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加快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相关政策要求,加大政策宣传、财政奖励、指导培训、备案服务等举措,鼓励县内外有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在我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开展业务,对符合财政补助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优先安排节能专项资金。确保全年实施3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同时,落实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帮助节能服务机构争取国家、省级合同能源管理财政资金奖励,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加大可再生能源推广运用。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不断调整和优化我县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用能增量。2014年,抓推进、抓并网、抓运行,确保完成20兆瓦的建设目标。

六、进一步完善能源“双控”长效管理。能源“双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项目准入机制。当前,面对新一轮企业投资体制改革,我县将制定出台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对于清单外企业投资项目,政府将不再审批,而是实行立项备案、前置审批按准入标准自主承诺、竣工统一验收、事中事后“零容忍”监管制度。在确保实现“十二五”能源“双控”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我县项目能耗的准入标准和项目竣工节能验收管理办法,强化事后监管和相关整改、处罚等措施,进一步规范项目准入。

第8篇

一、健全机制,强化常规管理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管理,按照规划的要求,指导各部门全面实施新规划。

一是完善《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导各部门建立完善统计监测数据,及时掌握各项指标的进展情况,保证统计监测客观科学提高统计监测效率和准确性,协调解决问题指标,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加强和成员单位的衔接沟通,督促各成员单位对前期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进展情况制定后期推进措施,稳步推进规划目标的落实,为下一轮规划编制打好基础。

二、创新举措,突破重点难点

区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优质资源聚集,今年,区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打造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的目标,在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品质、改善民生福祉、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奋发有为,新一轮的发展将惠及广大妇女儿童,妇女儿童事业也将取得长足发展。

一是为妇女儿童创造更加优良的生存发展环境。提升城区品质品位、深化文明创建、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优美宜居,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安全、优质的服务,提升幸福指数。

二是结合区域实际,围绕重点,推进惠及妇女儿童的民生实事项目建设。

三、夯实基础,加强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