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会计电算化要求

会计电算化要求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1 09:07: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会计电算化要求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会计电算化要求

第1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功能 现状 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经济管理的要求,因此,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应运而生。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时展的需要。

一、会计电算化的功能浅析

会计电算化是通过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的,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以提高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它是一个组织处理会计业务,并为人们提供会计信息的实体,它通过收集、加工、存储、传送和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可以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促进会计人员职能转变;促进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改革工作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核算手段和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变革,它还有利于将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引进来,建立预测、决策和管理控制系统,更好地为管理服务,为实现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二、新时期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电算化也日益普及,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但会计电算化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1、思维观念落后,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许多单位的领导和相关个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还存在片面的认识。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没有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一些片面的认识给会计电算化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健康发展。

2、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完善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及控制制度。目前有些单位却因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完善而在人员管理、操作管理、维护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另外,单位制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也存在某些同电算化规范相抵触的地方,这些制度大多是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考虑,而从会计制度的要求考虑得过少。

3、缺乏复合型人才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会计人员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然而既懂会计学又懂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严重缺乏。会计人员不会操作计算机,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会计知识又较为贫乏,对财务软件的应用方法掌握得不够透彻和熟练,对软件的认识有局限性,对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电算化的发展与推进。

4、会计电算化应用范围被局限

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我国会计电算化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还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还不是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使会计电算化应用范围被局限

三,新形势下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的对策

1、改变观念。提高认识。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作为企事业领导和专门的会计培训部门,要改变观念,提高认识,真正把会计电算化工作做到实处并高度重视。结合会计情况,积极开展会计电算化选点及推广工作。作好软件管理与开发工作。在会计实践中,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作为企事业领导和专门的会计人员要认清形势,找准现状,积极组织学习,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和工作规范化,促进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不断提高。

2、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

根据《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硬件、软件管理制度、以及适合自己单位的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执行已制定的各项制度,并重点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制订单位内部电算化管理制度,制订并严格操作管理制度,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

3、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适应经济发展对会计电算化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原有会计信息处理模式。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以适应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的变化。因此在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应注意培养“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正常发展。积极开展对会计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求会计人员树立会计电算化的观念,掌握更丰富的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4、改善和提高会计软件功能。拓宽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范围

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新形势下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入手,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当前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地推行会计电算化,但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仍还处于生长期。因此在 发展 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急需解决。 经济 形势的日益发展,会计电算化必须与之适应,才能促进工作的高效率。从会计系统的情况看,各级各部门运用会计电算化的程度不一,当前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如下: 

(1)一部分单位没有实行利用 电子 计算 机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已使用的部门、单位大多数只停留在简单的应用阶段,如工资的发放、报表的简单汇总等;(2)会计电算与手工核算并存,不具备“甩账”条件;(3)所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的规范性、适用性差,不能满足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4)缺乏既懂会计又能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5)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进展缓慢。总之,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跟不上需要,操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门管理不够 科学 、安全,相应的管理措施明显与现实不符,存在漏洞;优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少,性能不完善,使用说明书不规范,不详尽;会计软件之间缺乏兼容性,致使重复开发过多,造成资源浪费;会计软件频繁升级,无法保证会计数据处理的相对稳定性;当前会计软件无法满足会计数据保密性的要求;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会计电算化中未充分应用,商品化软件开发推广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力度不够 

对会计电算化认识存在偏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部分财务人员错误地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只是一个形式,较为方便,没有意识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大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会计软件的使用只局限在核算上,对于其他作用、功能不加以使用推行。其次,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加上目前各项管理都是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之上,要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有较大难度。再次,是许多 企业 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仅把会计电算化认为是企业 现代 化管理的标志,把计算机作为主要因素,把财会人员作为次要因素,不重视财会人员的培训;最后,由于一些财务负责人对电算化知识不掌握,对电算化管理很陌生,只习惯于手工记账的管理。尤其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因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发生质疑,造成不会管,不敢管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二) 缺乏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表现在: (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许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青人则相反。要使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2)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教材大多是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培训并通过 考试 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差,只是拿个证书为而已。(3)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培训没有系统性。

(三)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不够 

会计软件的质量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物质基础,目前财政系统使用的软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财务上的有些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当前大部分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上大伤脑筋,却没有多少软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系统一旦瘫痪,或受病毒侵袭,系统恢复起来比较困难,要恢复原来的数据就更成问题。尤其是随着 网络 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 所以,对于新兴的网络财务软件,更应当重视其安全保密性。 

 

三、解决 会计 电算化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逐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法规政策 

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 发展 的规定。例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上的具体细节规定,不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反而因规定的太死抑制了软件的自我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准则法规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同时,对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内部也应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规章,结合单位的实际建立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以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作。 

(二)加大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会计人员要掌握一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 计算 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保养和维护、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要积极推进会计电算化进程,就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进行,并结合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训,难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三)会计软件信息系统的开发 

会计电算化的有序发展离不开会计软件信息系统的开发,由于目前实施电算化还属初级阶段,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立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尽力开发“傻瓜型”软件,简化操作和去掉不必要的功能。建立起完善的会计软件服务体系,对用户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针对用户反馈的意见和要求对软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随着 经济 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是提高工作效率,运用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记帐的基本方式。会计电算化以其高效、自动、方便、准确、及时等优点正日益受到广大会计人员的欢迎。 

 

参考 文献 : 

[1]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m].北京:财会出版社,2003. 

第3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内部管理程序进行操作,代替了手工会计原有的功能,实现了网络化的快捷化。但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尚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以此为背景,针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与有效措施进行了研究,旨在提升我国会计电算化水平,促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会计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问题;有效措施

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且会计电算化在改进企业会计行为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使企业会计行为朝向更加有序、科学以及高效的方向发展,但在具体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存在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事业的发展。因而,本文基于以上背景,针对我国会计电算化问题与有效措施的研究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带来的变革

(一)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

就以往对会计数据的处理而言,对人数的要求较高,即需要多人通力合作完成,当引入会计电算化后,对会计数据的处理便被分解为三个环节:输入、处理以及输出,且只要控制好数据输入环节,会计工作人员将电子凭证输入后,系统可自动完成记账、汇总、结账、转账以及出报表等后续工作;就重复出现的任务而言,系统会根据模式凭证而生成的记账凭证;在进行对时间要求高、成本计算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时(如采用移动平均法等),会计电算化系统便会充分利用好程序,计算机会对数据进行及时抽取并将报表输出,在提高会计资料准确性的同时,使会计核算工作更为迅速、简单。其相对于手工会计而言,在处理速度与准确性上均是颠覆性变革,进而利于会计核算工作更加趋于细致化。

(二)改变了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工作职能

会计电算化将会计从业人员从以往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对其工作进行了简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致使依靠手工工作的岗位逐渐消失,增加了与计算机相关的岗位,最为常见的便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的岗位;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会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相结合的人才要求量较大,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产生变化,促使其知识结构由单一变为复合。

(三)改变了会计数据内部控制制度与修改技术

以往对账簿采用划线更正法来标记错误的工作方式与当前会计电算化极不适应,且逐渐被的修改标志、修改权限以及凭证冲销等方式所取代,还可利用电算化系统的反过账、反结账取消审核等功能进行修正。而内部控制制度有部分被取消、更正或保留。

(四)会计的本质被重新定位

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会计的本质被人们逐渐认识,即其是一项对会计信息处理与输出的经济信息系统。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其的定义逐渐朝向控制体制方向发展,认为其不仅是对客观事实的反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行为起到指导与控制作用。

二、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风险变大

在当前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电算化的引入有利于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第一,计算机极易受到黑客、网络病毒等的入侵,大大增加了信息泄露风险,尤其是在当前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网络黑客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重要信息被泄露的风险;第二,信息一旦被丢失后便很难恢复,因计算机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会计电算化又以计算机为依托,因而当计算机正常工作时,若遇到计算机死机或停电等现象时则会使会计信息在没有提前保存的情况下而丢失;第三,还包括会计信息被故意丢失或因个人因素而造成的永久丢失等,且大部分丢失的会计信息并没有如以往会计模式般的手工记录;第四,会计电算化在很大程度上被非法调用或遭到篡改。当前,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依托计算机的会计电算化依托的还是原有的设计程序,并不会完成自动修改,当受到外界干扰时便加大了计算机信息错误。

(二)会计电算化技术与采用率均不高

虽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就总体而言,其技术应用水平还不高,主要源于大部分大中型企业会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出于提高其在市场变化中工作要求的考虑,其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较之于其他企业而言相对较高,但考虑到部分中小企业规模、企业性质等因素,导致其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率较低,再加上会计电算化急需要企业的资金、场所等的支持,直接导致了较低的会计电算化应用率。除此之外,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研制与应用时间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较短,尚无应用的统一规定,而企业有无法自主研制会计电算化技术,因而关于会计电算化的技术还不能做到独立完成,导致我国会计电算化技术与应用率均较低。

(三)前期运行成本较高而影响信息功能的发挥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相对于以往会计工作的优势,且相继建立起会计电算化制度,但前期会计电算化投入使用阶段之初对成本的要求较高,大部分中小企业往往会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到会计电算化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且有部分企业引入会计电算化后,并没有配备专业的人员,导致会计电算化技术得不到应有作用的发挥,直接造成了会计电算化资源浪费,进而降低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四)会计电算化人员综合素养尚不高

企业引入会计电算化后,只有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促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生产与发展。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并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做基础,如老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库更新速度慢,大多对计算机技术不能较好的掌握,且再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并不能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节奏相适应;年轻会计从业人员虽能较好的掌握计算机技术,但缺乏一定的会计从业经验,且不排除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因素质不一而给企业财务带来的损失。除此之外,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人员知识结构层次欠合理,因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主要开发者,因其缺乏对会计电算化本质的了解,因而其对软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不能及时发现,再加上对会计电算化认识程度不够,在设计中过多重视合理性而极易忽视时效性。

三、改进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会计电算化法律法规

为了使我国会计电算化能够得到长远发展,相关部门制定了针对于会计电算化的法律保护,但因为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起步较晚,再加上我国法律法规针对会计电算化的相关规定并不完善,尤其是对部分细节的说明不完善,因而相关部门应逐渐建立健全并完善电子电算化法律法规。

(二)提高财务数据的保密性

首先应完善会计信息保存制度,对于计算机上的信息应及时进行文件备份,并定期对信息数据进行保存,还可以做好纸式登记保存,在源头上避免财务数据丢失;然后应当充分重视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测试,在使用计算机时的第一反应应对系统软件进行简单的测试,以确定所检测的软件是否与计算机软件系统相兼容,而后应严格控制好要更改的程序,以确保程序处于安全状态;最后应注意增强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对于企业机密的会计信息应严密保存,这就要求在网络环境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网络病毒、黑客等的侵入。

(三)强化对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完善的企业内部监控制度可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且可有效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当前企业所采用的会计电算化很少有纸式会计信息登记,使得企业缺乏原始的会计数据支持,因而有必要针对上述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强化企业内部监控,企业可针对内部财务信息审计情况组织审计人员定期进行知识培训,并注意控制风险,还应注意注册会计师人员结构的改善,以实现内部审计工作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相互配合。

(四)逐渐加快会计信息网络化进程

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会计电算化得以发展的前提,但网络技术的发展会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作为企业本身应对国家政策做出积极响应,在企业网络化技术的应用中应主动创造有利条件,还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加速会计信息网络化的建设步伐,以加快会计工作的发展。

(五)提高会计电算化人才综合素养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会计电算化若要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其应有作用,还应提高其主体,即会计电算化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不断优化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层次、提高其专业技能尤为必要。首先应提高其掌握计算机知识的能力,进而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程序的数据处理、运行等,除此之外,应掌握就是那几高级语言并对软件开发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以掌握会计电算化网络技术,提高自身技能。

四、结语

会计电算化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行业中的应用,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出于生产与发展需要,加大了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但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尚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因而,我们应在注重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同时,针对其中存在问题提出一定的措施,以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作者:石丽姚 单位: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巴秀梅.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02):90.

[2]谢日芳.浅析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J].企业导报,2013,11(05):141-142.

[3]李雨佳.关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3,6(15):174-175.

[4]黄诚.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商,2014,15(14):65.

[5]石天胜.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商业经济,2013,7(22):103-104.

[6]秦杰,蔡璐.浅析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13(17):212.

第4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问题 改进对策

一、企业内部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会计电算化的正确及充分的认识。

企业内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程度较低,有很多人还未能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和必要性,某些企业还存在不太重视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的现象,不能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甚至有些领导和员工认为会计电算化仅仅是用电脑计算代替手工计算。有很多企业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只是应用在代替手工计算,应用在财务计算上,而不能将企业的管理部分与之紧密结合,没有发挥管理的功能。这些情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快速普及。

(二)企业内部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水平普遍较低。

在大部分企业内部,专业会计人员少,同时也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型的会计。在很多企业内部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企业的会计人员本身就是企业领导的家属或亲人,这些人多数缺乏会计从业前的专业培训,会计专业素质不高。还有企业聘请的是早已退休的老会计,这些人虽然有丰富的经验,却不能跟没上会计发展的步伐,排斥会计电算化,缺乏创新精神,这样就给会计电算化造成阻碍。

(三)缺乏健全的管理企业内部会计电算化的制度。

因为对会计电算化缺乏认识,同时也缺少专业型的会计人才,一部分企业仍然保持会计电算化以前的手工会计企业管理制度,但是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在执行业务时所采用的方式是不同的,这就会造成现存的企业管理制度不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对于会计电算化后的职责分工也不明确,在进行企业内部会计电算化以后要重新进行分工,有效合理的人力资源分配才不会造成电算化后的资源浪费。在对电算化以后,管理技术支持和网络安全方面也存在风险问题,电算化后要求会计在电脑上进行交易,有些会计因为缺乏网络安全知识容易给交易安全带来安全隐患。

二、改进企业内部电算化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要想获得长期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来获取强大的竞争力,这就需要对市场的快速变化作出及时反应并拿出快速的解决方案。企业进行会计电算化就是适应市场快速的一种表现,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大背景下求得进步的体现。实行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不仅会提高利用人力资源的效率,更会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从而给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这就要求企业领导树立重视会计电算化的观念,正确认识到企业内部进行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提高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整体素养

在开展电算化的工作时,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学好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最新知识,用来适应新工作的各种要求。另一方面计算机代替人工完成会计人员的计算工作,会计人员在掌握计算机能力的同时,从复杂的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提高和个人完善,这样就会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要对会计进行再培训,训练成企业适应市场需求而需要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同时在计算机技术变化极快的今天,企业也要不断更新使用的财务软件,来适应技术的不断变化,更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提高。

(三)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的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一个完整和健全的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它的内容包括操作系统、机房制度、系统维护等,做到对会计电算化实行规范化管理,同时重视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性工作,促使会计电算化向管理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转变。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也是会计电算化成功实施的基石。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后,档案的保管方式、表现会计数据和信息的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企业在制定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时,在遵守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要考虑到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点。

三、结束语

虽然企业内部的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目前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和整体国际发展的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更要提高发展的力度,同时培养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会计专业人员,培养具有成熟技术水平的计算机人才,在开发计算机软件的同时,更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培养懂计算机的会计人员。也要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的制度管理,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吸收会计电算化在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促进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军.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对策[J].山西财税,2006;3

第5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031

[中图分类号]F810.6;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0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信息化水平迅速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开始对会计电算化档案进行管理,且会计电算化使档案管理数据更加准确,还能更好的节省纸质资源,节约资源,节省时间。而传统的人工管理档案容易造成档案数据的丢失;会计电算化对档案的管理弥补了传统档案管理的不足之处,但在电算化应用过程中,由于管理原因也带来一些问题。因此,本文结合会计电算化在档案管理中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探究如何更好的使用会计电算化进行档案管理。

1 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特点

1.1 会计电算化档案的范围和存储载体扩大

会计电算化档案在档案保存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算化档案一般是通过打印机的打印或者是硬盘进行保存。会计电算化档案和传统纸质档案在保存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档案对事业单位的档案要求是要有内部的电子档案,同时要能打印出纸质档案,通过两种形式的管理有利于n案的安全。

1.2 电算化档案保管的要求提高

电子档案管理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安全的保存空间,有存储介质的保障,有存储的有效期限,只有这三个条件都充分具备后,才能更好地进行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传统的档案管理是直观的,但电算化档案是依赖于计算机对资料进行保存的,会计电算化档案的保存应该与会计的其他内容一样进行保存,为了方便查询,还要对会计电算化档案进行妥善保存,并在合理的有效期内进行使用。

1.3 会计电算化档案保密的要求提高

我国事业单位在性质上是不同于其他私人企业的,事业单位从事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事业单位的档案和其他单位档案相比保密性要求更高,所以,事业单位对档案的管理要求更高,重要性更高。进行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时,要按照会计其他工作的要求,无论是在保存介质、保存期限还是保存空间上,都应重视保密性。

2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后,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会计工作的内容。但是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应用只是在形式上进行了改变,对档案管理的处理工具发生了变化后,很多内容还是沿用传统的会计系统进行管理,对档案管理并没有采用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保管,且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没有明确规定其责任,因此,存在保管不当、工作人员管理意识不高的现象,最终导致电子档案的损坏。

2.2 纸质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不合标准

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对档案打印都采用一般的针式打印,经过较长时间后纸质档案资料容易褪色且变得模糊不清,严重影响使用。一般情况下,使用针式打印机打印的会计档案会在7年或8年后变得模糊不清,为了安全起见,事业单位应采用必要的措施进行保护。

2.3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相对传统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没有太多的经验,对档案的认知依旧停留在传统档案管理的认知上,会计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不够了解,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不能将档案与会计电算化工作相结合,不能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相关数据进行及时备份,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

3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要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的保管制度,并通过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对档案的管理,确保会计电算化档案数据的及时备份和保存。

3.2 建设会计电算化硬件设施

针式打印机打印文件的保存时间相对较短,因此,事业单位应重视对打印机设备的改进,配备清晰的激光或者喷墨打印机,使打印文件的保存时间更长,字迹更加清晰。事业单位对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软件应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通过互联网,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避免档案内容的泄露。

3.3 培养高素质的会计档案工作人员

事业单位应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并进行定期考核,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事业单位可以组织相关知识讲座或者见面交流会,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有效进行档案管理和档案保存工作。

4 结 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档案工作还需加强和完善,且在传统档案管理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还存在影响下,事业单位要针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完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更新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硬件设备,提高会计电算化档案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还要充分结合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档案的重要性,进行妥善保管,确保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以便更好地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提供服务。

第6篇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实现会计电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面对会计电算化时代的挑战,审计机关如何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现代审计的需求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时展的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输入了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都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因而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

(二)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由于在电子计算机应用中,对会计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而且数据在处理过程中能始终得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不[,!]统一、易出错、易遗漏等问题,可以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

(三) 促进会计队伍的素质提高

会计电算化的开展,一方面要求广大会计人员学习掌握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新知识,以便适应工作要求并争取主动;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工作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可以提供许多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可以使会计人员有接受脱产专业培训的机会。因此,必然逐步提高整体会计队伍的业务素质。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现状。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工作在不断地深入,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已成为会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组织包括政府、企业都已经着手积极推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及完善。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基本普及,但由于各地区,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导致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平衡,通常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效益越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程度越高,计算机对会计工作的帮助越大。

三、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与传统会计相比,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不论是对于会计工作的储存方式、处理流程、还是内部控制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及时性及准确性,同时使会计从业人员从复杂繁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脱离出来,及时准确地把握企业运营状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从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扩大了会计的领域,也为加强全面核算和监督奠定了基础。

不难看出,虽然在职能、方法、目的与责任等几个方面会计与审计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两者具体对象都以会计资料为主,职能责任密切相关。会计电算化在对会计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必然对以会计过程为其职能对象的审计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具体来讲,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经济审查和监督职能本质上仍没有改变,但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运用,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主要体现改变了审计线索、扩大了审计的内容和范围、改变审计的技术方法、影响了审计标准和准则、提高了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等。同时计算机环境下的舞弊作弊行为更具有隐蔽性,无疑加大了审计查处的难度和风险,审计面临巨大的挑战。

四、审计机关如何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

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及普及使得审计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传统审计存在的信息反馈能力弱等问题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因此,为推进审计工作的有序展开,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强化审计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调整。面对会计电算化时代的挑战,应从以下方面提高电算化审计的质量以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现代审计的需求。

1.加强审计工作电算化的理论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进一步指导实践的深入发展。与会计电算化相比,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操作方面来看,都远远落后于会计电算化。因此,在强化基本理论和审计目标研究的基础上,加快新形势审计理论的研究,不断总结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经验和做法,拓宽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尤其要加快对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及技术等的研究,以进一步指导和实现计算机审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运作。

2.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线索、审计方法的变化,也必须要求审计标准和准则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要求。首先,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加快制定计算机审计相关标准和准则的步伐,更新审计标准准则,完善电算化审计的标准体系,以规范计算机审计工作,为衡量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保证。其次,在积极借鉴和吸引国际上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发展要求,实现我国审计进一步适应国际审计发展的要求,为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好基础。第三,新的衡量标准不仅要包括计算机审计程序、过程、效果评价指标、审计人员从业标准等衡量审计业务的合法合理性标准,还需对电算化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标准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步骤、应用软件标准等做出明确性的规定。

3.完善审计内容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履行的经济检查、评价及监督的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不难看出,电算化下的审计除了对输入的原始数据及输出的会计数据进行审查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殊性及其固有的风险使审计面临着在与传统会计条件下不同的审计内容,扩展了审计的内容。

4.改进审计方法

在知识经济时代,积极采用集信息技术、 财务手段、环境评估等多学科知识的技术方法,革新审计方法及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进行审计,实现由手工操作向电算化处理的转变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第7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发展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会计电算化的诸多益处,在许多企业已初步实现了财务会计电算化,并取得一些成绩。反过来,会计电算化的合理正确应用将对会计工作及企业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但从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过程来看,不容乐观的情况居多,需引起重视。具体来讲,主要可归纳为以下3个问题。

1.对会计电算化认识不充分

作为新兴事物,加上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事业等单位中的认知度仍比较低。当问及“什么是会计电算化,为什么要实施会计电算化及如何来实施会计电算化”,许多企业公司老总及会计人员们仍会是一头雾水,特别在占我国企业总量大比例的中小型企业中更是如此,不知会计电算化为何物。就算已经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对于他们来说,会计电算化只是代替手工核算,减轻会计人员负担的工具而已。在大部分人的思想观念里,还未真正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未意识到对于企业的良胜可持续发展,一个完整精确的会计信息数据系统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若没有深人了解会计电算化方方面面的知识,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也无从真正谈起。

2.会计电算化流于形式,深度与广度低

当前,有些企业盲目跟随潮流实施会计电算化,看同省或同市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实施得如火如茶,也一头扎进去。而自身未能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合理规划,结果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会计电算化也只是流于形式。再者,由于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与不深人,会计电算化被当作是具有“储存器”与“打字机”功能的计算机来使用的现象比比皆是,其主要功能仍是核算,提供手工会计也能提供的传统会计报告,物不能尽其用,资源严重浪费,更提供不了企业管理决策所需要的财务信息方面的数据支撑,造成了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流于形式,效果不显著的普遍现象,令人叹惜。

3.缺乏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作为专业性极强的会计职业,会计电算化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既要求会计人员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相关的计算机、财务软件的具体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必备的。现阶段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虽有丰富的传统会计经验,但对计算机知识却不甚了解,跟不上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步伐,使得众多单位的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现代化功能还远远没有得到发挥,仅停滞在打字或进行工资处理等一些简单的功能上。甚至由于自身利益或其他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原有的部分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有所排斥,并采取消极措施进行抵制,不利于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甚至造成严重影响。

二、解决我国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对策

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会计电算化,在电子计算机技术迅速良好的发展态势下,也将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针对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所存在问题,应给予关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会计电算化的良好发展,为我国在这个领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1.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与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是技术上的革命,更是思想上的革命。在会计领域,会计的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存储方式、处理方法与程序,对于整个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有巨大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会计电算化首先必须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因此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须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让工作人员从思想上正确认识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目标,要提高员工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更新观念,重新认识会计电算化,使企业人员在观念上深刻认识并自觉接受学习会计电算化。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实施会计的电算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开发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各部门和大部分人员都会涉及,同时还会影响到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动。因而实施会计电算化需要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单位可成立一个会计电算化实施领导小组,企业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主动积极参与配合,为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出谋化策。

2.实事求是地实行会计电算化,并作好中长期在对工作人员进行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合理地规划安排会计电算化培训的内容,完善会计人员会计电企业是否进行会计电算化因企业而异,最重要算化基础知识水平和整个理论结构体系,既要使其的是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企业对会计电算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化的实际需求,才是决定企业是否开展会计电算化又要随时更新其知识储备,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的关键因素,也是确定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的目标特别,作为会计电算化实施不可缺少的部分―计的重要依据。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条件下,对多数的算机的操作及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企业来讲,原有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已难以适应市护是培训内容的重中之重。作为推动者,为本单位场经济的新情况,急需实施会计电算化。但也有一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良好的氛围,企小部分的企业,由于业务量小、业务对象性质等多业要从各方面积极准备,鼓励及组织会计人员进行方面的原因,无需实施会计电算化也可满足其生产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同时还要发展的需要。因此实施会计电算化一定要结合本企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两手并重。业的实际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认真做好会计电算3.4建立和健全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化的中长期规划,循序渐进地开展,既要保证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运作,制度化的会计电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要保证其前瞻性和系统性,为算化管理的法律法规是不可少的。各级财政部门要企业会计电算化进一步管理发展留有空间。负起责任,一是健全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规章制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会计电算化的专业性度,使之有法可依;二是加强对会计电算化规章的质,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前,应与电算化软宣传、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大执行力度;三是违法必件开发商或供应商的专业人员充分做好沟通,就双究,特别是对于情节严重者。方关于会计电算化各个方面的要求达成一致意见。同时,企业自身要做好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工。

3.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工作,一套完整、全面、具体作的要求的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是前会计电算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必须有专业的人提,这是企业有效实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也员保障。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是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内容。这个管理的会计基础,更需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和计算机信制度体系一般包括:人员、操作、数据、系统维护等息知识。这样才能在结合所在单位及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管理制度规定等。对于,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特点的基础上,更好地为企业的预测和决策提供施会计电算化单位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做所需的数据支持。

因此在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时,到有法必依。同时,在结合财政部的有关规章的基应注重培养“会计一计算机一管理”的综合型人才,础上,根据所在企业的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加大培训力度,以期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立起一套适应企业发展的单位内部的会计电算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建宁.会计电算化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07(9).

[2]李明君.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J].中国管理信息,2010(2).

第8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电算化软件缺乏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功能

由于会计电算化融合了信息技术的元素,使得会计电算化能够极大地提高会计处理的工作效率,也赋予会计电算化更多的功能,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核算的层次上,更应该偏向于核算与管理。由于我国的财务软件起步比较晚,大部分财务电算化软件是在以核算为主的指导思想下开发的,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仅仅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报账,是以事后核算为主要内容的财务软件,仅仅提高了原始记账的效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能仅满足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更应该倾向于管理与效益,由以事后核算为主向以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方向转变,单纯以事后核算为主的财务软件,已明显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2.会计软件功能大同小异

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品种众多,但其功能却大同小异,例如用友财务软件、金蝶财务软件、速达财务软件大都包括几个相同的模块,例如账务、往来账、存货、工资、固定资产、销售、成本、报表等一些模块,以上模块的功能基本上就是用于会计核算,很难对管理产生相应的作用。据相关统计,我国市场上大约有75.6%的会计软件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模块,而具有管理功能的模块仅仅占据9.8%。目前我国大部分会计软件很难符合我国企业的要求,大部分会计软件同质化仅仅方便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对企业的管理帮助较小,这样不仅不利于会计软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现代企业的发展。所以我国会计软件商应该积极的开发出有利于企业核算与管理的软件。

3.缺乏合格的专业人才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网络会计下的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熟悉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信息技术,掌握网络会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基本的维护措施,又要具备较深的会计理论功底和娴熟的会计业务技能。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人员众多,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熟练传统的会计业务,但是对计算机的使用却逊色很多,大部分会计人员不习惯于使用计算机,更有甚者对计算机知识浑然不知,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很难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一些计算机专业人员缺乏基本的财务知识,很少人懂得如何进行会计的账务处理。总之,由于缺乏合格的专业人才,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很难得到提高,专业复合人才是制约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解决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的应对策略

1.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在全球广泛的应用,必须要有专业的人员作保障。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人员,不仅要具备系统、全面的会计基础知识,更需要系统的管理理论知识和计算机信息知识,这样才能在结合所在单位及会计电算化特点的基础上,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提高企业的效益。因此,在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时,应注重培养“会计—计算机—管理”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时,应该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多样化培训,既要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水平,也要加强对计算机与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随着知识体系更新速度的加快,会计从业人员要不断进行各种知识的更新,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这其中,要特别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计算机操作与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的培训,因为这是制约会计电算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很多会计从业人员的一个薄弱环节。

2.建立和健全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各级财政部门要重视健全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规章制度,使之以法律形式来约束与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规章制度的宣传、指导和监督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使得会计电算化的规章制度能发挥重要的用处,使之用于指导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国家会计电算化的大规章制度下,鼓励各个地区、各种企业制定适用于自己地区与自己企业的具体会计制度,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有效性。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的内容较多、知识学科较复杂,因此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应该具有体系性,涵盖多个方面:操作人员、操作流程、数据管理与保密、系统维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规定等。对于已经实现或正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要严格遵守会计电算化法律法规。同时,在不违反国家会计电算化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允许企业建立起一套适应企业发展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准则,以确保会计电算化有章可循及正常运行。

3.改变会计软件开发模式

随着会计电算化进程的推进,会计电算化软件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不仅具有核算功能,同时也应该具备核算与管理两大功能,不仅侧重于事后核算,更应该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功能。因此,需要开发真正具有适应于现代化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改变会计软件开发模式,进一步加速会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成果基础上,开发出商品化的实用型会计软件,各种会计软件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具备自己特色的功能,做到会计软件多样化、差异化,并且具有二次开发的能力,以及提高其兼容性,提高满足管理方面需求的功能。开发会计软件时,应该根据各种行业的不同、企业的不同分别开发出适用于各种行业、各种类型企业的财务软件。

三、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企业实现会计职能的有效手段,在信息化的今天,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成分,也使企业财务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有效实现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性,但是,当前会计电算化仍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效能价值,还存在诸多问题,所以,要解决其问题,必须以企业管理、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建设和会计工作自身提升的三面综合作用为保障,以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江海.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05:76-78.