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1 09:07: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风险价值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我国商业银行内审风险
第一,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有限,使得内部审计工作长期“受制于人”,在这种制度的约束下,内部审计部门不但难以正确有效地发挥其风险预警功能,也明显增加了审计部门与商业银行的风险,导致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风险预防效果十分有限。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在内部审计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更多的时间、金钱都花费在了监督银行内部的财务活动与审查各种会计报表和资料方面,审计工作长期停留在表面,这种试图发现有作弊与违规行为的做法实际上还属于“合规性审计”的范畴,与风险导向型审计的要求相去甚远。第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所起到的风险防范效果并不明显,审计风险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得不到及时改进和优化。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融合度持续加强,金融市场中不断被填充庞大的信息量,如果不能对这些数字与资料信息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发掘和数据整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就会因缺乏有效的整合而使审计工作无法取得成效。甚至会由于审计的高成本而使内部审计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真正解决。第三,商业银行内审独立性有限。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将内部审计部门设置在了各个分行或者总行,受各个分行行长和总行行长的直接领导,审计的独立性可想而知。不仅如此,对内部审计人员薪金水平的确定、晋升制度的设立等,都要在各分行行长、总行行长或者专门机构对其进行考核之后才能确定。这种各分行行长直接管辖内部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部门的做法,一方面限制了审计人员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也因为融入了过多的主观因素而增加了内部审计风险。
(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分析
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审计手段和方法方面都相对滞后,尤其在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做法相对比之后更会发现自身的短板。比如,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都从账表审计出发,通过手工检查的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低效率”的处理,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浪费在了对数据的翻阅上,在审计风险的高发区、高发环节却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这样一来,即便开展了内部审计,也因审计技术、审计方式的滞后,而使审计的效率得不到显著提升。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当今社会已经发展成了网络社会,商业银行面临的业务更为宽泛,除网购、网络缴费、网上转账等新业务需要银行处理外,商业银行还要通过多种途径规避各种危机和风险,通过内部审计对新的风险进行重新评估。但是,以当前掌握的情况看,一些商业银行还未改变传统的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制度,在风险控制手段、风险识别技术等方面难以做到与时俱进,这为内部审计风险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进一步增加了风险控制的难度。此外,一些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并未规范自身的管理范式,无论是工作的合规性还是制度的系统性都有待增强。
二、内部审计的风险管控
(一)建立审计风险责任约束机制
第一,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其职业道德,强化审计责任追究制度,使内审部门和审计人员能够自我管理和自我责任。第二,明确内部审计责任约束的内容与要求,对审计行为、审计质量、审计人员和审计风险等给予明确的约束。第三,不断强化内部审计的质量,要求内审部门建立健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机制,以便强化内部审计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水平。
(二)建立风险评价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风险评价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把关”类的工作。建立风险评价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对提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水平产生积极影响。为此,需要构建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强化对审计不同环节的质量控制,以便对审计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防范与控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内部审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和可能隐藏的不稳定因素。此外,还应构建完整的审核制度与考核制度,以此提高对内部审计时效性和质量的监控,有效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对风险控制的能力。
(三)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科学制定审计计划
通过前文的分析已经得知,借助对审计风险的评估与分析,能够提升商业银行主动预防审计风险的能力,能够使其化解被动控制的局面,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科学制定审计计划,所有审计人员都要在审计实践中自我定位,以提高审计效率为前提,提升对审计风险和金融风险的敏感度。此外,在明确审计重点与审计事项的同时,要对审计风险状况做出准确研判,通过审计方法与审计手段的选择,不断提升其审计风险防范能力。一般而言,在风险导向下,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在银行内部建立数据分析系统,以便对各分行、支行与网上营业厅的业务流程加以动态跟踪和监管,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
(四)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意识
关键词:项目档案;项目风险管理;辅助作用;价值
我国在开展项目类改革活动中,最为关键的指导方向便是项目风险控制,而想要实时性制定实施有助于项目可持续竞争发展的举措,就必须时刻以项目档案管理作为基础性指导媒介。由此看来,项目档案在我国项目风险管理事务中,的确发挥着重要性影响作用和价值地位。
1 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机理
所谓项目风险,即有可能引发项目损失危机的诸多不确认因素。相比之下,项目风险管理便是借助风险识别、校验解析和评估等途径,进行相关项目风险识别,进一步凭借此类辅因素进行各类风险有效应对的行为流程,最终避免如以往般消耗过多的成本费用。
2 项目档案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项目档案主要是在项目建设和管理环节中衍生出来的,作为一类历史记录,其存在深刻保留价值和多元化形式。特别是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影响作用和价值地位,往往是不可替代的。
2.1 项目风险的有效预防和遏制
开展项目管理活动的核心动机,在于贯彻落实项目价值的最大化目标,不过其间却要经历一类漫长的探索实践路程,从某类层面上也表明实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并非项目管理的唯一目标。项目管理还有一类目的,就是针对项目建设环节中出现的各类风险问题加以协调和遏制,避免对项目落实进程造成限制。在此期间,项目档案作为一类控制意义极为深刻的行为模式,已然被赋予极为深刻的管理内涵,就是说档案是项目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尽管说项目风险管理属于风险意识,可并不代表任何项目都会设置完善化的风险管理部门,也并非任何项目都会组织完善化的风险监督控制活动。不过对于当代专业化项目建设管理主体来讲,基础性风险意识还是必须预先树立的,只是这类意识的强弱效应存在广泛差异而已。
2.2 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的收集整合
须知项目管理职务和信息原本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唯独信息收集、整理、归纳的足够丰富完善,最终项目风险控制措施才会彰显出应有的实效性价值。因此日后在运行项目风险管理系统过程中,务必要集中注意力进行关键性数据来源、工序流程和时间选取。所以说,项目档案是项目风险控制过程中保留高等级层次凭证价值的信息资源,时刻保留辅助项目顺利进行的推广应用价值,并且此类辅助功能会直接贯穿融入于项目建设的整个风险管理流程之中。
首先,风险识别的流程。项目档案作为项目建设环节中的原始记录结果,其核心存在意义就是将项目信息予以真实、完善和精准性呈现,同时结合项目档案信息进行有关风险窥探识别,保证后期管理主体能够结合丰富实践经验采取合理化的风险衡量和控制决策。因此,不管是透过耗费成本或是产生效益角度窥探,项目档案都可以说是项目风险识别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指导性信息内容。
其次,风险衡量和估计的流程。即要确保风险衡量的精准和实效性,除了注意分析数据信息之外,同时更要灵活沿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辅器具。毕竟项目档案的真实和精准性,是其余信息资源难以比拟的。
再次,风险管理决策和实施的流程。因为项目风险管理决策的核心指导线索,便是结合风险识别和衡量途径获取的必然结果,尽管说项目档案并未直接融入到决策流程中,不过由于前两类工序流程已然发挥出项目档案应有的价值,所以说项目档案的_为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丰富的指导线索。而持续到风险管理实施环节中,项目管理主体则有必要充分利用风险管理决策形成的档案,针对各方面决策结果加以解释认证,保证后续诸多执行人员都能够充分掌握,避免日后这类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任何纰漏状况。
最后,项目风险管理实施绩效的评估流程。单纯那绩效评估来讲,其可以说属于一类事后评估手段,必然要融入项目档案。所以在某类角度上窥探,项目风险管理绩效评价,原本就是结合项目在整个风险管理环节中衍生出的各类档案评估活动。需要加以强调的是,风险管理绩效评估,同样是针对风险管理过程中诸多档案进行细致化梳理和整编的行为流程,而这些被全面整合的项目档案资源,在项目今后风险控制中发挥着关键性指导服务效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档案在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引导作用,其间不管是档案的工具价值或是信息价值,都能够在项目风险管理环节中得到生动细致化呈现。所以说,项目档案对于项目风险应对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作为现代专业化项目管理主体,有必要提前认证分析各类常见风险问题并制定协调化防治方案,最终令自身项目档案和相关管理工作质量达到愈加完美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卓瑞治.浅析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质量的前端控制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2,20(06):166-174.
[2]车凤.项目档案管理在项目风险控制中的价值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17(07):113-116.
[3]杜克.加强发展改造项目档案管理迫在眉睫[J].机电兵船档案,2016,11(02):87-96.
关键词:现浇框架,裂缝,使用过程,防治措施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商品房的质量问题也日趋上升,成为主要的投诉热点,有些投诉通过建设行政部门加强管理,建设、施工单位努力,能够得到控制和解决,但普遍存在的现浇框架梁板裂缝,到目前为止仍未找出对其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因此本文就现浇框架梁板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的裂缝比较常见,且随机性较大,包括可见的宏观裂缝和存在于砼内部不可见的微观裂缝。对于带裂缝工作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裂缝是结构受力过程中允许出现的,但考虑结构的耐久性、适用性必须予以限制。本文将主要对现浇框架裂缝产生原因、位置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分析。
一、现浇框架裂缝产生原因
分析裂缝成因,区分裂缝类型,对于预防裂缝产生,减少对结构的影响至关重要。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可归纳如下:
1、由变形引起的裂缝
结构由温度、收缩和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而引起的裂缝,起因是结构变形,当变形得不到满足时将引起应力,且应力还与结构刚度大小有关,只有当应力超过一定数值才引起裂缝,裂缝出现后变形得到满足,同时刚度下降,应力发生松弛。
2、由外荷载直接作用而产生的裂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承受施工荷载和使用荷载时经常出现与主拉应力方向大致正交的裂缝,包括正、斜截面裂缝。对允许出现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这类裂缝一般为正常裂缝,设计、施工和使用中应该根据要求控制裂缝宽度。该类型裂缝是常规设计必须验算的裂缝。
3、由外荷载作用,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该裂缝是由计算假定模型与结构实际工作状态不完全一致时,由外荷载引起的次应力产生裂缝。如钢筋混凝土屋架按铰节点进行设计计算,但实际节点处却存在弯矩和剪力,时常会产生节点裂缝;壳体计算常用薄膜理论假定,相对壳面误差不大,相对边缘区域误差较大,于是该区域常因弯矩和剪力引起裂缝。次应力引起的裂缝也是由荷载引起,只是按常规一般不计算,但随着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计算也逐渐趋向全面合理,因而此种裂缝成因也可归入外荷载一类。
这样裂缝成因就可总结为:由变形和荷载引起的裂缝。其区别主要体现在:由荷载引起的裂缝,仅与外荷载的大小以及材料强度有关,当外荷载产生的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后,裂缝产生,刚度下降,应力松弛;由变形引起的裂缝,荷载大小、材料强度并非全部影响因素,对某些结构而言,虽材料强度不高,但有良好的韧性,可适应变形要求,因而抗裂性也能较高,这是变形裂缝区别于荷载裂缝的主要方面。
其次,按普通外荷载的计算原则,从外荷载的作用、结构内力的形成,直至裂缝出现与扩展,荷载不变条件下,似乎都是在同一时间瞬时发生并一次完成的,是个“一次过程”。变形荷载的作用,从环境的变化,变形的产生,到约束应力的形成,裂缝的出现与扩展都不是在同一时间瞬间完成的,它有一个“时间过程”,称之为“传递过程”,即应力累积和传递的过程,它是一个多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是与荷载裂缝的第二个区别。
在实际工程中,很难将两种裂缝割裂开,具体到某条裂缝往往都是两种因素交织促成的。虽然统计显示,工程实践中属于由变形引起的裂缝约占80%以上,由荷载引起的占20%左右。但实际上变形裂缝只是以变形为主,同时也存在荷载的作用;荷载裂缝也是以荷载为主而已。
二、现浇框架裂缝产生位置
现浇框架裂缝的产生随机性很大,往往由多因素的耦合,这就需要区分出导致现浇框架裂缝产生具置及主要原因。对于框架柱较少发现裂缝产生,且其裂缝的发生往往都与地基的不均匀有关,情况也较为简单,这里不再详述。下面主要分析较常发生在梁侧及板面裂缝的具置及裂缝形态。
常见框架梁裂缝
1、由于荷载作用,框架梁端部产生较大剪应力,在与纵轴成45o夹角处主拉应力值最大,容易产生斜截面裂缝,并向上下延伸,具体裂缝形状与构件的受力方式有关。由跨中弯矩引起的截面正应力在梁截面下边缘最大,因而裂缝也在下边缘最大,但不会在下边缘闭合。
对于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出现的裂缝,当裂缝宽度小于规范允许值时,可不进行处理;当超过规范要求时,应进行结构耐久性鉴定或加固补强处理。
2、框架梁侧常出现“枣核”形裂纹。主要是由于赶工期,拆模较早,养护不当,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内外干缩量不一样,混凝土表面收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以及两边柱的约束而在沿长度方向上产生拉应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当时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裂缝。枣核形的裂纹是因为构件截面上部变形受到板的约束,下部受到较强钢筋的约束,中部却没有强有力的钢筋约束,而使裂缝发展形成。
3、同样出现在梁侧但形状为楔形的裂缝一般均由温差所致。在温度影响下,钢筋混凝土梁在两端受到约束时,由于热胀冷缩导致梁被拉裂,其裂缝大小自然与温度的变化量以及梁柱的线刚度比有关。
现浇楼板裂缝
1、在实际工程中,建筑结构的阳角楼板常出现45o上下贯通的斜裂缝。鉴于此项工作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的许多学者均进行过细致研究,尽量准确、全面地分析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板角裂缝主要分布在从板角开始到距离板角1/8~1/6跨范围内。一般情况下该区域内应力最大,并沿角—中心连线向板心递减,当距离板角超过1/8~1/6跨时,应力数值的衰减加剧,板面拉应力很快就消失。
2、在楼板跨度的中间位置,常出现垂直于跨度方向的纵向裂缝。其产生原因是:板面与板底存在着温差,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温差变形,四面墙体的约束,必然产生垂直于板的纵向裂缝。且往往此位置正是板的负筋端部以及板内埋有电管,所以此种裂缝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中十分常见。
3、在现浇楼板沿框架梁两侧的长度方向,常产生一些并未贯通裂缝。引起此种裂缝的主要原因为板面钢筋位置不正确造成的。由于施工时工人乱踩已绑扎好的钢筋,使现浇板板面负筋位置普遍偏下,已接近或超过中和轴,板的有效高度减少,板在负弯矩作用下开裂,同时由于板厚不足也会降低板的承载力和刚度,对裂缝的发生和扩展也有直接影响。
关键词:暂估价;风险;控制
Abstract: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ntity list valuation practice, provisional estimate by more and more construction unit,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cost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However, temporary evaluation is not scientific, pricing is not standardized, and allowing owners face the risk of project cost control. How about the engineering quantity list valuation of temporary risk effectively is a difficult problem analysis and control, the construction unit must face.
Key words: Provisional valuation; risk;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中规定,工程量清单中的暂估价,是指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提供的用于支付必然发生但暂时不能确定价格的材料的单价以及专业工程的金额。
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暂估价项目的设置解决了工程造价中一些暂时缺少设计深度或二次设计未到位的问题,也解决了一些材料暂时尚未明确规格、型号、品牌和档次问题。暂估价的设置在工作中解决了工程招标的完整性,从而使招投标周期缩短,减低了招投标难度,所以暂估价的形式较受招标人欢迎,目前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中也采用得越来越多,所占的资金比例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暂估价设置与认价还缺少规范统一的实施办法,也在随后的工程建设与工程结算中埋下了诸多隐患,使工程造价突破招标人的预算投资规模,无形当中给招标人造价控制增加了很多风险。在这里,我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工程量清单中暂估价存在的一些风险及控制方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些参考。
一、目前暂估价的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暂估价项目设置存在风险。业主在材料暂估价和专业工程暂估价设置时往往界定不清,或者将直接发包的专业工程也列入暂估价中,或者将专业工程暂估价列入材料暂估价项目甚至分部分项工程中,或者将设备价格也列入暂估价项目。暂估价项目设置的混乱,会导致工程结算时,相关措施费用、总承包管理服务费用、规费、税金等的计取同样陷入混乱。
2.暂估价项目定价存在风险。招标人在暂估价价格时往往过于笼统,对其价格的组成明细缺少说明,如材料暂估价的组成,是否包含采购管理费及现场保管费,专业工程暂估价的组成是否包含相应的措施费用及规费等,暂估价价格时缺少内容界定,因此在随后确定的分包价款及材料价格无法与之对应,也会在结算时导致重重争议。
3.暂估价项目占工程总造价的资金比重过大,存在造价控制风险。由于暂估价在结算阶段是按实调整的,暂估价项目设置过多,在结算阶段就有可能会突破招标人的预算投资规模,使最终的工程结算造价失去控制,再加上工程建设阶段暂估价项目管理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无形当中给招标人自身增加了很多风险。
4.暂估价项目的认价存在风险。暂估价项目的内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缺少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以及合理的专业工程分包合同,导致暂估价定价过程中存在规避招标及暗箱操作等违法行为。总包单位有时会和供应商或分包单位串通一气,故意抬高价格,造成暂估价的认价比正常价格偏高,使得建设单位承受工程造价增加的风险。
如某建筑面积为45000㎡的综合楼,工程合同总价为7800万元,在招标清单中设置了门窗,夹胶玻璃雨棚,玻璃幕墙,墙地砖,花岗岩等多达20余项暂估价,总额达2200万,实际暂估确认价比正常市场价高出约6%,建设单位将要多支出132万元。
二、对暂估价管理风险控制的几种方法:
合理设置暂估价。
(1)应尽量减少暂估价的列项数量,应尽可能减少暂估价项目,这既有利于质量与成本控制,又有利于建设项目管理。一般情况下,在招标控制价和工程量清单编审中,暂估价与招标控制价占比不得超过下表的百分比。
(2)发包人拟单独发包的专业工程,不应作为专业工程暂估价的形式进行。在暂估价设置时,部分招标人出于规避招标市场等目的,在工程招投标阶段把拟单独发包的专业工程也列入专业工程暂估价,并计入工程总造价,而在工程建设阶段时,重新将这部分工程从总造价中扣除,另行招投标,此种形式往往在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同时又涉及到原合同价款的结算调整问题、专业工程的合同签订主体问题以及总承包服务费的计取和支付问题,最终在工程结算阶段形成一片混乱。因此发包人拟单独发包的专业工程不得以分部分项工程或暂估价的形式列入主体工程招标文件的分部分项或其他项目工程量清单中,发包人应与专业工程承包人另行签订施工合同。
(3)对于发包人拟单独发包的专业工程,业主在招标文件中可以将总包配合内容列入,要求投标单位在投标书中包含总包服务费。在分包合同签定时建设单位协调总包单位配合内容,分包合同不再考虑总包服务费,这种方法可以提早明确总包、分包的职责,避免施工时发生没有必要的纠纷,以至于影响施工进度,同时也可防止总包方漫天要价。
(4)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尽量缩小暂估价的范围。对于有些材料设备可以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中明确品牌、规格,利用工程招标阶段竟争机制,降低造价。
2. 对暂估价进行合理定价
建设单位在确定暂估价时,应事先考虑好涨价因素。对于签订固定单价承包合同的工程项目,招标文件要求考虑风险投标。而暂估价是据实调整结算的,实质上无形中使施工单位的风险转向建设单位,并且暂估价占总价比重越大风险转移越多。所以,建设单位在确定暂估价时应事先考虑好涨价因素,以防严重突破投资规模,造成投资失控的尴尬局面。
3. 严格暂估价的认价程序。
(1)暂估价采购中建设单位需成立采购小组,抽出时间作好市场调查,考察厂家,组织招投标等,这就要求甲方应具备或依托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否则难以完成。以往的工程实际情况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出现诸多矛盾。有的甲方认为暂估价不需要管理或无时间、无精力管理,造成结算时不能提供暂估价实际签认价格,由于甲方管理出现漏洞,因此施工单位以次充好、影响工程质量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要求建设单位对于实行招标管理的暂估价项目,其招标采购严格按照程序来:①建设单位筹备成立采购招标小组,制定详密的工作计划;②确定暂估价项目具体规格、型号、技术标准;③建设单位专业人员、监理人员、总包单位专业人员均应做好市场调查;④编制适合业主需求的招标文件;⑤招标公告或向有资质的厂商发出投标邀请函;⑥招标答疑;⑦开标、评标、定标;⑧整理招标投标资料,写出评标报告。 一是要求业主加强管理;二是尽量缩小暂估价的范围。对于有些材料设备可以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中明确品牌、规格,利用工程招标阶段竟争机制,降低造价。
(2)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时,应明确暂估价价款支付方式、结算价款调整办法;对于实施招标采购的暂估价,总承包合同中应明确招标的组织形式、流程、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果项目实施跟踪审计,还要明确跟踪审计对暂估价采购有审计实施方案。在审核总承包合同条款时,应避免因合因条款不规范给以后暂估价管理带来扯皮,杜绝各种关于暂估价条款不全、不真实、不严谨的合同生效,从而有效地减少暂估价纠纷,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
4.严格竣工结算阶段暂估价的造价管理 针对由总承包方支付采购价款的暂估价,工程竣工结算时通常根据实际签认价格与暂估价之差,按工程实际数量算出总差额再计取费用后列入竣工结算总价中。竣工结算时,调整暂估价价款应注意如下:一是暂估价差价是否计取除税金外的其它工程费用应在总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如果没有明确规定。甲乙双方应协商解决;二是应勘察现场了解工程实际发生情况,签证记录签字是否齐全。暂估价工程量的确定,如果该项没有发生变更,则按竣工图算出相应工程量乘相应实际价格进行调整;三是对于因质量不合格而返工的或以次充好的暂估价解决方法,应在总合同中明确规定。 总之,暂估价项目的设置虽然解决了工程招投标初期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但是其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建设单位应该从暂估价的、设置、定价、认价等方面着手,一步步把工作做好,为工程竣工结算做好准备,以控制造价风险。
参考文献
[1]徐建良, 蔡世华.政府项目中暂估价设置及其风险控制,[J].安徽建筑,2011(6)
本文以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可能导致的各类财务风险,并结合1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报告数据,分析这些银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提出防控财务风险的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提升财务风险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商业银行;财务风险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一直在提升经济的开放程度,为了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康性,国家颁布了多项监管金融市场运行的法律法规,为商业银行开展各项金融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过,随着银行业逐渐开放,我国商业行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接近垄断的封闭式经营被迫转向彼此竞争的开放式经营。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上市商业银行想要保住自身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一、上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类型
在我国,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非常关注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管理问题,政府也出台了很多规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银监会2004年出台了上市银行风险管理办法,该办法中明确提高商业银行必须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不但要提升对定性风险指标的管理控制与力度,还要尽量将更多的风险衡量要素进行量化处理,从而提升风险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一)资本风险
这是商业行业运营中存在的最基本财务风险之一,主要来自于银行本身的资本结构。商业银行除自由资本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资本都是借入资本,既然是借入的资本就涉及到还本付息的问题,但银行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自身的运营情况总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银行想要保证资本的安全性以及偿债能力的稳定性,就必须防控好财务风险,从而保证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二)资产质量风险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贷款业务,但并不是所有贷款都能顺利成功收回的,部分贷款客户如果出现了运营问题或者市场开发策略制定失误,很有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从而无法偿还贷款,而这部分无法偿还的贷款就是银行的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虽然在账面上一直都是商业银行的资产,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价值创造能力,且几乎可以认定为是银行的损失。因此,商业银行必须管理好资产质量风险,将不良资产率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三)流动性风险
著名学者彼得.S.罗斯认为,商业银行流动性实际上是指当其需要流动资金时,将现有资产变现为流动资金所需支付的成本水平,而流动性风险则是指将现有资产变现为流动资金时可能发生损失的风险。众所周知,资本有天然的逐利性,会自动流向收益较高的领域,对商业银行来说,其为了提升资本的收益能力,更倾向于将资金投资于长期项目,这无疑会导致短期的流动性不足。回顾商业银行曾经出现过的几次经营危机不难发现,导致这些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流动性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防控与管理好流动性风险。
(四)盈利性风险商业银行作为盈利机构,其运营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利润,而想要实现预期的利润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虽然盈利能力能够提升商业银行资本的收益能力,也会为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二、上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综合评估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运营实际,合理选择银行财务风险的指标,并基于风险衡量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构建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我国境内上市的10家商业银行,既包括国有控股银行工、农、交、建,也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海浦发银行以及民生银行等。本文选取的财务数据来自于这些银行2013年公布的财报,为了提升研究的科学性,使用spss16.0系统的分析这1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通过计算,得出原始财务数据的KMO值是0.711,为了探讨这4种风险对总体财务风险水平造成的影响,将每类风险的影响因子设定为:f1、f2、f3、f4,并假定其特征值都>1,通过SPSS软件计算之后,得出f1的方差贡献率为47.131%、f2的方差贡献率为17.564%、f3的方差贡献率为16.938%、f4的方差贡献率为10.001%,累积贡献率远远超出了75%,代表f1、96f2、f3、f4完全可以解释选定样本银行的财务状况。定义主因子后,需要充实每个主因子的内容(如图1所示),本文选取每个主要因子中载荷最大的指标,并将这些指标作为衡量主因子实际水平的标尺。至于这些指标的具体计算过程,同样基于上市商业银行公布的财务报告,将相关数据代入SPSS软件,得到结果后,将其加总为主因子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水平;最后,将四个主因子的数值加在一起,就能反映出商业银行当前真实的财务状况,具体的计算结果通过表1可知,f1主因子风险管理,也就是资产风险管理做得比较好的是上海浦发、兴业以及中信这三间银行;四大国有控股银行的f1主因子风险管理做得都比较差,未来需要做好资产风险管理工作。f2主因子风险管理,也就是资产质量风险管理做得比较好的是几大国有控股银行,上海浦发银行也做得不错,而股份制银行则做得稍微差一些,未来需要做好资产质量风险管理工作。f3主因子风险管理,也就是流动性风险管理,做得比较好的有建设银行以及中国银行,做得较差的为农业银行以及工商银行,未来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来加大对流动性风险的防控力度。f4主因子风险管理,也就是盈利性风险管理,做得比较好的有建设银行以及民生银行,做得较差的是上海浦发银行以及农业银行,未来需要强化内部管理机制,提升各项金融业务以及资产的盈利性。如果分析综合财务风险,那么建设银行与上海浦发银行的综合财务状况最好,表明其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收到了不错的收效;而农业银行与中国银行的综合财务状况最差,表明其需要不断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从而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三、上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建议
(一)拓展资本补充渠道
受限于旧有的经济体制,我国商业银行获得资本补充的渠道非常单一,基本上都是通过机构投资人或者独立投资人获得补充资金。基于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拓展资本补充渠道,积极到金融市场中寻求更多的发展资金,不但能够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的灵活性,还能优化金融市场的资本结果。另外,发行可转换债券也是一种不错的融资途径,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不但能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投资人还能够根据商业银行的运营情况决定是否将其转换为股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他们的投资利益。
(二)提高资产质量
如前所述,商业银行放出去的贷款中总有一部分会无法成功收回,从而形成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不但不具有任何保值以及增值的功能,还有极大的可能令银行蒙受经济损失。因此,商业银行严格控制好贷款管理,既要严格审查贷款客户的资信以及运营情况,也要将贷款回收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如果贷款最终没有成功收回,那么相关责任人的薪资以及福利待遇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农业银行已经进行了这种尝试并收到了不错的收效,不但提高了内部员工严格贷款审批的积极性,也提升了贷款管理效率、降低了不良资产率。
(三)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
一是商业银行必须认识到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意义与必要性,从而将流动性风险管理作为一项基本的风险管理工作来抓。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运营情况以及业务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二是商业银行应建立起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选择科学的风险指标,准确识别与评估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并预先做好应对准备,从而将其对银行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警机制应该是动态的,需要实时更新影响流动性风险因素的变动情况,并根据最新的分析结果制定应对措施,从而保证应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而实现有效防控流动性风险的目标。
(四)提升盈利性风险的管理能力
商业银行运营的最终目标就是追求最大的利润,因此管理好盈利性风险对保障其盈利能力来说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贷款利息,部分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甚至高达营业总收入的90%以上,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则仅占到营业总收入的55%左右。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积极拓展业务范围,通过创新金融服务多元化利润结构,从而降低盈利性风险;另外,商业银行还可以推出一对一的高端金融服务,为VIP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农业银行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推出了理财以及专项基金管理等服务,已经获得了不错的收效。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还能够增强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所占的市场份额,从而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雪飞、毕新华、陈太博:《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水平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造价控制 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周期较长、投资较大、风险也较大的生产消费过程。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始终包含着工程造价控制,在不同的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侧重点和所要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为了控制水利电力工程造价,必须在健全的造价机制的引导下,强化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
一、工程造价的控制
制定科学、规范、严谨的合同条款是搞好施工期造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是建设工程管理的关键工作,贯穿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在前期决策、设计、招标、施工、运行五个阶段,都需进行造价控制。
1.1前期决策阶段的控制
从技术、经济这两个方面来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准确的评估,以此作为标准来确定工程建设规模。
1. 2设计阶段的控制
通过优化设计和限额设计是对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主要方式。
1.3招标阶段的控制
确定合理的标底,制定科学的评标方法,选择确定报价合理、技术先进的承包单位,签订科学、规范、严谨的合同条款以此来明确双方的责权,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创造条件。
1.4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大量资金投放和价值实现的重要阶段,因而它在整个工程造价的控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阶段造价控制的要点是正确地把握项目的造价构成、发生和变化,并以总投资额为目标,通过科学管理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其主要工作就是量的补偿、价的补差及造价的动态预测。由于施工过程中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发生,从而存在着量的补偿和价的补差问题,在国外称为索赔问题,其实质是合同价格的调整问题。
1.5运行阶段的运行成本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
运行阶段的运行成本,与前面几个阶段的造价控制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如规划设计确定的工程建成后的运行方式、自动化程度、设备选型,以及施工期的施工质量、设备安装质量等,都涉及到运行成本的高低,而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都对工程建成后产品(水电站的产品是电力)销售价格的高低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工程造价控制的同时,必须考虑将来运行成本的高低,其最终目的是使产品的销售价格在满足市场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二,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风险分析
由于水电工程工期长、建设条件复杂等客观因素,在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对风险如何处理的问题。主要是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即: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决策、风险控制。
2.1辨识风险
辨识风险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存在哪些风险种类?引起这封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以便进行风险分析。决定风险客观的条件和环境,主要有三个方面:工程项目特性、市场环境、宏观环境。
按风险主体的范围可分为:宏观风险、微观风险和个人风险。按风险来源划分可分为: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或称工程风险和非工程风险)。社会风险又可分为: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而经济风险又可分为投资风险、融资风险、外汇风险、经营风险等。按风险的确定程度可分为:确定型风险、可以测定的非确定型风险、完全非确定性风险。按风险的层次可分为:战略(高层)风险、管理(中层)风险、操作(基层)风险。按风险预期存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中长期风险和短期风险。
2.2风险估计
明确了可能存在的风险种类后.必须进行风险估计以确定风险程度。风险估计的方法很多,如贝叶斯估计、马尔柯夫过程估计、蒙特卡洛估计、模糊数学估计、灰色理论估计等。风险估计时,首先要对风险参数进行估计,然后对风险程度进行度量。
正确地判断风险的大小是风险分析中的关键问题,一般常用方差和标准差来衡量风险程度。这种方法只有在数学期望值相同时。在理论上才是可行的。但在应用时与人们的习惯概念不相符,即用该方法衡量的结果是越接近数学期望值其风险越小,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只有在劣于期望目标的事件出现时才构成风险。所以笔者根据风险指标的种类和确定的预计目标值,分别建立了效益型、成本型、适中型风险度量的模型。该类模型既充分考虑了各种风险目标,又可考虑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一种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度量模型。
2.3风险决策
在风险辨识、风险估计的基础上,根据风险主体可承受风险的能力,对风险承担的方式进行决策,尽可能地选择出风险最小、成本最低、获益最大的风险承担方式。风险承担的方式主要有独立承担、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担。
独立承担
造价、工期、质量是构成工程管理的三大要素,是一个不可分对风险很小或可能的风险损失较小,自己可以承受时;或通 割的有机整体。所以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同时,还应与工期和过有效措施,很小的投入即可减少其风险时;或无其它承担方式 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这三个指标一般是互相矛盾和相互制约的。时,可考虑采用此方式。 为此笔者建立了一个综合分析模型,以便处理这三个指标对工程
风险转移、
目标的关系该模型以工程的整体效益为目标f其目标可以是通过工程保险、委托履约、权利转让、担保等方式,把风险转 工程项目寿命期内的总效益,测算的电价,建设总成本),分析各指移给第三方。这种转移一般都需付出代价。 标对总目标的影响关系,从而把三个相对独立的指标有机地结合
风险分担
根据谁最有能力承担风险,及所造成损失最 起来。小、获益最大的原则,确定风险分担者。例如,采用分包方式将风险较大的单项分包出去,以减轻总承包者的风险。目前我国采用的价差处理方式也属风险分担的范畴。当然,在确定风险分担时需考虑分担风险的适合度及相应的价格。
2.险控制
在确定了风险承担方式后。还需对风险进行控制。其主要内容是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后,尽可能消除这些风险原因的发生,并通过合同条款的方式予以界定,使风险损失控制在预期的目标范围内。
三、结束语
在工程建设前期阶段,水利水电工程造价控制是重点,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发生偏离,实现建设目标全过程造价控制。水利水电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搞好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逢启 水电工程造价的综合控制[期刊论文]-广东水利水2002(03)
本刊谨向积极参与本次征文活动社会各界的人士包括长期支持本刊的读者、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将抓紧征文活动的后期进程: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评选出优秀论文并尽快予以公布。今后,本刊将本着创办精品期刊、服务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服务于读者的基本宗旨,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以繁荣理论研究和深化实践探索,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
内容提要: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核心,风险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家银行经营的成败。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特别是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全面风险管理精神相对照,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在目前产权改革初步告一段落的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下一步的改革将围绕建设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体制机制方面展开,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首当其冲。本文在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国内外银行业的有关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商业银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的基本原则,并对国内商业银行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全面风险管理 组织框架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7-014-04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核心,风险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家银行经营的成败。近两年来,随着银行业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特别是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取得巨大成功,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状况得到极大改善,风险管理有了明显好转。但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特别是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全面风险管理精神相对照,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进入金融业的重要转折期和重要发展期,在产权改革初步告一段落的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下一步的改革将围绕建设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体制机制方面展开,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首当其冲。因此,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是当前国内各商业银行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的判定原则
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精神和国际银行业的实践来看,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并不仅仅意味着架构形式上的建立,还包括职责明确、功能健全、信息沟通顺畅、体系运行有效等深层次的内涵,即形神兼具。概括来说,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全面与否应符合六项标准,即一致性、全面性、独立性、权威性、互通性和集中与分散相统一。这也是商业银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来看:
1、一致性原则
所谓一致性原则是指,银行在制定风险管理框架时,首先应确保其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的一致性。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为业务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和内部机制,而不是抑制业务的发展。在发展业务的过程中,应将风险管理看作有力的保障,而非阻碍因素。这是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的前提。
2、全面性(或称为有效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可以归纳为两个确保,即银行应确保其风险管理框架能够涵盖所有业务和所有环节中的一切风险(即所有风险都有专门的、对应的岗位来负责),确保该职责框架能够识别银行面临的一切风险。尤其对于新产品、新业务,银行应确保这些产品、业务在创新出台和引进之前就为其制定出适当的风险管理程序和控制方法,即“内控先行”的原则。
3、独立性原则
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之间风险管理职责的独立性(风险管理战略、政策制定与实施之间的独立性)、独立的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应独立于业务部门)、独立的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独立性原则的实质就是要在银行内部建立起一个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风险管理机制。因为清晰的职责划分是确保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前提。值得注意的是,独立性原则并不排斥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此,巴塞尔委员会特别强调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审计机构之间要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
4、权威性原则
权威性原则意味着,在银行的风险框架中应确保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具有高度权威性,尽可能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以保持其客观、公正性。从理论上来讲,当两个部门的权威性处于相同层面时,每个部门会形成不同且清晰的权力边界,并将两个部门割裂开来,从而使两者之间的合作和沟通难于实现。这一点在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得到突出体现。银行的风险管理势必要渗透到业务部门的运作中,因而很容易受到抵触。如果风险管理部门没有强于业务部门的权威性,风险管理工作将难以顺利执行下去。理论和现实都证明,必要的监督可以确保各个岗位职责的充分实现,但监督部门如果缺乏权威性,监督就会形同虚设。
5、互通性原则
互通性原则要求银行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而在银行内部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包括信息上报(即风险管理部门与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信息下达以及内部信息的横向流动(即各相关部门之间要保持信息的互通)。有效的信息沟通可以确保所有的工作人员(包括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都能充分理解其工作职责与责任,并保证相关信息能够传递给适当的工作人员,从而使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正常运行。
6、集中与分散相统一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就是商业银行作为一个整体,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充分了解银行面临的各类风险状况,并对各类风险实施有效管理。鉴于此,商业银行全面风险框架的设置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统一的原则。为了确保各类风险都得到管理并及时向高层汇报,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应由相应的专业机构来负责管理,不同的风险管理机构最终都应直接向总行高级管理层中的专职风险管理行长负责,由其统筹规划,实现风险的集中管理。同时,考虑到业务的多样性和风险的复杂性,在风险集中管理的大框架下,不同类型的风险应交由不同的专业机构来管理,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比如,合规风险应由独立的合规部门而不是传统的风险管理部门来管理。风险的分散管理有利于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专业知识,集中力量将各类风险控制好,体现出专业化分工的优势。而风险的集中管理则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银行面临的全部风险,从而将风险策略与商业策略统一起来,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有效平衡。风险管理过于集中往往使该部门力不从心,不能专心于某类风险;风险管理过于分散则往往容易造成信息割裂和管理真空,不利于银行商业策略与风险策略的结合,甚至违背银行的发展策略。
二、当前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进行了众多改革和积极探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不断完善。但离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及其六项原则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这集中表现在:
(一)外形上,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不健全,部分环节尚未建立或较为薄弱
1、作为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基础的公司治理仍不健全
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是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得以建立和运行的基础。目前,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建立起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三会一层”组成的公司治理基本结构。但从深层次看,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职责尚未清晰划分,各自为履行风险管理职责所需的组织架构还未完全建立,三者之间互相合作与制衡的机制较为薄弱。可以说,国内商业银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的起点不高,基础不牢,从而影响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2、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缺乏运行支撑
董事会的风险管理职能主要是通过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来行使。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职能的充分履行依赖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委员会有一个强有力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信息收集、决策执行、材料准备等工作;二是委员会与高级管理层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对接,信息传输、决策传达、情况汇报等相对顺畅。国内商业银行在这两方面普遍做得不够。一是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要么没有设置专门的日常办事机构,要么办事机构资源配备不足,特别是缺乏训练有素、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从而无法有效支撑委员会风险管理职能的充分行使;二是高级管理层的风险管理体系与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缺乏有效对接,委员会无法获得行使风险管理职能所需的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撑,双方之间的沟通渠道缺乏;三是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人员构成中,具有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的人员缺乏,而且在金融、法律、会计等不同专业背景人员之间的有效互补和科学搭配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制约其风险管理职能的发挥。
3、高级管理层层面风险管理架构分散割裂,统一性、集中性不足
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要义是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实现对各类风险的全面覆盖。体现在风险管理组织框架上,就是要有独立的部门(机构)对风险进行集中、全面管理,而不是将风险管理职能割裂开来,分散于多个不同部门。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大多是通过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部门来实现这一要求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为管理全行各类风险的专门委员会,负责制定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措施以及协调解决重大风险问题。风险管理部门则负责落实执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政策、措施以及有关决议,并对全行各类风险进行集中、统一的具体管理,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测、量化并报告等具体内容。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受各方面因素和条件的限制,风险管理委员会尚未覆盖银行面临的各类风险,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关注较多,而对市场风险、合规风险等新型风险的管理则相对欠缺。而风险管理部门也未能有效整合银行的风险管理职能,更多的是在信用风险领域开展管理工作,其他各类风险的管理职能则分散于多个部门,使得风险管理框架被割裂开来,集中性、统一性不足。
4、银行基层分支机构风险管理角色缺位
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意味着商业银行在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总行、分行、支行等不同层面都有相应的机构(单位)承担相应的风险管理职能,以确保对风险管理全过程的覆盖以及风险管理链条的完整性、有效性。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职能主要集中于高级管理层、总行和分行,确保了总行对风险的集中管理。但在支行等基层机构层面则缺乏独立行使风险管理职能的角色。这并不是说基层支行没有为风险管理设置岗位和配备人员,而是指有效承接总行或分行层面风险管理体系链条的环节缺乏,没有实现风险的垂直管理,基层支行风险管理主要受支行行长领导,并向其负责。在利润考核的驱动下,基层支行的业务经营不可避免与风险管理产生矛盾,并最终导致风险管理职能的弱化和缺位。
(二)内涵上,风险管理职责不完善,现有风险管理组织框架无法达到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
1、董事会风险战略管理职能薄弱,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指导
制定风险管理战略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一环节。因为风险管理战略明确了一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方向,确定了银行的风险偏好,对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起指导性、方针性作用。风险管理战略环节的职能是由董事会及其下属风险管理委员会承担的。由于组织架构方面的缺陷,特别是受制于有效运行支撑不足,国内商业银行董事会的风险战略管理职能普遍薄弱,银行缺乏完整、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这使得整个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建设缺乏科学指导。
2、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的全面、集中管理程度不高,不能充分覆盖银行面临的各类风险
本文前面提出的“全面性(有效性)”原则要求,商业银行应确保有一个独立、强大的风险管理部门对全行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集中管理,以确保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虽设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但其职责并未达到全面性的要求,仅仅实现对信用风险的集中管理,尚未将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纳入管理范畴。这种风险分散管理的状况,既不利于发挥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的优势,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又不利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银行风险管理状况的全面了解,影响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
3、风险管理监督评价职能缺乏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健全的风险管理框架除了设立一个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之外,还应有一个独立的风险管理评估系统和一个独立的审计机构(定期审查银行风险计量、监督与控制职能的执行情况)。风险管理的评估一般由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的审计稽核一般由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和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规定,审计部门应就“银行是否有负责设计风险管理系统的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是否积极参与了风险控制工作;风险执行是否合规;有关风险政策、控制与程序是否得到遵循;风险管理人员配置是否合理等”问题进行审计。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银行已经在董事会下设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就风险管理目标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但风险管理各项职能执行情况的稽核审查缺乏。董事会下虽然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但并没有对风险管理职能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稽核审查,导致风险管理组织框架中对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职能缺乏。
(三)运行上,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赖以运行的信息支撑不足
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是一个由决策系统、信息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组成的有机体系。其中,信息系统是这一体系的基础,是其他三个环节有效运转的支撑。无论是风险管理战略的制定,还是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风险管理活动的开展,都依赖于一个健全的信息系统。而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存在的一个不足之处就是信息系统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从而影响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各环节的正常运转和作用发挥。这也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大要案频频发生、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构建国内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的建议
根据本文前面提出的六项原则的要求和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当前国内商业银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夯实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的基础平台
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已初步建立起以“三会一层”为主体的公司治理基本架构,实现了“形似”的要求。下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的重点在于建立健全公司治理运行机制,达到“神似”的最终目的。具体来说:第一,进一步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中的不同职责,划分权力边界,承担起各自的角色,建立起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衡的的运行机制;第二,进一步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及其下设专门委员会有效运行的支撑体系,设立专门的日常办事机构,确保董事会、监事会层面的风险管理职能与高级管理层的风险管理职能有效对接;第三,逐步建立董事、监事知情权保障机制,特别是风险管理方面的知情权,为董事、监事充分履行职责提供信息保障。
(二)强化董事会的风险战略管理职能,提高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建设的前瞻性、指导性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全面风险管理精神,国内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强化董事会的风险战略管理职能,为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提供科学指导。一是结合市场定位和业务发展战略,董事会制定与银行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风险战略,并据此确定风险偏好,对银行风险管理活动的开展做出规划;二是建立健全风险战略管理机制,定期对银行风险战略执行情况和业务发展情况做出评价,并据此调整完善风险战略,确保风险战略的科学有效;三是强化董事会对银行风险政策的最终审批权力,确保风险政策符合银行风险战略的长远规划,促使高级管理层建立起符合银行风险战略的风险管理体系;四是探索实施首席风险官制,在董事会下设立首席风险官,直接向董事会负责,与高级管理层形成有效制衡,强化董事会的风险管理职能。
(三)完善高级管理层下风险管理体系,实现风险管理职能由分散割裂转向集中统一
针对本文第二部分分析的国内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管理职能分散割裂问题,进一步整合高级管理层层面的风险管理职能,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第一,进一步完善高级管理层下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设置,针对目前国内银行业的现状,考虑为风险管理委员会配备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专职人员,分别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实行集中管理,扩大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覆盖范围,提高风险管理的集中性和统一性。第二,整合总行层面分散于多个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能,将其纳入风险管理部门的管理范畴,实现风险管理部门对全行风险的全面集中管理。与此同时,要逐步改变那种风险管理部门既承担风险管理职能,又承担业务经营与业务指导职能的做法,真正实现风险管理与业务经营的分离,确保风险管理的独立性。
(四)健全基层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实现风险的垂直化、矩阵式管理体系
针对基层分支机构风险管理架构缺失的现状,国内商业银行应逐步推行垂直化、矩阵式的风险管理体系,设置基层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部门和岗位,确保整个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链条的完整性。具体来说:一是在银行推行垂直化、矩阵式风险管理体系,总行首席风险官和风险管理部门为风险管理的最终负责人和部门,分支行层面的风险官和风险管理部门对上一级风险官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并受其领导,同时又向分支行的行长汇报工作。该体系有利于确保风险的集中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效率。二是在基层分支机构设置风险经理岗位,由上一级风险官和风险管理部门委派,协助其进行风险管理,不受基层分支机构的干预,客观独立地对基层分支机构的风险进行管理。三是风险官与风险管理部门定期进行交流和交换,以解决分支机构之间、分支机构与总行之间信息不畅的问题。
(五)完善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体系,确保风险管理组织框架的有效运转
有力的监督评价体系可以确保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得到充分落实、各项风险管理职责得到有效执行,并使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普遍较为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持续性、有效性不足。对此,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建立董事会对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情况的监督机制,促使高级管理层充分贯彻落实董事会制定的风险战略和风险政策;第二,强化监事会对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职责履行情况的评价机制,确保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充分承担各自的风险管理职能;第三,建立风险管理的审计监督机制,由银行内部审计部门或独立的外部审计机构对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各环节的风险管理职责执行情况和风险管理的合规性进行稽核监督。
(六)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提供信息支撑
巴塞尔委员会特别强调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而在银行内部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包括信息上报、信息下达以及内部信息的横向流动。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局限于网络信息系统,还包括银行内部定期和不定期的信息交流系统。对此,国内商业银行因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系统,为总行与分支机构之间、分支机构与分支机构之间、总行各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建立沟通渠道;二是在银行内部建立起风险信息沟通渠道,特别是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风险信息汇报框架,实现风险信息下达、风险信息上报以及风险信息横向流动的畅通;三是逐步建立风险损失数据库,特别是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为风险量化技术的运用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林著 黄长全译《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从激励到控制》 [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2、 米歇尔.科罗赫等著曾刚等译《风险管理》[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3、 田玲著 《德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M] 科学出版社 2004
4、 罗恩.顿波等著 黄向阳等译 《风险规则》[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5、 张吉光 等著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M]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6、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文献汇编》[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7、 巴曙松著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作者简介: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种类
1.支付风险。支付风险是指单位预算指标与各项经费实际需求产生矛盾时,引发的挤占或挪用经费而出现的违规支付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部门预算制度的不完善。
2.核算风险。核算风险的产生一般是由于单位财务人员素质与能力的欠缺,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各项制度与政策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单位财务人员若不能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便会与新的制度脱节,从而出现会计核算失误,影响单位的会计核算水平。
3.管理风险。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主要由单位制度体系的不规范,不全面,现有规章制度没有真正落实等引起,其影响了单位的会计核算,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进而影响了单位依托会计信息做出的决策,加大了单位的财务风险。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由于市场环境的日新月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外部环境也在实时发生变化。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并不能很好的应对这些变化。首先,就外部环境而言,由于国家机构的改革并未明确指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归属及管理方式,使得国有资产所有者出现空缺的现象。此外,在各项改革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单位管理者未能及时更新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从而引发财务风险;其次,就内部环境而言,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环境控制能力也存在明显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单位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不能及时发现并控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制度并不健全,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也存在问题。
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存在问题,不能与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与制度改革相适应,容易引发人员操作风险。
(二)政府预算的执行力度不够
就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情况看,政府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远远不够。行政事业单位有其财务管理的特殊性,特别在当前环境下,许多事业单位为寻求自身发展往往不顾政府预算而引进超过自身能力的项目,这样很容易会造成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赤字。
(三)缺乏严密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疏于对单位财务情况进行严格的管理,单位内部缺乏严密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对财务收支管理出现的问题重视不够,有问题就会出现资金安全上的风险,由于我国仅有《预算法》对财务支出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其他适应新体制的相应制度尚未建立,造成财务支出有章难循、无章可依、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在治理体制上,单位财务支出治理落后,经费不足与损耗浪费并存,预算控制缺乏刚性,从而给财政资金运作带来了潜伏预算失控的风险。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建议
(一)区别不同的会计地位,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一部分事业单位开始从原来的社会性、公益性向营业性和开发性转变,单位经营性质和经营目的的改变,相应的单位会计地位也应有所改变。对于仍保留了较强的社会性和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具有较强营业性和开发性的事业单位,则根据企业的会计制度和财务风险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在单位会计地位发生改变的这一环境下,则更需要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人才,单位应该加强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财务和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其能很好的应对会计地位转变和财务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相互制约,避免专权。虽然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性质不同、工作内容各异,但是财务内部控制基本是一致的。要制定健全的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分工,制定出细致的岗位职责,相互制约程序明确。在单位内部进行内部稽查和考核制度,对财务工作人员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和考核,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财务收支的规范性。
(三)强化财务风险意识,提高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开展有关财务风险的宣传和培训活动,使财务风险意识深入单位职员内心并反馈于工作中,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者,应使他们全面而准确地对财务风险进行研习,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对单位工作和发展的影响,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加谨小慎微,尽可能规避更多的财务风险。除了强化意识和尽量避免,财务管理人员还应该具备一般的财务风险控制与解决能力,要能够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的常见风险,并及时加以控制和解决。
(四)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针对于复杂的外部环境,想要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就要从制度入手。制定出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财务管理人员到财务工作人员再到单位内部人员都要考虑进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强化按预算执行力度,一切财务支出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如大宗材料采购的招投标工作,可以邀请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等参与监督,确保招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
(五)建立健全相关奖惩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除了要立足自身实际与现实需求构建完善的会计、财务、内控制度以约束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合法进行外,还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约束。对在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中提出建设性意见或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给予表彰,而对于玩忽职守,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财务风险致使其恶化的职员,则应给予相应处分。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也是制约并鼓励员工认真公正的有效措施。
(六)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单位应该在立足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外国先进案例,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监控和评价机制,以便有效预测财务风险,从而进行及时的控制与处理,将其可能导致的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