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1 09:07: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留守儿童心理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心理缺失;留守儿童;对策;畸形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大势所趋,在大批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里的同时也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非凡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在这个名称的背后,是一个脆弱的群体,一种酸楚的生活状态。当他们最需要父母拥抱的时候,父母却为了生活,远离家乡,一年到头只能见上一两次面。父母的外出,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细致的照料与关怀,长年和父母分离,天各一方,由此给这些留守儿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缺失,使这些祖国未来的花朵心理上多少存在畸形,面临着心理畸形造成的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据调查,由于父母常年离家,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认知偏差、有甚敌对等等已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有学者调查发现,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6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监护人进行心灵沟通。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缺失存在状况

(1)监护不力,造成的依赖心理严重。在农村,由于小孩父母外出务工赚钱,社会上都流传一句不成文的名言,说的是农村里有一个整编部队——386061部队,意思是说留在家里的成员只有妇女、老人和儿童,留守儿童多由祖辈抚养,而在一般的家庭祖辈由于思想观念较陈旧等因素影响,或者说祖辈为了能让小孩安心和自己顺心,常对留守子女过分地照顾与保护,往往对他们百依百顺,百事包办,让他们除了学习什么都别管。父母由于常年有外,总觉得有愧于孩子,因此经常给孩子钱以补偿,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尽量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形成较强的依赖心理。

(2)敌对、古惑心理畸形、犯罪与越轨并存。由缺乏父母的关注和相应的家庭教育,纪律涣散,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他们的内心变得敏感迷茫。少数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离去偏激怨恨。即使父母回家后,也疏远他们,情感隔膜。在他们人格定性的年代,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都难以树立。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学校或家里往往产生敌对心理和所谓古惑仔式的做法,这些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和教育的弱化,对其心理和精神状况都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些孩子逃学、旷课、不交作业,甚至参与社会小青年团体,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还有的孩子因得不到家庭温暖而离家出走。一些青少年极可能被社会上违法人员勾引,走上病态社会化的道路比如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严重者有的参与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父母均在外的留守家庭是最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家庭。

(3)生活中自我封闭、悲痛、厌恶、焦虑、忧郁。这来源于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在必要时,没有最亲的人在身边沟通,收到其他朋友的排挤,柔弱无助的孩子只能将自己完全与这个陌生世界隔离,保护自己。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久而久之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在调查中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因无父母关爱,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

针对留守儿童以上的种种状况,如何为留守花朵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已经成为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课题,实施好与否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教育的成败。

二、关于留守儿童心理缺失的对策思考

(1)强化家庭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父母是儿童人生道路第一位良师益母,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影响其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要外出务工父母树立正确教养观念,形成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务工父母应改变读书无用论有错误思想,不能片面地认为外出务工既能省学费又能挣钱,而应该明白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若子女未能通过上学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成年后很难适应社会的要求。同时,他们还必须正确认识读书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家长的事。家长不仅人提供物质上的支持,而且应该提供心理、思想上的支持;应该鼓励子女多与亲人、同学、老师交流;应该对子女保持合理的期望值。过高的期望反而会增加子女的心理负担。重要的是父母应对子女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特别是针对留守小孩依赖性强的心理,尽量同子女交流,一起商量某些事情,使子女明白父母对他们的关心。作为父母的应该尽量抽空和小孩多交流,通过书信或电话方式多少给予小孩一份真挚的生活、学习的动力。

(2)加强学校教育,因材施教,提高留守儿童调控能力。针对留守儿童敌对、古惑心理畸形、犯罪与越轨并存状况,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可以进行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关于提高留守儿童调控能力,则要多鼓励“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引导“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也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3)关注留守儿童,还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是一两天所造成,如果能够依靠学校的精神培养,社会的关心,家长的辅助,我们从内心不要歧视,不要疏远,留守的花朵就能美丽绽放。当然,我们在此也建议一些忙于挣钱与孩子沟通较少的家长,负起责任,毕竟你们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希望能够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杨素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J],基础教育参考.2004.7

[2]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观察,2005(4).

[3]《大沙河镇姚庄小学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案》,2011

第2篇

>>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述评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及教育启示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对比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策略研究 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之“333”策略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引导策略探析 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及矫正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误区及教育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情感问题及策略探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干预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曾守锤,李其维. 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2003,16(6):1091-1094.

[3]Nettles SM. & Pleck JH.. Risk,resilience,and development: The multiple ecologies of black adolesc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M]. Ibid,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157.

[4]Michael,Rutter. Resilience reconsidered: 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 empirical findings,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 Shonkoff,J P & S J Meisels. (eds.)[M].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651- 682.

[5]沈烈敏. 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弹性初探[J].心理科学,2009,32(3):703- 705.

[6]郝传慧,雷雳. 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效用与提升[J].中国青年研究,2007(01):72-75.

[7]李志凯.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40-442.

[8]刘霞,胡心怡,申继亮. 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8-22.

[9]李永鑫,骆鹏程,聂光辉. 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27-130.

[10]宋广文,何云凤,丁琳等. 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中国特殊教育,2013(2):87-91.

[11]申继亮. 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2]刘宣文,周贤. 复原力研究与学校心理辅导[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87-89.

[13]王滨,罗伟. 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进展及评述[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5):127-130.

[14]王玉花. 从心理弹性理论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J]. 教育学术月刊,2010(10):6-8.

第3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弹性 心理健康 调节作用

分类号:B844

1.问题提出

近些年来,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日益为学界所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因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处境相对不利,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等心理问题表现突出。

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对重大压力或不良情境时,身心仍处于健康发展的状态。在心理弹性概念的界定中,有些研究者将心理弹性视为个体的能力品质,是对抗压力、自行复原、适应良好的能力。有些研究者将心理弹性视为个体发展的结果,是个体遭受压力或挫折时,倾向于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结果,不仅不会被压垮,反而会发展得更好。還有些研究者将心理弹性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个体面对不利情境时,调动自身各种内在能力不断发生动态交互作用,促使个体迅速复原并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尽管对于心理弹性的界定迄今学界并没有一致的看法,但纵观以往研究,对于心理弹性的认识存在两点基本共识:一是心理弹性是个体身处不利处境的一种表现;二是心理弹性指向一种积极结果,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

心理弹性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它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维护。在实际研究中,国外学者常将心理弹性作为与危险性因素相对应的一种保护性因素来进行研究。例如,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在成长中可能会面临着家庭贫困、母亲精神异常、父亲酗酒等危险性因素的侵袭,也可能会受到关爱的亲戚、和睦的邻居等保护性因素的支持。这种保护性因素可以影响危险性因素对个体发展的最终结果,一个性格良好、擅长人际交往(保护性因素)的孩子会克服“家庭不和睦”(危险性因素)所带来的负向影响,而呈现健康发展的趋势。Rutte则把心理弹性的这种保护性作用描述为一种“交互进程”:即一个变量可以增强另一个变量的协同效应,如危险一保护机制侧重于保护性因素尽量减轻危险性因素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保护一保护机制侧重于保护性因素对另一个或一些保护因素的作用,从而减缓或减少可能出现的消极结果。这些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通过直接、间接或交互关系发生作用。Luthar等人研究发现,在经历生活事件时,不仅心理弹性可以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活事件对个体的直接影响;社会支持也是一种保护因素,并与心理弹互作用,使个体避免罹患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

近年来,国内学者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同时学者们的研究发现了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生活事件的密切关系,即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显著相关,社会支持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且是保护性因素。社会支持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好,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生活事件是一种常见心理社会应激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留守儿童适应逆境的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弹性的发展。总体而言,国内学者们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心理弹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因果关系上,对于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深层作用机制的研究较为欠缺。事实上,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隔,相比于其他儿童,当其遇到生活事件时,他们难以得到父母及时的关爱、指导和帮助。这种处境不利状况一定程度上对其心理健康存在负面影响,但是作为一种克服逆境的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密切相关,这一积极保护性因素,不仅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直接影响,更有可能与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不利生活事件及其他保护性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从而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状态。因此,鉴于心理弹性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不仅有助于厘清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深层原因,更能够不断发现留守儿童内部的自我生长力,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将留守儿童界定为农村地区因父母至少一方外出半年以上(包含半年)、同时被交由父母一方或他人抚养、照顾、管理和教育的未成年人。主要选取已有留守经历的初中生作为被试,以生活事件作为危险性因素,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分别作为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揭示它们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考察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主要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H1:生活事件、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四者之间显著相关。

假设H2: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

假设H3: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用整群取样方法从广西四个地区选取4所有代表性的农村或乡镇初中留守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050份,其中有效问卷946份,筛选出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523人(初一172人,初二174人,初三177人;男生186人,女生337人;独生子女118,非独生自己405人;汉族72人,壮族440人,瑶族4人,其他1人,缺失6人),样本有效率为90.1%。平均年龄为14.24±1.13岁。

2.2研究工具

2.2.1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

该量表由张文新教授修订,符合测量学的信度和效度要求。量表共51题,主要包括外部保护因子和心理韧性特质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强。本研究该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4。

2.2.2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

该量表由刘贤臣等人于1987年编制,主要适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的评定。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共有27项6个因子,即丧失、受惩罚、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和其他。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为1-5分进行评定,得分越高表示遭受的生活事件越多,危险因素越多。本研究该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0。

2.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该量表由肖水源编订,由10个条目组成,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因子,其信效度经过多次验证,能较好地反映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由于被试均为中学生,因此研究者对量表中的一些语句作了修订,如将“同事”改为“同学”,同时将有关“配偶”的选项去掉,从而保证真实地反映农村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得分越高,表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本研究该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76。

2.2.4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

该量表由王极盛教授编制。由60个项目、10个分量表组成: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偏执、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心理不平衡。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得分越多表示心理问题越多。研究中为了便于理解,将其总均分转换为心理健康水平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本研究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4。

2.3数据管理与分析

主要采用SPSS15.0进行数据输入、管理和分析。

3.研究结果

3.1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考虑到本研究数据来源相同,研究者在数据分析之前先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方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对所有项目进行未旋转的因素分析,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有4个,第一个公因子解释的变异量只有29.46%,所有项目抽取公因子的数量不是1个,第一个公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也未超过40%,说明本研究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并不严重,研究结果没有受到严重干扰。同时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对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行多组考察,以Tolerance、VIF、DW为考察指标,结果显示:Toleratace在0.36-0.99之间(>0.1)、VIF在1.01-2.76之间(

对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两两显著相关。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显著负相关,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正相关。假设H1得到验证。

3.2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3.2.1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检验

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来检验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首先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部分类别变量转换成虚拟变量,采用强迫进入法使其纳入方程;再以心理健康水平为因变量,将自变量(生活事件)和调节变量(心理弹性)逐步纳入回归方程,然后将调节项(生活事件×心理弹性)纳入回归方程。如果调节项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则表明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显著。为了减少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回归分析中使用的预测变量除调节项之外都做中心化处理。

如表2所示,生活事件对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β=-0.09,P

为了进一步把握心理弹性对于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调节作用,我们将心理弹性和生活事件两变量按照得分抽取高低两组(高于平均数为高分组,等于或低于平均数为低分组),来考察其具体影响作用。图1结果表明,随着心理弹性水平的增高,生活事件对于心理健康水平的负向影响明显减弱。在面临高生活事件时,心理弹性较低的留守儿童受到的冲击非常明显,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下降;但对于心理弹性较高的留守儿童而言,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趋势则不太明显。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中可以作为—个缓冲因素,减缓生活事件这一危险性因素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研究假设H2得以验证。

3.2.2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检验

就社会支持而言,方法同上(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8,P(0.001;β=0.15,P

为更加清晰地揭示心理弹性水平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我们将被试按社会支持得分高于平均数、等于或低于平均数分为社会支持较高水平和较低水平两组,分别计算心理弹性较低和心理弹性较高的留守儿童,对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无论心理弹性的高低,社会支持都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社会支持较高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也更高。心理弹性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相较而言,当心理弹性较低时,社会支持高和社会支持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较大(t=-3.45,P

那么,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中,是什么影响了同为保护性因素的心理弹性作为调节变量的作用方向?前述相关结果提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皆显著相关,因此,我们将生活事件这一因素作为协变量进行了层次回归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在控制生活事件的条件下,心理弹性水平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的具体方向。结果表明,在控制生活事件这一水平的情况下,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仍然显著(R2=0.01,F=8.18,P

为更加清晰地呈现在控制生活事件条件下,心理弹性水平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我们分别按照生活事件、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得分高低对被试进行分组,考查其具体影响作用。

图3结果显示,在生活事件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如果心理弹性低,社会支持高和社会支持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t=1.69,P>0.05),如果心理弹性高,则高社会支持和低社会支持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t=2.09,P

图3同时表明,在生活事件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如果心理弹性较低,社会支持高和社会支持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t=3.12,P0.05)。相较而言,心理弹性高的留守儿童,高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增进明显小于心理弹性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减弱了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

4.讨论

4.1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

本研究结果表明,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负相关,在控制了年龄、年级、性别、独生子女、家庭人口的作用后,生活事件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9,生活事件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留守儿童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在生活和学习中所经历的丧失、受惩罚、人际关系紧张等不利事件皆可以成为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以往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学生在人际关系、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方面的生活事件多于非留守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事实上,不良生活事件这一危险性因素对于留守心理健康的最终影响,不仅取决于事件的刺激属性(性质、强度和频度),還与留守儿童本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如心理弹性、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所处的社会支持系统密切相关。本研究中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活事件不仅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也显著相关,其中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留守儿童所经历的不良生活事件既可以成为威胁儿童心理健康的危险性因素,也可以激发儿童的心理弹性潜能,使之更加积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积极应对生活不利事件。

对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已有研究发现,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对于心理健康皆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心理弹性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社会支持越高,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本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已有研究所提示的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本研究中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系数都高达0.22。回归分析的结果更加清晰地呈现了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作用。在控制了年龄、年级、性别、独生子女、家庭人口的作用后,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皆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一般而言,处境不利儿童身上的自我生长力和向上力,家庭、朋友、同学、师生间的紧密联系可以为儿童应对生活不利事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源,提高其应对逆境的能力,使儿童更有能力和信心来解决生活中的不利事件,促进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

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三者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中,本研究结果提供了与以往研究较为一致的证据,一定程度支持了已有研究的结论: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过程中,生活事件作为危险性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留守儿童良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则属于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能够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

4.2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

已有研究中对于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对于心理健康影响的考察多数基于单独考察某一因素的具体影响,无法理解个体、环境与各因素之间的内在作用过程。事实上,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之间并不能完全独立,相互影响,例如在保护性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危险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很小或根本不产生影响。而且当多个保护性因素同时存在的时候,各保护性因素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是独立的,最终的结果也并非只是多个因素的简单相加。为了更清楚地考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厘清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路径及其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综合影响,基于Rutte等人对于心理弹性的综合作用机制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分层回归分析分别考察了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中所证实的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与Rutte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心理弹性可以补偿或抵消危险性因素的影响,减少危险因素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尽管生活事件作为一种不利于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环境因素,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越高,其影响就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但留守儿童本身的心理弹性潜能,作为一种积极的保护性因素,在留守儿童面临不利生活事件境况下得以激发,可以有效缓解不利生活事件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同时本研究对于不同心理弹性水平下,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变化的进一步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对于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并未表现出对于二者关系质的改变,而主要体现在量的变化上。无论心理弹性的高低,生活事件的增加都会带来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但随着心理弹性的增强,生活事件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冲击确有明显减缓的趋势。因此,当留守儿童面对较多不利生活事件的冲击时,高心理弹性对于心理健康的维护具有更加积极重要的意义。

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不论心理弹性高低,社会支持较高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社会支持较低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较高的社会支持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的保护性意义。心理弹性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另一保护性因素,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是心理弹性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表现并不稳定,当生活事件水平不同时,这种调节作用的方向呈现了一定的矛盾性,心理弹性对于社会支持的强化效应只有在生活事件较低的情况下才出现,当生活事件水平较高时,心理弹性未能表现出对社会支持的增强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这一结果提示,作为调节变量,心理弹性对于社会支持的影响并不稳定,最终调节结果受外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Riley和Ecken-rode等人的经验研究也曾检测到,社会支持这一保护性因素是否起作用以及作用的大小受外界环境、个体社会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国内学者曾守锤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儿童往往要同时受到多个保护性(或,和破坏性)因素的影、响,显然,多个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并非只是各个因素的简单相加。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当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共同作用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时,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两大保护性因素的作用不是简单的叠加,心理弹性并不必然增强社会支持的保护作用,其最终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生活事件情境。事实上,当个体经历较少的生活事件时,个体为对付环境要求所作出努力并不大,个体承受的压力也较小,积极努力的行为有助于目标的达成,减少个体消极的情绪体验。但当个体面临较多负性生活事件时,这种高压力的情境下心理弹性较高的儿童往往会更积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以期获得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从而使留守儿童对于事件最终的发展抱有一种较高的积极期待。如果这些帮助和关心最终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则可能会给个体带来更大的心理冲击,降低其心理健康水平。这种保护性因素的最终效应不一致的状况,在学者们对于乐观心理品质的考察时也曾出现,例如对于乐观的适应性优势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曾提出“乐观易损”的假设,在压力较高的情境下,乐观积极的个体对于积极结果的高期待、积极努力的行为将使个体的适应性优势不复存在,甚至可能成为个体心理健康的危险性因素,使个体经历更多的负面情绪体验。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处于不利处境的留守儿童而言,心理弹性作为一种心理保护性因素,对于减轻不利生活事件这一危险性因素所带来的负向消极影响的缓冲作用是稳定的,但其对于社会支持这一保护性因素的强化作用,则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呈现,其表现并不稳定,调节方向和最终结果仍是不确定的。,心理弹性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本研究以心理弹性作为调节变量,初步考察了四者之间的关系,但其间的具体作用机制则需要我们将来通过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得以厘清。

4.3教育启示

本研究采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关注留守儿童内部心理弹性潜能,探讨了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以及心理弹性在不利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于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其保护,对于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进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采用系统、科学的整体视角,更要通过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面的合力,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于留守儿童的不利影响,营造一个较为安全的成长环境;同时积极挖掘留守儿童自身内部的心理弹性潜能,提高其对于逆境的应对力;并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情感关爱和心理支持,营造良性的社会支持网络,不断强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保护机制。

5.结论

(1)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之间两两显著相关。

第4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研究;对策

伴随城乡差异的缩小,大量的农民工涌向城市,然而他们的孩子却留在了家乡。因此,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即“留守儿童。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与成才问题,也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造成留守儿童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心理问题。本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寻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本研究对河南南部某县一乡镇三所学校的44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监护人和学校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1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后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脾气火爆、孤僻和消极自卑。与此同时,当地学生中非留守儿童只有在焦虑和孤僻方面低于留守儿童,其他方面差距不大因此,留守儿童在焦虑以及孤僻方面的心理问题是较为突出的。

1.2性格、人格极端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上、价值上的偏离和性格发展的异常。对比非留守儿童29%的选择“忍受”,可发现“留守儿童”在性格、人格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激,不团结,易产生敌对的心理,例如易冲动、挑训、神经质等等。

1.3人际交往障碍

儿童对父母都有依赖倾向,心理交流机会的缺失,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的痛苦,导致他们对外部环境缺乏信心、安全感以及信任感,这种情感的缺失势必将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调查显示,大多数留守儿童在父母长时间在外务工时有失落感,经常性的封闭自己,性格孤僻和脆弱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与非留守儿童对比,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

通过对比调查后发现,留守儿童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高于非留守儿童,而且相同情况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可能会更为严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2.1家庭方面

造成留守问题的根源与父母出外务工,隔代教育,甚至单亲家庭密切相关,脱离了父母的关爱才形成了“留守”等一系列问题。家长长期在外,不仅亲情缺失,而且在家长自身缺乏知识和观念的更新、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家庭教养方式与观念不当方面等方面也存在问题。

2.2学校方面

我国的教育更注重的是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由于教育资源、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等方面的限制,大多数农村学校未能开展心理方面教育,一直延续重教学管理轻心理辅导模式。加之学校教师忽视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导致留守儿童在学校内,心无归宿。

2.3社会方面

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输送。他们子女不能享受与大城市孩子同样的教育、医疗保障,大多数农民工只能选择把孩子留在家乡。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必须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并采取适当的解决途径。

3.1政府和社会支持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主要靠政府发挥作用,不仅要在政策、法规、制度上给予支持,特别是基层政府部门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异,消除户籍制带来的问题,去除医疗、就业、教育等制度壁垒。加快新农村的文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解决留守儿童的关键在于逐渐的消除城乡差异。

3.2发挥学校教育主体作用

转变教育方式,知识教育与心理关爱齐步走。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成立关爱留守儿童教师团队,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走访,关注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对心理以及行为有问题的学生,学校要开展心理矫正工作,开展心理咨询、丰富文化活动、开设兴趣小组,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展现自我,获得自信,增加成长。

3.3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完善家庭教育

父母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网络化的时代,父母更要掌握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技巧方法。沟通讲究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定期的与孩子进行交流,耐心地鼓励、引导他们,让他们体验沟通交流后的收获和乐趣。在营造宽松、和谐的沟通环境的同时,有意识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心理失衡;教学细节

农村寄宿制学生课间心理失衡现象,是资源整合后出现的新问题。要解决农村寄宿制学生课间心理失衡问题,首先或者主要要解决好课堂教学的问题,也就是要打造高效课堂。只有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兴趣盎然,教学效率高,再加上课外活动安排扎实,形式多样,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干预,才能有效解决课件心理失衡现象。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固然很多,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干预的方法也很多,但处理好课堂细节也是不可或缺的,对矫正学生可见心里失衡的心理问题作用也是极大的。

一、课堂中的鸽子(幽默法——酸溜溜的话梅)

一堂语文课上,我正和同学们一起品读都德的《最后一课》。忽然,下面传来“咕——咕——”的叫声和扑翅声。我停下来,同学们笑着向发出声响的地方看去。一位平时调皮的男孩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老师,他让姥爷从家里带来了一只鸽子!”他的同桌站起来告诉我。大家一下子将目光转到了我身上。教室里静极了。稍作思考,我笑着说道:“看来这位同学早已认真预习了课文,都已准备好了道具。这不,‘演员’都急着提意见了!不过,课本剧表演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做的事,你还得耐心等一下啊!”同学们会心一笑。我话锋一转:“我只会讲中国话,你可别指望我教它德国语。好了,管好你的‘演员’,到时候可别让它演了哑剧!”伴随着一片笑声,我们又转入了新的学习。教师的幽默话语,使课堂妙趣横生。此时的感觉,恰似夏日里口含着话梅,酸溜溜的,惬意极了!课堂气氛极为活跃,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创设了非常好的教学情境。

二、别在腰间的刀子(冷处理——甜丝丝的冰屑梨)

一日,翻开一本学生作业,上面赫然写道:“老师,某某同学今天带刀子来了,就别在他腰里!”我吃了一惊。我很快了解到:他的父母亲长期在外,爷爷奶奶管教不了,经常跟人结伙打架。昨天,他跟别人闹了别扭,今天带刀子来“报仇”!放学后,他到我办公室,我便开玩笑说:“过两天就是中秋节了。你是不是来取你的水果刀,到时候好给大家切西瓜呀?那我先在这里替大家谢谢你!”他楞了一下,递上了检讨。我先肯定了他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说起了她父母的不易。他流下了眼泪。他主动承认了错误,请求我替他向父母保密,并委托我代为保管刀子。一场险些酿成的大祸免去了。一位教育家说过大意是这样的一句话:最成功的教育,是不会被孩子明显感觉到的教育。有时,无言的教育,恰当的冷处理,就好像冷水缓过的冰屑梨一样,吃到嘴里,透心一股清凉,真爽!古人云,防民甚于防川。教育学生就像治理水患一样,对学生的不良言行,一味用堵的方法显然是不行的,就像大禹治水一样,要进行积极是疏导,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三、令人心酸的背影(点拨法——凉津津的苦瓜)

一次,一位满身灰尘,气喘吁吁,蜷缩着身子,不住发出一两声咳嗽的老者来给不小心感冒的女儿送药。那位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这药一天吃几次、这药一次吃几片……叮嘱完这一切,他匆匆离去。教室里哈哈大笑。老师有意停下教学,让学生谈自己的感想,老师说:“中国有句俗话,父母的心在儿女上。的确如此!这位可敬的父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大老远赶来,只为给自己心爱的女儿送药。此时此刻,我真为她有这样的好爸爸而高兴!此时此刻,我也相信她定会为有这样的好爸爸而自豪,也一定会好好报答这样的好爸爸、好妈妈!同学们,让我们想象:当你生病时,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去做的?当你离开温暖的家时,你的爸爸妈妈又是怎样去做的?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朱自清外出时,他的父亲又是怎样做的!”看似多余的突发事件,成了教学不可多得的有机组成部分。我看到:那位原本低着头的女孩,高兴地抬起头,眼中满含泪水。过后不久的一次作文,这个女孩将这令人难忘的一幕,写成了长达四页多的作文,真情实感,读着催人落泪,班上竟有十多个孩子不约而同写到了这件事。课下,那些曾经在课堂上发笑的孩子,纷纷向那个女孩道歉。见此情形,老师欣慰地笑了。此时的我和孩子们,如同三伏天吃了一道精心调制的苦瓜,又如暑天里及时服下了一剂黄连上清丸,清心、败火!

四、讲桌上的沙枣花(热处理——火辣辣的麻辣烫)

第6篇

面对逐步壮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发展显得更为迫切,特别是对学前留守儿童来说,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心理沟通,他们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心理健康问题则是学前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的冷漠乏信。父母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孩子渴望父母的爱,同时又有被父母抛弃的感觉。通过对本园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发现,有25.1%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电话联系一次,36.4%一个月或更久联系一次,近半父母只在春节回家一次,有的甚至长年不回家。这导致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薄,长期下去,学前留守儿童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从而对周围的一切都冷漠,不关心,持怀疑的态度。

(2)性格的孤僻内向。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开导,学前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闭、孤独、缺乏自信的心理,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与父母在家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更易形成自卑心理障碍。

(3)行为习惯的欠佳。学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有以下三种类型:①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家庭物质条件较丰厚)。②有心无力,只管“吃”的放任型(家庭物质条件相对匮乏)。③寄居他家(如亲戚家或租住校外),只管“住”的放纵型。

(4)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与否。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由于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他们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无法给予,从而导致他们极易产生越轨行为。

这导致了学前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严重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主要表现为:①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纪律散漫、不守规则。②生活、卫生习惯差,穿着邋遢,不爱洗澡,常吃不健康的零食,乱丢垃圾。③集体意识薄弱,喜欢打架、协调性差、以自我为中心。④爱说谎,经常欺骗家长和老师,喜欢拿别人的东西。

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初始,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学前教育的主题,它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关注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我在农村幼儿园工作了十几年,本着对这些留守儿童的研究和积累下来的经验,我认为农村幼儿园对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实行每学期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册。幼儿园应在每学期新生报到时了解各个家庭的详细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各班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登记造册,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父母外出情况、联系方式、与监护人关系、监护人文化程度等,为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观念。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农村的爷爷奶奶这辈人基本没文化,对家庭教育没有深刻的认识,认为让孩子衣食无忧平安无事就可以了。幼儿园应经常就一些留守儿童常见的问题召开家长会,举办留守儿童监护人家教知识讲座,对爷爷奶奶们进行一定的教育方法指导,调高他们的教育认知水平,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3)为外出打工的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①建立班级QQ群或网页,随时更新幼儿园及班级的活动情况,上传幼儿一日活动的照片,让远在外地的父母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了解孩子的表现。②开通亲情热线专用电话,让留守儿童父母方便与园长、班主任等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促进幼儿园、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4)教师分担家长部分责任,给孩子更多关爱和引导。留守儿童大多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和认可,一天8个小时的在园时间里,和老师的亲密相处中,他们很容易把对父母的那份感情转移到老师身上,对老师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有时候教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肯定的眼神、为孩子扣上纽扣等的小动作,都会让留守儿童体会到温暖和爱。

幼儿园教师要做到在学习上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保护孩子,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要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三多”即多给予他们关怀,弥补亲情缺失;多鼓励他们参加活动,学会与人交往;多家访,详细了解他们在家表现。“二知”即熟知每个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熟知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近况。“一沟通”即定期与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就孩子的阶段性情况进行沟通。

(5)开展孝德教育,增进亲子之情。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德育是关键。长期的隔代监护,使孩子们缺乏亲情关爱,对父母不理解,甚至产生怨恨。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幼儿园经常利用各个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开展孝德教育,要求每位儿童至少帮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留守儿童了解父母的艰辛,体验父母打工的辛劳。或者制作生日卡、节日贺卡、慰问卡等,向父母长辈表达一份孝心,增进亲子的感情。同时,教师要常与家长联系,提醒家长多与孩子交流,尽量常回家陪孩子,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体会到父母的爱。

第7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心理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07-03

留守儿童问题在社会上越来越突出,他们的生活、学习没人照顾,与一般孩子相比他们的心理发育较不成熟,生活水平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留守儿童在学习、自控力、心理健康等方面表现得都要比一般孩子差呢?蒋忠、柏跃斌在《“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思考》一文中最早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了关于单独外出的流动人口中的打工者,将儿女留在家中,在这些家庭中,由于父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对孩子的教育减少。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起到的作用减小。研究结果表明父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定义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而由爷爷、奶奶或亲友等监护人抚养照顾的农村儿童。近年来,由于“弱势群体”、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热词频繁成为社会各领域关注的焦点,所以我在此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现今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几个方面: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他们身边,他们缺乏关爱和教育,生活上存在不少危机。不少儿童在接受教育、活动参与等方面的权益经常受到侵犯。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所以会导致他们的道德品质下降,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的道路。小学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塑造时期,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缺少管束和说教,不少孩子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会出现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旷课、欺负同学等行为。此外,有的孩子迷恋游戏机,夜不归宿,严重的还会有敲诈、吸毒等违法行为,在某些地方,此类未成年人违法案件占到所有案件35%以上。

同时,留守儿童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缺失状况严重。他们学会了怎么去接受别人的爱,却不懂得该如何去向别人施予爱,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对别人缺少诚信,认为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社会责任感匮乏,同时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想法。“留守儿童”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期,如果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隔代教育就意味着由文盲来培养孩子,如果托付亲戚照管,亲戚普遍认为毕竟不是自己孩子,不适合过多管教。同时,农村教师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对每位学生的关注和教育也十分有限。结果造成亲戚以为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管教,而老师以为有家长在家教育孩子的情况,所以学生的道德教育就这样放任自流。此外,孩子所处的环境、结交的朋友等都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塑造有一定的影响。调查表明,20%以上家长以为如果孩子认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必然会对他们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甚至会引诱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农村留守儿童还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由于农村和城市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以及农村教育质量与城市本身存在较大差异,加之家庭教育缺失和农村社会教育的弱化,农村学校德育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发育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少数“留守儿童”会走向违法乱纪的道路,这给学校德育管理也带来相当的难度。那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一是要加大农村教育扶持的力度,努力达到城市与农村教育水平的平衡;二是要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只有让农村贫困地区发展起来,才能减少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象,进而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应该对留守儿童多加重视,否则可能会对社会整体的教育水平造成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及存在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受关注的综合社会问题。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同时,留守儿童群体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受性别条件影响不大。初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最高,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时期,心思细腻,比较敏感,同时缺乏家庭温暖。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时容易表现出心理问题,而且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以小学生为例,较为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匮乏和自卑等。留守儿童不如父母在家的儿童有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强,然而在交际恐惧、孤独感方面与其他儿童却没有明显的差别。

家庭教育环节的缺乏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很大影响。留守儿童处于需要关怀的年纪却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造成了留守儿童普遍内向,不爱说话,不善于表达的性格,这种性格又在社会交际过程中造成了障碍,最后以孤僻、拒绝交流的身心语言表现出来。此外,资金的缺乏,对父母在外状况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对于成人而言都是很大的心理负担,何况是留守儿童。最后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留守儿童从内向转变为拒绝交流自我封闭心理状况的日益恶化。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父母外出务工,缺乏家庭教育环节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又如何呢?我们通过对西安周边农村学校的走访调查得出了以下数据:留守儿童中,父母皆外出务工的占总体的百分之三十五,父亲或母亲一方外出务工一方留守的占百分之六十五。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接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对于父母双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来说,缺乏监管和家庭教育,孩子由于年龄小自觉性较差,学业的完成度较低。对于父母一方外出务工一方留守的家庭来说,留守一方往往要承担全部的家庭责任和生活杂事。同时由于自身文化条件限制,一没有精力二没有条件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倾入精力。和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家庭一样,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也存在着缺乏监管和家庭教育的问题。

父母外出务工势必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造成影响。留守儿童普遍年龄较低,缺乏自制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加之当地学校老师能力、精力限制,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无人关注,逃学,辍学等行为屡屡发生。同时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时被托管人由于文化程度低下,认为不是自己孩子不好管教等种种因素也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熟视无睹。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造成很大影响。

父母当然想要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但是由于资金、精力等各个方面条件的限制,而且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也不高,随着孩子教育程度的日益增长,所能提供的直接帮助越来越少。另外,资金缺乏和农村条件限制,即使想要给孩子报班辅导也找不到合适的辅导班。另外,由于观念原因,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对接受教育的意义认知不高,觉得念书又花钱又没用,还不如早早辍学学一门手艺,既能帮助家里也能养活自己。这种观念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农村留守儿童本身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就低于城市同龄儿童,辍学率却还要比城市儿童远远超出。再加之农村学校本身条件限制,办学资金、师资、场地等各方面条件艰难。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学校应加大社会力量的募集,加大宣传力度和对教师的培训。同时积极与留守儿童父母建立联系,加强信息的及时交流,建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式留守儿童教育培养体系。

四、农村留守儿童的被托管人问题

通常是就近就亲交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托管。然而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偏大,健康、精力存在着很大问题,本身就需要别人照顾,能投入到留守儿童身上的精力和关怀就更少之又少。而且农村老人普遍教育程度不高,没有文化,对于孩子的要求也仅仅停留在吃好穿暖不生病的基本要求上,对于其心理健康和教育状况,老人们是一没意识二没办法去照顾和看管。同时由于年龄差异的存在,共同语言几乎为零,留守儿童没有耐心和兴趣去听老人讲自身的故事和对他们的教诲。老人也听不懂留守儿童口中的现代名词和思想。仅有的交流就是“饭吃了没”“冷不冷”这种基本对话。老人没有办法对留守儿童进行实质监管,打打不动,骂骂不听。监护责任根本o法实质履行。

第二种是交由同村亲朋好友监管,这种一般都是叔叔、伯伯等父辈同龄人,年龄差异较小,也更有精力履行监管责任。然而留在村子里的中年人本就不多,这不多中的大多数还有自己的孩子,这就造成了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力,不闻不问和不上心。留守儿童与亲生子女待遇的差异感更刺激了留守儿童的自尊心与逆反心理,也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损伤。

第三种即留守儿童年龄较大,有一定自理能力,父母将留守儿童独自留在家中,或者还要照顾弟弟、妹妹。但留守儿童毕竟还是儿童,自身就需要父母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却还要肩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和来自生活的压力造成了对于现实的消极情绪。对监护人留守儿童和被照顾的留守儿童都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在迷惘之下往往走入歧途。

五、关于解决农村儿童问题的几点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进入城市起,便存在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公共问题。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必须多方团结合力,围绕留守儿童教育为中心展开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教育。

首先,家庭方面,第一要做好家庭内部的沟通与互动,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要想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必须肩负起其在成长过程中的责任。不能只是简单甩手将孩子托付与他人不闻不问,要秉持多联系、多沟通、多交流的原则。如特鲁多铭言所说,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手机、书信等多渠道加强对子女状况的了解和信息的及时掌握,在假期和有闲暇时间的情况下多回家看看孩子。如带一些小礼物或者递送一些书籍等,要让留守儿童知道和了解父母对于自己的关心。第二要加强与被托管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被托管人即在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情况下,孩子的直接监护责任人。被托管人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是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感情最深的人。加强与被托管人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有利于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也有利于增强被托管人的责任心和对孩子的关心。

其次,学校方面,要加强对于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的关心。积极与留守儿童父母和被托管人联系,交流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多对留守儿童进行鼓励和关怀。同时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避免留守儿童孤独感和逃避情绪的出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有效及时地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班级内部,班主任要积极与留守儿童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问题。鼓励班级内部同学与留守儿童交流玩耍。在学校内部为留守儿童营造出健康积极的生长环境。

最后,社会方面,第一要加强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关注度。很多人觉得留守儿童与他无关,对留守儿童问题采取漠视和回避的态度,这是不可取的。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问题是综合社会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怀与参与。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第二,要出台相关政策保障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和改善留守儿童家庭现状,通过改变人口流动制度,使留守儿童去父母所在的城市并有接受教育、成长学习的基本条件。或者发展当地经济,制造劳动缺口,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在当地发展,而不必抛家弃子前往陌生遥远的城市。第三,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特殊场所的监管,将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管理条款落实。同时积极在学校或社区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将留守儿童的兴趣引导到一个健康的轨道。第四,发挥共青团和妇联等公共组织的社会职能,团结、发展、培养、关怀留守儿童。与学校、家庭、被托管人,共同建立起一个立体全面的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培养关怀体制。第五,当地政府要建立起留守儿童监护保护体系,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政策和社会资源倾斜。第六,当地高校要发挥起高校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参与,发动高校资源,如学生、技术和资金等,开展留守儿童关怀和帮助活动。可以举行留守儿童一对一书信周等,或者利用技术优势对留守儿童密集学校开展互联网远程教育支持等。将当代大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出来。同时通过大学志愿者在与留守儿童密切接触中产生的认知落差感造成的心理冲击,使其学会珍惜现在,认识到肩负的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通过该活动的举办,在大学校园内形成关心社会,了解国情、民意,正确把握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的气氛,使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断得到强化和提升。

最后,留守儿童要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地参与日常学习生活,配合学校、社会、政府开展活动,多读书,多进行体育锻炼,加强与父母沟通交流,与被托管人情感沟通与交流,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而不是自己一个人承受。

只有留守儿童自身、家庭、被托管人、学校、政府团结合作,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而成为只是一个简单、普通有家庭陪伴的儿童。

参考文献:

[1]肖正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6(1):246-249.

第8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解决对策

逆反心理是指儿童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许多的教育者,包括学校的教师和家长等,面对着青少年的这种强烈的“逆反心理”而感到束手无策,且这种“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也有多种和不同程度的表现。如对学校或家长的正面宣传有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大喝其彩;对思想教育及遵纪守则表现得消极抵制、蔑视对抗等。

一、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由于父母外出,有的几年不归,有的音讯全无,留守儿童从小缺少父母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导致孩子缺乏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他们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角度分析,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人格形成及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这种关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的发展。留守青少年问题正是因为父母在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其他亲属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情绪情感变化,使这些孩子缺少起码的交流机会,导致家庭关系失调,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的变化。

二、解决心理问题路径

1.资源网络分析。从社会支持系统的观点来看,社会的网络支持主要可以分为学校、家庭和社会自身。

(1)学校教育。可以让老师和留守儿童结对子,一帮一地当这些孩子的“家长”,在自己的工作中尽可能地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和道德问题,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和帮助、支持和鼓励。要强化政府统筹,加强社会支持,改善民工子弟就学条件,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同时要完善学校教育,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也要给予心灵关怀。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配备心理老师,以便及时疏导教育。要定期与他们的父母、代养人沟通,构建学校监护网。

(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具有早期性、日常性、权威性和感染性特点。在留守儿童道德问题上,孩子的父母应该承担大部分责任。农民出去打工是为了挣钱,而现在他们的孩子们却又因为钱而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父母最好选择离家近的打工城市,以便可以随时回来看望孩子。平时空余时应及时与子女沟通交流,主动和孩子的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除电话沟通外,若处于现实经济条件的制约,也可以与孩子用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

(3)社会教育。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群体虽然已不断地引起社会的关注,但针对他们的关注还很有限。民间组织的送温暖、对口结队帮扶、团聚夏令营、民工子弟学校、父母子女电话热线、留守家长培训等等活动,已在试图缓解部分孩子的心疾与现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